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阅读

心肌酶的临床意义-老年正常高值血压患者抗氧化酶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发布时间:2017-11-25 所属栏目:病毒性肝炎

一 : 老年正常高值血压患者抗氧化酶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老年人血压正常范围 老年正常高值血压患者抗氧化酶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二 : 动态心电图:动态心电图-背景知识,动态心电图-临床意义

动态心电图是一种可以长时间连续记录并编集分析人体心脏在活动和安静状态下心电图变化的方法。动态心电图技术于1957年由Holter首先应用于监测心脏电活动的研究,所以又称Holter监测心电图仪,目前已成为临床心血管领域中非创伤性检查的重要诊断方法之一。与普通心电图相比,动态心电图于24小时内可连续记录多达10万次左右的心电信号,这样可以提高对非持续性心律失常,尤其是对一过性心律失常及短暂的心肌缺血发作的检出率,因此扩大了心电图临床运用的范围。

动态心电图_动态心电图 -背景知识

动态心电图:动态心电图-背景知识,动态心电图-临床意义_动态心电图
动态心电图仪动态心电图(DynamicElectrocardiographyDCG)于1949年由美国Holter首创,故又叫Holter心电图。国外80年代已在临床广泛应用,国内近几年迅猛发展,其仪器由磁带式记录发展为固态式记录、闪光卡记录,由单导、双导发展为12导联全记录。DCG可连续记录24小时心电活动的全过程,包括休息、活动、进餐、工作、学习和睡眠等不同情况下的心电图资料,能够发现常规ECG不易发现的心律失常和心肌缺血,是临床分析病情.确立诊断.判断疗效重要的客观依据。近半世纪以来,随着动态监护领域的进1步拓展,如动态血压、动态脑电、动态睡眠呼吸监测等技术在医学临床及科研中的广泛应用,现今,Holter的全新诠释应包括:动态心电/动态血压/动态睡眠呼吸等多种参数。以往诊治的局限或失误提醒人们,无论是预防、治疗疾病,还是判断疾病预后者需要充分证据。但人类疾病往往是继发或同时并存的,如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可引发高血压、肺心病、心律失常、心肌缺血等,高血压可引发冠心病、心衰等,而多数降压药物又会对呼吸产生不同程度的抑制,由此可见,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SAS)、高血压(Hypertension)与心脏病(HeartDisease)之间有着广泛的因果联系。同步多参数Holter可有助于我们准确甄别出原发病灶与继发改变。由于Holter是个英文名字,不好理解,但是记录仪是背在身上的,很多人就把它形象的称其为“背包”。动态心电图可确定病人的心悸、头晕、昏厥等症状是否与心律失常有关,如极度心动过缓、心脏停搏、传导阻滞、室性心动过速等,这是目前24小时动态心电图最重要、应用最广泛的情况之一。24小时动态心电图也是监测心肌缺血的标准化方法之一。

动态心电图_动态心电图 -临床意义

心律失常动态心电图:动态心电图-背景知识,动态心电图-临床意义_动态心电图
动态心电图仪器1.检出隐匿性心律失常:短暂的,特定情况下始出现的心律失常,常规ECG易漏诊,而DCG可以捕捉到短暂的异常心电变化,了解心律失的起源.持续时间、频率、发生与终止规律,可与临床症状,日常活动同步分析其相互关系。2.监测快速性心律失常:可进1步了解其发生与终止规律.是否伴有SSS综合征或预激综合征(尤其间歇性)以及其分型。3.观察缓慢性心律失常:了解其主要表现形式及有无窦房结功能不全。对快一慢综合征,通过DCG观测,协助选择抗心律失常药,调整剂量或考虑其它治疗方法,为安装起搏器及类型选择提供客观依据。4.协助判断不同类型异位节律或传导阻滞的临床意义:通过DCG监测其发生频度与严重程度,和生活或活动的相应关系,确定治疗方针。5.评价抗心律失常药物的疗效:DCG是研究评价抗心律失常药物可靠的临床指标。
猝死的潜在危险因素动态心电图:动态心电图-背景知识,动态心电图-临床意义_动态心电图
DCG心性猝死最常见的原因是室速或室颤,发生前常有心电活动不稳的室性心律失常,它仅能依靠DCG才易发现其发生规律。对有可能发生猝死的二尖瓣脱垂、肥厚性或扩张性心肌病、Q-T延长综合征患者,DCG可及时并比较全面地发现猝死危险因素,有助于及时采取有力治疗措施。

