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 大学生应该背着父母存私房钱吗?
[父母的私房钱]大学生应该背着父母存私房钱吗?网友滋味对[父母的私房钱]大学生应该背着父母存私房钱吗?给出的答复:
二 : 女人应不应该存私房钱?
女人应不应该存私房钱?
我的观点是应该存.但是不要刻意的存,不要把家里的钱都拿来当私房钱存.你可以把自己平时节约下来的钱存到自己名下.但最好不要让老公知道.不是说存私房钱就是不信任老公,不相信爱情,这也可以理解为对家庭的另1种责任.谁能保证老公会爱你一万年?永不变心?哪个家庭没有不时之需呢?所以存还是有好处的,一,可以为自己留一条后路.二,可以为家庭留一条后路.
三 : 女人婚后该不该存私房钱?
有网友问我女人结婚以后应不应该存私房钱,我个人意见是不应该存。
中国人的家庭普遍来说都是女人管家,老公的钱都归老婆统一管理使用,往往男的要花钱时要向老婆伸手,常常束手束脚的,所以他们会想到存点私房钱,很难想象女的自己管账还要再去存一份私房钱,好像监守自盗一样。
存私房钱的目的何在呢?
一位女士说她娘家生活比较困难,母亲经常生病上医院,她要给自己娘家一些补贴,可她老公总是不情不愿的,所以她就暗自存了私房钱,背着老公偷偷塞给自己父母,既帮了娘家,老公又不知道,天下太平。
还有一位女士爱买名牌服装,老公嫌她在方面花销太大。于是她就用私房钱去买衣服,花了一千元就告诉老公只花了二百元,老公根本不知道行情。这样自己享受了,老公也不必为老婆花钱大手大脚烦恼了。
表面上看,这两位女士的做法似乎避免了夫妻矛盾,但是这就好像在婚姻关系中埋下了不定时炸弹一样。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老公一旦发现了老婆背后做的手脚,夫妻矛盾一下子就被激化了。
还有的女人存私房钱基于对未来的考量。她们认为现在外界诱惑那么大,老公靠不住,只有钱才靠得住。一旦婚姻出现问题,自己至少还留下了钱。持这种想法的人实际上对婚姻没有信心,靠私房钱在心理上给自己建立安全感。
一个人的安全感是来自于对自己的肯定,对婚姻的安全感来自于对老公的爱和信赖,这都是无法物化的,不能够靠任何外在的东西去建立的。存私房钱的行为本身就严重伤害了婚姻关系,你不去用心经营婚姻,却用不正当的方式给自己留退路。
就好比你和老公驾驶着一条船在海上航行,你隐约担心船会沉到水里,这时你不想办法找到不结实的地方修修补补,反而将船上值钱的东西偷偷往自己兜里装。这个做法造成的结果最后大概是婚姻的解体,因为你的心态已经决定了这件事的结局。
我们在步入结婚礼堂的时候,就是选择了要和身旁的人共度一生,如果老公不值得你去信任,不值得你托付终生,那么为什么还要和他结婚呢?
我一直认为夫妻之间除却感情因素,就相处之道而言,第一是要彼此尊重,第二是要彼此信任,存私房钱的行为显然既不尊重对方,也不信任对方。不管以何种理由私下存钱,也不管存的是谁的钱,这么做了,就是在破坏夫妻关系。
夫妻之间想到存私房钱,实际上是两个人的关系已经出现了问题,私房钱只是一个表象而已。
正常的相亲相爱的夫妻,两个人互相是信任理解的,当彼此对一件事情的观点看法不同时,会进行沟通和协商。夫妻之间,好说好商量,总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不需要单独的一个人用私房钱去面对问题。
存私房钱可能暂时掩盖了夫妻矛盾,但是同时又制造出了新的隐患,对于婚姻有百害而无一益。
如果夫妻两个人的消费观念、各自原生家庭的情况差异很大,在消费支出上无法统一,就像上面所说的第一种情况,那么可以实施AA制。国外家庭许多夫妻就是这么做的,他们在婚后会设立一个夫妇共同账户,每月两个人都将钱打进去作为家庭消费用,打款的数额提前协商好。夫妻各自依然拥有自己的私人账户,个人钱个人管,互相买礼物买自用的消费品,贴补父母兄弟姐妹的钱都从自己账户上出。
所以很多外国夫妻圣诞节或者是生日彼此收到礼物时都会特别高兴,比如说太太收到了老公给买的新车,那真正是意外之喜,是老公用他自己的钱买的。
这种做法的好处是夫妻两个人都更独立些,不会因为经济问题发生矛盾。缺点是两个人的归属感会差很多,好像就是搭伙过日子一样。中国文化里向来讲究夫妻之间的合二为一,我中有你,你中有我,而经济上的各自为政,削弱了夫妻之间的向心力,钱不在一起,心好像也难在一起一样,缺少那种命运相连水乳交融的亲密感觉。
”AA“制虽然不符合中国文化,有其不足,却是夫妻两个人在消费习惯不一致时的一种妥协,两害相权取其轻。
归根到底,存私房钱会破坏夫妻关系,用私房钱来逃避矛盾、建立自我的安全感无异于饮鸩止渴。
四 : 应该向富人多征税吗?
[征税]应该向富人多征税吗?网友Sven对[征税]应该向富人多征税吗?给出的答复:
看了这么多回答,忍不住想说几句。
补充一个观点,在单个国家当中,单纯的向富人加税,到最后都会变成向中产阶级加税。
为什么呢?
因为富人能走啊。
很简单的举个例子,你想在中国征收遗产税,人家可以移民去香港啊。香港06年就取消了遗产税了。在美国你也可以设立信托基金啊。你给奢侈品加税,别人可以出国去买啊。
但是中产阶级走不了啊。
道理说穿了很简单,你在想加税的同时,必须要同时提高整个社会的福利和社会保障制度,提高对富人的吸引力,把富人留住的同时你也把他的资本留住了。
税收的调节能力本身就有限,怎样营造一个公平高效的竞争环境才是我们最需要考虑的。
在自己专栏里面做了补充:http://zhuanlan.zhihu.com/shizheng/19817356
网友蒙面大侠对[征税]应该向富人多征税吗?给出的答复:
上面的很多精彩的回答都是基于经济学给出的答案,而一些忽略了对于“应该”的分析。我将试从政治理论中distributive justice这个概念给出从John Rawls / Robert Nozick时代以来,一些主要的政治理论家对于这个概念的分析。
(受限于我的学识粗鄙:1.我不会讨论如果应该多对富人征税,那么应该收什么税。2.我不会讨论效率,而仅仅关注于distributive justice。因此,我给出的答案是不完全的。期待有读者可以更好的将效率和公平结合起来。)
我给出的答案接近Cohen(1989)给出的答案:社会分配的主要目的是使得每个人都获得平等的access to advantage(得到优势的机会)。如果富人富因为其勤勉或者其自我选择,那么不应该多征税。如果富人富因为运气(brute luck),那么应对其征税。
分配公平这个概念在现代的起点是John Rawls的A Theory of Justice。Rawls关于社会分配公平给出了如下的解释:财富分配的不平等只有在如下两种情况下可以被容忍:1.当不公平产生于每个人都有同等机会得到的地位;2.当不公平有利于社会中最穷的人。第一个条件近似于meritocracy,即智优者可以得到更多的东西。第二个条件是一个incentive argument,也就是跟效率相关的。
有几种路线反驳John Rawls:
Robert Nozick认为Rawls不够liberal。Nozick认为分析社会分配是否公平不应该看分配的结果,而应该看分配的过程。如果分配过程正义,那么不管结果导致了多大的贫富差距,这都是正义的。Nozick本身是赞成很小很小的政府的:a nightwatcher government。笔者认为有趣的一点是,根据Nozick对于过程正义的定义(三部分:最初得到、交易、以及补偿),我们当今社会的分配一定是很不正义的。而Nozick关于具体如何补偿的闪烁其词,让其自身的理论变得毫无现实意义。我倾向于认为就算在Nozick的理论下,我们也应该向富人多征税。
