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阅读

袁迪宝和李丹妮-半生守候,一世情缘-袁迪宝和李丹妮的爱情故事

发布时间:2018-04-19 所属栏目:袁迪宝和李丹妮近况

一 : 半生守候,一世情缘-袁迪宝和李丹妮的爱情故事

By羊城晚报记者(熊猫慢递)55年前,西子湖畔的相遇/55年后,鼓浪屿边的牵手/他们/已是耄耋老者/却是新郎新娘/曾经你侬我侬/也曾劳燕分飞/五十五年并非短暂/欧亚两端绝非咫尺/断不了的/是那条魂牵梦绕的/情丝他俩不是黄昏恋------虽然今年9月26日在厦门结婚那天,中国新郎袁迪宝已经82岁,中法混血儿新娘李丹妮已经83岁。
这是一次相隔55年之后的再度牵手:1953年9月,李丹妮与袁迪宝相知相恋,当时风华正茂;1955年8月,劳燕分飞从此隔洋相望相思。2010年的春天,袁迪宝从厦门接连寄出同一内容的两封信,只有四句话,让一直独身的李丹妮从法国里昂飞到爱人身边,重续前缘。  在刚刚过去的这个秋天,这份穿越半个多世纪,流连欧亚大陆的深情,直到晚霞满天,终于驶进了家的港湾。   这个比众多小说、电影情节都更曲折绮丽的爱情故事,曾引起人们极大关注。但两位老人不愿反复揭开尘封岁月,因此故事中的大量细节、隐情一直不为外人知。  或许因为李丹妮的父亲是与国画大师林风眠一同从广东梅县走出来的同窗挚友,她对祖籍故地特有的眷顾让她和新郎接受了羊城晚报以及广东电视台《人在他乡》摄制组的专访。本报将在今、明两天推出连续报道。广东电视台的同题材高清纪录片《山楂树之恋------李丹妮袁迪宝五十五年再牵手》也将于12月8日、9日晚11时06分在广东卫视首播。  如果您相信爱情,这个故事会带来温暖;反之,这个故事则会带来信念。

