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阅读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发布时间:2017-11-06 所属栏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一 :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在公元220年到280年的三国时期,曾经出现过一位学富五车,才高八斗,据说能够扭转乾坤的奇人。他,曾让蜀汉主公刘备三顾茅庐亲自请他出关;他,曾在孙权帐前舌战群儒;他,曾借东风火烧赤壁大败曹操;他,曾向后主刘禅立下“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誓言;他,就是一代军事奇才——诸葛亮。

  初读《三国》,我就对里面的人物极感兴趣。其中,最让我钦佩的就是诸葛亮。当初刘备三顾茅庐之时,诸葛亮还深居在这卧龙山庄之中,尚未出山,却已料到日后的天下三分,三足鼎立之势。此等才略,实在令人叹服。而在博望坡初次用兵之时,更是一鸣惊人,“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出其不意,便大胜而归。

  东吴也有一位名将——水军大都督周瑜。他同样是才略过人,在孙权帐下出谋划策,深得孙权的赏识和器重。但孔明的出现,让周瑜也自叹不如,发出了“既生瑜,何生亮”的感叹。

  而关于诸葛亮,人们听得最多的或许就是“草船借箭”。周瑜想置诸葛亮于死地,于是让诸葛亮三日之内造出十万支箭,却并不给他材料。诸葛亮欣然应允,还立下了军令状。于是便产生了“草船借箭”这一计——入曹营借箭,这需要多少的胆识和勇气呀!

  在赤壁之战中,诸葛亮又料事如神,借东风,钉敌船,并部署严密,使曹操大败。令周渝心服口服,实在是一位神人呀!

  在蜀国正式建国之后,你又平定了南方动荡,并七擒七纵他们的首领孟获。这可真可谓是“安邦定国”呀!

  后主登基后,诸葛亮又全心全意辅佐后主刘禅,多次出兵伐魏,希望刘氏一统天下,让百姓少受战争之苦,可都未成功。他先后向后主上书了《前出师表》和《后出师表》,并在其中明确地表示,你愿意为此付出自己的生命,你愿意“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孔明先生,在你光辉的一身中,留下了多少值得后人怀念、去记录的事迹。你的一生,为“忠诚”二字做了最好的诠释。而“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则成为你一生最好的写照。

 

    初三:唯爱落日后

二 :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诸葛亮

出自三国诗人诸葛亮的《后出师表》

先帝虑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故托臣以讨贼也。以先帝之明,量臣之才,固知臣伐贼,才弱敌强也。然不伐贼,王业亦亡。惟坐而待亡,孰与伐之?是故托臣而弗疑也。

臣受命之日,寝不安席,食不甘味。思惟北征。宜先入南。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并日而食;臣非不自惜也,顾王业不可得偏安于蜀都,故冒危难,以奉先帝之遗意也,而议者谓为非计。今贼适疲于西,又务于东,兵法乘劳,此进趋之时也。谨陈其事如左:

高帝明并日月,谋臣渊深,然涉险被创,危然后安。今陛下未及高帝,谋臣不如良、平,而欲以长策取胜,坐定天下,此臣之未解一也。

刘繇、王朗各据州郡,论安言计,动引圣人,群疑满腹,众难塞胸,今岁不战,明年不征,使孙策坐大,遂并江东,此臣之未解二也。

曹操智计,殊绝于人,其用兵也,仿佛孙、吴,然困于南阳,险于乌巢,危于祁连,逼于黎阳,几败北山,殆死潼关,然后伪定一时耳。况臣才弱,而欲以不危而定之,此臣之未解三也。曹操五攻昌霸不下,四越巢湖不成,任用李服而李服图之,委任夏侯而夏侯败亡,先帝每称操为能,犹有此失,况臣驽下,何能必胜?此臣之未解四也。

自臣到汉中,中间期年耳,然丧赵云、阳群、马玉、阎芝、丁立、白寿、刘郃、邓铜等及曲长、屯将七十余人,突将、无前、賨叟、青羌、散骑、武骑一千余人。此皆数十年之内所纠合四方之精锐,非一州之所有;若复数年,则损三分之二也,当何以图敌?此臣之未解五也。

今民穷兵疲,而事不可息;事不可息,则住与行劳费正等。而不及今图之,欲以一州之地,与贼持久,此臣之未解六也。

夫难平者,事也。昔先帝败军于楚,当此时,曹操拊手,谓天下以定。然后先帝东连吴越,西取巴蜀,举兵北征,夏侯授首,此操之失计,而汉事将成也。然后吴更违盟,关羽毁败,秭归蹉跌,曹丕称帝。凡事如是,难可逆见。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至于成败利钝,非臣之明所能逆睹也。