Donald Dworkin认为Rawls太过liberal了,反而妨害了egalitarianism。Dworkin的批判主要针对meritocracy。Rawls说同等智商的人,应该有获得同等财富的机会。Dworkin说你这个平等得不够彻底,智商也是先天运气习得。智商高的人得到更多的钱和因为裙带关系得到更多钱本质上是一样的。因此Dworkin认为分配平等的关键在于大家有同样的luck(这里的luck和choice相对)。如果富人的富因为luck,那么就应该被分配走。如果来源于choice,那么就不应该被分配走。Dworkin认为自己的理论兼顾了Rawls的egalitarianism和Nozick对于程序的重视。
一个相对比较另类的反驳来源于Anderson。Anderson认为大家讨论的都偏题了,之所以我们重视justice,不是因为谁钱多谁钱少真的有那么重要,而是因为分配的不均等导致了社会关系中的压迫和不民主。因此,社会分配的主要目的在于relational egalitarianism,也就是说社会关系平等,所有人都能够平等民主的进入到社会决策中。所以,对富人征税与否取决于富人钱多是否影响到了人际关系之间的压迫。因篇幅原因,在这里对于Anderson的观点不予置评。
Cohen继续发展了Dworkin的理论。Dworkin的理论被后人多解读为resourcism,也就是说分配的公平在于所有人要获得同样的资源(广义的资源),而获得同样的资源后,怎样利用带来的结果就不是国家要操心的了。Cohen认为光光资源平等是不够的,我们需要的是advantage的平等,而advantage包括了资源和welfare两部分。这个区分比较的精细,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去看看Cohen的原文。
综上所述,(重复一遍),社会分配的主要目的是使得每个人都获得平等的access to advantage(得到优势的机会)。如果富人富因为其勤勉或者其自我选择,那么不应该多征税。如果富人富因为运气(brute luck),那么应对其征税。
这是一个相当片面的答案:1.没有考虑到实际怎么操作。2.没有考虑到效率。但是哲学家/政治理论家很多的回答不都是这样的么 :D
网友chenqin对[征税]应该向富人多征税吗?给出的答复:
这个问题几乎不可能在一个答案里讨论清楚,但我们至少可以把问题给定义得更清楚一些。
首先,在这类问题上,没有什么”应该“或者”不应该“。在不同的情况下,对最富有人群的征税税率必然是不同的,这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府的目标。如果政府希望减少贫富差距,提高再分配水平,那么增加富人税率可以立竿见影;如果政府希望增加总投资,增加就业,那么他也许应当减税。在不同的时期,由于政府的目标不同,社会的财富结构不同,最高税率有着显著差别。
上图摘自Handbook of Public Economics 在2013年出版的第五卷。上图摘自Handbook of Public Economics 在2013年出版的第五卷。
可以看到从上个世纪初到1950年,最高边际税率一直在上升,其中英国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几乎接近100%,美国也在1950-1960年间保持在91%。
在60年代后,这些国家的最高边际税率又开始下降。到本世纪初,几乎所有国家都处于半个多世纪以来的税率最低位。
在08年金融危机之后,这些国家对于富人的税率又重新上升。
从边际税率的先升后降再上升,就可以讲出一大串故事,比如大萧条、两次世界大战,以及由此带来的左倾大政府思潮,而后又是西方世界对社会主义的恐惧,滞胀的出现,政府调控的失灵;再到席卷全美的示威”We are the 99 percent",奥朗德重新对富人征高额边际税率,等等。
列出这幅图的意思是,在税率这种问题上,我们只能说这个政策是不是有利于当前的经济环境,是不是已经最大程度符合了各个社会阶层的诉求。单纯讨论对错,是没有意义的。在中国我们说公平和效率,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次分配注重公平云云,在西方国家我们又说equity-efficiency trade off,这在全世界都是让人头疼的问题。
所以,如果我们要讨论是不是要对富人征更高的边际税率,比如说,中国的富人,就必须把当前中国公平和效率两者何为重要讨论清楚。
首先,我们单纯地讨论一下提高富人的税率,分别会对公平和效率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1,公平
不可否认的是,目前富人所拥有的财富占全社会的比例正处于历史的高峰。最高收入的百分之一人群,占总收入的20%,是平均水平的20倍;前万分之一的人群,拥有3%-3.5%的财富,是平均水平的300多倍。这里说的还只是收入情况,要是看财富拥有情况,这些比例都要乘以2。我们得承认,最富有的人,在比例上来说必然拥有最多的聪明人、高技能人才和最富有企业家精神和冒险精神的人。但问题是,最富有的人,真的能生产几百倍于平均水平的社会财富吗?在这几百倍里,富人的家庭背景、权钱关系贡献了多少?富人的资本联盟产生的各种有利于富人的政策,又在多大程度上进一步加剧了收入不平等?
上图摘自自Saez的公共经济学课程,表示美国最富有人群和剩下99%人群在近20年的收入变化情况,可以发现,最高收入的人群,在收入增长时攫取了所有增长的六成,而在危机到来时则并没有产生相匹配的损失。在2008年之后的复苏中,富人更是攫取了整个收入增长的121%——这意味着在富人赚钱的同时,剩下的99%人群出现了收入降低。上图摘自自Saez的公共经济学课程,表示美国最富有人群和剩下99%人群在近20年的收入变化情况,可以发现,最高收入的人群,在收入增长时攫取了所有增长的六成,而在危机到来时则并没有产生相匹配的损失。在2008年之后的复苏中,富人更是攫取了整个收入增长的121%——这意味着在富人赚钱的同时,剩下的99%人群出现了收入降低。
这引爆了人们的不满,即所谓的”We are the 99 percent"运动,政府便产生了提高富人边际税率的动机。税提高率对于最富有人群的收入控制到底有没有用呢?
当然是有用的。当然是有用的。
上面两幅图都摘自Handbook of Public Economics 在2013年出版的第五卷,其中上图的横轴表示从1960年到2009年各个OECD国家最高边际税率的变化,纵轴表示同时期内最高收入人群的收入份额。下图表示不同时期美国的最高边际税率,以及最高1%人群和剩下99%人群的收入变化。我们能发现的一个显著趋势是:最高边际税率越低,富人相对于穷人的增长速度越快。当美国开始减税时,他的富人收入便大幅度提升了。美国作为减税幅度最大的国家之一,他的富人收入在过去50年内可以说有着异乎寻常的增长;而丹麦、瑞典、德国等国家,由于并未减税,其收入变化较为平均。
2,效率
虽然提高税率能够降低不平等,但显然也会对效率产生影响。如果税率过高,努力工作也赚不到更多的钱,不努力工作也能赚不少钱,那人们的最佳选择就是减少工作的努力程度。
上图的横轴表示总收入,纵轴表示税后可支配收入,那根红线就是社会主义大国法国的状况——收入50000美元,最后被课税后可以花30000多;收入为0,也有接近20000元的福利。那我还不如就吃福利,在家休息得了。
过高的边际税率,也会影响优秀人才的走向,比如最近法国发生的电影明星移民的现象。这篇论文(Taxation and International Migration of Superstars: Evidence from the European Football Market)研究了一个有趣的问题:最高税率与球员转会。研究发现,由于丹麦的税率改革,高收入移民的税率从59%下降到25%,这引发了大量优秀球员涌向丹麦。这说明,对于足球运动员这类高流动性人才来说,税率可能会是一个相当敏感的问题。
从效率和公平的分析来看,美国属于更注重效率的国家,所以这些年来他有所左转;而欧洲属于注重公平的国家,所以产生了欧猪五国。他们可能都需要有所折衷。那么中国更接近哪一类国家呢?
