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阅读

曹操又称魏武王-曹魏帝后陵寝之魏武帝曹操高陵

发布时间:2018-02-17 所属栏目:曹操高陵

一 : 曹魏帝后陵寝之魏武帝曹操高陵

曹魏皇帝 曹魏帝后陵寝之魏武帝曹操高陵

高陵,亦称西陵,为我国三国时期著名政治家、军事家、诗人,也是三国时期继往开来,锐意进取,但在后世毁誉参半的一代英雄魏武帝曹操的陵寝,近年来,随着河南安阳市安丰乡西高穴村曹操墓的发现,以及一系列的“挺曹派”“质疑派”的争论,使得曹操墓一度成为上至学术界,下至草根阶层热议的话题。[www.61k.com)

曹操(155年-220年3月15日),字孟德,一名吉利,小字阿瞒,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汉族。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三国中曹魏政权的缔造者。以汉天子的名义征讨四方,对内消灭二袁、吕布、刘表、马超、韩遂等割据势力,对外降服南匈奴、乌桓、鲜卑等,统一了中国北方,并实行一系列政策恢复经济生产和社会秩序,奠定了曹魏立国的基础。曹操在世时,担任东汉丞相,后为魏王,去世后谥号为武王。其子曹丕称帝后,追尊为武皇帝,庙号太祖。曹操精兵法,善诗歌,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并反映汉末人民的苦难生活,气魄雄伟,慷慨悲凉;散文亦清峻整洁,开启并繁荣了建安文学,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史称建安风骨,鲁迅评价其为“改造文章的祖师”。同时曹操也擅长书法,尤工章草,唐朝张怀瓘在《书断》中评其为“妙品”。

《三国志·魏志·武帝记》:“庚子,王崩于洛阳,年六十六。遗令曰:‘天下尚未安定,未得遵古也。葬毕,皆除服。其将兵屯戍者,皆不得离屯部。有司各率乃职。敛以时服,无藏金玉珍宝。’谥曰武王。二月丁卯,葬高陵”

《三国志·魏志·武帝记》:曹操《终制》 “古之葬者,必居瘠薄之地。其规西门豹祠西原上为寿陵,因高为基,不封不树。《周礼》,冢人掌公墓之地,凡诸侯居左右以前,卿大夫居后,汉制亦谓之陪陵。其公卿大臣列将有功者,宜陪寿陵,其广为兆域,使足相容。”

《三国志·魏志·武帝记》:曹操《遗令》“吾婢妾与伎人皆勤苦,使著铜雀台,善待之。于台堂上安六尺床施繐帐,朝晡上脯备之属,月旦、十五日,自朝至午,辄向帐中作伎乐。汝等时时登铜雀台,望吾西陵墓田。余香可分与诸夫人,不命祭。诸舍中无所为,可学作组履卖也。”

曹丕《为武帝哀策文》:“痛神曜之幽潜,哀鼎俎之虚置。舒皇德而咏思,遂腷臆以莅事。蚓乃小子,夙遭不造,茕茕在疚。呜呼皇考,产我曷晚,弃我曷早?群臣子辅,夺我哀愿,猥抑奔墓,俯就权变。卜葬既从,大隧既通。漫漫长夜,窈窈玄宫。有晦无明,曷有所穷。卤簿既整,三官骈罗。前驱建旗,方相执戈,弃此宫庭,陟彼山阿。”

陆机《吊魏武帝文》:“物无微而不存,体无惠而不亡。庶圣灵之响像,想幽神之复光。苟形声之翳没,虽音景其必藏。徽清弦而独奏,进脯糒而谁尝?悼穗帐之冥漠,怨西陵之茫茫,登爵台而群悲,眝美目其何望?既睎古以遗累,信简礼而薄葬。彼裘绂于何有,贻尘谤于后王。嗟大恋之所存,故虽哲而不忘。览遗籍以慷慨,献兹文而凄伤。”

曹植《魏武帝诔》:“既次西陵,幽闺启路。群臣奉迎,我王安厝。窈窕玄宇,三光不晰。幽闼一扃,尊灵永蛰。圣上临穴,哀号靡及。群臣陪临,仁立以泣。去此昭昭,于彼冥冥。永弃兆民,下君百灵。千代万乘,曷时复形。”

《宋书·志第五·礼制二》:“受禅,刻金玺,追加(曹操)尊号,不敢开埏,乃为石室,藏玺埏首,示陵中无金银诸物也。”

《全唐文·卷十·唐太宗文皇帝祭魏太祖武皇帝文》:“夫大德曰生,资二仪以成化;大宝曰位,应五运而递昌。贵贱废兴,莫非天命。故龙颜日角,显帝王之符;电影虹光,表乾坤之瑞。不可以智竞,不可以力争。昔汉室三分,群雄并立。夫民离政乱,安之者哲人;德丧时危,定之者贤辅。伊尹之匡殷室,王道昏而复明;霍光之佐汉朝,皇纲否而还泰。立忠履节,爰在於斯。帝以雄武之姿,常艰难之运。栋梁之任,同乎曩时;匡正之功,异乎往代。观沉溺而不拯,视颠覆而不持,乖狥国之情,有无君之迹。既而三分,肇庆黄星之应,久彰五十启期,真人之运斯属,其天意也,岂人事乎?”

