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 拉脱维亚
1概况
国名
拉脱维亚共和国(The Republic of Latvia)简称拉脱维亚。国家代码为LV。国名释义:源自民族语,意为“铠甲”、“金属制的服装”。
国旗
拉脱维亚国旗呈横长方形,长与宽之比约为2:1。自上而下由红、白、红三个平行的横宽条而组成。早在13世纪时,居住在拉脱维亚的拉特加人就使用过红、白、红图案的旗帜。1918年这面民族旗帜得到了事实上的合法化,1922年确定国旗的颜色和比例。1940年拉脱维亚成为原苏联的加盟共和国,当时的国旗为在原苏联国旗旗面的下部加白、蓝色的水波纹图案。1990年拉脱维亚宣布独立,象征拉脱维亚民族统一的红、白、红旗又被用来作为国旗。这种红色其实是一种独特的暗红色,国际间习惯称之为“拉脱维亚红”。暗红色讴歌了拉脱维亚人为了祖国勇于披肝沥胆、抛洒热血的爱国情怀,白色抒发了拉脱维亚人对和平、安宁的向往和渴望。
National Flag Of Latvia[1]
国徽
拉脱维亚国徽分为大、中、小三个样式。其中小国徽为盾徽:上方为太阳,
拉脱维亚国徽
十七道光芒代表十七个操拉脱维亚语的地区;左下角为狮子,表示西拉脱维亚;右下角为狮鹫,表示东部地区。盾上方有三颗五角星,象征了历史上的三个区。中国徽加上了橡树枝条。大国徽的树枝以国旗捆绑,左右以狮子和狮鹫守护着。
人口
207万(2011年3月)。[2]拉脱维亚族62.1%、俄罗斯族26.9%、白俄罗斯族3.3%、乌克兰族2.2%、波兰族2.2%,还有立陶宛族、犹太族、吉普赛人族、爱沙尼亚族、德意志族。城市人口占69%。居民主要信奉罗马天主教、基督教路德宗、俄罗斯东正教、旧教、浸礼教。官方语言为拉脱维亚语,分中部、东部和北部三种方言,属于印欧语系立陶宛语族,还有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文字。95%以上居民懂俄语,约10%居民懂德语、英语。通行英语。根据2006年统计,多数人信奉宗教,但是只有7%经常性参加教会活动。天主教50万人,路德宗新教45万人,东正教35万人。2007年全国人均寿命72.3岁,15岁以上人口识字率99.8%,入学率90.2%。拉脱维亚女性多于男性,女性占全国居民的54%,男女比例差别之大稳居世界第一。北欧语言在拉有一定基础,如瑞典语。
据最新统计,拉脱维亚是世界上最缺少男性的国家。
独立日
1918年11月18日(1918年)
时差
比格林尼治时间早2小时,冬令时比北京时间晚6小时,夏令时比北京时间晚5小时。
首都
里加(Riga),面积307平方公里,人口70.6万(2010年)。1月平均气温-4.6℃,7月平均气温21.4℃,全年平均气温6.7℃。
名胜
米耶斯都拉公园
世界遗产
里加的历史中心
2地理
在东欧平原西部,临波罗的海东岸,里加湾深入内陆;同爱沙尼亚、俄罗斯、白俄罗斯和立陶宛接壤。面积为6.4589万平方公里,其中,陆地面积6.2046万平方公里,内水面积2543平方公里。人口206万(2011),约
Svente庄园
62%是拉脱维亚人,27%是俄罗斯人。首都里加。平原、低地和低矮丘陵相间,四分之三地区在海拔120米以下,最高点海拔311米。温带阔叶林气候。年降水量550-800毫米,较湿润。多湖沼。森林约占全国面积的44%。泥炭资源丰富。十八世纪并入沙俄。1918年脱离沙俄独立。1940年再并入苏联,名拉脱维亚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成为苏联加盟共和国之一。1991年8月22日脱离苏联宣告独立,名拉脱维亚共和国。主要工业部门是机械制造(机车车辆、电机、精密机床、无线电)、木材加工、制药、纺织、食品加工。乳、肉畜牧业重要。饲料作物占播种面积的一半左右。农作物有黑麦、亚麻、甜菜等。因为二战苏德两军在此反复拉锯,该国政权反复变更,而每次变更前后都有残酷的战争和清洗,所以这个国家的男少女多,比例堪称世界之最。
海岸线长307公里,里加湾深入内陆。北邻爱沙尼亚,东界俄罗斯,
里加老城俯瞰
南接立陶宛,东南与白俄罗斯接壤。全境地势低平,东部和西部为丘陵。边境线总长1841公里,其中海岸线长度496公里。平均海拔87米,地貌为丘陵和平原,以灰化土为主,约一半多为可耕地。森林覆盖率为44%,1. 4万个野生物种。有1. 4万条河流,其中长度10公里以上的有777条。主要河流是道加瓦河和高亚河。境内多湖泊和沼泽。面积超过1平方公里的湖泊有140个,较大的湖泊有卢班斯湖、拉兹纳湖、埃古列湖和布尔特涅克斯湖。气候属海洋性气候向大陆性气候过渡的中间类型。夏季白天平均气温23℃,夜晚平均气温11℃,冬季沿海地区平均气温零下2-3℃,非沿海地区零下6-7℃。平均年降水量633毫米。湿度大,全年约有一半时间为雨雪天气。
3区划
拉脱维亚行政区划
拉脱维亚分109个区和9个全国级市。
4历史
拉脱维亚大部分地区古称利沃尼亚。公元前9000年,在拉境内出现最早的人类活动,
里加市中心自由广场的“祖国与自由”纪念碑
属欧罗巴人种。公元5世纪出现阶级社会。10—13世纪建立了早期的封建公国。12世纪末至1562年,被日耳曼十字军侵占,后归属德利沃尼亚政权。从13世纪开始由日耳曼人的利沃尼亚剑之兄弟会所影响,并转信基督教。里加(现首都)于1285年加入汉萨同盟,与欧洲其他部分保持密切的联系。1583年至1710年,先后被瑞典 、波兰-立陶宛公国瓜分。17世纪初形成了拉脱维亚民族。1710年至1795年,被沙皇俄国占领。1795年至1918年,拉东部和西部分别被俄罗斯和德国割据。1918年11月18日宣布独立。1920年初,政权被资产阶级夺取,并于1922年2月16日在拉脱维亚宣告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成立。1934年5月,法西斯分子在拉脱维亚发动政变,建立了军事独裁。1939年8月23日苏德签订的互不侵犯条约秘密议定书规定,拉脱维亚划归苏联版图。1939年10月5日,苏联政府与拉脱维亚签订了友好条约。1940年6月,苏军根据莫洛托夫-里宾特洛甫秘密补充议定书进驻拉,建立苏维埃政权,同年7月21日,成立了拉脱维亚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8月5日被并入苏联。1941年夏,希特勒进攻苏联并占领拉脱维亚。1944年至1945年5月,苏联红军解放拉脱维亚360pskdocImg_6_xyz里加市政厅广场
全境,拉重新并入苏联。1990年2月15日,拉脱维亚通过恢复国家独立的宣言,2月27日恢复它以前的国旗、国徽和国歌。5月4日拉脱维亚最高苏维埃正式通过“独立宣言”,并改国名为拉脱维亚共和国。1991年8月22日,拉脱维亚最高苏维埃宣布拉脱维亚共和国恢复独立。同年9月6日,苏联国务委员会承认其独立,9月17日,拉脱维亚加入联合国。1997年8月,总理贡塔尔斯·克拉斯茨就任,提出了“祖国与自由”和“”拉脱维亚道路“的方针。此后是1998年11月就任的克里斯托潘斯、安德里斯·贝尔津什、雷普舍等,2003年6月的总统大选中,曾担任加拿大蒙特利尔大学教授的瓦伊拉·维基耶-弗赖贝加再次当选。自独立立以来,拉脱维亚积极培养和西方各国的关系,并已于2004年加入欧盟和北约。
2006年10月7日,议会选举举行。人民党获得100个席位中的23席,绿党和农民联盟获得18席,新时代党得到18席,和谐中间党占据17个席位,拉脱维亚第一党和拉脱维亚道路竞选联盟、祖国与自由联盟、为了统一的拉脱维亚人权党分别获得10个、8个和6个席位。人民党、绿党和农民联盟、拉脱维亚第一党和拉脱维亚道路竞选联盟以及祖国与自由联盟组建联合政府,艾加尔斯·卡尔维蒂斯继续担任总理。2007年5月31日,议会举行总统选举,瓦尔季斯·扎特莱尔斯当选。
2009年1月14日,由于经济危机,引起民众对政治不满,以及对经济苦难的高呼,在首都里加(Riga),引发了大规模暴力示威活动。
5政治
政体
是独立的民主共和国,主权属于全体人民。国土由维德泽姆、拉特加列、库尔泽姆和泽姆加列四大历史区域组成。拉360pskdocImg_7_xyz拉脱维亚陆军
脱维亚语为官方语言。在法律和法庭面前所有公民一律平等。议会是国家最高立法机构,实行一院制。议员任期四年,由18岁以上的公民直接选举产生。总统由议会选举产生,任期四年,最多任两届,总任期不超过8年。当选总统后不得担任其他职务,议员如当选总统应放弃议员的权利和义务。总统的主要权力包括:是国家武装力量最高统帅,在国家受到外敌入侵或他国对拉宣战时做出抵抗侵略的决定;在对外事务中代表国家,负责任命外交代表,接受外国派遣的使节。签署并颁布本国与外国签订的条约和议会通过的法律。任命总理并授权其组成政府(需经议会简单多数通过)。总统有权宣布实行大赦。有权提出解散议会,但需经年满21岁的全体公民表决,若50%以上支持总统提议,则议会解散;否则总统必须辞职,由议会选出新总统。
宪法
1993年7月6日,拉议会通过决议,恢复1922年拉独立初通过的宪法。1994年、1996年和1997年,议会三次对宪法进行了修订。宪法规定拉脱维亚是独立的民主共和国,议会是国家最高立法机构,总统由议会选举产生,任期四年,最多任两届,总任期不超过八年。总统任命总理并授权其组成政府(需经议会简单多数通过)。
议会
