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阅读

孩子那些事儿-那些创业的大孩子

发布时间:2017-11-07 所属栏目:我们班的那些事儿作文

一 : 那些创业的大孩子

  没有充裕的启动资金,也没有详尽的商业计划书,这些年轻的创业者信奉的是代码赢得争论,完成比完美重要。
  
  郝亚伟,1987年出生,辍学后现居北京;黎言卓,1987年出生,辍学后现居广州;叶阳,1988年出生,辍学后现居不定。
  
  除了选择辍学,这三个80后大孩子的另一个共同点是都处于创业阶段。没有充裕的启动资金,也没有详尽的商业计划书,他们或已经建立团队,或正在寻找合作伙伴,或仍坚持一个人单打独斗,用短短数月的时间推出产品,每天醒来的时间除了吃喝拉撒,就全部贡献给编程,他们与最早期的用户密切互动,有bug必究。他们信奉的是代码赢得争论,完成比完美重要。
  
  好在他们所拓展的互联网领域不是彻底的蛮荒地带,早期巨头已经建立了一套初级的生态系统,这让这群缺乏资源的年轻人可以用迅速失败来不断接近成功。
  
  微格:两个宅男的创业史
  
  郝亚伟又是一夜没睡,九点刚过,蔡亮便招呼他出发了。他俩小跑出了门,一打上车,郝亚伟便歪在后座上了,蔡亮则掏出一台itouch默默地浏览。这台itouch是蔡亮的女朋友借给他们测试用的,而他俩则会用它来向即将见面的风险投资人演示产品。
  
  出租车沿着东三环由南往北。2011年3月的北京乍暖还寒,早晨出门这件事情,对于几乎全天都在家工作的“码农”来说,实在是有些勉为其难。出租车停在嘉盛中心,郝亚伟冲进楼下的711便利店买了两罐速溶咖啡,边走边喝。这天他们要见的风险投资公司在这栋大厦的29层。
  
  蔡亮是西安人,本科学材料科学,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读研究生时选择了工业设计,进入阿里云时还是名实习生,后来的阿里云手机“能看到的用户界面,很多都是他设计的”。郝亚伟话比蔡亮多很多,他在郑州出生,高中毕业后,保送至河南大学数学系,2004年入学。曾经得过奥数一等奖的他,专业课都学过,所以成绩不错,但是马列之类的课程又怎么都学不好,觉得继续学下去很浪费时间。
  
  2005年年底,郝亚伟离开了大学校园,分别在上海、北京的公司工作负责技术,所有技术都是他自学的。进入阿里云之前,郝亚伟在一家提供精益制造流程管理的商业软件公司,那时的他收入不错,年薪30万左右,没想过创业,更没想到他那时做的精益制造工具在后来管理自己的互联网公司时会派上用场。
  
  2009年,郝亚伟调到阿里云用户体验部门,认识了蔡亮。那时候,两个人都没有女朋友,加完班就回宾馆,反正也是对着电脑,于是就捣鼓做点东西。有同事之前在微软研究院供职,常常带来又炫又酷的技术信息,两个年轻人就想法子用这些技术做点好玩的东西。
  
  两人各司其职,蔡亮画图,郝亚伟写代码,他们模仿过foursquare,还做过现实增强的小应用。
  
  “第一次见到ar觉得太cool了,晚上回宾馆就和蔡亮开始动手。”郝亚伟回忆起这些经历,很兴奋,掏出手机比划起来,“我们做了一个钢铁侠风格的ar应用,只要打开摄像头,就可以有一个钢铁侠出现在手机屏幕里,叠加在现实的场景中,蔡亮画得很好看,我们还做了那种金属感觉的音效??”
  
  尽管ar、lbs都没有成为他们日后创业的方向,但是这些经历似乎正是《精益创业》作者所认为的“有价值的失败”。两个人在这些没有继续发展下去的项目中,获得充分的合作经验,在对各种新鲜技术的尝试中,拥有了自己隐约的市场直觉。
  
  那时正是2010年年底,新浪微博的用户突破1亿,此前半年,2010年年中,新浪开放了微博的api,独立开发者开始使用api开发出基于新浪微博的各种应用。郝亚伟觉得微博手机客户端是一个方向,那时官方的客户端用户体验很差,开放api之后的半年里,也没有出现一家独大的客户端应用。凭借这些模糊的感觉,他俩在2010年11月着手筹备微格。
  
