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阅读

三国两晋南北朝历史-两晋南北朝的历史人物-石虎-的简介?

发布时间:2017-11-01 所属栏目:文化大革命

一 : 两晋南北朝的历史人物-石虎-的简介?

两晋南北朝的历史人物-石虎-的简介?

两晋南北朝的历史人物-石虎-的简介?的参考答案

石虎,字季龙,生于晋惠帝元康五年(295年),卒于晋穆帝永和五年(349年).上党武乡县(山西榆社县北)人,石勒的侄儿,十六国时后赵皇帝.

石虎的父亲早逝,从小随母亲生活,由后赵皇帝石勒的父亲抚养,故有人称石虎系石勒之弟.当石勒被拐卖到山东时,石虎随母仍留在山西.此后,由于西晋末年战乱迭起,石虎与石勒失去联系,直到永嘉五年(311年),兄弟二人才得以重新见面.是年,石虎17岁.

石虎作战英勇,弓马娴熟,深得石勒赞赏,被封为征虏将军.石虎也因此全力以赴为石勒建立后赵政权东征西讨,立下汗马功劳,同时他对汉族采取民族灭绝政策“至于降城陷垒,不复断别善恶,坑斩士女,鲜有遗类.”,严重激化了胡汉矛盾.用石虎后来的话说可谓“端拱指授”、“躬当矢石”.

石勒称赵王后,封石虎为单于元辅,都督禁卫诸军事,加侍中、开府,后又封为中山公.石勒称帝后,任命石虎为太尉,守尚书令,进封中山王,食邑万户.此时,石虎满以为自己功高他人一等,石勒称帝后必能充任大单于,没想到只被封为单于元辅,大单于之职为石勒之子石弘所得,石虎开始对石勒不满,他曾对子石邃说:“成大赵之业者,我也.大单于之望实在于我,而授黄吻婢几,每一忆此,令人不复能寝食”,并进而产生了石勒死后反叛思想“待主上晏驾之后,不足复留种也”.后赵延熙元年(333年),石勒死,石虎果然尽杀石勒重臣,并派子石邃率军捉拿石勒太子大雅,只缘担心舆论对自己不利,才扶大雅做傀儡皇帝,自任丞相、魏王,掌管后赵实权,并将石勒的文武大臣改做丞相闲职,任用自己亲信功将担任要职.然而,石虎并不以此满足,力图称王称帝.

面对石虎的侵凌,石勒亲属不甘受辱,曾联兵反抗.先是石勒妻刘氏与子彭城王石堪计谋除石虎,以免后赵国落入石虎手中,造成“养虎自残”的悲剧.针对当时石勒旧巨大多受贬在京外,京城旧属又被石虎死死控制难以起事的状况,准备携王室离京到兖州(山东郓城)以廪丘为根据地,扶石勒子南阳王石恢为盟主,宣太后诏今,号召各地牧守联合起兵从京外发动进攻,讨伐石虎.但由于各种原因,最终计划未成,刘氏、石堪被杀.镇守洛阳的石朗和镇守长安的石生闻讯即联兵起来讨伐石虎,亦被石虎所败.东晋咸康元年(335年),在灭掉石勒子弟的反抗后,石虎自立为王,称大赵王,年号建武,将国都从襄国(河北邢台西南)迁到邺(河北临漳县西南).同年,石虎将大雅及其弟弟、母亲全部杀死,石勒亲属势力消灭殆尽.咸康三年(337年),石虎改称大赵天王,永和五年(349年)改称赵皇帝,最终取代了石勒赵国.