动态心电图_动态心电图 -协助判断

动态心电图能协助判断间歇出现的症状如胸闷、心悸、眩晕、黑朦或晕厥是否心源性。
诊断缺血性心脏病DCG连续监测12导联的ECG,对心肌缺血的检出率高,还可进行定位诊断,尤其症状不典型的心肌缺血。心肌梗死或无症状心肌缺血具有无可代替的临床价值。ST-T改变与时间同步的活动相关分析,有助于判断其心肌缺血的类型和选择药物。此外,还能检出心肌缺血时伴随的心律失常类型及频率,以及预测发生心源性猝死的可能性,便于及早采取防治措施。
检测人工心脏起搏器DCG可监测患者在活动或休息时的起搏心电图变化,了解起搏器的脉冲发放与感知功能,以及有无心律失常的发生。

动态心电图_动态心电图 -作用和意义

仪器组成
动态心电图:动态心电图-背景知识,动态心电图-临床意义_动态心电图
动态心电图临床使用动态心电图因其是对活动状态下的患者进行长时间心电图记录而得名,俗称"毫特"(Holter)。它是普通心电图检查的1种补充方法。动态心电图是利用高科技手段,对大量的心电图数据进行快速分析、诊断的1种检查方法,它能在15-30分钟内对1个人24小时记录的全部心电图进行分析,作出诊断并打印出书面报告。动态心电图机主要由3部分组成,即记录器、分析单元和打印机。记录器又有固态式和磁带式之分。固态式记录器是利用大规模集成电路制成的,将图形信息存储在1个不大的芯片上,待记录结束后交分析单元分析、编辑、诊断和打印报告。有的记录器本身就带有分析功能,这样可以节省分析单元的工作时间;另1种记录器是磁带式,它很像1个小型录音机,但又不尽相同,一是它只记录心电信号,二是它的走带速度极慢,只有普通录音机的1/50,24小时的心电信号只记录在一盘普通的录音带上,而且不需换盘,记录结束后再放到分析单元进行分析、编辑和打印报告。目前最新的记录器普遍采用大容量的CF卡或者SD卡,能够保证24小时最多可以连续记录7天的动态心电图数据;
动态心电图用途动态心电图的用途很广,主要用于捕捉阵发性心律失常,如有阵发性心动过速和早搏,记录它们的发生时间、数量及分布状态;有无一过性的心绞痛、心肌缺血以及发作的诱因和发生时间。还可对一些经常出现心血管病症状(普通心电图没有阳性发现)的患者进行鉴别诊断。在这部分患者中,有的是心脏病引起的症状,也有相当一部分人是因为心脏异常而引发症状,如部分自主神经功能紊乱或更年期综合征患者等,这对临床医生作出正确诊断并有针对性进行治疗,有很大的帮助。概括起来动态心电图具有五方面的作用:动态心电图:动态心电图-背景知识,动态心电图-临床意义_动态心电图
动态心电图临床使用1、观察正常人(包括小儿)心电图中心率和心律的动态变化。2、对各种心律失常患者可检测出有无威胁生命的心律紊乱,以便得到及时合理的治疗。如室性早搏患者进行Holter动态心电图检查时,常见检测出成对或室性心动过速。3、常用于各种心血管疾病如心肌梗塞、心肌病、心肌炎等心脏病所致各种心律失常的检测。4、动态心电图广泛用于抗心律失常药物的疗效的评价研究工作。5、动态心电图可应用于晕厥病人的研究,以发现心源性晕厥的病例,便病人得到及时治疗。

动态心电图_动态心电图 -动态心电图优缺点

优势动态心电图的特点就是能记录患者二十四小时之内心电图形。它相比普通心电图来说有许多优点,普通的心电图只是用电极记录患者在极短时间内的一段心电波形,一般来说是两三分钟,但是有些患者的心电图波形并只是在某些时刻出现异常,所以如果让这样的患者做心电图是看不出什么问题来的,只有动态心电能发现这样隐藏得比较深的身体的缺陷。所以动态心电是判别心脏问题的比较可靠的1种方法。
不足动态心电图虽然应用广泛,但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一是因为它的记录导联有限(2-三个),不能反映整个心脏的情况;二是因为病人处于活动状态,多少都会给心电图的记录质量带来影响。这些不如普通心电图,因为普通心电图记录的图形质量很高,导联最多可记录到二十二个。因此,动态心电图是普通心电图的补充,二者缺一不可,不能互相代替,何时需要做哪种检查,要由医生确定。