  到了2010年12月,郝亚伟下决心结束无止境的出差生活,他离开了阿里云。离开公司,阿里云配备的macpro电脑也需要上交,郝亚伟为此花了9000元人民币,给自己买了一部性能一般的macpro电脑。蔡亮则因为是应届毕业生,被要求在第一家公司待满一年才能在北京顺利落户,他等到2011年才正式辞职。
  
  郝亚伟回到了他俩在北京租住的两居室,这套两居室每月租金2600块人民币,虽说与两个人的前公司不远,但是他俩住的时间很短,大部分时间都在杭州出差。之前的长期出差,两位技术宅男的家里连网络都没有安装。他们算了一下,房租是按季度交的,租期到第二年5月,但是网费往往都是一年一付的,住在这里只剩下不到半年,交一年网费,不太合算。技术男决定蹭周围邻居的网络。破解密码倒不难,但是别人家的网络信号不强,只有打开窗户,才能顺利连接网络。于是,刚开始做微格的时候,郝亚伟打开窗户,搬来一个凳子,把电脑支在窗台和板凳上。
  
  没有项目启动资金,没有明确的项目方向,没有具体的商业计划书,两个人甚至完全没有把这样的生活真正定义为创业,按郝亚伟的话说,“就是觉得好玩”,于是,两个合租室友,一个离职在北京赋闲,一夜一夜写代码,一个长期在杭州出差,晚上下班就开始画图做设计。
  
  郝亚伟独自在家里写代码,周围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在濒临崩溃边缘时,他就在屋里大喊一声,实在不爽,就一个人溜达到双井的华星影院,独自看一部电影。
  
  天气越来越冷,蹭网的日子持续了一个多月。郝亚伟在北京写代码,一般每天工作15个小时,凌晨四五点入睡,下午起床,叫个外卖,就进入新的循环。蔡亮还没离职,每天晚上回到杭州的宾馆里,就开始画图。
  
  dropbox、basecamp这些分散办公的协作工具,他俩统统都用不着。“就两个人,qq解决一切。”郝亚伟说,他俩连skype都觉得麻烦,qq讲不清楚的就直接给蔡亮打电话,想到他会白天上班,晚上12点之后就不打了,想到什么就qq留言。蔡亮起来看到了,就打回来。
  
  这样的日子持续两个多月,第一个版本的微格就出现在appstore里了。各种小曲折在上线前的日子不断出现:发去的传真,苹果公司说没有收到,只能不断地打电话、发邮件确认;微格第一次提交,很快被appstore打回来了,原因是主题里的一张图片涉及暴力元素,那张图就是电影《让子弹飞》的海报;再一次提交,又被退回,苹果要求微格提供一个新浪微博的账户用于测试。
  
  2011年春节,两人各自回家,初一初二休息了两天,就接着远程干活了。当问及这么工作,为了什么的时候,两个人脱口而出:“什么都不为啊。”他们也没想过主动找融资,因为都不觉得这就是创业,他们的生活不就是这样么。如果非要计算一下项目成本,和数以万计的开发者团队一样,他们花了99美元申请ios开发者账号,又花了10块钱人民币给苹果公司发了份传真。
  
  友言:女友和公司
  
  从2011年7月初叶阳组建团队,到9月6日友言正式上线,再到12月初出售公司,只经过了5个多月的时间。
  
  友言是一款第三方实时社交评论插件,类似disqus,后者在2011年5月获得1000万美元融资。友言则侧重b2b的业务,面向各个中小网站,为其提供评论服务。
  
  网站主在友言注册,在网站中加入友言插件,登录网站用户就可以通过多种社交网站账号来登录使用这个评论功能。用户使用评论的门槛大大降低,网站的用户活跃度和回访率也大大提高。友言同时也可以帮助网站主方便地管理这些评论。所有的服务都是免费的。
  
  上线两个月,超过6000家网站注册使用友言的服务。叶阳每两天升级一次友言的服务,团队两个人,叶阳写程序,牛特做前端设计。
  
  为什么要这么快出售公司?叶阳有些腼腆地回答:“我是回来换签证的。”那么为什么不接受风险投资呢?叶阳有些脸红:“这个项目做不大的,还有一个原因是女朋友跟我分手了。我没有心情谈投资。”
  
  1988年出生的叶阳,从清华大学计算机系毕业后,拿到哥伦比亚大学硕博连读的全额奖学金,但是叶阳没有读完博士,拿到硕士学位后,就退学了,向华尔街和硅谷的公司地毯式轰炸般投递了简历,除了大摩和facebook,几乎所有知名公司都向叶阳发了offer。
  
