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阅读

农村产业发展规划-农村文化产业发展滞后的原因与推进措施

发布时间:2017-10-02 所属栏目:发展民族文化产业浅析

一 : 农村文化产业发展滞后的原因与推进措施

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极具发展前景,发展好农村文化产业会极大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下面是小编搜集的一篇关于农村文化产业发展滞后原因探究的论文范文,欢迎阅读参考。

(www.61k.com)

文化产业在我国兴起的时间还很短,属于新兴产业。相对于国外文化产业在经济发展中贡献突出来说,我国的文化产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例非常有限,文化产业的发展体系也正处于摸索阶段。

相对于大城市的文化产业来讲,农村的文化产业就更加散乱、水平低下。虽然如此,但是农村的文化产业还是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例如,农村民间曲艺与演出产业发展突出,农村的手工艺文化产业形成一定的规模等。现阶段需要做的就是针对其中存在的不足,找出相应的解决对策,推动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

1 当前农村文化产业发展滞后的表现

1. 1 文化产业的基础薄弱,整体发展水平低下

相对于城市的经济发展来说,农村的发展水平低下,文化底蕴不足。近年来,我国农村的文化产业总体上还处于起步阶段,分布极为分散,没有形成规模化、统一化、市场化的经营模式,文化产品的科技含量不高。农村的文化产业大多是私人经营,规模受限,水平不高,发展极为缓慢。在农村,村民的文化生活缺乏,农民的文化生活与农村文化产业也得不到相关部门的重视,文化场馆数量少、乡村文化站与乡村图书馆数量极少,并没有做到真正服务于民。这种基础设施薄弱的现状对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产生的极大的阻碍。

1. 2 资金投入力度小,投资与融资体系不完善

农村投资与融资的不完善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首先,政府在农村文化产业发展上的财政投入不足。虽然现阶段政府加大了对农村文化产业的重视力度和投资力度,但是这些投资对于文化产业刚起步的农村来讲无疑是杯水车薪。在我国五级财政中,县级和乡级财政是最弱的两个环节,在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上,这两级财政就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即便如此,中央以及省级财政也并没有予以重视,这就导致了大部分农村无力支付文化产业发展所需的投资成本,许多切实可行的文化项目不能付诸于行动; 其次,农村的基层管理人员并没有积极与有能力的私人企业和个人进行合作,争取投资。这样就使得文化产业融资渠道匮乏,投资方式单一。

1. 3 专业人才严重匮乏,从业人员专业素质较低

人力资源是 21 世纪最为重要的资源,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离不开新型的专业人才。但是,就目前而言,农村文化人才严重流失,剩下的大多是年龄结构偏大、知识水平较低、文化水平较差的人员。据调查显示全国农民的文化素质平均水平在初中和小学程度,站到了 77. 4%,更高文化素质的只占到了3%左右,人才流失及现有人员老龄化严重的问题是制约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2 农村文化产业发展滞后的原因

2. 1 思想观念存在偏差

文化产业本身蕴含着巨大的经济价值,但是无论是农民还是基层政府人员都在思想观念上存在偏差。从政府层面来讲,主要偏差在于对发展农村文化产业认识上的滞后。虽然文化产业在大城市已经极具规模,发展体系也逐步完善,但是对于经济和文化都要落后的农村来讲,政府很容易将文化产业理解为文化事业,认为文化产业只讲投资,不求回报,这种思想的不到位使得基层政府很难对文化产业给予重视,从而就不能进行整体而详细的规划,整理不出有针对性的具体措施; 从农民角度来讲,虽然现阶段已经基本上实现了小康,人们的衣食住行有了保障,但是困苦的生活已经让他们有了深深的防范心理,很多农民都将挣到的钱死死地保管起来,以备不时之需。由于自身的知识水平和技能限制,他们对文化产业怀着保守和防备的心思,不能清楚认识到文化产业的内涵,不愿将资金投入到不能预见结果的文化产业中去。

2. 2 农村的经济水平滞后严重制约文化产业的发展

农村经济是基础,文化产业是上层建筑,经济发展的滞后,无疑严重制约着文化产业的发展。经济发展滞后就意味着农村的可流动资金匮乏,可用于文化产业投资的资金就少,没有充足的资金供应,农村的文化产业就很难扩大产业规模、增加科技投入、提升产品的品味,扩大市场占有率也就无从谈起。甚至在一些贫困地区,至今农民仍住着六七十年代的建筑,电力、交通以及通讯等条件很差,文化产业无论是在观念上还是在操作上都是一片空白。

