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 台湾史诗电影[赛德克·巴莱(上下合集)][多版本高清下载]
这部电影我很喜欢,最近就要在我们大陆上映2.5小时的版本了,不过我非常建议大家看看完整版本的。如果有时间的话,看看魏德圣的另外一部知名作品《海角七号》。下面是我搜集的几个高清版本,提供大家下载收藏。当然网络上还有很多版本,但根据我对高清电影的了解,我相信我推荐的几个版本会是最出色的。资源来自网络收集,感谢高清制作者、字幕制作者、上传分享者!高清电影请选择MKV文件,RMVB已经落伍啦。播放器选择射手影音播放器吧!还会自动下载字幕。下载地址:http://www.splayer.org/一.如果你电脑硬盘够大,性能够好,网速够快,您够耐心的话……可以下载版本高点的。比如下面这个版本:1、赛德克·巴莱(上):太阳旗[6.49GB]二 : 电影《赛德克巴莱》中的语言属于哪个语系?有什么
网友sapereaude对[台湾电影赛德克巴莱]电影《赛德克巴莱》中的语言属于哪个语系?有什么特点?给出的答复:
電影《塞德克巴萊》裡面所用的語言, 是台灣原住民的語言當中的一支。而台灣原住民的各語言皆為同一語系, 是被語言學界歸在南島語系(Austronesian language family)的裡面。
[譯稱緣由:Austronesian 其中 Austro "南/南方", -nes- "島嶼", -ian就是熟悉的綴尾了。]。
南島語系所涵蓋的區域, 共橫跨約206個經度, 縱越72個緯度 — 包括太平洋上的大大小小島嶼(澳洲, 紐西蘭, 夏威夷在其中), 最東到太平洋上已距南美洲不遠的復活島(Easter Island), 極西到印度洋上的馬達加斯加島(Madagascar); 最北到台灣北部, 最南到紐西蘭(New Zealand)南部島嶼。涵蓋面積的確非常廣。而且從該語系裡面析出的一千多個語言, 是佔目前全世界語言的約五分之一。
在西方人還沒在十五世紀末開始向海外擴張, 其語言也跟著擴張散佈之前, 南島語系語言算是涵蓋地表面積最廣的語系語言。
而抱歉, 我雖是台灣人, 但不只不會任原住民當中任一族的語言, 而且是對原住民語言本身的實際音韻/詞彙/語句結構等等尚未有涉獵, 因此對於題目當中所問第二項「有什么特点?」, 無能回答。 就請容我略過, 以待對這方面有研究的朋友來答覆了。
*******************
補充一點相關 ---
語言學界目前有人主張, 南島語系語言的原鄉(Homeland/Urheimat), 有可能是在台灣, 再從台灣向外散佈。主張最力的人當中, 有任教於夏威夷大學的語言學學者Robert Blust。
這不是只有從單一面相所得出的意見, 這是除了從其中諸多語言的實際語詞/語音的田野調查觀察互為比較, 並配合考古發現等等之外, 他們提出的立論點之一, 且有因為台灣內部原住民的南島語言, 相較最分歧多樣這個現象, 也因而同時運用一個歷史語言學上的原則 — the Principle of Least Moves, 來推斷而得出這個主張的。
而當然, 若該主張能成立, 而要再往前溯源, 依人類遷徙的路徑的一個accepted opinion — 起初路徑會是由陸塊往海島遷徙而非反之, 那麼台灣的原住民在更古老的年代, 也可能會是從歐亞陸塊而來。不過那就會如同網路上往往會有的「我們所有人的祖先都來自非洲」這個cliché一樣的空泛無焦點且幾乎無意義了。
若對南島語有興趣想多瞭解一些, 或許願意依上文所提到的字詞當關鍵詞(如Austronesian Languages)來Google或Wiki, 便可找到更多相關資料。又, 我知道至少在2008年有一個"2008 Austronesian Forum"在帛琉舉行(Venue: Koror, Republic of Palau), 用以Google便可得該次論壇的中英文紀錄, 其中亦有資料可供參考。
我以上所述南島語言相關, 多有基於如此所尋得的資料而做的整理敘述。
註:
上文所提到的The Principle of Least Moves
這是語言學家Isidore Dyen依據所發現的語言分布現象, 而引出的一個在歷史語言溯源上, 或許可做參考點的原則之一。審慎起見, 請勿將其逕視為充分條件, 但我知這個原則有被用來做為追溯語言源流的參照點之一。
所發現的現象 — 舉兩個我所知在歷史上散佈的軌跡較有記載, 較有跡可循的兩種語言的現象為例: 閩南語和英語。
閩南語的原鄉漳州泉州兩地的口音腔調種類相較最分歧, 比其它地方(如台灣)還要明顯多樣。