《三国志·魏书·于禁传》《三国志·张乐于张徐传》:“载制曰:“昔荀林父败绩于邲,孟明丧师于肴,秦、晋不替,使复其位。其后晋获狄土,秦霸西戎,区区小国,犹尚若斯,而况万乘乎?樊城之败,水灾暴至,非战之咎,其复禁等官。”拜为安远将军。欲遣使吴,先令北诣邺谒高陵。帝使豫于陵屋画关羽战克、庞德愤怒、禁降服之状。禁见,惭恚发病薨。子圭嗣封益寿亭侯。谥禁曰厉侯。”

《历代陵寝备考》引《述异记》云:“魏武帝陵下铜驼、石犬各二。古诗云:‘石犬不可吠,铜驼徒尔为。’又俗说,魏武帝陵中有泉,谓之香水。”

《文献通考·卷一百二十五·王礼考·二十》:“魏武王崩,遗令无藏金玉珍宝高陵(建安二十五年正月庚子崩,二月丁卯葬)。”

李吉甫《元和郡县志·卷二十》“邺县”条:“西门豹祠在县西十五里,魏武帝西陵在县西三十里。”

王安石《将次相州》诗云:“青山如浪入漳州,铜雀台西八九丘。蝼蚁往还空垄亩,骐麟埋没几春秋。功名盖世知谁是,气力回天到此休。何必地中余故物,魏公诸子分衣裘。”

王士性《广志绎》:“曹操七十二疑冢,皆聚于一处,不数十里而远,今亦有沉于漳河中者。陶九成曰:‘会须尽伐七十二疑冢,必有一冢藏操尸。’余谓以操之多智,即七十二冢中,操尸犹不在也。”

范成大《七十二冢》:“一棺何用冢如林,谁复如公负此心。闻说北人为封土,世间随事有知音。”自注曰:“七十二冢在讲武城外,曹操疑冢也。森然弥望,北人比常增封之。”

刘辰翁《金缕曲》:“寂寞西陵歌又舞,疑冢嵯峨新土。”自注曰,金人为曹操疑冢增土。

元人杨涣《山陵杂记》:“曹操没,恐人发其冢,乃设疑冢七十二,在漳河之上。”

明李贤等撰《明一统志》卷二十八“彰德府”下“曹操疑冢”条:“在讲武城外,凡七十二处,森然弥望。高者如小山布列,直至磁州而止。”

褚人获《坚瓠续集·漳河曹操墓》:明末清初“漳河水涸,有捕鱼者见河中有大石板”,“初启门……有石床,床上卧一人,冠服俨如王者。中立一碑。渔人中有识字者,就之,则曹操也。众人因跪而斩之,磔裂其尸。”

蒲松龄《聊斋志异·曹操冢》:“许城外有河水汹涌……竭其水,见崖下有深洞”,“中有小碑,字皆汉篆。细视之,则曹孟德墓也。破棺散骨,所殉金宝,尽取之。”

邓之诚 《骨董琐记全编·曹操冢》:“壬戌正月三日,乡民崔老荣于彭城镇西十五里丛葬地开井为茔,地圮为黑穴,继得石室……中置石棺,前有刻石志文,所叙乃魏武帝操也。”

曹魏皇帝 曹魏帝后陵寝之魏武帝曹操高陵

曹魏皇帝 曹魏帝后陵寝之魏武帝曹操高陵

曹魏皇帝 曹魏帝后陵寝之魏武帝曹操高陵

关于魏武帝曹操高陵的确切位置,历代食疗说法极多,遂成历史之谜。

1、唐朝王勃《铜雀伎》诗云曹操墓在铜雀台“西北”。
唐朝诗人王勃(649或650~676或675年)的《铜雀伎》有诗句:“高台西北望,流涕向青松”。

2、唐末宰相李吉甫称在“县西30里”。
李吉甫(758年-814年)撰《元和郡县志》,其中邺县条记:“魏武帝西陵在县西三十里。”

3、宋朝为曹操墓设守冢户在邺西。
据《宋史》,赵匡胤乾德初(963年),为历代皇帝设守冢户,其中有魏太祖曹操。又据南宋人王明清的《挥麈录》:“魏武帝葬高陵,在邺县西”。

4、宋朝宰相王安石首提“疑冢说”。
王安石(1021年—1086年)有《将次相州》诗云:“青山如浪入漳州,铜雀台西八九丘。蝼蚁往还空垄亩,骐驎埋没几春秋。功名盖世知谁是,气力回天到此休。何必地中余故物,魏公诸子分衣裘。”“八九丘”后被说成“七十二疑冢”。附和者众。

5、南宋诗人范成大说操冢在讲武城外古寺中。
南宋范成大(1126-1193)的《揽辔录》称:“过漳河,入曹操讲武城。周遭十数里,城外有操疑冢七十二,散在数里。传云操冢正在古寺中’。”

6、元朝人纳新《河朔访古记》说在邺镇西南30里。
《河朔访古记》记载时间是公元1345年。其中有云:“魏武高平陵。在邺镇西南三十里,周回二百七十步,高一丈六尺。十二月,余登铜爵台,西望荒郊烟树,永宁寺僧指示余曰:‘此曹公之西陵也。’”