石虎称帝后,采取了一系列加强统治的措施.首先加强农业生产.十六国时期,北方战乱不断,农业生产遭到破坏,粮食供应成为统治者能否维持统治的关键问题.为此,石虎采取各种方法屯集粮食.他先派官员带领百姓开展屯田,发展农业生产,“使典农中朗将王典率众万余屯田于海滨”,“自幽州东至白狼,大兴屯田”.屯田外,还注意屯粮,备赈灾荒.将收集到的粮食,依傍河岸建仓储存,减少百姓转运的劳烦.此外,下令犯罪者可以粮赎刑,并将这些粮食储存起来,等到灾年,下令开仓赈民供种,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如咸康元年(335年)冀州郡遭受冰雹袭击,大秋作物受到极大损害,石虎一面下书自责,一面派御史发水边粮仓的麦子给农民作种子.受害严重地区,农民可以免一年劳役,以便有时间从事田间劳动.同时,针对将刑徒配作劳工大修冶炼、民怨载道的情况,石虎下令“自今罪犯流徙,皆当申奏,不得辄配也.”禁止把罪犯配作大修冶炼,而“京狱见囚,非手杀人,一皆原之.”使一部分囚徒转变为农业生产劳动力,发展粮食生产.此外,为确保生产,石虎仿效历代皇帝,亲自在桑栏梓园耕籍田,对地方官吏不修田地农桑者予以贬斥.长乐、卫国的守宰就因不开耕地、不修农桑受到贬职的处分.

在发展农业生产的同时,石虎还注重整顿吏治,进一步推广儒家思想,使之成为统治的思想基础.儒家思想从汉武帝开始成为统治者的正统思想被历代尊崇.十六国政权中仰慕汉学、推荐儒教者不少,石赵政权就是其中之一.石勒在位时,曾设置大小学博士,推广儒学.石虎即位,重新设置国子博士、助教,下诏命郡国立《五经》博士,又遣国子博士到洛阳写经,于秘书省校中经,命国子祭酒聂熊注《毂梁春秋》做为学校读本,借以推广儒家思想.

从三国曹魏开始,吏部选官皆以九品官人法为基础.石虎对之沿用不改,并进一步加强.在他看来,“魏始建九品之制,三年一清定之,虽未尽弘美,亦缙绅之清律,人伦之明镜.”为此,即位之初,他就下令吏部以九品官人法选拔官吏,然后由中书省、门下省宣布名单,被宣布者方可任用为官.诏令同时规定“铨衡不奉行者,御史弹坐以闻.”惩罚那些贪赃枉法、徇私舞弊的选官之官,保证九品官人法的严格执行.他罢免了舞弊枉法的吏部郎中魏奂为庶人,任用亲信做吏部郎中以整顿吏治.针对当时豪强逞势、贿赂公行的状况,石虎选殿中御史李矩为御史中丞,整顿豪强百官,对皇亲国戚的违法行为,石虎亦予以惩治.燕公石斌整日沉溺在狂饮田猎中,对边疆防卫置之不理,石虎得如此事大怒,杖打石斌,并派主书礼仪监管之.石斌不满礼仪的监管,杀死礼仪,石虎即派尚书张离追拿石斌,鞭笞300下,免官归第,同时诛杀石斌亲信十多人.义阳公石鉴镇守关中,加重赋税和劳役,关中百姓怨声载道.石虎闻知后,将石鉴调回京城,另调石苞镇守长安,以安关中民心.经过整顿,吏治有所好转,贪官污吏横行霸道的局面有所改变,连石虎自己也有感触,“朕闻良臣如猛兽,高步通衢而豺狼避路,信矣哉.”

十六国时期,各国战争不断.石虎即位后,首先出兵北线进攻辽西鲜卑段辽.他封王华为渡海将军、桃豹为横海将军从海路率十万军队,陆路由龙骧大将军支雄、冠军将军姚弋统步兵十万做前锋,海陆两路进攻段辽,石虎本人领军做后援.陆路支雄军长驱入蓟,段辽的渔阳(河北蓟县西南)太守马鲍,代(河北蔚县)相张牧、北平(河北遵化)相阳裕、上谷(河北怀来)相侯龛等40余城首领相率投降石虎,段辽逃奔密云山.其左右长史刘群等封府库投降石虎.石虎军乘胜追杀,抓获段辽母妻,斩辽军碱千人,段辽单骑逃走.后派子乞特真上表及名马表示臣服.石虎获胜后,将段辽的三千万户迁到内地的雍、司、兖、豫四州,从中选拔了一些有才能的人为官,充实了石赵政权实力.派抚军李农为使持节监督辽西北平军事、守卫东北门户.

