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阅读

中日关系发展前景分析-巴西与中国的经贸关系及发展前景

发布时间:2017-09-18 所属栏目:中日贸易

一 : 巴西与中国的经贸关系及发展前景

61阅读/ www.61k.net

巴西与中国的经贸关系及发展前景

贺双荣

1992年10月卡多佐就任巴西外交部长后,对巴西外交政策和外交机构的职能进行了调整,制定了“亚洲战略”,决定把亚洲尤其是亚太地区国家作为其稳定的进口来源、出口市场以及科技合作的伙伴。中国是亚洲最大的国家,在亚洲和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因此,巴西把发展同中国的关系放在其“亚洲战略”中最重要的位置。1993年5月朱镕基副总理访问巴西时,巴西提出同中国建立一种“长期的、稳定的、战略性的互利合作关茶”。此后,巴西领导人多次提出把发展同中国“战略性的伙伴关系”作为指导两国关系发展的原则。本文就巴西加强同中国关系的原因和目前两国关系中存在的问题作一些分析。

同中国发展“战略性伙伴关系”的原因

巴西决定同中国建立“战略性的伙伴关系”是出于自身经济发展和政治的需要及长远考虑。从经济方面看,存在以下因素。

(一)中国的开放政策和巨大的市场对巴西具有很大的吸引力。巴西前外长卡多佐提出“重新评估亚洲”时指出,“在贸易方面,巴西不能失去有11亿消费者的中国市场”。巴西驻中国大使罗贝托·阿布德努尔在《中国和巴西的利益》一文中指出:中国在新的部门和地区对外国资本开放,“同意外国资本参与诸如服务、旅游、能源和交通基础没施、电信、空运、消费品贸易等部门的活动,为外国伙伴进人这个消费市场开辟了广阔的道路”。巴西《圣保罗州报》也在1993年2月指出:“到下个世纪,中国将成为世界上国民生产总值最高的国家之一,中国应成为巴西投资者选择的目标。如果巴西企业家不行动起来,就可能错过前往中国的列车。”在加强同中国的经济关系方面,巴西尤其希望在“基础设施、能源、原料咨询服务和工程技术方面建立一种战略性的伙伴关系”。这些合作项目包括:以巴西的铁矿石换取中国的焦煤、巴西参加中国三峡工程的建设等。巴西外长阿莫林指出,巴、中两国之间这种“战略性伙伴关系通过双边贸易、空间协定、技术交流和巴西公司可能在中国获得修建水电站的合同而得到完善”。

(二)巴西的传统出口市场受到了限制。欧共体是巴西最大的传统出口市场。近些年由于欧共体的贸易保护主义,巴西对欧洲的出口停滞不前。巴西同南锥体其他国家的贸易已接近饱和。在阿根廷、乌拉圭和巴拉圭的进口总额中,巴西所占比重已高达25%①,很难再有突破。美国是巴西最重要的贸易伙伴,70年代以前,巴西在政治、经济上与美国结盟,同美国建立了密切的经济关系。80年代以来,由于美国加强了贸易保护主义,巴美贸易摩擦加剧。巴西对美国的出口额占其出口总额的比重已从70年代中期的15%②降至1993年的10.6%。近些年,美国与巴西的贸易摩擦进一步加剧。1993年美国对巴西出口的钢材征收附加税,引起巴西的不满。巴西决定采取报复措施,把从美国进口煤炭的比重从占巴西煤炭进口的30~35%逐步减少到占20%,中国是钢材的主要进口国和煤炭的出口国,所以发展同中国的贸易,对稳定巴西的出口市场、保证其可靠的进口来源和抵制美国的贸易保护主义具有重要意义。

(三)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对巴西产生了强大冲击。北美自由贸易区建立后,由于作为北美自由贸易区成员国的墨西哥向美国出口的产品享受多种优惠,巴西对美国的出口产品失去了竞争力。面对日益严峻的出口形势,巴西希望把自由贸易从南方共同市场扩展到整个南美大陆。目前南方共同市场以外的南美洲国家每年的进口总额达360亿美元,而巴西在其中所占的比重很小。巴西政府认为,巴西同这些国家发展贸易的潜力很大,它对这些国家的出口额至少可以增加4倍。为了推动与南美洲其他国家的经济关系和自由贸易,1994年2

月巴西正式提出了建立“南美白由贸易区”的设想,并希望能在3个月内同时开始与南方共同市场以外的8个南美洲国家进行双边贸易谈判,以便在从1995年起的10年里,使南美洲所有国家免除80%的关税,进而实现经济一体化。但是,巴西希望发展同南美洲其他国家关系和建立南美自由贸易区的建议,受到来自美国和墨西哥强有力的竞争。美国为加强同南美洲国家的经济关系,在南美洲实行“贸易外交”,使不少拉美国家同美国或墨西哥签署双边自由贸易协定而忽视同巴西建立南美自由贸易区的努力。1994年5月,美国与智利就签署自由贸易协定在华盛顿进行了为期两天的初步谈判;与此同时,墨西哥与哥伦比亚、委内瑞拉组成了三国集团,建立了拉美最大的自由贸易区。这些行动对巴西扩大出口市场、建立南美自由贸易区的目标都是一种强有力的制约。

