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阅读

当我们谈论爱情时-当我们谈论马尼拉时,我们在谈论什么?

发布时间:2018-03-04 所属栏目:当我们同在一起电影

一 : 当我们谈论马尼拉时,我们在谈论什么?

当我们谈论马尼拉时,我们在谈论什么?一位闽南同事说“我先去香港再去那里,感觉就那样吧”。马尼拉不足以引起闽南人的话题,虽然在侨乡晋江的报纸上辟有专门的菲律宾版。居住在马尼拉的华人数量在菲律宾最多,他们一般来自福建泉州。

而更多的时候,我同人们谈论马尼拉时,他们的反应是这样的:“哎呦,那里好像不太安全哪!”接连不断的领土争端新闻和当年的港人惨案,在人们脑中记忆犹新,令这个国家的旅游雪上加霜,马尼拉几乎因此丧失了一个旅游城市的资格。
因为顾虑太多,在马尼拉旅游时的安全问题有时成了人们惟一考虑的问题。而这种问题恰是常来常往的闽南人极少考虑的。“他人即地狱”,萨特这句话的字面意义用在此处形容这种旅游中的顾虑,似乎还比较恰当。前往陌生地的旅游,消除隔阂,也消除偏见。有时,第一次见面意外得连自己都想象不到。借鉴他人的经验是我们采取的保护自己的有效办法之一,闽南人已经大批前往马尼拉定居了,相信他们的经验会是可靠的。
谈起马尼拉,在当地开软件公司的泉州人对菲律宾土著人的印象是,他们太懒散了,工资只能按周发,否则不懂计划的他们很快就过不下去了。
一位北京爱好旅行的自由职业者听到我说“马尼拉危险”时差点从电脑的另一头跳了起来,他更关注旅游本身。
上海的IT工程师DicKen最让我印象深刻并觉得有趣的说法是,下雨天,当地人在艾米塔区路面上的低洼积水处搭了块板,向过路人收“过桥费”。
云游四海、爱好行摄的楚鹏,喜欢马尼拉贫民窟里人们的笑容,在以治安不好为名的地带来去自如,虽然每个听到他说这话的人都不折不扣地认为这真是个意外。
而我觉得在机场附近那家天下一品的自助餐真的不错,尤其是价钱便宜,惦记着那些我错过的商场。
……
当然,再多的印象也挡不住马尼拉确实存在的治安问题,以及人们对它的负面形象的不喜和担忧。只是,这些问题并没有很多人想象得那么严重。
马尼拉,有什么好?这个问题真难回答。去过的人多数爱上了当地那拨善良的老百姓的笑容,还有晴空碧海中慢慢来的生活节奏。要是把它放到马尼拉的市区里看,那就是它如此混搭,让人捉摸不透。如果你恰巧喜欢这种多面的城市,马尼拉会是个不错的目的地。
关键词
混血与天主教
位于马尼拉湾畔的黎刹纪念公园是马尼拉的代表景点,地位犹如北京的天安门广场,祖籍福建晋江的菲律宾国父黎刹的纪念碑在园中高高矗立。尽管对面便是震惊全国的那场“香港游客被绑枪击案”的案发地,然而此时正在此地举行的欢迎国宾仪式却让人嗅不到一丝危险的气息。虽然有国家仪式,公园其它部分依旧对游人正常开放。园中的“中国花园”,收费约合人民币1元5角,这座由“菲华青年企业家商会”捐建的公园完整保留了中国古典园林的各种元素,无论长廊、池塘、雕塑,还是牌坊,在进入的那一瞬间都让人有一种时空穿越的错觉。而用文白英菲四种语言写就的论语摘抄和孔老夫子塑像则让整座园林顿时充溢着文化的气息。青年人在此跳舞歌唱,老年人在此颐养天年,只见得一派太平盛世图景。然而就在它的隔壁,另一座园中园气氛却要肃杀得多:这里正是黎刹被枪决之处,园中巨型雕塑群将时间完整而生动地定格在了黎刹被西班牙殖民者残忍杀害的那一瞬间。
幸好西班牙留给菲律宾的不仅是残忍的镇压和(www.61k.com)杀戮,还留下了虔诚的宗教信仰和美仑美奂的欧式建筑。来菲律宾前,早已听闻它是亚洲惟一的天主教国家。在马尼拉城里,天主教带来的影响更是随处可见。全城中你见到的最雄伟、最精美的建筑一定是教堂,而能让你摆脱对这座城市脏乱差印象的地方多半也是在教堂里。
我误打误撞闯进了一家教堂,意外见证了一场传统的天主教婚礼。如同电视或是电影中所看到的那样,整场仪式安静而正式,庄严气息充满整间大堂,连平时户外嬉闹的儿童都安静下来,趴在教堂的椅背上观看这场盛典。从参与婚礼人员的装束上看,这并不是一个富有的家庭,或许他们为了租用身上圣洁的礼服已花掉了大半年的积蓄,也或许婚礼的第二天新娘就要飞赴香港靠做菲佣养家度日,然而他们的脸上依旧洋溢着幸福的、似乎感受到了上帝恩赐的笑容,看不到一丝愁意。
要想看更加雄伟的教堂,就要去城中城Intramuros。它是菲律宾人的骄傲,排在大多数马尼拉市民推荐去处的第一位。Intramuros位于黎刹公园以北不远处,附近有马尼拉市政厅和菲律宾国家博物馆、美术馆,是菲律宾保存最完好的欧洲古典建筑群,历经几次世界大战炮火洗礼却依旧保留着不少优秀建筑。我和女友朝着Intramuros一路进发,如此顺利加上心情放松,第一次没有随手收起相机而是任由它挂在胸前,谁知不出几步便看到前方有两个地痞打扮、衣衫褴褛的人讪笑着招呼我们,感觉情势不对,回头便跑,那两人竟一路追来,追出上百米。万幸遇到一名正在执勤的警察喝退二人,这段有惊无险的插曲才算告一段落。这位荷枪实弹的警察先生一路热情地向我们讲述各种安全常识,一直专程护送我们进入城中城大门方才离开。提到警察,当地人说,看一名警察资历够不够老,瞅瞅肚子就知道了,我一路过来看到了不少老警察。因为警察,在马尼拉还闹出了一个笑话。一次,在马拉特区正准备过马路,见到路中央站了几名警察,我想看来是要从那边走过去,哪知我一走过去,就被警察叫住了,随即向我示意在此乱穿马路要罚款,最终我以假装听不懂英语含混了过去。
进入城中城,需要经过一道严加看守的大门,城中城里荷枪实弹的警察同样随处可见,亦给人以安全感。我们直奔圣?奥古斯汀大教堂而去,这是马尼拉惟一一座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教堂,享有这项殊荣的教堂在整个菲律宾也只有四座。今天的马尼拉,从追逐时尚的品味,到电视台的热播节目,都不难感受到美国对现代菲律宾人生活的影响。然而,占领菲律宾人心中的还是西班牙人带来的天主教信仰,除了南部信奉伊斯兰教的摩洛人聚居区外,在这个国家的大多数地方,都随处可见天主教堂。人们如此信奉,以至于有时这成为了一道障碍,比如现在有些年轻人因为天主教不能离婚的信条,坚持不踏入婚姻的天堂,由天主教信仰而制定的禁止堕胎的法令也导致菲律宾人口激增。与很多建筑不同的是,圣?奥古斯汀教堂临街的一面显得朴素甚至有些破旧,丝毫没有“世界遗产”应有的雄伟与壮丽。然而自小门进入后,眼前出现的却是另一个世界:无论是一眼望不到头,两侧墙壁挂满了诸如“最后的晚餐”这样的宗教名画的走廊;还是拥有着高耸至房顶的木制书架,摆满了各种语言写成的宗教经典的藏经室,都让人不禁产生一种置身欧洲的感觉。这里有一处巨型的转角楼梯,看起来同“哈利?波特”电影中的一模一样。对于游客来说,想在亚洲欣赏到原汁原味、没有受过丝毫商业浸染的大教堂,这里是绝佳去处。售票处同时出售教堂明信片,价格公道合理。
距离圣?奥古斯汀教堂不算远的奎松城,有一座奎阿坡教堂,样子是典型的罗马式天主教堂。这里是信奉黑耶稣者的圣地,传说任何人只要触摸一下此处供奉的黑耶稣雕像,犯下的所有罪过都会被洗净。黑耶稣的形象及节日17世纪时由墨西哥所传入,刚刚过去的1月9日是黑耶稣节,成千上万的人涌到此处举行庆典仪式,场面既壮观又拥挤得让人不禁手心捏把汗。此外,奎阿坡教堂是个很有意思的地方。教堂附近的市集正对现在游客的喜好,名气越来越大,有人叫它“爱情市集”,在这里有卖一些用药草做成的“爱情灵药”,还有很多可以带回去的小玩意,一般在这里买到想要发愿的东西后,再带到奎阿坡教堂里向耶稣祷告。不过,市集里可不能算是天主教的地盘,因为活动着很多穆斯林,所以想在市集里拍张照风险还挺大。
在马尼拉的最后一天,我们来到当地Robinson购物广场。在这里我们遇到了马尼拉大学生小叶。一口流利的汉语,还正用手机QQ与朋友聊天的她让我们误认作华人,或者至少在华语区生活了很长时间。可事实上她出生在一个从不说汉语的家庭,更从未去过中国。原来,语言学的专业背景与1/4的华人血统(小叶的爷爷是华人,同时为她带来了“叶”这个中国姓)让她对汉语以及中国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且仅仅自学了两年就熟练掌握了这门被很多人视为“全世界最难”的语言。初次见面,她执意要送我们一份礼物:一本菲律宾本地编写的汉语宗教宣传杂志。这家商场里每天人来人往,我猜或许这也是小叶在此的原因之一。而在我们回国后,她多次在网上问起我们是否阅读过那本杂志,对传播宗教的执着不禁令人感慨。可能小叶就是上亿菲律宾人的一个缩影吧:他们既心怀着对自己族群祖先文化与传统的好奇与向往,同时也对西方殖民者引入的宗教信仰得无比虔诚。
关键词
CBD与贫民窟
罗哈斯滨海大道是欣赏马尼拉湾落日美景的绝佳之选。这里一边是奢华游艇,一边是贫民窝棚,咫尺之遥却如同天堂、地狱般落差巨大,有人从严肃的角度去思考,将其视为尖锐的社会问题,但我更喜欢将它解读为马尼拉这座大都市的多样与包容,由此开始了我的马尼拉之旅。
菲律宾的富人、穷人至少在生活空间方面并没有水火不容,我在市区游走时常常是刚走过一片楼层低矮的破旧街区,接下来就是簇新簇新的高楼大厦,穷人往往就生活在富人隔壁。从外观来看,除了贫民窟这种极端贫穷的棚户区实在不入眼外,其他的倒也相安无事。而且有不少人就是喜欢那些落后的街道上红红绿绿的英文招牌,它们比CBD更有菲律宾的独特味道。我住宿的马卡地区是城中所谓的高档消费区,除了有一整片散发着香水味的Ayala 中心以外,这里也是马尼拉的新兴CBD,软件开发公司、BPN(一种承担外包业务的公司,因为菲律宾人会讲英语,有许多欧美大企业的客服之类的业务,从节省成本的角度出发,落户到当地)有不少都在这里办公,菲律宾的年轻人也以在这里工作为荣,它们算是当地薪水颇为可观的高薪行业。美军二战纪念公园在它的东南边,距离玛卡蒂的中心地带也就十分钟的车程。美军二战纪念公园里洁净、整齐的墓地,就像是给马卡地区提前做了广告,沿着麦肯尼大道一路过来都是清新、美丽的场景,途中也路过一片使馆区,中国使馆在马尼拉分为三处,这里是其中一处。