而英語其內部也是南腔北調分歧多樣(這我個人有部份實際體會, 當然排除了非英語系國家的人的口音), 這尤以英語原鄉的英格蘭為甚。而在美國東岸(英語最早在美洲散佈的起始點), 其英語口音腔調, 又比英語系人口後來移民方向路徑所及的美國中西部一直到西岸還要分歧。 只是, 在學校或在電影上所聽到的多會是標準英語或接近標準英語, 不管是所謂標準英國腔或美國腔, 而使我們當中大部分人不易察覺而已。English不只是單一的English, 是複數的"Englishes"(借用David Crystal在一本書裡所用的一個詞)。
网友邵家豪对[台湾电影赛德克巴莱]电影《赛德克巴莱》中的语言属于哪个语系?有什么特点?给出的答复:
南岛语系,也叫马来-波利尼西亚语系,是世界上唯一一种主要分布在海岛上的语系,也是世界上分布面积最广的语系之一,台湾的原住民的语言都属于这个语系。
网友梁海对[台湾电影赛德克巴莱]电影《赛德克巴莱》中的语言属于哪个语系?有什么特点?给出的答复:
这种问题很适合用维基百科解决:
赛德克语http://zh.wikipedia.org/wiki/%E8%B3%BD%E5%BE%B7%E5%85%8B%E8%AA%9E
网友尚少鹏对[台湾电影赛德克巴莱]电影《赛德克巴莱》中的语言属于哪个语系?有什么特点?给出的答复:
南岛语系,据说台湾是南岛语系的发祥地之一。南岛语系为包括菲律宾、马来、新西兰,东到太平洋小岛、西到非洲的众多岛屿国家的原住民使用。属于多音节语言,与汉语是完全不同类的语言。台湾的各族原住民语言也不一样,可以分很多种。
网友王九对[台湾电影赛德克巴莱]电影《赛德克巴莱》中的语言属于哪个语系?有什么特点?给出的答复:
错!南岛语族最早发源于闽南一带,只不过发源出去之后大陆这边的绝种了,所以外人认为大陆不存在南岛语族,另外台湾人有一点和棒子很像,就是非常喜欢把自己当做一个独立发展成熟的民族,总是喜欢说南岛语族是台湾发源的,和大陆没关系。
三 : 中共媒体猛批台湾抗日电影《赛德克巴莱》
由广受欢迎的《海角七号》导演魏德圣所拍摄的台湾原住民抗日电影《赛德克巴莱》,正在参加威尼斯影展。不过这部受到台湾各界关注的电影,却遭到中国媒体猛烈的批评。四 : 真正的人——电影《赛德克_巴莱》的那一抹血色
真正的人
——电影《赛德克·巴莱》的那一抹血色
古林镇中学 毛科达
莫那鲁道是台湾高山猎人赛德克族马赫坡部落的青年,在一次狩猎行动中,为了获得成为英雄的资本,他表现得异常勇敢,单枪匹马冲出族群阵地,跳入湍急的溪流,迅速游到对岸,砍下拥有世仇族群青年的头颅,面对世仇群族战士的围攻,他身负砍下的战利品,疾步如箭,穿梭于凌乱的石缝躲避,最后又从容地跃入溪流,朝自己族群的领地突围。(www.61k.com]
在赛德克人的语言里,莫那鲁道及其族群的这一次成功伏击,被称为“出草”。一个成年的赛德克,必须要砍下敌人的头颅通过血祭才算成为真正的赛德克人,成为族群中的英雄。《赛德克·巴莱》就是以这样原始与血腥的一幕开场。莫那鲁道在险恶茂密的山谷里如射出的箭矢一般急速飞跑,让敌人的瞄准失去目标。镜头的余量展示的是台湾肥美的高山牧场,及其守护者的勇猛、善战和原始部落生活。在 “出草”行动中,莫那鲁道以其勇猛的身姿,超乎常人的勇气和胆识,锐利的眼神,奠定了其在族群中的核心地位,并顺利地在日后成为“雾社事件”中抗日运动的核心人物,他是一个真正的男人,如同他父亲说的那样是能够最终守护彩虹桥的真正的赛德克。
与大陆上映的剪辑有所不同,台湾版的《赛德克·巴莱》由上部《太阳旗》和下部《彩虹桥》所组成。上下两部影片题名也很好地预示了上下集故事的不同侧重点,《太阳旗》为莫那鲁道及赛德克族人的悲壮抗争埋下伏笔,而《彩虹桥》却是对赛德克族人为了守护彩虹桥、回归祖灵的悲壮斗争的记录。影片从甲午战争失败,签订《马关条约》的1895年横跨至1930年,日据时代的台湾,是文明与野蛮、征服和反抗不断交织在一起年代,赛德克人被迫接受日本统治后所带来的文明:铁路、学校、邮局、卫生院、宿舍,当然还有对其劳役的使用,对其文化、传统、信仰的践踏。
隐忍的赛德克马赫坡头领莫那鲁道,目睹着30年来这一切的遭遇,在极力安抚部落激进青年的同时,却承受着忍辱负重的巨大压力。因为个别日警的恣意妄为,造成赛德克人陷入对日人的恐慌与被报复的阴霾之中,莫那鲁道在深思熟虑后,决定血祭祖灵,让部族的年轻人成为真正的赛德克,哪怕有灭族的危险,也要带领族人依循祖灵之训,夺回属于他们的猎场,让灵魂获得通过彩虹桥,进
赛德克巴莱彩虹桥 真正的人——电影《赛德克_巴莱》的那一抹血色
入祖灵之山资格。(www.61k.com)影片用染血的细节刻画了英雄莫那鲁道的另一面,与国内影片表现英雄人物不同的是导演并没有刻意去美化莫那鲁道的善良品性和爱国主义的情操,相反莫那鲁道的出场以其对敌人极其残忍的方式出现,又对自己的部族女性表现出罕有的大男子主义——认为女人只是男人的附属物,可以随时丢弃,他确实也这样做了。莫那鲁道率领部族“血祭”的原因,用影片中的一句台词能很好的说明:“如果你们的文明是卑躬屈膝,我就带你们看野蛮的骄傲”,这与爱国主义无任何关系,他只关心自己的部族能否昂起骄傲的头颅。
