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阅读

高韵冽-批判的眼光(作者:高韵冽)

发布时间:2018-02-02 所属栏目:高韵冽简介

一 : 批判的眼光(作者:高韵冽)

原文地址:批判的眼光(作者:高韵冽)作者:萍水相逢1204

用欣赏的眼光看世界,用批判的眼光看世界,两者缺一不可。用欣赏的眼光看世界,人就会快乐,就会觉得生活有意思,小草绿了,小花开了,春天来了,欣赏她就开心。用欣赏的眼光看世界,人就会变得乐观开朗,积极向上,富有激情。然而,世界美好,并非十全十美,世界永远存在阴暗的东西,不利于人们生存的东西,不和谐的东西,这些东西些是明摆着的,大家一目了然,这些不好的东西好办,人们会对症下药去解决它。有些坏东西粗看发现不了,需要批判的眼光去找到它。人生病,最怕找不到病因,医生无从下手,社会的毛病也如此,找到病因是第一位的。

为了培养女儿批判的眼光,我一方面给她讲那些有批判的眼光的人的故事,比如马克思用批判的眼光看资本主义,创立了共产主义理论;比如鲁迅用批判的眼光看国民党,写了大量批评当时政府的杂文。另一方面,我用生活中活生生的事例教育她,启发她。比如,我们平时常说的“除此以外”,我告诉她,只要用批判的眼光分析一下,就会发现“除此以个”这个说法是错的,说“除此”,说“此外”说“除此以内”都对,唯独“除此以外”正好与想表达的意思相反,负负得正了。比如,许多场所服务员常说的“稍等一会”也不妥,说“稍等”,说“等一会”都对,唯独“稍等一会”不对,因为没有“稍等二会”,“稍等”和“一会”重复了。还有“沿海海面”的说法也错,应该是“沿陆海面”。

女儿9岁的时候,她在马路上看到一条标语上写“公交优先就是市民优先”,她随即感觉些语有问题,她说,此话的本意是想说,公交优先,可以照顾到没有条件乘或开小轿车的弱势群体。此话错在把弱势群体和公民画等号了,好像市委书记、市长就不是公民,好像有私家车的人也不是公民。说此话的人公民意识实在太差了。女儿还借题发挥说,假如中国人民多一点批判的眼光,就不会有“大跃进”时的“亩产1万斤”,就不会有“文化大革命”。

二 : 宁可机会负我(作者:高韵冽)

原文地址:宁可机会负我(作者:高韵冽)作者:萍水相逢1204

女儿10岁时,曾认真地问过我这样的一个问题:一个人的成功与机会的关系是怎样的?我告诉她,一个人要成功,要做成一点像样的事,是少不了要具备主客观两大因素的,正所谓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成事在天,就是要有机会,而机会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不是想就有的。这就是说,主观努力了不一定成功,但主观不努力,肯定不成功。我告诉她,报界老前辈徐铸成有个座右铭,叫做“宁可机会负我,我不负机会”。梁漱溟说:“成功是巧,是天(www.61k.com],不是我。失败是什么呢?失败是我,是我的错误,有我缺漏。”

几天以后,我在女儿的一本新的日记本的封面上看到了“宁可机会负我”六个大字。我想,女儿是把徐铸成的座右铭当成自己的座右铭了。我还发现,女儿花在英语上的功夫更多了,我问她怎么用那么多精力学英语?她说以后想出国留学,固然不一定会有机会,但宁可机会负我,我不负机会。女儿10岁开始,我们家先后开了酒店、电影院、广告公司,她总是“半工半读”,一边在学校读书,一边关心并参与家里企业的经营活动,她说,自大大学毕业以后要经商,现在家里的企业正是她实习的好场所,她不能负了这样的好机会。

三 : 次次当成第一次(作者:高韵冽)

著名京剧演员梅兰芳在总结自己成才的经验时说:“我把每一次上台演戏都当成第一次,总不敢马虎,即使尝过几百场,滚瓜烂熟的戏,上场前也总要温习温习,做好准备。”这句话不仅显示了大师对艺术、对观众的尊重,更反映了他诚惶诚恐、如履薄冰的从艺态度。“次次当做第一次”,在生意上也是重要的信条。犹太人当中流传着一句话:“把每笔生意当作第一笔。”当你做第一笔生意之际,你会很用心,把好质量关,做好服务,谨慎控制风险,把失误率降到最低,所谓“小心驶得万年船”。陈天桥也是1个有“次次当做每一次”精神的人,有一次他在接受访问时谈到:“我之所以长期以来都很顺利,没有遭受过太大的挫折和低谷,是因为我时时如履薄冰,有时甚至半夜惊醒。”

女儿从小就很聪慧,聪明的孩子学东西快,也容易掉以轻心,所以我在她很小之际就注重教育她“次次当做第一次”。

女儿从小练字,二年级之际书法已经不错。有一次我翻看她的写字本,发觉字退步了,问她什么原因。她不好意思地说,写着写着就潦草了。我郑重地批评了她,教育好应该“字字当作第一字”,认真用心地体会描摹,并给她讲了梅兰芳的故事,女儿大受震动,若有所思。

一转眼,女儿芳[www.61k.com)龄二七,她在新西兰告诉我们,她准备学车,以后可以开车上学。妻子有些担心,女儿安慰她说,我从小就知道要“次次当做第一次”,每次开车都会像第一次一样小心,不会出事的。想想也是,出车祸的往往是略有经验的“准老手”,因为新手不熟练,心中害怕,加倍小心;真老手知道马虎的危险,也会谨慎;只有那些“准老手”,觉得自己已经相当会开车了,一疏忽即闯祸。果然,女儿开车至今近十年,从未出事故。

本文标题:高韵冽-批判的眼光(作者:高韵冽)
本文地址: http://www.61k.com/1149322.html

61阅读| 精彩专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苏ICP备130363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