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 王朔小说改编电影一览
王朔小说改编电影一览 1988:《顽主》(导演:米家山;原著《顽主》) 1988:《轮回》(导演:黄建新;原著《浮出海面》) 1988:《大喘气》(导演:叶大鹰;原著《橡皮人》) 1988:《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导演:夏钢;原著《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 1992:《青春无悔》(导演:周晓文;原著不详) 1993:《无人喝彩》(导演:夏钢;原著《无人喝彩》) 1993:《消失的女人》(导演:何群、刘宝林;原著不详) 1994:《永失我爱》(导演:冯小刚;原著《永失我爱》) 1995:《阳光灿烂的日子》(导演:姜文;原著《动物凶猛》) 1996:《爸爸》(导演:王朔、冯小刚;原著《我是你爸爸》) 2003:《我爱你》(导演:张元;原著《过把瘾就死》) 2005:《看上去很美》(导演:张元;原著《看上去很美》)
二 : 英国侦探小说改编电影的人性阐释
摘要:《伯特伦旅馆之谜》是由英国著名的女侦探小说家阿加莎·克里斯蒂撰写的,这部小说讲述的是在英国的伯特伦旅馆发生的一系列故事,虽然是一部侦探小说,但是作者没有过多地用悬疑推理来讲述故事,而是借助人性中最普遍的爱情、亲情以及社会伦理来叙事,改编的电影也高度尊重了原著,通过电影艺术形式给观众带来了更直接的视觉体验,而且还将作家本身的价值思想观展现出来,是一部非常成功的改编电影。
(www.61k.com)关键词:《伯特伦旅馆》;侦探小说;爱情;世情;亲情
《伯特伦旅馆之谜》本身就是一部很有名的侦探小说,在世界范围内都很畅销,改编的电影和影视剧都受到了观众的喜爱。改编成的电影《伯特伦旅馆》在故事情节和人物性格设计上都尊重了原著,不仅很好地再现了原著中的故事情节和情感,而且还将作家本身的价值思想观展现出来,是一部非常成功的改编电影。
一、情感基调
改编的电影《伯特伦旅馆》与原著小说有一些不同。为了增强电影的艺术表现力,导演刻意对电影的片头做了一些补充。在小说中,主人公马尔普小姐是一个重要的人物。为了更好地展现马尔普小姐这个人物的形象、性格等,在片头特意描写了马尔普小姐和赛奇威克夫人两人的外貌、穿着、行为举止等,通过这种外在的对比来展现她们之间的差异,这种差异主要体现在性格和身份地位上。马尔普小姐年龄虽然比较大,但是她的行为举止依然很端庄,并且她还是一个很有智慧且身材娇小的女人;而赛奇威克夫人是一个中年夫人,她身材高挑,给人的感觉就是一个贵夫人,一个很洒脱的人。不管是从外在形象上,还是从性格上来说,她们都是两种不同类型的人。然而两人却去往同一个地方――伯特伦旅馆,不同的是马尔普小姐乘坐的是最普通的交通工具(火车和出租车),而赛奇威克夫人乘坐的是“高大上”的飞机和跑车,这一点就突出了二者身份地位的不同,即一个是中产阶级,一个是资产阶级贵族。例如影片结尾时赛奇威克夫人受到警察指控时,她戴着黄金项链和手镯,这一外貌描写表现了赛奇威克夫人的雍容华贵形象。马尔普小姐是作家小说中经常出现的一类人物,由于她热衷于管闲事儿,并且很聪明、善于观察人性,因此被称为业余侦探。电影也是以马尔普小姐为故事线索而展开叙事的。为了表现伯特伦旅馆的温馨和神秘,导演用全景镜头缓慢地拍摄了伯特伦旅馆周围的环境以烘托氛围。伯特伦旅馆位于伦敦西区的市中心,马尔普小姐来到这里的目的是为了怀念其年少时的美好回忆,旅馆虽然豪华,但不失优雅,其建筑的设计、内部的陈设、装饰、食物以及服务都还保持着20世纪初爱德华时期的样子,而居住在旅馆的每个旅客都是一些有身份、有地位的人,他们虽然古板怀旧,但是言谈举止却很优雅。