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阅读

下面两个语段都出自-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找出三个关键性词语。(每个词语不超过4字)

发布时间:2018-03-11 所属栏目:绎如

一 :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找出三个关键性词语。(每个词语不超过4字)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找出三个关键性词语。(每个词语不超过4字)

世博会开园以来,单日入园人数已经多次突破50万。如此大的客流让许多场馆前的排队时间越来越长,但餐饮购物区域却很少出现“长龙”现象,这都要归功于园区内世博商业卡的普遍使用而带来的便捷效应。现金、银行卡、世博卡,是世博园区商家支持的三大支付手段。现金存在假钞、找零麻烦等问题,银行卡刷卡加上拨号一次大概需要37秒,而非接触的世博商业卡支付时间仅需一两秒,特别适合1000元以内的中小额支付。作为上海世博会的独家商业卡项目赞助商,商投集团的世博商业卡在世博园区内已有93%-95%的占有率,用于支付的终端--专用POS机也已部署上千台,大大缩减了支付时间,从而缩减排队等候时间。作为历史上首次为世博会量身定做推出的商业卡,世博商业卡的使命并不会因为世博会的结束而终结。世博卡能带动整个产业链,能推动IT行业,对消费行业及上海的形象都能起到推动作用。

。www.61k.com)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找出三个关键性词语。(每个词语不超过4字)的参考答案

世博卡 便捷效应 产业链

二 : 从下面的描写语段中找出两处表现香菱学诗如痴如醉的细节。各自散后,

从下面的描写语段中找出两处表现香菱学诗如痴如醉的细节。
各自散后,香菱满心中还是想诗。至晚间对灯出了一回神,至三更以后上床卧下,两眼鳏鳏,直到五更方才朦胧睡去了。一时天亮,宝钗醒了,听了一听,他安稳睡了,心下想:“他翻腾了一夜,不知可作成了?这会子乏了,且别叫他。”正想着,只听香菱从梦中笑道:“可是有了,难道这一首还不好?”
细节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细节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问答题难度:中档来源:同步题

至晚间对灯出了一回神,至三更以后上床卧下,两眼鳏鳏,直到五更方才朦胧睡去了。
只听香菱从梦中笑道:“可是有了,难道这一首还不好?”


考点:

考点名称:理解句子理解句子:
句子是语言运用的基本单位,句子是由词和词组构成的、能够表达完整的意思的语言单位。
为了把意思表达清楚,一般常用的句子包括两部分:
一部分是句子里说的“谁”或“什么”(主语部分);
另一部分是句子里说的“是什么”“怎么样”或“做什么”(谓语部分)。
如告诉别人一件事,提出一个问题,表示要求或制止,表示某种感慨。
它的句尾应该用上句号、问号或感叹号。所以理解句子含义,排列句子顺序以及划分句子成分等都应属于理解句子的范畴。句子含义:
句子一般都包括表层含义和深层含义;
具体含义和概括意;
还有独立含义以及语境下含义的区别。
因此在理解句子时应该严格按照要求,把握要点对句子进行深入全面的理解。

错误理解的八句俗语:
1、“嫁鸡随鸡,嫁狗随狗”
原为“嫁乞随乞,嫁叟随叟”意思是一个女人即使嫁给乞丐或者是年龄大的人也要随其生活一辈子。随着时代的变迁,这一俗语转音成鸡成狗了。
2、“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皮匠”实际上是“裨将”的谐音,“裨将”在古代是指“副将”,原意是指三个副将的智慧合起来能顶一个诸葛亮。流传中,人们将“裨将”说成了“皮匠”。
3、“不见棺材不落泪”
本是“不见亲棺不落泪”,并不是见了任何棺材都落泪。讹变为“不见棺材不落泪”,如果不管谁的棺材,只要见到就落泪,那就有点太莫名其妙了。
4、“有眼不识金镶玉”
本是“有眼不识荆山玉”。荆,指古代楚国;“荆山玉”,是玉匠在荆山发现的玉。
5、“不到黄河心不死”
本是“不到乌江心不死”。乌江,项羽他老人家自刎的地方。乌江讹变成黄河,真是让人无从解释了。
6、“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
本是“舍不得鞋子套不住狼”意思是要打到狼,就要不怕跑路,不怕费鞋。因为好像四川那边管鞋叫孩子。如果真的拿活生生的孩子去套狼,也太恐怖啦!
7、“狗屁不通”
这个成语最初是“狗皮不通”。狗的表皮没有汗腺,酷夏,狗要借助舌头来散发体内的燥热。
“狗皮不通”就是指狗的身体这个特点,“屁”是污浊的象征,对于文理不通的东西,以屁来喻,也就将就吧!
8、“王八蛋”
这是民间的一句骂人话。实际上,这句话的原来面目是“忘八端”。
古代“八端”是指“孝,悌,忠,信,礼,义,廉,耻”,此八端指的是做人之根本,忘记了这“八端”也就是忘了基本的做人根本,可是后来却被讹变成“王八蛋”。

理解句子方法:
对句子的理解可以有多种考查类型,可以在选择题中考查单独一句话的具体含义,也可以放在阅读理解中理解文中的某句话含义。
但大多数情况,是考查句子的语境含义。对于此类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点对试题作答。
一、抓关键词语来答题
对句子的理解更多的时候,要善于抓住句中的关键词语,结合上下文段,挖掘出它们的语境意义。
延伸:句子里的关键词有以下几个特点
1、句中的特定称谓
2、句中的指示代词
3、句中的动词和修饰语,多为形容词和条件、原因状语
4、运用了修辞的词语,多指比喻、比拟、借代、反语、反复。
5、注意句子中有特色的也往往是某一点,题中考查的往往集中在某一个方面。

二、结合位置特点来答题
首先要把句子的潜在含义理解出来,再分析它的具体表达作用。
根据句子在文章中的位置和作用来看,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况。
1、首句,一般具有点明主旨,总领全文的作用;
还可为后文提出观点或引出主要人物、事件作铺垫;
还可点题以及交代起因或缘由。
2、过渡句,多出现在文章的中间部分,在结构上起承上启下的作用,在内容上起转换或逐层深入的作用。
3、段首段尾句,多能对本段内容进行总领和总结。

