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阅读

嫦娥奔月的神话-月宫[上界神仙为嫦娥建造的一座宫殿]:月宫[上界神仙为嫦娥建造的一座宫

发布时间:2018-01-13 所属栏目:神仙道嫦娥

一 : 月宫[上界神仙为嫦娥建造的一座宫殿]:月宫[上界神仙为嫦娥建造的一座宫

月宫又名广寒宫,是上界神仙为仙女嫦娥建造的一座宫殿。因为这座宫殿是一个具有宇宙灵性的蟾蜍幻化而成,所以月宫又称作蟾宫。

月宫_月宫[上界神仙为嫦娥建造的一座宫殿] -英译

(www.61k.com]1.the palace of the moon; the moon

月宫_月宫[上界神仙为嫦娥建造的一座宫殿] -简单介绍

月宫,是拜月教总坛,也是祭司和教主修炼的地方。在南疆,拜月教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达到了神明的地步。因此南疆人基本上是拜月教徒。苍神殿是供奉月神玉像之地。除祭司和教主外,其他教徒必须匍匐在地,以敬月神。

月宫是1个宫殿群,就象北京故宫一样,但宫殿数和布局别具一格的。广寒宫宫殿群包括:一宫:即广寒宫;二馆:天籁馆、百花馆;三亭:望乡亭、凌云亭、会仙亭;四台:青龙台、朱雀台、白虎台、玄武台;五殿:太和殿、文华殿、长生殿、观音殿、清暑殿。

宫殿群的中间还有1个园林,中间有1个坛,叫:月坛。附近有1个井,叫琉璃井,里面有时空燧道,可以和四海龙宫、天宫、太虚幻境、蓬莱、昆仑山、南海等仙界相联络。还有1个塔,1个鱼池,还有很多附属设施。

月宫_月宫[上界神仙为嫦娥建造的一座宫殿] -历史记载

旧题汉东方朔《海内十洲记》:“(东方朔)曾随县主履行,比至朱陵扶桑,蜃海冥夜之丘,纯阳之陵,始青之下。月宫之间。”唐郑綮《开天传信记》:“吾(唐玄宗)昨夜梦游月宫,诸仙娱予以上清之乐,寥亮清越,殆非人间所闻也。”自此,月宫只说始昭于世为人所艳称,如五代韦庄《贵公子》诗“瑶池宴罢归来醉,笑说君王在月宫”。

月宫_月宫[上界神仙为嫦娥建造的一座宫殿] -传说旧事

凄清如水的午夜,明月皎皎,有如刚出浴的美人的脸,细腻纯净又柔软温和,当你望向她时,可曾想到了千年前的故事?关于嫦娥,关于吴刚,这是另1个传说。

月宫[上界神仙为嫦娥建造的一座宫殿]:月宫[上界神仙为嫦娥建造的一座宫殿]-英译,月宫[上界神仙为嫦娥建造的一座宫殿]-简介_月宫
纯手工蜡染工艺-三兔闹月宫

那时天下人都信天界是熙和融乐的天堂,乐土的所在,人人都是快乐的神仙。但是天界也有仙规天条,哪里就容你随意快乐。随是这样说,它到底还是乐土(比起人间毕竟是天壤之别么)。就在它还是乐土之际,男女主人公吴刚、嫦娥相遇了。他们的相遇平凡但不平静。因为相遇时,每人身后似乎都隐有半圈光环,他们并未注意到这些,但两人心中都震惊了一下,因为从未谋面的似曾相识。人间有一见钟情,我不知天界有没有。如果有,也许就是嫦娥与吴刚的这一次邂逅。也许月老牵错了红绳吧,把原生凡间的吴刚和天庭仙子联在一起。他们眼中并未迸出真正的火花,可是他们头上的苍空却突然闪亮了一下,也许是闪电正奉命执行任务吧。

不管怎样,对他们来说,从此每个都感觉在幸福的天堂。可是他们幸福,玉帝就有些意难平而不幸福了。因为嫦娥主管天宫中的舞乐,不但舞“术”了得,更是个眉如青黛、肌似羊脂、柳腰莲步的非凡美女,这叫玉帝有些情难自抑。玉帝曾在宴会之外让她献舞君侧,并道出了他对嫦娥的爱慕之意。嫦娥聪明又理智地用王母娘娘和玉帝的身份地位表示了她的拒绝。玉帝到底有所顾虑,虽愤怒至极还是作罢。不过此后,玉帝极喜欢关注月老那儿。众仙对此事其实已看出八九,也只当不知。

天界中有个传统,天界仙子不与原生凡间的神仙相恋。然而嫦娥吴刚并不曾理会这些。他们的感情如潮水般前进。周围也许好意的众仙开始劝告或警告:玉帝还不知,赶快分开还来得及。天界无此传统,若一意如此,恐有劫难啊。但吴刚、嫦娥感激又坚定:他们越来越发现彼此的美好善良与前生的缘分,岂会放弃?

忽一日,天宫又宴请众仙。天籁齐发,当然少不得仙子之舞。然而此刻玉帝似乎对酒更感兴趣,金杯银盏未曾停过。宴会毕,玉帝颁一诏书,上曰:今月里广寒宫修缮已毕。宫内仙果林,奇花丛,碧梧彩凤,活水清凉,瑞霭祥烟,清风明月,实是天界中的圣境,只是无人掌管。可喜嫦娥貌比奇花,舞美出众,堪配这月宫之美景,故特赐嫦娥永久主持月宫,没有朕谕,任何人不得擅入,违者按天条处置,钦此。

这无异于棒打鸳鸯。嫦娥停罢,身心俱冷,只直视着玉帝,仿佛灵魂已出窍。玉帝也未曾追究她是否谢恩,便起驾回宫。群臣会意都散去,也有曾劝过她的神仙留下来无奈的告诉她:上意不可违呀。

上意是不该违,可不该违的应是利于天庭的正确的上意呀。难道上意就是垄断一切,上意就该不公平么?这算惩罚还是报复?吴刚不能抑制心中的悲痛与愤怒,更拒绝容忍这不公平,于是上朝向玉帝面陈其不同之意。然而他却得了个与天界仙子擅自相恋违反天规、出言不逊触犯龙颜的罪名被贬入凡间接受轮回炼狱。

玉帝眼前从此清净。2个人从此天各一方。从此嫦娥独居月宫,噢,不是独居,还有从前吴刚送她的一只灵气漂亮的玉兔和无尽的思念与她为伴。从此,吴刚心间眉宇间带着一股不平之气留迹于凡间。但他对月有着1种说不出的熟悉与亲切,对月有着1种难舍的情结。他当然不再晓得前世之事,也不知道对月的特殊感情就是1种思念。

而嫦娥不见他的思念,在月宫入身陷苍海。奇花异草、仙林活水一切对她都是1种折磨。她把她的思念、悲凉无告与孤独尽化为舞,只有在舞着之际她的生命才是活生生的。每个夜晚她都要长舒广袖,尽释她的抑郁与思念之情。久之,清泪滴下成长溪,她的悲苦让她的舞有了1种强、韧的力量,长袖拂过则寒风流过。花木早为她的悲苦而伤心而无心再开,全部凋寂。此时惟有玉兔乖巧的在无尽的寒冷中陪她。

凡间吴刚对月的感情并未随着时间的长久而渐渐消逝,反而如难得的陈酿愈加浓郁强烈。他甚至看出了月的憔悴,为月色越来越冷寒光逼人,他开始控制不住的一直担心月。他不能忍受月再憔悴,于是他对月祈祷,望月而坐而卧而眠。

月宫大地上已是一片空寂寒冷、萧条凄凉,已然成了真正的广寒宫。但这月宫中央突然有了一棵桂树,它一点一点地长,可很迅速,没几日已有一人粗。嫦娥在近乎绝望的寂寞中突然看到宫中央的这棵树长在一片广袤的只有寒凉只有孤寂的月宫里,惊喜无可言说。她怀抱着玉兔飞一般来到月桂前,贪婪的闻着月桂浓郁的香气。她感觉到了,这是吴刚,是他的恋人的生命和对她的思念!不可抑制的,她已流下两行久违的温暖的泪。有多久,她的身心里找不到温暖,没人知道,她也不知。这一晚,她睡得安详而满足,甚至略带贪恋的,是的,贪恋的,谁也不知她到底安然地睡过没,知道她每晚必舞。

凡间吴刚坐卧难安,直到他看到月色好多了。清辉柔和温暖,宁静安详,若得人们都出来观看,他们也好久未见这柔暖的月色了。吴刚感到无与伦比的高兴与莫名的担心,他想知道,他与月到底有什么渊源。

月宫中,嫦娥每天都要看这桂树,她发现宫中其他地方也渐渐长满了桂树。她明白,除了他,没有别人会让这里长出奇迹的。住月宫后,她第一次露出了笑颜。

可是天宫知道了此事,玉帝发怒了:天庭在他的统治之下怎么可以出这种奇事呢。于是下令让天兵砍伐月宫桂树。这一砍竟又砍出一件奇事来,周围的小桂树尚可伐掉,可对月宫中央的那一棵已几人粗的月桂,天兵无任何办法,砍不掉它。这回玉帝怒不可遏,立刻召集众仙商议此事。老臣太白金星看起来又奸又滑,却极得玉帝信任,此时玉帝的目光又投向他。于是他适时上前说道:老臣认为嫦娥一到月宫,宫内便百草凋零成了真正的广寒宫,一度寸草不生,如今却无由长出一片桂林,实在蹊跷,其中原因定与吴刚有关。陛下何不让他自己把自己的铃解开呢?玉帝倒也聪明,便下令把吴刚召回天庭。

此时广寒宫的嫦娥心都碎了,要知道,哪一棵桂树都是他情感的依托,依托倒了人也会倒的。

凡间的吴刚在月宫伐桂的当日心口便隐隐作痛。后来痛得厉害,心上像是被谁剜走了1大片。不过还好,无大碍。只是见昨日的月像是又有异常甚是担心。然而没有多久不用担心了。他突然被重新召回天庭。可这并不意味着对他的惩罚结束。按不可违的玉帝的命令,他必须去砍那棵他用心血化成的树,那是在砍他的命啊。但他没有丝毫退缩的意思,甚至还有一丝兴奋??至少可以和心上人在一起,虽然不能直接相见。月宫内有道界限符咒,一旦嫦娥吴刚突破界限,就会引起整个月宫的毁灭,好狠毒的符咒,好狠的玉帝!牵牛织女还有七夕相会的时刻,可怜这嫦娥吴刚只能两相遥望。想到这些,嫦娥心痛欲裂,重见恋人的喜悦被这恶毒的符咒冲散殆尽。

“咚”斧头被切进了树干,又“嚯”得被抽出。结果却让人吃惊,月桂即砍即合!只是吴刚的心随着斧头的进出而阵痛。每砍一下桂树,就是向他的心扎一次刀。吴刚知道,只要他的心不变,月桂永远不会倒。他不会又悔。嫦娥惊异继而无限感动,她知道恋人坚贞的爱在这里,恋人的心在这里。

