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 郎朗和李云迪有什么不同?
网友聂钰对[李云迪和朗朗]郎朗和李云迪有什么不同?给出的答复:
以下均为个人想法。
演奏范围:郎朗涉猎的作品范围是很广的,从最近这些年出的专辑就可以看到,包括了海顿,莫扎特,贝多芬,勃拉姆斯,肖邦,老柴,拉赫,从古典主义到浪漫主义,从德奥正统到民族乐派,郎朗这些年在拓宽自己演奏领域上所做的努力是值得肯定的。(虽然他弹琴经常用力过猛,对很多作品都采取同样的方式处理,配上他的面部表情,确实会让人对他产生不了好感)。
李云迪的话,真心不想吐槽他,拿了肖邦金奖之后,感觉他真的很不上进,这些年录制的专辑绝大部分都是老样子,一直都是肖邦,李斯特,舒曼,听他最近的专辑,明显感觉到他练琴有懈怠,感觉上反而不如刚出道时。不过还是需要肯定他在肖邦上的功力的,至少郎朗在处理肖邦作品是和他是有差距的。
演奏技巧:对于郎朗,技巧上没有任何的问题,无论多难的曲子,他都能轻松的拿下,拉二弹得轻轻松松,郎朗现在需要加强的是他对作品的理解,减少华丽的炫技曲,好好钻研下贝多芬,能否把贝多芬的钢琴奏鸣曲弹好也是他将来能否成为真正的钢琴大师的一个很重要的标准(很多早期弹肖邦出家的钢琴家最后都会走向贝多芬,比如齐默尔曼,波利尼)。
李云迪,看他能炫钟和鬼火,技巧上也是没有太大的问题的(至少对付贝多芬,舒伯特没什么问题了)。他真的应该好好跟前辈阿格里奇,齐默尔曼好好学习一下,总是弹肖邦是不行的啊!!!
知名度与商业价值:郎朗现在应该是年轻钢琴家中知名度和商业价值最高的,打开电视,看看有多少他的广告,就施坦威,劳力士,万宝龙三支广告就把李云迪比下去了,10年与拉特合作参与了柏林爱乐新年音乐会,演奏了拉赫玛尼诺夫第二号钢琴协奏曲,无论是在业内还是其他领域,郎朗都可称得上是风云人物。
李云迪早些年拿下过奔驰和劳力士的广告,不过现在没代言了,中途和DG闹翻过,这两年换了新东家EMI,商业开发上有进步,感觉这两年出镜率明显上去了(竟然还上了快乐大本营),那些说李云迪低调练琴的可以闭嘴了。
总结:郎朗绝对是很努力的,从他这些年来曲目开发程度就看得出来,但是将作品演绎好还需要多加时日,不可否认的是他的商业化程度过于严重了,让很多人对他的认识有所偏颇,其实郎朗弹感情丰富且充满热情的曲子是值得肯定的,对于情感表达比较含蓄的作品演绎持保留意见。
李云迪很有天赋,从他能拿下肖邦金奖就没什么可怀疑的。希望他能好好练练贝多芬,舒伯特,他的气质还是挺适合的。他在商业化程度上有逐渐向朗朗看齐的意思,希望能收敛一点。
希望两位钢琴家都能少参加点商业活动,以里赫特、索科洛夫这样的大师为目标,不断提高,为广大音乐爱好者带了更好的音乐。
补充修改:仔细在网上找了一下资料,李云迪确实没有录过拉三,至少没有公开的演出过。郎朗拉二和拉三都出过专辑。故主观判断一下,郎朗在技巧方面更加全面一些。
PS:附上@阿鲁卡多 关于郎朗的钢琴技术的回答:http://www.61k.comquestion/19793476/answer/14913921
网友孙丹对[李云迪和朗朗]郎朗和李云迪有什么不同?给出的答复:
喜欢李云迪的 大多是腐女 正常人一般喜欢郎朗
网友堂主对[李云迪和朗朗]郎朗和李云迪有什么不同?给出的答复:
郎朗追求的是听觉丰富度,声音的色彩,音乐中的戏剧性,变化和对比——自然就会有人觉得叹为观止。
9张录音室专辑,除了李斯特和肖邦,还有贝多芬、老柴、拉赫、门德尔松、奈吉尔·海斯,附带冼星海、朱践耳、谭盾等。
「表现」可谓朗朗的代名词。只可惜他对整个世界,并无丝毫自己的看法。激情是他仅剩的空壳。
李云迪正相反,刚出道时还有些许惊艳,现在则试图去除技巧——尽管他跟从的是印象派大师。
10张录音室专辑,居然有7张是肖邦和李斯特。负面传言甚嚣,很多人声称他若不是江郎才尽,便是气数已尽。
「揭示」或许是李云迪努力的方向。他似乎自有主意,而不是活在别人的掌声。但他也并没有忘记通过唱片和商演来赚钱。
