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 王小波作品读后感
王小波作品读后感(一)
——《黄金时代》读后感
其实这不应该算是读书笔记或者叫读后感,把分析一件作品上升到理论角度来探讨的事还不会做。
国内当代作家的书我读得很少,突然想认真研究下自己孜孜以求的东西到底是什么了,自然就需要多读两本书,一位老师推荐了这本书,然后我就买下了它,很简单,如此而已。
一天才看完,这在我的阅读速度上不算快,尤其是仅三万多字的中篇。
才看两页,就觉得这本书超乎想象的好读,没有一般纯文学作品的沉重与凝重感,开篇看似无意的轻松切入,一件事写了好几大段,不由感叹,原来写作真的很简单,只要作者有思路,一切不过是顺流而下而已。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
刚瞧时,很想有人帮着导读下,生怕自己理解错了。平时就有这个毛病:喜欢看有文章评论的书。当然得是朴实公正的评论,花花哨哨文艺感强的评论是做秀,哄小孩子的玩意。
王小波,一个独特立行的作家,40多岁开始写作,正在盛季便夭寿了。他的简介我始终没从网上查,因为觉得够了,喜欢他的文字就够了。
文章内容许多地方写到性,任何一个作家不会回避,就看是拿来当成是个事来写,还是只是服务于文章本身,这也是与当下文字妓女现象的区别。
从开始读时迫切想找人导读下,到没得逞后自己读完,期间越读越觉得要人导读的想法在消减,到最后掩卷竟是无语,没什么好和人说的了。在心里似有所悟,尽管不清晰,可那种映像就留在心灵的某一处,可能会在那里慢慢发酵吧,只管发酵好了。
有一点点感想:写作真的很容易!只要肯拿精神放在里面,每一个文字就是自己。用王小波在后记里的话说,就是写自己感受到的生活,而不是去当说教者,低估国人的思维能力。再用一句流行话来说:不要侮辱别人的智商。
写作不难,只要肯写。
好咧,那我就放开手脚向前冲了哈!
王小波作品读后感(二)
——《青铜时代》读后感
这是王小波的一部作品,在读它之前很期待,因为听说在大学里,男的一定要读王小波的作品,女的一定要读周国平的作品,而老师也说了,王小波的作品很不错,该读一读。于是准备放假时,我借了七本王小波的作品,想知道王小波的作品到底是怎么样的。然而读了《青铜时代》之后,才发现与期待的相距甚远。
《青铜时代》总共有三部分,分别是《万寿寺》《红拂夜奔》《寻找无双》。回到家至今,我只大概地把它看了一遍。刚开始我看的超慢,花了很多时间看《万寿寺》,一天只看了一点点,看完它花了我一个星期。看时很多时候都是心不在焉的,也看得很吃力,因为有点难读,不是很有趣。由于自己觉得花了太多时间却没有什么效果,到后面那两部只是大略地瞄了一眼,也不知所云。但是我发现它们的写作手法很相似,都是两条叙述线索同时进行,一条线索是现实中的生活,另一条是虚构的故事,写虚构的故事是为了反映现实中的问题,写现实中的生活,是为了使虚构的故事有理有据,显得更真实。同时虚构的故事与现实生活很相似,作者还明确说明了故事中的人物是现实生活中人物的写照。我想作者之所以这样写,应该与他当时的时代背景有关,当时对写作比较严格吧,不能写太直白地批判社会现实问题,加上作者写作功底高深,于是作者用了这种间接口诛笔伐的方式,批判社会现实问题。
这部作品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色情描写比较多,但我不明白作者为何写那么多色情。
我想为何很多人都说王小波的作品写得好,很大的一个原因就是他敢于说真话,批判现实中的尖锐矛盾吧。但是由于我只是读了他的一部作品,而且是粗略的浏览,所以本人的观点不全面,没有深度那是必然的,我只是记录一下自己读后的感受而已。
王小波作品读后感(三)
——《一只特立独行的猪》读后感
