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阅读

我的小学生活-小学生活

发布时间:2017-12-25 所属栏目:散文

一 : 小学生活

  不知你是否还记得六年前的我们,我们大家在一起玩耍,一起学习,一起做很幼稚的事情,一起玩过家家,一起玩老师同学,一起回家,一起上学,一起傻笑,一起……我们有太多美好的回忆,这样的生活,可能马上就要失去。

  我们大家现在面临着小升初的考试,无比的紧张。而我们不怕考试,怕的是那天的分别,我不知道那一天分别,什么时候可以再相见。那一别可能永远也见不到了,我无比珍惜剩下的日子,我和我的同学都在一起怀念以前傻不拉几的日子,回想起这些我无比痛心,因为我们要分开了,分开意味着失去,我即将失去那些我本该原有的一切一切!

  我抚摸校园里的花草,它们貌似笑着对我说:我舍不得你。我走过六年前的那所教室——一年级三班的教室,如今我还清清楚楚的记得我入学那天的第一个座位,我坐在那个座位上,回想起了六年前的事情。我走过沙堆,我想起了,一年级的时候在沙堆里玩沙子,闹的慢鞋都是,在那个沙堆里我们每一个同学都玩耍过,那时候我们用水把沙子闷湿,用手把那些沙子揉在一起,做一个圆圆的蛋,现在回想起以前做的那些事,自己都笑的控制不住……

  我们即将离开和我们伴随六年的母校,这六年里我们生活在母校的怀抱里,一位位老师好比是我们的第二个母亲一样,是他们教会了我们做人的道理,是他们教会了我们如何填空、如何选择、如何判断。在这里我代表所有毕业生对您说一句:谢谢您。

  我们即将告别母校、老师、同学。我以为我们之间只是多了一句告别语,可谁知我们之间从此多了一段永恒的距离!

 

    六年级:方启悦

二 : 我的小学

《再回我的母校》之一

我的小学

我的小学时代是在家乡的小学渡过的,它有一个很惬意的名字“土城小学”。我的家乡的乡政府矗立在一座土坡上,那是家乡唯一的高地,也显示了它代表的威严和权力,故叫做“土城”。而我所上的那所小学,就是乡里唯一的一所小学,坐落在乡政府的右脚下,我们上学的时候,如果不插近路,上下学都要从乡政府门前经过。

说起我的小学,我就会情不自禁地想起,那一排排整齐的黑瓦白墙的明瓦房,一条条细石子路边,矮矮齐齐的万年青守护者黄黄的坚硬的泥土地,大门边娇艳的牡丹花,段老师窗台上害羞的含羞草,大铁门外平整的土泥巴操场,还有操场前边那清澈的池塘,池塘边横卧在水面上的大榕树······

我永远都忘不了,上小学一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对学习还未入门的我,语文、数学双双同时只考了三十分,母亲气得病倒在床,把我的成绩单撕成了两半,并揉成一团,罚我在北风中站立半天,不准吃饭,而那时父亲,正和村里的人在“王家塘”挖藕。我就站在去往“王家塘”的高坡上喝够了一下午的西北风,尽管冻得瑟瑟发抖,我也绝不哭,脸被风吹得惨白,也不躲去。后来,还是和父亲一起挖藕的人回来了,才把我从北风中拉回了屋,回去以后,我在被窝里还抖了半天,真想不到,那时的我,竟是那般具有英雄气概!

我依然难忘,一年级“六一”儿童节前夕,与我临村而同班的小芳,被老师选去跳舞,歌曲是《卖报歌》,舞蹈的动作,我都还记得一清二楚,一共六个人,每人手上拿一份报纸,一边三个人,从两个不同的方向,跳着走到中间去,再······殊不知,当时的我,是多受打击啊!王老师为什么不选我去跳舞呢?看见小芳又唱又跳的样子,我简直羡慕极了。直到上二年级,换了晏老师的班主任,她终于在这年的六一儿童节,选了我参加班里的舞蹈表演,我的心欣喜异常,这才慢慢卸去心中久来的羡慕和嫉妒。( 文章阅读网:www.61k.com )

我更加难忘,四年级那一年,闻老师用脚风琴教我们,激情昂扬地唱那首《我的中国心》的时候,那时,看到窗外操场上迎风飘扬的五星红旗,我的心中是那样地激情澎湃、斗志昂扬!那时,我是多么深切地感受到,我是多么深深地爱着我的祖国啊!

我想起,每次我们上厕所的时候,都要经过六<;一>;班班主任段老师寝室的窗前,不知是谁,什么时候放了一棵含羞草的花盆在段老师的窗台上,经过的时候,我们就不禁用手轻轻地触碰一下那棵含羞草,只见它如松针般的叶片立即缩了起来,好像很害羞的样子,一会儿才又舒展开来。逗逗它,在人前好害羞而脸红的我,竟然不再害羞起来。

还记得五年级的时候,语文老师老王老师,女儿得了白血病去世了,而他总将伤心深深地掩埋在心里,从不在我们面前流露出伤悲来。他很信任我,我很胆小,他就让我担任学习委员,经常点我回答问题,,还经常搞一些班务工作让我参加。有一次,他派我和小华,轮流用粉笔在黑板上抄题目,让同学们做,而我那时太矮,只能写到黑板的三分之二那么高,所以本来一黑板能抄完的内容,而我要作两黑板抄,中间要等同学们抄完,自然耽误了不少时间,而小华人长得很高,也很漂亮,就是满脸雀斑,抄得快,字也写得好,可是,她就是不能容忍我的慢。每次王老师叫她抄的时候,她都不耐烦地对着说:“她的内容,还没抄完哩!”而我,则在一边着急地不好意思起来,王老师就叫我不要急,垫着凳子抄完。

