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阅读

泉州十八景-泉州十八景

发布时间:2017-11-19 所属栏目:小学作文

一 : 泉州十八景

泉 州 十 八 景

泉州十八景 泉州十八景

清源山:位于市区北郊,总面积62平方公里,包括清源山主山、灵山、九日山三个景区。清源山泉源丰富,虎乳泉尤为著名,故山又称泉山。昔以36洞天、18胜景闻名于世,尤以老君岩弥陀岩、碧霄岩、瑞象岩、虎乳泉、南台岩、清源洞、赐恩山岩诸景为胜。自唐以来历代摩崖石刻近500方,奇岩林立秀木参天,故有“清源奇秀甲天下”之称。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

泉州十八景 泉州十八景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首批4A级旅游景点。地处市区西街,始建于唐武则天垂拱二年(686年),原名"莲花寺",唐开元二十六年(公元738年)唐玄宗下令全国各州建一

座开元寺,遂改为现名。全寺占地面积7.8万平方米。它规模宏大,构筑壮观,景色优美,曾与洛阳白马寺、杭州灵隐寺、北京广济寺齐名。主要有大雄宝殿、甘露戒坛、东西塔等建筑。耸立在拜庭两侧广场中,相距约200米的八角五层楼阁式仿木结构石塔就是泉州东西塔,为全国四大名塔之一。东塔名"镇国塔",通高48.24米;西塔名"仁寿塔",通高44.06米,略低于东塔,其规模与东塔几乎完全相同。两塔为我国古代石构建筑的瑰宝,系历史文化名城泉州的标志。

泉州十八景 泉州十八景

深沪湾位于晋江东南海滨,从石狮的永宁到晋江的衙口、深沪形成一个秀丽的海湾,其间沙滩绵 延数公里,犹如一条银色的项链镶嵌在蓝天碧海之间。滩前碧波万顷。滩面金黄开阔,景色蔚为壮观。 沙滩清一色的细纯沙粒,如银屑布地,质细坡缓,沙软潮平。滩床宽阔,舒展广拓,潮漫滩上,涛声 柔和。海水洁净,水温适中,是沙滩休闲、踏浪嬉水和开展各种海上沙滩活动的理想场所。沿岸而来, 国家级深沪海底古森林自然保护区、施琅将军纪念馆、镇海宫、龙泉宫、大道公宫和烟墩山上的烽火 台等人文、自然名胜掩映其中。明季倭乱,这里曾经是抗倭前沿,清初为了统一祖国,施琅曾经在这 里牧马练兵,现为全国著名侨乡,风俗淳,人情美,是游客观光的胜地,是海外侨亲和台港澳胞寻根 谒祖的摇篮故地。

泉州十八景 泉州十八景

天后宫始建于宋庆元二年(公元1196年),是现存妈祖庙中建筑规格最高、规模最大、年代最早的一座,并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历史上,妈祖故里莆田一度隶属古代东方第一大港泉州管辖,由于泉州民众不断向外移民和进行贸易活动,妈祖信仰远播祖国大陆及台、港、澳各地。目前,泉州天后宫除较完整地保存有雄伟的大殿、后殿等古代建筑外,在政府及海内外信众的热心资助下,还陆续修复了山门、戏台、钟鼓楼、东西厢廊等建筑,并将继续复建梳妆楼。建置于宫内的闽台关系史博物馆收藏有大量的珍贵历史文物和民俗文物。泉州天后宫是在泉州港逐渐成为全国对外贸易中心之际的南宋时期建成,是研究海外交通史的重要史迹。

泉州十八景 泉州十八景

位于台湾海峡西岸的石狮永宁镇,包括闽南黄金海岸旅游度假村、城隍庙、镇海石、古卫城遗址 等。黄金海岸风光旖旎,四季如春,已成为集行、游、吃、住、购、娱于一体,旅游内涵十分丰富的 滨海旅游度假区,是我省十大重点旅游景区之一。

泉州十八景 泉州十八景

原名“双髻山”,位于洛江区马甲镇,于南北朝时(480-502年)祀“何氏九仙”而得名。其主峰 758.5米,以“灵、奇、秀、险”为特色,有“八闽名胜无双境,绝顶蓬莱显九仙”之美誉。