喜欢读王小波的杂文,他的作品有的讥诮反讽,有的天马行空,有的激情浪漫,有的让你忍不住爆笑……他一生最珍贵的东西,是对自由的追求。
我也向往自由,但我也知道自由只能是我一生的理想,它并不是一条道路尽头等待我们的花园,自由只能是这条道路本身。因此,我只能一生都奔波在追求自由的道路上,平淡的生活着。很多人都特别喜欢王小波那篇着名的《一只特立独行的猪》,内容幽默诙谐,那真是一条“与众不同”的猪,他可以像山羊似的敏捷,像猫儿似的轻巧,可以不费什么力气就刷新猪界的跳高记录,潇洒地过着貌似快活的生活,可他真的快乐吗?所谓枪打出头鸟,缩椽耐朽,后来因为他的“特技”引来一场杀身之祸。但是他此次并没有死,而是逃逸了,他不会再吹自由的号角了,他仍然特立独行,作者没有安排他死,而是活着,并且是依然潇洒而光辉地活着,可是猪就是猪,他难道又能逃得掉下一次追捕?能够自由自在的活到老死?我看未必,除非是被人类当宠物的养着、保护着……
王小波自己就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一切都在不可避免的走向庸俗”。是啊,生活不是文学,社会不是空想,纷繁复杂的人类世界更需要法律和秩序,任何事物都是对立统一的,公平的法律和良好的秩序正是一个自由人的本能而自然的追求,大多数人都只是在这种规律下有序的生活着,履行着自己的义务和责任。坦白的说,我欣赏那只“特立独行”的猪,但我并不赞同那只猪的活法,可以独善其身但不需特立独行,你有特技但不需要张扬,你有性格但不需要显摆,要认清当前环境,进一步适应环境,在关键时候体现自己的与众不同,比如说那个地震中存活下来、继而被人类颂扬的“猪坚强”,如此看来我的潜意识中还是一个循规蹈矩的人而已!
对于人生而言我们总有着无数个追求,只要有一丝机会的存在,我们就会不断地为自己增添心中无数种渴望、希望与幻想。(www.61k.com)这是一种生存的本能所驱,生存的目的就是能更好地享受一切,然而,无论你站在生活的那个层次,当我们真正的面对现实的生活时,我们所做的事却是身不由己,我们所说的话却是言不由衷,这是因为我们无法摆脱来自内心与外界环境的双重压力,迫使我们做些自己不愿而又不得不做的事情,也许这一切都是冥冥注定的,我们无法自由而畅快的宣泄自我,无法做到特立独行。
很多人说王小波的作品以其文采和哲思赢得了无数读者的青睐,都能从他的文字中收获智慧和超然,他让人们看到,一个自由的人,既可以享受思维的乐趣,拥抱理性与常识,也可以跟随灵魂的舞蹈,在凡俗生活之外拥有一个诗意的世界,但却给人们创造了天马行空的理由,也许只是我们本身喜欢找理由,在脱离这感性的世界之外,我们还需要理性的来看待这个社会,冷静的看待自身,而不会茫然的脱离现实,去追求自己所谓的自由,都不如平淡而幸福的过完有限一生来的更加实际。当我们张开双看着眼前的这个世界时,猛然间,会感到混身上下顿时是毛骨悚然,我们生活在权利与利益的明争暗斗中、虚伪而又虚荣的人群中。生活在这样一个空间里,寻得属于自己平淡的那一份生活其实也很难,上致高层人士、下致平民百姓、小到单位或部门到处都可以让你嗅觉到这种气息在不断地在滋生蔓延,感染一大批不同层次的群体,更不要谈自由了,平淡的生活已是难得,我们是应该知足者常乐。
看了《一只特立独行的猪》,发现自由也许果真是个坏东西,子不见千百年来,没有自由的人们,不也是活得好好的吗?比如那木偶,什么事都不必自己操心,自有操纵者来指挥,该干啥就干啥,做错了也不是自己的错。倘若给木偶自由,它能做出什么来呢?它岂不是要着了慌,不知所措?不,还是不要自由的好。将自由丢弃,让人来指挥,安排自己的一生,那样要有条理和顺利得多。看到这里,你也许会嘲笑我的浅薄,鄙视我的胸无大志,但我就这样想,我是个懒人,总是希望花最少的力气去取得最大的收获,能懒则懒;但我作为一个人男人,需要承担更多的责任,无法懒下去,只能尽力的安排好自己的小生活,知足者常乐!