清朝顾祖禹的《读史方舆纪要》转述了这种说法:“高平陵,亦曰西陵,在县西南三十里,即曹操陵云。”

7、清朝褚稼轩《坚瓠续集》说在漳河底。
清朝褚稼轩(1625~1682)《坚瓠续集》:“漳河曹操墓”篇:“国朝鼎新时。漳河水涸。有捕鱼者。见河中有大石板。傍有一隙。窥之黟然。疑其中多鱼聚。乃由隙入。数十步得一石门。心怪之。出招诸捕鱼者入。初启门。见其中尽美女。或坐或卧或倚。分列两行。有顷。俱化为灰。委地上。有石床。床上卧一人。冠服俨如王者。中立一碑。渔人中有识字者。就之。则曹操也。众人因跪而斩之。磔裂其尸诸美人盖生而殉者。地气疑结。故如生人。既而门启。漏泄其气。故俱成灰。独操以水银歛。其肌肤尚不朽腐。故云。疑塜之外。尚有一塜藏君尸

8、清朝蒲松龄〈聊斋志异〉说在许昌城外河底。
蒲松龄(1640-1715)《聊斋志异》卷十有“曹操冢”:许城外有河水汹涌,近崖深黯。盛夏时有人入浴,忽然若敲刀斧,尸断浮出;后一人亦如之。转相惊怪。邑宰闻之,遣多人闸断上流,竭其水。见崖下有深洞,中置转轮,轮上排利刃如霜。去轮攻入,中有小碑,字皆汉篆。细视之,则曹孟德墓也。破棺散骨,所殉金宝尽取之。

9、邓之诚《骨董锁记》说在“彭城西十五里”。
清邓之诚(1887~1960)《骨董锁记》之“曹操冢”一篇记:“壬戌正月三日,磁县乡民崔老荣,于彭城镇西十五里丛葬地,开井为茔。地圯为黑穴,继得石室,深广有加,入石门者皆死。遂报县令陈希贤,督工投以硫黄,久之, 始入视。室之四壁,涂垩如新,中置石棺,前有刻石志文,所叙乃魏武帝操也。前五十年发石室十余处,唯皆无棺,至是真冢始现。石志今藏县署,不知文何若。他日当访之。”

10、邺地民谣之“漳水冲三台,露出曹操的红棺材”。
“漳河水,冲三台,冲塌三台露出曹操的红棺材”,这则民谣盛传于河北省临漳县邺城遗址一带。又可视为邺城当地人对曹操墓的一种猜测。传播时间约为清朝之后。

曹魏皇帝 曹魏帝后陵寝之魏武帝曹操高陵

曹魏皇帝 曹魏帝后陵寝之魏武帝曹操高陵

曹魏皇帝 曹魏帝后陵寝之魏武帝曹操高陵

《宋史》载:“乾德初(963年),诏:‘历代帝王,国有常享,著于甲令,可举而行。自五代乱离,百司废坠,匮神乏祀,阙孰甚焉。按《祠令》,先代帝王,每三年一享,以仲春之月,牲用太牢,祀官以本州长官,有故则上佐行事。官造祭器,送诸陵庙。’又诏:‘先代帝王,载在祀典,或庙貌犹在,久废牲牢,或陵墓虽存,不禁樵采。其太昊、炎帝、黄帝、高辛、唐尧、虞舜、夏禹、成汤、周文王武王、汉高帝光武、唐高祖太宗,各置守陵五户,岁春秋祠以太牢;商中宗太戊高宗武丁、周成王康王、 汉文帝宣帝、魏太祖、晋武帝、后周太祖、隋高祖,各置三户,岁一享以太牢;秦始皇帝、汉景帝武帝明帝章帝、魏文帝、后魏孝文帝、唐玄宗宪宗肃宗宣宗、梁太祖、后唐庄宗明宗、晋高祖,各置守陵两户,三年一祭以太牢;

周桓王景王威烈王、汉元帝成帝哀帝平帝和帝殇帝安帝顺帝冲帝质帝献帝、魏明帝高贵乡公陈留王、晋惠帝怀帝愍帝、西魏文帝、东魏孝静帝、唐高宗中宗睿宗德宗顺宗穆宗代宗敬宗文宗武宗懿宗僖宗昭宗、梁少帝、后唐末帝诸陵,常禁樵采。’寻又禁河南府民耕晋、汉庙壖地。凡诸陵有经开发者,有司造衮冕服、常服各一袭,具棺椁以葬,掩坎日,所在长吏致祭。”

在儒家经典之中,关于宗族墓地之内墓穴位置的尊卑,《周礼·春官·冢人》中有明确清晰的规则:

冢人。掌公墓之地,辨其兆域而为之图。先王之葬居中,以昭穆为左右。凡诸侯居左右以前,卿大夫、士居后,各以其族。凡死于兵者,不入兆域。凡有功者居前,以爵等为丘封之度与其树数。