基于上述原因,巴西把注意力转向亚洲特别是中国,寻求稳定的进口来源和出口市场。 在发展同中国的关系时,巴西领导人除重视经济意义外,还十分重视两国关系的政治意义。巴西外长阿莫林在解释中巴战略性伙伴关系时指出,要把“建立一种涉及所有方面的真诚而正式的关系,作为拉美最大的国家与亚洲最大的国家之间特殊关系的一部分”。

(一)中国和巴西在国际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又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在联合国和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巴西是世界上仅次于中国的第二大发展中国家,又是南美洲最大的国家,其经济实力居资本主义世界第8位,它希望更多地参与世界政治,其中一个愿望就是要在联合国安理会取得常任理事国的席位。所以,加强与中国的合作对巴西具有重要的政治意义。

(二)中国和巴西在政治问题上有广泛合作的领域。中、巴两国都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在反对美国的人权外交和霸权主义、加强南南合作、抵制工业化国家的贸易保护主义和环保等问题上持有共同或相似的立场。巴西政府认为,在“当今充满新的危机和不确定因素的世界上,存在着一种强制性的政治原则,这就要求我们两个对外立场明显一致的国家进行更广泛的对话”③。

(三)通过发展同中国的友好关系来打破美国对巴西的技术封锁。巴西外交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要广泛地获取高技术。但是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巴西在核燃料循环技术、导弹发射惯性制导平台技术等方面受到了美国严厉的技术封锁。据巴西空军部人士说,美国一直阻止巴西从美国斯佩里公司获得惯性制导平台,1989年巴西航天活动研究所将一个老的平台送往美国修理,美国至今没有归还。巴西希望同中国发展科技合作,以便打破美国的技术封锁。巴西现任总统卡多佐在任外交部长时曾明确表示,巴西希望能不受限制地获得敏感技术。他说:“全世界都承认新的尖端技术的价值。我们想向世界表明,我们不打算成为一个好战的大国,也不想拥有原子弹。但是,我们有为了经济发展而获得尖端技术的正当愿望。”④

由于上述原因,巴西外长阿莫林认为:“巴西和中国在维护冷战后世界和平与安全方面起着不可缺少的作用。”⑤

巴中关系的进展情况

(一)中、巴两国高层领导人的互访进一步密切了两国关系。1993年以来中国外长钱其深、副总理朱镕基、国家主席江泽民、国防部长迟浩田、中央书记处书记***和人大委员长乔石先后访问了巴西。1993年11月22~27日江泽民主席在访问巴西期间,提出了发展中巴友好合作关系的四点建议:第一,不断推动两国经贸关系的发展,促进共同繁荣,为南南合作树立榜样;第三,加强民间往来,广泛开展各种形式的文化、教育、学术、体育交流与合作;第三,在国际组织和国际事务中,密切磋商,加强协调,互相支持,共同维护发展中国家的权益,推动建立和平、稳定、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第四,增加高层领导人之间的直接接触和对话,充分发挥两国现有政治磋商制度的作用,扩大各层次、各领域的友好交流,增进相互了解和信任,共同构筑中巴长期、稳定、互利的友好合作关系。这四

点建议成为指导中巴未来关系发展的基础。1994年4月巴西外长塞尔索·阿莫林访问中国,并同钱其璨外民进行了半年之内的第三次会晤。之后,佛朗哥总统明令,各部部长在1994 年10月15日之前都不得出访,他本人也因忙于国内事务而取消了预定在当年上半年对中 国的访问。然而他却破例派矿产能源部长出访中国,这表明巴西对发展同中国友好关系的重视。

(二)双边贸易额迅速增长。中国和巴西经济规模相当,在经贸方而有较强的互补性。1985年两国的贸易额为14.1亿美元,占中拉贸易总额的55%。但是此后,由于中国对巴西石油出口减少和巴西经济衰退,双边贸易额迅速下降,1991年只有4. 14亿美元⑥。但自从巴西执行“亚洲战略”后,中巴经贸关系迅速恢复。7992年双边贸易额初步回升,达到5.8亿美元,1993年增至10. 1亿美元,比上年增长80%以上。目前中国向巴西出口的主要商品是纺织品、食品、工艺品、机械设备、化工产品,医药原料、服装、原油、炼焦煤等。巴西向中国出口的主要商品是钢材、生铁、铁矿砂、棉花、纸浆、纸张、豆油、糖和尿素等。1993年底,中国在巴西设立公司代表机构、独资合资企业近30家,共中包括华西木材工商股份有限公司、伊塔明钢铁冶炼厂、巴中电子零件股份有限公司、上海自行车集团公司和江苏金狮自行车集团公司等。巴西在北京设有4家贸易公司和银行办事处。

