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阅读

龙虎山张天师-龙虎山张天师世袭表

发布时间:2017-12-30 所属栏目:中国文化

一 : 龙虎山张天师世袭表

1 张道陵 唐玄宗 天宝七年 封太师
唐僖宗 中和四年 封三天扶教大法师
宋神宗 熙宁元年 加封三天扶教辅元大法师
宋徽宗 大观二年 封正一靖应真君
宋理宗 嘉熙三年 封三天扶教辅元大法师-靖应真君
元成宗 元贞元年 加封正一冲元神化静应显佑真君
明思宗 崇祯年间 加赠六合无穷高明上帝
(祖籍江苏沛丰,东汉光武帝建武十年生,明帝时中举,任四川江州令,和帝时来龙虎山炼丹,顺帝赴四川创建道教,桓帝时在青城山飞升,年123岁,道教称为祖天师。[www.61k.com))

2 张衡 元武宗 至大元年 赠正一嗣师太清演教妙道真君
(陵长子,156年袭教在阳平山飞升,世称嗣天师)

3 张鲁 汉献帝 建安廿年 曹操拜鲁为镇南将军封阆中候
元武宗 至大元年 赠正一系师太清昭化广德真君
(衡长子,以政教合一,雄据巴蜀三十余年葬邺城,世称系师)

4 张盛 汉献帝 建安廿年 曹操封奉车都尉散侍朗加都亭候
元顺帝 至正十三年 赠清微显教弘德真君
(鲁三子,汉末迁居龙虎山创龙虎正一道)

5 张昭成 元顺帝 至正十三年 赠清微广教弘德真君
(盛长子,居龙虎山,年119岁)

6 张椒 元顺帝 至正十三年 赠清微广教弘德真君
(昭长子,居龙虎山,年百余岁)

7 张回 元顺帝 至正十三年 赠玉清辅教弘济真君
(椒长子,居龙虎山,年百余岁)

8 张迥 元顺帝 至正十三年 赠玉清应化冲静真君
(回之子,居龙虎山,年90岁)

9 张符 元顺帝 至正十三年 赠玉清赞化崇妙真君
(迥之子,居龙虎山,年93岁)

10 张子祥 元顺帝 至正十三年 赠上清玄妙大虚真君
(符之子,居龙虎山,年120岁)

11 张通玄 元顺帝 至正十三年 敕赠上清玄冲和真君
(子实之子,居龙虎山,年97岁)

12 张恒 元顺帝 至正十三年 敕赠上清玄德太和真君
(通玄之子,居龙虎山,年98岁)

13 张光 元顺帝 至正十三年 敕赠太玄至德广妙真君
(恒之子,居龙虎山,年104岁)

14 张慈正 元顺帝 至正十三年 敕赠太玄上德紫虚真君
(光长子,修道于圣井山,年百余岁)

15 张高 元顺帝 至正十三年 敕赠太玄崇德玄化真君
(兹正长子,居龙虎山,年90岁)

16 张应韶 元顺帝 至正十三年 敕赠洞虚演道冲素真君
(高长子,居龙虎山,年99岁)

17 张颐 元顺帝 至正十三年 敕赠洞虚阐教孚佑真君
(应昭长子,居龙虎山,年87岁)

18 张士元 元顺帝 至正十三年 敕赠洞虚明道赞运真君
(颐之子,居龙虎山,年92岁)

19 张修 元顺帝 至正十三年 敕赠冲玄翊化昭庆真君
(士元长子,居龙虎山,年95岁)

20 张谌 元顺帝 至正十三年 敕赠冲玄洞真孚德真君
(修长子,居龙虎山,唐武宗赐建真仙观)

21 张秉一 元顺帝 至正十三年 敕赠守玄紫极昭化真君
(谌长子,居龙虎山,建天师 庙,年92岁)

22 张善 元顺帝 至正十三年 敕赠清虚崇应孚惠真君
(秉一长子,居龙虎山,年87岁)

23 张季文 元顺帝 至正十三年 敕赠清虚妙道辅国真君
(善长子,居龙虎山,年87岁)

24 张正随 宋真宗 大中祥符五年 赐号真静先生
元顺帝 至正十三年 敕赠清虚文教妙济真君
(季文之子,居龙虎山,宋真宗敕建上清观,年87岁)

25 张乾曜 宋仁宗 天圣八年 赐号澄素先生
元顺帝 至正十三年 敕赠崇普济湛寂真君
(正随长子,居龙虎山,年85岁,葬耳口乡曹家源)

26 张嗣宗 宋仁宗 至和二年 赐号虚白先生
元顺帝 至正十三年 赠崇真普化妙司真君
(乾曜长子,续建上清观,善吐纳)

27 张象中 元顺帝 至正十三年 敕赠崇真通惠紫玄真君
(嗣宗长子,居圣井山,年81岁,其孙张宪为武状元)

28 张敦复 宋神宗 熙宁元年 追封葆光先生
元顺帝 至正十三年 敕赠太极无为演道真君
(象中长子,年53岁,无嗣,弟敦厚之子景端过继)

29 张景瑞 宋徽宗 大观二年 追封葆真先生
元顺帝 至正十三年 敕赠太极清虚慈济真君
(敦复侄子,年52岁,无嗣,叔敦信嫡孙继先过继)

30 张继先 宋徽宗 崇宁四年 赐号虚靖先生
元武帝 至大元年 敕封虚靖玄通弘悟真君
元顺帝 至正十三年 敕赠虚靖玄通弘悟真君
(景端长侄,9岁嗣教,13岁应诏赴阙敕建上清正一宫、天师府、演法观,年36岁,葬安徽天庆观,终生不娶,无子,著《虚靖语录》七卷)

31 张时修 元顺帝 至正十三年 敕赠正一弘化明悟真君
(敦直长子,继先叔父)
32 张守真 宋孝宗 乾道六年 赐号正应先生
元顺帝 至正十三年 敕赠崇虚光妙正应真君
(时修长子)

33 张景渊 元顺帝 至正十三年 敕赠崇真太道真君
(守真长子,葬上清吕家源)

34 张庆先 元顺帝 至正十三年 敕赠崇虚真妙光化真君
(景渊长子,好酒,宴坐而化)

35 张可大 宋理宗 嘉熙三年 赐号观妙先生,提举三山符篆
元世祖 至元廿八年 敕赠通玄应化观妙真君
(守真次子,主领龙虎宫,葬瑞订观,丞相江万里撰碑文)

36 张宗演 元世祖 至元十三年 赐封嗣汉天师
元世祖 至元十四年 敕授冲和真人掌江南道教事
元成宗 元贞元年 赠演道灵应冲和玄静真君
(可大次子,官居二品,书颂而化)

37 张与棣 元世祖 至元廿八年 授体玄弘道广教真人,领江南道教事
(宗演长子)