网友Shen Ellery对[李云迪和朗朗]郎朗和李云迪有什么不同?给出的答复:
个人认为李云迪已经彻底没救了,从肖赛冠军以后十几年,还是只会弹肖邦。在下听过他弹得李斯特奏鸣曲,不敢恭维。至于贝多芬,莫扎特,从没听他弹过,哦对,听过一个伦敦演奏会的月光,有想砸显示器的冲动。
郎朗是很高调,表情夸张。但是很多大师也不比他差,古尔德,内田光子老太太都挺难看的,这根本不应该成为诟病一个演奏家水平的依据。
技术上,郎朗全无问题,李云迪要差一些,现在还没有他的拉赫3的录音或者现场,估计以后也不太可能有了,因为很难想象会有大乐团再去请他。
但说实在的这个东西没有硬性要求,历史上有很多技术很差的大师,比如肯普夫,阿劳,咱国么,比如傅聪,那真是差的没话说,用他自己的话说现在音大的毕业生都可以超越他(这个真的是他自己说的,虽然我觉得没这么夸张)。
音乐表现么,这个真的是见仁见智的事情。但是可以肯定的一点是,大师们对作品的理解大多是这样:大体上正确,有自己的独到之处,比例大概是90-10,有些特例比如古尔德,但大概是这样的。而后者往往有决定意义,因为钢琴演奏就是个再创作的过程。
这一方面,李云迪除了在肖邦之外,几乎一无是处。在这的话,郎朗有成为大师的潜质,李云迪已经没希望了,转型娱乐圈更靠谱。
什么演奏之外的,基本可以不讨论,名气有个鸟用,这根本就是在象牙塔里做的东西。
本人琴学了十几年,水平大概就到肖练,喜欢音乐,不算专业内人士(我是学计算机的)。但是看到许多人批评郎朗的表情,我只想说一句wqnmlgb。
网友David Yin对[李云迪和朗朗]郎朗和李云迪有什么不同?给出的答复:
李云迪和郎朗现在真的没法比较了,那些粉李云迪的基本上都不懂音乐。单单从一个《钟》里面就能看出实力?想太多了,如果做这种比较的话,马克西姆和克莱德曼都能被拿出来说事了。
那些黑郎朗的一般都说他表情姿态怎么怎么做作,平心而论现在的郎朗已经比以前好很多了。郎朗每年有一百多场音乐会,而且经常和国际乐团合作演奏大的钢协作品,这个能力是李云迪还没法达到。郎朗的拉二,柴一都是顶级的,如果你听过就明白了。在郎朗的音乐会录像中经常在第一乐章结束之后就能听到观众的掌声,这是不常见的。
不可否认李云迪可能天分很好,但事实上他和郎朗已经不是一个层次的了。借用周立波的一句话:吃大蒜的和喝咖啡的是没法比的。
网友Zhi Hong Kan对[李云迪和朗朗]郎朗和李云迪有什么不同?给出的答复:
Zhi Hong Kan
听钢琴,就像長了一對牛耳。多年安居海外,连朗朗是谁都不知道,前几日嫌 iPhone 上原有鈴聲不好聽,一時心血來潮,執意要去网上寻一个「軍隊進行曲」裝上,找來找去不滿意,偶见朗朗的名字,想此人是誰?便隨便点了一下,怎知道看了演奏,一下子就被完全迷住了。對我來說,這是從來沒有過的事。興奮之余,比了几家,远不及他。查了一些評論,竟是贬低围攻如潮,实在百思不得其解!
我是極其厭惡任何形式的浮夸作風的,如仿西人說話聳肩揮臂胡音參差;悬梁刺股夺状元更可憎。但这种标签贴到朗朗身上显然是错了地方。他的演奏是神形乐合一,淋漓尽致。做作?那些葉公好龍口放厥词的才是做作。
一葉知秋,别说那么多中外曲子,即便几个乐章也足见出他的才华横溢。
如果哪個曲子哪位名師西洋學究覺得不順耳不稱心,只要稍加指點解說,朗朗理解接受了,相信不費吹灰力即可拿下來。
凭直觉,朗朗的艺术天赋是罕见的,能发挥到这种程度,難以置信。
2014-07-22 删除
Zhi Hong Kan
即便假设朗朗为功利练琴,即便假设他为赢利走穴,即便假設他某方面修養有欠缺,即便如此,也无损他的艺术气质与才华于一毫。他的驚人的天賦壓倒一切。真是奇迹。
2014-07-22 删除
SlowMover 回复 Zhi Hong Kan
郎朗自身技术过硬,又接地气。其实抛开他父亲或者那些乱七八糟的东西,光听演奏真的蛮不错。
07:52 回复赞举报
Zhi Hong Kan
難道你們非要朗朗戴上白色折縐花邊領圈撲粉銀色假髮正襟危坐目不斜視循規蹈矩扮演一個歐洲中世紀道貌岸然的所謂上等人才稱得上「深邃」、「高雅」、「得體」?
