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阅读

三国演义评书-影评:新三国演义72

发布时间:2018-05-09 所属栏目:诗歌

一 : 影评:新三国演义72

影评《新三国演义》

《新三国演义》是按罗贯中所著的名著《三国演义》所拍成的。看了《新三国演义》让我明白了不少,颇有感慨。

为何导致三国时期的出现?

影片开篇便告知:“东汉末年,黄巾起义在爆发后的第八个月,即告平息,但积重难返的大汉王朝却并没有重获生机。公元189年,14岁的汉少帝刘辨继位,执掌外戚势力的大将军何进为了彻底剿除宦官势力听信袁绍的意见,密令董卓统军进京。三国,这个长达一百多年混乱纷争的时代,就这样拉开的序幕。”

由此可见,导致混乱三国时期的原因有三:

其一是大汉腐朽。孔子曰:“夫君者舟也,人者水也。水可载舟,亦可覆舟。”黄巾起义,其本质是农民起义。试想假如大汉王朝不腐朽,政治清明,人民安居乐业,社会稳定太平,农民还会冒着生命危险去起义吗?谁不想安安心心过好日子啊!不难看出,定是有压迫农民、使其不得不起义的原因,才出现这样的情况。这种情况在三国中曹操给了一个最为精准的诠释——饿殍遍地、虎狼横行、山河破碎、民不聊生。很显然,主要原因就是民不聊生。试想,活都没法活下去了,还会遵守什么法律,还会行使什么道德吗?甚至都易子而食了。如果国家不腐朽,发放足够的赈灾粮,何至于此呢?

其二是幼主继位。纵观古今,不少王朝的祸乱,与幼主继位有关。因为幼主,没威望、没能力、没实权,也不可能有实权。而此时,国家大权往往都在国家大臣或者太后手中。这时的皇帝,往往都是一个摆设。而国家大权一旦落在不安好心的贼人手中,就难免造成社会动荡。

其三是决策失误。由于袁绍家族四世三公,威望颇高,导致何进采纳了他的建议,密令董卓进京。然而,威望颇高的袁绍却是中看不中用,没有远见卓识。虽彻底剿除了宦官的势力,却引虎驱狼,其结果比原来更糟,对国家的影响比原来更大。

三国初期,汉庭虽败犹存。董卓依靠西凉军骁勇善战,掌握大汉政权,却为何惨死义子戟下?

死于义子戟下的“尚父”

被张飞称为“三性家奴”的吕布是自号“尚父”董卓的义子。董卓的义子吕布被诸位诸侯成为董卓麾下的第一员战将。先前,吕布曾拜丁原为义父,可董卓用一匹赤兔宝马,便将吕布招来,成为了吕布的第二任义父。被世人赞誉的“人中吕布”得到“马中赤兔”后,对董卓,那是言听计从。可为什么董卓会死于吕布手下呢?

这要从董卓这个人来看了,他呀,不聪明。

马以换忠,不智。试想,用赤兔马换来的衷心,可信吗?董卓自以为自己用了一匹赤兔马,换来了吕布,且拜自己为义父,吕布就尽忠于他。谁想,结果,自己的性命也被他夺去。防人之心不可无。如果他多一些警惕,始终怀有防人之心。兴许,也就不会这样死了。

贪图虚名,不智。董卓进京彻底剿除宦官势力后,就呆在京城不走了。他官

称相国,却依旧不甘于此。进而自称尚父,尽管已经掌握朝廷大权,可他人不知足,欲为九五。结果在称帝之日,被义子吕布诛杀于正阳宫门外。既然已经掌握国家军政大权,何必需要那些虚名,相国一职足矣。

沉迷美色,不智。董卓为何会被吕布所杀,很大程度上,都是因为貂蝉。倘若他把貂蝉赏给吕布,想必吕布将对他更加忠心,怎会死于吕布戟下?俗话说:英雄难过美人关。但是,如果英雄沉迷于美色,那也必然颓废。古今中外,这样的事情也不少见,殷商纣王与妲己,曾创造开元盛世的唐玄宗李隆基“三千宠爱于一身”地爱杨贵妃??

如此一来,董卓不死,都难啊??

董卓之死,哀之不智,那十八镇诸侯盟主袁绍又是如何?