赏析
现在有人怀疑《后出师表》不是诸葛亮所写,只有《前出师表》才是他本人写的。不过,其内容还符合诸葛亮的为人,特别是那句“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传为诸葛亮的《后出师表》,见于《三国志·诸葛亮传》注引《汉晋春秋》。说是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失利,引咎责躬,厉兵讲武,当孙权破曹休,魏兵东下、关中虚弱之时,他上此表请求再次伐魏。因为他第一次北伐时有一篇《出师表》,因此这一次的被称为《后出师表》。这篇《后出师表》是否为诸葛亮所写?历来看法不一。

东晋的习凿齿把它收进《汉晋春秋》,当然认为它是可靠的。但南朝裴松之注《三国志 》引这篇《表》时却注明:“此表,《亮集》所无,出张俨《默记》。”他持论谨慎,不言其非,也不言其是,不过,他客观记述的情况,却能启发人们去怀疑《后表》的真伪。所以,清人钱大昭在《三国志辨疑》中就怀疑《后表》是后人伪撰的,他认为,习凿齿把它收进《汉晋春秋》欠考虑,陈寿《三国志》不载此文“极有卓见”。

经研究,部分史学者认为此文(《后出师表》)并非诸葛亮所写,而是后人伪托诸葛亮之名所写。(虽然大多数人仍认为此文确是诸葛亮所写。)

《后出师表》的作者史学界有争议。不过较多历史学家认为《后出师表》非诸葛亮所做,因为,诸葛亮写的《出师表》(或称《前出师表》)写的十分恳切,在第一次北伐曹魏失败后,诸葛亮自己也承担起责任,自贬三级.然而《后出师表》的语气写的好像是为自己的战争失败做狡辩的,说了很多理由,姑且不论对错,它不符合诸葛亮的风格.诸葛亮是一个有担当的人,不会说诸如“至于成败利钝,非臣之明所能逆睹也。”这类逃避责任的话.我觉得最有可能是晋朝人所作.当然这个人写《后出师表》时,陈寿已经去世,因为陈寿的《三国志》里都没有提到《后出师表》,但有提到诸葛亮所做的《出师表》(或称《前出师表》).

近年有人提出,《后出师表》应是诸葛亮所写。因为张俨与诸葛亮同时稍后,对诸葛亮的生平事迹很熟悉,如果《后出师表》为人伪撰,张俨不会不加辨别就把它收进《默记》。至于陈寿,因为不敢犯司马氏之讳,所以不敢把骂他们为魏贼的《后出师表》收入《三国志》本文。

但较多的人恐怕还是认为《后出师表》不是出自诸葛亮之手。比较而言,这一种意见理由充分一些。

《后出师表》所说的很多事情与史实不合。比如,它列数曹操的几次失利,如困于南阳、险于乌巢、危于祈连、僵于黎阳、几败北山、殆死潼关,除南阳、乌巢、潼关几次遇险史书有记载,另几次都没有确切依据。又比如,《后表》说刘繇、王朗各据州郡,连年不征不战,坐使孙策据有江东,这和史书记载的情形也不合。

这或者可以解释为史书缺载或误载,或诸葛亮误记,但有一件事却不可能误记,即赵云之死。赵云是建兴七年(229)死的,他在第一次北伐中虽然失利,但未大败,更不至于丧生,他还被贬为镇军将军,这是退军以后的事。这是《三国志·赵云传》和注引《云别传》明确记载的。但上于建兴六年(228)十一月的《后表》却说赵云和另外七十多名战将都已经死了。这个明显的漏洞很难作别的解释。

更主要的是,《后出师表》的行文不像出自诸葛亮之手。《表》是上给后主的。诸葛亮这时尽管揽蜀汉大权于一身,他也清楚地知道后主窝囊无能,但后主毕竟是他的君主,而且他受刘备临终之重托,因此,他对后主一向是恭谨的,虽时时苦心劝谏,但措辞总是诚恳委婉,《前出师表》就是这样。不像这篇《后表》,开头就直说后主无能,当[www.61k.com)面指问:“今陛下未及高帝,谋臣不如良、平,而欲以长计取胜,坐定天下,此臣之未解一也”,这不是臣下对君主的口气,更不像诸葛亮说的话。

