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 "互联网+政务服务"开放合作研讨会杭州召开
【61阅读IT新闻频道】6月22日,由中国智慧城市发展促进工作联盟、信息化建设杂志社联合主办,Esri中国承办的“新时期‘互联网+政务服务’开放合作研讨会”在杭州召开。来自浙江省国土、住建、环保等单位的20余位政务信息化负责人出席了会议。
浙江省委办公厅信息化管理中心主任吴文为大会致辞。国家信息中心专家委员会主任、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宁家骏、浙江省国土资源厅信息中心副主任徐志红、Esri中国总裁何宁进行了主题演讲。
演讲嘉宾都提及了一种现象:各个部门之间数据不共享。这种政务系统数据分散、不一致且各行业之间融合少的现状直接制约了政府的公共服务、社会管理等能力的提升。他们建议,在“互联网+”领域,政府可以依托云计算、GIS平台技术、数据处理能力,完成对各部门信息数据的整合,突破部门之间行政隔阂,以便将松散的政务服务进行统一和流程再造。
宁家骏:深入推进信息资源共享,加快完善电子政务体系建设
报告中,国家信息中心专家委员会主任、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宁家骏强调,当前我国政府各部门间信息孤岛现象相对严重,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程度有待进一步提高,电子政务发展面临着强化共享协同、突出整体效能、解决社会问题的新形势。他指出,电子政务工程建设需要从部门独立建设逐渐向跨部门协同互动和资源共享转变,最终实现大平台信息共享的新局面。
徐志红:GIS让国土部门信息化办公更智慧
浙江省国土资源厅信息中心副主任徐志红指出,GIS技术使国土部门信息化办公变得更加智慧。一直以来,国土行业分管业务繁杂、数据类型重多、办公审批流程繁琐。利用GIS技术,实现了部门数据间的互通共享,优化了办公流程,改善了“多头管”难题,缩短了办证周期,真正实现了“让百姓省时省力、少跑腿”的办公目标。
何宁:地理平台技术助力地理信息+政务信息共享
Esri中国总裁何宁谈到,在云计算、物联网的时代背景下,面对当前急需解决的跨部门信息共享困难、数据孤岛严重等现象,各行业、各领域对地理平台技术的需求也变得更加迫切。新一代的Web GIS技术,能够改变组织机构的沟通方式,打破以往分层级的管理流程,为组织中的每一个人打开了分享和参与的大门,共享实时数据,实现协同办公。在未来,随着地理平台技术的逐步落地,GIS技术能够真正做到让管理者们从以往繁多的不可读、不共享的数据中解脱出来,更加专注于业务拓展和决策创新。
在当前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推进大数据和互联网+发展的相关文件,推行全新的城市治理计划。GIS平台技术作为智慧城市的基础设施,将连同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建立起可视化、可量测、可分析决策、可协同办公的智能地理平台,为智慧政务提供可靠保障。
IT新闻微信公众平台
第一时间获取新鲜资讯
使用手机扫描左方二维码
二 : 黄河金三角文学艺术研讨会胜利召开
黄河金三角文学艺术研讨会胜利召开
——贠林统
金秋十月,硕果累累,秋高气爽,由潼关县作家协会承办、山西芮城文联、华阴市作家协会参加“黄河金三角文学艺术研讨会”隆重在潼关县政协会议室召开。参加文学艺术研讨会的有国家一级编剧渭南市文化艺术总监王旺山,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潼关县作协主席赵文龙,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潼关县作家协会长篇小说副组长张亮、贠林统,山西省作家协会会员芮城县文联主席郭昊英、副主席张燕、张西燕,华阴市作家协会主席孟将海、副主席严步青等40余位作家、学者。研讨会由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潼关县作家协会长篇小说副组长张亮主持,并作了感人至深的讲话《秀水“伊人”在前方等待》。