动态心电图_动态心电图的诊断分析

动态心电图(DCG)能够记录全部的异常电波,能检出各类心律失常和病人在24h内各种状态下所出现的有或无症状性心肌缺血,为多种心脏病的诊断提供精确可靠的依据。在临床应用中,尤其对早期冠心病有较高的检出率。对36例住院病人的观察结果分析报告如下。
对象与方法动态心电图:动态心电图-背景知识,动态心电图-临床意义_动态心电图
心电图对象资料36例均为疑有心脏病的住院病人,其中男33例,女3例;年龄最小五十岁,最大81岁(平均64.7岁)。临床表现中,典型心绞痛8例,胸闷或胸痛6例,心悸13例,其他症状(头晕、晕厥等)9例。  1.2方法对同一例病人分别做普通心电图(ECG)和动态心电图(DCG)。详细记录24h中病人的活动、情绪、症状等变化,并进行核对分析,以ST段水平型和下斜型压低≥1mm,持续≥1min列为间隔≥1min心肌缺血,并仔细分析心律失常情况,提出有临床意义的心律失常,如联律早搏、室上速、室速、房颤、室颤、Ⅱ°以上房室传导阻滞。凡动态心电图出现异常电波,均列为阳性。对正常和大致正常的普通心电图为便于统计均列为阴性。
结果动态心电图与普通心电图阳性检出率的比较在36例中,普通心电图诊断心肌缺血7例,心律失常9例;动态心电图诊断心肌缺血14例,心律失常15例。动态心电图阳性检出率80.6%(29/36),而普通心电图阳性检出率为44.4%(16/36),两者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2种心电图诊断结果符合情况36例病人中,2种心电图检查结果均为正常或大致正常有4例,临床症状3例为心悸,1例为阵发性晕厥。检查结果为异常,结果相符有13例。其中诊断为心肌缺血7例,心律失常6例;7例心肌缺血病人,临床表现为典型心绞痛有6例,1例表现为胸闷;6例心律失常病人,有4例感觉心悸,1例感到胸痛,1例感到胸部不适。2种心电图检查结果总的符合率为47.2%(17/36)。动态心电图优于普通心电图情况在普通心电图中结果为正常或大致正常的20例中,动态心电图监测结果为心肌缺血7例(其中5例为运动后出现ST段下移,2例为餐后出现ST段下移);心律失常(阵发性)9例(其中窦性心律失常3例,房性心律失常4例,室性心律失常2例)。动态心电图阳性检出率80%(16/20)。
讨论通过36例观察结果表明动态心电图(DCG)在临床上有很大应用价值。其一是对阵发性胸闷、头晕、心悸、胸痛病人进行连续观察,可以把普通心电图异常和日常生活及出现症状联系起来,常可以找出引起症状的原因。如:例1,男,63岁,常发生夜间胸闷,普通心电图正常,动态心电图提示睡眠性窦性停搏;例2,男,61岁,时而感到心悸,普通心电图正常,动态心电图诊断为运动后心肌缺血。其二是动态心电图能对临床各种心律失常的诊断和对抗心律失常药物的应用及疗效评价提供精确的结果。如有一部分心绞痛病人为阵发性室上速和短暂房颤所致,因而在治疗上应区别对待。其三是临床典型心绞痛,普通心电图和动态心电图检查结果差别不明显,而对可疑冠心病或症状不典型,动态心电图发现心肌供血不足和短暂性心律失常阳性率远远高于普通心电图检查结果,就提示动态心电图在捕捉一贯性心肌供血不足和心律失常,诊断早期冠心病的临床价值远高于普通心电图。尤其在普通心电图正常者仍发现大量动态心电图异常者。