缘分
相遇时,他们正值豆蔻年华。她从北京来到杭州,在这里,她成了他的老师。不可不信缘......  "新婚"后的老两口,眼下居住在厦门袁迪宝家中。海边的城市,11月的风有些凉了,在李丹妮"冷不冷"的连声询问中,袁迪宝又找出一件鲜亮的黄色夹克披上,他笑着说:"打扮漂亮些。"要礼待来访的记者们。  不论谁见到李丹妮年轻时的照片,都会惊叹于她的清纯和美丽。她将如此葱绿韶华,终身托付给了一个人。  2007年,丹妮八十岁生日的那年,法国里昂中法事务协会为了表彰她对中法文化交流的特殊贡献,专门为她出版了一本传记:《混血儿------一个介于中国和法国之间的女人的经历》。封面是林风眠先生的一幅水墨画。一只黑色的大雁孤独地逆风奋飞。丹妮说:"你看云都是相反的,逆风、逆水,什么东西都是相反的,我这一辈子都是这样。"好在到了晚年,她可以为这本书续写最"顺心"的一段。 丹妮的父亲李树化,是祖籍广东梅县的泰国华侨。童蒙时期,李树化就返回祖国接受教育,在梅州中学读书期间,与同校学习的林风眠先生结为好友。辛亥革命之后,林风眠组织了130位梅州青年出去看世界,李树化瞒着家人偷偷跑出来,随着同乡结伴远渡重洋,1919年到法国勤工俭学。  丹妮说:"林风眠先生学画画,我父亲去念里昂国立音乐学院,他们一直是很好的朋友。"1926年,李树化娶了一位法国女子为妻,同年一起回到北京,任北京国立艺术专科学校音乐系主任,与林风眠共事。1927年5月24日,李树化的独女在北京出生,起名李尘生,法国名字叫丹妮。后来,李树化又带上全家随林风眠搬到杭州,继续在西湖艺专音乐系任教。  1973年9月,身在法国里昂的李丹妮,曾经将袁迪宝陆续写给她的一大批信件打包,在封面上手书一行字:"我是不会有勇气有一天重新再看一遍这些没有为我实现的一些幸福。"当时她绝对想不到,某一天这些信件还能和自己一起,回到寄信人袁迪宝的身边。  1953年9月,福建上杭人袁迪宝进入浙江医学院学习,成为新中国成立后首批公共卫生学科的大学生。他的俄文老师,就是1950年毕业于浙江大学外文系精通英、法、俄、德和中文的李丹妮。这位漂亮的混血儿,比袁迪宝大一岁。两人都有一双明亮聪颖的大眼睛,一见面,就彼此印上了友善和默契。  李丹妮记得很清楚:"那是我这辈子当老师人数最多的一个班,120人!"身为班长和俄文课代表的袁迪宝,每次俄语考试都是满分。他的勤奋和优秀给丹妮印象深刻,而丹妮老师的专业精神也令他感佩不已。  丹妮说:"我们接触得很多了,无意中我常找他,我想当时是我比较主动吧。"迪宝则回忆:"我们宗教信仰相同。再加上她经常给我拿字典、借参考书给我,甚至还有生活用品......毛衣之类,她也织过给我,白色的羊毛衣。我是很感动啊,那个时候我们可是穷孩子。"听到这里,丹妮有点不好意思了,低下了头。  不过她还是承认:"当时我们已经有一个什么感觉呢?我们两个很像,我们是一个人。"  命运  西湖边的爱恋,似乎从来都带着一种破碎的美感,完整的爱情,也许本就是不完整的......  从1946年初秋到1956年夏,从求学到执教,李丹妮在大学园区整整待了十一个年头。她与当时同龄女孩不同,除了混血儿的容貌,还有春夏秋冬都穿旗袍的习惯。  丹妮爱美,而且个性独立。"当时人家批评我爱穿旗袍,我说至少从背影看我是女孩子吧?为什么让女人变得难看,女人打扮对国家有什么坏处?"今天说到这些,还能够感觉到老人家的不忿。  丹妮身材娇小,可个性很倔强,认准了理就不会轻易屈服。有个例子:1953年3月5日,斯大林逝世,中国各地都隆重悼念。在浙江医学院举行的纪念活动,大家也都自觉戴上了黑纱,可是丹妮说:"我为什么要戴?我家里没有死人。"活动过程中,要多次举起手来喊口号,她感觉烦了,有同学怕她惹祸,拽着她的手举起来。"我总说我对政治不感兴趣,父亲说我们这家是'君子不党'嘛。但后来我也慢慢顺从了,别人老看着你。"  厦门美丽的环岛路上,老两口相携散步,在海风中唱起当年的歌,美国电影《翠堤春晓》的插曲《当我们还年轻》:"当我们还年轻/在美妙的五月早晨/你曾说你爱我/当我们还年轻。"55年前在杭州,那些相恋的日子,为他们见证的也有一汪清澈的水域。  丹妮说,我们常常去散步,在西湖边,从断桥走白堤,一直到平湖秋月,义庄,孤山,从里湖回来,这是一个小圈子。