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阅读

一窥究竟在哪里做-ICU“烧钱病房”究竟贵在哪里?

发布时间:2018-02-27 所属栏目:g点在哪里

一 : ICU“烧钱病房”究竟贵在哪里?

仪器监护24小时不间断,指标化验十分密集,用药也比其他病房更高档。

ICU病房一天的花费少则几千,多则上万,许多老百姓好奇,ICU贵在哪里呢?

李志翔主任告诉记[www.61k.com)者,进入ICU的病患都是病情极其危重的患者,病情变化很快,需要非常精准的监测和治疗。而这些监测都是靠仪器检查和密集的身体指标化验来完成的,仅这两项的费用就很大,再加上病患们往往都是涉及多个器官障碍,在用药上也要比其他病房更多更好,所以花费也颇多。至于精密的监护则恰恰相反,护理成本其实和普通科室相差并不多。

如何控制病患的ICU花费成本?李志翔主任说,国外做过1个类似投资效益的分析,按照不同的病种进行分析,究竟哪类病种在ICU治疗后,虽然花了钱但是可以明显降低病死率。比较后发现,投资效益比最差的是癌症晚期病人、肝硬化病人,最好的是创伤病人,其次是胃肠手术病人,这也是为什么ICU病房一般不收治癌症晚期,处于终末期病人的原因。

另外,李志翔觉得,还有1个误区值得强调。病患家属怕花钱,有的在医生建议住ICU后往往反复思量,结果延误了病情,当患者病情进展到抢救阶段,不得不送入ICU抢救时,花费会更高,预后也可能更不好。因为,及早发现潜在的危险,给予恰当的处理,不论病人在ICU停留的时间,还是在医院住院的时间,病人整体的医疗花费都会大大降低,疾病恢复效果也更好。

二 : 仅对《洁梅》——究竟黑暗在哪?

前前前前前前提:
豆娘啊你在HX什么条目之前能先通知一声曾经在上面撒过种子(诶?)耕耘过的人吗?
起码的尊重懂的吧?
要没有度娘的百度快照功能我这篇就真找不回来了!=皿=

介个是五月份的时候写的长评,书是传说中重口味级别AAA+的这本→★

日记重新做个备份
管理员我评里没说什么极限制的话所以您手下留情OTL

————————
仅对《洁梅》——究竟黑暗在哪?

知道此书是缘于其他豆友的推荐,进来以后发现很感兴趣,于是又查了很多相关的评论和介绍.
所以在看这本书之前,我已经算是大概知道了故事的整体套路,只期待着书里的文字能给自己更加切身的震撼,但可惜的是,正如这篇评论的名字,在看完第一部《洁梅》以后,我有种被耍了的感觉.
都说《朱颜血》十部,第一部《洁梅》的问世震撼了不少人,而一部《紫枚》更是绝妙,不过看来我和这个系列实在没缘,《洁梅》之后已经没什么心情再去看原先打算读的《紫枚》了.
说这么多废话只是想点名一点,咎于以上诸多原因,下面的评论可能会是由这三种原因造成的.
一.我还年轻,悟不懂书中精髓,只看了个皮毛就在这里大放厥词,大约过个一二十年才能参透此书,当然我觉得我是不会再想去细细翻这套故事的.
二.期待太高,思维里潜移默化地把这书给抬了好几个档,就像FANS见偶像,镜头前再美得惊为天人的拆了妆照样没几个还能像个仙似的,失望也是自然的.
三.这书本身就如此,我很诚实.

另说明一下,此评论对书不对人,对《洁梅》一部不对其它九本,当然要我没看的那几部也是此种调调,那就怪不得我了.

——————
首先要说的是,在我看到的那些神化的评论和介绍里,我对这本书的初步印象大概可以总结为以下四种,也是这四种让我不惜在网上苦苦翻找资源,神往地想要拜读神作.
第一 此书工口系数级高,H细节非常极致露骨,所以若定力不到柳下惠境界者,慎入.
第二 此书为黑暗向书籍,书中包含乱伦、鬼畜、虐待、调教等更多非温情向读者所能接受的情节,固,心脏病患者及心理承受能力弱者,慎入.
第三 此书不可与其他H工口小说相提并论,因为它不只是书籍类别属黑暗向,书中故事内涵更是直指人性黑暗,寓意深刻,引人深思,而对待世界观人生观道德观没成型者,很可能起到扭曲误导的作用,所以未满20岁的人,还是绕道吧.
第四 此书结局无一不泯灭最后一点希望之光(《紫枚》似乎例外?)令读者心中压抑难却,透不过气来,所以在看之前,最好准备一些治愈型书籍,以作疗伤.

接下来就是在我看完《洁梅》之后又重新去回味这四条印象,一下觉得,竟没一条算是真正符合.
先说那让人有些掩面的第一条,我是不太了解男性同胞们是否面对那种赤裸裸的文字描写比较有感官感觉,但作为一个女性,就我个人而言还是觉得,凡是写在书里的东西,那多少也能算是一种文学了,那么起码请做到对平常口语化的语言做到最基本的过滤和文学化,有些粗俗上不了台面的字眼,出现率完全没必要那么多,H嘛,描写得细致没啥,但描写得像实况报告就有点让人遗憾了.
另再说,整本书看下来,我愣是没觉得这书里的H有多香艳别致,倒是后面稍稍有些恶心才是真.

而那第二、三条其实可以算作一起来说,书很黑暗,故事很内涵,人类不是什么好东西,你需要静下来深思深思.
但我至今反复去回味《洁梅》里的情节基调,依旧没有发现这故事究竟黑暗在哪了?
故事情节向黑暗,我们一般可以称之为虐身,内在直指人性(or心)黑暗,我们一般可以称之为虐心.
先说《洁梅》中的虐身,从女主被袁某人抓住以后的情节基本上都是在H与虐并存中度过的,但早些有人说了,这书不能和那些个专为工口而工口的小说相提并论,它是有内涵的。[www.61k.com)所以我仔细从那些虐身的细节中去找作者想要透露的意思。
这里要说一下,但凡一本有点内涵的虐身小说,虐到好处了,会引起读者很大的共鸣和同情,进而去思考书中人物的命运及其所作者所想透露出来的思想讯息,可一但作者自己虐得欢了,忘了界度,那便成了恶心,或者说是纯粹为了刺激和服务读者的感官神经。可要是发展到了第二种,那不就和那些地摊黄色小说没什么两样了吗?
很遗憾的是,《洁梅》中的虐身,我实在无法对女主产生同情和怜悯,因为我结结实实地被恶心到了.
或许《朱颜血》的定位本身就是要从性的方面来体现其主旨,但我还是不得不说一句,从一个正常人,哦,不,从一个人的角度来说,如果他想要折磨另一个人,而手段还用能配得上“黑暗”一词,那是有比性更多更千奇百怪更残忍不堪的花招来使的,至于一个只会执着于,或者说只能想到用性这种方式来羞辱折磨甚至于毁灭他人的人,不是大脑全被精虫占满了,那就是脑容量本身就不够用,可书中袁某人的设定多拉风多牛B啊,怎么做起事情来这么一根筋灌到底呢。实在让人失望.

再说说书里的虐心,也就是故事对人性黑暗的揭露.
这里同样我要先说一些题外话,在看《洁梅》前半部分的时候,我有好几次笑场的经历,一是宋乡竹有个地方叫白洁梅那块,作者竟然用“娘~~~”三个“~“来表现小男孩急切的心情,可你不觉得怎么看怎么好笑吗?按常理说,得用“——“号吧?
第二个就是那本啥邪攻,那句“男女交合方能练就此功”的如期出现实在让我哭笑不得又有些失望,我知道作者为了引出女主同儿子乱伦的事情需要那么个导火线,可这引子选得多少也太雷了点,但凡以武侠为背景的小说里,出现个邪功,内容不是“如练此功必先自宫”,就是“男女交合方练此功”,要我说还不如直接写我和你看对眼了,道德什么的先抛一边,咱们先做一次吧来的干脆,反正嘛,这其中道德理念的挣扎也是要有的,罪恶感也是要背的,何必唱再那么一出?

恩,说虐心.
小的时候我们背的《三字经》上说,“人之初,性本善。”而当我们大一些的时候就都能够明白,其实人之初,性本属恶,因为人同其它动物一样,都有一种与生俱来的兽性,这种兽性,便是人“恶”的根源。
而人的丑陋之处又在于,他们往往善于用一些“爱”“正义”“善良”等自己造出来的美好的形容来修饰自己,都说人谎话说多了,自己也会相信那些谎言,而当人将自己美化得轻车熟路的时候,自然而然就会以为,自己本身就是“善”的,但就如谎言不会因为你对自己的欺骗而改变其固有的属性,人性同样不会因为你以为自己是什么样就是什么样,所以我们会看到,当面临一场巨大的战争或是无暇顾及那些人类为自己带上的诸如“道德”“伦理”的枷锁的状况的时候,人性“恶”的一边就得以最大程度的展现.

扩展:郁南 赖洁梅 / 程洁梅 / 洁梅结局


但请理解,这种恶的体现,是要在一个特定条件下才能激发的.
人是被自己驯化了的动物,人的精神力永远都是再发达的科学都不能完整地解释清楚的东西,所以你想要爆发自身的“恶”,起码之于你个人而言,得是受些特大刺激的.
转回来看《洁梅》,故事里做“恶”人的,大致算的话典型例子是袁某人和那什么欢喜教的一个老头子,老头子就先不说什么了,自小出身在那样的环境里,再加之自身恶趣味使然,他是从一开始就没有被约束的人,所以“恶”也“恶”的正常。
但袁同学呢?
看看他的经历吧,从小活得都比较滋润,人生最大的转折点就在于他二哥明着要和自己公平竞争一姑娘,结果暗地里人家却动作麻利地把那姑娘给先上了,生米煮成熟饭,姑娘是没法和自己喜结良缘了,于是袁同学心理就扭曲了,不但仇恨那比自己麻利的二哥,更仇恨那被人睡过一次后就跟人跑了的姑娘,接下来发生的一系列所谓的惨剧,也都能算到袁同学这持之以恒的仇恨上。
这里我不是要说袁同学这样的人没有,只是既然《朱颜血》能打着直指人性最黑暗的招牌,那起码得引起一下一面说着自己其实挺“善”,但实际骨子里是“恶”的读者朋友们的共鸣吧,可我不得不说,袁同学这个例子,选得挺失败的。
首先,袁同学心理扭曲得很不自然,先前说了,人是被自己驯化的动物,袁同学在那次转折点之前活的一直挺风生水起,算是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同时也没见作者写之前他有什么放纵自己欲望不加控制的萌芽迹象,可就一个姑娘而已,他就支不住了。不要跟我提一姑娘怎么了,在那个年代的男人眼里,姑娘确实是不怎么的,只能说袁同学这个人本身,意志力就挺弱,属于表面风光,内在有些糟的人。
其次,最早说到虐身的时候就有提了,人这种生物,说来很神奇,什么邪乎的东西都能发明出来,所以如果你憎恨一个人入骨,你自然能想到无数鬼斧神工的方法来折磨他,但一个独独只能想到性并奉其为最终杀手锏的人,不觉得有些掉价吗?你说上帝赐予你那么个神奇的大脑,你却只能想出这种最原始,一不小心还会爽到对方的方式,何必呢?
而就是这样一个人,却要把他提出来来作为直指人性黑暗的典型?
真不知道那些对这文起到共鸣的读者是和袁同学一样经不起刺激大脑也有些转不动,还是太小瞧了自己。