不过,我的马尼拉之旅绝对不是来购物、看大厦的。空闲的时间我把它用来去参观那些马尼拉的不可思议之处,比如巴塞科。
巴塞科是一个在马尼拉地图上找不到名字,也没有任何公共交通可以到达的地方,不过在走到之后马上就会发现这里离马尼拉市中心的黎刹公园只有5分钟的车程,并与有名的马尼拉饭店相邻。因为有拍照打算,又担心相机被抢,我在正式前往拍照之前先去探了探底。结果看到很多人对我笑,当下心里的顾虑就被打消了大半。
巴塞科的居民主要是码头工人及其家属和找不到地方居住的人,人口有四五万之多。他们自己动手在海边搭棚居住,一间挨一间连成了一大片。除了贫民窟这个定位外,巴塞科还有一个特别的名字――“卖肾街”。
卖肾在菲律宾至少有20年的历史,随着越来越多的人知道这种谋生手段,卖肾人也越来越多,可叹的是肾源增加之后,价钱跟着降了下来,从起初的十几万比索降到十万以下。更可怕的是,因为失业人口不断增多,卖肾人的年龄越来越小。
这些生活在贫民窟的卖肾人从外地来到马尼拉打短工,赚的钱连温饱都难以解决,米饭和海里的打来的鱼就是他们每天的饭菜,家里的孩子们也不得不在很小的年纪就出去捡垃圾、卖废铁来贴补家用。其中有许多家庭还有难言的苦衷,比如家中发生意外,或是亲人被疾病缠身,这些加剧贫穷的问题出现后,卖肾几乎成了一种自然的选择,内心挣扎有时都顾虑不上。卖肾的钱相比之下显得杯水车薪,拿到手后立马就掉进了家里的空洞中。还有很多当地男人平日有喝酒的习惯,钱就像长了翅膀一样,很快就消失了,剩下的只有一声叹息。
虽然说得如此吓人,但实际上在走动的过程中,我发自内心地喜欢上了这里的人。跟我最初想的不一样,贫民窟里也是别有洞天的,各种娱乐设施应有尽有。电子游艺机是孩子们的最爱,看起来它伴随这儿的孩子们挨过了无数饿肚子的难熬时光。弹珠是我小时候爱玩的游戏,没想到二十几年过去,这里的孩子依旧乐此不疲。从他们专注、投入的神情中,我感觉到他们在弹珠游戏中获得的快乐一点都不比抱着iPad玩自闭的城市孩子少。这些都是男孩的游戏。小姑娘们热衷的是荡秋千,弄个秋千不费事,而且小清新小浪漫什么的最有feel了。比这5万人生存条件更差的还另有5万人,他们住在墓地里,形成了菲律宾特有的墓地贫民窟,又称“活死人墓”。因为买不起房子,真正的赤贫们只能选择在墓地“因地制宜”,搭建简易窝棚式的“家”,世代相传。经常会看到这边婴儿降生,那边有人被埋葬。生死之间,早已没了界限,这也是我行摄多年来看到的最震撼场景。看过了如此奇特的活人和死人的生存组合后,再看港口旁的贫民窟,我竟然瞬间产生了从地狱回到天堂的幻觉。这里的贫民窟简陋、拥挤,可是比起睡在石棺上,怎么着都显得没那么辛酸了。
菲律宾有句俗话“没到过华侨义山,等于没去过马尼拉”,翻译过来也就是“不到墓地非好汉”。受到这句话的吸引,活死人墓和华侨义山串成一串,结果我来了一趟马尼拉墓地之旅。要不是亲眼所见,我真不敢相信这些菲律宾华人墓园比活人住得都奢华。旅居马尼拉的华人过世后,由于客观条件限制,无法叶落归根,因此在华侨义山独辟这处奢华墓园。在我看来,这里的墓地那可是门庭气派,院落宽敞,祠堂考究。别墅式的阴宅不但面积大,而且死者生前所喜爱的所有物品,例如汽车、空调、彩电、冰箱、麻将桌等等,应有尽有,全部是实物。据一位闽南朋友说,这算是闽南人的一种特别传统,但在福建近年来已被列为陋习少见了。我正惊讶于墓地里居然还有独立卫生间和升降电梯,旁边的人却毫不在乎地说这算不了什么,真正豪华的墓地根本不开放,你看不到。虽说砸重金造这么奢华的墓地有悖环保,但想想看,这些华侨老人辛苦打拼一辈子,最终却不能落叶归根,惟有临终造一处体面的墓园,让尸骨在异乡得以安养,也算是一种慰藉吧。
关键词
大商场与菲律宾“动批”
只剩下一个人在排队了,同伴和我打量了一下前面还没走过的店铺,再回头看看服务员那种菲律宾人特有的慢慢来的节奏,眼神一碰,决定立马闪人。从一楼的快乐蜂炸鸡再到二楼这家可丽普,都不太顺利,显然,对于我们这种只有两个半小时逛街,又赶上在圣诞节前来到SM-Mall of Asia(菲律宾人简称MOA)的游客来说,还指望吃上一口实在是想太多了。
对面T形区的游乐设施挤满了拖家带口的男女老少,螺旋楼梯上也坐了不少人,他们已提前进入了节日气氛。而我们身后的Topshop、Nine West、Steve Madden店里没几个人,同Zara,、Mango、Forever 21相比,这里的人气弱到我们进去时不太好意思。不过,再想一想那几个跑到Lee店面里血拼的同伴,这种不好意思都让我们两个厦门来的人感到格外熟悉。当地人推荐的这家菲律宾最大的SM店,无论消费能力还是消费习惯,都同闽南地区的SM难见分别。
但这三座相连的SM的确是大,想要全部走一遍的话,即使不进一家店铺,恐怕也要花掉两个小时。它的规模在世界位居第七,这正是它PK掉马尼拉其他区的Shopping all的原因。在这一刻,除了像一个普通的菲律宾人那样逛街购物以外,我似乎还掉入了美国佬的生活情境,正晃荡在一座超大型购物中心,身边都是专程从马尼拉各处前来集中采购的人,只是他们开来的车没那么好,有的如同我们见过的一辆,车前脸缠满了透明胶布却依然顽强不息。
在马尼拉,几乎无论你身在何处,入住的酒店旁边都有一家购物商场同一间大型超市,附加选项还包括炸鸡店、 一家Ministop或Quickstop(可充话费) 。其中,豪华的如马尼拉云顶世界的六星酒店、赌场、商场、影院的一站式服务和马卡地Ayala中心与半岛酒店的强强联合。它们是光鲜的一面,却也是没特色的一面,如同你能想到的豪华。
而我和同伴怀念的是到达马尼拉的第一晚的购物惊喜。就在我们入住的马尼拉世纪公园酒店旁边,同样有一家SM和一家本地连锁超市。那家店晚上9点关门,大概是因为所处地区有点城乡结合部的性质,出入查包都很严格,即便是我这个在其他处被保安无视的游客,在此也得到了正式对待。它的规模无法和MOA相比,商场门口还有马尼拉标志一景――几个看起来不到十岁的小孩追着我们说“Money ,please”,身高最高的那个小女孩还不到1米2,看到她时一个同伴说出了我们每个人正在想的事:“这边不能堕胎,贫民窟里的小孩太多了养不起,就只能出来讨钱。”这些小孩并不能造成实际的困扰,我们加快脚步马上就把他们甩在了身后。
经历过那样的景象,走入商场时依然觉得花钱是种罪过,再加上提前预告的MOA购物时间,我们在此只选购了极少量的外出必备用品:一只1块人民币的小牙膏,1块5左右的小瓶装洗面奶,并又无可救药地乐观以为马尼拉处处都是这样明亮、诱人又可爱的商场、超市。结果大错特错,那种像女子百货一样陈列的、摆满了价格公道物品的货架,那些做成各种组合的小化妆品和从欧美或日本进口的小玩意,在后来的行程中再也没有出现在我们面前。
作为游客,能买到划算又有特色的纪念品,绝对是给一个地方打分时的加分理由。在马尼拉混得久的人有时会推荐这里:Divisoria Market。它是马尼拉当地最古老的市场之一。听到我提起它时,几个菲律宾华人对我说了同样的话:“啊!你知道这个地方?嗯……我没去过,这儿最好和当地人一起去。”这儿是菲律宾明星、模特、时尚博主推荐的淘宝地。没错!它就是马尼拉的“北京动批(A货)市场”。要说这里有什么,你要是去过一次你住的那个城市的批发市场,它也没有本质区别,你得问这里没有什么。而且,这儿的东西很多是从中国进来的,有着中国制造的贯有特点。但在本地,它还是有不小的人气。在当月的《Travel+》菲律宾版上,编辑们专门出动对它进行了一次扫货介绍,还有一连串对有意前往的游客来说最为重要的安全信息。其实,那些安全信息并不是专门对游客所说,口气倒像是说给去扫货的本地人听的。里面最有用的莫过这两条:穿着朴素,最好穿件普通旧T恤(不是简单的T恤,你懂的);别把项链、戒指、手镯之类的首饰露在外面。所以,简单来说,这里拒绝炫富、炫美。而这也是在马尼拉市区旅游时需要特别注意的。如果你能做到一穷二白地出行,其实并不用担忧什么安全问题。逛街还有另外一种安全法则,那就是被一再提起的有当地人陪同。每次听到这句话时,我都愣一下,到底当地人指的是谁呢?显然,说这话的华人导游不觉得自己够格,因为他虽然在此土生土长,但在不说菲律宾语时依然受到外国人一样的待遇,而那些想要抢你的人哪顾得上和你细聊。他的血混得还不够。
不过,那些几乎占满了MOA的所有空地、坐着聊天的菲律宾人,他们看起来绝大多数都能完成好这项任务。因为,他们的肤色没有总是出现在城乡结合部的人那么黑,但远远不像当地华人那样白。
关于马尼拉
平常人们所说的马尼拉指是的“大马尼拉”,它由马尼拉、奎松、卡洛奥坎、帕萨伊4个市和马卡地等13个区合并组成。西班牙王城、黎刹公园、圣奥古斯丁教堂、国家博物馆、王彬街在马尼拉市。马卡地和巴石在马尼拉市南边,距离不远。
百货:马尼拉的大型购物中心坐落于大马尼拉的主要城市,SM购物广场同Robinson购物广场是最常见的两家,华人开设,可供选择的品牌多,高低价位都有。而手工艺品、古董商店等分布于马尼拉的厄米塔区和其周边的主要城镇。SM MOA营业时间长,由早九点至晚上十点半。
马卡地:几乎这一带所有的百货都在Ayala中心和Rockwell中心里面或其周边。
马尼拉: Divisoria市场,SM Harrison大厦,SM 马尼拉店,艾米塔的Robinson购物广场。
伴手礼:对于游客来说,最具人气的伴手礼是7D芒果干,这个牌子的芒果干在菲律宾不同地域购买口感略有不同,宿雾的很甜,马尼拉的是酸甜味。在机场可以买到雀巢罐装冰激凌,因为是用菲律宾本国水果做的,所以比国内的味道好很多,人们经常买的是芒果同香芋口味。购买后机场人员会帮你打包并在里面放上干冰,保证24小时内不会化掉,注意托运时不要超重。
其他可选择的伴手礼还有丝绸制品、珍珠、珊瑚、陶瓷、木雕、菠萝纤维衬衫、史前广口瓶、本土手工艺品等。
夜生活:马尼拉对夜生活的热情超乎人们的想象。值得一去的地方有马拉特区的Remedios Circle,马卡地市的Ayala中心、Rockwell中心、The Fort,马尼拉机场附近的滨海大道,奎松市的Timog和Tomas Morato大道,曼达鲁杨市和百适市的奥提加斯中心,利比斯的Eastwood等。