三、由浅入深,全面完整地理解句子的深刻含义
句子处于具体语境下,在文中往往有其表层含义,还有在文中的深层含义。
表层含义一般指在文章里字面上写的是什么,多指现象,深层含义一般指在文章里真正的写作意图是什么,多指本质。
要考查的句子大都是具有内涵丰富和表达特色的,要分析清楚,力求不遗漏要点。
1、含蓄委婉的句子要用直接明确的语言转述出来,恢复它的本来面目。
2、概括简练的句子要根据句子中的内容分点解说出来。
3、内涵丰富的句子要说出它的浅层意思和深层意思。
4、总体来讲,要分析句子的深刻含义,要遵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原则。
至少要写出它在文章里的字面意思和表达出来的思想感情或深刻道理。

四、抓住句子的陈述主体来答题
任何一个句子都会有一个陈述主体,回答时就应该把它放在主语的位置。
1、分清句子的陈述主体可以明确回答的方向,不至于抓不住重点。
2、如果句子的陈述主体在句中省略必须通过上下文来推断,把它补充出来。

五、抓住题目中的提示语或引导语来答题。
提示语或引导语是指命题者给考生的信息。可以针对提示语把握答题方向,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提示语有明确的也是暗示的,但要记住,题干中一定会有这样的信息,一定要加强审读,不能大略看一下问什么和有几问,就草草答题。一句理解错误多年的俗语 :
三年清知府 十万雪花银
一直以来,我一直把"清"字认为是清朝,大部分人都认为,这个“清”应该是“清廉”的意思,而并非“清朝”。认为是“清廉”意思的人的观点有:
1.“清”确实是指清廉的意思,就是一个好的官员一个都可以搞那么多银子,如果是坏的官员,会怎么样啊!这句话的反讽意思就相当强了。
2.《儒林外史》一书中有以下段落:
“第八回 王观察穷途逢世好 娄公子故里遇贫交,王太守笑道:“可见‘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的话,《儒林外史》写的是明代的时期,因此此语明代就有。
3. 清代大兴文字狱,不可能出现这种话
4. 清朝的人不会说“清朝的知府”一类云云
那么,这个“清”作何解呢?为了搞清楚这个意思,首先需要知道这句话出现的年代。认为是“清廉”意义的人认定此语出现在清代之前,甚至宋代就有。上面的证据2就是例子。但是不然,《儒林外史》虽然写的是明朝的故事,可别忘了他的作者是何许人。《儒林外史》作者吴敬梓可是不折不扣的清朝人,生于康熙年间,卒于乾隆年间。
“《儒林外史》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第一部讽刺小说。作者以朴素幽默的语言、尖锐辛辣的笔触,无情地揭露、鞭挞了社会的黑暗、官场的腐败、科举的弊端,透过多达百余名人物你方唱罢我登场的表演,把那些道貌岸然的贪官污吏、衣冠楚楚的名士侠客的丑恶面目揭露得淋漓尽致,描绘出一幅日趋没落的封建制度的生动长卷。”这种评语可以看出什么,一个清朝的人,托明代的年号,写讽刺小说,只可能是“借古讽今”。借古讽今、春秋笔法是古代文人最熟络的手段。这部小说只能说明,在乾隆年间,吴敬梓已经知道了这句话了。谁要是认为所谓“明代小说”就是写的明代信史,里面说的话就是明代的话,就好比有人使用二月河的《乾隆皇帝》一书来考证福康安是乾隆的私生子一样可笑。拜托,那只是小说而已。
那么,这句话到底出现在什么时代呢?我找到了一条比较可靠的证据,至少比网络上众说纷纭可靠得多,初中历史教科书(人教版),第5册,20页的内容乾隆朝代的时期,其中赫然写"当时民间有‘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的民谣"几句话。
这样,我们就确凿地证明了此语确实在清代才有,而不会被宋代人发明出来。这样宋慈也就露出了第一个破绽。
那么,这句话出现的背景是什么呢?在乾隆时期,由于所谓的“太平盛世”,朝廷和民间奢侈之风盛行,朝廷的亏空越来越大,后来乾隆干脆想出了一个他老子深恶痛绝的方法——卖官。卖官分实缺和虚缺两种,所谓实缺就是给钱有个正经的官做,而虚缺就是给一个后备官员的名号,但是不能马上上任,至于何时可以上任,要看运气。卖官的价码后来越来越高,反正有可能捞回来,以至于出现了“三年清朝的知府的官衔,就要化十万雪花银来买”的咄咄怪事。
那么,就算是所谓“就是一个好的官员一个都可以搞那么多银子,如果是坏的官员,会怎么样啊!”这个意思也可以说的通啊,有人肯定如此认为。不错,听起来确实有一番道理;但是仔细推敲,此话却经不起琢磨。老百姓“眼睛了容不下一粒砂子”,又怎么可能会把贪污了十万两的知府都看作是清官呢?这未免也太搞笑了一点。如果真是“清廉”,也应该作“所谓清廉”的反语来讲。
其实,这句话的来历根本算不上什么“公案”,它的出处也很清白。但是很多人都用自己认为的合理解释来看待它,以至于以讹传讹。听起来合理未必就是正确的,大部分人认为正确也未必是正确。还有一个很经典的例子:“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这句话本是湖北湖南的俗语,鄂湘两地的人说的“haizi”,实际是上普通话“鞋子”的意思。这句话用普通话讲应该是“舍不得鞋子套不住狼”,何谓“舍不得鞋子套不住狼”,那是因为在山区捕狼经常要爬山路,而爬山路是非常磨鞋子的一件时期,不要说现在的旅游鞋,古人穿的布鞋草鞋,消耗起来恐怕更快。只有舍得多磨几双鞋子,才可能套的住狼。这种解释合理的多,也可信得多。也不知道是哪些人,自作聪明将“haizi”就当“孩子”来看了,以至谬种流传,只增笑耳。