“黄河金三角文学艺术研讨会”紧紧围绕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贠林统,二十年来在文学创作中的认识、感悟、经验以及他的中短篇小说集《山里人》,长篇小说《鸡架山》、《妻姐》、《残垣》展开谈论。国家一级编剧,渭南市文化艺术总监王旺山就长篇小说《妻姐》、《残垣》作了充分的具有学术价值的评论,他说:“贠林统写过不少文学作品,早期主要发表在网络上。所以,《妻姐》这部小说就具有了明显的网络风格。从文本看,由于多种原因,这部小说在思想性、艺术性等方面都商榷之处,但是提升的空间还很大,显得强差人意。长篇小说《残垣》跨度60年,从1947年到2007年以主人翁郑恩敬在不同时代的人生命运和他的家庭的悲欢离合为主线,描写了郑、王、李三家3代人在不同年代,不同环境下的生活、生存镜像。小说通过三代人的不同命运和他们对人生幸福的追求,演泽出的一幕幕人生悲喜剧,发人深省,撩人感慨。但文本的网络意味,直接影响了作品的深度。”
潼关作家贠国庆说:“《残垣》以及移民们在宁夏中卫的具体生产生活情况和场景的展示,特别是对于因三门峡水库建设潼关的移民搬迁,这是本部小说的一大亮点。对于老潼关的土匪生活描写,民风民俗民谣民间传说及民间笑话的描写引用,突出了具体的地域特色。学习中国文学。对于潼关的地形地貌,基本接近生活的原貌,都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特别是对于秦岭山麓一带农村生活的描写,贴近生活真实。” 潼关作家任战平说:“贠林统是潼关首个结网的人,他对创作之决然,以厚厚的四本长篇小说称著潼关,真不容易,其情也真、其心也专、其意也深。大家都知道贠林统的文学功底不怎么深,他出的4本书越来越好。从小故事小家庭到一群人,到跨时代、跨区域、跨人物变化。这些小说的骨架搭建确立,10.8万字,33.5万字,35万字,30万字的码排,他的小说总计超过100万字。那是多少日日夜夜,多少泪流满面,多少悲痛交加铸就而成。”先后发言的有芮城文联主席郭昊英、张燕,华阴作协主席梦将海、严步青,潼关诗词学会秘书长李晓波、朱晓军、刘少文、张建敏、车雪亮、赵文龙等。大家从小说创作的思想性、艺术性、语言、人物、故事、历史、素材、生活常识、细节描写等提出了深刻的见解,指出了作品存在的问题和作者今后创作发展的新思路。
芮城作家张西燕为《残垣》作了诗评( 文章阅读网:www.61k.com )
追 梦
——贺贠林统小说《残垣》问世
作者:磐砺
曾看到他的一篇文章
——《别掉进文学梦里》
他把文学比作海
可以在海中畅游 陶醉
苦乐都在其中
他把文学比作海洛因
比作人生的一种精神依托
让人欲纵不能 欲罢不忍
甚至于为其牺牲青春 牺牲爱情 牺牲事业
以至于牺牲家庭
他说 爱上文学是一件幸福的事
幸福的跟作品中的心上人窃窃私语
幸福的跟文卷中的自己谈天说地 谈古论今
让小说里的每一个角色都饱满鲜亮
都有立体的轮廓和独特的思维
让小说里的故事跟身边的生活重叠交融
把真善美的情景一幅幅展现
让诗歌飘逸着灵动的韵味
让散文挥洒着恬淡的情趣
让杂文诠释着人生哲理
他说 爱上文学是件痛苦的 无法自拔的事
需要忍受凤凰涅槃般的痛苦
需要敢于承受浴火重生的勇气
需要攀登泰山顶峰的耐力和坚韧
需要不到长城非好汉的英雄气概
他没想过 爱上文学会有怎样的结局
只是不停地奔跑采撷
不停地吸吮大地的灵气
不停地写着 写着
不经意间 小说 诗歌 散文 杂文
跟秋后的庄稼一样
秋果 粮食 瓜菜遍地都是
有神泉 鸡架山 嘉峪关
有窑洞情结和童年的记忆
有儿子的笑声 有父亲住院
有苦命的妻姐 有敦厚的大山人
有一段难忘的残垣故事
所有的一切流泻的顺理成章
不经意雕琢
在原汁原味里涤荡灵魂
他说 文学的海洋很宽 很宽
跟他的文学梦一样没有边际
唯有那支划船的桨把海洋的宽度丈量
唯有那颗感知的心把文学之梦托举
这就是我眼中的文友
——贠林统
一个旋风王的追梦故事”
最后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黄河金三角文学艺术研讨会”《残垣》作者贠林统作了个人回顾与总结。