也许是专业的关系,自己对于历史类的影片会有非常强烈的观看欲望,谈起自己看过的历史影片,立马就能出来一些导演及他们的代表作品:有国人最熟悉的华裔导演吴宇森的《风语者》;斯皮尔伯格的二战电影《血战太平洋》、《拯救大兵瑞恩》;克林特·伊斯特伍德描绘太平洋战争同一场战役不同面的《父辈的旗帜》和《来自硫磺岛的信》;梅尔·吉布森描述中世纪苏格兰民众反抗英格兰统治的美国电影《勇敢的心》及美国南北战争背景下的《爱国者》;甚至记忆中还对韩国电影《太极旗飘扬》《欢迎来到东莫村》印象非常深刻。遗憾的是记忆中没有能让我有记忆的华语历史电影(吴宇森拍的是英文),一直以来都感觉有些失落。
华语历史类电影不是没有,周润发就曾经饰演过《孔子》,但是当我看到孔子与周迅扮演的被虚构出来的“南子”在那边纠结的时候,我没有了继续观看的冲动;张艺谋导演的恢弘历史巨制《金陵十三钗》,也因他去年上映时候对美色的宣传,让我至今都不想观看这部号称的历史巨制。然而看到魏德胜导演的《赛德克·巴莱》,让我有了莫名的悸动。
当自己第一次花五个小时看完《赛德克·巴莱》的时候,先是对影片中繁多的人物有点摸不到头脑,继而对导演所要表达的主题有些模糊与不解:影片以磅礴气势主推抗日这条主线,却不断以各种浓重笔墨甚至是让人反感的细节在消解这个行动的正义性;莫那鲁道仅仅为了“野蛮的骄傲”而血祭祖灵的行为是否正确;赛德克人血洗雾村时对日本人种族大屠杀是否需要得到赞扬;影片中的赛德克族孩子“巴万”对日本妇幼的屠戮能否被我们的道德所接受。但是当自己又一次打开播放器观看这部影片时,这些问题似乎有了更深的解读。
《赛德克?巴莱》完全没有对野蛮和文明话题指手画脚,而是在叙述这个历
赛德克巴莱彩虹桥 真正的人——电影《赛德克_巴莱》的那一抹血色
史故事的时候,最大限度地将它呈现在世人面前。[www.61k.com]它赞美赛德克人的勇气和信仰,同时又不加避讳地表现他们残杀日军妇孺的血腥场面;最后由负责清剿的日本陆军少将抛出了武士精神的同源之说,以此表达对赛德克人的敬佩之心。可以说是魏德胜导演将“雾社事件”中那些斑驳的岩石壁画从模糊放大到清晰,无论是选择抗争还是选择自刎,赛德克族人都抱着他们独有的野蛮骄傲,这恐怕也是最能打动所有观众的地方。
只有真正的原始的史诗才敢如此这般不加选择,写下英雄或神灵身上种种不可思议的残暴与邪恶,但是现代人能接受的,却大都是被人为删减过的剧情。作为一部渲染英勇抗日题材的影片,怎么可以这么赤裸裸地描绘无辜妇孺遭到砍杀呢?尤其当那无辜的妇孺属于敌对方的日本,导演为什么不学梅尔·吉布森处理《勇敢的心》这部影片的桥段那样,将原本历史上苏格兰人偷袭过桥英军的情节变成苏格兰正义之师在平原上与英军光明正大的互相群殴,生出一个历史上根本不存在的雾社日本正规驻军之类的目标,然后让莫那鲁道半边脸涂成蓝色大喊为了“Freedom(自由)”而冲锋陷阵? 因为真实的历史就是这样的:在雾社死掉的日本人只有少数受过战斗训练,多数就像影片中那样,只是当地“殖民”的居民与妇孺。不随意扭曲历史,才能被称史诗。 而为了这个“史诗”的称谓,必须付出观众看完后不爽快,或是郁闷到不行的代价。先前没有对日本人奴役台湾戏码的铺垫,此时突见一群慈眉善目的日本人被赛德克人如狼群般举起的武器穿刺、断头、枪击,不分妇孺,全部屠杀殆尽。
影片是在借此公然地挑战观众的道德神经。
这是导演对所有观众的一个挑战,许多观众不喜欢这深奥的犹如政治伦理学的终级试题,因为这挑战让人不舒服,它没有固定答案,甚至是现实中还有许多类似的问题还没得到解决。
影片中的“蕃人”警察、赛德克妇女才真实展现了导演在这部戏中所蕴藏的历史观。
花岗一郎,他是蕃人,师范学校毕业后,被安排到了原籍担任日本维持统治的警察。对于纠结在死后到底是进入日本人的神社还是祖灵之山的他来说,需要呵护着自己的族人,同时又反感族人的野蛮争斗和相互屠戮。在他眼里,日本统治后所建立的“文明”没有什么不好,然而面对祖灵的召唤,他依然认同莫那鲁
赛德克巴莱彩虹桥 真正的人——电影《赛德克_巴莱》的那一抹血色
道对于“真正的赛德克人可以输去身体,但一定要赢得灵魂”的话语,宁愿抛弃自己的妻儿和美好前程,帮助自己的族人对抗日本人。[www.61k.com)
影片中的赛德克妇女并非喜悦地迎接这场多年未见的祭典。当留在原地的家眷纷纷和上战场的男人挥手告别,她们脸上的表情却是漠然,眼神中有着不悦但有无法抗拒的凝重。当混乱的屠杀让赛德克男人们恢复了原始的野蛮和骄傲时,导演却在此时安排了一个老妇人在运动会的旗杆旁,注视着眼前悲剧的发生,但又无法阻止,只能声嘶力竭地大声质问她的丈夫和儿子们:你们在干什么啊?!
