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 蔚县剪纸
今天终于有时间整理了一下从蔚县买回来的剪纸,一些大多是最传统的图案和雕刻方法的老作品,基本属于不好卖的,虽非名家,但我甚是喜欢的。四刻:将浸好的货放在蜡板上,根据图案的要求进行刻制。
五染:给刻好的产品着色。原料是品色、洒粉;工具是毛笔、净报纸。
六包:把通过上述五道工序生产出来的产品,用纸式塑料包装或书本、镜框、金铂等形式。
2006年5月20日,蔚县剪纸作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录入名录。
二 : 蔚县剪纸的历史
蔚县剪纸艺术发源于河北省蔚县。蔚县古称蔚州,为燕云十六州之一,地处长城以外。是中国历代内地通往塞外的咽喉要道,是南下北上、东来西往的交通要冲。历史上蔚县经济的勃兴带动了文化的发展,外地的许多文化艺术流传到蔚县。如杨柳青年画、五强木板水印窗花、山西梆子、坝上二人台、唐山皮影戏等都曾经在蔚县很有市场。
在这种特殊的环境和刺激下,蔚县历史上产生了两门全国知名的艺术形式:一个是蔚县秧歌(古称蔚州梆子),另一个就是蔚县剪纸(亦称蔚县窗花)。蔚州地方的百姓,很早以前就有这样的习俗:每逢佳节和喜庆的日子,喜欢在窗户纸上粘贴一些花花绿绿的图案,借以美化家庭环境,烘托喜庆气氛,谓之贴“窗花”。据说最早的窗花是“天皮亮”:一种在云母薄片上构图着色而成的装饰品,后来吸收了武强木板水印窗花的图案风格,可以裱糊在窗户上,内容多为戏文和花卉,后人称之为“草窗花”,这是蔚县剪纸诞生以前的情形。
其实,蔚州民间还盛行着一种供花鞋、荷包、枕头等物件上刺绣时使用的“花样”。农民艺人们借鉴了“花样”的剪纸形式,吸取了武强木板水印窗花和杨柳青年画的色彩特点,并模仿“天皮亮”那样的透明效果,经过长期的创作实践,逐渐形成了一种在剪纸上染色而成的、新颖的剪纸艺术形式,这便是蔚县剪纸的雏形。
清代道光(1821—1850)到光绪(1875—1908)年间,是蔚县剪纸的改革创新阶段,但是剪纸的花卉图案比较简单,颜色只用四五种。十九世纪王老赏的出现,为蔚县剪纸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他七、八岁时就能点(染色),十二、三岁就学刻,一直工作了五十余年,他在窗花艺术上有很大的发展与创造,提高了蔚县整体窗花艺术的创作水准。他的人物造型多采取正面形象刻画,具有较强的雕塑感,构图和线条处理完整,细致,劲健,表现方法又适合窗花图案的透明、镂空原则,调子特别鲜明,制作技巧以及色彩点染都熟而精练。王老赏的艺术探索,不仅给蔚县剪纸风格的形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而且给后人留下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另外,他不断改进刻制工具,对刻制技法和用色点染都悉心研究,给后人留下了不平凡的剪纸技艺,使后人一提起蔚县民间剪纸就自然会想起王老赏。
更多蔚县剪纸内容:
蔚县剪纸的发端
蔚县剪纸图样
三 : 蔚县剪纸艺术的发展史
河北蔚县剪纸,俗称“蔚县窗花”,因主要用于窗户的装饰而得名。一般生活中,蔚县人把贴窗花称为“挂喜”,即张贴喜庆的意思。据已经发现的蔚县古代剪纸推断,蔚县剪纸大约可以追溯到明代成化年间,距今已有五百多年的历史。
。www.61k.com)蔚县剪纸《青石山》——孤仙
由单色剪纸发展成“以阴刻为主,以阳刻为辅”的点彩剪纸,才是蔚县剪纸发生重大技艺革新和品格升华的里程碑。从这时算起,通过对一代又一代艺人的传承族谱推算,蔚县点彩剪纸始创年代约为清代咸丰年间,距今已有近200年的历史。蔚县剪纸发展的时间虽然不长但以其独特的阴刻雕刻方法为主发展着。在2003年8月,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和全国民间文化遗产工程办公室在蔚县召开了“全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剪纸专项工作会议”。