再说这故事里重墨描写的白洁梅姑娘.
读《洁梅》之前也算是看了几篇关于这部的评论,算大致了解了这位女性在故事中充当了一个怎样的角色.
为人母,却对自己的儿子产生欲望,在道理伦理和性欲的挣扎中,最终摒弃了前者。
这是故事前半部分的提要,我不知道其他人怎么看待这一时间的白洁梅,但起码我对她是不厌弃甚至于相对比较佩服的。
因为道德伦理这种东西,真要你说它是个什么,你能说清吗?世人都在说这是遭天谴的事,可它究竟遭天谴在哪了?从科学的角度来说,近亲结合生下的孩子会有先天性缺陷,这大概算是唯一会糟天谴的事了,毕竟一个孩子就是一个生命,你为了自己高兴却使一个孩子天生要比人家矮一截更甚至来不及睁眼看这个世界,是很缺德的,可注意一下措施问题,这种状况还能够得到控制和阻止的啊。那么还有什么是连老天爷都要惊扰一下的?哦,还有那些被自己教化着接受不了这么有悖于自己道德底线的事情的人,看不惯的人多了,社会风气影响了,自然也是要遭些谴的,这也算是个理,可人家白姑娘和儿子在深山野外快活,碍着你什么了?他们又没有硬逼着你去看一场香艳的母子乱伦。
这么说来,故事的前半部分其实是没什么可引人深思的,白姑娘的选择就像是你在自己重要和次要东西上的选择一样,只要不影响到他人,个人的选择理应是由个人来体会其是否正确的。
那么说故事的后半部分。
袁同学上场,一方面由袁同学来体现人的恶,另一方面由白姑娘来体现人对于欲望的服从,恶的方面我已经说过了,在我看来袁同学这一鲜活的例子除了向我展示了一下一个男人可以糟粕到什么程度以外啥深思都没引起来。
那么说白姑娘。
到了这一部分白姑娘其实又是在重复故事前半部分的戏码,也就是自身理念和欲望的选择,前半部分与欲望对峙的是道德伦理的约束,而这部分就是自我感情同欲望的抉择,白洁梅爱儿子,有多爱?可以忍受身体上的折磨来维护这份爱吗?故事的结尾告诉我们,白姑娘再一次低头了。
这个时候我对白姑娘之前的敬佩已经毫无踪影,因为我开始发现白姑娘在之前的选择中,优先选择的其实是欲望本身,只不过这个选项附带了一个福利,也就是她儿子,身体的快感和感情的充盈双收,自然美得很,而后来在需要把这份福利返还公司的时候,白姑娘很人之常情地犹豫了一下,可毕竟人家公司担保他们会有更大更丰硕的产品提供给她,于是小小的福利也是可以一咬牙一跺脚就不要的,哪怕在不短的日子里和这福利产生了些感情。
如此说来,白姑娘这个人物究竟值得同情在哪?她的事例又值得让人深思在哪?
你选择了A,B自然就不是你的了,这种道理都没有搞清楚的人却要上升到一个直指人性的角度?不可笑吗?
我甚至不能说白姑娘的可悲的,因为她在选择承认自己是只母狗的同时身体也获得了快乐和解脱,这很公平,有何可悲?有何可叹?
有些人选择精神上的救赎,于是身体的折磨便不再对其具有威胁,有些人选择身体上的快感,于是精神上的崩溃也是自然,一道简单的单选题而已,答卷之前就该明白的道理,却要到成绩出来以后才发现自己被扣了分,你想怨谁?怨这个人性黑暗的社会没给你发一份准确答案?
八竿子打不着边的事吧。

最后就是那个“泯灭了一丝希望”“看得人喘不过起来”的结局。
其实我觉得这结局真没啥可推敲的,白洁梅的结局算是悲剧?一个精神崩溃甚至于道德理念全然不复存在的人肉体上享受快乐这还不算是优惠大酬宾吗?要知道有些人可是命背到两者都没得到呢。
或许作者在最后写出白洁梅一生精神上清醒,肉体上却无法离开那种原始的需求,这个故事才会多一层哀叹的意味,毕竟人最大的敌人永远是自己,一辈子无法逃离对自我的谴责和折磨才是最痛不欲生的结果。

废话了这么多,估计看的人也挺少,算是自己吐吐槽。
其实我的想法总结出来很简单。
1,这书故事情节没啥黑暗的,就是恶心了点。
2,这书主题基调也没啥黑暗的,就是里面的人作了点。

扩展:郁南 赖洁梅 / 程洁梅 / 洁梅结局


3,这书里的人性同样没啥黑暗的,就是一群意志力薄弱的人选择遵从自己最原始的性需求。
4,这书结局也没啥让人心灰意冷不小心得哮喘的,里面的每个人都得到了身体上的满足,精神上还不用遭到谴责。
5,这书的H其实也就一般,前半部分还行,后半部分如果那种直言不讳的词稍微再少点也许这书的底蕴能稍稍上去些。
6,故事的最后一段话究竟有啥道出了人间真理的?各为崇尚那句话为真理的男同胞们,我说你是一母狗被插生出来的你一定想揍我,所以还是千万别把那话当个啥的好。

本人说话方式估计有些乱,所以看得懂的看,看不懂的心里九曲回肠地骂上LZ几句也就点下右上角的红叉出去吧。

——————————
↑↑以上原文,除了一些地方现在看来觉得有些啰嗦和不简明扼要外我还是蛮喜欢这篇的,大概是当时的心情还没有变吧,最意外的是这这篇评当时竟然只有一个人打了”没用“,是男同胞们不屑理我还是真的如此大度?(涕泪中T^T↑↑

↓↓放一段当时底下的一篇留言,关于袁某人的那几句非常喜欢,有种“卧槽老子废话了这么多这位一段话就完全总结了好厉害好想膜拜我果真太死蠢了!”的感慨OTL↓↓

我也不喜欢,这本书在99年的时候还算是变态地独树一帜吧,今天看来,和很多bl虐身小说走的是一个风格-------变态日本禁片风,色情+呕吐+血腥+变态心理。
人性中都是有黑暗和堕落的一面,把小说写成这样无异于把他放大而已,根本就不符合实际生活,有人说这是种无望,我倒觉得这样写无非是吸引人眼球,于现实,与人性没有任何关系。如果前面的还算是变态心理的一种扩大,恋母情结的癫狂,后面就是纯刺激神经细胞的闹剧,无缘无故的变态折磨,以取乐为目的的虐待,倒是显得有些无厘头了。起码作为神经还算一般正常的人根本理解不了。做事还要有原因,没有丝毫理智的人怎么可能成为一教之主,怎么可能成为大帅?理智崩溃往往是全方面的,禽兽般性格的人根本就不可能处理好日常的事物。
女主倒是没有什么错误,把谁折磨到这种程度,大概都是女主这种反应吧,就像无论意志力多么强大的人,被迫染上毒品之后,都是差不多的表现。
总的来说,这部小说不像是文学作品,更像是哗众取宠的玩笑。读完之后,如看了禁片,有点呕吐,但没有震撼。他所谓的人性仅仅是人在受到极端非人待遇后,都会表现出来的兽性,既然都会表现成这样,还用它说什么?人比动物高级的就是理智,假如非要用各种手段把人的理智磨掉,本来就与动物无异了,这样的话,观人不如去观猫狗,那不仅仅是女人像狗,男人也像狗了。
——by eva

扩展:郁南 赖洁梅 / 程洁梅 / 洁梅结局

三 : 吴王夫差究竟失败在哪里

前一段时间在Couresra上学习呂世浩教授的《中國古代歷史與人物--秦始皇》,做的作业写的便是夫差。[www.61k.com)也算是自己的一番心血,那便贴上来吧。

世人评说夫差的成败兴亡,大多皆归于取用奸佞(太宰嚭)、残杀忠臣(伍子胥)、耽于美色(西施)、穷兵黩武,导致身死国灭,可我们在讨论夫差的时候,首先要看看夫差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知子莫若父,阖闾是这样评价自己的儿子的:夫愚而不仁,恐不能奉统于吴国。(《吴越春秋?阖闾内传十年》)

和夫差同时代的人是这样评价夫差的。(楚大夫)子西曰:……昔阖庐食不二味,居不重席,室不崇坛,器不彤镂,宫室不观,舟车不饰,衣服财用,择不取费,在国,天有灾疠,亲巡其孤寡,而共其乏困,在军,熟食者分而后敢食,其所尝者,卒乘与焉,勤恤其民,而与之劳逸,是以民不罢劳,死不知旷,吾先大夫子常易之,所以败我也;今闻夫差,次有台榭陂池焉,宿有妃嫱嫔御焉,一日之行,所欲必成,玩好必从,珍异是聚,观乐是务,视民如雠,而用之日新……(《春秋左传?哀公元年》)

这话是什么时候说的呢,是夫差二年,也就是夫差打败越国后,同年准备进攻陈国的时候。要知道,夫差在攻打越国之前,是守了三年孝的。守孝期间,夫差吃喝玩乐的名声却传到了楚国,那夫差这三年的孝是怎么守的?夫差让人立于门庭,自己每次进出门,那人就大声叫道:“夫差!你忘了越王杀死你父亲的事情了吗?”夫差哭着说道:“绝不敢忘!”哭完后,难道便在女人的怀抱中寻求安慰?

一个人的失败,并不在于外物,往往在于内因。人人都知道亲贤臣远小人,可朝堂之上,谁是忠臣谁是小人?忠言逆耳,明朝后期的言官,说的都是逆耳的话,可于朝政何益?一个人会遵从自己的本性,而去选择听他想听的话,做他想做的事。夫差之所以失败,在于他本质上是一个失败的人,而强大的吴国也没法让他在失败中磨练自己。

为什么这么说?夫差前半辈子,几乎未失败过。而后半辈子,仅仅输了一场,便输光了几乎全部家底,更输光了翻身的勇气。

从夫差即位开始说起。

公元前496年,吴王阖闾在与越国的槜李之战中,中箭重伤而死。夫差即位,守丧三年后,发兵攻越。败之。越国“委国为臣妾”。夫差之所以三年后攻打越国,仅仅是为了守孝而已。吴国虽然被越国打败,但自身国力依旧强大。不然为何越国打胜后这三年不去进攻吴国?宜将剩勇追穷寇,越国为何不顺势灭亡了吴国?非不为也,实不能也。

范蠡或许是清楚认识到这个问题的,在吴国来报仇之前,他分析道:“不可。臣闻兵者凶器也,战者逆德也,争者事之末也。阴谋逆德,好用凶器,试身于所末,上帝禁之,行者不利。”(《史记?越王句践世家》)既然兵者凶器也,越国强大了,为何又要去攻打吴国呢?他之所以这样说,是认识到此时越国和吴国开战,必输无疑。可惜越王不听。

而夫差打赢了这场仗后,便开始志得意满,日渐骄纵。就在夫差打败越国的这年秋天,夫差伐陈。

夫差五年,越王勾践归越。

七年,复伐陈。

八年,会鲁哀公于缯。夫差要求鲁哀公用“百牢”这样级别的宴会招待他,而根据《周礼》,诸侯可享用的级别不可以超过“十二牢”。对此夫差振振有词:“宋百牢我,鲁不可以后宋,且鲁牢晋大夫过十,吴王百牢,不亦可乎?”(《春秋左传?哀公七年》)

九年,伐鲁。

十年,秋,吴城邗,沟通江淮。冬,伐齐。这一年,吴国国力依旧强盛,于是开始开挖连接长江和淮河的运河。

十一年,春,伐齐,齐人败之,吴师乃还。冬,楚伐陈,吴救陈。这一年还发生了两件重要的事情,对于之后的吴越形势有着极其重大的影响,一个是越国献给夫差西施、郑旦这两个美人,另一个是越国向吴国借了万石大米。须知千年之后,隋炀帝举全国之力,挖了条运河,就亡国了。可千年之前,夫差一个小小的国家,挖了一条运河之后,依然有实力问鼎中原,依然能够挥手之间借给别的国家万石大米。这样的一个国家,你让夫差如何不狂妄?

