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阅读

形态特征-信天翁:信天翁-形态特征,信天翁-其他资料

发布时间:2017-12-06 所属栏目:白条鱼

一 : 信天翁:信天翁-形态特征,信天翁-其他资料

信天翁(英文名:Short-tailed Albatross),属于鹱形目、信天翁科,共4属21种。信天翁分别分布在从约南纬25°至流冰群岛的南半球海域,并利用该区域内的岛屿进行繁殖,(有17种);北太平洋(3种)以及加拉帕哥斯群岛和秘鲁外海(1种)。信天翁种类包括:阿岛信天翁、皇信天翁、漂泊信天翁、黑脚信天翁、黑背信天翁、加岛信天翁、短尾信天翁、灰背信天翁、乌信天翁、黄鼻信天翁、黑眉信天翁、新西兰信天翁、灰头信天翁等。

信天翁图片_信天翁 -形态特征

信天翁:信天翁-形态特征,信天翁-其他资料_信天翁图片信天翁

长从Thalassarche属的68~93厘米至Diomedea属的110~135厘米;翼展从178~256厘米至250~350厘米(同样以上述两属为参照)。

白色,翼尖深色;雌鸟白色,眉、背、翼正面和尾为深色。

大部分筑一土坑,衬以羽毛和草;热带种类较少筑巢,加岛信天翁则不筑巢。

一窝单卵,白色。孵化期65~79天。

饮食:乌贼、鱼、甲壳类、渔船废物。

信天翁图片_信天翁 -其他资料

形象

过去,迷信的水手将信天翁视为是不幸葬身大海的同伴亡灵再现因此深信杀死一只信天翁必会招来横祸。塞缪尔·泰勒·柯勒律治的著名诗篇《古代水手的诗韵》正是叙述了在一只信天翁被枪杀后灾难是如何降临到一艘船上的。然而,即便如此,许多19世纪的水手仍热衷于捕食这种鸟类来丰富一下漫漫航途中单调乏味的饮食,并将它们的脚折入烟袋中,将翅膀的骨头放进烟管里。信天翁“Albatrosss”这个词从葡萄牙语“Alcatraz”一词发展而来,最初用于指任何1种大型的海鸟;很明显,这个葡萄牙词源于阿拉伯语“al-cadous”,指鹈鹕。信天翁区别于本目(鹱形目)其他科鸟类的不同之处在于,它的管状外鼻孔的位置是分别在喙基部的两侧,而非聚合在喙基顶部。信天翁科下分为四个属:“Diomedea”属,即“大信天翁”,包括六个种类,平均翼展达3m;“Thalassarche ”属,有九个相对较小的种,通常被称为“Mollymauks”(源于荷兰语“Mollemok”,最初指臭鸥);“Phoebastria”属,包括四个北太平洋和热带太平洋地区的种类;以及由一身深色的乌信天翁和灰背信天翁组成的“Phoebetria”属,具有相对较长的翅膀。通过近年来的分子分析,得到承认的信天翁种类已由十四种增至二十一种。

形态与功能

信天翁:信天翁-形态特征,信天翁-其他资料_信天翁图片信天翁

信天翁以毫不费力的飞翔而着称于世——它们能够跟随船只滑翔数小时而几乎不拍一下翅膀。它们为减少滑翔时肌肉的耗能而体现出来的适应性之一是有一片特殊的肌腱将伸展的翅膀固定位置,其二是翅膀的长度惊人,较之鹱形目其他科的鸟类,信天翁的前臂骨骼与指骨相比显得特别长,翼上附有25~34枚次级飞羽,相比之下,海燕仅有10~12枚。于是,信天翁的翅膀如同是极为高效的机翼,高“展弦比”(翼长与前后宽之比)使它们能够迅速向前滑翔,而下沉的机率很低。这种对快速、长距离飞行的适应性令信天翁得以从它们在海岛上的繁殖基地起飞,翱翔于茫茫的汪洋大海上空。

分布模式

信天翁:信天翁-形态特征,信天翁-其他资料_信天翁图片信天翁

信天翁的分布非常明显,这与南极洲和南美洲、非洲及澳大利亚南端之间的海洋带受风影响有关。南纬45~70°集中了数目最多的个体和种类,但它们也在南半球的温带水域繁殖,同时少数种类的分布区域进入了北太平洋。加拉帕哥斯群岛和厄瓜多尔外海的拉普拉塔岛上的加岛信天翁在赤道处繁殖,那里的气候受到寒流洪堡洋流的影响。而短尾信天翁(主要在日本和台湾外海的岛屿上)、西北太平洋的黑脚信天翁和夏威夷群岛的黑背信天翁均在北太平洋繁殖。如今,北大西洋没有信天翁繁殖――尽管在180万年~1万年前的更新世曾有,也尽管人们知道那些误入北大西洋的信天翁中有少数已存活了数十年。造成今天信天翁在北大西洋没有种群的原因很可能是后更新世的扩散现象没有在那里发生。

饮食

从跟随船只的习性就不难知道,信天翁是出了名的食腐动物,喜食从船上扔下的废弃物。它们的饮食范围很广,但经过对它们胃内成份的详细分析,发现鱼、乌贼、甲壳类构成了信天翁最主要的食物来源。它们主要在海面上猎捕这些食物,但偶尔也会像鲣鸟一样钻入水中,深度达6m(灰头信天翁),甚至最深可达12m(灰背信天翁)。

信天翁有时会在夜间觅食,因为那时很多海洋有机物都浮到水面上来。有关信天翁白天和夜间觅食的比例问题,人们通过劝服它们吞下1个传感器的办法便可以获得详细信息。传感器位于胃中,当信天翁吞入一条从寒冷的南大洋水域中捕获的鱼时,体内温度会立刻降低,传感器便将此记录下来。摄入的食物成分比例因种类而异,而这对信天翁的繁殖生物学有很大的影响。