动态心电图_动态心电图 -注意事项

动态心电图是通过贴在病人前胸的七个电极,将受检者24小时静息、活动以及立、卧、坐位等不同时间不同状态的心电波形,连续不断地记录于记录仪中,再将记录仪储存的资料输入电脑,经过综合分析得出结论。在佩带记录仪时应当注意以下几点:
宜动不适合静佩带记录仪后,日常起居应与佩带前一样,受检者应做适量运动。根据病情和检查目的,住院病人可慢步、上下楼等;疑心绞痛者则可选择可能诱发疾病发作的较为激烈的运动,以便观察运动量与心肌缺血、心律失常的关系,供医生诊断参考。不过病情严重者应遵循医生吩咐。
皮肤宜干燥不适合潮湿电极贴在前胸皮肤上经导线与记录仪相连,如果皮肤湿漉漉的,电极与皮肤的接触就不好,甚至造成电极脱落,受检者只得重做。因此检查日不能洗澡、避免出汗。临床上常见有些受检者运动得大汗淋漓,结果不是部分电极脱落就是心电图干扰波太多无法分析。
远离电磁场较早的记录仪都是用磁带记录心电波形,故磁场对此干扰颇大。从接听过手机的心电图上可以看到,接听时段已无正常心电波形了,分析图形时只得把这个时段裁去。不过现在的记录仪已为数字化的,不受磁场干扰了。
宜记日记常记录对动态心电图的研究结果有着帮助。将24小时之内身体不适和运动时间详细登记,就可找出此时间段的心电图看有无变化,为医生诊治提供可靠依据。

动态心电图_动态心电图 -诊断适应症

动态心电图:动态心电图-背景知识,动态心电图-临床意义_动态心电图
Android手机将成为动态心电图接收器早搏、房室传导阻滞、窦房传导阻滞、间歇性心房颤动(扑动)、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等心律失常以及间歇性束支传导阻滞、间歇性预激综合征、心绞痛有特异性诊断价值,

心律失常的病因相当复杂,对其确诊和治疗,必须由有经验的内科医生,尤其是心血管病专科医生进行。检查结果及血压情况如果发现心律不齐患者的血脂、血黏度、血胆固醇明显增高,或血压显著增高,同时年龄又偏大,应提高警惕,要考虑心血管病变的可能,及早进行全面、系统检查。心电图检查结果凡曾经出现过非生理性心律失常者,都应进行心电图检查。最好做一次动态心电图,持续观察24小时而未发现异常者,则基本上可以排除器质性心律失常。相反,若心电图明显异常,则不可掉以轻心。心律失常的病因相当复杂,对其确诊和治疗,必须由有经验的内科医生,尤其是心血管病专科医生进行。

动态心电图是1种可以长时间连续记录并编集分析人体心脏在活动和安静状态下心电图变化的方法,通常医生会给患者佩戴1个生物数据的收集器来持续收集数据,而现在Android手机加上传感器即可代劳,这款设备由InteruniversityMicroelectronicsCentre(IMEC)设计,由1个兼容Android系统的,可穿戴的无线心电图传感器构成。这种轻量级的传感器可以收集生物数据,经过微处理器处理后通过低功耗的nrf24l01无线电台传输到Android手机miniSD插槽上的模块,并通过3G或者Wi-Fi直接传送到医院甚至是Facebook上的朋友,由此实现了动态心电图数据的实时转发。

动态心电图_动态心电图 -注意事项


动态心电图是通过贴在病人前胸的七个电极,将受检者24小时静息、活动以及立、卧、坐位等不同时间不同状态的心电波形,连续不断地记录于记录仪中,再将记录仪储存的资料输入电脑,经过综合分析得出结论。在佩带记录仪时应当注意以下几点:宜动不适合静佩带记录仪后,日常起居应与佩带前一样,受检者应做适量运动。根据病情和检查目的,住院病人可慢步、上下楼等;疑心绞痛者则可选择可能诱发疾病发作的较为激烈的运动,以便观察运动量与心肌缺血、心律失常的关系,供医生诊断参考。不过病情严重者应遵循医生吩咐。皮肤宜干燥电极贴在前胸皮肤上经导线与记录仪相连,如果皮肤湿漉漉的,电极与皮肤的接触就不好,甚至造成电极脱落,受检者只得重做。因此检查日不能洗澡、避免出汗。临床上常见有些受检者运动得大汗淋漓,结果不是部分电极脱落就是心电图干扰波太多无法分析。远离电磁场较早的记录仪都是用磁带记录心电波形,故磁场对此干扰颇大。从接听过手机的心电图上可以看到,接听时段已无正常心电波形了,分析图形时只得把这个时段裁去。不过现在的记录仪已为数字化的,不受磁场干扰了。宜记日记常记录对动态心电图的研究结果有着帮助。将24小时之内身体不适和运动时间详细登记,就可找出此时间段的心电图看有无变化,为医生诊治提供可靠依据。

动态心电图_动态心电图 -适应症

早搏、房室传导阻滞、窦房传导阻滞、间歇性心房颤动(扑动)、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等心律失常以及间歇性束支传导阻滞、间歇性预激综合征、心绞痛有特异性诊断价值,

