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 中华百科藏书目录
细目:二 : 《中华大藏经》[汉文部分]简介及目录
般若佛姆心咒
◇怛◇耶◇他◇唵◇伽◇帝◇伽◇帝◇钵◇啰◇伽◇帝◇钵◇啰◇僧◇伽◇帝◇菩◇提◇萨嚩◇诃
般若佛姆亲心咒
◇唵◇钵啰◇娘◇钵啰◇娘◇摩◇诃◇钵啰◇娘◇娑嚩◇诃
——出自《中华大藏经》般若部大般若波罗密多经 600卷 尾
简介:《中华大藏经》[汉文部分][以下简称《中华藏》],1982年在国务院古籍整理规划小组支持下立项起步,由任继愈先生主持,组成《中华大藏经》编辑局进行编辑。1994年编辑完成。全书由中华书局历经三年出版完成,计107册。集历代藏经之精华……
《中华藏》采用的重编影印的形式,与排印本相比,忠实于底本的优势,起到反映刻本面貌、可供研究刻本状况之功;与单纯影印本相比,它又吸收了排印本校勘的优势,把历代主要藏经行文差异汇校在一起,是读者得持一本览全局之效。
也就是说,《中华藏》汇现代印刷科技之便利,积十数年孜孜校勘之苦功,使得它在写本、刻本、近现代印刷本、数码本这一汉文大藏经的发展序列中,位于近现代印刷本的最高端,从而在汉文大藏经发展史上,树立起自己独特的地位。
汉译佛教典籍,绝大部分是东汉、魏晋南北朝、唐朝期译出的。从两晋南北朝开始,中国僧人及佛教信奉者下不少著作,有经序、注疏、论文、工具书、史料编辑,有一些假托译出的佛经,正统佛教徒称为“伪经”。这些大量的中土著述,丰富和发展了佛教传统的“三藏”(经、律、论)的内容,使大藏经成为一部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百科全书。
随着汉译佛经和华人著述大量涌现,约在公元2世纪后半期即有人从事目录整理,隋以后,手抄佛经盛行,经录之学发展起来,出现了各种体例的经录,它体现了当时编辑者对佛经分类标准的分歧。对后来影响最大的是唐代僧人智昇的《开元释教录》,它正式承认中国学者的佛教著述的地位,列入目录,并分类排定次序。据最新发现资料,《开元释教录》最初的形式与今天的分类法亦不尽相同。
汉文大藏经的编辑,雕印,以它的宏篇巨制,版本众多、历时久远闻名于世,雕版印刷发明以前,佛经主要靠手写流传。北朝已有石刻佛经,雕凿在岩石上与造像都以祈福为目的。隋以后,佛教徒中为了保存佛教文书,以防兵火战争的破坏,系统地雕造石版佛经。
公元十世纪,北宋开宝年间始以木版雕印佛经,世界上第一部大藏经问世。后来历辽、金、元、明、清都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雕印藏经。现存公家私家刊印的大藏经达十七种之多(即:宋有《开宝藏》、《崇宁藏》、《毗卢藏》、《圆觉藏》、《资福藏》;辽有《辽藏》;金有《赵城金藏》;金元之际有《碛砂藏》;元有《普宁藏》、《官版藏经》;明代有《洪武南藏》、《永乐南藏》、《永乐北藏》、《武林藏》、《万历藏》、《径山藏》;清有《龙藏》)。
民国以后还出版过两种铅字排印本《频伽藏》和《普慧藏》。在国外,汉文版藏经有《商丽藏》(根据北宋《开宝藏》翻刻,经版两次毁于火,今本高丽藏已非原貌)、《弘教藏》、《卐续藏》、《大正藏》。综观国内外刊印的各种版本大藏经,都有收录不全、排印错漏等缺点,都不是理想的版本。
为避免过去刊印的许多种大藏经的缺失,《中华大藏经》(汉文部分)力求做到版本要“精”、内容要“全”。编辑《中华大藏经》(汉文部分)共用了八种版本与《赵城金藏》对校。这八种版本是:《房山云居寺石经》、《资福藏》、《影宋碛砂藏》《普宁藏》、《永乐南藏》、《径山藏》、《清藏》及《高丽藏》。《赵城金藏》30年代初被发现后,引起国内外学术界的重视。它是《开宝藏》的复刻本、装帧、版式保留着《开宝藏》的基本特点,在《开宝藏》几乎散佚殆尽的情况下,它不论在版本方面,或在校勘方面都有无可比拟的价值。
在我国现存藏经中,未经传世的孤本还有《房山云居寺石经》、《辽藏》、《元官版藏经》《洪武南藏》、《武林藏》和《万历藏》六种。这几种大藏经,除残缺严重者外,多为《碛砂藏》和《永乐南藏》的复刻本,所收经籍少于《赵城金藏》不宜作底本使用。《赵城金藏》收录经路近7000卷,现存5380余卷,虽有缺佚,可用《高丽藏》补入。《高丽藏》和《赵城金藏》同属《开宝藏》系统的复刻本,版式完全一致,用《高丽藏》补《赵城金藏》,可谓“天衣无缝”。
《中华大藏经》总目录
卷一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1)
卷二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2)
卷三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3)
卷四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4)
卷五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5)
卷六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6)
卷七 放光般若经
卷七 摩诃般若波罗蜜经
卷七 光赞经
卷七 摩诃般若钞经
卷七 道行般若经
卷八 小品般若波罗蜜经
卷八 胜天王般若波罗蜜经
卷八 大明度经
卷八 文殊师利所说摩诃般若波罗蜜经
卷八 文殊师利所说般若波罗蜜经
卷八 佛说濡首菩萨无上清静分卫经
卷八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鸠摩罗什译)
卷八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菩提流支译)
卷八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别本)(留文三藏译)
卷八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陈天竺三藏 )
卷八 金刚能断般若波罗蜜经
卷八 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唐玄奘译)
卷八 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唐义净译)
卷八 佛说仁王般若波罗蜜经
卷八 摩诃般若波罗蜜大明咒经
卷八 宝相般若波罗密经
卷八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卷八 大宝积经
卷九 大宝积经
卷九 大方广三戒经
卷九 佛说无量清净平等觉经
卷九 佛说阿弥陀经
卷九 佛说无量寿经
卷九 阿閦佛国经
卷九 佛说大乘十法经
卷九 佛说普门品经
卷九 佛说普门品经(别本)
卷九 佛说胞胎经
卷九 文殊师利佛土严净经
卷九 法镜经
卷九 郁迦罗越问菩萨行经
卷九 佛说幻士仁贤经
卷九 佛说决定毗尼经
卷九 发觉净心经
卷九 佛说优填王经
卷九 须摩提经
卷九 佛说须摩提菩萨经
卷九 佛说须摩提菩萨经(别本)
卷九 佛说阿阇贳王女阿术达菩萨经
卷九 佛说离垢施女经
卷九 得无垢女经
卷九 文殊师利所说不思议佛境界经
卷九 佛说如幻三昧经
卷九 圣善住意天子所问经
卷九 佛说太子刷护经
卷九 佛说太子和休经
卷九 慧上菩萨问大善权经
卷九 大乘显识经
卷九 佛说大乘方等要慧经
卷九 弥勒菩萨所问本愿经
卷九 佛说遗日摩尼宝经