Zhi Hong Kan(作者)
好了,最後坦白一下,聽了幾個版本的「黃河」,但只有朗朗弾的,使我感到震撼,即使不看視頻閉上眼聽,也不止一次讓我止不住落下眼淚,而我這人這輩子是沒掉過幾滴眼淚的。亦楷亦草,揮灑自如;我實在聽不出一絲一毫的「做工」,只有一個赤裸裸的靈魂。
回到《軍隊進行曲》鈴聲,找了一個星期總算找了一個安裝上去。遺憾不是朗朗的,他的當中掌聲太多了!
https://m.youtube.com/watch?v=5gmN1NZTEjg
网友奎丹尼对[李云迪和朗朗]郎朗和李云迪有什么不同?给出的答复:
斗胆说两句。朗朗的技术真的非常非常好,甩音乐学院的钢琴系的学生几个世界。李云迪的技术真的非常好,依然甩音乐学院的钢琴系的学生几个世界。所以大众看的其实是脸。
网友AeroMe对[李云迪和朗朗]郎朗和李云迪有什么不同?给出的答复:
我自己在古典音乐演奏领域中有个结论,那就是越能秀的越没本事。李云迪虽说达不到大师的级别,但我还是认可他是个钢琴家。郎朗的话……
大家可以参考Lawrence Li在另一个问题里的回答:http://zhi.hu/Fphn
网友翟蔻对[李云迪和朗朗]郎朗和李云迪有什么不同?给出的答复:
李云迪没弹过拉三,这辈子估计也没希望了吧。。曾经说要录全肖邦,我觉得一个钢琴家能把一个伟大的作曲家吃透也很了不起。。可惜,还是掌握那么几首夜曲的情况下又去录贝多芬,经不起诱惑,一心想要和别人比较,我对他已完全失望
网友匿名用户对[李云迪和朗朗]郎朗和李云迪有什么不同?给出的答复:
郎朗是个钢琴家,李云迪大概是个娱乐明星,专业不同不好比较
网友link对[李云迪和朗朗]郎朗和李云迪有什么不同?给出的答复:
@鲁周行已经说的很清楚了只说演奏路数。李云迪演奏一般是古典居多,朗朗的路子更宽些。
网友蒙面大侠对[李云迪和朗朗]郎朗和李云迪有什么不同?给出的答复:
个人选择问题吧,想法不是一个世界,没法去比,好比通俗和古典,哪个好哪个不好,没法比
网友孜孜对[李云迪和朗朗]郎朗和李云迪有什么不同?给出的答复:
郎朗只是不符合大众对古典钢琴家的想象的样子,好像古典钢琴家不是英年早逝就应该是枯瘦飘逸的,不然就是浪漫英俊的。。。。郎朗长得那么富态,着实吃亏。。。
网友盖茨比盖茨比对[李云迪和朗朗]郎朗和李云迪有什么不同?给出的答复:
一个在尝试发现自己,一个在表现自己向他人
网友唯蓝对[李云迪和朗朗]郎朗和李云迪有什么不同?给出的答复:
朗朗以前弹琴我更喜欢一些,但是给我的印象是暴发户钢琴家,技巧很好,小时候苦练的结果,为了出国比赛疯狂练琴,纯粹不是为了爱钢琴爱音乐,而是全家为了钢琴投入太多,已经输不起也没有了退路。他的父亲虽然付出很多,但是给他带来非常多的负面影响,从小的逼迫练琴,控制他的生活和,他的夸张的动作全身他父亲要求他做的,从他小时候的学琴经历就是非常不健康的,他父亲从他小学一直跟着他,成名后更是。。。
二 : 李云迪和郎朗钢琴水平到底孰高孰低?