2. 3 政府的重视程度和支持力度不够

虽然近几年,党中央不断出台关于推进农村文化产业建设的办法与决策,例如中共十六大就做出了关于积极发展文化产业的决策,政府相关部门也在市场准入与融资方面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但是由于农村在文化产业管理上的不规范,筹集到的资金往往不能被有效利用,农村的文化产业水平也不能顺利达到进入市场的门槛。在一些农村,政府并没有制定相应的政策,农村的文化市场管理混乱,融资和投资渠道亟待解决。

3 推进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的措施

3. 1 加快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夯实文化产业发展基础

文化基础设施的建设是保证文化产业发展、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础,涵盖的范围非常广,包括交通运输、通信设备、水电设施和社会公共设施等。文化产业和其他产业一样,在生产的过程中都需要良好的交通条件、健全的水电供应条件、即时的通讯技术条件等。因此,要想打好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的基础,必须将农村的软件和硬件条件搞好,包括乡村公路的修建、通讯基站的建设、水电设施的修缮等等。

农村文化馆、图书馆、文艺馆等文化活动场所的修建,可以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提升农民欣赏水平的提升,进而提升农民的文化素质,这样就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发展平台。

3. 2 实施品牌策略,扩大规模,提升的品味

农村的文化产业必须打造属于自己的文化品牌才能走得长远,因此农村在发展文化产业的过程中,要注重产品自身的质量,树立良好的形象,着力打造知名品牌。"十音八乐"是福建莆田的汉族传统音乐,音乐风格独树一帜,在音乐上,主要由 3 种曲种构成,分别是十番、八乐和大鼓吹。十音八乐一般由群众性的音乐组织演出,音乐组织中包括农民、小手工业者和小店员等。为了更好地发展"十音八乐",传承和保护民间音乐,应该将其引入学校的音乐教学课程,有意识地进行传播。民间音乐一般情况下处于自生自灭的自发状态,"十音八乐"也是如此。

因此,要将这种自发状态变为有意识地保护状态。学校是教育的阵地,将"十音八乐"纳入学校的教学教材,可以充分地传播和传承民间的音乐文化,提升十音八乐的知名度,有利于品牌的塑造。

充分发挥民间自身力量和保护力量,健全保护机制,落实对民间音乐保护的政策法规。民间音乐来自民间,我们可以充分利用民间自发形成的文艺团队、民间乐队等来进行传承。比如,在莆田,经常有一些离退休老人或是文化人,他们自发组建文艺团队,有些爱好莆仙地方器乐而组织起"十音"、"八乐"乐队的老人们,政府应当通过文化部门,逐步建立科学、高效的保护体系,鼓励他们进行定期排练,支持、组织他们开展一些比赛、活动,并给予适当的物质奖励措施来激励他们。通过引导群众对民间音乐的爱好,不断发展和壮大"十音八乐"的欣赏者和爱好者队伍。

3. 3 发展农村生态旅游产业,建立健全人才发展机制

健全人才培养机制,培养新型专业化人才。自 2004 年以来,已经有几十所大学开设了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属于管理学类和艺术学类专业,主要分设为会展方向、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与保护方向、以及文化创意方向。因此,农村可以吸收专业人才,来培养本地的专业队伍,制定当地发展规划等。

4 结语

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极具发展前景,发展好农村文化产业会极大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因此,必须切实解决文化产业基础薄弱、投资力度小、人才匮乏的问题,加快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打造自身品牌、提升产品知名度,发展农村生态旅游业,健全人才发展机制。

参考文献:

[1]张振华.制约我国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的愿意及对策[J]. 中国经贸导刊,2010(2) .

[2]陈运贵. 安徽省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的比较优势与路径选择[J]. 安徽农学通报,2010(13) .