三 : 下面语段中有两个病句,请把它们找出来并加以改正。①书籍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下面语段中有两个病句,请把它们找出来并加以改正。
①书籍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②小而言之,读书不但可以提升自我,而且能够增长知识。③大而言之,读书可以提高中华民族的素质。④让书香溢满社会的每一个角落和生活,做一个快乐的读书人吧!
第______句,修改意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______句,修改意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改错题难度:偏易来源:同步题

第②句,修改意见是:将“提升自我”与“增长知识”位置对调。
第④句,修改意见是:删去“和生活”。


考点:

考点名称:病句辨析

病句辨析:
病句的辨析与修改是中学语文的重要基础知识点,在许多省市的中考乃中占有一定的分值,因而是语文学习的关键环节。
所谓病句就是有毛病的句子。凡是违反语法结构规律或客观事理的句子都是病句;
凡是表达意思不能做到简明、连贯、流畅的句子,就叫病句。
病句辨析就是对这些句子的辨别和分析。

常见的病句类型:
(1)句子成分残缺:
句子缺少了应该具备的成分,影响了意思的表达,就成了一种结构不完整的病句。
常见的成分残缺通常有主语残缺、定语中心语残缺等。
例:半夜里在旷野中听到了那种咯咯咯的声音,使我毛骨悚然。
解析:前半句省主语,后半句不能再省主语。如用“声音”做主语,可将“了”改为“的”,如用“我”做主语,可删去“使”。

(2)句子成分搭配不当:
主语和谓语的搭配,要注意谓语能不能正确的陈述主语;
动词和宾语的搭配,要注意动词表示的动作行为能否支配宾语表示的事物;
修饰语和中心语搭配,要注意对中心语的修饰是否合适。
例:挖土方开始了,我们的任务和工期都十分沉重和紧张。
解析:这个句子主语的中心语是并列词组“任务和工期”,它和谓语中心语“沉重和紧张”搭配不当。应当分开说:“任务艰巨,工期紧张”。

(3)语序不合理:
汉语的各种句子成分的排列次序是比较固定的,如主语在谓语前面,宾语、补语在动词、形容词后面,定语、状语在中心语前面,几个递加的定语、状语也有一定的排列顺序。
例:电视台频繁地在观众等待下一个节目的时候播送广告,使观众很有意见。
解析:这个句子有一个比较复杂的状语,其中的“频繁”应放在动词“播送”前面。

(4)句式杂糅:
不同的句式可以表达相同的意思,但每次表达只能使用一种句式。把两种说法,两种句式杂糅在一起,往往会造成结构上的混乱。
例:明天,由两车鬼子荷枪实弹押送下的车队要经过一条山沟,这可是伏击的好机会。
解析:这个句子把两个介宾词组杂糅在了一起,句子的结构混乱。
可以改为:明天,在两车鬼子荷枪实弹押送下的车队要经过一条山沟,这可是伏击的好机会。
或者:明天,由两车鬼子荷枪实弹押送的车队要经过一条山沟,这可是伏击的好机会。

(5)前后表达不一致:
在表达上不合情理,前后矛盾或前后不一致,也容易造成病句,前后矛盾大致有两种;
一种是用词前后矛盾,同一句内使用了两个含义相反的词语。另一种是前后意思的表达,互相矛盾。

(6)关联词语使用不当:
应该成对使用的关联词语缺少呼应,或者误用关联词语,都会造成句子表意不明。

(7)其他情况:
指代不明、误用词类、重复罗嗦、滥用否定词、用词不当等。 病句辨析方法:
病句辨析题的考查类型较多,但不管哪种出题形式都意在考查对句子整体结构正确与否的辨别,做题中我们常用的辨析方法有:
一、使用语感审读法辨析病句
语感审读法是指:
在审读的过程中,调动语感,感知病因,即按习惯的说法看是否别扭。如别扭,则注意分析比较,明辨原因,加以辨析或修改。
病句:不管气候条件和地理环境都极端不利,登山队员仍然克服了困难,胜利攀登到顶峰。
辨析:例句中的“不管……都……”不合表达习惯,“不管”后面跟的情况是不确定的或未然的,而“气候条件和地理环境都极端不利”是一种确定性的或已然的。因而此句有语病,可将“不管”改为“尽管”。

二、使用结构紧缩法辨析病句
结构紧缩法是指:
先将句子的附加成分(定语、状语、补语)去掉,提取出主干(主语、谓语、宾语),检查主干是否存在成分残缺、搭配不当的语病;
如果主干没语病,再检查附加成分,看修饰语与中心词之间的搭配有无毛病,修饰语内部是否存在语序不当的问题。
像搭配不当、成分残缺等病句,都可以用此法去辨析。
病句:生物入侵就是指那些本来不属于某一生态系统,但通过某种方式被引入到这一生态系统,然后定居、扩散、暴发危害的物种。
辨析:运用提取主干法,将主干变成“‘生物入侵’是‘物种’”,由提取的主干可知,该句的主语和宾语不搭配。

三、使用逻辑分析法辨析病句
有的病句从语法上不好找毛病,只得从事理上进行分析,这就是逻辑意义分析法。
即从概念的使用、判断、推理等方面去考虑是否得当,语句的前后顺序、句间关系是否合适。
病句:该市有人不择手段仿造伪劣产品,对这种坑害顾客骗取钱财的不法行为,应该给以严厉打击。
辨析:产品可以伪劣,但劣质产品绝对没有人会去仿造,所以“仿造伪劣产品”是不合事理的。

