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 凤凰视频布局多屏战略 引领视频营销新篇章
视频行业的发展历经了并购洗牌、差异化竞争后。目前,以优酷、凤凰视频为代表的视频企业率先布局多屏战略,预示着网络视频已迈入了多屏合一(PC、Pad、phone)的时代。多屏共存成视频观看新特点,随着多屏时代的到来,多屏营销也将拉开网络视频营销的新序幕。
据艾瑞集团总裁杨伟庆透露,移动端尤其是手机端已经成为了主流视频屏幕,今年以来,移动用户的整体增长超过50%,预计到2015年,手机端的视频用户规模将与PC相当。由此可见,多屏合一符合视频网站的未来发展方向。
从长远发展来看,多屏合一将使视频网站营销布局更多元化,同时也为广告主带来了福音,使广告主的利益最大化。多屏合一后企业产品的跨屏投放为广告主带来诸多的好处,主要表现在如下几方面,一方面,增加广告主的产品曝光率,从而间接提升产品的品牌知名度。另一方面,增加用户数量,提升产品到达率。此外,多屏化的产品展示,使产品有效到达目标消费者。
据悉,凤凰视频布局多屏战略后,其全面优化了页面广告位布局,使其用户体验更佳。除了新增两个通栏广告位,其广告位展示比以前更具视觉冲击力,这些非常有利于广告客户产品的体现。此外,凤凰视频企业冠名的品牌栏目在页面上的展示也更加突出,使企业品牌得到充分展现,容易吸引视频用户关注。
据了解,多屏合一最大的优点之一是提升了用户体验效果,而良好的用户体验是广告客户投放收效的关键,可见多屏战略将极大的满足广告主的产品投放效果。
凤凰网副总裁陈志华表示,凤凰视频从短视频和原创节目营销获得的收入呈快速增长状态。每年两会以及重大突发事件我们为广告主量身打造视频专题节目,独特的内容策划及多元化的节目呈现形式非常有利于企业品牌的传播以及企业形象的提升。多屏合一后,使这种独特的专题节目展示效果更加明显。他还表示,广告主已经非常认可短视频(资讯视频)和原创节目的营销方式,未来网络视频广告除了传统的贴片广告,像凤凰视频这类擅长围绕大事件或突发事件为广告客户量身打造的视频专题节目,会成为视频行业独特的企业品牌传播渠道。
业内人士指出,短视频的易得易分享性,让用户可以随时随地分享,长视频数据大不易分享,而且像凤凰视频这种以资讯视频为主的短视频,可以轻松获取,受到网友们的欢迎。此外,短视频能够满足移动视频用户碎片化时间需求,用户体验相比长视频具有明显优势。多屏合一后,更方便用户在多个视频屏幕间获取并分享内容,将为短视频的发展提供更广濶的空间,想必其带来的营销价值也非常可观。
据CNNIC于2013年1月发布的《第3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的数据,截至2012年12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5.64亿。截至2012年12月底,我国手机网民规模为4.20亿,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用户占比升至74.5%。其中移动视频将是移动流量增长的最大推手。
有分析人士认为,视频行业未来发展最可能的两个方向是移动视频和硬件。对于移动视频而言,多屏合一后视频多终端与PC端将实现内容、广告的全面打通,这也势必将加速移动视频的商业化步伐。
艾瑞网杨伟庆提出:“视频行业、第三方数据公司、营销伙伴等,需要联合起来建立多屏时代的行业标准和健康的行业环境。”这种标准将有助于视频行业以及营销伙伴长远的发展,多屏战略将会引暴视频行业营销战火。
二 : 四个全面是引领民族复兴的战略布局
深刻把握四个全面的 科学含义
?
要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落实中央经 济工作会议精神,主动把握和积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协调推进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从严 治党,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迈上新台阶。
?
2月2日,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全面推进依法治 国专题研讨班在中央党校开班。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 习近平在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
?
中国人民正在按照全 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 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 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 ,齐心协力为实现“两个 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 梦而奋斗。借此机会,我 愿重申,在前进道路上, 中国坚持和平发展,决心 不会动摇;坚持共同发展 ,理念不会动摇;坚持亚 太合作发展,政策不会动 摇。
3月28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海南博鳌出席博 鳌亚洲论坛2015年年会开幕式并发表主旨演讲。
本节 提 纲
一、深入把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本内涵 二、系统认识全面深化改革的主要任务 三、科学把握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战略意义 四、深刻认识全面从严治党的本质要求
深刻把握四个全面的科学含义
一、深入把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本内涵
(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构想形成和发展
第一阶段
邓小平理论最早提出来要 建设小康社会的的命题
(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构想形成和发展
第二阶段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出了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构想
(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构想形成和发展
第三阶段
科学发展观提出了全面建成 小康社会的思想和新要求
(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构想形成和发展
第四阶段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提出了全面 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蓝图。
十八大提出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蓝图
?