网友不鳥萬如一对[朗朗和李云迪]李云迪和郎朗钢琴水平到底孰高孰低?给出的答复:
于霆的答案是外行的。希望您不要把這視爲人身攻擊。術業有專攻,就好比我對於漫畫也是外行。
攀比之心和排座次的習慣,大概不是中國人纔有。Top 100 榜單就不是中國專利呀。
我說于先生的答案外行,因爲裡面有很多模糊且似是而非的說法。例如說李雲迪擅長演奏細膩的作品,不太能理解貝多芬。無疑貝多芬的曲子比肖邦更 man,但 man 不等於粗放。更重要的是,由於音樂媒介(唱片和 MP3)高度發達,廿一世紀的演奏家對於蕭邦和貝多芬這種級別的作曲家不會存在「無法理解」的問題。關於兩人的研究文獻和錄音都汗牛充棟,想怎麼參考就怎麼參考。而且從趣味和美學上說,蕭邦和貝多芬都已經被分析了個底朝天,沒有任何難解的地方了。我認爲一個受過良好教育的人,只要稍微用點功夫,理解這兩人的曲子毫無困難。而對於諸如 Steve Reich 的 Come Out或是 Varese 的「電子音詩」這樣的曲子,則並非如此。李雲迪理解貝多芬不會有任何困難。
一個職業鋼琴家如何選擇彈誰的曲子?這裡面肯定有 marketing 方面的考慮。李雲迪靠蕭邦鋼琴大賽成名,自然主要彈蕭邦。此外,鋼琴家自己的偏好也是一個因素。像 Glenn Gould 彈巴赫成名,但 1955 年錄完 Goldberg Variations之後緊接着就說要錄貝多芬的最後三首奏鳴曲,也是叛逆性格使然。
于先生還說到郎朗從小勤奮,所以「能夠用大量練習來提高自己」。事實上一流的鋼琴家哪有不勤奮的?在李雲迪成名之前的 1990 年代,我在深圳藝術學校見過他練琴。當晚好像是在藝術學校有一場小型獨奏會,他就在藝校入口處的一個琴房練習蕭邦的「黑鍵」練習曲(Op. 10 No. 5),用極慢的速度反復、不厭其煩地彈。彈上十多遍,下來走一圈稍事休息,然後繼續。一直就這樣練同一首曲子。那是一個半公開場合,我和各種閒人都在圍觀(不記得當時在那幹嘛了),而他的專注始終如入無人之境。這樣的人難道不勤奮?用勤奮來區分李、郎二人,顯然是不合情理的。郎不過是有那麼一本書,對他受到的「家教」進行了渲染而已。
至於說郎朗的動作、表情,是沉浸在藝術中的自然表現,我也無法苟同。是的,沉浸在音樂中時,身體一定會有反應。但是你作爲聽衆的反應(例如聽電子舞曲時身體(小幅度)搖擺)是自然的,一個在舞臺上的演奏家的身體動作——我大膽說一句——100% 不可能是完全自然的。那一定是「設計」過的。
一個人站到了舞臺上就是在表演。鋼琴家也不例外。既然是表演,就不是「自然反應」。看上去自然的表演,才恰恰是刻意達到的效果。我認爲鋼琴家在舞臺上的一切都是設計過的。身體動作大,是一種設計。而如 A.B. Michelangeli 那樣的「身如磐石」,同樣是一種設計。他是選擇了讓身體不動,然後去強制自己執行這種「不動」,也就是說,去抑制自己的自然反應。在這一點上 Michelangeli 給人的視覺和聽覺感受非常一致:他的演奏風格也是非常克制的。
所有的鋼琴家,只要上了舞臺,面對了鏡頭,就是表演,就是刻意。郎朗刻意,李雲迪也刻意,Horowitz 也刻意,Glenn Gould 則是 20 世紀最大的刻意。刻意不是好事,不是壞事,只是事實。
所以,郎朗的身體動作的問題不在於刻意,而在於刻意得很差。當我們說郎朗品味低下時,指的就是這個。
我們來看看什麼是好的刻意:
Ivo Pogorelich
http://www.61k.comwatch?v=_pFsMqVr3B8(4'16'' 處高高舉起的右手)
最後,赵嘉琪的答案用 Richter, Horowitz, Pollini 來貶低李、郎二人,有失公允。人不能跟時間戰鬥,就連趙君最後說的 Kissin 也比李雲迪大 11 歲。
网友格林威治孤独城堡对[朗朗和李云迪]李云迪和郎朗钢琴水平到底孰高孰低?给出的答复:
我想正好在讨论这个问题的同时顺便讨论一下应该以一个什么样的态度来欣赏古典音乐。
首先要说的是,作为业余的古典音乐欣赏者、乐评,你唯一适合发表在公开场合的只是你的感想,比如“我喜欢/不喜欢XX对XX曲子的处理”这样的言论,而避免一切judgemental的言论,比如“XX不够理解贝多芬、肖邦的音乐”、“XX弹琴技巧不行”、“XX弹琴不如某大师的意境深远”。所以当你看见诸如此类的评论时,你的选择应该是直接跳过(Appologize if this offends some people here)
下面我来说下为什么:
绝大多数在这里讨论这个问题的人(也就是绝大部分的古典音乐欣赏者,也包括绝大多数的乐评人)都不具有足够的专业水平来对专业的古典音乐演出进行判断,不管技巧还是对音乐的理解。
先说技巧,拿钢琴技巧来说,钢琴技巧是多方面的,不是弹得准、弹得快就叫技巧好,音色的变化、踏板的控制、单手多声部时对各个声部的层次,等等等等。你没有亲自进行过专业的训练,很多高超的技巧你根本都没有意识到,又谈何比较呢?