诸葛亮一向有胆略,有抱负,有坚韧不拔、百折不挠的毅力。未出茅庐,他就自比管仲、乐毅,刘备请他出山,正是势单力孤,处境最困难的时候,他却在这时为刘备画出了据荆州、取益州,以成帝业的宏伟蓝图。就在上《后出师表》的同一年,他上《前出师表》,先主崩殂,益州疲弊,正值危急存亡之秋,但他仍相信,只要后主亲贤臣,远小人,“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而他率军北伐,也有决心“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但不到一年,在《后出师表》中,这一切全不见了,消沉、沮丧,列举的六条不解,都是对北伐缺乏信心。“然不伐贼,王业亦亡,惟坐而亡,孰与伐之?”北伐全然是无可奈何的。“凡事如是,难可逆料”,只有尽力而为,“至于成败利钝,非臣之明所能逆睹也。”看不到胜利的希望,对前途悲观渺茫。这不是《前出师表》中那个诸葛亮的精神状态。

不像是诸葛亮写的,张俨为什么又收进《默记》呢?其实,张俨并不是一个严肃严谨的史学家,他只是一个周于礼仪、搞搞外交的人物,他的身份,他“博闻多识”的特点,使他能接触到很多别人不易见到的材料,但又不可能严格加以甄别。《后出师表》可能就是未加甄别就收入进去的一种。

不过,《后出师表》有一处却很可取,就是它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两句话。这两句话,准确地概括了诸葛亮一生的精神品质。《后出师表》的全部价值也就在此。罗贯中把《后出师表》写入《三国演义》,大约也是看准了这一点,他抓住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塑造了一个光彩夺目,为世代人们景仰的艺术典型。

三 :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出自三国诗人诸葛亮的《后出师表》

先帝虑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故托臣以讨贼也。以先帝之明,量臣之才,固知臣伐贼,才弱敌强也。然不伐贼,王业亦亡。惟坐而待亡,孰与伐之?是故托臣而弗疑也。

臣受命之日,寝不安席,食不甘味。思惟北征。宜先入南。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并日而食;臣非不自惜也,顾王业不可得偏安于蜀都,故冒危难,以奉先帝之遗意也,而议者谓为非计。今贼适疲于西,又务于东,兵法乘劳,此进趋之时也。谨陈其事如左:

高帝明并日月,谋臣渊深,然涉险被创,危然后安。今陛下未及高帝,谋臣不如良、平,而欲以长策取胜,坐定天下,此臣之未解一也。

刘繇、王朗各据州郡,论安言计,动引圣人,群疑满腹,众难塞胸,今岁不战,明年不征,使孙策坐大,遂并江东,此臣之未解二也。

曹操智计,殊绝于人,其用兵也,仿佛孙、吴,然困于南阳,险于乌巢,危于祁连,逼于黎阳,几败北山,殆死潼关,然后伪定一时耳。况臣才弱,而欲以不危而定之,此臣之未解三也。曹操五攻昌霸不下,四越巢湖不成,任用李服而李服图之,委任夏侯而夏侯败亡,先帝每称操为能,犹有此失,况臣驽下,何能必胜?此臣之未解四也。

自臣到汉中,中间期年耳,然丧赵云、阳群、马玉、阎芝、丁立、白寿、刘郃、邓铜等及曲长、屯将七十余人,突将、无前、賨叟、青羌、散骑、武骑一千余人。此皆数十年之内所纠合四方之精锐,非一州之所有;若复数年,则损三分之二也,当何以图敌?此臣之未解五也。

今民穷兵疲,而事不可息;事不可息,则住与行劳费正等。而不及今图之,欲以一州之地,与贼持久,此臣之未解六也。

夫难平者,事也。昔先帝败军于楚,当此时,曹操拊手,谓天下以定。然后先帝东连吴越,西取巴蜀,举兵北征,夏侯授首,此操之失计,而汉事将成也。然后吴更违盟,关羽毁败,秭归蹉跌,曹丕称帝。凡事如是,难可逆见。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至于成败利钝,非臣之明所能逆睹也。

赏析
现在有人怀疑《后出师表》不是诸葛亮所写,只有《前出师表》才是他本人写的。不过,其内容还符合诸葛亮的为人,特别是那句“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传为诸葛亮的《后出师表》,见于《三国志·诸葛亮传》注引《汉晋春秋》。说是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失利,引咎责躬,厉兵讲武,当孙权破曹休,魏兵东下、关中虚弱之时,他上此表请求再次伐魏。因为他第一次北伐时有一篇《出师表》,因此这一次的被称为《后出师表》。这篇《后出师表》是否为诸葛亮所写?历来看法不一。