农村文化产业发展滞后的原因与推进措施

二 : 农村产业发展区域规划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切实推进“三个转变”,加速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特制定-2010年全区农业发展区域总体规划。

一、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

(一)指导思想。按照“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坚持农业基础地位不动摇,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完善服务体系为保障、创新机制为动力、增效增收为目标,应对市场调结构、立足生态建基地、依靠科技兴产业、发挥优势创品牌、[www.61k.com]夯实基础增动力,加快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

(二)总体目标。至2010年,人均占有粮食稳定在400公斤,森林覆盖率达 %,农产品商品率达 %以上,农业增加值年均增长 %,农业总产值达 亿元,其中畜禽、蔬菜、水果、红薯产值分别占农业总产值的 %、 %、 %、 %;农民人均纯收入达2 元以上。

二、规划布局及发展重点

按照布局区域化、生产规模化的要求,因地制宜编制我区农村产业发展区域规划:以凤垭山农业产业化示范园建设为龙头,以城郊产业园区为示范,带动畜禽产业示范片、果蔬产业示范带、李蟠线干果产业带、高速路特色产业线迅速发展。

(一)凤垭山农业产业化示范园。以总书记总书记视察为契机,加快争取凤垭山开发专项资金,聚合业主资本、民间资本、土地资本和商业资本,按照“规模适度、功能配套、注重效益、创新机制、快速繁荣”的原则和“前山公园化,后山产业化”的要求,实施“凤木联姻”,把凤木路(凤垭山至木老乡)沿线建成长15公里、面积达4万亩的农业产业化示范园区和小康示范园区;积极探索农业企业化之路,努力将凤垭山“开发成为南充的旅游胜地”。

(二)畜禽产业示范片。发展壮大国道318线礼乐、八角、集凤等乡镇的优质山羊和小家禽示范基地,带动安平、盐溪、桥龙等13个乡镇的优质山羊和小家禽养殖,以及曲水、羊口、临江等10个乡镇的优质肉猪生产;大力引进天生集团等畜禽产品龙头加工企业;在河西大力实施中农合创项目;努力促使大树桂花园养殖园区扩规上档。

(三)果蔬产业示范带。改良国道212线曲水、河西、羊口等5个乡镇的中华寿桃基地,带动李渡、新场、临江等26个乡镇的优质脐橙基地建设。加快建设河西胡萝卜蔬菜基地,带动嘉陵江沿线乡镇利用河滩地大力种植胡萝卜,推进212线文峰、曲水、李渡等7个乡镇发展优质蔬菜基地,带动吉安、临江、羊口等15个乡镇的冬菜基地建设,以及移山、双店、华兴等26个乡镇的优质红薯基地建设。

(四)李蟠线干果产业带。抓好李蟠公路沿线金凤、盐溪、龙池、蟠龙等12个乡镇的万亩美国薄壳香核桃基地建设,带动集凤、里坝、三会等11个乡镇发展以核桃、板栗为主的干果基地建设。

(五)成南高速公路特色产业线。以绿化、美化为基本要求,在成南高速公路沿线大树、西兴发展伏季水果,木老发展生态观光农业,新庙、大观、大通、大兴发展干果种植,龙池发展南良三号脐橙,一立发展“三瓜”(冬瓜、西瓜、南瓜)生产。

三、运行机制和保障措施

(一)强化市场营销。大力发展农村新型经济组织,引导乡(镇)、村干部把服务的重点放在找市场抓营销上来,以销定产,为卖而产;积极发展营销组织和营销队伍,培育营销专业户、运销大户和营销经纪人;引进知名营销企业,进行农产品加工、包装,增加农产品的附加值;建立一批畜禽、水产、水果、粮油等农副产品专业市场,开设一批农产品外销窗口;积极参与农产品期货交易,拓展新的销售领域。

(二)抓好科技兴农。强力推行“一个产业、一个龙头、一个科研院所”的产业化经营机制。坚持面向市场搞科研、立足需求搞开发、着眼发展搞推广,充分调动广大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大力实施种子工程,引进、培育、推广优质畜禽、水果、粮油等优良品种;建立一支专业农业科技服务队伍,切实搞好农技服务;利用广播、电视、职中等各种载体,加大农村科学技术的推广力度,把农业的发展切实转变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

(三)培育带动主体。积极探索“基地+业主+农户”、“公司 农户”等多种规模经营模式,逐步建立起产业龙头连市场网络、连农产品期货市场的新型农业公司,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按照“一项产业、一个龙头、一根链条”的思路,立足嘉陵实际,培育一批有市场、成规模、上档次的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培育产业经营链条,实行规模化生产、企业化经营、一体化服务。一是扶持壮大蔬菜加工企业。加大对天冠冬菜的技改力度和加工规模扩张,搞好市场营销,冲进“快餐市场”,力保冬菜作为四川“四大名菜”之一的地位,带动全区冬菜种植的发展。二是扶持壮大粮油加工企业。在总书记总书记亲自视察国基公司上做文章,积极争取项目资金,做大做强国基实业公司,带动全区25万亩红薯种植的发展,创新无公害粮油系列品牌,增加农产品的附加值。三是扶持壮大畜禽加工企业。积极引进天生集团等实力雄厚的畜禽加工企业,提高畜禽产品加工率,带动全区肉猪、肉羊和小家禽的养殖。四是引进并培育1—2家绿色果品加工企业,带动全区经果业的发展。五是扶持壮大丝纺企业。借助美亚集团、依格尔纺织品有限公司带动蚕桑产业的超常规发展,加大对蚕桑产业科技更新的力度。