  叶阳选择了linkedin,主要是考虑当时女友在斯坦福大学读书,如果他继续在华尔街工作,将续写读硕士时分隔两地的苦闷故事,在此之前,他从哥大退学也是这个原因。此时的他,不会料想,数月后,他会创业,创办的公司也因为女友与其分手而卖掉。
  
  造物主的安排往往不容人的揣测,叶阳退学后和入职前遇到了签证到期,更换签证类型的时间空隙,他只能回到国内,等待10月份的工作签证。
  
  叶阳是5月19号回到北京的,跟他同机回来的有一名华人校友,在校友口中,他听说了一个天使投资人举办的欧美留学生创新峰会。这名校友就是应邀回国的,天使投资人还给每一位参加峰会的留学生1200美元,作为往返交通费。叶阳没有被邀请,所以没有获得1200美元的交通费,但是他心想,回国闲着也是闲着,不如跟着校友去参加这次峰会。
  
  峰会场面挺大,去了足有300人,校友口中的天使投资人就是徐小平。叶阳找到徐小平,随口聊起来,说自己想做一个海外b2c,把中国的工艺品卖给外国人。当时这只是一时兴起的想法,就讲出来了。徐小平没有评价,问他下周末是否有空,可以详细聊一聊。
  
  叶阳觉得很受鼓舞,认真地准备,原想好好讲讲工艺品的项目思考。结果,刚一开口,徐小平就直接批评了工艺品的项目。末了,徐小平对叶阳说,真的有创业的想法,就给你10万块钱,你去做吧,随便做点什么东西都行。
  
  没想到天使是这么投资的,在美国华尔街实习过的叶阳,心怀感激,他觉得10万块钱虽然不多,他自己也能拿得出来,只是,别人如此信任自己,花别人的钱,当然会不一样。
  
  叶阳给徐小平留了一个账号,第三天,他就发现钱到账了。“给钱快,管得少。”创业后的叶阳在圈子里听到很多人这样评价徐小平。
  
  10万块钱能做什么呢?想法很多,请一名靠谱的设计,写个软件吧,叶阳通过一个朋友,认识了后来的合伙人牛特,彼时,他还是人民大学数字媒体设计专业的大三学生。
  
  在知春路附近以4000块的价格租下一套50平方米的一居室,叶阳和牛特开始动手了。一开始并不知道想做什么,叶阳说:“我是学计算机的,在华尔街实习,对互联网其实不太懂,就想着做一个能服务互联网的有用的东西吧。”
  
  很快地,他们俩好像被人带领一样,转到这个项目上来了,每天清晨,他们在小黑板上列出想实现的功能,当一条一条实现出来,外面早已天色转换,晚上八九点钟,他们俩出去吃饭。按照这样的进度,两个月后,友言顺利上线,以每月几千元的价格租用了阿里的云服务。
  
  一方面,叶阳保持着每两天更新一次的速度;另一方面,他主动找到那时也刚刚兴起的几家科技博客对友言进行报道,希望在创业公司圈子里获得口碑。偶然一次看数据,他发现有几家二、三线城市的音乐网站注册使用了友言,搜索了一下,原来是一个音乐论坛有人发帖子推荐友言的服务。他似乎找到了一些推广的门路,但是,直到公司卖掉,叶阳依旧觉得,推广是社交化评论最大的难点,而只有用户数量积聚到一定程度,社交化评论的价值才能体现出来。
  
  友言的口碑在科技创业圈子迅速传播开来,找上门的风险投资越来越多。国内一家知名风投企业为友言估值250万美元,愿意投入50万美元获得友言20%的股份。
  
  叶阳从风投口中听到了各种新的词汇:工资条款、投资人优先条款、关键人物绑定条款等等。他开始厌烦见投资人,叶阳心里很清楚,友言这个项目做不大,也难赚钱:“我尤其痛恨关键人物绑定条款,这个项目就是等签证的时候试一试,我不想就这么被绑住了。”
  
  此时,大洋彼岸的女友跟叶阳提出分手,他已无心在友言上。当11月初,加网以相对优惠的条款提出收购,叶阳与牛特以7比3商量好内部分成比例,在12月初完成了被收购,他们两人成为自由人。
  