二 : 当我们谈论电影时我们在谈论什么(陈丹青对话焦雄屏)

1.。[www.61k.com]三四年代的电影好就好在她幼稚;
2.看民国电影有时间上的乡愁;
3.民国左翼电影既认真又幼稚;
4.中国电影最早就是娱乐的;
5。我们喜欢五六十年代的电影是因为她跟我们的童年有关,她永远没有那种形态,一个前现代社会,又开心,完全是封闭的,不知道外面的世界是什么;
6.五六十年代的电影完全是民国那般人拍的,赵丹,张瑞芳,延安来的一批人还有想张俊祥这些留美的人,包括那个时候的戏剧,包括我们那个时候最大的音乐史诗叫《东方红》.所有的制作人都是民国的左翼青年。
7.狼羔子对革命的想像和真正革命的人对革命的想像是完全两样的;
8.五六十年代的激情不是装的;
9.第四代导演其实很可怜刚毕业就文化大革命,十年没拍电影,想黄健中,张暖忻,颜学恕(《野生》);
10.第五代是最幸运的导演,他们不是最好的导演;
11.第六代第七代获奖意识强烈(这个念头让他们做任何事情都是跟着这个念头的,很难找回前几代那种傻状态,就是一心一意把这个电影拍出来弄好
12. 我倒希望第五代导演拍得通俗一点,他们不会讲故事。我很难说第五代果然要比前几代多贡献了些什么,我们只能说他们是最幸运的一代,他们也很努力。对于陈凯歌我不太喜欢他的《霸王别姬》,我倒是喜欢他后来被骂得一塌糊涂的《荆轲刺秦王》,然后艺谋我最喜欢的是他的《秋菊打官司》也拍得好,田壮壮的《蓝风筝》也挺好的,我在纽约看了,看了哭,因为拍得右派的家庭,也就是像我的家庭一样,有些感觉让他抓住了。但整体来说,对于第五代我没有想到在大陆会变成这么重要的一件事情。我想想也对了,我们所有人运气,因为我们前面隔了十年是空白,是个断档,然后最先冒出来的人就被注意了
13.陈;我不知喜欢艺术家讲自己吃苦头,是你自已要干这件事情的。
焦;但是他们有很大一段时间在中国是被禁的
陈;第五代?no,第五代他出来就太多的关注了
焦;那是在国际的关注。。。在国内。。。
陈 ;还好啦,这算什么,这跟上一代导演,这人都打死了,都自杀了。。。
焦;不能用苦难的程度来比较这个事情
陈;但我比较喜欢台湾现在的年轻导演
焦;那不一样,他们都是科班出身,非常专业
陈;《海角七号》 《赛德克巴莱》,我多么希望大陆能够拍出想《赛德克巴莱》这样的电影,大陆那么多暴力的历史,一个是没有拍过,一个是拍的零星半点不对 电影还看我都是要看的嘛
焦;还有抗战现在拍成了谍战片
陈;抗战没有什么电影可以看,《鬼子来了》我倒觉得挺好,现在的抗战电影,连续剧也拍了不少,就是瞎编嘛。年轻导演倒也很认真,但他的语境不对,他完全拿着七零后八零后的网络语言塞到士兵嘴里。这么多年的教育,文革的那种文化专制是没有了,然后那种宣传教条其实也没有了,但问题是我们的戏剧学院,电影学院,我的文学教育种种教育就是教到你自己的种种经验不会说,明明是自己的经验,自己失恋,自己闷骚就是讲不出来。 共产党的教条拿到掉了,但是文艺教条又上来了,我很了解是我这一代人在教下面嘛,我这一代人基本上就是教条人了,满嘴大话, 文艺腔。认认真真上课,然后学出来就是傻逼,一点都不会表达了,一个表达力被弄拧巴了。明明是蛮好的一个本子,最后拍坏为止。
陈;你说电影什么是最重要的;
焦;是创意,是敏感度,是跟观众的沟通能力
陈;就是除了他个人的天资,我相信咱们这儿的说法叫人文水准。我相信每一代导演都有天才,我仔细看他们的电影,我设身处地的想,就是我拿到这个题材我要把他拍成电影,我想想他们都已经很了不起了,才能都拿出来了,但如果他们都还不那么好,就是他所处的这个时代,他跟欧美比,跟日本比,他跟台湾比,他的硬伤就是在人文水准不行。现在不是没有钱,也不是没有才能,当然还有一个致命的问题就是大家其实低估了六十年来这种管制,审查我相信大家都知道,然后一点拿他没办法,我相信审查审查,审查到后来你的种性会退化,起先的审查时好东西我拿不出来,现在审查久了以后,我没有好东西了。十三亿人口里边应该有几百个好的导演,但是你发现没有,牛逼的永远就那么几个,那几个还苦得要死,这审那审。机能退化了。倒是现在的年轻人,我觉得有苦说不出,就是他资源太少,然后他拼不过上一代,可是现在又特别商业,特别势利了,所有事情都特别势利,然后你一个二十五岁到三十岁的导演你玩个屁呀,所以你得很会弄,很卑鄙然后很狡猾。很低眉顺眼的,你可能才能捞到一回。