(四)加强基础建设。一是抓住项目开发机遇,加强提灌、喷灌、滴溉工程的改造与建设力度,狠抓升钟水库配套工程、小微水利工程和旱山村集雨灌溉工程,新建和整治一批山坪塘、石河堰和蓄水池。到2010年,全区实现保灌面达60%以上。二是大力实施文明新村建设和户办工程,不断改变农村人居环境。三是加快中低产田土的改造,不断提高农产品单产量和复种指数。四是抓好退耕还林和天然林自然资源保护工程。五是加快耕作、栽播、植保、施肥、收割、脱粒、烘干、加工机械化进程。六是加速乡村公路油化及标准化建设,保证畅通率达95%以上。

(五)完善配套政策。一是资金投入政策。认真贯彻中共中央一号文件精神,按照双向目标、竞争入围、以奖代补的办法,坚持“择优扶持、重点投入、确保效益”的原则,将涉农资金捆绑使用,重点扶持龙头企业、专业市场和产业基地建设。加大财政资金投入,保持投入的资金比例稳步上升;密切银企关系,鼓励金融部门加强对农业尤其是对龙头企业的信贷力度,推行农业动产抵押;大力实施农业招商,吸引更多的从事二、三产业开发的业主投身农业开发;聚集农民闲散资金,鼓励农民以资金、土地、技术、劳力及其它农业生产资料入股,使农民成为土地开发的投资主体。二是土地流转政策。认真落实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长期稳定并不断完善以家庭承包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从放活土地要素入手,深化和推广凤垭山经验,走“业主+基地+农户”的路子,实现千家万户小生产与千变万化大市场的有效对接。坚持“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鼓励在农户之间进行土地流转,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土地流转的转包费、转让费和租金等,应由农户与受让方或承租方协商确定,流转的收益应归农户所有,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擅自截留、扣缴;在不改变农林生产性质的前提下,鼓励和支持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集体经济组织和个人到农村采取租赁、承包、联营、入股等形式,经营“四荒”资源以及集体厂、场、园、院等。对需要征用土地的业主,原则上优先安排用地指标,直接从事农业生产和服务的固定设施建设用地,一律按农业用地对待,不办转用手续;在保证集体土地资产保值增值、农民生活安置和业主有利可图的前提下,分等定级,合理作价;对参与土地流转、农业开发的业主和企业,按照有关政策,在税费征缴等方面给予扶持。

(六)强化保障措施。一是区内外企业、单位和个人参与农业开发、流通或兴办农业加工企业,在申办各种证照和有关手续时,各级各部门按“优先、优惠”的原则及时办理。二是对城乡专业流通组织和个体运销大户,全面实行“绿色通道”政策,减轻规费负担。三是对联接农户多、产品销量大的流通组织和个人,在经济上给实惠、政治上给地位,鼓励他们为搞活农产品流通做出更大贡献。四是积极兑现农村粮食直补、退耕还林、降低税率等政策,切实减轻农民负担,调动广大农民的种、养植积极性,坚决制止各种坑农、害农事件发生,为农业健康、快速发展保驾护航。

附:行业及项目规划

行 业 及 项 目 规 划

(一)畜禽产业

1、奋斗目标

2010年,生猪出栏 万头,其中三杂率达 %,加工率达 %;肉羊出栏 万只;肉牛出栏 千头,牛奶总产量 吨;家禽出栏 万羽。

2、区域规划

沿国道318线乡镇建设优质肉羊和小家禽产示范业带;在曲水、羊口、临江、吉安、龙岭、金凤、和平、白家、大同、七宝寺发展优质肉猪生产;在城郊及西河、吉安河等溪河流域发展小家禽养殖;在大树桂花园村建设畜牧科技园区,带动城郊乡镇火花、文峰、木老畜牧产业的发展;积极引进重庆天生集团落户;加快河西等地中农合创项目的实施。