月桂不倒即砍即合,这让天庭大为惊异,玉帝也毫无办法,再没深究。

从此,玉兔有了玩处,快乐地穿梭于广寒宫月桂之间成为两人的信使。

从此,月里嫦娥逗玉兔,吴刚只砍桂花树便成为永久爱情神话定格在月宫,成为美丽香醇的月里旧事了。

月宫_月宫[上界神仙为嫦娥建造的一座宫殿] -同名书籍

月宫[上界神仙为嫦娥建造的一座宫殿]:月宫[上界神仙为嫦娥建造的一座宫殿]-英译,月宫[上界神仙为嫦娥建造的一座宫殿]-简介_月宫
《月宫》2008年8月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引进出版2008年8月31日,美国著名作家保罗·奥斯特创作的长篇小说《月宫》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引进出版。《月宫》讲述了大学生佛格的一段离奇遭遇。奥斯特认为,在某种意义上讲,《月宫》是他的第一本小说,只是完成得比较晚。

基本资料

书名:月宫
作者:保罗·奥斯特
译者: 彭桂玲
ISBN:9787208077706
页数: 319
定价:25.0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装帧:平装
出版年: 2008年8月

简单介绍

马可的妈妈早逝又不知道自己的爸爸是谁,只好跟着舅父巡回演唱。进入大学之后,为赚取生活费,担任曼哈顿的有钱瞎眼老人托马斯·埃奉的看护,为他念书报。但当自认死期将届的埃奉,要马可为他写下传记时,1个横跨美国东西两岸的惊人故事也随之展开……随着埃奉的叙述,马可从曼哈顿繁华的都市街道前进到犹他州月光下的沙漠,故事中形形色色的人物、接二连三的事件,情节丰富精彩,更出人意料。

作者简单介绍

保罗?奥斯特(Paul Auster,1947—),生于新泽西州的纽渥克市。在哥伦比亚大学念英文暨比较文学系,并获同校硕士学位。

奥斯特于1990年获美国文学与艺术学院所颁发“莫顿?道文?萨伯奖”,1991年以《机缘乐章》获国际笔会福克纳文学奖提名,1993年以《巨兽》获法国麦迪西文学大奖,2006年10月获颁阿斯图里亚斯王子文学奖。作品除了小说《月宫》、《纽约三部曲》、《幻影书》、《神谕之夜》、《密室中的旅行》等,还包括回忆录《孤独及其所创造的》、评论集《饥渴的艺术》及诗集《烟灭》。作品已被译成三十多国语文。

在文学创作之外,奥斯特也热衷于电影剧本写作并曾独立执导电影。目前与妻儿定居于纽约布鲁克林区。

创作过程

据称,奥斯特开始写《月宫》时是21岁,在设定了基本角色与场景后,竟认为它太复杂,他很难写出来的,于是只好搁置一旁。再度拾起时,他已经39岁了。当时他已写出了著名的《纽约三部曲》 。奥斯特说:“《月宫》这本书,情节和角色是如此的真实,它们拉着我往前走,我只是正确地跟随它们,放在适当的位置。因此就某个意义上来说,这算是我的第一本小说,只是完成得比较晚。”

保罗·奥斯特的作品常围绕着自我与他者、孤独与社会、心灵与物质的沉思,充满了智慧与迷人的风采。书评人黄集伟评价奥斯特说:“台湾作家朱天文说,好的小说家就像一台自动取款机,你可以不断从他那里提出巨额现金。保罗·奥斯特就是这样一台提款机。假使一切不出闪失,我愿斗胆预言:2008年将是1个让文学小资们欢悦无比的‘奥斯特年’。”

保罗·奥斯特生于新泽西州的纽渥克市。在哥伦比亚大学念英文暨比较文学系,并获硕士学位。1993年,他以《巨兽》获法国麦迪西文学大奖。他的作品除了小说《月宫》《纽约三部曲》《幻影书》《神谕之夜》《密室中的旅行》等,还有回忆录《孤独及其所创造的》、评论集《饥渴的艺术》及诗集《烟灭》。在文学创作之外,奥斯特还热衷于电影剧本写作并曾独立执导电影。目前,他与妻儿定居于纽约布鲁克林区。

作品影响

《月宫》,这部小说是讲述为生活所迫的大学生佛格替一名坐在轮椅上的老头做看护,却走入了一场意外的人生之旅。这部作品对于奥斯特,正如《挪威的森林》之于村上春树。

即使都是畅销小说,不同作品间也有层次差异。有1类畅销小说会让你紧紧关注人物的命运,还有1类更“高级”,除了关注故事,还会让你反思自己的生活。美国作家保罗·奥斯特的《月宫》无疑属于后者。

名家评价

台湾作家朱天文说,好的小说家就像一台自动取款机,你可以不断从他那里提出巨额现金。保罗·奥斯特就是这样一台提款机。

内地评论人黄集伟更是斗胆预言,2008年将1个是让文学小资们欢悦无比的“奥斯特年”。相信,保罗·奥斯特的作品将成为沪上阅读的新风向标。

二 :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嫦娥奔月”的神话,只能表明人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嫦娥奔月”的神话,只能表明人类对大地与月球之间的一种朦胧关系,寄托了人类向往太空的精神幻想。当18世纪时,牛顿创立了经典力学理论后,物体运动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才为人类真正认识地球、展开对太空的研究奠定了科学基础,机械动力、天文观察装置的发明和使用,天体中的一颗一颗行星的发现又为人类正确认识宇宙带来了希望。
材料二 20世纪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揭示了时间空间与物质分布、运动之间的辩证关系,提出了新的宇宙观,同时使得现代物理学和天文学如此结合而产生了天体物理学,为人类研究和探索宇宙提供了新的更广泛的途径。
材料三 由现代科学理论知道,当年原始的黑色火药制成火箭,尽管可以升空,但绝不能冲出大气层,原因很简单,它的效力太低,远远达不到最低的第一宇宙速度。所以说,没有高效的大推力火箭发动机问世,那么想实现宇宙飞行也只能是一种幻想。多级火箭飞行原理提出、液体火箭发明和应用使得现代火箭技术得以提高。
材料四 人类飞向太空的梦想在20世纪50年代第一次得以实现。1957年,苏联发射了历史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创造了宇航事业伟大的开端。1961年,苏联发射了“东方一号”载人飞船,苏联宇航员加加林成了人类第一个飞上太空的人。美国急起直追,1969年“阿波罗——11”登月飞船成功地在月球上着陆。

——以上材料均摘自《宇宙探险》

请回答:
(1)材料1表明人类对太空研究的科学理论已经形成,请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理论形成的历史背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以上材料概括指出在人类飞向太空的历程中有了哪些新的发展?简要分析其发展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航天事业的发展对人类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材料题难度:中档来源:0114 期中题

(1)①经济发展日益加快。②人文精神不断发展。③科学家对自然世界提出了新的认识。④启蒙思想家提倡科学与民主,宣扬平等和自由。⑤新型的政治制度在欧洲建立。
(2)发展:①科学理论由牛顿的经典力学到爱因斯坦的相对论。②验证科学理论的应用由火药火箭到现代火箭技术。③人类离开地球飞向太空由梦想到现实。原因:①科学理论出现重大突破。②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③各国对高科技的迫切需求。④加强对科技的扶植和资金的投入。
(3)①航天事业的发展为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开辟了新的天地。②促进了科技和经济的发展。


考点:

考点名称:牛顿和经典力学(《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牛顿的经典力学:

经典力学的基本定律是牛顿运动定律或与牛顿定律有关且等价的其他力学原理,它是20世纪以前的力学,有两个基本假定:
其一是假定时间和空间是绝对的,长度和时间间隔的测量与观测者的运动无关,物质间相互作用的传递是瞬时到达的;
其二是一切可观测的物理量在原则上可以无限精确地加以测定。20世纪以来,由于物理学的发展,经典力学的局限性暴露出来。
①伽利略对经典力学创立的奠基作用。
②牛顿创立经典力学。

经典力学的特征:

与传统科学和现代物理学相比,经典力学具有三大特征:
1、注重实验,实验可以进一步揭示客观现象和过程之间内在的逻辑联系,并由此得出重要的结论。
2、它的数学化,这种数学化的根源是自然内在的数学关系。自然的数学结构是近代科学的先驱们深信不疑的真理。
3、研究人们日常生活中易于理解的宏观世界,后来的X射线、放射性和电子等三大发现所揭示的却是人们没有直接经验的微观现象。
这些表明人们对物质世界的认识在不断深入。

牛顿创立经典力学:

(一)背景:
1、16世纪末17世纪初,文艺复兴运动的扩展促进了人的思想解放,对科学研究产生了重要影响;
2、文艺复兴运动时期哥白尼提出“太阳中心说”,不但动摇了上帝创世说,也启迪了伽利略对亚里士多德力学的质疑和实验思想的萌生。
3、伽利略基于观察、实验以及实验与数学相结合的科学研究,发现了自由落体定律;
4、英国工场手工业时期经济上的需要与力学有直接关系;
5、牛顿在伽利略研究的基础上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和运动三定律,形成了以实验为基础、以数学为表达形式的牛顿力学体系,即经典力学体系。
(二)标志:
1687年牛顿发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提出物体运动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
(三)历史地位:
17~18世纪,近代自然科学中突出发展起来的是经典力学。伽利略的自由落体定律奠基,牛顿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一书的出版则标志着经典力学的成熟,一个有关物体运动的理论体系形成了,故此,经典力学又称牛顿力学。
1、在经典力学领域中,最重要的成就是万有引力定律和运动三定律的发现,这些成就构成了经典力学的基本内容。
2、牛顿力学在科学史上的意义表现在它把天上和地上的运动统一起来,把万有引力定律和运动三定律视为宇宙间一切力学运动的普遍规律,从力学的角度证明了自然界的统一性,实现了人类自然界认识的第一次综合,完成了人类对自然规律的第一次理论概括和总结。
3、经典力学体系的建立标志着近代科学的形成,表达了近代自然科学的基本特点:以实验为基础,以数学为表达形式。人们根据万有引力定律发现海王星,又表明了科学的预见力和对实践的理论指导意义。
(四)意义:
①经典力学体系的建立标志着近代科学的形成。
②促进了天文学发展:根据牛顿力学体系,人们发现了海王星和冥王星。
③促进了光学、电磁学等与力学的统一,推动了物理学的发展。
④促进了资本主义的两次科技革命的出现和发展。

经典力学的重要奠基者——伽利略

1、成就:发现自由落体定律等物理学定律
意义:开创了以实验事实为根据并具有严密逻辑体系的近代科学,为后来经典力学的创立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自由落体定律的发现是伽利略把科学实验和理性思维相结合解决物理学问题的典范。它不仅发现了物体下落运动的客观规律,而且为人类认识自然找到了一条正确的途径和方法,因此,现在人们称伽利略为物理学之父。正是由于伽利略创立的科学方法,物理学研究才走上正确道路。
2、成就:利用自制望远镜发现许多星体,证明了哥白尼“日心说”的正确性。
意义:伽利略的这些发现和观点,摧毁了教会的信条而证明了哥白尼学说的正确。

牛顿:

牛顿(1642—1727)是著名的英国科学家,在物理学、数学、天文学等许多方面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1687年,他出版了《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在该书中他首先给力学的基本要领如质量、动量、惯性、力及向心力下了定义,对大至宇宙天体,小至光的微粒的一切物体在真空中或在有阻力的介质中的运动,全部应用运动三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给予了说明,把自然界中的一切力学现象都囊括在他的力学体系之中。《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一书的出版标志着经典力学的成熟。
牛顿力学在科学史上的意义表现在它把天上和地上的运动统一起来,把万有引力定律和运动三定律视为宇宙间一切力学运动有普遍规律,从力学的角度证明了自然界的统一性,实现了人类自然界认识的第一次综合。
牛顿力学方面的贡献之一是确立了万有引力定律。这个定律说明,任何两个物体之间都有引力存在。这个引力与彼此吸引的物体的质量体积成正比,而与两物体间距离的平方成反比。万有引力定律总结了此前一个半世纪的科学发明并用精确的数学术语把它们联结起来了。
此外,牛顿还确立了著名的运动三定律,即惯性定律、比例定律(即加速度与力成正比)、作用和反作用相等定律。运动三定律是经典物理学的基础。

《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牛顿的主要研究成果集中在其不朽的名著《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一书中。这里所谓的“自然哲学”实际上就是指物理学。在古代,自然科学是以自然哲学的形式出现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全书分为两大部分。
第一部分包括:“定义和注释”和“运动的基本定理或定律”。这部分虽然篇幅不大,却极为重要。
第二部分是这些基本定律的作用,包括三篇:
第一篇是研究万有引力的;第二篇讨论介质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第三篇是“论宇宙系统”。在该书的第一部分中,牛顿首先给力学的基本概念如质量、动量、惯性、力及向心力下了定义,说明了绝对时间和绝对空间的含义。接着陈述了他总结和创立的运动三定律和矢量合成原理。
牛顿对运动三定律的表述如下:
运动第一定律(又称惯性定律):任何物体将保持它的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直到外力作用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
运动第二定律:运动的变化与所施的力成正比,并沿力的作用方向发生。
运动第三定律:每一个作用总是有一个相等的反作用和它对抗;或者说,两物体彼此之间的相互作用永远相等,并且各自指向对方。
《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以牛顿三大运动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为基础,建立了完美的力学理论体系,说明了当时人们所能理解的一切力学现象,解决了行星运动、落体运动、微粒运动、声音和波、潮汐以及地球的扁圆形状等各种各样的问题。在此后二百多年中,再也没有人补充任何本质上的东西。直到20世纪量子力学和相对论问世,才使力学扩大了范围。

经典力学的困境:

在经典力学体系中,时间和空间的量度是绝对不变的。正如牛顿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一书中写的:“绝对的空间,就其本性而言,是与外界任何事物无关而且永远是相同的和不动的。”随着生产实践,特别是科学实验的发展,却出现了一些由“绝对时空观”解释不了的实验事实。比如,电磁波、光的传播和快速的电子运动,等等,都不遵循牛顿的力学定律。为了检验以太存在的假说,1887年,美国物理学家迈克耳逊和莫雷,利用光的干涉效应,观察干涉条纹的移动,试图探测地球相对于以太运动的速度,寻找以太绝对静止坐标系。虽然实验本身达到了很高的精确度,但是并未观察到干涉条纹的移动。这个实验被许多人所重复,结果都相同。实验的“零”结果否定了以太风的存在,这就是以太的飘移实验。很显然,新的发现与古典理论发生了矛盾,迫使人们重新考虑、大胆怀疑绝对时空观的正确性。新的实验表明,牛顿力学的致命弱点,就是把时空和物质运动割裂开来,忽视了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因而当物体运动接近光速时,牛顿理论的终极真理性被否定了。这种状况表明,一种新的更为普遍性的理论的产生已不可避免了。

考点名称:议会权力的确立(《权利法案》)

君主立宪制含义:

在1688年“光荣革命,詹姆斯二世的女儿玛丽及其丈夫荷兰执政威廉被邀请承袭英国王位。1689年,威廉接受由议会拟定的《权利法案》,正式登基。(权利法案》以明确的法律条文,限制国王的权力,保证议会的立法权、财政权等权力。这样,封建时代的君权神授遭到否定,君主权力由法律赋予,受到法律严格制约。议会不但掌握了制定法律的权力,还可以监督政府和决定重大的经济政策。议会权力口益超过国王的权力,国土开始逐渐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英国的君主立宪制确立起来。

1689年《权利法案》的颁布:

背景:
①英国悠久的宪政传统
②“光荣革命”后资产阶级统治确立。
目的:
资产阶级和新贵族通过了一系列法案,旨在限制国王权利。
内容:
《权利法案》以明确的法律条文,限制国王的权利,保证议会的立法权、财政权等权力。
影响:
君权神授遭到否定,君主权力由法律赋予,受到法律严格制约。议会不但掌握制定法律的权力,还可以监督政府和决定重大的经济政策。议会的权力日益超过国王的权力,国王开始逐渐处于“统而不冶”的地位,英国的君主立宪制确立起来。

英国君主立宪制建立的标志:

考点名称:文艺复兴

文艺复兴:

文艺复兴是指14世纪在意大利各城市兴起,以后扩展到西欧各国,于16——17世纪在欧洲盛行的一场思想文化运动,带来一段科学与艺术革命时期。
核心:人文主义精神。本质是以人文主义冲击宗教神权的束缚,解放人们的思想。实际上,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家们不是完全提倡复古,而是借古代文化之名宣传新的资产阶级思想。

人文主义:

文艺复兴的核心是人文主义,它支配了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艺术、哲学和科学的发展。
其思想核心是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认为人是现实生活的创造者和主人,反对基督教的来世观念和禁欲主义,提倡追求自由、幸福和物质享受,鼓励发财致富和冒险精神,崇尚理性和科学,追求知识。
宗教改革的核心是反对教会的精神禁锢和罗马教廷的权威统治。它既是一场社会政治运动,也是一场思想运动。马丁·路德的信仰即可得救的主张,实际上是尊重每个人自己对信仰的理解,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的判断,这其实就是鼓吹思想的自由,也表达了对人的尊重。宗教改革使千千万万的民众打破了对罗马教会的迷信,解放了思想,人文主义得到进一步的传播和发展。
十四五世纪的文艺复兴运动以人文主义冲击宗教神权的束缚,以解放人们的思想,在文艺复兴影响下的宗教改革也表达了人文主义的诉求,冲击了罗马神权的统治。批判神权、鼓吹人性解放和思想自由是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共同的人文主义倾向。前者主要在知识阶层,而后者则激发了普通民众。

文艺复兴的实质:

欧洲文艺复兴源于意大利的佛罗伦萨等地绝非偶然。一是资本主义萌芽首先出现于此,新兴资产阶级一方面不再关心虚幻的神学说教,另一方面又追求财富和现世的享乐,因此为了求得自身的发展就必须从中世纪的神学桎梏下解放出来。而当时的意大利人既能接触到丰富的古希腊罗马的文化遗存,又有机会得到拜占庭帝国保留的古希腊罗马文化典籍,这为新兴资产阶级的需求提供了必要的思想文化资源。此外意大利佛罗伦萨等城邦聚集了众多的博学之才,有一批对宗教专制不满的知识分子,这为满足新兴资产阶级的需求提供了人力资源。那些先进知识分子阐释古典文化的人性美,表达他们对现实生活的希望,要求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提倡自由和物质享受,鼓励冒险和发财致富,这一切正好顺应了资产阶级的要求,符合他们的利益,结果是形成了对中世纪以来的宗教神学的有力冲击。从文艺复兴的兴起原因和思想倾向来看,文艺复兴的实质应当是:反映欧洲新兴资产阶级要求的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的思想解放运动。

文艺复兴概况:

1、背景:
前提:资本主义萌芽首先出现
物质:意大利经济的萦荣
人才:汇聚众多人才
文化:古希腊、罗马文化的大量遗存
2、含义和实质:
①含义:文艺复兴是对古希腊、罗马文化中人文主义精神的继承和发展,是反映新兴资产阶级利益的思想解放运动文艺复兴不是单纯的古典复兴,而是反封建的新文化的创造,它表现在科学、文学和艺术的普遍高涨和创新,具有鲜明的时代精神。
②实质:文艺复兴是反映欧洲新兴资产阶级要求的思想解放运动。
3、核心:人文主义
以神为中心→以人为中心;禁欲和来世→现世的享受;等级观念→自由平等;蒙昧主义→理性和科学。
4、主要成就:
①文学领域:“文学三杰”:薄伽丘、但丁和彼特拉克
●薄伽丘: 代表作:《十日谈》 思想主张:抨击了封建道德和教会的禁欲思想,宣传人类平等,主张发展人的个性。
●但丁:“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恩格斯)代表作:《神曲》 思想主张:率先对教会的丑恶现象表达了憎恶。
●彼特拉克:“人文主义之父”代表作:《歌集》 思想主张:最早提出要以“人的学问”代替“神的学问”
②艺术领域:“美术三杰”是达.芬奇、米开朗琪罗、拉斐尔(画圣)。
5、扩展:
欧洲其他国家的发展。
6、意义:
①解放思想:文艺复兴冲破了基督教神学桎梏,唤醒了人的自我意识,颂扬了为创造现世幸福而奋斗的精神,为后来的启蒙思想的出现打下了基础,在精神方面为资本主义制度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②推动文学艺术和科学的发展:文学艺术方面结出了丰硕的果实,自然科学也因为思想解放和对实践的关注而走向近代科学。越来越多的人从封建愚昧中解放出来,开始更多地关注人及人生活的世界。

薄伽丘:

薄伽丘(1313—1375),意大利作家。佛罗伦萨一个商人的私生子,少年时代曾在那不勒斯习商,后又改读教会法典。在逗留那不勒斯的这段时期,由于有机会参加宫廷的一些社交活动,结识了一些学者,扩大了在文化领域中的视野,并开始模仿当时盛行的雕琢堆砌的文体,自习写诗,1340年左右,回到了斗争激烈的佛罗伦萨,投身政治活动。薄伽丘拥护共和政权,反对封建专制制度。曾在佛罗伦萨共和政体中担任掌管财政的职务,先后七次代表共和政权出使意大利各城邦及法国等地。1350年结识了彼特拉克,建立了亲密的友谊。著有传奇、史诗、叙事诗、十四行诗、小说等。早期作品大多赞美青年时代的情人“菲娅美达”。《菲洛哥罗》(1336—1338)是第一部散文体长篇小说,用托斯卡诺方言写成,叙述一对不同宗教信仰的青年男女的爱情故事。牧歌《亚梅托的仙女》采用神话题材,歌颂纯洁的爱情,具有隐喻诗的特点。书函体小说《菲娅美达的哀歌》,摆脱了古典和神话题材的套子,开始描写现实生活,对历史人物内心世界的种种感受作了较细腻的刻画,被认为是欧洲文学中第一次出现的“心理小说”。薄伽丘最优秀的代表作是用佛罗伦萨方言写成的故事集《十日谈》。他最后一部文学作品《大鸦》与以前的创作思想形成了对照,表现了作者后期思想的动摇。晚年,潜心钻研古典文学,主持但丁《神曲》讲座。著有《但丁传》《异教诸神学谱系》等作品,其文艺理论为文艺复兴时期诗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但丁:

但丁(1265—1321),意大利诗人、文艺复兴的先驱。他是意大利佛罗伦萨人,出身于没落贵族家庭。早年他从师于当时著名学者勃鲁内托·拉蒂尼(1220—1295),学习拉丁文、修辞学和古典文学作品。青年时代是在博览群书中度过的,除拉丁文、修辞学外,对诗学、神学、历史、天文、地理、音乐、绘画都作过研究,从而使他成为那个时代一位多才多艺、学识渊博的学者,为他日后的从政活动和文学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1302年,但丁被代表罗马教廷的反动势力放逐,流落意大利各地,最后客死拉韦纳。其最早的作品是抒情诗集《新生》,用以悼念他所钟情而又早逝的女友贝雅特丽齐。《论俗语》一文,他主张用民族语言写作(中世纪西欧各国习用拉丁文),推进了意大利民族语言的统一。《论君主政体》一文,主张政教分离,建立统一的意大利君主国。《神曲》是他的代表作,他的作品很多,广泛地反映了中世纪后期意大利的社会矛盾,大胆地谴责了教皇和教士的贪婪专横,表露了人文主义思想。

彼特拉克:

彼特拉克(1304—1374),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诗人、人文主义者,生于佛罗伦萨共和国。早年的动荡生活、但丁的影响,以及当地文化的熏陶,对彼特拉克未来的成长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他自幼酷爱文学,尤其喜欢古典作品。1316年起,他先后在法国和意大利学习法律。1326年成为天主教教士。1332年至1333年游历欧洲各地,广泛搜集古代希腊、罗马的著作,是当时最早搜集、研究古典著作的学者,开创了研究古典文化的新风,并从中发现了一种不以神而以人为中心的世界观,首先提出“人学”同“神学”的对立,所以他被称为“第一个人文主义者”或“人文主义之父”。1374年,罗马市民起义反对贵族的暴虐统治,他虽已70高龄,仍写信支持。彼特拉克的生活有一个时期是放荡的,他的思想和活动也都充满了个人主义色彩。这些都是早期资产阶级人文主义者的特征。但是,他在欧洲人文主义运动中所起的巨大的推动作用,是不会消逝的。

考点名称:理性时代的到来(启蒙运动)

理性主义:

理性主义,欧洲理性主义是建立在承认人的推理可以作为知识来源的理论基础上上的一种哲学方法。一般认为随著笛卡尔的理论而产生,17-18世纪间主要在欧洲大陆上得以传播,本质上体现资产阶级的科学和民主,是启蒙运动的旗帜。同时代相对的另一种哲学方法被称为不列颠经验主义,它认为人类的想法来源于经验,所以知识可能除了数学以外主要来源于经验。

理性与启蒙的含义:

“理性”是指人自己思考,运用自己的智力去认识、判断和理解事物的能力,所谓“要有勇气运用你自己的理智!”它强调凡事要以人的思维去判断,而不依赖天意或神的旨意,同时也强调人的独立自主性,其目的都是为了保障人的自然权利。这里涉及了一个思考什么(人的权利)、怎样思考(科学的方法)的问题。启蒙的行为其实就是引导人们去思考什么和怎样思考。
“启蒙”在法文中即为光明、智慧之意。启蒙思想家认为:过去的时代在天主教会和世俗封建主的统治下是迷信和无知的黑暗时代,而启蒙运动就是要从黑暗进入到智慧和光明的时代,而要驱散现实的黑暗就必须使用理性的阳光。因此,所谓的启蒙完全是针对“中世纪只知道的一种意识形态,即宗教和神学”而提出的,而“要触犯当时的社会制度,就必须从制度身上剥去那一层神圣外衣。”由此,启蒙思想家用人的思考和判断去剥封建制度身上的“神圣”外衣,去批判教权主义、专制主义,以此达到资产阶级所号召的消灭专制王权、贵族特权和等级制度,实现所追求的政治民主、权利平等和个人自由。
说到底是资产阶级要求民主、自由、平等。他们把理性变成了一面反封建的旗帜,主张把理性作为衡量一切现存事物的唯一标准,凡是违背理性的,都应予以打倒。

文艺复兴与启蒙运动的比较:

事件与时间 背景内容指导思想性质影响
文艺复兴 (14~17世纪) 资本主义经济不同程度的发展反对神学世界观,肯定人性人文主义思想解放运动,不同程度体现了人文主义精神使人从封建愚昧中解放出来
启蒙运动 (17~18世纪)反对专制主义、教权主义,强调人权、法治 理性主义推动人从封建专制统治中解放出来

理性时代的到来:

(1)背景:
经济上:资本主义经济不断发展。17-18世纪阶级基础:新兴资产阶级力量日益壮大。
政治上:封建制度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
思想上:文艺复兴、宗教改革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2)性质: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思想文化运动,也是欧洲发生的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
(3)核心:理性主义
(4)内容:呼唤用理性的阳光驱散现实的黑暗,去批判教权主义、专制主义,实现所追求的政治民主、权利平等和个人自由。
(5)概况:启蒙运动于17世纪兴起于英国,18世纪在法国达到高潮。

启蒙运动兴起的历史条件:

首先,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新兴资产阶级要求摆脱封建专制统治和教会压迫的愿望日益强烈。
其次,自然科学取得很大进展,牛顿的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发现了物质运动的基本法则,科学实验打破了束缚人们头脑的神学说教;在科学的启迪下,一些思想家们相信人的理性,力图发现支配人事和社会的法则。因此,自然科学的发展为启蒙运动提供了理论启迪和思想方法。
再次,从14世纪到16世纪,欧洲的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传播了人文主义。正是在这个时代背景下,掀起了一场新的思想解放运动,史称启蒙运动。启蒙运动推动了理性时代的到来。

考点名称:相对论的创立(爱因斯坦)

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的区别:

狭义相对论讨论的是匀速直线运动的参照系(惯系参照系)之间的物理定律,广义相对论则推广到具有加速度的参照系中(非惯性系),并在等效原理的假设下,广泛应用于引力场中。
相对论和量子力学是现代物理学的两大基本支柱。奠定了经典物理学基础的经典力学,不适用于高速运动的物体和微观领域。相对论解决了高速运动问题;
量子力学解决了微观亚原子条件下的问题。相对论颠覆了人类对宇宙和自然的“常识性”观念,提出了“时间和空间的相对性”、“四维时空”、“弯曲空间”等全新的概念。
狭义相对论最著名的推论是质能公式,它可以用来计算核反应过程中所释放的能量,并导致了原子弹的诞生。而广义相对论所预言的引力透镜和黑洞,也相继被天文观测所证实。

爱恩斯坦创立相对论:

1、历史背景:
(1)19世纪科学得到了飞速发展;
19世纪末,物理学界连续发生了三个重大事件,这就是X射线、放射性和电子的发现。这三大发现以实验事实使得原子不可分、不变化的传统观念发生了动摇。物理学家们曾认为的似乎已经基本上完成了的经典物理学体系,从根本上出现了动摇,这就是所谓的“物理学危机”。经典物理学所研究的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易于理解的宏观世界,三大发现所揭示的却是人们没有直接经验的微观现象,这表明人们对物质世界的认识已经深入了一个层次。物理学的“危机”没有吓倒大多数物理学家,他们继续向前探索,于是产生了以量子论和相对论的建立为标志的物理学革命,物理学从此开辟了新的天地。
(2)经典力学无法解释高速运动的微观粒子发生的现象。经典力学认为,时间和空间与物质运动无关,存在着绝对的静止和绝对的时间。这与人们的一般看法一致。但到了19世纪,经典力学无法解释研究中遇到的一些新问题,面临着挑战。
英国著名物理学家开尔文在一篇瞻望20世纪物理学的文章中,就曾谈到:“在已经基本建成的科学大厦中,后辈物理学家只要做一些零碎的修补工作就行了。”然而,正当物理学界沉浸在满足的欢乐之中的时候,从实验上陆续出现了一系列重大发现。如固体比热、黑体辐射、光电效应、原子结构cdotscdots这些新现象都涉及物质内部的微观过程,用已经建立起来的经典理论进行解释显得无能为力。特别是关于黑体辐射的实验规律,运用经典理论得出的瑞利——金斯公式,虽然在低频部分与实验结果符合得比较好,但是,随着频率的增加,辐射能量单调地增加,在高频部分趋于无限大,即在紫色一端发散。这一情况被埃伦菲斯特称为“紫外灾难”;对迈克尔逊——莫雷实验所得出的“零结果”更是令人费解。实验结果表明,根本不存在“以太漂移”。这引起了物理学家的震惊,反映出经典物理学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这两件事被当时物理学界的权威称为“在物理学晴朗的天空的远处还有两朵小小的,令人不安的乌云”。然而就是这两朵小小的乌云,给物理学带来了一场深刻的革命。
2、相对论的提出及主要内容:
(1)提出:1905年刚刚得到博士学位的爱因斯坦发表的一篇题为《论动体的电动力学》的文章,提出了著名的相对论,引发了二十世纪物理学的另一场革命。
(2)内容:相对论包含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狭义相对论认为,物体运动时,质量会随着物体运动速度增大而增加,同时,空间和时间也会随着物体运动的变化而变化,即会发生尺缩效应和钟慢效应。
广义相对论认为,空间和时间的性质不仅取决于物质的运动情况,也取决于物质本身的分布状态。
狭义相对论:1905年6月,爱因斯坦完成题为《论运动媒质的电动力学》的论文,提出了狭义相对论。此后,爱因斯坦又连续发表几篇论文,建立起狭义相对论的全部框架。
广义相对论:1915年,爱因斯坦完成了创立广义相对论的工作,并于1916年写成总结性论文《广义相对论的基础》。这篇论文的发表宣告了广义相对论的诞生。
3、意义:
(1)相对论的提出是物理学思想的一次重大革命,它否定了经典力学的绝对时空论,从本质上修正了由狭隘经验建立起来的时空观,深刻地揭示了时间和空间的本质属性。即:揭示了时空的可变性、时空变化的联系性,树立了新的时空观、运动观、物质观。这一理论被后人誉为20世纪人类思想史上最伟大的成就之一。
(2)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也发展了牛顿力学,将牛顿力学概括在相对论力学之中,推动物理学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

爱因斯坦:

艾伯特·爱因斯坦(1879—1955),美籍德国物理学家。
1879年3月14日诞生在德国乌尔姆的一个犹太人家中。
1894年举家迁居意大利米兰。1900年毕业于瑞士苏黎世工业大学。1901年入瑞士国籍。
1902年6月至1909年10月,在瑞士专利局任技术员。1909年10月,任苏黎世大学理论物理学副教授;
1911年3月,在布拉格任德意志大学理论物理学教授;1912年10月,任苏黎世工业大学理论物理学教授;
1914年4月,在柏林任德国威廉皇帝物理研究所所长兼柏林大学教授。
1933年,因受纳粹迫害,移居美国。1940年入美国国籍。1955年4月18日逝世。
爱因斯坦被认为是最富于创造力的科学家,他不但创立了相对论,还提出了光量子的概念,得出了光电效应的基本定律,并揭示了光的波粒二重性本质,为量子力学的建立奠定了基础。为此荣获1921年度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同时,他还证明了热的分子运动论,提出了测定分子大小的新方法。