“四世三公”的庸主

“河北袁绍,祖上四世三公,兵精粮足,虎踞千里冀州,而且图谋天下,他算得上的英雄了。”“袁绍,色厉而胆薄,优柔寡断,做大事而惜身,见小利而忘义,绝非英雄。”这是曹操和刘备在煮酒论英雄时的一段对话。曹操一语道破袁绍庸之所在。

“袁绍是个多疑寡断之主,他进而畏惧,退而贪利。临敌时,是五分把握他不战,七分把握也不战,非等到十分把握了,他才全力一战。”荀彧随曹操打徐州的时候,与程昱分析形势时这样评价袁绍,“军机瞬息万变,哪有十分把握的机会。”荀彧还说:“用兵就是用险,无险就无胜。”而袁绍却完全不懂得这个道理,仅仅一个是否出兵的问题,竟然被田丰和许攸弄得一会儿战,一会儿不战。袁绍是如此容易的改变主意,多么的没有主见啊!

更有甚者,当曹操进军徐州的时候,刘备遣使面见袁绍,请他出军相助。在当时看来,刘备牵制曹操二十万大军,曹操根据兖州城空虚。如袁绍出兵相助,攻袭兖州,曹操必将大败。然而,袁绍竟然因为自己的小儿子患病,痛哭流涕,声称如果小儿有什么不测,他也不活了,而且拒不出兵相助刘备。贻误了大好战机。此主,哪有把三军将士的性命放在眼里。既为人主,怎能随意妄说“不活了”?这是怎样的对战士性命于不顾,这是怎样的对江山社稷于不顾,这是怎样的轻浮,又是怎样的自私。要知道,群龙无首将犹如一盘散沙。由此足可见袁绍没有深谋远虑,不知轻重缓急,心神易被小事所乱。

最后袁绍与曹操决战的时候,谋士许攸的建议他一个也没有听取。

“主公不可大意呀!”

“看我如何戏他!”

这一个简单的对话,足见袁绍是多么的自信啊!世人皆知曹操阴险奸诈,而袁绍呢?看似好不惧他,相当的自信,实际上,这是他轻敌、自负的表现。看似胜负已定,但毕竟还没有战胜啊!战还未开,仗还未打,就先下结论,自以为胜利,殊不知,一切就有可能。周瑜能用五万兵力打得曹操八十三万大军落荒而逃,这次战役又是否会有变数呢?没有打,谁也不知道。如此轻浮、大意、优柔寡断的他,纵使是四世三公,也是名不符其实,徒有虚名罢了??

董卓奉密旨入京,也是拜袁绍所赐。当年何进就是听了四世三公袁绍的建议,这才惨死沙场,还弄得董卓祸国殃民,独断朝纲。看似四世三公,却如此地没有远见卓识。可是,看似是宦官之后的曹操,却能一眼看出董卓之祸大于宦官之祸

十倍,并认为袁绍之计为引虎驱狼之计。俗话虽是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儿打地洞。”但我觉得,这话在这里并不合适,这也并不能说明宦官之后就不能成就大业,四世三公之后就一定能成大业。事实证明,四世三公袁绍,智谋远不及宦官之后曹操,而且在决战中,具备绝对优势的袁绍,却败给了宦官之后曹操。

不难看出,四世三公的袁绍,也是一个庸主!

董卓不智袁绍庸,世人都说刘备是仁义之君。水镜先生也曾说:“世有卧龙、凤雏,二人得一,便可安天下。”那为何刘备既有卧龙,又有凤雏,却为成大业呢?

深受世人看好的刘备,为何未得天下?

俗话说:“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人在此中的影响绝非一般。

刘备被称作是仁义之君,一生以仁义为生存之本。深得民心。表面上,陶谦让徐州给刘备,他拒绝不要;刘表让荆襄九郡,他也拒绝不要。实际上,他想要,可他此时心怀大志,坚信得天下必先得人心,因此,拒绝。

他因为仁义爱民,请诸葛亮出山,留住了庞统。此有助于刘备之大业。此外,在吸引贤材及百姓口碑等方面有诸多益处。

庞统说:“我家主公以仁义立身,也会以仁义误事啊!”

