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阅读

赤眼蜂防治玉米螟-玉米螟防治(附图片)

发布时间:2017-10-05 所属栏目:玉米螟赤眼蜂

一 : 玉米螟防治(附图片)

    玉米螟成虫、幼虫、卵、蛹及为害状 玉米螟[Ostrinia palustralis(Hubner)]为世界性的蛀食性大害虫。我国除青藏高原外,其他各玉米产区均有发生。玉米螟食性杂,可为害玉米等20多种作物。 【形态】成虫体长12一15毫米,翅展20-34毫米。雄蛾前翅黄褐色,有2条褐色波状横线,两线间有2个暗斑,近外缘有一褐色横带,前足跗节末端暗色,中足胫节不特别扩大,无毛束或沟、雌蛾前翅淡黄褐色,暗斑较横线色深,后翅线纹模糊或消失,第8腹书背板腹线强骨化,并有深褐色复杂皱纹。卵粒扁椭圆形,乳白色,呈鱼鳞状排列成卵块。幼虫5龄,老熟幼虫体长25毫米,背面淡褐色,灰黄色或淡红色,腹面乳白色,背线明显,两侧有较模糊的暗褐色亚背线。中胸和后胸背面各有4个毛疣,每疣生刚毛2根,第I-8腹节背面各有两排近圆形毛片,前排4个较大,后排2个较小,腹足趾钩3序缺环。蛹黄褐色,体长15一18毫米,第5-7节各节前缘有突边板,臀棘黑褐色,上有钩刺5-8根。 【发生规律]从北到南一年可发生I-7代,以老熟幼虫在寄主秸秆、穗轴里越冬,4龄以下幼虫不能越冬。春季化蛹羽化,成虫有趋光性和较强性诱反应,卵产在叶背面,以中脉附近较多,每头雌蛾可产卵10-20块,共300-600粒。幼虫可扩散为害,有趋糖、趋触(要求整个躯体尽量保持与植物组织接触和贴近的特性)、趁湿和趋光等特性。幼虫4龄前多在玉米植株上含糖量高、湿度极高的心叶丛、雄穗苞、雌穗顶端花丝基部及叶腋等处活动,4龄后钻蛀为害。在玉米、高粱心叶期幼虫集中在心叶里为害,在卷着的嫩叶内蛀食,叶片抽出展开后,形成横排的小洞,严重时,心叶咬得破烂不堪,不能正常抽出,抽雄推迟,影响生长。打苞时幼虫集中在幼嫩的雄穗内为害。花丝抽出后,可集中在花丝及雌穗顶端为害。其他生育阶段,幼虫则分散在雄穗柄、茎秆、雌穗柄、穗轴蛀孔为害,轻者影响养分运输,重者使茎秆折断,果穗柄蛀空折断等。一般年份,春玉米受害减产10%左右。夏玉米减产20%-30%,重发生年份则减产30%以上。 研究表明,玉米螟越冬代不存在迁飞现象,各地虫源以当地为主,越冬幼虫的复苏化蛹,成虫羽化产卵及卵孵化出幼虫都需要吸食水分或较高湿度。 【防治方法】①在越冬虫羽化前(3月底以前)处理完玉米、高粱、棉花等越冬寄主的茎秆和穗轴,这是消灭越冬幼虫、减少越冬虫源基数的有效措施。②在黄淮海平原春夏玉米产区及晋、陕、苏、皖、川、湘、鄂等省,改玉米高粱的春播为夏播,可使第一代玉米螟由于缺少寄主植物和繁殖场所发生量锐减,而控制第二三代的发生程度,减轻对夏玉米的为害。③在成虫发生期,设置黑光灯和性诱剂诱杀成虫。④种植抗虫品种。⑤在玉米螟产卵盛期,或每百株玉米有卵块l-2块时开始,每667平方米释放赤眼蜂10 000头,隔 5天再放l次,可有效控制玉米螟的为害。也可在玉米螟卵孵化期、用每毫升含100亿个孢子的Bt乳剂200倍液均匀喷雾。⑥在玉米心叶朗,可用0.5%一六O五颗粒剂或用3%克百威颗粒剂,用粒剂撒药瓶向玉米心叶内定量撤施,每株1克。在玉米穗期,用50%敌敌畏乳油800倍液,或90%敌百虫1000倍液,或50%甲胺磷乳油1500倍液,每株5-10毫升,灌注露雄的玉米雄穗。也可将上述药液滴几滴在雌穗顶端花丝基部,药液可渗入花丝,熏杀在雌穗顶部为害的幼虫。 (记者 佚名)