四、使用标志识记法辨析病句
标记识记法是指:
识记病句的常见标志词,通过多做题,掌握一般病句的基本症状,找出病源的出现规律。
病句的常用标志词有:数量词、否定词、关联词、介词、两面词、代词、多义词等。
1.若句子出现数量词,便可考虑是否犯搭配不当、前后矛盾或赘余、表意不明等语病。与数量词有关的搭配原则如下:
倍数不能“减少”,只能“增加”。
病句:这个炼钢车间,由十天开一炉,变为五天开一炉,时间缩短了一倍。
辨析:表降低、减少不能用倍数,只能用分数。“缩短了一倍”应改为“缩短了二分之一”。
2.概数不能连用。概数的表述方式有三种:由系数或系数与位数组成,如三四个、五六个;
在数词前加“成、上、约、近”等,如成百、上千、近一万;数词后加“多、来、左右、上下”。
我们在运用这三种用法时,只能用其中的一种,不能杂糅使用。
病句:小王住院已经十四几天了。
辨析:“几”本身是个概数,不能与表示定数的“四”连用。根据两个相邻数目表示概数的要求,应当删去“几”,改成“十四五”。
3.注意“提高了”与“提高到”,“增加了”与“增加到”的区别。“提高了”、“增加了”表示净增加数,“提高到”、“增加到”表示在原数基础上的增加。要根据语境的具体情况,判断使用是否正确。
病句:今年以来,全厂工人干劲十足,生产热情高涨,产量提高到百分之二十至三十。
辨析:“提高到”表示增长后的总量,应改为“提高了”。
4.“最多、至少”后面只能跟具体数字。
病句:他的年龄不大,最多五十岁以下。
辨析:“最多”后面只能跟具体数字,可将“以下”删除。
5.句中出现否定词(包括含有否定意味的词语)时,应考虑是否误用多重否定(包括与反问句连用)造成表意不符,是否有否定副词与具有否定意味的动词、形容词等连用造成表意相反等语病出现。类似“无时无刻”“不明不白”等格式的词表述一重否定的意思。
病句:考试有三忌:一忌考前不过度紧张;二忌考中不能心浮气躁;三忌考后不可置之不理。
辨析:“忌”也可视为含有否定意味的词语,后面又分别用“不过”、“不能”、“不可”来否定,意思正好与句意相反。
6.有些复句的病因,往往出现在关联词上,因此,一要考虑关联词与主语的位置是否颠倒。前后两个分句主语一致,关联词应放在主语之后;
主语不一致,关联词应放在主语之前。关联词语的误用主要表现在搭配不当、位置不当、关联词错用、赘余或残缺、不合逻辑等方面。
病句:未来的教育不仅要更加尊重自身价值的实现,而且要重视自身发展的规律。
辨析:“不仅要……”与“而且要……”是表示自身发展的规律“对换位置。属不合逻辑。
7.句子以介词开头,要考虑句子是否缺主语。因介词造成的语病主要有:
滥用介词造成主语残缺,介词造成主客体颠倒,介词残缺或搭配不当等。
如:介宾结构+使令句或动宾结构+使令句,往往都缺主语尤其注意使令句掩盖主语的情况。
病句:自从他回家看了病危的父亲后,一直闷闷不乐,不说一句话,不吃一点东西。
辨析:“自从……后”掩盖了后面句子的主语,应该去掉“自从”。
8.一个句子若出现“能否”“是否”“有没有”“成败”“好坏”“优劣”之类的两面词或短语应仔细审查是否有“一面对两面”或“两面对一面”的语病。
病句:我校能否培养出更多的合格人才,是关系到我校的前途命运的大事,也是我校教育的根本任务。
辨析:“能否”是两面词,而后面对应的“根本任务”是一面词,搭配不当。
9.句中有代词,可考虑是否指代不明。一般情况下,文中涉及两个以上的对象,而使用的代词称代其中之一,就易造成歧义;
另外远指与近指错用的情况也是存在的。
病句:远处山上的灯塔,这应是夜行者的希望。
辨析:“这”指代“远处山上的灯塔”,错用了,应换为“那”。
10.有些词语因其意义具有多义性或词性具有多样性,出现在句子中往往会造成表意不明的情况。
病句:他背着父亲和哥哥悄悄跑到后山捣鸟窝去了。
辨析:“和”可作连词,理解为“他一个人悄悄地跑到后山捣鸟窝去了”;
也可作介词,理解为“他与哥哥一起悄悄地跑到后山捣鸟窝去了”。

五、使用造句类比法辨析病句
有的句子是否有毛病,一时拿不准,这时就需要用到造句类比法。
即:仿照原句的结构造日常用的句子,经过比较问题就清楚了。
病句:这个经验值得文教工作者特别是中小学教师的重视。
辨析:原句结构复杂,先压缩化简为“这值得他们的重视”。
再比照它的结构造句:“这值得他们的学习”。“这值得我们的参观。”这三个句子和日常说法相比多了一个“的”字,原句要将“教师的重视”中的“的”删去。辨析病句的口诀:
看到多重定与状,思考语序当不当;句有并列的内容,种属搭配与照应;
反问再加多重否,表意相反经常有;能否是否好不好,后面一个对不了;
他它这那还有此,指代不明含糊辞;句中数字要细判,约数倍数经常乱;
是与不是表判断,主宾搭配合习惯;对和对于前后看,谁是主动要分辨;
个作量词要小心,既修定语又饰宾;和与二字现句中,断句不同意不同;
连动逻辑必须审,连宾概念定要分;谓语后带长串宾,一般残缺宾中心;
关联词语要搭配,准确再审主语位;语感感知语法析,再看修辞和逻辑;
规律标志一望知,造句类比是好事;病句判断很容易,记牢口诀得成绩。

四 : 下面语段画线处都有语病,请按要求改正。山的北面有一个溶洞,

下面语段画线处都有语病,请按要求改正。
山的北面有一个溶洞,是一个特别吸引游人的幽静去处。①洞中光怪陆离的钟乳石,竞相展现着。进入深处,贴耳石笋,②可见泉水从地下流出的淙淙声。洞内的石壁上,前人留有“山水奇趣别洞天,笑问渊明何桃源”的题句。出了溶洞,有飞泉直泻而下。泉流细小,银帘高挂,水花飞扬,③又是清幽秀美的一番景致
(1)第①处成分残缺,应在句末添加_________________
(2)第②处搭配不当,应将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
(3)第③处语序不当,应调整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改错题难度:偏易来源:期末题