国家最高立法机构,实行一院制,由100名议员组成,任期4年,议员由18岁以上的公民直接选举产生。参选党必须获得5%以上的选票才能进入议会。修改宪法需获三分之二以上议员支持。议会有权弹劾总统,更换总统需获三分之二以上议员支持。如遇总统自行宣布辞职、病故、拒绝履行职务、出国访问等情况,其职责由议长代为行使。
政党
截至2011年底,在司法部登记注册政党和政治团体主要有:
(1)和谐中心联盟(Harmony Center):反对党。由“和谐”社会民主党、拉脱维亚社会党组成。其主体“和谐”社会民主党由四党合并成立于2010年。领导人为雅尼斯·乌尔巴诺维奇斯(Janis URBANOVICS)和里加市长尼尔斯·乌沙科夫斯(Nils USAKOVS)。
(2)团结党(Unity):执政联盟成员。由新时代党(New Era)、公民联盟(Civic Union)和另类政治联盟(Society for Other Politics)于2010年3月6日合并成立。领导人为议长索尔维塔·阿波尔金娜(Solvita ABOLTINA)和总理瓦尔蒂斯·托姆布洛夫斯基斯(Valdis DOMBROVSKIS)。
(3)改革党(Reform Party):执政联盟成员。成立于2011年7月23日。领导人为前总统瓦尔蒂斯·扎特列尔斯(Valdis ZATLERS)。
(4)全国联盟——一切为了拉脱维亚及祖国自由联盟(National Alliance "All For Latvia!"–"For Fatherland and Freedom/LNNK"):执政联盟成员。由一切为了拉脱维亚党(All For Latvia!)和为了祖国和自由党(For Fatherland and Freedom/LNNK)于2010年合并成立。2011年7月23日转为单一政党。领导人为司法部长加伊迪斯·贝尔津什(Gaidis BERZINS)和莱维斯·津塔尔斯(Raivis DZINTARS)。
(5)绿色农民联盟(Union of Greens and Farmers):反对党。由拉脱维亚农民联盟(Latvia's Farmers' Union)和拉脱维亚绿党(Green Party of Latvia)于2006年合并成立。领导人为莱蒙德斯·维永尼斯(Raimonds Vējonis)和文茨皮尔斯市长埃瓦尔斯·莱姆伯格斯(Aivars Lembergs)。
其他政党有:统一拉脱维亚人权党(For Human Rights in United Latvia)、拉脱维亚社会民主工人党(Latvian Social Democratic Workers’Party)、最后党(Last Party)、支持总统共和制党(For a Presidential Republic)、人民控制党(People's Control)、“自由、消除恐惧、仇恨与愤怒”党(Freedom. Free from Fear, Hate and Anger)、基督民主联盟(Christian Democratic Unions)等。
政要
总统安德里斯·贝尔津什。1944年12月10日生于拉脱维亚中部维泽梅地区。1971年毕业于里加工业学院,获无线电工程学学位,1988年获拉脱维亚大学经济学院学位。1988至1989年任拉脱维亚公共服务部副部长。1989至1993年任瓦尔米耶拉地区议会成员。1990年当选最高理事会(拉议会前身)人民阵线成员,参与1990年5月4日《拉脱维亚共和国重获独立地位宣言》投票。1993年至2004年1月任拉脱维亚Unibanka银行主席。2006年当选拉工商会主席。2006年12月至2009年4月,任拉脱维亚电力公司(“Latvenergo”)理事会代理总裁。2010年秋当选第十届议会议员。2011年7月就任总统。懂俄语、英语、德语。(注:现任总统贝尔津什和前总理贝尔津什不是同一个人。[3])
议长索尔维塔·阿波尔金娜。1963年生。毕业于拉脱维亚大学法学院。曾任司法部长、第九届议会副议长。2010年11月当选第十届议长。2011年10月18日连任第十一届议长。懂俄语、英语、德语。
总理瓦尔蒂斯·托姆布洛夫斯基斯。1971年8月5日生于里加,拉脱维亚族。1993年毕业于拉脱维亚大学物理系,1996年获物理学硕士学位。1998~2002年在拉脱维亚银行工作。2002年当选拉议员。2002~2004年任财政部长。2004~2009年任欧洲议员。2009年3月就任总理,2010年10月连任。2011年10月25日再次连任。懂俄、英语。
6军事
1991年8月23日开始组建军队,11月成立国防部。和平时期,武装力量由国防部管辖。国防力量由陆、海、空军和国民卫队组成。2006年前实行义务兵役,2007年1月开始实行军队职业化。根据本人意愿,军队与士兵签署3至15年的服役合同。
7外交
国策
外交政策的主要目标是“回归欧洲”,先后加入北约和欧盟。
与中国的关系
1991年9月12日,拉脱维亚同中国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1992年1月4日,中国在拉设立大使馆。同年1月29日,拉政府与台湾当局签署所谓“建立领事关系的联合声明”,拉方不顾中国的严正交涉,于2月上旬允许台在里加开设“总领事馆”。中国政府被迫决定从拉撤出大使馆。1994年7月,拉政府代表团前往北京 ,承诺断绝同台湾的领事关系,支持中国在台湾问题上的一贯立场,28日,中拉双方在北京签署了关于两国实现关系正常化的联合公报,拉脱维亚决定自公报签字之日与台湾中止“领事关系”。同年8月,中国大使馆在里加恢复工作。
2009年8月31日,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应拉脱维亚总理东布罗夫斯基斯的邀请访问了拉脱维亚首都里加。拉脱维亚视中国为重要战略合作伙伴,同意加强与中国政治交往,在经贸、港口和陆地交通运输、医药等领域开展进一步的合作,加强两国立法机构交往,相互借鉴治国理政经验。2009年10月26日,由党主席亚尼斯·乌尔班诺维奇率领的拉脱维亚和谐中心党代表团访问了中国。
同欧盟关系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拉脱维亚经济陷入困境。2009年1月,欧盟成员国财政部长会议决定从欧盟中期财政援助基金中支出31亿欧元,分3年支付向拉提供紧急财政贷款。同时,拉须采取一系列财政紧缩改革举措。2011年,拉顺利完成三年期欧盟援助贷款项目。拉计划于2014年加入欧元区,将于2015年上半年担任欧盟轮值主席国。2011年,拉总统访问立陶宛、罗马尼亚、波兰、匈牙利、爱沙尼亚等国。总理访问英国、瑞典、丹麦等国。议长访问立陶宛、爱沙尼亚、瑞典、德国等国。
同美国的关系
两国于1991年9月5日建交。拉美关系是拉双边外交重点之一。2011年3月,拉总统扎特列尔斯访问美国,分别会见美国副总统拜登、众议长博纳,并访问密歇根州和底特律市。7月,拉总理托姆布洛夫斯基斯对美进行工作访问,分别会见财长盖特纳及企业界代表。9月,拉总统贝尔津什访美并出席第66届联大。
波罗的海三国合作
2011年,波海三国继续保持密切合作关系,在重大外交活动中采取统一行动。1月,波海三国财长在里加举行年度会晤。拉议长对立陶宛、爱沙尼亚进行正式访问,分别与立、爱总统、议长、总理会见会谈,强调加强三国合作的重要性。2月,拉总统对立陶宛进行国事访问,与立总统会谈,强调能源与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是双边合作的优先领域。爱沙尼亚总统对拉进行工作访问。4月,波海三国举行2011波罗的海军事演习。爱沙尼亚总理访拉并与拉总理会谈。7月,拉总统贝尔津什就职后首访爱沙尼亚和立陶宛,就能源、基建项目合作等交换意见。8月,波海三国与北欧五国外长在赫尔辛基举行年度会晤,拉外长强调八国未来应朝着政治团结、资源共享及地区经济一体化的方向发展。9月,爱沙尼亚总统伊尔韦斯连任后首访拉并与拉总统、总理会晤。11月,拉总理托姆布洛夫斯基斯赴塔林参加波海三国总理会议,主要谈及波海三国及欧元区经济发展形势,并就波罗的海高速铁路项目交换意见。拉外长林克维奇斯赴塔林参加第十七届波罗的海国家理事会。12月,拉总统赴塔林与爱、立总统会见。各方就国际经济形势、区域合作及地区安全等议题进行了探讨。拉总理与立总理会见,双方并签署了深化拉立双边关系的协议。
同俄罗斯的关系
两国于1991年10月4日建交。拉俄历史积怨深重,关系一直紧张。2011年,两国交流合作增多。2月,拉外交部国务秘书杰克马尼斯与俄副外长季托夫在莫斯科举行两国外交部年度政治磋商。3月,拉俄边界勘定委员会通过行动方案,计划2015年前完成勘界程序。4月,拉俄政府间委员会共同主席、俄交通部长访拉,与拉方共同主席、经济部长讨论拉俄政府间混委会日程。双方同意在2018年前修建一条连接里加和莫斯科的高速公路。6月,拉俄政府间混委会第五次会议在拉召开,主要议题是两国交通、边境事务合作。双方并签署了“现代化伙伴关系”宣言。10月,俄外交部发表声明称,拉对国内俄语人群歧视严重,国际社会应向拉施压,促其尽快解决“非公民”问题。12月,拉外交部声明称俄外交部发表有关历史文件违背事实,与双方共识相悖,不利于两国关系的积极发展。拉总理称俄国家杜马选举显示俄仍缺失民主。拉外交部呼吁俄重视给予民众表达意见和不满并集会抗议的权利。