3、技术措施

一是加快畜禽良种繁育体系建设。加大中农合创良繁母猪场的建设和ly优质母猪的推广,进一步加快畜禽改良站、良种场建设,引进各种优良品种,做到及时优胜劣汰。二是加快畜牧科技推广。推广生猪三元杂交技术,发展dly优质肉猪,推广山羊“四改一防”技术,配套家禽笼(圈)养、科学育雏、疫病综合防治技术和肉兔“一选二推三改四防”综合配套技术;推广家庭牧场建设,促进草饲牲畜发展;大力开展对养殖户的科技培训活动,建立科技示范园。三是加大疫情监测力度。加强对禽流感等疫病的监测,严防急性、恶性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四是加强牧政执法,确保畜牧产品安全。五是引进、培育天生集团等龙头企业,加快畜牧产业化进程。

(二)蔬菜产业

1、奋斗目标

2010年,全区蔬菜基地面积达 万亩,总产量 万吨,产值 亿元,全区精细菜比重达 %,外销菜达 %。

2、区域规划

将文峰、曲水、李渡、河西、吉安、一立、安福列为区级蔬菜基地乡镇,每个基地发展1--2个名优品种。在河西建成胡萝卜生产基地6000亩;文峰建成侧耳根、大蒜、恋秋椒生产基地3000亩;曲水建成藕、芋子、豌豆尖生产基地3500亩;李渡建成茄果、莲白菜类基地4000亩;吉安建成特色蔬菜基地4000亩;一立建成南瓜、西瓜、冬瓜生产基地5000亩。在李

1 2 下一页

三 : 2014年农业产业化发展规划

2014年我乡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指导思想是:紧紧围绕“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推动生态经济大发展”这一主题,切实增强“争先意识、创新意识、开放意识”,稳步推进“绿色农业、畜牧养殖、林果蔬菜、近郊观光农业生态区、新农村建设”的大发展,围绕大北京周边区、京津冀都市圈、宽城、县、兴隆三县交界处线开发构建新型田园休闲度假区,逐步实现“农业生态有机化、旅游花果田园化、人文生活乐居化”。

围绕上述思路、奋斗目标,2014年将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以“绿色、生态、有机”为统领,推进现代农业大发展。

立足于促进农民增收,继续实施以发展“绿色、生态、有机”为重点的大农业工程,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生态化进程。

1、建设无公害果品产业乡。以合作社带动为手段,以标准化建设为要求,以市场效应为带动,扎实推动生态农业工程进程。发展高质量的果品产业,建设绿色无公害果品产业乡,今年建设2000亩,其中:彭杖子村400亩,村200亩,于杖子村300亩,深水河村1000亩。

2、建设5个采摘园片区,即深水河南梁采摘园片区,总面积300亩;承宽公路道南采摘区,面积200亩,于杖子上下棒槌沟采摘区,面积300亩,大彭杖子南山采摘区总面积在400亩。在采摘园区内要发展各种时令果,以及树下可以发展香瓜,山地蔬菜等。

3、计划在深水河新建苹果园700亩,在庙梁新建板栗园800亩,建设提质增效苹果园1000亩,主要集中在、桑园、东窝铺、南杖子,建设提质增效板栗园2000亩,主要集中在东窝铺、于杖子、深水河、桲椤台、庙梁。

4、夯实品牌战略基础。积极鼓励集中连片面积在300-500亩规模以上的园区式经营方式,倡导农户以专业合作社、股份制经营等形式来组建产业发展实体,实行统一管理、统一收购、统一销售的“三统一”的经营管理模式,来发展农村经济并适度经营采摘休闲旅游项目;品牌建设上,围绕“森河源”品牌各建设一个规模为1000亩的标准化示范园,以产业园区为载体,推广农产品标准化生产技术,逐步开展无公害、绿色、有机产品认证。并鼓励、支持各类农业企业、合作组织开展农产品商标注册,努力创建名牌产品,全面提升我乡农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5、搞好基础设施及人才队伍建设。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重点抓好以设施农业和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完成深水河、桲椤台农业综合开发项目3000亩,解决各村人畜饮水及灌溉供应。实施好深水河、于杖子900亩果品提质增效园建设,推广杀虫灯、防虫网,完成全乡果品产业的提质升级、推进果品产业无公害生产;大力培养农村经济人队伍和果树技术员队伍,力争达到每村两名果树技术人员,定期做好人才队伍和果农的培训,力争达到每村2期。