(1)“动人的姿态”
(2)“可见” “能听见”
(3)将“一番”移至“清幽”的前面


考点:

考点名称:病句辨析

病句辨析:
病句的辨析与修改是中学语文的重要基础知识点,在许多省市的中考乃中占有一定的分值,因而是语文学习的关键环节。
所谓病句就是有毛病的句子。凡是违反语法结构规律或客观事理的句子都是病句;
凡是表达意思不能做到简明、连贯、流畅的句子,就叫病句。
病句辨析就是对这些句子的辨别和分析。

常见的病句类型:
(1)句子成分残缺:
句子缺少了应该具备的成分,影响了意思的表达,就成了一种结构不完整的病句。
常见的成分残缺通常有主语残缺、定语中心语残缺等。
例:半夜里在旷野中听到了那种咯咯咯的声音,使我毛骨悚然。
解析:前半句省主语,后半句不能再省主语。如用“声音”做主语,可将“了”改为“的”,如用“我”做主语,可删去“使”。

(2)句子成分搭配不当:
主语和谓语的搭配,要注意谓语能不能正确的陈述主语;
动词和宾语的搭配,要注意动词表示的动作行为能否支配宾语表示的事物;
修饰语和中心语搭配,要注意对中心语的修饰是否合适。
例:挖土方开始了,我们的任务和工期都十分沉重和紧张。
解析:这个句子主语的中心语是并列词组“任务和工期”,它和谓语中心语“沉重和紧张”搭配不当。应当分开说:“任务艰巨,工期紧张”。

(3)语序不合理:
汉语的各种句子成分的排列次序是比较固定的,如主语在谓语前面,宾语、补语在动词、形容词后面,定语、状语在中心语前面,几个递加的定语、状语也有一定的排列顺序。
例:电视台频繁地在观众等待下一个节目的时候播送广告,使观众很有意见。
解析:这个句子有一个比较复杂的状语,其中的“频繁”应放在动词“播送”前面。

(4)句式杂糅:
不同的句式可以表达相同的意思,但每次表达只能使用一种句式。把两种说法,两种句式杂糅在一起,往往会造成结构上的混乱。
例:明天,由两车鬼子荷枪实弹押送下的车队要经过一条山沟,这可是伏击的好机会。
解析:这个句子把两个介宾词组杂糅在了一起,句子的结构混乱。
可以改为:明天,在两车鬼子荷枪实弹押送下的车队要经过一条山沟,这可是伏击的好机会。
或者:明天,由两车鬼子荷枪实弹押送的车队要经过一条山沟,这可是伏击的好机会。

(5)前后表达不一致:
在表达上不合情理,前后矛盾或前后不一致,也容易造成病句,前后矛盾大致有两种;
一种是用词前后矛盾,同一句内使用了两个含义相反的词语。另一种是前后意思的表达,互相矛盾。

(6)关联词语使用不当:
应该成对使用的关联词语缺少呼应,或者误用关联词语,都会造成句子表意不明。

(7)其他情况:
指代不明、误用词类、重复罗嗦、滥用否定词、用词不当等。 病句辨析方法:
病句辨析题的考查类型较多,但不管哪种出题形式都意在考查对句子整体结构正确与否的辨别,做题中我们常用的辨析方法有:
一、使用语感审读法辨析病句
语感审读法是指:
在审读的过程中,调动语感,感知病因,即按习惯的说法看是否别扭。如别扭,则注意分析比较,明辨原因,加以辨析或修改。
病句:不管气候条件和地理环境都极端不利,登山队员仍然克服了困难,胜利攀登到顶峰。
辨析:例句中的“不管……都……”不合表达习惯,“不管”后面跟的情况是不确定的或未然的,而“气候条件和地理环境都极端不利”是一种确定性的或已然的。因而此句有语病,可将“不管”改为“尽管”。

二、使用结构紧缩法辨析病句
结构紧缩法是指:
先将句子的附加成分(定语、状语、补语)去掉,提取出主干(主语、谓语、宾语),检查主干是否存在成分残缺、搭配不当的语病;
如果主干没语病,再检查附加成分,看修饰语与中心词之间的搭配有无毛病,修饰语内部是否存在语序不当的问题。
像搭配不当、成分残缺等病句,都可以用此法去辨析。
病句:生物入侵就是指那些本来不属于某一生态系统,但通过某种方式被引入到这一生态系统,然后定居、扩散、暴发危害的物种。
辨析:运用提取主干法,将主干变成“‘生物入侵’是‘物种’”,由提取的主干可知,该句的主语和宾语不搭配。

三、使用逻辑分析法辨析病句
有的病句从语法上不好找毛病,只得从事理上进行分析,这就是逻辑意义分析法。
即从概念的使用、判断、推理等方面去考虑是否得当,语句的前后顺序、句间关系是否合适。
病句:该市有人不择手段仿造伪劣产品,对这种坑害顾客骗取钱财的不法行为,应该给以严厉打击。
辨析:产品可以伪劣,但劣质产品绝对没有人会去仿造,所以“仿造伪劣产品”是不合事理的。