同独联体各国的关系
2011年,拉外长访问格鲁吉亚。阿塞拜疆总统、亚美尼亚总统等先后访拉。
8经济
总量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2011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11661美元。
拉脱维亚2012年第四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5.1%、环比增长1.4%。全年GDP达283.8亿美元,较2011年增长5.6%;人均GDP为13950美元。[4] 2012年拉私人消费增长8.6%,对经济增长拉动作用显著,私人消费中,交通增长19.7%、房屋维修增长9%、食品增长6%。相反,政府最终消费下降3.8%。2012年拉经济增长主要贡献行业:商业(占GDP的16.1%)增长7%、制造业(占GDP的14.5%)增长9.3%、交通和通讯业(占GDP的12.1%)增长4%、建筑业(占GDP的5%)增长14.6%。
有泥炭以及白云石、石英砂、石膏等建筑材料。森林覆盖率约为47%。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拉脱维亚的经济遭到严重破坏。但是,由于原有的经济基础较好,因此战后经济得到了迅速地恢复和发展。1980年工业产值比1940年增长44倍,农业产值比1940年增长40%。1988年工农业生产总值为133.25亿卢布,国民收入为72.88亿卢布。1989年工农业生产总值和人均国民收入比上年又分别增长2.1%和4.1%,为 136.04亿卢布和76亿卢布。1990年拉脱维亚的国民生产总值占全苏的1.2%,居全苏第 11位,是全苏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地区之一。拉脱维亚独立后,摒弃了前苏联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旧模式,改而实行向市场经济转轨的基本经济政策。其经济改革的主要构想和内容是:在所有制方面,彻底改革经济结构,实现国营财产的非国有化和私有化,改变以国家全民所有制为主导的经济体制;在经济管理上,打破国家的垄断,大力鼓励和发展市场经营活动。归结起来,拉脱维亚经济改革主要是彻底改变前苏联那套僵化的经济旧模式,最终建立起西欧式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为此,独立以来,该国已颁布了关于改革财产权、实现私有化、放开价格等许多有关的法律和法令,并采取了一系列旨在实现经济模式向市场经济转轨的实际措施。例如,独立以来它已基本放开了物价,价格由市场进行调节。拉脱维亚自从独立以来经济形势严峻。特别是1992年“经济十分困难”,人民生活水平严重下降。1992年8月该国职工平均工资2000拉脱维亚卢布(约合2300俄罗斯卢布)。
工农业基础较好。工业在波罗的海三国居首位,农业居第二位。在原苏联时期,工业以耗金属少的机器制造业著称。主要生产电器、无线电、电子设备和医疗器械,并给原苏联其他共和国进行来料加工,成品返销。畜牧业发达,其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68%。拉独立后,开始推行私有化和市场经济,发行本国货币,实行新的税收政策和独立预算。由于同原苏联各国的传统贸易关系被破坏,能源和其他进口商品的供应遇到严重困难,一度导致生产大幅度下降。直到1994年经济才有所回升。从1991年起,拉脱维亚国民经济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服务性行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已由1990年的31%上升到1994年的51%。由于在宏观调控政策方面的失误,1995年夏发生金融危机,全国最大的商业银行-波罗的海银行宣布倒闭,使已出现的经济回升势头受到一定影响。1995年12月新政府组成后,主张积极发展生产,并力主恢复与俄罗斯及其他独联体国家的传统经济贸易联系。1996年国民经济略有回升,国内生产总值达50亿美元,较上年增长2.5%。
农业
1996年农业、畜牧业和森林业产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8.7%。全国近1/3的人口住在农村、有17%的人从事农业生产。种植业以生产谷物、亚麻、甜菜、饲料和马铃薯为主。畜牧业主要是奶、肉两用的养畜业、饲养牛和猪。养蜂业发达。截至1995年初共建立了64264个家庭农业经济单位,319个农业企业中已有79个完成了私有化。年人均生产387公斤奶,404公斤马铃薯,348公斤谷物。
工业
1996年工业生产总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27.8%。主要工业门类:电子产品、机器制造、食品、轻工、纺织、建材、化工、木材加工等。
旅游业
入境游客主要来自立陶宛、爱沙尼亚、俄罗斯、挪威、瑞典、德国等国。出境旅游主要去往立陶宛、爱沙尼亚、俄罗斯、白俄罗斯及欧盟国家。拉主要旅游城市和风景区有:里加古城、尤尔马拉海滨、希古达和采西斯风景区、露天民俗博物馆、隆达列宫等。主要旅游公司有:拉脱维亚旅游公司(Latvia Tours)、里加旅行社(Riga Travel Agency)、塔斯旅游公司(Tas Travel Agency)、大学生青年旅行社(Student and Youth Travel)、波罗的海旅游公司(Baltic Travel Group)等。
交通运输
铁路:总长2347公里,其中270公里电气化铁路。
公路:国家级公路线总长20227公里。 水运:内河航线全长350公里。主要海港有文茨皮尔斯、里加和利耶帕亚。
空运:有里加、文茨皮尔斯、利耶帕亚三个国际机场。拉有波罗的海航空公司、“拉特恰特”航空公司和“拉特帕斯”等三家航空公司。波罗的海航空公司(AIR BALTIC)创建于1995年,是拉唯一的国际航空公司,国家占99.8%股份。拉脱维亚国内主要以铁路和海运为主。在21世纪初没有中国到拉脱维亚的直航。
当地交通:拉脱维亚公共交通系统包括公交车、有轨电车和无轨电车。每日5:30—00:30运营,部分线路22:30停运。上车购票,票价0.2拉特。行车线路不易掌握,车站和车上只标明起点和终点站。出租车空车亮绿灯。
银行业
拉脱维亚银行(央行)成立于1991年9月3日,截至2008年10月,拉共有23家商业银行。
主要商业银行为:Swed银行(SwedBanka)、SEB联合银行 (SEB Unibanka)、DnB银行(DnB Nord Banka)、“巴莱克斯”银行(Parex Banka)、芬兰北欧银行拉脱维亚分行(Nordea Banak Finland Latvia Branch)、Rietumu银行(Rietumu Banka)、Aizkraukes银行(Aizkraukles Banka)
著名公司
“阿尔达利斯”啤酒厂(Aldaris):拉最大的啤酒酿造企业,有130余年历史。主要生产各种啤酒和无酒精饮料,年销售额近3800万美元。产品出口爱沙尼亚、立陶宛、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等国。
“莱依玛”巧克力厂(Laima):拉最大的巧克力糖果生产企业,1924年建厂,年销售额3500多万美元。主要产品有:巧克力糖、巧克力糕点、奶糖、水果糖等。产品出口美国、德国、以色列、瑞典、瑞士、爱沙尼亚、立陶宛和独联体等国家和地区。
9文教
新闻出版
共有500多种报刊杂志。主要用拉语(占70%以上)和俄语发行。主要拉文报纸有:《拉脱维亚公报》、《日报》、《独立晨报》、《新报》、《经济日报》、《农业报》、《里加晚报》等。主要俄文报纸有:《拉脱维亚全景报》、《波罗的海商报》、《时报》、《共和国报》、《今日报》、《里加晚报》(俄文版)。英文报纸有《波罗的海时报》(周刊)。有4家电视台。最大的电视台为国家电视台(LTV),成立于1954年,有360pskdocImg_8_xyz拉脱维亚小学生
两个频道,一频道以新闻、国际评论等政治性节目为主,全部用拉语播出。二频道主要是文艺、体育和娱乐节目,其中俄语节目占30%。还有三家私人电视台:独立电视台(LNT),电视三台(TV3)。另设有有线电视台(Baltkom TV),可收看俄罗斯、美国、英国、德国、法国、波兰等国家的电视节目。有10多家广播电台,分别用拉语和俄语广播,主要有拉国家广播一台、二台,“FM100”,“SWH”,波罗的海商业广播电台,“FM102.7”。通过当地广播可收听到“BBC”、美国之音、自由欧洲等电台的部分节目。主要通讯社有拉脱维亚通讯社(LETA)和波罗的海新闻社(BNS)。拉通社成立于1920年,原为国家通讯社,1997年实行私有化。波罗的海新闻社成立于1991年4月,由芬兰控股,波海三国参与组建,用拉脱维亚语、立陶宛语、爱沙尼亚语、俄语和英语5种文字发稿。
教育