动态心电图_动态心电图 -检查编辑

心律失常的病因相当复杂,对其确诊和治疗,必须由有经验的内科医生,尤其是心血管病专科医生进行。检查结果及血压情况如果发现心律不齐患者的血脂、血黏度、血胆固醇明显增高,或血压显著增高,同时年龄又偏大,应提高警惕,要考虑心血管病变的可能,及早进行全面、系统检查。心电图检查结果凡曾经出现过非生理性心律失常者,都应进行心电图检查。最好做一次动态心电图,持续观察24小时而未发现异常者,则基本上可以排除器质性心律失常。相反,若心电图明显异常,则不可掉以轻心。心律失常的病因相当复杂,对其确诊和治疗,必须由有经验的内科医生,尤其是心血管病专科医生进行。

动态心电图_动态心电图 -接收器


动态心电图:动态心电图-背景知识,动态心电图-临床意义_动态心电图

Android手机将成为动态心电图接收器

动态心电图是1种可以长时间连续记录并编集分析人体心脏在活动和安静状态下心电图变化的方法,通常医生会给患者佩戴1个生物数据的收集器来持续收集数据,而现在Android手机加上传感器即可代劳,这款设备由Interuniversity Microelectronics Centre (IMEC)设计,由1个兼容Android系统的,可穿戴的无线心电图传感器构成。这种轻量级的传感器可以收集生物数据,经过微处理器处理后通过低功耗的nRF24L01无线电台传输到Android手机miniSD插槽上的模块,并通过3G或者Wi-Fi直接传送到医院甚至是Facebook上的朋友,由此实现了动态心电图数据的实时转发。

三 : 甘胆酸的临床意义

甘胆酸 甘胆酸的临床意义

甘胆酸 甘胆酸的临床意义

甘胆酸 甘胆酸的临床意义

甘胆酸 甘胆酸的临床意义

甘胆酸 甘胆酸的临床意义

甘胆酸 甘胆酸的临床意义

甘胆酸 甘胆酸的临床意义

甘胆酸 甘胆酸的临床意义

甘胆酸 甘胆酸的临床意义

甘胆酸 甘胆酸的临床意义

甘胆酸 甘胆酸的临床意义

甘胆酸 甘胆酸的临床意义

甘胆酸 甘胆酸的临床意义

甘胆酸 甘胆酸的临床意义

甘胆酸 甘胆酸的临床意义

甘胆酸 甘胆酸的临床意义

甘胆酸 甘胆酸的临床意义

甘胆酸 甘胆酸的临床意义

甘胆酸 甘胆酸的临床意义

甘胆酸 甘胆酸的临床意义

甘胆酸 甘胆酸的临床意义

四 : CA125的临床意义

1.糖链抗原CA125的临床意义

主要相关肿瘤:卵巢癌。

其它相关肿瘤:肺癌、胰腺癌、乳腺癌、肝癌、胃肠道恶性肿瘤、子宫癌。

其他影响因素:女性盆腔炎、子宫内膜异位、行经期、卵巢囊肿、子宫肌瘤、慢性肝炎、胰腺炎、胆囊炎、肺炎等会升高。

2.糖链抗原CA15-3

在临床上主要用于对乳腺癌辅助诊断、疗效观察和转移复发的监控

3.CYFRA21-1:cyfra21-1是细胞角蛋白19的可溶性片段,目前主要用做肿瘤标志物

主要相关肿瘤:肺鳞癌、宫颈癌、食管癌。

其它相关肿瘤:膀胱癌、鼻咽癌、卵巢癌、胃肠道癌。

其他影响因素:肝炎、胰腺炎、肺炎、前列腺增生也可有一定的升高。

4. 糖链抗原CA72-4:血清CA72-4升高可见于以下几种疾病:胰腺炎,肝硬化,肺病,风湿病,妇科病,卵巢良性疾病,卵巢囊肿,乳腺病和胃肠道良性功能紊乱等。

5. 糖链抗原Ca19-9:在胰腺癌,胆管癌中CA19-9阳性检出率最高,鉴别胰腺癌与胰腺炎, 结肠癌,胃癌也有较高的敏感性。

6. 神经特异性希醇化酶 (NSE):是肺癌的肿瘤标志物,但并非特异性肿瘤标志物,轻微升高并不说明什么问题,建议复查肺部CT。

7.PSA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游离和总的)