  喵友:一个人+5000元
  
  黎言卓是2009年从华南理工大学英语专业辍学的,2010年3月推出喵友catfan,这是一个新型的实时博客社区,能让用户在简单漂亮的界面中与朋友实时分享各种信息—图片、视频、音乐。网站目前有12000多个用户,两年过去了,支持网站运转至今仅用5000多元。
  
  喵友的功能听起来和轻博客tumblr有些类似,但是起初,黎言卓只是觉得类似wordpress、blogger等博客平台的操作都太过复杂了,平常人学会使用都成问题,何况制作出自己喜欢的界面呢?而彼时风靡的twitter又受制于字数等限制,他就一心想要做出一个融合微博和博客要素并且任何人都能轻松发表和自定义的平台来。
  
  一个一米二乘一米八的单人床,一部七寸深蓝色acer上网本,没有一分钱投资,没有团队,这位自称“穷三代”的广州男孩在越秀区的自家卧室里,开始做他想要的平台了。
  
  在初中的时候,黎言卓就发觉自己和别人不一样。
  
  那时,叔叔在天河数码城卖电脑,他第一次看到主板上用于计算的芯片是白色的,而且很小。他就暗自琢磨:用这样的小白芯片+电池,再把u盘的储存芯片存上歌曲拿过来,这三个东西链接好,是不是就可以听歌了?
  
  过了一年,黎言卓发现电脑城里有人在卖一种新东西,叫做mp3播放器,功能实现的原理正与他一年前的想法一致。
  
  喵友并不是他的第一个产品。刚刚辍学时,黎言卓做了一个网上论坛,类似百度贴吧,反响并不好,在2010年5月停掉了。停掉论坛的同时,他开始思考做轻博客平台,但那时仅限于脑中的一些想法和感悟,真正先着手做的却是一个音乐网站mu6。me。差不多到2010年10月,“我觉得没有什么好的音乐分享网站,就动手做了一个,功能很简单,一个星期就做好了。”黎言卓回忆,现在这个网站依旧存在。
  
  完成mu6,喵友的想法逐渐成形,每天醒来,坐起来,黎言卓就开始干活了,一个人身兼数职:程序员、美工、设计师、翻译、网站管理员。“只要用户反馈有bug,我就会立刻修改。”黎言卓说,有时候,半夜躺下,想起一个问题,也会立刻起身修改。
  
  通过选择最便宜的网络、最便宜的服务器,黎言卓将维持网站运行的费用控制在每月200元人民币左右。他甚至总结了自己的一整套零创业秘诀,每招都是奔着省钱去的。
  
  市场推广可以节约,但是产品功能发展却耽误不得。黎言卓觉得是时候推出喵友的客户端了。可是,没有iphone,如何测试呢?思索再三,他打起了苹果体验店的主意,在天河城里iphone测试,遇到问题,带着上网本跑到麦当劳,使用半小时免费的wifi上网修改,然后再返回天河城测试。
  
  虽然创业早过大多数同龄人,但因为觉得创业就会没时间陪爱人、没钱送礼物,所以今年25岁的黎言卓至今都没有谈过恋爱。他甚至基本不出门,为的是减少支出,手机也是选择最便宜的套餐,接受电话采访时,请记者拨打一部座机通话。他说辍学之后,几年都没有买过衣服了,支撑网站的几千块钱来自他这几年的压岁钱,实在不够了,就抽空在猪八戒网上找一些散活儿,比如,帮人修改一个网站设计赚上1000块钱填补一下网站的运营亏空。由于资金的限制,黎言卓放弃了来自斯坦福大学邀请的创业比赛。
  
  微格:搭建轻团队
  
  郝亚伟、蔡亮与嘉盛中心29楼那家风投公司的聊天只持续了一个小时,而在聊天后的第二天,郝亚伟和蔡亮被告知,那家风险投资公司愿意给他们100万人民币作为天使投资注资他们的创业项目—微格。
  
  现在的微格是一款基于ios新浪微博的手机客户端应用,它有各种主题,可以根据用户的喜爱更换,比如,有女生喜欢的粉色系列、卡通系列,为情人节推出的主题里,按钮都是各种精美的珠宝图案,迎合节日气氛。除了在用户细节上的特色,微格还提供自己编辑的内容,开设了美剧、时尚、微漫画等频道,聚合了微博上相关的内容。在微博的发布上,模仿近期受到关注度很高的path,推出了“发布圆盘”,点击发布时,不是仅仅出现一个空白文字对话框,而且可以选择发布视频、音频、文字、图片,还可以直接发布睡觉、起床等主题的微博。现在,没有任何市场推广的微格互动有超过40万的用户。微格互动刚刚完成a轮千万级别的融资,加上兼职和实习生,拥有11名员工。
  