38 张与材 元成宗 元贞二年 授凝神广道真人,领江南道教事
元成宗 大德八年 加授正一教主,兼领三山符篆
元武宗 至大元年 授金紫光禄大夫留国公,赐金印、视一品
(宗演次子,官居一品,善书画,遗颂而化,葬金溪鸣阳山)

39 张嗣成 元仁宗 延佑四年 授太玄辅化应道大真人,主领三山符篆,掌管江南道教事
泰定帝 泰定二年 加授正一教主,知集贤院道教事
元顺帝 至元三年
明太祖 洪武三年 特制加封知集贤院事,追赠正一教主,崇道大真人
(与材长子,化为舟中,工书画,尤善画龙,画作有《庐山图》传世)

40 张嗣德 元顺帝 至正十三年 授太乙明教大真人,主领三山符篆,掌管三山道教事
(与材次子,能书画,微疾而化,生前在杭州铸“上清宫铜钟”传世)

41 张正言 元顺帝 至正十三年 授正一嗣教弘文广教大真人,主领三山符篆掌江南道教事
(嗣德长子,微疾而化)

42 张正常 明太祖 洪武元年
明太祖 洪武五年 授正一教主护国阐祖大真人,主领道教事给银印,视二品加赐永掌天下道教事
(嗣成长子,敕建大真人府,撰《天师世家》一卷,微疾而化)

43 张宇初 明太祖 洪武十三年
明成祖 永乐四年 授正一嗣教阐祖光范大真人,奉旨编修《道藏》
(正常长子,人称列仙之儒,撰《龙虎山志》10卷,《岘泉集》12卷,历代天师的佼佼者)

44 张宇清 明成祖 永乐八年 授正一嗣教光祖演道大真人,主领道教事
明宣宗 宣德元年 加封正一嗣教静洞元大真人
(正常次子,善书画,敕管武当山,中秋集欢,雷击而化,著有《西壁文集》)

45 张懋丞 明宣宗 宣德四年 封正一嗣教演法大真人
明英宗 正统六年 加封正一嗣教弘化妙应大真人,主领道教事
(正常三子,娶王候刘基侄女为妻)

46 张元吉 明英宗 正统十年 授正一嗣教崇法真人,主领道教事
明太宗 景泰六年 授正一嗣教洞译音大真人,赐尚方宝剑
明宪宗 成化三年 授正一嗣教妙应大真人,掌天下道教事
(懋丞之孙,善画符,居一品,但品行不端,死后葬本里播基湾)

47 张原庆 明宪宗 成化十三年 授正一嗣教保和守道大真人
(元吉之子,娶国公朱仪之女为妻,葬金溪长生观)

48 张彦羽页 明孝宗 弘治十四年 授正一嗣教丞先弘道大零点人
明世宗 嘉靖五年 授正一嗣教葆光大真人,掌天下道教事
(原庆长子,娶王候柳文之女为妻,建上清宫、真人府和正一观,善诗文,葬弋阳叠山书院)

49 张永绪 明世宗 嘉靖廿八年 授正一嗣教崇道大真人
明世宗 嘉靖三十年 赐伯爵祭服
(彦羽页长子,10岁袭教,善剑术)

50 张国祥 明神宗 万历五年 袭教赐玉印金冠带及“真人府”、“宗传”匾额
明神宗 万历三十五年 奉旨撰《续道藏》,授正一嗣教阐元大真人,掌天下道教事,加增太子少保
(永绪堂侄,娶驸马谢公之女为妻,补写《天师世家》,辑《龙虎山志》三卷,编《续道藏》等书,葬金溪明阳桥)

51 张显庸 明熹宗 天启六年 封正一嗣教清素大真人掌天下道教事
明思宗 崇贞元年 加赠太子少保
清圣祖 康熙四十二年 追赠光禄大夫
(国祥长子,著《三教同涂论》、《金丹辩惑论《浴梧诗集》等书)

52 张应京 清世祖 顺治六年 命袭职掌理道篆,给一品印
清世祖 顺治八年 授正一嗣教大真人掌天下道教事
清圣祖 康熙四十二年 追赠光禄大夫
(显庸长子,郡主朱氏封为一品夫人)

53 张洪任 清圣祖 康熙四十二年 追赠光禄大夫,到颜氏封一品夫人
(应京长子,葬金溪朱坊)

54 张继宗 清圣祖 康熙二十年 授正一嗣教大真人,赐书上清宫匾
清圣祖 康熙三十五年 赐乾坤玉剑
清圣祖 康熙四十二年 授光禄大夫
(洪任长子,葬筱岭背南山)

55 张锡麟 清世宗 雍正殛年
清世宗 雍正五年
(授光禄大夫,妻韩氏封为一品夫人,奉诏入觐,病故于杭州,娄近恒请旨由庆麟署理大真人事 继宗长子,年29岁)
署理真人 张庆麟 清世宗 雍正九年 命署理大真人,协修上清宫(锡麟二弟)
张昭麟 清世宗 雍正十三年 命署理大真人,授光禄大夫(锡麟三弟)

56 张遇隆 清高宗 乾隆七年 奉旨随叔父昭麟入觐,袭爵赐书“演教宗传”牌匾
清高宗 乾隆十七年 左都御史梅毂成劾降为五品
清高宗 乾隆三十六年 追通议大夫
(锡麟之子,1740年,娄近恒撰《龙虎山志》16卷)

57 张存义 清高宗 乾隆四十一年 袭爵由五品晋三品,赐老子绣像,授通议大夫
(遇隆之子,年28岁,无嗣,以堂未能起隆袭教)

58 张起隆 清高宗 乾隆三十九年 任河南开封布政使(县丞级)
清高宗 乾隆四十五年 奉旨袭教、授通议大夫
清高宗 乾隆五十年 重修宗谱
清仁宗
清穆宗 嘉庆~同治 赠通议大夫
(锡麟继子,葬正一观)

59 张钰 清仁宗 嘉庆年间
清德宗 光绪三十年 整修上清宫、天师府、正一观,追赠光禄大夫
(起隆之子,葬南极观)

60 张培源 清穆宗 同治十一年
清德宗 光绪三十年
(钰长子,曾在乡里督办团练,葬于南极观)

61 张仁政 清穆宗 同治元年
清德宗 光绪十六年
清德宗 光绪三十年
(培源之子,光绪年间赴川省祖,葬于青城山)

62 张元旭 清德宗 光绪三十年
民国三年
民国八年
(仁政长子,中国民国道教总会发起人。病故于上海,葬杨家山)

63 张恩溥 民国十三年
民国三十七年
(元旭长子,善画符,1949年2月去台湾,1969年12月底病故于台北,由堂侄张源先在台湾继承64代天师)

二 : 早期天师世系与龙虎山张天师嗣教

???