(三)合作的领域和规模不断扩大。中、巴两国在能源、基础设施、原料、重工业、工程技术方而达成了合作意向。巴西的卡拉雅斯铁矿,已探明储量为180亿吨,铁矿石品位高、含铁量高达66%,且杂质少。1993年初,由中国冶金进出口总公司牵头,组织宝钢、武钢和马鞍山钢铁公司等单位为在巴西开采铁矿作准备。同年5月朱镕基副总理访问巴西时,参观了卡拉雅斯铁矿,并表示,为降低进口巴西铁矿石的费用,准备考虑在中国修建能够停靠36万吨船舶的码头。11月江泽民主席访问巴西时,两国签署了《关于发展铁矿石贸易和促进合作开采铁矿的意向协议》。1994年8月,中国冶金进出口总公司同巴西淡水河谷公司合作开采铁矿可行性研究协议在巴西利亚签字,两国将研究建立年产铁矿石500万吨的合营铁矿。中国的三峡工程是一个跨世纪工程,该工程将耗资200亿美元。参加三峡水电站的建设是巴西同中国发展战略伙伴关系的目的之一。经过谈判,中、巴两国在1993年3月钱其琛外长访问巴西时,签署了《中巴关于经济技术合作协定补充协议》。该协议规定:根据互利原则,双方将促进相互间在电力(包括水电)能源方面的经济技术合作,并根据各自国家经济发展的需要,联合参加综合研究和设计规划。1994年5月,中国三峡工程负责人访问巴西,了解巴西伊泰普水电站建设的情况,并同承包公司和资本货物(涡轮机和发电机)供应公司进行了接触。

(四)科技合作不断加强。中国与巴西的科技合作始于1982年。这一年两国签署了科学技术合作协定,并成立了“中巴科学技术合作混合委员会”。此后,两国科技合作不断加强,但在具体执行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0 1988年7月,中、巴签订卫星合作协议。根据协议,两国应于1992年合作发射两颗地球资源观测卫星。但此后由于巴西经济困难等原因,从1989年3月起,这项计划停止实施。巴西制定“亚洲战略”后,佛朗哥总统指示有关单位重新实施卫星计划。1993年3月a日中国外长钱其琛和巴西外长卡多佐在巴西利亚签署中国与巴西《关于核准研制地球资源卫星的补充议定书》。经过两国科技部门的合作,同年9月15日中国和巴西正式签订《关于联合研制地球资源卫星重大事项的补充议定书》。议定书规定两国将合作制造和发射两颗卫星,其中一颗必须在1996年10月底前送入轨道。这两颗卫星将由巴西国家太空研究所和中国航天机构共同研制,投资总额为1.5亿美元,其中巴西负担4500万美元。1993年11月江泽民访问巴西时,两国签署了《关于和平利用外空合作议定书》。根据议定书,双方将在空间科学、空间技术及其应用领域进行合作与交流,其中包括在地球资源卫星和其他卫星、卫星运载发射服务、遥感及应用、空间通信、空间材料处理、微重力、大气科学和天体物理学等领域的合作。从此,巴、中两国开始了在太空领

域里的合作。此外,1994年4月巴西外交部长塞尔索·阿莫林访问北京时,中、巴两国政府还就1982年的《新材料领域的补充协议》、《生物技术在农业上的应用》和《中医中药 领域的补充协议》3个科学议定书签署了补充协议。

巴中关系存在的问题和前景

日前巴、中两国经贸关系虽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但与双方在地区和国际上的地位很不相称,也不能满足双方经济发展的需要。其原因是在双方经贸关系中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具体地说,有以下几方面。

第一,巴中经贸关系主要是政府间合作,而且集中于少数产品。这种合作虽然有它好的一面,即合作比较稳定,但是,一旦一方政府的政策发生变化或交易的产品出现问题,两国关系特别是贸易往来就会受到严重影响。企业之间的直接经济交往和民间贸易虽然在规模上不如政府间的合作大,但比较稳定,而且不容易受国家关系和政府政策的影响。

目前两国政府都认识到这个问题,但两国地理上相距遥远、语言障碍和各自对对方文化了解不多等因素,妨碍了企业和民间交往的扩大和深人。目前巴西私人企业在中国市场获利的并不多,而两国政府间在推动合作方面也缺乏有效的办法。

第二,中国对巴西的贸易长期处于逆差的地位。 1992年中巴贸易额为0.8亿美元,其中巴西向中国出口约为5.2亿美元,中国向巴西出口仅有6600万美元。1993年中巴贸易额达10亿美元,中国对巴西的贸易逆差达5亿美元。1988 ~1992年,中国对巴西的贸易逆差累计已经达到20亿美元。大量贸易逆差的存在影响了双边贸易的深人发展。