十二年,与鲁伐齐,战于艾陵。这便是历史上著名的艾陵之战。这一年依然发生了两件重要的事情,一个是夫差赐伍子胥属镂剑让他自杀,另一个则是越国把米还给吴国了(米是煮熟的)。

十三年,吴召鲁、卫之君会于橐皋。当然,可以想见的是吴国这年还闹了大饥荒。

十四年春,吴王北会诸侯于黄池,欲霸中国以全周室。七月,会盟结束。

会盟的结果,是吴王终于做到了天下的盟主,登上了人生的巅峰。

一般来说,一个人的成功,总会保持一段时间的。

而实际上夫差还没成功,就已经失败了。

夫差十四年六月,越国攻打吴国,俘虏了太子友。夫差此时正在黄池会盟。吴国的太子都给越国抓住了,那夫差怎么办?正常人听到这个消息,第一反应,那是赶紧回去啊,再不回去老家都没了。可夫差此刻体现出了他的过人之处,他依然要争夺这个盟主之位。同时夫差害怕别的国家知道这件事,把信使全都杀掉了。(《春秋左传?哀公十三年》:六月,……越子伐吴……大败吴师,获太子友……吴人告败于王,王恶其闻也,自刭七人于幕下。)

七月很快到来,夫差和晋定公争着做天下的盟主,争来争去没个结果。夫差急了,再不回去老家就真没了啊!于是只好来硬的,慑诸侯以军威:王乃亲鸣金鼓,三军哗吟,以振其旅,其声动天徙地。结果是:晋大惊不出。(《吴越春秋?夫差内传十四年》)

夫差得到盟主之位,就立刻往回赶,赶回去的路上还想着灭掉宋国,幸好大奸臣太宰嚭还算有理智劝阻住了。赶回去后,越王觉得吴国依然强大,己方暂无胜算,于是退兵。

吴国,从此消失在了中原的舞台上。

十八年,越益强。越王句践率兵伐败吴师于笠泽。

二十年,越王句践复伐吴。二十一年,遂围吴。二十三年十一月丁卯,越败吴。吴王……遂自刭死。(《史记?吴太伯世家》)

黄池之会,是夫差人生的顶峰。可这顶峰,也来得色厉内荏。为了“盟主”这个虚名,夫差失去了自己的儿子,士兵们奔波于外,人尽疲沓。虽说打了败仗,只要努力,依然有再起的希望,可夫差环顾朝堂,发现忠臣们已经被自己杀得差不多了。从黄池之会(夫差十四年)到吴国灭亡(夫差二十三年),有九年。越国十年生聚十年教训便可灭吴,夫差这九年又做了什么呢?他老了,再也没有了年轻时的勇气,可要是他再年轻个二十年,他会有么?夫差依偎在西施怀里的时候,不知道有没有思考过这样的问题。

一切终于迎来了最后的结局,或许夫差一直期待这一天。他在黄池之会后或许便死了,因为他失掉了作为人最宝贵的勇气。

四 : 分钟学堂(29)G点究竟在哪里?

(www.61k.com]

五 : 和氏璧究竟落在了哪里?

和氏璧究竟落在了哪里?

传说中的和氏璧(一)

传说中的和氏璧(二)

据说以下都是和氏璧,谁能分得清?

和氏璧究竟落在了哪里?和氏璧究竟落在了哪里?和氏璧究竟落在了哪里?和氏璧究竟落在了哪里?和氏璧究竟落在了哪里?和氏璧究竟落在了哪里?和氏璧究竟落在了哪里?和氏璧究竟落在了哪里?和氏璧究竟落在了哪里?和氏璧究竟落在了哪里?

和氏璧究竟落在了哪里?和氏璧究竟落在了哪里?和氏璧究竟落在了哪里?和氏璧究竟落在了哪里?和氏璧究竟落在了哪里?和氏璧究竟落在了哪里?和氏璧究竟落在了哪里?和氏璧究竟落在了哪里?和氏璧究竟落在了哪里?和氏璧究竟落在了哪里?和氏璧究竟落在了哪里?和氏璧究竟落在了哪里?和氏璧究竟落在了哪里?和氏璧究竟落在了哪里?和氏璧究竟落在了哪里?和氏璧究竟落在了哪里?和氏璧究竟落在了哪里?

由于和氏璧已经失传,真正的和氏璧究竟如何模样,今人已经无法得知,只能通过有限的文字记载(包括文学创作)中的描述加以想象。但是,从秦始皇用和氏璧造御玺的故事来看,和氏璧与出土的常规文物相比,至少在外形来看,应有明显的不同。经初步推算,和氏璧的厚度至少为10公分,其并古人儒家学者佩戴的环形佩玉,甚至,很可能和氏璧仅仅是一个经过简单粗加工的璞玉。同时,由于相传和氏璧被秦始皇制作成了传国御玺,而随着朝代的更迭,该御玺又相传在唐后失传,和氏璧原有样式究竟如何,基本上已经无法得知了。

它奇异现世,征兆不凡;它被视为稀世珍宝,掀起兵戈纷争;而后它又神秘失踪,留下千古悬念。

  一个人的命运和一块石头的命运紧紧相连,在中国的历史上,首推卞和与和氏璧。

  2700多年前的卞和是一位执著可爱的人。20岁时他在荆山里得到一块玉璞,跑去献给楚厉王,厉王叫人鉴别,说是石头,便以欺君之罪砍断了他的左脚。但他仍痴心不改,等到楚武王上台时再去献玉,武王叫人鉴别后仍说是石头,就又砍断了他的右脚。70岁的卞和就抱着玉璞整日在荆山下恸哭,直至楚文王即位。文王派人去问他为什么要哭,卞和说:“我献宝玉他们说是石头,我忠诚于大王他们说是骗子,所以我悲伤万分。”文王令人把玉璞剖开,果然出现了宝玉,便命名为“和氏璧”。这就是《韩非子·和氏》中和氏璧的故事。在司马迁的故事里,这块和氏璧成为400年强大楚国的镇国之宝。后来它几经流传,到了赵惠王手里,秦昭襄王也惦记着这块宝贝,想玩诈骗,便差人说“愿以十五座城”换和氏璧,最后被机智的蔺相如“完璧归赵”,留下又一段千古佳话。

  秦王统一中国后,和氏璧又到了他的手里。他命玉工将宰相李斯书写的“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个鸟虫形篆字雕刻在和氏璧上,作为皇帝的玉印。这样,和氏璧就成了“国玺”,成了“皇权天授”的象征,成为历代相传和改朝换代必争的神器。

  最后一个掌握和氏璧的皇帝是五代后唐末帝李从珂。公元936年后晋石敬瑭攻陷洛阳前,他和后妃在宫里自焚,所有御用之物也同时投入火中。从此,和氏璧神秘失踪,关于它的下落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从936年至今,“和氏璧”已失踪了1000多年。它到底是何方宝物?献玉人卞和又是哪里人?在漫漫历史烟云中,这差不多已成了千古之谜。

传国玺或传国玉玺,为中国古代皇帝的信物,史书记载传国玉玺乃
  和氏璧雕成。之后玉玺经过魏、西晋、前赵、冉魏、东晋、宋、南齐、梁、北齐、周、隋,传到唐朝,至五代后梁、后唐时失去踪影。有关玉玺的失踪之说,现时有三种说法:
  1.后唐末帝李从珂自焚之时,玉玺便失踪。
  2.公元946年后晋出帝被辽太宗捕获之时丢失。
  3.传国玺是在元顺帝手上再度失踪的,元朝皇室曾有玉玺之记录。明军攻入元大都,「俘获诸王子6人,玉玺两枚,元成宗玉玺一枚,元朝共11个皇帝,其它皇帝玉玺均没有缴获。」据《二十五史纲鉴》载:公元1370年5月,明军横扫漠北直捣应昌之时,缴获元顺帝出逃所带到漠北的一批珠宝。其中既没有元朝的诸帝之玉玺,又没有传国玺。由於传国玺的下落不明,明、清两朝均没有传国玺。是故明朝开国时,明太祖朱元璋有三件憾事,其中首件就是「少传国之玺」。
  玉玺又叫“传国玉玺”“传国玺”,为秦以后历代帝王相传之印玺,乃奉秦始皇之命所镌。其方圆四寸,上纽交五龙,正面刻有李斯所书“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篆字,以作为“皇权神授、正统合法”之信物。嗣后,历代帝王皆以得此玺为符应,奉若奇珍,国之重器也。得之则象征其“受命于天”,失之则表现其“气数已尽”。凡登大位而无此玺者,则被讥为“白版皇帝”,显得底气不足而为世人所轻蔑。由此便促使欲谋大宝之辈你争我夺,致使该传国玉玺屡易其主,辗转于神州赤县凡二千余年。然终于销声匿迹,至今杳无踪影,辄令人扼腕叹息。

春秋战国时期蔺相如“完璧归赵”的故事成为千古流传的佳话,这件玉璧被战国各诸侯国视为镇国的宝藏,被奉为“价值连城”的“天下所共传宝”。各诸侯国为了把玉璧拥为己有,想尽办法互相争压,上演了战国时期一幕精彩的历史剧,最后这件珍贵玉器竟不知落到何处,成为历史上的一大疑案。

  这件珍贵玉器的来历还有一段曲折的故事:春秋时期,有一个楚国人名叫卞和,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在一座山下发现了一件貌似普通的玉璞,为了表示自己对君主的忠心,他把这块玉璞献给了楚厉王。玉璞是一种天然玉料,如果不经锯割,外表看来和普通的石块没什么区别。楚厉王找来相玉家进行鉴定,玉工认为这就是一块普通的石块,没有什么价值。厉王非常生气,认为卞和有意欺骗他,就下令砍掉卞和的左脚,并把卞和驱逐出楚国。

  楚厉王死后,楚武王继位,卞和赶回楚国,又把这块玉璞献给了楚武王,玉工仍鉴定为石头,武王又以欺君之罪砍掉了卞和的右脚。

  又过了几十年,武王之子文王继位。这时的卞和又想把玉璞献给楚文王,无奈自己已是风烛残年,又被砍掉了双脚,行动很不方便,眼看自己的愿望无法实现,卞和便怀抱玉璞来到楚山下痛苦三天三夜不止,眼泪都流尽了,眼睛直往外滴血。这件事传到了楚文王那里,文王派人问卞和:“天下被砍足的人很多,你为何哭得如此悲伤呢?”卞和答道:“我并不是因为被砍掉双脚而痛哭,而是因为明明是宝玉却被误认为石头,忠贞之士被当作欺君之臣,我是为大王哭泣,他是非颠倒,黑白不分啊!”文王听后,命人把卞和带到宫殿,并使玉工当面剖开玉璞,果然得到一块无瑕的美玉。为了嘉奖卞和的忠君之心,文王将此玉命名为“和氏之璧”,并把它奉为国宝而珍藏起来。

  “和氏璧”发现的消息很快传到了各诸侯国,各诸侯国国君都想亲眼看看这件宝玉。公元前333年,楚国吞灭越国,楚威王因相国昭阳灭越有功,将和氏璧赐给了昭阳。可就在这时,和氏璧竟失窃了,国宝的不翼而飞震惊了朝廷内外,人们纷纷寻找这件价值连城的宝玉,但终无结果。人们把怀疑的目光投向了张仪,因为张仪当时正在楚国游说,曾与昭阳一起饮酒,人们认为他有条件、有机会偷窃了和氏璧。楚国人对张仪严刑拷打,张仪拒不承认,楚人无奈,只好将张仪释放了。张仪受辱后辗转到了秦国,后来成为秦国的宰相,为秦国日后的强大立下了汗马功劳。楚国为一件国宝损失了一个人才,这是他们所没预料到的。

  和氏璧销声匿迹几十年后,突然有一天在赵国出现了,至于和氏璧是怎样流落到赵国的,已成为历史上的一个谜。赵惠文王时,一个名叫缪贤的宦官从一外人手中购买到这块玉,经玉工鉴定后,方知正是失踪多年的和氏璧。赵王得知后,便将这件珍贵宝玉强夺去了。赵国得到和氏璧的消息很快传到了秦昭王的耳中,秦昭王对这件稀世之宝产生了凯觎之心,就派人送信给赵王,希望用15座城来换取和氏璧。赵王明知秦国想强取豪夺,但秦国势力强大,怕得罪秦国招来灭国之灾,只好派蔺相如奉璧出使秦国。

  蔺相如到了秦国,把和氏璧献给了秦王,秦王看到玉璧,认为果真是名不虚传,非常高兴,将玉璧传给左右嫔妃大臣观看,众人皆呼万岁。蔺相如见秦王根本无意割城给赵国,就走上前去说:“璧上有点瑕疵,让我指给大王看看。”秦王将璧递给了蔺相如,蔺相如持璧而立,大怒道:“大王您想得此璧,派人送信给赵王。赵王召集群臣商议时,群臣们认为秦国依势欺人,拿15座城换玉璧只不过是一种空话。可我认为百姓之间交往都不会欺骗,何况秦国是一个大国呢!况且因一璧而得罪秦国,实在不值。赵王采纳了我的建议,为了表示对秦国的尊重,赵王还斋戎五日后,才派我将璧送给您。可大王您在召见我时无礼傲慢,还将璧传给众人看,这是在戏弄我和赵国。我看大王您根本无意割城易璧,就取回此璧。您若再逼我献出玉璧,我的头就和这玉璧一起撞碎在这柱子上!”蔺相如说罢,高举玉璧,做出撞击柱子的样子。秦王惟恐玉璧被撞碎,连忙道歉,并召人拿来地图,指出给赵王割去15座城。蔺相如看出这不过是秦王的缓兵之计,就对秦王说:“赵王派我送璧之前曾斋戒五日,现在大王您也应斋戒五日,并设九宾之礼,这样我才会献出玉壁来。”秦王见无法强夺,只好同意了。蔺相如回到宾舍,想秦王虽然答应斋戒,但秦王的一举一动表明他根本不可能割城给赵国。于是便派手下人乔装打扮,怀揣玉璧,连夜逃回了赵国。