这是儒家经典之中,关于周王宗族墓地之内墓穴位置的尊卑,最为明确清晰的规则。此处所定的尊卑规则,包括大尊卑和小尊卑两种。先王与其子孙之间的大尊卑区别,是以位置的前、后为区别,先王独自居于最前方的位置,而且左、右两侧不能有其他墓葬与之并肩等列;子孙群体中彼此之间的小尊卑区别,是以先王前方两边位置的左、右为区别。先王居中,“以昭穆为左右”,即左昭右穆,当然是以先王所在位置的左边为尊,右边为卑。这就与先秦之后出现的尚右现象完全不同。先王与其子孙之间的大尊卑区别,到了汉代以及曹操亲自安排的陪陵制度中,就演变成为君主与群臣诸侯之间的君臣之别。

就曹氏父子的王原陵而言,先王居中的主位,是坐西向东,因而其左边是北面,右边是南面。左为尊,右为卑,所以相对而言北面的墓穴是尊位,南面的墓穴是卑位。

曹魏皇帝 曹魏帝后陵寝之魏武帝曹操高陵

曹魏皇帝 曹魏帝后陵寝之魏武帝曹操高陵

曹操高陵在河南省安阳安丰乡西高穴村南,曾多次被盗,为了及时有效地予以保护,2008年12月经报国家文物局批准,河南省文物局组织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开始对这座墓葬进行抢救性的考古发掘。

曹操高陵平面为甲字形,坐西向东是一座带斜坡墓道的双室砖墓,规模宏大,结构复杂,主要由墓道前后室和四个侧室构成。斜坡墓道长39.5米,宽9.8米,最深处距离地表大概是15米,墓平面略呈梯形,东边宽22米,西边宽19.5米,东西长18米,大墓占地面积740多平方米。

曹操高陵,是一座多墓室的大型砖室墓。墓平面呈甲字形,墓葬坐西向东,墓葬全长近60米。墓室墓圹平面呈前宽后窄的梯形,东面最宽处宽22米,西面较窄处宽19.5米,东西长18米,墓圹面积接近400平方米,整个墓葬占地面积740平方米左右。

曹魏皇帝 曹魏帝后陵寝之魏武帝曹操高陵

曹魏皇帝 曹魏帝后陵寝之魏武帝曹操高陵

墓道为斜坡状,上宽下窄,两壁分别有七个台阶,逐级内收。墓道上口宽9.8米,底部宽4.1米。全长39.5米,最深处距地表15米左右。在墓道与墓门接合处,南北两侧各有一道长5米、高4米的护墙。每面墙的墙体内立有五根原木立柱,作为龙骨。原木关节纹理清晰可辨。墓道填土含有大量料礓石,经平夯夯实,夯土层厚12—42厘米不等,十分坚硬。

墓道两边有9对南北两两对称的磬形坑,每个磬形坑的内凹处各环抱一个不规则形坑,并各有一排东西向的柱洞。在墓道东端有一排南北方向排列的方坑,墓道东端右侧有一东西向长3米、宽1.6米的长方形坑。墓葬中部有一条南北向的夯土层带。

墓门为砖砌双券拱形门,外券宽1.95米、高3.03米,拱高1.13米;内券宽1.68米、高2.58米,拱高0.8米。内有墓门,外有三道封门墙封闭。外层封门墙为竖放立砖,中层封门墙为错缝横砌,内层封门墙为斜立砖。整个封门墙厚度达1.45米。内有门槽,宽0.24米。

甬道为砖砌,券形顶,青石铺地,长2.85、宽1.68、拱高0.8、通高2.58米。

墓室为砖砌,分前、后两室。前室平面近方形,东西长3.85米、南北宽3.87米。四角攒尖顶,墓顶距墓底高6.4米,青石铺地。东西长3.85米,南北宽3.87米。四角攒尖顶,墓顶距墓底6.4米。有南北两个侧室,其中南侧室平面为南北宽3.6米、东西长2.4米的长方形,圆券形顶;北侧室平面为南北宽1.83米、东西长2.79米的长方形,四角攒尖顶。主室与侧室之间由甫道相连,并有门相区隔,现仅存门槽,门槽宽0.2米。北侧室甫道长1.1米,宽1.36米;南侧室甫道长1米,宽1.4米。

后室东西长3.82米,南北宽3.85米,四角攒尖顶,墓顶距墓底通高6.50米。在墓室顶部靠后处发现两个盗洞,从盗洞断面看,墓壁厚达1米左右。有南北两个侧室,侧室南北长均为3.60米,东西宽1.90米—1.92米,圆券形顶。主室与侧室之间由甫道相连,并有门相区隔,现仅存门槽,门槽宽0.20米。北侧室甫道长0.97米,宽1.17米;南侧室甫道长0.97米,宽1.28米。整个墓室所铺青石大小不一,其中前甬道铺地石长1.75、宽1.巧米;前室最大的长1.67、宽0.83米,最小的长0.76、宽0.73米;后室最大的长1.05、宽0.95米,最小的长0.94、宽0.9米。错缝平铺,地面平整。围绕墓壁四周地面均有宽0.12米的凹槽。

在曹操墓中发现三个棺椁残痕,其中后室一个,葬具疑为石棺床,后室南北侧室中各有一个,均为木棺。与墓葬中所出土的三具人骨相对应,说明在墓葬中除了曹操外,另外还有两个陪葬女人。