卷九 佛说摩诃衍宝严经
卷九 胜鬘狮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广经
卷九 毘耶娑问经
卷十 大方等大集经
卷十 大乘大方等日藏经
卷十 大方等大集月藏经
卷十一 大乘大集地地藏十轮经
卷十一 大方广十轮经
卷十一 大乘大集经
卷十一 菩萨念佛三昧经
卷十一 虚空孕菩萨经
卷十一 虚空藏菩萨经
卷十一 虚空藏菩萨经神咒经
卷十一 虚空藏菩萨经神咒经(别本)
卷十一 观虚空藏菩萨经
卷十一 大方等大集经菩萨念佛三昧分
卷十一 大方等大集经贤护分
卷十一 般舟三昧经
卷十一 般舟三昧经(别本)
卷十一 拔陂菩萨经
卷 阿差末菩萨经
卷十一 无尽意菩萨经
卷十一 大哀经
卷十一 大集譬喻王经
卷十一 宝女所问经
卷十一 自在王菩萨经
卷十一 奋迅王问经
卷十一 佛说无言童子经
卷十一 宝星陁罗尼经
卷十二 大方广佛华严经(东晋佛陀跋陀罗译)
卷十二 大方广佛华严经(实叉难陀译)
卷十三 大方广佛华严经(实叉难陀译)
卷十三 信力入印法门经
卷十三 佛华严入如来德智不思议境界经
卷十三 大乘金刚髻珠菩萨修行分
卷十三 大方广佛华严经修慈分
卷十三 度诸佛境界智光严经
卷十三 大方广入如来智德不思议经
卷十三 大方广如来不思议境界经
卷十三 大方广佛华严经不思议佛境界分
卷十三 渐备一切智德经
卷十三 菩萨十住行道品
卷十三 佛赞庄严菩提心经
卷十三 佛说菩萨十住经
卷十三 佛说兜沙经
卷十三 大方广普贤所说经
卷十三 诸菩萨求佛本业经
卷十三 佛说菩萨本业经
卷十三 佛说大方广菩萨十地经
卷十三 十住经
卷十三 佛说如来兴显经
卷十三 等目菩萨所问三昧经
卷十三 显无边佛土功德经
卷十三 佛说罗摩伽经
卷十三 度世品经
卷十三 大方广佛华严经入法界品
卷十四 大般涅槃经
卷十四 南本大般涅槃经
卷十五 大般泥洹经
卷十五 大般涅槃经后分
卷十五 佛说方等般泥洹经
卷十五 四童子三昧经
卷十五 大悲经
卷十五 方广大庄严经
卷十五 普曜经
卷十五 佛说法华三昧经
卷十五 无量义经
卷十五 萨昙分陀利经
卷十五 妙法莲华经
卷十五 正法华经
卷十五 添品妙法莲华经
卷十五 维摩诘所说经
卷十五 佛说维摩诘经
卷十五 说无垢称经
卷十五 佛说大方等顶王经
卷十五 大乘顶王经
卷十六 善思童子经
卷十六 大乘悲分陀利经
卷十六 悲华经
卷十六 金光明最胜王经
卷十六 合部金光明经
卷十六 佛说伅真陀罗所问宝如来三昧经
卷十六 大树紧那罗王所问经
卷十六 佛说道神足无极变化经
卷十六 佛升忉利天为母说法经
卷十六 佛说宝雨经
卷十六 宝云经
卷十六 佛说阿惟越致遮经
卷十六 妙法莲花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经
卷十六 佛说广博严净不退转经
卷十六 不退转法轮经
卷十六 不必定入定入印经
卷十六 入定不定印经
卷十六 等集众德三昧经
卷十七 集一切福德三昧经
卷十七 持心梵天所问经
卷十七 思益梵天所问经
卷十七 胜思惟梵天所问经
卷十七 持人菩萨经
卷十七 持世经
卷十七 佛说济诸方等学经
卷十七 大乘方广总持经
卷十七 佛说文殊师利现宝藏经
卷十七 大方广宝箧经
卷十七 大乘同性经
卷十七 证契大乘经
卷十七 深密解脱经
卷十七 解深密经
卷十七 佛说解节经
卷十七 相续解脱地波罗蜜了义经
卷十七 缘生初胜分法本经
卷十七 分别缘起初胜法门经
卷十七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
卷十七 入楞伽经
卷十七 大乘入楞伽经
卷十七 佛说菩萨行方便境界神通变化经
卷十七 大萨遮尼乾子所说经
卷十八 大方等无想经
卷十八 大云经请雨品第六十四
卷十八 大云轮请雨经
卷十八 大方等大云经请雨品第六十四
卷十八 诸法无行经
卷十八 佛说诸法本无经
卷十八 无极宝三昧经
卷十八 佛说宝如来三昧经
卷十八 佛说慧印三昧经
卷十八 佛说如来智印经
卷十八 大灌顶经
卷十八 文殊师利普超三昧经
卷十八 佛说药师如来本愿经
卷十八 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
卷十八 药师琉璃光七佛本愿功德经
卷十八 番字药师琉璃光七佛本愿功德经(存目)
卷十八 佛说阿阇世王经
卷十八 佛说放钵经
卷十八 月灯三昧经
卷十八 佛说月灯三昧经
卷十八 又佛说月灯三昧经
卷十八 佛说无希望经
卷十八 佛说象腋经
卷十八 佛说大净法门经
卷十八 大庄严法门经
卷十八 如来庄严智慧光明入一切佛境界经
卷十八 度一切诸佛境界智严经
卷十八 后出阿弥陀佛偈
卷十八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
卷十八 佛说阿弥陀经
卷十八 佛说大阿弥陀经
卷十八 称赞净土佛摄受经
卷十八 佛说观弥勒菩萨上生兜率天经
卷十八 佛说弥勒大成佛经
卷十八 佛说弥勒来时经
卷十八 佛说弥勒下生经
卷十八 佛说弥勒下生成佛经(后秦鸠摩罗什译)
卷十八 佛说弥勒下生成佛经(唐义净译)
卷十八 佛说诸法勇王经
卷十八 佛说一切法高王经
卷十八 第一义法胜经
卷十八 大威灯光仙人问疑经
卷十八 顺权方便经
卷十八 乐璎珞庄严方便品经
卷十八 六度集经
卷十八 太子须大拏经
卷十九 佛说菩萨睒子经
卷十九 菩萨睒子经
卷十九 佛说太子慕魄经
卷十九 佛说太子墓珀经
卷十九 佛说睒子经
卷十九 又佛说睒子经
卷十九 佛说九色鹿经
卷十九 又佛说九色鹿经
卷十九 又佛说九色鹿经
卷十九 佛说乳光佛经
卷十九 无字宝箧经
卷十九 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卷十九 大乘遍照光明藏无字法门经
卷十九 佛说老女人经
卷十九 佛说无垢贤女经
卷十九 佛说老母经
卷十九 佛说母老六英经
卷十九 佛说腹中女听经
卷十九 佛说月光童子经
卷十九 申日儿本经
卷十九 佛说德护长者经
卷十九 文殊师利问菩提经
卷十九 伽耶山顶经
卷十九 佛说象头精舍经
卷十九 佛说逝童子经
卷十九 大乘伽耶山顶经
卷十九 佛说长者子制经
卷十九 佛说菩萨逝经
卷十九 佛说犊子经
卷十九 佛说转女身经
卷十九 佛说申日经
卷十九 佛说无上依经
卷十九 甚希有经
卷十九 佛说宝积三昧文殊师利菩萨问法身经
卷十九 佛说未曾有经
卷十九 佛说希有校量功德经
卷十九 佛说决定总持经
卷十九 银色女经
卷十九 大乘百福庄严相经
卷十九 谤佛经
卷十九 入法界体性经
卷十九 如来狮子吼经
卷十九 佛说菩萨修行四法经
卷十九 阿阇世王授决经
卷十九 大方广狮子吼经
卷十九 大乘百福相经
卷十九 采花违王上佛授决号妙花经
卷十九 说妙法决定业障经
卷十九 大乘四法经
卷十九 称赞大乘功德经
卷十九 善恭敬经
卷十九 最无比经
卷十九 前世三转经
卷十九 佛说正恭敬经
卷十九 如来示教胜军王经
卷十九 佛说浴像功德经
卷十九 佛说谏王经
卷十九 缘起圣道经
卷十九 佛说八吉祥神咒经
卷十九 佛说龙施菩萨本起经
卷十九 佛说摩诃刹头经
卷十九 佛为胜光天子说王法经
卷十九 八吉祥经
卷十九 佛说八阳神咒经
卷十九 浴佛功德经
卷十九 佛说盂兰盆经
卷十九 曼殊室利咒藏中校量数珠功德经
卷十九 佛说大方等修多罗王经
卷十九 佛说文殊师利巡行经
卷十九 佛说转有经
卷十九 佛说文殊尸利经
卷十九 八佛名号经
卷十九 了本生死经
卷十九 贝多树下思惟十二因缘经
卷十九 佛说龙施女经
卷十九 佛说稻芊经
卷十九 佛说报恩奉瓫经