爱因斯坦没有因为相对论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原因:

美国科学史专家罗伯特·马克·弗里德曼博士耗时二十多年,通过发掘与诺贝尔奖评奖当事人有关的大量书信、日记、评审报告等素材,撰写成一本有关诺贝尔奖评奖内幕的书,这本书的书名是《权谋:诺贝尔科学奖的幕后》,已由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出版了中译本。那么,在诺贝尔物理学奖评审委员会里,究竟是谁不想让爱因斯坦获奖?该书作者揭示出,这个人是瑞典皇家科学院的权威古尔斯特兰德。这个著名医生说:“爱因斯坦的理论作为一个智识成就不具备可考虑授予诺贝尔奖的物理学价值。”结果,古尔斯特兰德毫不费力地在委员会中做了一个经典的外科“手术”,成功地“切除”了爱因斯坦获奖的可能性。另外,委员会另一个核心人物哈塞尔贝里对爱因斯坦的理论也无好感。直到1922年,哈塞尔贝里去世,奥森添补了委员会的空缺,爱因斯坦才得到获奖的机会。事实上,在这件事情上,奥森也颇费了一番心思,其策略是不以委员会中大多数人反对的相对论,而是以普遍被接受但是重要性稍逊的光电效应定律,提出为爱因斯坦授奖,他成功了。应该说,是爱因斯坦为诺贝尔奖增添了光彩,而不是诺贝尔奖成全了爱因斯坦。

三 : 月宫[上界神仙为嫦娥建造的一座宫殿]:月宫[上界神仙为嫦娥建造的一座宫

月宫又名广寒宫,是上界神仙为仙女嫦娥建造的一座宫殿。因为这座宫殿是一个具有宇宙灵性的蟾蜍幻化而成,所以月宫又称作蟾宫。

广寒宫_月宫[上界神仙为嫦娥建造的一座宫殿] -英译

(www.61k.com)1.the palace of the moon; the moon

广寒宫_月宫[上界神仙为嫦娥建造的一座宫殿] -简单介绍

月宫,是拜月教总坛,也是祭司和教主修炼的地方。在南疆,拜月教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达到了神明的地步。因此南疆人基本上是拜月教徒。苍神殿是供奉月神玉像之地。除祭司和教主外,其他教徒必须匍匐在地,以敬月神。

月宫是1个宫殿群,就象北京故宫一样,但宫殿数和布局别具一格的。广寒宫宫殿群包括:一宫:即广寒宫;二馆:天籁馆、百花馆;三亭:望乡亭、凌云亭、会仙亭;四台:青龙台、朱雀台、白虎台、玄武台;五殿:太和殿、文华殿、长生殿、观音殿、清暑殿。

宫殿群的中间还有1个园林,中间有1个坛,叫:月坛。附近有1个井,叫琉璃井,里面有时空燧道,可以和四海龙宫、天宫、太虚幻境、蓬莱、昆仑山、南海等仙界相联络。还有1个塔,1个鱼池,还有很多附属设施。

广寒宫_月宫[上界神仙为嫦娥建造的一座宫殿] -历史记载

旧题汉东方朔《海内十洲记》:“(东方朔)曾随县主履行,比至朱陵扶桑,蜃海冥夜之丘,纯阳之陵,始青之下。月宫之间。”唐郑綮《开天传信记》:“吾(唐玄宗)昨夜梦游月宫,诸仙娱予以上清之乐,寥亮清越,殆非人间所闻也。”自此,月宫只说始昭于世为人所艳称,如五代韦庄《贵公子》诗“瑶池宴罢归来醉,笑说君王在月宫”。

广寒宫_月宫[上界神仙为嫦娥建造的一座宫殿] -传说旧事

凄清如水的午夜,明月皎皎,有如刚出浴的美人的脸,细腻纯净又柔软温和,当你望向她时,可曾想到了千年前的故事?关于嫦娥,关于吴刚,这是另1个传说。

月宫[上界神仙为嫦娥建造的一座宫殿]:月宫[上界神仙为嫦娥建造的一座宫殿]-英译,月宫[上界神仙为嫦娥建造的一座宫殿]-简介_广寒宫
纯手工蜡染工艺-三兔闹月宫

那时天下人都信天界是熙和融乐的天堂,乐土的所在,人人都是快乐的神仙。但是天界也有仙规天条,哪里就容你随意快乐。随是这样说,它到底还是乐土(比起人间毕竟是天壤之别么)。就在它还是乐土之际,男女主人公吴刚、嫦娥相遇了。他们的相遇平凡但不平静。因为相遇时,每人身后似乎都隐有半圈光环,他们并未注意到这些,但两人心中都震惊了一下,因为从未谋面的似曾相识。人间有一见钟情,我不知天界有没有。如果有,也许就是嫦娥与吴刚的这一次邂逅。也许月老牵错了红绳吧,把原生凡间的吴刚和天庭仙子联在一起。他们眼中并未迸出真正的火花,可是他们头上的苍空却突然闪亮了一下,也许是闪电正奉命执行任务吧。

不管怎样,对他们来说,从此每个都感觉在幸福的天堂。可是他们幸福,玉帝就有些意难平而不幸福了。因为嫦娥主管天宫中的舞乐,不但舞“术”了得,更是个眉如青黛、肌似羊脂、柳腰莲步的非凡美女,这叫玉帝有些情难自抑。玉帝曾在宴会之外让她献舞君侧,并道出了他对嫦娥的爱慕之意。嫦娥聪明又理智地用王母娘娘和玉帝的身份地位表示了她的拒绝。玉帝到底有所顾虑,虽愤怒至极还是作罢。不过此后,玉帝极喜欢关注月老那儿。众仙对此事其实已看出八九,也只当不知。

天界中有个传统,天界仙子不与原生凡间的神仙相恋。然而嫦娥吴刚并不曾理会这些。他们的感情如潮水般前进。周围也许好意的众仙开始劝告或警告:玉帝还不知,赶快分开还来得及。天界无此传统,若一意如此,恐有劫难啊。但吴刚、嫦娥感激又坚定:他们越来越发现彼此的美好善良与前生的缘分,岂会放弃?

忽一日,天宫又宴请众仙。天籁齐发,当然少不得仙子之舞。然而此刻玉帝似乎对酒更感兴趣,金杯银盏未曾停过。宴会毕,玉帝颁一诏书,上曰:今月里广寒宫修缮已毕。宫内仙果林,奇花丛,碧梧彩凤,活水清凉,瑞霭祥烟,清风明月,实是天界中的圣境,只是无人掌管。可喜嫦娥貌比奇花,舞美出众,堪配这月宫之美景,故特赐嫦娥永久主持月宫,没有朕谕,任何人不得擅入,违者按天条处置,钦此。

这无异于棒打鸳鸯。嫦娥停罢,身心俱冷,只直视着玉帝,仿佛灵魂已出窍。玉帝也未曾追究她是否谢恩,便起驾回宫。群臣会意都散去,也有曾劝过她的神仙留下来无奈的告诉她:上意不可违呀。

上意是不该违,可不该违的应是利于天庭的正确的上意呀。难道上意就是垄断一切,上意就该不公平么?这算惩罚还是报复?吴刚不能抑制心中的悲痛与愤怒,更拒绝容忍这不公平,于是上朝向玉帝面陈其不同之意。然而他却得了个与天界仙子擅自相恋违反天规、出言不逊触犯龙颜的罪名被贬入凡间接受轮回炼狱。

玉帝眼前从此清净。2个人从此天各一方。从此嫦娥独居月宫,噢,不是独居,还有从前吴刚送她的一只灵气漂亮的玉兔和无尽的思念与她为伴。从此,吴刚心间眉宇间带着一股不平之气留迹于凡间。但他对月有着1种说不出的熟悉与亲切,对月有着1种难舍的情结。他当然不再晓得前世之事,也不知道对月的特殊感情就是1种思念。

而嫦娥不见他的思念,在月宫入身陷苍海。奇花异草、仙林活水一切对她都是1种折磨。她把她的思念、悲凉无告与孤独尽化为舞,只有在舞着之际她的生命才是活生生的。每个夜晚她都要长舒广袖,尽释她的抑郁与思念之情。久之,清泪滴下成长溪,她的悲苦让她的舞有了1种强、韧的力量,长袖拂过则寒风流过。花木早为她的悲苦而伤心而无心再开,全部凋寂。此时惟有玉兔乖巧的在无尽的寒冷中陪她。

凡间吴刚对月的感情并未随着时间的长久而渐渐消逝,反而如难得的陈酿愈加浓郁强烈。他甚至看出了月的憔悴,为月色越来越冷寒光逼人,他开始控制不住的一直担心月。他不能忍受月再憔悴,于是他对月祈祷,望月而坐而卧而眠。

月宫大地上已是一片空寂寒冷、萧条凄凉,已然成了真正的广寒宫。但这月宫中央突然有了一棵桂树,它一点一点地长,可很迅速,没几日已有一人粗。嫦娥在近乎绝望的寂寞中突然看到宫中央的这棵树长在一片广袤的只有寒凉只有孤寂的月宫里,惊喜无可言说。她怀抱着玉兔飞一般来到月桂前,贪婪的闻着月桂浓郁的香气。她感觉到了,这是吴刚,是他的恋人的生命和对她的思念!不可抑制的,她已流下两行久违的温暖的泪。有多久,她的身心里找不到温暖,没人知道,她也不知。这一晚,她睡得安详而满足,甚至略带贪恋的,是的,贪恋的,谁也不知她到底安然地睡过没,知道她每晚必舞。



凡间吴刚坐卧难安,直到他看到月色好多了。清辉柔和温暖,宁静安详,若得人们都出来观看,他们也好久未见这柔暖的月色了。吴刚感到无与伦比的高兴与莫名的担心,他想知道,他与月到底有什么渊源。

月宫中,嫦娥每天都要看这桂树,她发现宫中其他地方也渐渐长满了桂树。她明白,除了他,没有别人会让这里长出奇迹的。住月宫后,她第一次露出了笑颜。

可是天宫知道了此事,玉帝发怒了:天庭在他的统治之下怎么可以出这种奇事呢。于是下令让天兵砍伐月宫桂树。这一砍竟又砍出一件奇事来,周围的小桂树尚可伐掉,可对月宫中央的那一棵已几人粗的月桂,天兵无任何办法,砍不掉它。这回玉帝怒不可遏,立刻召集众仙商议此事。老臣太白金星看起来又奸又滑,却极得玉帝信任,此时玉帝的目光又投向他。于是他适时上前说道:老臣认为嫦娥一到月宫,宫内便百草凋零成了真正的广寒宫,一度寸草不生,如今却无由长出一片桂林,实在蹊跷,其中原因定与吴刚有关。陛下何不让他自己把自己的铃解开呢?玉帝倒也聪明,便下令把吴刚召回天庭。