  五日后,秦王在宫廷内设九宾之礼,命人请蔺相如。蔺相如进宫后对秦王说:“秦国从缪公以来20余位君主,没有一位是恪守信约的。我担心因您的失约而辜负赵王对我的重托,所以已派人把玉璧送回了赵国。秦国强盛而赵国弱小,如果大王先割15城给赵国,赵国怎么会留璧而得罪您呢?我知道欺君之罪当杀,我愿下汤锅,您看着办吧。”秦王和众臣听后面面相觑。有大臣建议将蔺相如囚禁起来,再攻打赵国。秦王想即使杀了蔺相如也得不到玉璧,而且还会使两国的关系恶化,不如厚待蔺相如,自己也可得一个明君的声誉。于是秦王在宫廷内以隆重的礼节款待蔺相如,并将他送回赵国。这就是历史上“完璧归赵”的故事,蔺相如以自己的勇敢和智慧保住了和氏璧。

  公元前228年,秦国大军攻占赵国,赵幽王投降,献出了和氏璧。秦王嬴政统一六国,建立了强大的秦王朝,和氏璧最终落到了秦国的宝库之中。但从此以后,和氏璧便从历史记载中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有一种说法认为:秦始皇统一中国后,用和氏璧制成了传国的玉玺,代代相传。有人甚至还找到了用刻玺的边角料所制作的玉块。但历史文献中关于秦国传国玉玺的来龙去脉记载还比较详细,指明它是用蓝田玉制成的,因此用和氏璧制成传国玉玺的说法是没有根据的。

  那么,和氏璧到底流落到何处呢?目前有两种推测:一种推测认为和氏璧被作为随葬品埋在了秦始皇陵墓内,如果这样,将来有朝一日发掘秦始皇陵墓地宫,我们还有机会一睹和氏璧的风采;另一种推测认为和氏璧可能在秦末战争中遗失或被项羽掠夺去。秦末,项羽率兵进攻咸阳,焚烧秦宫殿,挖掘秦陵墓,掠夺宝物、美女,和氏璧可能就在其中。但随后而来的楚汉战争中,项羽兵败,又使和氏璧下落不明。它或许藏在项羽的都城彭城(今江苏徐州),或许遗落在项羽败死的垓下(今安徽灵璧)。

据传说,和氏璧即是传国玉玺。和氏璧是东周春秋时期,卞和三次舍命献璞玉才得见天日。战国时,秦赵争璧,因为蔺相如的要挟才使得“完璧归赵”。后来秦始皇一统天下,名李斯篆书“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字,将和氏璧雕琢为玺,代代相传,因此称为“传国玺”。公元前207年,秦王 子婴献上始皇玺,刘邦从此随身佩戴,并“代代相受”,号曰“汉传国玺。”西汉末年,王莽篡政。王舜向太后要国玺,太后把国玺扔在地上,传国玺被摔缺一角,经黄金镶补,但终难天衣无缝,天下至宝,从此留下瑕痕。从这时开始, 国玺开始了颠沛流离的生活,分别经过王宪、更始、刘盆子、光武帝刘秀、孙坚、袁术、曹操等人,直到晋朝司马炎统一三国才算安定。公元311年,王弥攻入洛阳,俘晋怀帝并得传国玺。但作为少数民族统治者的刘聪,并不懂得传国玺的意义。后来北靳明遣卜泰献玺于刘曜。随后从公元328年至公元558年归入陈武帝,国玺又经历数朝数人之手。后隋朝末年,萧后携皇孙政道携传国玺遁入漠北突厥。贞观四年,李靖率军讨伐突厥,同年,萧后与皇孙政道返归中原,传国玺归于李唐。公元920年,石敬瑭引契丹军至洛阳,后唐废帝李从珂,与曹太后、刘皇后携传国玉玺登玄武楼。石敬瑭陷洛阳,李从珂自焚,于是传国玉玺失踪,又成就千古疑案。 传国玺从发现和氏璧始,传至唐末,计一千六百余年。可是从此不知所踪。但是赝品跌出,无数宝印被确定为国玺,不过是真是假已经难以辨别了。 
传国玉玺的沉浮 姑且不论传国玉玺是否是用和氏璧琢制的,秦始皇统一中国后,确实曾令玉工雕琢过一枚皇帝玉玺,称之为“天子玺”。据史书记载,此玺用陕西蓝田白玉雕琢而成,螭虎钮,一说龙鱼凤鸟钮玉玺上刻文是丞相李斯以大篆书写的“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字。 传国玺自问世后,就开始了富有传奇色彩的经历。传说公元前219年,秦始皇南巡行至洞庭湖时,风浪骤起,所乘之舟行将覆没。始皇抛传国玉玺于湖中,祀神镇浪,方得平安过湖。8年后,当他出行至华阴平舒道时,有人持玉玺站在道中,对始皇侍从说:“请将此玺还给祖龙(秦始皇代称)。”言毕不见踪影。传国玉玺复归于秦。 秦末战乱,刘邦率兵先入咸阳。秦亡国之君子婴将“天子玺”献给刘邦。刘邦建汉登基,佩此传国玉玺,号称“汉传国玺”。此后玉玺珍藏在长乐宫,成为皇权象征。西汉末王莽篡权,皇帝刘婴年仅两岁,玉玺由孝元太后掌管。王莽命安阳侯王舜逼太后交出玉玺,遭太后怒斥。太后怒中掷玉玺于地时,玉玺被摔掉一角,后以金补之,从此留下瑕痕。 王莽败后,玉玺几经转手,最终落到汉光武帝刘秀手里,并传于东汉诸帝。东汉末,十常侍作乱,少帝仓皇出逃,来不及带走玉玺,返宫后发现玉玺失踪。旋“十八路诸侯讨董卓”,孙坚部下在洛阳城南甄宫井中打捞出一宫女尸体,从她颈下锦囊中发现“传国玉玺”,孙坚视为吉祥之兆,于是做起了当皇帝的美梦。不料孙坚军中有人将此事告知袁绍,袁绍闻之,立即扣押孙坚之妻,逼孙坚交出玉玺。后来袁绍兄弟败死,“传国玉玺”复归汉献帝。 三国鼎立时,玉玺属魏,三国一统,玉玺归晋。西晋末年,北方陷入朝代更迭频繁、动荡不安的时代。“传国玉玺”被不停地争来夺去。晋怀帝永嘉五年(公元311年),玉玺归前赵刘聪。东晋咸和四年(公元329年),后赵石勒灭前赵,得玉玺;后赵大将冉闵杀石鉴自立,复夺玉玺。此阶段还出现了几方“私刻”的玉玺,包括东晋朝廷自刻印、西燕慕容永刻玺、姚秦玉玺等。到南朝梁武帝时,降将侯景反叛,劫得传国玉玺。不久侯景败死,玉玺被投入栖霞寺井中,经寺僧将玺捞出收存,后献给陈武帝。 隋唐时,“传国玉玺”仍为统治者至宝。五代朱温篡唐后,玉玺又遭厄运,后唐废帝李从珂被契丹击败,持玉玺登楼自焚,玉玺至此下落不明。 真假传国玉玺 由于历代统治者极力宣扬获得传国玺是“天命所归”、“祥瑞之兆”,自宋代起,真假传国玺屡经发现。如宋绍圣三年(公元1096年),咸阳人段义称修房舍时从地下掘得的“色绿如蓝,温润而泽”、“背螭钮五盘”的玉印,经翰林学士蔡京等13名官员“考证”,认定是“真秦制传国玺”的玉印。然而,据后世人考证,这是蔡京等人为欺骗皇帝而玩的把戏。明弘治十三年(公元1500年),户县毛志学在泥河里得玉玺,由陕西巡抚熊羽中呈献孝宗皇帝。相传元末由元顺帝带入沙漠的传国玺,曾被后金太宗皇太极访得,皇太极因而改国号“金”为“清”。但清初故宫藏玉玺39方,其中被称为传国玺者,却被乾隆皇帝看作赝品,可见传国玺的真真假假实难确定。据说真正的传国玺是明灭元时,被元将带到漠北了。真正的传国玺是否和氏璧所为?又流向哪里?至今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南漳:“卞和是咱家乡人”
  从南漳县城沿南远(南漳至宜昌市远安县)公路西行,地势由平原向丘陵再向山区逐渐过渡,漳河追随着公路左突右拐,哗哗向前。路旁,收割了庄稼的田地刚被铧犁翻过,散发出新鲜泥土的味道,不时有农用车“突突”开过,上面坐着三两个农民。“卞和是他们的乡党吗?”我这样想。
  南漳县地处湖北省襄樊市的西南方,荆山山系余脉和江汉平原间的过渡地带。史书记载这里是楚国早期发祥地之一,楚先民“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的故事就发生在南漳西部沮漳河流域的深山里。
  驱车约80公里后,我们到达巡检镇金镶坪村,村口路旁,一个下部悬空的山崖突兀眼前,这就是被记入文献资料的“抱璞岩”,又叫“玉印岩”。岩上植被浓密,景致很是养眼。悬空处形成一个石窟,约100平方米,可容纳100多人。我们去时,一个须发皆白的老者正在洞里打瞌睡。见有人来,他“呼”的一下站起来,一步窜到摄影师面前,伸手就捂住了相机镜头。其速度之快,身手之敏捷,让我们骇然不已。真是“洞中藏高人”?正惊讶时,他开口了:“给10团圆的开讲费,今天就卯你们弄。”10团圆?最后我们明白那是要给10元钱。
  老者名清华林,71岁,当地农民。自称从小喜欢地方文化,且记性好、阅读广,所以“还通道、佛两界”。1994年南漳县重修玉印岩后,就每日步行4公里到这里“上班”了。主要是把卫生打扫干净,然后等待前来观光的游客,或讲和氏璧的典故,或给人算卦解签。“上班”是他的自觉行为,收费是他的最终目的。据他说,每月大概有400元左右的收入。在递给他10元钱后,我们打开了他鼓囊囊的书包———一个塑料袋,厚厚的几本全是盗版的奇门遁甲之类。这也许是用来装点门面的吧!在他抑扬顿挫、上跳下摇,不时来一段悲咽唱腔的讲解中,卞和是个樵夫,三次打柴发现了玉石。两次献宝失败后,就整日坐在洞里哭泣。先哭的是泪水,后来泪水哭干了就哭血水。据说这就是金镶坪一带土质发红的原因。
  与玉印岩隔河相对的是一座宝塔式的小山峰。它与其他山峰并不相连,孤立存在。秋日给它描上了厚重的色彩,如油画般温暖。文献记载这叫凤凰台。清华林说,山顶上有一泓清水,几千年来从不干涸,据说这是喂玉的凤凰用来洗嘴的一股神水。
  玉印岩中供奉着卞和的雕像,地上有一字排开的20块碑。卞和像包着大红头巾,披一件红绿相间的披风,完全是一副准备劲舞一番的模样。给他做伴的还有同样打扮的财神像一尊。人神组合,让人忍俊不禁。石碑的时间从明万历到现代,大都雕刻着历代政要名人吟咏和氏璧的诗句。在这里我发现一块清代的石碑,上面记载的是一个本地孝子割肝救母的故事。这可能是最早的器官捐助的爱心故事。
  与玉印岩同时重修的还有卞和墓,与玉印岩相距1公里。所谓墓,其实只有一块墓碑。它在村粮管所山墙侧,面街而立。墓碑上面张贴着一张红榜,原来时值村委换届选举,这是一张选举公告。三个拔萝卜回来的村妇好奇地驻步远望着我们,她们以为我们是镇上搞选举的干部。
  在金镶坪村转悠,我们希望找到与卞和关联的身后事,比如他的后人之类。但所有的人都肯定地说,此地没有姓卞的。邻近的几个乡镇却有不少姓“边”的。“边”与“卞”有没有关系?这让人遐想。
  巡检镇的十字街中心,立着一尊3米多高的卞和像。雕塑中的卞和双颊清瘦,胡须高翘,表情悲苦。失去双足的脚下,是几名或蹲或坐的中年妇女,正叫卖着自家产的蔬菜。
  