卷十九 佛说灌洗佛形像经
卷十九 又佛说灌洗佛形像经
卷十九 佛说自誓三昧经
卷十九 佛说作佛形像经
卷十九 佛说如来独证自誓三昧经
卷十九 佛说造立形像福报经
卷十九 佛说校量数珠功德经
卷十九 不空?#092;索神变真言经
卷十九 不空?#092;索咒经
卷十九 不空?#092;索神咒心经
卷十九 不空?#092;索陀罗尼自在王咒经
卷十九 不空?#092;索陀罗尼经
卷十九 千眼千臂观世音菩萨陀罗尼神咒经
卷十九千眼千臂观世音菩萨陀罗尼神咒经(别本)
卷十九 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姥陀罗尼身经
卷十九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
卷十九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
卷十九 观世音菩萨如意摩尼陀罗尼经
卷十九 观世音秘密藏如意轮陀罗尼神咒经
卷十九 拔一切业障根本得生净土神咒
卷十九 佛说观自在菩萨如意心陀罗尼咒经
卷十九 如意轮陀罗尼经
卷十九大方广菩萨藏经中文殊师利根本一字陀罗尼
卷十九 大金色孔雀王咒经
卷十九 佛说十二佛名神咒校量功德除障灭罪经
卷十九 曼殊室利菩萨咒藏中一字咒王经
卷十九 佛说称赞如来功德神咒经
卷十九 佛说大孔雀咒王经
卷十九 孔雀王咒经
卷十九 佛说大金色孔雀王咒经
卷十九 又孔雀王咒经
卷二十 佛说陀罗尼集经
卷二十 千转陀罗尼观世音菩萨咒
卷二十 佛说十一面观世音神咒经
卷二十 佛说摩利支天陀罗尼咒经
卷二十 咒五首
卷二十 十一面神咒心经
卷二十 佛说六字神咒王经
卷二十 六字神咒王经
卷二十 佛说七俱胝佛母准提大明陀罗尼经
卷二十 六字神咒经
卷二十 佛说七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罗尼经
卷二十 观自在菩萨随心咒经
卷二十 观自在菩萨随心咒经(别本)
卷二十观自在菩萨怛(口缚)多唎随心陀罗经(别
卷二十 种种杂咒经
卷二十 最胜佛顶陀罗尼净除业障咒经
卷二十 佛顶尊胜陀罗尼经
卷二十 佛说佛顶尊胜陀罗尼经
卷二十 佛说最胜陀罗尼经
卷二十 又佛顶尊胜陀罗尼经
卷二十 佛说出生无量门持经
卷二十 佛说无量门微密持经
卷二十 无量门破魔陀罗尼经
卷二十 阿难陀目佉尼呵离陀经
卷二十 妙臂印幢陀罗尼经
卷二十 佛说阿难陀目佉尼呵离陀邻尼经
卷二十 胜幢臂印陀罗尼经
卷二十 舍利弗陀罗尼经
卷二十 佛说一向出生菩萨经
卷二十 出生无边门陀罗尼经
卷二十 咒三首经
卷二十 佛说无崖际总持法门经
卷二十 尊胜菩萨所问一切诸法入无量门陀罗尼经
卷二十 金刚上味陀罗尼经
卷二十 金刚场陀罗尼经
卷二十 如来方便善巧咒经
卷二十 佛说师子奋迅菩萨所问经
卷二十 佛说陀邻尼钵经
卷二十 佛说花聚陀罗尼咒经
卷二十 佛说六字咒王经
卷二十 佛说持句神咒经
卷二十 佛说善法方便陀罗尼经
卷二十 虚空藏菩萨问七佛陀罗尼咒经
卷二十 金刚秘密善门陀罗尼咒经
卷二十 金刚秘密善门陀罗尼咒经(别本)
卷二十 佛说华积陀罗尼神咒经
卷二十 护命法门神咒经
卷二十 东方最胜灯王陀罗尼经
卷二十 东方最胜灯王如来经
卷二十 无垢净光大陀罗尼经
卷二十 请观世音菩萨消伏毒害陀罗尼咒经
卷二十 佛说宝网经
卷二十 菩萨行五十缘身经
卷二十 佛说演道俗业经
卷二十 佛说内藏百宝经
卷二十 佛说梵志女首意经
卷二十 佛说四不可得经
卷二十 私呵昧经
卷二十 菩萨生地经
卷二十 佛说菩萨修行经
卷二十 大方等如来藏经
卷二十 佛说须赖经
卷二十 又佛说须赖经
卷二十 佛说成具光明定意经
卷二十 佛说百佛名经
卷二十 金色王经
卷二十 佛说诸德福田经
卷二十 佛说温室洗浴众僧经
卷二十 佛语经
卷二十 不空?#092;索咒心经
卷二十 佛说称扬诸佛功德经
卷二十 佛说须真天子经
卷二十 摩诃摩耶经
卷二十 佛说除恐灾患经
卷二十 佛说孛经抄
卷二十 观世音菩萨授记经
卷二十 佛说海龙王经
卷二十 佛说首楞严三昧经
卷二十 佛说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
卷二十 佛说观普贤菩萨行法经
卷二十 不思议光菩萨所说经
卷二十 最胜问菩萨十住除垢断结经
卷二十一 佛说未曾有因缘经
卷二十一 诸佛要集经
卷二十一 菩萨璎珞经
卷二十一 佛说超日明三昧经
卷二十一 贤劫经
卷二十一 大法炬陀罗尼经
卷二十一 大威德陀罗尼经
卷二十一 佛说佛名经
卷二十二 过去庄严劫千佛名经
卷二十二 过去庄严劫千佛名经(别本)
卷二十二 现在贤劫千佛名经
卷二十二 现在贤劫千佛名经(别本)
卷二十二 未来星宿劫千佛名经
卷二十二 未来星宿劫千佛名经(别本)
卷二十二 五千五百佛名神咒除障灭罪经
卷二十二 佛说不思议功德诸佛所护念经
卷二十二 佛说华手经
卷二十二 大方等陀罗尼经
卷二十二 僧伽吒经
卷二十二 力庄严三昧经
卷二十二 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
卷二十二 佛说观佛三昧海经
卷二十二 大方便佛报恩经
卷二十二 佛说菩萨本行经
卷二十二 金刚礼一本
卷二十二 佛说法集经
卷二十二 观察诸法行经
卷二十二 菩萨处胎经
卷二十二 佛说宏道广显三昧经
卷二十二 佛说施灯功德经
卷二十三 无所有菩萨经
卷二十三 央掘摩罗经
卷二十三 佛说明度五十校计经
卷二十三 文殊师利问经
卷二十三 大方广如来秘密藏经
卷二十三 中阴经
卷二十三 佛说月上女经
卷二十三 大法鼓经
卷二十三 大乘密严经
卷二十三 文殊师利问菩萨署经
卷二十三 佛说大乘造像功德经
卷二十三 莲华面经
卷二十三 占察善恶业报经
卷二十三 广大宝楼阁善住秘密陀罗尼经
卷二十三 广大宝楼阁善住秘密陀罗尼经(别本)
卷二十三 五佛顶三昧陀罗尼经
卷二十三 大陀罗尼末法中一字心咒经
卷二十三 一字佛顶轮王经
卷二十三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
卷二十三 大毗卢遮那成佛神变加持经
卷二十三 苏婆呼童子请问经
卷二十三 金刚顶瑜伽中略出念诵经
卷二十三 牟梨曼陀罗咒经
卷二十三 苏悉地羯罗供养法
卷二十三 苏悉地羯啰经
卷二十三 苏悉地羯罗经(别本)
卷二十三 观自在菩萨授记(存目)
卷二十三 七佛所说神咒经
卷二十三 大吉义神咒经
卷二十三 佛说文殊师利法宝藏陀罗尼经
卷二十三 佛说文殊师利法宝藏陀罗尼经(别本)
卷二十三 金刚光焰止风雨陀罗尼经
卷二十四 佛说安宅神咒经
卷二十四 佛说摩尼罗亶经
卷二十四 佛说咒时气病经
卷二十四 佛说檀特罗麻油述经
卷二十四 佛说辟除贼害咒经
卷二十四 佛说咒小儿经
卷二十四 佛说咒齿经
卷二十四 佛说咒目经
卷二十四 佛说安宅陀罗尼咒经
卷二十四 佛说玄师颰陀所说神咒经
卷二十四 佛说玄师颰陀所说神咒经(别本)
卷二十四 佛说护诸童子陀罗尼经
卷二十四 六字大陀罗尼咒经
卷二十四 阿吒婆拘鬼神大将上佛陀罗尼神咒经
卷二十四 佛说大普贤陀罗尼经
卷二十四 佛说大七宝陀罗尼经
卷二十四 诸佛心陀罗尼经
卷二十四 阿弥陀鼓音声王陀罗尼经
卷二十四 八名普密陀罗尼经
卷二十四 拔济苦难陀罗尼经
卷二十四 六门陀罗尼经
卷二十四 持世陀罗尼经
卷二十四 清静观世音普贤陀罗尼经
卷二十四 佛说千佛因缘经
卷二十四 佛垂般涅槃略说教诫经
卷二十四 佛说庄严王陀罗尼咒经
卷二十四 佛说随求即得大自在陀罗尼神咒经
卷二十四 佛说一切功德庄严王经