泉州十八景 泉州十八景

仙瀑布位于德化县水口镇,主要由号称“华东第一瀑”的岱仙瀑布、温文尔雅的油漏祭瀑布以及 一路的山光水色组成,是一处不可多得的生态旅游景区。沿赤石溪而上,一路溪水潺潺,浓荫覆郁,林 木苍茏,藤萝虬结,蕴深涵幽,鸟鸣谷应,峰回壑荡,沿路神形俱备的自然奇观,构成了独特的原始生 态幽境。油漏祭瀑布,溪水沿着宽110多米如刀削的峭壁汩汩流下,波光粼粼,喷珠溅玉,宛如千万串断 线的珍珠织成的银毯,轻铺舒展镶在悬崖峭壁之上。岱仙瀑布,溪水从山势险峻的高峰直泻而下139米, 云翻雪倾,雷霆万钧,十分壮观。站在瀑布下,烟雾腾腾,扑朔迷离。若是晴天,瀑布前方彩虹如天桥 凌空飞架,美不胜收。岱仙瀑布的右上方有一座飞仙亭,传颂着仙女显圣救民的美丽故事。凭栏探首, 下临深渊,岱仙双瀑左右烘托,气势非凡。

泉州十八景 泉州十八景

郑成功史迹分布在民族英雄郑成功的家乡南安。它们是位于石井镇的延平郡王祠、郑成功纪念馆 碑林和位于水头镇的郑成功陵园。延平郡王祠,位于石井镇鳌峰北麓,始建于清康熙三十八年(公元 1699年),殿中有康熙皇帝诏赐郑成功迁葬时所撰联一对。郑成功纪念馆位于石井镇的鳌峰山上,占地 3000余平方米。纪念馆介绍英雄一生的丰功伟绩,陈列200余件珍贵文物。占地10亩的郑成功碑林,既有 碑亭诗阁,又有石刻廊群、集全国、世界各地200多幅的题字,融楷书、行书、草书、隶书于一廊,歌 颂了郑成功爱国主义的崇高精神。坐落在南安水头覆船山处的郑成功陵园,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凡来泉州者,几乎都要到成功史迹走一走,默祝忠魂与山河共存,永垂不朽。

泉州十八景 泉州十八景

位于南安官桥漳里村,是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蔡氏古民居建筑群主要由蔡启昌及其子蔡资深于清同治年间(1862年)至宣统三年(1911年)兴建。古民居精美的雕饰,不仅

集中表现了闽南成熟的雕塑艺术,而且反映了受印度佛教、伊斯兰教及南洋文化和西方建筑艺术的影响,被誉为“闽南建筑的大观园”。

泉州十八景 泉州十八景

俗称“安平桥”,横跨晋江安海镇与南安水头镇之间的海湾。始建于宋绍兴八年(1138年),经13年建成。为花岗石砌成的石墩石梁桥,桥长2255米,是我国古代首屈一指的长桥,素有“天下无桥 长此桥”的美誉,驰名海内外,经国务院公布为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泉州十八景 泉州十八景

址系古泉州八大胜景"东湖荷香"遗址,因唐姜公辅、韩愈、欧阳詹等曾在此活动而闻名于世。东湖公园以闽南建筑文化为特色,中心湖为主体,环湖布置人文景观。1998年以其典雅秀丽、玲珑多姿的江南园林风格而入选百家中国名园。

泉州十八景 泉州十八景

又叫“土门街”,相传因储存、输送建造东西塔土石方而得名,全长1005米,有着众多的“海丝”文 物群,分布着13处宋元文化遗存———清净寺、孔子文庙、通淮关岳庙等。涂门街是泉州最有商机、最繁 华的街道之一,入选全国第一批“购物放心一条街”。

泉州十八景 泉州十八景

由于景区内拥有“板根”、“绞杀”、“寄生”、“茎花”等热带雨林生态,被游客称誉为“闽南 西双版纳”。因“势若牛姆,孕崽怀宝”而得名,是集山区特有的自然景观、森林景观之大成的省级自 然保护区。

泉州十八景 泉州十八景

位于安溪县城西北的蓬莱山,始建于北宋,至今已有950多年,内奉中国百仙之一清水祖师,是国家 4A级风景名胜旅游区,又是享誉海内外的朝圣旅游地。清水岩是全国惟一主殿建设呈“帝”字形结构的 岩寺。