  保康:一场几十年的文化争论
  出南漳县城向西100公里,就到了保康县。这是个山区县,荆山莽莽苍苍,连绵起伏。在离县城20公里的地方有个风景点:五道峡。《中国地名词典》载:保康县“大石脑北侧著名五道峡,长达七公里”。《山海经》记载:“景山其上多金玉。”景山也就是荆山,五道峡就在荆山腹地。《水经注》载:“金玉是出,亦沮水之所导。”沮水是发源于保康境内的一条河流。《中国地名词典》还记载:五道峡内“有抱玉岩、响水洞等名胜古迹,抱玉岩相传为春秋楚国卞和得玉处”。
  秋天的五道峡隐藏在一片成熟的枫树、柿子树和落叶乔木、灌木混合而成的斑斓色彩之中。五道峡河谷纵深约7公里,面积达到2万多亩,是荆山山脉裂开的一道缝隙。由于沟深林茂,自然景观原始古朴,峡谷内两侧山峰时而轻缓,时而陡峭,不时有一挂小瀑布从山崖跌下,水入谷底,溅起水花,汇成溪流,养着不知名的土鱼。如此仙境,让人不由得相信千年稀世美玉该是出自此地。
  抱玉岩在二道峡,一块黑褐色的巨石上写着“抱玉岩”三个大字,岩下有一个大溶洞,里面又藏了三个小洞,洞洞相连,曲径通幽,这更使抱玉岩充满了神秘感。
  《保康县志》的记载也颇有几分神秘色彩:卞和祖辈都是当地有名的玉工,擅长辨识玉石。他常听老辈人讲,大石脑北边的五道峡内有只美丽的凤凰常在那里栖身。凤凰是吉祥之物,“不落无宝之地”,卞和便经常在凤凰出没的峡谷里流连。一个月圆之夜,他终于等来了那只凤凰。只见它口含朱砂在一块石头上抚来抚去,等到太阳跃出山顶,才恋恋不舍地离去。卞和断定这块大乌石里一定藏着稀世珍宝,于是便小心翼翼地把石头凿下背回家中。
  保康县重阳乡,沮水河边一块土地肥美的冲积平原,《保康地名志》中记载为卞和的家乡。相传这里也是楚国早期的都城之一,楚先民在这里逐渐强大后,从远安和南漳境内出荆山,在江汉平原称霸,然后问鼎中原。重阳乡有个卞家湾,村里71岁的卞祖青老人咧着没牙的嘴接待了我们。他告诉我们:老祖宗卞和几经磨难献玉后,放弃了文王对他的封赏,回到重阳居住,死后葬在重阳周公岭小桃园里。卞祖青的邻居、69岁的许明德抢着说:卞和墓和碑亭的香火旺了多少年喽,可惜后来打仗都毁喽。
  保康和南漳相邻,现在的保康县建县500年左右,是从原南漳县和房县版图上划出来的。这也是现代很多没有到过南漳和保康的学者,一直两地不分,造成很多误会的原因。保康县的重阳、马良、店垭三镇在历史上曾经多次归属南漳,所以两县对卞和及和氏璧有长达数十年的争论。保康人以为:和氏璧出自保康五道峡,卞和是保康重阳人是无庸置疑的;抛开那么多的史书记载和遗址不说,1995年5月这里又出土了荆山山脉里仅有的一尊楚国贵族铜鼎,不仅再次为楚荆山的定位提供了力证,还多少可以旁证与荆山、楚国相关的和氏璧疑案。
  保康县史志办的董福礼、皮忠良研究地方史多年,他们认为和氏璧出自保康,有过不少著述。我们见到他们的时候,两位已退休多年,对这一纷争已超然物外,一笑了之。
  
  神农架:与“野人”亲密接触?
  从保康县城到神农架,需要三个多小时的行程。神农架秋意浓烈,满山红的、黄的、紫的色块错落在绿色空间里,显现出丰富的层次,画卷般美丽。大山连绵,行人稀少,沙沙的车轮声衬出天地的寂寥和空旷。我们欲深入到被称为和氏璧出产地的板仓乡阴峪峡村一带,探寻它独特的地质地貌。这是继南漳、保康之后的一个新说法,断言“和氏璧就是月光石”,而产地直指神农架腹地的高山峡谷———阴峪河。
  阴峪河峡谷是华中地区切割最深的峡谷,也是神农架保护区的核心地带。最高峰处海拔接近3000米,而谷底最低处海拔仅五六百米,可以想见它的地质构造之复杂。阴峪河因树木遮天蔽日四季阴森而得名,但最出名还是因为“野人”。因这一带人迹罕至,几代人的科考确定“野人”最可能在此出没。1999年、2000年两批外地游客在阴峪河源头地白水漂一带目击的“野人”,就是逃向阴峪河腹地浓密的箭竹、冷杉和高山杜鹃混杂林带。
  从木鱼镇到板仓,20多公里的山路,我们租的小型面包车竟跑了三个多钟头。在离板仓三公里的哨所处,神农架林区阴峪河保护站的小王拦住了我们:“前面已经不通车了,步行的话你们带着小孩儿根本走不了。”为了更好地保护好神农架资源,林区政府在2000年底将峡谷里的50多户人家全部迁出后,就在中途设了三道哨卡,不让任何人随意进出。想进去的话得先在木鱼坪开好证明,每人100元。钱是小事,开证明还是“计划经济”,这次我们就没有搞到这一纸金贵的公文。热情受阻,计划搁浅,我们只好在哨所旁的一块小平地上搭起帐篷,铺好睡垫,欣赏起洪荒状态的大自然来。头上鸟儿啾啾,身旁流水潺潺,饱含负氧离子的清新空气扑鼻而来,我们有了“醉氧”和“晕景”的感觉。
  1983年工程师郝用威在全国地史报告会上称:“和氏璧即是月光石,产于神农架南漳西部,沮水之发源地板仓坪、阴峪河一带。”在此,非专业人士不易分析判断它的矿物成分,但报告中关于产地的“神农架南漳西部,沮水之发源地板仓坪、阴峪河一带”的论述却让人困惑。神农架没有叫“南漳”的小地方,这个南漳应该是指湖北省南漳县,但它距阴峪河不小于400公里,在地理上、行政上都无法解释。而且,沮水河发源于保康县,而不是阴峪河。现在看来,阴峪河是和氏璧的产地之说和这里的野人传说一样,云遮雾罩,疑问太多。

和氏璧的来历

1640多年和氏璧一、和氏璧的来历春秋时期,楚国人卞和在荆山(今湖北省南潭县西)上砍柴,偶然发现一只美丽的鸟,(卞和认为石凤凰)栖在一块青石上。按当时民间传说“凤凰不落光宝地”,卞和认定这块青石是宝贝,于是将它献给楚厉王。当时王宫的玉石匠不识此宝,说它是一块普通的石头。厉王大怒,以欺王之罪,命令武士砍掉了卞和的左足。厉王的儿子武王继位后,卞和又把这块宝石献给武王,仍被说是普通的石头,武王以同样的罪名,砍掉了卞和的右足。若干年后,武王的儿子文王即位了,卞和还想去献宝,可是他因失去了双脚而无法行走,便抱着这块宝石坐在荆山下哭了整整三天三夜,一直把眼泪哭干了。有人把这件事禀告了文王,文王派人去问卞和:“天下受刑被砍掉双足的人很多,为什么数你悲伤得厉害呢?”卞和回答说:“我痛心的并不是自己双足被砍断,而是这块奇宝,被人认为是普通石头!”于是,文王派人把卞和接进王宫,并命令玉石匠精心琢磨,剖开石头,果然从中得到了一块润无瑕、晶莹光洁的奇宝,文王在命令工匠将它雕刻成一块玉璧。世人为了纪念卞和的发现,便给它取名“和氏璧”。这就是“和氏璧”的来历。因为卞和发现了无双国宝“和氏壁”,现在的玉商们将卞和奉为祖师爷。在缅甸,每当矿主们开矿、玉石商们赌玉前、以及玉石原石切割前,都要祭拜祖师爷。二、和氏璧的流传几百年后,楚国相国邵阳,为楚国立了大功,楚威王把“和氏璧”赏给了邵阳。不久,“和氏璧”被人偷走了。究竟被谁偷走?无法查明。过了50年后,赵国太监缨贤用500两黄金从一位外地客人手里,买了一块绮丽夺目的玉璧,经玉石匠辨认,才知道这块玉璧就是已经失踪了50年之久的“和氏璧”。赵惠文王知道这个消息后,立即从太监缨贤手里把“和氏璧”夺走。从此,“和氏璧”被赵惠文王占有。当时诸侯、天子迷信“璧歪象大”,都想用玉璧作祭天礼器,把“和氏璧”视为“天下独有的无价之宝”。因此,“和氏璧”就成为各诸侯国千方百计争夺的对象。据西汉著名历史学家司马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战国时,秦昭襄王听说“和氏璧”在赵国,很想得到这块宝贝,于是就玩弄阴谋诡计,欺骗赵国说,愿意用15座城池来换取赵国的“和氏璧”。当时秦国的军事、经济力量日益强大,国势正旺,不断对外扩张和进击,赵王既舍不得“和氏璧”,又不敢得罪秦王,无奈,只得派使臣蔺相如护送“和氏璧”到秦国去。秦王见到“和氏璧”,连声夸赞。蔺相如见秦王毫无给城之意,就凭自己的机智和勇敢,把“和氏璧”从秦王的手中弄回来,并巧妙地暗地派人带着“和氏璧”悄悄潜回赵国。这就是脍炙人口的“完璧归赵”的历史故事。公元前228年,秦国灭掉了赵国,“和氏璧”落到了秦始皇的手里。到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了全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立即命令丞相李斯撰写了“授命于天,既寿永昌”八个鸟虫形篆字,经玉石匠把这八个字篆刻在“和氏璧”上,成为皇帝的宝印。从此,“和氏璧”开始被称为“国玺”。公元前206年,刘邦攻占咸阳,推翻了秦王朝,秦王子婴把“和氏璧”献给刘邦。刘邦于公元前202年打败项羽后,建立汉朝,传令将“和氏璧”作为“国星”代代相传,因此,“和氏璧”被成为“传国玺”。公元5年,出身外戚并掌握了政权的野心家王莽毒死了平帝,立了一个仅两岁的宗室子弟孺子婴为皇太子。这时,“和氏璧”由孝元太后代管。王莽王莽为了攫取皇帝的宝座,派堂弟王舜去长乐宫索取“和氏璧”。孝元太后识破了王舜索宝的政治阴谋,但不交出来会有杀身之祸,于是她愤怒地取出“和氏璧传国玉玺”往地上一摔,骂到:“得此亡国玺,看尔兄弟有何好下场!”王舜急忙从地上拾起一看,“传国玉玺”已被摔缺了一角。这样,“和氏璧”就被王莽强占了。到公元9年,王莽篡夺了西汉政权,做了皇帝,改国号为“新”,他命令玉石匠把“和氏璧”已摔缺的一角用黄金镶补上。王莽政权灭亡后,“和氏璧”归东汉光武帝刘秀所有,代代相传,一直传到东汉末年汉少帝时,“和氏璧”失掉了,下落不明。公元192年,关东同盟军讨伐董卓。有一天深夜,长河太守孙坚在洛阳城内巡视,偶尔发现了城南一口水井——“甄宫井”里光芒四射。孙坚立即命令士兵汲干井水。从井底捞出一宫装打扮的妇人尸体,颈下有一锦囊,内有一金锁扣着的朱红小匣。孙坚从小匣里取出一块纯白无暇、宝光闪烁地玉玺。该玉玺上镌五龙交纽,旁缺一角,已用黄金镶补。孙坚在岘山战役阵亡后,“传国玉玺”落到了军阀袁术手里。袁术死后,广陵太守徐谬接待了“和氏璧”,并把它献给了曹操。曹操以后,“玉玺”被历代传递了下来,一直传到五代十国时期,在战乱中失落了,这部分历史基本和《三国演义》相符。公元960年,赵匡胤在开封乐北的陈桥驿发动兵变,自立为帝(宋太祖),改国号为宋(史称北宋),当时不见“和氏璧”。虽然从五代十国以后的1000多年间,各个朝代(尤其是宋绍圣三年、明弘活十三年等)都有传国玺被发现的传说,包括在清朝康熙年间,有很多人都在敬献传国玉玺,包括在清朝的康熙年间,也有很多人来敬献传国玉玺,其中一些被保存了下来,在故宫博物院还能看到,后来乾隆皇帝极力推崇自己刻的25块(周易取25最大)玉玺,后来献宝的人就没有了。那些献宝的献的都不是真正的和氏壁,而是一些伪造的赝品——假传国玺。据历史学家们考证,真正的传国玺“和氏璧”确实在1000多年前的五代十国时期失踪了。“和氏璧”从春秋战国直到唐朝末叶,传递了1640多年之久。这在世界历史上是独一无二的奇迹。它在五代十国时期究竟是怎样失踪的?流落到哪里去了?这成为了千古奇谜。历代许多人兴致勃勃,想方设法力图探索这个奇谜,曾掀起过寻宝热潮。“和氏璧”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奇宝?它真的像历史上记载的那样价值连城吗?这就成了考古和地质学家探讨和争论颇激烈的一大难题。一些学者认为,“和氏璧”不是一块玉,因为荆山地区不产玉,玉在春秋战国时期是一种较罕见的东西,并不稀奇,一般人都可以分辨清楚,王宫的玉石匠不可能不认识宝(当时玉石加工技术已经比较成熟,在考古中已经能发现独山玉、蛇纹石玉-就是我们常说的岫玉,和田玉)。因此,当卞和把它献给楚王时,经验丰富的王宫玉石匠,决不会把玉误认为一块普通石头。由此可以断定:卞和献给楚王的并非玉,而是玉石匠不认识的,不同于一般玉的另一种奇宝。正因为这种奇宝是第一次被发现,所以任何人都不认识它,都分辨不清。由此可见,一些古籍把“和氏璧”描写成玉璧,这是误传。由于谁也不知道这种奇宝的名称,所以一些古籍就把它错写成珍贵的玉璧。很多学者断定它根本不是玉。1921年,著名的地质学家章鸿钊先生在他所著的《石雅》中猜测,“和氏璧”是产于荆山地区基性岩石中的拉长石(矿物学上属于斜长石,莫氏硬度6,该宝石系列有大家熟悉的月光石、太阳石,这种石头有变色效益),因为拉长石具有碧绿和洁白的闪光,而且不经琢磨往往难以发现这闪光。很多学者不同意章鸿钊先生这一论断,他们认为,虽然地区有产拉长石的基性岩脉,但迄今尚未发现这种具有宝石性质的拉长石。有些学者认为,“和氏璧”是地球上极为罕见的、至今人们还不知道它真名、十分奇特的一种天然宝石,它不仅晶莹剔透、瑰丽多彩,而且在光泽、耐磨程度和规格上都超过了一般宝石;它不仅在于外表美观,而且在于它内在的特性比一般宝石更为奇妙。它究竟是一种什么样奇妙的宝贝?谁也说不清楚。总之,“和氏璧”的真相究竟如何?为什么秦昭襄王愿用15座城市去对换它?为什么历代帝王将相拼命去争夺它?它的身价为何这样高贵?至今仍是无法彻底揭晓的一奇谜。于和氏壁的记载屡见不鲜,并大都相信<韩非子>、<新序>等书的记载。如西晋傅咸<玉赋>说:“当其潜光荆野,抱璞未理,众视之以为石、独见知于卞子。”唐代诗文中关于和氏壁的记载更多.大诗人李白<古风>三十六便有“抱玉入楚国,见疑古所闻。良宝终见弃,徒劳三献君”的诗句。