那时的学校内外,到处都是学生,到处都是朗朗的读书声和叽叽喳喳快乐的声音,而如今的学校内外,到处都是寂静的空荡荡的一片。

前几日我和老公回了一趟老家看望父母,经过那里的时候,我们逗留了一会儿。老公陪我第一次走进我的第一个母校——土城小学。

学校已经变得我不认识了,以前的明瓦房没有了,取而代之的是两栋五层的高楼,围墙也进行了重新地翻修,新貌换了旧颜,可是,大部分空间都空着,只有两三个班在上课,也难得看见老师的影子,进去的时候,门卫老大爷告诉我,这所学校已经快撑不下去了,这些年来,孩子少了,周近的人们,条件都好了起来,把孩子们都送到城里的小学读书去了。现在只剩下一百多个学生在这里上学,老师也走了一大部分,调走的调走,下海的下海,只有五六个老师,在这里撑着,指不定什么时候就垮了。我看着昔日的校园,已不是昔日的模样,昔日的操场已没用昔日的景象,心中不禁黯然失落,这就是我的第一个母校——我的小学!

这是我昨天上夜班写的一篇小散文!

三 : 我的小学

我的小学前三年级是在本村里的三年制小学度过的。由于学校属于村里的办学点。所以条件比较落后。记得那时的教室设在村里两座年久失修的破庙里,每天我们一边上课,一边时不时抬头看看教室上边的破洞。记得那一次老师正在领读三年级语文:“大雁朝南飞,一会儿排成个人字,一会儿排成个一字。这是刷拉拉屋顶上的尘土掉落到老师的头上,满脸的杂草。顿时引起一阵哄堂大笑。因为我们都想看看冷峻的老师出丑的样子。原来这里不仅是我们的教室,也是燕子的居所。而这里更是孩子们的乐园。而教室门上的毛主席相片陪伴了我三年,那是我也默默地研究了三年:”为什么教室门上一定要绘上毛主席的相片。是不是毛主席天天在叮嘱我们:“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三个年级两间教室,所以一年级、二年级同时在一个教室里上课。这边老师先给一年级的学生上课,那边二年级的学生自己看书预习。等给一年级上完,再给二年级的同学上课。一年级学生记写新字。乍一看还有一点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味道。其实那是的老师可都是"土八路"两个老师中一个是初中毕业生。另外一个不得而知。也都是村子自己聘请来的,一个月也就三十来块钱。但是他们给我们的感觉都是严厉,如果前一天晚上老师布置的家庭作业不能按时完成,可要受到老师的严厉杖责。所以我们从那时我们都不敢偷懒,以免受皮肉之苦。如果那个同学不能按时完成作业或者违反纪律,老师会在院子里专门指定一块儿地方,用自己的石墨(废旧电池芯)蹲在把地上生字、生词认认真真的写好几十遍。弄得我们好几天都直不起腰。那时虽然我们的办学条件差,也没有学富五车的老师,更谈不上什么先进的教法。但是我们的教学成绩一直位列前茅。所以每当考试成绩公布的时候,也是师生们最高兴的时候。

虽然那时没有操场,更谈不上有篮球场地,乒乓球案子等设施。但是那时我们有自己的娱乐方式,踢毽子,打沙包,滚铁环等 但是老师发明了一个更奇特的,不知老师从哪里得到一个旧足球,于是我们就把教室的门当成足球门,五六个男同学挤在门口当成守门员,老师一脚把球踢过来,几个人你推我挤把球抢到手,拿过去等待老师一脚有踹过来。这就是我们的课间生活。每天除了数学课,就是语文课同学们都感觉到很乏味。但是那时条件艰苦,连个像样的黑板都没有,更何况现代化的教学设施。老师教我们唱歌吧,自己五音不全,老师教画画吧也就画个篮球什么的。但是老师狠狠心,花了十来元钱买了两本《孙敬修爷爷讲故事》。每当课后我们都眼巴巴地盼着老师给我们讲故事,这时教室里一片鸦雀无声,是全班同学听讲最认真的时候,正当大家听得入神的时候,故事讲完了。同学们高呼再来一个,老师挣脱不了学生的执拗。“再给大家讲一个,就最后一个”。这也就成了我们学校的校本课。快过六一儿童节了但是大家都不会唱歌。这是从深圳打工回来的本村徐青年,歌喉圆润。他就成了我们的外聘老师,《血染的风采》就成了我会唱的第一首歌,后来又给我们教唱了《十五的月亮》、《读书郎》等歌曲。

那时也有烦心的是:有两件事情最令我烦恼。一件事是 每当值日的时候,同桌两个必须给学校抬一桶水撒地,而那时我们村用水全部要从沟里往上挑。所以我们就的早早吃过饭。从二、三百多米深的沟底抬一桶水上来。而男同学的同桌大多都是女同学,所以重担基本上都落在我们身上,对十来岁的小孩确实是一个艰巨的任务。有时水抬到学校,已经上课半个小时了,而那时我们已经顾不上那么多了,总是长长的出一口气。另外一件事就是每当村子里遇见喜事、丧事。总是要跑到学校借去桌凳。本来桌凳就紧张,再加上这么一闹腾,我们不得不站着上课了。

伴随着开心的不开心的, 三年时光飞逝而过,咔嚓一声响,一张照片成了我们永恒的记忆,十几张嫩智的脸蛋和两位土气的老师以及四周青苔爬满的围墙。成了这张照片的主角。

本文标题:我的小学生活-小学生活
本文地址: http://www.61k.com/1140123.html

61阅读| 精彩专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苏ICP备130363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