(1)PSA是由前列腺上皮细胞分泌的一种糖蛋白,含糖量70%。存在于前列腺上皮组织和精液中,正常人血清内含量极微,当腺管结构遭到良性、恶性肿瘤或炎症的破坏时,致使血清中PSA含量升高,前列腺癌患者PSA阳性率在50%~80%。血清总PSA(T-PSA)中有20%的PSA以未结合的形式存在,称为游离PSA(F-PSA)。血清中T-PSA浓度和阳性率与病程的进展呈正相关。因此PSA测定可作为监测前列腺癌病情变化和疗效观察的重要指标。若T-PSA和F-PSA升高,而T-PSA/F-PSA比值降低,考虑诊断前列腺癌,可以此提高诊断的特异性和正确性。诊断患者时必须连续监测PSA浓度,与本人基础浓度相比较。PSA值持续递增时应高度怀疑前列腺癌。C、D期和部分B期前列腺癌患者血清PSA浓度明显高于良性前列腺疾病患者。通过定期复查与临床其他诊断手段相结合也可用于诊断A期患者。

(2)前列腺肥大、前列腺炎、前列腺息肉、肾炎和泌尿生殖系

统的疾病也可见血清T-PSA和F-PSA轻度升高。单独使用T-PSA或F-PSA诊断前列腺癌时,不能排除前列腺良性疾病的影响,特别是当T-PSA在4.0~20.0μg/L时,血清中F-PSA/T-PSA比值测定显得更有价值。据报道F-PSA/T-PSA比值<10%提示前列腺癌,F-PSA/T-PSA比值>25%可能为前列腺增生,其特异性达90%,正确性>80%。

(3)约有5%的前列腺癌患者T-PSA在正常范围内,但前列腺酸性磷酸酶(PAP)升高,两项目同时检测可提高前列腺癌的检出率。

(4)年龄的老化将使前列腺上皮细胞增生加快,从而影响腺体的体积和PSA的水平。肾脏和泌尿生殖系统疾病时,也可见PSA升高。研究发现乳腺癌患者血清PSA的水平也增高。

8.甲胎蛋白(AFP):

主要相关肿瘤:肝细胞癌和生殖细胞癌。

其它相关肿瘤:胚胎细胞癌、卵巢畸胎瘤、胃癌、胆道癌、胰腺癌等。其他影响因素:良性疾病包括肝炎、肝硬化、肠炎以及遗传性酪氨酸血症等会升高;怀孕时也可一时性升高。

9.癌胚抗原( CEA):

主要相关肿瘤:广谱的肿瘤标志物。

其它相关肿瘤:常见于肺癌、大肠癌、胰腺癌、胃癌、乳腺癌、甲状腺髓样癌等。

其他影响因素:吸烟者假阳性较多,妊娠期妇女和心血管疾病、糖尿病、非特异性结肠炎等疾病患者中约有15%~53%的血清CEA也会升高。

五 : 心肌酶检测的参考值及其临床意义

老师的经验:CK<1000时死亡率低;CK>5000时,很少存活。

心肌缺血损伤时的生物化学指标变化较多,如心肌酶和心肌蛋白等,但反映心肌缺血损伤的理想生物化学指标应具有以下的特点:①具有高度的心脏特异性。②心肌损伤后迅速增高,并持续较长时间。③检测方法简便快速。④其应用价值已由临床所证实。

【心肌酶检测】

肌酸激酶测定肌酸激酶(creatine kinase,CK)也称为肌酸磷酸激酶(creatine phosphatasekinase,CPK)。CK主要存在于胞质和线粒体中,以骨骼肌、心肌含量最多,其次是脑组织和平滑肌。肝脏、胰腺和红细胞中的CK含量极少。肌酸激酶检测的适应证:

1.怀疑有心肌疾病:

有临床和ECG表现的典型心肌梗死(检查CK和CK-MB活性)。

介入疗法有禁忌证的病人(检查CK和CK-MB活性)。

治疗血栓溶解的评价(检查CK和CK-MB浓度)。

对心绞痛病人危险分级(检查CK浓度和肌钙蛋白)。

心肌炎。

2.怀疑有骨骼肌病变。

3.监测心肌和骨骼肌疾病。

4.监测癌症病人的治疗。

【参考值】

①酶偶联法(37℃):男性38~174U/L,女性26~140U/L。

②酶偶联法(30℃):男性15~105U/L,女性10~80U/L。

③肌酸显色法:男性15~163U/L,3~135U/L。

④连续监测法:男性37~174U/L,女性26~140U/L。

【临床意义】①男性肌肉容量大,CK活性高于女性。②新生儿出生时由于骨骼肌损伤和暂时性缺氧,可使CK升高。③黑人CK约为白人的1.5倍。④运动后可导致CK明显增高,且运动越剧烈、时间越长,则CK升高越明显。