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允许私人办学校。大学实行公费和自费两种制度。主要高等院校有:拉脱维亚大学、里加工业大学、拉脱维亚农业大学、波罗的海俄罗斯学院、拉脱维亚医学院、拉脱维亚海洋学院、拉脱维亚音乐学院、拉脱维亚艺术学院、拉脱维亚警察学院等。 创办于1919年的拉脱维亚大学是建校最早的大学,现有14个院系,2008/2009学年度在校学生2.3万人,教学科研人员993人。
文化
截至2008年,共有127所博物馆、33家电影院、547个文化沙龙、864所公共图书馆和9家剧院。
10移民
2010年4月22日,拉脱维亚议会通过了《移民法》修正案[5],自7月1日起,外国投资者有三种获得拉脱维亚居留许可的方法:
投资拉脱维亚企业
购买拉脱维亚金融的次级资产(次级贷款或次级债券)
购买拉脱维亚房产
投资拉脱维亚企业
外国投资者投资拉脱维亚企业股权等值2.5万拉特,企业雇员人数不超过50人,年营业额不超过700万拉特,公司年纳税额(国税+地税)不低于2万拉特,投资人即可获得最长5年的临时居留许可。
购买拉脱维亚金融的次级资产
外国投资者在拉脱维亚金融机构购买不低于20万拉特,且5年之后才能赎回的次级资产(次级贷款或次级债券),即可获得最长5年的临时居留许可。
购买拉脱维亚房产
外国投资者只要购买首都里加(包括郊区)等主要城市10万拉特或其以外地区5万拉特的房地产,即可获得最长5年的临时居留许可。[6]
1. 在拉脱维亚购买房产(即公寓,商业房产,店铺,写字楼,客户无法购买农场/森林土地或在边境地区购买房产)。
2. 所有房产(在拉脱维亚的土地簿登记的)的总购买价格应不低于10万拉特,大约142,500欧元,如果该房产在拉脱维亚城市陶格夫匹尔斯,耶卡皮,叶尔加瓦,利耶帕亚,涅日克内,瓦尔米耶拉,文茨皮尔斯或里加规划区域 – 属于拉脱维亚中心地区,首都为里加。这片区域包括里加,朱玛拉,以及里加之前的旧区、 图库姆斯、 奥格利和林巴济,地籍值至少42,200欧元。
3. 如果该房地产位于拉脱维亚里加等主要城市之外其它地方,总购买价格最低为5万拉特, 大约为 71,500 欧元,地籍值至少42,200欧元。。
4. 客户可以采购多个房产。
5. 临时居留许可(TRP)为期5年,之后客户可申请永久居留许可,或每年继续申请延期此临时居留许可(TRP)。
6. 外国公民对拉脱维亚永无债务,即不接受贷款。
7. 用于购置房产的资金需通过银行转帐,不接受现金,资金必须来自投资者本人帐户。
8. 无犯罪记录。
9. 生存证明- 600拉特(854欧元) 每申请人/每月,200拉特(285欧元) 每配偶/每月, 120拉特(€71欧元) 每18岁以下受抚养人/每月。
10. 个人可以购买多个房产,只要总购买价格为10万拉特,大约142,500欧元,或总购买价格为5万拉特,大约71,500欧元。
在拉脱维亚境内购买房产或存款的外国人可以立即获到有效期5年的申请居留许可,持有该许可的人,配偶以及不超过18岁的子女可以自由出入和申请国家内停留。
注:获取的签证形式为:一张一年期的居留签证+一封政府保证继续发之后4年签证的信函。所有申请人需要每年去一次当地进行注册和更新签证。[7]
二 : 拉脱维亚
拉脱维亚国旗
拉脱维亚共和国(拉脱维亚文:Latvijas Republika)是一个位于东北欧的国家。原苏联加盟共和国之一,于1991年独立。西邻波罗的海,与在其北方的爱沙尼亚及在其南方的立陶宛共同称为波罗的海三国。东方则与俄罗斯、白俄罗斯二国相邻。在2003年9月20日经由全国性的公投,拉脱维亚人投票决定加入欧盟,其会员国身份自2004年5月1日起生效。拉脱维亚并在2004年3月29日成为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会员国,在2007年12月21日成为申根公约会员国。拉脱维亚的经济改革彻底得改变了前苏联僵化的经济旧模式,最终建立起西欧式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
中文名称:拉脱维亚共和国
英文名称:Latvia
简称:拉脱维亚
所属洲:欧洲
首都:里加
主要城市:里加,道加瓦皮尔斯,利耶帕亚
官方语言:拉脱维亚语
货币:拉特
政治体制:议会制共和制
国家领袖:安德里斯·贝尔津什
人口密度:36/km2
主要宗教:天主教
国土面积:64589平方公里
人均GDP:12,622 美元
目录
简介 地理 政治 军事 外交 经济 文教
简介 地理 政治 军事 外交 经济 文教
展开
简介
国名
拉脱维亚共和国(The Republic of Latvia) 代码LV
国名释义源自民族语,意为“铠甲”、“金属制的服装” 人口
224.8万(2010年),拉脱维亚族占60
拉脱维亚国徽
%、俄罗斯族占28%、白俄罗斯族占3.6%、乌克兰族占2.5%、波兰族占2.3%,另外还有立陶宛人、犹太人、吉普赛人、爱沙尼亚人、德国人等。城市人口占69%。居民主要信奉罗马天主教、基督教路德宗、俄罗斯东正教、旧教、浸礼教。官方语言为拉脱维亚语,分中部、东部和北部三种方言,属于印欧语系立陶宛语族,还有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文字。95%以上居民懂俄语,约10%居民懂德语、英语。通行英语。根据2006年统计,多数人信奉宗教,但是只有7%经常性参加教会活动。天主教50万人,路德宗新教45万人,东正教35万人。2007年全国人均寿命72.3岁,15岁以上人口识字率99.8%,入学率90.2%。据最新统计,拉脱维亚是世界上最缺少男性的国家。 国旗
呈横长方形,长与宽之比约为2∶1。自上而下由红、白、红三个平行的横宽条组成。早在13世纪时,居住在拉脱维亚的拉特加人就使用过红、白、红图案的旗帜。1918年这面民族旗帜得到了事实上的合法化,1922年确定国旗的颜色和比例。1940年拉脱维亚成为原苏联的加盟共和国,当时的国旗为在原苏联国旗旗面的下部加白、蓝色的水波纹图案。1990年拉脱维亚宣布独立,象征拉脱维亚民族统一的红、白、红旗又被用来作为国旗。这种红色其实是一种独特的暗红色,国际间习惯称之为“拉脱维亚红”。暗红色讴歌了拉脱维亚人为了祖国勇于披肝沥胆、抛洒热血的爱国情怀,白色抒发了拉脱维亚人对和平、安宁的向往和渴望。 国徽
中心图案为盾徽。盾面上半部的太阳代表拉特格莱公国,左下方的红狮代表库兹拉姆公国,右下方的银色半狮半鹰怪兽代表韦德季姆公国。盾徽上端有三颗金色五角星,象征三个公国的再联合;两侧分别为扶着盾徽的红狮和怪兽,基部为象征和平、自由的绿色橡树枝。 独立日
11月18日(1918年) 时差
比格林尼治时间早2小时,比北京时间晚6小时 首都
里加(Riga) ,面积307平方公里,人口74万多人,1月平均气温-4. 9℃,7月平均气温16. 9℃,全年平均气温6℃。 名胜
米耶斯都拉公园 世界遗产
里加的历地理自然地理
在东欧平原西部,临波罗的海东岸,里加湾深入内陆;同爱沙尼亚、俄罗斯、白俄罗斯和立陶宛接壤。面积为6.4589万平方公里,其中,陆地面积6.2046万平方公里,内水面积2543平方公里。人口268.7万(1990),约
Svente庄园
60%是拉脱维亚人,30%是俄罗斯人。首都里加。平原、低地和低矮丘陵相间,四分之三地区在海拔120米以下,最高点海拔311米。温带阔叶林气候。年降水量550-800毫米,较湿润。多湖沼。森林约占全国面积的44%。泥炭资源丰富。十八世纪并入沙俄。1918年脱离沙俄独立。1940年再并入苏联,名拉脱维亚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成为苏联加盟共和国之一。1991年8月22日脱离苏联宣告独立,名拉脱维亚共和国。主要工业部门是机械制造(机车车辆、电机、精密机床、无线电)、木材加工、制药、纺织、食品加工。乳、肉畜牧业重要。饲料作物占播种面积的一半左右。农作物有黑麦、亚麻、甜菜等。因为二战苏德两军在此反复拉锯,该国政权反复变更,而每次变更前后都有残酷的战争和清洗,所以这个国家的男少女多,比例堪称世界之最。
海岸线长307公里,里加湾深入内陆。北邻爱沙尼亚,东界俄罗斯,南接立陶宛,东南与白俄罗斯接壤。全境地势低平,东部和西部为丘陵。边境线总长1841公里,其中海岸线长度496公里。平均海拔87米,地貌为丘陵和平原,以灰化土为主,约一半多为可耕地。森林覆盖率为44%,1. 4万个野生物种。有1. 4万条河流,其中长度10公里以上的有777条。主要河流是道加瓦河和高亚河。境内多湖泊和沼泽。面积超过1平方公里的湖泊有140个,较大的湖泊有卢班斯湖、拉兹纳湖、埃古列湖和布尔特涅克斯湖。气候属海洋性气候向大陆性气候过渡的中间类型。夏季白天平均气温23℃,夜晚平均气温11℃,冬季沿海地区平均气温零下2-3℃,非沿海地区零下6-7℃。平均年降水量633毫米。湿度大,全年约有一半时间为雨雪天气。 政区地理
拉脱维亚分为26个县(lajons),和7个区级市,下设70个直辖市、490个村。主要大城市有:里加、道加瓦皮尔斯、利耶帕亚、耶尔加瓦、尤尔马拉、文茨皮尔斯、列泽克涅。
爱兹克劳克雷县(Aizkraukle)
阿卢克斯内县(Alūksne)
巴尔维县(Balvi)
拉脱维亚
包斯卡县(Bauska)
采西斯县(Cēsis)
陶格夫匹尔斯市(Daugavpils)
陶格夫匹尔斯县(Daugavpils)
多贝莱县(Dobele)
古尔贝内县(Gulbene)
杰卡布皮尔斯县(Jēkabpils)