面对平淡的生活,我们却总有太多的抱怨与埋怨,既然上苍赏赐给你这样一份丰厚的财富,那么你就当好好的享受,不管别人对你有如何的看法,你的日子始终还得你自己过,谁也无法阻挡你;拥有自由并非就享有幸福,读懂自我才是快乐的源泉,平淡是人在社会活动中从人性所具有的私欲转变为理性中的最真诚、最纯扑的表现,一切的繁华只不过是短暂的,只需留下一个平淡的心态,无风无浪也无大喜大悲,幸福地活着,一天又一天直到老去,那才不枉真正的生活过,不要整日里无病呻吟,说什么“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也许会有人说我的言辞过于偏激,对次我也不想争论什么,对于“自由”这个问题,比我高明,比我精深的讨论者大有人在,我只要不死气沉沉的堕落,我只要不在黑夜里熄灭心头如豆的火种即可,除了“自由”,还有更重要的东西存在,我决不会去做那“特立独行的猪”,仅做循规蹈矩的人,一生亦是如此于我也已足够!
二 : 王小波:《黄金时代》后记
《黄金时代》这本书里,包括了五部中篇小说。(www.61k.com)其中“黄金时代”一篇,从二十岁时就开始写,到将近四十岁时才完篇,其间很多次的重写。现在重读当年的书稿,几乎每句话都会使我汗颜,只有最后的定稿读起来感觉不同。这篇三万多字的小说里,当然还有不完美的地方,但是我看到了以后,丝毫也没有改动的冲动。这说明小说有这样一种写法,虽然困难,但还不是不可能。这种写法就叫作追求对作者自己来说的完美。我相信对每个作者来说,完美都是存在的,只是不能经常去追求它。据说迪伦马特写《法官和他的刽子手》,也写了很多年。写完以后说:今后再也不能这样写小说了。这说明他也这样写过。一个人不可能在每篇作品里做到完美,但是完美当然是最好的。有一次,有个女孩子问我怎样写小说,并且说她正有要写小说的念头。我把写“黄金时代”的过程告诉了她。下次再见面,问她的小说写得怎样了,她说,听说小说这么难写,她已经把这个念头放下了。其实在这本书里,大多数章节不是这样呕心沥血地写成的。但我主张,任何写小说的人都不妨试试这种写法。这对自己是有好处的。
这本书里有很多地方写到性。这种写法不但容易招致非议,本身就有媚俗的嫌疑。我也不知为什么,就这样写了出来。现在回忆起来,这样写既不是为了找些非议,也不是想要媚俗,而是对过去时代的回顾。众所周知,六七十年代,中国处于非性的年代。在非性的年代里,性才会成为生活主题,正如饥饿的年代里吃会成为生活的主题。古人说:食色性也。想爱和想吃都是人性的一部分;如果得不到,就成为人性的障碍。
然而,在我的小说里,这些障碍本身又不是主题。真正的主题,还是对人的生存状态的反思。其中最主要的一个逻辑是:我们的生活有这么多的障碍,真他妈的有意思。这种逻辑就叫作黑色幽默。我觉得黑色幽默是我的气质,是天生的。我小说里的人也总是在笑,从来就不哭,我以为这样比较有趣。喜欢我小说的人总说,从头笑到尾、觉得很有趣等等。这说明本人的作品有自己的读者群。当然,也有些作者以为哭比较使人感动。他们笔下的人物从来就不笑,总在哭。这也是一种写法。他们也有自己的读者群。有位朋友说,我的小说从来没让她感动过。她就是个爱哭的人,误读了我的小说,感到很失落。我这样说,是为了让读者不再因为误读我的小说感到失落。