二 : 53DismatePE对印度谷螟的防治效果

檱檱殗

檱檱殗

檱檱檱檱檱檱檱檱檱檱檱檱檱檱檱檱殗

储粮有害生物及防治技术

1 材料和方法

1.1 材料

通过食物诱饵和Xlure-RTU信息素诱捕器(性信息素的双重引诱,将印度谷螟的鳞翅目害虫困、D于粘板上,达到捕获害虫的效果)ismatePE性 诱剂,均由RussellIPM公司提供。

605室*通讯地址:大连市沙河口区西安路君安国际大厦2

檱檱檱檱檱檱檱檱檱檱檱檱檱檱檱檱殗储害虫变得势在必行。等害虫产生防治效果。针对印度谷螟进行药效试验。

DismatePE对印度谷螟的防治效果

于广威 王丽丽

[]罗素(大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116020

摘 要 食品在储藏过程中极易受到鳞翅目螟蛾科害虫危害,印度谷螟尤为常见,由于其幼虫极易在谷堆或者食品包装内部孳生,使得害虫防治遇到了困难。DismatePE是一种 专门针对螟蛾科害虫研发的昆虫信息素性诱剂,通过多年的药效试验表明,其对印度谷螟的防治效果不低于任何化学杀虫剂,同时安全环保。

关键词 干扰交配 性信息素 印度谷螟

蛾类害虫是全球范围内危害极为严重的仓储谷物害虫,对食品的质与量造成严重的危害。蛾类幼虫以仓储干果、谷物、巧克力、坚果和豆类为食,由于《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中,所以用于规定:“禁止破坏臭氧层的物质的使用”食品卫生领域的杀虫剂溴甲烷已被禁止使用,这使如昆虫信息素)防治食品仓得研究开发生物方法(

RussellIPM已成功研制出一种昆虫信息素性 ——D诱剂—ismatePE,可释放大量与昆虫所分泌的 性信息素结构完全相同的物质,干扰鳞翅类害虫(印度谷螟、地中海粉螟、烟草粉螟、粉斑螟等)交配,使害虫数量大大减少,被成功地应用到食品——顺9反1仓储防治领域,其通过一种信息素—2/,对仓储产品中十四碳二烯乙酸酯(ZETATDA)存在的印度谷螟、地中海粉螟、烟草粉螟和粉斑螟

仓储车间封闭的环境,能够防止外界雌虫的进入,为性诱剂的使用提供了理想的条件。本文主要

1.2 试验地点

该试验选择在英国一家谷物加工食品厂中进行,分别选择了包括生产、加工、分装在内的9个不同的试验场地,以上9个试验场地均为相对较为密闭的空间,每年都受到印度谷螟的危害。1.3 试验方法

2007年5月22日开始使用Xlure-RTU信息素诱捕器对9个不同试验场地中的印度谷螟数量开始监测。首先将Xlure-RTU信息素诱捕器以20m的间隔悬挂2m~3m高,每隔2周检查并记录诱捕器上捕获害虫的数量,若诱捕器上沾满虫,将骸,及时更换诱捕器。18周后(10月4日)DismatePE性诱剂以5m的间隔悬挂2m~3m 高,同样每隔2周检查并记录诱捕器上捕获的害虫数量。通过比较使用前和使用后捕获印度谷螟数量的变化,确定DismatePE性诱剂的产品效果。

2 结果

2.1 DismatePE在谷物生产车间的试验结果

按照以上试验方法DismatePE性诱剂在谷物 生产车间内的试验结果如图1所示。

图1中的箭头表示使用DismatePE性诱剂的 ,使用后每2周检查诱捕器上捕时间(10月4日)获的害虫,检查结果平均每个诱捕器上捕获的害虫均小于15只,相对于使用之前,害虫数量明显减