在南线,石虎派夔安为征讨大都督,领兵七万进攻东晋的荆扬.其中石闵军和朱保军分别击败晋军.张贺度军攻陷邾城(湖北黄冈县),晋将黄冲、历阳太守郑进领兵投降,夔安掠东晋民户七万而还.经过南征北战,石虎的势力不断加强,后赵国的盈疆界也不断扩大,鼎盛时有“十州之地”.

石虎即帝位后,以太子石邃处理尚书上奏之类的一般事务,自己负责选派牧守、祀郊庙、决定征战、刑断等.石邃掌管政务后,整日沉溺于荒淫酒色、骄横无道,游荡田猎.石邃负责处理的尚书奏事因不合石虎心愿,受到石虎的责骂、杖捶,一月之内就有三次.石邃由此非常愤恨,秘谋杀石虎.他曾对中庶子李颜说过要行冒顿之事,让李彦与他同举.此事被石虎发觉,石邃遭到杀生之祸,全家26人,宫臣200余人同时被杀.此后,石虎将石宣立为太子.

石虎生性残忍,发家前,不仅用残酷的手段先后杀死两位妻子,即使在军队中如果遇到与他一样强健的战士,他会以打猎戏斗为由,借机将对手杀死,以解心头之快;战斗中,对俘获的俘虏,不分好坏,不分男女一律坑杀,很少有俘虏生还.称帝后,本性不改,穷奢极欲,劳民伤财,大肆营建宫殿,百姓的劳役负担超过任何一代.石虎将都城迁到邺后,又特地派人到洛阳将九龙、翁仲、铜驼、飞廉转运到邺装点宫殿.在邺城,石虎又修建台观40多所,又营建长安、洛阳的宫殿,两地服役的人有40多万.为征讨前燕,石虎令司、冀、青、徐、幽、并、雍兼已免除徭役之家五丁取三、四丁取二;为了征讨战争,石虎又命黄河以南四州之内的人民准备南下进攻的装备,要求并、朔、秦、雍准备向西攻讨的物质.各州为石虎征战造兵器的就有50万人,近100万人口脱离农业在外为石虎服劳役、军役,剩下只有3/10的人口在从事农桑生产.征发来的百姓,动辄遭到杀生之祸.据载,在征调做船夫的17万人中,就有1/3遭杀害.石虎还有意“苦役晋人(汉人)”,扩大胡汉民族矛盾:“时沙门吴进言于季龙曰:‘胡运将衰,晋当复兴,宜苦役晋人以厌其气.’季龙于是使尚书张群发近郡男女十六万,车十万乘,运土筑华林苑及长墙于邺北,广长数十里……暴风大雨,死者数万人.”这种刻意扩大民族矛盾的做法,进一步埋下了日后民族大屠杀的祸根.

征调劳役、军役之外,石虎又强令百姓五人出车1乘、牛2头、米15斛、绢10匹,为征战备物,如有违令不征者,以斩论处.在此严酷统治下,百姓只好卖子以充征调,不足者就亲自应征调.沉重的劳役、征调负担,造成石赵国道路上“死者相望”的凄凉境象.

劳动者在死亡线上挣扎,统治者却是荒淫无度.石虎曾在襄国造太武殿.殿基高2丈8尺,东西75步,南北65步,全殿饰以漆瓦、金铛、银楹、金柱、珠帘、玉壁,极尽华丽之能是.为打猎需要,石虎派司虞中朗将贾霸车工匠四千人,在东平的罔山造猎车千乘.这种猎车辕长三丈,高1丈8尺,置高1丈7尺;同时造格兽车40乘,车上又加建二层楼.猎场南起荥阳、东到阳都,派有御史管理,不允许百姓打猎场内的禽兽,如有违者,罪至大辟.御史又仗势欺人,擅弄威权.民间有美女、好的牛马,如果求之不得,就诬谄其犯猎兽罪而遭大辟,百姓死者无数.石虎还滥增女官二十四等,东宫设官十二等,公侯诸国70有余,设女官九等.民间20岁以下,13岁以上的三万多女子被征,分为三等之弟配给官吏.郡县官吏又仗御旨,在人之妻九千余人,致使一些不甘受欺的妇女不得不自杀亡身.统治者穷奢极欲,百姓聊天生路,石赵国阶级矛盾空前激化.

