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阅读

书香伴我行-好书伴我行

发布时间:2017-08-07 所属栏目:散文随笔

一 : 好书伴我行

纵看千年历史长河,横观百载古今长卷,那一本本凝结着无数思想沉淀与语言精华的精灵,是先贤留给我们最珍贵的礼物。--夕颜落雪

一本《王羲之传》,让我读懂了王羲之的平淡与从容,潇洒与坦荡。挥洒如掾大笔,他书写入木三分的霸气,泼墨如浪豪情,他成就墨染一方的壮举,仰观宇宙,俯察品类,恣情天地之中,放浪形骸之外,他用一支短竹将中华的筋骨与神色定格在方寸之上。醉卧兰亭,醒叹世事,他用一篇短序将人生的脉络与真谛陈置于字句之间。他有鹅的坚傲风骨,有鹅的专注,他的专注成就了一代书法大家,楷如泰山稳立,行为凛冽之风,草如龙凤舞动,他让我们知道了什么是书法,让世界了解了中华书

法的博大精深。

他从寂寞走来,迎着“毕竟东流去”的滔滔江水,他从失意走来,对着“落日楼头,断鸿声里”痛拍栏杆,一本《稼轩先生传》让我懂得了民族精神的可贵。在风雨飘摇的南宋,他从不顺风而倒,迁,他兢兢业业;谪,他献计献策。金瓯缺,月未圆,山河碎,心不安,他那荡涤心胸的词章,滋养了多少代人的灵魂,民仇国恨炼诗魂,马蹄金戈壮词魂。多少次,他的醉眼迷离了刀光剑影;多少次,他的耳畔回响起清角吹寒;多少次,他的梦乡是铁马冰河;多少次他的眼前是大漠孤烟……我常常会想到,一个“临江水,望长安,登危楼,独流泪,拍栏杆”的辛弃疾,这是他永远的赤子形象。他以爱国之心为墨,以报国之情为笔,挥写着贯穿一生的篇章,于是我们看到了他的名字正面是民族的勋章。

永远忘不了《红楼梦》,忘不了沁芳闸,潺潺的流水带走了颦儿多少思念,在水边,她引出了“花谢花飞花满天,红绡香断有谁怜”的诗句,在水边,她发出了“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的感慨,在水边,她拄着药锄,葬了一地落花,在水边,她对出了“冷月葬花魂”的诗句。花魂是谁,自是黛玉自比,她仿佛预料到了自己的结局,看到了落花尽头穷途的幻灭。水边的落花漫天云歌,我听到了它们在吟唱,在晚风里纪念逝去,仿佛那些歌里写下的“落花残月,千年之后,留于我的只剩传说“,却是那样清晰的夜夜传唱,鲛人落泪成珠,是古老的华丽传说,正如黛玉,涓涓泪水流的却是离恨天上,那时留下的缘,前生你为我灌溉,今生我还你泪水与一世传奇。于是,我懂了,只有失去了,才会体会到相聚的温馨,只有经历了,才会感到拼搏的艰辛。

当西风古道不再有漫天的黄沙,丝绸也带不走那悠扬的驼铃。当曾经的辉煌成为往事,传说成了不朽的奏鸣,但《红楼梦》的影响,擦不掉,抹不去。( 文章阅读网:www.61k.com )

一本好书,就是一份财富,一份珍贵的礼物。

翻开书的海洋,品味,带着神秘的玄妙,品读,俨然感到我是一个富翁了。

(夕颜落雪)

二 : 书香伴我行

书香伴我行

□刘和军

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年少时对这两句饱含人生阅历的格言,当然不懂得它的深刻含义,更难体会其中的酸辛,却从此常常触发读书的欲望,培养起读书的兴趣,家中有不少旧书,就胡乱的翻阅,似懂非懂,囫囵吞枣,虽不明白“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之类的话,但书中自有无穷乐趣却是千真万确的。记得年幼的我常独自捧着一大堆花花绿绿的书在院子里静静地看,每每此时都被亲戚长辈们笑指为“小书呆子”也在所不顾。

直到有一天听班主任兼语文老师郑重其事地谈到“课外阅读”四个字,才朦朦胧胧地感到读书并不能像做游戏、踢小皮球那样轻松,那位班主任不仅讲了课外阅读的重要意义,而且具体指导我们到学校图书馆去借书读,还要定期检查我们写的读书心得,写读书心得比写作文难得多,不用“心”去阅读,肯定“得”不到什么。