曹魏皇帝 曹魏帝后陵寝之魏武帝曹操高陵

曹魏皇帝 曹魏帝后陵寝之魏武帝曹操高陵

关于曹操墓真伪的论述,可谓汗牛充栋,各种观点可以用绝对爆棚形容,小可就简单的谈一谈我对曹操墓的看法。

其一,墓葬形制,西高穴东汉墓为多墓室砖室大墓,主墓室为四角攒尖顶,其墓砖为特制的大型墓砖。与河南洛阳新发掘的曹休墓相比,曹休墓墓葬形制为东西向(坐西向东)、长斜坡墓道、转圈多室亩,由墓道、甬道、耳室、前室、后室、北侧室、南双侧室等部分组成。墓葬东西长50.6米,南北21.1米,深10.5米,构筑方法为明券。墓砖可分为条形砖和楔形砖两种,在楔形砖上发现朱书“左”“右”“第一”“第二”“第三”等文字,且位置排列有序,应为预制,有些砖上还发现有戳记。据墓道、墓室填土分析,该墓葬系采用多次挖开墓道的方式,实施合葬。墓室内壁涂有白灰,边沿用红色彩带装饰。

曹休墓和曹操墓在许多地方都存在着相同点,其中最明显的一点就是两个墓葬方向一致,均为东西走向。另外,两个墓葬的形制构造也基本一致,两者均为多墓室砖石大墓,都是斜坡墓道,均为七层台阶,

当然,曹休墓和曹操墓也存在着很多差异,比如说曹操墓与曹休墓的内部结构也存在许多不同,曹操墓存在前后两个墓室,东西长3.85米,南北两个侧室。墓室地板非常大,长是95米,宽是90米,非常的规整。而曹休墓的墓室由前室、后室、耳室和北侧室以及南双侧室组成,两侧不对称。在曹休墓中还发现,在墓室和墓道之间,垒砌有一道砖墙作为分割,这堵墙有可能是我国后代墓葬中封门墙的雏形,(封门墙是后期魏晋南北朝墓葬中的重要的墓葬组成结构)

我们再类比一下山东东阿的曹植墓,曹植墓墓室砖结构,墓壁采用三横一竖砌法。墓壁及顶部均抹一层厚约0.5厘米的石灰面。平面呈“中”字形,由外甬道、前室、后室3部分组成。 甬通与前室、前室与后室之间各有1道门。墓全长11.40米,前室最宽为4.35米。甬道长2.20米,宽1.47米,高2.24米,券顶、甬道口用砖平砌封堵。外门道深1.45米,宽0.20米,高1.41米,作为顺砖墙缝横砌封门墙之用。前室呈方形,边长4.35米,高4.80米,大跨度拱券顶。后门道深1.20米,宽1.65米,高1.96米,位于前室后壁偏北部,券顶,两壁中部偏西处砌有宽0.20米、高1.67米的凹槽,亦砌入顺砖错缝横砌的封门墙。后室长2.20米,宽1.78米,高3.31米,券顶坍塌,无后壁。棺木放置于前室中部,已腐朽,从廊迹上观察,应为单棺。

从墓葬的形制来看,西高穴大墓、曹植墓和曹休墓,在整体的形制特点上是一致的,这些墓葬定义为下限为东汉晚期,上限为西晋时期是比较合理的。

其二,关于鲁潜墓志,《鲁潜墓志》是十六国时期后赵鲁潜的墓志铭,该墓志为青石质料,埋于地下2米深处,高20.7厘米、宽31.3厘米,魏书志文,共14行126字。1998年4月在安阳县安丰乡西高穴村西北0.5公里处的机砖场里由村民徐玉超起土时发现,因记述了鲁潜墓与曹操墓的具体地相对位置而一时备受关注。

鲁潜墓志云:“赵建武十一年,大岁在乙巳,十一月丁卯朔。故大仆卿、驸马都尉,勃海赵安县鲁潜,年七十五,字世甫,以其年九月廿一戊子卒,七日癸酉葬。墓在高决桥陌西行一千四百廿步。南下去陌一百七十步,故魏武帝陵西北角,西行卌三步,北回至墓明堂二百五十步。]上党解建,字子奉所安,墓入四丈,神道南向。”

当然有学者认为这块墓志是有问题的,很可能是伪志。不过不管这篇墓志的真伪如何,至少曹操的《终制》和《疑令》是不会说谎的,曹操墓的具体方位无疑就在邺城的西部,西门豹祠西原上,铜雀台的东面,这些记载是没有疑问的,而西高穴村曹操墓的方位,与这些记载也是基本吻合的。

西门豹祠位于邺城故城西,漳河南岸,今天的漳河大桥南行一公里处,地属河南省安阳县安丰乡丰乐镇。其故址尚存,现为一高台地,高出地面约2到3米,其上为一东汉至南北朝时期的遗址。在这里的地面上至今还散落着不少东汉、东魏、背弃时期的建筑,比如庙宇、宫殿等等。

据《水经注》浊漳水条记载:漳水由东经武城南,漳水由东北经西门豹祠前,此东侧有碑隐起,为字祠堂,东头石柱了明曰:“赵建武中所修也”。这是目前我们所知西门豹祠中较早的一个,它的建造年代是在赵建武年间,也就是在公元335年至348年。此勒柱现在存放在临漳县文物保管所。