再说对音乐的理解,对古典音乐的理解需要有完善的古典音乐的知识框架,包括和声、对位、音乐史等等,另外还要对所欣赏的作品的谱面进行深刻的研究,比如对比不同时期不同版本的谱子,与作曲家的原始手稿进行对比等等工作。在这里做评价的各位,有多少人敢说自己心里拥有这套框架呢?你连贝多芬的奏鸣曲在和声、曲式方面相比Mozart\Haydn有了哪些progression都不知道,又如何来判断XX到底是不是理解了贝多芬呢?
再回归主题,说一下这两个人,我以一个前专业从业者的身份告诉大家,在我的眼中,不管是从钢琴技巧还是对音乐的理解来说,朗朗和李云迪都是最顶尖的钢琴家,是跟Brendel/Kempff/Paderewski/Richter/Hofmann一样平起平坐的顶尖钢琴家。没错,我的确知道李云迪现在练琴比以前少,但是他的才华、天赋都在,只要努力的话,想捡回当年肖赛时的水平真的是易如反掌。
另外,如果不相信我的判断,还有一个很简单的办法,看看两人现在音乐会、唱片的engagement,两人现在都是还可以和柏林爱乐开音乐会、录唱片的钢琴家,我真的不理解为什么有人会觉得自己对二人的判断比BPO选择钢琴家的判断更准。
最后再澄清一个问题,永远不要把一个艺术家的外在的行为举止和他的艺术挂钩,莫扎特生活中是个多么YD、下作的人,但是听听他的音乐吧,这也同样适用于郎朗、李云迪,他们在体育馆的商演、在外面的作秀,这些完全不影响他们在艺术上的才华。永远不要把艺术家当做品行上的圣人,他们只是在自己的领域拥有常人无法比拟的talent和努力,that's it.
网友于霆对[朗朗和李云迪]李云迪和郎朗钢琴水平到底孰高孰低?给出的答复:
中国人喜欢攀比,这才是老生常谈。
个人以为,总是把一些人比来比去,其实没什么意义。
李云迪自幼喜爱音乐,在首次获得大奖后闭关“修炼”,并不是像有些人说的“懈怠”。每个铁了心要走艺术道路的人,都会有一些别人不能理解的想法和做法。李云迪擅长的是演奏肖邦的作品,他比较能吃透肖邦的作品内在。惯于演奏细腻作品的李云迪,对于情绪激烈的作曲家贝多芬的作品,实际上并不太能理解,所以他演奏贝多芬就会不太适应。如果他有多加理解和体会,也能演奏得出色。他的才能已经摆在那里,是我们都看见的,他也许会经过艺术的低迷期,但只要他选择了自己认定的道路,挫折也只能成为他通向更加辉煌的铺路石而已。
李云迪也许因为自己家境较殷实,所以对通过音乐会来挣钱这种做法不太热衷,这不是淡泊名利的表现,只是说明他不太在意这些。有些人以此来吹捧他,是没有意义的。
郎朗自小是被父亲严格教育的类型,在演奏水平进步之后,逐渐理解了钢琴演奏的道理。也正因为郎朗从小勤奋,所以他能够用大量的练习来提高自己。我比较能理解创作类型的艺术家的行为,郎朗被看作“笑话”的演奏动作和表情,是演奏者沉浸在自己作品中的一种表现,实在太正常了。(我自己在绘制人物某些动作的时候,也会保持这些动作的紧张感,这样可以帮助我比较合理地画出正确的动作,画完了之后会感觉身体很疲累。)如果有人以此笑话什么人,我只能无奈地说,是他们不能理解艺术工作者的创作情绪罢了。再有,郎朗能够很快融入到自己正在演奏的作品中,这是通过大量的练习获得的能力,就是我们艺术界常说的“进入状态”。何错之有?
而郎朗从小家境并不富裕,生活比较拮据。那么当郎朗“出名”后,有企业邀请他进行商业演出,郎朗通过这些演出挣钱,实在无可厚非。我们若因此责难他,是出于我们的什么心态?是不是我们嫉妒他呢?
最重要的是,无论李云迪还是郎朗,他们都是通过自己的勤奋、坚持以及对钢琴演奏的热爱,走到现在这一步,我们没有走过他们曾经的艰苦道路,更没有他们那样对自己专业的热情以至于不懈地努力,却在如今对他们两人孰高孰低评头论足,我们应当反省自己的狭隘和浅薄,而不是继续这种无聊的“比较”!!!
在将来还会有更多热爱音乐的年轻人逐步走上前台,展示他们自己的才华,我们难道还要将他们拿出来逐一评论一番?
我们作为音乐欣赏爱好者,更应该做的是看到别人的优点,承认他们的才能,认可他们的成就,欣赏他们的才华展现!