????
〔摘要〕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天师后裔的活动,龙虎山张天师嗣教的时代,唐代龙虎山天师道的重振及影响,是中国道教史研究中尚存争议的问题。论文从道教发展史的宏观背景,对天师与天师道进行新的考察诠释。认为龙虎山不同天师世系文本的编撰问世,是道门对龙虎山张天师传教世系的历史记忆,是龙虎山张天师社会影响日增的结果。?
〔关键词〕魏晋南北朝隋唐道教;张天师;天师道;天师世系?
〔中图分类号〕B95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4769(2012)06-0122-07???
在魏晋南北朝隋唐道教史的研究中,张陵祖孙三代之后十余世天师后裔的活动,龙虎山张天师的嗣教及兴起时代,元明时期编撰的天师世系传记的真实性、可靠性,都是国际道教学界颇有争议的问题。本文侧重考察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天师后裔的活动,对早期天师世系与龙虎山张天师嗣教进行再考察,愿以此文与国内外道教学界同行共商。
一、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的天师后裔
道家及其神仙信仰早在先秦时期即已产生,而道教的创立则以张陵建立教团为标志。东汉顺帝时期(126-144),张陵进入西南的巴蜀地区传道,开始创立道教教团的活动。经过张陵、张衡、张鲁祖孙三代的苦心经营,张陵天师道在巴蜀地区扎下了根基,被时人称为五斗米道的教团也发展到相当的规模。张陵之孙张鲁在汉中建立政教合一的五斗米道政权,割据汉中、巴郡三十年。建安二十年(215),曹操率兵十万西征汉中,张鲁弟张卫以数万人马据守阳平关,为曹操大军所攻破。张鲁降魏之后拜镇南将军,封阆中侯,其五子皆封为列侯,张鲁女与曹操子联姻。天师道教徒北迁邺、洛阳、长安等地,导致天师道在更广阔地域内的传播。《三国志》卷八《张鲁传》载张鲁降魏事说:
鲁尽将家出,太祖逆拜鲁镇南将军,待以客礼,封阆中侯,邑万户。封鲁五子及阎圃等皆为列侯。为子彭祖取鲁女。鲁薨,谥之曰原侯。子富嗣。1
《后汉书·刘焉传》记载张鲁降魏事相同。继张鲁之后嗣教的张富是长子,在天师世系中记载为张滋。《历世真仙体道通鉴》卷十九《张滋传》载:“张滋,字元微,系师长子也。”2魏晋史籍还记载张鲁第二子张广。宋李昉《太平御览》卷五百一十八引《魏志》载:
张广字嗣宗,鲁第二子也。鲁雅为魏武所宠,诸子未胜缨,并遣中使拜授官爵。3
张鲁五子中仅张富、张广见于《魏志》记载。元赵道一《历世真仙体道通鉴》卷十九《张滋传》记载张鲁长子张滋有四弟,即张永、张盛、张溢、张巨。《魏志》记载的张鲁第二子张广,与《历世真仙体道通鉴》的记载不同。张鲁举汉中、巴郡降魏以后,曹操采取政治联姻等手段,以笼络张鲁及其天师道徒。宋李昉《太平御览》卷五百一十八引《南郑城碑》载张鲁:
位尊上将,体极人臣,五子十室,荣并爵均。童年婴稚,抱拜王人,命婚帝族,或尚或嫔。4
但张鲁建安二十年(215)北迁后,翌年即在邺城羽化,并葬于邺城(今河北临漳)之东。梁陶弘景《真诰》卷四《运象篇》载张镇南之夜解事注说:
张系师为镇南将军。建安二十一年亡,葬邺东。后四十四年,至魏甘露四年,遇水棺开,见尸如生,出著床上,因举麈尾覆面,大笑咤又亡。仍更殡葬其外。书事迹略如此,未审夜解当用何法。依如许掾,似非剑、杖也。5
张鲁夜解的灵异事迹在民间流传,为陶弘景撰《真诰》所引录。
张鲁五斗米道政权割据汉中30年,当地留下张天师及其后嗣的遗迹传说,反映出民间的张天师崇拜和影响。北魏郦道元《水经注》卷二十七载:
沔水又东径白马戍南、浕水入焉。水北发武都氐中,南径张鲁城东。……浕水又南径张鲁治东,水西山上,有张天师堂,于今民事之。庾仲雍谓山为白马塞,堂为张鲁治。东对白马城,一名阳平关,浕水南流入沔,谓之浕口。6
张鲁城在崤岭(今勉县老城西之走马岭),该城堡周长五里,东西北三面绝壁,只有南面有小路入城。建安二十年秋七月,曹操大军进兵汉中,张鲁弟张卫据阳平关张鲁城以拒守。曹军夜破险峻的张鲁城,该城堡即毁于此次战火。张鲁治即张鲁经营汉中时期设立的浕口治,为五斗米道二十四治之第十八治。而浕水之西白马山要塞的张天师堂,是张鲁治中张天师居住之所。张鲁城有张鲁治(浕口治)、张天师堂,为张鲁汉中五斗米道的政治、宗教中心所在。庾仲雍撰《汉水记》五卷,其中记载了白马塞、张鲁治等天师道遗迹。北魏郦道元《水经注》引录《汉水记》,齐梁殷芸(471-529)《殷芸小说》亦援引《汉水记》,据此可判断庾仲雍是东晋刘宋间人。宋乐史《太平寰宇记》卷一百三十三载:
《汉水记》云:“西县有白马山。”又《张衡家传》云:“衡于浕口升仙时乘白马,后人遥望山上往往有白马,因以为名。亦神仙十化之一也。”7
汉中地区还有女郎山张玉兰墓的遗迹传说,折射反映民间对张鲁之女张玉兰的崇拜。北魏郦道元《水经注》卷二十七载汉水:
南有女郎山,山上有女郎冢。远望山坟,嵬嵬状高,及即其所,裁有坟形。山上直路下出,不生草木,世人谓之女郎道。下有女郎庙及捣衣石,言张鲁女也。有小水北流入汉,谓之女郎水。8
西晋司马彪撰《郡国志》,最早记载汉中张玉兰的遗迹。宋李昉《太平御览》卷五十二引《郡国志》载:
梁州女郎山,张鲁女浣衣石上,女便怀孕。鲁谓邪滛,乃放之,后生二龙。及女死,将殡,柩车忽腾跃升此山,遂葬焉。其水傍浣衣石犹在,谓之女郎山。”9
唐徐坚《初学记》卷八《州郡部》山南道引《道家杂记》载:
张鲁女曾浣衣于山下,有白雾蒙身,遂孕。耻之自裁,临死谓婢曰:“死后破吾腹。”婢依其言,破得龙子一双,遂入汉水。女殡于山顶。龙子后数游母墓前,遂成蹊径。10