叶尔加瓦市(Jelgava
叶尔加瓦县(Jelgava)
尤尔马拉市(Jūrmala)
克拉斯拉瓦县(Klāslava)
库尔迪加县(Kuldīga)
利耶帕亚市(Liepāja)
利耶帕亚县(Liepāja)
林巴济县(Limba?i)
卢扎县(Ludza)
马多纳县(Madona)
奥格雷县(Ogle)
里加老城俯瞰
普雷利县(Plei?i)
雷泽克内市(Lēzekne)
雷泽克内县(Lēzekne)
里加市(Liga)
里加县(Liga)
萨尔杜斯县(Saldus)
塔尔西县(Talsi)
图库马县(Tukums)
瓦尔加县(Valka)
瓦尔米耶拉县(Valmiela)
文茨皮尔斯市(Ventspils)
文茨皮尔斯县(Ventspils) 历史地理
里加市政厅广场
拉脱维亚大部分地区古称利沃尼亚,从13世纪开始由日耳曼人的利沃尼亚剑之兄弟会所影响,并转信基督教。里加(现首都)于1285年加入汉萨同盟,与欧洲其他部分保持密切的联系。
18世纪时,俄国从瑞典和波兰获取了现拉脱维亚的所有领土。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拉脱维亚于1918年11月18日获得独立,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苏联再次兼并拉脱维亚,并将其纳为一个加盟共和国。
苏联于1980年代时开始进行政治改革,这也促进了拉脱维亚独立运动的发展。1991年8月21日,拉脱维亚再次宣布独立。自独立以来,拉脱维亚积极培养和西方各国的关系,并已于2004年加入欧盟和北约。
2006年10月7日,议会选举举行。人民党获得100个席位中的23席,绿党和农民联盟获得18席,新时代党得到18席,和谐中间党占据17个席位,拉脱维亚第一党和拉脱维亚道路竞选联盟、祖国与自由联盟、为了统一的拉脱维亚人权党分别获得10个、8个和6个席位。人民党、绿党和农民联盟、拉脱维亚第一党和拉脱维亚道路竞选联盟以及祖国与自由联盟组建联合政府,艾加尔斯·卡尔维蒂斯继续担任总理。2007年5月31日,议会举行总统选举,瓦尔季斯·扎特莱尔斯当选。
公元前9000年,在拉境内出现最早的人类活动,属欧罗巴人种。公元5世纪出现阶级社会。10—13世纪建立了早期的封建公国。12世纪末至1562年,被日耳曼十字军侵占,后归属德利沃尼亚政权。1583年至1710
里加市中心自由广场的“祖国与自由”纪念碑
年,先后被瑞典 、波兰-立陶宛公国瓜分。17世纪初形成了拉脱维亚民族。1710年至1795年,被沙皇俄国占领。1795年至1918年,拉东部和西部分别被俄罗斯和德国割据。1918年11月18日宣布独立。1920年初,政权被民族资产阶级夺取,并于1922年2月16日在拉脱维亚宣告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成立。1934年5月,法西斯分子在拉脱维亚发动政变,建立了军事独裁。1939年8月23日苏德签订的互不侵犯条约秘密议定书规定,拉脱维亚划归苏联版图。1939年10月5日,苏联政府与拉脱维亚签订了友好条约。1940年6月,苏军根据莫洛托夫-里宾特洛甫秘密补充议定书进驻拉,建立苏维埃政权,同年7月21日,成立了拉脱维亚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8月5日被并入苏联。1941年夏,希特勒进攻苏联并占领拉脱维亚。1944年至1945年5月,苏联红军解放拉脱维亚全境,拉重新并入苏联。1990年2月15日,拉脱维亚通过恢复国家独立的宣言,2月27日恢复它以前的国旗、国徽和国歌。5月4日拉脱维亚最高苏维埃正式通过“独立宣言”,并改国名为拉脱维亚共和国。1991年8月22日,拉脱维亚最高苏维埃宣布拉脱维亚共和国恢复独立。同年9月6日,苏联国务委员会承认其独立,9月17日,拉脱维亚加入联合国。
2009年1月14日,由于经济危机,引起民众对政治不满,以及对经济苦难的高呼,在首都里加(Riga),引发了大规模暴力示威活动。
政治
政体
是独立的民主共和国,主权属于全体人民。国土由维德泽姆、拉特加列、库尔泽姆和泽姆加列四大历史区域组成。拉
拉脱维亚陆军
脱维亚语为官方语言。在法律和法庭面前所有公民一律平等。议会是国家最高立法机构,实行一院制。议员任期四年,由18岁以上的公民直接选举产生。参选党必须获得5%以上的选票才能进入议会。修改宪法需获三分之二以上议员支持。议会有权弹劾总统,更换总统需获三分之二以上议员支持。如遇总统自行宣布辞职、病故、拒绝履行职务、出国访问等情况,其职责由议长代为行使。总统由议会选举产生,任期四年,最多任两届,总任期不超过8年。当选总统后不得担任其他职务,议员如当选总统应放弃议员的权利和义务。总统的主要权力包括:是国家武装力量最高统帅,在国家受到外敌入侵或他国对拉宣战时做出抵抗侵略的决定;在对外事务中代表国家,负责任命外交代表,接受外国派遣的使节。签署并颁布本国与外国签订的条约和议会通过的法律。任命总理并授权其组成政府(需经议会简单多数通过)。总统有权宣布实行大赦。有权提出解散议会,但需经年满21岁的全体公民表决,若50%以上支持总统提议,则议会解散;否则总统必须辞职,由议会选出新总统。 议会
国家最高立法机构,实行一院制,由100名议员组成,任期4年,议员由18岁以上的公民直接选举产生。参选党必须获得5%以上的选票才能进入议会。修改宪法需获三分之二以上议员支持。议会有权弹劾总统,更换总统需获三分之二以上议员支持。如遇总统自行宣布辞职、病故、拒绝履行职务、出国访问等情况,其职责由议长代为行使。 政党
(1)人民党(People's Party):执政党。成立于1998年5月2日。
(2)拉脱维亚第一党(Latvia’s First Party):执政党。成立于2002年5月25日。
(3)拉脱维亚农民联盟(Latvia's Farmers' Union):执政党。成立于1917年5月12日,苏联时期被取缔,1990年7月5日恢复活动,2006年与绿党组成绿色农民联盟加入议会。
(4)拉脱维亚绿党(Latvian Green Party):执政党。成立于1990年1月13日。
(5)“祖国与自由”和争取拉脱维亚民族独立运动联盟(Union "For Motherland And Freedom"/LNNK):成立于1997年6月21日。
(6)新时代党(New Era):成立于2002年2月2日。
(7)和谐中心联盟(Harmony Center):在野党。由人民和谐党、社会党等小党组成。其主体人民和谐党成立于1994年2月5日。
(8)拉脱维亚道路党(Alliance "Latvia's Way"):成立于1993年9月25日,2006年与第一党组成联盟,进入议会。
(9)拉脱维亚社会民主工党(Latvian Social Demokrats Workers' Party):成立于1998年4月3日。
其他政党
社会民主福利党(Social Demokratic Welfare Party)、俄罗斯人党(Lussians’ Party)、进步中间党(Progressive Centrist Party)、拉脱维亚人党(Latvians’ Party)、拉脱维亚复活党(Latvia’s Rebirth Party)、自由党(Freedom Party)、社会民主党联盟(SocialDemocrats’ Union)、工党(Labour Party)和基督民主党(Christian Demokratic Unions)等 政要
总统安德里斯·贝尔津什(Valdis Zatlers) ,2011年6月当选,7月就职。总理瓦尔季斯·东布罗夫斯基斯(Valdis Domblovskis),2009年3月就职。
拉脱维亚共和国历任总统
1918.11-1927.3雅尼斯·恰克斯特Janis Cakste,1859-1927
1927.4-1930.4古斯塔夫斯·泽姆加尔斯Gustavs Zemgals,1871-1939
1930.4-1936.4阿尔贝茨·克维埃西斯Alberts Kwiesis,1881-1944
1936.4-1940.7卡尔利斯·乌尔马尼斯Karlis Ulmanis,1877-1942
1940.7-1945.5德国占领
1945.5-1990.5加入苏联
1990.5-1993.7阿纳托利斯·戈布诺夫斯Anatolijs Gorbunovs,1942-
1993.7-1999.7贡蒂斯·乌尔马尼斯Guntis Ulmanis,1939-
1999.7-2007.7瓦伊拉·维基耶-弗赖贝加Vaila Vike-Fleiberga,1937-
2007.7-2011.7 瓦尔季斯·扎特莱尔斯Valdis Zatlers,1955-
2011.7- 安德里斯·贝尔津什Andris Berzins,1944-
历任总理
1918.11-1919.4卡尔利斯·乌尔马尼斯
1919.4-1919.5奥斯卡尔斯·博尔科夫斯基斯Oskals Bolkovskis,1872-1945
1919.5-1919.6安德烈夫斯·涅德拉Andlievs Niedla,1871-1942
1919.6-1921.6卡尔利斯·乌尔马尼斯
1921.6-1923.1齐格弗里兹·梅耶罗维茨Zigflieds Meielovics,1887-1925