第三,巴西的贸易保护主义和反倾销问题影响了双方的合作。巴西是拉美最大的玩具生产和出口国,全国有200家企业,1992年出口额约为3000万美元,主要销往拉美、欧洲和美国。近几年由于经济危机和国际竞争激烈,巴西玩具业不景气,设备闲置率达35%。中国玩具在巴西有很强的竞争力,巴西对外开放后,中国对巴西的玩具出口迅速增加。1990年,巴西对进口中国玩具征收105%的关税,但是,由于中国劳动力成本低等原因,中国玩具在巴西市场上的售价仍比巴西同类产品低50%,而且品种多,巴西玩具商要求政府对中国玩具进行反倾销调查。此外,中国的自行车和家电产品也遭到了巴西生产厂商的指控。 第四,巴西与台湾的关系问题。1980年巴西与中国台湾省的进出口贸易总额还不足3000万美元,而1990年已上升到4.6亿美元。此后,双边贸易额直线上升,而且巴方始终处于高额顺差的有利地位。1990年巴西为促进与台湾的经贸关系,全面改善了与台湾当局的关系。巴西政府允许台湾将“台湾驻巴西圣保罗远东商务中心”改名为“台北”,并同意台湾在里约热内卢增设了一个代表处。近年来,巴西与台湾的经济合作进一步加强,贸易关系不断发展。1992年双边贸易额达到9. 75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5.6%,巴西向台湾出口8. 65亿美元,其贸易顺差达7.55亿美元。其中巴西向台湾每年出口约4亿美元的钢铁产品,占其每年钢材出口总额的约50 %,占其向台湾全部出口的62%。巴西对台湾的这种出口结构,使巴西对台湾出口处于受控地位。1993年3月29~30日,台湾“国际信托商业银行”董事长辜濂松率领企业家代表团对巴西进行了访问。巴西政府为避免台湾对巴西钢材进行反倾销,破格接待了这个代表团,佛朗哥总统和许多内阁成员亲自出面秘密接见该代表团,并私下承诺支持台湾加入关贸总协定。虽然台湾问题并没有成为中、巴两国关系中的大问题,但巴西同台湾关系的动向值得注意。

中、巴两国经过多年努力,已经确立了良好的合作基础和合作构架。两国成立了贸易、科学技术和文化3个混合委员会。1991年3月,巴西外长雷泽克访华时,双方签署了避免双重征税协定。1993年1月5月,巴西航空公司开通了里约热内卢一曼谷一香港的航线0 1994年4月巴西外长访华时,两国又签署了新的民航协议。根根协议,巴西航空公司将在里约热内卢和北京之间建立直飞航线。巴、中两国政府所做的上述努力为两国加强政治、经济交往

创造了良好的条件。1993年,巴西出口总额达387. 8亿美元,其中对中国的出口仅为7.79亿美元,还占不到其出口总额的5%。中国对巴西的出口更少,还占不到中国对外出口的0.6%。两国发展经贸关系的潜力巨大,还有待进一步发掘。但是,中、巴两国缺少地缘上的优势,制约了两国政治经济关系的发展。因此,两国关系的发展在近期不会有很大的突破。从经济上讲,两国的经济开放政策为双方贸易的扩大和经济关系的加强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但是要想取得更大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还取决于双方经济的发展。从目前形势看,巴西经济开始恢复,外国对巴西的投资增加,巴西领导人特别是新当选总统卡多佐对发展同亚洲和中国的关系比较重视。因此,中巴关系的发展还是大有希望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巴西《圣保罗州报》,1994年4月10日。

②《拉丁美洲概览》,第435页.

③《巴西日报》,1993年8月29日。

④巴西《圣保罗州报》,1993年2月28日.

⑤《巴西利亚邮报》,1994年3月31日.

⑥《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年鉴》,1992年.

二 : 桉树用途及发展前景分析13

农家之友2009年第6期(总第265期)林业科学

桉树用途及发展前景分析

谭子宽

(兴业县林业局森防站,广西兴业537800)

[摘要]文章汇总桉树在木材、林浆、纤维板、改性材、单宁、清油、蜂蜜、芦丁、燃料、饲料等方面的主要作用,及桉树特用、薪炭、观赏等,阐明桉树用途大,开发潜力深远。

[关键词]桉树;用途;发展前景

[作者简介]谭子宽(1966-),男,工程师,从事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和营林技术管理工作。

由于目前桉树主伐后或新间伐出来的木材,不是做切片材,就是生产旋切薄板,一些群众觉得桉树林的作用并不大,比不上杉树、松树等其它乡土树种。实际上我国引种桉树100多年来,已经逐渐认识到桉树的众多作用。根据国内外的桉树种植现状,现将桉树林的作用类型作简述于后,供大家讨论。

雷州半岛及北部湾沿海的海岸的窿缘桉、尾叶桉、W5等等林分;根据生产需要而建成的胶园防护林、蔗园防护林、麻园防护林、果园防护林和茶园防护林;南流江两岸直至入海口的海岸防护林等。

1.4特用林。以采种、科研、教学为主要目的的林分。如广西国营东门林场和国家桉树中心的桉树基因库、采种母树林、种子园;雷州林业局、广西林科院和一些区直林场的试验示范林;广西大学林学院和广西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建造的教学用林分。

1.5薪炭林。解决生活用柴为主要目的的林分。这种林分以往多见,但随着木材价格的上涨,专门以生产柴火为主的林分已经很少。

1.6风景观赏林。以绿化、美化为目的、专供园林绿化、园林绿化观赏的林木。由于桉树四季常青,树体高大壮观,树姿优美,树皮具有多种色彩或光滑别致,枝叶婆娑,是园林绿化理想树种。如榕叶桉(红花桉)、灰桉、朱药桉、红花丝桉、铁木桉、密味桉、毛皮桉等等。在澳大利亚桉树已经成为自然景观;现在桂、粤许多公园内如亭亭玉立的柠檬桉,博白林场种植16年、单株蓄积达2.5立方米的巨尾桉,具有明显观赏价值。