《历世真仙体道通鉴后集》卷二载张玉兰女郎山建有女郎观,“今有圣女台、抛刀池、洗经池存”。11魏晋南北朝时期流传的《道家杂记》,当是汇辑民间道教奇闻佚事的著述,该书记载张玉兰生龙子的灵异事迹,蕴涵天师之女非同凡俗的象征意义。张鲁女墓,亦名女郎祠,又名女郎庙。在今勉县东南约10公里的温泉镇光明村姑子山(俗称灌子山、观子山、女郎山)。勉县温泉镇光明村姑子山顶的张鲁女墓,在清末民国时期还有祠庙30余间及塑像、砖塔、碑碣等,当地民间将张鲁女尊奉为求子女神。   魏晋南北朝天师道的“三张”,指张陵、张衡、张鲁,而在道经中则尊称为“三师”。道书称张衡为嗣师,张鲁为系师。明代道经《太上玄天真武无上将军箓》,列举道教祖、玄、真三师玉讳为:祖师三天扶教辅元大法师正一冲玄神化静应显佑真君张道陵,玄师嗣师太清演教妙道真君张衡,真师系师太清昭化广德真君张鲁。由于三张在道门的尊崇地位,天师子孙始终受到道教各派的重视。刘宋徐氏《三天内解经》卷上说:
自从三师升度之后,杂治祭酒,传授道法。……而今六天故事渐渐杂错,师胤微弱,百姓杂治祭酒,互奉异法,皆言是真,正将多谬哉!12
唐朱法满《要修科仪戒律钞》卷十《治屋》引刘宋道书《太真科》载:
立天师治。……天师子孙,上八大治山居清苦济世道士,可登台朝礼。13
刘宋陆修静《陆先生道门科略》载:
若配治中复有合法者,本治道士皆当保举,表天师子孙,迁除三八之品,先署下八之职。14
三八谓五斗米道二十四治的上八治,中八治,下八治。魏晋南北朝时期道士修行的功德升迁,散气道士须依次升迁别治、游治、下治、配治,最后升迁至最高的三八之品,而道士升迁三八之品要获得天师子孙的认可。上引道经的记载说明刘宋时期江南有天师子孙活动,并受到江南道教各派的尊重呵护。江南上清派推崇三天法师张陵,道经称上清派第一代宗师魏华存,就得到张陵道法的传授。在茅山宗渐趋兴盛的齐梁时期,曾有天师子孙赴茅山参访居住。《茅山志》卷二十《九锡真人三茅君碑文》,碑阴及两旁遍刻齐梁诸馆高道姓名。该碑阴题名见载于《采真游篇》,《茅山志》卷十五《采真游篇》载:
天师九世孙张玄真,道兼三洞,德流四远。天师十世孙张景溯,容行识业,秀挺超群。天师十世孙蜀郡张智明,天师十世孙蜀郡张子华,天师十世孙张锵,天师十世孙张曅,天师十世孙张楷,天师十世孙张胄。15
此外,排列在诸馆主女官之列的还有天师十世孙女张子台,天师十世孙女张季妃。梁普通三年(522)立《九锡真人三茅君碑文》,碑阴载茅山上清派之馆主、馆主女官、精舍女官、三洞法师、邑主等共90人,题名第二至七全是天师子嗣。从碑阴题名的排列顺序和评价话语,可见茅山上清派对天师后嗣之尊崇。上述天师子嗣共有10人,约在齐梁之际访道于茅山。南朝还有天师十二世孙张裕,在虞山招真观靖庐修道而名闻江南。宋李昉《太平御览》卷六百六十六引《道学传》载:“张裕,天师十二世孙。起招真观,植名果,尽山栖之趣,梁简文为制碑。”16南朝陈马枢撰《道学传》二十卷,入选者皆魏晋南北朝知名道士。张裕在梁武帝天监二年(503)建招真观,梁简文帝《招真馆碑》说:
道士沛郡张君,讳道裕,字弘真。即汉朝天师陵十二代孙。天监二年,来至此岫,栖遁十有余载。17
梁简文帝特为招真观立碑撰文,可见张裕受到南朝梁代皇帝的重视。招真治位于虞山南岭下,张裕因感异梦而兴建此靖庐。民间相传张道裕羽化升仙之时,还曾瘗法剑于虞山之西麓。靖庐是天师道士的修道场所,虞山招真治名列三十六靖庐之一,唐杜光庭《洞天福地岳渎名山记》记载三十六靖庐说:“元阳庐,在苏州常熟县张道裕宅。”18宋李昉《太平广记》卷第十五《真白先生》引杜光庭《神仙感遇传》载:“梁武初未知道教,先生渐悟之。后诣张天师道裕,建立玄坛三百所,皆先生之资也。”19张裕得到茅山宗师陶弘景的支持,建立弘扬天师道的玄坛三百所,由此在江南形成一定势力。唐代道经《受箓次第法信仪》收有天师十三世孙梁武陵王府参军张辩撰《天师治仪》,梁武陵王即梁武帝第八子武陵王萧纪,以征西大将军、益州刺史镇成都,则任梁武陵王府参军的张辩亦应居成都,此张辩应邀从政出任参军,但撰写道教经书《天师治仪》,约成书于552年,收入唐代道经《受箓次第法信仪》,说明他在世俗间仍以弘道为己任。上述史籍道经的记载,说明南朝齐梁时期有张天师九世孙、十世孙、十二世孙、十三世孙的活动,也就是说江南张天师的世系在递代传承,张天师的后嗣仍然在江南各地弘扬正一之道。
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各名山宫观,都有张陵天师曾在该地行化的传说,这在史籍道经中不乏记载。南北朝时期南北天师道的改革,都高举尊崇天师张陵的旗号。刘宋道士陆修静(406-477)是灵宝派的传人,史称他祖述三张(张陵、张衡、张鲁),弘衍二葛(葛玄、葛洪)。陆修静在南朝进行天师道改革,旨在对天师道组织混乱、科律废弛的状况进行整饬,使改革后的天师道更加适应封建王朝神道设教的需要。
北魏明元帝神瑞二年(415),寇谦之运用宗教神学手法,假托太上老君降临嵩山,授其天师之位以振兴道教。北朝寇谦之的新道教改革,同样是继承张陵的教法。20因此宋赵彦卫《云麓漫抄》卷八说:“后魏嵩山道士寇谦之,修张道陵之术。”21宋韩淲《涧泉集》卷四《闲借〈云笈七籖〉》诗曰:“一从寇谦之,祖尚张道陵。”22元张宪《寇天师》诗曰:“天师元是嵩山生,挺身起继张道陵。”23