东晋的习凿齿把它收进《汉晋春秋》,当然认为它是可靠的。但南朝裴松之注《三国志 》引这篇《表》时却注明:“此表,《亮集》所无,出张俨《默记》。”他持论谨慎,不言其非,也不言其是,不过,他客观记述的情况,却能启发人们去怀疑《后表》的真伪。所以,清人钱大昭在《三国志辨疑》中就怀疑《后表》是后人伪撰的,他认为,习凿齿把它收进《汉晋春秋》欠考虑,陈寿《三国志》不载此文“极有卓见”。

经研究,部分史学者认为此文(《后出师表》)并非诸葛亮所写,而是后人伪托诸葛亮之名所写。(虽然大多数人仍认为此文确是诸葛亮所写。)

《后出师表》的作者史学界有争议。不过较多历史学家认为《后出师表》非诸葛亮所做,因为,诸葛亮写的《出师表》(或称《前出师表》)写的十分恳切,在第一次北伐曹魏失败后,诸葛亮自己也承担起责任,自贬三级.然而《后出师表》的语气写的好像是为自己的战争失败做狡辩的,说了很多理由,姑且不论对错,它不符合诸葛亮的风格.诸葛亮是一个有担当的人,不会说诸如“至于成败利钝,非臣之明所能逆睹也。”这类逃避责任的话.我觉得最有可能是晋朝人所作.当然这个人写《后出师表》时,陈寿已经去世,因为陈寿的《三国志》里都没有提到《后出师表》,但有提到诸葛亮所做的《出师表》(或称《前出师表》).

近年有人提出,《后出师表》应是诸葛亮所写。因为张俨与诸葛亮同时稍后,对诸葛亮的生平事迹很熟悉,如果《后出师表》为人伪撰,张俨不会不加辨别就把它收进《默记》。至于陈寿,因为不敢犯司马氏之讳,所以不敢把骂他们为魏贼的《后出师表》收入《三国志》本文。

但较多的人恐怕还是认为《后出师表》不是出自诸葛亮之手。比较而言,这一种意见理由充分一些。

《后出师表》所说的很多事情与史实不合。比如,它列数曹操的几次失利,如困于南阳、险于乌巢、危于祈连、僵于黎阳、几败北山、殆死潼关,除南阳、乌巢、潼关几次遇险史书有记载,另几次都没有确切依据。又比如,《后表》说刘繇、王朗各据州郡,连年不征不战,坐使孙策据有江东,这和史书记载的情形也不合。

这或者可以解释为史书缺载或误载,或诸葛亮误记,但有一件事却不可能误记,即赵云之死。赵云是建兴七年(229)死的,他在第一次北伐中虽然失利,但未大败,更不至于丧生,他还被贬为镇军将军,这是退军以后的事。这是《三国志·赵云传》和注引《云别传》明确记载的。但上于建兴六年(228)十一月的《后表》却说赵云和另外七十多名战将都已经死了。这个明显的漏洞很难作别的解释。

更主要的是,《后出师表》的行文不像出自诸葛亮之手。《表》是上给后主的。诸葛亮这时尽管揽蜀汉大权于一身,他也清楚地知道后主窝囊无能,但后主毕竟是他的君主,而且他受刘备临终之重托,因此,他对后主一向是恭谨的,虽时时苦心劝谏,但措辞总是诚恳委婉,《前出师表》就是这样。不像这篇《后表》,开头就直说后主无能,当面指问:“今陛下未及高帝,谋臣不如良、平,而欲以长计取胜,坐定天下,此臣之未解一也”,这不是臣下对君主的口气,更不像诸葛亮说的话。

诸葛亮一向有胆略,有抱负,有坚韧不拔、百折不挠的毅力。未出茅庐,他就自比管仲、乐毅,刘备请他出山,正是势单力孤,处境最困难的时候,他却在这时为刘备画出了据荆州、取益州,以成帝业的宏伟蓝图。就在上《后出师表》的同一年,他上《前出师表》,先主崩殂,益州疲弊,正值危急存亡之秋,但他仍相信,只要后主亲贤臣,远小人,“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而他率军北伐,也有决心“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但不到一年,在《后出师表》中,这一切全不见了,消沉、沮丧,列举的六条不解,都是对北伐缺乏信心。“然不伐贼,王业亦亡,惟坐而亡,孰与伐之?”北伐全然是无可奈何的。“凡事如是,难可逆料”,只有尽力而为,“至于成败利钝,非臣之明所能逆睹也。”看不到胜利的希望,对前途悲观渺茫。这不是《前出师表》中那个诸葛亮的精神状态。