现在严肃小说的读者少了,但读者的水平是大大提高了。在现代社会里,小说的地位和舞台剧一样,正在成为一种高雅艺术。小说会失去一些读者,其中包括想受道德教育的读者,想看政治暗喻的读者,感到性压抑、寻找发泄渠道的读者,无所事事想要消磨时光的读者;剩下一些真正读小说的人。小说也会失去一些作者——有些人会去下海经商,或者搞影视剧本;最后只剩下一些真正写小说的人。我以为这是一件好事。
罗素先生在他的《西方的智慧》一书里曾经引述了这样一句话:一本大书就是一个灾难!我同意这句话,但我认为,书不管大小,都可以成为灾难,并且是作者和编辑的灾难。
本书的三部小说被收到同一个集子里,除了主人公都叫王二之外,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它们有着共同的主题。我相信读者阅读之后会得出这样的结论,这个主题就是我们的生活;同时也会认为,还没有人这样写过我们的生活,本世纪初,有一位印象派画家画了一批伦敦的风景画,在伦敦展开,引起了很大轰动——他画的天空完全是红的。观众当然以为是画家存心要标新立异,然而当他们步出画廊,抬头看天时,发现因为污染的缘故,伦敦的天空的确是砖红色的。天空应当是蓝色的,但实际上是红色的;正如我们的生活不应该是我写的这样;但实际上,它正是我写的这个样子。本书中《黄金时代》第一辑,曾在台湾《联合报)连载。《革命时期的爱情》和《我的阴阳两界》也在国内刊物上发表过。我曾经就这些作品请教过一些朋友的意见;除了肯定的意见之外,还有一种反对的意见是这样的:这些小说虽然好看,但是缺少了一个积极的主题,不能激励人们向上,等等。笔者虽是谦虚的人,却不能接受这些意见。积极向上虽然是为人的准则,也不该时时刻刻挂在嘴上。我以为自己的本人就是把小说写得尽量好看,而不应在作品里夹杂某些刻意说教。我的写作态度是写一些作品给读小说的人看,而不是去教诲不良的青年。
我知道,有很多理智健全、能够辨别善恶的人需要读小说,本书就是为他们而写。至于浑浑噩噩、善恶不明的人需要读点什么,我还没有考虑过。不管怎么说,我认为咱们国家里前一类读者够多了,可以有一种正经文学了;若说我们国家的全体成年人均处于天真未凿、善恶莫辨的状态,需要无时不刻的说教,这是我绝不敢相信的。
自我懂事以来,对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总是评价过高,对我国人的智力、道德水平总是评价过低,我认为这是一种偏差。当然,假如这是出于策略的考虑,那就不是我所能知道的了。
有关这本书,还有最后一点要说:本世纪初,有那个把伦敦的天空画成了红色的人后来被称为“伦敦天空的发明者”。我这样写了我们的生活,假如有人说,我就是这种生活的发明者,这是我绝不能承认的.众所周知,这种发明权屑于更伟大的人物、更伟大的力量。
本书得以面世,多亏了不屈不挠的意志和积极的生活态度。必须说明,这些优秀品质并非作者所有.鉴于出版这本书比写出这本书要困难得多,所以假如本书有些可取之处,应当归功于所有帮助出版和发行它的朋友们。
一九九四年六月
三 : 《黄金时代》观后
怀着对萧红的欣赏(这个词或许用的狂妄,但我真的是欣赏她的那种气质和人格,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我去看了《黄金时代》,带着满心的期待,提着绿茶和两包紫菜(。。。)