  100万的天使资金很快到账了,他们搬进了中关村公馆一个70多平方米的两居室,离地铁很近。当然,最重要的是,这里是“欢乐码农村”,方便招到更多的码农加入团队。
  
  写代码、画图、见投资人,郝蔡两人都不曾为难。开始注册公司,却使他们开始了漫长的奔波。放弃找中介,所有的事情都自己去跑,来回数十次,公司注册完成花了两个多月,超过了开发产品的时间,在这两个月里,微格已经完成了四五次升级更新。
  
  现在的公寓有一大一小两个卧室,郝亚伟住大的,里面是一张红色的沙发床,白天收起来作为沙发。一张工作台放在靠窗的位置,一位女生编辑在这间屋子办公。让大家健身用的xbox过了新鲜期,只有爱好滑板的郝亚伟偶尔过过瘾。蔡亮住在一间10平方米不到的小卧室里,只放得下一张白色的单人沙发床和一个双门小衣柜。
  
  公寓的客厅大概20平方左右,进门右手边是一张站立式办公桌,桌面不宽,只能并排放下两部笔记本电脑,距离地面高度大约1。3米,这正是现任ceo郝亚伟的办公桌。
  
  这个小小的设计是郝亚伟之前在精益制造咨询公司学到的,站着工作效率高,累了可以在配置的高脚椅上休息。大洋彼岸另一个著名辍学生—马克·扎克伯格也在自己的公司推行了这样的办公桌。
  
  客厅中央放了一张两三米见方的白色工作台,平时围坐着六七个码农。工作台一侧放着一块白板。有项目进度任务的时候,郝亚伟会先召集大家“打扑克”,每个人手中都有几张便签作为“筹码”,分别代表不同的时间:一天、半天,或者一小时。蔡亮或郝亚伟提出项目要求的时候,大家就分别“出牌”:这个画图需要半天、修改这个bug需要两小时,等等。最后,郝亚伟会像庄家一样“数牌”,大致计算出“时间筹码”总数,定出“时间里程碑”—完成产品的日期。
  
  这些便签做成的“筹码”会贴在白板上,对应的时间段有对应的任务和负责人。大家看看白板,就知道各自在干什么,此刻是否有空,而郝亚伟和蔡亮也能由此掌控项目的进度。
  
  自2011年5月从腾讯挖来第一名员工,加上兼职员工,微格已经有11个人的团队了,工作室太小,明显不够用了。成立公司后的9个月里,除了在微格里增加“摇互粉”、“非诚勿摇”等新的功能,还单独开发了一款图片分享应用“一拍即合”。
  
  “一拍即合”是基于新浪微博账户体系的图片分享。2011年4月上线,比同类应用友图、米绘上线时间都要早一点,但三个月后,郝亚伟决定让该应用下架,而友图却在一拍即合下架后的两个月,传出成功被百度收购的消息。
  
  郝亚伟说:“这是我们不熟悉的东西。也看不清楚方向。人手不够,只能砍掉。”

二 : 孩子吃饭那点事儿

小男孩那点事 孩子吃饭那点事儿

小男孩那点事 孩子吃饭那点事儿

这周在儿童绘画心理课上,我们的小会员在和老师互动的过程中,提出让老师变成孩子,自己来扮演大人,“这样就可以强迫你们吃不喜欢的蔬菜了!”“小孩不能不吃青菜,但是大人就有这种权利!”孩子单纯而直接的想法让人啼笑皆非,但也引发我们思考:家长的良苦用心怎么能真正被孩子所接受?孩子在日常吃饭中的问题该如何合理地解决呢?