据<史记>记载,秦王政九年,便制造了御玺,刘邦灭秦得天下后,子缨将御玺献给了刘邦,御玺成为“汉传国空”。到汉末董卓之乱,御玺先后落入孙坚、袁术之手,再传魏、晋。五胡十六国时,一度流于诸强,后被南朝承袭。隋灭陈后,御玺被陈朝的萧太后带到突厥,直到唐太宗贞观四年(公元630年)御玺归唐。五代时,天下大乱,流传的御玺不知所终。在六朝以后的记载中,大都认为被秦始皇所用的御玺是用和氏壁改造而成的。

玉玺的失踪  之後玉玺经过魏、西晋、前赵、冉魏、东晋、宋、南齐、梁、北齐、周、隋,传到唐朝,至五代后梁、后唐时失去踪影。有关玉玺的失踪之说,现时有三种说法:
  1.後唐末帝李从珂自 焚之时,玉玺便失踪。
  2.公元946年後晋出帝被辽太宗捕获之时丢失。
  3.传国玺是在元顺帝手上再度失踪的,元朝皇室曾有玉玺之记录。明军攻入元大都,「俘获诸王子6人,玉玺两枚,元成宗玉玺一枚,元朝共11个皇帝,其它皇帝玉玺均没有缴获。」据《二十五史纲鉴》载:公元1370年5月,明军横扫漠北直捣应昌之时,缴获元顺帝出逃所带到漠北的一批珠宝。其中既没有元朝的诸帝之玉玺,又没有传国玺。由於传国玺的下落不明,明、清两朝均没有传国玺。是故明朝开国时,明太祖朱元璋有三件憾事,其中首件就是「少传国之玺」。
  玉玺又叫“传国玉玺”“传国玺”,为秦以后历代帝王相传之印玺,乃奉秦始皇之命所镌。其方圆四寸,上纽交五龙,正面刻有李斯所书“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篆字,以作为“皇权神授、正统合法”之信物。嗣后,历代帝王皆以得此玺为符应,奉若奇珍,国之重器也。得之则象征其“受命于天”,失之则表现其“气数已尽”。凡登大位而无此玺者,则被讥为“白版皇帝”,显得底气不足而为世人所轻蔑。由此便促使欲谋大宝之辈你争我夺,致使该传国玉玺屡易其主,辗转于神州赤县凡二千余年。然终于销声匿迹,至今杳无踪影,辄令人扼腕叹息。
  “传国玉玺”就材于“和氏之璧”。春秋时,楚人卞和在山中得一璞玉,献与厉王。王使玉工辨识,云为石也。王怒,以欺君罪刖卞和左足。后武王即位,卞和复献玉,仍以欺君罪再刖右足。及文王即位,卞和抱玉坐哭于荆山之下。文王遣人问询,曰:“吾非悲刖也,悲夫宝玉而题之以石,贞士而名之以诳。”文王使良工剖璞,果得宝玉,因称和氏璧。威王时,相国昭阳灭越有功,王以此和氏璧赐之。旋昭阳在水渊畔大宴宾客赏璧,是时有人大呼:“渊中有大鱼!”众人乃离室临渊观之,回席后和氏璧竟不翼而飞。当时疑为门人张仪所窃,于是拘仪而严加拷问无果。张仪受此凌辱,怀恨在心,便一气之下,离楚入魏,再入秦,秦惠文王后元十年(前315),拜为秦相,乃游说诸国联秦背齐,复以使节身份入楚,瓦解齐楚联盟。后拘怀王,克郢都,尽取楚汉中之地,终于得报此仇。
  后此璧为赵国太监缨贤所得,旋被赵惠文王据为己有。秦昭王闻之,“遗书赵王,愿以十五城请易璧”,当时秦强赵弱,赵王恐献璧而不得其城,左右为难。蔺相如自请奉璧至秦,献璧后,见秦王无意偿城,乃当廷力争,宁死而不辱使命,并以掷璧相要挟,终致秦王妥协,得以“完璧归赵”。
  秦王政十九年,(前228),秦破赵,得和氏璧。旋天下一统,嬴政称始皇帝。命李斯篆书“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字,咸阳玉工王孙寿将和氏之璧精研细磨,雕琢为玺。传国玉玺乃成。据传,秦王政二十八年(前219),秦始皇乘龙舟过洞庭湖,风浪骤起,龙舟将倾,秦始皇慌忙将传国玉玺抛人湖中,祈求神灵镇浪。玉玺由此失落。而八年后,华阴平舒道有人又将此传国玺奉上。自是,其随江山易主凡不下十数次,尽尝坎坷流离之痛楚。
  秦子婴元年(前207)冬,沛公刘邦军灞上,秦王子婴跪捧玉玺献于咸阳道左,秦亡。传国玺得归刘汉。西汉末年,外戚王莽篡权,时孺子婴年幼,玺藏于长乐宫太后处。王莽遣其弟王舜来索,太后怒而詈之,并掷玺于地,破其一角。王莽令工匠以黄金补之。及莽兵败被杀,禁卫军校尉公宾得传国玺,趋至宛,献于更始帝刘玄。更始帝刘玄三年(公元25),赤眉军杀刘玄,立刘盆子。后刘盆子兵败宜阳,将传国玺拱手奉于汉光武帝刘秀。至东汉末年,宦官专权。灵帝熹平六年,袁绍入宫诛杀宦官,段珪携帝出逃,玉玺失踪。
  (www.61k.com);至献帝时,董卓作乱。孙坚率军攻入洛阳。某日辰时,兵士见城南甄宫中一井中有五彩云气,遂使人入井,见投井自尽之宫女颈上系一小匣,匣内所藏正是传国玉玺。孙坚如获至宝,将其秘藏于妻吴氏处。后袁术拘吴氏,夺玺。袁术死,荆州刺史徐璆携玺至许昌,时曹操挟献帝而令诸侯,至此,传国玺得重归汉室。
  汉献帝延康元年(公元220),献帝被迫“禅让”,曹丕建魏,改元黄初。乃使人于传国玺肩部刻隶字“大魏受汉传国玺”,以证其非“篡汉”也,实乃欲盖弥彰。魏元帝曹奂咸熙二年(公元265),司马炎依样而行,称晋武帝,改元泰始,传国玺归晋。晋永嘉五年(公元311),前赵刘聪俘晋怀帝司马炽,玺归前赵。十九年后,后赵石勒灭前赵,得玺。更别出心裁,于右侧加刻“天命石氏”。又二十年,再传冉魏,后冉魏求乞东晋军救援,传国玺为晋将领骗走,并以三百精骑连夜送至首都建康(今南京),由此,传国玺乃重归晋朝司马氏囊中。
  南朝时,传国玺历经宋、齐、梁、陈四代更迭。隋一统华夏,将传国玺收入隋宫。大业十四年(公元618)3月,隋炀帝杨广被杀于江都(今扬州),隋亡。萧后携太子元德携传国玺遁入漠北突厥。
  唐初,太宗李世民因无传国玉玺,乃刻数方“受命宝”、“定命宝”等玉“玺”,聊以自慰。
  贞观四年(公元630),李靖率军讨伐突厥,同年,萧后与元德太子背突厥而返归中原,传国玺归于李唐,太宗龙颜大悦。
  唐末,天下大乱,群雄四起。唐天佑四年(公元907),朱全忠废唐哀帝,夺传国玺,建后梁。十六年后,李存勗灭后梁,建后唐,传国玺转归后唐。又十三年后,石敬塘引契丹军至洛阳,末帝李从珂怀抱传国玺登玄武楼自焚,传国玺就此失踪。
  根据民国年间,时任蓝田县县长、喜好玉石收藏的童冠文推考,传国玉玺可能被五代的冯道私藏。但是,该网民的帖子无任何出处。 冯道,历仕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和辽的大臣。字可道。瀛州景城(今河北沧州西)人。唐末,冯道事幽州刘守光为参军。刘守光败后,冯道事河东节度使李克用,为掌书记。李存勖即位,以冯道为翰林学士。明宗时任相。冯道历五朝十一帝,不离将、相、三公高位,容身保位,未尝谏诤。晚年自称长乐老。
  后唐主李从珂与曹太后刘皇后等在亡国之际,登玄武楼自焚而亡之时,冯道正是当时的重臣。唐废帝李从珂时,冯道为三公之一的司空,李从珂在玄武楼自焚而死,传国玉玺自此不知去向,莫非传国玉玺被冯道收藏?这时,一个更大胆的想法使他(即童冠文——笔者注)心头为之一震,传国玉玺会不会就在冯道的墓中?这样一想,他心头的疑云便一点一点地散开了,立时感到云开日出,豁然开朗起来,看来传国玉玺很有可能就在冯道的墓中。
  原来冯道不仅是一个善于观望形势、舍弱趋强、无所建树的大官僚,而且还是一个私藏国宝、老谋深算的人。他把传国玉玺私藏起来而没有献出来,大概是出于这样的考虑。也许即使献出来他也不可能当更大的官了,他深知自己的官职已经够高了,纵使献宝邀功也是白搭,所以便藏了起来。而他死后,却让这稀世珍宝陪伴着他那丑恶的肉体,成为千百年来的一大迷踪。
  后周太祖郭威时,遍索传国玺不得,无奈镌“皇帝神宝”等印玺两方,一直传至北宋。北宋哲宗时,有农夫名段义者于耕田时发现传国玺,送至朝廷。经十三位大学士依据前朝记载多方考证,认定乃始皇帝所制传国玺。而朝野有识之士多疑其伪。至北宋末年,徽宗好风雅,增刻印玺十方,时人有画蛇添足之讥,其实徽宗似有淡化传国玺地位之深意在其中也。
  宋靖康元年(公元1126),金兵破汴梁,徽钦二帝被掠,“传国玺”被大金国掠走,其后便销声匿迹。
  元至元三十一年(公元1294),世祖忽必烈崩。“传国玉玺”忽现于大都,叫卖于市,为权相伯颜命人购得。伯颜曾将蒙元收缴各国之历代印玺统统磨平,分发给王公大臣刻制私人印章。传国玉玺亦恐在其中而遭不测。
  元至正二十八年(公元1368),朱元璋在建康称帝,号大明,改元洪武。继而北伐,蒙蒙元廷弃中原而走漠北,继续驰骋于万里北疆。明初,太祖遣徐达入漠北,穷追猛打远遁之残元势力,其主要目的便是索取传国玉玺,然最终还是无功而返。
  明清两代,时有“传国玉玺”现身之鼓噪,然皆附会、仿造之赝品。如明孝宗时,曾有人进献所谓“传国玉玺”,孝宗认定其为赝品而未采用。至清初时,紫禁城藏御玺三十有九,其中一方即被称作“传国玉玺”。而乾隆时,高宗皇帝颇好考据,钦定其为赝品。但权且以假当真,聊以充数,亦无深究者。
  民国成立,清廷退位,但依优待条件,仍盘踞紫禁城而称孤道寡。直至民国十三年(公元1924)11月,末代皇帝溥仪被冯玉祥驱逐出宫,此“传国玉玺”复不见踪影。当时冯部将领鹿钟麟等人曾追索此镶金玉玺,至今仍无下文。
  由是,历经两千余年风风雨雨、扑朔迷离,“传国玉玺”数隐数现,最终湮没于历史的漫漫长河之中。皇帝亦淡出中国历史,更无所谓“白版”不“白版”矣。