——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重 大进展,在发展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明显 增强的基础上,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 均收入比二0一0年翻一番。 ——人民民主不断扩大。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全面落 实,法治政府基本建成,司法公信力不断提高, 人权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 ——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深入人心,公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明显提 高。 ——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 ——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 展。
(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蓝图和内涵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概括六个字
塑 型
强 体
铸 魂
(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
蓝图和内涵
塑型
定型
塑型就是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的 中国,一定是一个成熟定型的中国 , 各方面的制度已经成熟定型。
(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蓝图和内涵
塑型
1
定型
要建成一个职能科学、结构优化、廉洁高 效、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就是政府是 服务型的,要围绕着十六个字,去塑造服 务型政府。
(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蓝图和内涵
塑型
2
定型
要建成一个互利共赢、多元平衡、 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的经济体系 。
(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蓝图和内涵
塑型
3
定型
要形成一个新型的工农城乡关系 , 就是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 惠、城乡一体 。
(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蓝图和内涵
塑型
4
定型
要建成一个创新型的国家,强调科技进 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要大幅度上升。
(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蓝图和内涵
塑型
5
定型
两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 社会建设要取得重大进展
(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蓝图和内涵
塑型
6
定型
要建立学习型社会,强调要均衡发展九年义务教育,基本 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推动高等教 育内涵式发展,继续发展继续教育,积极发展继续教育, 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建设一个学习型社会。
(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蓝图和内涵
塑型
7
定型
要建设三型政党,学习型、服务型、 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 。
(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蓝图和内涵
塑型
8
定型
要推进新型城镇化 。
(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蓝图和内涵
人才 产业 要强 要强 民生 中国
法治 要强
强体
文化 要强 美丽 中国 宽带 中国
平安 中国
(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蓝图和内涵
通过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 和适应在多元、多样、多变的思想意识。 要让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就要强调 理想信念和信仰的作用 。
创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产和再生产 机制,把核心价值观渗透到生产方式去 。
铸魂
深刻把握四个全面的科学含义
二、系统认识全面深化改革的主要任务
(一)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进程
小步走,走一步看一步 胆子再大一点步子再快一点 胆子要大,步子要稳 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2012年12月8日上午莲花山公园
(二)全面深化改革的现实背景
“中等收入陷阱” 是指当一个国家 的人均达到中等 水平后,由于不 能顺利实现经济 发展方式的转变, 人均收入无法跨 越一万美元的门 槛,导致经济增 长动力不足,最 终出现经济停滞 的一种状态。 中等收入
跨越陷阱需全面深化改革
陷 阱
修昔
底 德陷阱
“ 修 昔 底 德 陷 阱 ”
是一个崛起的大国要 挑战现存大国,而现 存大国也必然回应这 种威胁,从而触发世 界范围的冲突 。
(二)全面深化改革的现实背景
1.经济社会的“高血压”问 题
压
发展中带来非正 常死亡人数太多
血
经济社会发展的压力大,比如资 源压力、土地压力、环境压力、 空间压力、工作压力。
高
经济发展的高能耗、 高污染、高成本
(二)全面深化改革的现实背景
2.突破利益藩篱的问题 习近平指出:要敢 于啃硬骨头,敢于 涉险滩,既勇于冲 破思想观念的束缚, 又勇于突破利益藩 篱。
(二)全面深化改革的现实背景
3.解决制度天花板的问题
天花板现象: 指在干部成长过程中,大多数 人达到一定级别后,晋升空间 越来越小,从而在不同阶段遇 到自身仕途的“天花板”的状 况。 解决天花板问题: 让更多的人有创业的积极性; 让更多的人有成长的空间。
(二)全面深化改革的现实背景
4.社会流动性的问题
社会流动:
一个社会成员或社会群体从 一个社会阶层转向另一个社 会阶层,从一种社会地位转 向另一种社会地位,从一种 职业转向另一种职业的过程。 社会流动的程度与社会分层 体系封闭或开放的程度密切 相关。
(二)全面深化改革的现实背景
5 . 特权问题
特权:
在法律和制度之外的权 力,在社会主义社会, 由于旧社会遗留下来的 影响,仍然存在着某些 领导干部搞特权的现象。 现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 活动,在反对特权作风
(二)全面深化改革的现实背景
6 . 腐败易发高发的问题
腐败问题: 腐败处在一个高发易发 期,我们要通过全面深 化改革要走出这个腐败 高发易发期,要逐步为 建设一个廉洁的中国, 一个政治清明的中国, 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