繁殖

信天翁寿命相当长,平均可存活30年。但它们繁殖较晚。虽然3~4岁时生理上就具备了繁殖能力,但实际上它们在之后的数年里并不开始繁殖,有些甚至直到15岁才进行繁殖。刚发育成熟后,幼鸟会在繁殖季节临近结束时出现在繁殖地,但时间很短;接下来的几年内它们才会花越来越多的时间上岸来寻求未来的另一半。当一对配偶关系确立下来后,通常就会一直生活在一起,直到一方死亡。“离婚”只发生在数次繁殖失败后,并且代价很大,因为它们接下来几年内都不会繁殖,直至找到新的配偶。事实上,对于漂泊信天翁而言,一次离婚会导致它们的生殖成功率永久性地降低10%~20%。

大部分信天翁都群居营巢,有时成千上万对配偶将巢筑在一块,只有Phoebetria属的2个种类主要在悬崖的岩脊上单独营巢。有几个种类的巢为1个堆,由泥土和植物性巢材筑成,非常大,成鸟爬上去都有困难。而热带的信天翁较少筑巢;加岛信天翁则根本不筑巢,它们将卵置于足部四处游荡。雄鸟在繁殖期开始时先来到群居地,然后在雌鸟加入后进行交配。

孵卵任务由双方共同承担,一般为几天轮换一次。整个孵化期约为65天(为较小的种类)~79天(皇信天翁)。对于刚孵化的雏鸟,亲鸟开始时主要是喂育,后来则主要是看护。在出生20天后,看护期结束,接下来成鸟只是定期回到陆地给雏鸟喂食。黑脚信天翁的雏鸟白天常常会在离巢30米的周围踱步,寻找阴凉处,但只要亲鸟带着食物一到,它们立即冲回巢中。成鸟会在岸上逗留足够长的时间来辨认雏鸟,喂给它们未消化的海洋动物肉和消化猎物所产生的富含脂类的油。

信天翁:信天翁-形态特征,信天翁-其他资料_信天翁图片信天翁

雏期间,有些种类的亲鸟双方轮流到遥远的捕食区域去觅食,短则1~3天,长则5天以上。而漂泊信天翁更是令人敬佩,雄鸟往往会比雌鸟飞到更远的南方去寻找食物,因此也就要面对更寒冷的海水和暴风雨更多的恶劣天气。故漂泊信天翁的雄鸟无一例外地具有比雌鸟更高的翼负载(体重与翼面积之比)。

信天翁长齐飞羽需要120天(黑眉信天翁和黄鼻信天翁)~278天(漂泊信天翁)不等。故最长的留巢期也出现在后者身上,包括孵化期在内长达356天,也就意味着漂泊信天翁只能隔年繁殖,因为每次繁殖后都必然有1个换羽期。事实上,已知至少有九个种类为两年繁殖一次,包括全部的“大信天翁”种类、灰背信天翁、乌信天翁和灰头信天翁。

人们曾一度以为在不繁殖的那一年,信天翁在海上飞行或多或少都是漫无目的。然而,附于漂泊信天翁身上的现代传感器显示情况并非如此,而似乎是个体会朝海上的某个特定区域飞去,并在那里度过大部分时光。

一年只产卵1个,孵卵是分工合作的,雌的专门负责孵卵,雄的专门在巢外负责警卫,孵卵需75~82天。

保护与环境

信天翁的繁殖群居地由于在孤立的海岛上,没有天敌,因而长期以来一直保护良好。但自从被水手船员发现后,便蒙受了巨大损失:蛋被攫取,成鸟被害。而随着羽毛被用于人类服装和寝具的制造后,它们更是遭到了大肆掠劫。短尾信天翁便因人类征集它们的羽毛而几近灭绝:数十万只鸟被捕杀,种类的繁殖行为在20世纪40年代后期和20世纪50年代早期一度完全停止。这1种类得以生存下来是因为那些未成鸟当时不在繁殖群居地,而在海上游荡,相对比较安全,后来它们按既定航线回来,从而“拯救”了整个种类。自1954年恢复繁殖以来,日本南鸟岛上的短尾信天翁数量出现了缓慢的回升,现在其中1个主要繁殖群的规模达到了约200对。黑背信天翁则由于太平洋中北部岛屿中途岛成为美国的空军基地而受到了严重威胁。这一鸟类在军事基地和机场跑道周围营巢,结果很多与天线和飞机相撞而死。

而信天翁在海上面临着更多暗中的危险。除了漏油和化学污染物带来的危害,更迫在眉睫的威胁来自人类的捕鱼活动。尽管如今刺网已禁止在公海使用,但所谓的“延绳法”则被广泛用于捕捞海底的鱼类如智利鲈鱼以及中层水域的鱼类如金枪鱼。仅一条捕捞金枪鱼的延绳就长达100km。延绳布好后,铒钩从渔船的船首会散开去。而对于这种诱惑,信天翁恰恰是难以抗拒。它们吞下了诱饵,结果被钩住了,随后被延绳拖入水中,最终数小时后被捕鱼者连同其他猎物一起拉上来。每年有多达44,000只信天翁就这样遇害,从而导致了南部洋区部分种类数量的减少。

一些切实可行的措施能够有效地降低这种威胁,如在夜间布绳。同时,国际组织正在积极说服有关国家和渔船队采取对信天翁无害的捕鱼办法。然而,随着全世界的捕捞船队进1步开发南部海域,1种新的威胁摆在了面前,即人类有可能与信天翁及别的动物直接争夺磷虾、乌贼和其他海洋生物资源,那么势必将影响它们的生存。