唐代《元和郡县志》的相州邺县条中明确记载:魏武帝西陵在县西30里,同书还记载有,西门豹祠在县西十五里,现在大墓所处的位置,西高穴距邺城14.5公里,因此,其位置相符。

有的学者认为,现在漳河、铜雀台、西门豹祠三者的位置关系,与古代的记载不同,如铜雀台位于现河北省临漳县三台村西。历史上有关铜雀台建筑地址的记载是位于邺城之西漳水之上,因此汉魏时期的漳河故道应该流经铜雀台,与现在的漳河河道以及水经注描写的漳河河道,应该是不同的。但是小可认为,三者位置的具体关系有可能因为漳河改道而发生变化,但是三者的大体位置上应该是没有疑问的。

既然曹操《遗令》中说,在铜雀台上可以西望西陵墓田。而西陵位于西门豹祠西原上,那西门豹祠和铜雀台就都在西陵的东面,只要曹操墓的位置确在铜雀台遗址的西面,在漳河河道的西面,那西门豹祠具体位置在哪里,也就不显得那么重要了。

其三,墓葬的形制为四角攒尖顶,这种形制在东汉末年和西晋时期的墓葬中尚不多见,而多见于北朝中后期墓葬中,这是很多学者质疑曹操墓的重要理由。

实际上四角攒尖顶的墓葬形制,自西汉即有之,笔者曾经考察过位于徐州市东北的驮蓝山西汉楚王墓,驮篮山两座汉墓,造型风格相同,结构略异,墓道相似,墓门处理相仿,墓内设施也大同小异。特别值得提出的是:二墓的做工精湛。石壁雕凿平整,内壁均以澄泥遍涂3-5层,再以红色平敷,室内装修技术娴熟。墓室的顶计有四角攒尖顶、平顶、盝顶、两面坡顶等。这说明,早在西汉时期,就已经出现了四角攒尖顶的墓葬形制了,在龟山汉墓里,也有类似四角攒尖顶的墓室样式。只不过西汉楚王墓为崖墓,而非砖石墓,工匠只是将墓的顶部开凿成四角攒尖顶的样式,而没有用砖石垒砌墓室而已。

而四角攒尖顶的墓室形制,为迁都洛阳,汉化改革以后的北魏皇帝所继承,说明这种墓葬形制在中原地区已经有了较长较成熟的发展期,北魏宣武帝景陵地宫。景陵高24米,直径110米;地宫由墓道、前甬道、后甬道、墓室四部分组成,全长54.8米。墓顶为四角攒尖顶,墓室有石制棺床,除了墓室为单墓室以外,其形制和西高穴曹操墓是有较多相似之处的。所以,西高穴大墓的年代为曹魏-西晋时期,我觉得还是比较有道理的。

但是,墓葬中有很多奇奇怪怪的出土文物,是没办法解释的,也是完全不符合两汉魏晋时期的明器制度的。东汉晚期墓葬中经常出土的陶罐、陶仓、陶猪圈、陶俑等陶器,在曹操墓里基本没有出现,反而出土了很多玉珠、水晶珠、玛瑙珠等饰品,还有一直被学者们诟病不已的石壁、石枕、刻名石牌,比如刻有“魏武王常用格虎大戟”、“魏武王常用格虎短矛”等铭文的石牌,以及“魏武王常用慰项石”石牌等等。尤其是这样规模宏大的一座墓,居然基本没有陶制,瓦制明器出土,可以说非常的离奇。

就此问题,笔者也曾经请教过专业的考古学者,而且结合了一些自己的猜想,我觉得最有可能的情况是,这座墓极有可能真的就是曹操墓,但是数年前发现这座墓以后,这座墓就已经被盗掘一空了,基本没有什么有价值的文物出土,但是有关部门和地方领导们,为了做一个大新闻,尤其为了让公众和一些学者,特别是一些有话语权的学者认可,人为的制造了很多所谓证明“曹操墓”的文物,能够让这座被盗掘一空的曹操墓能在公众面前更具说服力,能有效的招商引资搞旅游,结果弄巧成拙,反而遭到了各种的质疑。其实不管是盗掘一空还是人为创造一些所谓“铁证”,清者自清,浊者自浊,也许被盗掘一空,原原本本的曹操墓,反倒更有利于堵住质疑者的嘴巴也说不定呢。

总而言之,笔者还是比较认可这座曹操墓的身份的,因为其墓葬形制和发现位置,比较符合曹操墓所处的历史年代和曹操遗命的记载,但是对当地政府文物部门为了让一座被盗掘一空的古墓更有说服力,有更多有力的证据去向“曹操墓”靠拢,最后弄巧成拙的行为,只能付之一笑而了。窃以为与其在这方面下功夫,倒不如像林黛玉说的,质本洁来还洁去比较好,被盗掘一空不可怕,可怕的是用现代的拙劣手段去粉饰这座墓,让这座墓看起来好厉害的样子,结果让原本清净的魏武帝惹了一身的官司。

二 : 曹操的谥号是“武”而不是“武王”!--浅议“魏武王”

目前,关于曹操墓的真伪。有一个问题是双方焦点所在,即魏武王的提示问题。关于曹操的谥号“武王”,各种史料记载有明确记载,并无异议。分歧出在前面的“魏”字,倒曹派认为“魏王”是曹操生前的封号,而“武王”是死后的谥号,一是生前的显号,一为死后的冥名,二者绝无可能混用,所以断定,“魏武王”的称号不可能出现在曹操墓中。

