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阅读

游老舍故居有感-阳光下,暖心寻觅——游周立波故居有感

发布时间:2018-02-24 所属栏目:散文随笔

一 : 阳光下,暖心寻觅——游周立波故居有感

温暖的阳光

拥抱着古朴的木楼

桐油椽子

散发两百多年的沧桑气息

我站在这里

领略白墙黛瓦的湖湘风貌( 文章阅读网:www.61k.com )

春风摇曳着层层绿枝

那一片片初荷与碧水齐涌

清澈的古井

却再也没有先生当年的倒影

我睁大眼睛寻觅

这明明是你挥毫泼墨之地

如今却独留下

一串串陌生的脚印

后坡那千万竿翠竹

吟颂着山乡巨变的神韵

屋前田田荷叶

是暴风骤雨洗礼的新作

也许此时的你

就站在邓石桥的某个云端

与我们一起分享

这习习清风即将吹开的

朵朵莲洁

作者:非

二 : 访老舍故居有感

访名人故居——老舍,“字舍予”

——离歌

已经记不清第一次读老舍先生的作品是什么时候了,只记得这么多年来,我都津津乐道于老舍先生独特的“老舍式幽默”。今天有幸来到了老舍先生的故居,真的是让我感触颇多。

老舍先生的故居真是很难找,费了半天劲才找到了那个丰富胡同。那是个绝对安静的小院,跨过门槛,一打眼的就是一个很娟秀的“福”字,然后便是一个年过花甲的老者微笑着迎了上来。

小院不大,安安静静的气候,三棵柿子树的树冠已经漫到了屋檐上,树上拳头大的柿子就那么挂着。一簇簇的花中间围着一尊人物的塑像,干瘦干瘦的,带着眼镜,面色安详坚毅,那就是老舍先生啊。

三个展厅分布在三个方向,里面还有一位老人在安安静静的整理馆内的东西。那就是人民艺术家生活了十六年的地方么?安静极了,满园的花花草草,恬静的气氛美极了。但是真的,太简单了。舍予舍予,难道真的舍了自己予了我们?

我在里面跟家人一起细细的看了每一处地方,一字一句,每一个图画和视频都仔细的看完,最后来到了老舍先生生前的房间。里面布局很简单,然而誰又能想到那其实是总理和齐白石大师、郭沫若先生等一位位名人饮茶赏文的地方呢。里面有老舍先生的大幅遗像,那位在馆内工作的老人跟我详细的说了很多老舍先生的故事:“……我啊,这每天早上穿上工作服,我就开始把着院里每一处地方好好拾掇拾掇,先跟老舍先生说说话,也免得他寂寞……这玻璃啊,我都擦出感情了你说是不是?”那时候,我又一次体会到了,人们对老舍先生的留念。

已经下午三点了,我足足在这个不大的小院里呆了三个小时,走出来的时候,再回望那柿子树,那老舍先生和他夫人热爱的丹柿小院,看着他们一起斗鱼的鱼缸,看着老舍先生去世后他夫人每年回来写的由“多”“福”组成的“福”字,看着那拿起抹布细细擦拭木门灰尘的老人,和那位湿了眼眶讲述老舍先生一生的老人,我也默默地,转过身,对那宁静的一切深深地鞠了一躬。

门口写着免费开放的四个字,迎着匆匆过往的游人,不论蓝眼睛的黑眼睛的还是什么别的,都只是想起来老舍先生勤俭爱国的一生,和家人们的那种温和(www.61k.com)。

那是文革时期陨落的巨人,他就是那一位尽心尽力为了文学奋斗一生的小卒——长眠在我们的记忆里,永远受人爱戴!

2011.10.6 20:26 离歌

三 : 钱蕙纕——看厚洋钱蕙纕故居有感

钱 蕙 纕——看厚洋钱蕙纕故居有感

腊月初八,正值所谓的腊八节,欣接老同学陈孝曾电话,称平阳附近的厚洋村正在举行年风民俗文化活动,闻此消息,大喜过望,随即赶赴厚洋。

厚洋原是务洋乡管辖的一个自然村,四面临水,是一个十足的江南水乡,村庄不大,文化底蕴却颇为深厚,清代著名的女诗人钱蕙纕故居就处于该村的东首。故居现在已经破败不堪,只剩下一个塌倒的厅堂和三间摇摇欲倾的平房。院子里种满了各种蔬菜及高梁、柑橘等杂物,门台尚且完整。文物部门已作保护性修缮,外面筑了一道围墙,刷上白灰,白墙上书写了钱蕙纕写的《木兰花慢——暮春雨中》:“剔残灯听雨,暮春时,似深秋,奈切切凄凄,暗风吹刮,乱触帘钩,乡心岂有灰死,但牵连又上翠眉头,往事如烟易散,旧游似梦难留,何由绝境类羁囚,此恨几时休?枉登高望远,故国绵邈,满月烟浮,怎如昭君昔日,更飘零异域也风流,遗得青青一塚,长留与后人愁。”细读此词,戚戚含悲切之感。于是心中产生一疑问:钱蕙纕,何许人也?