2.3 2008年DismatePE在9个不同试验场地的 试验结果

008年9个试验场所中印度谷  由表1可知:2

螟的数量一直处于较低水平,全年害虫数量每周不超过3只,可以看出通过使用DismatePE性诱剂 后车间内的害虫得到了有效地控制。

2.4 2009年DismatePE在9个不同试验场地的

图1 DismatePE在谷物生产车间的使用效果 少,尽管这种减少的趋势比较缓慢,但最终效果还是较为明显,在11月~12月期间尤其是12月几乎没有目标害虫的出现。

2.2 DismatePE在谷物仓装车间的试验结果

按照以上试验方法DismatePE性诱剂在谷物 包装车间的试验结果如图2所示

试验场所

2345678试验结果

009年DismatePE在9个试验场所的药效试验  表2 2

月)时间(

10112 2 3 4 5 6 7 8 9 1  1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1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4300000000009年,在同一捕捉地点只有3  由表2可知:2

月、4月每周捕获1~2只,其余10个月均无害虫出现。这表明DismatePE性诱剂对印度谷螟的交

配产生了明显的干扰,导致其数量急剧减少。

3 结论

图2 DismatePE在谷物包装车间的使用效果 由图2可知:使用DismatePE性诱剂后,每 2周检查谷物包装车间内印度谷螟的捕获数量均少于10只,一个月后均少于5只,相对于使用之前,害虫数量明显减少。

表1 2008年DismatePE在9个试验场所的药效试验 试验场所

2345678时间(月)

10112 2 3 4 5 6 7 8 9 1  1

350000000000000000000000001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1311231100在DismatePE的使用区域,印度谷螟幼虫数 量极低,使用DismatePE性诱剂阶段,印度谷螟 对食品的危害明显降低。根据比较,在同一地点连续12个月使用DismatePE性诱剂对印度谷螟的防 治效果远比年均一次传统的溴化甲烷熏蒸法好得多。综合以上试验结果表明:DismatePE性诱剂 是一种专门针对印度谷螟等食品蛾类的极为有效的绿色虫控产品。

英国RussellIPM公司生产的DismatePE性  诱剂已在英国、爱尔兰、德国和美国防治食品蛾类成功注册认证,在欧洲其它国家的注册认证工作也即将完成。

()收稿日期:2012 12 13

CONTROLEFFECTOFDISMATEPEFORPLODI      YuGuanweiWanLili  gg

(,1)RusselIPMInteratedPestManaement16020    gg

,FoodisvulnerablebestsofLeidoteraPralidaeinstoraeeseciallPlodiainterunctella.The         ypppygpyp

,breedsinfoodorcerealstackeasilsoitisdifficulttocontrolthem.DismatePEisusedtolarvaacka                 ypg

,secificallcontroltheestsofLeidoteraPralidaeresearchedanddeveloedbRussellIPM.Beffi         -pypppypyy

,,cactrialsthecontroleffectisnotlowerthananchemicalinsecticideanditissafeandreen.             yyg  :,S,PKewordsInterferewithmatinexheromonelodiainterunctella    ygpp

三 : 墨西哥赤眼蜂及生物防治技术考察报告

墨西哥赤眼蜂及生物防治技术考察报告

     
     