以上这些都和她回忆中的一模一样,都展现了博特伦旅馆的贵族气质。[1]当马尔普小姐再次看到旅馆时,她不禁产生了怀疑,感叹道:我怀疑这太好了,几乎不是真的。随着伯特伦旅馆内不断上演的精彩故事,旅馆是否还是和以前一样的辉煌,马尔普小姐对此产生了怀疑。随着电影剧情的发展,旅馆未来的发展、旅客的人性以及社会变迁都将随着影片所要传达的伦理思想展现出来。在影片一开始,就突出了影片的情感基调,旅馆几乎没有什么变化,和以前一样美好,但是在马尔普眼中这一切都是假象,就像戏剧一样,终究会落幕,走向现实。
二、亲情
改编的电影突出展现了赛奇威克夫人和女儿之间的亲情。影片中有这样一些场景:当母亲和女儿第一次重逢时,母亲的内心其实是激动的,她一直很爱女儿,所以当她看到女儿的照片时那种爱不释手的感觉其实是一个母亲不由自主所展现出的情感。而当母亲真正地和女儿见面时,母亲却表现得很冷淡,主要是母亲和女儿太久没有见面,现在的女儿和以前似乎有些不一样。在女儿心里,母亲一直是一个非常勇敢、伟大的母亲,能和母亲重逢女儿是很高兴的,然而面对母亲冷淡的表现,女儿对母亲开始失望,甚至有一些埋怨:在过去母亲没有尽到一个母亲的责任,重逢后又是这样的冷漠无情,母亲对自己没有任何的母爱。在影片快结束的时候,母亲为了保护女儿,承认是自己杀的人,然后在逃离中因车祸而死,母亲死亡的场景非常凄惨,她衣服上的白色菊花似乎也寓意着死亡。由此可见,母亲对女儿的爱一直没有变,而且这种爱是无私的,甚至可以用自己的命来换取女儿的安全。但是当女儿知道母亲死了的消息时,女儿表现出的不是悲伤和伤痛,她不仅没有说出事实,反而还责怪母亲年轻时不谨慎的行为阻碍了自己的爱情。女儿一直崇拜母亲,母亲在爱情上勇敢的表现其实一直激励着女儿,也是这种崇拜使得女儿勇敢地去追寻自己的爱情。当母亲不支持她的爱情时,女儿开始埋怨母亲,可见女儿对母亲的爱是有条件、有限度的,在女儿心里母亲不认可自己的情感,也就是不认可自己。
在亲情中,母爱一直是我们向往和追求的。不论国内国外,母爱的伟大一直都是被赞扬的。在中国的诗词中有很多表达母爱的,比如我们熟知的“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等,无不表达了母爱的伟大和无私。而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认为:父母对子女的爱远远超过子女对父母的爱,父母和子女之间的这种爱仅限于家庭内部,是一种不平等的爱,这种不平等主要是因为父母和子女社会地位的不同,不管从辈分上来看,还是从身份地位上来看,父母都应该得到子女的爱戴和尊重。如果父母能够为子女付出的更多,相应的子女会更加爱戴父母,父母得到的爱也更多。[2]但是亚里士多德也曾这样表述:母亲对子女的爱与其他亲人对子女的爱是不同的,母亲会为了子女付出所有,却不会要求子女一定会爱自己,因此母爱是无私的。父母之所以会爱自己的孩子,是因为他们之间有着浓厚的血缘关系,这就是所说的血浓于水的亲情,然而子女对父母的爱是从他们开始懂事、明事理之后。[3]因此,影片中母亲为了保护女儿而牺牲自己是符合亚里士多德对母爱的理解的。亚里士多德也认为:当父母为子女做了自己应该做的,同时子女也为父母做了自己应该做的,在这种情况下,父母和子女之间的这种亲情和爱戴才会公平和长久。在影片中,在女儿的成长过程中母亲没有做到自己作为一个母亲应该做的,因此母亲和女儿之间的爱和亲情没有长久地持续下去,但最终母亲还是做到了伦理中所要求的无私的母爱。在影片结尾时,马尔普小姐也对赛奇威克夫人的行为感到赞叹,认为她是一个了不起的女人。反过来,女儿对母亲的付出和牺牲却丝毫没有感到悲痛,这不是一个女儿对亲生母亲应该有的表现,是女儿亲自掐断了和母亲之间的亲情。
英国侦探小说改编电影的人性阐释