一、孩子不爱吃饭,食欲不振

摄入食物是我们生存和成长的基本需求,孩子长期出现对吃饭不感兴趣、吃得过少的情况,家长们就要格外留意了。(www.61k.com]首先要带孩子去医院检查是否为身体方面的问题,如消化功能不好、肠道寄生虫、缺乏维生素等,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调理。如果孩子身体一切健康,接下来则要持续关注孩子全天的饮食情况和情绪状态。假如孩子喜欢在饭前吃很多零食或高热量、饱腹感强的食物,而家长又没有留意到,孩子不想吃饭的行为也不难理解了,只要控制好提供孩子的零食量、坚持按时吃饭,好食欲很快就会回来。另外,情绪也是影响食欲的一个重要因素,我们在极度兴奋、悲伤、哀愁等情绪的影响下,经常会有不想吃饭的体验。家长如果察觉到孩子有情绪方面的困扰,要及时引导他们纾解,恢复到正常的情绪状态。

小男孩那点事 孩子吃饭那点事儿

二、孩子挑食偏食严重

每个人都有偏爱的食物和不太喜欢的食物,孩子也不例外。但如果挑食非常严重的话,身体可能会缺失某种类型的营养物质,影响到孩子的健康。如何让孩子能够均衡地摄入食物,却又不引起孩子的抗拒和反感呢?例如,很多孩子不喜欢吃胡萝卜,但胡萝卜对眼睛特别好,家长可能会强制孩子必须吃,形成长期的“拉锯战”,不利于亲子间的相互沟通和情感联结。受困扰的家长可以尝试以下几种合理的方法:1、更改烹饪方式:很多时候孩子不喜欢吃某种食物,只是因为不喜欢那种烹饪方式,假如孩子不喜欢吃炒的,可以尝试蒸、煮、炖、凉拌、榨汁等其它方法,也许其中就有孩子钟爱的味道;2、吸引孩子好感:孩子不肯吃也有可能是讨厌该种食物的形态或其它特点,家长可以利用绘本、动漫、游戏给孩子正面的印象,将食物做成孩子喜欢的动物或卡通形象,甚至可以将食物当作原材料,与孩子一起制作贴画、雕刻等手工作品,孩子对食物充满好奇和喜爱后自然也不会再排斥了;3、寻找可替代食物:营养物质在食物中的存在不是唯一的,如果孩子确实不喜欢,家长可以了解相关知识,寻找孩子喜欢的可替代的食物。比如胡萝卜中富含的β-胡萝卜素,在枸杞、西兰花、绿茶中的含量还要高于胡萝卜,家长完全可以选择孩子愿意接受的食物来补充。

小男孩那点事 孩子吃饭那点事儿

三、“吃饭追逐战”

孩子吃饭喜欢跑着吃,家长端着饭碗追着喂……这样的情景在许多家庭中并不少见,孩子好动停不下来,家长担心孩子吃不饱跟在后面喂,一顿饭下来,家长和孩子都气喘吁吁,不但对消化不好,而且在运动中吃东西还容易发生危险,家长自己的正常用餐也受到干扰。因此,建立合理的家庭用餐秩序、培养良好的用餐习惯非常重要。家长可以尝试与孩子一起订立吃饭守则,将用餐的范围规定在餐桌上,执行时绝不妥协,相信孩子进食的本能需求,不盲目顺从和跟随孩子,并通过家长的正确示范,帮助孩子形成健康的用餐氛围和习惯。

小男孩那点事 孩子吃饭那点事儿

吃饭本应是自然、享受和惬意的过程,家长也应放下心中的焦虑,利用合理的方式帮助孩子重建良好的用餐环境和习惯,让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

小男孩那点事 孩子吃饭那点事儿

三 : 和孩子们的那些事儿(一)

你看他,整天脸上露着笑意,看到他,就自然想到朝阳那微微泛红的脸。“陈老师,能把您讲台上的那本大词典借我看一下吗?"

“要查词语呀?”我接过话。

他摇摇头:“不是滴也!……”他正要往下说,被前面的小姑娘GY抢了话:“陈老师,KJ又想看你这字典后面的朝代表。”

“是吗?”

只见微侧着小脑袋那腼腆的样儿,他默许了!

我立即把大词典递给了他。( 文章阅读网:www.61k.com )

这时,不知是哪个学生,也接过话来:“陈老师,”,说着还翻开新华字典后面印着的“我国各省、直辖市、自治区省会名称表”,“KJ这个记得熟呢!不管你问他哪一个省,他都能很快地说出省会和简称。”

“哦?是吗?”我又一次惊讶。

“我们KJ还对地理和历史感兴趣呀!”我笑着问,“嗯,不错,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好好努力,说不定以后在这方面有所成就呢!”

这时,坐在前排的ZY也转过身,拍了拍KJ的肩:“老师要你好好干呀!今后有名了,你KJ要请我们同学吃饭哦!”

我被这一平时默不作声的ZY的一句给逗乐了:“呵,你还真有超前意识,所以说,让你们大家现在都要好好相处呢!”