中国导演和观众的代际鸿沟
13.焦;比如说《让子弹飞》你看过吗? 陈;我不喜欢 我不喜欢概念
焦;但是概念无所谓,但是重点是大家认为这是一个民主的表现方式,因为它造成了大家在做解读的一个狂欢节,这个在亚洲周刊的封面都写了,造成中国,就是整个大陆
《让子弹飞》被过份解读是可怜
陈;我看到的是一个空间的可怜,就是你出来一个《让子弹飞》会给这么多解读,它给我的讯息就不是子弹飞,我们没有什么解读
焦;所有大家就玩猜谜游戏
陈;姜文绝对是一个很有才能的导演,他比任何一个第五代导演都有才能,《阳光灿烂的日子》我非常非常喜欢,《鬼子来了》我也非常喜欢,但是他后面两部电影呢,就是一个也是可怜,给憋太久了 ,憋了七八年才熬出一个电影,想法都熬馊掉了都,就是概念,就是他会拿出自己的fantasy,就是要大家来分享他的fantasy,这个要很警惕的。你的fantasy变成娱乐可以,但是你变成有意识形态在里边,有感情在里边,你给现在这些孩子看,我不知道,也许他们会很喜欢,我不知道。我给你举另外一个例子吧就是《1942》你看了没有,你怎么看
焦;我觉得冯小刚是想借这个题材,讲一些自己非常关心的事情,他的身份的问题,他的艺术创作的能力,是他自己的一个自我认证,我认为他需要一个庞大的题材去证明他的多面性。
陈;雄屏真是电影评论家,你NB,你这样解读他,我不说这个电影怎么样,就是你知不知道这个电影和另外一个娱乐电影的反差,他期待会有大票房,大热,结果没人看,他们愿意去看另外一个叫什么囧 ,这个两个不能比较的电影,《泰囧》可能也很好,票房很高。这里面是个什么问题呢,我说你们为什么不去看,他说他的宣传做得太过份了,其中有句话说;你看懂这个电影你就看懂了中国,不然你就不懂中国,那这真的是很愚蠢的一句宣传词。我读到背后的讯息就是年轻人对大叙述,对上一代,对过去的事情的一种厌恶,他甚至不要知道你讲得好不好,我不要来听你这一套,还有什么沉重的事情,什么灾难,种种事情。这个我在年轻人那儿遭遇过,但当旁边有另外一个选择,就比方说娱乐的,他宁可去。这个跟我在美国的经验非常不一样,就是没有比美国更娱乐,更浅薄,更青少年文化,问题所有青少年一旦出现一个比方灾难电影,比方说《辛德勒的名单》或者《泰坦尼克号》,他会变成所有青少年的一个节日,就是所有青少年都会去看,《泰囧》太少了,一个正常的电影市场,想大陆这样子,一年应该有五十部以上《泰囧》这样的电影。香港一年都一两百部这种搞笑的电影 焦 ;五十部了,现在也是五十部了,就是你说五十部像《泰囧》这样的电影存在,存活。 陈;就是你得不断的上菜,我相信一个好的电影文化,我想第一指标是他的娱乐电影,只要娱乐电影,他一定会有好电影,一定会有好的所谓深刻的电影,历史片,文艺片

在电影意义上;世界是一个家庭
14.焦;你怎么看好莱坞电影呢? 陈;我从来就喜欢好莱坞电影,世界不能想像没有好莱坞电影,
焦;好莱坞是制度的最精粹的地方,然后,我们对好莱坞是矛盾的。就是你一方面觉得好莱坞电影非常好看,另一方面觉得好莱坞电影作为一种体制,它 对每一个国家其实是进行文化侵略的
陈;那不是好莱坞的事情,那是美国的问题 焦;那是美国的问题,没有错,但是你没有办法分开,好莱坞是美国的一部分 陈;我想就是你自己弄啊 ,你要弄的好就是一种对抗啊,我想弄不出来的,挺难的。世界只有在电影意义上是一个家庭,那你没办法,他那儿等于是个厨房最大。你弄不过它 但是伊朗电影非常好
焦;伊朗电影和台湾电影是九十年代最重要的两个电影潮流
陈;是,他们是受法国影响
焦;一直到二十一世纪的时候才被罗马尼亚电影替代过去,本来一直是伊朗电影跟台湾电影在艺术的圈子里头独领风骚
陈;罗马尼亚我也看过一个,就是两个大学生打胎 《四月三天两周》 这太厉害了
焦;非常像台湾电影吧!
陈;但我觉得比台湾电影拍得好
焦;没法接受吗
陈;不是没法接受,就是如果要苛评的话,就是伤感主义有点,这种伤感主义不是sentimental那种,而是台湾实在就是一个伤感的地方,不是美学上的伤感主义,而是你怎么弄都有一种伤感主义,老侯的电影,老杨的电影都有。罗马尼亚这个打胎的电影,他没有伤感主义,而且非常社会主义,非常像社会主义国家的事情,这个语境准确极了。
焦;这个电影的导演克里斯蒂安蒙吉来过台湾,我跟他谈过很久,很棒,今年又得了 《山之外》
陈;好厉害,好细腻的感觉,你知道为什么吗、我就觉得人文水准没有断过

二十一世纪艺术的光荣是导演的光荣
15.焦;如果台湾香港大陆这样的一个三角关系,有没有可能带动一些变化呢、
陈;八十年代可以,八十年代,台湾香港真的帮助了大陆,激励了大陆,让大陆活过来,到了九十年代差不多还是这样。现在大陆看不起港台啊,根本看不起港台啊,出来少数就是有脑子的人,就是对讯息有判断的人,他知道台湾香港的良性的东西在哪里我们大陆没有。大陆有钱啊,台湾算个‘。。。。
焦;我碰到过一个女明星,我问他,他刚下台湾。我说你觉得台湾怎么样。她说,怎么这么落后,你看我们那机场都T4了,你们的机场怎么这么小。我当时吓了一跳。
陈;愚民长大了嘛,愚民有钱了就变得这个样子
焦;所以你觉得文化上是有伤害的
陈;绝对有伤害,太大的伤害,已经伤害成功了,中国丧失的是最重要的东西,然后别得东西多出来很多。钱 硬体 新产品 全世界第一,最最重要的东西,跟空气一样的东西没有了
焦;那我问一个可能会被你笑的问题,有没有任何方法,我一再问你,我们可以拾回来
陈;目前看不到办法,而且会更糟糕,现在还不是最糟的时候。更糟的东西还在慢慢来,真的,你会慢慢看得到,我们有时候不应该随便谈论电影,因为拍电影太麻烦了,可是电影又是这样一种艺术,就是你开了一个画展,人说我不懂, 他就不说‘。可是没有人在批评电影的时候说我不懂,我不敢乱说,谁都在批评电影,这是我有时候很矛盾,就是你顶多不喜欢,两个钟头给弄走
可以你有时候看到太多非正式的批评电影的时候,我有会想一个导演好可怜,他拍电影太累了,好不容易弄出来,然后你一句话就讲得一钱不值这样子。
焦;那绘画上呢,如果说你们作为一个 你们做一个创作的画家,你觉得。
陈;我为什么喜欢古典绘画实际上是古代的媒体,那会没有电视,也没有电影,只有古典画家有一点点接近今天的电影导演。就是他必须让这一间房子的画,就是你一进来就给吓到,圣经的,或者神话的,或者是希腊的,或者怎么样,它保证你给震到,你给吓到,今天的艺术家已经不具这个功能了,今天的艺术家跟古代是两种人,今天艺术家在那讲艺术,然后讲个人想像力或者观念,他跟古典艺术家不一样了,我觉得二十世纪最重要的艺术是电影不是绘画。
焦;这也是世界公认的
陈;但是很少画家愿意承认这件事情,就是真正的光荣是过去的画家,而那种光荣实际上是今天导演的光荣。