卷二十四 诸佛集会陀罗尼经
卷二十四 佛说拔除罪障咒王经
卷二十四 百千印陀罗尼经
卷二十四 百千印陀罗尼经(别本)
卷二十四 香王菩萨陀罗尼咒经
卷二十四 佛说善夜经
卷二十四 佛说鹿母经
卷二十四 佛说鹿母经(别本)
卷二十四 佛说贤首经
卷二十四 佛说心明经
卷二十四 佛说灭十方冥经
卷二十四 佛说佛地经
卷二十四 佛说魔逆经
卷二十四 佛说魔逆经(别本)
卷二十四 金刚顶经曼殊室利菩萨五字心陀罗尼品
卷二十四 佛说月明菩萨经
卷二十四 佛说出生菩提心经
卷二十四 异出菩萨本起经
卷二十四 佛说文殊师利般涅槃经
卷二十四 佛说佛印三昧经
卷二十四 观自在如意轮菩萨瑜伽法要
卷二十四虚空藏菩萨能满诸愿最胜心陀罗尼求闻持法
卷二十四 佛说救面然饿鬼陀罗尼神咒经
卷二十四 佛说甘露经陀罗尼咒
卷二十四 甘露陀罗尼咒
卷二十四 智炬陀罗尼经
卷二十四 诸法最上王经
卷二十四 佛说德光太子经
卷二十四 般泥洹后灌腊经
卷二十四 商主天子所问经
卷二十四 寂照神变三摩地经
卷二十四 佛说八部佛名经
卷二十四 离垢慧菩萨所问礼佛法经
卷二十四 佛说坚固女经
卷二十四 佛说妙色王因缘经
卷二十四 右绕佛塔功德经
卷二十四 佛临涅槃记法住经
卷二十四 受持七佛名号所生功德经
卷二十四 大乘四法经
卷二十四 师子庄严王菩萨请问经
卷二十四 佛说师子素驮娑王断肉经
卷二十四 差摩婆帝授记经
卷二十四 有德女所问大乘经
卷二十四 佛法不增不减经
卷二十四 佛说大乘流转诸有经
卷二十四 佛为海龙王说法印经
卷二十四 佛说造塔功德经
卷二十四 佛说大意经
卷二十四 优婆夷净行法门经
卷二十四 佛说金刚三昧本性清净不坏不灭经
卷二十四 佛说师子月佛本生经
卷二十四 佛说十二头陀经
卷二十四 佛说树提伽经
卷二十四 佛说树提伽经(别本)
卷二十四 长寿王经
卷二十四 佛说甚深大回向经
卷二十四 佛说十吉祥经
卷二十四 一切智光明仙人慈心因缘不食肉经
卷二十四 佛说菩萨内习六波罗蜜经
卷二十四 佛说长者法志妻经
卷二十四 佛说菩萨投身饴饿虎起塔因缘经
卷二十四 佛说天王太子辟罗经
卷二十四 佛说长者女菴提遮师子吼了义经
卷二十四 佛说法灭尽经
卷二十四 佛说八大人觉经
卷二十四 佛说萨罗国经
卷二十四 佛说四辈经
卷二十四 佛说三品弟子经
卷二十四 佛说过去世佛分卫经
卷二十四 佛说当来变经
卷二十四 佛说法常住经
卷二十四 金刚三昧经
卷二十四 菩萨地持经
卷二十四 菩萨善戒经
卷二十四 佛说净业障经
卷二十四 优婆塞戒经
卷二十四 梵网经卢舍那佛说菩萨心地戒品第十
卷二十四 受十善戒经
卷二十四 佛藏经
卷二十四 菩萨璎珞本业经
卷二十四 菩萨戒本(慈式菩萨说)
卷二十四 又菩萨善戒经
卷二十四 菩萨戒本(弥勒菩萨说)
卷二十五 菩萨戒羯磨文(弥勒菩萨说)
卷二十五 佛说菩萨内戒经
卷二十五 优婆塞五戒威仪经
卷二十五 佛说文殊师利净律经
卷二十五 佛说文殊悔过经
卷二十五 洁净毗尼方广经
卷二十五 寂调音所问经
卷二十五 大乘三聚忏悔经
卷二十五 菩萨五法忏悔文
卷二十五 菩萨藏经
卷二十五 三曼陀跋陀罗菩萨经
卷二十五 菩萨受斋经
卷二十五 佛说舍利弗悔过经
卷二十五 佛说法律三昧经
卷二十五 十善业道经
卷二十五 大智度论(1)
卷二十六 大智度论(2)
卷二十六 十地论
卷二十六 弥勒菩萨所问经论
卷二十六 大宝积经论
卷二十六 宝髻经四法忧波提舍
卷二十七 佛地经论
卷二十七 金刚般若论
卷二十七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论(别本)
卷二十七 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论颂
卷二十七 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论释
卷二十七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论
卷二十七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破取著不坏假名论
卷二十七 文殊师利菩萨问菩提经论
卷二十七 妙法莲华经论优波提舍
卷二十七 妙法莲华经论优波提舍(别本)
卷二十七 胜思惟梵天所问经论
卷二十七 妙法莲华经优波提舍
卷二十七 遗教经论
卷二十七 无量寿经优波提舍愿生偈
卷二十七 涅槃经本有今无偈论
卷二十七 涅槃论
卷二十七 三具足经优波提舍
卷二十七 转法轮经优波提舍
卷二十七 瑜伽师地论(1)
卷二十八 瑜伽师地论(2)
卷二十八 显扬圣教论
卷二十八 大乘阿毗达磨集论
卷二十八 显扬圣教论颂
卷二十八 王法正理论
卷二十八 瑜伽师地论释
卷二十八 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
卷二十八 中论
卷二十八 般若灯论释(1)
卷二十八 般若灯论释(2)
卷二十九 十二门论
卷二十九 十八空论
卷二十九 百论
卷二十九 广百论本
卷二十九 大乘广百论释论
卷二十九 十住毗婆沙论
卷二十九 菩提资粮论
卷二十九 大乘庄严经论
卷二十九 大庄严论经
卷二十九 摄大乘论
卷二十九 顺中论义入大般若波罗蜜经初品法门
卷二十九 摄大乘论释
卷三十 摄大乘论
卷三十 摄大乘论本
卷三十 摄大乘论释论
卷三十 摄大乘论释(世亲菩萨造)
卷三十 摄大乘论释(无性菩萨造)
卷三十 佛性论
卷三十 中边分别论
卷三十 决定藏论
卷三十 究竟一乘宝性论
卷三十 辩中边论
卷三十 辩中边论颂
卷三十 业成就论
卷三十 大乘成业论
卷三十 因明正理门论本
卷三十 成唯识宝生论
卷三十 因明入正理论(大成龙菩萨)
卷三十 唯识三十论颂
卷三十 因明入正理论(商羯罗菩萨)
卷三十 唯识二十篇
卷三十 大乘唯识论
卷三十 显识论
卷三十 转识论
卷三十 唯识论
卷三十 成唯识论
卷三十 大丈夫论
卷三十 大乘起信论
卷三十 宝行王正论
卷三十 大乘广五蕴论
卷三十 大乘五蕴论
卷三十 大乘掌珍论
卷三十 入大乘论
卷三十 三无性论
卷三十 又大乘起信论
卷三十 发菩提心经论
卷三十 如实论
卷三十 方便心论
卷三十 观所缘缘论
卷三十 无相思尘论
卷三十 观所缘论释
卷三十 回诤论
卷三十 百字论
卷三十 壹输卢迦论
卷三十 六门教授习定论
卷三十 手杖论
卷三十 观惣相论颂
卷三十 取因假设论
卷三十 掌中论
卷三十 止观门论颂
卷三十 大乘法界无差别论
卷三十 大乘法界无差别论(一名如来藏经)
卷三十 缘生论
卷三十 提婆菩萨释楞伽经中外道小乘涅槃论
卷三十 解卷论
卷三十 大乘百法明门论
卷三十 提婆菩萨破楞伽经中外道小乘四宗论
卷三十 十二因缘论
卷三十一 佛说长阿含经
卷三十一 中阿含经
卷三十二 增壹阿含经
卷三十二 杂阿含经
卷三十三 杂阿含经(求那跋陁罗译)
卷三十三 别译杂阿含经
卷三十三 大般涅槃经
卷三十三 佛般泥洹经
卷三十二 般泥洹经
卷三十三 佛说人本欲生经
卷三十三 佛说尸迦罗越六方礼经
卷三十三 佛说梵志阿颰经
卷三十三 佛说寂志果经
卷三十三 佛说梵网六十二见经
卷三十三 起世经
卷三十三 起世因本经
卷三十三 大楼炭经
卷三十二 佛说楼炭经(别本)
卷三十三 中本起经
卷三十三 中本起经(别本)
卷三十三 长阿含十报法经
卷三十四 佛说七知经
卷三十四 佛说乐想经
卷三十四 佛说离睡经
卷三十四 佛说苦阴因事经
卷三十四 佛说是法非法经
卷三十四 佛说苦阴经
卷三十四 佛说阿那律八念经
卷三十四 佛说诸法本经
卷三十四 弊魔试目连经
