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阅读

庐山的云雾-《庐山的云雾》教学反思

发布时间:2017-12-31 所属栏目:作文

一 : 《庐山的云雾》教学反思

师:庐山的景色十分秀丽,正是有了千姿百态的云雾。它都有哪些姿态呢?请学生自读第二小节,用笔在纸上把云雾的姿态画出来。
生:(边读课文边画。由于学生的绘画水平的不同,所展现的云雾也有所不同。)
师:(教师巡视,同时请三位同学上黑板画出云雾的一种姿态。)
(黑板上的学生和下面的同学都在绘画。)
师:你们都画了什么呀?(教师指着黑板上同学所画的内容)
生1:我画的是半山腰上的云雾。这些云雾就好像一条条的玉带,系在了山腰间。
生2:我画的是山顶上的云雾。这些山顶上的云雾好像一顶白色的帽子,而且是一顶白色的小绒帽,所以我把云雾画成了帽子的形状。
生3:我画的也是山顶上的云雾。
师:同学们,他们画的好吗?
生1:他们画得都很好,看着他们的画,我仿佛就看到了庐山的云雾。
(三位同学都露出了笑脸。)
生2:老师,我觉得半山腰的云雾还要再画上面一些,那样就更准确了。
(老师点头同意,并请那位同学上来修改。)
生3:老师,书中还写了两种云雾的姿态,他们没有画出来。
师:你读书真仔细,老师就请你来画。
生:上黑板快速的绘画。(这位同学的绘画水平较好。)
师:请你向大家作一个介绍。
(生读课文)
师:我们看了四种云雾的姿态,其实它的姿态不至四种,作者只选了四种典型姿态向大家作了介绍,它还会有哪些姿态呢?
生:(学生积极举手)
师:选了四名同学上黑板画,其他同学在下面画。
生:动手画。
师生共同点评所画的内容,想象合理就行。
   《纲要》明确指出,“要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索、勤于动手”。在这部分教学中,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得到了充分地发挥,使他们懂得努力寻找方法去表现自己思考的内容,“如何使自己所画的云雾更美”,在思考、分析和交流后,学生不仅锻炼了动口能力,也锻炼了动手能力。直观的画面使他们快速地理解“笼罩”、“缠绕”、“弥漫”等词语的意思,通过鼓励他们进行想象绘画,学生明白了想象还需要合理。
      通过美术技能在语文课堂中的运用,使这节课充满了生趣,学生更具有表现欲和创造性

二 : 庐山的云雾

  庐山的景色十分秀丽。那里有高峰,有幽谷,有瀑布,有溪流,尤其是变幻无常的云雾,更给它增添了几分神秘色彩。在山上游览,似乎随手就能摸到飘来的云雾。漫步山道,常常会有一种腾云驾雾,飘飘欲仙的感觉。

 

  庐山的云雾千姿百态。那些笼罩在山头的云雾,像是戴在山顶上的白色绒帽;那些缠绕在半山的云雾,又像系在山腰间的一条条玉带。云雾弥漫山谷,它像茫茫的大海;云雾遮挡山峰时,它又是巨大的天幕。

 

  庐山的云雾瞬息万变。眼前的云雾,刚刚还是飘风荡漾的一缕轻烟,转眼间就变成了一泻千里的九天银河;忽而是一匹四蹄生风的白马,还没等你完全看清楚,它又变成了漂浮在北冰洋上的一座冰山……

 

  云遮雾罩的庐山,真是令人流连忘返。

    六年级:碧小喵

三 : 山边的云雾

  新的一天到了,我睁开那朦胧的睡眼,起床了。

  来到窗前,打开窗帘,我惊呆了,映入眼帘的是一幅美丽的景象。

  远处的山灰蒙蒙的,一重比一重远,一重比一重淡。仰头一看,天边的颜色是朦胧的,一层银色,一层银灰色,一层灰黑色,一层盖过一层,仿佛是颜色不一的帘子。

  天渐渐地亮了,来到学校的走廊上,遥望那连绵起伏的山,颜色已经渐渐地变深了,远处的山已经不在那么淡了,近处的山变成了深蓝深蓝的。

  向东边望去,那沉睡的太阳已经醒了,发出微微的亮光,可是,乌云它并不退让,依旧把太阳关在小屋子了。

  在看看眼前的山,“真美丽的景象啊!”我不禁赞叹。那深蓝深蓝的山顶,洁白无暇的云雾缭绕着,既像万倾碧波中翻腾的浪花,又像堆积的白棉花球……真是千姿百态!

  这一天,那洁白无暇的云雾,铅色一样的阴云在华蓥山周围环绕,似乎不想离开。

  我第一次看见这么美的景色,心中充满了喜悦。

 

本文标题:庐山的云雾-《庐山的云雾》教学反思
本文地址: http://www.61k.com/1159991.html

61阅读| 精彩专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苏ICP备130363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