1923.1-1923.6雅尼斯·帕乌鲁克斯Janis Pauluks,1865-1937
1923.6-1924.1齐格弗里兹·梅耶罗维茨
1924.1-1924.12沃尔德马尔斯·扎穆埃尔斯Voldemals Zamuels,1872-1948
1924.12-1925.12胡戈·塞尔明斯Hugo Celmins,1877-1941
1925.12-1926.5卡尔利斯·乌尔马尼斯
1926.5-1926.12阿尔图尔·阿尔贝林斯Artur Albelings,1876-1934
1926.12-1928.1马尔格尔斯·斯库耶涅克斯Malgels Skujenieks,1886-1941
1928.1-1928.12皮特里斯·茹拉塞夫斯基斯Petelis Julasevskis,1872-1945
1928.12-1931.3胡戈·塞尔明斯
1931.3-1931.12卡尔利斯·乌尔马尼斯
1931.12-1933.3马尔格尔斯·斯库耶涅克斯
1933.3-1934.3阿道尔夫斯·布罗德涅克斯Adolfs Blodnieks,1889-1962
1934.3-1940.6卡尔利斯·乌尔马尼斯
1940.7-1945.5德国占领
1945.5-1990.5加入苏联
1990.5-1993.8伊瓦尔斯·戈德马尼斯Ivals Godmanis,1951-
1993.8-1994.9瓦尔迪斯·比尔卡夫斯Valdis Birkavs,1942-
1994.9-1995.12马里斯·盖利斯Maris Gailis,1951-
1995.12-1997.8安德里斯·斯凯莱Andlis Skele,1958-
1997.8-1998.11冈塔尔斯·克拉斯特斯Guntals Klasts,1957-
1998.11-1999.7维利斯·克里斯托潘斯Vilis Kristopans,1954-
1999.7-2000.5安德里斯·斯凯莱
2000.5-2002.11安德里斯·贝尔津什Andlis Belzins,1951-
2002.11-2004.3埃纳尔斯·雷普舍Einals Lepse,1961-
2004.3-2004.12因杜利斯·埃姆西斯Indulis Emsis,1952-
2004.12-2007.12埃加尔斯·卡尔维蒂斯Aigals Kalvitis,1966-
2007.12-2009.3伊瓦尔斯·戈德马尼斯
2009.3- 瓦尔季斯·东布罗夫斯基斯Valdis Domblovskis,1971-
注:现任总统贝尔津什和前总理贝尔津什不是一个人。
军事
1991年8月23日开始组建军队,11月成立国防部。和平时期,武装力量由国防部管辖。国防力量由陆、海、空军和国民卫队组成。2006年前实行义务兵役,2007年1月开始实行军队职业化。根据本人意愿,军队与士兵签署3至15年的服役合同。
外交
国策
外交政策的主要目标是“回归欧洲”,先后加入北约和欧盟。 与中国的关系
1991年9月12日,拉脱维亚同中国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1992年1月4日,中国在拉设立大使馆。同年1月29日,拉政府与台湾当局签署所谓“建立领事关系的联合声明”,拉方不顾中国的严正交涉,于2月上旬允许台在里加开设“总领事馆”。中国政府被迫决定从拉撤出大使馆。1994年7月,拉政府代表团前往北京 ,承诺断绝同台湾的领事关系,支持中国在台湾问题上的一贯立场,28日,中拉双方在北京签署了关于两国实现关系正常化的联合公报,拉脱维亚决定自公报签字之日与台湾中止“领事关系”。同年8月,中国大使馆在里加恢复工作。
2009年8月31日,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应拉脱维亚总理东布罗夫斯基斯访问了拉脱维亚首都里加。拉脱维亚视中国为重要战略合作伙伴,同意加强与中国政治交往,在经贸、港口和陆地交通运输、医药等领域开展进一步的合作,加强两国立法机构交往,相互借鉴治国理政经验。2009年10月26日,由党主席亚尼斯·乌尔班诺维奇率领的拉脱维亚和谐中心党代表团访问了中国。
经济
总量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2008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14908美元
有泥炭以及白云石、石英砂、石膏等建筑材料。森林覆盖率约为44%。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拉脱维亚的经济遭到严重破坏。但是,由于原有的经济基础较好,因此战后经济得到了迅速地恢复和发展。1980年工业产值比1940年增长44倍,农业产值比1940年增长40%。1988年工农业生产总值为133.25亿卢布,国民收入为72.88亿卢布。1989年工农业生产总值和人均国民收入比上年又分别增长2.1%和4.1%,为 136.04亿卢布和76亿卢布。1990年拉脱维亚的国民生产总值占全苏的1.2%,居全苏第 11位,是全苏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地区之一。拉脱维亚独立后,摒弃了前苏联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旧模式,改而实行向市场经济转轨的基本经济政策。其经济改革的主要构想和内容是:在所有制方面,彻底改革经济结构,实现国营财产的非国有化和私有化,改变以国家全民所有制为主导的经济体制;在经济管理上,打破国家的垄断,大力鼓励和发展市场经营活动。归结起来,拉脱维亚经济改革主要是彻底改变前苏联那套僵化的经济旧模式,最终建立起西欧式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为此,独立以来,该国已颁布了关于改革财产权、实现私有化、放开价格等许多有关的法律和法令,并采取了一系列旨在实现经济模式向市场经济转轨的实际措施。例如,独立以来它已基本放开了物价,价格由市场进行调节。拉脱维亚自从独立以来经济形势严峻。特别是1992年“经济十分困难”,人民生活水平严重下降。1992年8月该国职工平均工资2000拉脱维亚卢布(约合2300俄罗斯卢布)。
工农业基础较好。工业在波罗的海三国居首位,农业居第二位。在原苏联时期,工业以耗金属少的机器制造业著称。主要生产电器、无线电、电子设备和医疗器械,并给原苏联其他共和国进行来料加工,成品返销。畜牧业发达,其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68%。拉独立后,开始推行私有化和市场经济,发行本国货币,实行新的税收政策和独立预算。由于同原苏联各国的传统贸易关系被破坏,能源和其他进口商品的供应遇到严重困难,一度导致生产大幅度下降。直到1994年经济才有所回升。从1991年起,拉脱维亚国民经济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服务性行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已由1990年的31%上升到1994年的51%。由于在宏观调控政策方面的失误,1995年夏发生金融危机,全国最大的商业银行-波罗的海银行宣布倒闭,使已出现的经济回升势头受到一定影响。1995年12月新政府组成后,主张积极发展生产,并力主恢复与俄罗斯及其他独联体国家的传统经济贸易联系。1996年国民经济略有回升,国内生产总值达50亿美元,较上年增长2.5%。 农业
1996年农业、畜牧业和森林业产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8.7%。全国近1/3的人口住在农村、有17%的人从事农业生产。种植业以生产谷物、亚麻、甜菜、饲料和马铃薯为主。畜牧业主要是奶、肉两用的养畜业、饲养牛和猪。养蜂业发达。截至1995年初共建立了64264个家庭农业经济单位,319个农业企业中已有79个完成了私有化。年人均生产387公斤奶,404公斤马铃薯,348公斤谷物。 工业
1996年工业生产总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27.8%。主要工业门类:电子产品、机器制造、食品、轻工、纺织、建材、化工、木材加工等。 旅游业
入境游客主要来自立陶宛、爱沙尼亚、俄罗斯、挪威、瑞典、德国等国。出境旅游主要去往立陶宛、爱沙尼亚、俄罗斯、白俄罗斯及欧盟国家。拉主要旅游城市和风景区有:里加古城、尤尔马拉海滨、希古达和采西斯风景区、露天民俗博物馆、隆达列宫等。主要旅游公司有:拉脱维亚旅游公司(Latvia Tours)、里加旅行社(Riga Travel Agency)、塔斯旅游公司(Tas Travel Agency)、大学生青年旅行社(Student and Youth Travel)、波罗的海旅游公司(Baltic Travel Group)等。 交通运输
铁路:总长2306公里,其中257公里电气化铁路。
公路:国家级公路线总长20227公里。 水运:内河航线全长350公里。主要海港有文茨皮尔斯、里加和利耶帕亚。 空运:有里加、文茨皮尔斯、利耶帕亚三个国际机场。拉有波罗的海航空公司、“拉特恰特”航空公司和“拉特帕斯”等三家航空公司。波罗的海航空公司(AIR BALTIC)创建于1995年,是拉唯一的国际航空公司,国家占52.6%股份。 银行业