习近平:反腐并不会影响经济反而促进发展
(三)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
1 .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1
集中力量 办大事
2
成熟定型 成大事
3
活力四射 干大事
2 .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
民主化 全面 小康 法治化 制度化 多元化 德治 法治 共治 自治
全面从 严治党
全面深 化改革
国家治理体系和 治理能力现代化
全面推进 依法治国
(三)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
特征
1 不断完善国家治理的基本制度。 实现国家治理权力更替平稳有序。
4 提高国家治理能力水平。 4
2
3
(四)全面深化改革的主要内容
? 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深化经济体制改 革,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加快完善现代市场体系、宏 观调控体系、开放型经济体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 快建设创新型
国家,推动经济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 续发展。 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
基础性
决定性
(四)全面深化改革的主要内容
? 处理好市场 和政府的关 系-------决定 作用不等于 全部作用 ? 全面正确履 行政府职能 ,进一步简 政放权,最 大限度减少 中央政府对 微观事务的 管理
大道至简,有权不可任性
(四)全面深化改革的主要内容
划转部分国有资本充实社会保障基金。完善国 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提高国有资本收益上缴公共 财政比例,二〇二〇年提到百分之三十,更多用于 保障和改善民生。
◆
建立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规则。实行统一的市场 准入制度,在制定负面清单基础上,各类市场主体 可依法平等进入清单之外领域。探索对外商投资实 行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的管理模式。
◆
深刻把握四个全面的科学含义
三、科学把握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战略意义
(一)是深刻总结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经 验教训而作出的重大抉择
社会主义法制的初创时期(1949年—1956年)
1954年3月2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起草委员会 举行第一次会议,图为出席会议的26位委员。
社会主义法制的初创时期 (1949年—1956年)
1954年颁布新中国第一部《宪法》 《国务院组织法》、 《人民法院组织法》、 《人民检察院组织法》等重要法律。 1954年12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了 逮捕、拘留条例,治安管理处罚条例。
社会主义法制的挫折时期(1957年—1978年)
1957年春夏之交,反右斗争开始了,立法工作停滞下来。 一些既有的立法也得不到实施,司法制度不断受到破坏 。
反右斗争扩大化
全国主要报刊纷纷发表批判马寅初
社会主义法制的挫折时期(1957年—1978年)
1958年8月 ,在北戴河召开 的政治局扩大会 议上,毛泽东和 刘少奇作出了 “ 不能靠法律治多 数人”和“法律 只能作为办事的 参考”的讲话。
毛泽东: 天下大乱, 达到天下 大治”
文革期间毛泽东的讲话: 许多问题的解决光靠法 律不行,法律是死条文, 是谁也不怕的;大字报 一贴,群众一批评,会 上一斗争比什么法律都 有效。
1967年12月,人民法院 被撤消。 1970年3月,人民检察院 被撤消。 革命委员会——“一元化” 组织。
江青:“公安部、检察 院、最高人民法院都是从 资本主义国家搬来的,是 凌驾于党政之上的官僚机 构,几年来一直是同毛主 席对抗。”
习近平在首都各界纪念现行宪法 公布施行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
追溯至新中国成立以来 60多年我国宪法制度的 发展历程,我们可以清楚 地看到,宪法与国家前途 、人民命运息息相关。只 要我们切
实尊重和有效实 施宪法,人民当家作主就 有保证,党和国家事业就 能顺利发展。反之,如果 宪法受到漠视、削弱甚至 破坏,人民权利和自由就 无法保证,党和国家事业 就会遭受挫折。
社会主义法制的恢复时期(1978----1997年)
?
邓小平:“应该集中力量制定 刑法、民法、诉讼法和其他各 种必要的法律,例如工厂法、 人民公社法、森林法、草原法 、环境保护法、劳动法、外国 人投资法等等,经过一定的民 主程序讨论通过,并且加强检 察机关和司法机关,做到有法 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 违法必究。”(1978年12月)
社会主义法制的恢复时期(1978----1997年)
邓小平:“为了保障人民 民主,必须加强法制。
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
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 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 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 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 变。”
社会主义法制的恢复时期(1978----1997年)
?
江泽民:“我们这代人没有毛泽东他们那一代人 的权威,没有邓小平他们这一代人的智慧,我们 靠什么来管理国家?靠什么来治国理政?不靠法 治不行,不靠依法治国不行。”(1996年2月中央 政治局集体学习会)
社会主义法治的快速发展时期(1997----2014年)
十五大:“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1997年)
中国的法治建设揭开了新篇章
社会主义法治的快速发展时期(1997----2014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的法治国家。 ——1999年宪法修正案
(二)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 改革开放的重要保障
?
快速发展期,面对多元利益诉求如何 定分止争,促进公平正义?改革深水区, 面对多样实践探索如何划定边界,掌握改 革航向?社会转型期,面对多变思想观念 如何调和鼎鼐,凝聚广泛共识?越是在关 键时刻,越需要发挥法治的作用,让我国 社会在深刻变革中既生机勃勃又井然有序 。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法治标准 (十八大提出)
? ?
?
?
?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全面落实 ?法治政府基本建成 ?司法公信力不断提高 ④人权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
法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
?
?