焦雄屏
1.看《李双双》感动的不得了
2.我们台湾新电影推动的时候,从来没有人去想电影节,从来没有人去想巨大的个人荣耀,最早就是我觉得有一种志气,我们要拍一个东西,要自己看得起自己.不是要别人来肯定你,是你自己这一关最难过,你自己要先有一个标准。
3.第五代在影像上的成就是ok的,推翻了通俗剧;

三 : 《当我们谈论爱情时我们在谈论什么》:《当我们谈论爱情时我们在谈论什

《当我们谈论爱情时我们在谈论什么》,美国当代著名短篇小说家、诗人雷蒙德·卡佛创作的一部短篇小说集,收入卡佛17个名篇:《你们为什么不跳个舞》、《取景框》、《咖啡先生和修理先生》、《凉亭》、《我可以看见最细小的东西》、《纸袋》、《洗澡》、《告诉女人们我们出去一趟》、《粗斜棉布》、《家门口就有这么多的水》、《第三件毁了我父亲的事》、《严肃的谈话》、《平静》、《大众力学》、《所有东西都粘在了他身上》、《当我们谈论爱情时我们在谈论什么》、《还有一件事》。

当我们谈论爱情时_《当我们谈论爱情时我们在谈论什么》 -内容梗概

《当我们谈论爱情时我们在谈论什么》:《当我们谈论爱情时我们在谈论什么》-内容梗概,《当我们谈论爱情时我们在谈论什么》-作品目录_当我们谈论爱情时
当我们谈论爱情时我们在谈论什么

《当我们谈论爱情时我们在谈论什么》是卡佛的成名作和公认的经典之作。收入卡佛十七个名篇:《你们为什么不跳个舞》、《取景框》、《咖啡先生和修理先生》、《凉亭》、《我可以看见最细小的东西》、《纸袋》、《洗澡》、《告诉女人们我们出去一趟》、《粗斜棉布》、《家门口就有这么多的水》、《第三件毁了我爸爸的事》、《严肃的谈话》、《平静》、《大众力学》、《所有东西都粘在了他身上》、《当我们谈论爱情时我们在谈论什么》、《还有一件事》。哑巴毁了我爸爸的馀生,男人和女人的爱逐渐沉重而摇摆不定,过生日的男孩在医院里等待死亡,爱得死去活来的十七岁男孩和女孩有了女儿……普通人有着普通人的愿望,做着再普通不过的事情,但他们发现自己在为生存而挣扎,无法获得在常人看来并不远大的人生目标。他们的生活中充满了窘困和不如意,婚姻破裂,失业,酗酒,破产。卡佛用极简的遣词、冷静疏离的叙事,表现现代社会中人的边缘性以及现代人脆弱的自我意识。卡佛想说,像1个人一样活着并非易事,而且,爱情不过是1种记忆罢了。

[www.61k.com]当我们谈论爱情时_《当我们谈论爱情时我们在谈论什么》 -作品目录

[前言]做1个优秀读者

你们为什么不跳个舞

取景框

《当我们谈论爱情时我们在谈论什么》:《当我们谈论爱情时我们在谈论什么》-内容梗概,《当我们谈论爱情时我们在谈论什么》-作品目录_当我们谈论爱情时
当我们谈论爱情时我们在谈论什么

咖啡先生和修理先生凉亭

我可以看见最细小的东西

纸袋

洗澡

告诉女人们我们出去一趟

粗斜棉布

家门口就有这么多的水

第三件毁了我爸爸的事

严肃的谈话

平静

大众力学

所有东西都粘在了他身上

当我们谈论爱情时我们在谈论什么

还有一件事

[附录]译后记

当我们谈论爱情时_《当我们谈论爱情时我们在谈论什么》 -点评鉴赏

本书由十七篇短篇小说组成,讲述了如餐馆女招待、锯木厂工人、修车工、推销员和汽车旅馆管理员等社会底层的体力劳动者的生活。这些普通人有着普通人的愿望,做着再普通不过的事情,但他们发现自己在为生存而挣扎,无法获得在常人看来并不远大的人生目标。他们的生活中充满了窘困和不如意,婚姻破裂,失业,酗酒,破产。卡佛用“极简”的遣词、冷静疏离的叙事,表现了现代社会中人的边缘性以及现代人脆弱的自我意识。

当我们谈论爱情时_《当我们谈论爱情时我们在谈论什么》 -作品成就

卡佛的这本短篇小说集如同一针强心剂,为美国短篇小说写作注入了新的生命,对美国现实主义写作传统的复苏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小说集里篇幅不长的十七篇小说也使当时名不见经传的卡佛成了1个备受瞩目的小说家,并为他赢得了“美国的契诃夫”这一称号。《当我们谈论爱情时我们在谈论什么》出版后,效仿者趋之若鹜,卡佛成了美国继海明威之后受到模仿最多的作家。那一时期美国文学杂志经常收到被编辑戏称为“卡佛式小说”的投稿。《时尚先生》Esquire)曾开出1个现代人必读的书列(共75本),《当我们谈论爱情时我们在谈论什么》就名列其中。

当我们谈论爱情时_《当我们谈论爱情时我们在谈论什么》 -相关版本

《当我们谈论爱情时我们在谈论什么》:《当我们谈论爱情时我们在谈论什么》-内容梗概,《当我们谈论爱情时我们在谈论什么》-作品目录_当我们谈论爱情时
《当我们谈论爱情时我们在谈论什么》

当我们谈论爱情时我们在谈论什么

作者: (美)雷蒙德·卡佛 着,小二 译

出 版 社: 译林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0-1-1

字数: 109000

开本: 大32开

定价:¥22.00

当我们谈论爱情时_《当我们谈论爱情时我们在谈论什么》 -作者简单介绍

《当我们谈论爱情时我们在谈论什么》:《当我们谈论爱情时我们在谈论什么》-内容梗概,《当我们谈论爱情时我们在谈论什么》-作品目录_当我们谈论爱情时
雷蒙德·卡佛

雷蒙德·卡佛(1938-1988),美国当代著名短篇小说家、诗人,美国“极简主义”代表作家,并被誉为“新小说”创始者。1938年5月25日出生于俄勒冈州克拉斯坎尼镇,1988年8月2日因肺癌去世。高中毕业后,即养家糊口艰难谋生,业馀学习写作。卡佛人生的前一半充满了苦难与失望。失业,酗酒,破产,妻离子散,友人背弃,坠入人生之谷底。晚年文学声名渐高,却罹患肺癌,50岁便英年早逝。卡佛的作品风格和他自身经历密切相关,精简冷硬。他不是用天才来写作,而是呕心沥血的写作。卡佛一生作品以短篇小说和诗为主,代表作有《请你安静一下好不好?》、《谈论爱情时我们说些什么》、《大教堂》、《何方来电》等。

当我们谈论爱情时_《当我们谈论爱情时我们在谈论什么》 -序言

大概10年前,我所在的杂志还没有现在这样忙碌,主编朱伟先生还有闲情给我们上古典音乐欣赏课。他拿来马勒的交响曲给我们听,适时地有两句讲解,那时候谈一篇稿子的好坏,也往往从庄子和莎士比亚说起。有一天下午,他问我最近在看什么小说,我说,看昆德拉。他皱眉头,怎么都还在看昆德拉?那时候,米兰-昆德拉已经流行了很多年,朱伟先生对他评价不高——也就是个三流小说家吧。朱先生原来在《人民文学》当小说编辑,后来在《读书》杂志写专栏专门评点小说,我当然很相信他对小说的鉴赏力。那天下午,在他的办公室里,他给我上了一堂小说课,主要讲的就是卡佛的小说,他甚至把《家门口就有这么多的水》的故事复述给我听。后来,我找到了于晓丹翻译的那本卡佛小说集。据说,朱伟担当小说编辑时,郑重向于晓丹建议,要多翻译卡佛的小说。

2008年年初,我在选题会上说,现在互联网上活跃着一群翻译家,有字幕组,有翻译大学课程的项目,“有1个家伙在上海,专门翻译卡佛的小说”。那天会议上,我们确定做这样1个题目叫“互联网翻译家”。

我是在“3rdcolour”的博客上看到小二翻译的小说的。“3rdcolour”在兰州,他喜欢看卡佛的小说,但很难找到书,就建了个博客,叫“寻找雷蒙德·卡佛”。小二老早就开始翻译卡佛,也找到这个博客,他把自己翻译的作品给“3rdcolour”寄过去。很快,我就和小二敲定在上海见面。我们大概谈了有4个小时,然后呼朋唤友一起吃了顿晚饭。小二打篮球,喜欢合唱,是个高级管理人员加高级工程师,但自称是个焊电路的,这不是那种假装的谦卑,而是他打心眼里认为,挣钱做生意造福于别人服务于社会,这还不够,最好还要给“文明”做出一点儿贡献。

再后来,我采访陆建德老师,陆老师给我讲凯恩斯的1个小故事——1945年,凯恩斯从《经济学杂志》主编一职卸任,顾问委员会为他举行宴会,他在致谢时来了个修辞上的反高潮。他要为皇家经济学会和经济学家干杯,并说在座诸位都是受托人(trustees of...),此时他略作停顿,大家以为他要说的是文明的受托人,不料他故意让众人失望:“为经济学家、为并非创造文明之受托人,而是创作文明之可能性的受托人诸位,干杯。”真正受托创造文明的,是凯恩斯的那帮朋友——布鲁姆斯伯里团体里的那帮艺术家和作家。