    根据中墨(西哥)1999-2000年度科技合作项目安排,经国家科技部批准,由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组织,部国际合作司、农业部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和广东省农业厅植保站参加的"赤眼蜂生物防治考察团"一行四人,于2000年12月5日-19日对墨西哥赤眼蜂及生物防治研究与应用技术进行了考察。考察团访问了墨西哥城、科利马和蒙特雷三个城市。与墨西哥农牧渔业和农村发展部的有关官员进行了会谈;访问了植物保护与食品卫生总局及其下属的国家生物防治中心,并与有关官员和专家进行了研讨交流;听取了柯利马大学、蒙特雷大学和捷宾哥大学有关赤眼蜂和生物防治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情况介绍;参观了柯利马州得哥芒赤眼蜂繁殖中心、蒙特雷州益虫繁殖中心和蒙特雷州SPIRITU热带水果农场等益虫工厂生产技术流程以及采用生物防治的方法控制农作物害虫的防治现场;双方交流了两国生物防治研究与应用情况及进展;草拟了中墨双方赤眼蜂及生物防治技术长期合作交流备忘录(备忘录附后)。考察团按计划圆满完成了考察任务,并取得了积极的有价值的成果,为我国赤眼蜂和生物防治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及双方的合作交流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现将考察情况简要报告如下: 
    一、墨西哥农业基本概况 
    墨西哥是世界闻名的农业古国,是玉米、番茄、甘薯和烟草的原产地之一。墨西哥领土面积约192万平方公里,约合2亿公顷,可耕地面积2700万公顷,占国土面积的14%。其中水浇地600万公顷,旱作地2100万公顷。全国总人口9100万,农村人口占27%,农业就业人口占全国经济自立人口的23%。墨现有村社2.9万个。 
    墨西哥位于北美南部,农业以旱作为主,播种集中在春夏二季。全年种植的作物有150多种,其中基础作物有10种,它们是:玉米、菜豆、小麦、水稻、大豆、高梁、大麦、棉花、芝麻、红花(油料作物),约占播种面积的70%-80%。1995年大农业产值(包括农、林、牧、渔)占国民总产值的7.7%。近年来,粮食作物面积占耕地面积的63%,牧草作物16%,经济作物11%,果蔬6%,但就产值而言,粮食作物只占35%,而果蔬占23%。 
    玉米是墨西哥最重要的粮食作物,播种面积937万公顷,产量2257万吨。主产地为中部高原和南部干旱地带。玉米是当地人的主要食品,每人每年平均消费约156公斤。 
    小麦播种面积102万公顷,产量416万吨。主产地为西北灌溉农业区,其中索诺拉州的小麦产量约占全国的40%。从事小麦种植的大多是资本主义农场,有灌溉条件,机械化与集约化水平较高,但仍不能自给而部分靠进口。 
    菜豆也是墨主要食品和蛋白质主要来源之一。1981年总产曾达149万吨,单产每公顷683公斤,创历史最高纪录。菜豆在全国都能种植,主产区是中部高原和南部旱地栽培区,主要满足国内消费。 
    水稻播种面积约10万公顷,产量约37万吨;高梁播种面积56万公顷,产量578万吨。 
    墨西哥是世界上主要植棉国之一,在拉美,产量和面积仅次于巴西,居第二位。墨棉纤维品质优良,一级棉占60%以上,在国际市场上享有较高声誉。每年出口量占产量的2/3。 
    果蔬种植面积占总面积的6%,而产值却占总产值的23%。为墨主要的出口农产品,主要销往美国。每年出口的水果主要有:柑橘、柠檬、草莓、香蕉和菠萝等;出口的蔬菜主要有:西红柿、洋葱、辣椒等。 
    二、墨西哥生物防治情况 
    墨西哥的生物防治主要侧重三个方面:一是以虫治虫。全国建有36个益虫繁殖中心,繁殖赤眼蜂和茧蜂等天敌,繁殖赤眼蜂已实现工厂化;二是病原微生物治虫。主要病原微生物有真菌,如绿僵菌;三是辐射不育。 