卷三十四 佛说咸水喻经
卷三十四 佛说求欲经
卷三十四 佛说梵志计水净经
卷三十四 佛说本相猗致经
卷三十四 佛说顶生王故事经
卷三十四 佛说缘本致经
卷三十四 佛说瞻婆比丘经
卷三十四 佛说文陁竭王经
卷三十四 佛说古来世时经
卷三十四 佛说一切流摄守因经
卷三十四 佛说伏淫经
卷三十四 佛说四谛经
卷三十四 佛说阿耨风经
卷三十四 佛说恒水经
卷三十四 佛说阎罗王五天使者经
卷三十四 佛说瞿昙弥记果经
卷三十四 佛说铁城泥犁经
卷三十四 佛说受岁经
卷三十四 佛说释摩男本四子经
卷三十四 佛说漏分布经
卷三十四 佛说魔娆乱经
卷三十四 佛说鹦鹉经
卷三十四 佛说四人出现世间经
卷三十四 佛说食施获五福报经
卷三十四 食施获五福报经
卷三十四 佛说婆罗门子命终爱念不离经
卷三十四 优陂夷堕舍迦经
卷三十四 佛说三归五戒慈心厌离功德经
卷三十四 佛说婆罗门避死经
卷三十四 佛说邪见经
卷三十四 佛说数经
卷三十四 佛说鞞魔肃经
卷三十四 佛说应法经
卷三十四 佛说箭喻经
卷三十四 佛说具法行经
卷三十四 佛说斋经
卷三十四 梵摩喻经
卷三十四 佛说兜调经
卷三十四 佛说十支居士八城人经
卷三十四 佛说频婆娑罗王诣佛供养经
卷三十四 佛说频婆娑罗王诣佛供养经(别本)
卷三十四 佛说善生子经
卷三十四 佛说意经
卷三十四 佛说长者子六过出家经
卷三十四 佛说尊上经
卷三十四 佛说鸯掘魔经
卷三十四 佛说阿含经须摩提女度众生品
卷三十四 须摩提女经(别本)
卷三十四 广义法门经
卷三十四 佛说波斯匿王太后崩尘土坌身经
卷三十四 佛说泥犁经
卷三十四 佛说戒德香经
卷三十四 梵志頞波罗延问种尊经
卷三十四 佛为黄竹园老婆罗门说学经
卷三十四 佛说赖吒和罗经
卷三十四 佛说须达经
卷三十四 佛说八正道经
卷三十四 佛说鸯崛髻经
卷三十四 佛说难提释经
卷三十四 佛说相应相可经
卷三十四 佛说三转法轮经
卷三十四 五蕴皆空经
卷三十四 佛说四泥犁经
卷三十四 佛说水沫所漂经
卷三十四 佛说舍卫国王十梦经
卷三十四 佛说十一想思念如来经
卷三十四 七佛父母姓字经
卷三十四 佛说马有八态譬人经
卷三十四 佛说大爱道般泥洹经
卷三十四 舍卫国王梦见十事经
卷三十四 缘起经
卷三十四 佛说不自守意经
卷三十四 佛说七处三观经
卷三十四 阿那邠枑化七子经
卷三十四 国王不梨先泥十梦经
卷三十四 舍利弗摩诃目连游四衢经
卷三十四 佛说满愿子经
卷三十四 佛说力士移山经
卷三十四 佛说圣法印经
卷三十四 佛说阿难同学经
卷三十四 佛说四未曾有法经
卷三十四 四未曾有经
卷三十四 佛说转法轮经
卷三十四 五阴譬喻经
卷三十四 治禅病秘要法
卷三十四 杂阿含经(失译)
卷三十四 佛说放61阅读经直解
卷一百零四 毘尼止持会集
卷一百零五 毘尼止持会集
卷一百零五 毘尼作持续释
卷一百零五 毘尼关要
卷一百零五 慈悲道场忏法
卷一百零五 慈悲水忏法
卷一百零五 略法华三昧补助仪
卷一百零五 礼法华经仪式
卷一百零五 观自在菩萨如意轮咒课法
卷一百零五 天台智者大师斋忌礼赞文
卷一百零五 金光明忏法补助仪
卷一百零五 金光明最胜忏仪
卷一百零五 请观世音菩萨消伏毒害陀罗尼三昧仪
卷一百零五 千手眼大悲心咒行法
卷一百零五 释迦如来涅槃礼赞文
卷一百零五 往生净土忏愿仪
卷一百零五 往生净土决疑行愿二门
卷一百零五诸佛世尊如来菩萨尊者神僧名经(1)
卷一百零六诸佛世尊如来菩萨尊者神僧名经(2)
卷一百零六 诸佛世尊如来菩萨尊者名称歌曲
卷一百零六 大明太宗文皇帝御制序赞文
卷一百零六大明仁孝皇后梦感佛说第一希有大功德经
卷一百零六 庄子内篇注
卷一百零六 万善同归集
卷一百零六 安吉州思溪法宝资福禅寺大藏经目录
卷一百零六 大明重刊三藏圣教目录
卷一百零六 大清三藏圣教目录
卷一百零六 大藏目录
书 名: | 《中华大藏经》 |
作 者: | 编委会 |
出 版 社: | 中华书局 |
书 号: | |
开本册数: | 大16开豪华精装 107卷 |
定 价: | 40580元 |
售 价: | |
图书上架: | 2011-7-13 |
藏经,是将一切佛教典籍汇集起来编成的一部全集。起初叫作“一切经”,后来定名为“大藏经”,“藏”有“保藏”的意思。因其内容十分广泛,故称“大藏经”,又称“藏经”。其内容主要由经、律、论叁部分组成,又称为“叁藏经”,分别称为经藏、律藏和论藏。“经”是佛教为指导弟子修行所说的理论;“律”是佛教为信徒制定的日常生活所应遵守的规则;“论”是佛教弟子们为阐明经的理论的着述。此外还包括印度、中国的其他有关佛教史、佛教理论研究的专着。
在佛教东传两千年间,其经典经过历代的翻译、流通,数量日益增多,但最后汇集、编纂成“藏”的却屈指可数,国内可考的不过十余次(宋及辽金八次、元二次、明四次、清一次);国外可考的,高丽叁次,日本七次。我国第一部刻本汉文大藏经《开宝藏》,是公元971年宋开宝四年刻本。此后,历宋、辽、金、元、明、清几个朝代,一千年间先后有各种官刻、私刻版本二十余种。
在佛教典籍的翻译过程中,佛教中大量的思想概念已经转换为中国人能够领会的语言,创造出大量沿用至今的词汇,诸如“世界、宇宙、教师、真理、实际、坚持”等。其中作为汉文音韵学的四声,已成为今天普通话的重要标准。另外,对于汉字印刷字体的演变和最终确立,历代《大藏经》的刊刻都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第一部《大藏经》是由赵匡胤倡导完成的,以其年号命名为《开宝藏》,它的刊印开创了中国大型典籍汇编的先河。在汉文大藏经的影响下,后来又有藏文、蒙文、满文版的《大藏经》的刊印。日本和朝鲜半岛也开始刊印他们的《大藏经》。
现在,在佛教的诞生地印度次大陆,佛教原典已荡然无存。佛教一些重要典籍却借助汉文译本保存了下来,流传及作者时代历历分明,这是中国文明对世界文化的一大贡献
国内刻本宋开宝刊蜀本大藏经简称开宝藏或蜀本藏。这是中国第一部刻本大藏,现在无全本,流传的零卷也极少。《佛祖统记》卷四叁宋太祖开宝四年(971)记云:「敕高品、张从信往益州雕大藏经板」。又太宗太平兴国八年(983)记云:「成都先奉太祖敕造大藏经,板成进上。」据《北山录》卷十注及《佛祖历代通载》卷一八记其板数凡十叁万余板。日本《元亨释书》卷一六记日本一条天皇永延元年(987)奝然齎此藏经还日本,当时总数5048卷。云其后屡经添补,最后积至653帙,六千六百余卷之多。装潢全是卷子式,每板23行,每行14字或15字。《佛祖统记》卷四五真宗天禧叁年记:「十一年东女真国人贡,乞赐大藏经,诏给与之」又卷四六仁宗嘉佑叁年记:[西夏国奏国内新建伽蓝,乞赐大藏经,诏许之。」是知此藏在当时流布区域颇广。
宋婺州开元寺大藏经婺州是今浙江金华县。此藏今不传。仅杨亿《武夷新集》卷六有太宗至道初于婺州开元寺印大藏之说而已。
宋契丹本大藏经即是辽国所刻,简称契丹藏或辽本大藏(按:近年在山西应县木塔发现少数残卷)。其开雕年月,据辽僧觉苑《大日经义释演秘钞序》云:「自我大辽兴宗御宇,志弘藏教,欲及遐迩,敕尽雕镂,须人详勘。」《高丽史》卷八云:「文宗十七年癸卯(即辽道宗清宁九年,宋仁宗嘉佑八年,公元1063)叁月契丹送大藏经至,王备法驾迎于西郊。」由此可以考知契丹藏始刻于兴宗,而完成于道宗之初。《金石萃编》卷一五叁载志延《阳台山清水院创造藏经记》云:「印大藏经凡五百七十九帙。」比宋开宝藏之480帙实增加97帙。日本《东文选》卷一一二所载释宓庵《丹本大藏庆赞疏》称其「帙简部轻,函未盈于二百;纸薄字密,册不满于一千;殆非人功所成,似借神巧而就」。可以推测契丹本大藏,一部分是小字密行的。