的确,刘备也因为仁义,失去了良好时机。诸葛亮隆中对时,就已经帮刘备确立好了成大业的三步走战略方针。其中,第一步便是取荆襄九郡。然而,当刘景升欲献荆襄九郡给刘备时,他却因为仁义屡次拒绝了。至此造成了战略上的一次转折,逼得他联吴抗曹,还弄得险些全军覆没。

然而,仁义也在这时体现的淋漓尽致——刘备出逃江夏的时候,新野全城十八万的百姓居然全部弃家弃城跟随刘备,并说:“刘皇叔到哪,我们就跟到哪。只要跟定刘皇叔,我们就有好日子过。”刘备的仁义,在此时并不对他有利,反而被百姓迁移速度所拖累,差点全军覆没。

他因为仁义留下了庞统,也因为仁义失去了庞统。刘备在图取西川时,庞统给了刘备上中下三策,上策是“趁刘璋尚未反目,速令黄忠、魏延率两万精兵星夜攻取成都”。而刘备为了自己的仁义,于是没有采纳,说是上策太急,顾虑出师无名。

欲要仁义则出师无名。于是,庞统舍命换来刘备大军出师之名,可这样一来刘备却丧失一军师。这为后来荆州之失,埋下了隐患。如果卧龙、凤雏俱在,即使关羽傲慢,有军师在,也不至于犯大错,还会丧失荆州吗?正是由于庞统之死,使得诸葛亮一人无法兼顾荆州与益州。(荆州与益州相距太远,古代交通不发达,信息传递不通畅)于是,让关羽驻守荆州,这样,关羽傲慢、轻敌的弊端便显现出来,促使荆州的丧失。荆州之失,成了刘备成就大业的最大问题——出兵不便。

仁义对于刘备,从总体上来说,还是利大于弊的,这也使得刘备有别于其他诸侯。但他伐吴之举,也使他国力,军力大减。对中兴汉室之大业影响甚大。

由于天气炎热,酷暑难耐,刘备便令三军连营驻于林中,使得陆逊七百里火烧连营成功,导致七十万蜀军几乎全军覆没。诸葛亮苦心经营多年,招兵买马,养成如此强悍的军队被刘备弄得几乎丧失殆尽。同时,刘备也被气得奄奄一息,托孤于白帝城。

刘备伐吴,可以看出他兄弟情谊深,但他容易被仇恨冲昏头脑。正如曹操所

说:“不要愤怒,愤怒会降低你的智慧。”另外,伐吴时,刘备开始是屡战屡胜,于是可能有些自傲,因东吴派出从未打过仗的年轻的陆逊为大都督而认为东吴无人而轻敌,七百里连营于丛林以避酷热。谁知陆逊一把大火,大败刘备七十万大军。试想,如果刘备下定决心,先伐魏,后报关羽之仇伐吴。兴许大业可成。

神机妙算的诸葛亮为何也未完成先帝遗愿呢?

诸葛亮是我在三国里最欣赏的文臣,他熟知兵法韬略,自称卧龙,但为人谨慎,稳扎稳打,步步为营,跟随刘备一生,可谓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被水镜先生称作是可安天下之人,可最终却也未成大业,为何?

我认为,有以下几点:

其一便是有几条命令下属没有遵守。

对蜀汉而言,成大业的最大影响在于荆州之失,其根本在于蜀汉内部为建功而竞争。“翼德和子龙在汉中,已经立了大功。众位将军,难道你们就甘心坐在荆州,看着别人杀敌立功吗?”关羽此话,足见其建功心切。以至于没有听从诸葛亮临走时的嘱咐——坚守荆州,同时也没有采纳马良之言。当他得知东吴派书生陆逊接替患病吕蒙的大都督之职时,从荆州仅剩下驻守的一万五千精兵中调取一万精兵助军攻城。从而造成荆州失守,使得即使有诸葛亮在,也终究未完成中兴汉室的大业。

第一次北伐的失败是由于街亭失守,以至于粮道被断,被迫撤军。街亭失守,正是由于马谡不听诸葛亮之言,居高自傲,用兵拘泥于兵法,却不知变通。将两万守军驻于缺水孤山之上,被司马懿毫不费力地一举歼灭。眼看着就要平定中原了,结果大军粮道被断,致使被迫撤军。第一次北伐,就这样失败了。