    五十年代初期,实蝇对墨西哥优质热带水果造成很大的威胁,使用大量化学农药进行防治又造成环境及食品的农药污染和害虫抗性等诸多问题,影响产品出口和商品价值,对墨西哥热带水果产业打击很大。为解决蝇类的问题,一位著名的专家史密斯先生于1955年从中国、印度等亚洲国家引进两种天敌Encarsiaopoterta和E.clipudis,很好地控制了热带水果蝇类的为害,使墨西哥热带水果产业得到恢复和发展,出口增加。1956年墨西哥开始重视生物防治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在农业部植物卫生局下属设立生物防治站,成立益虫繁殖中心,到七十年代中期以后,在全国先后建立了由联邦政府资助的生防机构28个,益虫繁殖中心达25家。1991年联邦政府由于经费等原因将20多个生防站无偿转给农场和生产者,联邦政府不再资助,由私人公司进行管理和经营。同时在原有的基础上,建立1个国家生物防治中心,设在柯利马州,90%的经费由联邦政府支助,10%的经费来源于企业和国际合作获得的援助。 
    生物防治考察团赴科利马州的特科曼市重点考察了墨西哥国家生物防治中心(CNRCB)。该中心是植物卫生检疫局的下属单位,隶属于墨西哥农牧业和农村发展部的国家农牧卫生委员会。中心成立于1991年,设在科利马州(COLIMA)的特科曼市(TECOMAN),是墨西哥农作物病虫害生物防治的立法、研究、培训和服务机构。该中心有科技人员22人。 
    中心成立的主要目的是促进更多地使用天敌来防治农作物病虫害,有益于农业生态环境的保护,为防治病虫害提供一种更经济、环保的办法;基本宗旨是促进和发展墨西哥农作物病虫害的生物防治。其主要职能有:对制定墨西哥生物防治的官方标准和法规提出建议草案并参与协调;对墨西哥生物防治官方标准的应用进行认证;对各有益生物研究和繁殖区域中心进行监督和技术指导;生物防治研究的协调和引导;生物防治技术的研究与推广;通过达成协议,促进机构间合作,发展生物防治计划;协调、引导和实施生物防治技术转让及相关人员培训;发展、兴建农作物病虫害的生物防治信息资源库;积累农作物病虫害的生物防治信息;协调农作物病虫害天敌的认证工作;鼓励建立农作物病虫害天敌的信息收集体系等。 
    墨西哥国家生物防治中心(CNRCB)与各有益生物研究和繁殖区域中心(CREROB)以及生产生物防治制剂的私营企业都有联系。国家通过植物卫生检疫局和生物防治中心(CNRCB)对各繁殖中心(CREROB)生产的生物防治制剂进行质量监督。中心(CNRCB)还对其他科研机构在生物防治技术中进行人员培训(培训班)、印发宣传资料和科普读物等方面给予支持。该中心(CNRCB)还通过植物卫生检疫局,与各农业高等教育学院和科研机构签署协议,进行基础性的科学研究和各生物防治计划的实施。 
    墨西哥生物防治技术的推广主要依靠国家生物防治中心进行协调,益虫繁殖中心和赤眼蜂生产企业接受其监督、指导,也是重要的推广力量。 
    目前,墨西哥每年生产420亿头赤眼蜂,应用面积达250万公顷,主要应用于玉米、甘蔗等作物上,在西红柿、马铃薯上也有一定的使用面积,其中,甘蔗上生物防治面积达100%,玉米上的生防面积达10%,柠檬上保护利用自然天敌防治害虫的面积达90%。此外,瓢虫、草蛉也进入工厂化批量生产阶段,应用面积不断扩大。 
    三、利用麦蛾卵繁殖赤眼蜂技术 
    墨西哥利用麦蛾卵繁殖赤眼蜂技术目前比较先进,在我国还未见使用,值得我们学习借鉴。考察团把这项技术作为重要考察内容,对全过程都进行了考察。 
    1.麦蛾的饲养技术。首先对麦蛾的饲养室、饲养架、小麦等用溴甲烷或用磷化铝进行熏蒸,通风1-2天,待药剂散发后,将小麦装入袋中或装在板上,把养虫板放在养虫架上,每个养虫架可放20-30个养虫板,按每公斤小麦加入1cm3的麦蛾卵,套上顶部有透气孔、底部装有接虫瓶的漏斗形的尼龙薄膜,保持湿度70%,温度28℃,30天为一个生产周期,每只雌蛾可产1200只卵粒,每板3公斤小麦,可产生640cm3卵。小麦可循环利用3-5次。 
    2.麦蛾卵的收取与卵卡制作技术。大部分老熟的麦蛾成虫,沿漏斗形的尼龙薄膜落入接虫瓶,接虫瓶虫量达200-300头时,取下接虫瓶,换上新的接虫瓶。将取下的接虫瓶,盖上小孔目尼龙纱盖,倒立放在接卵架上,成虫产卵大部落入接卵架,小部分产在接虫瓶的瓶壁上。待部分产卵死亡后,将成虫从接虫瓶扫出处理掉,将接虫瓶壁上的卵扫出,与接卵架的卵放在一起,用小孔目的筛子筛去成虫的鳞片和杂质等。 