就像莫扎特和贝多芬,你喜欢听谁的曲子就去听,不用因此批评另一个人。
************************************************************************************************
说明:
看到不少朋友对我的回答有意见,我感觉需要做个解释。隔了许久再来看当时的回答——我自认为我并没有说错。
我承认,当时我是被这个提问下一些回答激怒了。
那时赞同数最高的是一个无聊的玩笑话。其他还有一些互黑,一些哗众取宠的评论,一些不负责任的指责,一些对二人社会背景和公众行为的批评…这些都与钢琴演奏技巧的评估毫无联系!
所以这个回答实在是当时愤怒下的产物。
当时我还不知道可以用“怒答”来为自己激烈言辞开脱,所以我努力镇静自己,埋葬了自己不少怒气和带有针对性的言辞。细心的朋友可能还会读出我言语中的怒气。
我从来没有说过单纯技巧不可以进行比较!我本人也会去比较一些绘画大师之间的艺术造诣和技巧高低,确定自己可以从谁的作品学到哪些经验。我所反感的,是在自己对某些专业一知半解状态时,就妄加评论,妄下断语。
在知乎混的这一年来,我逐渐学到管住自己的口,不要过早下结论,先听,再想,最后才说,如果别人已经说了我认为正确的观点,我只要同意他们的观点即可,不必再重复。这种学术精神难道不应该是这个问答网站的主旨么?难道非得用调侃式的语气回答一个严肃问题才能得到大家的认同?如果真是这样,我离开就是。我暂时还没走,只是因为我还不愿意相信大家已经到了以游戏人间的心态面对一切问题的地步。我要在这里做出解释,也是因为我不认为大家都学不会冷静。
以我个人来看,李云迪、郎朗二人的演奏都不错,他们一些比较优秀的演奏作品我都喜欢听。也许是出于一点狭隘的爱国情绪,他们二人是当前中国音乐界的出色青年人物,自然也得到我的赞赏。
我当然也知道,年轻人最容易犯的错误就是过早以为自己触及峰顶,从而生出骄傲。不可否认,有关方面的重视和媒体的一片赞誉,对这两位年轻人的骄傲无疑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这也间接促使他们喜欢参与商业演出,既得名又得利。但年轻人的特点就是他们必须不断成长,谁都不能说自己何时能到达顶峰。我更愿意相信他们能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从而继续努力。
作为看官,需要做的是冷静、客观、理智、宽容地看待问题,而不是从一些负面信息生出嫉妒、鄙夷地评价他人。
可以说,直到读过 @赵嘉琪的回答后,我才感觉看到比较符合这个问题的回答——真正地就事论事,就技巧谈技巧。
当我们评估技巧的水平时,总还是先要知道何为高水准。听过 @赵嘉琪推荐的齐拉夫演奏的《钟》之后,确实感觉,要比较某两人的钢琴演奏水平,真是要听一下更高水平的演奏,才有助于得出结论。因此 @赵嘉琪提到郎朗和李云迪二人都有技术硬伤,同时因为对音乐作品的理解还不够,导致他们演奏时感情处理不甚理想,这才是他们演奏中欠缺的部分。在 @赵嘉琪与 @翟蔻的讨论里更谈到一些具体的演奏技巧问题。如果大家有仔细阅读他们的讨论,相信对这个问题能有更清楚的认识。
至于我的回答得到很多朋友的支持,我感到欣慰的并不是我获得别人的赞同,而是我看到朋友们愿意冷静下来,客观地分析、探讨,不再用一些无聊的评论来掩饰自己对于音乐这门艺术的无知。针对这个问题,其实我是很悲哀地看到自己的回答居然被顶上来。
我当然知道肯定有不少朋友反对我的观点,这无可非议。但我更愿意看到有音乐界人士的专业评价能给朋友们更多帮助,大家多听听音乐专业的朋友怎样讨论钢琴演奏技巧,怎样评价技巧的高低,让大家对音乐及演奏更多认识和理解,然后把我这种其实与钢琴演奏技巧没有直接关系的回答踩下去。
如果能成为专业级回答的垫脚石,我毫无怨言。
网友亚男对[朗朗和李云迪]李云迪和郎朗钢琴水平到底孰高孰低?给出的答复:
说实话,我还真不想回答这个问题. 有些人会看不惯朗朗,貌似是很正常的。。毕竟有些物质追求让人觉得做艺术的动机不纯。。我也不喜欢看他那种高傲的样子,那种明星的感觉。。但朗朗弹的还是很不错的。。起码楼上那两个视频里面,我觉得李云迪跟朗朗各有千秋。