二十多年转眼就过去了,现在只要想起那位班主任,我仍然怀有感激和怀念之情。正是由于她热而细心地提倡和指导课外阅读,使我养成了课余业余读书看报的习惯,二十几年来,几乎没有中断过。( 文章阅读网:www.61k.com )

每当捧卷在手,细细咀嚼着每一个文字,聆听着文字间飘荡出的旋律,体会着作者笔下蕴蓄的深情,每一份感受都是清新的。而越是在书的海洋中徜徉浮游越是感到自己的浅薄和无知,才真正体会到“学海无涯”这句话的份量。

我爱看书,不仅因为它能给人以美的享受,更因为它时刻能给我心灵上的慰藉,一个人的心理失去平衡时,总要有感情依托的地方。有人把它寄托在音乐中,有人寄托在亲密的交谈中,我却寄托在文字中,与书作朋友,别有妙处,每当我忧愁烦恼时,读上一本好书、新书,犹如喝上一盏清茶,内心在沁脾的香气中便逐渐平复。

每当夜幕降临,华灯初上,慵懒的依在床头,或看上一本离奇的小说,或品上几篇飘逸的散文和几首隽永的小诗,时间不太长,站起身,认真地打个呵欠,卖力地伸伸懒腰,将一天工作的劳累抛到九霄。然后,脱衣上床,舒舒服服,暖暖和和。关上灯,任那亲切的寂静陪伴我,任那融融的黑暗拥抱我,那份惬意之情尽在不言中。睡梦里,那一个个简单的文字仿佛是活的,跳动在我的眼前,构成一幅幅美丽的图画,是蓝天的广阔莹润,是山川的钟灵秀气,是人间的旖旎风情……,我畅游在甜甜的梦乡里。

记得在前不久,中央台朱军主持的《艺术人生》访谈节目中,一位资深的编辑说的一句话:读书要杂,全凭一个“趣”字,正所谓“书山有路趣为径、学海无涯喜作舟”。由于喜欢读书,也真诚的爱上了文学,每每感受着祖国面貌的日新月异,感受着国电人“努力超越、追求卓越”的企业精神,感受着国电人以实际行动诠释国家电网承担社会责任的生动事例,感受着发生在身边的一个个感人的电力人的事迹,我热血澎湃,我要让更多的人知道他们,用文字记录他们,也因此多次在市文联、广电、文化局等部门获了奖,连续多年被报社评为优秀通讯员。

读书,它可以净化你的心灵、陶冶你的情操、开阔你的视野、鼓舞你的斗志、放飞你的希望,让你看到外面世界的精彩,追寻到属于自己的梦。因为我生命中永恒的文字情缘,因为书香将伴我一路同行。

作者:刘和军

单位:自贡翔能电力设备制造有限公司办公室

地址:自贡市沿滩工业集中区电力产业园汇才路4号

邮编:

电话:

三 : 一路行来,书香伴我踏歌而行

一路走来,书香伴我踏歌而行

文/橄榄树

一句有哲理的话,一段温暖的文字,一首感人至深的歌,其实都散发着淡淡的墨香,伴随着我们每一步的成长!

————题记

今天,偶尔从装书的纸箱里抽出一本书,是宗白华先生的《美学散步》。翻着被我标注的密密麻麻的文字,里面有李煜的词,有王国维、李白、杜甫、李清照的诗,有马致远的元散曲,当然更多的则是纳兰容若的词,有那个时候读书的心得,和不认识字的拼音标注,嗅着若有若无的的淡香,心里不是感慨,不是空虚,而是殷殷实实的感动和幸福。

记得小时候,家里穷,连肚子都填不饱,根本都不可能拥有自己的书,即使是上课的课本也是几个伙伴合用一本。有时偶尔从家境好的小朋友那里借过几本小人书,除了铁臂阿童木,还有阿凡提,数量少,种类更少,印刷粗糙自不必说,但饶是这样的书,也很难得一见。( 文章阅读网:www.61k.com )

初中时,正是金庸,梁羽生,琼瑶和席慕容四大侠横扫中国大陆的时候,但凡家境稍微好一点的同学,哪一个书包里没有藏着一两册呢?那样的年龄,那样的书籍,有什么好东西都不会藏着腋着,一册书便能传阅整个年级。但我除了对席慕容的诗有较深的印象外,好象对其余几位的作品印象已经是很模糊了。这是因为我在那一年里拥有了属于自己的书,那就是席慕容的诗集《七里香》,当我打开书,第一次细细嗅着那清雅的书香味时,我永远的记住了她。至今我还收藏着那册已然发黄的诗集。