是啊,他们在干什么啊?老妇人在问着,每个被留在部落的女人在问着,背景中的歌调在问,每个观影者的心中也在问着同样一个问题。为什么非得杀成这样不可?你们这样还配称作勇士吗?
应该说,杀戮这种事情从来就没有美过,或者说,历史就是这样残酷。所谓英雄或勇士都只是被塑造出来的,实际上干的就是这么让我们后人觉得丑恶的事。只是当我们被逼得正视这件事情时绝非什么开心的体验。一段漫长的杀戮过后,其实就意味着另一场屠戮的开始,这场杀戮如同历史上发生的许许多多的悲剧事件一样,描绘了某种人类最悲哀的循环,赛德克族今天纠集了六个分社杀了一百三十余名日本人,接下来成千上万全副武装的日本人就会把反抗的赛德克分社弄到近乎全灭。并非不正视就能抹去这段在人类史上重复演奏过多次的循环旋律,但敢这么直接不加多余色彩地拍出来的华语导演还真的不多。
莫那鲁道在这场血祭祖灵的行动中却意外地没有染上过多鲜血,也许导演觉得他身上背负的“不正义”太多,让他在屏幕上歇歇,不至于太过凶恶。当他低着头奔跑着,将身上背负的八把支持族人屠杀的步枪送达广场时,得知一切都已经结束。他终于能够在学校的升旗台坐下歇口气,面对尸横遍野的雾社广场。这个赛德克反抗的灵魂人物脸上堆满了疲累与忧虑,他面无表情地眺望远方,却是对未来下了最好的脚注。莫那鲁道知道与他一同“出草”部族的命运,在彩虹桥的另一端,他们将与祖灵一起,成为真正的赛德克。
赛德克?巴莱,在他们的语境中被解释为,真正的人。
五 : 2011年9月上映的台湾电影《赛德克·巴莱》讲述了1930年原住民赛德克族反抗日本统治的故事。日本统
2011年9月上映的台湾电影《赛德克·巴莱》讲述了1930年原住民赛德克族反抗日本统治的故事。日本统治台湾的历史开始和结束的时间分别是( )
|
B |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识记能力,难度较低,1895年清政府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清政府将台湾割让给日本统治,1945年中国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日本将台湾归还给当时的国民政府,中国成功收回台湾,所以答案选B,A C D三项时间表述与此不符。 点评:识记能力是高考能力考查层次中的最低端,历史事件、时间、事件内容的考查是高考历史试题中的常见题,主要涉及对教材中知识点的识记,在平时的学习中必须加强时间、事件、事件内容方面的记忆。 |
考点:
考点名称: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狂潮(三国干涉还辽,门户开放政策)三国干涉还辽:
三国干涉还辽(简称三国干涉)之事件,发生于甲午战争后。清朝政府与日本明治政府在1895年4月17日签署《马关条约》,割让辽东半岛予日本。六日后,俄罗斯、德国与法国以提供“友善劝告”为借口,迫使日本把辽东还给中国。
门户开放政策:
又称海约翰政策。19世纪末美国政府针对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而首先提出的对华政策。
各国列强反应:
1、俄国:
俄国自第二次鸦片战争以来,早已对远东地区保有领土需求,先后占领原属清朝的外东北、夺得库页岛,更兴建西伯利亚铁路,企图在满洲与朝鲜建立势力范围,夺取极具战略价值的不冻港。因此,俄国与日本之争端势在难免。签署《马关条约》时,俄国曾多次暗示日本不得侵占东北,然则日本要求清政府割让辽东,令俄国有感利益受损。俄军甚至打算远赴东亚,不惜以战争解决问题。
2、德国:
中日开战初期,德国反应冷淡。但后来德皇威廉二世眼见日本快将打败清军,有感德国应该染指东亚。早前俄国与法国在1892年结成俄法联盟,令德国在欧洲之地位动摇。因此威廉二世尝试以干预中日议和,换取俄国支持其在东亚的扩张。
3、法国:
基于俄法联盟,德国拉拢俄国后,法国同样想在东亚取得更多利益。得到印度支那后,法国开始觊觎台湾,因此支持与两国一起干涉条约之签订。
4、英国与美国:
俄国与德国尝试拉拢英国,但英国认为马关条约对己有利,因为它规定中国开放更多条约港。而且,日本在华得到利益,可以阻挡俄国向南扩张。因此,英国在最后关头拒绝加入“干涉集团”。另一方面,日本也想寻求英美的帮助,召开国际会议解决辽东问题。但英美不敢得失任何一方,又恐怕日本或三国在华之势力坐大,因此双双宣告中立。
5、日本:
日本仍然尽努力保住在条约所得。4月30日,日本提出只占领旅顺与大连两海港,加上一些赔款。但三国依然态度强硬,毫不退让。日本虽然战胜中国,但是中国的北洋水师也使日本海军损失不少。它希望英国会提供支持,但英国也只是建议日本接受三国的“劝谕”。在如此的外交压力之下,加上签署条约的日方代表伊藤博文是主和派,日本惟有在5月5日宣布放弃对辽东半岛的永久占领。
10月19日,日本与三国达成协议:日本归还辽东予中国,而清廷要付出三千万两白银作为赔偿。11月16日,清廷赎回了辽东。
劝告内容:
4月23日,三国政府向日本政府发出以下通知:
“今日本国割占辽东,既有危害中国之首都(北京)之虞,也让朝鲜国之独立有名无实,有碍维持远东之和平,故今劝谕贵国确认放弃占领辽东半岛。”
三国要求日本归还辽东予中国,并限定在十五日之内答复;三国甚至准备派出海军舰队前往东北。
事件结果:
三国的外交胜利,激起了世界各大强国在华实现帝国主义的野心。1896年,俄国以迫日还辽有功,同清政府签署中俄密约。后来,密约泄露,列强争相迫使清朝划出势力范围、租界与租借地。俄国在1898年租下旅顺与大连两港口;德国则强占胶州湾。三国在事件中各怀鬼胎,反映了19世纪末与20世纪初紧张的欧洲国际关系。同时,事件也开列强企图瓜分中国之端。日本是刚刚崛起的新帝国,却遭到如此的外交屈辱。因此,日本一直怀恨在心,谋求“卧薪尝胆”,大力鼓吹发展军事工业,期待报仇之机。1904年,日本重整旗鼓,偷袭俄国在旅顺的海军,引起日俄战争。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在欧洲爆发,日本趁机派兵侵占胶州湾。其实,与三国集团相比,日本也未尝不是帝国主义的国家。三国干预仅仅是帝国主义引起的典型纷争。清政府虽然代表中国签署和约,却在上述事件中毫无发言权,默默让马关条约之条款剥削中国。事件激起中国知识分子对国情的反思,开启百日维新之先声。
实质:
日俄瓜分中国东北矛盾的激化。
美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
(1)背景:
①自鸦片战争以来,美国多次参与侵华活动;但是,由于当时美国实力比英国等国弱,难以单独对中国进行侵略活动。
②南北战争后,美国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到19世纪90年代,一跃成为世界上第一工业强国,但军事力量还较弱。
③1898年美西战争之时,列强已在中国强占了租借地,划分了“势力范围”。为改变这种局面,为了分享西方列强在华的侵略权益,美国提出了“门户开放”政策。
(2)目的:
①美国的“门户开放”政策,实质是要把中国的“门户”向一切帝国主义国家开放:其目的是害怕中国由其他几个国家控制,使美国丧失在中国的利益。
②通过“门户开放”,美国可以插足于任何帝国主义国家的“势力范围”,从而分享其他国家的侵略权益,达到“利益均沾”。
③企图用自己的经济实力逐渐占领中国市场。因此,力求缓和各国争夺的矛盾,在竞争中逐渐排斥其他国家,达到独占中国的目的。
(3)结果:
①由于西方列强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拥有独占中国的地位,而且英国实力下降。同时,“门户开放”政策并不损害其他列强的利益,这就使帝国主义对华的争夺暂时取得了表面上的一致,形成了共同宰割中国的同盟。
②美国利用“门户开放”政策加紧和扩大了侵华的步伐,影响越来越大。
③“门户开放”政策并没有减少中国被瓜分的危险,中国的民族危机更加严重了。
“门户开放”政策的主要内容:
对任何条约、口岸或任何既得利益不加干涉;
各国货物一律按中国政府现行税率征收关税;
各国在各自的“势力范围”内,对他国船只、货物运费等不得征收高于本国的费用。
甲午中日战争:
甲午中日战争又称第一次中日战争、清日战争、清日甲午战争;日称日清战争,。因发生年为1894年即清光绪二十年,干支为甲午,中国史称“甲午战争”。为19世纪末日本侵略中国和朝鲜的战争。它以1894年7月25日(清光绪二十年,日本明治二十七年)丰岛海战的爆发为开端,至1895年4月17日《马关条约》签字结束。按中国干支纪年,战争爆发的1894年为甲午年,故称甲午战争。这场战争以中国战败,北洋舰队全军覆没告终。中国清朝政府迫于日本军国主义的军事压力,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马关条约》。它给中华民族带来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程度。
《马关条约》(1895):
项目 | 内容 | 影响 |
①割地 | 割辽东半岛、台湾及其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 | 进一步破坏中国的领土主权,助长列强侵略中国的野心,引发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 |
②赔款 | 赔偿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巨额赔款 | 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清政府被迫大借外债,便于列强控制中国的经济命脉 |
③开埠 | 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 | 帝国主义侵略势力深入到内地 |
④设厂 | 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产品运销内地免收内地税 | 反映列强资本输出的要求,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
总之,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大大加深 |
中日甲午战争(1894-1895)
1、背景:
①根本原因:解决日本资本主义发展中的矛盾。转嫁1890年经济危机
②导火线:朝鲜爆发了东学党起义
2、中日甲午战争经过:
重要战役:丰岛海战---平壤战役---黄海海战----辽东战役---威海卫战役
黄海海战(1894):日军取得了黄海海域的制海权,但北洋水师主力尚存
威海卫战役:李鸿章“避战自保”,北洋舰队全军覆灭。
3、中日甲午战争结果:
(1)中国为败给日本:
①腐朽落后的封建制度无法对抗新兴的资本主义(根本原因)
②李鸿章的避战求和态度(主要原因)
③清政府的腐败无能领导者重视发展军事力量,皇室则贪图享受