泉州十八景 泉州十八景

我国现存最完整的花岗岩滨海石城 —— 崇武古城 , 位于惠安崇武半岛上。是我国古代东南海疆的一座抗倭名城。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崇武半岛在我国古代的海防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明洪武三十年 ( 公元 1387 年 ), 为防备海盗倭寇 , 江夏侯周德兴在崇武建造城池。初筑时 , 明嘉靖 三十七年 ( 公元 1558 年 ), 倭寇攻城六昼夜 , 城被攻陷 , 百姓生命财产遭到严重 损失 , 鉴此教训 , 劝募大

修。明隆庆元年 ( 公元 1567 年 ) 四月 , 福建总兵抗倭 民族英雄戚继光屯兵在此 , 兴修城防 ,寅武练兵 , 建立起一套完整的军事制度和城防设施。清代又进行了大规模的整修 , 这时全城周长 2567 米 , 南北长 500 米 , 东西宽 300 米 , 基宽 5 米 , 墙高 7 米 , 有窝铺 26 座 , 城喋 1304 个 , 箭窗 1300 个。四面设门 , 东西二门筑有月城 , 城墙上有烽火台、了望台和安放镜炮的虚台。城 墙有二至三层的跑马道 , 四城边各有一潭、一井和通向城外的涵沟。城内原建 有捍寨、墩台、馆驿、军营和演武厅等 , 构成一套比较完整的军事防御体系。

此后 , 城防已失去军事上的作用 , 又因长期废弃 , 城墙失修倒塌。 1983 年 , 由国家拨款进行全面修复。历史上曾经为国立下不朽功绩的古城 , 又屹立于崇 武半岛上。 1987 年举行 " 崇武古城创建六百周年纪念活动 " 及学术讨论会 , 引 起了中外学者的巨大兴趣 , 它是民族的骄傲 , 历史的丰碑。

泉州十八景 泉州十八景

在今惠安、洛江分界的洛阳江入海口,又名“万安桥”。该桥与卢沟桥、赵州桥、广济桥并称为 “中国四大古桥”。现桥长834米,宽7米,尚存船形桥墩46座。1988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是泉州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考察景点之一。

泉州十八景 泉州十八景

位于鲤城区中山路泮宫内。始建于北宋太平兴国初年(976年),后移他处,大观三年(1109年) 迁回原处重建,现有建筑仍保持清初原貌,为我国现存规模最大的孔庙,2001年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 点文物保护单位。

泉州十八景 泉州十八景

西湖公园位于市区西北部清源山南麓,是西北洋滞洪排涝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该区处于一 片低洼的平原地带,以往发生较大洪水时,主要靠自然水面及稻田滞洪,俗称“西北洋”。由于 洪涝灾害严重,引起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建设西北洋滞洪排涝工程被列为市人大十二届五 次会议一号议案。从1999年6月起,投资1.7亿元,历时两年多,建成由三座名桥、三片水域和四 座岛组成的西湖公园。西湖面积达100公顷,其中水域面积82.28公顷,广场道路面积1.72公顷,绿 化面积16公顷,种植树种达200多种。西湖繁花锦簇,波光潋滟,与清源山自然接壤,清源山秀丽,翠绿的山色与西湖浮光荡漾的美景相得益

彰,湖光山色浑然一体,极具园林之美,是市区具有良 好生态环境的湖上园林。2001年12月获得建设部“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荣誉称号。

二 : 泉州十八景

泉州十八景

泉州[www.61k.com)18景简单介绍:清水岩、涂门街、东湖公园、五里桥、蔡氏古民居、府文庙、开元寺、崇武古城、洛阳桥、牛姆林、清源山、西湖公园、深沪湾、天后宫 、黄金海岸、仙公山、岱仙瀑布 、郑成功史迹。
泉州十八景
泉州十八景

泉州十八景

泉州十八景

泉州十八景

泉州十八景

泉州十八景
泉州十八景

泉州十八景

泉州十八景

泉州十八景



泉州十八景

泉州十八景

三 : 魅力泉州——十八景之清源山

  我的家乡在泉州,泉州有高速飞腾的经济,友好的人文景观,我时刻都为自己能是个泉州人而感到骄傲。而读了《魅力泉州》这本书后,更让我感到泉州的文化之浓重。

  泉州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城,这里到处都充满了古城的文化气息。泉州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还是第一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又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世界各地建立的第一个世界多元文化展示中心,由此可见,泉州的文化气息氛围有多重了吧!