阶级矛盾激化的同时,石赵统治阶级内部也发生了内讧.最早时,太子石宣采纳右仆射张离建议,削减诸侯兵员收归自己统领.这一举动引起诸王的不满,内讧由此萌生.

先是,石虎派太子石宣与石宣弟石韬轮流审阅尚书奏事、审决生杀之事和任免官吏事项,不必启奏.司徒申钟劝谏石虎,认为任免官吏、决定刑罚是国家的重大决策,不该委托他人,太子虽为国家皇储,也不应干涉政治,而且二政分权,祸必从中来.他又以石邃之事谏石虎,宠任不道之人,必害国害民.对此建议,石虎不予置理,仍用石宣、石韬轮流视政.石宣自以为自己是太子,不愿石韬与己地位等同,加之石韬自建宣光殿,规模宏大,仅梁长就达九丈,石宣见此后异常愤怒,认为这是石韬借建殿压他这个太子,遂令人杀死工匠,截去大梁.后石韬又将梁加长到10丈,石宣得知,气愤异常,他以石韬的国邑作酬报派人杀石韬,并侍机杀石虎夺权.结果阴谋败露,石虎杀死石宣妻室子弟29人,部下300人,宦者50人全部被车裂支解,东宫卫士谪配梁州.这些人行至雍城(陕西凤翔县南)后,高力督梁犊率众起义,秦雍间城戍无不摧陷,起义队伍直入长安,人员增到10万.石虎急派李农带军镇压但被打败,只得起用羌族姚弋仲和氏族符洪部才镇压了起义.

激烈的阶级矛盾、残酷的宫廷斗争,使石虎只能在惊恐不安中度日,终于在晋穆帝永和五年(349年)因愁恐而死,终年54岁.

他采取了一些措施巩固政权,如粮食储备政策、九品选官制,对吏治的整顿等一系列措施又缓和了矛盾,使其能在北方战乱的局面下维持住一段时期的统治, 但其奴役汉人,激发了民族矛盾,并惨无人道地虐杀汉人.

上述评论对石此人过于宽容,完全没有突出石虎主要的事情.他这个人就是一个十足的恶棍,差一点亡华的暴徙.

仅据《晋阳秋》残本载:

“胡皇”石勒一次就屠杀百姓数十万,诸晋史中也有大量屠杀记录,屠杀在数个州开展.到了石虎更加残暴.他跟一条毒蛇一样,脑筋里只有三件事,一是淫欲,二是杀戮,三是享乐.

石虎发男女十六万,运土筑华林苑及长墙于邺北.时逢暴雨,漳水水涨,死者数万人;他已有多处宫殿,还不满足,又驱汉丁四十余万营洛阳、长安二宫,造成尸积原野;修林苑甲兵,五十万人造甲,十七万人造船,死亡超过三分之二;夺汉女五万入后宫肆意变态凌杀污辱之行,其间由于负妇义夫的反抗,死者不计其数;从长安到洛阳再到邺城,成汉的使者见到沿途树上挂满上吊自杀的人,城墙上挂满汉人人头,尸骨则被做成“尸观”,恐吓世人,数万反抗将士的尸体被弃之荒野喂兽;血腥屠杀和残酷的民族压迫,北方汉人锐减至六七百万,造成赤地千里的景象;人口的大量减少,土地的大量荒芜,傍之虎狼等野兽成群出现繁殖.

石虎将邯郸(一说临漳以南)以南中原地区,数万平方公里土地划为其狩猎围场,创全人类有史以来的吉尼斯世界记录.规定汉人不得向野兽投一块石子者,否则即是“犯兽”,将处以死罪,被杀或被野兽吃掉的人不计其数,汉人的地位竟连野兽都不如.住在“富丽堂皇”宫殿里的石虎,竟笑曰:“我家父子如是,自非天崩地陷,当复何愁?”当时“北地沧凉,衣冠南迁,胡狄遍地,汉家子弟几欲被数屠殆尽.”

以至于到冉闵灭羯赵的时候,中原汉人大概只剩下400万(西晋总人口2000万,北方发达地区大概1200万),冉闵解放邺都后一次解救被掳掠的汉族女子就达二十万.