影片中对母亲和女儿亲情的描述实际上是对英国传统价值观的一种挑战。母亲和女儿对爱情的勇敢追求是对维多利亚时代下传统女性被动和贤惠形象的反对,表达的是对爱情和事业的自由追求。然而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她们虽然如愿以偿地得到了婚姻和爱情,但在传统的婚姻和爱情观下,最终以不幸而结束,并引发了其他的社会问题。
三、爱情
在影片《伯特伦旅馆》中表现爱情主题的两个关键就是赛奇威克夫人和女儿这两个人各自的爱情故事,马尔普小姐通过自己的观察和理性的思维洞察到了这对母女的心理性格特征。在原著中,母亲和女儿的外表虽然很相像,但是在其他方面却有很大的不同。在读者眼中,母亲是一个非常不错的人,虽然已到中年,却充满着年轻的活力,喜欢冒险、放荡不羁,有着鲜明的个性。而女儿的性格却很内敛,没有母亲那样的洒脱和大方,遇事只会屈从,而且还有一些狡猾。但是在影片中,单从外表上来看,母亲和女儿之间的差异并不是很明显,母女二人都很漂亮,只不过女儿多了一些妩媚和神秘。尽管有这样的差异,母亲和女儿却有着相同的爱情观,电影在表达不幸的爱情和婚姻上,最大限度地尊重了原著小说。不管是小说本身也好,还是改编的电影,二者在表达和揭露人性上都很有深度,主要表现在人物在面对激情、欲望和理性时内心的思想矛盾斗争,尤其是在爱情上。母亲和女儿都曾经受到强烈爱欲的控制,都是激情和欲望战胜了理性,最终造成了爱情和婚姻的不幸。但是从细节上来看,母亲和女儿的爱情也有一些不同,女儿在爱情的欲望里沦为了欲望的奴隶,尽管女儿深深地明白赛车手是一个贪图钱财的人,但是最终她还是沉沦到欲望中,自愿为赛车手付出。母亲在年轻时期也曾一度被爱情冲昏了头脑,为了爱情和马夫米克私奔,尽管后来她已经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但是却没有很干脆地结束这段婚姻,因此才导致悲剧的产生。当母亲经历过失败的爱情和婚姻之后,她对爱情和欲望的认识更加成熟。她看出了女儿和赛车手之间其实没有爱情,两个人只不过是在互相利用而已,因此她会劝说女儿要远离赛车手。哲学家柏拉图对爱情和欲望有很深刻的阐释,在他看来,人的灵魂包括理性和非理性这两个部分,非理性是激情和欲望,人在认知和感知社会时,其身体和感官会影响到人的理性思维,如果是一个明智的灵魂,它就会去控制身体的情感和欲望。[4]因此,当一个人的灵魂处在一个最佳的状态时,他是正义的,才会过着真正意义上的人的生活。这样的人才会很好地用理性去控制自己的欲望和激情,成为有智慧、有正义感的勇敢的人。
影片中母亲和女儿的外表和思想之所以会很前卫,这也与当时的社会背景有关。在那个时期,二战刚刚结束,在极度的社会动荡之后,人们的思想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产生了后现代主义的思潮,这种思潮主要是反对传统的世俗观念,因此传统的伦理道德对于母亲和女儿已经没有太大的约束力,她们的理性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情感和欲望。
四、社会世俗情感
当我们观看《伯特伦旅馆》这部电影时,对于伯特伦旅馆会有很多看法。伯特伦旅馆其实就是大社会的一个缩影,在这样一个小旅馆中发生的一系列故事是对旅馆以外社会的真实反映。从表面上看,伯特伦旅馆依然是马尔普小姐印象中的样子,一切都和回忆一样美好。当马尔普小姐居住到旅馆中以后,她开始怀疑旅客的身份。让她感到奇怪的是,在火灾抢劫的事故现场经常可以看到这些旅客,甚至后来还发生了悬疑的谋杀案,这些都很好地再现了英国社会的世俗情感。