其二就是有几条重要的建议没有被采纳。

诸葛亮隆中三策刘备早已烂熟于心,可他却两次违反既定的战略方针。 第一次就是刘表给荆州时,刘备拒绝,致使他被迫提前联吴抗曹,几次寄人篱下。尽管还是得到了荆州,但却是东吴借来的,为日后东吴夺取荆州提供了理由。同时也为自己的兴汉大业造成了影响。

第二次就是刘备不听诸葛亮之言,妄自伐吴,致使大败。把本在三国中“大哥”的宝座,拱手让与他人,自己削弱了自己的实力,张飞、黄忠这两位五虎上将死亡。此次伐吴对日后北伐,造成了重大的影响。

其三就是上天助曹不助刘。

诸葛亮出山时,水镜先生叹道:“孔明虽得其主,未得其时。”此言,后来也印证了。记得火烧上方谷那次,上方谷九个月未曾下雨,可当诸葛亮好不容易将司马懿引入绝境,眼看着司马懿全军覆没时,大雨倾盆而下。试想,若不是天降大雨,司马懿必亡,中原必将平定,此次北伐也必将成功。

以上三点,若少一点,诸葛亮都将成就功名大业,真是令人叹息!

尽管诸葛亮未完成兴汉大业,但他依旧令我折服。

首先,他的智慧令我折服。在《新三国演义》中,诸葛亮总是预言于先,能够看透他人所想。浏览文章一目十行,顿时烂熟于心。刘琦引诸葛亮观六和阵法那一次,诸葛亮看完阵法后,便以烂熟于心,并且可以当即背诵。司马懿被困于上方谷火海中是也曾说:“他是天底下最精于运算的人啊!”如果我要是也能如此,何至于成绩如此啊。

其次,他的忠心令我折服。在现实生活中,许多人见利忘义、卖主求荣,甚至出卖自己的灵魂,从古至今,这种人,也并不少见。秦朝有赵高,三国有杨松,近代有汪精卫??可你看看诸葛亮,毕生尽自己所学,辅佐刘备、刘禅。刘备前往东吴成亲时,他怕关羽、张飞兵谏,导致自相残杀,将黄忠魏延等部调离驻地出城。刘备白帝城托孤时,刘备告知诸葛亮,若阿斗能辅佐就辅佐,若觉得他不能成大器也可取而代之,自立川蜀,成绩帝位。而诸葛亮却婉言谢绝。尽管他手握川蜀大军,也未曾有一丝篡位夺权之心,这与魏延比起来,可谓是强魏延百倍千倍啊!

还有他的创新精神也令我折服。木牛流马、诸葛连弩、孔明灯??都是诸葛亮创新精神的体现。可谓是中国的爱迪生啊!

二 : 《三国演义》书评

《三国演义》由清朝作家罗贯中以西晋史学家陈寿的撰写纪传体史书《三国志》改编而成,是一部用故事来诠释如何谱写成功人生的长篇小说。

态度决定一切,心地是否仁慈决定人的好坏。尊刘贬操,是大多数人对《三国演义》的看法。也有人对此说法颇有微词。但是,自做人或弘扬正气的角度,待人宽厚仁慈的刘备理应值得尊敬。

曹操在政治、军事方面,称得上是当行本色。比如,他以少胜多的战役,当属官渡之战。官渡之战,是东汉末年"三大战役"之一,是其奠定统一中国北方基础的战役。东汉献帝建安五年(200年),曹操军与袁绍军相持于官渡(今河南中牟东北),在此展开战略决战。曹操使用谋士许攸的计谋,奇袭袁军在河南封丘西的粮仓,从而击溃袁军主力。可以说,军事家、政治家等头衔,戴在他头上,也不为过;即便如此,要说“好人”,就谈不上了。奸诈狡猾,却是其秉性。