有的法律法规未能全面反映客观规律和人民意愿, 针对性、可操作性不强,立法工作中部门化倾向、 争权诿责现象较为突出; 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现象比较严重,执 法体制权责脱节、多头执法、选择性执法现象仍然 存在,执法司法不规范、不严格、不透明、不文明 现象较为突出,群众对执法司法不公和腐败问题反 映强烈; 部分社会成员尊法信法守法用法、依法维权意识不 强,一些国家工作人员特别是领导
干部依法办事观 念不强、能力不足,知法犯法、以言代法、以权压 法、徇私枉法现象依然存在。
(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
?
华容县公捕公判大会召开 游行示众千人围观
?
法治既是治国理 政的基本方式, 同时也是调节社 会利益关系的重 要方式,还是凝 聚改革共识、分 担改革风险、推 动改革深化的最 佳途径。
?
?
(三)是实现“中国梦”、实现国家长治久 安的重要保证 治理一个国家、一个社会,关键是要立规矩、 讲规矩、守规矩。 要跳出“历史周期律”、实现党和国家长治久 安,必须以法治提供根本性、全局性、长期性 的制度保障。
法令行则国治国兴,
法令驰则国乱国衰。
依法治国是实现国家长治久 安的重要保证。
《决定》是依法治国的纲领性文件
一条道路
坚定不移的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道路的具体化,
也可以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称之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
总目标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决定》提出了三个核心要务: 坚持共产党的领导 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坚持社会主义法治理论
建立五个体 系
(1)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 (2)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 (3)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 (4)有力的法制保障体系; (5)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 。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 基本路径:2坚持
第一,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 第二,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
1个实现 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
基本原则:5坚持
(1)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2)坚持人民主体地位; (3)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4)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 (5)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
六大任务
加强和改进党对全面 推进依法治国的领导
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加强法治工作 队伍建设
六大任务
深入推进依法行政, Add Your Text 加快建设法治政府
增强全民法制观念, 推进法治社会建设
保证公正司法 提高司法公信力
领导干部干预司法活动、插手具体案件处理的记录、通报和 责任追究规定
?
?
?
?
?
?
第八条 领导干部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属于违法干预司法活 动,党委政法委按程序报经批准后予以通报,必要时可以 向社会公开: (一)在线索核查、立案、侦查、审查起诉、审判、 执行等环节为案件当事人请托说情的; (二)要求办案人员或办案单位负责人
私下会见案件 当事人或其辩护人、诉讼代理人、近亲属以及其他与案件 有利害关系的人的; (三)授意、纵容身边工作人员或者亲属为案件当事 人请托说情的; (四)为了地方利益或者部门利益,以听取汇报、开 协调会、发文件等形式,超越职权对案件处理提出倾向性 意见或者具体要求的; (五)其他违法干预司法活动、妨碍司法公正的行为
?
?
第九条 领导干部有本规定第八条所列行为之一, 造成后果或者恶劣影响的,依照《中国共产党纪律 处分条例》、《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检 察人员纪律处分条例(试行)》、《人民法院工作 人员处分条例》、《中国人民解放军纪律条令》等 规定给予纪律处分;造成冤假错案或者其他严重后 果,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领导干部对司法人员进行打击报复的,依照《 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行政机关公务员处 分条例》、《检察人员纪律处分条例(试行)》、 《人民法院工作人员处分条例》、《中国人民解放 军纪律条令》等规定给予纪律处分;构成犯罪的, 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四、深刻认识全面从严治党的本质要求
(一)、认识和适应新形势下全面从严治 党的新特点 (二)、切实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新部署
改革开放伊始,小平同志就一再提出“党要管党、 从严治党 1994年十四届四中全会-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2002年十六大和2007年十七大-党的建设的基本格局, 也有叫战略格局。 2009年十七届四中全会-要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2012年十八大-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并再 次强调要从严治党。 2014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 践活动总结大会上-要全面推进从严治党,并进行部署, 今天又直接使用了全面从严治党的表述。