1.CK增高

1)AMI:CK水平在发病3~8h即明显增高,其峰值在10~36h,3~4天恢复正常。如果在AMI病程中CK再次升高,提示心肌再次梗死。因此,CK为早期诊断AMI的灵敏指标之一,但诊断时应注意CK的时效性。发病8h内CK不增高,不可轻易排除AMI,应继续动态观察;发病24h的CK检测价值最大,此时的CK应达峰值,如果CK小于参考值的上限,可排除AMI。但应除外CK基础值极低的病人和心肌梗死范围小及心内膜下心肌梗死等,此时即使心肌梗死,CK也可正常。

2)心肌炎和肌肉疾病:心肌炎时CK明显升高。各种肌肉疾病,如多发性肌炎、横纹肌溶解症、进行性肌营养不良、重症肌无力时CK明显增高

3)溶栓治疗:AMI溶栓治疗后出现再灌注,导致CK活性增高,使峰值时间提前。因此,CK水平有助于判断溶栓后的再灌注情况,但由于CK检测具有中度灵敏度,所以不能早期判断再灌注。如果发病后4h内CK即达峰值,提示冠状动脉的再通能力达40%~60%。

4)手术:心脏手术或非心脏手术后均可导致CK增高,其增高的程度与肌肉损伤的程度、手术范围、手术时间有密切关系。转复心律、心导管术以及冠状动脉成形术等均可引起CK增高。

2.CK减低:长期卧床、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激素治疗等CK均减低。

肌酸激酶同工酶测定

CK是由两个亚单位组成的二聚体,形成三个不同的亚型:

①CK-美眉(CK3),主要存在于骨骼肌和心肌中,CK-美眉可分为美眉1,美眉2,美眉3亚型。美眉3是CK-美眉在肌细胞中的主要存在形式。

②CK-MB(CK2),主要存在于心肌中。

③CK-BB(CK1)主要存在于脑、前列腺、肺、肠等组织中。正常人血清中以CK-美眉为主,CK-MB较少,CK-BB含量极微。检测CK的不同亚型对鉴别CK增高的原因有重要价值。

【参考值】①CK-美眉:94%~96%。②CK-MB:<5%。③CK-BB:极少或无。

【临床意义】

1.CK-MB增高

1)AMI:AMI早期诊断的灵敏度明显高于总CK,其阳性检出率达100%,且具有高度的特异性。其灵敏度为17%~62%,特异性为92%~100%。发病后3~8h增高,9~30h达高峰,48~72h恢复正常水平。与CK比较,其高峰出现早,消失较快,对诊断发病较长时间的AMI有困难,但对心肌再梗死的诊断有重要价值。另外,CK-MB高峰时间与预后有一定关系,CK-MB高峰出现早者较出现晚者预后好。

2)其他心肌损伤:心绞痛、心包炎、慢性心房颤动、安装起搏器等,CK-MB也可增高。

3)肌肉疾病及手术:骨骼肌疾病时CK-MB也增高,但CK-MB/CK常小于6%,以此可与心肌损伤鉴别。

2.CK-美眉增高

1)AMI:对诊断早期AMI较为灵敏。CK-美眉3/CK-美眉1一般为0.15~0.35,其比值大于0.5,就可以诊断为AMI

2)其他:骨骼肌疾病、重症肌无力、肌萎缩、进行性肌营养不良、多发性肌炎等CK-美眉均明显增高。手术、创伤、惊厥和癫痫发作等也可使CK-美眉增高。

3.CK-BB增高

1)神经系统疾病:脑梗死、急性颅脑损伤、脑出血、脑膜炎时,血清CK-BB增高,CK-BB增高程度与损伤严重程度、范围和预后成正比。

2)肿瘤:恶性肿瘤病人血清CK-BB检出率为25%~41%,CK一BB由脑组织合成,若无脑组织损伤,应考虑为肿瘤,如肺、肠、胆囊、前列腺等部位的肿瘤。

肌酸激酶异型测定CK-MB主要存在于心肌组织中,可分为MBl、MB22种异型。MB2是CK-MB在心肌细胞中的主要存在形式,当心肌组织损伤时,MB2就会释放出来,导致短时间内血清CK-MB2水平增高。