小说是用故事来诠释主题思想的文体,《三国演义》在这方面表现得炉火纯青,堪称世界经典小说的楷模。倘若要说一个人奸诈狡猾,就必须把其奸诈的事例说出来。可是,没有一定语言功底,想要用素材来逐一说明,却并非易事。奸诈,从字面意思,就是狡猾的近义词。狡猾的人,都是善于工于心计者。在《三国演义》中,是如此表现:恨一个人,或要报复一个人,喜怒常显露于色,那只是张飞等武夫、祢衡等文人的特点。但是,对于曹操,就不用此法。他善于利用的,就是借刀杀人。如上所述的文人祢衡,因看不起曹操的为人,半推半就中入驻了曹营。鉴于此,并非省油之灯的曹操,拒绝重用他,只让他当击鼓的小官,以此羞辱他。思想顽固、行事鲁莽的文人,受不了这种羞辱,不止一次公开与曹操作对。为了收买人心,也怕在众目睽睽之下杀了一个文人坏了自己名声的曹孟德,就先把他送给刘表用一段时间,再私下让刘表打发他到杀人如麻、脾气暴躁的江夏太守黄祖那里。果不其然,脾气暴躁的黄祖就在一次战船上设宴,为了一句话,就当场把祢衡杀了。这是曹操借刀杀人的一个小小的事例。其实,曹操的借刀杀人,只是其凶残的一点。猜疑不断,又是曹操的劣根性的一个表现。

在早期逃命时,误杀了杀猪杀羊来招待他和陈宫的吕伯奢一家之后,当了魏国的皇帝的他,居然杀了呕心沥血地为他治头痛病的一代名医华佗。用人时,想方设法收买,不惜一切代价;如若不用或惹怒了他,则会斩尽杀绝。至此,对有人尊曹操为“奸雄”的说法,不敢苟同。“奸”,安在其身上,名副其实;但是“雄”,即英雄品质,在曹操身上,却荡然无存。英雄品质定义为:无私忘我,不辞艰险,为人民利益而英勇奋斗,人品好,令人敬佩的人。在徐州屠城的曹操,是“宁可我负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负我”的人,如若真的统一了中国,又无疑为如秦始皇般的暴君。假如不把曹操这种卑劣的品质说出来,势必会误导后生们去效仿其自私自利、心狠手辣的品行。若大家皆如此,民生问题怎么能实现?共建和谐社会必将成为一句空话!《三国演义》中,曹操的才能和胆识无可厚非,但是人品却很难让人恭维。《三国演义》中,人品公认最好的,应当数刘皇叔刘备。

刘备谋略和胆识都不能与曹操媲美,可是其仁慈宽厚的人品,忧国忧民的抱负,就连博学多才、隐居山野的诸葛孔明也被他真诚的泪水感动了。让刘备感动的谋士和大将,又岂止诸葛孔明一人呢?雏凤庞统、关羽、张飞、赵云、马超和黄忠等,都是被刘备德感化而前来的投奔的。但是,刘备最大的缺点就是做事优柔寡断且太妇人之仁了,失去很多机会。假如他有孙权的一点果断,那么蜀国的命运就得改写了。蜀国的失败,其根本原因为丧失原则,感情用事所致。刘备素喜感情用事,他的手下关羽也常感情用事。如若不是如此,赤壁之战时,华容道上,关羽就不会放走曹操,也不会因大意失去蜀国北伐中原的战略据点——荆州。就连一贯谨慎的诸葛亮也是丧失原则,关键时刻,不用魏延、吴懿为先锋,却用了不该用的马谡领导诸军,而失去了街亭。荆州和街亭的丢失,乃蜀国的两大败笔,这两大败笔的根本原因都是丧失原则、自以为是所致。( 文章阅读网:www.61k.com )

素有不愿当他国之臣的孙权,是孙坚的小儿子,也是素有“小霸王”之称的孙策的弟弟,虽然没有像父兄一样历尽南征北战,却似乎也有着果敢的处事风格与超乎寻常的智慧。在众人吵嚷着要投奔曹操,而只有鲁肃一人坚持不投降并主张与刘备联手对抗时,不知何去何从的他,居然会在关键时刻灵光一闪,拔出宝剑砍掉了案几的一角,并说:谁要是不同意抗曹,其结局就与这案几一样,身首异处!一代枭雄的风姿就在这一砍削一怒斥中显露出来。