就好像两个性格不同的人,都有他们内心的闪光点。李云迪因为是肖邦钢琴比赛的冠军,所以大家对他的期待就挺高的。对我来说,他并没有达到我心中期冀的水平。而人也都是慢慢进步的有变化的。好比Glenn Grould 年轻的时候的巴赫跟老年的时候弹的完全不一样。
听过朗朗的音乐会,比照片帅,眼睛是超亮的,皮肤是白皙的,头发是七龙珠的(其实没这么夸张了) 身穿藏蓝色西服。比给我的以前的印象里成熟稳重很多。。也算热情,没有架子,对指挥跟首席次席都很热情地感谢,返场两首。 反正也看不到他的正面,也没觉得他身体摆动太厉害。头真得很大, 手倒不是很大。。。弹琴给人感觉比较轻盈,声音都是有点圆的, 清澈的。 中央音乐学院的似乎都是类似的音色。刚开始不久就弹断两根弦, 看来朗朗的力度还是惊人的。 结束的时候,有签名活动,但并不是那种架子非常大的人。 看上去也不显摆。只是贝多芬诠释的不是很和口味,肖邦的练习曲觉得有点浮躁,缺少感动,太过自由 。朗朗的肖邦基本上还是让人觉得是孩子。单纯是优点,但是却还加了一点点俗气在里面。 (这里我还是不会收回我的看法,但是现在的朗朗好像不一样)
李云迪没有去过真人音乐会 刚在youtube听了他的一些演出的东西, 觉得还是有变化的,对我来说, 我觉得他好像思考了,更深远一点了,可是还是缺一些东西,不会震撼到。不过听过一些以后,觉得李云迪貌似要好意点了。。但是我对他那次取消演出然后跑去退票的经历还是耿耿于怀。
有一次,刚听完了朗朗的肖邦第二,然后听李云迪的比赛录音,觉得,两个人是不同的气质。。朗朗比较狂放一点,李云迪内敛。。。朗朗有一点向贝多芬的气质,火红的头发。而李云迪更多歌唱。好像舒伯特。。。都能够引起一定的共鸣。。(我知道我自己是什么都能接受)
其实我有的时候并不知道怎么算是一种艺术家气质,我觉得艺术家的气质更想是他对人生哲理的诠释。。。人们的思考方式不同,自然就出了不同的诠释。 自然年龄越大,经历越多,沉淀越深。。
刚又听了李云迪近期的东西,发现他这两年进步不小。好像更有深度了。。看来是比朗朗天天赶场要强。而且更有诗人的气质了。。。也许,只钻研肖邦李斯特才是他最好的选择。
谢谢翟寇的回复。。听了朗朗近期的作品,朗朗的进步比李云迪大多了。如果按照广度来说,他们已经不用比了。 希望李云迪能够专注于肖邦李斯特。
去年前年听了王羽佳张昊辰,他们两个毕竟小,如果按照同样年龄比较的话, 新一代潜力更大。。。王羽佳很自然,技巧上估计无人能及。张昊辰是个天才。。。可惜前两天的演出我没去看。。。
网友聂钰对[朗朗和李云迪]李云迪和郎朗钢琴水平到底孰高孰低?给出的答复:
郎朗技术更全面,还有我认为郎朗在对感情要求丰富的作品中表现的非常好,初具大师风范,例如他演奏的贝多芬的悲怆奏鸣曲。在演奏的领域上也比较进取,近些年不断拓宽自己的演奏路线。李云迪拿到肖邦金奖之后,技术一直没什么进步,到现在还一直在谈肖邦,一直如此,对演奏生涯是很不利的。郎朗确实近些年在商业上表现的过于积极了,但这并不能否定他的演奏技巧。
网友包尔对[朗朗和李云迪]李云迪和郎朗钢琴水平到底孰高孰低?给出的答复:
看华尔街日报的一篇评论,节选 http://www.61k.comgroup/topic/4996530/
相反,李云迪关注对音乐作品内在精神的深入探求,而这正是唱片公司和音乐会赞助商所惧怕并鼓噪着要湮没的。李云迪以诠释浪漫派作曲家萧邦(Chopin)和李斯特(Liszt)的作品见长,他的演奏极富诗意。这从他为Deutsche Grammophon录制的倍受赞誉的唱片,还有他最近于10月11日在卡内基音乐厅(Carnegie Hall)的演出,都可见一斑。当晚,李云迪演奏了萧邦的《降E大调夜曲》(Nocturne in E-flat Major, Opus 9, No. 2)和《马祖卡舞曲》(Four Mazurkas, Opus 33)。在他的手下,琴键流淌的音符扣人心弦,使人联想到一个温馨和令人留恋的舞蹈世界。这种演奏所表达的情感,是郎朗那种技艺粗糙而装腔作势的钢琴家所不可企及的。