  生活在泉州让我感到骄傲,但使我骄傲之最的,便是泉州的十八景了。泉州风景甚是秀丽,这也是组成古城文化的一部分吧。在泉州无数风景之中,唯这十八景最具魅力。泉州十八景,这十八都各是:清水岩、涂门街、东湖公园、五里桥、蔡氏古民居、府文庙、开元寺、崇武古城、洛阳桥、牛姆林、清源山、西湖公园、深沪湾、天后宫、黄金海岸、仙公山、岱仙瀑布、郑成功史迹。若以上这些景点都去过,那可真是有福之人了,因为这十八景个个空气清新,常去这十八处游玩,有益身心。

  在这十八景之中,若要说哪处最出名,那我想一定是清源山了。

  清源山是一处位于泉州北郊的天然胜景,为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总面积62平方公里。因山上泉水颇多,被赠名“泉山”,泉州的名字也便是这么来的了。清源山上气候冬暖夏凉,气候温暖湿润,一年四季都适合旅游观光。但在这着名的清源山之中,还有一更为着名的景观——老君岩。

  老君岩又名老君造像,是全国重点保护文物之一,是世界上现存最大的老子石像。作为石像的老子含笑而坐,留着长长的胡须,穿着宽大的道袍,好似一位慈祥的老人。石像雕刻得栩栩如生,远看仿佛就是一巨人,近看又能感觉到他的亲切可爱。清源山正是有了这座老君石像,每年都能吸引到许多游客前来游玩。泉州也正是因为这座高耸入云的清源山,才能体现出泉州这座古城的文化气息。

  这里,就是我的家乡,泉州。她美丽,充满魅力,这里的一切无不让我陶醉,这就是东亚文化之都——泉州!

    福建泉州丰泽区第二中心小学六年级:赖堃煌

四 : 泉州十八景 38

涂门街

又叫“土门街”,因传储存、输送建造东西塔土石方而得名。涂门街位于泉州市区中心地带,东起温陵路,西至中山路,全长1005米,是集商贸、旅游、文化等为一体的繁荣地段。在这条长仅1000余米的街道上,有着众多的“海丝”文物群,分布着13处宋元文化遗存———清净寺、孔子文庙、通淮关岳庙、东观西台、祖闾苏、世家大厝、棋盘园、东鲁巷、三十二间巷等。涂门街的建筑风格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泉州宋元时期的繁荣景象。改造后的涂门街秉承泉州闽南古建筑的风格,又与现代建筑有机结合。涂门街是泉州最有商机、最繁华的街道之一,入选全国第一批“购物放心一条街”。

东湖公园

址系古泉州八大胜景“东湖荷香”遗址。唐时湖面40余顷,有东湖亭、二公亭;宋有波恩亭;明有揽古亭。盛植荷花,成星湖荷香胜概。因唐姜公辅、韩愈、欧阳詹等曾在此活动而闻名于世。东湖公园以闽南建筑文化为特色,中心湖为主体,环湖布置人文景观。构建星湖荷香、祈风阁、七星拱月、二公亭、东湖亭、波恩亭、揽古亭等静区;儿童乐园、双舟朝阳、游船码头为动区。精筑刺桐瑞林等20多处植物山石景观揽翠全园,以石雕、石刻突现闽南石文化。既有泉州历史文化内涵又有时代新潮气息,风格独特。曾三次获省“环境优美奖”,还被评为“市民喜爱十佳建筑”、“泉州十佳夜景”。1998年以其典雅秀丽、玲珑多姿的江南园林风格而入选百家中国名园。

五里桥

俗称“安平桥”,横跨晋江安海镇与南安水头镇之间的海湾。始建于宋绍兴八年(公元1138年),经13年建成。为花岗石砌成的石墩石梁桥,是我国古代首屈一指的长桥,素有“天下无桥长此桥”的美誉,驰名海内外,经国务院公布为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桥长2255米,有方形、船形、半船形的桥墩361个,桥面宽3-3.8米,桥板长度5-11米不等,最重达25吨,两侧有石护栏;桥上有亭5座:桥东“超然亭”,桥西“海潮庵”,桥中“泗水亭”,两头各设路亭一座,供游人憩息。“泗水亭”,俗称“中亭”,亭前石柱上有“世间有佛宗斯佛,天下无桥长此桥”楹联一对,立有两尊石雕将军;亭侧保存历代重修碑记14方。西端桥亭留有清代重修碑刻,东端有五层六角楼阁式仿木结构白塔一座。历经800年沧桑,安平桥成了“陆上桥”。1980—1985年国家拨款进行维修,宋代原貌得以恢复。