真正有印象的读书是在高中。以农村学生为主的高中学校,图书室其实是再也简陋不过的了。说穿了它其实不过是一间空房子,书籍不多,也没有书架,图书都堆在几张很破旧的课桌上。那是个寒冷的冬天,我从一大摞的图书中翻出一册泛了黄的书籍,《追花人》,我一下就被它那朴素而又亮丽的书名吸引住了。原本是一册不厚的小册子,一天就能读完,但我却连着读了几遍。故事情节很简单,是写一个放蜂少年,一年四季都随着他的父亲在中国的大地上为了放蜂追逐春天。一个花一样漂亮的女孩为了爱情而放弃了她的学业以及她的优越的生活环境。虽然两人历经坎坷,却还是走在了一起,追逐着鲜花,追逐着春天,过着无忧无虑的放蜂人的生活。那篇小说读过之后,我开始有了梦想,这就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而这样的梦想一直延续到现在。也许这就是别人所说的先入为主吧!人生便在那最初的相遇中埋下了伏笔。从这之后,武侠小说便被我淡忘在了视线之外。后来当三毛出现在我的视野中时,从最初的《稻草人手记》,到《梦里花落知多少》,从《雨季不再来》到《撒哈拉的故事》,我成了三毛名符其实的的追随者。但我真的没有三毛那样的勇气,去行万里路,那么就剩下读书这点愿望。

很偶然的一次,我从学校的图书室里找到了列夫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第三册,读完那册,却再也找不到其它三册。我频繁的去借还书籍,管理图书室的老头很快就把我认住了,有时,他干脆就把图书室门上的钥匙给我,让我自己去挑书。

高中毕业后,我开始打工,有了自己的收入后,我一边继续借书读,一边用自己的工钱去买书。有了自己的书,最大的幸福便是可以自由的在书页上随便勾画,写上自己的读后感,遇上认不到的字,可以从字典里查出并标在它的旁边。我从《战争与和平》中读到了安德列与娜塔莎的爱情,读到了梦魇般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带给所有人的痛苦和磨难;我读哈代,读过《苔丝》后,我不再相信这个世界上会有上帝;我读《圣经》,知道它所宣扬的是忍耐,是救渎;我读《百喻经》,知道它宣扬的是佛教的因果报应;我读杰克伦敦,我为在北极圈里成为暴发户,又一夜之间虽然成为穷光蛋却赢得了爱情的毒日头,至到最后他在自家后院里发现了含金量很高的沙金矿,却轻轻掩埋了,因为他需要爱情,而爱情不需要太多的金钱,最后我为他们过着田园般的幸福生活而感动;我读《苏菲的世界》,我徜徉在各个阶段的哲学家的光芒中,留恋忘返;我读雪莱,读徐霞客游记,读本草纲目,读《诗经》《史记》《易经》《道德经》,读屈原,读左拉,读中国古代的名著,也读路遥,霍达,安妮宝贝,仓央嘉措——-

我读医学方面的书,不是想成为医生;我读哲学方面的书,不是想成为哲学家;我读科学方面的书,不是想成为科学家;我读文学方面的书,不是想成为作家————-读书,一方面是因为我寂寞,孤独,一方面是因为喜欢,为了自己能够尽可能多的去解读这个世界。

后来,我知道,这个世界不光是书有香味,还有一些人不论他们学识如何,但是他们所说的一些话,也同样散发着淡淡的书香,给人以启迪,有时是因为一句歌词,有时是因为一席话。

在我人生最无助最孤独的时候,我会想起我最喜欢的一句歌词“漫漫小路皆同伴,愿将我心亲白云”,那时,我便不会感到孤独与寂寞,因为我知道,即使世间所有的人都背弃我而去了,我的头顶至少还有一片白云在陪伴着我,而后,我便能够昂着头前行————-

有时,当我对某些事情想要放弃时,我会想起高一时那位化学老师的那堂课。那是我人生中最重要的一堂课。一个春暖花开的季节,所有的同学都在课堂上昏昏欲睡,化学老师在黑板上写下一个化学方程式H+O=————然后用较大的声音问:谁能告诉我氢和氧放在一起一定就能生成水吗?

不一定。它必需满足一定的条件才能生成水。

那么离开了H或O,如果条件满足,能生成水吗?