“首先我真诚的感谢大家能挤出自己宝贵的时间,光临贠林统的文学艺术研讨会;感谢潼关县作家协会赵文龙主席为这次研讨会付出的辛勤汗水,才圆满举办了贠林统文学研讨会;感谢潼关县作家协会长篇小说副组长张亮,为这次研讨会成功举办付出的辛勤汗水;感谢任战平一直以来对我创作上的关心,特别感谢他在百忙之中挤出宝贵的时间为长篇小说《残垣》做审稿校队,确保了长篇小说《残垣》出版后的质量;感谢生我养我的这块土地上的潼关父老乡亲。
记得刚结婚还在新婚燕尔日,一天,我无所事事的和妻子闲聊,突然觉得心里怪怪的,总想写些什么,于是,提笔写下了我初恋时的亲身经历《一片红了的柿叶》和《秋雨》,正好赶上1993年湖北《九头鸟》杂志社举办“希望杯”全国文学大奖赛,这两篇散文就很顺利的获得优秀奖,并且被收录“希望杯”短文大赛,优秀散文、小说集萃一书。顿时激发了我对文学创作的狂热激情。岁月匆匆,弹指一挥间,一转眼不知不觉的就在文学这条路上艰难的迈了二十年,先后出版了中短篇小说集《山里人》,长篇小说《鸡架山》、《妻姐》、《残垣》、通过这些作品,我深深的懂得,一个作家要想赢得人民对自己的敬重,一是要不断的写出厚重的作品;二是要和文学朋友打成一片;三是要学会包容别人。
在文学这条路上,我风风雨雨,艰难的走了二十年,如今遇到了文学创作迈向高峰的瓶颈,无法逾越。通过和文友的探讨,也许别人一席话自己就少走许多弯路。彻底解决创作进入瓶颈的问题,寻找到崭新的创作突破口,但是,我依然无法迈出,无法逾越到文学的更高峰。
在文学创作这条路上没有什么伟大,也没有什么谁比谁强。每一个人有每一个人自己对生活、人生阅历的感悟、观察和体会;每一个人又有每一个人对自己作品描写、叙述的风格,作品没有写好,说明自己对生活观察、透视、分析的切入点不够深,不够透彻。
一个人的力量毕竟是有限的,自己无法解决只好邀请大家共同探索,有了在坐各位文友的帮助,我想我一定能突围出去,找到一片真正属于自己文学创作的康庄大道。
我相信,通过这次文学艺术研讨会的胜利召开,最终都会浇灌出更加厚重的文学作品来。我想在不久的将来,潼关文学和在坐的所有文学朋友都会创作出传世佳作。让我们一起带着这些不是梦想的梦想,展翅翱翔在中国文学这片浩瀚的蓝天上,扎根于祖国这片肥沃的土地上,茁壮成长,生根、发芽,开花、结果。我也预祝在坐的各位朋友,在今后的创作道路上佳作不断。
三 : 中学教师新学期教科研工作体会
新的一学期又开始了。谈及新学期的教科研设想,我们会坚持自己的做法,那就是:以研导教,以教促研。
在x中学,老师们对教科研不再陌生,因为x中学的教科研就是解决老师们在教学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新学期伊始,展望前面的教科研之路,老师们对自己,对学校都充满了信心。作为学校教科室成员,在以校为本的教科研前提下,为实现“培名师,育优生,出高质,创名校”战略,我们将落实“以研导教,以教促研”,具体做到“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一个中心”,就是以教育教学为中心。
我们知道,产品的质量是企业的生命。同样的道理,教育教学的质量也是学校的生命。因此,学校的教科研,必须以教育教学为中心。以教育教学为中心的学校教科研,不应该只是一句空话,要落实到具体行动上。我们将进一步作如下努力。
首先,教科研课题的选择要体现教育教学。新学期第1——2周的时间,可以让老师们提出教学中遇到的困惑和问题,再由学校科教室将老师们的困惑和问题汇总,并结合区教科室规划的教科研选题拟好科研专题,交学校各教研组选择一个或两个探究专题,来明确新学期学校各教研组的教科研任务。这样教科研课题的选择更切近教育教学实际,且课题是由教师们自己选择的,那老师们对教科研课题会有着浓厚的兴趣,并积极参与课题的研究。
其次,是课题研究过程不脱离教育教学。只有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研究出来的成果,才会对教育教学有真正的指导价值。否则,会误人子弟。事实上,各学科有()各学科的特点,哪怕是对同一课题的研究,不同的学科也会有不同的收获。将各学科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教科研成果进行分析并推广,就可以使各学科间相互取长补短,共同提高。这也是我们所说的以研导教吧。