1林种丰富

根据经营目的不同,桉树人工林可以分为商品林和生态公益林。商品林内可分为用材林、经济林与薪炭林等,生态公益林包括防护林和特用林。

1.1用材林。以生产木材为主的林分统称。如目前广西大部分地区种植的桉树,玉林市近240万亩速生桉,都属于桉树纸浆原料林。桉树纤维平均长度为0.75-1.3毫米,密度适中,得浆率高,是制浆造纸的好原料。木材质地坚硬,生产硬质纤维板、中密度纤维板也被广泛利用。近年来,广西各地商家推出的许多家具,基建中的模板、顶柱已经开始大量使用桉树木料,往往都是本地生产的桉树产品。

1.2经济林。以生产桉油、栲胶为主的林分。如广西多年来蒸油用的柠檬桉叶用林,目前云南省摘叶蒸桉油用的史密斯桉、直干蓝桉叶用林。此类林分有的在树桩基部截断,一生不断利用枝叶;而一些林分随着树高不断向上采叶,待到木材可以利用后又对树木进行主伐,成为前期是经济林、后期是用材林的情况。

1.3防护林。以保护生态系统平衡作为主要目的林分。包括防风固沙,抗击暴雨、抗击海潮,减少地表径流,减少水土流失,调节气候,固堤护岸,又可分农田防护、海岸防护、公路防护、固堤护岸等林分。这种保护农、林、牧业生产,保护人民生命财产的桉树林带、林网,称防护林,也称生态林。玉林市管辖范围内数百公里的高速、一级、二级公路两侧几乎为速生桉U6品系;

2用途广泛

桉树具有广泛的用途,在国外(如澳大利亚)完全可以取代其它常规木材。

2.1木材。由于桉树木材大多既重又硬且耐用,可用于建筑、桥梁、家具、桩木、矿柱、枕木、火柴、旋制品、农具、体育运动器具、乐器、车轮、船舶、电杆等。赤桉、厚皮桉、伞房花桉、灰厚皮桉、白木桉、边缘桉等等适于做圆木使用,所有这些树种的木材埋在地下均能耐腐。有的还具有针叶材的性质,可以代替针叶材使用。

2.2木浆。利用桉树生产木浆与造纸在我国已经形成规模。利用未成熟木材生产的纸浆,其商品纸张

????

在断裂和张力方面均具有很高强度。利用现有资源,在广西大规模发展速生桉的芬兰斯道拉恩索公司和日本王子公司都在广西境内建造大型纸浆和造纸基地。

2.3纤维板。1939年澳大利亚已经开始商业性生产,而我国近年来纤维板的生产开始火热。仅广西境内纤维板厂超过10家,且规模在不断增大。各地厂家竞争激烈。产品已经源源不断流向祖国各地。

2.4改性材。合成树脂的发展对改性材和压缩材的制造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利用树脂浸渗或压缩工艺,使木材的机械强度得到改变。我国利用桉树旋切板生产胶合板的商品材逐渐占领南方市场。为改性材提供原料旋切板的小厂家,在广西境内数年以百计。除了广西自己生产以外,大量旋切板远销外地,为其它厂家提供了丰富原料。

2.5单宁。单宁的用途非常广泛,具有杀菌、美容、抗衰老、吸附重金属、澄清液体等作用。桉树很多品种的树皮、木材和叶片含有单宁,而且有的树种含量很高。澳大利亚为了生产单宁,专门建立富含单宁的树种、单宁桉为主的工人林8000公顷。我国在这方面工作由待提高。

2.6精油。一些桉树可以蒸制精油,其中包括医药用油、工业用油和香料用油。医药和工业用油的产量占大多数。工业用油中作为消毒剂和除臭剂与群众生活密切。我国桉树产区土法生产的多为蒸馏粗油,如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年均产粗桉叶油近2000吨,年产值达6000多万元。

2.7蜂蜜。桉树的帽状体从花蕾上脱落时就立刻开始分泌花蜜,并一直持续到雄蕊脱落和花朵凋谢。科学家调查发现,有89种密源桉树,可出产丰富、优质的蜂蜜。由于我国目前绝大多数是速生桉短期主伐林,还未能进入桉树的花期,所以利用桉树生产蜂蜜产

量还很低。

2.8芦丁。临床用于防治脑溢血、高血压、视网膜出血、紫瘢和急性出血性肾炎。治疗慢性气管炎,有效率84.8%和98%。本品衍生物三羟乙芸香甙(troxerutin),即维路通,临床用于治疗烧伤、关节炎及各种血管疾病,国外已有商品出售。国内亦已研究成功,治脑血管病有效率87.8%,治视网膜水肿和出血有效率88%。由待我们加快开发利用。

2.9饲料。叶片具有甜味的树种,如风尼桉、伞房桉和棒萼桉等,绵羊、牛和马都喜欢食用。其中白厚皮桉被认为是最好一种饲料树种,通常用成年桉树叶片作为牲畜饲料,喂食前让鲜叶干燥1-2天,可去除鲜叶叶片的苦涩味[1]。

2.10燃料。木材密度大的桉树木材坚实耐烧,释放热量大,残留灰分少。广大农村群众通常都会知道桉树枝叶、木材“好烧”,因此,在林区内经常有群众打枝、扫叶。

3广泛发展,充分利用

我国引进桉树逾百年,大规模种植也仅是十多年时间。桉树的林种和利用是人类生产和科研过程中积累的宝贵财富。在较短的时间内,我国桉树生产和利用取得的进步令世界瞩目。但在桉树不同类型种植、木材及各类产品开发利用与国外还有一定的差距。只要我们认真学习,取人之长,补已之短,桉树在生产、利用上必定有着更加广阔的空间。在林业工作者和广大营林人士的努力下,将会在不久将来,开创桉树为社会谋取更大利益的新局面。

[参考文献]

[1]祁述雄.中国桉树(第2版).中国林业出版社.北京,2002.