求偶

信天翁求爱时,嘴里不停地唱着“咕咕”的歌声,同时非常有绅士风度地向“心上人”不停地弯腰鞠躬。尤其喜欢把喙伸向空中,以便向它们的爱侣展示其优美的曲线。

二 : 白条鱼:白条鱼-简介 ,白条鱼-形态特征 

白条鱼,学名:Hemiculter leucisculus,中文别名为白鲦、餐条,江苏兴化叫白料。是Basilewsky于1855年命名。栖息于淡水,深度为0-10米,分布在中国大陆、越南北部、朝鲜半岛、俄罗斯及台湾。台湾分布于北、中、南部各地河川的下游、湖泊及各大水库。渔业利用主要以垂钓捕获,全年可钓。初级淡水鱼。是低海拔常见之鱼类,喜欢群聚栖息于溪流、湖泊及水库等水体之上层。主要摄食藻类,也食高等植物碎屑、甲壳类及水生昆虫等。繁殖力及适应性强,能容忍较污浊之水域。

白条鱼_白条鱼 -简单介绍

白条鱼:白条鱼-简介 ,白条鱼-形态特征 _白条鱼
白条鱼

经济性:否

[www.61k.com)模式种产地:RiversflowingintoBayofTschili[Chihli],Beijing[Peking],China

观赏鱼类:否

栖息环境:淡水

同种异名:Chanodichthysleucisculus,Culterleucisculus,Cultriculusakoensis,Hemicultereigenmanni,Hemiculterkneri,Hemiculterleucisclus,Hemiculterleucisculuswarpachowskii,Hemiculterschrencki,Hemiculterschrenckischrencki,Hemiculterellaeigenmanni,Kendalliagoldsboroughi,Parapelecuseigenmanni,Squaliobarbusannamiticus

白条鱼_白条鱼 -形态特征

白条鱼:白条鱼-简介 ,白条鱼-形态特征 _白条鱼
白条鱼

体延长而侧扁,背缘较平直,腹缘稍凸,腹棱自胸鳍下方至肛门。头稍尖,侧扁。吻短,吻长大于眼较大个体的白条鱼
径。口端位,斜裂。眼中大,眼间宽而微凸,其间距大于眼径。咽头齿3列,齿式5.4.2-2.4.4。体被中小圆鳞;侧线完全,在胸鳍上方急遽向下倾斜,有一显著角度,行至体之下半部,在尾柄处又折而向上至中央部位。背鳍硬棘III,分枝软条7;臀鳍3(不分枝软条)+11-12(分枝软条)。体背青灰色,侧面及腹面为银白色,全身反光强,无其它任何花纹。尾鳍灰黑色,雄性在繁殖季节身体变成红蓝相间的彩色,非常漂亮。

白条鱼_白条鱼 -栖所生态

初级淡水鱼。是低海拔常见之鱼类,喜欢群聚栖息于溪流、湖泊及水库等水体之上层。主要摄食藻类,也食高等植物碎屑、甲壳类及水生昆虫等。繁殖力及适应性强,能容忍较污浊之水域。

白条鱼_白条鱼 -地理分布

白条鱼:白条鱼-简介 ,白条鱼-形态特征 _白条鱼
白条鱼分布于中国大陆、越南北部、朝鲜半岛、俄罗斯及台湾。台湾分布于北、中、南部各地河川的下游、湖泊及各大水库。 渔业利用:主要以垂钓捕获,全年可钓。
白条鱼在水里为什么发白光
白条鱼“发白光”的原因至少有三点:一是天气的关系;二是水的关系;三就是鱼的关系了。白条鱼在水里游,游着游着,鱼翻了个身,恰好被太阳照着了,那本来银白色的鱼鳞就银光闪闪了,加上水的清澈,这就是那一团白光。白条鱼一般离水10分钟左右就死亡了,因白条鱼离水即死,因此出钓时,需携一小桶备用;气温越高越不耐活,缸养困难,善跳跃。

白条鱼_白条鱼 -生活习性

白条鱼“发白光”的原因至少有三点:一是天气的关系;二是水的关系;三就是鱼的关系了。白条鱼在水里游,游着游着,鱼翻了个身,恰好被太阳照着了,那本来银白色的鱼鳞就银光闪闪了,加上水的清澈,这就是那一团白光。白条鱼一般离水10分钟左右就死亡了,因白条鱼离水即死,因此出钓时,需携一小桶备用;气温越高越不耐活,缸养困难,善跳跃。

白条鱼_白条鱼 -烹饪做法

白条鱼瘦身鱼汤
材料:白条鱼 杨桃 牛蒡 盐 黄酒 姜
做法:
1、锅中放清水、姜片
2、白条鱼洗净,用盐、黄酒腌渍20分钟后,放入冷水锅中煮开
3、将切成段的牛蒡放入锅中一同煮
4、撇净浮沫,放入杨桃片,小火煮20分钟后,加盐调味就可以

三 : 箬竹:箬竹-形态特征,箬竹-适应气候

箬竹(学名:Indocalamus tessellatus)为禾本科箬竹属下的一个种。该种取自中国出口的茶叶篓子中的竹叶而定名发表的。竿高0.75-2米,直径4-7.5毫米,叶片大型。属观叶植物,具有较好的观赏性。叶片多用以衬垫茶篓或装作各种防雨用品,亦可包裹粽子。箬竹生长快,叶大、产量高,资源丰富,用途广泛,其秆可用作竹筷、毛笔秆、扫帚柄等,其叶可用作食品包装物(如粽子)、茶叶、斗笠、船篷衬垫等,还可用来加工制造箬竹酒、饲料、造纸及提取多糖等;其笋可作蔬菜(笋干)或制罐头;其植株可作园林绿化。

箬竹_箬竹 -形态特征

竿

箬竹:箬竹-形态特征,箬竹-适应气候_箬竹箬竹

竿高0.75-2米,直径4-7.5毫米;节间长约25厘米,最长者可达32厘米,圆筒形,在分枝一侧的基部微扁,一般为绿色,竿壁厚2.5-4毫米;节较平坦;竿环较箨环略隆起,节下方有红棕色贴竿的毛环。