(一)、认识和适应新形势下全面从严治党的新特点
统筹伟大事业伟大工程,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是着 眼于实现“两个100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 梦的战略考量,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治国理政的鲜 明特点。
(一)、认识和适应新形势下全面从严治党的新特点
从严治党新的特点:“全面、从严、治党”。
●1、全面
第一,以教育活动为抓手,全面落实治党部署。
从2013年6月开始, 全党自上而下分两批 开展了以“为民务实 清廉”为主要内容的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活
动。
(一)、认识和适应新形势下全面从严治党的新特点
●1、全面 第二,以作风建设为引领,全面带动党风政风、 社会风气的净化。
十八大以后,中央制定 “八项规定”作为突破口狠 抓作风建设
,制定了改进作 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很多制 度规定。总书记强调,风清 则气正,气正则心齐,心齐 则事成。
(一)、认识和适应新形势下全面从严治党的新特点
●1、全面
第三,以惩治腐败为重点,全面展示从严治党
的决心。
“奢靡之始,危亡之渐”。 十八届中纪委二次全会上,总 书记强调,“我们所说的不论什么 人,不论其职务多高,只要触犯了 党纪国法,都要受到严肃追究和严 厉惩处,决不是一句空话。从严治 党,惩治这一手决不能放松。”
(一)、认识和适应新形势下全面从严治党的新特点
●2、从严 ■ 要求从严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这些 年来,在一些地方和单位,‘四 风’问题越积越多,党内和社会 上潜规则越来越盛行,政治生态 和社会环境受到污染,根子就在 从严治党没有做到位。有些地方 和单位看起来党在管党治党,但 没有管到位上,没有严到份上。 世间事,做于细,成于严。 ”
“七个有之”
搞任人唯亲、排斥异己的有之。 搞团团伙伙、拉帮结派的有之。
搞匿名诬告、制造谣言的有之。
搞收买人心、拉动选票的有之。 搞封官许愿、弹冠相庆的有之。 搞自行其是、阳奉阴违的有之。 搞尾大不掉、妄议中央的也有之。
——习近平
(一)、认识和适应新形势下全面从严治党的新特点
■ 措施从严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从严治 党必须具体地而不是抽象地,认真 地而不是敷衍地落实到位。 坚持严的标准、采取严的举措, 重要节点一环紧扣一环抓。坚持问 题导向,从细处入手,向实处着力, 一环紧着一环拧,一锤接着一锤敲。 加强舆论监督,既发挥先进典 型示范引领作用,又发挥反面典型 警示震慑作用。
(一)、认识和适应新形势下全面从严治党的新特点
■ 查处从严
从中央到地方的纪检部门, 查处了大量违纪案件和犯罪案件, 查处的数量空前未有,查处的力 度空前未有。 总书记要求,一定要严格执 纪,铁面问责,将制度的笼子扎 紧,架起制度的高压线,划出纪 律的红线。严要求、动真格,真 实抓、抓真实。
(一)、认识和适应新形势下全面从严治党的新特点
●3、治党
要求照镜子、正衣冠、洗
洗澡、治治病,把党的建设要
求突出集中在“治病”上。 要猛药去疴、重典治乱、 刮骨疗毒、壮士断腕.“伤其十 指,不如断其一指”,要抓住 要害、集中发力、持续用劲, 等等。
(一)、认识和适应新形势下全面从严治党的新特点
■ 建党与治病应该说是辩证的统一
建党是常态化的任务,治病是随时随地都可
能遇到的事。 要治病更要防病,防病治病的根本措施还是 要落在建制上
,从各方面把党建设好,得病的概 率就将大大减少了,有病也能痊愈得更快了。
(一)、认识和适应新形势下全面从严治党的新特点
■ 落实治党责任。
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不明 确责任,不落实责任,不追究责任, 从严治党是做不到的。 是不是各级党委、各部门党委 (党组)都做到了聚精会神抓党建? 是不是各级党委书记、各部门党委 (党组)书记都成为了从严治党的 书记?是不是各级各部门党委(党 组)成员都履行了分管领域从严治 党责任?
(一)、认识和适应新形势下全面从严治党的新特点
■ 治标与治本相结合 多年来,我们党逐 步确立了标本兼治、综 合治理、惩防并举、注 重预防的方针,提出了 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 败体系的任务。
(一)、认识和适应新形势下全面从严治党的新特点
■ 全面从严治党成为一种新常态
深刻认识全面从严治党的重大意义,担负起管
党治党的责任。从严治党,关键在治、要害在严。
经济建设正在出现一种新常态,党的建设看来也在 形成一种新常态,我们要敏锐关注这些新常态,主 动适应这种新常态,科学完善这种新常态,积极推 动这种新常态,使全面从严治党作为贯彻落实“四
个全面”战略布局的一个重要部分,不断取得常态
化的新成绩。
(二)、切实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新部署
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习近平 总书记对如何从严治党做出了专门部署 。
(二)、切实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新部署
在2014年的全国组织部长会议上,刘云山同志就
落实从严治党要求布置了任务,要突出全面从严治党
这个主线,坚持“五严”——
需要认真把握和深入研究的是 1 、
1929年12月毛泽东在起 草《古田会议决议》的时候, 提出了从思想上建党的方针。 古田会议提出来,头一 个政治观念没有错误的;第 二,忠实;第三,有牺牲精 神,能积极工作;第四,没 有发洋财的观念;第五,不 吃鸦片、不赌博。
《古田会议决议》还对如何开展党员教育、做
好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许多重要的意见,并且具体
规定了党内教育的方法,比如说,党报、简报、编 制各种小册子、个别谈话、批评、小组会议、支部 会、党员大会、政治讨论会,参加实际工作等,决 议里面列举了十八种。
如何解决党员对开会不感兴趣的问题。毛泽东
说。首先,这个内容是不是大家关心的问题;这个 事件是不是征求了大家意见;开会的时候是不是让 大家能够深入展开讨论;开会讨论的东西如果最后 不落实,大家也觉得没意思。针对这些问题,当时
在《决议》里面提出如何改进,一条一条对照,
让
党员开会有兴趣。 到了延安之后,我们党的思想建设采取的措施 就更多了,包括办党校、党报、出版党的教育课本 有关材料,等等。
“三大作风”
对党的优良作风流失状况您怎么看?