我的看法是,中国这三十年的改革,完全走的是效率路子,对于公平可以说几乎没有关注。现在,中国的不平等状况可能已经与美国类似。
增加富人税率,增加转移支付,会造成工作努力程度降低吗?会不会让富人选择移民?可能会。但如果我们继续放任“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可能可以继续改善一些效率,但更可能在公平的缺失上吃更大的苦头。
(本答案仅讨论富人税率,暂不涉及其他话题,因此我不会回应诸如“为什么不改进法制”、“首先应该增加民主”之类的话题,这些东西都和本答案不矛盾。连家用电脑都是16核的了,请别再停留在单线程时代。)
网友蒙面大侠对[征税]应该向富人多征税吗?给出的答复:
-----------------------------
针对[直接开刀向富人]这个做法回答——不应该。
先说说为什么经常有人或者政府认同并执行这项政策:
人看到别人比自己富裕,出于本能的、原始的公平观念,希望野蛮的、原始的平均,于是会有希望给富人加税的念头,不管收税者(政府)会不会用来救济相对贫困的自己,至少他们被扣更多的税之后是平等了一点;政府为了拉选票,讨好这些占大多数的选民,经常顺应民意制定出这类政策(更新:如果你们不知道什么叫汹涌的民意,来我评论里看看吧,来嘛);部分富人不介意多扣一点税——富人经常也是名人,一个大方爽朗慷慨的富人形象,经常更有利于他们维持现有地位并利用好的名声谋取更多利益(巴菲特便单方面主动要求给富人加税);而另一部分介意扣多一点税的人,若是把心里话说出来,容易落得个为富不仁的骂名,难免投鼠忌器,吐槽无力。但是,为什么不应该这么做:
一个法治有序产权明晰尊重市场的社会中,富人的资产均为个人合理努力所得,仅仅因为他运气好/更努力/眼光独到便多抽他税,而不顾他们压力与责任与之对应的巨大,十分不公平;向富人开刀的收税策略,在粗暴的少数服从多数的民主体制下可能通过,但不代表它是正义的。这会极大地(严重程度当然受税率的高低的影响)打击让自己成为富豪的奋斗者的积极性。更直接的例子——如果一个企业家创业已经小有所成,但是在是否上市或者其它手段扩大公司规模(同时也扩大自己财富)的选择关头,便会考虑到“我再担这么多风险继续拼,结果钱多了竟然会被抽去更多,还不如利用现在的积累好好享受生活呢”。这是对社会进步以及全民奋斗努力改变自身现状的精神的损害;穷人们的原始的公平观念如果不停地被讨好他们的政府满足,会使他们也渐渐丧失斗志,转变成倾向福利等待救济的生活方式。一定的贫富差距是良好的奋斗的动力源;富人们的钱,在得到政府适当的鼓励、引导、政府支持的情况下,可以做很多自主的、同时产生比被抽去救济穷人的方法更多的社会价值;再说,政府抽去的税会不会被用来救济、造福穷人,还是另一个问题;往消极方面说,富人躲避收税的方式,绝对很多。被逼急了,可以移民,可以搬走工厂,等等等等。
补充几点:
以上理论,其自洽性,都是对一个相对健康的社会而言才存在;如果是一个法治混乱、特权横行、计划经济、贪污腐败的社会(注意,我没有说哪个国家)中,以上分析站不住脚,但是同样本问题也就没有意义了;
西方发达国家正在做的,并不一定是对的,包括奥巴马上台所做的偏福利化政改(2013/10/14补充:呵呵,停摆了吧);福利型体制正在拖垮好多欧洲国家(2013/10/14补充:典型的有希腊、社会主义思想诞生地法国);部分知友的回答让人无法欣赏。--------------------------
我个人的所学专业,与经济学无关。以上是我业余学习思考的表达。可能我的表述不当(也包括部分知友逻辑不清),部分人对这个回答有些误会。
我个人的立场:
让人丧失斗志的,是福利,而不是低税率。理想状态,是全民低税率,淡化福利,政府的手收收手,窃以为这是经济学常识(2013/10/14补充:我错了,这是古典自由主义经济学、奥地利经济学派的基本立场)。永远有占多数的呼唤福利的选民、永远有汹涌的民意,也永远有想讨好这一占多数选民的政府及政策(2013/10/14补充:“中国没有选票?”,对,中国没有实质的选票,但针对沸腾的民怨,政府也经常出台抚恤措施,其中不乏错误地迎合民意的情况,比如调控房价);“没福利了,穷人有意外怎么办”——保险公司,是合理的、能良好运行的分摊风险的机制。开放的市场中肯定会出现完善健全的保险业务,不需要政府来主导;贫富差距,是不是可以用这个例子来类比:班级成绩的分布——最差的几个学生,经常觉得自己不可能赶得上优等生同时高考也无望,就会自暴自弃,甚至个别人会破坏课堂秩序。解决办法,显然并不是拿优等生开刀;
个人觉得没有“富人占有更多公共资源”一说,占公共资源的,是公司企业等法人,而不应该是个人。公司已经在公司交税中表达了相应的责任并付出了相应的代价;以上只是我个人的想法,我会迫切期待看到其它的能有理有据的不同声音。但逻辑不清强词夺理人身攻击绝不是我想看的;2013/10/14补充:数据帝的答案,是对阶梯税率的历史与现状作了一个归纳,我是比较认可的(我点过赞同)。但若要问我的主张,我还是主张不论贫富,统统少交税(若是有一个“应该向穷人多交税吗?”的问题,我的反对程度与本问题预计是一样的,只是解释的篇幅可能精简很多。)2013/10/14补充:如果大家遇到不同的看法主张的时候,能冷静思考加强学习后再来一起讨论交流,知乎会好很多,中国也会的。(?????)
------------------------
再更新:再给大家看个视频(老爷子固然牛逼,但场下的学生没有太理直气壮也从侧面成就了老爷子,嗯,比我评论里的部分人强点儿):
网友蒙面大侠对[征税]应该向富人多征税吗?给出的答复:
不應該(各知友已說很多了),但富人確實可以承擔更多社會公益。
我一直反對任何政府以轉移支付來提供褔利,政府提供褔利即為政府提供權力。
褔利應該由政府之外的組織提供,香港最近成立一個類似的組織"關愛基金",半政府,半民間,由有錢人捐款,為特定項目為特定群體提供褔利。我認為這是正確的方向。
首先,有錢人願意捐錢,既可賺得名聲又可少交了稅,最重要捐不捐是個人自由,而交稅則是強制。供給學派一早就說過政府稅率為0%,稅收為0,稅率為100%,稅收為0。全世界所有政府試了幾十年,事實是政府可在經濟中收取的稅是有限的,超過某一點,反而身受其害,所以政府要受更多的稅,只能是令經濟繼續增長,而經濟增長要靠資本家。
另外褔利都是應該針對某一類人的,而不是毫不選擇地亂派,我認為最重的褔利是教育與醫療,因為學習的機會與生存的機會是應該平等的。而當褔利不需要通過議會去爭論時,效率更高,同時修正的效率也更高,改正的成本更底。更者當褔利由(半)NGO捉供,可以減少左翼政客對經濟的干擾,他們反而會更支持經濟發展。
而操作上,最好是集合三個同樣功能的基金,因為分散下,可能就像英國最有錢的慈善基金的一個動物(寵物)的相關基金(因為很多人把遺產遺給了自己的寵物),而要成立三個是因為要競爭。
只有當選舉與褔利無關時,所有公民才是在政治上平等,政黨之間的理念與政策才能更理性,經濟更充分地發展,所有人都得到更大的利益。
网友杨散逸对[征税]应该向富人多征税吗?给出的答复:
首先要明确的是税收的根本目的包括对社会财富分配的调节,即劫富济贫,所以应该向富人多征税。同时我认为劫富济贫也是税务工作者内心坚持的基石,就像警察是除暴安良军人是保家卫国医生是救死扶伤老师是教书育人一样,每个行业都需要这样一个让自己坚持下去的理由来证明自己工作的意义。
但是提高单品消费税税率的方法已经被实例证明是没有效率的,因为奢侈品的替代效应很大。举个例子,买游艇的肯定都是富人,对游艇征收高消费税后富人们觉得性价比太低可以轻易的转玩飞机,赛车之类的替代品,被损坏的只有游艇制造服务企业。比如对高档女士皮包征收费税,女士们可以转向高档女鞋,女表之类的奢侈品来炫耀自己。知乎上有人问没钱代表什么,高票答案说导致可选的选择很少,同理有钱不就是可选择性更多嘛,所以对单品征收高消费税没有意义。
不光是消费税,整个流转税体系都是只能达到税率公平而不是税负公平。
一方面像有的答案所说有钱人可以去低税负地区消费而中产及穷人只能在本地负担高税率。
另一方面,在所有人都只在本国消费的情况下流转税穷人的税负也更高。例如在我国目前17%的增值税税率下,每年收入三万支出三万的穷人所负担的增值税占收入比是17%,每年收入10万支出5万的中产增值税占收入比是8.5%,每年收入100万支出10万的富人增值税占收入比是1.7%。其核心在于同样的税率下,富人虽然花的更多但是其支出占收入比却更低,所以负担的税款占收入比也更低。
这就是为什么福利型社会都是以所得税等直接税为税收主体的,因为这样更公平。增值税这类流转税间接税的特点是征收的效率更高,这就是税收的公平性与效率性向逆的原理。另外增值税是法国人发明的但是法国一直没有采用这种税制的原因是有违税负的公平性。
题主提到的财产税和所得税这些直接税的确是更公平一些,但是征收难度较大。特别是财产税,比如房产税,如果我只有一套自用住房,哪怕位置在故宫隔壁每平米100万,但是这套房产并没有给我带来额外的收益就对它征税是否合理争议很大。举个例子有可能一个住在这样房子里面积超出抵扣限额30平米年收入三万的人,比住在农村带电梯别墅年收入100万的缴纳房产税更多这到底是否公平。所以征收房产税的国家一般都承诺将征收的税款用来改善本区域环境才能获得选民的支持。而我国在我寄予厚望的提高成品油消费税取消过路费改革实施后,我就对一切加税行为都持反对意见。
但是对于遗产税好多人说有钱人去国外就可以不交这个看法是错误的。我国和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税收管辖权是属国兼属地原则,就是我国的人在国外的财产收入归我国管,外国人在我国地面上的财产收入也归我国管。了解有钱人的都知道他们是以钱生钱的,产业大但是现金并不多,他们即使移民出国只要产业在国内遗产税就必须交,至于将产业全卖了变现出国的极少见。所以全面征收遗产税其实是可行性很高且公平性和效率性都可接受的方案,全球发达国家征收遗产税是普遍的,房产税才是特例。
至于个人所得税,参见本人《美国个人所得税制度是否比中国优越?为什么?》中的回答,总之在现阶段个税不对将公司资产进行个人消费进行控制的情况下提高个人所得税税率并不会把板子打在真正的富人身上反而是提高了中产阶级的税负。
网友邢明对[征税]应该向富人多征税吗?给出的答复:
除非萧条时, 对富人进行直接征收的财产税和所得税, 否则不应该, 因为资本的流动性很强, 尤其是资本家本来就是和政府有牵连的人时
网友Arron Leung对[征税]应该向富人多征税吗?给出的答复:
这个话题,每个阶层都有话说。
穷人说:富人就应该多征税,他享受了更多的社会好处,理应多缴税。再加上,一个家庭,负担能力大的应该多缴税,负担能力低的应该少缴,这样才公平公正。
经济学家听不下去了,站出来说:这样的心理不对,向富人多缴税,暗含的心理是:富人钱挣的不干净,所以应该多缴税来还债,如果一个人凭借自己的劳动所得,比其他人更努力,公平经营挣来的钱,理所当然,凭什么多缴?