此时广寒宫的嫦娥心都碎了,要知道,哪一棵桂树都是他情感的依托,依托倒了人也会倒的。

凡间的吴刚在月宫伐桂的当日心口便隐隐作痛。后来痛得厉害,心上像是被谁剜走了1大片。不过还好,无大碍。只是见昨日的月像是又有异常甚是担心。然而没有多久不用担心了。他突然被重新召回天庭。可这并不意味着对他的惩罚结束。按不可违的玉帝的命令,他必须去砍那棵他用心血化成的树,那是在砍他的命啊。但他没有丝毫退缩的意思,甚至还有一丝兴奋??至少可以和心上人在一起,虽然不能直接相见。月宫内有道界限符咒,一旦嫦娥吴刚突破界限,就会引起整个月宫的毁灭,好狠毒的符咒,好狠的玉帝!牵牛织女还有七夕相会的时刻,可怜这嫦娥吴刚只能两相遥望。想到这些,嫦娥心痛欲裂,重见恋人的喜悦被这恶毒的符咒冲散殆尽。

“咚”斧头被切进了树干,又“嚯”得被抽出。结果却让人吃惊,月桂即砍即合!只是吴刚的心随着斧头的进出而阵痛。每砍一下桂树,就是向他的心扎一次刀。吴刚知道,只要他的心不变,月桂永远不会倒。他不会又悔。嫦娥惊异继而无限感动,她知道恋人坚贞的爱在这里,恋人的心在这里。

月桂不倒即砍即合,这让天庭大为惊异,玉帝也毫无办法,再没深究。

从此,玉兔有了玩处,快乐地穿梭于广寒宫月桂之间成为两人的信使。

从此,月里嫦娥逗玉兔,吴刚只砍桂花树便成为永久爱情神话定格在月宫,成为美丽香醇的月里旧事了。

广寒宫_月宫[上界神仙为嫦娥建造的一座宫殿] -同名书籍

月宫[上界神仙为嫦娥建造的一座宫殿]:月宫[上界神仙为嫦娥建造的一座宫殿]-英译,月宫[上界神仙为嫦娥建造的一座宫殿]-简介_广寒宫
《月宫》2008年8月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引进出版2008年8月31日,美国著名作家保罗·奥斯特创作的长篇小说《月宫》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引进出版。《月宫》讲述了大学生佛格的一段离奇遭遇。奥斯特认为,在某种意义上讲,《月宫》是他的第一本小说,只是完成得比较晚。

基本资料

书名:月宫
作者:保罗·奥斯特
译者: 彭桂玲
ISBN:9787208077706
页数: 319
定价:25.0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装帧:平装
出版年: 2008年8月

简单介绍

马可的妈妈早逝又不知道自己的爸爸是谁,只好跟着舅父巡回演唱。进入大学之后,为赚取生活费,担任曼哈顿的有钱瞎眼老人托马斯·埃奉的看护,为他念书报。但当自认死期将届的埃奉,要马可为他写下传记时,1个横跨美国东西两岸的惊人故事也随之展开……随着埃奉的叙述,马可从曼哈顿繁华的都市街道前进到犹他州月光下的沙漠,故事中形形色色的人物、接二连三的事件,情节丰富精彩,更出人意料。

作者简单介绍

保罗?奥斯特(Paul Auster,1947—),生于新泽西州的纽渥克市。在哥伦比亚大学念英文暨比较文学系,并获同校硕士学位。

奥斯特于1990年获美国文学与艺术学院所颁发“莫顿?道文?萨伯奖”,1991年以《机缘乐章》获国际笔会福克纳文学奖提名,1993年以《巨兽》获法国麦迪西文学大奖,2006年10月获颁阿斯图里亚斯王子文学奖。作品除了小说《月宫》、《纽约三部曲》、《幻影书》、《神谕之夜》、《密室中的旅行》等,还包括回忆录《孤独及其所创造的》、评论集《饥渴的艺术》及诗集《烟灭》。作品已被译成三十多国语文。

在文学创作之外,奥斯特也热衷于电影剧本写作并曾独立执导电影。目前与妻儿定居于纽约布鲁克林区。

创作过程

据称,奥斯特开始写《月宫》时是21岁,在设定了基本角色与场景后,竟认为它太复杂,他很难写出来的,于是只好搁置一旁。再度拾起时,他已经39岁了。当时他已写出了著名的《纽约三部曲》 。奥斯特说:“《月宫》这本书,情节和角色是如此的真实,它们拉着我往前走,我只是正确地跟随它们,放在适当的位置。因此就某个意义上来说,这算是我的第一本小说,只是完成得比较晚。”

保罗·奥斯特的作品常围绕着自我与他者、孤独与社会、心灵与物质的沉思,充满了智慧与迷人的风采。书评人黄集伟评价奥斯特说:“台湾作家朱天文说,好的小说家就像一台自动取款机,你可以不断从他那里提出巨额现金。保罗·奥斯特就是这样一台提款机。假使一切不出闪失,我愿斗胆预言:2008年将是1个让文学小资们欢悦无比的‘奥斯特年’。”

保罗·奥斯特生于新泽西州的纽渥克市。在哥伦比亚大学念英文暨比较文学系,并获硕士学位。1993年,他以《巨兽》获法国麦迪西文学大奖。他的作品除了小说《月宫》《纽约三部曲》《幻影书》《神谕之夜》《密室中的旅行》等,还有回忆录《孤独及其所创造的》、评论集《饥渴的艺术》及诗集《烟灭》。在文学创作之外,奥斯特还热衷于电影剧本写作并曾独立执导电影。目前,他与妻儿定居于纽约布鲁克林区。

作品影响

《月宫》,这部小说是讲述为生活所迫的大学生佛格替一名坐在轮椅上的老头做看护,却走入了一场意外的人生之旅。这部作品对于奥斯特,正如《挪威的森林》之于村上春树。



即使都是畅销小说,不同作品间也有层次差异。有1类畅销小说会让你紧紧关注人物的命运,还有1类更“高级”,除了关注故事,还会让你反思自己的生活。美国作家保罗·奥斯特的《月宫》无疑属于后者。

名家评价

台湾作家朱天文说,好的小说家就像一台自动取款机,你可以不断从他那里提出巨额现金。保罗·奥斯特就是这样一台提款机。

内地评论人黄集伟更是斗胆预言,2008年将1个是让文学小资们欢悦无比的“奥斯特年”。相信,保罗·奥斯特的作品将成为沪上阅读的新风向标。

四 : 创新阅读①人类对浩瀚无垠的太空向往已久。从嫦娥奔月的神话到亦真亦幻的《西游记》,

创新阅读
①人类对浩瀚无垠的太空向往已久。从嫦娥奔月的神话到亦真亦幻的《西游记》,人们把太空描述成妙不可言的神仙世界。在人们的想象中,太空是一个至善至美的天堂。然而在现实世界里,太空绝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浪漫。进入太空,人类要面对的是险境而非仙境。载人航天飞行要解决的问题也远不只是“高处不胜寒”。
②载人飞行要克服的第一个难关是真空环境对人的影响。太空中没有空气,人体若裸露在真空中,将无法呼吸。如果宇航员的座舱、生活舱一旦泄漏气体,很可能导致宇航员死亡。
需要克服的第二个难关是来自太空强辐射的影响,这种太空强辐射包括太阳电磁辐射和高能粒子辐射。太阳电磁辐射生的可见光和红外部分主要影响航天器的温度:会损伤航天器的一些表面材料,还影响高层大气的温度和密度,从而加重低轨飞行器轨道控制的负担。高能粒子辐射则直接对航天器本复产生影响。高能粒子长时间围绕地球运动,对低轨道航天器构成严重威胁。它们的辐射不仅损伤航天器表面材料,而且会使航天器内部的太阳能电池、有机材料、半导体器件和集成电路等的性能发生变化,甚至造成永久的损伤。
④空间碎片和流星体是载人飞行要克服的另一难关。空间碎片又被称为空间垃圾,是指废弃的火箭或卫星的残骸和它们因爆炸或碰撞而产生的碎片。它们与航天器的相对速度稍低于流星体与航天器的相对速度。它们始终和航天器一同在地球的周围运动,因此出现碰撞的机会很多。空间碎片和流星体与航天器相撞,会在航天器的表面留下撞击坑或穿孔,甚至造成航天器表面的机械损伤。体积相对较大的流星体和空间碎片,对人体和航天器的破坏都是致命的。
⑤另外,飞行过程中产生的噪声和振动也会对人体产生不良影响。火箭在上升过程中发动机会产生高强度的噪声,飞船高速穿过大气层时也会产生巨大的噪声。即使飞船在轨道运行时产生的相对小得多的噪声,也相当于繁忙交通路口的噪声,而且持续不断。而飞行产生的强度不等的振动会影响宇航员的心率、血压和耗氧量,可诱发心血管的功能紊乱。另外,人体或器械的振动也会使人视觉模糊,动作不协调,操作误差增加,语言明显失真或中断。
⑥可见,在浩渺的宇宙中,宇航员时刻面临着险境,而绝非想象中的仙境。(选自《飞向太空》,有删改)
1.选文说明的中心内容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选文的说明顺序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选文第①段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选文第③段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拓展链接。
舱外航天服是一套防护和应急救生的复杂系统,用于保证宇航员出舱安全。目前,“太空行走”是中国载人航天的下一个目标,而成功研制舱外航天服则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必备条件之一。请你联系选文内容,说一说舱外航天服应具有哪些功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难度:中档来源:同步题

1.载人航天飞行面临的险境(或载人航天飞行要克服的难关,载人航天飞行要解决的问题)。(意对即可)
2.逻辑顺序。
3.吸引读者,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提出说明的中心内容,引出下文的具体说明。
4.分类别:条理清晰地说明了太空强辐射的类型。5.防泄漏(供氧)、防辐射、防撞击(减振)、降噪音。


考点:

考点名称:说明文阅读说明文:
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来解说事物、阐明事理而给人知识的文章体裁。
它通过揭示概念来说明事物特征、本质及其规律性。
说明文一般介绍事物的形状、构造、类别、关系、功能,解释事物的原理、含义、特点、演变等。
说明文实用性很强,它包括广告、说明书、提要、提示、规则、章程、解说词、科学小品等。
说明文是三大实用文体之一,它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用来介绍或解释事物的状态、性质、构造、功能、制作方法、发明过程和事理的,使读者对这一事物或事理有所了解,给人以知识。

说明文类别划分:
一、依据说明对象与说明目的的不同,把说明文分为事物说明文和事理说明文两大类。
但是,有时在一篇说明文中,介绍事物与阐述事理往往是交错使用的。
1.事物说明文:
说明对象是具体事物。通过对具体事物的形状、构造、性质、特点、用途等作客观而准确的说明,使读者了解、认识这个或这类事物。
2.事理说明文:
说明对象是某个抽象事理。将抽象事理的成因、关系、原理等说清楚,使读者既要知其然也要知其所以然,明白这个事理“为什么是这样”是其主要目的。
因此,不管是事物说明文还是事理说明文都要求作者对说明的对象进行真实的介绍,这其中,我们不乏感受到文中的科学精神。
事物说明文是对事物进行详细介绍的文体形式,而事理说明文是对道理进行详细介绍的文体形式。
区别是前者针对事物,后者针对道理。说明文的说明对象是你要说明的事物。