箨鞘

箨鞘长于节间,上部宽松抱竿,无毛,下部紧密抱竿,密被紫褐色伏贴疣基刺毛,具纵肋;箨耳无;箨舌厚膜质,截形,高1-2毫米,背部有棕色伏贴微毛;箨片大小多变化,窄披针形,竿下部者较窄,竿上部者稍宽,易落。

箬竹:箬竹-形态特征,箬竹-适应气候_箬竹箬竹叶

小枝具2-4叶;叶鞘紧密抱竿,有纵肋,背面无毛或被微毛;无叶耳;叶舌高1-4毫米,截形;叶片在成长植株上稍下弯,宽披针形或长圆状披针形,长20-46厘米,

宽4-10.8厘米,先端长尖,基部楔形,下表面灰绿色,密被贴伏的短柔毛或无毛,中脉两侧或仅一侧生有一条毡毛,次脉8-16对,小横脉明显,形成方格状,叶缘生有细锯齿。

箬竹:箬竹-形态特征,箬竹-适应气候_箬竹箬竹花

圆锥花序(未成熟者)长10-14厘米,花序主轴和分枝均密被棕色短柔毛;小穗绿色带紫,长2.3-2.5厘米,几呈圆柱形,含5或6朵小花;小穗柄长5.5-5.8毫米;小穗轴节间长1-2毫米,被白色绒毛;颖3片,纸质,脉上具微毛,第一颖长5-7毫米,先端钝,有5脉;

第二颖长7-10.5毫米(包括先端长为1.4-2毫米的芒尖在内),具7脉;第三颖长10-19毫米(包括先端长为2.3-2.7毫米的芒尖在内),具9脉;第一外稃长11-13毫米(包括先端长为1.7-2.3毫米的芒尖在内),背部具微毛,有11-13脉,基盘长0.5-1毫米,其上具白色髯毛;第一内稃长约为外稃的1/3,背部有2脊,脊间生有白色微毛,先端有2齿和白色柔毛;花药长约1.3毫米,黄色;子房和鳞被未见。笋期4-5月,花期6-7月。

箬竹_箬竹 -适应气候

箬竹属阳性竹类,性喜温暖湿润气候,宜生长疏松、排水良好的酸性土壤,耐寒性较差,所以要求深厚肥沃、疏松透气、微酸至中性土壤。

箬竹_箬竹 -种植管理

劈山

箬竹林大多为杂灌草混生,或分布于林下。通过劈山、清除杂灌,达到改善、优化生长环境和便于采摘之目的。劈山时,砍除所有灌木、杂草,适当保留乔木,特别要保留各种阔叶乔木,以保持一定的湿润环境,从而利于箬竹的生长。而对生长于乔木(如杉木)林下的箬竹,如果上层林冠郁闭度达0.7以上,则要进行适当的间伐,以提供箬竹足够的阳光。同时,清除林中较大的石块、柴根,从而利于竹鞭繁殖。

削山松土

5~6月为竹鞭生长期,也称行鞭期。因此,5~6月进行削山松土,利于箬竹林快速繁殖。削山松土应掌握“近蔸丛浅,远蔸丛深”,即靠近竹蔸的地方和丛生地方要浅,一般削山松土6~10厘米;距离竹蔸(丛)较远的地方稍深,一般削山松土15~20厘米。削山松土每隔3~4年进行一次,注意不要损伤幼壮竹鞭、根和芽,挖除土中石头、树蔸和老竹鞭。

合理施肥

5~6月结合削山松土进行,将肥料撒施于已劈山的林地中,然后松土遮盖。此时施肥目的主要为竹鞭的生长提供条件,因此要以速效肥为主,每亩可施尿素100~150千克。有条件的地方,在秋、冬季可施有机肥,这样既能提高林地土壤肥力,又可保持土温,对新竹芽眼越冬有利。

营造

由于箬竹林很少有成片纯林,且有的箬竹林叶用利用价值较低,需要改造。通过营造繁殖优质箬竹林,既可方便林农采摘,又可提高箬竹林收益。造林方法主要采用带母竹繁殖和移鞭繁殖,造林地为杉木林、杉木采伐迹地及箬竹片区周围林地,挖穴或开沟造林,株行距:0.5M*1M。

箬竹_箬竹 -繁殖

带母竹繁殖

选择1~2年生、生长健壮、无病虫害、带有鲜黄竹鞭,其鞭芽饱满的母竹,挖前要确定竹鞭走向,然后在距母竹30厘米~80厘米处截断竹鞭。留来鞭15厘米~25厘米,去鞭20厘米~30厘米。用利刀截去其上部,一般保留3~5片箬叶、然后栽入于预先挖好的穴中。入土深度比母竹原来入土部分稍深3厘米~5厘米。栽后及时浇水,复草,开好排水沟。

移鞭繁殖

选2~4年生的健壮竹鞭,在竹鞭出笋前一个月左右进行。挖出竹鞭后,切成50厘米~80厘米为一段,多带宿土,保护好根芽,种植于穴中,将竹鞭卧平,复土10厘米~15厘米,并复草以防水分蒸发,一般夏季可长出细小新竹。为防止新竹枯萎,可剪去1/3竹鞘,保留3~5盘枝叶。

箬竹_箬竹 -种植技术

整地

箬竹:箬竹-形态特征,箬竹-适应气候_箬竹箬竹

首先选好栽植的地方。最好在背风向阳、

光照充足、土质肥沃疏松、土层为深厚的沙壤土,且排水良好的地方。清除地表的杂草、砖头瓦块及其他垃圾,后翻地,深度达50厘米。

挖穴

竹鞭长度一般为40至50厘米,根据竹鞭长度把穴挖为长条形,规格为长60厘米、宽40厘米、高40厘米,表土和底土分开放置。

施基肥

每个树穴施有机肥5公斤左右,在树穴底部均匀撒一薄层有机肥,后回填表土10厘米,其余有机肥与剩余表土调匀备用。

定植

北方种植的竹子一般为外调苗,运输前竹苗必须包扎,运输时要用篷布遮盖,中途要洒水,上下车都要轻搬轻放。栽植时先解除包扎物,用竹类生长素处理根部,以促进迅速形成新根,将竹苗放入穴中,把鞭根捋顺放在土中,后填调入有机肥的表土,再填底土,竹子深栽不易出笋,太浅易被风吹倒,埋土至竹苗原土部分时把四周踩实,浇定蔸水,水洇下后盖一层细土,比竹苗原土部分高3厘米左右,四周围埝。春季干旱多风,除浇足定蔸水外,还应适时进行叶面喷水,防止水分大量蒸发导致叶片枯萎脱落。

