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阅读

甲申殉难-甲申难

发布时间:2018-03-08 所属栏目:殉难者在线观看

一 : 甲申难

  崇祯十七年,月光下的煤山何等凄凉一位末世君王,披散着头发登上山他哀叹着,穿着华裳大书几笔吊死在一棵槐树之上还记得你初登大宝之时如此果断刚毅,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一举铲除了祸国殃民数年的阉党那时举国欢庆,人们期待你能拯救垂死的大明江山

  你废寝忘食,励精图治一改祖辈的骄奢淫逸可天不遂人愿大厦将倾,独木难支此时,奸臣当道,谗士高张你听信谗言,将忠臣斩杀,自毁了长城

  最终,一群农民扛着锄头攻进了你家那些平日像狗一般向你献媚的大臣却没有一人站出来......你赐死了妻子,砍伤了亲女而你自己则殉国于煤山将大明埋葬......当初,你的祖先用沾满鲜血的手缔造了大明而你,却来不及擦去亲人的血就匆匆而去

    初一:周鹤鸣

二 : 从“甲申殉难”看明代文臣气节的特点

摘 要:明代文臣以“忠”、“孝”为核心的节烈观是中国历代文臣所无法匹敌的,而甲申之变中的他们更是使得儒学提倡的“杀身成仁”得到有力的彰显。文章仅就甲申殉难中明代文臣们表现出来的受程朱理学影响、重视女性贞操、举家殉难的偏激性以及君国不分的盲目性四个特点进行分析。

关键词:甲申之变;文臣;殉节;程朱理学
“甲申殉难”是指崇祯十七年(甲申,一六四四)李自成率领的农民军攻破京师,崇祯帝自缢于煤山,伴随着明王朝的灭亡,朝中文臣纷纷以死明志,以各种方式殉君一事。在甲申殉难中为国殉节的文臣不计其数,仅《明史纪事本末》一书就记载了40多人,下面仅就几位典型介绍如下:
首先是大学士兼工部尚书范景文,当得知农民军入城,大势已去之后,慨叹道:“身为大臣,不能从疆场少树功伐,虽死奚益!”①无奈地向代表皇权和国家尊严的皇宫做最后的跪拜,自经而死。户部尚书兼侍读学士倪元璐听闻消息后说:“国家至此,臣死有余责。”①于是整理衣冠,向北跪拜天子,向南跪拜母亲,自缢而死。所谓“狐死首丘”,他们二人此时的跪拜也许是因为没有完成保家卫国的使命,尽到朝中臣子的职责而感到的惭愧,也许更多的是为了表明灵魂的归宿以及对大明忠贞不二、誓死不渝的忠诚。大理寺卿凌义渠听闻之后用头撞门柱不止,以至于血流满面,在极度伤心绝望之下烧毁了平生所著,整理衣冠自缢而死,死前留下:“尽忠即所以尽孝,能死庶不辱父。”②的遗言。这句遗言显示了明代文臣所理解的“忠”即“孝”的价值观念,这与宣扬“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程朱理学是极其吻合的,而明代程朱理学的鼎盛和备受重视与明代文臣气节的养成和提升有着不容忽视的重要作用。
进士孟章明殉国之前的行为很值得我们探究:其妻王氏表示愿意为其殉节,孟章明对妻子的这一做法感恩戴德并提出夫人应先死,在确定妻子自缢气绝之后,自缢而亡。③他的这一行为并非个案,在甲申事变中的许多文臣身上都出现过,这种支持妻子殉节的行为与崇祯皇帝临死前尽杀其嫔妃、公主有着相同的动机:保全女性的清白。在明代,女性“贞操”与男性的“气节”同等重要,这与程朱理学的普及和教育有关,也与明统治者大力推行的“旌表制度”密不可分。丈夫死后,女子若能为其守节终身便可获得一块满载着荣誉“贞节牌坊”,这对于目不识丁、足不出户,无法通过自身能力光宗耀祖的明代女性们来说是一个至高无上的荣誉,为了这遥不可及的光环无数女性在丧夫之后孤独寂寞地度过了自己余下的时光。明代就是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中逐渐的形成了重贞操的思想意识,而作为封建礼教忠实捍卫者的明代文臣们对于女性贞操更为看重,这样也就容易理解部分文臣死前的杀妻行为。
如果说孟兆祥的做法还可以理解,那么兵部郎中成德的做法就有些偏激,因为他在殉国前将其年仅六岁的儿子也杀害了。与成德有着同样做法的还有太傅惠博安举家自焚,宣城伯卫时春举家投井,锦衣卫千户高文采一家十七人皆自尽。可以说这种举家殉国的做法已经排除了前面出于对女性贞洁的顾虑,而是纯粹的以死报国,将明代文臣的杀身成仁推向了登峰造极的高度。
左都御史李邦华听闻城陷的消息后,慨叹道:“主辱臣死,臣之分也,夫复何辞!但得为东宫导一去路,庶可死无憾已矣。势不可为矣。”①在文丞相祠中自经而亡。通过李邦华,我们除了感受到文臣的忠义和报国无门的遗憾之外,也会发现他们将君主与社稷等同的价值观,这种视君主如国家的封建君主专制价值体系是不可取的,也是明代文臣气节上的瑕疵。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在这次浩劫中,殉国的文臣不计其数,而他们在临死前留下的绝命诗也可以成为我们感受其忠烈的一份有价值的史料,摘录部分如下:
“愦无半策匡时难,但有微躯报主恩。”――左都御史施邦曜
“成仁取义,孔孟所传。文信践之,吾何不然。”――左中允刘理顺
“碧血九泉依圣主,白头二老哭忠魂。”――左庶子周凤翔
“志不可屈,身不可降,夫妇同死,节义成双。”――检讨王伟
时至今日,透过这些凝结的文字,我们仍旧可以深切的感受到在国破家亡、山河沦陷之时,明代的文臣[www.61k.com]那种深深的自责和揪心的痛楚,但同时我们也可以感受到他们那以江山社稷为己任、以“忠”“节”“道”“义”为核心的道德准则和生死观以及献身理想的人格力量。
注释:
①谷应泰:《明史纪事本末》卷八十《甲申殉难》.北京:中华书局.1977.第1387页.
②谷应泰:《明史纪事本末》卷八十《甲申殉难》.北京:中华书局.1977.第1394页.
③谷应泰:《明史纪事本末》卷八十《甲申殉难》.北京:中华书局.1977.第1388页.
参考文献:
[1]谷应泰.明史纪事本末[M].北京:中华书局,1977.
[2]张廷玉等:明史[M].北京:中华书局,2005.
[3]黄宗羲.明儒学案[M].北京:中华书局,1985.
(作者简介:于蕾蕾(1987.8-),女,汉族,山东威海人,山东师范大学历史与社会发展学院学生,历史学硕士,研究方向:明清史。)