所谓“谥”就是古时帝王大臣死后,由朝廷对他的一生所作的一个评语。在这个问题,倒曹派犯了一个错误。曹操的谥号是“武”而不是“武王”,虽然史籍记载明文是“谥曰武王”,但从谥法看,汉朝廷给曹操的谥号只是“武”,根据根据《逸周书.谥法解》对于“武”的谥号是这样定义的:

 刚彊直理曰武。刚无欲,强不屈。怀忠恕,正曲直。

  威彊敌德曰武。与有德者敌。

  克定祸乱曰武。以兵征,故能定。

  刑民克服曰武。法以正民,能使服。

  夸志多穷曰武。大志行兵,多所穷极。

以上,就是对于谥为“武”者,所应该具备的德行。曹操无疑是具备这样的德行的,汉朝皇帝赐他“武”的谥号是恰如其份的。至于史籍上出现的“谥曰武王”,是怎么回事呢?这是因为曹操生前封为魏王。所以,记载就连谥号并称“武王”,正如齐桓公、秦穆公他们的谥分别为“桓”和“穆”,而不是谥为“桓公”和“穆公”,如汉代的萧何,他的谥号为“文终”,则称为“文终侯”。

理清了“武”的谥号问题。再来看前面的“魏”字。倒曹派认为魏不当与“武王”连用。是礼制所不允许,是显名和冥名混用。我认为,这种说法也存在问题。倒曹派有专家以史籍记载是“谥曰武王”而不是“谥曰魏武王”来说明这点,这是不对的。原因之一,上面已经说了,谥号是不可能包封地的。其二,谥号为“武”,再加上别的称谓是完全合理的,不存在什么礼制禁忌的问题,也不是什么生前显号与死后冥名混用的问题。曹操死时,是魏王,谥号为“武”。在他入葬时,是可以称“魏武王”的。这在后期诸多史籍中有“魏武王”的记载是相符的(王力群先生有文章详细列示)。关于这点,有一个直接的证据,就是关于曹植的谥法。根据《三国志.魏书十九.任城陈萧王传十九》记载:其二月,以陈四县封植为陈王。当年,曹植郁郁而终,谥号为“思”,所以,陈寿在写《三国志》是,便是以“[www.61k.com]陈思王”并称。魏明帝在诏书中亦称“陈思王”。用曹植的情况与曹操的情况对比,就可以清楚地看到,曹操死时,还是汉臣,是“魏王”,这与曹植当时是“陈王”性质是完全一样的。曹植死后人称“陈思王”与“魏武王”是源于同一制度。

由此可见,“魏武王”的称号出现在他下葬的物品上,是完全合符当时的制度的。曹操墓虽然在认定上存在一些疑问,但由“魏武王”的谥法来断判曹墓认定作假,是不能成立的。

三 : 2009年12月27日魏武王曹操高陵被发现

2009年12月27日,魏武王曹操高陵在该省安阳县安丰乡西高穴村被发现。

曹操(155—220),字孟德,小字阿瞒、吉利,沛国谯郡(今安徽亳州)人。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诗人。在政治军事方面,曹操消灭了众多割据势力,统一了中国北方大部分区域,并实行一系列政策[www.61k.com]恢复经济生产和社会秩序,奠定了曹魏立国的基础。文学方面,在曹操父子的推动下形成了以“三曹”(曹操、曹丕、曹植)为代表的建安文学,史称“建安风骨”,他的诗以慷慨悲壮见称,在文学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笔。逝世后葬于高陵。曹魏建立后,曹操被其子曹丕追尊为“武皇帝”,庙号“太祖”,史称魏武帝。

2009年12月27日魏武王曹操高陵被发现_魏武王

曹操高陵航拍照

高陵,三国魏武帝曹操陵寝,文献记载于《三国志·魏书·武帝纪》“谥曰武王。二月丁卯,葬高陵”。关于高陵,宋代以来,有七十二疑冢之说,有许昌城外说,有漳河水底说,有铜雀台下说等。2008年12月12日发掘工作正式开始,一年过后,千百年来曹操墓的种种悬疑,终于尘埃落定。2009年12月27日,对外公布,高陵经考古发掘得到确认,其位于河南省安阳县安丰乡西高穴村南。与2010年1月29日获得国家文物局认定。

2009年12月27日魏武王曹操高陵被发现_魏武王

鲁潜墓志

鲁潜墓志是十六国后赵时期鲁潜的墓志铭,这块墓志为青石质料,埋在地下2米深处,高20.7厘米、宽31.3厘米,魏书志文,共14行126字。内容:赵建武十一年大歳在乙巳十一月丁卯朔故大仆卿驸马都尉勃海赵安县鲁潜年七十五字世甫以其年九月廿一戊子卒七日癸酉葬墓在高决桥陌西行一千四百廿歩南下去陌一百七十歩故魏武帝陵西北角西行卌三歩北回至墓明堂二百五十歩上党解建字子奉所安墓入四丈神道南向。