公元265年,司马炎同样篡权,称晋武帝,传国玺归晋。公元311年,前赵刘聪虏晋怀帝司马炽,玺归前赵。公元329年,后赵石勒灭前赵,得玺,在右侧加刻“天命石氏”。公元350年,再传冉魏,后冉魏乞求东晋军救援,传国玺为晋将领骗走,并以三百精骑连夜送至首都建康(南京),这样,传国玺重归晋朝司马家。在南朝,传国玺历经了宋,齐,梁,陈的更迭。隋朝一统中国,传国玺入了隋宫。公元618年三月,隋炀帝杨广被杀于扬州江都,隋亡。萧后携太子元德带传国玺遁入漠北突厥。
唐朝初,太宗李世民因没有传国玺,遂刻了几方“受命宝”“定命宝”之类的玉玺聊以自慰。
贞观四年,李靖率军讨伐突厥,同年,萧后突然与元德太子返归中原,传国玺归于李唐。
唐末,天下大乱,公元907年,朱全忠废唐哀帝,夺传国玺,建后梁。公元923年,李存勖灭后梁,建后唐,传国玺也随着到了后唐。
最后一个掌握“和氏璧”的皇帝是五代后唐末帝李从珂,公元936年后晋石敬瑭攻陷洛阳前,他和后妃在宫里zifen,所有御用之物也同时投入火中。从此,“和氏璧”神秘失踪,关于它的下落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近有史载曰:和氏璧是在元顺帝手上再度失踪的,元朝皇室曾有宝玺之记录。明军攻入元大都后,“俘获诸王子6人,玉玺两枚,成宗玉玺一枚,元朝共11个皇帝,其它皇帝玉玺均没有缴获。”又据《二十五史纲鉴》载,1370年5月,明朝左副将军率军横扫漠北直捣应昌城,缴获元顺帝出逃被他带到漠北的最后一批珠宝,既没有元朝的玉玺金印,也没有传国之宝玺和氏璧。由于和氏璧的下落不明所致,明清两朝均没有和氏璧作为传国之宝玺。故明朝开国时,明太祖朱元璋有三件憾事,其中首件是“少传国之玺”。
早些年香港学者钟世杰称他已从日本朋友手中获得了年久失传的和氏璧。和氏璧怎么会流失东洋日本,听起来似乎有些像“安史之乱”中并没有被勒死的杨贵妃,而后渡海逃亡到日本一样扑朔迷离。和氏璧如今是否留传于世?若存于世它又在何处?有关和氏璧传说的真实性,可靠性,恐怕还需要专家学者进行考证。

石以人贵,人以石显。当年若不是和氏之璧,绝不会演绎一出"完壁归赵"故事而使蔺相如青史留名,他极有可能如草木之人厕身缪贤之门而老于户牖之下;若不是有胆有识携璧使秦的蔺相如,和氏璧也许不会从此身价陡涨而价值连城,充其量也不过是诸侯或帝王手中玩物而已。如今蔺相如早已荒冢草没,但那块曾经留下蔺相如手上温热的和氏璧今在何方呢?
其实几千年来,人们一直在关注和寻找着这块充满神秘色彩的天下共传之宝。
现在我们还津津乐道于我国历史上曾经有块宝玉,和由此产生的扑朔迷离的神奇故事,从根本上要归功于韩非。他在《韩非子.和氏篇》中叙述了卞和献宝的经过:春秋时的卞和,在荆山得璞玉,先后献给楚厉王和楚武王,皆以其诳而刖其足。后文王即位,卞和抱璞而痛哭三天三夜,泪尽而继之泣血。终以诚而打动文王。使玉人理其璞,果得宝玉。经良匠雕琢成璧,遂称"和氏璧"。至唐代,李白曾写《古风》以咏其事,借此讽喻世态:"抱玉入楚国,见疑古所闻;良玉终见充,徒劳三见君。"
从楚文王到楚宣王的大约四百年间,世接代传,和氏璧一直是归存楚国王室。而至威王时,因嘉奖相国昭和灭越败魏有功,赏赐予他。后昭和于赤山举宴会饮,应众宾客所求而拿出传观共赏。会此山下深潭有鱼儿戏水,众人趋之争睹。那承想宴尽人散,和氏璧竟然不翼而飞!当时尚未发迹的张仪正屈附于昭和门下,众疑其无行,必盗相国之璧。于是"共执张仪,掠笞数百"。但终查无实据,只好作罢。究竟是否冤案一桩不得而知,反正和氏璧了无踪影,不知去向。
数十年后,赵国宦官缪贤偶以五百金购得和氏璧,赵王闻之,于是占为己有,从此璧落赵国。究竟缪贤所购之璧是否前物,尚难肯定。秦昭襄王得知璧在赵国,于是企图恃强豪夺,假以十五城易璧。赵国于无奈之际,在缪贤的推荐下,由蔺相如"奉璧西入秦"。相如凭着超人的胆略和智谋,在中国历史上演出了一场流传千古的"完壁归赵"的故事。结局是"秦终不予赵城,赵亦不予秦璧"。
其后秦灭赵,掠尽其财,自然和氏璧落入囊中。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统一天下,号称"始皇帝"。象征至高至尊权力的宝玺自然非常物所为,于是特以和氏璧制"传国玺"一枚。命丞相李斯篆书"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字于其上,形呈龙凤鸟虫之状。公元前229年,始皇巡幸,乘龙舟至洞庭湘山,骤起风浪,龙舟顿有倾覆之险。为祭神镇涛,于是抛宝玺于湖中。8年后,有使者过华阴平舒道,遇一人持璧曰:"为吾遗滈池君",从此传国玺失而复得。
秦末,刘邦率兵入咸阳。在灞上,素衣白马的秦王"子婴上始皇玺",刘邦受之而佩带于身。为代代相传,号曰"汉传国玺"。
西汉末年,王莽篡位,小皇帝刘婴仅两岁,国玺由王莽姑母汉孝元太后代管。王莽令其弟北阳侯王舜进长乐宫索要。太后气愤异常,痛斥后摔玺于地,可惜天下至宝被摔缺一角。后以黄金镶补,但毕竟天衣难补,留下疵瑕。
后光武中兴,莽败,国玺于兵乱之中几经展转,终落刘秀之手。东汉末,十常侍作乱,汉少帝夜间仓皇出宫避难,慌乱中传国玺丢失。乱定回宫,查无下落。不久,"十八路诸侯讨董卓",长沙太守孙坚攻入洛阳,于城南甄宫井中捞出一宫妃尸体,发现其颈下锦囊中藏有金锁朱匣,打开后发现,原是上刻篆文"受命于天,既寿永昌"、经黄金镶补后的传国之玺。孙坚顿生异想,立即撤回鲁阳,图谋称帝。但不久阵亡岘山;而袁术又乘孙坚妻吴氏扶柩归里之机,"乃拘坚夫人而夺之"后称帝。而袁术死后,广陵太守徐璆又效袁术之法,于袁妻扶棺奔庐江途中截而夺之,后献于曹操。三国鼎立,宝玺属魏。后三国归于晋,玺落司马炎之手。
西晋末年,历史进入"五胡十六国"时期,政权更迭频繁。在血腥的残杀中,国玺也频频易手。公元304年,匈奴首领刘渊起兵反晋,号称"汉王"。刘渊病死,其子刘聪夺得帝位。在"永嘉之乱"中,王弥等人攻入洛阳,俘获晋怀帝并得国玺;后刘曜夺取帝位,改"汉"为"赵",史称"前赵",玺落曜手。后羯人首领石勒建"后赵",于公元328年俘获刘曜得玺,并于玺上刻"天命石氏"四字。再后,汉族人冉闵灭后赵而建"冉魏",夺得传国玺。闵死而玺传其子冉智。三年后,前燕慕容俊以重兵围魏都邺城,晋濮阳太守戴施以出兵救援为名赚得玉玺。由晋安西将军谢尚送至建康(南京)。时为东晋穆帝永和八年。至此,玉玺转易流落四十余年后复归于晋。
公元420年,晋恭帝禅位于刘裕,玺入"刘宋",后历齐、梁、陈、隋,最后玺落唐高祖李渊之手,并改"玺"为"宝"。
可惜的是国玺传至五代,从此下落不明。宋太祖"陈桥兵变"夺得政权,从后周仅得两方宝印,传国宝玺就此失落。
玺乃"受命于天"皇权之象征,为宣扬"天命所归"而巩固政权,因此在宋、元、明、清朝均有真假难辨的传国玺问世。
宋绍圣三年,咸阳段义于河南乡修舍掘地,得一"背螭钮五盘"的玉印。"色绿如兰,温润而泽",经翰林学士蔡京等官员"考证",奏称哲宗"真秦制传国玺"。
明代朱元璋登皇位之后,曾不惜以十万之众远征沙漠,寻求所谓"传国玉玺"。明弘治十三年,鄠县毛志学在泥河滨得传国玺,由陕西巡抚熊羽中呈献给明孝宗皇帝,但孝宗疑其伪"却而不用"。
清初,故宫交泰殿藏有玉玺39枚,其中就有一方上刻"受命于天,既寿永昌"之印。乾隆帝一生痴玉,留下有关玉的诗文多达800多篇(首),足可以称为玉器的鉴赏家。但公元1746年,在他从中钦定25方为国玺时,却将此印剔除在外。可见也是赝品。1924年11月,中国历史上的最后一位皇帝溥仪被逐出宫时,警察总监张璧和鹿仲麟等还在追索这块"历朝相传的金镶玉玺",岂不徒劳?
和氏璧从卞和献宝到始皇制作玉玺,以至后来神秘失踪,至今已有2600余年。和氏璧随着历史的波涛而沉浮。千百年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随着历史的发展,科学的进步,相信有一天,和氏璧会重现于世,以解千古谜团!