二 : 晋北游(三)刘长林

晋北游(三)刘长林

诗曰:蜿蜒千里明长城,抗敌御侮曾立功,一纸备战命令下,支解砌筑防空洞。又曰:巍峨长城雁门关,壮士征战人未还,赤胆忠心杨家将,不教辽兵度燕山。十月九日早饭后,我们驱车奔向雁门关。临近雁门关,路过1个村落,名叫“新广武”。这里山势平缓,长城被公路拦腰切断,右面较高的山坡上城墙被拆得块砖不留;左面是起伏连绵的丘陵,拆得七零八落的长城都没了城砖,虽然支离破碎,好似一段段伤残的土龙,但仍然能看出当年巍峨壮观的迹象;路边的1个类似瓮城的小围子保存的比较完好,墙头的枯草在微风中摇曳;进入里面看到一片民居,大都破落不堪,很多大门都是铁将军把门,不宽的街上几乎见不到人。小河边的河滩上,一块收割过的地里,几头小毛驴懒散的晒太阳。面对着古老静谧的景象,嘟嘟的老师(胖舅父)让他拿出速写本子认真的画起来;我们几个在周围散步观景。不久,一位老农扛着锄头回来,原来是刨玉米根子做柴烧,我们便跟他聊起来。提起这段长城,老爷子气愤地说:“老祖宗留下的城墙好着呢,好漂亮!”“那怎么成了现在的断壁残垣呢?”我好奇的问了一句,“咳,先是当兵的拆个乱七八糟,后来老百姓也跟着拆。”“那是哪年的事?”我又追问一句。“备战那年。”老汉依然忿忿地答道。我愕然了——我也经历了那个年代而且差一点被定为破坏备战呀!“那些砖哪里去了?”“埋在山里了,这下面都是呢!”“防空洞!”我恍然大悟:原来历经明、清、民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都保存完好的长城,竟然毁灭在那场举世闻名的文化大革命中!“天下九塞,雁门为首。”“九塞尊崇第一关”雄关依山傍险,高踞沟注山上,是大雁南下北归的主要中部通道之一。东西两翼,山峦起伏。山脊长城,其势蜿蜒,东走平型关、紫荆关、倒马关,直抵幽燕,连接瀚海;西去轩岗口、宁武关、偏头关至黄河边。关有东、西二门,皆以巨砖叠砌,过雁穿云,气度轩昂,门额分别雕嵌“天险”、“地利”二匾。东西二门上曾建有城楼,巍然凌空,内塑杨家将群像。巍晋北游(三)刘长林雁门关巍恒山,沿代县北境逶迤绵延。蜿蜒于山巅的内长城,犹如玉带联珠,将雁门山、馒头山、草垛山联成一体。它北依雁北高原,南屏忻定盆地。著名的雁门古塞就建筑在峻拔的雁门山脊。雁门山,古称勾注山。这里群峰挺拔、地势险要。自建雁门关后,更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它“外壮大同之藩卫,内固太原之锁钥,根抵三关,咽喉全晋”。相传每年春来,南雁北飞,口衔芦叶,飞到雁门盘旋半晌,直到叶落方可过关。故有“雁门山者,雁飞出其间”的说法。雄关雁门,居“天下九塞”之首。从战国时期的赵武灵王起,历代都把此地看作战略要地。赵置雁门郡,此后多以雁门为郡、道、县建制戍守。雁门关之称,始自唐初。因北方突厥崛起,屡有内犯,唐驻军于雁门山,这里“东西山岩峭拔,中有路,盘旋崎岖,绝顶置关,谓立西径关,亦曰雁门关。”后经五代十国、宋、辽、金、元晋北游(三)刘长林雁门关约四百余载。元朝设千户所,关城被毁。明代吉安侯陆享于洪武七年(1374)自监民工筑新关于旧关东北十里处的要道。南距代城县四十余里,北邻广武古城二十一里,地势更为险要。该关城,周长二里,墙高二丈,石座砖身,雉堞为齿,洞口三重,曰东门、西门、小北门。东门上筑楼台,曰雁楼,门额嵌石匾一方,横书“天险”。西门上筑有杨六郎庙,门额嵌石匾一方,横书“地利”。小北门未设顶楼,但砖石结构,格外雄固。门额石匾横刻:“雁门关”三字。洞门两侧镶嵌砖镌楷书检联:“三关冲要无双地,九塞尊崇第一关。”东门外北侧建(www.61k.com]有“靖边寺”祀战国时代的军事家赵将李牧。整个关城建筑,虎踞龙盘,雄伟壮观。明清以后,关城虽屡有重建,但随着我多民族统一国家疆域的逐步形成,内长城作为“内边”的作用已经失去,所属的雁门雄关也随之荒废。现在恢复为著名旅游景点。释迦塔全称佛公寺释迦塔位于山西省朔州市应县城西北佛宫寺内,俗称应县木塔。建于辽清宁二年(公元1056年),金明昌六年(公元1195年)增修完毕。是中国现存最高最古的一座木构塔式建筑。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级景点。与意大利比萨斜塔、巴黎埃菲尔铁塔并称“世界3大奇塔”。晋北游(三)刘长林