    3.卵卡的制作。将纸质卡片按生产者应用需要的尺寸,涂上胶水,按每平方英寸250粒的密度用筛子筛上卵粒,最后将制作好的卵卡放置于冷藏箱内冷藏,冷藏温度4℃,冷藏时间最长不超过30天。 
    4.麦蛾卵的接蜂技术。根据使用者应用的时间和需要量,按种蜂卡与卵卡比1:10的比例,将种蜂卡与卵卡放在接蜂箱内,温度保持25℃,湿度保持70%,接蜂24小时后,取出接好的蜂卡放置于冷藏箱内冷藏,冷藏温度12℃,冷藏时间最长为14天即需使用。防治甘蔗害虫的优势赤眼蜂种群为T.pretiosum、T.sxigum、T.obpouir.bs;玉米上应用的优势赤眼蜂种群为T.Helithis.zea、T.spadoptear.sp、T.Moseis.lathpes。 
    5.赤眼蜂田间释放技术和防治效果测定与评价。防治甘蔗螟虫时,在甘蔗长至60cm时开始释放,每年放5次,每公顷每次释放1.5-3万头。防治玉米螟虫时,在玉米长至40cm时开始放蜂,全生育期放蜂3次,每公顷每次释放1.5万头。防治哈密瓜瓜野螟(Diaphniahyalinata)也可用赤眼蜂,每隔6天释放一次,共放蜂8次,每公顷每次释放1万头。 
    四、麦蛾卵的综合利用技术 
    利用麦蛾卵繁殖赤眼蜂是麦蛾卵的主要用途,但以此同时,也可用麦蛾卵饲养瓢虫、草蛉,达到生物防治的目的。 
    从田间采回瓢虫,用麦蛾卵在培养皿中饲养,在20-28℃条件下,加入适当的热带食物添加剂,可增加瓢虫的产卵量,瓢虫成虫可用麦蛾卵饲养待其化蛹、羽化成成虫,5-6天后产卵,完成一个生产循环。每只雌虫每周可产卵1300粒左右。 
    墨西哥人工饲养的瓢虫Chrysoperlaruflabris在试验室和工厂内不飞翔,放入大田中飞翔能力较强,给瓢虫的室内饲养提供极度便利的条件。为保持瓢虫活力,他们还用本地瓢虫与其它州的瓢虫每年进行一次种质杂交,保持杂种优势。 
    瓢虫的田间释放技术:在南部亚热带地区和夏秋季节,直接放卵卡,成本较低;在北部温带地区和冬春季节,天气较冷,需释放成虫,提高其成活力,但成本高。在热带水果上每公顷释放瓢虫200-300头,每周放1次,全年均释放,能较有效控制桔蚜等为害。 
    五、评价与建议 
    1.总体评价 
    考察团通过为期15天的考察,总的印象是墨西哥非常重视环境的保护和农作物品质的提高,生物防治技术的应用整个社会环境非常好。在所有环境条件允许的地区,天敌昆虫基本上是终年或全作物生长季节繁殖与应用释放,生物防治已经不再局限于针对个别害虫进行应急防治,而是针对整个田间生态系统,提高天敌种群的密度,改善自然生态环境为最终目的。在生防意识上比我国仅仅在害虫发生期释放天敌的做法提高了一个层次,而且具有应用效果好、每次使用成本低的优点。同时由于周年使用天敌,还解决了我国遇到的天敌生产工厂一年只有几个月的生产期,难以维持运转的问题,值得我国借鉴。 
    利用麦蛾卵繁殖赤眼蜂和饲养瓢虫、草蛉,技术先进、设备简单、操作简便、成本较低,综合利用价值高,值得我国借鉴。 
    但墨西哥在生物防治方面也存在一些问题,如防治面积还不够大、防治经费不足、应用作物不够广(只是重点针对出口农产品)、益虫繁殖中心繁殖的益虫量不能完全满足需求等等。 
    2.几点建议 
    (1)派出学习。墨西哥在用麦蛾卵繁殖益虫方面的技术较为先进,而且设备简单、操作简便、成本较低,综合利用价值高,值得我国借鉴。我国拟派出技术人员前往学习、培训,掌握各个生产环节的技术要点,在此基础上,我国要开展小卵麦蛾人工大量饲养技术,小卵综合利用技术的研究,以利我国推广应用。 
    (2)建立益虫繁殖中心。选择有较好应用环境的地区,农产品出口有优势的地区,国家提供资金扶持,由植保部门分片建立多个益虫繁殖中心,为农产品生产者提供足量的益虫,达到生物防治的目的。 
    (3)营造生防环境。通过各种媒体在全社会大力宣传生物防治能够保护环境、减少污染、提高农产品质量等好处,加大培训力度,使更多人应用生物防治害虫。 
    (4)建立生防示范区。结合益虫繁殖中心的建立,就地建立生物防治示范区,以点带面,逐步推广。 
     