穷人:呸,就只知道为富人说话。
富人说:我们已经多缴税了啊。最简单的,累进税率就是多缴税啊!至于其他的税负,多如牛毛。
如果税负不是那么多的话,我们苦心积虑避税是图哪样啊。
这个时候,官人出来了,官人大声宣告说:富人就应该多纳税!!
紧接着,官人就想:资本家是没有祖国的,资本会全球流通,如果该地赋税太重,那富人就换个税负较轻的国籍,把公司注册在某个小岛上,这轻而易举。 那些向富人课以重税的国家,反而会流失大量的税收。所以,政客为了拉动当地经济,吸引投资,解决就业,决定向富人提供优惠,如开发区以低价提供大量土地给企业家建设工厂,如工厂享受水电补贴等等。希冀通过这样来吸引富人。
有时候,一个公正的话题,直觉可能是一种想法,基于现实的考虑,又是完全相反的结果。
网友talich对[征税]应该向富人多征税吗?给出的答复:
很难的问题。给一个角度。
换一个问法:应该向穷人少征税吗?
从经济学的角度,应该少征税。花钱消费是最直接的促进经济的方法,比收税,间接投资要有效。穷人因为经济原因,会把大部分的钱消费出去。也就是说,对穷人少征税而让他们省下的钱,会被更快速直接的花出去。
网友安江泽对[征税]应该向富人多征税吗?给出的答复:
很多高票答案是按照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机会相对均等的环境来下结论的。但在中国条件有所不同。中国一直不是什么机会均等的社会。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也是让一部分人先获得致富的机会,甚至先提供致富的资金,带动其他部分的人后富起来。不能说先富的人有责任养后富的人,而是国家有责任从分配给了更多机会的人抽出部分劳动成果,补贴那些没有分配到的机会的人/地区。
机会的不公平分配,是由两套政策共同决定的:
1. 一方面国家划定一部分城市地区作为经济特区、开放城市。仅在这些城市和地区给予政策优惠,税收减免,放宽外商投资的条件。同时国家投资和基础建设向这些城市和地区倾斜,国企搬迁到当地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也就是机会和钱都砸向了这些地区。时值今日,政府在天津滨海新区还在采用这样的模式,让环渤海具备同样地理条件的其他城市/地区干瞪眼。
2. 一方面国家严守户籍制度,阻止外地人向这些城市移民,阻止当地的农民获得城市户口。非本地户籍的人面临更高的生活成本,更低的福利保障,只能作为外来的劳动力和临时工。虽然近些年有所好转,但数十年的机会不对等,已经造成了人/地区收入的巨大反差。
概括起来,中国的致富方式就是把致富机会划给一部分人/地区,把致富的钱凑起来给一部分人/地区。
这种背景下,我认为向富裕的人群/地区征税,用于支撑国家进一步的发展是十分合理的。而且一朝各类户籍制度不被废除,国家就有义务拿一部分钱补偿相对贫穷/地区。因为这些这些人/地区为了国家的发展是被牺牲了自身的机会和收入的。
网友sesame对[征税]应该向富人多征税吗?给出的答复:
严格来讲这不是一个问题,而是一大堆问题。
不同国家差别很大,而且是累进制的,多或少不好说。比如:法国还有北欧国家税高达70%,但国人毫无怨言,美国45%左右,还是有人觉得高,中国名义上是最高45%,国际上不高,但用于民生的比例偏低,所以相对就高了,而且高房价实质是ZF在征税,因为土地是ZF垄断的,大部分受益归于ZF了。
如果财富完全是个人能力所得,那么说明你的能力是超出一般人的,从一个文明的社会来说,有能力的人应该帮助穷困的人,这是人类社会和动物社会的区别,所以富人从这个角度来说应该多纳税,如果财富是通过寻租得来,那就不是纳税的问题了,是刑法问题,如果财富是通过继承得来,那么你不能自己创造财富凭什么享受财富。
如果从纯经济角度来说,富人未必必须要纳更高的税,因为那是他辛勤劳动所得,自由市场经济学派是反对征收富人税的,因为他们觉得过高的税率会打击有能力的人企业家精神和创造力,所以不同学派,不同价值观对这点有不同的判断。
就美国和欧洲比较——欧洲的税率较高,欧洲的社会福利因此更好,美国相对较差,对普通人来说,似乎欧洲更好,但是如果从经济学来看,对于欧洲来说,更好的福利反而使其经济更缺乏弹性,对经济危机的应对能力更差一些,而美国经济的弹性更好,应对危机的能力更强,但区别就是社会福利不如欧洲,看上去好像很矛盾,但这就是经济的事实。08年以来经济危机,美国比欧洲更快的复苏,根本原因就在这,所以税收,以及由此的福利问题并不是表面的非黑即白,涉及很复杂的判断。
像北欧国家,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上的国家税率75%都有,但国民一点不觉得高,觉得很幸福(个人感觉),也没人因为这个选择移民,也没影响他们国人的创造力,所以这个东西和国家民族的性格也有关系,像瑞典也有很多国际上知名的科技企业,芬兰、挪威在科技上也一点不落后。假设中国也实行这样的福利制度,估计中国经济早就崩溃了,因为大多数中国人都是投机取巧的近视者(纯个人观点轻拍,哈哈)。
至于中国应该向富人多征税,这还有疑问吗?适(dang)当(ran)比(ying)例(gai)
中国现在贫富差距太大,已经影响到社会稳定,更何况很多富人的财富不是通过个人能力,而是通过寻租或非法手段获取。
纯粹的自由市场经济是促进贫富分化的,而且贫富分化本身对经济增长是有利的,但这必须在一定范围内,什么事过头了都不好,物极必反。
贫富差距过大,在经济上会导致社会需求降低,因为穷人的消费倾向比较高,而富人的消费倾向低,如果财富都集中在富人手中,整个社会的储蓄就会很高,导致需求萎缩,最后就是经济崩溃,中国这些年一直没有崩溃是因为出口很厉害,转移消费和储蓄之间的矛盾。
(说句题外话:这些不仅仅事政府支出的差距造成,更多是政治、腐败等问题造成的,所以说现在反腐败怎么严厉都不过分,唯一担忧的应该是引发高层问题影响经济发展,差不多就这样,再讲就不好了。)
如何征收税率
第一,把税收的起征点继续提高,现在的3500太低了。具体多少应该通过实证分析,譬如考虑全国的收入中位数或平均值,像去年全国GDP是568845亿,考虑劳动总投入,如果有8亿人在工作,那人均月收入就是6000-7000左右,如果10亿人在工作,那就是人均月收入5000开始征收。
第二,征收资本利得税(资本利得是指资本商品,如股票、债券、房产、土地或土地使用权等,在出售或交易时发生收入大于支出而取得的收益,即资产增值。资本利得税是对资本利得所征的税。简单而言就是对投资者证券买卖所获取的价差收益(资本利得)征税——智库百科),尤其指股市里的资本利得,中国现在都不对其征税是不对的,国外一般征收20%,要知道,一般都是富人才有力量炒股,如果不征税,无形中拉低了富人的税率,而股市征收资本利得税有一个很大的好处:可以打击短期炒作,国外都是持有股票时间越短,征收的资本利得税越高,这样可以鼓励长期持有,价值投资,反对炒作。
第三,征收遗产税和资本转移税,父母给子女的遗产要课以重税,国外一般是45%。
以上。
网友羽赫兔对[征税]应该向富人多征税吗?给出的答复:
这是关于税收公平的问题,税收公平原则又可以从两个方面来把握,横向和纵向。横向就是经济能力相同的人应该缴纳数额相同的税收,以同等的方式对待条件相同的人。纵向就经济能力和纳税能力不同的人应当缴纳数额不同的税收,是以不同的方式对待条件不同的人。要使税收做到横向和纵向公平,衡量的标准是受益原则和支付能力原则。受益原则是有很大的局限性的,因为从实践来看,低收入者和残疾人往往需要政府进行补助,他们从政府的补助得到的利益远远超过富人,如果按受益原则让他们多缴税,而富人因没有从中获得利益不缴税,这显然有悖常理。支付能力原则就是根据纳税人的纳税能力,判定其应纳多少税或其税负有多大。
还没编辑完。。狗狗小爪子过来摁了一下提交了 T T稍等
网友acel rovsion对[征税]应该向富人多征税吗?给出的答复:
本来我是想给排名第一的那位数据帝打赞同的。但是细看以后,我发现与本人想得略有不同。所以出来怒答一记。
首先,这个问题涉及到对征税与否?为什么征税?以及怎么征税?所以我的回答分为三部分。
一,征税与否。
排名第一的答案涉及到了一个所谓“公平”与“效率”的问题,他列数据认为
1,公平保障的是社会的健康程度和运转保养。
2,效率保障的社会经济发展的源动力。
但是我认为这种观点不成立,“公平”和“效率”在楼顶那位的描述中成了一种相对存在,而且互相起消极作用的一对,我认为他们可以同时存在,而且并非相消。
因为他们的真正来源本质是:
整个社会的流通性
而这种流通性可以保证各个阶级有向上或者向下的渠道,形成的是一种公平竞争的前提条件,同时这种流通性激励着中下层靠个人奋斗跻身更上一层的阶级,这边是经济的源动力,这便是效率。但是这种流通性是不可能在理想状态下进行的,即使无比崇拜自由竞争和个人奋斗的美国,也是完全达不到所谓理想状态。:
所以一切关于贫富差距为首的民生经济学的调节,其本质就是在调节这种“流通性”。
而征税是其中一种可以考虑的方式。
接下来我们再来看看为什么征税和一些案例分析。
二,一些案例分析和为什么要征税。
排名第一的答案非常数据详实地告诉了美国所谓“99%”事件的一些先决情况,(请允许我使用一下图表)。
但是这个图表的问题,在于刻意地将人群简单分割成了”最高收入的精英阶层“和”穷人“,而前者的统计有一定科学性。但是如果与后者直接对比,就显得不妥当,因为”穷人“的样本量被过分夸大,而且这百分之99的”穷人“之中,同样包含着大量的中产阶级,而中产阶级与底层民众的基本诉求是不一样的。当然抛开这次运动本身,数据帝由此得出了这样一个结论:
高收入阶层的固化不可避免(因为他们的财富增长率过高,是由于财富积累形成人际联盟)——其收入与创造的价值不符——需要通过征税的方式来分割一部分财富相放,且这样有利于消除这个增长差。
首先,我个人同意排头的结论,而且我同意对富人征税,但是后面的推理鄙人不敢苟同。
第一,美国这一段历史经历两个特殊阶段—托拉斯时代和大萧条时代。而我们看一下大萧条前后11923-1933之间的数据,在大萧条时代,同时也是大托拉斯慢慢解构,甚至脱离的时代。这个时代中小企业几乎全灭,大企业大量裁员,普通阶级大量失业,精英阶层和高收入群体由于大量财富出现在虚拟市场,造成恐怖的缩水和资产抛售潮。但是这里出现一个很好玩的事情,那就是”bottom 99%“的增长平缓,但是本来应该大量减缓的高收入人群却仍然增长?很简单,富人创造的价值并不仅仅是那么一点营业额或者资产总量,也不仅仅是那一点点税收,作为大资本出身的美国资本主义社会,富人创造了消费品,而且搭起穷人劳力市场到产品市场的基本逻辑线,且保证了中产阶级主体收入和主题消费能力。故而在资本主义的条件下,富人直接创造了社会流通的”生命线“。这也是为什么大萧条时代,中产阶级靠着主体收入勉强支撑着BOTTOM 99%,富人阶级靠着消费品市场(你总要吃饭用东西吧)维持惨淡的增长。所以富人的价值创造是连锁性的,他本身就是市场经济社会流通性的一个基本逻辑元,简单地财富切割显然没有解决问题。
第二,美国bottom 99%增长放缓的现象,而top 1%大幅超越bottom 99%的时期是出现在95年前后到03年之后还在继续。那么这是为什么呢?我曾经在我介绍华人为什么从美国跑回来的时候介绍过一个概念——”中产阶级崩溃“。我这里再写一遍原因,因为移民原因以及增长点疲软的原因,美国的增长勉强靠着大企业支撑,但是底层人民面对美国的低福利无法自给自足,那么美国的内阁考虑是对于中产以及富人加速来缓解财政,且分割财富。但是出现了一个问题,中产阶级的税负在已经法案变动之后变成了最高的了,而中产阶级的整体消费能力也在这个时间段放缓,财富积累能力同样。所以,排名第一的那位提到的,bottom 99%的增长被top 1%的完全超越的根本原因是美国中产阶级过重的社会负担,让最有增长源动力的中产阶级对上和下对中产阶级的流通性显得疲软,中产阶级的整体财富积累水平在下降,而中产阶级的财富在bottom 99%里面是拥有绝对的数量。这才是种现象的根本原因,而他所提到的”阶级固化造成财富不均“我并不否认其存在,但是在这种情况下,显得非常微不足道。
所以,我认为,富人经济和大企业经济是保证社会流通性的几个基本逻辑元之一,对于富人征税思路显然不应该是用”分割财富,重组社会阶层“的思维去征税,而是应该防止中产阶级对上的流通性低于合理数值(阶级固化)的思路来进行。楼主提到的法国就是过分使用了前者的思路,而不仅仅是一个”税率“边际递减效应的问题。
三,怎么去征税。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一个阶级固化是怎么发生的——一个快速增长的社会体系里面,精英们慢慢出人头地,掌握绝对多的财富,然后中产阶级崛起,形成中产阶级掌握社会的中坚财富,最后形成富人——中产阶级——底层的劳力消费循环。最后富人之间形成联盟,开始对于社会资本进行更大范围的掌控,然后中产阶级的变化幅度开始降低,底层却在增加——这便是阶级固化。
那么显然,阶级固化的真正原因并非是在社会流动的过程中,相反是“财富增值”的过程中,出现资本附加值差。
那么缓解这种固化,在流转过程中征税是毫无意义的事情。而且对于富人的消费品,比如奢侈品增税,实际上反而在破坏社会流通的逻辑元,因为奢侈品是时尚行业的顶级子行业,而时尚行业虽然是消费市场,价值不明显,但是其高附加值和对于消费能力的消化,不仅仅养活的是整个时尚行业,也不仅仅是增加了bottom 99%中一部分人的资产增值能力,富人的消费反馈到市场,同时也是增加社会流动性的体现。
所以个人不赞成单纯对消费品这种流通层面的东西收税,而是在导致阶级固化的“持有”和“传承”进行收税,比如遗产税增收,多套房产或者高端房产增收等等
(先写到这里,过一会更新)
网友田华对[征税]应该向富人多征税吗?给出的答复:
税被合理使用时,才去考虑这个问题。
网友夕张对[征税]应该向富人多征税吗?给出的答复:
我就转一篇有关税制的文章来谈谈这问题,简单来说,就是向富人多征税根本不符合公平,既然号称是人人平等,为什么在自由市场上通过合法途径赚取财富的富人要多缴纳税款?我的看法是反倒应该给富人减税,因为他们在社会上做出的贡献要远远大于普通人
逻辑其实分三种:逻辑、中国逻辑、西左逻辑
作者: 李硕
这个世界上的绝大多数人都是有国籍的,也就是说绝大多数人都在政府的管理之下。如果不考虑流氓国家,一个合法的政府是人民达成的社会契约,其职责时为其人民提供国防,国内安全等等的公共物品,并维护公平和正义。这些公共物品都是有成本的,另外政府本身的运作也需要资金,所以就有了税收,无政府主义理想看上去很美妙,不过似乎跟共产主义一样没有实现的可能(名字里带圈A得可以不用继续读了),所以本杰明·富兰克林说了一句脍炙人口的名言:In this world nothing is certain,but death and taxes.