在影片中一个非常有代表性的故事情节就是牧师身上发生的故事。牧师是一个希伯来学者,他本来打算去瑞士参加一个宗教会议的,但是牧师却忘记了这件事,后来就回到了旅馆中并遭到袭击,而且还被丢弃到密尔顿圣约翰这个地方。可奇怪的是这个偏僻的地方离火灾抢劫的事故现场很近。在影片中,牧师在伦敦这个大城市被袭击,获救是在一个小地方,其实表达的是生活在大城市里的人的胆大妄为和小地方人的善良和淳朴。在影片中不仅可以看到有美好氛围的旅馆和浪漫的爱情,也可以看到谋杀和抢劫这些不好的行为,由此引发大众对亲情、爱情和社会伦理道德的思考:在这样一个充满幻想的美好的地方,为什么会发生这些不好的事情?马尔普小姐对此做出了回答:人永远不可能再回到过去,人应该往前看,生活就像一条单行道,只能往前走。[5]马尔普小姐最后的感叹其实也是作者自己对生活的感叹,作家感叹的是:在时间匆匆的流逝中,社会其实也在不断的变化,我们无法想象社会的变化有多么复杂,作家在感叹社会的同时也鼓励了人们要勇敢地向前看、不断地奋斗。
五、结语
在影片的结尾,马尔普小姐感叹:伯特伦旅馆是一个可怜的旅馆,伯特伦旅馆不会再有回忆中辉煌的景象。最终,旅馆因为不合法的经营而被解体,伯特伦旅馆作为一个上流人士聚集的场所,这个结局正好也映射了二战之后英国贵族逐渐衰败的历史背景。通过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作家在创作这部侦探小说时,要表现的不仅仅是侦探小说的悬疑和推理,作家意图用侦探小说这种题材来反映人性中最本质的东西以及社会现实。改编电影很好地继承了原著小说,利用电影艺术独特的表达形式将原著中的情感色彩发挥得淋漓尽致。
参考文献:
[1] 王海.由主题和叙事看色彩在电影中的审美价值[J].电影文学,2014(01).
[2] 张秋彦.人性美:影视佳作之灵魂[J].电影文学,2010(24).
[3] 魏文静,田耀.从电影《盲点》看人性美[J].电影文学,2013(20).
[4] 李琨.人性的两极:《天上的恋人》小说文本到电影[J].电影文学,2011(02).
[5] 王艳芳.影视艺术面向大众的叙事方式[J].青春岁月,2011(20).
英国侦探小说改编电影的人性阐释(2)
三 : 哪些电影是改编自王朔的小说?
哪些电影是改编自王朔的小说?
王朔小说改编电影一览
1988:《顽主》(导演:米家山;原著《顽主》)
1988:《轮回》(导演:黄建新;原著《浮出海面》)
1988:《大喘气》(导演:叶大鹰;原著《橡皮人》)
1988:《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导演:夏钢;原著《
1992:《青春无悔》(导演:周晓文;原著不详)
1993:《无人喝彩》(导演:夏钢;原著《无人喝彩》)
1993:《消失的女人》(导演:何群、刘宝林;原著不详)
1994:《永失我爱》(导演:冯小刚;原著《永失我爱》)
1995:《阳光灿烂的日子》(导演:姜文;原著《动物凶猛》)
1996:《爸爸》(导演:王朔、冯小刚;原著《我是你爸爸》)
2003:《我爱你》(导演:张元;原著《过把瘾就死》)
2005:《看上去很美》(导演:张元;原著《看上去很美》)
四 : 小说改编的9部超棒电影,《教父》上榜,第一大家都知道
在电影未诞生之前,世界先有了小说。因而电影这种新的艺术形式出现之后,小说无疑会成为电影最重要的灵感来源之一,小说改编的优秀电影数不胜数,而潮汐只选择其中最经典的九部介绍给大家,欢迎大家补充(以下电影不排名,仅罗列)未完待续,更多精彩请关注比比读小说网微信公众号
本文标题:小说改编的电影-王朔小说改编电影一览61阅读| 精彩专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苏ICP备130363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