(2)签订《马关条约》(1895)
4、甲午中日战争对中国的影响:
(1)政治:拉开了列强瓜分中国狂潮的序幕,列强竞相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严重破坏中国主权,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刺激中国救亡运动高涨。
(2)经济:宣告了洋务运动失败;使清政府放宽民间设厂限制,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
(3)思想:民族危机加深,维新思想和民主革命思想蓬勃发展。
《马关条约》(1895)内容记忆方法:
方法1:用顺口溜形式:“割地台澎辽,赔款两亿高。开口有四处,设厂内税消”。
方法2:用字头法结合谐音法记为“哥哥开厂赔两亿两”,
解释:“哥哥”——谐音“割”音,指割地;
“开”——开放四处通商口岸;
“厂”——口岸设厂,内销免税;
“赔两亿两”—赔款两亿两。
吞并朝鲜、入侵中国是日本对外扩张的首要目标:
19世纪末,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开始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在远东,朝鲜和中国成为帝国主义争夺的焦点。日本早在明治维新以后,就确定了对外扩张的“大陆政策”,把侵略的魔爪首先伸向朝鲜和中国。1874年日本侵略台湾是近代史上日本侵略中国的开始。侵台碰壁后,日本于1876年强迫朝鲜签订《江华条约》,取得开埠通商,派驻领事等特权。1885年,日本乘朝鲜甲申政变(1884年)之机,迫使清政府订立《天津会议专条》,取得了向朝鲜派兵的权利。这年年底,日本创立内阁制,伊藤博文出任第一任总理大臣。此后,日本政府积极扩军备战,把对中国一战作为首要目标。1892年,日本已经建立了一支近代化的海陆军:正规陆军有7个师团(相当于军的编制)共12.3万人,后备兵队10万人,合计共22万余人;军舰达32艘,约6万吨。日本还不断派遣间谍到朝鲜、中国境内搜集情报,秘密测绘朝鲜半岛和我国东北、渤海湾的详尽地形。到甲午战争前夕,日本已作好对华战争的一切准备,只待制造一个挑起侵略战争的借口了。
日本蓄意挑起侵略中国的战争:
1894年3月,朝鲜爆发了东学党(也称东学道,系秘密宗教团体)起义。5月31日,起义军攻占全罗道首府全州。朝鲜国王李熙要求清政府派兵镇压(当时清朝和李氏朝鲜有“宗藩”关系)。正在处心积虑寻找挑起战争时机的日本,也极力怂恿清政府出兵“助剿”。6月9日至11日,清直隶提督叶志超、太原镇总兵聂士成所部二千四百多人先后在朝鲜登陆,部署在汉城至公州一线。于是,日本以护送驻朝公使大鸟圭介回任的名义派出陆战队四百人入朝,10日公然占领汉城,至16日已有五千余人进驻仁川、汉城一带。这时,东学党起义已趋平息,中朝两国为避免事态扩大,提出中、日都从朝鲜撤兵。但日本却无理提出“改革”朝鲜内政的方案,6月底驻朝日军骤增至一万五千人左右。在朝鲜局势日趋紧张的形势下,以慈禧、李鸿章为代表的清政府决策集团竭力避战求和,寄希望于俄、英、德、法、美各国出面“调停”。7月23日凌晨,日本驻朝公使大鸟圭介发动政变,派兵攻占朝鲜王宫,扶植以大院君为首的傀儡政府。两天后,大院君“邀请”日军驱逐在牙山的中国驻军,战争已是一触即发了。
清政府内部对甲午战争的态度:
有两种不同说法。
1.不存在和战之争。
这是史学界新近提出的观点。持此说者以夏冬为代表。
夏冬通过对帝党的主要人物翁同和后党的主要人物李鸿章在甲午战争期间的表现进行分析,认为帝后两党无和战之争,他们的“出发点是一致的,即从清统治阶级利益出发,想尽办法保住他们的统治地位”。作者指出:“李鸿章与翁同在战前总的态度基本上是一致的,即作好战、和两手准备,寄希望于通过谈判或第三国调停等和平方式解决这次危机,只有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才使用战争手段。因此,在这一阶段,不存在谁主和谁主战的问题。”战争爆发后,“李鸿章属下的海军在朝鲜与日军接仗”,“李鸿章已在军事上指挥对日作战”;翁同“主张一战”,他的“‘以我兵能胜倭为主’的思想显然高出李鸿章一筹”。黄海之战失利至北洋舰队覆灭,李鸿章在外交上的态度是:“能和则和,不能和则战”;翁同态度较前后退了,“只是想免遭国人唾骂而已”。据此,作者认为:“李鸿章不能算纯粹的主和派,翁同也不是始终的主战派。虽然,他们考虑问题的角度不一样,但他们的一切行动都是为了维护清王朝的统治。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在不同的时期会有不同的表现,至于什么时候主战,什么时候主和,就要看什么对他们最有利。”
2.有主和主战之争。
这是传统的说法。持此说者有郭沫若主编的《中国史稿》、戚其章等。
郭沫若主编的《中国史稿》中指出:“在日本进攻、外国侵略者与中华民族矛盾激化和群众要求反抗侵略的压力下,清朝统治集团内部分裂为主战、主和两派。大部分没有实权的文职官员,如翰林、御史等都积极主战。”主战的还有以“翁同为首的帝党官僚”;“主和派主要是李鸿章系统的洋务派以及恭亲王奕等当权的大官僚”。 戚其章说:“认为帝后两党之间不存在和战之争,是不符合历史事实的。在甲午战争中,慈禧虽曾‘传懿旨亦主战’,并‘谕不准有示弱语’云云,却不能以此就否定她的主和。同样,李鸿章作为海陆军的实际最高指挥者,在调遣军队、布置防守等方面不能说一件事没做,却不能以此证明‘北洋系的利益与民族利益就有了一致’,他‘已在比较积极地指挥全面对日作战’,于是连他的‘主和派’帽子也就可以摘掉了。”总之,“对后党是否主战的问题,也不应抓住个别事例不加分析就轻率地作出论断”。