“两个基本点”,是指课堂观察和案例研究。
教科研要深入学生,深入课堂。离开了学生,离开了课堂,我们的教科研将是纸上谈兵,没有多大的价值。课堂观察在我们学校进行了将近一年的时间,本学期我们会进一步加强课堂观察的落实。
课堂观察作为研究课堂的一种方法越来越受到教育界的关注。我们教师参与的课堂观察是方法与行动的结合,教师参与的课堂观察是有系统、有计划的观察活动。教师在实践中参与课堂观察要经历课前会议、课中观察与课后会议三个环节,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课堂观察活动。而课堂观察的意义最终指向学生的学习。像这样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完成的教科研才更有生命力。
案例研究是教师记录耳闻目睹的教育教学个案,当然也可以是自己的亲身感受。教师对案例进行分析研究,不再是个人行为,应有同伴的参与。这样分析更透彻,研究更深入。老师们从分析研究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就能有所感悟。用这些感悟再去指导教育教学,就能使自己的教育教学技能得到进一步的提高。老师们从自己的亲身感悟中学习,比从其它任何方面学习都要来得快,来得真切,且更具有实效。
教研过程实际上是教育教学的设想与尝试,在这些设想与尝试的过程中,预设与生成之间总会有这样与那样的差距。分析差距的原因,调整预设,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实现出高质的目标,这是我们应作的努力。
除此之外,教科研对常规工作也不能放松。常规常抓,常抓常新,那么我们就离工作目标不远了。
具体工作进程安排如下。
九月份:
1、各教研组召开教师会,了解教师对教育教学的需要。
2、召开教研组长会议,拟定教科研课题。
3、课题交学校审核后,反馈到各教研组,并告知全体教师。
4、召开教科研积极分子会议,邀请有关专家来校作教科研讲座。
十月份:
1、配合学校的各级各类竞赛,再竞赛中推动教科研进一步发展。
2、收集教师课堂观察的材料和案例。
3、召开教科研积极分子会议,邀请有关专家来校参加会议,共同分析研究堂观察的材料和案例。
4、会后要求教科研成员上交一篇感悟材料。
十一月份:
1、召开教科研积极分子会议,探讨老师们上交的感悟材料。
2、课题专题研讨。邀请专家作材料写作培训讲座
3、对材料作修改、补充、完善。
十二月份:
1、召开教科研积极分子会议,对教科研专题作进一步的研究,审查修改后的材料。
2、将优秀材料编辑成一期《绿荫》专辑。
XX年元月份:
1、整理教科室各类课题材料,对课题研究研究进展情况分类汇总。
2、教师在全校交流一学期来教育教学研究成果。
3.完成教科研工作总结。
四 : 关键是管理,核心是质量-------从教育工作研讨会召开所反思到的
写在前面的话:
任海波局长教育研讨会上说:“这次教育研讨会的主题是就如何搞好我县的师培、教研、教学评价、学校管理等工作进行研讨。平武教育质量已经到了低得不能再低的地步了,这次研讨会就是一个参谋长的会议,大家要针对过去工作中的问题提出好的建议,为振兴平武的教育事业做出贡献。”为此作为一个从教三十三年、其中从事学校管理二十二年的教育工作者,我仅就我县教育事业中的一些现象和问题提出个人的观点。如若出现偏差,敬请当作茶余饭后之谈,本人决无冒犯任何领导之意。
关键是管理,核心是质量
-------从教育工作研讨会召开所反思到的
平武县教师进修校:唐遂平
近十多年,县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还没有召开过以师培教研为主题的会议,即使xx年全国开展轰轰烈烈的新课程改革实施工作,市内各县纷纷召开新课程改革的各种会议,而我县也没有召开这样的会议。只是培训部门悄然进行.今天教体局在此召开以师培教研为主题的研讨会,由此我隐隐约约地感觉到平武教育有了新的希望。