四、使用标志识记法辨析病句
标记识记法是指:
识记病句的常见标志词,通过多做题,掌握一般病句的基本症状,找出病源的出现规律。
病句的常用标志词有:数量词、否定词、关联词、介词、两面词、代词、多义词等。
1.若句子出现数量词,便可考虑是否犯搭配不当、前后矛盾或赘余、表意不明等语病。与数量词有关的搭配原则如下:
倍数不能“减少”,只能“增加”。
病句:这个炼钢车间,由十天开一炉,变为五天开一炉,时间缩短了一倍。
辨析:表降低、减少不能用倍数,只能用分数。“缩短了一倍”应改为“缩短了二分之一”。
2.概数不能连用。概数的表述方式有三种:由系数或系数与位数组成,如三四个、五六个;
在数词前加“成、上、约、近”等,如成百、上千、近一万;数词后加“多、来、左右、上下”。
我们在运用这三种用法时,只能用其中的一种,不能杂糅使用。
病句:小王住院已经十四几天了。
辨析:“几”本身是个概数,不能与表示定数的“四”连用。根据两个相邻数目表示概数的要求,应当删去“几”,改成“十四五”。
3.注意“提高了”与“提高到”,“增加了”与“增加到”的区别。“提高了”、“增加了”表示净增加数,“提高到”、“增加到”表示在原数基础上的增加。要根据语境的具体情况,判断使用是否正确。
病句:今年以来,全厂工人干劲十足,生产热情高涨,产量提高到百分之二十至三十。
辨析:“提高到”表示增长后的总量,应改为“提高了”。
4.“最多、至少”后面只能跟具体数字。
病句:他的年龄不大,最多五十岁以下。
辨析:“最多”后面只能跟具体数字,可将“以下”删除。
5.句中出现否定词(包括含有否定意味的词语)时,应考虑是否误用多重否定(包括与反问句连用)造成表意不符,是否有否定副词与具有否定意味的动词、形容词等连用造成表意相反等语病出现。类似“无时无刻”“不明不白”等格式的词表述一重否定的意思。
病句:考试有三忌:一忌考前不过度紧张;二忌考中不能心浮气躁;三忌考后不可置之不理。
辨析:“忌”也可视为含有否定意味的词语,后面又分别用“不过”、“不能”、“不可”来否定,意思正好与句意相反。
6.有些复句的病因,往往出现在关联词上,因此,一要考虑关联词与主语的位置是否颠倒。前后两个分句主语一致,关联词应放在主语之后;
主语不一致,关联词应放在主语之前。关联词语的误用主要表现在搭配不当、位置不当、关联词错用、赘余或残缺、不合逻辑等方面。
病句:未来的教育不仅要更加尊重自身价值的实现,而且要重视自身发展的规律。
辨析:“不仅要……”与“而且要……”是表示自身发展的规律“对换位置。属不合逻辑。
7.句子以介词开头,要考虑句子是否缺主语。因介词造成的语病主要有:
滥用介词造成主语残缺,介词造成主客体颠倒,介词残缺或搭配不当等。
如:介宾结构+使令句或动宾结构+使令句,往往都缺主语尤其注意使令句掩盖主语的情况。
病句:自从他回家看了病危的父亲后,一直闷闷不乐,不说一句话,不吃一点东西。
辨析:“自从……后”掩盖了后面句子的主语,应该去掉“自从”。
8.一个句子若出现“能否”“是否”“有没有”“成败”“好坏”“优劣”之类的两面词或短语应仔细审查是否有“一面对两面”或“两面对一面”的语病。
病句:我校能否培养出更多的合格人才,是关系到我校的前途命运的大事,也是我校教育的根本任务。
辨析:“能否”是两面词,而后面对应的“根本任务”是一面词,搭配不当。
9.句中有代词,可考虑是否指代不明。一般情况下,文中涉及两个以上的对象,而使用的代词称代其中之一,就易造成歧义;
另外远指与近指错用的情况也是存在的。
病句:远处山上的灯塔,这应是夜行者的希望。
辨析:“这”指代“远处山上的灯塔”,错用了,应换为“那”。
10.有些词语因其意义具有多义性或词性具有多样性,出现在句子中往往会造成表意不明的情况。
病句:他背着父亲和哥哥悄悄跑到后山捣鸟窝去了。
辨析:“和”可作连词,理解为“他一个人悄悄地跑到后山捣鸟窝去了”;
也可作介词,理解为“他与哥哥一起悄悄地跑到后山捣鸟窝去了”。

五、使用造句类比法辨析病句
有的句子是否有毛病,一时拿不准,这时就需要用到造句类比法。
即:仿照原句的结构造日常用的句子,经过比较问题就清楚了。
病句:这个经验值得文教工作者特别是中小学教师的重视。
辨析:原句结构复杂,先压缩化简为“这值得他们的重视”。
再比照它的结构造句:“这值得他们的学习”。“这值得我们的参观。”这三个句子和日常说法相比多了一个“的”字,原句要将“教师的重视”中的“的”删去。辨析病句的口诀:
看到多重定与状,思考语序当不当;句有并列的内容,种属搭配与照应;
反问再加多重否,表意相反经常有;能否是否好不好,后面一个对不了;
他它这那还有此,指代不明含糊辞;句中数字要细判,约数倍数经常乱;
是与不是表判断,主宾搭配合习惯;对和对于前后看,谁是主动要分辨;
个作量词要小心,既修定语又饰宾;和与二字现句中,断句不同意不同;
连动逻辑必须审,连宾概念定要分;谓语后带长串宾,一般残缺宾中心;
关联词语要搭配,准确再审主语位;语感感知语法析,再看修辞和逻辑;
规律标志一望知,造句类比是好事;病句判断很容易,记牢口诀得成绩。

五 : 阅读下面两段课文,完成问题。[甲]交语速装束,

阅读下面两段课文,完成问题。
[甲]交语速装束,络绎如浮云。青雀白鹄舫,四角龙子幡,婀娜随风转。金车玉作轮,踯躅青骢马,流苏金镂鞍。赍钱三百万,皆用青丝穿。杂彩三百匹,交广市鲑珍。从人四五百,郁郁登郡门。
[乙]其日牛马嘶,新妇入青庐。奄奄黄昏后,寂寂人定初。“我命绝今日,魂去尸长留!”揽裙脱丝履,举身赴清池。
府吏闻此事,心知长别离,徘徊庭树下,自挂东南枝。
两家求合葬,合葬华山傍。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中有双飞鸟,自名为鸳鸯,仰头相向鸣,夜夜达五更。行人驻足听,寡妇起彷徨。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
1.对作者在[甲]文中着力描写的目的,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极力表现太守的荣华富贵
B.用太守家的热闹情景反衬兰芝和仲卿内心的痛苦
C.反衬刘兰芝的不慕富贵、忠于爱情、矢志不渝的高洁品质
D.突出了太守对刘兰芝的重视和喜爱,反衬了焦母的暴戾和专横
2.对[乙]文中刘兰芝“举身赴清池”和焦仲卿“自挂东南枝”双双殉情,应如何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刘、焦殉情后“两家求合葬”,为什么这样安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难度:中档来源:同步题