有一种说法认为:秦始皇得到和氏璧后,命玉工将宰相李斯书写的"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个鸟虫形篆字雕刻在和氏璧上,作皇帝的玉印。这样,和氏璧就成了国玺。代代相传。有人甚至还找到了用刻玺的边角料所制作的玉块。秦始皇死后,赵高利用和氏璧篡权。刘邦率兵攻入咸阳时,国玺落到了他的手中。刘邦建立汉朝后就把玉璧作为汉朝的国印,从此和氏璧成为"传国玺"。刘邦之后,传了九代皇帝。 西汉末年,王莽篡权。当时因小皇帝刘婴年幼,传国玺由皇太后代管。王莽让弟弟到长乐宫去要玉玺,皇太后气愤地把传国玺摔到地上,骂道:得这块亡国玺,看你兄弟有什么好下场!传国玺被摔缺了一角,后来王莽用黄金镶补,但无济于事,还是留下了缺痕。 但是,历史文献中关于秦国传国玉玺的来龙去脉记载还比较详细。《晋书?舆服志》、唐徐令信《玉玺谱》等记载"色绿如蓝,温润而泽",指明它是用蓝田玉制成的,因此用和氏璧制成传国玉玺的说法是没有根据的。 下落 那么,和氏璧到底流落到何处呢?目前有两种推测:第一种推测认为和氏璧被作为随葬品埋在了秦始皇陵墓内,并没有作为传国玉玺流传后世。如果这样,将来有朝一日发掘秦始皇陵墓地宫,我们还有机会一睹和氏璧的风采。另一种推测认为和氏璧可能在秦末战争中丢失或者被项羽掠夺而去。秦末,项羽率兵进攻咸阳,焚烧秦宫殿,挖掘秦陵墓,掠夺宝物、美女,和氏璧可能就在其中。但随后而来的楚汉战争中,项羽兵败,又使和氏璧下落不明。玉玺或许藏在项羽的都城彭城〔今江苏徐州),或许遗落在项羽败死的垓下(今安徽固镇)。 “色绿如蓝,温润而泽”并不能证明就是蓝田玉,1988年《南都学坛》正式提出了和氏璧可能是独山玉的观点,仔细看独山玉的特别,也较符合色绿如蓝之类的描述。

和氏璧探谜

如果要问我国最宝贵的玉石是什么,许多人会毫不犹豫地说是和氏璧。因为《完璧归赵》的故事家喻户晓。如果再问我国最珍贵的文物是什么,许多人也会说是和氏璧,因为和氏璧制成的传国玺,作为封建帝王“受命于天”最高权力的象征,曾在历史上叱咤风云上千年。然而和氏璧又是一典振人耳环、令人人悲怆的千古绝唱。它给人留下了一串难解的谜。

一、和氏璧是何种宝玉之谜

我国历史悠久,被世界称之为“玉的故乡”。然而和氏璧是块什么宝玉。至今还在困忧着宝玉石学家们。由于我国古代缺乏对宝玉石进行矿物学分类的知识,加之和氏璧失传甚久,对这个问题的推断,只能靠零星的记载。目前对这问题的看法很不统一。有的学者认为和氏璧是软玉,因为软玉质地佳,使用早。在河北满县发现的汉中山靖王的金缕玉衣中的玉片,有一些就是用软玉做的。目前珍藏在北京故宫博物院的大型玉雕《大禹治水》也是由软玉雕成的。有的学者认为和氏璧是是块上等的绿松石。绿松石又叫土耳其玉,呈苹果绿至靛蓝色。在遍布全国的古文化遗址的发掘中,基本上都有绿松石制品的出土。到殷商、春秋时代,绿松石更是受到封建帝王的特殊喜爱。这可从湖北江陵出土的镶有绿松石的越王勾践的青铜剑和在河南三门峡出土的西周虢国国君镶有绿松石的铜柄铁剑看出。还有的学者认为和氏璧是一块独山玉。因为独山玉是中原地区产量最大,质量最好的玉。上地的独山玉可与玉石之王——翡翠比美。另外,我国地质界老前辈章鸿钊先生,根据唐代杜光庭《录异记》中和氏璧“侧而视之色碧,正而视之色白”的记载,认为和氏璧是一块具变彩效应的月光石。目前公认最好的玉料是翡翠。但由于我国至今未发现翡翠产地,而且翡翠大约是明代才从缅甸传入中国的。因此,可排除和氏璧是翡翠的看法。

综上所述,和氏璧可能是软玉、绿松石、独山玉和月光石这几种宝玉石之中的一种了。

二、和氏璧产地之谜

最早记载和氏璧产地的是韩非子的《和氏》。其中有“楚人和氏得玉璞楚山下”和“和乃抱璞而哭于楚山之下”的记载。由此可见和氏璧的产地在楚国境内。据唐人欧阳洵的考证,楚山就为荆山。荆山山脉位于鄂西北,在春秋时代是楚国的疆域。楚都郢城(今湖北江陵县北)就在荆山山脉的东南端。而且地处荆山山脉腹地的湖北省南漳县的金镶坪,有相传卞和采玉的玉印崖。南漳县在唐代曾数度被称为荆山县。由此可见,和氏璧产于荆山山脉是可信的。但荆山山脉至今没发现软玉产地。我国的软玉基本上都是来自新疆的和田。因此软玉又叫和田玉。而且秦朝丞相李斯说过,昆山玉(和田玉)、和氏璧、明月珠是三宝。可见和氏璧和和田玉不是同一种玉石。因此从产地上可排除和氏璧是和田玉之说。另外,独山玉产于河南南阳的独山。独山位于汉水以北。在春秋战国时期,基本上不属于楚国的疆土。因此,基本上可以排除和氏璧是独山玉之说。然而,荆山山脉却是我国最著名的绿松石产地。我国质量上乘的的绿松石几乎皆出此。元代陶宗义在其《辍耕录》中指出:“甸子(‘甸子’是我国对绿松石的古称)产地在三处:①你舍卜尔(Nishapur今称内沙布尔伊朗东部城市)即回回甸子,文理细;②乞里马泥(Kirman今称克尔曼,伊朗克尔曼省首府)即河西甸子,文理粗;③荆州石即襄阳甸子,色变”。由此可见,荆山山脉产的绿松石具“侧而视之色碧,正而视之色白”的色变特征。而且荆山山脉产的绿松石,大都呈结核状,结核的外部常有黑色的包皮。往往是皮越黑其内部玉越好。这也与和氏璧最终是“理其璞而得其宝”的记载一致。另外,支持和氏璧是月光石之说的人,也指出在荆山山脉腹地的神龙架,有能产出月光石基性岩体。作为自己的证据,月光石是不可能有璞的。宝石级的月光石也很难长成能象玉玺那么大的晶体。因此,许多宝玉石学家不赞同和氏璧是月光石的看法。

这样,和氏璧就只剩下两种可能,是产于荆山的绿松石或月光石。

三、和氏璧下落之谜

春秋时期,楚人卞和二次向楚五献璞玉,均被认为是普通石头,以欺君之罪砍去双腿。到楚文王即位时,卞和抱璞而哭。楚文王知后令玉工剖开玉皮,方知卞和所献是块光润无暇的美玉。遂被之为“和氏璧”。

到楚威王时,和氏璧被赏赐给楚国当时的相国昭阳。在一次宴会上,此璧失踪。后赵国太监缪贤以五百两黄金购得,交将它献于赵惠文王。秦昭王闻听和氏璧在赵国后,骗说愿以15座城池换取此宝。赵国的蔺相如以他的胆识,不辱使命完璧归赵。

秦灭赵,获和氏璧。秦统一中国后,秦始皇令用和氏璧制成皇帝的玉玺,并命丞相李斯篆写“受命于天,既寿永昌”,让玉工刻于其上。后刘邦灭秦,得此玉玺,令将其作为传国玺,而世代相传。这样,和氏璧制成的传国玺真正成了最高权力的象征,成为最高统治者竭力争夺的对象。东汉末年,传国玺多次易主,最后落入曹操手中。西晋、南北朝时,围绕传国玺的争夺愈演愈烈。隋文帝统一全国,夺得此宝。唐末朱温之乱,传国玺再次被后唐帝王常管。公元936年,石敬唐攻克洛阳。后唐末帝潞王弛从琦携传国玺自焚。从此以和氏璧制成的传国玺失传,时间达一千一百四十余年。

由于封建帝王认为传国玺是“天命所归”、“祥瑞之兆”。在传国玺失踪后都竭力查找。在宋、元、明、清均有所谓的传国玺被除数发现,但均被认为是伪造的赝品,而末被接受。

和氏璧由于潞王自焚而被毁的史实,可进一步排除和氏璧是月光石之说,而增强了和氏璧是绿松石的说服力。因为月光石的矿物成分是拉长石,是不含水矿物。潞王自焚时的温度是奈何不了它的。而绿松石是一种含水矿物,当温度超过300℃时,绿松石中的水就会逸失,绿松石晶体就会破坏,而由绿松石制成的传国玺自然会遭到毁灭。

四、给和氏璧一个说法

通过以上三条渠道对和氏璧之谜探索后,我们可以最终给和氏璧一个说法。这就是和氏璧是产于荆山山脉的绿松石。这是因为:

1、 和氏璧产地的荆山,正好是我国主要绿松石产地;

2、荆山山脉产出的绿松石,具色变特征。与记载“侧而视之色碧,正而视之色白”一致;

3、荆山山脉产出的绿松石,常有外皮包裹,这说是玉璞。这也和和氏璧是“理其璞而得其宝焉”的记载一致;

4、荆山山脉产的绿松石颜色艳丽、致密、细腻、温润光泽,硬度适中,具备上等美玉的一切特征;

5、我国春秋战国时代的封建帝王,对绿松石有着特殊的偏爱。这是他们愿以15座城池交换,并将其作为皇帝玉玺的原因;

6、我国从新石器时代久广泛运用绿松石,因此人民具有鉴别绿松石的适应。正是对这种知识的学习和掌握,才使卞和敢干冒死进献和氏璧;

7、绿松石的分子式是CuAl6[PO4(OH)8.4H2O,是含结构水和结晶水的矿物,在较高的温度下,水去逸失,绿松石晶体遂遭破坏,这就是潞王携玉玺自焚后,和氏璧从此失踪的原因之所在。

(本文登载《中国宝玉石》1994年第一期

明清时代玉玺赝品多

  后周太祖郭威登基时,曾遍寻传国玉玺而不着,便刻了“皇帝神宝”等两方印玺,聊作安慰。这两方印玺一直到北宋都是皇权的象征。不过,宋朝一直没有放弃重新发现传国玉玺的希望,在宋朝有许多发现传国玉玺的消息,但都是道听途说、捕风捉影。

  公元1293年,元世祖忽必烈病死,遗嘱由皇太孙铁穆耳回朝即位。铁穆耳在回大都的路上,右丞相张九思献上“传国玉玺”一枚,说是秦朝相传的国玺,但这个玉玺没有被其他人看过,可信性可想而知。

  明太祖朱元璋也打过玉玺的主意,他曾派遣徐达深入漠北,穷追猛打远遁蒙古的元朝残余力量,一大目的就是寻找传国玉玺,最终还是无功而返。总的来说,明清两代,虽然不时出现“发现传国玉玺”的传闻,但拿出来的玉玺都是附会仿造的赝品。这一时期的人们包括皇帝对传国玉玺的态度大为改变,不像之前朝代那样看重了。

  1924年11月,冯玉祥等人驱逐末代皇帝溥仪出紫禁城时,警察总监张壁和鹿钟磷等人曾在宫中追索镶金的传国玉玺,的确没有找到。至此,人们相信,真正的传国玉玺早已经被慢慢的历史黄沙所湮没了。

  考虑到传国玉玺是材质奇特的和氏璧所制,应当流传万年不坏。说不定它正静静埋藏在某个不为人知的地方,等待有心人去考证发现。

本文标题:一窥究竟在哪里做-ICU“烧钱病房”究竟贵在哪里?
本文地址: http://www.61k.com/1148948.html

61阅读| 精彩专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苏ICP备130363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