要么就到宝石山,在上面坐很久,一定要从后山下去回家......迪宝记得,"两人坐在保俶塔下面,谈天,谈恋爱。一个钟头左右,才慢慢跑回来,送她回家我自己再回学校自修,这个活动持续了一两年。"  1955年8月初,因为中国高等院校院系调整,迪宝所在的浙江医学院卫生系要并入成都华西医学院。临走前,丹妮隐约看出了袁迪宝有心事。  丹妮说:"那时我已经有一点预感,他有事不敢跟我说,也怕我难过,肯定是这样的。"花港观鱼的池塘里浮沉着七彩鱼群,坐在芙蓉花树下,迪宝忧郁地讲出了心事:原来在上大学离开家之前不到两个星期,迫于姐姐的压力,迪宝已经与匆匆相识的姐姐同事黄秀雪结婚。也就在同一时刻,丹妮还知道了迪宝马上要去成都。  丹妮的第一反应,是自己没有权利把幸福建筑在另外一个女人的不幸上,"去抢别人的幸福,这个结果我不能接受"。"我跟他讲,我们从今天起就分手,没有其他的路可走,各走各的路。他很沉默,一句话也没讲。我想他也认为是对的,所以才没有反应。"直到这时丹妮才真正明白,为什么迪宝有时候会很忧郁。  当天回到家里,丹妮跟妈妈说了自己的态度,妈妈也同意这一决定,并且说:"现在没有你的位置了。"在袁迪宝快要离开杭州前往成都的时候,1955年8月5日,以三潭印月为背景,他俩在苏堤上拍了一张合影,这是青春容颜留下的最后相聚。  等待  "他一直没有忘记过我,就像我也从来没有忘记过他。只有一个人住在我心里......就是他。"  然而,不论是言语上的"分手",还是真正的分别,其实都没有冷却两人的感情。  他们每天都给对方写信,每封至少两千字,为了省钱,攒足一周的信才一起寄出。  "我正在热烈地爱着你,我正在热烈的爱着你,日夜思念正像你也爱我一般,假如我在为你郁闷,祈求得到你的爱怜,为了得到你的爱怜,我宁愿粉身碎骨......我祈求上天赋予我们,赋予我们,赋予我们。"这是1955年9月17日晚,迪宝在公园柱灯下写的信。我们今日可见的,只有这些被丹妮带到法国里昂、珍藏了大半辈子的迪宝的去信;而她的来函和信物,早已不知所终。  杭州宝石山保俶塔上旁边的那一颗星星,叫金星,也叫牧羊星。迪宝与丹妮约定,这颗星星是属于他俩的。有什么事情可以告诉星星,然后对方就可以感应感知得到。迪宝在信中写道:"这几天我在晚自修后都默默地想着你可能停留在天边的那个方向......金星,一见到它时,就如同见到你一样。如今唯一具体的安慰,就是我们在白堤共同首次看到的这颗金星,我们一开始就把它决定为我们爱的标志的金星。"  都说爱情是自私的,但即使他们深爱对方,即使袁迪宝的婚姻更多是出于对姐姐的顺从,但他从来都没有离婚再娶的念头,李丹妮[www.61k.com)也从未想过要他离婚。1959年底,袁迪宝第二个儿子出生。为了纪念这个心底的爱情密约,他给孩子起了个小名叫"金星"。  袁迪宝离开后,丹妮开始了自己的生活,谁都没想到,更久远的离别即将到来。  1956年3月末,李丹妮决定去找浙江医学院领导谈一谈,此时她已经在学校当了六年助教,60元工资也一动不动领了六年。丹妮是生活在新中国的青年,在一个热爱国家的氛围中长大,她也渴望进步。她想问问,自己的前途在哪里?  但是领导一句"我们总觉得你这么一个人,真是没有一点儿政治觉悟",让她明白了自己的处境。天主教信仰的背景,以及坚持自我的个性,使她与那个环境显得格格不入。  原本是为了求一个期许和希冀;结果是,丹妮带着一个突发的决定离去。回到家,她跟妈妈说,想离开这里回法国。只是她自己绝没有想到,这一走,五十五年后才能再见袁迪宝。  迪宝离开丹妮后,每当农历八月十五,会从晚上七点到九点拿着信物或丹妮的照片,到没人的树下望月思念,他让丹妮也要放下手上的活,一起纪念这时刻。  丹妮回到法国后一直没有恋爱也没有结婚。她说自己知道:"他一直没有忘记过我,就像我也从来没有忘记过他。写《混血儿》那本书时,人家经常问我,你这么一个女孩,我们不能相信,好像一辈子都没有人爱过你。我说,只有一个人住在我心里,只有一个男孩真正地爱过我,就是他。"
坚守
1956年7月12日,李丹妮和母亲到达法国马赛港口,她一心想着能见到从7岁开始心里就爱着的表妹了,没想到亲戚们却嫌弃从中国回来的她们。在上海离境时每人限带10美元,因此母女俩生活非常窘迫,而李丹妮的浙江大学学历,在里昂找工作也派不上用场。李丹妮为此一度常想自杀!她专门去一家药房穿了耳洞,借着皮肉的痛大哭一场,纾解悲伤。后来,远在泰国的祖母寄来了活命钱。此外,李丹妮用1年时间取得了速记打字的毕业证书,1957年7月1日应聘进一家公司,并在那里连续工作了17年。1960年,李丹妮获准入籍法国。