关于影片的质量我这种完全外行的人是无权评论的,但至少导演对于情节进行的铺叙让我有点无力吐槽,每次当我看到一个个影片人物对着镜头背一大段冰冷无味的普通陈述句来生硬的铺展开剧情时都会有一种直欲掩面而逃的感觉。这种感觉就像在写一篇题为“快乐的一天”的记叙文,然后开头写“今天我真开心啊”七个字紧接着写793个叹号,然后一篇800字作文便功成名就了。。。一言以蔽之,我认为这种支离破碎的叙事手法是对电影艺术和观众的一种不尊重!我们是来看你讲故事的,不是让你朗诵百度百科!我们是通过演员的表演来代入感知事情的脉络的,而不是听演员的专场朗诵会!或许导演想通过这样来打破第四道墙(舞台艺术理论里的一种说法,演员与观众之间的隔离),但我觉得这样反而得不偿失。。。
好吧扯太远了,回到主题。萧红与她所处的那个时代或许是中国史上最为动荡的年代,内忧外患、军事政治文化个方面的动荡不安让那个时代的每个人都在骨子里深深铭刻着一种不安全感和彷徨感,即使极为坚定的鲁迅也曾有过荷戟独彷徨的时候,更何况萧红这样一个外表叛逆倔强,实则内心渴望平宁和温柔的女子。在那样一个年代里,她的一生充斥着动乱、漂泊、贫穷、疾病、困窘。但正如狄更斯在《双城记》里说的:“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那个时代也是思想最为激荡的,尤其是当年的左翼文人(左联那批人)更是一批真正有着追求的思想者。这也常使年少的我有“恨不得早生八十年,与君仗剑荡轩辕”的概叹。这么一批思想上的知音给予萧红的是精神上的巨大慰藉。我想或许这就是她能一直坚强下去的一个重要因素,那就是精神上的相对富足。从萧军到鲁迅,到后来的端木蕻良都曾在思想和精神上给予萧红帮助。伫立在十里洋场的上海滩,萧红没有张爱玲睥睨红尘的傲气,也无丁玲巾帼英杰的豪爽,她用她的笔,把自己孤独的灵魂揉碎开来,当做墨汁,在纸上细细涂抹刻凿着对苦难与贫穷的理解,讴歌着青春与岁月,生命与自由。
没有鸳鸯蝴蝶派的小资情调和左翼文人的拆迁办风格,当时最为吃香的两种文风,实际上代表的是两大不同的政治派系。萧红不懂政治,更不想懂政治,她心中小小的愿望只是有一块安安静静的方寸天堂,安静地思考,安静地写作。可惜她生不逢时,在文学为政治服务的年代里,萧红的作品注定不能得到应有的评价,以至于连她的伴侣萧军也说她的文字“格局”太小。那个年代赋予了她对于自由的向往与渴求,但同时也禁锢了她对自由的追求。当一个人发现一样她所毕生追求的东西到头来却反而成了生命的禁锢,这是一种何等惨烈的痛苦?萧红的文字在我看来,是一种透过苦难和穷困看望美丽和平宁的追索,是对于生命与平凡的一种最终回归。可惜当时的人们太高尚了,太高瞻远瞩了,又怎会看得见身边的平凡与平静?
其实,世人看得太远,太虚幻,又何尝不是一种目光短浅?
对于在谷底的人,与其让他仰望星空睁大双眼,不如先帮他爬上来( 文章阅读网:www.61k.com )
萧红的文字,是一种平凡而美丽的慈悲
当自由成为一种渴望,当挣扎变得徒劳而奄奄一息,那一双,在黑夜里却依旧向往光明的眼睛
没有人真正懂得这样一种情怀,或许连萧红自己也不行,她的生命诠释的这样一种平凡而崇高的救赎,对于自由与人性
飞吧,自由的,大声歌唱着,在风里,不老的少年
四 : 《黄瓜国王》读后感
今年寒假里,我读了一本书叫《黄瓜国王》。它的内容生动具体,让我明白了许多道理。下面就让我讲讲《黄瓜国王》的故事吧!此时此刻我们都要认真听啊!