咱们这里的经济学家不会有这样的看法,咱们这里的作家也担当不起这个。即便是看小说的人,也多数自甘于边缘和异类了,你要是一不小心成了文化消费的“主流”,那你得多差劲啊。所以,偷偷看点儿一般人不知道的小说,就我而言,是特别有优越感的1个事儿。

那次,在上海,麻省理工学院的亨利·詹金斯(Henry Jenkins)先生也接受了我们的采访。他说,互联网上正兴起1种“参与文化”,推动这种文化形成的是“粉丝”,全世界的“粉丝”联合起来,共享信息;他还说,互联网可以兴起1种新型的“世界主义”,以往1个孩子要了解世界,就要到处去旅行,见识各地的文化,现在他可以通过互联网更加便捷地了解这个世界。嗯,这位先生说得多好啊。

2008年冬天,译林引进的卡佛小说集出版了,我问小二,怎么还不见他的译本有动静,他好像并不着急。自打上海的采访之后,我们没再见过,有什么事情都通过网络交流,比如豆瓣的“卡佛小组”。还是通过互联网,我看到1个读者对卡佛的评价——“卡佛如果是1个伟大的小说家,那么他必定也同样有这样属于他自己的不可复制的气质,这和他是不是1个LOSER,是不是一生穷困,是不是描述底层人民的生活没关系……你要是硬要我说属于卡佛的独一无二的气息是什么,我也说不上来,也不想说,反正书里的一切都是这个叫做雷蒙德·卡佛的家伙的,那只老孔雀,那只恶心的耳朵,那只面包圈,软座车厢,这些都是他的,这个穷鬼的,这些平常的卑微的不起眼的琐碎日子,就这样成了永恒,而他拥有这一切,永远拥有。”

这个帖子现在就贴在“寻找雷蒙德·卡佛”的网站上,我不知道这位老兄是谁,但他绝对是小说的“优秀读者”。在我看,“3rdcolour”、小二,包括区区在下,都算是卡佛的“优秀读者”,这个名词是纳博科夫的《文学讲稿》里提出来的。当然,从喜欢卡佛的小说到动笔翻译其所有的小说,小二俨然是个“翻译家”,我们不过是一帮乐于分享,懂得欣赏的“粉丝”,愿意把卡佛的东西炒得热一点儿,但是,面对卡佛,还有更多的一些了不起的作家,做1个“优秀读者”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儿。

当我们谈论爱情时_《当我们谈论爱情时我们在谈论什么》 -评论

我在描写人生微妙、难解却又真切人性的细节上。多数来自雷蒙德·卡佛的启发。

——村上春树

但爱这个字——这个字在逐渐变暗,变得沉重和摇摆不定并开始侵蚀这一页纸,你听。

——雷蒙德·卡佛《爱这个字》

你们在相遇之前也曾爱过别人……如果我们俩有谁出了事,我想另1个,.另1个人会伤心一会儿,你们知道,但很快,活着的一方就会跑出去,继续再次恋爱……所有这些,所有这些我们谈论的爱情,只不过是1种记忆罢了。甚至可能连记忆都不是。

——《当我们谈论爱情时我们在谈论什么》

卡佛的极简绝不仅仅文字的,他在表达对自身和所写世界的根本看法。中国读者喜爱卡佛,是一件特别好的事情,他让很多很多人真正感知到自己生命中确实有1种荒凉的,令人胆寒的巨大沉默。

——<人民文学>主编李敬泽

这就是我喜欢卡佛小说的原因。……阅读他的小说,成为身临其境,依靠智商去追索的过程。追索过程充满神秘,神秘中感觉到他所要表达的内核,会有1种被震撼的感觉。

——<三联生活周刊>主编朱伟

我想卡佛恰恰抓住了人生共通的经验:那些表面的成功者,内心藏着巨大的不安与颓唐,卡佛小说映照出他们同样苍凉、毫无诗意的生活。

——《三联生活周刊》副主编苗炜

读卡佛读的不是大朵大朵的云,是云后面一动不动的山峰。读的是一代美国人的心情,也是我们自己这一代中国人的心情。

——作家苏童

当我们谈论爱情时_《当我们谈论爱情时我们在谈论什么》 -书摘

凉亭

那天早晨,她把提切尔浇在我的肚皮上又舔掉。到了下午她想从窗户跳出去。

我说:“霍莉,不能再这样下去了,这事必须了结。”

我们坐在楼上1个套间的沙发上。这里有很多空房间可以选择。但我们需要1个套间,1个可以边走动边说话的地方。所以那天早晨我们给汽车旅馆办公室上了锁,去了楼上套间。

她说:“杜安,这真要了我的命。”

我们在喝加了冰块和水的提切尔。上下午之间曾睡了一小会儿。后来她下了床,只穿了内衣,威胁说要从窗户那里爬出去。我只好搂着她,虽然只有两层楼高。但还是要这样。

“我受够了,”她说道,“我再也受不了了。”

她用手捂住脸,闭上眼睛。她的头前后晃动,同时哼哼呻吟着。

见她这样我难受得要死。

“受不了什么?”我说,尽管我当然知道她说的是什么。

“我不必对你再说了,”她说,“我控制不住自己了。脸也丢尽了。我曾是个那么要强的女人。”

她刚过三十,是个有魅力的女人。高个子,有着长长的黑发和绿色的眼睛,是我认识的唯一1个绿眼睛的女人。过去我常说到她的绿眼睛,她告诉我说正是这双眼睛让她觉得自己与众不同。

难道我还不知道这个!

这一桩接一桩的事情让我觉得糟糕透顶。

我能听见楼下办公室的电话铃声。它一整天都在那里断断续续地叫着。甚至我在打盹时都能听得见。我会睁开眼,凝视着天花板,听着铃声,琢磨我俩之间到底是怎么了。

也许我该看看地板。

“我的心碎了,”她说,“成了一块石头。我不行了,最糟糕的是我再也没用了。”

“霍莉。”我说。

刚搬来这儿做管理员时,我们觉得总算熬出头了。不用付房租和水电,外加1个月三百块。哪儿去找这样的好事。

霍莉负责账目。她算得清楚,客房大多都是她租出去的。她喜欢和人打交道,大家也喜欢她。我负责庭院里的事,修整草坪剪杂草,维持游泳池的清洁,还做些小的维修。

第一年可以说是万事如意。我晚上做着另一份工作,我们的状况在改善,有了自己的计划。某一天的早晨,我也不知道。这个瘦小的墨西哥女仆进来做清洁时,我刚给1个客房的卫生间铺好瓷砖。是霍莉雇的她。我实在说不上以前曾注意过这个小东西,尽管彼此碰面时说过几句话。我还记得,她称呼我先生。

总之,事情就这样接踵而至。

从那个早晨起我开始留意她。她是个长着洁白牙齿的极好的小东西,我习惯于看她的嘴。

她开始用名字来称呼我。

一天早晨,我正在修1个卫生问的水龙头垫圈,她走了进来,像其他女仆一样打开电视机。就是说,她们在打扫时都这样。我停下手里的活,走出卫生间。看见我她有点意外。她轻笑着叫出了我的名字。

她刚说完我们就倒在了床上。

“霍莉,你仍然是个自信的女人,”我说,“你仍然是最棒的。别这样,霍莉。”

她摇摇头。

“我心里的东西死了,”她说,“虽然它坚持了很久,但还是死了。是你杀死了它,就像是你劈了它一斧子。现在一切都龌龊不堪了。”

她喝完了酒,然后放声大哭。我试着搂住她。但没用。

我给我俩添了点酒,留神着窗外。

办公室前面停了两辆挂着外州牌照的车子,开车的站在门口说话。其中的1个刚对另1个说完什么,他托着下巴,打量着客房。那儿还有个女人,她把脸贴在玻璃上,用手遮住眼睛,向里面张望。她又推了推门。

楼下的电话响了起来。

“甚至我们刚才干那件事时你还想着她,”霍莉说,“杜安,这太让人伤心了。”

她接过我递给她的酒。

四 : 当我们谈论阅读时我们在谈论什么 ——阅读理由之我见

文/阿司匹林

一天,博尔赫斯瞎了。他说,我终于看见了整个世界。

瞎子如何看?大文豪自有他的解释。“因为整座大英图书馆都在我的脑中。”

漂亮。我就喜欢这般性感而傲慢的回答。

才疏学浅,读书甚少,自觉不适合谈阅读。

说不上痴迷,但仍旧喜欢。痴迷的人,在我看来应该是这样:老师甲,年轻时逛书店,遇上喜欢的,可以站着看一天,滴水未饮,片食未进。

还有那些挑灯夜读的,从古至今,由南到北,对着一豆灯火,一捧书,静悄悄却又喜滋滋地活着。夜色寂寥。

我生性懒惰,从未像他们那样热衷于一件事,热衷到肉体低到尘埃里,只剩灵魂在世间游荡。不过书对我的吸引力还是有的。人之砒霜,己之蜜糖。一部人在很讨厌阅读的时候,我在这边自得其乐。