纵观寇谦之对北朝道教的改革,始终以秉承天师张陵教法为宗旨。《老君音诵诫经》通篇称扬系天师,甚至说“宜立地上系天师之位为范则”。24寇谦之提倡任用天师子孙,规定“若系天师遗胤,子孙在世,精循治教,领化民者,不得信用诸官祭酒为法律”。25似北魏统治地区仍有天师子孙,故寇谦之如此谆谆告诫。甚至唐代长安、洛阳的供奉道士中,还有称为张陵后裔的张探玄活动。唐玄宗天宝二年(743),道士蔡玮撰《张探玄碑》,题为《唐东京道门威仪使圣真玄元两观主清虚洞府灵都仙台贞玄先生张尊师遗烈碑》,记载唐代道士张探玄为“正一真人道陵师君之胄”。26碑文说南阳人张探玄为张陵后裔,开元(713-741)初,补西京景龙观大德,开元二十一年(733),诏为东都道门威仪使,不久又兼圣真、玄元两观主。   张陵作为道教的创立者,是道教史上值得树碑立传的人物,魏晋南北朝时期就有《张陵别传》传世。东晋葛洪撰《神仙传》十卷,其中有神仙张道陵的传记。《隋书·经籍志》著录《正一真人三天法师张君内传》一卷,《旧唐书·经籍志》则题为《三天法师张君内传》一卷,并署名为王苌撰。宋郑樵《通志·艺文略》著录《正一真人三天法师张君内传》,同样署名王苌撰。《正一真人三天法师张君内传》是记载张陵遗闻逸事的传记小说,当是由魏晋南北朝时期天师道士撰写。元赵道一《历世真仙体道通鉴》卷十八《张天师》,是记载天师真人张陵的长篇传记,篇幅超过该经卷十九第二代天师张衡至第三十五代天师张可大文字的总和,或许此篇即本自《正一真人三天法师张君内传》。
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还有《张衡家传》传世,为北宋乐史《太平寰宇记》卷一百三十三引录。该家传是记载第二代天师张衡家族世系和天师事迹的传记,此张天师早期“家谱”的《张衡家传》已佚。大概是承袭为早期天师作传记的风气,到南宋时期已出现天师世系的传记。南宋道士白玉蟾(1194-1229)《修真十书武夷集》卷四十六《赞历代天师》,分别以七绝诗体赞咏第一代天师张陵至三十二代天师张守真,可视为龙虎山张天师世系的诗体传记。南宋志磐《佛祖统纪》卷五十二《天师世次》,辑录张天师第一至第四代,第二十五代张乾曜至三十二代张守真的事迹。该经题录为咸淳四明福泉沙门志磐撰,可知撰于南宋度宗咸淳(1265-1274)年间。元世祖至元甲午(1294),浮云山圣寿万年宫道士赵道一撰《历世真仙体道通鉴》共记载第一至第三十五代天师的传记,与明朝第四十二代天师张正常《汉天师世家》前三十五代天师的记载略有不同。元代已有完整的天师世家系谱传世,说明随宋代龙虎山张天师在江南崛起,张天师的传承世系已受到道门的重视。
二、龙虎山张天师嗣教及天师道的重振
张陵祖孙三代时期的道教有多种名称,因其收取信米五斗的特征而称五斗米道,因天师张陵而尊称为天师道,因传播正一盟威之道而称为正一道。魏晋南北朝时期多称为天师道,宋元以后则多习称为正一道。张陵在巴蜀地区的创教活动,汉安元年(142)是一个重要的年代,五斗米道的主要经法制度,几乎都在这一年确立。汉安元年是东汉顺帝第四次改元的年号,汉顺帝刘保在位时,先后改元为永建、阳嘉、永和、汉安、建康。
张陵作为代天行法的教祖,被道士及信奉道教的道民尊称为天师。关于张陵天师称号的由来,道经宣称太上老君神授于汉安元年。刘宋道经《正一法文天师教诫科经·大道家令戒》说:“老君授与张道陵为天师,至尊至神,而为人之师。”27唐朝道士孟安排《道教义枢》卷二说得更清楚:“汉末,天师张道陵精思西蜀,太上亲降,汉安元年五月一日,授以三天正法,命为天师。”28因此张天师称号就具有神圣的意义,不同于道教史上其他的天师。
魏晋南北朝时期张天师只是道门内部的尊称,张天师在唐代得到正式册封。唐玄宗天宝七载(748),册赠后汉张天师为太师,唐僖宗中和四年(884),封三天扶教大法师。在唐宋道教科仪中张天师是披白鱼鬣服、交泰冠、足蹑朱履、左手持都天大法主印的形象。总之,道教教祖张陵的天师地位,得到唐王朝国家祀典的肯定。为此,宋罗璧《识遗》卷七说:“道家今祖陵为天师,初只泛号,唐始定封也。”29清周寿昌《思益堂札记》卷四《张天师革封》说:“汉张陵之教显于唐天宝、中和年间。”30
魏晋南北朝时期道教的祖天师张陵,在道经中多尊称为“正一真人三天法师”。敦煌文书P.2827号《本际经》,称“正一真人三天法师张道陵”。南北朝道经《赤松子章历》卷五《大冢讼章》,称“正一真人三天法师所授南岳紫虚元君治病灭恶之法”,《又大冢讼章》称“正一真人所授南岳魏夫人治病制鬼之法”。31梁陶弘景《登真隐诀》卷下有“正一真人三天法师张讳告南岳夫人口诀”。32梁陶弘景《真灵位业图》第四左位,有“正一真人三天法师张”的神位。33唐代皇帝以尊崇道教著称,唐玄宗、唐肃宗、唐代宗均撰有《张天师赞》,说明唐代龙虎山张天师已受到帝王重视。唐玄宗《张天师赞》之二,有“汉代明威,流传不绝”之语。34肯定了天师之道递代传承的史实。唐代道士杜光庭《道教灵验记》卷八《天师灵验》,记述民间流传的10条天师灵验的故事,亦折射反映出唐代张天师的社会影响。
唐诗中有吴筠《龙虎山》、顾况《弋阳溪中望仙人城》、常建《张天师草堂》三首涉道诗,主题是咏诵龙虎山张天师,记录唐代社会生活实况的唐诗诗篇,反映出唐代龙虎山道教的兴盛。吴筠(约655-778)为唐代著名道士,是上清派第十二代传人。吴筠《龙虎山》诗曰:
道士身披鱼鬣衣,白日忽上青天飞。
龙虎山头好明月,玉殿珠楼空翠微。35
此诗描写唐代龙虎山道士及真仙观,玉殿珠楼的真仙观是由张天师住持,该观在宋崇宁间改名为上清宫。从吴筠活动的生平年代,大致可知《龙虎山》诗撰于初唐时期,说明其时龙虎山道教已有一定规模。
道经称张鲁在北迁邺城之后,曾叮嘱第三子张盛潜回江南,找寻张陵曾修道的龙虎山玄坛,重振天师道事业。《汉天师世家》卷二《天师世传引》载张鲁:
一日,召嗣子盛,以经箓、剑、印授之。曰:“龙虎山祖师玄坛在焉。其地天星照应,地气冲凝,神人所都,丹灶秘文,藏诸岩洞。汝宜往宣吾化,修炼累功。”36