拉脱维亚银行(央行)成立于1991年9月3日,截至2008年10月,拉共有23家商业银行。
主要商业银行为:Swed银行(SwedBanka)、SEB联合银行 (SEB Unibanka)、DnB银行(DnB Nord Banka)、“巴莱克斯”银行(Parex Banka)、芬兰北欧银行拉脱维亚分行(Nordea Banak Finland Latvia Branch)、Rietumu银行(Rietumu Banka)、Aizkraukes银行(Aizkraukles Banka) 著名公司
“阿尔达利斯”啤酒厂(Aldaris):拉最大的啤酒酿造企业,有130余年历史。主要生产各种啤酒和无酒精饮料,年销售额近3800万美元。产品出口爱沙尼亚、立陶宛、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等国。
“莱依玛”巧克力厂(Laima):拉最大的巧克力糖果生产企业,1924年建厂,年销售额3500多万美元。主要产品有:巧克力糖、巧克力糕点、奶糖、水果糖等。产品出口美国、德国、以色列、瑞典、瑞士、爱沙尼亚、立陶宛和独联体等国家和地区。[1]
文教
新闻出版
共有500多种报刊杂志。主要用拉语(占70%以上)和俄语发行。主要拉文报纸有:《拉脱维亚公报》、《日报》、《独立晨报》、《新报》、《经济日报》、《农业报》、《里加晚报》等。主要俄文报纸有:《拉脱维亚全景报》、《波罗的海商报》、《时报》、《共和国报》、《今日报》、《里加晚报》(俄文版)。英文报纸有《波罗的海时报》(周刊)。有4家电视台。最大的电视台为国家电视台(LTV),成立于1954年,有
拉脱维亚小学生
两个频道,一频道以新闻、国际评论等政治性节目为主,全部用拉语播出。二频道主要是文艺、体育和娱乐节目,其中俄语节目占30%。还有三家私人电视台:独立电视台(LNT),电视三台(TV3)。另设有有线电视台(Baltkom TV),可收看俄罗斯、美国 、英国、德国、法国、波兰等国家的电视节目。有10多家广播电台,分别用拉语和俄语广播,主要有拉国家广播一台、二台,“FM100”,“SWH”,波罗的海商业广播电台,“FM102.7”。通过当地广播可收听到“BBC”、美国之音、自由欧洲等电台的部分节目。主要通讯社有拉脱维亚通讯社(LETA)和波罗的海新闻社(BNS)。拉通社成立于1920年,原为国家通讯社,1997年实行私有化。波罗的海新闻社成立于1991年4月,由芬兰控股,波海三国参与组建,用拉脱维亚语、立陶宛语、爱沙尼亚语、俄语和英语5种文字发稿。 教育
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允许私人办学校。大学实行公费和自费两种制度。主要高等院校有:拉脱维亚大学、里加工业大学、拉脱维亚农业大学、波罗的海俄罗斯学院、拉脱维亚医学院、拉脱维亚海洋学院、拉脱维亚音乐学院、拉脱维亚艺术学院、拉脱维亚警察学院等。 创办于1919年的拉脱维亚大学是建校最早的大学,现有14个院系,2008/2009学年度在校学生2.3万人,教学科研人员993人。 文化
截至2008年,共有127所博物馆、33家电影院、547个文化沙龙、864所公共图书馆和9家剧院。
词条图册更多图册
词条图片(9张)
欧洲联盟成员国
? 法国 ( 1950年 ) ? 意大利 ( 1950年 ) ? 荷兰 ( 1950年 ) ? 比利时 ( 1950年 )
? 卢森堡 ( 1950年 ) ? 联邦德国 ( 1950年 ) ? 爱尔兰 ( 1973年 ) ? 丹麦 ( 1973年 )
? 英国 ( 1973年 ) ? 希腊 ( 1981年 ) ? 葡萄牙 ( 1986年 ) ? 西班牙 ( 1986年 )
? 奥地利 ( 1995年 ) ? 芬兰 ( 1995年 ) ? 瑞典 ( 1995年 ) ? 波兰 ( 2004年 )
? 拉脱维亚 ( 2004年 ) ? 立陶宛 ( 2004年 ) ? 爱沙尼亚 ( 2004年 ) ? 匈牙利 ( 2004年 )
? 捷克 ( 2004年 ) ? 斯洛伐克 ( 2004年 ) ? 斯洛文尼亚 ( 2004年 ) ? 马耳他 ( 2004年 )
? 塞浦路斯 ( 2004年 ) ? 保加利亚 ( 2007年 ) ? 罗马尼亚 ( 2007年 )
世界贸易组织-成员国
? 阿尔巴尼亚共和国 ( 2000.9.8 ) ? 安哥拉共和国 ( 1996.11.23 ) ? 阿根廷共和国 ( 1995.1.1 )
? 安提瓜和巴布达 ( 1995.1.1 ) ? 澳大利亚联邦 ( 1995.1.1 ) ? 奥地利共和国 ( 1995.1.1 )
? 巴林王国 ( 1995.1.1 ) ? 孟加拉人民共和国 ( 1995.1.1 ) ? 巴巴多斯共和国 ( 1995.1.1 )
? 比利时王国 ( 1995.1.1 ) ? 伯利兹 ( 1995.1.1 ) ? 贝宁共和国 ( 1996.2.26 )
? 博茨瓦纳共和国 ( 1995.1.1 ) ? 博茨瓦纳 ( 1995.5.31 ) ? 巴西联邦共和国 ( 1995.1.1 )
? 文莱达鲁萨兰国 ( 1995.1.1 ) ? 保加利亚共和国 ( 1995.1.1 ) ? 布基纳法索 ( 1995.6.3 )
? 布隆迪共和国 ( 1995.7.23 ) ? 喀麦隆共和国 ( 1995.12.13 ) ? 加拿大 ( 1995.1.1 )
? 中非共和国 ( 1995.5.31 ) ? 乍得共和国 ( 1996.10.19 ) ? 智利 ( 1995.1,1 )
? 中华人民共和国 ( 2001.12.11 ) ? 哥伦比亚 ( 1995.4.30 ) ? 刚果共和国 ( 1997.3.27 )
? 科特迪瓦 ( 1995.1.1 ) ? 克罗地亚 ( 2000.11.30 ) ? 古巴 ( 1995.4.20 )
? 塞浦路斯 ( 1995.7.30 ) ? 捷克 ( 1995.1.1 ) ? 刚果民主共和国 ( 1997.1.1 )
? 丹麦 ( 1995.1.1 ) ? 吉布提 ( 1995.5.31 ) ? 多米尼克 ( 1995.1.1 )
? 多米尼加 ( 1995.1.1 ) ? 厄瓜多尔 ( 1996.1.21 ) ? 埃及 ( 1995.6.30 )
? 萨尔瓦多 ( 1995.5.7 ) ? 爱沙尼亚 ( 1999.11.13 ) ? 欧洲联盟 ( 1995.1.1 )
? 斐济 ( 1996.1.14 ) ? 芬兰 ( 1995.1.1 ) ? 法兰西共和国 ( 1995.1.1 )
? 加蓬 ( 1995.1.1 ) ? 冈比亚 ( 1996.10.23 ) ? 格鲁吉亚 ( 2000.6.14 )
? 德国 ( 1995.1.1 ) ? 加纳 ( 1995.1.1 ) ? 希腊 ( 1995.1.1 )
? 格林纳达 ( 1996.2.22 ) ? 危地马拉 ( 1995.7.21 ) ? 几内亚比绍 ( 1995.5.31 )
? 几内亚 ( 1995.10.25 ) ? 圭亚那 ( 1995.1.1 ) ? 海地 ( 1996.1.30 )
? 洪都拉斯 ( 1995.1.1 ) ? 匈牙利 ( 1995.1.1 ) ? 冰岛 ( 1995.1.1 )
? 印度 ( 1995.1.1 ) ? 印度尼西亚 ( 1995.1.1 ) ? 爱尔兰 ( 1995.1.1 )
? 意大利 ( 1995.1.1 ) ? 牙买加 ( 1995.3.9 ) ? 日本 ( 1995.1.1 )
? 约旦 ( 2000.4.11 ) ? 肯尼亚 ( 1995.1.1 ) ? 韩国 ( 1995.1.1 )
? 科威特 ( 1995.1.1 ) ? 吉尔吉斯斯坦 ( 1998.12.20 ) ? 拉脱维亚 ( 1999.2.10 )
? 莱索托 ( 1995.5.31 ) ? 列支敦士登 ( 1995.9.1 ) ? 立陶宛 ( 2001.5.31 )
? 卢森堡 ( 1995.1.1 ) ? 马达加斯加 ( 1995.11.17 ) ? 马拉维 ( 1995.5.31 )
? 马来西亚 ( 1995.1.1 ) ? 马尔代夫 ( 1995.5.31 ) ? 马里 ( 1995.5.31 )
? 马耳他 ( 1995.1.1 ) ? 毛里塔尼亚 ( 1995.5.31 ) ? 毛里求斯 ( 1995.1.1 )
? 墨西哥 ( 1995.1.1 ) ? 摩尔多瓦共和国 ( 2001.7.26 ) ? 蒙古国 ( 1997.1.29 )
? 摩洛哥 ( 1995.1.1 ) ? 莫桑比克 ( 1995.8.26 ) ? 缅甸 ( 1995.1.1 )
? 纳米比亚 ( 1995.1.1 ) ? 荷兰 ( 1995.1.1 ) ? 新西兰 ( 1995.1.1 )
? 尼加拉瓜 ( 1995.9.3 ) ? 尼日尔 ( 1996.12.13 ) ? 尼日利亚 ( 1995.1.1 )
? 挪威 ( 1995.1.1 ) ? 阿曼 ( 2000.11.9 ) ? 巴基斯坦 ( 1995.1.1 )
? 巴拿马 ( 1997.9.6 ) ? 巴布亚新几内亚 ( 1996.6.9 ) ? 巴拉圭 ( 1995.1.1 )