此时的KJ更腼腆了,只见他手里捧着那本大词典,如获珍宝,随即翻到了后面的朝代表,津津有味地看了起来。

也就是这小子,曾在课堂上让我不知所措过。

应该就是前一个星期吧。一天早上的语文课,在教古诗《冬夜读书示子聿》时,我正在板书诗的作者及所在朝代。写完“陆游”二字后,并在前面加了个括号,注明“南宋”。

话篓子HK插问道:“老师,前面学《示儿》一诗时您不是只让我们写‘宋’,这儿怎么又变‘南宋’了?”

“你写宋也可以呀!写南宋,是让你们与北宋区别开来的。”

“老师,那是南宋在前,还是北宋在前?”声音来自KJ.

“坏,这一看似简单的小问题,对从不关心历史的我来说还真是两个字‘没辙’!”也不知当时是用什么样的话语给搪塞过去的。

哦,对了。当时的他见我在犹豫,便又接着问:“是不是南宋在前呀?”我也没答他的话,便继续我的古诗教学。

快下课了,学生们正大声地背诵着古诗呢!只听他又和同位在小声叽咕着:“应该是北宋在前吧。”

“叮铃铃——”心情郁闷的我带着书本溜之大吉。

回到办公室的我,心情还是平静不下来。想去电脑室上网查吧,可又怕电脑被其他同事用着,便懒得去。坐立不安的我于是就把刚才这一情景与同年级的另两位语文老师说了。一个老师正改作业:“这个,我也不大清楚!”另一个老师若有所思地说:“可能是南宋吧?”

此时的我头脑里立即闪过一个念头:“对了,我今年刚从滁州新华书店购的那本大词典后面不是附有朝代表吗?真笨!”说着,立即从抽屉里拿出那厚厚的大红封面的词典迅速翻到宋代部分——“宋(960-1279),北宋(960-1127),南宋(1127-1279)。”

“北宋在前!”

我立即带着这本“权威”大字典去了教室……

看来,下次这孩子要再问这些,这本大词典就是我的“救星”了。

哎,也难怪!语文知识面太宽泛,上到天文、下至地理,自古至今,诗词歌赋、名言俗语……无一不囊括。教学中经常教育学生“不懂就要问”,其实,作为老师的我们,又何尝不时时刻刻在“问”中穿梭——问字典、问书本、问同事、问电脑……

四 : 和孩子们的那些事儿(二)

今年的冬天,天气格外得冷!每天,即使到了中午,上班的路上,刺骨的寒风仍吹得人难以言状。遇到了熟人,不会问“吃了吗?”“上班啦?”,而是双手不停地搓着“真冷啊!”

这些天,忙于复习,学生个个唉声叹气语文,下午考,第二天上午分析卷子;数学是早晨考,下午分析卷子。临放学了,语文老师来了,手里一摞试卷,一人一张带回去(当晚的家庭作业);数学老师来了,又是一人一张试卷……作为老师的我们,在办公室里边跺着脚,边改着试卷,无不念叨着:“快了,快了,快熬到头了(下周四就期末考试了)……学生都快被我们这些老师们给考‘糊’了。”看着孩子们一个个冻肿、冻破的小手,劝其戴副手套。一个个灿烂的笑脸,摇摇头:“不习惯戴手套写字呢!”

这阶段,班里发烧的孩子一个接一个(其他班也是)。似乎每到学期末,孩子都会来一次“感冒风”。上周四的一个早晨,冷风呼呼地吹着。早操时间,“老师,您看,ZS总提不起精神!”的确是的,以前整天都眯着那双小眼笑盈盈的,今天却耷拉着小脑瓜,两边脸颊通红……“哪里不舒服?”“我头昏!”

我脱下蓝色手套,用仅带着点温度的手背轻轻地贴着他的前额:“还好(不是很烫),跟我来!”来到三楼办公室,从办公桌的右边抽屉里拿一体温计给他量了量,“37度2,打电话让你爸来接你去看看!”“我不,老师!不要紧的!我能坚持!”我笑了:“孩子,你的这种精神很可贵。不过,这不是坚持不坚持的事儿!学习固然重要,但健康更重要,你知道吗?”我立即翻来开学时登记的报名簿,找到电话,向其家长反应了情况。不过多久,孩子被带回去了。紧接着,就是连续几天没来,家长打来电话告之,孩子开始发烧了。

