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阅读

浅说五十种禅定阴魔-释迦五印:(说法印、无畏印、与愿印、降魔印、禅定印5种)常见几种佛手印

发布时间:2018-02-02 所属栏目:听我对你说

一 : 释迦五印:(说法印、无畏印、与愿印、降魔印、禅定印5种)常见几种佛手印

禅定印 释迦五印:(说法印、无畏印、与愿印、降魔印、禅定印5种)常见几种佛手印

禅定印 释迦五印:(说法印、无畏印、与愿印、降魔印、禅定印5种)常见几种佛手印

佛教的各种手势代表佛像的不同身份,表示佛教的各种教义,是具有印度特点的人体语言,表达的含义极为丰富。常见的有说法印、无畏印、与愿印、降魔印、禅定印5种,即“释迦五印”。手印形式可有多种变化,尤其是密教手印多达几百种,变化莫测。

禅定印 释迦五印:(说法印、无畏印、与愿印、降魔印、禅定印5种)常见几种佛手印

说法印

以拇指与中指(或食指、无名指)相捻,其余各指自然舒散。这一手印象征佛说法之意,表现佛陀于鹿野苑初转法轮时的状态,所以称为说法印,也称转法轮印。

禅定印 释迦五印:(说法印、无畏印、与愿印、降魔印、禅定印5种)常见几种佛手印

无畏印

屈臂上举于胸前,手指自然舒展,手掌向外。这一手印表示佛为救济众生的大慈心愿,能使众生心安,无所畏怖,所以称无畏印。

禅定印 释迦五印:(说法印、无畏印、与愿印、降魔印、禅定印5种)常见几种佛手印

与愿印

以手自然下伸,指端下垂,手掌向外,表示佛菩萨能给与众生愿望满足,使众生所祈求之愿都能实现之意。此印相具有慈悲之意,所以往往和施无畏印配合。

禅定印 释迦五印:(说法印、无畏印、与愿印、降魔印、禅定印5种)常见几种佛手印

降魔印

以右手覆于右膝,指头触地,以示降伏魔众。相传释迦在修行成道时,有魔王不断前来扰乱,以期阻止释迦的清修。后来释迦即以右手指触地,令大地为证,于是地神出来证明释迦已经修成佛道,终使魔王惧伏,因此称为降魔印。又因以手指触地,所以又称触地印。

禅定印 释迦五印:(说法印、无畏印、与愿印、降魔印、禅定印5种)常见几种佛手印

禅定印

以双手仰放下腹前,右手置于左手上,两拇指的指端相接。这一手印表示禅思,使内心安定之意。据说释迦佛在菩提树下禅思入定修习成道时就是采用这种姿势。在密教中,这种手印是胎藏界大日如来所用,称为“法界定印”。

禅定印 释迦五印:(说法印、无畏印、与愿印、降魔印、禅定印5种)常见几种佛手印

智拳印

以两手分别作金刚拳(以四指握拇指于掌中,称为金刚拳),再以右拳握左手食指于胸前,据说此印相表示消灭无明烦恼,能得佛智慧。

禅定印 释迦五印:(说法印、无畏印、与愿印、降魔印、禅定印5种)常见几种佛手印

期克印

以中指与拇指相抵,竖食指,此印是密宗的降魔印。

(www.61k.com)

二 : 浅谈六度——禅定(一)

禅定,六度中的第五度,也就是说马上就要到达彼岸,得到圆满光明的自性。
禅定,又名三昧,“念佛三昧,三昧之王”,指“心一境性”,让混乱思绪平静下来,外禅内定,专注一境。在《君友会佛教大辞典》中阐述了禅定的重要意义:由凡人成佛的整个过程,起关键性作用的是禅定,没有它发挥积极作用,凡人无法达到成佛的境界。
禅定——调心之法——“禅”是外不着相,不执着一切境界相;“定”是内不动心。
潘国静禅师曰:禅者藏也,未见此物,不知何物(www.61k.com],只有依悟,明心见性。由此可知:禅定即是在当下里,一念来去,心都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对外境不起攀缘造作,自内观而不昏沉。
一个人的心是散乱的,而一个修行人,是要能逐渐摄受散乱之心而专注一境的;在修行人修持一种法门时,能够出生种种三昧(思维修),得无上功德。故说,禅定是修菩萨道者的调心之法。
既然禅定是法,那么它便不是目的。“禅味不可着,死水不藏龙”这句话正是在纠正认手段为目的的错误。禅定只是让我们在心猿意马中轻轻拉回狂乱的心念,让我们在复杂社会中有所定力,把握事物的真相,洞悉万事万物的实相。切不可着了禅定的相,这样修不好,很多打坐走火入魔的人正因如此。