(上接第61页)

作,秋季干旱时,树盘覆盖,适量灌水,并多次喷施稀薄叶面肥保叶。

3.4种植抗逆性强的梨品种。不断引进选育梨新

表1梨园秋季翻花返青情况调查表

果园名称水田或旱地种植品种

亭子江王熙

旱地翠冠

祥梨园

翠冠亭子江蒋氏

旱地

梨园黄花

丰水

小江尾梨园水田

翠冠锦塘梨园董家梨园

水田水田

丰水丰水翠冠

树龄101055555

树势年株施有机肥健壮弱中等中等弱较健壮健壮

2.5kg2.5kg301015

年株施化肥采果肥%病叶率%落叶率%翻花率%返青率%复合肥1.5kg,磷肥1kg,

施0.086.10.010.0

氮肥0.5kg

28.339.713.36.7复合肥0.5kg,磷肥不施

氮肥0.2kg21.527.82.41.1

55.677.353.236复合肥0.5kg,磷肥施

氮肥0.25kg24.541.136.312.9复合肥0.3kg,磷肥不施78.783.062.239.0

氮肥0.5kg

29.833.035.415.6复合肥0.75kg,磷肥施

氮肥1kg2.313.17.61.2

品种,特别是抗逆性强的优势梨品种,加强栽培管理,提高梨果品质和果园效益,促进梨产业健康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李丁凤.翠冠梨在桂北的引种栽培[J].广西园艺,2005,(5).

????

三 : 中日贸易现状以及发展前景分析

【摘要】日本作为中国对外经济的重要贸易伙伴,其与中国在经济上的往来由来已久,中日建交以来,两国在经济,政治,科技,文化等各个领域的交流不断深入,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但是,成就和摩擦是并存的,随着双边贸易的深入,受经济,制度,文化以及思维方式的影响,两国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系列的贸易争端,这些争端带来的消极影响是不利于两国经济的健康发展的,本文主要通过对中日贸易现状的阐述,揭露双边贸易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结合当代两国的贸易理念和各国所做出的努力,从而对双边贸易的发展前景进行理性的分析和预测。

【关键词】中日贸易;直接投资;摩擦;贸易差额;发展前景
一、中日贸易现状
1972年中日建交以来,中日两国的经贸往来改变了长期在比较低的水平上徘徊的状态,双边贸易处于快速发展的时期,1999年,双边贸易额达到662亿美元,是1972年的60倍。截至2003年,日本已连续13年保持着中国最大贸易伙伴的地位。2006年,日本与中国内地的贸易总额已经超过美国,达到2132.8亿美元,使中国成为日本最大的贸易伙伴国。
(一)中日双边贸易的变化情况
在东南亚金融危机之前,中日双边贸易额年均增长率超过20%,且中国处于顺差状态,由于受到金融危机的波及,贸易总额增长率有所下降,但是基本保持在10%的水平之上,据中国的统计口径,中国在此之后一直处于逆差状态。中国一直是仅次于美国的日本的第二大贸易伙伴,在1990年至2003年期间,日本的对外贸易总额仅增长63%,而同期对华贸易则增长了63倍,从对华贸易占日本对外贸易总额中的比重来看,从1990年3.5%扩大到2003年的15.6%,2004 年上半年达16.1%。
(二)日本对华直接投资状况
20世纪80年代,随着日元的升值和日本劳动力成本的快速上升,日本企业大量进行海外投资,对外直接投资成为日本经济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日本对于中国的广阔市场给予了特殊的关注。2000年以来,由于中国注重改善投资环境,积极引进外资,日本企业对中国直接投资持续增长,据中国商务部统计,2012年1月至12月,在对华投资前十位国家/地区(以实际投入外资金额计)中,日本排名第二,为73.8亿美元,日本对华直接投资额占外国对华直接投资总额的7%,日本制造业对中国的投资是促进中日贸易扩大的重要因素之一。
(三)中日贸易摩擦
虽然中日双边贸易总额大致处于增长阶段,并且对华出口的急剧增长对日本的经济起促进作用。但是由于中日双方制度,文化和思维方式的不同和“中国威胁论”的消极影响,日方多次挑起对中方对日出口商品的制裁和反倾销,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由于中日在统计口径上存在分歧,日本认为日方是处于贸易逆差状态,所导致的直接结果就是中日双方的贸易摩擦和贸易纠纷日益频繁,不利于中日贸易的健康发展。中国为维护两国之间的伙伴关系也做出了一系列的努力,比如中日建立“民间协调对话机制”,开展“商会外交”,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协调作用,促进对日出口的有序发展,这些举措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日本对中国的误解,对顺利解决中日贸易摩擦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中日贸易发展前景分析
基于以上的分析,中日的贸易依存度是处于上升的态势的,而且贸易结构呈双向互补关系,产业结构差异和产业竞争力差异是中日贸易持续发展的基础,由于两国生产要素禀赋差异以及其所处发展阶段不同,中国的产业结构带有工业化推进的典型特征,而日本的产业结构带有后工业经济的特征,日本对华出口主要是高附加值和高科技含量的成套设备和产品,而中国对日出口则以科技含量和附加值低的资源和劳动密集型的劳动产品为主,中国作为一个资源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的大国,是日本FDI(国外直接投资)的重要基地,同时也是日本产品的第一出口国。而日本国内资源匮乏,劳动力资源昂贵,和中国的产业结构形成了互补,中日贸易是互利双赢的贸易。这就决定着中日贸易在结构上是互补的,日本离不开中国庞大的销售市场和廉价的资源市场,同时,日本有着高端的管理技术和对高科技的研发技能,中国对这些技术的引进也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多样性和差别性很可能成为一种优势而非羁绊。此外,虽然日本最近多次在政治问题上对中国挑起事端,但是日本对华经贸依赖度是提高的,日本对华贸易出口的增长幅度 (增长8.3倍) 大大高于进口的增长幅度 (增长5.2倍)。据日本贸易振兴机构 (JETRO) 统计,日本经济的对华依赖度由1990年的0.2% 提高到了2003年的1.5%。数年以前在日本盛行的“中国威胁论”现在被“中国特需论”和“利用中国论”所取代,其根本原因即在于日本对华出口急剧增加促进了日本经济复苏这一不容怀疑的事实。基于这样的事实,中日贸易合作将进一步加强,作为亚洲地区两个最重要的国家,中日的合作和发展将对亚洲以及整个世界产生不可[www.61k.com)忽视的影响,能源,环保,金融已经成为东亚地区中日合作的重要课题。伴随着中日经贸关系的深入,中日贸易量将继续扩大,但贸易结构将会有所调整,投资结构也会有所改变。
总之,中日两国已经成为密不可分的贸易伙伴,在经济上的依存度越来越高,双方应以转变观念为核心,通过谈判与对话,统一统计方法与口径,探索自由贸易区形式的合作与沟通,按照世贸组织和国际惯例,客观公正妥善解决贸易摩擦,建立双边贸易预警机制,为中日乃至世界的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王珏.中国与其主要贸易伙伴.中国经济出版社.
[2]苑涛,杜金东.中日贸易摩擦理论、影响、对策.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四 : 浅析中印关系的现状与发展前景