张盛南下居龙虎山修道之事,因唐以前史籍道经皆无记载,为此元明史籍道经所载张盛龙虎山嗣教,就成为道教史上颇有争议的问题。但我们从魏晋嬗变的历史不难知道,建安二十年(215)北迁之张鲁家族的贵盛,至迟在司马氏代魏后就已衰落。西晋永嘉之乱爆发之时,中原地区北人纷纷南下江南,张鲁子嗣亦可能在南迁之列。《历世真仙体道通鉴》卷十九《张滋传》载张盛感叹说:
吾先世教法,常以长子传授,而诸兄皆不娶,可使至此遂无传乎?西晋永嘉中……乃弃官南游,至鄱阳郡望之,曰:“近矣。”即山行五日,至一处山岭,秀丽登无,喜曰:“吾得之矣。”山顶有真人丹穴井灶存焉,乃昔日炼丹修养之地,遂就其井穴左右结庐。37道经宣称东汉张陵最初是由龙虎山入蜀,炼大丹于鹤鸣青城之山,似乎为张盛永嘉南渡回龙虎山祖师玄坛宣化埋下伏笔。南唐陈乔《新建信州龙虎山张天师庙碑》载:
厥后运当典午,年在永嘉,有美后昆,聿来遘止。遂崇真宇,以永灵风。亦犹缑岭之旁,子晋之祠盛启;阜亭之下,安期之庙聿兴。38
“典午”是“司马”的隐语,西晋司马氏执政而天下大乱的永嘉年间(307-313),张盛乘乱世的机会南下龙虎山嗣教。五代南唐李璟在龙虎山敕建张天师庙,陈乔所撰碑立于南唐保大八年(950),碑文明确提到张陵第二十二代孙张秉一。陈乔载张陵后嗣在永嘉年间居龙虎山,元赵道一《历世真仙体道通鉴》,明代修《汉天师世家》的张盛永嘉南下说,就至少有南唐陈乔记载的依据。五代道士孙夷中《三洞修道仪》序中说:“天师之裔,世传一人,即信州龙虎山张家也。”39说明在五代时期文人、道士的心目中,龙虎山道教早由天师世传后裔主持。
民间关于张盛居龙虎山,宋代还有不同的传说文本。南宋志磐《佛祖统纪》卷五十二《天师世次》载:“献帝时,嗣天师第四代张盛至鄱阳,炼丹解化,人名其居曰龙虎山。”40南宋僧人志磐专门记载了天师世次,说明其时民间传说的天师世系亦受到佛教人士的重视。《元史·释老志》说:“正一天师者,始自汉张道陵,其后四代曰盛,来居信之龙虎山。”41张天师第四代张盛居龙虎山之说,最终得到元代正史的肯定。在张天师第四代进入龙虎山后的数百年间,十余代天师隐居龙虎山潜心修道,经历东晋南北朝至隋代的长期沉寂,唐代龙虎山张天师逐渐显露于世。五代徐锴《茅山道门威仪邓先生碑》载茅山道门威仪邓君启霞:“咸通元年,始诣茅山太平观柏尊师道泉为弟子,方羁丱。六年,乃披度为道士。十二年,诣龙虎山十九代天师,参授都功正一法箓。”42茅山道士邓启霞先后参受正一都功、灵宝中盟、上清大洞法箓,是融会江南道教各派经法的著名道士。唐咸通十二年是公元871年,龙虎山第十九代天师是张修。第十九代天师张修居龙虎山授箓之事,亦有唐代撰写的道经故事的佐证。唐杜光庭《道教灵验记》卷十一《刘迁都功箓验》载:
刘迁者,江西大贾。诣十九世天师,传授都功法箓。……由是披褐修道,入龙虎山师奉天师焉。43
唐刘处静《洞玄灵宝三师记》载唐代道士应夷节十八岁时:“诣龙虎山系天师十八代孙少任,受三品大都功。”44上清派天台宗嗣派宗师应夷节,同样先后参受正一、灵宝、上清法箓。可见唐代赴龙虎山学道授箓,已在江南各地奉道之士中蔚成风气。敦煌文书P.3866号李翔《涉道诗》之第十九首《献龙虎山张天师》曰:
东汉天师直下孙,久依科戒住玄门。
寰中有位逢皆拜,世上无人见不尊。
三洞吏兵潜稽首,六宫魔幻暗销魂。
可能授与长生箓,浩劫铭肌敢忘恩。
李翔为唐元和年间进士,他以诗化的语言描述龙虎山张天师,反映出唐代龙虎山授箓的历史实况。南宋白玉蟾《修真十书武夷集》卷四十六《赞历代天师》,赞第十九代张修,有“玉局瑶篇龙凤文,三元开度士如云”之句,45亦描写龙虎山张天师三元授箓的实况。道经称龙虎山张天师的经箓、符章、印剑,是张陵传授嗣教天师的法器,是龙虎山递代相传的镇山法宝。经箓就包括阳平治都功版,魏晋南北朝道教传正一法文传都功版仪的科法,其署名是“观中白板系天师若干世某乙,非天师子孙云某治某乙”,因此刘宋陆修静强调说:“阳平治都功版,非天师之胤不受。”46唐杜光庭《道教灵验记》卷十三《天师剑愈疾验》说:“至十六世天师,好以慈惠及人。”该篇载第十六世天师以神剑济世度人的灵异事迹,并载“十八世孙,惠钦,性温和,守谦退,与物无竞,俗机世务,泛然不经其心。”47按照《历世真仙体道通鉴》记载的天师世系,杜光庭所谓十六世天师是张应韶,十八世天师是张世元。总之。在唐五代的史籍道经中,已有唐代龙虎山嗣教的第十六世、十八世、十九世张天师的明确记载,魏晋南北朝时期长期沉寂的天师后嗣,终于在社会生活中开始显露头角。
在早期道教教团创立的东汉魏晋时期,兴起于巴蜀地区的天师道,和兴起于江南的灵宝派、上清派,形成三大道派鼎立的局面。至宋代龙虎山张天师名声大噪,龙虎山正一宗坛的正一法箓,閤皂山元始宗坛的灵宝法箓,茅山上清宗坛的上清大洞法箓,共同形成道教的三山符箓。元刘大彬《茅山志》卷十一《上清品》刘混康传载北宋哲宗绍圣四年(1097):
敕江宁府,即所居潜神庵为元符观。别敕江宁府句容县三茅山经箓宗坛,与信州龙虎山、临江军閤皂山,三山鼎峙,辅化皇图。48
宋代已形成茅山、龙虎、閤皂三坛符箓遍天下的格局,时人称之为三山符箓、三山经箓。北宋徽宗时期茅山道士黄澄曾请求混一三山经箓,说明宋代道教三大宗坛的法箓,已有进一步融汇的趋势。明宋濂《汉天师世家序》载:南宋理宗嘉熙三年(1239),赐第三十五代天师张可大“观妙先生”称号,敕命他“提举三山符箓并御前诸教门公事,主领龙翔宫”。49南宋龙虎山张天师有提举三山符箓之权,龙虎山在江南道教中地位逐渐上升,最终在元代确立了张天师在江南道教中宗主的地位。明代道经《太上玄天真武无上将军箓》记载科仪的经籍度三师法讳为:经师上清三洞经箓南曹真士玉府上卿都天大法主嗣汉四十二代天师张正常,籍师上清三洞经箓太极执法(www.61k.com)真宰灵宝领教真人都天大法主嗣汉四十三代天师张守初,度师上清三洞宝箓灵宝领教玄化真人南曹执法仙宰都天大法主嗣教四十四代天师张宇清。由于皇室的扶持和嗣教张天师的努力,终于形成明代正一道贵盛的局面。