去年的复活节星期天吃早饭时,“我们”发现家里来了一位奇怪的客人,他长得像一个黄瓜,头上戴着一顶金王冠,冠齿上嵌着红宝石。手上戴着白色线手套,脚指甲上还涂了红色指甲油。他自称是库米奥利国王二世,出身于楼梯里顿家族。由于臣民的暴动,来“我”家请求避难。“我们”把他安顿在玩具汽车里,他在里面呼呼大睡,甚至还传出了“呼噜二重奏”。直到“我们”吃晚饭时他才醒来。从他的口中“我们”得知他叫黄瓜国王,住在“我们”地下室下层的洞里,他和王公大臣们对臣民仁慈、亲切,而臣民却忘恩负义,把他们赶了出来。黄瓜国王的到来让“我们”感到不舒服。果然,爸爸因为黄瓜国王和我们吵了好几次架,爸爸答应黄瓜国王帮他重回王位。他把计划透漏给了“我的”弟弟尼克,终于,“我们”从尼克的口中把计划套了出来。原来他们想要把地下室的水管打破,把库米奥利人淹死。事成之后,黄瓜国王要给爸爸一个经理职位,他说他一个朋友是黄瓜皇帝,能控制一个公司的所有人。终于“我”在地下室下层看到了库米奥利人。“我”在他们口中得知,黄瓜国王是一个暴君,只许皇室孩子上学,不是的只能没日没夜的干活。而且当今世上已经没了黄瓜皇帝。“我”顿时感觉到了上当受骗。回去以后,“我”把这些事跟爸爸说了,而爸爸却一句话也不说。只是拿着大衣走出房门,“我”不知爸爸要去哪?也有点担心
他……
到了午夜十二点,爸爸还没有回家。妈妈担心的给警察局打电话,而警察局却说:“这一带并没出车祸,而且没有人住进医院。”妈妈终于不担心了。“我”也
放宽了心……
到了明天,“我”去上学,因为想爸爸的缘故,三节课“我”竟出了好几个洋相……终于放学了,“我”和姐姐玛蒂娜一路狂奔回家。见到了受伤的爸爸,是他的两个同事把他送来的。据他们回忆,是公司地下室的老鼠把爸爸抓伤,并把爸爸弄晕的。
尼克自觉的把黄瓜国王给扔了回去,而爸爸得了轻微脑震脏,不过他去永远都忘不了黄瓜国王。又是他还会喊:“这个骗子去哪啦?我要抓住它,”我只是笑笑……
这本书告诉我们不要轻易相信别人,要动脑筋,而且要考虑好再说。黄瓜国王也受到了应有的惩罚,呵呵,我真是太高兴了.还有,坏人终究会受到惩罚的,你们说对吗?
五年级:孙梦菲
五 : 追随《黄金时代》取景地 感受萧红激荡人生路
由许鞍华导演,汤唯主演的电影《黄金时代》从国庆期间便开始在全国院线如火如荼的上映。[www.61k.com]传奇才女萧红的一生通过银幕演绎,将观众泪点拉至底限,赚足了感动和眼泪。文艺青年们是不是想要走进《黄金时代》的故事发生地,身临其境地追寻萧红的人生路程?异域风情的哈尔滨搭配繁华的大上海,战争阴云笼罩的大西北对比日军占领下的香港,还有战乱废墟中的武汉……让我们顺着萧红的脚步,在这些城市里,回味影片中的历史场景,寻回最原始的触动。
哈尔滨——故事开始的地方
哈尔滨是萧红的故乡,1932年,萧军在哈尔滨遇到萧红,开启了两人的爱情旅程,而这里也是电影《黄金时代》拍摄的第一站。哈尔滨有“冰城”、“天鹅项下“东方莫斯科”、“东方小巴黎”的美称,还有“文化之都”、“冰城夏都”的美誉。对于南方人而言,哈尔滨似乎是遥远而陌生的地方,它虽也有近乎上海的小资情调,却又不甚娇嗲,多了一份硬朗。市内的圣索菲亚教堂,尼古拉教堂,俄罗斯木屋,歌特式楼宇,中央大街,都会让人产生游走在西方的错觉。