其检测的适应证:①评价无骨骼肌损伤的心肌梗死。②监测溶栓治疗。③评价不稳定心绞痛病人的预后。

【参考值】①CK-MB1<0.71U/L。②CK-MB2<1.0U/L。③MB2/MB1<1.4。

【临床意义】 CK-MB1、CK-MB2对诊断AMI具有更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明显高于CK-MB以CK-MB1<0.71U/L,CK-MB2<1.0U/L,MB2/MB1>l.5为临界值,则CK-MB异型于发病后2~4h诊断AMI灵敏度为59%,4~6h为92%,而CK-MB仅为48%。另外,CK-MB异型对诊断溶栓治疗后是否有冠状动脉再通也有一定价值,MB2/MB1>3.8提示冠状动脉再通,但与无再灌注的结果有重复现象。

乳酸脱氢酶测定

乳酸脱氢酶(LD)是1种糖酵解酶,广泛存在于机体的各种组织中,其中以心肌、骨骼肌和肾脏含量最丰富,其次为肝脏、脾脏、胰腺、肺脏和肿瘤组织,红细胞中LD含量也极为丰富。由于LD几乎存在于人体各组织中,所以LD对诊断具有较高的灵敏度,但特异性较差

LD检测的适应证:①怀疑心肌梗死以及心肌梗死的监测。②怀疑肺栓塞。③鉴别黄疸类型。④怀疑溶血性贫血。⑤诊断器官损伤。⑥恶性疾病的诊断与随访。

【参考值】连续检测法:104~245U/L。速率法:95~200U/L。

【临床意义】

疾病

临床意义

心脏疾病

AMI时LD活性增高较CK、CK-MB增高晚(8~18小时开始增高),24~72小时达峰值,持续6~10天。病程中LD持续增高或再次增高,提示梗死面积扩大或再次出现梗死;

肝脏疾病

急性病毒性肝炎、肝硬化、阻塞性黄疸,以及心力衰竭和心包炎时的肝淤血、慢性活动性肝炎等LD显著增高;

恶性肿瘤

恶性淋巴瘤、肺癌、结肠癌、乳腺癌、胃癌、宫颈癌等LD均明显增高;

其他

贫血、肺梗死、骨骼肌损伤、进行性肌营养不良、休克、肾脏病等LD均明显增高;

乳酸脱氢酶同工酶测定根据亚基组合不同形成五种同工酶:即LD1(H4)、LD2(H3M)、LD3(H2M2)、LD4(HM3)和LD5(M4)。其中LD1、LD2主要来自心肌,LD3主要来自肺、脾组织,LD4和LD5主要来自肝脏,其次为骨骼肌。由于LD同工酶的组织分布特点,其检测具有病变组织定位作用,且其意义较LD更大。

【参考值】①LD1:(32.7±4.60)%。②LD2:(45.10±3.53)%。③LD3:(18.50±2.96) %。④LD4:(2 .90±0.89)%。⑤LD5:(0.85±0.55)%.。⑥LD1/LD2 :<0.7。

【临床意义】

1.AMI:发病后12~24h有50%的病人,48h有80%的病人LDl、LD2明显增高,且LD1增高更明显,LD1/LD2>1.0。当AMI病人LD1/LD2增高,且伴有LD5增高,其预后较仅有LD1/LD2增高为差,且LD5增高提示心力衰竭伴有肝脏淤血或肝衰竭。

2.肝脏疾病:肝脏实质性损伤,如病毒性肝炎、肝硬化、原发性肝癌时,LD5升高LD5>LD4,而胆管梗阻但未累及肝细胞时,LD4>LD5。恶性肿瘤肝转移时LD4、LD5均增高。

3.肿瘤:恶性肿瘤细胞坏死引起LD增高,且肿瘤生长速度与LD增高程度有一定关系。大多数恶性肿瘤病人以LD5、LD4、LD3增高为主,且其阳性率LD5>LD4>LD3。生殖细胞恶性肿瘤和肾脏肿瘤则以LD1、LD2增高为主。白血病病人以LD3、LD4增高为主。

4.其他:骨骼肌疾病血清LD5>LD4;肌萎缩早期LD5升高,晚期LD1、LD2也可增高;肺部疾病LD3可增高;恶性贫血LD极度增高,且LD1>LD2

本文标题:心肌酶的临床意义-老年正常高值血压患者抗氧化酶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本文地址: http://www.61k.com/1071618.html

61阅读| 精彩专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苏ICP备130363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