箬竹_箬竹 -养护管理

浇水

箬竹:箬竹-形态特征,箬竹-适应气候_箬竹箬竹

水分是影响新竹成活率的重要因素。北方地区春季一般雨量少,空气湿度小,新栽竹的枝叶水分蒸腾量大,要及时浇水保湿,即催笋水。夏季浇足拔节水。雨季可视降雨情况浇水,若遇长期雨天,要及时排出积水,保持土壤通透。冬季11月、12月浇孕笋水。

施肥

为促使箬竹提早成林,应及时追肥。最佳施肥时期为3月和6月及8、9月份,以农家肥和化肥并用效果较好。3月每亩施尿素15公斤,促进笋芽发育和笋体膨大。 6月新竹展叶时,每亩可施入腐熟的人粪尿300公斤,促进新竹展叶和竹鞭生长,能使竹林叶色加深,提高光合作用。8月每亩施尿素15公斤、过磷酸钙30公斤、钾肥10公斤,以促进竹鞭生长,笋芽分化、肥大,提高来年的发笋率。冬季可施些有机肥,对促进新竹鞭芽越冬有好处,还可增加土温,提早发春笋。注意施肥后及时浇水。

除草松土

每年进行多次除草结合松土。北方春季野菜较多,在除去野菜的同时进行松土,有利于土壤保墒。夏秋季雨水多,杂草很多,及时除杂草并进行锄划,防止土壤板结。除草松土时,应注意不要损伤竹鞭、竹节和笋芽,下锄宜轻宜浅。

疏笋、疏竹、整枝

新竹萌发快,笋芽数量多,但大小不均,应及时间伐,要去小留大、去弱留强、去密留稀。以促进幼林快速成林、提早成林。有些生长稠密而健壮的竹株,可以挖出来作为母竹造林。幼林新竹在抽枝后展叶前,剪去1/4竹梢,去掉顶端优势。这样就可以以减少蒸发、提高抗旱能力、促进竹鞭生长、又可以防止风雪侵害。同时,新造竹林出笋后,常因水分养分供养不足而退笋,不能成竹。因此,应尽早疏去弱笋、小笋和退笋,保留2-三个健壮竹笋长成新竹。

箬竹_箬竹 -病虫害防治

箬竹主要病害有竹从枝病、竹竿锈病;主要虫害有红蜘蛛和蚜虫。主要以预防为主,综合防治。及时清除病虫枝,合理砍伐,使林内通风透光,合理进行水肥管理,促进竹林生长旺盛。大面积发生时喷药防治。防治竹从枝病用200单位的土霉素溶液喷2-3次,效果较好。防治竹锈病用7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喷2-3次,效果较好。防治红蜘蛛用40%三氯杀螨醇乳油1000倍液喷1-2次,效果较好。防治蚜虫用乐斯本1500倍液喷1-2次,效果较好。

箬竹_箬竹 -分布情况

分布于浙江、安徽、福建、江西、湖南,生长适应性强,较耐寒,喜湿耐旱,对土壤要求不严,在轻度盐碱土中也能正常生长,喜光,耐半阴。生于海拔300-1400米的山坡路旁和靠溪流、小河岸边等处。普遍见于南方地区,尤其是长江中下游以南广大流域。

箬竹_箬竹 -主要价值

实用价值

箬竹生长快,叶大、产量高,资源丰富,用途广泛,其秆可用作竹筷、毛笔秆、扫帚柄等,其叶可用作食品包装物(如粽子)、茶叶、斗笠、船篷衬垫等,还可用来加工制造箬竹酒、饲料、造纸及提取多糖等;其笋可作蔬菜(笋干)或制罐头;其植株可作园林绿化。箬竹叶、笋及产品,药用价值高,对癌症特有的恶液质具有防治功效。箬竹除大量野生外,已进入人工丰产栽培。

药用价值

【药用部位】箬竹的叶片。

【异名】辽叶(《纲目》),棕箬,篛叶,茶篰篛叶。

【性味】《纲目》:“甘,寒,无毒。”

【归经】《得配本草》:“入手太阴,兼足厥阴经。”

【功用主治】清热止血,解毒消肿。治吐血,衄血,下血,小便不利,喉痹,痈肿。

《纲目》:“治男女吐血,衄血,呕血,咯血,下血。并烧存性,温汤服一钱匕。又通小便,利肺气,喉痹,消痈肿。”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15~25克;或煅存性入散剂。外用:煅存性研末作吹药。

【选方】

① 治肺痈鼻衄:白面、箬叶灰各三钱。上二味研令匀,分为二服,食后井华水调下。(《圣济总录》玉尘散)

② 治经血不止:蚕纸(不计多少烧灰)、箬竹叶(烧灰)。上二味等分研匀,每服二钱匕,温酒调下。(《圣济总录》二灰散)

③ 治脏毒下血,久远不瘥者:茶篰篛叶烧成黑灰,研罗极细,入麝香少许,空心糯米饮调下。(《百一选方》)

④ 治小便先涩后不通:干篛叶(烧灰)、滑石半两。上为细末,每服三钱许,米饮调下,空服。(《指南方》篛叶散)

⑤ 治咽喉闭痛:辽叶、灯心草烧灰,等分吹之。(《频湖集简方》)

