一 : 略谈楹联的基本元素
略谈楹联的基本元素
崔玉龙
楹联是诞生古老、应用广泛的独立文体,从宫廷到民间无处不在,为文人墨客和普通百姓雅俗共赏。那么,楹联的基本元素是什么呢?一言以蔽之,就是“对仗”二字;或换言之,表达完整意思的对仗语句即楹联。
据《辞海》释义,“对仗”是诗文中按照字音的平仄和字义的虚实做成对偶的语句。由此看来,“对仗”完全可以涵盖楹联对词性和声律的基本要求。
首先,对仗要讲词性对品。也就是古人所说的“实字对实字,虚字对虚字”或现代语法所说的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以及主谓对主谓、动宾对动宾、偏正对偏正、并列对并列,等等。这里的相对拟包含三个层次:字面、词语、句子成分。也就是说,字类相同、相近者成对,词性相同者成对,充当句子成分相同者亦可成对。如语法作用相同,都作主语时动词形容词可以与名词相对,都作状语时形容词、数词可以与副词相对,等等。特别需要提出的是,经常运用的联中自对或修辞格中的互成对可以放宽词性的限制。如杨度挽黄兴联:“公谊不妨私,平日政见分驰,肝胆至今推挚友;一身能敌万,可惜霸才无命,死生从古困英雄。”名词“肝胆”为同义连用字,动词“死生”为反义连用字,成“互成对”,其相对不拘词性。
其次,对仗要讲平仄对立。这里有两种划分,即一是按声律节奏,二是按语意节奏。( 文章阅读网:www.61k.com )
所谓“声律节奏”,就是利用平仄声的交替与对立产生和谐的音节停顿来实现的,以两个字为一标准音步,节奏点在音步的第二个字上,也就是说,全句的二、四、六字等偶数位以及尾字都属节奏点,所以古人有“二字而节”的说法。这是一种超越了语意的节奏方式,即不论语意节奏如何停顿,五、七言律句总是按“二字而节”的方式读成“二、二、一”或“二、二、二、一”节奏。
所谓“语意节奏”,即按语句中语意的自然停顿处来确定节奏点。语意节奏无固定的字数,它同声律节奏有同有异,出现不宜拆分的三字或更长的词语,其节奏点均在最后一字。
由于对联文体融合了诗歌、骈文、词曲乃至古文和白话各类文体的语言方式和风格,我们既不能强求各类句式都按“二字而节”的声律节奏来划定,也不能无视五、七言的律诗句式占对联句式主流的实际,强求所有句式皆按语意节奏来划定,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认可声律节奏和语意节奏双轨并行,节律安排只要符合二者之一,即可认为达到了“节律对拍”的要求。但是,同一副楹联,或依声律,或依意顿,只能用一种方式,而且上下联要一致。
然而,不管是按声律节奏还是语意节奏划分,都是:(一)本句内各节奏点一平一仄的交替,即句中节奏点(或称停顿点)平仄交替。如果上下联中内部不作平仄的交替,而连续用平声或仄声,就犯了“失替”的毛病。(二)上下联对应节奏点上平仄相反。如果上下联之间平仄相同,就犯了“失对”的毛病。而上下联节奏点平仄对立要优于同句节奏点的平仄交替。若是因为内容的表达或是非律句式的语言风格,需要在二者中放宽一项的话,可以放宽句内节奏点的平仄交替。(三)单边两句及两句以上的多句联,各分句句脚的平仄安排一般要形成有规则的交替。
第三,对仗须注意的几个关节。一是上下联的内容必须关联,不可风马牛不相及,尤其要能够表达一个完整意思;二是不允许出现同位或异位的不规则重字(个别虚词除外),这应被视为“硬伤”;三是切忌“合掌”,即不要同义词、近义词相对,更不能上下联意思雷同;四是使用领字、衬字、介词、连词、助词、叹词、拟声词,以及三个音节及其以上的数量词,凡在句首、句中允许不拘平仄(但须词性相类),且不与相连词语一起计节奏;五是应避免上下句的后三个字“三平”、“三仄”;六是防止对联头重脚轻,相对失衡,尽量做到妥帖稳当;七是上下联应仄起平收;八是古、今声不可混用。
0)
二 : 什么是阴阳?阴阳是宇宙万物的基本元素吗?
什么是阴阳?阴阳是宇宙万物的基本元素吗? .
什么是阴阳?现代人认为,什么都是阴阳,什么都在阴阳之内,于是就认为阴阳就是没法描述,等于什么都没说。其实今天讨论的“阴阳”是想把它分析清楚,解决上面人们的错误观念。先看阳的特性,古人认为:运动的、外向的、上升的、温热的、明亮的、无形的、兴奋的、外延的、主动的、刚性的、方的、山南、水北等都是。再看阴的特性,古人认为:相对静止的、内向的、下降的、寒冷的、晦暗的、有形的、抑制的、内收的、被动的、柔性的、圆的、山北水南等都是。上面的概念太抽象,还是没说明什么是阴阳。借曾仕强教授的例子来说明:白天是阳,夜晚是阴;天是阳,地是阴;大拇指是阳,其余4个手指是阴。阴阳之间的关系是阴中有阳,阳中有阴,这样才有生命力。那么,我们又怎么能够证明阴阳是构成宇宙万事万物的基本元素呢?---------------------------------
一阴一阳之谓道,它是什么道?涵义是什么?