宋福州东禅等觉院大藏经此藏世简称崇宁万寿大藏或福州藏,东禅院本。是东禅等觉院住持冲真发起,创建印藏经院,以神宗元丰初(1078)开始(此藏题记最早的是元丰叁年,但筹募想在此以前),经慧荣、冲真、智业、了元、智贤、契璋、普明等募集众缘,至徽宗崇宁二年(1103)始完成。今世所传东禅院本《华严经》卷八○题云:「福州东禅等觉院住持慧空大师冲真于元丰叁年庚申岁谨募众缘,开大藏经板一副,上祝今上皇帝圣寿无穷、国泰民安、法轮常转。」又《大般若经》题云:「于是亲为都大劝首,于福州东禅院劝请僧慧荣、冲真、智贤、普明等募众缘,雕造大藏经板,及建立藏院一所,至崇宁二年冬方始成就。』全藏自天字函至重字函,凡479函;与《开元释教录略出》所载大致相同,微有变更,并依《贞元新定目录》增入十经。但其后又陆续增刻开元以后入藏诸经。以诸经跋记考之,自元丰叁年迄南宋孝宗淳熙二年总凡97年间,先后共刻成580函,1440部,6108卷。板式是梵夹式,半页六行,每行十七字,每函附音释一帖。但自更字函以下十函,天台宗章疏是每行十九字。
宋福州开元寺大藏经此藏世简称毗卢大藏,开元寺本,也称福州藏。福州两藏,国内已无全本,日本所存福州藏多是两藏配合而成。据此藏中《唐译华严经》卷八题记云:「福州众缘寄开元寺,雕经都会蔡俊臣、陈询、陈靖、刘渐,与证会住持沙门本明,恭为今上皇帝祝延圣寿,文武官僚同资禄位,雕造毗卢大藏经印板一副,计五百余函,时政和壬辰岁月日,劝缘沙门本悟谨题。」又谓字函《分别功德论》卷中题云:「福州开元寺住持僧传法慧海大师惟冲谨募开封府……从四百一函起,取至周圆。」又图字函《杂譬喻经》题云:「入内内侍省东头供奉宣乾,办应天启运宫奉迎所武师说,恭为今上皇帝祝延圣寿,谨施俸资雕造毗卢大藏经板泾字至图字一十函。时绍兴戊辰闰八月日,福州开元禅寺住持传法慧通大师了一题。」又弁字函《华严经音义》卷上题云:「敷文阁直学士左朝议大夫川府路都钤辖安抚使知涂们军州提举学事兼管内劝农使赐紫金鱼袋冯楫,恭为今上皇帝祝延圣寿,舍俸添镂经板叁十函补足毗卢大藏,永冀流通。劝缘福州开元禅寺住持慧通大师了一题。」统检全藏刊刻题记,自天字至勿字凡564函,始宋徽宗政和二年(1112),迄宋高宗绍兴二十一年(1151)凡四十年而后完成。全藏总为595函,1451部,6132卷。板式及书体与东禅院板相同,不及思溪藏的精巧。
宋安吉州思溪圆觉院、资福禅寺大藏经安吉州即今浙江吴兴。此藏世简称思溪藏或湖州本、浙本、南宋本。依此本题记是湖州王永从等发愿,净梵、怀琛等劝缘,于思溪圆觉院刻板。宋高宗绍兴二年(1132)刻成,550函。其开刻年月或在北宋时已经开始。前松坡图书馆藏有此藏,是清末杨守敬使日本时购回,今并归北京图书馆。此藏履字函《长阿含经》卷二二题云:「大宋国……王永从,同妻恭严氏;弟忠翊郎永锡,妻顾氏;侄武功郎冲充,妻卜氏;从义郎冲彦,妻陈氏;男迪功郎冲元,妻真氏;保义郎冲和,妻吕氏与家眷等,恭为祝延今上皇帝圣躬万岁,利乐法界一切有情,谨护诚心捐舍家财,开镂大藏经板,总五百五拾函,永远印造流通。绍兴二年四月日谨题。雕板作头李孜、李敏,印经作头密荣,掌经沙门法己,对经沙门仲谦、行坚,乾雕沙门法祚,对经慈觉大师静仁、慧觉大师道融、赐紫修敏,都对证湖州觉悟教院住持传天台祖教真悟大师宗鉴,劝缘平江府大慈院住持管内掌法传天台教说法大师净梵,都缘住持圆觉禅院传法沙门怀琛。」又风字函《妙法莲华经》卷七题云:「大宋国浙西路安吉州长兴县白乌乡奉叁宝弟子因道舍财赎到法华经板七卷,舍入思溪圆觉禅院,补填大藏经字函……嘉熙叁年(1238)二月日弟子因道政意旨。」又可字函《圆觉经》第二卷题云:「大寺大藏经仗蒙安抚大资相公赵给钱赎此经两序及诸经板字损失者重新刊补,务在流通佛教,利益群生。淳佑庚戌(1250)良月圆日住持释清穆谨题。」旧来传说圆觉院藏与资福寺藏是两个不同的刻本,而其中资福寺藏刊刻源流不明。今考思溪各本题记多与圆觉院有关,可见资福寺板实在就是圆觉院板。至于两寺的关系尚难考定。其板式与福州板相同而体裁精美过之。全藏自天字函至最字函凡599函1459部,5940卷。
金解州天宁寺大藏经解州即今山西解县。此藏世久不知名,1936年始于山西赵城县广胜寺发现,因通称为金藏或赵城藏。明嘉兴藏的《刻藏缘起》中有陆光祖《募刻大藏经疏》,文中说「昔有女子崔法珍断臂募刻藏经,叁十年始就绪。当时檀越有破产鬻儿应之者。圣朝道化宏广,越前朝远甚,岂无胜心豪杰乎!」又《金史纪事本末》卷叁十中也说:「秘书省碑今在燕弘法寺……大定十八年潞州崔进女法珍,印经一藏进于朝,命圣安寺设坛为法珍授戒为比丘尼,二十叁年赐紫衣宏教大师。明昌四年立碑石,秘书丞兼翰林修撰赵沨风记,翰林侍讲学士党怀英篆额。」由此可知此藏是崔法珍所创始。就藏中题记考之,如《大般若经》卷五九题云:「解州夏县古乡赵村王德并妻李氏同发虔诚,谨舍净财大藏经板会下施钱二千余贯……乙亥十二月八日奉佛弟子王德。」又《地藏十轮经》卷一、卷八、卷九有记云:「绛州太平县吴翼,奉为亡父吴海,特发虔心,谨就天宁寺开雕大藏经板会下雕《地藏十轮经》一部一十卷…大金贞元叁年四月二十五日吴翼施。」由此可以证明,当时是在解州天宁寺,设立开雕大藏经板会主持其事的。题记之中所记刊刻年代最早的金皇统九年(1149)见日字帙《大般若经》卷八二未,文云:「浦州河津县第四都西母村,施雕大藏《般若经》囗卷,都维那毋戬,维那王行者,助缘维那等毋忧,薛谨(人名略),奉为报答天龙八部、四恩叁有,法界众生同成佛果。皇统九年己巳岁。」最后为大定十二年(1173),雁字帙《大乘智印经》未,文云:「大定十二年叁月日藏经会下重雕造。」其中间有天德、贞元、正隆、大定诸年号,历时叁十年,亦与陆光祖之说相合。板式是复刻北宋开宝藏而增入若乾经疏,装璜也是卷子式。全藏白天字函至几字函凡682帙。如与高丽藏对校,自天字函至毂字函凡510帙的编次全与丽藏相同;自振字函至世字函前半凡二帙半是丽藏所无;自世字函后半至貌字函凡67帙半,内容与丽藏同而编次有变易;自践字以下101帙是丽藏所无,而与《至元法宝勘同录》大致符合。此经板雕刻在解州,但崔法珍既于大定十八年出家,又于二十叁年赐紫及师号,其经板也就随之移入京师弘法寺。《金文最》卷一一一中有赵沨《济州普照寺照公禅师塔铭》,文中叙照公于大定二十九年在寺建立轮藏之事云:「闻京师弘法寺有藏经板,当往彼印之,即日启行,遂至其寺,凡用钱二百万有畸,得金文二全藏以归。一宝轮藏,黄卷赤轴,囗囗囗囗囗囗殿中安置壁藏,皆囗梵册,漆板金字以为严饰,庶几清众易于翻阅。」是照公所印两藏的装璜方式,一部是卷子式。一部是梵夹式。此板到元朝部分被毁,因有补刻之举。《辨伪录》卷四云:「大元启祚,眷意法门,太祖则明诏首班弘护兹道,太宗则试经造寺补雕藏经。」耶律楚材《湛然文集》卷一四中有《补大藏经板疏》云:「十年天下满兵埃,可惜金文半劫灰。欲剖微尘出经卷,随缘须动世间财。」《佛祖历代通载》卷二二亦引《弘教集》称元世祖尝因大都弘法寺旧藏经板校补印造颁行天下。是此藏经板确是移存入燕京弘法寺,元代曾经补刻.但是移存的经过难以详考了。
宋平江府碛砂延圣院大藏经平江府是今江苏吴县,碛砂在吴县东南叁十五里陈湖地方。此藏世简称碛砂藏或延圣寺藏,其藏经目录卷上有宋理宗端平元年(1234)识语,文云:「乾缘僧善成、可南、法灯、法如、法界、法超、志圆同募,本院藏主法忠化到,小比丘善源书,劝缘大檀越成忠郎赵安国,都劝缘住持释法音。」就经中题记考之,创刻时代约在宝庆绍定之间(1225一1228)。全藏自天字函至合字函凡591函,1532部,6362卷。板式全同湖州本。现存晋译《华严经》卷一五有记云:「资德大夫河南江北等处行中书省左丞朱文清,同男显祖等施财命工刊造大藏经板一千卷,舍入平江路碛砂延圣寺永远流通功德,专为祝延圣躬万安。大德五年(1301)九月日提调刊板僧法雷谨题。」又《大宗地玄文本论》卷四有管主八题记云:「近见平江路碛砂延圣寺大藏经板未完,遂于大德十年(1306)闰正月为始,施财募缘节续雕行,已及一千余卷。」由此可知此藏虽创刻在南宋,而完成实在元代,或者是经过兵灾损失而元代补刻完足的。现在陕西西安存有此藏。