思想上的滑坡是最严重的病变,
“总开关”没拧紧,不能正确处理 公私关系,缺乏正确的是非观、义 利观、权力观、事业观,各种出轨 越界、跑冒滴漏就在所难免了。思
想上松一寸,行动上就会散一尺。
思想建党包含多方面的内容, 包括全党要正确对待马克思主义, 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中 国化。 要求坚持科学的思想路线。 要求对全体党员进行思想教育 和理论培训,提高其政治素质和党 性觉悟。 要求每个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 加强学习和思想改造,加强社会主 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切实解决好世 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问题。
要继续深入学习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 精神,学习总书记讲话精神。 要深入开展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党史、国史、社会 主义发展史和改革开放史的学习教育。 要深入贯彻落实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 值观的意见,推动领导干部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 值观。
思想建党必须一以贯之的坚持,同时也要辩证 地处理好一系列关系。
2、
◆重视制度建设,是我们党在经历 了种种艰难曲折以后,取得的深刻 认识,也是党的建设的重要经验。 ◆事实证明,作风状况腐败程度都 与人的素质有关,同时也与制度体 制是否完善有着紧密的联系。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从严治党靠 教育,也靠制度,二者一柔一刚,要 同向发力、同时发力。
◆《中央党内法规制定工作五年规划纲要》-- 2013年
◆ 《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实施方案》--- 2014年9月 ◆绝大部分举措在2017年前基本完成,确保到建党100
周年时全面建成内容科学、程序严密、配套完备、运
行有效的党内法规制度体系。
◆要进一步完善市场经济体制,调整资源和利益分配
关系,减少政府和领导干部对经济活动的直接干预;
◆要加强民主法治建设,提高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水
平,减少烦琐的程序和手续;
◆
要健全干部考核评价任用提拔监督的各种制度,防 要加大对权力的监督力度,制定严格的规范,加大
止干部考察中的失真失查现象;
◆
查处的力度,减少腐败现象的发生。
◆要增强制度执行力,制度执行到人到事,做到用制
度管权管事管人。 ◆制定制度要广泛听取党员、干部意见,从而增加对 制度的认同。 ◆要坚持制度面前人人平等、执行制度没有例外,不 留“暗门”、不开“天窗”,
◆坚决维护制度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坚决纠
正有令不
行、有禁不止的行为,使制度成为硬约束而不是橡皮筋。
刘云山同志还说,今后每年都要重点对一批党内法 规制度特别是新出台制度的执行情况,开展专项检查,力 争几年内使制度执行不力的问题取得突破。
3、
习近平总书记说,权力是一把双 刃剑,在法治轨道上行使可以造福人 民,在法律之外行使则必然祸害国家 和人民。 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就是 要依法设定权力、规范权力、制约权 力、监督权力。 全面从严治党必须落实依法治国 基本方略,更加严格地对权力进行规 范约束和监督。
毛泽东说:“人民要解放,就把权力委托给能够 代表他们的、能够忠实地为他们办事的人,这就是我 们共产党人。” 有些人有一种错觉,认为权力不是来自人民, 而是来自某某上级,在权力的认识和使用上便产生 了严重的问题。
对领导干部必须加强权力观的 教育,使每一个干部都正确认识: ◆权力是从何而来,掌握在谁的手 里; ◆ 权力是为谁所用,用来干什么 两种权力观 的; ◆权力是受到监督的; ◆权力不是永恒,是随时会被收走 的。权力可以使用,切不可崇拜; ◆权力只能当做为人民办事的工具, 切不可当做个人追求的目标。
四中全会还把“形成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明
确地包含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内。强调依 法执政,既要求党依据宪法法律治国理政,也要求 党依据党内法规管党治党。
习近平强调, 每个党政组织、每 个领导干部必须服 从和遵守宪法法律, 不能把党的领导作 为个人以言代法、 以权压法、徇私枉 法的挡箭牌。
辩证认识权与法的关系
◆从国家的最高层面来说,权与法是统一的,没有权就没有法,权是法
的后盾,法是权的体现,权要通过法来行使,法要体现权的威力。
◆ 具体的国家机关和工作人员来说,必须明确法当然比权更大。权要依
法行使,而不能以权侵法,以权违法。
4、
“从已经查处的大量顶 风违纪案件中可以看出,一
些党员、干部对纪律规定还
置若罔闻,搞“四风”毫无 顾忌,搞腐败心存侥幸。因 此,在纪律上还要进一步严 起来”。
党的纪律有史可查
1922年7月召开的二大,在制定的第一个党
章当中就专门设立了纪律一章,明确规定了九
条纪律。 里面规定:党员言论行动违背党章,无故 连续二次不到会,欠缴党费三个月,无故连续 四个星期不为本党服务,留党察看期满而不改
悟,泄漏本党秘密等,犯有一条就可开除党籍。
1949年到1978年,党开始探索执政条件下的纪 律建设,建立起高度集中的领导体制,进一步强化
党的纪律,也逐步形成了政纪法
纪,取得了很大成
绩,当然也经历了不少曲折。
“党面临的形势越复杂、肩负的 任务越艰巨,就越要加强纪律建设, 越要维护党的团结统一,确保全党统 一意志、统一行动,步调一致前进。 全党只有严明纪律、团结一致,才能 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党的纪律涉及党内生活的各个方面,主要 包括政治纪律、组织纪律、财经纪律、宣传纪 律、群众纪律、保密纪律、人事纪律、外事纪 律等。 领导干部要有组织观念、程序观念,该请 示的必须请示,该报告的必须报告,决不能我 行我素,决不能遮遮掩掩甚至隐瞒不报。
“有的领导干部不知哪来的神通,办了好几个 身份证,违规办了因私护照甚至持有外国绿卡,有 的有几本港澳通行证,有的把老婆孩子都送到国外
去了,根本没给组织上说一声,没把组织当回事!