在中国思想文化领域影响巨大的儒道两家中,儒教的孔子和道教的张天师,都以传承久远而著称于史,以致明代有尼山龙虎山并称之说。明朱国祯《涌幢小品》卷二十五“尼山龙虎山”条称:“孔子以万世为上崇祀,世封不必言。其次则张真人,虽异教,与吾儒不可并,而延世并天地则同。非但天意,抑亦地灵。尼山龙虎山之秀,固天下第一风水也。”50余论
元代浮云山万年宫道士赵道一修撰《历世真仙体道通鉴》之天师传记,反映了江南道教对天师世系的认知和看法。明代第四十二代天师张正常编撰《汉天师世家》,是否有天师家传系谱文本的依据,因史载阙如我们不得而知。但我们推测《汉天师世家》的编撰,应该有天师家族及道门的口传资料为根据,可视为龙虎山天师道士的集体记忆。《历世真仙体道通鉴》和《汉天师世家》的天师传记,其中早期天师世系确有模糊不清之处,因此学界有理由对宋以前天师事迹的真实性提出质疑。但文本有无记载并不影响张天师递代嗣教的客观事实,本文所论魏晋南北朝天师后裔的活动及龙虎山道教的崛起,足以说明张天师家族的传承和江南道教的发展相始终。《汉天师世家》作为传世的张天师家系文本,是明代为适应龙虎山张天师的显赫地位而编撰,此文本是龙虎山张天师传教世系的历史记忆,它至少从主位的立场反映出张天师家族的观点。宋元明时期编撰龙虎山天师世系绝非偶然,它其实是龙虎山张天师社会影响日增的结果。张天师在龙虎山经历长期的传承,其发展盛衰几乎与道教史相始终。尽管龙虎山张天师早期嗣教历史模糊不清,但龙虎山张天师之道传承1700多年,其源远流长的道脉客观存在于世,作为正一派祖庭的地位是毋庸置疑的。?
〔参考文献〕?
〔1〕〔晋〕陈寿撰.三国志:第1册〔M〕.北京:中华书局,1959.265.?
〔2〕〔11〕〔15〕〔37〕〔48〕道藏:第5册〔Z〕.209,461,617,209,605.?
〔3〕〔4〕〔16〕〔宋〕李昉等撰.太平御览:第3册〔M〕.北京:中华书局,1960.2355,2355,2973.?
〔5〕道藏:第20册〔Z〕.514.?
〔6〕〔8〕水经注校〔M〕.王国维校.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876-877,879-880.?
〔7〕〔宋〕乐史撰.太平寰宇记:第2册〔M〕.台北:文海出版社有限公司,1962.228.?
〔9〕〔宋〕李昉等撰.太平御览:第1册〔M〕.北京:中华书局,1960.253.?
〔10〕〔唐〕徐坚等撰.初学记:上册〔M〕.北京:中华书局,2004.182.?
〔12〕〔46〕道藏:第28册〔Z〕.414-415,490.?
〔13〕〔32〕〔44〕道藏:第6册〔Z〕.966,618,752.?
〔14〕〔28〕道藏:第24册〔Z〕.781,815.?
〔17〕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414册〔Z〕.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577.?
〔18〕〔31〕道藏:第11册〔Z〕.577,217、221.?
〔19〕〔宋〕李昉等编.太平广记:第1册〔M〕.北京:中华书局,1961.105.?
〔20〕张泽洪.北魏道士寇谦之的新道教论析〔J〕.四川大学学报,2005,(3):41-47.?
〔21〕文渊阁四库全书:第864册〔Z〕.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339.?
〔22〕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180册〔Z〕.621.?
〔23〕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217册〔Z〕.377.?
〔24〕〔25〕〔27〕道藏:第18册〔Z〕.211,217,236.?
〔26〕陈垣编纂,道家金石略〔M〕.陈智超,曾庆英校补.北京:文物出版社,1988.136.?
〔29〕文渊阁四库全书:第854册〔Z〕.588.?
〔30〕〔清〕周寿昌撰.思益堂札记〔M〕.许逸民点校.中华书局,1987.64.?
〔33〕道藏:第3册〔Z〕.276.?
〔34〕〔清〕董诰等编.全唐文:第1册〔Z〕.北京:中华书局,1983.452.?
〔35〕王重民,孙望,童养年辑录.全唐诗外编:下册〔Z〕.北京:中华书局,1982.384.?
〔36〕〔49〕道藏:第34册〔Z〕.823,816.?
〔38〕〔清〕董诰等编.全唐文:第9册〔Z〕.北京:中华书局,1983.9161-9162.?
〔39〕道藏:第32册〔Z〕.166.?
〔40〕大正新修大藏经:第49册〔Z〕.台北:财团法人佛陀教育基金会出版部,1990.459.?
〔41〕〔明〕宋濂等撰.元史:第15册〔M〕.北京:中华书局,1976.4526.?
〔42〕〔清〕董诰等编.全唐文:第19册〔Z〕.北京:中华书局,1983.9283.?
〔43〕〔47〕道藏:第10册〔Z〕.838,847.?
〔45〕道藏:第4册〔Z〕.801.?
〔50〕〔明〕朱国祯撰.涌幢小品〔M〕.北京:中华书局,1959.599.??
(责任编辑:颜冲)