一定不能。

你们一定要记住,你们的努力就象是这个方程式中的H或O,虽然努力了不见得会有结果,但不努力就一定不会有结果。

从那以后,无论做什么事,我都会想起那句话,都会尽力把手中的事情做到最好。

在浩瀚的书海中,我最爱的还是冰心,泰戈尔,徐志摩,王维,李煜以及纳兰容若。冰心的文字温暖,随和清丽;泰戈尔的文字睿智,深远;徐志摩的文字雍容华丽;王维的诗如画;李煜的词情深切;纳兰容若词外表豪放,内里的忧伤却会刺伤所有读他文字的人————

读科普方面的书可以让我们去了解微观与宏观的世界,让我们的视野丰富宽广;读文学方面的书可以让我们学会关心别人爱护别人,可以舒缓我们日益绷紧的神经,读哲学方面的书可以让我们学会思考如何才能生活的更幸福————

其实书和人一样,有的书开卷有益,读后香气氤氲,让人回味无穷,有的书则是乌烟瘴气,读后令人做呕。所以择书也是很有必要的。

一路走过,我徜徉在书海中,但我最喜欢是在黄昏的下午,去有流水的地方,听着若有若无的叮咚声,沉浸在大自然赐予我的美妙乐曲中,打开一册我喜爱的新书,嗅着纸页中淡淡的幽香,在无人打扰的溪边,一直读到夜幕降临月亮升起————

四 : 茗香伴行沧海间

世上困难的事比比皆是,克服困难需要勇气,走出困境需要机遇与执着,有时需要外力提携,而一旦化难为易,心中那种惬意无法形容。好比病人痊愈,感念医生的施药;歧路破局,感谢路人的指点;升职加薪,感恩伯乐的赏识。人总是格外怀念当初慧眼识珠雕琢自己成才的人,因为锦上添花无需费力,而点石成金需要费心费力,边际价值天壤之别。

我和《新周报》之间,就有这种不平凡的渊源关系。

或许是儿时不安分的天性与兴趣广泛使然,或许是良师精心打磨缘故,尽管当初小学毕业考试作文严重跑题仅得5分,对写作畏若猛虎,信心降到冰点,但跨入中学校门后,经班主任兼语文老师邵长珍的点拨,我对作文的理解与驾驭能力明显提升,对写作的兴趣与信心日渐浓厚。大学期间,受书法与收藏家徐翰秋老师的影响,我把创新与美感作为写作追求的风格,一学期写出18篇作文,《野草赋》颇有大家风范,竟有同学怀疑我是抄的,老师鼓励我坚持下去就能见报。谁知这一等就是11年。

我毕业参加银行工作,在基层繁忙工作之余,主要靠打牌看电视读报纸消遣,那时最爱看的就是《信阳广播电视报》了。一则有节目预告,二则有文娱消遣,但最能打动我心的还是副刊,那是我精神家园,每篇散文、诗歌字字珠玑,都能让我陶醉与喜悦,多少冲淡些枯燥生活的单调色。2001年4月,我调支行办公室任文秘副主任,自嘲是“放下枪杆子,拿起笔杆子”,虽然很快取得《金融时报》、《农村金融研究》等重量级报刊杂志见报且稿费不菲的佳绩,但付出因心焦头发大把脱落的代价,丝毫没有成功的喜悦。

2003年1月,我试着向《信阳广播电视报》投寄了散文《灯》,那是我之前义务帮一同事捉刀的毕业作文,没想到不久就一字不删的刊登在副刊上。我简直怀疑自己眼睛看错了,因为我并不认识副刊编辑,事先也未打任何招呼。当确信自己的散文处女作见报后,我心里那个激动,就像初买彩票中了五百万大奖,忙着向熟人报喜。后来,有位姓杨的女读者还专门给我写封信,赞扬我“燃烧自己照亮与温暖别人”的“灯”的情怀,感叹世间真情不泯。

2004年11月,古稀之年的母亲偶感风寒溘然长逝于周三夜晚,当我次日一早赶回,已是阴阳两隔。尽管她去世前含着笑,但我却无法原谅自己的大意与疏忽——此前70多天我有事没回去看望过老母一次,更没能闻讯后当天赶回见她最后一面,听说母亲临终前眼里含泪。这悔恨将伴我终身。母亲去世百天前,我含泪写了《愧对母亲》一文,发表在《信阳广播电视报》上,寄托对母亲的哀思。报纸无言却知我心,一字一句满含母子深情。后来,当我遭遇人生变故与多重打击,体味人情冷暖,更加怀念母亲的庇护恩情,写了《母亲》一文,发表于2008年4月的《信阳广播电视报》。两文的付梓要感谢晏然老师的无私厚爱。( 文章阅读网:www.61k.com )