【备考】《纲目》:“箬,若竹而弱,故名。其生疏辽,故又谓之辽。”“箬,生南方平泽,其根与茎皆似小竹,其节箨与叶皆似芦荻,而叶之面青背淡,柔而韧,新旧相代,四时常青。南人取之作笠,及裹茶盐,包米粽,女人以衬鞋底。”

箬竹_箬竹 -常见误区

箬竹的叶片在做粽叶时,易被错写成“箸叶”。

箬竹的叶片不与“箬叶”等同,“箬叶”同时也是百合科植物一叶兰的别称。

箬竹_箬竹 -植物文化

箬竹在中国古代的寓意

在中国竹子与梅、兰、菊被并称为花中"四君子",它以其中空、有节、挺拔的特性历来为中国人所称道,成为中国人所推崇的谦虚、有气节、刚直不阿等美德的生动写照。

竹子在中华民族里我们的诗词里头,它地位很高的,竹子它没有什么香味,如果闻到了(那是)一股清气、清香,去闻它还没有什么香味,但是竹子在中国文人的理想世界里,给它附丽上了很高的品格。从《诗经》我们知道《卫风》里头就有歌颂它的诗,就是《淇奥》(篇),那么他在赞美1个英雄人物,1个保卫周王朝的卫武公,他就用竹子来起兴,用竹子的整个生长过程来说明1个伟大人格的整个的(形成)过程。

中国的文人里面,在晋朝专门讲清谈的时候有7个了不起的文学家,称之为"竹林七贤",因为这7个贤人是在竹林里面的,用竹林来反映7个文人的人品,又用7个人的文采来附丽在竹子身上,人文同自然相互映照。

四 : 象牙白花兰:象牙白花兰-简介,象牙白花兰-形态特征

象牙白花兰(C.eburneum Lindl)名贵兰花品种。附生。叶质软,下弯,叶端呈不规则两尖裂。花序斜出或下垂,有花1一3朵,白色,花极香。花期3—5月。分布于云南、海南、贵州。

象牙白_象牙白花兰 -简单介绍

象牙白花兰:象牙白花兰-简介,象牙白花兰-形态特征_象牙白
象牙白花兰

象牙白花兰(C.eburneumLindl)名贵兰花品种。该品种与独占春十分相似,但叶片数较多、较长、稍宽,通常1.8~3.0厘米。花序直立或稍斜,有花2~3朵,花直径約10厘米,背萼片稍窄于独占春,原种唇瓣上有粗大的紫色斑点。花期通常在6~7月。是1个十分美丽的原生种。据记载,原产于缅甸南端丹那沙林。在中国云南常可見到有栽培的植株。

[www.61k.com]象牙白_象牙白花兰 -形态特征

象牙白花兰,附生。叶质软,下弯,叶端呈不规则两尖裂。花序斜出或下垂,有花1一3朵,白色,花极香。花期3—5月。

象牙白_象牙白花兰 -分布

云南、海南、贵州。

象牙白_象牙白花兰 -栽培

种子及茎法培养与原球茎形态发生

象牙白花兰授粉后五个月的种子开始具有较高的萌发率;椰乳或适量激素有利于种子的萌发;种子在萌发后胚发育形成原球茎,原球茎经过增殖,分化出叶片和根系,形成完整的小植株。从播种到小植株的形成历时约七个月。茎尖在MS+NAA0.1+BA3.0(单位:mg·L^-1,不同)+椰乳10%的培养基上诱导产生原球茎;原球茎在MS+NAA0.1+BA5.0的培养基上增殖,在无激素培养基上分化成芽;小芽在附加7%香蕉汁和3%马铃薯汁在1/2MS培养基上诱导出根而再生完整小植株。不同pH值、光照强度和培养方式对增殖效果有显著影响。

五 : 香雪兰:香雪兰-植物资料,香雪兰-形态特征

说到香雪兰,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相传,18世纪初叶,这种花还处于野生状态。有一天,荷兰的一位贵族小姐同情人一起在南非打猎,第一次看到了这种奇花,十分喜爱,后来亲自采掘了带回欧洲。那散发着幽香的花朵,沿途被风吹落到雪地,结果连冰雪也被染上了浓郁的香气。人们就给取了一个动听的名字:“香雪兰”。香雪兰花色艳丽,花香清幽似兰。作为盆花栽培点缀于室内,深受消费者欢迎,加之花期和切花时间长,作为切花,除了夏季,自9月下旬至翌年晚春都能生产。作为一种高雅的早春切花,近年来世界各地发展很快。

香雪兰_香雪兰 -植物资料

(www.61k.com]名称:香雪兰
学名:fressia hybrida klatt
别名:小苍兰、小菖兰、剪刀兰、素香兰、香鸢尾、洋晚香玉
科属:鸢尾科、香雪兰属
类别:多年生球根草本花卉
分布:非洲南部好望角

香雪兰_香雪兰 -形态特征

香雪兰:香雪兰-植物资料,香雪兰-形态特征_香雪兰
香雪兰

每一植株有6~10片左右基生叶,2列排列。叶呈线状剑形,全缘,长15~30cm,宽0.5~0.7cm。花茎通常单一或分枝,高30~45cm,具短茎生叶。花茎直立,顶生穗状花序,花轴呈近直角状横折。花漏斗状,每花序着花2~10朵不等,花偏生上侧,向上直立,自下而上顺序开放。

花有白、黄、粉、桃红、玫红、紫红、雪青、蓝紫诸色及复色,色彩丰富,又具芳香。自然花期2~5月,花后结蒴果,果熟期6~7月,种子褐黑色。其地下球茎是1个变态的短缩茎,呈圆锥形或卵圆形,外被叶鞘部分干枯而成褐色的纤维质皮膜,球茎直径1~5cm。一般成熟球茎具四个节,每节各有一个腋芽。根系有2种类型,由种球基部鳞茎盘萌发出的须根是主要吸收根,当新球形成后,由新球基部萌发出的新根,对新球具牵引作用,故称牵引根。

香雪兰_香雪兰 -生长习性

香雪兰喜凉爽湿润与光照充足的环境.