2009年12月27日魏武王曹操高陵被发现_魏武王

曹操高陵出土刻铭“魏武王”石牌曹操墓的发现,西高穴村村民徐玉超可谓有一份功劳,“当时这片是1个砖厂。1998年4月底,我在这里起土时,发现了一块一尺左右黑不溜秋的石碑,我用铁丝刮了刮,发现上面隐隐约约有些文字。当时觉得比较稀奇,就把这块石碑抱回家了。”回忆起十多年前的情景,徐玉超感觉历历在目。

2009年12月27日魏武王曹操高陵被发现_魏武王

曹操高陵出土的玉、玛瑙装饰品

2009年12月27日魏武王曹操高陵被发现_魏武王

曹操墓地示意图

四 : 曹操墓“魏武王”石牌称谓补证

曹操墓石牌“魏武王”称谓补证

王立群

丁启阵先生《曹操墓石牌有可能是假文物》一文中说:“也许是我孤陋寡闻,经眼文献中的确没有‘魏武王’的称谓。”

这句话可能有些问题。

我对“魏武王”一词也关注过,我经眼的文献中称“魏武王”者不是没有,而是不少,下面罗列如下:

1、《晋书·律历志》:

魏武时,河南杜夔精识音韵,为雅乐郎中令。铸铜工柴玉铸锺,其声均清浊,多不如法数,毁改作。玉甚厌之,谓夔清浊任意,更相诉白于魏武王。魏武王取玉所铸锺杂错更试,然后知夔为精,于是罪玉。

2、《晋书·五行志(中)》:

汉献帝建安二十三年,秃鹙鸟集邺宫文昌殿后池,明年,魏武王薨。

3、《宋书·五行志》:

汉献帝建安二十三年,秃鹙鸟集邺宫文昌殿后池,眀年,魏武王薨。

4《水经注·淇水》:

汉建安九年,魏武王于水口下大枋木以成堰,遏淇水,东入白沟以通漕运,故时人号其处为枋头。

5、《华阳国志》卷六:

二十五年春正月,魏武王薨。嗣王丕即位,改元延康。

6、《通志》卷四十八“器服略第二”:

魏武王受汉献帝命,乘金根车,驾六马,设五时副车。

7、《通典》卷五十五:

魏武王秉汉政,普除淫祀。文帝黄初五年,诏先王制,祀五行名山川泽,非此族也,不在祀典。

8、《通典》卷六十四:

魏武王受汉献帝命,乘金根车,驾六马,设五时副车。

9、《通典》卷七十九:

魏武王以礼送终之制,袭称之数,繁而无益,俗又过之。先自制送终衣服四箧,题识其上,春秋冬夏曰:有不讳,随时以敛,金珥珠玉铜铁之物,一不得送。黄初二年,文帝又作终制。

10、《通典》卷一百四十一:

其后魏武王北征乌丸桓,沙漠,而军士多思。于是[www.61k.com]减为半鸣,而尤更悲矣。胡角者,本以应胡笳之声,后渐用之横吹,有双角,即胡乐也。

11、《通典》卷一百七十八:

相州,殷王河亶甲居相,即其地也。春秋时属晋,战国时属魏,后属赵。秦兼天下,为邯郸郡地。汉为魏郡,后汉因之。魏武王建都于此,今理安阳县。

12、《文献通考》一百二十一:

魏武王以礼送终之制,袭称之数,䌓而无益,俗又过之。先自制送终衣服四箧,题识其上,春秋冬夏。曰:有不讳,随时以敛。金珥珠玉铜铁之物,一不得送。遗命百官,当临殿中者,十五举音,葬毕便除。

13、《文献通考》卷一百二十五“王礼考”:

魏武王崩,遗令:无藏金玉珍宝髙陵。

14、《文献通考》卷三百十二:

献帝建安二十三年,秃鹙鸟集邺宫文昌殿后池,明年,魏武王薨。

15、《文献通考》卷三百十六:

相州。殷王河亶甲居相,即其地也。春秋时,属晋。战国时,属魏。后属赵。秦为邯郸郡地。两汉为魏郡,魏武王建都於此。

16、《太平御览》卷三百七十八:

《魏氏春秋》曰:魏武王姿貌短小,神明英彻。

17、《玉海》卷二十三:

汉建安九年,魏武王于淇水口下大枋木以成堰,遏淇水东入白沟,以通漕运。时人号其处为枋头。是以卢谌赋曰:洪枋巨堰,深渠髙堤。

18、《资治通鉴》卷九十五:

虎还襄国,大赦赵主,弘命虎建魏台,一如魏武王辅汉故事。

以上列举了中国古文献中称“魏武王”的文献十八则,其中不乏个别重复条目。重出文献多是著名的典章制度文献,故不嫌其重复而罗列如上。

安阳曹操墓历经多次盗掘,所剩文物中缺乏某些大家切盼的“铁证”,令人生疑。这是完全正常的。但是,考证一座古墓是项非常严肃的工作,容不得任何轻率。

补充上述文献,目的只想说明“魏武王”之称并非古典文献中从未使用过的称谓。希望这些文献能够有益于当下有关曹操墓的学术争鸣。

本文标题:曹操又称魏武王-曹魏帝后陵寝之魏武帝曹操高陵
本文地址: http://www.61k.com/1128614.html

61阅读| 精彩专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苏ICP备130363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