扶助
1957年7月,袁迪宝从成都华西医学院毕业,被分配到厦门市卫生防疫站工作。  李丹妮到了法国以后,还密切地与袁迪宝保持通信,她的信一开始是寄到防疫站。"哎呀,大家都来看我的东西,在50年代还比较开放,到60年代的话,就牵扯着意识形态,说你里通外国,不得了!"于是袁迪宝就让李丹妮把信寄到姐姐家。  1959~1961年,中国经历了3年经济困难时期。恰恰在这3年里,袁迪宝的3个男孩子一个接一个呱呱坠地。李丹妮在与袁迪宝的书信来往中,知道了袁家的生活状况。虽然袁迪宝不肯,但李丹妮还是以法国公司寄商品的名义,不断地买奶粉、饼干、衣服、玩具等,寄到厦门。  "我不能告诉他们这是谁。有时我爱人看到我拼命看信,看英文信,会奇怪,我才稍微透露一些消息:说这个是我的俄文老师,对我非常好,给我的羊毛背心还在那里。就是这样子,也没有说很热恋的关系。我也告诉她,李丹妮写信来,问孩子需要什么东西。她说,不要不要,不要麻烦人家!"  对此,李丹妮很坦然:"他后来还是很幸福的。几个孩子,你们看,都很好,是个很幸福的家庭。所以我有时候也有想,如果当时我跟他结了婚,几个孩子会不会比现在更好。"
波折  1966年夏天,李丹妮和几个女伴相约登上阿尔卑斯山脉。她冒险从悬崖缝隙中摘了一棵火绒草,看起来像羊毛绒的白色小花,打算寄给袁迪宝。就在准备寄信时,收到一封从香港发出的匿名信。"信上说:'不要再写信了,你害人。'"李丹妮一看就明白,这指的就是厦门的袁迪宝。她很害怕真的造成不幸后果,于是马上停止了通信。  直到1976年,李丹妮按捺不住焦虑和牵挂,再次往防疫站的旧址寄出了一封信。此时,防疫站已经搬走,信很快就因"查无此人"而被退回。这是李丹妮保留的唯一一封自己写给袁迪宝的信:"......展开在我眼前的是你一九六五年五月十二日的信,那似乎是我们的最后一次通信,将近十年的沉默,你还在厦禾路住吗?迟疑了很久,终于决定给你写这封短短的信,但愿你能读到它......"  李丹妮也曾经在1980年、1986年、2000年3次回到中国,但均未找到袁迪宝。此后,李丹妮也就放弃了:"当时我想也算了,他的生活一定很好,孩子也大了。如果我突然又出现,他会怎么想呢?"  重逢  袁迪宝在70年代也写了七八封信给李丹妮,都被退回来。"我就以为她会不会到马赛、巴黎去工作了,地址变化了。我不相信她是短命鬼,她一定还在,一定会写信给我"。  1994年3月,黄秀雪患上了牙床癌,8个月后去世。从此,袁迪宝在厦门市兴华路卫生局宿舍的小房子独自生活了13年,自嘲已经成了"三等公民"等吃、等睡、等死。"我那个时候身体还很健康,游泳、走路都好,同事、姐姐、嫂嫂都劝我再找一个老伴。但是我坚决拒绝了,我还有一个亲人在法国。"  2010年春节,袁迪宝姐姐的儿子来拜年,无意中提起袁迪宝年轻时与俄文女教师的一段情缘,这是欧阳鹭英第一次听说这件事。"我问爸爸,你为什么没有再和她写过信啊?他说,80多岁了,不知道还在不在,而且之前寄的信都被退回来了。我说,你再试试看吧。他没有说要不要写,就上楼去睡觉了。"其实,袁维群看到,父亲的房间整晚都亮着灯。  2010年3月31日和4月1日,袁迪宝寄出了试探性的两封信,写着同一内容,寄给了不知道还在不在世上的李丹妮。里面有4句话:"亲爱的丹妮,愿上帝祝福你健康长寿,愿上帝保佑你健康长寿,就是要你健康长寿,请给我一封信。永远思念你的袁迪宝。"这一回李丹妮收到了!  李丹妮的笑发自内心:"在机场,老远就看到他,捧着55朵玫瑰。我心里面开始紧张,后来自己说,向前走吧。他也走向我,当时我们一句话也没说,就抱在一起......"  这是一次相隔55年之后的再度牵手:1953年9月,李丹妮与袁迪宝相知相恋,当时风华正茂;1955年8月,劳燕分飞从此隔洋相望相思。2010年的春天,袁迪宝从厦门接连寄出同一内容的两封信,只有四句话,让一直独身的李丹妮从法国里昂飞到爱人身边,重续前缘。这份穿越半个多世纪,流连欧亚大陆的深情,直到晚霞满天中国经济走势图,终于驶进了家的港湾。