查资料得知,原来,钱蕙缞是一个裙钗弱女,原藉嘉定,出身豪门,书香世族,其父钱唐为乾隆三十五年进士,恩授州官,却自愿到江宁为教谕,立志教书育人,时有平阳人陈夏荣任江宁府同知,陈有子曰陈振孟,已届择偶之龄,闻钱氏有女贤惠,遂托媒妁提亲,钱家见是上司之子,又是门当户对,遂许,终结为泰晋,于是,年约十五岁的钱蕙纕远嫁到平阳山丰,即现在的厚洋,初到平阳,钱蕙缞对生活满怀美好的憧憬,她决心在这人地不熟的他乡相夫教子,祀奉长辈。但是,丈夫陈振孟由于出身官宦之家,从小娇生惯养,生性放荡不羁,长年游学在外,出入青楼楚馆,不求上进,年轻娇贵的钱蕙缞,苦恼万分,为了劝诫丈夫,她写了一首诗:往事休重省,时来且自强,男儿能作健,蓬筚亦辉光,傥成苏季志,惟望早还乡。诗中表现出她渴望丈夫能回心转意,迷途知返,象苏秦那样奋发图强,为家增光。可是放荡成性的陈家公子,却还是沉浸在烟花柳月之中。钱蕙纕无可奈何,她在远离父母,远离家乡,又无丈夫疼爱的境况下,肩挑着奉上育下的重任,孤独悲痛之中,她写下了:柳子飘零瘴海边,李陵忧患托诗篇。悲深拟赋思乡曲,感切翻成滴泪篇。精卫衔时山木尽,杜鹃啼处血痕鲜。明知似病应无药,遣恨唯凭一幅笺。满幅的忧愁悲思,读后令人泪洒满襟。可是她始终坚贞不渝,伴着幼小的儿子,盼望自己的儿子早日成才。凄苦的日子里,她写下了:“具鸡黍以供母,执一经以教子;且灌园以自给,虽佣舂而不耻;轻五斗而折腰,卜百钱而闭肆;挽鹿车以偕隐,泣牛衣而相对。”的诗句,她立志要像陶渊明一样,不羡富贵甘愿清贫;要像梁鸿一样不耻下佣,挑着稻谷去舂米,操起水戽去灌园;她要和自己的郎君像鲍宣夫妇那样,艰苦奋斗,挽鹿车而自立门户,其品其德,彰然无遗。

乾隆五十五年,她的父亲钱唐病死于江宁府,不久之后,她的公公陈夏荣也去世,失去了两大支柱之后,钱蕙纕的生活更是一落千丈,然而,由于公公的离世,随之而来的家族内斗也日趋激烈,分家析产之争,几近白热化。钱蕙纕在这场家庭内斗中与家族的矛盾越加尖锐,世家人的隔阂也越来越深。处境越加艰难。为了回复有人问她,公公带回多少财物,他写了一首《或问翁归有所积否,作诗答之》,诗中写道:“半生作宦世相违,隐退匆匆返旧扉。一路云山都不带,满船惟载月明归。西粤曾经宦辙驰,金陵住久岁频移。归来自检行囊里,赢得钟山数首诗。”但是,在那个利欲熏心的社会里,哪怕是亲兄弟,何尝不是见利忘义呢?谁会信一个弱小女的几句诗文?

娘家远在千里,夫家怨恨纷纷,丈夫又不顾家,这一切她只能默默忍受着,把希望寄托在养育两个儿子身上,她在《示儿》诗写道:“抚育成非易,当时且自勤。绸缪防暑雨,补缀俟寒云。薄俗真堪弃,浇风不可闻。逸劳古有训,迟尔必超群。”但没等到儿子成才,她竟一病不起,撒手人寰。死的时候,年纪没有超过三十五岁!就这样,一个才华横溢而又极度尊崇封建礼教的闺中秀兰,被世人称之为李清照第二的女中奇葩,不是因为贫困潦倒而死,而由于丈夫的放荡,由于家族为争财产的恶斗,而被由此引起的种种悲痛,忧愁,伤心,怨恨,无端地折磨致死。我伤痛,伤痛那个势利封建的家族,我斥责,斥责那个抛弃肾妻良母而不顾家的丈夫!我感动,感动她对婚姻的坚贞不渝,感动她自负内心的苦楚,却还极力维护着这个并不令他快乐的家。我惋惜,一代才女竟又应了自古红颜多薄幸的舛运!( 文章阅读网:www.61k.com )

羊年腊月初八写于无聊斋

四 : 闲居有感

一人在此只谓独,

三月张伞观新竹,

结网得兔无须煮,

专等市值贩屠苏。

本文标题:游老舍故居有感-阳光下,暖心寻觅——游周立波故居有感
本文地址: http://www.61k.com/1126766.html

61阅读| 精彩专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苏ICP备130363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