摘要:印度是一(www.61k.com)个拥有12亿人口的发展中国家,近年来印度经济迅猛增长,印度在国际社会的影响力也不断加大。中国和印度作为相邻的两个发展中大国,有着悠久的传统友谊。20世纪50年代以来,中印两国在西藏解放、领土划分、经贸往来等多个问题上产生了矛盾甚至冲突,一度严重影响了中印两国的正常往来。印度以中国为假想敌制定的大国战略也愈演愈烈。但是,中印关系在在未来的发展中,仍然有着稳定和改善的条件,在政治、经济等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合作基础。

关键词:中印关系;印度;大国战略
一、中印关系的发展历程
印度是南亚次大陆最大的国家。目前印度人口已到达12.1亿,居世界第二。印度与中国都是文明古国,在近代皆存在遭受殖民统治的屈辱经历,也都经过了漫长艰难的斗争才赢得了国家的独立和民族的解放。建交后的中印关系虽几经波折,但进入21世纪则不断升温,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建立了广泛和深远的合作。
新中国成立初期,实行"一边倒"的外交政策,印度总理尼赫鲁在1949年12月致电周恩来总理,宣布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唯一代表中国人民的合法政府,并宣布同国民党政府断绝外交关系。1950年4月,中印两国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印度是非社会主义国家中第一个同新中国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
但中印历史遗留问题的存在给中印关系的友好发展造成了重大挫折。中印两国在边界问题上存在重大分歧。首先,1959年中印边界爆发了第一次武装斗争;其次,1962年至1963年,中印两国在边界问题上冲突不断。在中印领土的东段、西段发生了大规模军事冲突,这些冲突严重影响了中印关系,中印两国原有的政治、经济、文化和贸易交流几乎全部停滞,中印关系从此进入了前所未有的低潮期。
20世纪70年代中期,中印两国关系逐步趋于正常化。80年代以来,国际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美苏两国对峙的情况有所缓和,这给中印关系的改善提供了良好的国际环境。1988年,印度总理拉吉夫·甘地访华,这是时隔34年以后印度总理的首次访华,打开了中印关系深入发展的大门。此后中印两国的高层互访频繁,中印关系进入了加热期。2006年,胡锦涛主席对印度进行了国事访问。这次访问是中国国家元首时隔10年首次访印,印度方面举行了盛大热烈的欢迎仪式,中印双方将2006年共同确定为中印两国的"友好关系年"。2010年是中印建交60周年,中印双方也举行了丰富多彩的纪念活动,中印两国人民的友谊进一步加深。中印关系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
二、中印关系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领土争端
中印边界问题是英国长期侵略西藏所遗留下来的一个问题。中印边界从未正式划定过。中印边界长约2000公里,分为东、中、西段,东段有争议的领土面积大约9平方公里,中段2000平方公里,西段3.3万平方公里。1959年,印度发动了中印边界的第一次武装斗争。印军越过麦克马洪线向中国边防部队开火。1962年10月17日,印度在东西两段同时猛烈炮击中国哨所,中印边界自卫反击战就此而拉开序幕。中国军队虽大败印军但却主动停战并后撤。中国的做法既在世界上得到了极大的同情和尊重,也缓和了中印边界危机。但是此次中印的边界武装冲突严重影响了两国关系,双方的交流与往来几乎处于停滞状态,并一度撤回了外交大使,原有的政治、经济、文化和贸易交流几乎全部停止,中印关系进入了前所未有低潮期。
(二)中印贸易纠纷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印两国经贸往来频繁。中国目前已成为印度的第一大贸易伙伴,而印度则是中国的第九大贸易伙伴。但是,随着中印两国经贸往来的进一步加深,经贸摩擦也愈演愈烈。近年来,印度频繁对中国产品发起反倾销活动。印度成为世界上继欧盟、美国之后对华反倾销立案数排在第三位的国家,也是对华反倾销立案数最多的发展中国家。越来越多的贸易摩擦,已经成为阻碍中印关系健康发展的一大障碍。
(三)印度的大国战略
2012年6月9日,印度和日本举行了联合军事演习,目标直指中国。印度人民党也在印度国内大肆散布中国威胁论,这些都成为影响中印关系的不利因素。此外,印度一直把核发展列为国家战略的重要内容,想要依靠核力量来实现大国梦,印度拒不签署《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和《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并且一直以中国为假想敌来研制武器。如印度的"烈火-5"远程洲际弹道导弹等攻击性武器,极大地加强了印度的军事力量。印度的核威胁也使中印关系再添一个障碍。