蔡氏古民居

位于南安官桥漳里村,是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蔡氏古民居建筑群主要由蔡启昌及其子蔡资深于清同治年间(公元1862年)至宣统三年(公元1911年)兴建。现存较为完整的宅第共16座,单体建筑多为三进或二进五开间的布局。蔡氏古民居建筑群,座座屋脊高翘,雕梁画栋,门前墙砖浮雕,立体感强,窗棂镌花刻鸟,装饰巧妙华丽,门墙厅壁书画点缀,别有一番情趣,篆隶行楷,各具韵味,留下较多当时名流的书画。随处可见的木雕、泥塑、砖雕及石雕,工艺精美,多数采用透、浮、平雕等手法。雕琢内容丰富多彩,有禽兽、花鸟、鱼虫、山水人物,图案古博。古民居精美的雕饰,不仅集中表现了闽南成熟的雕塑艺术,而且反映了受印度佛教、伊斯兰教及南洋文化和西方建筑艺术的影响,被誉为“闽南建筑的大观园”。

府文庙

位于鲤城区中山路泮宫内。始建于北宋太平兴国初年(公元976年),后移他处,大观三年(公元1109年)迁回原处重建,现有建筑仍保持清初原貌,为我国现存规模最大的孔庙.

开元寺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首批4A级旅游景点。地处市区西街,始建于唐武则天垂拱二年(686年),原名“莲花寺”,唐开元二十六年(公元738年)唐玄宗下令全国各州建一座开元寺,遂改为现名。全寺占地面积7.8万平方米。规模宏大,构筑壮观,景色优美,曾与洛阳白马寺、杭州灵隐寺、北京广济寺齐名。

崇武古城

位于惠安县东南海滨,濒临台湾海峡,系明洪武二十年(公元1387年)江夏侯周德兴经略海防时为抵御倭寇所建。隆庆元年(公元1567年)抗倭名将戚继光、俞大猷视师崇武,北城门横眉石刻“威镇海邦”传为戚所书。清顺治八年(公元1651年)郑成功驻此抗清,传有“马蹄石”遗存。

洛阳桥

在今惠安、洛江分界处的洛阳江入海口,又名“万安桥”。于北宋皇5年至嘉4年(公元1053-1059年)由郡守蔡襄主持建造,历六年竣工,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梁式石桥。因在江海交汇处造桥,江阔水深,工程艰巨,造桥者首创“筏型基础”以造桥墩,种植牡蛎以固桥基,是我国古代重要的科学创新。该桥与卢沟桥、赵州桥、广济桥并称为“中国四大古桥”。现桥长834米,宽7米,尚存船形桥墩46座,桥之中亭附近历代碑刻林立,有“万古安澜”等宋代摩崖石刻及石塔、武士石像等。桥北有昭惠庙、真身庵等遗址,桥南有蔡襄祠,祠内有蔡襄《万安桥记》宋碑。1988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泉州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考察景点之一。

牛姆林

由于景区内拥有“板根”、“绞杀”、“寄生”、“茎花”等热带雨林生态,被游客称誉为“闽南西双版纳”。因“势若牛姆,孕崽怀宝”而得名,是集山区特有的自然景观、森林景观之大成的省级自然保护区。区内有维管束植物214科1800多种,野生脊椎动物96科200多种,野生蝶类73种。牛姆林名人仙迹荟萃,是一个天然的森林浴场和氧吧,是旅游避暑胜地。目前申请国家4A级生态旅游区已通过省级验收。现区内建设有旅游饭店、动植物标本馆、旅游购物街、熊园、高空滑索、射箭场等旅游配套设施。已成为闽南重点生态旅游区,每年有10万人到此旅游,是福建省沿海地区生态旅游建设的典范。

清水岩

位于安溪县城西北的蓬莱山,始建于北宋,至今已有950多年,内奉中国百仙之一清水祖师,是国家4A级风景名胜旅游区,又是享誉海内外的朝圣旅游地。

清源山

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为泉州城北屏障,海拔498米,面积62平方公里,主景区距市区3公里。清源之奇以石,清源之灵以泉。元人赞誉“闽海蓬莱第一山”。“清源鼎峙”为旧泉州十景之一,历来为游客登临览胜。