既然税收不可避免,下一步就是要讨论如何收税的问题了。
在此不得不先提一个常识,而这个常识却是多数中国人不具备的基本逻辑素质——事实判断和价值判断的不可互证性。也就是一个事物的好与坏不能和事物本事的存在与否互证。这是休谟说的,是近代科学的前提,也是经济学第一课的必修内容。世界上有26个完全民主国家(Full Democracies),占国家总数的15.6%,其人口占世界人口总数的12.3%,55个权威国家(Authoritarian Regimes),占国家总数的32.9%,人口占世界人口总数的36.5%。我们能因此得出结论说权威国家比完全民主国家更优越吗?显然不能。同样这个世界上大多数民主国家实行累进税制,少部分民主国家实行单一税制,我们能得出累进税比单一税更正义的结论吗?同样不能。
世界上大多数国家民主国家都是累进税这是一个事实,但是民主制度本身有着天然的演化成多数人的暴政的危险,没有国家可以免俗,智利的民主制度就曾经选出了第五纵队的阿连德,大肆破坏私有制,没收他人私人财产。尽管人们设计出了宪政制度来制约民主制度强大的力量,但是宪政犹如无根浮萍,约束力有限,真正左右法律的是大众的情感和道德,道德即是隐性的法律,法律即是显性的道德,宪法在大多数人的意愿之下想改就能改。美英这样非常成熟的民主国家,多数人的暴政、宪法(英国没有成文宪法)如厕纸的先例不胜枚举,同性性行为在英国1967年才被合法化,之前属于犯罪,大名鼎鼎的王尔德就因为搅基被关进监狱服了两年的苦役,计算机之父图灵也因为搅基被强制注射雌激素,导致其乳房发育,最后图灵因为不堪受辱而选择了自杀。由于清教徒的传统,1919年,美国国会通过《宪法第十八修正案》,美国开始禁酒,这直接导致了美国不受卫生监督的地下酿酒猖獗,黑帮横行,官僚腐败,给广大人民生民财产造成损失,社会秩序一片混乱,1933年禁酒令得以取消。因为多数人不是基就定搅基为违法,因为清教徒有不喝酒的传统就不让所有人喝酒,这显然是完全不正义的,不公平的,侵犯公民权利的恶法,但这些法律程序上是没有问题的,也不违宪。所以,符不符合宪法和法律,法律程序正当不正当,与是否公平正义没有必然的联系。多数人总数倾向于将自己的道德判断强加于少数人之上。
有人说“虽然富人在政治生活中拥有更大的话语权,跟政府和议员也有更紧密的接触、对他们有更大的影响力,但累进税率仍然是当今主要民主国家的基本税制。”由这句话我们可以推导出,累进税制国家的大部分富人都是乐善好施的天使,作为话语权更大影响力更大的一群人,他们主动要求给自己加税。既然富人大部分都是天使,那么还有什么必要立法制定累进税制度呢?他们本来就是乐于将自己的财产奉献给别人的!直接用奥卡姆剃刀就能把立法这个环节剃掉就好了。
此人还说“故,累进税率反映的是社会公民中相当广泛的共识,而不仅仅是赤贫阶级劫富济贫的需要,也符合立法正当程序。”其实我觉得这句话简直是万能句,比“意外怀孕怎么办”还万能,我们也可以这样讲“故,同性恋违法反映的是社会公民中相当广泛的共识,而不仅仅是异性恋者仇恨同性恋者需要,也符合立法正当程序。”
民主国家,每人一张选票,那么人在人格上和政治权利上就应该是平等的,不应该因为钱多就缴比例更高的税,这个一点道理都没有。所谓能者多劳必须是在人自愿的情况下。有人说“只要政府不在个人情况相同、收入相同的两个人中厚此薄彼,那么就无所谓违反平等权。”我觉得这话简直是神逻辑,要这么说“只要政府不在同是犹太人两个人中厚此薄彼,把他们一起送进毒气室,那么就无所谓违反平等权。”这句话也成立啊!有钱人怎么了?有钱人就低人一等就要缴高比例的税吗?完全讲不出任何理由。
我说单一税比累进税正义。于是有人反驳说那人头税比单一税还正义!因为按照单一税,税率统一,富人交税的绝对数也更高!所以还是劫富济贫!这又是神逻辑!举个例子,历史上最初的的银行是保管金钱的,你存钱不但得不到利息,还要交保管费,这个保管费是按照人头交的吗?显然是按照你存放的金钱多少按照比例交的,你存一文钱跟存十万两银子,银行付出的成本和承担的风险能一样吗?你存一文钱和十万两银子银行收的保管费能一样吗?国家就相当于这样一个银行,政府保护国民的私有财产,政府的军队巩固国防,使得国家免受外敌侵略,也就是说使得国民的财产免受外国的掠夺,政府的警察和法院维持治安和法律,使得国民的私有财产得到安全保障。一个人有10亿美刀,1000英亩土地,另一个人是穷光蛋,什么都没有,这两个人享受到的政府的公共服务的多少能一样吗?政府的军队和警力投入到富人身上的比例肯定多,因为穷人需要保护的东西少。财产来自收入,所以单一税是很正常的。弗里德曼大湿就支持单一税,你要是跑去吐槽说单一税也是劫富济贫,人头税才正义,大湿一定叫保安把你当精神病轰出去。简直滑稽可笑。说单一税也是劫富济贫,持有这种逻辑的人,连政府是干什么的都基本没有概念。
有人说判断一件事情是否正义要按照罗尔斯的“无知之幕”原则,说投胎前先不告诉你这辈子是做穷人还是做富人,然后让你选择社会制度,这样选出来的制度就是正义的,他说一般人会选择杀富济贫的制度。罗尔斯的理论本身我在这就不批判了,有空的多看诺齐克,专治罗尔斯。某人把“无知之幕”这样用倒不能说明他无知,而是完全无厘头。在美国这样一个社会,做穷人还是富人是投胎能够确定的吗?你投胎只能选择投胎在穷人家里还是富人家里,你这辈子做穷人还是富人并不是出生那一刻能够决定的,而是取决于你自己一生思想和行为,靠的是你的才智、勤奋和判断力,在美国这种国家,出身贫寒白手起家挣得万贯家财的有的是,含着金汤勺出生,最后败了个精光的也大有人在。“无知之幕”应该这样用:投胎前不告诉你是投胎成残疾人还是健康人,然后让你选择社会制度,一种是关爱残疾人的,一种是让残疾人自生自灭的,由于存在着投胎变成残疾人的可能,多数人应该都会选择关爱残疾人的制度,如果让我选择,我肯定也选关爱残疾人的制度。“无知之幕”的原则只能用在自由意志不可控的与生俱来的因素上,像一个人是穷人还是富人,是根据每个人的选择和天分不同而决定,一个人是穷是富并不是出生时就能决定的本质!
可见逻辑清楚是多么的重要,不然读的书越多就越迷糊!
有的人还说,如果穷人和富人承担同样多的税收,穷人这辈子就会被折磨死,富人多交钱不在乎,所以富人应该多交。我不明白一个人怎么就能代表所有的富人说话?而且这个“同样多”就是个马虎眼,是同样多比例还是同样多的绝对数呢?考虑到他批判的是单一税,那就默认他说的是按同样比例收税穷人会被折磨死吧。我来告诉大家什么叫幻觉。这就叫幻觉!首先,要说明的一点是,单一税是有起征点的,根据当地的生活标准,一定数目的收入是不征税的,何谈被折磨死一说?而且这个前提就很有问题,直接默认了穷人一辈子就都是穷人,这就叫不拿人当人的价值观,无视人的主观能动性,蔑视人的自由意志。这就好比,一个人身体发痒,于是有人担心这个人这辈子痒死了怎么办!废话,痒不会挠吗?同样,如果一个人觉得受穷很折磨人,难道他就不会勤快一点变富裕吗?美国这种国家,一个人如果长期处于贫困状态,只有三个原因:1他喜欢受穷 2 笨 3 懒。我前房东是个英语都说不利索的老太太,50多岁才到美国,现在有三套房产,房东当的有声有色,富裕的很。
有人还有这种论调“除非你是葛朗台,否则你比别人多纳一点税对你的影响并不大。换言之,选择贫富承担同样多的税收给你带来的预期幸福感收益远远小于预期痛苦,所以选择富人承担更多税收显然是更明智的选择。故,富人承担更多税收是符合公平正义要求的。”照这种逻辑,我持枪抢劫比尔盖茨100万美元也是符合公平正义要求的,因为100万美元对比尔盖茨就是芝麻,对我就是无比的幸福。我抢比尔盖茨100万美元社会总的幸福感增加了,难道不是吗?皆大欢喜啊!再退一万步讲,做葛朗台怎么了?葛朗台碍着谁了?一个人既可以选择做特蕾莎修女,也可以选择做葛朗台,这是每个人都具有的权利,有人就是要当葛朗台,多交一块钱就肉疼,按照左派们只要幸福感增加就是正义的原则,你抢葛朗台的钱给穷人也是不正义的,因为你抢了葛朗台的钱给了一个穷人,社会总幸福感不但没增加,反而减少了。
有人得出了结论:累进税率合法、合宪,符合正义要求,是理性、科学的税制,所以在全世界被绝大多数人所接受是不出意料的。
这种体谁不会啊?我也来一个,结论:中国共产党是伟大,光荣,正确的党,所以得到世界上五分之一的人民的拥戴是不出意料的。
再来一个,结论:严惩同性恋者合法,合宪,符合正义要求,是理性,科学的法律,所以在英国这种成熟的民主国家被贯彻了几百年是不出意料的。
回到开篇,事实判断和价值判断的不可互证,也就是一个事物的好与坏不能和事物本事的存在与否互证。这是休谟说的,是近代科学的前提,也是经济学第一课的必修内容。连这个最基本常识都不知道的人还要给人普及常识,简直让人笑掉大牙。
在西方,左派和右派价值观的根本区别是:右派把人当成目的本身,认为社会不存在什么目的。左派把人当成工具,用来实现宏伟的社会目标。方法上的区别是:右派用逻辑,左派用西左逻辑。
网友匿名用户对[征税]应该向富人多征税吗?给出的答复:
这是由富人自己决定的事情,其他人在这搀和什么
网友蒙面大侠对[征税]应该向富人多征税吗?给出的答复:
弹性!!