二、根据说明语言的不同特色,把说明文分为平实的说明文和生动的说明文两种。
生动的说明文又叫文艺性说明文(科学小品文或知识小品文)。


三、根据说明文的体系不同,还可以分为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如《中国石拱桥》)

说明文的结构一般有两种:

1.总分式

事物说明文常用的结构形式:
①总——分,如《苏州园林》(先总体的概括,再分说。结尾没有总结性的语言)

②总——分——总,如《故宫博物院》
③分——总。

2.递进式

事理说明文常用的结构形式:各层之间的关系是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现象到本质。各层之间的关系为递进关系。如《向沙漠进军》。

3.分清说明文结构的方法

理清段与段、部分与部分之间关系。认清段与段、部分与部分是怎样组合的,是并列关系还是递进关系。

事理说明文、事物说明文的不同:

1.事物说明文旨在介绍某一事物的形体特征,例如:《南州六月荔枝丹》、《中国石拱桥》。语文课本上的《恐龙》《海底世界》等等。

2.事理说明文旨在解释事物的本身的道理或内部的规律,如《敬畏自然》。同程序说明文一样,写作事理说明文也需要遵遁三个原则:
①了解事理。可以通过亲自观察研究或是查阅资料来了解事物的道理。只有自己先弄懂了道理,才可能向别人介绍;
②安排写作顺序。事理说明文所遵循的首先是逻辑顺序(事物的因果、递进等关系),也就是事物的内在联系和认识事物的规律。
逻辑顺序不但要运用在段落关系上,句子之间也要按照这种顺序来写;
③选用合适的使用方法。

说明文阅读步骤及技巧:
首先要明确说明对象、掌握为说明对象所使用的说明方法(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等)和说明顺序(空间顺序、时间顺序、逻辑顺序),还需要掌握文章中体现说明文语言准确性的词语以及这些词语的表达效果。
另外说明文阅读中也会考察说明文的结构形式,如总分式(总—分、总—分—总、分—总)、并列式、连贯式、递进式。


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以传授科学知识为根本任务,介绍事物,阐明事理,说明事物运动、变化、发展规律的。
因此,阅读此类文章,自然也应该抓住说明的对象及其特征,看看它是如何来“说”的。
三读”:
(一)、读抓纲——整体把握说明点

说明文写作的目的就是要告诉读者某个事物或某个事物的某方面的知识。
而作者传达的这个知识,就是说明,也就是说明文的中心思想。方法主要有三点:

1.首先可抓住文章的标题明确说明点。
俗说“标题是文章的眼睛”,说明文的标题往往揭示了说明的中心。
2.其次可抓住文章的结构归纳说明点。
一般说明文往往都会围绕一个主要问题或内容进行说明,而有的说明文则需要我们把小说明点归纳起来,构成全文的说明点。
另外可抓住说明的顺序弄清说明点。
事物事理的本身是有其顺序的,人们认识事物事理也有一定的顺序,因此理清了文章的顺序,也就有助于弄清说明的中心。
(二)、读精细——细部研讨方法点

要想把事物事理说清说透,就肯定离不开说明方法。
因此阅读说明文,就应当抓住主要的说明方法,并搞清楚各种说明方法的联系和作用,这样才能比较准确地把握说明的内容和文章的结构。
(三)、读品味——捕捉咀嚼情感点

与其他文体一样,说明文中也同样“说”着作者的情感态度,而这也正是我们理解课文所不可或缺的。

说明文阅读结构思路:
(一)、把握说明对象,辨识说明方法
1、常见题型:以选择、填空或简答的形式指明说明对象或说明对象的特征。
如:本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本文的说明内容是什么?拟标语、提建议等。
2、把握说明的对象和特征,可以从以下两方面着手:
①看题目,不少题目都表示说明的对象。一般事物说明文的对象可以从标题上找。
②抓首括句和中心句。好的说明文往往用这种句子来突出所要说明文的事物和特征。
(二)、理清说明顺序,分析文章结构
1、常见题型有:以选择、填空或简答的形式,指明整体和局部的说明顺序;或理清说明文的层次,直接划分全文的结构或划分某段的层次.
2、常见说明顺序有三种: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3、说明文常见的结构形式:总分式,总分总式,分总式.
4、抓逻辑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的特征,理清说明顺序。常见方法有以下两种:①看内容,辨顺序。介绍事物的特征、种类、成因、功用等,一般用逻辑顺序;说明事物发展变化过程,一般用时间顺序;说明事物的形状、构造,一般用空间顺序。②找重点词句辨顺序。空间顺序一般用方位词;时间顺序一般用时间名词;逻辑顺序一般用“因为”、“所以”、“首先”、“其次”、“总之”、“综合所述”等词语。▲理清了说明顺序,说明结构就可根据顺序来划分。
(三)、体味说明语言,概括语言特点。常见题型有如下两种:
1、说明文中词语作用的认识与辨析:
①“ⅩⅩⅩⅩ”词好在哪里?
②句中加点词“ⅩⅩⅩⅩ”能否去掉,为什么?
③文段中指示代词指代对象的判断。
2、分析、体味语言。说明文中文句的理解与品位主要有两种题型:
①请找出一句能体现说明文语言准确性、科学性的句子来分析。
②“ⅩⅩⅩⅩ”在语言上有什么特点?
3.答题时语言要规范:
①“ⅩⅩⅩⅩ”词好在哪里?
答题格式:用了“ⅩⅩⅩⅩ”词,生动(准确)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符合实际,具有科学性)。
②句中加点词“ⅩⅩⅩⅩ”能否去掉或更换,为什么?
答题三步走:
A.表态,明确表示“不能去掉”或“不能换”;
B.结合语境结实该词;
C.与改换的词或去掉加点词后的语义进行比较,扣住说明文语言特点——“准确”。
答题格式:
不能,用了“ⅩⅩⅩⅩ”词,生动地说明了……,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去掉(或更换)就没有这种效果了。
不能,删掉“ⅩⅩⅩⅩ”句子的意思就变成了……,显得太绝对化,用了“ⅩⅩⅩⅩ”词,准确地说明了……。

说明文写作:
说明的目的在于“以知益人”,它在很大程度上显示着一个人的知识水平和思维的精确性、明晰性、条理性。要准确地运用说明方法,必须有清醒的头脑,细微的观察能力和丰富的知识储备。此外,还需注意以下几点:
1.要抓住特征说明事物
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的特征,这是这一事物区别于其它事物的最本质、最主要的方面。因此,要介绍清楚这一事物,必须把握住它的特征,才有准确性可言;不单写作说明文如此,阅读说明文也同样要把握住事物的特征,才能清楚地认识作者介绍的事物。
2.要选好说明角度
事物的特征,往往是多样性。从不同的角度来考察同一事物,就会发现,它的特征不止一个。事物特征的多样性,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正因为如此,要求我们在说明事物时要根据不同的写作目的、读者对象,选好角度,确定重点,有详有略地进行说明。
3.要合理安排说明顺序
要能把某一事物(或事理)的特点准确、清楚地说明,还必须根据事物本身的条理和它的固有特征,选取合理的顺序来进行剖释。
所谓合理,是指在根据事物的特点和符合认识规律的前提下所采取的一种便于说清楚,也容易使人看明白的说明顺序。
常见的说明顺序有:
(1)以说明某一事物构造为主的说明文,常按事物构成部分的组合顺序或人们观察事物的先后顺序来进行说明;
(2)以说明某一事物发展过程为主的说明文,常按事物形成的时间顺序来进行说明;
(3)以说明某些事物相互关系及其特点为主的说明文,往往按照先总体后局部来进行说明;
(4)以说明科学实验为主的说明文,往往按照实验本身的顺序进行说明。
最后指出,合理的顺序有一定的灵活性,需要多实践、勤总结积累。
4.要恰当地使用各种说明方法
恰当地、灵活地使用多种说明方法,有利于把事物(或事理)介绍清楚、剖释生动。
常用的说明方法有:概括说明;定义说明;诠释说明;分类说明;举例说明;引用说明;比较说明;数字说明;图表说明;形象说明等等。
选用哪种方法要从需要出发,还要看作者本人的写作习惯,但大都是综合运用各种说明方法,使文章生动形象,便于读者对介绍事物(或事理)的认识和理解。
5.要运用准确、简明的语言说明考点名称:说明方法说明方法
是写说明文时用简明扼要的语言把事物的实际情况恰如其分地表述出来的方法。
说明方法有很多种,写说明文要根据说明对象的特点及写作目的,选用最佳的说明方法。说明方法释义:
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分类别、列数字、作比较、列图表、下定义、引资料、作诠释、打比方、摹状貌、作假设,这11种。
中学常见的有: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分类别、作比较、引资料、列图表、下定义、作诠释、摹状貌。
(1)举例子:
列出实际事例来说明事物,使所要说明的事物具体化,以便读者理解。使用举事例的说明方法说明事物或事理,
一要注意例子的代表性,二要注意例子的适量性。
(2)分类别:
将被说明的对象按一定的标准划分成不同的类别,一类一类地加以说明。
运用分类别方法要注意分类的标准,一次分类只能用同一标准,以免产生重叠交叉的现象。
(3)列数字:
使用数字对说明对象进行说明,需要注意的是引用数字,一定要准确无误,不准确的数字不能用。
(4)作比较:
说明某些抽象的或者是人们比较陌生的事物,可以用具体的或者大家已经熟悉的事物和它比较,使读者通过比较得出具体鲜明的印象。
事物的特征也往往在比较中显现出来。可以同类相比,也可以异类相比,可以“横比”,也可以“纵比”。
(5)下定义:
用简明的语言对某一概念的本质特征作规定性的说明叫下定义。
下定义能准确揭示事物的本质,是科技说明文常用的方法。
如:“在一些山区的沟谷中,由于地表径流对山坡或沟床不断地冲蚀挖掏,山体常常崩塌滑坡,塌滑下来的大量的泥沙石块等固体物质被水流挟带搅拌,变成粘稠的浆体,在重力和惯性的作用下急速奔泻。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泥石流。”
(6)作诠释:
从一个侧面,就事物的某一个特点做些解释,这种方法叫做诠释法。
例:“雪是在云中形成的一种固态降水物。”
(7)打比方:
利用两种不同事物之间的相似之处作比较,以突出事物的性状特点,增强说明的形象性和生动性的说明方法叫做打比方。
例:石拱桥的桥洞成弧形,就像虹。古代神话说,雨后彩虹是“人间天上的桥”,通过彩虹就能上天。
我国的诗人爱把拱桥比作虹,说拱桥是“卧虹”“飞虹”等。
(8)摹状貌:
摹状貌,从表达方式上来看,应归于描写。为了使被说明对象更形象生动、具体。
如:《中国石拱桥》一文中的“每个柱头上都雕刻着不同姿态的狮子。这些石刻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有的像注视行人,千态万状惟妙惟肖。
(9)列图表:
为了把十分复杂的事物说清楚,就可以采用图表法,来弥补单用文字表达的缺欠,对某些事物解说更直接了当。更具体。