西湖公园

位于市区西北部清源山南麓,是西北洋滞洪排涝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该区处于一片低洼的平原地带,以往发生较大洪水时,主要靠自然水面及稻田滞洪,俗称“西北洋”。

深沪湾

位于晋江东南海滨,从石狮的永宁到晋江的衙口、深沪形成一个秀丽的海湾,其间沙滩绵延数公里,犹如一条银色的项链镶嵌在蓝天碧海之间。

天后宫

始建于宋庆元二年(公元1196年),是现存妈祖庙中建筑规格最高、规模最大、年代最早的一座,并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历史上,妈祖故里莆田一度隶属古代东方第一大港泉州管辖,由于泉州民众不断向外移民和进行贸易活动,妈祖信仰远播祖国大陆及台、港、澳各地。

黄金海岸

位于台湾海峡西岸的石狮永宁镇,包括闽南黄金海岸旅游度假村、城隍庙、镇海石、古卫城遗址等。闽南黄金海岸旅游度假村由香港友帮国际集团独资兴建。

仙公山

原名“双髻山”,位于洛江区马甲镇,于南北朝时(公元480—502年)祀“何氏九仙”而得名。其主峰758.5米,气势雄伟,岩崖陡立,云雾缭绕,径曲林幽,含烟凝翠,风光旖旎。

岱仙瀑布

位于德化县水口镇,主要由号称“华东第一瀑”的岱仙瀑布、温文尔雅的油漏祭瀑布以及一路的山光水色组成,是一处不可多得的生态旅游景区。沿赤石溪而上,一路溪水潺潺,浓荫覆郁,林木苍茏,藤萝虬结,蕴深涵幽,鸟鸣谷应,峰回壑荡,沿路神形俱备的自然奇观,构成了独特的原始生态幽境。油漏祭瀑布,溪水沿着宽110多米如刀削的峭壁汩汩流下,波光粼粼,喷珠溅玉,宛如千万串断线的珍珠织成的银毯,轻铺舒展镶在悬崖峭壁之上。岱仙瀑布,溪水从山势险峻的高峰直泻而下139米,云翻雪倾,雷霆万钧,十分壮观。站在瀑布下,烟雾腾腾,扑朔迷离。若是晴天,瀑布前方彩虹如天桥凌空飞架,美不胜收。岱仙瀑布的右上方有一座飞仙亭,传颂着仙女显圣救民的美丽故事。凭栏探首,下临深渊,岱仙双瀑左右烘托,气势非凡。

郑成功史迹

分布在民族英雄郑成功的家乡南安。它们是位于石井镇的延平郡王祠、郑成功纪念馆?碑林和位于水头镇的郑成功陵园。延平郡王祠,位于石井镇鳌峰北麓,始建于清康熙三十八年(公元1699年),殿中有康熙皇帝诏赐郑成功迁葬时所撰联一对。郑成功纪念馆位于石井镇的鳌峰山上,占地3000余平方米。纪念馆介绍英雄一生的丰功伟绩,陈列200余件珍贵文物。占地10亩的郑成功碑林,既有碑亭诗阁,又有石刻廊群、集全国、世界各地200多幅的题字,融楷书、行书、草书、隶书于一廊,歌颂了郑成功爱国主义的崇高精神。坐落在南安水头覆船山处的郑成功陵园,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凡来泉州者,几乎都要到成功史迹走一走,默祝忠魂与山河共存,永垂不朽。

泉州土特产介绍

安溪乌龙茶

安溪是著名乌龙茶的主产区,又是名茶“铁观音”、“黄旦”的故乡,栽培茶叶历史悠久。“铁观音”素有“绿叶红镶边,七泡有余香”之佳称,驰名于海内外。

永春芦柑

永春芦柑是福建省传统的名优特产之一,也是永春发展生产的当家品种。具有果形硕大端正,色泽橙黄,果皮薄,果肉汁多脆嫩香甜、风味独特、富含维生素及其它成份的特点,在国内外市场上享有盛誉。国外水果商称之为“东方佳果”。

龙眼

泉州是龙眼原产地,全国六大龙眼基地占其四。树形高大如伞形,果实圆如弹丸,壳青黄色,肉白核黑如眼珠,雅称龙眼。龙眼品种繁多,焙干以福眼为优。泉州开元寺内有极品“东璧眼”,肉质脆甜,汁不外渗,味香甜。