三 : “平时袖手谈心性,临危一死报君王。”“吾读甲申殉难录至愧无半

“平时袖手谈心性,临危一死报君王。”“吾读甲申殉难录至愧无半策匡时难,唯余一死报君恩。”以上言论主要针对明清时期()
A.理学重文轻技的特点B.儒学理论化和思辨化的特点
C.理学维护封建伦理道德的本质D.理学空谈义理、不重视经世致用的做法
题型:单选题难度:偏易来源:不详

D


考点:

考点名称:王夫之的唯物思想

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的比较评价:

1、共同的生活背景是早年参加抗清斗争,目睹王朝兴衰,后来著书立说。
政治思想上都反对君主专制的独裁统治,回归了先秦儒家的民本思想,因而能够在思想领域批判性地继承传统儒学,使宋明以来渐趋沉寂的局面变得活跃起来,但是各自的贡献也不一致:
黄宗羲以抨击君主专制著称,后人传习引用甚多的是“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
顾炎武以倡导经世致用而开一代朴实学风的先河,后人传习引用甚多的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王夫之以古代唯物主义思想集大成而著称,其唯物思想启示了近代人们的思维方法。
2、整体评价是:
他们继承了晚明进步的思想传统,在对传统儒学的批判继承中促使传统文化重新焕发生机,构筑具有时代特色的新思想体系,不仅在一定意义上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代的要求,具有解放思想的历史进步性,而且具有了向近代转化的意味。
我们不能因为看到他们的新思想和对维护封建统治的宋明理学的批判,而将他们划出儒家思想的行列之外,在他们的思想里,我们能够看到孔子、孟子和荀子的思想踪影。

王夫之的唯物思想:

1、生活背景:
与黄宗羲和顾炎武一样,生活在明末清初的大动乱时代,促使他对传统的程朱理学进行反思。
2、主张:
①认为物质是第一性的,而物质又是不断变化的。
②认为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具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王夫之及其唯物思想:

1、王夫之(1619—1692),字而农,号姜斋,湖南衡阳人。1643年,农民起义军势力不断壮大,张献忠曾邀他参加农民军,他拒绝了。1644年,清兵入关,不断往南推进,王夫之和友人管嗣裘一起在衡山起兵抗清。兵败,逃到广东肇庆,效力于南明桂王政权,对桂王政权里许多人结党争权的现象深表不满。不久,他见大势已去,辞职还乡,长期住在湖南湘西苗瑶山区。他隐居在衡山石船山麓,努力著述,人称船山先生。著作现存《船山遗书》288卷,还有一部分已经散失了。代表作有《张子正蒙注》《周易外传》《尚书引义》《读四书大全说》《思问录》《黄书》《噩梦》和《读通鉴论》等。
2、王夫之发展了古代朴素的唯物思想:
他认为:“尽天地之间,无不是气,即无不是理也”,“气”是物质实体,“理”是客观规律,即物质是普遍存在的,客观规律也是普遍存在于物质本身的;又说:“气者,理之依也”,这里的“理”是指精神,即精神是依赖于物质的,由物质产生的,离开物质,精神就不存在。
王夫之还研究了认识论反映论的一系列问题。他认为客观事物是可以认识的,而认识则来源于实践—“纾”(这里的“纾”,指的是个人的实践)。
王夫之的哲学思想是对我国古代朴素唯物思想的一个总结,并且把它推向新的高峰,在我国古代哲学史上有着突出的地位。

考点名称:李贽的离经叛道

李贽的离经叛道:

(1)历史背景:
①政治:明朝后期,中国社会内在矛盾空前尖锐,吏治腐败,奸佞当道。
②经济:生产力发展
③思想:把孔子奉为神圣。
④个人:李贽任职期间,目睹了官场的污浊和道学家的伪善,不愿与他们同流。
(2)主张:
第一,挑战孔子及其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批判道学家的虚伪。
第二,抨击封建社会的一些传统观念,强调个性发展。首先他反对封建社会男尊女卑的现象,追求平等、个性。
第三,批判程朱理学“存天理,灭人欲”思想,强调穿衣吃饭就是“人伦物理”,认为人不能脱离基本的物质生动去谈仁义道德,主张人应该享受正当的私欲。
(3)影响:
李贽的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要求。
(4)思想评价:
李贽是我国反封建思想的先驱,他将矛头直指封建礼教和整个正统思想,其思想具有鲜明的封建叛逆色彩和战斗精神,在一定意义上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时代要求,带有民主色彩。

李贽及其主要思想:

1、简介:
李贽(1527—1602),号卓吾,福建晋江人,回族。从30岁到54岁,先后任河南共城教谕、南京国子监博士(国家学府教师)、礼部司务、南京刑部员外郎和云南姚安知府等职。
在二十多年的官场生活中,不与腐败的官僚同流合污,集中精力于研究学问和讲学活动,常与上司抵触。辞官后,先在湖北黄安居住三年,后来隐居麻城龙湖芝佛院,在那里住了近二十年,专心从事讲学和著述。由于其言论著作,猛烈抨击了纲常礼教和孔孟之道,统治阶级把他视为“洪水猛兽”,屡次加以迫害。万历二十八年(1600),反动势力纠集流氓打手,以“维持风化”为名,拆毁芝佛院,将他驱逐出境。
三十年(1602),明政府以“敢倡乱道,惑世诬民”的罪名,在通州把他逮捕下狱,并下令禁毁他的著作。当时李贽已76岁,病得很严重,听说明政府还要把他押回福建原籍,就在狱中自刎而死。
2、著作:
李贽的著作很多,重要的有《焚书》《藏书》《续焚书》《续藏书》等,明清两代均被列为禁书。
《焚书》的起名是李贽认为将来这些著作定会遭到焚毁。《藏书》的命名则是由于李贽认为这部书“颠倒千万世之是非”,只能“藏之后世”的缘故
3、思想:
李贽具有突出的反对封建礼教的思想。
①他蔑视儒学经典,认为六经、《论语》《孟子》等经书,不过是当时弟子的随笔记录,有头无尾,得后遗前,大半非圣人之言。就算出自圣人之口,也只是一时的对病发药,绝非“万世之至论”。
②他尤其反对神化孔子,认为孔子是人,别人也是人,不必什么事都求教于孔子,“若必待取给孔子,则千古以前无孔子,终不得为人乎?”(《焚书》)因此不能把几千年前孔孟的学说作为衡量今天是非的标准。李贽还对封建传统观念进行了批判。
③他认为每一个人都具有一般所谓“圣人”的“德性”,凡人与“圣人”之间并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人人皆可以为圣”,“圣人不曾高,众人不曾低”(《焚书》)。因此,侯王与庶人同等,并无所谓“贵贱高下”的区别。
④他提倡男女平等,反对歧视妇女,认为“谓人有男女则可,谓见有男女岂可乎?谓见有长短则可,谓男子之见必长,女子之见尽短,又岂可乎?”(《焚书》)。
⑤他还主张婚姻自主,赞扬卓文君和司马相如相爱是“同声相应,同气相求”(《藏书》)。李贽的这些言论,直接冲击了儒学的独尊地位,批判了封建等级和纲常礼教。