一、希望
师培教研工作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不被县内各级领导重视。进修校、教研室也是一个沉寂的角落,工作的教师多是年近退修的教师或中小学领导,或者是因照顾关系进来的人员,“退休校”就是它的别称。教育系统各级领导们重教学轻教研,重使用轻培养。如我县选拔高中教师的方法是:矮子里面选高个。一些教师连续三年进不了高中,第四年却如愿以偿。高中拔初中的,初中拔小学的,小学没法就请代课的。多年的恶性循环终成苦果,但真正品尝苦果的是家长和学生。难怪任海波局长反复提醒我们:平武教育质量已经到了低得不能再低的地步了。今天教体局召开这样的会,说明我们新的一届领导找准了问题,把准了脉。作为一个长期从事师培教研的教育工作者我由衷的感到兴奋,也感到了我县教育的新希望,同时也感到我们肩上的责任。
二、 责任
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的责任就是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出家长、社会、国家满意的学生。社会的责任和职业的责任让每一个有良心的教育工作者都不会忘记身上的责任。要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就必须重视师培教研工作,只有把师培教研工作做好了,教育质量之树才会长青和茂盛。我这里说的师培教研不仅仅是指进修校和教研室所承担部分工作,而是指大师培、大教研。它所涉及的是全县每一所学校,每一位教师,每一位从事教育管理的领导和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包括政府一些部门和领导。只要各级领导明确自己的责任,重视师培教研工作并实施有效的管理,教师就会明确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就会努力尽职尽责做好本职工作。所谓管理出效益,管理出质量就是这个道理。关键是管理。
三、 管理
师培教研工作也一样,部分中小学校长不重视不管理,教师就不会在业务上进步,就只会固步自封,得过且过,在新课改实施四年多的今天又怎么谈得上教育质量的提高。据我们掌握的教学情况,80℅的中小学教师仍然是穿新鞋走老路。问题出在哪里?我以为原因有六:⑴ 过去县上领导无人问津新课改,更谈不上管理;⑵过去县教育主管部门说得少,做的少,管得更少。⑶部分学校领导根本就不上课,甚至于有些教导主任也不上课,何谈新课改的实施与管理。⑷教师进修校的教师业务水平参差不齐。加之很少走进学校,走进课堂,走进教师,走进教材,走进学生,空谈理论的时候多,教学研究的时候少。⑸教研室长期有名无实。教学评价和中小学成绩检测工作完全由教体局教育股取代。这一现象多次受到市教科所领导的批评,教研室无法正常履行其主要职责。⑹没有经费保障,我们的新课程培训与教研是走不出去,请不进来,几乎是近亲繁殖。到目前为止又有几个学校有多媒体教室,脱离学校实际去奢谈新课程更多的是纸上谈兵。(这里我们就暂不说403项目的各类培训对我县实施新课改的影响)。所以教学管理、学校管理、课堂管理、新课改的管理、教师的管理、师培与教研的管理只能是表层的,肤浅的。何谈提高教学质量?
四、 质量
学校工作的核心就是提高教育质量,没有教质量的学校就没有生命力。现在铺天盖地的宣传广告:××学校××第一。这就是为了宣传自己的教育质量高,增加它的社会影响力。在教育质量上我们县有值得宣传亮点吗?没有。我们仅和北川县比:高中教育大幅度落后于北川;初中我们也没有高过别人;小学我们更没有值得吹嘘的本钱。任局长在豆叩部分中小学校长和初三教师会上用精确的数据对比说明了我们和北川的差距,我们的教育质量到了最危险的时刻。这决不是危言耸听,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要深刻反省自己,用教育工作者之良心,用教育工作者道德之心,用教育工作者责任之心来思考我们究竟该怎么办?问题究竟在哪里?