这些都要查,查出来就要处理,不搞下不为例”。
我们既要强调纪律,但是更要强调党的先进性 纯洁性建设,把党建设得更好。
5、
吏治腐败是最根本的 腐败。
习近平总书记对这类 现象进行了严厉的批评, 特别是还使用了“逆淘汰” 这个词。
5、
有的地方和单位,正派能干的干部不被重 用,某些背倚权势、缔结关系、阿谀奉承的人, 不干实事、做表面文章的人,不学无术的人、 说谎邀功的人,却大行其道。面对这种干部逆 淘汰现象,心冷的心冷,麻木的麻木,得利的得 利。
总结用人问题上的经验教训,最根本必须
从源头上思考和回答到底为什么用人、用什么
样的人、怎样用人的问题。
任何国家在一定的制度基础上,都需要有人来
治理,要把国家治理好,就必须遴选任用一大批好
人、能人、适当之人,高明之人,在各个岗位上分 兵把守,履行职责,共同把管理社会、推动发展、 保卫国家的各种事务办好。
“用人的最大目的就是把国家治理好,一切都要辅
佐于这个最大的目的,为此就应该排除掉不相符的动机 和考虑,不能因为搞权钱交易而用人,不能为了对亲戚、 朋友、同学、战友给予照顾用人。总之,不能把领导之 位当作肥缺用来照顾、奖赏、安慰特定对象。如果偏离 选人、用人的最高目的,直接会造成用人 不公,众人不满。长远的影响是降低治国 理政的水平,损害党和国家的根本利益”。
总书记还强调,
能否正确用人,有着
重大的导向作用。他 说,用一贤人则群贤 毕至,见贤思齐就蔚 然成风。选什么人就 是风向标,就有什么 样的干部作风,乃至 就有什么样的党风。
点 是 从全 严面 治从 吏严 。治 党 , 重
谢谢大家!
125
三 : 引领民族复兴的战略布局(学习人民日报社论)
引领民族复兴的战略布局
——一论协调推进“四个全面”
本报评论员
(《 人民日报 》2015年02月25日 1版)
再没有什么使命,比引领一个民族走向复兴更光荣;再没有什么事业,比团结十几亿人民共圆梦想更崇高。
这是一个崭新的起点。2012年11月,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接过历史的接力棒,在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人民接续奋斗的基础上,继续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谋划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续写这无上的光荣。国家博物馆,《复兴之路》展览中思接千载,追寻中国梦。深圳莲花山,邓小平铜像前再展宏图,激荡改革潮。纪念“八二宪法”颁行,重申依宪治国、依法执政,塑造法治魂。力行八项规定,以上率下言出必果,坚守生命线……履新第一个月,起笔落墨之际,前进航标已然确立。两年多来,从党的十八大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部署“全面深化改革”,再到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要求“全面依法治国”、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宣示“全面从严治党”,“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清晰展现。
历史,从来都是在直面问题中展开其波澜壮阔的画卷。经济总量领先下的人均落后,先富起来之后的共富挑战,资源环境约束下的转变压力,创新能力与发展需求脱节,国内外安全风险叠加交织,治理现代化目标任重道远……习近平总书记坚持问题导向和科学思维,以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全局视野和战略眼光,坚定中国自信、立足中国实际、总结中国经验、针对中国难题,提出“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这“四个全面”,是从我国发展现实需要中得出来的,是从人民群众的热切期待中得出来的,是为推动解决我们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提出来的,立足治国理政全局,抓住改革发展稳定关键,统领中国发展总纲,确立了新形势下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战略方向、重点领域、主攻目标。
第一次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定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一步”;第一次将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确定为“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第一次将全面依法治国,论述为全面深化改革的“姊妹篇”,形成“鸟之两翼、车之双轮”;第一次为全面从严治党标定路径,要求“增强从严治党的系统性、预见性、创造性、实效性”,锻造我们事业更加坚强的领导核心。每一个“全面”,都是一整套结合实际、继往开来、勇于创新、独具特色的系统思想,闪耀着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光辉。“四个全面”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得益彰,是我们党治国理政方略与时俱进的新创造、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新飞跃。
马克思说:“理论在一个国家实现的程度,总是决定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的程度。”“四个全面”战略思想和战略布局,正是中国“发展起来以后”,更加注重发展和治理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的必然选择。两年多来,统筹改革发展稳定,各项举措力度空前,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推进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破局开篇,公平正义成为全面小康的重要着眼点;推进治党治国治军,反腐倡廉纯洁队伍,正风肃纪凝聚人心;运筹内政外交国防,中国梦与亚太梦、世界梦同频共振……短短两年多时间,科学统筹、协调推进重大决策部署,让局面为之而变、气象为之而新、民心为之而振。事实充分证明,“四个全面”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的战略抓手。