1.D
2.两人的殉情既表现了他们对爱情的坚贞不渝,同时也是对封建家长制和封建礼教的控诉和反抗。
3.是对封建家长制和封建礼教的抗议和嘲讽。(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考点:

考点名称:古诗词阅读古诗词阅读

古诗词是中文独有的一种文体,有特殊的格式及韵律。
1、诗按音律分,可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两类。古体诗和近体诗是唐代形成的概念,是从诗的音律角度来划分的。
(1)古体诗:包括古诗(唐以前的诗歌)、楚辞、乐府诗。“歌?**栊小薄耙薄扒薄斑省钡裙攀宀玫氖枰彩艄盘迨9盘迨唤捕哉蹋涸辖献杂伞9盘迨姆⒄构旒#骸妒贰恰焊场豪指航媳背窀琛ò彩琛帐任娜宋逖允拼墓欧纭⑿吕指?
(2)近体诗:与古体诗相对的近体诗又称今体诗,是唐代形成的一种格律体诗,分为两种,其字数、句数、平仄、用韵等都有严格规定。
①一种称“绝句”,每首四句,五言的简称五绝,七言的简称七绝。
②一种称“律诗”,每首八句,五言的简称五律,七言的简称七律,超过八句的称为排律(或长律)。
(3)词:又称为诗余、长短句、曲子、曲子词、乐府等。其特点:调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字数不同可分为长调(91字以上)、中调(59~90字)、小令(58字以内)。词有单调和双调之分,双调就是分两大段,两段的平仄、字数是相等或大致相等的,单调只有一段。词的一段叫一阕或一片,第一段叫前阕、上阕、上片,第二段叫后阕、下阕、下片。
(4)曲:又称为词余、乐府。元曲包括散曲和杂剧。散曲兴起于金,兴盛于元,体式与词相近。特点:可以在字数定格外加衬字,较多使用口语。散曲包括有小令、套数(套曲)两种。

2、按内容来分类:可分为叙事诗、抒情诗、送别诗、边塞诗、山水田园诗、怀古诗(咏史诗)、咏物诗、悼亡诗、讽谕诗。
(1)诗眼:“诗眼”一词最早见于北宋。苏轼诗云:“天工忽向背,诗眼巧增损。”诗眼是诗歌中最能开拓意旨和表现力最强的关键词句。诗眼是理解诗歌的一把钥匙,抓住了诗眼,明白了主旨,可以有效地帮助解题。王安石“春风又绿江南岸”,用“绿”字而不用“到”“过”“入”“满”等字,是取“绿”字的色彩,增强了文章的形象性。
(2)炼字:炼字,修辞方法之一,即根据内容和意境的需要,精心挑选最贴切、最富有表现力的字词来表情达意。其目的在于以最恰当的字词,贴切生动地表现人或事物。古人作诗,常常出现“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的意境。
(3)意象:所谓意象,就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简单地说,意象就是寓“意”之“象”,就是用来寄托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在比较文学中,意象的名词解释是:所谓“意象”简单说来,可以说就是主观的“意”和客观的“象”的结合,也就是融入诗人思想感情的“物象”,是赋有某种特殊含义和文学意味的具体形象。简单地说就是借物抒情。
(4)表现手法:表现手法从广义上来讲也就是作者在行文措辞和表达思想感情时所使用的特殊的语句组织方式。分析一篇作品,具体地可以由点到面地来抓它的特殊表现方式。
注:又因为现代的语文已不太注重表现手法与表达技巧的区分,可认为二者是统一的。但如果要严格区分表现手法从属于表达技巧。托物言志、写景抒情、叙事抒情、直抒胸臆、对比、衬托、烘托、卒章显志、象征、想象、联想、照应、寓情于景、反衬、托物起兴、美景衬哀情、渲染、渲染环境、虚实结合、点面结合、动静结合、以动衬静、伏笔照应、设置悬念、侧面描写、正面描写、直接抒情、间接抒情、修辞格、字词锤炼、以小见大、句式选择等。

古诗文阅读原则:

一、抓诗眼、抓意象、明意境 

1、诗眼诗歌是语言的艺术,古人写诗特别讲究“炼字”。一句诗或一首诗中最传神的一个字、一个词,一般是动词、形容词。如“悠然见南山”中的“见”字,“红杏枝头春意闹”的“闹”字等等,使诗歌生动形象,境界全出。  

2、意象诗作中作者所写之景、所示之物,这客观的“象”与作者借景抒情的“情”、咏物所言的“志”的完美结合。  古诗词中的意象往往是约定俗成,有规律可循的,例如:“梅花”是高洁品格的象征;“月亮”代表思乡之情;“鸿雁”是传书的信使等等。有时诗人还会创造一群意象,如马致远的《秋思》就创造了11个意象,用“断肠人”这一中心意象来表达思归怀远的秋思。  

3、意境是文艺作品中和谐、广阔的自然和生活图景,渗透着作者含蓄、丰富的情思而形成的能诱发读者想象和思索的艺术境界。优秀的古诗词都创造了具有广阔艺术空间的意境。诗歌意境(情景)关系往往比较多的是寓情于景、触景生情、情景交融。意境特点有:慷慨悲壮、雄浑苍劲、恬淡自然、雄浑壮观、悲壮苍凉、孤独冷寂等等。可见,抓住这几个关键处,我们就可以穿越语言屏障,迅速触摸到诗人的心灵世界,走进诗的艺术境界,解诗答题。

二、掌握古诗词基本知识  

诗歌分为古体诗(又称“古风”)、今体诗(又称“格律诗”)。

三、把握不同的诗作题材 

就诗作题材内容的不同,古诗词可分为写景(抒情)诗、记事(咏怀)诗、咏史(怀古)诗、咏物(言志)诗、田园(山水)诗、边塞(征战)诗等等。

诗歌鉴赏五步法:

【第一步】先看一下诗歌是哪一类(按表现手法分为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按内容分为田园诗、边塞诗等)古诗一般选择唐诗宋词,以抒情诗居多,抒情诗可分写景抒情,借古感怀,托物言志。写景抒情诗主要把握景和情的关系;借古感怀诗,一般要把握古和今的关系,可以以古喻今,也可以古讽今;托物言志诗主要领悟物和志的关系,借何物显何志,这是第一步。

【第二步】到诗词的后半部分去找诗的中心(作者要抒的情,要表达的志)。

【第三步】看诗词的前半部分,想一想,写了哪些意象,这些意象构成什么画面,这些画面有什么特点,对诗歌的中心有什么作用(这实际是景情相融,就是把握意境)。

【第四步】做到五必看:
①必看题目(题目常常是诗眼,或中心事件,有助于了解诗的内容);
②必看作者(知人论世,了解作者风格);
③必看注释(可以借此了解诗歌的感情基调,难懂的知识典故,有时答案也在其中);
④必看名句(中心句、诗眼常常在此。诗歌鉴赏也常常是名句的鉴赏);
⑤必看题干(题干的指向性很强,必须看清要求,必须结合原诗内容、题干作答,不能空洞的阐述概念。答案必须有针对性、指向性,一定要问什么,答什么,要什么,给什么,这一点非常重要,可谓重中之重)。

【第五步】看一看诗歌运用了哪些手法,这样古诗鉴赏就很容易做了。组织成文时一般可用这样的表达程式:这是一首什么类型的诗,诗人摄取了哪些景物组成了怎样一幅画卷(或通过什么形象的描写刻画),从中寄寓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在艺术特色上,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起到了怎样的表达效果。或这样表述:这首诗采用了(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技法,写出了(意象)的(某某)特点,表现了(突出了)(某某)思想、感情,起到了(某某)作用。

诗歌鉴赏六读:

一、读诗题。
古诗词,除一部分词、曲只有词牌、曲牌外,多数是有标题的,它们或标明写作对象,写作重点,或表现感情基调。如《春夜洛城闻笛》就交代了时间、地点及引发情感的事件。《听邻家吹笙》“凤吹声如隔彩霞”,扣“吹笙”;“不知墙外是谁家”,扣“邻家”;“疑是碧桃千树花”,仍是扣题,即笙声产生的幻觉(注意“疑”字),并非描写“庭院美景”。   

二、读“明示”。
古诗词表达的思想情感往往是蕴含在形象之中含而不露的。但也有些诗词中个别词句明示着思想情感倾向,阅读时对这些可贵的信息应圈点出来,结合全诗加以体会。如赵嘏《江楼旧感》“独上江楼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同来望月人何在?风景依稀似去年。”起句“独上”,表现了诗人孤单的身影,孤独的情感,第三句“同来”与之呼应。“思渺然”,直接表露出茫然怅惘的情思。这种情思产生的原因就在三、四句。再如李白《菩萨蛮》“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伤心”、“愁”触景伤怀,孤独生愁;表现全词感情基调;“空”表现苦等无果;“归程”明确表达思归之情。高考所选诗歌,大都是绝句律诗。绝句一般是“卒章显志”。第四句明示主旨,如《峨眉山月歌》“思君不见下渝州”,《春夜洛城闻笛》“何人不起故园情”等。律诗一般是一二联写景叙事,三四联议论抒情,如杜甫的《旅夜书怀》《登岳阳楼》等。

三、读形象。
诗歌形象包括物象(意象)和人物形象。古诗词中常用的意象往往有比较稳定的含义,如杨柳、春草、残荷、禾黍、菊、梅、竹、杜鹃(子规)、沙鸥等等。但又不能机械地理解,如“杨柳”一般用来抒写离情别绪,但在“杨柳青青江水平”“月上柳梢头”“柳暗花明又一村”等句中的“柳”则不谐音“留”,与离情别绪无联系。意象应联系起来看,多个意象组合起来,形成意境。如有的学生看到“笋根雉子无人见,沙上凫雏傍母眠”就将“无人见”、“傍母眠”片面地理解为杜甫的孤独寂寞。联系其它意象如“糁径杨花”、“点溪荷叶”等看,诗人描写的是暮春之景的生机和意趣,表现的是喜爱之情,并无孤独寂寞之感。人物形象,有的是描写客体的形象,如“蜀僧抱绿绮,西下峨眉峰。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更多的是抒情主公(诗人)的形象,如“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表现的是抒情主人公(诗人)玉洁冰清的情怀。

四、读注释。
注释有交待写作背景的,有解释疑难字词的,有揭示典故含义的。它们对理解诗词具有一定的作用。
如:高考天津卷《听蜀僧濬弹琴》,提供了三条注释。“①绿绮:古代名琴。②流水:借用‘高山流水’典故。③霜钟:《山海经?中山经》载,丰山有九钟,霜降而鸣。”
这三条注释分别写到了名琴,听者的感受以及琴声与钟声的交融。据此可推测理解本诗的基本内容。   

五、读“有无”。
无中见有,有中见无。古诗词言简意赅,是浓缩的作品,有很多空间需要读者去合理填补。
如:“西出阳关无故人”,
无中见有:再见不到故人,只见到黄沙、西风、夕阳残照,只有绵绵无尽的思念之情……“唯见长江天际流”,
有中见无:只见流向天际的长江水,而极目远眺也望不到友人的船帆,友人随舟远逝,思念逐水而来。“山围故国周遭在”,“周遭在”,而城已空,往日的繁华已不复存在。类似的还有“国破山河在”,“空有姑苏台上月”等句。   

六、读类型。
读诗时,根据题材了解所属类型,有助于对诗的理解。
如:写景诗、咏物诗、送别诗、边塞诗、咏史诗、游子思归诗、思妇怀人诗等等。

本文标题:下面两个语段都出自-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找出三个关键性词语。(每个词语不超过4字)
本文地址: http://www.61k.com/1150511.html

61阅读| 精彩专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苏ICP备130363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