二 : 跨越半个世纪的异国师生恋——袁迪宝和李丹妮

前几天看视频,无意看到了一个电视栏目,和我曾经看过的讲述的是同一个真实的爱情故事。时隔一年多,我依然被这份爱情又一次深深的感动了。——两位年过八旬老人的爱情传奇故事。

这是一段跨国恋,也是一场绵延不绝的世纪之恋。

56年前,法国女孩和中国小伙在西子湖畔定情,却最终无奈分离了半个世纪。

56年后,法国奶奶和中国爷爷终于修成正果。

2010年9月21日 他们结婚了。新郎是厦门人,82岁叫袁迪宝,新娘是法国人,83岁的李丹妮。

他俩不是黄昏恋,他们相知相恋于风华正茂时候,却不得不分离半个多世纪,跨洋相望相思。也许上帝真的能听到人间的祈祷,分离了半个多世纪之后,2010年在媳妇的鼓励下,袁迪宝再次提笔给远方的李丹妮写了信。收到她从法国里昂飞奔到中国厦门,与他重续50多年前的情缘,他们终于喜结连理。

“亲爱的丹妮,愿上帝祝福你健康长寿,愿上帝保佑你健康长寿,请给我一封信。永远思念你的袁迪宝。”

袁迪宝和李丹妮 跨越半个世纪的异国师生恋——袁迪宝和李丹妮
袁迪宝和李丹妮半个世纪后的相聚

西湖湖畔的相知相恋

1953年初秋,袁迪宝从厦门来到浙江杭州成为浙江医学院的一名学生,李丹妮在浙江医学院教授俄语,也就是在这一年,袁迪宝在俄语课堂上他遇到了一生的挚爱。这位漂亮的混血儿老师,比袁迪宝大一岁。李丹妮1950年毕业于浙江大学外文系,精通英、法、俄、德和中文的她被聘为浙江医学院的俄语老师,丹尼的父亲是浙江美院的教授,母亲是法国人,毕业于浙大中文系。他们的第一次相遇是在俄语课堂上。身为班长和俄文课代表的袁迪宝,和丹妮有更多的相处时间,他也会找各种各样的理由和丹妮交流。每次俄语考试都是满分,他的勤奋和优秀给丹妮印象深刻,而丹妮老师的专业精神也令他感佩不已。那年,他25岁,她26岁,彼此的欣赏,让他们两坠入了爱河。那时师生俩常常去散步,在西湖边,从断桥走到白堤,一直到平湖秋月,这样的生活一直持续了一两年。多情温暖的杭州承载了他们最真挚的爱。西湖,保叔山许多他们一起走过的印记。

袁迪宝和李丹妮 跨越半个世纪的异国师生恋——袁迪宝和李丹妮
当年的袁迪宝和李丹妮

师生恋在当时太不可想象了,更何况是一个外籍女老师和中国男学生之间的师生恋,而他们的恋情却密不透风,“我每周都到俄语办公室向丹妮请教问题,没有问题也会找问题去找丹尼,在请教的过程中就定下约会的时间和地点”,五十年后袁迪宝终于说出了其中的秘密。