耐寒性较差,生长适宜温度为15~20℃,越冬最低温为3~5℃。13.5~15℃的温度条件能促进球茎生根、发芽。花芽分化要求8~13℃的低温,花芽发育期要求适宜温度为13~18℃,低于18℃会推迟花期,花茎缩短。较高的温度可以促进提早开花,但植株生长衰弱。

短日照条件有利香雪兰的花芽分化,而花芽分化之后,长日照可以提早开花。

通常9月播种球茎,约在11月上旬花芽开始分化,11月下旬分化完成。植株到翌年5月后,叶片逐渐枯萎,球茎进入自然休眠期。为秋植球根花卉,冬春开花,夏季休眠。种球播种后,由地下球茎的项芽萌发成株,有些品种种球在顶芽以下第一侧芽亦能萌发成株。

香雪兰_香雪兰 -产地分布

小苍兰原产非洲南部好望角一带,喜凉爽湿润和阳光充足环境,秋凉生长,春天开花,入夏休眠。适宜生长温度为15-25℃,不耐寒,不能露地越冬。宜生长于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土壤中。香雪兰:香雪兰-植物资料,香雪兰-形态特征_香雪兰
小苍兰

香雪兰_香雪兰 -主要品种

多年生草本。大花四倍体品种与重瓣品种。球茎圆锥形。叶线形,二列互生,螺壳状花序倾斜,花狭漏斗状。主要品种有淡紫色的“蓝姐”,鲜黄色的“奶油杯”,红色的“快红”,白色的“优美”和橙色的“春曰”等。香雪兰:香雪兰-植物资料,香雪兰-形态特征_香雪兰
小苍兰

香雪兰_香雪兰 -繁殖方法

用分球和播种繁殖

生产上多用分球法。香雪兰的球茎栽种后,在老球的基部能形成新球,在新球的基部又能产生子球,这种子球需培养l~2年后才能成开花的大球。

培养的方法是,在夏季休眠期将子球挖起贮藏,秋季将子球播种,第二年5月即发育成成球。

子球也可用种子繁殖获得,但香雪兰一般品种不结种子,即使有种子,因其寿命短,很易丧失发芽力,而且从种子培育到成球时间较长,故一般不采用,主要用于培育新种。种子发芽需低温,将种子置于15C~18C的湿沙中处理,25~30天可发根,然后取出播种。

香雪兰_香雪兰 -栽培技术

为兼顾不同季节对鲜花上市的要求,香雪兰作为切花栽培大致上有冷藏促成、无冷藏促成和抑制栽培3种:

1.冷藏促成栽培:就是将球根先行冷藏处理,然后播种。经冷藏的球根,由于在冷藏末期或播种后即开始花芽分化,所以发育迅速,早的10月份、迟者在12月份,鲜花就可以应市。
2.无冷藏促成栽培:即是在播种后经过自然低温,促使花芽分化,然后经保温或加温才能开始发育、开花,所以种植后到开花的时间较长,一般9月露地种植,要到次年1~3月才能开花。
3.抑制栽培:是在夏季将球根先行冷藏,然后经高温处理等方法打破休眠,1~2月种植,4~6月开花。

香雪兰_香雪兰 -栽培要点

球根的休眠和休眼的打破

香雪兰球根挖出后即处于暂时的休眠状态,在自然条件下越夏后播植,休眠即自行破除,开始发芽。如将处于休眠状态下的球根直接冷藏后就播植,则多数不发芽,所以促成栽培用的球根需打破休眠后才能冷藏。

打破休眠的方法有2个:一是将球根置于30℃的高温条件下3~4周;二是用烟熏处理。也可以用烟熏和高温同时处理,即先用30℃的高温处理4小时,再经烟熏处理后置于25℃的条件贮藏3周,在短期内就可以取得效果。烟熏处理就是用砻糠不完全燃烧,使产生大量烟雾,将球根置于烟雾中就可以,一般一天处理2~4小时,连续处理3天就可以。高温和烟熏处理的球根,当发现基部有发根纹络时,则说明休眠已破除,就可以冷藏处理。

香雪兰:香雪兰-植物资料,香雪兰-形态特征_香雪兰
小苍兰

球根的冷藏处理

冷藏处理一般用10℃的低温处理35天左右,但不同作型之间有一定的差别,9月中下旬种植的冷藏40~45天,10月份种植冷藏35天左右,11月份种植的冷藏30天左右。冷藏有干藏和湿藏二种,湿藏者较多,即是将球根装入冷藏箱或其他容器,并加入锯木屑等湿润填充物,经常保持湿润。有的球根在冷藏中根和芽开始生长。

栽植

种植时间随作型和鲜花应市要求而异。

促成栽培的在9月上中旬至11月中下旬,抑制栽培的在l~3月间。

香雪兰适于密植,过稀影响株形,过密也对生长不利,使植株瘦弱。种植密度随作型而异,一般冷藏促成栽培为6厘米X6厘米,无冷藏促成栽培(8~9)厘米X(8~9)厘米。如为切枝栽培,株行距还要适当扩大。

种植深度以球根顶部距地表1厘米~2厘米为宜,为防止植株倒伏,在生育过程中再逐渐覆土2厘米~3厘米、如为节省劳力和方便起见,生育过程中不再覆土,则开始种植时的深度以3厘米~4厘米为宜。种植后要浇次透水,以后只要注意适当浇水,防止土壤干燥。

肥培管理

香雪兰根较细,对土壤要求较高,应选择富含有机质而疏松的土壤种植。种植前要早施有机堆肥或粗颗粒有机肥,以提高土壤肥力和土壤疏松度和通气性能。基肥以有机肥为主,也可适当施一些化学肥料,但量不适合太多,防止引起土壤中盐类浓度的增加而造成生理障害。追肥以液肥为主。连作极易发生病害,应尽量避免。凡连作者应在种植前做好土壤消毒和改善土壤理化性能的工作。