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仁者见之谓之仁,智者见之谓之智,百姓日用而不知,故君子之道鲜矣。
说到“一阴一阳之谓道”这句话[www.61k.com],读过《易经》的都知道。它到底是什么意思?很少有人能弄得特别清楚。在那本书上有两句谈到“道”,还有一句就是“形而上之谓道”。道是很复杂的,复杂不是“道”本身而是不同人的理解。譬如老子的“道”和庄子的“道”不同;孔子的“道”和曾子、子思、孟子、荀子的也不尽相同,在荀子那里,和孔子差别就更大了;兵家、刑名家等也讲道意思也不相同,而且各家讲的道都各派均不相同,道就1个为何如此大的差异?差异的本身不在“道”而在人。孔子说:“人能弘道,非道弘人。”人要弘扬它,必然加入自己的知见。
随着历史的演进,道究竟是什么?谁也说不清楚。有人说道本来就说不清楚,说清楚了就不是道,既然说不清楚就不要说了,可前人说了很多,到底是不是道,大家去思虑。
先看看古人对本句解释:
1、西汉京房说“一阴一阳之谓道”是“二气相感而成体”、“不可执一为定象”。
2、晋韩康伯认为“道”是“无之称”,其无形体,而有功用。他说:“阴阳虽殊无一以待之。在阴为无阴,阴以之生;在阳为无阳,阳以之成,故曰一阴一阳也。”他反对以实有来说明阴、阳与道。
3、唐杨士勋《梁传疏》引王弼对这一命题的解释:“一阴一阳者,或谓之阴,或谓之阳,不可定名也。”
4、唐孔颖达撰《周易正义》上说,“一阴一阳之谓道”应把“一”解释无,意思是无阴无阳才是道。
5、宋代程颐把“阴阳者”解释“道”,以阴阳为“气”,为物质性。
6、朱熹说:“阴阳迭运者,气也。其理则所谓道。”是继承了他老师程颐的说法。
7、张载以气化过程解释道,认为气兼有阴阳两方面,称为“兼体而无累”,气在变化过程中总有清浊、动静、屈伸2个方面而不偏废,天地万物都如此。
8、王夫之继承张载的学说,认为道是阴阳二气的统一体及其相互作用的规律,以对立统一观点解释一阴一阳。
今人基本都在古人所理解的范围之内阐释的,譬如曾仕强教授认为阴阳相合为之道。南怀瑾认为,道不是宇宙本真的那个道,而是应用之道。他说文化很难解释,都在用的后面加个道,如天道、书道之类。这个道字,有的时候指形上,有时讲形下。
下面我将讨论几个问题:1、一阴一阳之间的关系?(上次已经讨论过,本次不讨论)
2、一阴一阳与道之间的关系?
一阴一阳与道之间的关系是什么?宋代理学家如程颐、朱熹均以阴阳是气非道,一阴一阳,所以阴阳者方是道。《二程遗书》第十五伊川先生语一:“离了阴阳更无道。所以阴阳者,是道也;阴阳,气也。气是形而下者;道是形而上者。”《朱子语类》卷七十四程端蒙录:“道须是合理与气看。理是虚底物事,无那气质,则此理无安顿处。《易》说‘一阴一阳之谓道’,这便兼理与气而言。阴阳,气也;一阴一阳则是理矣。犹言‘一阖一辟谓之变’,阖辟非变也;一阖一辟则是变也。盖阴阳非道;所以阴阳者,道也。”依程、朱之见,阴阳的对立和迭运都还不能称为“道”;只有那使得阴阳对立迭运的根本的道理才是“道”。所以《周易本义》简明了当地说:“阴阳迭运者,气也;其理则所谓道。”
三 : 网站运营的基本元素
对于现在这个人人上网的社会 很多人都想拥有一个自己的网站 下面我给大家介绍一下建设一个网站的必备要素 希望可以对那些刚刚入门的小个人站长或是对这方面感兴趣的朋友一点启示 高手勿进
1 需要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域名 域名后缀种类也有很多 如com net cn edu org等等 对于经济能力不强的朋友可以使用cn域名 比较便宜 对于想要在网站这一块做大做强的朋友可以使用国际顶级域名com等 不同域名被百度 谷歌等搜索引擎收录的权限不同 顺序依次是edu org com net cn 不过也跟其他因素有关系 如更新情况 热门情况 访问速度 等等 不同的域名后缀价格也不一样 国内目前比较火爆的也就是新网 万网等域名注册机构 价格大致相同
2 需要拥有一个个人空间 对于一个刚开始作站的站长来说 需要一个小小的空间就够了 对于一个想要发展的站长来说 可以直接购买那种大站的定年套餐 网站空间购买时需要注意的方面有 访问速度 地理位置 稳定性 空间服务上的可靠性 线路类型 空间支持组件 空间操作系统类型 等等
3 需要一个网站程序 目前的网站程序大致分为两种 一种是自己编写的 需要站长具有一定的编程能力 如我的个人网站www.ileg.net 一种是现成的网站程序 如我的站点 www.meitui-siwa.cn 现成的程序 简称为cms 目前这类程序有很多 大家如果要做个电影网站 可以用马克思电影程序 如果要做个图文网站 可以使用动网的内容管理系统 如果想要做个在线视频网站可以使用cc sv 如果想要做个论坛 可以使用discuz phpwind 等等
以上就是网站建设的基本要素 明天在给大家讲解如何对这三个大的方面进行合理搭配 如果想要和我联系的话 可以留言交流 我可是有问必答
四 : 宇宙的一切皆是由五元素组成
比比读小说网比比读小说网! 本文标题:宇宙的基本元素-略谈楹联的基本元素61阅读| 精彩专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苏ICP备130363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