三 : 解读龙虎山张天师未解之谜

在漫漫历史长河中,道教至少传承5000多年文明。而从东汉张陵在鹰潭龙虎山创立天师道(正一道)以来,道教更是成为传承中国文化的象征,龙虎山天师府则成为道教传播不绝的明证。

  时光荏苒。道教祖师张陵也许不曾预料到,他的子孙至今已经绵延60余代,历时上千年,却始终保持着对历史深刻而巨大的影响。岁末年初之时,记者试图从这红墙碧瓦的府第中寻找一点道教的真谛,却发现,不但道教神秘莫测,仅这60余代张天师就给人太多神秘色彩,谜团迭出。

  -30代天师羽化后葬于何处?

  中国古典名著《水浒传》第一回里,有“张天师祈禳瘟疫,洪太尉误走妖魔”的叙述,这位张天师指的就是第30代天师张继先。尽管历史记载张继先在世时间只有36年,但就在他年仅13岁的那一年,也就是北宋崇宁四年(1105年),宋徽宗才赐金铸老君及祖天师像,命江东漕臣在上清镇庆口建造历史上最早的天师府。2005年10月,嗣汉天师府举行建府900周年盛大庆典,也足见张继先在历代天师中的显赫地位。

  能得到皇上的这种恩赐,自然应当是张继先有过人之处。据传,张继先9岁嗣教,稍长即明习道法,12岁那年应诏赴阙。宋徽宗问:“卿居龙虎山,曾见龙虎否?”对曰:“居山,虎则常见,今日方睹龙颜。”令作符,上览笑曰:“灵从何来?”对曰:“神之所寓,灵自从之。”又问修丹之术若何?对曰:“此野人事也,非人主所宜嗜,陛下清静无为,同符尧舜足矣。”上悦,赐宴而出。由此可见,张继先确实自小聪颖超群。

  据载,大观元年(1107年),宫中闻有妖,上命祛之,张继先曰:“臣闻邪不干正,妖不胜德,陛下修德,妖必自息。”不久,仁济亭果有妖凭一少年,继先叱之,少年生而妖绝。又载:一日,(继先)忽题写“赤帝御龙行末伏,嫦娥分月入深山”于亭壁,人莫测其意,迨“靖康之变”,其言始验。政和二年,上遣使复召,(继先)以疾托辞,派弟子王道坚奉谢,再三以修德弥灾为告。靖康元年(1126年),金人入汴,钦宗与太上皇思继先预奏之言,遣使亟召。(继先)至泗州(今安徽泗县)天庆观,作颂而逝,年36岁,而京师亦以是日失陷。武功大夫张宪适至,率士民葬于龟山之下。

  按照这一记载,张继先应于1128年就在安徽羽化了。然而,同一史料又叫,真君(张继先封号)化后16年,西河萨守坚遇于青城峡口。授予符法,又授书信一缄,履一只,令达嗣天师。嗣天师得书大惊,令人启泗州窆,惟一履存。后亦有遇于武夷、罗浮山者。至此,嗣汉天师府管委会副主任曾广亮告诉记者,尽管第30代天师张继先记录在案的生卒年是1092—1128年,但究竟于何时何地羽化,葬于何处,前后不一,已是无从考证。

  -狐仙竟是张天师“密探”?

  狐仙床

  狐仙匾

  在天师府“三省堂”楼一套至今尚未开放的木板楼阁上,曾广亮引着记者察看了一张很有神秘色彩的木床。这床外观除了非常精致外,跟农家木床没多少异样。曾广亮虔诚地把床上一块木匾端出,记者发现,原来木匾上塑着一幅美女像,床的对面赫然有一块狐仙的牌位。

  传说北宋崇宁年间30代天师张继先晨起后准备用膳时,突听一声巨雷掠过天空,电光闪闪,顿时风云突变。天师掐指一算,便觉有妖魔出现。正思忖时,忽见一身穿黄衫的年轻美女气喘吁吁地跪在跟前叩拜说:“天师真人,请救救我。”边说边流泪。原来,黄衫美女是一只已修炼2000年的狐狸精,正将修成正果时天庭却命雷公开劈。因已有身孕,不忍胎儿受连累而向天师求助。天师见其可怜,便出面相救。从此,狐狸精依诺隐居贵溪耳口云台山,随后生下女儿。转眼百年过去,张继先救狐狸精的事已被人淡忘。南宋绍定年间,江西发大水,资溪、黎川、安仁(今余江)三县很多人得了瘟疫死去,闹得人心惶惶,于是百姓欲请张天师“辟邪”。当时,35代天师张可大在位,发现并无妖魔作怪,而是“山疹之气”(又名瘴气)扩散引起。深谙医道的张可大知道此病最佳妙药就是吊篮,可吊篮长于悬崖绝壁洞穴,很难采摘。第二天,当众人都还在忙于采摘吊篮时,忽见大群狐狸口上叼着几麻袋跳来,很快,病人就得救了。

  又过了40多年,元世祖忽必烈统一了中国。有一年,北方大旱,连皇太后、太子都因暑气得病,百官奏请皇上传张天师降魔。第36代天师张宗演火速赶去后,并未发现妖气。但皇命不能违拗,他一时不知所措。忽然,一对母女出现在天师跟前,主动问能否帮上忙。天师把苦恼诉说后,中年妇女说:“这次大旱不是妖魔作怪,所以你无法可施。原因是文天祥兵败退入海边时,曾祭拜过东海龙王。元世祖杀了文天祥,龙王震怒,所以有此灾难。天师可启奏皇上御祭文天祥消除怨气,我母女当潜入东海哀求龙王降雨,以报天师恩德。”说完,即刻变成一对狐狸飞速而去。从此,才有了元世祖三祭文天祥的故事。

  这对狐仙屡屡出现在张天师的紧急关头,令天师感激不已。后由于张宗演天师的真诚邀请,狐仙母女常到天师府作客,张天师还专门把女儿的绣花楼腾出来给狐仙母女居住,此后便有了“狐仙楼”。43代天师羽化时,曾留下法旨:“百余年来,云台山二狐对吾道贡献良多,已成仙果,天师府内可为其设坛以祀。”44代天师张宇清遵从遗命,把西客厅辟为“狐仙堂”,并塑了神像。

  -63代张天师真的有一歇?

  在20世纪30年代,江南一带盛传龙虎山道教正一派教主张天师的民谣:绝不绝,灭不灭,六十三代有一歇。

  这首民谣到底从何处传来,不得而知。“63代有一歇”的含义如何?人们难以理解。曾广亮没有告诉记者是什么意思,只给记者讲了一段传说。

  正一教派教主第62代天师张元旭生有六子。清光绪三十年,长子张恩溥出生。那天,门房通报张元旭说,门外有一老道人求见。只见那道人童颜鹤发,两目炯炯有神,身穿青布道袍,腰系丝带,足踏芒鞋。宾主落座后,却听丫环报告天师生子了。一边是来了客人,一边又(www.61k.com]想看看娇儿,天师正为难时,老道称何不把公子抱来看看?

  片刻,丫环按吩咐把天师公子抱过来,天师喜不自禁。不料,那老道突然伸手从天师手中接过公子,端详一会儿,忽然对公子说:“一道灵符万种情,鱼龙交错日幽明,同根萁荚不相属,七九传胤享太平。”说完便将公子交还天师手中,转身向府门扬长而去。天师来不及挽留,那道人就已出大门,了无踪影,几句隐语萦绕在天师心头,“63代有一歇”随之传向坊间。

  张恩溥22岁时,成为第63代天师,一度使正一道成为东南亚各国和地区最虔诚的宗教信仰。1949年,张恩溥天师携长子张允贤去香港,次年落户台湾。1969年,在张恩溥病重期间,张允贤已留学德国,表示终生从事科研,不再从事道务活动。

  张恩溥当年离开天师府为何要去台湾?据传当初是国民党75师的师长亲自带去的,究竟是蒋介石下令叫去的,还是张恩溥自愿去的,当时天师府内有他的妻儿老小,为何只带张允贤1个人去?既然到了台湾还能继续进行道教研究,为何不在大陆继续肇兴道教?这让后人们百思不得其解。


本文标题:龙虎山张天师-龙虎山张天师世袭表
本文地址: http://www.61k.com/1167193.html

61阅读| 精彩专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苏ICP备130363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