考点名称:顾炎武倡导经世致用

顾炎武:

1、生活背景:
明末清初政治混乱,社会动荡,迫使很多有作为的知识分子开始探求救国救民的道理。
2、主张 提倡“经世致用”思想。
3、影响:开一代朴实学风的先河。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4、代表作:《天下郡国利病书》

进步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

在分析李贽、黄宗羲的反封建思想时,已经作了一结论性说明:“明清之际的思想批判是在当时政治经济发生巨大变化的条件下萌生的,是适应时代要求的。”在总体上分析明清时期儒学思想出现活跃局面的原因时,又作了较具体的说明:“君主专制制度的空前加强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以及“江南一带的市民工商业者”的涌现。
顾炎武、王夫之和黄宗羲都是同时代人。他们生活在明末清初,目睹了明朝的灭亡,经历了抗清斗争的失败,感受了社会的动乱和危机,这就促使知识分子对社会制度和与此相应的意识形态(程朱理学)进行反思和批判。顾炎武批判道学脱离实际的学风,主张发挥孔子的“博学于文,行已有耻”的积极思想,提倡到实践中求真知。王夫之从哲学的层面批判理学所谓万物只是一个天理及其在内心求“理”的认识论,建立起“天下惟器”的唯物主义体系。顾炎武、王夫之都主张文人多研究一些有关国计民生的现实问题,反对空谈。这说明进步思想的产生除了与当时特定的政治、经济因素有关外,还与思想史自身的沿革和思想家个人的经历相关。

顾炎武及其思想主张:

顾炎武(1613—1682),号亭林,江苏昆山人。年轻时参加“复社”反宦官斗争。清军南下,参加当地的抗清斗争。抗清失败后,遍游华北,载书自随。所至垦田度地,访问风俗,搜集材料,尤致力于边防和西北地理的研究。顾炎武学问广博,对经史子集、音韵训诂、典章制度、兵农经济、郡邑掌故,都有深入的研究。晚年拒绝清政府的征辟,专志经学的研究。著有《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肇域志》等数十种著作。
顾炎武主张“经世致用”,“明道救世”。他认为明末一部分知识分子束书不观、脱离实际、游谈无根,“不习六艺之文,不考百王之典,不综当代之务”,弄得“股肱堕而百事荒,爪牙亡而四国乱,神州荡覆,宗社丘墟”(《日知录》),是一种误国误民的不良风气。因此,他主张学以致用,认为著书立说应该有益于当世,“凡文之不关于六经之旨、当世之务者,一切不为”,“止为一人一家之事,而无关经术政理之大则不作也”(《亭林文集》)。他努力实践自己的主张,把书本知识和实地调查结合起来,开创了踏踏实实做学问的优良学风,对清代学者产生了很大影响。顾炎武还反对君主专制的“独治”,主张吸收更多地主阶级分子参政的“众治”,认为“人君之于天下,不能以独治也。独治之则刑繁矣;众治之,而刑措(废弃不用)矣”(《清儒学案·亭林学案》)。顾炎武还具有强烈的爱国思想,他把封建社会中“亡国”与“亡天下”作了区别,说:“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这里所说的“亡国”指的是改朝换代,是一个封建统治集团代替另一个封建统治集团的问题;而“亡天下”则是指民族、文化的沦亡,是关系到整个民族命运的大问题。他认为,“保国”与“保天下”不同,“保国”即保卫旧的封建王朝,“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一般人不必关心;“保天下”即保卫本民族及其文化,则是每个人应有的责任,这就是“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日知录·正始》)的著名论点。梁启超把他这种爱国思想归纳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八个大字。顾炎武的这些思想,在当时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对后人曾有很大的影响。