无奈分离半个世纪

1955年由于中国高等院系的调整,袁迪宝所在的浙江医学院卫生系并入了成都华西医科大。袁迪宝只能跟着学校去成都,离别之前李丹妮隐约看到了袁迪宝的心事,丹妮说:“有一种忧郁的感觉,好像有心事,我一直觉得我们两个人是同一人,我们的反应都是一样的。”就在袁迪宝要离开杭州去成都上学的时候,袁迪宝鼓起勇气告诉了他一个大秘密,这个大秘密使他们分别了55年。原来在上大学之前的一个月,袁迪宝迫于姐姐的压力,在家人的安排下和姐姐的一个同事就已经结婚了。其实他们从认识到结婚也就一个月的时间,这个秘密袁迪宝一直没敢告诉他深爱着的李丹妮。

知道这个晴天霹雳的秘密之后,李丹妮决定要终止和袁迪宝之间的爱情,丹妮当时下定了决心离开中国,前往法国。都说爱情是自私的,但两人却都恪守住了道德底线。即使他们深深爱恋对方,李丹妮从未想过要袁迪宝离婚,“我没有权利把我的幸福建筑在另外一个女人的身上”,丹妮说。李丹妮和母亲说了自己的态度,母亲完全同意他的做法。之后丹妮只带着他们的信物随母亲回到法国。两人这一别,就是半个多世纪。分别时,丹妮剪下一缕金发,脱下戒指,交给袁迪宝。就在袁迪宝要去杭州的时候,两个人在杭州西湖以苏堤为背景拍这张合影。

袁迪宝和李丹妮 跨越半个世纪的异国师生恋——袁迪宝和李丹妮

照片摄于1955年8月5日


这是两个青春容颜留下的最后的相聚。但谁也没有想到更久的离别即将到来。

李丹妮记得很清楚,他们做船离开中国的时候,法官检查得非常仔细,特别是文字的东西。她把袁迪宝的信件,都放在了连衣裙的前胸里,这才过了关。她用这种特别的方式,留住了一个少女在青春时期,最珍贵的爱恋。李丹妮冒险带走的是袁迪宝写给她的所有信件,并一直珍重地保存至今。对当时的丹妮来说,一封封信件,就是袁迪宝的一份份爱。

“我正在热烈地爱着你,我正在热烈的爱着你,日夜思念正像你也爱我一般,假如我在为你郁闷,祈求得到你的爱怜,为了得到你的爱怜,我宁愿粉身碎骨……我祈求上天赋予我们,赋予我们,赋予我们。”这是1955年9月17日晚,迪宝在公园柱灯下写的信。


命运将他们分离得更远更远,但他们的心依旧仅仅的靠在一起。分开后,他们仍旧以书信频频往来。

李丹妮通过书信,了解到了袁家的生活状况。文化大革命的时候,李丹妮莫名其妙的收到一封从香港寄来的信,“不要再写信了,你害人”李丹妮一看就明白了。她很害怕,怕造成什么不幸的后果给袁迪宝带来麻烦,于是她立即停止了通信。直到文化大革命结束后,李丹妮才再次寄出了自己的信件,但每一次都被退了回来。而与此同时,袁迪宝也连续写了七八封信结果也全被退了回来,音讯全无,彻底没有了联系,一个在亚洲,一个在欧洲,天各一方,两人的情意只能存心间。


暮年终成眷属


多年以后,袁迪宝的发妻离世了,一年春节,全家团聚,袁老的三儿媳欧阳鹭英意外听说了袁迪宝年轻时候的故事,于是鼓励袁迪宝再次提笔写信给远方的丹妮,“我向公公求证,果然有这回事!我劝他说:‘为什么不再写信给丹妮,以前你怕妈妈伤心,现在她都去世十几年了’。我公公终于行动了,那天晚上他的房间整晚都亮着灯,他花了几个晚上,写了相同内容的5封信,寄向曾经熟悉的地址。”一段尘封了五十多年的异国恋情才浮出水面。