说明方法思路技巧:
(1)明确说明对象
阅读事物说明文,不管是整篇还是整段,都要首先从整体人手,把握文章说明的是什么事物,即说明的对象是什么。那么如何找准说明对象呢?
①看题目,不少题目都表示说明的对象。如《中国石拱桥》等。
②抓首总括句和中心句。好的说明文往往运用这种句子来突出所要说明的事物和特征。
(2)抓住事物特征
事物的特征主要表现在构造(内外),形态(大小、长短等),性质(硬、软、冷、热等),变化(动、静、快、慢),成因(简单、复杂),功用(宽窄、正反)等等方面。
一般来说,说明文要说明的要点,往往就是事物的特征。除说明的重点外,还要弄清作者介绍的是事物哪些方面的特征,又是从哪些角度介绍的。
例如《死海不死》一文,围绕死海的特征,从三个角度进行说明:先说死海的“死”(现象特征),再说死海的“不死”(本质特征),最后又说到死海的“不死”与“死”(现状与未来发展特征)。这样死海的全面特征便被一层一层地揭示出来了。
又如《苏州园林》一文,围绕“无论站在哪一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这一总特点,从五个方面加以说明:亭台轩榭的布局;假山池沼的配合;花草树木的映衬;近景远景的层次;以及门窗雕镂琢磨和颜色等。这样从不同方面归纳分析,也就全面把握了苏州园林的特色。
(3)归纳说明方法
阅读说明文时,可边读边标出文章所使用的说明方法,然后总结主要使用了哪些方法,并进而分析这些说明方法对准确说明事物特征所起的作用。
(4)逐段概括要点
概括要点时,要重视首括句、尾结句或提问式语句的作用,重视给概念下定义或解说的语句的作用。阅读时可以把这些语句勾画出来。概括要点时最好用完整的句子,意思要简明扼要。在逐段概括要点的基础上,用“同类合并”的方法,把全文划分为相对独立的几部分,概括出每部分的大意,把每部分的大意依次连缀起来,就能比较清楚地显示出全文的说明顺序了。
使用什么说明顺序,还要看说明的对象。一般来说,说明事物的演变发展的,用时间顺序;说明建筑物的,用空间顺序;介绍高科技产品或说明事物间的联系的,用逻辑顺序。
(5)把握中心
在理清说明顺序的基础上,分析段与段、部分与部分之间的关系,就容易看出文章的基本结构了。
如是总—分式的结构还要着重分析“分”的部分是按什么原则组合的,是并列,是递进,还是包含有总分关系。
递进式结构要着重分析各层意思是怎样逐步深入展开的,是由现象到本质,还是由个别到一般,或是从结果到原因等等。
把握结构后,最好能画出结构示意图。
说明中心就是归纳出一篇说明文说明了被说明事物的怎样的特征,或阐释怎样的事理。
在理清说明顺序、把握文章结构的基础上,再归纳说明中心也就不难了。
(6)体会语言准确性
准确是说明语言的特点。分析说明文语言,就是看遣词造句是怎样准确说明被说明事物的特征的。要注意分析关键词语的作用。
如《向沙漠进军》一文中,“沙漠是人类最顽强的自然敌人之一”中去掉“最”不足以说明沙漠危害之严重;去掉“自然”“敌人”性质就不清楚;去掉“之一”就绝对化了。当然,文字的生动性也应充分注意。

说明方法的作用及意义:
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事例、分类别、列数据、作比较、画图表、下定义、作诠释、打比方、摹状貌、引资料等10种。
写说明文要根据说明对象的特点及写作目的,选用最佳方法。
(1)举例子:
举出实际事例来说明事物,使所要说明的事物具体化,形象化,更真切,以便读者理解, 使内容具体、加强说服力,具体介绍知识的作用。
(举什么例子具体、真切、形象地说明了说明对象的什么)
(2)分类别:
将被说明的对象,按照一定的标准划分成不同的类别,一类一类地加以说明,将复杂的事物说清楚,条理清析。
(对什么进行分类说明,条理清楚地说明了说明对象的什么)
(3)列数据:
使所要说明的事物具体化,以便读者理解。使说明更科学,更准确,更具体。
(列举具体数字科学、准确、具体地说明了说明对象的什么)
(4)作比较:
把某些抽象的或者是人们比较陌生的事物,用具体的或者大家已经熟悉的事物和它比较,使读者通过比较得到具体而鲜明的印象。
事物的特征也往往在比较中显现出来,说明对象的特点突出。
(把什么和什么进行比较,突出了说明对象的什么特点)
注:在作比较的时候,可以是同类相比,也可以是异类相比,可以对事物进行“横比”,也可以对事物进行“纵比”。
(5)画图表:
把复杂的事物说清楚,采用图表法,来弥补单用文字表达的缺欠,对有些事物解说更直接、更具体。
(通过什么图表的展示,使读者对什么的理解更直接、更具体)
(6)下定义:
用简明的语言对某一概念的本质特征作规定性的说明,能准确揭示事物的本质,使说明更科学、更准确、更精练、更严密。
(给什么下定义,科学、准确、精练、严密地揭示了说明对象的内涵)
(7)作诠释:
从一个侧面,就事物的某一个特点做些解释。
(8)打比方:
利用两种不同事物之间的相似之处作比较,以突出事物的性状特点,增强说明的形象性和生动性,增强文章的趣味性。
(把什么比喻成什么,生动、形象地说明了说明对象的什么)
(9)摹状貌:
使被说明对象更形象、具体。
(10)引资料:
使说明的内容更充实具体。
(引用什么资料,更充实具体地说明了什么)考点名称:说明顺序说明顺序:
所谓合理的说明顺序,是指能充分表现事物或事理本身特征的顺序,也是符合人们认识事物、事物规律的顺序。
常见的说明顺序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等。
正确的顺序能正确地理清文章思路,能帮助读者理解,在说明文等叙述性较强的文体中,说明顺序更是必不可少的。说明文不同说明顺序:
1.时间顺序:
即按照事理发展过程的先后来介绍某一事物的说明顺序。
凡是事物的发展变化都离不开时间,如说明生产技术、产品制作、技术方法、历史发展、文字演变、人物成长、动植物生长等等,都应以时间为序。比如中学课本中有一篇《景泰蓝的制作》,它就是按照景泰蓝的制作过程中“做胎――掐丝――烧制――点蓝――烧蓝――打磨――镀金”的时间顺序来说明的。

2.空间顺序:
即按照事物空间存在的方式,或从外到内,或从上到下 ,或从整体到局部来加以介绍,这种说明顺序有利于全面说明事物各方面的特征。
一般说明某一静态实体(如建筑物等),常用这种顺序。如课本中的《核舟记》就是按照船体――船头――船尾――船背的空间顺序来写的;
《故宫博物馆》按照先总后分的顺序,先概括说明故宫建筑物的总体特征,然后再具体介绍太和门――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乾清宫……御花园,而在介绍每一座建筑物的时候,则又按照先外后内、先上后下的顺序。这样安排合乎人们观察事物的习惯,是最合理的顺序。

3.逻辑顺序:
即按照事物、事理的内在逻辑关系,或由个别到一般,或由具体到抽象,或由主要到次要,或由现象到本质,或由原因到结果,递进,或概括到具体,或特点到用途,或由整体到局部一一介绍说明。
不管是实体的事物,如山川、江河、花草、树木、器物等,还是抽象的事理,如思想、观点、概念、原理、技术等,都适用于以逻辑顺序来说明。
如课本中的《死海不死》、《向沙漠进军》,都是运用逻辑顺序来说明事物的。凡是阐述事物、事理间的各种因果关系或其他逻辑关系,按逻辑顺序写作最为适宜。如何理清说明顺序:
一、是认清说明对象,分析说明顺序。
说明对象的特点决定了说明顺序的选择。有些事物内部构造比较复杂,通常按空间顺序说明,或由前到后,或由上而下,或由外及里,或由中间到四周,或按东西南北方位顺序。
例如,《故宫博物院》就是沿着游览参观路线,按照从南到北的空间顺序有主有次地介绍故宫的建筑物和建筑布局。

二、是把握语言标志,“读”出说明顺序。
说明文语段中往往借助一定的词句表明层次和顺序,连接内容,组织材料。各种顺序在语言上都有一定的标志。阅读时抓住有一定标志作用的语言,可以更加顺利地分析说明顺序。
要学会通过文章全篇的首尾部分;
每一自然段的首尾部分;
文中的设问句、过渡句以及领起使用说明方法的句子来理清文章的结构顺序。
我们强调整体理解,说明性文字的整体理解只要抓住了标题,抓住了关键句,就可以做到了。事实上,时间顺序多用表时间变化的词语,空间顺序多用表方位的词语,逻辑顺序多用表逻辑层次的关联词等。所以,把握这些语言“标志”,可顺利地理清说明顺序。在梳理文章内容、了解说明顺序的过程中,应尽量利用原文的字、词、句,因为说明文语言的特点是较为简练准确的。
例如,《苏州园林》开头两段总说苏州园林的艺术价值,指出苏州园林的共同点: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此后就分别从各个方面对苏州园林的这个共同点作具体解说。第3-9段分说苏州园林的具体特征,其中第3-6段分说始终紧扣苏州园林图画美的特征,并分别对应第2段总说中的四个“讲究”,第7-9段分说,则从细部紧扣苏州园林的特征。

三、是分清主次,综合归纳。
有时一篇文章不仅采用一种说明顺序,而是将几种方式揉合起来,交叉使用几种说明顺序,从而达到说明透彻的效果。
如《中国石拱桥》一文,除了按先古后今的时间顺序外,又按先概括后具体、先整体后局部的逻辑顺序进行说明,先谈石拱桥的一般特点,再概括介绍中国石拱桥的总体情况,接着以赵州桥、卢沟桥为具体实例来说明中国石拱桥在历史上曾取得的辉煌成就。介绍赵州桥、卢沟桥时,处处强调了石拱桥“不仅形式优美,而且结构坚固”的特点。最后总说我国石拱桥有光辉成就的原因,以及社会主义时期石拱桥的发展。
至于像《桥之美》和《说“屏”》这样带有说明性质的小品文的顺序,显然必须具体情况具体对待了,也不外乎弄清楚结构。
《桥之美》的说明性体现在文中先点明画家眼里的桥美在何处,随后举了四个具体的例子:乌镇苇丛上的石桥;江南乡间细柳下的石桥;水天间的长桥——颐和园的仿卢沟桥、苏州的宝带桥;形式独特的广西、云南、贵州山区的风雨桥。并不着眼于桥自身的结构美,而是缘于桥在不同环境中的多种多样的形式作用。
与《中国石拱桥》这种较为规范的说明文不同的是,在举例时,作者并不是用科学、平实的语言向读者解说,而是或描写景物,或抒发感情,文字极富表现力和感染力。
《说“屏”》中,作者从屏风的作用、屏风的分类、屏风的设置三个方面介绍了屏的知识,一言以蔽之,屏风的功用与设置全在一个“巧”字。倘如一定要说道个什么说明顺序,看来这两篇也就是逻辑顺序无疑了。
本文标题:嫦娥奔月的神话-月宫[上界神仙为嫦娥建造的一座宫殿]:月宫[上界神仙为嫦娥建造的一座宫
本文地址: http://www.61k.com/1164738.html

61阅读| 精彩专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苏ICP备130363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