经济学里好像说因为弹性,富人有选择不买高档汽车这个奢侈品,反而去买高档游艇的权利,向高档汽车征收高税反而压在了汽车工人这些并不富裕的群体上。
人的本能直觉是要保护弱势群体,但最后政策实施起来到底效果如何不是一拍脑门就能决定的事。
网友孟德尔对[征税]应该向富人多征税吗?给出的答复:
很多人其实是混淆了3个问题:
“何为公平”
“什么样的社会才是好的”
“什么样的制度对经济发展最有利”
公平与公正完全不同甚至截然对立,这是很多人忽视的问题。而最有利于经济发展的体制,可能恰恰会导致社会的总崩溃。
19世纪的资本家们想不明白这个道理,于是马克思主义横空出世。富人们一个个吓得屁滚尿流,又是福利社会啊,又是工会啊,又是凯恩斯啊,早干什么去了?
什么叫合法手段获得的收益?社会崩溃了,法律都不存在了,你和谁去谈合法?马克思主义根本不承认资本家立法的合法性,那些叫喊“我这是合法收入,你们这是抢劫”的,都被斯大林和毛泽东同志枪毙了。
美国可以算是自由资本主义的祖国了吧,美国大萧条最厉害的时候,联邦政府登出广告:“本周内,没有把手中黄金换成美元纸币的人,姓名和住址将会刊登在全国各大报刊上。” 国家都没了,公民都饿死了,要公平何用?写在墓志铭上吗?
这个话题不知道为什么讨论歪了,变成“政府不用税收调整贫富差距,光靠富人自觉是否能维持社会的福利”了。正好,这个话题在香港搞过实验。
在知乎直接转媒体文我觉得有点滑头,但是,真的不转不行。
我们现在的情况,就好像在21世纪还在讨论1+1是不是=2一样,谈何发展?
《贫民窟里来了大富翁》 南方周末记者 周华蕾 发自香港
一些香港有钱人试图用五天时间体验一个“窮”字怎么写。他们思考贫富谁决定?A.社会资源分配不均。B.靠双手。C.命中注定。最终,富翁们的答案很悲观,一致是C。
一档名为《穷富翁大作战》的真人秀节目。受邀的主人公是10位有钱人,其间不乏G2000品牌创始人田北辰、香港周氏家族第三代周国丰等社会名流。
做一回穷人,是这些富人的想法。他们将在5天的时间里,体验一个“窮”字怎么写:住进贫民窟的板房,甚至露宿街头,打工度日,体验一无所有的生活。
根据联合国2008年发布的数据,香港的贫富悬殊居亚洲第一。香港社区组织协会亦表示,本港贫穷情况恶化,贫困人口上升至126万,为历来最高数字。几十年来,原本橄榄型的社会结构已慢慢发展成“M型”——富者愈富,贫者愈贫,中间的中产者出现“塌陷”。《穷富翁大作战》的制作组希望以一种全新的形式探讨这个日益严峻的社会问题。
正如《穷富翁大作战》的片首语所说:贫富谁决定?A.社会资源分配不均。B.靠双手。C.命中注定。
另一个香港
凌晨5点,JuJu拖着半人高的行李箱来到香港深水埗——这里是香港最贫困的所在,笼屋、板间房的集中地——随行的是一个松软的大枕头。不能作弊,交出八达通、现金和信用卡,摄影机24小时全程陪同。
为了寻找合适的人选出镜,《穷富翁大作战》节目组差不多耗费了半年的时间,大部分有钱人不愿意抛头露面,担心被绑架,担心公众形象受损,甚至背上政治作秀的黑锅。
律师周国丰答应得很爽快。他生于1985年,爷爷周启年是当年香港首位入住山顶的华人。“二世祖”的绰号从小跟着他,体验贫穷,是对自己“最大的一个挑战,也是一个平反”。
新民党副主席田北辰的理由是:“我相信,富人坐在冷气房里永远不能体会穷人的真正困苦。”他是哈佛大学工商管理硕士,信奉自由市场和弱肉强食,他说:“如果你有斗志,弱者也可以变成强者。”
深呼吸,生存挑战开始。
板间房十来平米,阴森黑暗,除去一张双人床,勉强可以转身。三十多摄氏度,无空调,为了省电费,索性电扇也不开,房间潮湿闷热得像个蒸笼。床板因为受潮发胀,一压,成群的木虱就蹿出来。
谢瑞麟珠宝副主席黄岳永身高一米八,躺在这样的上铺,像进了一口木棺材。他总觉得屋子里被一种奇怪发酵的酸味缭绕着。
即便这样的“贫无立锥之地”,按香港社区组织协会统计,租金是每平方英尺60元港币,甚至超过了九龙区的豪宅。
大概是疲倦,第一个晚上往往在半梦半醒中过去了。只是扮作流浪汉的Eric有点郁闷。他是香港典型的嘻哈一族,日常生活内容是:高尔夫、红酒、游艇。这夜,他在尖沙咀的文化大广场游荡,以往他每周都在这儿跳探戈,却从来没留意原来这里还可以用来打地铺,露宿者们管这里叫“文化大酒店”。Eric捡了几块塑料垫背,还是睡不着,干脆连夜找工作去了。
JuJu和一对四川来的新移民母子同住。清晨6点钟,母亲出门打工。10岁的儿子信誓睡到天亮,JuJu赶忙下床跟他打招呼,小朋友却不大友好:“千万别动我的钱。若你偷我们的钱,我们就不欢迎你们!”他指的“钱”,是藏在自己枕头底下的几十块零花钱。
平时爱逛DIOR店的JuJu一下子愣住了,傻笑。
穷人是没得选择的
七八点钟,穷富翁们已经开工了。黄岳永的任务是在黄大仙做楼盘保洁。他分摊了19层楼的垃圾清理。干到第五层,他开始缺氧,头晕,走走歇歇。他花3个钟头终于干完了保洁阿姨1个小时的工作量,垃圾车都走了。
到中午,黄岳永简直快歇菜了,想翻白眼,饭也吃不下,他问节目组:太体力活了,明天能不能换一份工作?这个毕业于美国波士顿大学管理界精英开始相信有些活儿超出了自己的能力。
田北辰则是去扫大街。他是名人,过去逛街最怕被人撞见,这回穿了清洁工荧光条纹的衣服,三尺之内无人靠近,到餐厅、商店借洗手间都会被拒之门外,“觉得自己像魔鬼”。他不敢买雪糕犒劳自己,“怕丧失斗志”。
前不久,作为新民党副主席,田北辰还坐在空调房里对于最低时薪高谈阔论,“18元每小时,不然企业家们都活不下去了!”但当了一天的垃圾工,捧着便利店的盒饭,他却嘀咕,“每小时28块,也只是够用。”
JuJu、Eric和Cisy都是去茶餐厅打工。Cisy感叹,“这两天把一辈子的碗都洗了”。“这一次真是死去活来。”到了傍晚,黄岳永可算回过神来。他试图回到楼道间的厕所里洗个澡,没热水,就捏着水管站在茅坑上冲凉,突然间楼上抛下一盒吃剩的方便面砸在不远处,灰溜溜的老鼠们嗖嗖地从莫名的角落钻出来,在他面前抢得欢实。从此他再也不愿进那间厕所。
深夜里,黄岳永忽然变卦了,他打算明天继续去黄大仙倒垃圾。因为穷人是没得选择的。
跨代贫穷
工作之余,JuJu会教信誓念书。因为香港住的地方太贵,家里实在没有摆桌子的空间了。于是这个圆脸的小男孩在床上做功课。他不爱学习,JuJu花了一个小时,勉强教会了他三个单词:you,we,they。
在穷人间“潜伏”的日子里,黄岳永认识了一个孩子,来香港六七年,孩子甚至没有见过大海。而这样始终困在深水埗,不敢迈出去的孩子还太多。
在香港人看来,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的腾飞期已经远离了,那时大家差得不远,社会像一颗大橄榄。只要卖力工作,总能回报丰盛。而现在,随着工业北上,政府对金融房产的大力扶植,底层人越来越像干巴巴的咸鱼,受畸高的房价倾轧,再努力也是原地打转,找不到翻身之日。他们面临一个抉择:是花时间挣钱,还是花时间照顾子女?