? 秘鲁 ( 1995.1.1 ) ? 菲律宾 ( 1995.1.1 ) ? 波兰 ( 1995.7.1 )
? 葡萄牙 ( 1995.1.1 ) ? 卡塔尔 ( 1996.1.13 ) ? 罗马尼亚 ( 1995.1.1 )
? 卢旺达 ( 1996.5.22 ) ? 圣基茨和尼维斯 ( 1996.2.21 ) ? 圣卢西亚 ( 1995.1.1 )
? 圣文森特和格林纳丁斯 ( 1995.1.1 ) ? 塞内加尔 ( 1995.1.1 ) ? 塞拉利昂 ( 1995.7.26 )
? 斯洛伐克 ( 1995.1.1 ) ? 斯洛文尼亚 ( 1995.7.30 ) ? 南非 ( 1995.1.1 )
? 西班牙 ( 1995.1.1 ) ? 斯威士兰 ( 1995.1.1 ) ? 瑞典 ( 1995.1.1 )
? 瑞士 ( 1995.7.1 ) ? 泰国 ( 1995.1.1 ) ? 多哥 ( 1995.5.31 )
? 突尼斯 ( 1995.3.29 ) ? 土耳其 ( 1995.3.26 ) ? 乌干达 ( 1995.1.1 )
? 英国 ( 1995.1.1 ) ? 美国 ( 1995.1.1 ) ? 乌拉圭 ( 1995.1.1 )
? 委内瑞拉 ( 1995.1.1 ) ? 赞比亚共和国 ( 1995.1.1 ) ? 俄罗斯 ( 2011.12.16 )
世界国家(地区)首都
亚洲? 中华人民共和国 首都: 北京 ? 巴基斯坦 首都: 伊斯兰堡 ? 韩国 首都: 首尔
? 日本 首都: 东京 ? 新加坡 首都: 新加坡 ? 马来西亚 首都: 吉隆坡
? 印度尼西亚 首都: 雅加达 ? 菲律宾 首都: 马尼拉 ? 文莱 首都: 斯里巴加湾
? 东帝汶 首都: 帝力 ? 老挝 首都: 万象 ? 泰国 首都: 曼谷
? 缅甸 首都: 内比都 ? 越南 首都: 河内 ? 柬埔寨 首都: 金边
? 孟加拉国 首都: 达卡 ? 尼泊尔 首都: 加德满都 ? 不丹 首都: 廷布
? 印度 首都: 新德里 ? 马尔代夫 首都: 马累 ? 斯里兰卡 首都: 科伦坡
? 科威特 首都: 科威特城 ? 伊朗 首都: 德黑兰 ? 沙特阿拉伯 首都: 利雅得
? 阿联酋 首都: 阿布扎比 ? 也门 首都: 萨那 ? 巴林 首都: 麦纳麦
? 黎巴嫩 首都: 贝鲁特 ? 阿曼 首都: 马斯喀特 ? 阿富汗 首都: 喀布尔
? 卡塔尔 首都: 多哈 ? 巴勒斯坦 首都: 耶路撒冷 ? 以色列 首都: 特拉维夫
? 叙利亚 首都: 大马士革 ? 伊拉克 首都: 巴格达 ? 约旦 首都: 安曼
? 土耳其 首都: 安卡拉 ? 塞浦路斯 首都: 尼科西亚 ? 蒙古 首都: 乌兰巴托
? 吉尔吉斯斯坦 首都: 比什凯克 ? 塔吉克斯坦 首都: 杜尚别 ? 哈萨克斯坦 首都: 阿斯塔纳
? 格鲁吉亚 首都: 第比利斯 ? 乌兹别克斯坦 首都: 塔什干 ? 土库曼斯坦 首都: 阿什哈巴德
? 阿塞拜疆 首都: 巴库
欧洲? 意大利 首都: 罗马 ? 法国 首都: 巴黎 ? 英国 首都: 伦敦
? 德国 首都: 柏林 ? 荷兰 首都: 阿姆斯特丹 ? 比利时 首都: 布鲁塞尔
? 卢森堡 首都: 卢森堡市 ? 瑞士 首都: 伯恩 ? 奥地利 首都: 维也纳
? 爱尔兰 首都: 都柏林 ? 摩纳哥 首都: 摩纳哥 ? 列支敦士登 首都: 瓦杜兹
? 丹麦 首都: 哥本哈根 ? 挪威 首都: 奥斯陆 ? 瑞典 首都: 斯德哥尔摩
? 芬兰 首都: 赫尔辛基 ? 冰岛 首都: 雷克雅维克 ? 西班牙 首都: 马德里
? 葡萄牙 首都: 里斯本 ? 希腊 首都: 雅典 ? 梵蒂冈 首都: 梵蒂冈城
? 圣马力诺 首都: 圣马力诺 ? 马耳他 首都: 瓦莱塔 ? 安道尔 首都: 安道尔城
? 波兰 首都: 华沙 ? 爱沙尼亚 首都: 塔林 ? 拉脱维亚 首都: 里加
? 立陶宛 首都: 维尔纽斯 ? 乌克兰 首都: 基辅 ? 捷克 首都: 布拉格
? 匈牙利 首都: 布达佩斯 ? 斯洛伐克 首都: 布拉迪斯拉发 ? 白俄罗斯 首都: 明斯克
? 摩尔多瓦 首都: 基希讷乌 ? 罗马尼亚 首都: 布加勒斯特 ? 保加利亚 首都: 索非亚
? 黑山共和国 首都: 波德戈里察 ? 科索沃 首都: 普里什蒂纳 ? 波黑共和国 首都: 萨拉热窝
? 马其顿 首都: 斯科普里 ? 阿尔巴尼亚 首都: 地拉那 ? 塞尔维亚 首都: 贝尔格莱德
? 斯洛文尼亚 首都: 卢布尔雅那 ? 克罗地亚 首都: 萨格勒布 ? 俄罗斯 首都: 莫斯科
非洲? 南非共和国 首都: 比勒陀利亚 ? 马达加斯加 首都: 塔那那利佛 ? 索马里 首都: 摩加迪沙
? 中非 首都: 班吉 ? 苏丹 首都: 喀土穆 ? 利比亚 首都: 的黎波里
? 突尼斯 首都: 突尼斯市 ? 阿尔及利亚 首都: 阿尔及尔 ? 摩洛哥 首都: 拉巴特
? 尼日利亚 首都: 阿布贾 ? 科特迪瓦 首都: 亚穆苏克罗 ? 利比里亚 首都: 蒙罗维亚
? 加纳 首都: 阿克拉 ? 马里 首都: 巴马科 ? 多哥 首都: 洛美
? 埃塞俄比亚 首都: 亚的斯亚贝巴 ? 肯尼亚 首都: 内罗毕 ? 喀麦隆 首都: 雅温得
? 坦桑尼亚 首都: 多多玛 ? 赞比亚 首都: 卢萨卡 ? 安哥拉 首都: 罗安达
? 吉布提 首都: 吉布提市 ? 尼日尔 首都: 尼亚美 ? 贝宁 首都: 波多诺伏
? 毛里塔尼亚 首都: 努瓦克肖特 ? 加蓬 首都: 利伯维尔 ? 几内亚 首都: 科纳克里
? 冈比亚 首都: 班珠尔 ? 博茨瓦纳 首都: 哈博罗内 ? 塞内加尔 首都: 达喀尔
? 卢旺达 首都: 基加利 ? 布隆迪 首都: 布琼布拉 ? 塞拉利昂 首都: 弗里敦
? 厄立特里亚 首都: 阿斯马拉 ? 几内亚比绍 首都: 比绍 ? 津巴布韦 首都: 哈拉雷
? 斯威士兰 首都: 姆巴巴内 ? 莱索托 首都: 马塞卢 ? 塞舌尔 首都: 维多利亚
? 莫桑比克 首都: 马普托 ? 赤道几内亚 首都: 马拉博 ? 科摩罗 首都: 莫罗尼
? 毛里求斯 首都: 路易港 ? 佛得角 首都: 普拉亚 ? 圣多美和普林西比 首都: 圣多美
? 布基纳法索 首都: 瓦加杜古 ? 乌干达 首都: 坎帕拉 ? 纳米比亚 首都: 温得和克
? 马拉维 首都: 利隆圭 ? 埃及 首都: 开罗 ? 乍得 首都: 恩贾梅纳
? 刚果共和国 首都: 布拉柴维尔 ? 刚果民主共和国 首都: 金沙萨 ? 南苏丹共和国 首都: 朱巴
北美洲? 墨西哥 首都: 墨西哥城 ? 美国 首都: 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 ? 巴哈马 首都: 拿骚
? 伯利兹 首都: 贝尔莫潘 ? 巴巴多斯 首都: 布里奇敦 ? 加拿大 首都: 渥太华
? 哥斯达黎加共和国 首都: 圣何塞 ? 古巴 首都: 哈瓦那 ? 萨尔瓦多 首都: 圣萨尔瓦多
? 格林纳达 首都: 圣乔治 ? 危地马拉 首都: 危地马拉城 ? 洪都拉斯 首都: 特古西加尔巴
? 海地 首都: 太子港 ? 牙买加 首都: 金斯敦 ? 圣卢西亚 首都: 卡斯特里
? 尼加拉瓜 首都: 马那瓜 ? 巴拿马 首都: 巴拿马城 ? 多米尼加 首都: 圣多明各
? 多米尼克 首都: 罗索 ? 圣文森特和格林纳丁斯 首都: 金斯敦 ? 特立尼达和多巴哥 首都: 西班牙港
? 安提瓜和巴布达 首都: 圣约翰 ? 圣基茨和尼维斯 首都: 巴斯特尔 ? 波多黎各 首都: 圣胡安
南美洲? 哥伦比亚 首都: 波哥大 ? 委内瑞拉 首都: 加拉加斯 ? 圭亚那 首都: 乔治敦
? 苏里南 首都: 帕拉马里博 ? 厄瓜多尔 首都: 基多 ? 秘鲁 首都: 利马
? 巴西 首都: 巴西利亚 ? 玻利维亚 首都: 苏克雷 ? 智利 首都: 圣地亚哥
? 巴拉圭 首都: 亚松森 ? 乌拉圭 首都: 蒙得维的亚 ? 阿根廷 首都: 布宜诺斯艾利斯
? 法属圭亚那 首都: 卡宴
大洋洲? 澳大利亚 首都: 堪培拉 ? 帕劳 首都: 梅莱凯奥克 ? 密克罗尼西亚 首都: 帕利基尔
? 马绍尔群岛 首都: 马朱罗 ? 基里巴斯 首都: 塔拉瓦 ? 瑙鲁
? 巴布亚新几内亚 首都: 莫尔兹比港 ? 所罗门群岛 首都: 霍尼亚拉 ? 瓦努阿图 首都: 维拉港
? 斐济 首都: 苏瓦 ? 图瓦卢 首都: 富纳富提 ? 萨摩亚 首都: 阿皮亚
? 汤加 首都: 努库阿洛法 ? 新西兰 首都: 惠灵顿
参考资料 1
新华网
扩展阅读: 1 公共领域图片
2
3 http://liondance-dragondance.org/c2.asp?d=519
4 http://www.li-ou.com/3DZiMi/
开放分类: 地理,欧洲,拉脱维亚,国家
“拉脱维亚”相关词条:
爱沙尼亚立陶宛冰岛共和国贝宁共和国黑山吉尔吉斯斯坦白俄罗斯共和国克罗地亚共和国塞浦路斯爱沙尼亚共和国马其顿共和国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保加利亚共和国安道尔公国斯洛伐克共和国摩尔多瓦共和国列支敦士登公国巴巴多斯阿塞拜疆共和国亚美尼亚共和国格鲁吉亚共和国塞尔维亚
本文标题:
拉脱维亚-拉脱维亚 本文地址:
http://www.61k.com/11583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