袁迪宝把丹妮的记录在了他每书籍的扉页,一直持续了五十五年之久。袁迪宝的大儿子叫“袁尘生”,是李丹妮的中文名字,这是袁迪宝为纪念李丹妮而取的。当年他们经常去杭州宝石山保俶塔上,回来的路上经常看到天空上那一颗星星,叫金星,也叫牧羊星。迪宝与丹妮约定,这颗星星是属于他俩的。有什么事情可以告诉星星,然后对方就可以感应感知得到。为了纪念这个心底的爱情密约,他给二儿子起了个小名叫“金星”。

半个月后,李丹妮将漂洋过海辗转而来的信捧在手中。翻开旧相册,仿若又看到了年少袁迪宝的幸福微笑。她趴在桌子上一口气写下三页回信,诉说着50年的工作生活与相思。5月1日,袁迪宝双手颤颤巍巍地接过第一封法国回信,里面是3张写得密密麻麻的信纸,夹着一张彩照。袁迪宝端详着照片上的人,再看看那熟悉的中文笔迹,当知道李丹妮至今未嫁时,等她自己不能够自己的时候,就去修道院终老。袁迪宝不禁老泪纵横…

她说:“我一直未嫁,里昂第三大学的学生和同事都不相信我没有人追,可是我跟他们说:‘我这辈子只有一个人爱过我,他一直住在我心里。’”

亲爱的丹妮:接到你的信我激动万分,认为这是一个奇迹……我倒在床上,求上帝给我启示,最后想到了,50多年前上帝叫我来认识你,是要我来爱你的。离别50多年后,再让我们相见也是要我来爱你的…

亲爱的迪宝:你的来信收到不少天了,没有及时回信的原因很简单,我反复不停地看,一遍一遍地看,就怕忘了重要的某件往事,信难以释手,而且想得很多很多……两年来,因为常生病,我开始整理东西了,特别是书信和照片。你给我的,我都保留到今天。

书信往来,两颗心越靠越近。2010年,在全家人的努力下,李丹妮终于在里昂定制了飞往中国的机票。9月18日,在袁迪宝儿媳欧阳鹭英的陪同下,抵达厦门高崎机场。袁迪宝手捧55朵玫瑰和三个儿子在翘首相望,见面的那一刻,李丹妮已是满脸泪花,两个白发苍苍的老人,走出梦境,紧紧相拥在一起……从此以后再也不分开。

“你是真正爱过我的人,正如我真正爱过你。”这一句话,让我感动和眼泪排山倒海。

袁迪宝和李丹妮 跨越半个世纪的异国师生恋——袁迪宝和李丹妮


在迟来的婚礼上,袁迪宝将那枚保存了半个世纪的金戒指轻轻戴在了爱人的手指,白发苍苍的新娘在心爱人的额头上留下那个迟到的吻……。这段爱情可以说是惊世骇俗,50年一对恋人再次相聚,写到这里,留给我的只有泪流不止的感动。

86封情书,伴她走过半个世纪。55年,多么漫长,这是半个世纪啊,不敢想象的时间。有人说,真是真实版的泰坦尼克号,也有人说这是现实版的山楂树之恋。

袁迪宝和李丹妮 跨越半个世纪的异国师生恋——袁迪宝和李丹妮

她说:“当时我有一个感觉,就是我们两个很像,我们是一个人。”五十年几年并非短暂,欧亚两端绝非咫尺。断不了的,是那条魂牵梦萦的情丝。这场感天动地的爱情旷世奇缘,让我被感动得荡气回肠,再一次让我相信了真爱的存在。她说:“他一直没有忘记过我,就像我也从来没有忘记过他。又看了这期节目,让我多次泪流不止,丹妮老人对待爱情,执著得让人心疼。他们的信件如此的诗情画意,50多年的挚爱,无可替代,却只能驻留心底,这是怎样的痛苦煎熬。如今,他们以耄耋之年重聚,我衷心祝福这对归宿圆满的老人:健康长寿,健康、多一点,再多一点相依相伴的日子,再多一点相依相伴的日子。





本文标题:袁迪宝和李丹妮-半生守候,一世情缘-袁迪宝和李丹妮的爱情故事
本文地址: http://www.61k.com/1159445.html

61阅读| 精彩专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苏ICP备130363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