元杭州路余杭县大普宁寺大藏经此藏世简称普宁藏或元藏。普宁寺为元代白云宗的寺院。其雕板为普宁寺住持道安、如一、如志、如贤等募缘,以思溪、福州二藏校勘付刊。始元世祖至元十四年(1277),迄至元二十七年(1290)雕造竣工。全藏自天字至约字凡558函,1430部,6004卷)。其中式字至遵字28函,秘密经部数未计在内。与思溪藏微有增减。板式每半页六行,每行十七字。雕工甚精,板式较宋板略狭小。
元燕都弘法寺大藏经旧传有此藏。但金藏既曾移存弘法寺,且在元初补刻。昔时不知有金藏,所以只知有弘法藏,而不得其传本。今既发现金藏,则昔时所称元弘法藏应即是指金藏而言,未必另有其板。河北曲阳县元太祖二十二年,《觉辩大师(法)源公塔铭》中云:「都城弘法寺补修藏经板,以师为提领,叁年雕全,师之力居多焉。」(见《曲阳县志》)但据至元二十四年撰《至元法宝勘同录》而论,似已就弘法寺藏补订增刊,别成一藏矣。元铜板大藏经据《补续高僧传》卷一《法祯传》称:「英宗即位,将以大藏经治铜为板,而文多舛误。诏选天下名僧六十员雠校,师与湛堂、西谷五人为总督。」又黄缙的《金华黄先生文集》卷四一所载《荣禄大夫司空大都广寿禅寺住持长老佛心普慧大禅师北溪延公塔铭》也说:「英宗皇帝以禅师先朝旧德。每入见必赐坐,访以道要。命于永福寺与诸尊宿校勘叁藏,将镂铜板以传后。」但是现在既无资料可考,当时曾否实际镂板,是否完成,均无从证明。
明洪武本大藏经此即明南本大藏经的祖本,亦称初刻南藏。明洪武五年(1372)敕令于金陵蒋山寺开始点校藏经,至洪武叁十一年(1398年)刻成。板存金陵天禧寺,不久即被焚毁,所以世间流传极少。全藏约有1600余部,7000余卷,绝大部分是翻刻碛砂藏本。1934年在四川崇庆县上古寺发现此藏,共存678函。板式每半页六行,每行十七字。现移藏于成都人民图书馆。
明南本大藏经此即世所称南藏。明永乐中重刊洪武本,而略有更改,板存金陵报恩寺。创刻年代约在永乐十年至十五年(1412一1417),刊成在永乐十七年(1419)。据《大明叁藏圣教南藏目录》卷未所附请经条例中云:「此据报恩寺藏经板一副看得,原系圣祖颁赐以广印行。」全藏自天字函至石字函凡636函,1610部,6331卷。板式每半页六行;每行十七字。明北本大藏经世简称北藏。是明成祖永乐十九年(1421)为报皇考皇妣生育之恩所刻,英宗正统五年(1440)完成。《大明叁藏圣教目录》中有明英宗正统御制藏经序云:「我皇曾祖太宗体天弘道高明广运圣武禅功纯仁至孝文皇帝德全仁圣,道法乾坤……博采竺乾之秘典,海藏之真诠。浩浩乎,穰穰乎,缮书刊梓,用广传施,功垂就绪,龙御陟遐。洪庆所贻,传序暨朕,恭嗣大宝,统理万邦。追惟圣孝之隆,敢忘继述之务。大藏诸经六百叁十六函,通六千叁百六十一卷,缄毕刊印,式遂流布。」卷数较南藏微增,编订亦互有出入,实有1621部。板式每半页五行,每行十二字或十七字。至神宗万历间,神宗母慈圣宣文明肃皇太后又续刻入藏诸集,自钜字至史字凡41函410卷。万历十二年神宗钦赐《御制续入藏经序》,总计本续凡677函及目录一函,此即《明史·艺文志》所称:「释藏目录四卷,佛经六百七十八函」是也。
明武林方册大藏经此藏今不传,详清无考。仅据嘉兴藏《刻藏缘起》中所载道开《募刻大藏文》中有云:「太祖高皇帝既刻全藏于金陵,太宗文皇复镂善梓于北京……后浙之武林仰承风德,更造方册。历岁既久,其刻遂湮。」又《杭州府志》余杭县化城寺纪云:「万历中僧法锁主刻藏议,藏置化城,募金恢复。英方伯捐俸造藏板房二十余间。」武林为今杭州,化城又称恢复,此者是一是二,均难考定。
明嘉兴楞严寺方册本大藏经世简称嘉兴藏,又称万历藏或径山藏,是密藏、道开等发愿,于万历未年于嘉禾(今浙江嘉兴)楞严寺所创刻,刻板地址多分在杭之径山。万历八年(1580)道开南游,始发刻藏大愿,十四年春于长安与居士十人商募缘事,自定北、南、旧叁藏对校之则。初与幻予在五台山紫霞谷妙德庵开始,真可、德清及诸居士援助之。嗣于万历二十二年(1594)南迁杭之径山寂照庵。继而道开示寂,幻予代之。又二年,幻予亦示寂,后继其事者交迭相代,至弘光元年(1644)刻成。《刻藏缘起》中万历十四年冯梦祯《刻大藏缘起》云:「宋元间除京板外,如平江之碛砂,吴兴之某寺,越之某寺、某寺等俱有藏板,不啻七八副,法道之盛此其一端。迨国朝仅有两京之板而诸方之板尽废。北板稍精而藏于禁中,请印甚难。今江南诸刹所有皆景泰间敕赐物也。南板印造虽易而讹谬颇多,愈改愈甚,几不成读。然印造装璜,其价亦百金以上。以故山陬海隅,穷乡下邑,终年不见藏经者,可叹也。时密藏、开师、尚书五台陆公与梦祯等,商及此事,不觉慨然堕泪,因记碛砂藏板缘始于弘道尼断臂募化。弘道化后,其徒复断臂继之,更叁世其愿始满。吾侪丈夫不能深心荷担大法,镂板流通,反一女子之不若,即生清世,遇佛乘,空手入宝山,宁不愧死。遂合掌向佛,愿尽命为期,了此一段公案。又念梵夹烦重,愿易为方册。可省简帙十之七,而印造装璜之费不过四十余金。」全藏编次全依北藏,未附北藏缺而南藏所收者四部。总有210函,1654部,6930卷。板式每页二十行,每行二十字,其目录名曰《藏经板直画一目录》,于每经名下注明每部流通价值。后至清康熙五年,又续集明清两代大德撰述如经疏、宗典、语录、史传、杂集等书,印雕成绩藏经95函,248部,约3800卷。又续藏经47函,239部,约1880卷。续藏第84函《颛愚和尚语录》卷七有《刻方册藏经目录序》,文中称初发手于五台妙德庵,已刻就数百卷。顾冰雪积岁,恐侵及板,移于杭之径山。自紫柏老人去后,四方刻资亦微。因就施者之力,任力刻之。于是四方有道力者随讨未刻目录,同式就梓。自癸卯岁(万历叁十一年)至壬午岁(崇祯十五年)将四十年,梓未虚日,其事犹未竟。已刻者不及归山、未刻者懈不速完。时有利根上座遍讨径山、嘉兴、吴江、金坛诸处已刻成某某经律论、某某传疏记,录其名目卷帙板数一一查明。已刻者十之八九,未刻者十之一二,由此可知此藏原是散在各地所刻。
清大藏经世简称龙藏。清世宗雍正十二年(1735)敕刻,至高宗乾隆叁年(1738)十二月竣工。全藏总计1669部,自天字函至机字函凡724函。始自《大般若经》以迄西士贤圣撰集,全依明北藏编次,此土着述互有增减。板式每半页五行,每行十七字。据《大清叁藏圣教目录》所载,当时主持其事是和硕庄亲王允禄,和硕和亲王弘画,以及校阅官叁八,监督九人,监造六十四人,总率四人,带领分析语录叁人,带领校阅藏经叁人,分领校阅六人,校阅叁十八人。
铅印频伽精舍大藏经此藏是清宣统元年(1909),至民国二年(1913)春,上海外商哈同出资所印,依据日本弘教书院缩刷藏经,而稍省略纂集音义等书约十部。字体较弘教藏稍大而排植错误甚多,且略去其校勘注,可谓取舍失当。全藏40函414册,凡1916都总8416卷。
商务印书馆影印续藏经此是1922年用日本藏经书院续藏经影印。
影印宋碛砂本大藏经此是据陕西西安开元、卧龙两寺所藏宋碛砂藏影印,凡593册,1532部,6362卷。原藏有残缺则取北京前松坡图书馆之宋思溪藏、番禺叶氏所藏宋景定陆道原本、南海康氏所藏元普宁藏、福州涌泉寺之元亦黑迷失本以及江苏南通狼山之明南藏补足之。自1931年10月创始,至1936年2月完成,原藏有叁种板:(一)自菜字至感字,又自约字至烦字是延圣院所募刻,始于宋雕四年(1231),迄元至治二年(1322)。(二)自天字至奈字是元至顺叁年(1332)吴县妙严寺据延圣院及他藏《般若经》本复刊。(叁)自武字至遵字是元松江僧录管主八所刊,始于元大德十年(1306),迄翌年十二月。其中有缺本11卷,因无补本,未曾补足。国外刻本高丽本大藏经世简称高丽藏,先后开雕板本有叁:
(一)原刻高丽官板大藏经。其开雕年代传说不一,一般认为高丽显宗时所刻,《大觉国师文集》卷一五所载《诸宗教藏雕印疏文》有云:「显宗雕五千轴之秘藏」。蔡忠顺撰《玄化寺碑阴文》亦云:显宗十一年(1020)顷,雕刻《大般若》、《华严》、《金光明》及《妙法莲华》四部大乘经。又《东国李柏国文集)卷七有重雕板,时之《大藏刻板君臣祈告文》称,显宗二年(1010)契丹兵来袭,为借佛力以攘斥之,开雕大藏经。嗣后经德宗、靖宗二代,以迄文宗末年方始完成,其板式即是复刻宋开宝藏。
(二)高丽续藏经。高丽宣宗七年(1090)义天由宋请来诸宗章疏叁千余卷,旁求日本及契丹诸作、编纂成《新编诸宗教藏总录》,住兴王寺,从而刻板,刊行四千卷,是为高丽续藏经。其板与大藏经板同藏符仁寺。高宗十九年(1232)罹元兵燹,被烧毁。
(叁)高丽再雕板大藏经。高麓高宗二十叁年(1236)李奎报等为祈折伏蒙古,重兴雕板之业。总十五载,至高宗叁十八年(1251)刻成。即是用原板复刻,是为高丽再雕板,特建板堂藏之。《高丽史》卷二四云:「壬子年城西门外大藏经板堂,率百官行香。显宗时,板本为壬辰蒙兵所毁,王与重臣更愿立都蓝,十六年功毕。」其板本后藏禅源寺。朝鲜太祖七年(1398)五月迁支天寺,翌午正月再移海印,以迄至今。全藏639函,1524郡,6558卷。
日本弘安本大藏经此藏雕刻之详情不明。据现存弘安本《传法正宗记》有跋云:「日本国相州灵山寺续先师宴海未终愿,劝进沙门宝积,沙弥寂惠等谨题。今上皇帝,大皇太后,皇太后祝延圣寿,关东大将军家息灾延命,国泰民安,开镂大藏经印板副纳内。弘安十年(1287)丁亥九月日谨题。」又正安本《观无量寿经跋》云:「在弘安年中行圆上人承敕愿之旨,欲开一切经印板,而正安第二之历,林锺下旬之天,不终大功,遂归空寂。今十年依第叁回之忌,知真为谢彼恩德,叁部之妙典,五部之要义,抽恳棘开印板,是偏所备破追贲也。虽弘一部于秽界之内,期再会于净刹之月而已。正安四年(1302)壬寅六月二十一日沙门知真。」此二跋所叙人名先后不同。疑在当时发愿刻藏,未必遂完成其业。
日本天海本大藏经世简称天海藏或宽永寺藏、东睿山藏。日本僧正天海受德川家光之请,于日本明天皇宽永十四年(1637)至后光明天皇庆安元年(1648)在江户宽永寺开雕,先后历十二年始成。全是活字板,板式大体仍仿思溪藏。装璜是梵夹式。全藏665函,1453部,6323卷。日本黄檗山大藏经世简称铁眼藏或黄檗藏。是铁眼道光禅师于日本宇治黄檗山自灵元天皇宽文九年(1669)至天和元年(1681)所刻。全藏凡1618部,7334卷。初在黄檗山创刻,隐元禅师请于寺内建筑宝藏院,为贮经板之所,别于京都置印房,从事刻工,广募有缘。时值饥馑,以所募财救济贫民,重更新劝募,先后叁次,方始达成。今板存万福寺。此藏是复刻明万历嘉兴方册藏而有所增补,行式完全相同,因此错误脱落亦仍其旧。京都法然院忍微曾于宝永叁年(1706)至七年,历时五载,用高丽藏叁次复勘。又越前之顺艺亦于文政九年(1828)至天保七年(1836),经时十一载,亦叁次用高丽藏校勘之。
日本弘教书院大藏经此简称缩刷藏经或弘教藏。是日本明治十二年(1880)至十八年(1885)用铅字排印。以增上寺所藏高丽藏为底本,与宋、元、明藏校勘,标注其异同,加以句读,并互补遗缺。全藏40函1916部,8534卷。校勘尚称精审,可为研究之助。
日本藏经书院大藏经此藏简称卍字藏,是日本明治叁十五年(1902)至叁十八年(1905)日本京都藏经院铅印,凡有36函,1622部,6992卷,原本是日僧忍微所校日本黄檗藏,加以训点;铅字较弘教藏为大。书成未久,藏经书院不戒于火,存书被毁,因此流传不多。
日本藏经书院续藏经又称卍字续藏,共150函。是藏经书院于铅印黄檗藏完成之后,为纪念日俄战争阵亡将士,于日本明治叁十八年(1905)至大正元年(1912)印行。内分一编、二编、二编乙共叁编。总有十门:印度撰述有经、律、论、密经仪轨四部;支那撰述有大小乘释经、大小乘释律、大小乘释论、诸宗着述、礼忏、史传六部。收集约九百五十余人之着作,为书1756部,7144卷。支那撰述中,多是南北朝以至隋唐以来各宗名着而汉地久佚之本。但印行未久,藏经书院不戒于火,存书悉成灰烬,因此流传甚少。商务印书馆曾用原本影印,再次流通。
日本大正新修大藏经简称大正藏。是日本高楠顺次郎与渡边海旭同发起,成立大正新修大藏经刊行会主持其事,自日本大正十叁年(1924)至昭和九年(1934)完成。初次出版55函、为印度与支那撰述,即是正藏全部及选收藏经书院续藏经中一部分要籍。后又续出45函,其中日本着述30函、图像12函、目录3函。总成100函。前55函中分为阿含、本缘、般若、法华、华严、宝积、涅槃、大集、经集、密教、律、释经论、毗昙、中观、喻伽、论集、经疏、律疏、论疏、诸宗、史传、事汇、外教、目录等部。后30函中分续经疏、续律疏、续论疏、续诸宗、悉昙、古逸、疑似等部。总有3493部,13520卷。敦煌经卷古逸之本亦多收录。图像之中尤多名作。所惜者错字错句颇多,收续藏经中名着亦不完备,分类方法尚欠斟酌,此其缺点。
《中华大藏经》汉文部分 106 册全套 下载处:
《中华大藏经》_VeryCD电驴下载中华大藏经.rar 详情 76.5MB全选 76.5MB中文名: 中华大藏经... |
太好了,我已经全套下载,压缩版占内存很低,仅76.5MB
立即拥有一套中华大藏经电子版吧!!!:)
惟贤老法师讲“十法行” (对于大藏经、大般若经 等等佛经都是如此)
“十法行”,在《大般若经》里提到,就是般若的资粮。
第一,书写。书写经典的功德是很大的。过去的大祖师、大居士都要写经。明代藕益大师,为了报母亲的恩,每天滴血写《华严经》。因为这是如来的言教,法宝流通、正法住世,就是人天眼目,是指路明灯,所以功德很大。
第二,供养。供养三宝,不单供养佛和僧宝,而且要供养法宝,就是对于经典,你不能亵渎,要放在清净的地方,而且要礼拜供养,尊重法宝。有些居士懂这个道理,见到经,就要礼拜。读《大般若经》,就拜《大般若经》,读《华严经》就拜《华严经》,而且要修供养。(供养细节中还有把经藏装入转经轮,进行轮藏转经绕行)
第三,施他。什么叫“施他”呢?就是以经书法宝流通,使别人也能够读,叫“施他”。过去文殊院不是在印书吗?印了书就供给其它的寺院,或者用来结缘。这个功德很大的呀!
第四,谛听。有法师、善知识讲经,你要认真去参加听讲。在家菩萨戒有一条,四十里路以内有法师讲经,你不去听讲,就犯戒。所以,一定要听经、听法,维持慧命,对自己大有好处。
第五,披读。什么叫“披读”呢?自己要经常阅读经典。
第六,受持。就是要受持经典。
第七,开演。就是要开演经典,要宣传,要弘法。
第八,讽诵。就是要讽诵经典,讽诵是什么呢?就是高声朗诵。
第九,思维。就是要思维经典,思维法义。
第十,修习。就是要按照经典所说,如法修行,结合闻慧、思慧,并依之修行。
所以这十个法行的精神就是由闻而思,由思而修,这就是般若的资粮。
三 : 《中华道藏》总目录
本文标题:中华大藏经目录-中华百科藏书目录61阅读| 精彩专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苏ICP备130363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