驻足:圣索菲亚大教堂
1911年出身于哈尔滨的萧红看到圣索菲亚大教堂时,它还未经历岁月的洗礼。而如今的圣索菲亚大教堂在饱经沧桑后更多了历史的沉淀与韵味。它是目前中国保存最完整的拜占庭式建筑。高达48米的洋葱头式的大穹顶,是典型的俄罗斯建筑风格的屋顶形式,宏伟壮观。教堂前广场上有广场鸽,还设有大型音乐喷泉。与白天相比,教堂的夜更美,在灯光的衬托下,教堂更显得神秘,充满异国情调。
漫步:中央大街
萧红与萧军在哈尔滨这座城市相遇,不知曾经相恋他们是否漫步于此?来到中央大街满目俄式风格建筑,让人仿佛置身于莫斯科的错觉。这超过百年历史的中央大街,坐落着众多文艺复兴、巴洛克等各种风格的欧式建筑。每到夜晚整条街被灯光渲染得流光溢彩,浪漫至极。
上海——让时间慢一点
在上海,萧红、萧军经常到鲁迅家做客,向鲁迅请教。鲁迅和许广平不但在创作上指点他们,还十分关心他们的生活。但正当萧红、萧军在上海的生活逐渐安定下来的时候,二人在感情上却出现了裂痕。1936年7月,萧红离开上海,只身东渡日本,但在上海的光影里,我们依旧可以找到她的背影。充斥着吴侬软语的上海,有着不同于其他城市的气质,它骨子里更像是个风情万种的女人,让你情不自禁地宠爱它。在这里,老洋房红瓦粉墙承载着上海的传奇历史;新天地则是充满小资情调;夜幕将临,华灯初上,黄浦江两岸外滩万国建筑与隔岸相望的东方明珠尽收眼底。
驻足:新天地
萧红与萧军在这里与他们梦想中的文学家相见,不难想象他们时常畅谈文学的场景。而曾经的上海新天地是青砖步行道,红青相间的清水砖墙,厚重的乌漆大门,当萧红看到老上海新天地石库门弄堂时,是否也收获无数创作灵感。经历时代的变迁,如今的新天地在保留老上海弄堂特色建筑外,更多了一份摩登时尚,当夜幕降临时,则是另一番迷人的精致。
漫步:外滩
与相爱的人一起漫步外滩,吹着海风,聆听时不时驶过的巨轮的鸣笛声是最浪漫的事。可就在这繁华都市却是萧红与萧军的感情急转直下的地方。历经时代变迁,外滩如今成为上海颇有人气的观光点,浦江两岸在夜幕降临时霓虹齐放,甚是美丽。可当伫立于此再聆听鸣笛声时,惹人联想的或许是曾经充满老上海味道的外滩。
武汉:经历过所以更显珍贵
1937年8月13日,日军大举进攻上海,9月,萧红、萧军与上海的一些文化人撤往武汉。这些青年作家投身抗战文艺活动,并在武汉形成一个很有影响力的东北作家群。面对国土沦丧,民族危亡,萧红创作热情高涨,留下了多篇以抗日为主题的作品。唐朝诗人李白也在此写下“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因此武汉自古又称“江城”。在萧红的时代里,武汉被炮弹淹没在悲痛里,而如今的江城,有高山流水遇知音的幽雅琴曲,也有青山碧水的迷人风情,有武汉大学的樱花,也有金秋时分的芦苇。那一段沧桑的历史最终沉淀下来,让人心怀感恩,珍惜当下。
驻足:武汉大学
在战争时期,萧红与萧军等文人搬至武汉,这时的萧红用文字呐喊发声,用文学的力量支持抗战。而当你来到武汉大学时,看到那些保留着的民国时期的古朴建筑,那些已经斑驳褪色的老校舍、老图书馆时,似乎萧红这些文人们奋笔疾书的画面正一幕幕地浮现于眼前。
漫步:汉口江滩