此景难得

晋北游(三)刘长林

断壁残垣,满目凄凉

晋北游(三)刘长林

这个民居挺好

晋北游(三)刘长林

义愤填膺

晋北游(三)刘长林

颓败墙垣,若干年后,将永远消失。

晋北游(三)刘长林

老令公英姿勃发

晋北游(三)刘长林

天下第一关

晋北游(三)刘长林

雄踞雁门山

晋北游(三)刘长林

晋北游(三)刘长林



无坚不摧

晋北游(三)刘长林

势不可挡

晋北游(三)刘长林

固若金汤

晋北游(三)刘长林

雄伟壮丽

晋北游(三)刘长林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晋北游(三)刘长林

冬日暖阳

晋北游(三)刘长林

应县木塔

晋北游(三)刘长林

名不虚传



佛门净地



心无旁骛

晋北游(三)刘长林
沐浴夕阳


转载自刘长林博客(2015-01-1314:33:46)

三 : 每次读两晋南北朝历史都因人物繁多而读不下去,怎么办?

四 : 揭秘两分钟看历史:魏晋南北朝地图变迁【图说】

12人探索网摘要:网站小编据网络最新关于“揭秘两分钟看历史:魏晋南北朝地图变迁【图说】”资料整理发布相关内容!

南北朝地图 揭秘两分钟看历史:魏晋南北朝地图变迁【图说】

南北朝地图 揭秘两分钟看历史:魏晋南北朝地图变迁【图说】

3、南梁、东魏、西魏全图

南北朝地图 揭秘两分钟看历史:魏晋南北朝地图变迁【图说】

南北朝地图 揭秘两分钟看历史:魏晋南北朝地图变迁【图说】

61阅读提醒您本文地址:

五 : 材料二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我国西部和北部少数民族受汉族先进文

试题详情

材料二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我国西部和北部少数民族受汉族先进文化的影响不断内迁,大量南下的少数民族与汉族人民在黄河流域杂居相处,彼此交往。他们在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方面,相互渗透,取长补短。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汉时期“西部的贸易和交流频繁”与什么历史事件有关?在北方边境主要与哪个少数民族战争不断?(2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在内迁的各族中哪一民族为革除落后习俗、吸收汉族先进文化而进行了改革?改革的影响如何?(3分)

(3)请你谈谈民族关系与社会发展的内在联系。(1分)



试题答案
【答案】(1)丝绸之路的开辟或者张骞通西域(1分)。匈奴(1分)。(2)鲜卑族(1分)。有利于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促进了北方各族社会的进步;加快了北方民族大融合的进程(答出二点即可,2分)。(3)良好的民族关系能促进社会的繁荣发展(意思相近即可,1分)。【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古代民族关系的史实。西汉时期“西部的贸易和交流频繁”与丝绸之路的开辟有关,在北方边境主要与匈奴的战争不断。在内迁的各族中鲜卑民族为革除落后习俗、吸收汉族先进文化而进行了改革。改革的影响:有利于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促进了北方各族社会的进步;加快了北方民族大融合的进程。民族关系与社会发展的内在联系:良好的民族关系能促进社会的繁荣发展。
本文标题:三国两晋南北朝历史-两晋南北朝的历史人物-石虎-的简介?
本文地址: http://www.61k.com/1071481.html

61阅读| 精彩专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苏ICP备130363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