「禅定之前」

禅定必须先由“入静”开始,而到“至静”,才能达到“寂静”,此时已经是忘我的境界,从身空、心空而进入到虚空法界。然而要进入禅定的境界,也必须要具备超越的精神,才能突破一切生理、心理及潜意识的障碍。
《六祖坛经讲话·坐禅品》:“禅定者,外在无住无染的活用是禅,心内清楚明了的安住是定,所谓外禅内定,就是禅定一如。对外,面对五欲六尘、世间生死诸相能不动心,就是禅;对内,心里面了无贪爱染著,就是定。参究禅定,那就如暗室放光了!”《心经》:“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其中的“行深”,就是禅定。观自在菩萨在禅定中发现,当五蕴皆空——也就是无我之时,就会从烦恼中解脱,观自在菩萨在定中得到这个清净的大智慧而证得大自在成就。
虽然禅定不一定能证悟,但要证悟离不开禅定。“戒、定、慧”,“定”是从“戒”至“慧”的连接桥梁。


「禅定需要的条件」

在修习禅定前,最好先要具足禅定所需的先决条件,以免盲目瞎练,反而造业。
须忏除业障
业障重的人修禅定,为魔所乘,以致坏了所修之法;为魔所用,而坏他人修法。在修行中自坏坏他的事有很多,因此,业障重的人,欲发心修殊胜之行,须先修学忏悔业障。
须持戒
若不持佛戒,即身心不得清净;身心不清净,极易为魔所扰。因为魔属染法,行者若自不持清净戒,则与染法相应;与染法相应故,即为魔之内应,魔即得其便。又诸多外道及凡夫亦皆修定,若修定不持佛戒,即不能称为在修佛定,而是在修凡夫定、或外道定。是故修习佛定者,必须同时亦持佛戒。——《北美开实录》
须先通达佛之教理
闻、思、修,也要先闻了,才能思和修。禅定止观法门及定慧法门,必须熟悉通晓,如法修行。


「禅定需要注意的」

禅定并无一定的形式。所谓“行亦禅,坐亦禅,语默动静体安然。”“十字街头好参禅。”“如来于二六时中常起观照。”只要念念觉照,当下一念清净一念佛,念念清净念念佛。
时时刻刻修行,修一切善而不执著所修之善,断一切恶且故不为一切恶所缚。


「禅定的十种功德」
谓修菩萨行疸。善能修习禅定。则万缘俱息。定性现前。故获此十种利益也。
一安住仪式谓菩萨习诸禅定。必须整肃威仪。一遵法式。行之既久。则诸根寂静。正定现前。自然安住。无所勉强。是为安住仪式。
二行慈境界谓菩萨习诸禅定。常存慈爱之心。而无伤杀之念。于诸众生悉令安隐。是为行慈境界。
三无烦恼谓菩萨习诸禅定。诸根寂静。则贪嗔痴等一切烦恼。自然不生。是为无烦恼。
四守护诸根谓菩萨习诸禅定。常当防卫眼等诸根。不为色等诸尘所动。是为守护诸根。
五无食喜乐谓菩萨习诸禅定。既得禅悦之味以资道体。虽无饮食之奉。而自然欣豫。是为无食喜乐。
六远离爱欲谓菩萨修习禅定。寂默一心。不令散乱。则一切爱欲之境。悉无染着。是为远离爱欲。
七修禅不空谓菩萨习诸禅定。而获诸禅功德。虽证真空之理。而不堕于断灭之空。是为修禅不空。
八解脱魔罥谓菩萨习诸禅定。则能远离生死。一切魔网。悉皆不能缠缚。是为解脱魔罥。
九安住佛境谓菩萨习诸禅定。开发无量智慧。通达甚深法义。于佛知见。自然明了。心心寂灭。住持不动。是为安住佛境。
十解脱成熟谓菩萨习诸禅定。一切业惑不能挠乱。行之既久。则无碍解脱。自然圆就。是为解脱成熟。

三 : 与时光对坐,听光阴说禅

一个人的时候,是最真实的时候。那些美的,丑的,高尚的,狭隘的,猥琐的思想都会不经意地出现在大脑里。

一个人的时候,也是百无聊奈的时候。有的人喜欢给朋友打电话,消磨时光,排遣内心的孤独与寂寞。

而有的人,却喜欢享受这样的时光。

一个人的时光,犹如走进一座幽静的大山,可以聆听到心泉流淌的声音。

我喜欢这样的时光。一个人可以安静地读书,写诗,可以享受那份惬意与安然。

一个人的时候,一杯茶,一本书,一首纯音乐,勾勒一幅似水流年的美好。( 文章阅读网:www.61k.com )

心,氤氲在茶香里,活色生香。思想,在文字里徜徉。灵魂,在乐声里,轻舞飞扬。

一个人的时候,静静地,与心灵对白,与时光对坐,听光阴说禅。

放下一切红尘俗怨,心似一朵莲花,在静谧的光阴里,绽放出悠然的香。

虽然,我没有陶渊明那种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暄的超脱情怀,也没有柳宗元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的那种旷世的节操。但是,我希望活得云淡风轻,过得风日洒然。

一个人的时候,慢慢梳理内心的纠结,慢慢品尝时光的况味。

醉吟孤独,书写寂寞,何尝不是人生的一大乐事。

本文标题:浅说五十种禅定阴魔-释迦五印:(说法印、无畏印、与愿印、降魔印、禅定印5种)常见几种佛手印
本文地址: http://www.61k.com/1149063.html

61阅读| 精彩专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苏ICP备130363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