荔枝

被誉为水果之王,泉州南安荔枝更是佳品,叫“进贡子”,每年用黄蜡、锡瓶和木箱等包装入贡。现今市区近郊延陵乡一带生产最多。龙眼焙干后称“桂元干”,荔枝焙干后俗称“桂林干”。

清源茶饼

清源茶饼是采用中药材配合名茶精制而成的,已有百余年历史,具有开胃、健脾、消食、提神之功效,可作药用,可当茶饮,为闽南及南洋人们所珍爱。

永春老醋

永春老醋又名乌醋,为全国四大名醋之一。早在北宋初年,永春民间即开始酿造老醋,其酿造技术独特,选用优质糯米、高级红曲、特等芝麻、白糖等为原料,是质地优良的调味品,远销40多个国家和地区。

蓝田余甘

蓝田余甘又名油柑,惠安土产品之一。品种有两种,一种是钮柑,果粒较小;一种是粉甘,果粒较大。果实肉质,扁球形,初食酸涩,后转甘甜,故名余甘。生食可生津止渴,盐渍有提神醒脑,消痰化气,驱腻止腹疼之功效。

石湖红膏蟳

石湖红膏蟳产于晋江县石湖晋江与洛阳江交汇入海处,身肥大,肉结实,浑身膏红,故名“红膏蟳”,营养丰富,当地有“石湖膏蟳,赢过高丽参”的说法。

蜜饯

源和堂蜜饯系由各式水果、蔬菜蜜酿精制而成。其历史悠久,风味独特,具有益胃健脾之良效。“源和堂”是家具有80年历史的“老字号”,驰名海内外。尽管目前市面上各种各样的蜜饯琳琅满目,各式摊点遍布大街小巷,但内行人仍要选购正宗的“源和堂”蜜饯,并视为佐茶待客佳品。闽南旅外侨胞都爱携带“源和堂”蜜饯返回侨居地,而乡人也每以“源和堂”蜜饯为亲人“送顺风”。

石狮甜粿

素负盛名的石狮甜粿是福建民间名点,主产石狮塘头村,是用糯米、白砂糖、蜜冬瓜条、金桔、香料

等原料制作而成,气味芳香,清甜可口,博得众人赞赏。

衙口花生

泉州传统土特产。因产于晋江衙口,故名。选取种植于沙质土壤中的“小琉球”花生品种,洗净加入少量食盐(严格掌握下盐量),用旺火猛煮,时间短,熟得快,出油量少,晒干后密封存放,成为“白晒花生”。衙口花生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销量一直不减,是出口的重要土产品。

参桂对脾散

原系永春达埔李和元家传名药,距今已有二百多年历史。用党参、肉桂、砂仁、莲子和丁香等十几种中药配制而成。其药性平和,味道芳醇,有健脾、燥湿利水,清积开气、止吐涩泻等功效,对脾胃虚寒和小孩疳积疗效尤佳。

麦牙糖

麦牙糖是泉州土产品之一,又名麦芽糕、饴糖,用麦芽经辗碎熬制后糖化而成,味道清纯可口,不粘牙。糖中含有丰富的葡萄糖和维生素,有健胃功效。

柿饼

安溪盛产柿果,被誉为“柿乡”。柿子经加工,晒干后制成柿饼,饼质柔软香甜,富有营养。产品蜚声闽南各地及畅销东南亚各国,颇受赞誉。

金桔糖

永春地方特产,以山金豆为一要原料,配以适量白糖饴糖加工制成,有浓郁的柑桔香味,清甜可口,沁人心肺。既可食用,又作煮花生汤、绿豆汤、年糕的理想调料品.

食珍糕

食珍糕又名“桔红糕”,外观光滑如玉,润泽细腻;入口松软耐嚼,清香爽口。制作方法简单,先将糯米泡透,晾干,磨成粉末,入锅蒸熟后放进白糖液和少量金桔皮,细揉均匀,在用旺火蒸熟切块,产品畅销各地,驰名海内外。

土豆糖

花生闽南话叫“土豆”,花生糖叫“土豆糖”。“土豆糖”是泉州地方土特产。制作方法简单,将花生仁炒熟去皮,倒入熬好的麦芽糖料锅内调拌均匀,倒出整成块,凉成半干,切出方形小块即成。质坚硬且脆,香甜可口,不粘牙,食之齿颊留香。还而另个种品种是,将炒熟日花生仁去皮碾碎,加糖制成日土豆卷、土豆糕,缺牙日老人也可食用。