(四)中印关系中的美国因素
冷战时期印度为追随苏联而与美国疏远。两级格局瓦解后,印度便加强了与美国的合作。从印度方面来看,与美国合作,有利于借助美国的力量遏制中国;从美国方面来看,与印度合作一方面可以在亚洲牵制中国,另一方面可以利用达赖进行反华活动。2005年7月,印度总理曼莫汉·辛格对美国进行正式访问,双方签订了包括印美核能合作协定在内的10余份文件,印美关系升级为"全球伙伴关系",印美关系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新高度。美国与印度的军事合作也势在必行,这对于中国的安全带来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随着印美合作的不断加深,印度很可能成为美国在亚洲牵制中国的一个重要砝码。
三、中印关系的发展前景分析
虽然中印关系依然存在着尚未解决的问题和不利因素,但随着世界多极化不断发展,中印关系平稳健康发展也存在着诸多有利条件。
政治上,中印两国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已经逐渐走出了低谷,从"冷和平"走向了"热合作"。首要表现就是中印两国高层互访频繁,并且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双边对话机制。在整个20世纪90年代,中印两国高层互访频繁,开拓和深化了中印双方在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各个领域的合作。面对中印两国长期面临的主要障碍,包括西藏问题、领土争端等,双方都派出代表进行了多轮会谈,并建立了中印边界特别代表机制、中印战略对话机制等等,集中解决中印双方的主要矛盾和问题。
经济上,两国经济的互补性也非常明显。中国目前是印度最大贸易伙伴,印度是中国的第九大贸易伙伴。中国和印度虽然都是发展中国家,但是经济发展也都有很大的潜力,并且都取得了很大成就,2011年中印贸易额已经达到了739亿美元,创历史新高。中印贸易额十年增长了20倍。再加上中印两国的经济发展还有巨大的潜力可挖,中印之间经济合作的前景还是非常可观的。
在国际合作中,中印两国同为发展中国家,在许多国际问题上都有着相同或相近的立场,有很多共同利益存在。中印两国在国际交往中,都在为发展中国家争取更多的利益,在金融危机、气候变化等重大问题上,中印两国都相互支持,共同应对发达国家带来的压力和挑战。此外,中印两国都想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都主张联合国改革。这些共同的主张也使得中国和印度在政治领域的互信也不断增强。中印双方的对话合作也从双边关系拓展到了多边领域。近年来,中印俄三国的三边合作趋势比较明显,再加上金砖国家间的合作,中印两国在国际场合的会晤不断增多。在中印两千多年的历史上,友好相处的时间占了绝大部分。虽然中印双方在政治互信、经贸往来等领域还存在着一些尚未解决的问题,这就更加需要中印两国化解矛盾、携手并进,取长补短,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谢益显.中国当代外交史(1949-2009)[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9.
[2]马加力.崛起中的巨象--关注印度[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10.
[3]黄梅波,郎建燕.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与印度的贸易投资关系[J].东南亚纵横,2011,(4).
[4]马加力.印美关系走向[J].现代国际关系,2005,(8).
[5]谷曼.关于中印关系的战略思考[J].长白学刊,2004,(3).
作者简介:许晓(1985-),男,山东日照人,山东师范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国际政治专业2010级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当代国际政治与大国战略研究。

本文标题:中日关系发展前景分析-巴西与中国的经贸关系及发展前景
本文地址: http://www.61k.com/1098291.html

61阅读| 精彩专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苏ICP备130363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