二、绿色农业

打造成少用化肥、低残留农药的绿色生态农业乡,我们发展小米、大豆、红薯、土豆、蔬菜等等。在发展形式上可以利用公司制、可以利用合作社的形式,规划出园区片区,逐步扩大到全乡农户,并且打造品牌。

1、无公害蔬菜产业化基地建设,通过安装频振式杀虫灯、做好果树地种蔬菜的研究与建设、搞好试验果树地种植药材的项目,

2、推广标准化生产技术组织生产、沼气为纽带种养结合技术、测土配方与平衡施肥技术、农作物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作物轮作技术、秸秆与畜禽粪便综合利用技术等等。通过更为安全有效的病虫害防治手段,大面积采用物理方法、生物技术防治病虫害,减少病虫(www.61k.com)防治次数,降低农药用量,特别是结合高效、低毒、低残留新农药和生物农药的推广和综合防治,杜绝高毒、高残留农药的使用;推广施用有机肥,减少化学肥料使用量,使农业生态环境得到有效改善,农产品的品质得到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得到进一步保证,有利于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3、注重无公害农产品市场经营体系建设

推行产业化发展。将一批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企业引入无公害农产品开发中来,采用“企业+基地+农户”的组织模式,实现无公害农产品规模化市场、产业化发展。

培育无公害农产品营销龙头企业。政府引导,由无公害农产品的生产农户和生产单位成立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经营联合体,直接参与市场营销;另外,发展一批有经济实力的无公害农产品生产企业,并给予一定的扶持政策,自主进入市场营销。

三、休闲乡村游

利用的自然风景,远离闹市区的幽静,瓜果飘香的田园,绿色无公害的农特产品,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春季赏花怡情,夏季赏景纳凉,秋季采摘品果。

1、建设后窝子与南杖子后窝子连成一片规划成集住宿、游玩、休闲、垂钓、采摘、娱乐、美食、特色农产品展销于一体的山庄。

2、建设好至深水河的沿河公路,沿河两岸可以赏景,奇石观赏,品尝农家饭菜,开发桲椤台的水泉沟,引导掘金庄园建设成休闲旅游庄园。

3、大力开发深水河茸鹿产业基地项目,将御鹿元养殖有限公司、大犇牛业有限公司打造成茸鹿养殖观赏、鹿产品开发销售、特色鹿宴等农家游基地。

4、打造我乡时令果品采摘基地,建设5个采摘园片区,即深水河、、于杖子、东窝铺、大彭杖子。

2014年我们将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团结和依靠全乡人民,振奋精神,抢抓机遇,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努力实现今年的农业产业规划的任务和目标。

四 : 指导村民发展产业

指导村民发展产业

驻村干部要干些什么事情,在村里的工作和生活要怎么安排,将来要为村民们的生活带来哪些新的发展和变化,要让老百姓们得到哪些实惠,在胡雍辉的心中早有打算,他说:“我是在向农民群众学习,学习他们勤劳务实的精神,学习他们朴实善良的精神,因为农民有实践经验。”

“驻村干部胡雍辉来到我们野鸡河村以后,帮助和指导我们村民种植中药材,有一次下着很大的雨,他不顾路滑雨大,打着伞察看我种植的中药材,因为在胡雍辉的帮助下,他到工商部门帮我注册,并给我了解了很多创办合作社的信息,在今年三月份还帮助我们成立了中药材种植合作社,目前我的300多亩党参、魔芋、百合等,长势都比较好。”中药材老板刘永占高兴地说。

村民刘永刚向笔者介绍,感谢驻村干部胡雍辉,自从他来到我们野鸡河,经常指导大家种高产玉米、种马铃薯、种中药材,我们都很感谢驻村干部胡雍辉的到来,我们种植中药材,对工人们来说就多了一份家门口就业的机会,每天还可以收入50多元的工钱,从目前种中药材来看,种党参比种苞谷洋芋好得多,可以为农民提高百分之八十以上的收入。

村民张学凉家五口人居住在35平方米的土墙房里,今年政府帮他家改造了危房,并把他家纳入低保户范围。走访中,胡雍辉来到张学凉家的危房建筑工地,鼓励工人加快进度,详细了解张学凉家还有什么困难。“像胡雍辉这样关心我们老百姓的驻村干部,我还是头一回见到。”张学凉激动地说。