五、问题
长期以来中小学互相埋怨,都说生源太差。这是根本的原因吗?不是。我以为:一是部分学校领导是“官”而不管,更谈不上理,缺乏科学的管理;二是教师敬业精神不够;三是教学常规管理缺乏科学性。四是没有科学的评价与激励机制,师培教研工作也没有纳入中小学校长的考核内容。
教育质量不高就完全是校长和教师的责任吗?肯定不是。前几年我县只注重所谓公推公选校长,而不重视校长的培养和选拔。基本的常识告诉我们,不是每一个选出来的校长天生就有管理的才能。另一方面校长在权、责、利方面却更多的是只有责任,难怪有人说中小学校长是一个高风险的职业。当了几十年校长的人一但退下来,人老了,眼花了,多病了,还得再拿起教科书,朝花夕拾,重温往日的旧梦。在中小学校长的管理机制上没有体现对这些老校长的“恩惠”。这使一些在岗的中小学校长,特别是边远学校的校长心有余悸,严格管理就会得罪人,严格管理就会失去朋友。没有一支训练有素的校长队伍怎么来进行科学地有效地管理?多年来教师只有默默无闻地工作,缺少上级主管部门的关怀,生老病死上级有管部门几乎是不予过问,全部由教师所在学校自行处理。社会上我们教师的福利待遇和其它行业的人明显增大,教师的社会地位高,经济地位低。近几年年轻教师大量改行,教师队伍已呈现老年化趋势。试想一批老校长带着一批步履蹒跚的老教师能步入教育的现代化吗?诸如此类的问题很多,我也没有必要一一赘述。作为教育人我们真的都应该好好反思,在反思的基础上想想,我们究竟该如何做好师培教研工作,促使我县的教育走出低谷,进入新的发展和提高阶段?新一届领导高度重视师培教研工作,我们师培教研部门应该在希望中奋进,在奋进中改进我们的工作。
六、 改进
现行的师培教研模式亟待改革,现行的师培和教研工作也急需改进。我以为要做到以下几方面:
1、树立大师培大教研的观念。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师培教研部门、各中小学、教育行政领导、中小学校长、全体中小学教师都要积极管理和参与师培教研工作。不能认为师培教研只是师培教研部门的事,力求形成一个各级领导重视,广大教师积极参与师培教研的良好氛围。
2、加强学习,端正态度,提高认识。各中小学要认真组织教师学习《教育法》、《教师法》以及教育部颁布实施的《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定》,充分认识到参加继续教育培训和教研活动即是每个教师的权利和义务,也是每个教师的责任。
3、加强领导,完善制度,落实管理。各中小学校长必须把师培和教研工作作为一项重要工作亲自来抓,中小学校长要亲自参加培训和教研工作,要从事务型校长转变为业务型、专家型校长。各中小学必须建立和完善规章制度,对在师培和教研中做出成绩的教师予以奖励。
4、师培与教研有机结合,增强师培工作的针对性与实效性。教师进修校(教研室)要根据师培和教研的异同把五个模块的培训和教研工作结合起来:师培与课堂教学结合;师培与教研活动结合;师培与教学常规管理结合;师培与教学评价结合;师培与教育科研结合。这样就能增强师培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
5、师培和教研形式多样化,促进中小学教师的业务水平不断提高。⑴县上集中开展师培教研活动,要采取请进来走出去方法,请外地高水平的专家来我县讲学或献课,也可组织我县的骨干教师、学校领导外出学习和考察。⑵各中小学也要互相学习,开展校与校、学区与学区之间的校本研修的交流和学习。⑶各中小学要在校内开展常规教研活动,这是校本研修的最重要的内容。校内要组织上好“三课”,即老教师、优秀教师上好示范课,年青教师上好合格课,骨干教师上好研究课。
6、加强师培、教研机构师资队伍建设,努力打造一支专兼结合的优秀师培、教研师资队伍。教师进修校(教研室)要加强对教师(教研员)的管理和培养,教师(教研员)要刻苦钻研业务,加强学习,要走进学校,走进课堂,走进中小学教师和学生,了解教师的需求,帮助解决他们教学中的问题,力争做好全县的学科带头人。对不适应做师培和教研工作的教师必须坚决调离,另行安排工作。教师进修校要考察和聘请一定数量的中小学优秀教师作为兼职教师或教研员,让他们走上讲台和教研课堂交流他们对新的教育理念的理解和课堂教学实践的亲身感受,让他们成功的教学经验为其他教师学习和参考。
7、加强教育科研工作,重视教育科研工作。各中小学要把教育科研作为学校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各中小学必须有一位领导分管教育科研工作。必须要有自己的教育科研规划和科研课题。
8、一定要有必要的经费保障,才能使师培教研工作顺利开展。各中小学要加大对师培教研的经费投入,教师参加县以上的培训和教研活动要按规定报销培训费、差旅费等。县教体局也要争取县财政的投入,建立政府、学校、个人三者共同承担师培教研经费的分担机制。
现在新一届县委、县府和县局领导高度重视师培教研工作,重视教育管理和提高教育质量的工作。我们有理由相信:我县教育一定能走出低谷再创辉煌。
对中小学校长的一点建议。古诗云: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我们的中小校长要“跳出教育圈外看教育”,了解社会各个阶层对我们教育的期望和要求,听听老百姓对我们学校教育的心声。这样你也许会更有社会的责任感和搞好学校教育的决心。
五 : 中国教育学会2015年度教育评价研讨会召开