很多时候,他们选择前者。于是,贫穷像世袭,遗传到下一代,“跨代贫穷”开始成为香港社会的关键词。而特区政府对待贫穷问题,倾向于“大市场,小政府”,强调个人努力,要自力更生,许多年轻人向上流动困难,掉进“培训—短期工作—失业—再培训”的轮回。
和周国丰同屋的80后阿堃,会考零分,工作了8年,兜兜转转,现在在读副学士(相当于内地的专科)。期末了,阿堃去参加考试,桌面上摆着试卷和下一学期的学费单,他做着试卷,脑子一团乱,心思都在那张几万块的学费单上。《穷富翁大作战》的节目组问全职太太Cisy的女儿Tifany,你的理想是什么。 Tifany说,写书。
节目组又问一个贫民窟的女孩海萍,海萍说她的理想是当医生,因为当医生可以挣大钱。节目组继续问,你觉得父母可以供养你成为一个医生?海萍笑了,应该不行吧。
Tifany从小就坐飞机环游世界。海萍连香港的地铁都不会搭。
全职太太Cisy感慨:“起跑线相距很远。如果她们在跑100公尺比赛,相信我女儿的起跑线是在200公尺……”
答案是C
后来的几天,黄岳永明显得心应手了,速度加快,还和保洁阿姨们交了朋友。当顺利在规定时间里倒完了19层垃圾,他兴奋地对着镜头打出“V”的手势。
JuJu有点享受成功包好一只云吞的成就感。
在奶茶店打工的周国丰也顺溜了,一连几个钟头打仗似的调奶茶,也不至于塞车。但他明显觉得自己的思维停滞了,“像齿轮在转,看不到任何方向,看不到任何前途”。他的偏头痛开始发作了。
田北辰感觉自己很奇怪,这两天只是考虑吃东西,完全没有别的盼望。“最重要是解决下一餐,怎么会计划下礼拜、明年、将来会怎样?”
Eric算是最乐观的。他已经能把硬纸壳叠得刚刚好,他把它想象成弹簧床里的弹簧。不过他的脊梁骨也快扛不住了。他说:“我知道我是在真人秀,有一个期限,但对其他人来讲可能没有期限。”
长期的机械工作正在蚕食大富翁们的智商,不知道今天星期几,失去目的,失去表达要求的能力。有人在最后一天选择了放弃,陷落到这样的贫瘠里,看不到一点希望。
最终,富翁们的答案很悲观,一致是C。田北辰终于承认单有斗志是无力的,“强弱悬殊的情况下,只有弱者越弱,越来越惨。”
5天宣告结束。解脱。
回到家,黄岳永大病一场。胳膊上发满了大大小小的毒疮,中医说是戾气太重。他后来才知道,他寄居的板间房已经很长一段时间没有人住过了,临到开镜才打扫了一下,那股说不出来的发酵的味道,原来来自死老鼠。
一切命中注定?
《穷富翁大作战》的节目在香港热播,目前第二季已告一段落。节目酝酿之前,印度宝莱坞的《贫民窟的百万富翁》正在风靡全球,故事委婉地讲述了这个世界不得不说的一面:一切命中注定。
而这个命中注定也越来越压得香港的年轻人透不过气来。置业难,结婚难,已经是香港80后普遍面对的困境。但另一面,年过而立,他们试图作为一个独立群体发出呐喊。
有网友评论道:“虽然各种社会问题及现实不可能一个节目或活动就能解决,更可能根本没有一个所谓完美的解决方法……只要香港每一个人去思考或去讨论少少的一分钟,把它们加起来就有七百万分钟……总有一些东西给思考出来使我们所住的香港更美好!”
田北辰说自己越来越左,越来越“工人”了。以前支撑他商业王国的,是企业利润最大化,然后纳税,靠政府来解决底层人的生活。大不了,自己开张支票去搞慈善。
现在这位哈佛的MBA常常对朋友发表言论,说完全是自由市场太危险,为什么工作的薪酬完全由市场决定,而不是从人的角度、工作本身的辛苦程度来综合衡量?比如扫厕所,又脏又臭的活,反而工资最低?他说,要做一个“有良心的商人”。朋友觉得他怪,所以他不见了很多旧朋友,也交了很多新朋友。
他的改变让人觉得不可思议。很多人问,你是作秀吧?是照着剧本演戏吧?
JuJu继续她的艺人之路,做模特,演戏,选美。她说她要做传播正能量的全能艺人。她觉得5天体验的结束,是另一个使命的开始。她说她懂得了,穷人们“最需要的不是金钱,而是希望和自尊”。很快,她加入了社区组织协会的儿童启蒙天使计划,每周都去陪深水埗的一对孪生姐妹补习和玩耍。
这阵子,《东方日报》一度揣测,JuJu是紫荆女侠?
黄岳永的蜕变最为彻底。他将人生分阶段进行,《穷富翁大作战》让他看清了要走的路。2010年2月,他辞去了谢瑞麟珠宝公司的副总裁一职,专心致志创意他的“有机上网”项目。
他说,IT业是更新换代疾速的行业,许多品牌电脑公司为了保障新产品的价格和销量,会迅速将旧产品淘汰掉。比如在香港,一个月销毁的笔记本电脑约是四五百台;而同样在香港,许多穷人的孩子买不起电脑,学习被拖了后腿,失去了许多机会。
他说服了三星公司,让它把淘汰的电脑送给孩子们用。又说服CSL无线网络公司,为小朋友提供免费网络。
他一边在贫困社区里给小朋友配电脑,一面在大学里找学生做义工,在Facebook上跟小朋友结对子,做他们的“生命导师”。
辞职给黄岳永带来了几百万的损失。“只是少一点点。”黄岳永兴致勃勃地说,他觉得这个主意比赚钱正点多了。
而让这些穷富翁们自愧弗如的是,越来越多的内地富翁正在步入膨胀的一极,把自己抛在了后头。他们热衷香港的天价楼盘、奢侈品、跑车,他们大多数正在考虑将他们的孩子送往国外求学,英美是首选地。
一切像是当年香港的复刻。
网友匿名用户对[征税]应该向富人多征税吗?给出的答复:
具体地讲,我不支持奢侈税,但我绝对支持对超额部分的财产性收入和遗产等征收更高的税。
也就是说,光靠吃利息、分红、地租、房租、店租或者遗产过活的人,比出卖苦力养活自己的人,要多付出一点。
否则的话,怎么定义“富人"呢?
假如一个人有一千万,他什么也不做,每年吃三四个点的利息就可以衣食无忧地过活(不考虑通胀因素)了,他算是个富人吧;
但是如果他选择盖个厂,一千万全贴进去不说,可能还要贷款,要好几年才能收回投资,很多时候甚至要白菜萝卜地煎熬,他算是个富人吗?
同样是一千万身家,税收政策对这两种人,应该一视同仁吗?
我的想法可能简单了些。即倚赖财产基数的巨大优势,在社会上“寄生”,是不道德的。
网友卢斌对[征税]应该向富人多征税吗?给出的答复:
在中国,最忌讳的就是无脑套用欧美国家的经验和数据。
欧美国家有严格的社会核算体系,独立的司法制度和良好的公民意识。而中国,你连富人有多少收入都不知道,怎么征税?
知道中国为什么那么依赖增值税,因为企业所得税除非这个企业想要走向上市的道路,否则不要指望能够收到多少。
富人要避税的方法之多,手段之多,更不要提富人和政府人员千丝万缕的关系。一个亿万富翁个人一年交的个人所得税比你一个年入10万的人交的少信不信?
在中国提是否要向富人多征税根本就是个伪命题。
五 : 人生是应该自私还是应该无私
人世是应该自私还是无私。而爷爷的人生告诉我:"无所谓。而奶奶事迹告诉我 :"为子为女,而无所谓。正是爷爷的无所谓,是他百年之后我的痛苦。这个痛苦是万箭穿心的感觉。昔日是一回头见看见,如今是一抬头见,看见满脑回忆和哭泣。深深的怀念,久久的盼望,苦苦的向望。对爷爷的回忆不知道是多少滴眼泪陪伴。而每一寸回忆都是你给我的笑容。哎!如今你那慈祥的笑容在何方。百年之后的我带着满腔的感激寻找拟那慈祥的笑容
本文标题:女人应该存私房钱吗-大学生应该背着父母存私房钱吗?61阅读| 精彩专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苏ICP备130363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