会议不仅把全国剪纸艺术的研究推向巅峰,而且还授予蔚县“中国剪纸艺术之乡”称号,挂牌“中国剪纸艺术研究基地”。2006年5月20日,蔚县剪纸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7年6月5日,经国家文化部确定,河北省蔚县的周兆明为该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并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26名代表性传承人名单。
四 : 蔚县剪纸窗花代表人物—王老赏
蔚县窗花的原生态应该是以王老赏的作品为代表。
“www.61k.com)王老赏(1890一1951),姓王名清号老赏,河北蔚县南张庄人,中国著名的民间艺术大师。蔚县窗花的重要代表人物。
王老赏生活在民间戏曲流行的年代,王老赏从小就是戏迷,戏曲人物是他主要的创作题材。他从七八岁开始学习点染窗花,十二三岁学习刀刻窗花,从艺四十多年,先后创作和再创作了千幅窗花作品,艺术水平达到了当时的最高峰。王老赏从改制刀具入手,提高刀刻艺术,形象表现更加精细;王老赏选用上等品色亲手调试点染窗花,用色大胆,对比强烈,增强了窗花的艺术表现力。
“‘他生平所作的刻纸窗花,很多是精彩的,他的作品大部分都能作到姿态生动,色彩鲜明,构图完整。不仅成为当地民间刻纸艺术中最突出的部分,而对于全国的民间装饰美术来说也是值得我们推荐的。’(见陈叔亮《民间刻纸集》序)这里的‘姿态生动,色彩鲜明,构图完整’,正是王老赏的窗花以及许多察哈尔窗花共同的优点。”
“他刻的戏曲剪纸窗花,细致优美,纯然是现实主义的风格。他能够抓住舞台上戏剧人物最生动,最典型的姿态和动作,在窗花上把它刻画出来。因此,他刻的戏剧人物,都是有个性、有情感的。人物的形象生动,动作也活泼自然。他善于摄取形象,处理动态,布置线条,控制刀法,渲染色彩,而且样样都能做到相当恰切和熟练的程度。窗花在表现上受着很大的限制,但是王老赏却能够克服表现上的困难,往往只用一个简单的轮廓和几根疏落的线条,便把一个戏剧人物的形象凸现在纸上,并且表现出他们的精神面貌。窗花中的文人、武将、花脸、武生、旦角,各有不同的性格,有的英俊沉毅,有的威武雄迈,有的矫健轻捷,有的端凝娟秀,都刻的各极其致。例如刻高旺,一身行路人打扮,看得出他在奔驰道路,仿佛满面风尘,但却仍然风致飒爽。刻杨波,表现出这个老人焦虑困顿的情状。……他长于刻画舞台上古代武勇女性的典型,穿盔甲的女将刚健婀娜,例如《烈火旗》的双阳公主;短打扮的……描写古代少女的性格,手法尤其卓越。《送银灯》的侍儿,身姿袅娜,款款而行,从她那端丽的身影上面,宛然可以看出这个少年女郎顾盼自喜的情怀,揭示了他的内心世界。……
王老赏进行了四十余年的窗花创作,流下了丰富的窗花作品。他继承了蔚县窗花形式的优良传统,又在原来的基础上发展了它,对于美术创作具有启发性的”
王老赏的戏曲人物窗花和现代蔚县戏曲人物有很大区别。他的作品多是出自民间流传的戏曲,这和他热衷于这种民间娱乐形式是分不开的。他的人物窗花造型比例概括,个子偏矮,却注重人物的形态动势;强调人物头部的动势的表现和面部表情的细微变化;人物的手势皆有指向,出臂自然,或抓、或握、或点,手指结构表示都很明确,决不含糊。在染色上讲究颜色的纯正,率先推广使用品色,熟悉颜色的对比运用,使蔚县窗花在全国的剪纸作品中独树一帜。王老赏的成就来源于他对窗花的钻研和刻制认真的态度,窗花人物以一出戏为一套,可见创作的艰辛。有百种刀具的创新改进、四季不停的劳作,一年只刻完一令纸;而其子王守业一冬就要刻两令,可见他刀刻的精益求精。
61阅读| 精彩专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苏ICP备130363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