直到昨天下午,他来了。可这两天,QX这小姑娘也开始断断续续地没能来上学。今天下午的《综一》卷子,她考完没多久,见我走到她位置,便凑过脸来,小声说:“老师,我头痛!”“那我打电话让你妈来接你!”“嗯!”她点点头。一会儿,她被妈妈接回去了。临走还不忘让我把语、数家庭作业给班里的WT同学(与她家临近)带回去。

孩子们,假期的脚步越来越近了,愿你们个个身体健康!期末考试结束后过个痛痛快快的寒假!( 文章阅读网:www.61k.com )

五 : 和孩子们的那些事儿

——记一次六一经历

今天中午,太阳卯足了精神,把他的光辉尽情普洒大地。刚进校园,便远远地看到二楼最东边我们班的学生三三两两地在走廊上闲逛,还不时地朝我这个方向张望。当看到我时,便迅速朝这边楼道口下来。又是哪个“淘气包”闯祸了吗?我心里不禁这样想着。

刚走到一楼东边办公室门前,大高个儿FQ从楼梯转弯处过来,笑眯眯地递给我一个蓝色薄膜塑料袋,说:“陈老师,这糖是我们一个个凑钱买的,您把它发给同学们……”话没说完,旁边不知何时又站着一位——平时不爱说话的YT紧接着递给我大约有大半塑料袋的阿尔卑斯奶糖,甜甜地说:“陈老师,这是我妈妈准备的,让您分给班里同学们一人两颗,另外您和数学吴老师也是每人两颗。”我笑了笑,抚摸着他俩的头,说:“好孩子,谢谢你们!”便带着他俩的“礼物”来到我的办公桌前,又发现桌上有一张边角处破损的纸条,上面写着:“陈老师:我们在布置教室,准备六一节目,您来看看吧!您的学生YJ”

“嗨,这群孩子!今年的“六一”学校只需下午第三节课开一个‘手拉手,情系地震灾区小伙伴’的主题班会,也没说要求布置教室呀!”我赶紧上楼,去看看!

刚来到门口,只见头顶上方纷纷扬扬飘下各色小碎屑似的亮片,让我重温了一回走进婚姻殿堂般的喜庆。“哈哈哈——”孩子们看我头上、脸上、身上全落满了亮片儿,竟笑得是那样灿烂。带着孩子们赐予我的这一身“喜气”,走进了宽大的教室。“呀!眼前,一根根长长的彩带纵横交错悬于教室上空,上面悠闲地飘着五颜六色的气球;窗户玻璃上,一颗颗纸折的被水彩笔涂上红色的‘爱心’在“闪耀”;教室拐角处,平日里连倒垃圾都让班长不时提醒的ZT,竟然拿着笤帚一个劲儿地在“挥舞”;后面黑板上,六七只小手还正在聚精会神地绘着:美丽的花儿,各种各样的动物,最让人感动的是中间那几个不成熟的歪歪扭扭的“空心字”:祝小朋友们节日快乐……

他们才三年级呀,大的有十一岁,小的仅八九岁,都会自己给自己准备节日了!想想去年的六一,学校为了能让孩子们度过一个愉快的节日,我们班主任可没少操过心。前一天,我便买好了丝带、气球、彩纸,自己在家画画、剪纸、吹气球;六一的中午,我又亲自去学校小店挑选学生们爱吃的各种各样的食品,拎到办公室后又去布置教室:爬上爬下地去拴彩带、系气球,打扮黑板、装饰窗户……学生们可开心了,我却累得筋疲力尽……( 文章阅读网:www.61k.com )

可今年的六一,我几乎没花一点力气,学生们还过得这样有滋有味儿,真把我给乐坏了!更让我感动的是:前些天还因为爸妈去上海打工而闹情绪不写作业的FQ,却是这次办六一的“领导者”。每个孩子自发交了一元或五角,他都一一记在了自己的“小帐本”上呢;另外同学们还拉着我,去看?原来每个气球上都写着孩子们的祝福:“六一儿童节快乐!”,“祝陈老师一生幸福!”,“灾区小伙伴们,加油!”……

这一刻,我的心中产生一种莫名的感动!我的学生长大了!我的学生会办事儿了!我的学生懂得体贴老师了!他们的成长让我发自内心的感叹:“老师,你怎能不幸福!”

2008年6月1日

本文标题:孩子那些事儿-那些创业的大孩子
本文地址: http://www.61k.com/1094729.html

61阅读| 精彩专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苏ICP备130363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