在走访过程中,胡雍辉与村民刘松成一起移栽核桃树秧苗,刘松成说,野鸡河村水源很好,可是,这条小河没有得到很好的治理,每到雨水季节河水就上涨,把两岸的庄稼都淹没掉,河边的土地常年无人耕种,如果能得到上级部门的支持,在河两岸种上核桃树,既能保持水土,又能增加当地农民的经济收入。胡雍辉把刘松成说的话认认真真作了记录,并告诉他希望这个愿望最终能变成现实。( 文章阅读网:www.61k.com )

“来到野鸡河村,我最大的心愿就是帮助群众想办法,解决他们在生产生活上的一些难题,作为驻村干部,最重要的是知民情、解民忧,帮民富,使农民早日摆脱贫困,靠产业发展来助推当地经济的发展。”胡雍辉说。

五 : 农场发展文化产业工作计划

    根据《黑龙江省农垦总局绥化分局办公室关于加快发展文化产业的实施意见》(绥垦局办文[2008]8号)精神,结合我场文化产业发展的实际,本着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兼顾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一致的原则,特制定**农场发展文化产业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针,以深化改革为动力,以加快科技进步为手段,以政策法规为保障,抢抓机遇,加快文化产业发展,推动文化管理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全面整合文化体育资产和文化旅游资源,探索经营养“文”、招商兴“文”的有效途径,使公益性文化事业与经营性文化产业相互促进协调发展。

    二、发展目标和任务

    建立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文化运行框架,使文化产业增加值每年以10%以上速度增长,把文化产业培养成为我场新的经济增长点,在优化我场经济结构中发挥应有的作用,XX年全场文化产业创收达到2万元。 (一)积极搞好文化产业的战略规划、信息搜集和政策研究,通过制定和完善文化政策,对文化产业实施调控,保证文化产业快速、健康、协调发展。 (二)优化国有文化资产的配置,推进多元化文化产业格局的形成,支持和鼓励私营、个体文化企业健康发展。     (三)完善文化市场体系管理,推进文化消费市场的发展。积极开展文艺演出活动,组织各种文化和艺术培训,规范和完善文化娱乐、文化旅游用品、艺术品市场。加强文化市场监督和管理,建立起公平竞争,信息畅通,内容健康,运行有序的文化市场。 (四)、促进区域文化产业发展,推进文化产业基地建设,发展有区域特色的文化产业,使文化产业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重要的带动作用。

    三、具体措施   

   (一)统一规划,加强管理。将文化产业的发展作为我场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围绕我场围库经济的发展,开发旅游业;加快广播电视网络业的改革,使其发展成为文化产业;管理好音像影视业和网吧市场,使其按照规范的文化市场运作。 (二)重点扶持,加大投入。加大对文化产业的扶持力度和对大宗文化设施的资金投入力度。XX年要维修好文化娱乐城,充分利用电影放映机和健身器材等设备进行创收,由工会组织实施,使其运行起来,逐步成为(www.61k.com 61阅读)文化产业的一部分,投资兴建文化广场,使其成为职工群众休闲健身娱乐活动场所。 (三)抓好试点,重点突破。要像抓种植业结构调整那样抓好文化产业的开发工作,积累经验,树立典型,以点带面。XX年重点把文化娱乐城充分利用起来,采取委托经营或承包经营的方式搞好创收,另外要管理好电视网络和音像影视业,鼓励私人组织经营性文艺团体来场演出,丰富职工群众文化娱乐生活,使其成为我场文化产业的龙头。 (四)完善机制,培育市场。文化产业需有一定特长和经营头脑的人来经营,要采取多种渠道培养人才,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发挥文体专业人才作用,采取集资、融资、入股的方式,扶持他们开发文化产业,要从资金启动,经营场所,经营政策,经营项目上予以扶持,为他们发展文化产业搭建发展平台。 (五)成立协会,带动发展。文化产业的发展需要引导,农场有关部门要组织协调成立兵乓球协会、篮球协会、体工队、秧歌协会、民间曲艺协会等各种文体协会,带动文体活动的开展,引导文化产业的发展。

    四、组织领导

    为加快文化产业的发展,加强对这项工作的领导,农场成立文化产业发展领导小组。

本文标题:农村产业发展规划-农村文化产业发展滞后的原因与推进措施
本文地址: http://www.61k.com/1111348.html

61阅读| 精彩专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苏ICP备130363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