不像是诸葛亮写的,张俨为什么又收进《默记》呢?其实,张俨并不是一个严肃严谨的史学家,他只是一个周于礼仪、搞搞外交的人物,他的身份,他“博闻多识”的特点,使他能接触到很多别人不易见到的材料,但又不可能严格加以甄别。《后出师表》可能就是未加甄别就收入进去的一种。

不过,《后出师表》有一处却很可取,就是它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两句话。这两句话,准确地概括了诸葛亮一生的精神品质。《后出师表》的全部价值也就在此。罗贯中把《后出师表》写入《三国演义》,大约也是看准了这一点,他抓住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塑造了一个光彩夺目,为世代人们景仰的艺术典型。

四 :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电视剧《海棠依旧》观后感

前段时间,中央电视台一套在每晚黄金时段播放了电视剧《海棠依旧》,我几乎每集必看,观后对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周恩来总理毕生丰功伟绩有了较全面的了解。周总理虽说离开我们已经40年了,但他的音容笑貌通过演员孙维民形神兼备的诠释,再现了伟人周恩来为人民为祖国的革命和建设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光辉一生,他那伟大的形象和光辉的业迹令我肃然起敬,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总想提起拙笔写点观后感言,略表心声。

过去,通过看电影电视,读《周恩来传》等方式也没少学习了解伟人周恩来的辉煌一生,常常怀着十分崇敬的心情拜读或观看描述周总理的历史书籍或文学作品。通过观看这部由百岁老人、原周总理政治秘书宋平题名的《海棠依旧》电视剧,我感到一个突出的特点,真实地描写了周总理的家国情怀,他既有大国总理日理万机的伟人风范,也有侠骨义胆肝胆相照的革命友情;既有治国理政治军的旷世雄才,也有爱家爱民尊老爱幼的骨肉亲情。既有“万隆会议”有惊无险后大国外交场所的风流倜傥,也有认亲七婶八娘照顾亲朋好友的孝悌柔情。

这部电视剧,着重记述了周总理“进京赶考”入住海棠园总理官邸27年的工作和生活历程,从1949年建国前后到1976年1月8日离世,这27年祖国经历了许多历史大事件,作为新中国主要领航人之一、政府首脑,在毛泽东主席和党中央的领导下,为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为了国家富强人民幸福,27年如一日,他呕心沥血、夙夜在公、勤勤恳恳为人民服务,兢兢业业当人民的勤务员,“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挥泪泪始干”。他像伟大的鲁迅先生描述的那样:“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为了建国大业,周总理三番五次协助毛泽东邀请最重要的民族领袖宋庆龄先生,并派自己的妻子邓颖超担当重任;为了开国大典成功,他指挥人民公安和安全部门等,挫败蒋匪帮炸天安门的阴谋。为了新生的共和国能站稳世界的东方,他拓展大国外交,使我们的朋友遍天下,不但向毛主席推荐挑选十位将军出任驻外大使,还冒着杀头的危险,机智地躲过一劫,在印尼万隆会议上大放异彩,从此,“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国与国之间的相处准则,中国的国际地位大大提升。最值得大书特书的是中日建交、中美改善关系和恢复大陆在联合国的合法地位,常驻联合国,多次和基辛格与尼克松总统谈判,以他特有的睿智促成了中美上海联合公报的发表,为1979年中美建交打下了坚实地基础。

为了大搞社会主义建设,周总理领导国务院成功地搞了国民经济四个五年计划,并提出到2000年实现工业、农业、科学和国防四个现代化的奋斗目标。尽管遭受了三年自然灾害和十年“文革”的政治灾难,到1976年, 我国初步建立了工业、农业、国防和文化教育科学体系,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步骤地发展,经济实力有了明显地增强。为了加强国防现代化,我国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勒紧腰带搞尖端科学,“两弹一星”的成功发射,倾注了周总理的大量心血,可以说,没有周总理的大力支持,“两弹一星”还要推迟发射时间,我国的国际地位不会提升得那么快!