英都明糖

英都明糖是南安市名产糖果之一,相传早的明末清初,由英都人洪承畯所发明,此糖名而两种含意:即糖体透明可观,又是反清复明之意。用纯麦芽糖和芝麻作原料加工而成。外表晶亮如玉,入口清甜可口,数百年来畅销不衰。

灵水菜脯

晋江传统食品。因产于安海灵水,故名。以白萝卜作原料,切成块状或条状,晒干,放入陶缸里,加适量食盐和红土,密封储存三四个月即可食用。相传明万历年间(1573-1620年),乡人吴淳夫入朝为官,将“灵水菜脯”带至朝内分送同僚,获得好评,后进献皇帝,又博得皇帝嘉许,钦定为免税食品,销行各地。三百多年来产量日增,成为人们佐餐之佳肴。

南曲

南曲,也称做“南音”、“南乐”、“南管”和“弦管”,它有悠久的历史。相传,“南曲”是唐朝末期闽王王审知兄弟入闽时带来的乐种,也有说是唐末韩偓入闽时带来的。清康熙年间,五少芳晋京入宫演奏南曲,“官弦齐鸣,音调谐和,婉转幽扬,沁人心肺”,康熙大喜,赐于五少芳“御庭清客”之誉,南曲被称为“御前清曲”。过去,演奏南曲,还要撑把彩伞,因它是康熙帝所赐,以表荣誉。东南亚国家和台湾省也流行南曲,凡是闽南方言可流通的地区就有南曲,故世人又称它是“福建的国际歌”。

答嘴鼓

它是闽南方言或说闽台两地一种幽默风趣的地方曲艺,很受人们欢迎,有“闽台相声”之称。 答嘴鼓,原名叫“触(da)嘴古”,台湾人民现在还这样称呼。“触”,是抵触、顶撞的意思;“触

嘴”,是斗嘴,或说舌战之意;“古”,就是故事。厦门方言“讲古”,即讲故事。“触嘴古”,就是两人在轻松气氛中互相戏谑,讲完一个完整的故事。因之,有人把“触嘴古”称为“拍嘴鼓”漳州地区人民因其对话语言节奏性强,称“答嘴鼓”为“答嘴歌”。解放后,才统一称为“答嘴鼓”。

高甲戏

高甲戏是福建五大地方剧种之一。它源于泉州一带农村。相传二百年前,泉州府沿海农村,每逢迎神赛会,都有舞狮队表演。农民崇拜梁山英雄,往往扮做宋江、李逵、林冲、鲁智深等人物,结队游行。遇到庙会表演时,就在武打基础上,表演水浒故事,因之人们又称之其为“宋江戏”。后来,它吸收了梨园戏和傀儡戏、布袋戏的剧目,曲调与表演技术,发展成为文武合演的“合兴戏”。清代中叶,它又受徽班、江西弋阳腔和京剧等剧种等影响,逐渐形成“高甲戏”。

高甲戏的行当分为生、旦、丑、北(净)、杂角五大类。音乐以南曲、傀儡调和民间小调为主。器乐过去主要是唢呐,现在是琵琶。

提线木偶

在全国各类木偶戏中,泉州提线木偶戏又是唯一仍有自己剧种音乐“傀儡调”的戏种,至今仍完整地保存将近300支曲牌旋律曲调及南鼓(压脚鼓)、钲锣等古乐器。古称“悬丝傀儡”,又名“丝戏”,民间俗称“嘉礼”,乃流行于闽南语系地区的古老珍稀戏种,数百年形成了一套稳定而完整的演出规制和700余出传统剧目。

泉州提线木偶形象结构完整,制作精美,尤其是木偶头的雕刻、粉彩工艺,独具匠心,巧夺天工,泉州木偶头轮廓清晰,线条洗练,继承了唐宋雕刻、绘画风格,当代木偶头制作,在师承的传统技艺基础上,更侧重于夸张与变形,尤为强调性格化和表现力,乃驰名中外的民间工艺珍品。

泉州提线木偶形象,一般都系有16条以上,甚至多达30余条纤细悬丝,线条繁多,操弄复杂,与我国多数传统木偶戏相比,技巧表演难度最高。

本文标题:泉州十八景-泉州十八景
本文地址: http://www.61k.com/1078037.html

61阅读| 精彩专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苏ICP备130363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