考点名称:唐甄论“凡为帝王者皆贼也”

唐甄政治思想:

1、抑君富民的社会启蒙思想:
唐甄的社会启蒙思想,主要表现在他对封建专制制度的深刻批判,以及由此出发提出的具有初步民主意识的政治主张。他不仅继承发扬了明清之际启蒙思想家的经世传统和批判精神,而且具体提出了救治社会弊端的实际措施。   
①批判封建专制,提倡社会平等   
唐甄的社会政治启蒙思想,首先表现在他猛烈抨击了封建专制制度下的君主官吏的残暴罪行,提出了抑制君主至尊权势、倡导社会人人平等的政治主张。
②主张实治实功,倡导富民立国   
唐甄的社会启蒙思想,还表现在他提出了“治道贵致其实”、“ 立国惟在富民”的政治主张。唐甄在自身的社会实践活动中,深刻地认识到,国家社会的动乱黑暗,民众生活的艰难困穷,就在于统治者没有采取实行、实事、实治,以致富于民的政治措施。
2、尽性事功的心性学说 :
唐甄思想的另一重要组成部分,是其在对传统儒学的反思认识中,提出了尽性与事功相互统一的心性学说。他继承发扬了从孟子到王守仁的尽性事功的心学思想,尖锐批判了程朱理学末流只谈心性、不重事功的空疏陋习。

评价唐甄:

1、积极作用:
①唐甄对君主专制制度进行大胆的揭露和批判。他认为皇帝也是人,没有什么神秘,并指出皇帝是一切罪恶的根源,他认为“自秦以来,凡帝王者皆贼也”,“杀一人而取其匹布斗粟,尤谓之贼,杀天下之人,而尽有其不布粟之富,而反不谓之贼乎?”,他们为了夺取皇位常常无故杀人,残害百姓。
②唐甄提出了“抑尊”,即限制君权的主张,要求提高大臣的地位,使他们具有同皇帝及其他权贵作斗争的权力,以“攻君之过”,“攻宫闱之过”,“攻帝族、攻后族、攻宠贵”之过,使皇帝有所顾忌。
③唐甄还发展了产生于先秦的民本思想,强调民是国家的根本,离开了民,便没有国家的政治。他指出,国防靠民来巩固,府库靠民来充实,朝廷靠民来尊崇,官员靠民来养活。君主只有爱护人民才能达到长治久安的目的。如果无道于民,纵然“九州为宅,九州为防,九山为阻,破之如椎雀卵也”。
④唐甄对“官”也进行了猛烈抨击,他认为天下难治,人们以为是民难治,实则不然,“难治者,非民也,官也。”他认为大多数官吏“为盗臣,为民贼”。
⑤他还提出了爱民、保民、富民的具体政策,主张打击贪官污吏,强调“刑先于贵”;呼吁政府帮助农民种值农桑,发展生产,提高人民生活。
针对当时贫富悬殊的社会现象,唐甄提出贫富要相对平均的主张。他指出“天地之道故平,平则万物各得其所”(《潜书·大命》),否则,必然引起社会动乱。
⑥唐甄还提倡为民的功利主义,反对理学家们“儒者不计其功”的说法。他认为儒学的可贵之处就在于它能定乱、除暴、安百姓。如果儒者不言功,只顾自己,那就同一个匹夫匹妇没有什么区别。唐甄的民本思想对后世有较大影响。   
2、唐甄思想的局限性:
在唐甄思想深处,仍把国泰民安的希望寄托在贤明君主身上。他说:“天下之主在君,君之主在心。”唐甄提出的为君之道仍然没有跳出儒家的思想圈子。

唐甄:

唐甄(1630~1704),中国明末清初的思想家和政论家。初名大陶,字铸万,号圃唐甄塑像亭。四川省达州(今通川区蒲家镇)人。出身于官僚地主家庭。清顺治十四年(1675)中举人。曾在山西长子担任过10个月的知县,因与上司意见不合被革职。后曾经商,因赔本乃流寓江南,靠讲学卖文维持生活。著作主要有《潜书》。

本文标题:甲申殉难-甲申难
本文地址: http://www.61k.com/1150452.html

61阅读| 精彩专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苏ICP备130363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