在周总理的晚年,他带病长期坚持工作,为国家为人民殚精竭虑,忍受极大的痛苦,与病魔作斗争。当长久尿血万不得已诊断出是癌症时,他仍以乐观的态度安慰 医生、家人和身边工作人员,与时间赛跑,拼命地工作。后来,他向毛主席推荐了邓小平临时顶替他的国务院工作,才得以住院治疗。就是在医院期间,一方面“四人帮”严重干扰阻挠他的治疗,一方面还要批林批孔批“周公”,做检讨。在医院还要坚持会见外宾、学习和签阅各种文件,仍然操劳国家大事。后来,他以顽强的毅力配合医生做手术5次,以至于病入膏肓,于1976年1月8日病逝。从电视剧情反映,周总理是累死的,也是被“四人帮”气死的,在那特殊的年代,周总理是带着诸多的遗憾走完了78年的人生路而去世的!( 文章阅读网:www.61k.com )

在这部电视剧中,不但描述了周总理和毛主席、朱德、任弼时、邓小平、叶剑英、陈毅、李富春、习仲勋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工作和生活交往,记述了他和廖承志、罗青长等人之间的友谊,还反映了他和邓颖超几十年如一日相濡以沫、互敬互爱、互帮互学、互谅互知、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举案齐眉模范夫妻的光辉形象。还反映他在处理公与私、亲情与友情、领导与身边工作人员等方面的高超艺术。同时,还描述他与抚养的烈士子女、泰国友人子女和弟弟一家人之间的亲情友情等,很符合当代杰出领导人的真实生活。

这部电视剧的内容翔实、内涵丰富,思想性强,史料性强,以海棠花为引线,故事情节感人,非常富有历史和现实教育意义,是一部不可多得的伟人传记式的艺术作品,集中地凸显了周总理的光辉形象和丰功伟绩,我常常在观看剧情时留下过许许多多感人的眼泪,周总理永远活在我们心里!

五 :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为人者,道不失,徳不丧,朝生而夕死,有何悔憾?

反之,道不保,德不存,即苟活百年,又有何意?就是说,作为一个人,如果能保守道德不失,堂堂正正活一天,就算死了也不后悔遗憾。反过来讲,有的人不遵人道,不守德行,虽得一时之利,也是苟活世间枉为人子,如此就算活一百年又有什么意义呢?

在此,孔子的朝闻道,夕死足矣应该是对前者最好的诠释吧。我们古圣先贤的教育不愧是做人扎根的教育。古时儒学盛行时,每个学子都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抱负和理想,那时,国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理念深入到每个人心中,生根发芽结果并代代相传。他们为国为民不惜舍生忘死,同样经受过外国列强的侵犯,但就是国人这种为国家忠心不二鞠躬尽瘁的爱国精神,坚定保全了我们名族的尊严和命脉。所以,在我们中华绵绵五千年的灿烂文明的背后,都有着数不清的持道守德以身殉国的仁人志士。

可如今,似这等不贪生不惧死的高尚人格已被大多数人扣上了超凡脱俗自认清高的帽子,这些曾为我们祖先一度勉力遵循敬仰的典范教育将被我们无情的鄙视与唾弃。人对古圣先贤教育的茫然无知几乎成了公众许可的事情。现今中国人的生活的生活却与中国的文化严重脱节,反而是日本人将我国的文化教育视为魁宝,讲出了君臣道义,死保天皇的话来。相信,我们的老祖宗看到这一切也会为之惋惜流泪的……

而今天,我们必须正确的面对这个问题。因为他们这种被我们现实地看做愚蠢低智的行为理念,的确是任何一个国家必不可少的精神力量。而且这种力量的强弱直接决定着一个民族的兴衰。如果国中尽是为自己利害谋算而没有为国挺身而出至死尽忠的人,这个国家的命运将是岌岌可危的。

在这方面,我们的祖先有向全世界展现证实自己的特权,因为历朝历代我们中国都有无数舍身死谏以忠义报国的人。臣为忠死,将为义亡,官为廉黜,民因耻而羞生。这些人虽然身体短夭,但精神已长久,灵魂已安宿,德行已圆满了。头断无非碗大之疤,身死气节忠义犹存又有何惧,相信国家也为之欣幸,父母也为之安慰,儿孙也为之骄傲啊!我们中国人民解放军抗日战争,浴血奋战八年不也迎来了革命的胜利吗,虽然有无数人为国捐躯,可我们敬仰他们,把他们永记心中。但我们不后悔,而是更警觉,因为我们知道,只有曾经付出过血的代价才懂得珍惜当下的太平盛世,才会警醒自己不能沦堕落后,应当积极向前,团结一致,自强不息!( 文章阅读网:www.61k.com )

本文标题:鞠躬尽瘁死而后已-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本文地址: http://www.61k.com/1080567.html

61阅读| 精彩专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苏ICP备130363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