剧中战火弥漫的武汉是一派苍凉的景象,而历史中的汉口江滩更是“大武汉”兴盛和衰落的象征,它见证了武汉曾经最为繁华的一段往事,最美的民国建筑在这里,守卫着这座城池的风雨晴天。如今的汉口江滩,一侧是车流滚滚的沿江大道,大道旁是十几幢风格各异的百年老建筑,每一座建筑的背后,都有一段属于那个时代的故事。
西安:错过便是一生
1938年2月,萧红经临汾来到西安,住在位于青年路上的西安女子师范学校。萧军后经延安也来到西安。在西安,萧红与端木蕻良相恋、与萧军正式分手。当时已经怀孕的萧红4月与端木蕻良一起回到武汉,并在5月完婚。西安是一座历史古城,这里历史人文景点众多。秦始皇兵马俑、钟鼓楼、芙蓉园,这些古老的建筑仿佛让人穿越时光,梦回古都。
驻足:书门院
书门院起源于它里面的关中书院,而关中书院则是明清两代陕西的最高学府。在这里到处弥漫着历史的醇香,那些古风的书画墨宝,那些古味的牌匾楹联,那些琳琅满目的民间手工艺品。就在这里或许你更能感受到西安有别于其他的城市,它是一座真正意义上的古都。而剧中的萧红为何又选择停留西安并居住,或许正是西安拥有着,许许多多如同这书门院一般,承载着厚重的历史人文古风,吸引着追求文学的萧红也未可知。
漫步:莲湖公园
剧中萧红常与端木蕻良常到莲湖公园漫步,可萧红曾经的恋人萧军也与她来过此地。或许在动荡的年代,爱情也变得如此变化莫测。萧军在年迈时曾来到莲湖公园寻找青春的记忆,看那黄昏里的残荷与飘忽的小舟,在茶社品茶,只是他曾经的恋人已不在。如今的莲湖公园依旧古朴典雅,园内水面分成南北两湖,南湖水深较大,可荡舟游览;北湖水浅较小,皆种莲植藕。北湖旁有“荷院”,建筑高低错落,中有荷池。北门内东侧有棋院和“小萝卜”塑像。当你漫步其中,或许可以找到当年他们的爱情答案。
香港:她在蓝天碧水处
1940年1月底,萧红随端木蕻良离开重庆,飞抵香港,住在九龙尖沙嘴乐道8号。第二年,萧红被查出患有肺结核。1941年12月8日,太平洋战争爆发,九龙陷于炮火中,萧红病情加重,她在纸上写下“我将与蓝天碧水永处,留下那半部《红楼》给别人写了”,“半生尽遭白眼冷遇,……身先死,不甘,不甘。”1月22日,萧红在战火纷飞中,寂寞地离开了人间,那一年,她才31岁。
驻足:太平山顶
太平山顶是香港人的情节所在,他们都会亲昵地称其为“ThePeak”。从山顶可以俯瞰香港,如今是层层叠叠的摩天大楼、唯美的维多利亚港湾与宜人的翠绿山峦,同时也是登顶观赏夜景的最佳选择之一。而当时出生于封建家庭的萧红与萧军自由恋爱,却在战火纷飞的年代里与萧军分开。不知那时身处异乡的萧红是否也常来此登高远眺,回忆起她与萧军那逝去的爱情。
漫步:浅水湾
在病情加重时,萧红写下了“我将与蓝天碧水永处”,而她最终长眠于此。如今的浅水湾水清沙细,沙滩宽阔而洁净。可以说是香港最美丽的海滩之一。这里处处散发着惬意闲适的风情,更是港人消夏弄潮的胜地。只是这宁静闲适的港湾似乎让人无法与萧红那命运多舛的人生相联系。只是在她动荡的半生里,这里或许才是她的宁静归属地。
本文标题:王小波黄金时代读后感-王小波作品读后感61阅读| 精彩专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苏ICP备130363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