“既要注重总体谋划,又要注重牵住‘牛鼻子’”。2015年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对辩证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和方法论的阐述,也是对“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哲学基础的揭示。“四个全面”,既有目标又有举措,既有全局又有重点,每一个“全面”都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发展是时代的主题和世界各国的共同追求,改革是社会进步的动力和时代潮流,法治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保障,从严治党是执政党加强自身建设的必然要求。四者不是简单并列关系,而是有机联系、相互贯通的顶层设计。建成小康社会、焕发改革精神、增强法治观念、落实从严治党,“四个全面”的主线,勾绘出的是社会主义中国的未来图景。
很多时候,只有站在历史的峰峦之上,才能更清晰地洞察时代风云,更准确地把握前进方向。90多年来,从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基础;到确定改革开放这一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广阔道路,几代共产党人接力探索的过程,如此艰辛,也如此壮阔。“四个全面”的关键就在于坚持中国道路、增创中国优势。这一战略布局,统一于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统一于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统一于我们正在进行的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它兼顾中国特色和世界潮流,体现中国与世界的深刻互动,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是中国和中国人民阔步走向未来的关键抉择。
站在历史与未来的交汇点,更伟大的征程正在我们面前展开。谋小康之业、扬改革之帆、行法治之道、筑执政之基,这是一场艰苦的奋斗,也是一次豪迈的进军。行走在复兴之路上,中国的昨天,雄关漫道真如铁;中国的今天,人间正道是沧桑;中国的明天,直挂云帆济沧海。
学习笔记:
一、从党的十八大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部署“全面深化改革”,再到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要求“全面依法治国”、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宣示“全面从严治党”,“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清晰展现。
二、习近平总书记坚持问题导向和科学思维,以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全局视野和战略眼光,坚定中国自信、立足中国实际、总结中国经验、针对中国难题,提出“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三、这“四个全面”,是从我国发展现实需要中得出来的,是从人民群众的热切期待中得出来的,是为推动解决我们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提出来的,立足治国理政全局,抓住改革发展稳定关键,统领中国发展总纲,确立了新形势下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战略方向、重点领域、主攻目标。
四、第一次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定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一步”;第一次将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确定为“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第一次将全面依法治国,论述为全面深化改革的“姊妹篇”,形成“鸟之两翼、车之双轮”;第一次为全面从严治党标定路径,要求“增强从严治党的系统性、预见性、创造性、实效性”,锻造我们事业更加坚强的领导核心。每一个“全面”,都是一整套结合实际、继往开来、勇于创新、独具特色的系统思想,闪耀着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光辉。“四个全面”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得益彰,是我们党治国理政方略与时俱进的新创造、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新飞跃。
五、“四个全面”战略思想和战略布局,正是中国“发展起来以后”,更加注重发展和治理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的必然选择。“四个全面”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的战略抓手。
六、“四个全面”,既有目标又有举措,既有全局又有重点,每一个“全面”都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发展是时代的主题和世界各国的共同追求,改革是社会进步的动力和时代潮流,法治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保障,从严治党是执政党加强自身建设的必然要求。四者不是简单并列关系,而是有机联系、相互贯通的顶层设计。建成小康社会、焕发改革精神、增强法治观念、落实从严治党,“四个全面”的主线,勾绘出的是社会主义中国的未来图景。
七、“四个全面”的关键就在于坚持中国道路、增创中国优势。这一战略布局,统一于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统一于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统一于我们正在进行的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它兼顾中国特色和世界潮流,体现中国与世界的深刻互动,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是中国和中国人民阔步走向未来的关键抉择。
八、站在历史与未来的交汇点,更伟大的征程正在我们面前展开。谋小康之业、扬改革之帆、行法治之道、筑执政之基,这是一场艰苦的奋斗,也是一次豪迈的进军。行走在复兴之路上,中国的昨天,雄关漫道真如铁;中国的今天,人间正道是沧桑;中国的明天,直挂云帆济沧海。
本文标题:引领民族复兴的战略布局-凤凰视频布局多屏战略 引领视频营销新篇章61阅读| 精彩专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苏ICP备130363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