香雪兰:香雪兰-植物资料,香雪兰-形态特征_香雪兰
小苍兰

温度管理

经冷藏的球根栽种后,温度要保持在15℃以上,否则植株矮小,尤其是生长后期,喜较高温度,但温度过高也会引起徒长。无冷藏促成栽培,因球根没有经过冷藏处理,开始要经过低温阶段后再加温。接近花期的温度管理,品种间有一定的差异,一般是夜间温度控制在10℃~15℃,白天温度不超过20℃。

蕾期管理

抽蕾前要张网支架,以防止地上部倒伏。由于香雪兰在生育过程中极易倒伏,尤其是展叶3~4片时。以往防止的方法是,在生长过程中逐渐覆土,以保持茎干挺立,但费工费时。现多采用张网支架,即在花蕾从叶腋中开始抽出时进行。显蕾后要控制浇水量,使生长强健,但要注意过分干燥也会影响花蕾发育。

采花和上市

适时采花对保证鲜花质量和延长观赏期至关重要,虽然每花序的开放时间较长,但在高温期间和冬季在高温房间放置,会在极短时间内全部开放,影响切花观赏时间,所以采收要适时。通常是以第一朵小花花蕾着色即将开放为采收适期,特别在温度较高时采收不能太迟,在温度较低的12~3月,以第一朵小花开放后采收为好。

香雪兰_香雪兰 -观赏应用

因其花期早,色泽鲜艳,花朵芳香,插花期长,可于早春、春节供应上市,既可切花栽培,也可温室盆栽,深受花卉爱好者青睐。 香雪兰花色素雅,玲珑清秀,香气浓郁,开花期长,是人们最喜欢点缀客厅、书房的理想盆花。更为突出的是,它的花期可任意调节在春节前后,为节日增添气氛。另外,香雪兰俗名“姜花”,香味有镇定神经、消除疲劳、促进睡眠的作用。

香雪兰:香雪兰-植物资料,香雪兰-形态特征_香雪兰
盆栽小苍兰

香雪兰_香雪兰 -养护与病虫害

香雪兰在室内栽培过程中,往往会出现植株细弱徒长,抽花梗时,要支棍扶持花茎,以防止花梗弯曲,影响观赏价值。为了防止它的徒长,促成“矮化”的办法,就是在栽种前用“多效唑”处理种球,能收到极好的效果。

方法:在秋季盆栽香雪兰前,将贮藏的种球用80ppm(80×10-6)的“多效唑”溶液浸泡15小时至20小时,取出用清水洗净,然后上盆,进行正常浇水等管理。凡经过处理后的香雪兰,出苗整齐,叶色浓绿,叶片宽度增加,长度减少,开花后香味更浓郁,下图即为用多效唑处理过的香雪兰开花情况。

香雪兰易发生花叶病、球腐病等。

防治方法:栽种时要对土壤和种球进行彻底消毒,并且每年要彻底更换盆土。同时要注意防治蚜虫,在蚜虫发生初期,可喷洒40%氧化乐果1500倍液或90%敌百虫液进行防治。

香雪兰_香雪兰 -盆栽技术

香雪兰:香雪兰-植物资料,香雪兰-形态特征_香雪兰
香雪兰

8至9月,选择中等大小的香雪兰种球,放入1500 倍多菌灵溶液中消毒1至2天,捞出后置荫处晾干待用。培养土用腐叶土、田园土、细河沙、腐熟有机肥各一份混合配制而成,种球植入口径18至20厘米的花盆内,每盆6至七个。上盆后浇透水,待水下渗后,覆土2至3厘米,置阴凉处。半月后开始出苗,再将花盆移到阳光下。霜冻前,把花盆移至室内,保证充足的阳光,室温控制在10至18℃,保持盆土湿润,每半月施一次稀豆饼水。香雪兰比较耐肥,若肥水适当,花大香味浓。因此,生长季节应加强肥水管理。进入花期要适当控制浇水,停止施肥,以延长花期,花后少浇水。翌年5至6月,叶枯变黄,停止浇水,以利种球成熟。

香雪兰_香雪兰 -应用价值

以黄色小苍兰、红色百合为主花,配上鹤望兰、三色朱蕉叶、棕竹叶,有向往光明,向往未来之意。若用小苍兰、红色蝴蝶兰为主题花,配以玉兰、文竹、丝石竹、龙游柳枝、装饰居室,素雅端庄。

观赏应用

适于盆栽或作切花,其株态清秀,花色丰富浓艳,芳香酸郁,花期较长,花期正值缺花季节,在元旦、春节开放,深受人们欢迎,可作盆花点缀厅房、案头,也可切花瓶插或做花篮。在温暖地区可栽于庭院中作为地栽观赏花卉,用作花坛或自然片植。

小苍兰花色鲜艳、香气浓郁,除白花外,还有鲜黄、粉红、紫红、蓝紫和大红等单色和复色等品种。可用来点缀客厅和橱窗,也是冬季室的内切花、插瓶的最佳材料。

香雪兰_香雪兰 -花语

花语:纯洁

花占卜:您天真甜美的脸容就如画中的纯情少女一样,不吃人间烟火,同时亦不知人心险恶。听到甜言蜜语,您显得无力招架,沉醉於如诗如画般的恋爱,这是很危险的,您应赶快学习保护自己,提高惊觉。

香雪兰:香雪兰-植物资料,香雪兰-形态特征_香雪兰
小苍兰

花箴言:您要知道爱的背后隐藏著快乐与痛苦、悲伤与后悔。

秋天种下,冬天开花。 先结婚后恋爱

本文标题:形态特征-信天翁:信天翁-形态特征,信天翁-其他资料
本文地址: http://www.61k.com/1133790.html

61阅读| 精彩专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苏ICP备130363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