范文澜、陈旭麓、林增平、孙孝思等均持此说。
义和团运动含义:
或称庚子事变、庚子国变、庚子拳乱,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清末发生的一场以“扶清灭洋”为口号,针对在华西方人(也包括传教士及华人基督徒在内)排外运动,“突显中西之间日益紧张的关系,它也标志着以仇外情绪为契机的反对基督教传教活动已达到高水位”,义和团运动最终引发八国联军远征。在义和团运动中,起到了一定的打击帝国主义列强的作用,一定程度促进了中国人民群众的觉醒。但是由于具有笼统排外色彩和愚昧与残暴,也使得对义和团运动的评价较差。
义和团运动:
(一)爆发原因:
1、最重要的原因是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日益激烈化。自甲午战争后,中国陷入了被帝国主义列强瓜分的境地,各帝国主义加强对中国的政治与经济侵略,加深了中国的民族危机,使广大的中国人民深受其害,成为义和团运动兴起的根本原因。
2、义和团爆发的根本原因:19世纪末,各帝国主义疯狂侵略中国边疆和邻近国家,中国边疆地区出现了新的危机。甲午战争后,帝国主义在经济上向中国大量输出资本,在政治上则强占“租借地”和划分“势力范围”,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热潮。在文化上他们通过教会深入中国城市和乡村进行侵略活动,使民族危机愈加严重,终于爆发了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
3、导火索:1899年10月上旬,山东省平原县杠子李庄,因教民欺压群众,义和团便冲击当地的教堂。知县蒋楷派兵前往镇压。朱红灯率团民二三百人(一说近千人)与清军进行战斗,将其击败。至今在平原乡间还流传一句谚语“义和团起平原,不到三月遍地传”。
(二)失败原因:
1、义和团运动本身的缺陷性和盲目性。
①义和团作为农民自发组织起来的运动,具有很大的随意性。
②义和团本身具有巨大的破坏性。
2、义和团没有严密的组织形式。
3、没有先进的政党领导,没有科学理论指导。
4、清政府和外国势力的联合镇压。
以慈禧太后为首的清政府,为了躲开义和团运动打击锋芒,被迫采取假宣战,真投降的欺骗手法,对外投降帝国主义,对内镇压义和团运动,使义和团处于内外夹攻的境地。在国内外敌人的夹击下遭到了失败。
(三)历史意义:
1、义和团运动表现了中国人民高尚的爱国主义精神、反侵略的伟大气魄和不甘屈服于帝国主义及其走狗的顽强的反抗精神,显示了中华民族的力量。
2、义和团运动也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的走狗清政府的反动统治,加速了清王朝的统治基础,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华侵略势力,粉碎了列强瓜分中国之野心。
3、义和团运动对亚洲各国民族解放运动也产生了重大影响。
太平天国运动与义和团运动的异同:
1、相同点:
①所处时代:都发生于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近代前期;
②运动主体:都是以农民群众为主;
③领导者:农民阶级;
④斗争方式:斗争武装斗争为方式的农民革命运动;
⑤组织形式:都利用宗教结社形式来发动群众,都带有浓厚的迷信色彩;
⑥结果及原因:都是由于农民阶级的时代的局限性,在中外反动派联合镇压下失败的。
⑦作用:都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
2、不同点:
①时代背景:太平天国运动发生在19世纪中期,中国社会性质开始变化,阶级矛盾的激化是其爆发的根因;义和团运动发生在19世纪末,世界进入帝国主义时代,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民族危机深重,民族矛盾是其根本原因。
②矛头所向:太平天国要推翻清政府,义和团运动矛头指向帝国主义。
③持续时间和波及范围:义和团运动持续时间14年(1851—1864),波及范围大半个中国,转战18省;义和团运动只有一年多的时间,主要在山东、京津地区活动,时间和范围不如太平天国运动。
④组织的严密性:太平天国有严密的组织(拜上帝会和太平军军事编制),有公认的领袖,组成领导核心;义和团组织松散,没有公认领袖,缺少统一指挥。
⑤斗争水平:太平天国有明确的革命纲领,斗争水平高,其《天朝田亩制度》是中国两千多年来农民革命的思想结晶。义和团没有纲领,斗争水平低,被清政府利用。
⑥对外关系上:太平天国领导人吸收基督教的合理成分,形成拜上帝教,组织动员群众,太平天国有平等的外交思想,有灵活的外交策略,主张向西方学习,《资政新篇》首次提出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方案,反映了先进的中国人发展资本主义的愿望;义和团盲目排外,不能区分资本主义侵略和外来的先进文明,具有明显的反资本主义的落后性。
⑦指导思想:太平天国运动借助西方基督教理论,把西方基督教教义、中国儒家大同思想、农民平均主义结合起来;义和团信封神袛,持符念咒,设立神坛拳厂,具有浓厚的封建迷信思想。
教案频发的原因:
义和团运动兴起的直接原因是教案,
1、治外法权凌驾中国法律
19世纪末,西方传教士被准许在中国传教和成立教会。在治外法权之下,不单教会的西方神职人员不受清政府管辖,一般中国信徒也常获教会庇护。地方上,基督教教会每每因为文化、风俗差异等等各种原因,与地方民众发生冲突。部分不良教民欺压当地民众,而地方政府却往往因为惧于教会的治外法权,不欲与洋人作对而未能持公处理,造成教案。
2、仇外心态清末华北地方经济破产,传统社会纲纪解体;在转变的时代,人心惶惶,各式秘密会社纷起。总之,教会、教众和洋人、洋货,成为了仇视的对象。 当时社会有许多诋毁西方人的谣言,如说洋人医院挖小孩眼睛制迷药、神父用特制器具吸男童阳精等等,而一般中国百姓一向迷信这类传言,从而人人自危,对西方人及中国教友恨之入骨。
3、守旧势力煽动。
思想意识:
1、爱国思想
义和团具有朴素的爱国思想,对外国的侵略给中国带来的灾难十分痛恨。他们表示:“最恨和约,误国殃民;上行下效,民冤不伸”还有些义和团组织更希望能使国家从屈辱的境地摆脱出来,如当时的红灯照就宣布要以法术“远赴东洋,索还让地并偿二万万之款”。
2、排外思想与爱国思想相对应,义和团也存在一些排外的思想与举动。这些行为实际上是一个复杂的现象,应当进行实事求是的分析,不能简单化处理。
3、迷信思想
义和团存在大量的迷信思想,这是由于构成义和团员主体的中国农民在当时缺乏先进的思想武器,只能以落后的迷信思想来解释外国侵略者给中国带来的灾难,当时的义和团普遍认为中国的灾难是遇上了“劫运”。称“劫运到时天地愁,恶人不免善人留”(《庚子大事记》)。这些迷信思想在义和团运动的初期起到了一定作用:共同的迷信思想成为联结各个义和团组织的纽带,使义和团在组织松散的状况下仍能坚持斗争。
4、忠君思想
由于封建思想的毒害,许多群众都有传统的忠君思想,在义和团运动中的“扶清灭洋“口号就是一个表现。在义和团运动失败后,一些群众认清了清廷的本质,不再对其抱有幻想,转而提出新的“扫清灭洋”口号。
《辛丑条约》:
亦称《辛丑各国和约》、《北京议定书》,是中国清朝政府与英国、美国、日本、俄国、法国、德国、意大利、奥匈、比利时、西班牙和荷兰在义和团运动失败、八国联军攻入北京后签定的一个和平协定。条约签定于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七月二十五日,辛丑年,故名辛丑条约。因条约签订日为阳历9月7日,因此有“九七国耻”一说。《辛丑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赔款数目最庞大、主权丧失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条约规定:中国赔款9.8亿两白银,该条约标志着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彻底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辛丑条约》起因:
当时清朝政府内部有将首都迁往内地(西安)继续与联军作战的建议。但是当时的清政府实际上已经没有可靠的军队了。义和团已经被战败,山东以南省份的总督们早在义和团期间就已经与外国达成地方上的协议,违抗清政府支持义和团的决定。因此清政府决定签署这个条约来保全自己。
《辛丑条约》内容和危害:
内容 | 危害 |
向各国赔偿白银4.5亿两,分39年还清,本息共计9.8亿两以关税和盐税作抵押, | 中国的税收被列强操纵控制 |
在北京设使馆区,准许外国驻兵保护 | 使馆区成为列强侵华的大本营 |
准许各国驻守北京至山海关铁路沿线战略要地 | 北京至山海关一线的广大地域被置于列强的武装控制之下 |
惩办“首祸诸臣” | 从此清政府彻底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镇压人民的工具 |
接受《辛丑条约》并受列强“保全”的清完全堕落为“洋人的朝廷”。标志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境地。 |
《辛丑条约》历史影响:
1、巨额的赔款,是列强对中国空前的大规模勒索;为支付这笔赔款,清政府加紧搜刮人民,使中国人民生活更加贫困,社会经济更加凋敝。
2、在北京设立的“使馆界”,实际上是“国中之国”,是帝国主义策划侵略中国的大本营。外国侵略者控制京津地区,使清政府完全处于军队的控制之下,便于侵略者直接派兵镇压中国人民的反帝斗争。
3、按照条约规定,清朝官吏严厉镇压中国人民的反帝斗争,进一步成为帝国主义帮凶。
4、该设外务部的规定,便于清政府能够按照外国侵略者的意旨实行卖国的外交政策。
《辛丑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赔款数目最庞大、主权丧失最严重、精神屈辱最深沉,从而给中国人民带来空前灾难的不平等条约。标志着以慈禧太后为首的清政府已甘当“洋人的朝廷”,从此,清政府完全成为资本、帝国主义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它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61阅读| 精彩专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苏ICP备130363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