今年9月,回想起初中生活,老师们音容笑貌历历在目,尤其是教师节颁布实施时的扬眉吐气与无欲无求清晰再现,冲动促使我写下《润物无声》,网上投寄给《新周报》(《信阳广播电视报》改名)。第三天刘宏斌编辑主动打来电话,说拟本期采用,标题改为《我中学的老师们》。当我打开9日的《新周报》副刊,看到文中润色修改了多处时,兴奋、惭愧、感动齐涌心头。按说一个报社编辑,完全不必给素不相识的投稿者打电话,更无需对来搞字斟句酌,而《新周报》做到了。

光阴荏苒,情谊历久弥香。我和《新周报》结缘于18年前,相知相交于18年间。《新周报》对我而言犹如醇香四溢的信阳毛尖,在行走旅途中不时拂去我心中的的烦躁与无聊,润泽我干涸孤寂的心田,注入远足的动力,陪伴我跋山涉水,领略沧海风光。

(信阳钟华军写于2010年11月中旬)

五 : 诗书伴我若许年

小时候就喜欢看书,小学时四大名著就看过了,那时候很喜欢看古典文学中国传统的作品,就是那时候条件有限没有钱买书,看的书都是想发借的,这也应了古人所言“书非借不能读也”。那时候找到一本好书可谓是废寝忘食,手不释卷,看不完什么也不想干,可能由于长时间看书到了初一就戴眼镜了,那时候不像现在,戴眼镜的还少。喜欢中国传统的文学,喜欢看历史,也喜欢诗词。学写诗是是受到伯父的影响,那时候我学美术,诗书画相通,伯父是一位作家也是求索诗社的社长,我写了几首居然发表了,也有了兴趣,特别帮助我的还有一位老诗人,常良记先生,他看了我的作品,居然骑自行车来单位找我,对我讲“现在的年轻人写古体诗的很少,看到你的作品很高兴”。老先生给我讲了很多诗词的知识,平仄对仗等,那时候我的知识还很有限,还送给我一本“诗词格律纲要”我现在还保存着。

从此诗书就一直伴随着我,成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高兴了。痛苦了都有小诗相伴,多年来虽没有多少好作品,但是用诗词记录生活岂非乐事,用杂文写一些心情是何等快哉!喜欢李白的豪放。喜欢王勃的大才和狂傲。喜欢苏轼的内涵和幽默,古人为何多俊杰,恨我生不与同时。

诗词多是有感而发,就像李煜"国破山河在”的感触和无奈,像李白“千金散尽还复来"的信手拈来,李清照思念丈夫的“人比黄花瘦”,王勃的“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千古绝唱今人何比!古人写诗多是一生的付出,很执着没有过多的欲望,不像现在的人全民搞经济,一身铜臭味。满脑生意经。想钱想疯了文化何在!

我在老家建了一处新宅以为老计,落叶归根,酒友和诗友戏称为“城南亭”,建好后众友为我摆酒庆祝,席间多有唱和,蛮有意思,我酒后作诗一首:

古州有画者,时聚城南亭。

泼墨抒胸臆,丹青放豪情。( 文章阅读网:www.61k.com )

春来笑飞絮,东至泣落英。

谈笑多儒士,往来无白丁。

轻吟多古旧,欢歌尽良朋。

今日相逢会,携壶觅故踪。

多年前和诗社的三位老前辈,去参观某中学的画展,薄雾隆冬,学校现场要求我们每人作一首诗以为纪念,我写的是:

相伴三老游翰苑,薄雾轻掩隆冬天。

燕赵自古多才俊,古郡历来有师贤。

妙笔绘出新天地,巧手修改旧江山。

求索之途路遥远,雄心不减扬征帆。

还记得一次游崆山白云洞,当时作诗一首:

幽幽一古洞,默默不知年。

峰远飘清气,林深围紫烟。

寒潭多怪景,碧水有奇仙。

身闲临佳地,心胸顿豁然。

诗词都是浓缩的文字,常说浓缩的都是精华,用诗词去记录生活和心情,有多惬意啊!今晚无事草草写了这篇日志,众多网友和熟人尽多高手,希望看到的多多指正,墨石不胜感谢!

本文标题:书香伴我行-好书伴我行
本文地址: http://www.61k.com/1079602.html

61阅读| 精彩专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苏ICP备130363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