    附:一、中墨双方赤眼蜂及生物防治技术长期合作交流备忘录 
    二、《科利马州日报》报道:中国代表团寻找生物防治途径 
     
     
    考察人:何才文 
    杨伟新 
    闫愫 
    李斌 
    2000.12.28. 
     
    附二: 
    《科利马州日报》报道(2000.12.13.):(摘要) 
    中国代表团寻找生物防治途径 
    12月12日,中国农业代表团一行4人参观访问了位于科利马市的国家生物防治中心,在生物防治方面探索与墨西哥的合作途径。 
    中国代表团强调了生物防治对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尤其有益于农业的持续发展。例如,赤眼蜂的释放可以使玉米的产量每公顷增加500千克;否则,玉米虫害对庄稼造成的损害可以达到5-8%的损失率,严重时可以达到30%。 
    中方代表还指出,意识到生物防治的重要性,中国正在和世界上诸如美国、俄罗斯、澳大利亚等很多国家进行合作,并认为墨西哥是在生物防治方面比较重要的国家之一。通过四天的考察访问,他们意识到,不仅仅在赤眼蜂方面,双方在其他领域也有合作的可能性。因此,在双方商谈并将要签署的合作备忘录中,还包括其他益虫的生产和具体合作方式。 
    在提到益虫的生产方式时,中国代表指出他们不仅仅通过某种有害生物寄生卵的方式饲养益虫,还利用先进的人工卵技术,实现了生产的机械化。人工卵的成本虽然稍高一点,但质量更高,并更具有经济效益,对我方也极有借鉴作用。 

四 : 玉米螟用什么药剂防治效果最明显?

大家都知道玉米螟是玉米的主要虫害,无论是春玉米、秋玉米都会有不同程度的发生,尤其是夏播玉米最严重,加上当前正是玉米生长的关键时期,为此,农民朋友们已经开始着手做防控玉米螟的一切措施,那防控玉米螟究竟用什么药剂效果最明显呢?

特效防御药剂 玉米螟用什么药剂防治效果最明显?

   玉米螟防治方法:
   1、收获后及时处理过冬寄主的秸秆,一定在越冬幼虫化蛹羽化前处理完毕。
   2、在玉米螟产卵始期至产卵盛期释放赤眼蜂2~3次,每亩放1万~2万头。
   3、喷洒25%灭幼脲3号悬浮剂600倍液,或B.T乳剂每亩用每克含100亿以上孢子的乳剂200毫升,也可制成颗粒剂撒施。
   4、利用白僵菌粉每立方米秸秆用每克含孢子50亿~100亿菌粉100克,在玉米螟化蛹前喷在垛上。
   5、用青虫菌粉0.5千克拌细土100千克,点施在心叶上。
   6、用黑光灯诱蛾结合田间查卵,在掌握产卵数量和孵化进度及田间危害情况,当春玉米心叶末期花叶株率达10%时进行普治。超过20%或百株着卵30块以上需再防1次,夏玉米心叶末期防1次,穗期当虫穗率达10%或百穗花丝有虫50头时要立即防治,药剂可选用50%杀螟单可溶性粉剂100克对水灌心叶,或0.1%功夫颗粒剂每株0.16克。也可喷洒5.7%百树菊酯乳油4000倍液,或40%增效速灭杀丁或5%来福灵乳油2000倍液,此外还可选用滞留熏蒸法。
   希望以上方法可以给大家带来帮助!