正是因为如上三位各有千秋,才在那个特殊时期在中国的领土上各据一方,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局面。三人都凭借了自身的优点:曹操占据天时,刘备凭借人和,孙权依靠地利。但凡一个人要取得长久的成功,总是离不开天时、地利和人和。虽然孟子常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可是,仔细想来,如果天时、地利和人和都能具备,成功才会持久。三国时期,谁具有如此大的本事呢?司马懿就具备如此本事。

“少有奇节,聪明多大略,博学洽闻,伏膺儒教”且“常慨然有忧天下之心”的司马懿也是曹操请来的。以曹操的为人,当然不会像刘备三顾茅庐、有礼有节地把司马懿请来,却是软硬兼施,用尽一切办法才把司马懿请到。也许,就是由于曹操的人品差,礼节的不周到,才导致司马懿的后人司马昭不像诸葛亮对刘备及其子刘婵那么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却是篡位夺权,派人杀了曹操的后人曹髦。这一出,与曾“挟天子而令诸侯”的曹操逼迫年轻的汉献帝退位,有着惊人的相似啊!——因果善恶报应,在此演绎得惟妙惟肖!

成功的基础首先要在生存下来,并在某一领域利用自己的特长践行自己的才能。才能,不是用来炫耀的,而是用来帮助自己生存的。倘若不先生存,要想有所作为,那简直就是一句空话。更不要说功成名就了。《三国演义》是小说的艺术欣赏来阐述生存学和成功学的文学作品。在此书中生存的不易和成败得失,小说人物经历,可想而知。前面说的祢衡就是一普通人如何生存的事例。如若以佛教慈悲为怀的视角,如上所述,当然都为曹操和黄祖等人的心狠手辣而祢衡痛惜。但是,如果以易经的视角来分析祢衡惨遭杀身之祸的原因,其实应为其太张狂、出言不逊、目中无人、不会审时度势所致。祢衡自以为有点文才,竟然把天下人不妨在眼里,除了杨修和祝融,再也没有别的朋友。可是不知天高地厚的他,居然在别人面前宣称:杨修是他的大儿,祝融是他的小儿。曹操看不起他,让他当击鼓的小官,他竟然在宴会击鼓时,裸露着上半身,以此与曹操对抗。被他弄得相当尴尬的曹操,不是刘备那种仁慈的人,利用借刀杀人之法,就把他除掉了。祢衡身为文人,有一技之长,本应赢得尊重,可是,他不会利用自己的文才来帮助上司发展,只会用来吹毛求疵,贬低别人,以抬高自己,导致被曹操送给刘表,又被刘表送给黄祖,结果因无礼于黄祖,就被黄祖杀了。时年才25岁。杨修的被杀,也是由于他没有用自己才能来帮助上司,却常常卖弄自己的才能,最后,同祢衡一样被曹操找了一个理由就把他杀了。无论是在哪一个朝代,文人在虎狼成群中,要想立足,得先修身养性,处处谨慎,低调处事,厚积薄发。

《三国演义》中所阐述的文人生存之道,不仅用了如祢衡、杨修等人的反面素材,也用了如诸葛亮、司马懿的等成功文人的素材。从诸葛亮的经历,我们可以看出一个博学多才、做事周密、对上司鞠躬尽瘁的文人高贵品质。这种品质,无疑就是文人生存的救命稻草和成功秘笈。

很多人行为处事喜欢一意孤行,不会悬崖勒马或自救,甚至饮鸩止渴,导致一错再错,最终一发不可收拾。他们这些失败者用的是“加法”而不是“减法”。如果能用减少损失的如“空城计”的减法,《三国演义》中好多人的结局就会逆转,三国的结局也会随之逆转。马谡在行军打仗时,错了第一次后,假如听了王平的忠告,街亭不一定能丢掉。街亭不失,蜀国就不会被灭亡了。

最终,具备天时地利人和的司马懿,逐一击败了魏蜀吴这三国,统一了中国。至此,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这一成功之道,不言而喻!

三 : 评《三国演义》

评《三国演义》

作者 王兴立

神机妙算数孔明,

曹操毕竟是枭雄。

连营假若不焚毁,

刘备亦能展雄风。( 文章阅读网:www.61k.com )

本文标题:三国演义评书-影评:新三国演义72
本文地址: http://www.61k.com/1222399.html

61阅读| 精彩专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苏ICP备130363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