7月18日,中国教育学会“2015年度教育评价研讨会”在有着近百年深厚历史底蕴的北京市第三十五中学如期举行。(www.61k.com]本次会议以“高考与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为主题,重点研讨、交流深入推进高考和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的最新理论和实践成果,探求在深入推进教育管办评分离背景下,解决高考及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过程中可能和实际存在的重大问题。教育部有关司局领导,上海和浙江两个高考改革试点省份的专家学者,全国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实验区及其它地区的400余位教育管理工作者和校长、教师参加了此次会议。
钟秉林
在开幕式上,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钟秉林对高考招生制度改革顶层设计以及相关政策的研制过程和制度创新进行了解析,并明确提出了高中阶段教育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
申继亮
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副司长申继亮在讲话中指出,党的十八大召开以来特别是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以后,明确提出了我国教育的重大改革任务就是管办评分离,教育评价已经成为教育改革中的重大任务,也是一个难点、热点比较集中的课题。教育评价的目的,无论是问责制、选拔式,还是过程指导促进学生成长的评价体系的建立,最终的指向是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推进教育评价体系的改革和完善,重要的是要引导教育,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升,为学生未来的发展打下一个综合基础。
陶西平
中国教育学会顾问、著名教育家陶西平的主旨报告,以“国内外考试招生制度的比较研究”为主题,从高校考试招生的功能,高校入学考试方式,高校招生方式以及寻求社会功能与教育功能协调四个方面分析和阐述了国内外考试招生和评价制度改革的趋同和差异。
陶西平表示,高等教育招生制度考试改革关系到国计民生和国家稳定,各国都高度关注,所存在的问题也不相同,由包括政治因素、经济因素、文化因素、教育因素在内的多种因素引起,而最终都是在寻求社会功能和教育功能的协调发展。目前各国高考制度改革的总体倾向是促进公平,在公平的前提之下科学选才,动向都是趋向于统一考试,趋向于多元评价,双向选择,自主录取,政策倾斜,加强监督。
与会代表们均表示,陶西平的报告立足国际视野,高屋建瓴,同时紧扣基础教育热点问题,对推进我国高考与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中国教育学会基础教育评价专业委员会理事长时龙、中国教育学会教育统计与测量分会理事长张敏强分别作了“学习与评价”、“基础教育质量评价理论方法的新进展及应用述评”的主旨报告。报告内容既有来自理论方面的专业探究,又有丰富的实践探索,对各地、各学校深入推进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杨念鲁
中国教育学会作为教育部“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实验区”指定的专业指导和服务单位,在推动教育评价改革实验方面做了大量工作,进行了诸多尝试,取得了积极成效。中国教育学会秘书长杨念鲁在报告实验区工作时指出,教育评价改革实验区应完成四个方面的任务:第一,通过实验区实验促进对传统教育观念的转变,从单纯的看成绩和升学率到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第二,通过实验要建立教育质量综合评价的制度和长效运行机制,帮助中小学建立起常规的、科学的、有效的、可操作的评价制度。第三,通过不同人群、不同学校的评价实践结果,来检验指标体系是否科学。第四,必须建立起一套引导教育教学的评价反馈机制。他还表示,中国教育学会将不断总结经验,扩大和做好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实验区的工作。
7月18日下午,会议特邀上海市教委和浙江省教育厅两个先行试点的教育主管部门的领导和专家就高考改革方案以及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面进行的改革、实践,展开深入交流,并就改革启动后遇到的具体问题给予了深度解析。
据悉,会议在第二天还将安排现场嘉宾访谈、专题报告等环节。届时,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钟秉林、浙江省教育厅基教处处长方红峰、上海市教委基教处副处长颜慧芬、北京市第三十五中学校长朱建民将为与会者奉上一场别开生面的高端访谈。中国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戴家干将对国家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政策进行深入分析、解读和展望。
中国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刘堂江主持大会
本文标题:召开新学期工作研讨会-"互联网+政务服务"开放合作研讨会杭州召开61阅读| 精彩专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苏ICP备130363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