要问原因,很复杂,说不清,因为意识到的时候已经喜欢上了,不仅如此,甚至还让它成为了生活的一部分。不可遏制,无法逆转。

不过细究起来,能说的也有很多。

伊莎多拉·邓肯,舞蹈家。被问及老师是谁,答曰:贝多芬、尼采、瓦格纳。

木心也爱尼采和[www.61k.com]瓦格纳,视他们为挚交。其他一些,罗曼·罗兰、高尔基这类,包括纪德,年轻时和他们是好朋友,后来就分手了。

老师甲,自由浪漫的人,爱拜伦爱得死去活来,整个青春都献给了他。

说穿了,他们都在阅读中找导师,找朋友。

朋友,无非就是分担痛苦,分享喜悦。导师,无非就是指点迷津。

很多时候我们不开心,总以为自己遇到的苦难是最让人熬不住的,天快塌了,要抑郁而死了。可是,你往后看,贝多芬聋了,博尔赫斯瞎了,昂山素季被软禁,莫奈到后来也成了白内障。对他们而言,与生命同等重要的东西消失了,但他们仍坚持下来,并创作出更伟大的作品。读到这些,我们还有资格和勇气跟自己过不去吗?再不济,想想司马迁,他比我们任何人都悲壮。

当然,这些朋友导师不仅于我们有益,他们本身也是性情中人,人格魅力锐不可当,不交往可惜了。

叶芝,长情的男人,情诗差不多都为一人所写。求婚三次,都被拒绝。临死之前仍盼望着旧情人来看他一眼,终不可得,抱憾而去。

但丁则更神奇,九岁在桥上遇见初恋贝雅特丽齐,从此再没能忘掉她容颜,所谓“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果不其然,八年后第二次街头偶遇,一眼认出,并强烈地感觉到自己仍然爱着她。只可惜少女后来嫁为人妇,不久便离开人世。但丁太痛苦,于是写《新生》,写《神曲》,把她写做女神和天使,用自己的方式继续执着而热烈地爱着她。

要想性感,必须感性。他们可以感动千万人,却最终感动不了一人。

太过动人的传奇,往往会成为平凡人长吁短叹的理由。因为我们不曾经历,所以只能仰望。

由于经验的缺乏,我们的生活有时会显得很无聊。

由于时空的限制,我们的生活有可能会无聊地令人发指。

比如说,凭什么要我做1个二十一世纪自我献身的人民教师,我想去荒岛上,成为另外1个鲁滨逊。

又或者,凭什么要我相信现代科学,我就喜欢神秘的事物,最希望和德古拉伯爵生活在一起。

每个人都不满足于自己现有的生活,总渴望另1种,更精彩更美好的。对他们而言,希望总在远方,生活总在彼岸。有的人甚至嫌弃生命太短,没体会尽各式各样的人生就匆匆死去,不值。

很好,一切皆有可能。但实现这些可能的途径不是做梦,而是阅读。

就好像摩西劈开红海,犹太人民为之震惊,原来这里竟然还有一条路。

阅读正是如此,作品,作品背后的作家,作家背后的故事,就是我们精神上的摩西。当他指引我们向一片闻所未闻的光明之地前行时,即使埃及生活很富裕,我们也不愿意再回去了。

因为一旦生命的其他可能性被打开,人就能够彻底舒张,浑身通透,迎接扑面而来的新鲜事物。从古希腊到未来三十世纪,从阿尔卑斯山到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如同等待贩售的商品般琳琅满目,任君选择。我们走马观花也好,细细品味也罢,虽然肉体可以被禁锢,但思维和想象力永远自由。

于是,所有人都拜倒在摩西脚下,亲吻他创造的每一寸奇迹。

康定斯基说,1种无限的红色只能由大脑来想象。

去吧,为了我们理想的生活。去吧,为了我们诗意的栖居。

不过要小心。伍迪·爱伦曾拍摄《午夜巴黎》,不光为了娱乐,更是想给我们1个忠告:

“每个人都有自己向往的黄金时代,包括黄金时代的人。”

人可以有欲求,但不能欲求过度。适可而止就行了。

行走那么久,还是要回归现实生活的。

我们可以在阅读中看见桃花源,找到永无乡,但依旧改变不了中国现今雾霾弥漫的事实。

大环境一时半会儿难以改变,我们却可以学会调侃。比如说,最近的天气是为了营造1种宾至如归的氛围,让访华的卡梅伦重回工业革命时期的故乡。卡相要是听见了,估计也会很开心,直夸中国网民有趣。

读多了,俏皮话自然也就多了,生活的滋味就更明显了。

一直强调人文关怀,到底什么是人文关怀?就是了解人,解放人。

这种事情从文艺复兴时期已经开始。那时人们也在阅读,通过阅读了解古希腊文化精神,然后努力拯救人们与水深火热的中世纪。

人性的文明可谓一直在进步,自从西蒙·波伏娃那句“女人不是生而为女人的,而是后天被塑造而成的”的名言传播开来后,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性别与性格之间其实并没有存在多大联系,社会上对男女的划分,有的时候是1种歧视。我们对自己的身份认同并不需要别人插手。爱亦如此,既然它可以超越年龄,国界,必然也能超越性别。E·M·福斯特曾在他略带自传性色彩的小说《莫里斯》中悲伤地写到:“英格兰一直不愿意接受人类的天性。”而今,女王伊莉莎白二世已经签署了保护同性恋权益的法案,越来越多的彩虹旗飘扬在城市的上空。王尔德如果泉下有知,也会感到欣慰。

还有那些一度被认为是伤风败俗的作品,逐渐也能重见天日,得到了人们新的认识。很多人,是看过纳博科夫的《洛丽塔》后,才开始正确对待恋童癖心理。毕竟,那些看似罪恶下流的人也是人,他们的心灵也和平凡人一样,渴望被理解和尊重。

林林总总地絮叨半天,无非是想让人意识到,真的,人是没有理由不去阅读的。

然而我们的征途尚远,越往深处走,就越会发觉它实际上是一座小径分叉的花园,无数的可能性潜藏在我们周围无数的时空中,真实与虚幻,谎言与真相,交织夹杂。不过别害怕,在我们的大脑能装得下一座大英图书馆之前,先尽情地迷失在其中吧。

原文:http://noaspirin.lofter.com/post/21848b_b68ccb

五 : 兵临城下影评-当我们谈论战争的时候,我们在谈论什么

瓦西里扎伊采夫 兵临城下影评-当我们谈论战争的时候,我们在谈论什么

兵临城下电影观后感

电影《兵临城下》(ENEMY AT THE GATES)由法国名导让·雅克·阿诺Jean-Jacquet Annaud执导,改编自作家威廉·克雷格1973年创作的同名纪实小说,是一部以二次世界大战中斯大林格勒攻防战为经纬,穿插、刻划战争中敌友间人性、爱情、亲情、友谊及真诚、虚浮和争斗、平和之辨。[www.61k.com]

本片呈现给观众,在斯大林格勒战役中民族英雄战争勇士瓦西里扎伊采夫Vassil Zaitsev(裘德·洛Jude Law饰)的历史传奇故事。

本片编剧阿兰·高德曾向导演让·雅克·阿诺提起威廉·克雷格的一本书,描述的是在斯大林格勒战役中,一位年轻的俄国平民牧羊人与一名德国贵族军官之间的龙争虎斗、生死对决,于是阿诺及高德为了研究故事背景,来到斯大林格勒,亦即现在的伏尔加格勒,同时找到了瓦西里扎伊采夫的生平档案,据此资讯编创剧本,让本片具扎实的史料背景和浓郁的史诗风格。

