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阅读

相思-相思

发布时间:2018-04-15 所属栏目:经典散文

一 : 相思

花开到荼蘼

相思还飘在晚风里

一叶小舟载着愁绪

摇晃着在江上流浪

花开到荼蘼

相思仍泊在月光里( 文章阅读网:www.61k.com )

一镰弯月割下一枚红豆

掉在湿漉漉的眼睛里

花开到荼蘼

相思却隐在苍穹里

一曲清唱瘦尽阑珊意

忧然相思 不尽相思

二 : 《相思》

《相思》
作者:王维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注解:
1、红豆:又名相思子,1种生在岭南地区的植物,结出的籽象豌豆而稍扁,呈鲜红色。
2、采撷:采摘。

韵译:
晶莹闪亮的红豆,产于岭南;
春天来了,该长得叶茂枝繁。
愿你多多采摘它,嵌饰佩带;
这玩艺儿,最能把情思包涵!

赏析:

??这是借咏物而寄相思的诗。一题为《江上赠李龟年》,可见是眷怀友人无疑。起句因物起兴,语虽单纯,却富于想象;接着以设问寄语,意味深长地寄托情思;第三句暗示珍重友谊,表面似乎嘱人相思,背面却深寓自身相思之重;最后一语双关,既切中题意,又关合情思,妙笔生花,婉曲动人。全诗情调健美高雅,怀思饱满奔放,语言朴素无华,韵律和谐柔美。可谓绝句的上乘佳品!

据《云溪友议》载:安史乱时,唐宫乐师李龟年流落江南。一次于湘中采访使筵上唱这首诗,满座遥望玄宗所在的蜀中,玄然泪下。可见此诗在唐代当时传诵的情况。这首诗,一直传诵到今天。

早年读这首诗,觉得没什么难懂,也不曾细心寻味。这首诗从字面上确也看不出有什么深奥的地方。现在重新来读它,忽然想到这样1个问题:诗是为何事而感发呢?“君”是谁?“南国”是否即“伊人”所在之地?这一连串的疑问、委实有些茫然。既然无术起千年前的诗人于地下。本事也就无从知道。但这终竟是值得玩味的。读诗如不去作深一层咀嚼,恐怕也就品不出什么味道了。不是么?红豆自是生在南国,它在秋季开花,也是连小孩子都知道的常识。用红豆表相思,在人们生活中是司空见惯的,并没有什么新奇。这些意思,又何须诗人写一首诗?当然不能作这样的表面理解。这诗显然有寄托。

正因为无从了解诗本事,后人读诗时往往产生似懂非懂、扑朔迷离的感觉。诗的好处大约也就在于此。一首诗常常随着岁月的流逝,供读者驰骋想象的艺术空间不断嘭胀,以至于不同时代,具有不同教养、经历和心理状态的读者都可以从其中找到自己所需要的东西;各自于理解中创造着自己的艺术世界有的可能和原诗有某些关联,有的仅把原诗当作一点由头,有的则同原诗离得很远。《相思》一诗的魅力即源于此。

然而《相思》毕竟有着自己的独创。

诗中有2个关键字眼,1个是“相思”,1个是“君”。这2个词的外延都十分宽广。“相思”之情,人皆有之,相思的对象可以是任何人.而“君”,也可以是任何“1个”。“相思”具有对象性和专一性,情有所专注,因此它表示的是1种特殊的深挚之情。千百年民族文化心理造成这一词语内涵的凝固性。一提到“相思”,无论什么人都会即刻想到男女之爱或与这类感情相通的友谊。似乎愈到后世,内涵愈向前一义凝聚。所有这些,就造成向其中填入任何具体内容的前提。

这首诗的表达方式是很别致的。1个晴朗的秋天,诗人信步走到野外.望见那一颗颗红得透亮、晶莹如珠的红豆结在枝上。油然而生情思。此刻心中日夜思念的人儿倏然化作眼前的红豆.犹如她就立在眼前。1个“劝”字充满深情,“相思”一语加一表程度的副词“最”,更是情深意长。本来是诗人怀人。诗人却遥嘱对方“采撷红豆”,不说人相思。而说“此物最相思”,无限的怀念,感慨称,都在这用字的轻重上。“劝”,“最”一经同“君”、“相思”组合,诗人内心的感情就曲折完足地表达出来。正是这一表达方式,使读者受到深深的打动,由此产生联想,从而把诗的境界变作读诗人的主观境界。

这首诗的生命力,都还在于它的取象。“红豆”会使人联想起一些长期流传的、具有深厚民俗基础的爱情故事,如相思木、相思树之类、这些,丰富了诗的内涵,联结着历代读者的心灵。

注释:
[1] 红豆:又名相思子。木本,于秋季开花,结实如豌豆,色鲜红。
[2] 撷(读xie协):采摘。


三 : 相思

(www.61k.com]

四 : 相思

夜雨秋波敬伊红,月色无香寒雪迎。

十里长街残酒落,试问罗衣瘦梦容。

此情孤零愁眉处,惊起相思万万层。

憔悴人如雁鸣湖,只闻其声未见影。

消魂昨寒不归路,碎身人间暗恋情

本文标题:相思-相思
本文地址: http://www.61k.com/1120306.html

61阅读| 精彩专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苏ICP备130363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