五 : 以下是我国生态农业的例子.资料一:广东利用赤眼蜂防治稻纵卷叶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华北地区利用松毛

以下是我国生态农业的例子.
资料一:广东利用赤眼蜂防治稻纵卷叶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华北地区利用松毛虫、赤眼蜂防治玉米螟,可以代替农药.
资料二:在我国很多农村,沼气池与猪圈相通,猪圈分为上下两层,上层养鸡,下层养猪,沼气池上盖一塑料大棚,棚内种菜,形成了一种“鸡→猪→沼气→菜”的小型循环系统.
(1)两段资料中,提到了哪几种动物?
(2)资料中提到的动物都是消费者吗?
(3)以上两例,更能体现生态平衡的是哪个?为什么?
(4)以上两例运用到了什么生态知识?
题型:解答题难度:中档来源:不详

(1)动物一般都能自由运动,细胞内没有叶绿体,异养.两段资料中,提到的动物有:稻纵卷叶螟、松毛虫、赤眼蜂、玉米螟、鸡、猪.
(2)动物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必须以现成的有机物为食,在生态系统中扮演消费者.稻纵卷叶螟、松毛虫、赤眼蜂、玉米螟、鸡、猪以植物或动物为食,都是消费者.
(3)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必须有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组成.生物种类越多,食物链越复杂,自动调节能力越强,越能维持生态平衡.因此以上两例,更能体现生态平衡的是资料二.因为有生产者(菜)、消费者(鸡、猪)和分解者(细菌真菌),而资料一只是体现了食物链即吃与被吃的关系.
(4)利用赤眼蜂防治稻纵卷叶螟,赤眼蜂防治玉米螟,原理是赤眼蜂将卵产在螟的卵块中,幼虫取食卵黄,化蛹,并引起寄主死亡.成虫羽化后咬破寄主卵壳外出自由生活.因此赤眼蜂与螟之间是吃与被吃的关系,即食物链.如玉米→玉米螟→赤眼蜂.生态农业的原理是延长了食物链,使物质能量等到循环利用,并朝向有利于人类的方向流动.因此以上两例运用到的生态知识是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能量流动.
故答案为:
(1)稻纵卷叶螟、松毛虫、赤眼蜂、玉米螟、鸡、猪;
(2)都是消费者;
(3)资料二;因为有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组成.
(4)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能量流动.


考点:

考点名称: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1)生态平衡: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在不断地变化着,并在一定情况下维持相对稳定的动态平衡现象。

(2)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虽然在不断地变化着,但是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是相对稳定的。这说明生态系统其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3)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是有限的。如果外界的干扰超过了调节能力,生态系统就会遭到破坏。例如,如果草原上放养的牲畜太多,就会严重破坏草场植被,造成上沙化,草场就很难恢复原样了。考点名称:生态系统的功能生态系统的功能:
(1)生态系统整体在其内部和外部的联系中表现出的作用和能力。随着能量和物质等的不断交流,生态系统亦产生不断变化和动态的过程。

(2)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是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之间有着密切关系,在生物群落中两者都是以食物链和食物网为渠道流动的,而且能量流动必须伴随着物质循环来进行;两者的不同之处是能量流动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的,而物质是周而复始地循环。
本文标题:赤眼蜂防治玉米螟-玉米螟防治(附图片)
本文地址: http://www.61k.com/1099698.html

61阅读| 精彩专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苏ICP备130363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