瓦西里扎伊采夫原为一个平凡的牧人,幼时获祖父培育在猎枪击射方面有独特技艺,细心瞄准、沉稳扣扳机、耐性毅力等待猛兽猎物上钩入套,亲长叮咛常萦绕耳畔;惟有一幕场景永生难忘,一次射击疏失、大意未中,猛野大兽遂叼啃吞噬小动物诱饵,生灵顿骤消逝!茫咎失落、愧感而悲悯,……足证他不是麻木不仁的嗜杀之徒;然而,为了济弱扶倾、救亡图存,瓦西里也能满腔正气、义薄云天,助寡弱而击暴强,坦白耿直、热情诚挚。当纳粹德军铁蹄蹂躏苏联邦土家园时,全国地无分东西南北、人未别男女老幼均投入救国拯民的战斗行列,对抗希特勒麾下德军疯狂蛮横的侵凌、杀戮,也使瓦西里热血澎湃、壮志凌云,期尽匹夫微责、弼援前线,杜国亡危,兴振俄罗斯,遂毅然执干戈卫社稷、投身军旅。公元一九四二年九月二十日,瓦西里和许多俄国子弟兵被遣赴火线-位于伏尔加河畔的斯大林格勒!于运兵卡车上,瓦西里邂逅了气质出众、媛丽贤慧的女知识青年塔妮娅Tania 军官(雷切尔·薇姿Rachel Weisz饰),深受吸引;之后,在战场上又数度遭遇结肝胆相照的朋友。一名苏联政战文宣部军官丹尼洛夫Danilov(约瑟夫·费因斯Joseph Fiennes 饰)的座车遭敌火轰翻,值四面德军危迫时,幸瓦西里展现神技,连毙一名德国高级军官及四名随从官兵,突围挽救了丹尼洛夫性命。丹尼洛夫政战官向新任俄军驻防领导尼基塔赫鲁晓夫将军Nikita Kruschev(鲍伯霍金斯Bob Hoskins饰)进言,欲将士兵狙击手瓦西里扎伊采夫塑造成抗德之民族英雄,以收振奋民心士气、挫敌攻伐意志之效,赫鲁晓夫採纳此意见,果真大大提升了守城全体军民同胞之士气,并激发其高昂抗敌意志!城内居民费太太和她的爱儿沙夏 Sacha(童星格柏瑞尔.马夏尔.桑姆森Gabriel Marshall-Thomson饰),也视瓦西里、塔妮娅宛若亲人;烽火中,塔妮娅、瓦西里的情爱亦在蔓延、开展,惟因丹尼洛夫暗恋塔妮娅,遂对瓦西里产生妒意。……瓦西里神准枪法歼灭无数敌军,逐渐他的威名在德军阵营里也是人人皆知,德方为扭转劣势、提振斗志,乃派出最顶尖精专的狙击神枪手康尼(梅耶康尼)上校(Major Konig)(艾德哈里斯Ed Harris 饰)捕杀追击瓦西里;康尼上校之子甫命丧斯大林格勒沙场,国仇家恨使康尼倾全力执行任务,瓦西里数次遇险,终因其他同胞及塔妮娅协助,技高一着而化险为夷,千军万马、尸横遍野中,两大神枪手展开一场搏命殊死战……。丹尼洛夫利用沙夏垄络康尼为其刺探敌情,卒被老狐狸般深算的康尼上校识破,戕害沙夏,小英雄惨遭魔爪,塔妮娅、瓦西里义愤填膺,一面誓言为小沙夏报仇,一面又思后撤费太太并隐瞒其实情;在愧咎的丹尼洛夫协助下,费太太被准撤离危城,护送过程塔妮娅被炮火流弹击中致重伤,在沙夏之母费太太恳求下,医官救援塔妮娅后送,生死未卜……。遭逢一连串战局演变、沙夏成仁,以及被塔妮娅、瓦西里真情挚恋感动的丹尼洛夫,未送出不利瓦西里的政战思想报告,告知瓦西里他的爱人不幸伤重讯息,并忏悔自己之自私、妒火,为瓦西里挡挨了康尼上校的子弹而殒命身亡。

化悲愤为力量的瓦西里发振神威,和康尼上校血拼对决,终于克敌胜机诛杀了康尼。看到费太太给沙夏在渡口边树上告示栏的留言,寻线抱一丝希望觅寻塔妮娅……;此际,德军已溃败,一九四叁年二月,德军指挥官费德烈克冯保路将军投降,而希特勒的纳粹德国也敲起了覆灭的丧钟……。皇天不负苦心人,瓦西里和伤癒的塔妮娅重逢,千言万语、无限感慨……,互相倾诉,……彼此心连心、携手长伴。

依据战后统计,斯大林格勒攻防战中,双方死亡数据极为惊人,德方有约八十万名(含德国、罗马尼亚、意大利、匈牙利等国官士兵及当时反抗斯大林的俄军),俄(苏联)方则约有一百一十万名!而斯大林格勒市原有五十多万人口,战争期间或后撤、或逃离、或被杀害者,不计其数,只知战后幸存剩下者为一千多名。史上穷兵黩武的野心侵略者,势必因霸道暴虐而衰亡,本片具有惕省警世意味。片中俄方援军在德军炮火、猛烈阻击中强渡伏尔加河入城,讽刺的是受碍者若回头不前,将迳遭俄方军队击毙;于是血染伏尔加河的死伤官兵,竟又甚多是戕亡在同胞、友军自家人手里,不胜唏嘘。该市守军弹药医品短缺、武器补给严重不足,俄方原守军指挥官向新到任的赫鲁晓夫元帅陈述窘状时,竟遭蛮横之赫鲁晓夫掏枪迫其自裁,亦非带兵领导统御的正面示范。苏联军方只一味想塑造瓦西里的英雄型像,却忽略常人爱好和平、讨厌战争的真谛天经,犹如片中瓦西里曾经反应予丹尼洛夫的感觉:只想作一平凡朴实的人,不要刻意夸大宣扬他的战功,成千上万戒备御敌、守城牺牲的军民每个人都是英雄……;战争的确为残酷惨凄、耗竭人性、扼杀生命,不明智、愚蠢的人类活动,宜发挥墨翟(墨子)《兼爱非攻》的智慧,崇和弭兵。仁义之师往往能聚民心士气,发为克敌致胜的动力,击溃贪婪、漠视人道的霸野之众。

战争中,可发现人性之最黑暗面、最光明面,亲情浓郁、悲欢离合,友谊历练、恩仇交杂,邪恶善正、恣意大公、博爱鄙俗、欲望理念、美好丑陋、生机死气,尤其战争时际交织的不渝爱情、永恋盟誓,使得战争文艺成了历久不衰的电影类型、题材。

《兵临城下》片中一个重要元素是瓦西里和塔妮娅之间的爱情,以及丹尼洛夫强烈的妒意。塔妮娅这角色是一个真实人物,她是斯大林格勒一役中的女兵,她是真的爱上瓦西里,这角色反映了当时女性在苏联军队中的重要性,斯大林格勒的高射炮多半是由年轻的女志愿兵操作,她们亦担任医疗看护的工作,冒着生命危险把伤兵抬到安全之处;更有成千上万的女工在工厂制造弹炮和其它必需品……。导演挑中以《天才雷普利》获得奥斯卡男配角奖提名的帅哥裘德·洛饰演主人翁瓦西里,导演阿诺说:“我看过‘天才雷普利’粗剪版,我就觉得他很有魅力,他的眼神流露着聪颉和活力。但是他却非常安静和内敛,我从一开始就知道他很了解瓦西里这角色。”《莎翁情史》中的男主角约瑟夫·费因斯饰演丹尼洛夫一角,丹尼洛夫发掘了瓦西里,并且把他塑造成民族英雄,但是他也和瓦西里争夺一位年轻女兵(女军官)的爱。导演希望能找到一名刚柔并具的女演员,演出这名美丽的女兵才有说服力。他挑中了瑞秋怀玆.魏玆(瑞秋怀玆)这么形容她饰演的角色:“女军人塔妮娅很有原则,她也很坚强,她一开始并不知道战争是什么,对她来说这是一场历练,她自愿保卫国家,丹尼洛夫想要保护、关爱她,但是她也爱上受她吸引、自然朴实的瓦西里。”

至于出身贵族的德军神枪手康尼上校,导演找来曾经入围奥斯卡奖的硬里子美国演员艾德哈里斯饰演。

工作人员最大的挑战就是找到一个宽阔的场地,作为片中斯大林格勒、红场的场景,以及窝瓦河的所在。美术指导沃夫克罗格、导演阿诺和制片约翰史考菲德为了勘景踏遍了苏俄、罗马尼亚、立陶宛、波兰、匈牙利、捷克和英国,最后才找到最合适的场地。

斯大林格勒战役被公认为二次大战的转折点,制片史考菲德说:“想到要动用七架摄影机,加上爆破场面和数百名临时演员就让人感到害怕。我们必须在一个星期之内找来几百名年轻人充当士兵,很多人根本就没见过枪,所以他们必须接受严格训练;老实说,我们原先以为他们不会来,但是他们都很想参与本片的拍摄。”本片于一九九九年十一月在德国开拍,二000年四月杀青,并展开后制作业,上映后,票房、口碑均颇佳。

一九四二年到一九四三年间的斯大林格勒之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最具决定性的战役之一,并且对二十世纪后半期的政治版图产生深远的影响;一九四二年夏,德军向苏联展开大规模侵略行动,当时苏联是美国的盟友,和“盟军”一起和纳粹德国作战,德军经过精密的计算和筹备后,历经一千多里的长途跋涉,对位于伏尔加河畔的工业重镇斯大林格勒展开猛烈攻势。

德军很有信心能够攻下这座城市,但是当时斯大林格勒的军民却誓死抗敌,阻止了德军向东推进的攻势,有效挫其锐气,也成为二次大战的转折点,从这一场决定性的战役之后,德军就在盟军的反击之下节节败退……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被侵略者历史创痕重伤之苦痛,犹存心悸,侵略者亦有反省检讨之举措,形成民主国家纷纷在宪法中采取国际和平主义。两德统一后德国宪法设有若干和平维持规定;并在第四条第三项明文:“任何人不得违背其良心而被迫参加战争。”同时在该宪法(基本法)第二十六条作禁止扰乱和平与准备侵略战争活动规制,即:“扰乱国际和平关系活动、或以扰乱为目的活动──尤其准备侵略战争的活动,均系违宪。此等活动应受处罚。”
原文链接:兵临城下电影观后感

本文标题:当我们谈论爱情时-当我们谈论马尼拉时,我们在谈论什么?
本文地址: http://www.61k.com/1122770.html

61阅读| 精彩专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苏ICP备130363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