难怪目光敏锐的纽约乐评家哈里斯·郭德史密斯(Harris Goldsmith)也对李云迪赞不绝口,称他的演奏表现出“贵族式的高雅”和“精湛的艺术造诣”,堪称“多年来甚至几十年来浮现的最伟大钢琴天才”。李云迪上个月在卡内基音乐厅原本打算演奏莫札特(Mozart)和贝多芬(Beethoven)的作品,以展示他对音乐本身和作曲家个性的内在诠释。然而,他却演奏了由李斯特改编自舒曼Widmung这一首歌的浮华乐曲以及中国民谣--后者可谓郎朗的“老几样”。李云迪演出的最长曲目--莫杰斯特·穆索尔斯基(Mussorgsky)的巨作钢琴套曲《图画展览会》(Pictures at an Exhibition) --也被人们过分强调和夸大了,似乎如果没有外力将穆索尔斯基的陈腐乐曲强加在他身上的话,李云迪会更喜欢演奏舒曼或者海顿(Haydn)那些他所熟悉的作品。
大家看也能看得出来,扭捏作态出来的感情,不是理解音乐的状态。当然两人都有很长很长的路要走,再加上严肃音乐的市场基本上越来越窄,后面的故事肯定会更好看。
——————————————
吼吼~~~
就知道这个帖子会打起来的……耶~~
网友赵飞对[朗朗和李云迪]李云迪和郎朗钢琴水平到底孰高孰低?给出的答复:
他们二人的比较是老生常谈了,李云迪成名后明显不勤奋了,练琴时间不够,但他在肖邦,李斯特作品的诠释上的确有独到之处,别的作品就不敢恭维,去年在国家大剧院弹贝多芬第一钢琴协奏曲,从头错到尾,让乐队无所适从。郎朗呢,拿过埃特林根第一,小柴比赛第一,不过都是青少年比赛,和李云迪的肖邦第一不是一个数量级的,他14岁去美国后就没参加过比赛,是靠演出成名的,郎朗的优势在于勤奋,曲目量大,随时能应付高水平的演出,但他广为人知的动作和表情已经沦为笑话了,而且郎朗社会活动过多,尤其组织了一些用名换钱的活动让他大大失分。其实华人钢琴家中的后起之秀还有值得我们关注的,比如张昊辰,2010年克莱本第一,去年在以色列爱乐建团75周年系列音乐会上弹贝多芬皇帝协奏曲,一战成名。
网友匿名用户对[朗朗和李云迪]李云迪和郎朗钢琴水平到底孰高孰低?给出的答复:
李大哥现在协奏曲基本演一次疵一次,根本不是一个level的啦。。可以不用再比啦
郎桑现在技术音乐都在巅峰,世界前三妥妥的。。
P.S 作为乐队队员(音乐节,各种团)与他们合作过不止一次。。嗯嗯
网友荣隽对[朗朗和李云迪]李云迪和郎朗钢琴水平到底孰高孰低?给出的答复:
看了一下,当年那些说郎朗商业化的,现在再看看李云迪。。。。李云迪简直就是像娱乐明星发展了。郎朗和李云迪的差距就在,2014跨年演奏会的时候,李云迪拉着田亮的女儿一起弹小星星,而郎朗却在柏林为默克尔和德国人做元旦表演。谁高谁低,立可见。
网友蒙面大侠对[朗朗和李云迪]李云迪和郎朗钢琴水平到底孰高孰低?给出的答复:
个人觉得听别人再多建议,不如自己去感受和聆听,以下放三段视频,分别是朗朗、李云迪和基辛演奏的钢琴曲 《钟》,大家不妨一听。
视觉有时候会带来对情绪的影响,我们只专注听,也许会更存粹一些,我很赞同@于霆 的观点,能够打动你心灵的演奏就是好的,又何必在意谁秒杀谁。
网友呆非呆对[朗朗和李云迪]李云迪和郎朗钢琴水平到底孰高孰低?给出的答复:
泻药
这个问题看到很久了,也一直在思索。
我觉得比较是没有意义的,两人各有所长也各有缺点。就好比你把霍洛维茨和鲁宾斯坦拿出来比较,或是肯普夫和布伦德尔。每位钢琴家都有自身特点,很难通过各项指标来硬性、理性比较。虽然郎朗和李云迪的艺术造诣没有上述几位大师高,但是道理都是一样的。
两人的技巧都达到一定水准,但是性格和自身技术特点以及对于音乐的理解造就了两人的不同风格。比如李云迪早年的肖邦弹的真是精妙无比,这与他敏感而略带阴柔的性格特质是分不开的,相反弹贝多芬或者普罗科菲耶夫就不占优势。而郎朗身上更多可以看到激情和大气,这样诠释舒伯特小品和肖邦等也很不占优势。郎朗在国内的演奏会曲目常常处理的不够细致、到位,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他曲目量的不断扩充,这也是进步。而李云迪早年的音乐处理真的是非常棒,但是近年来曲目不见扩充,技术不如以往,很明显也能看到他的退步。
自两人成名后,一个是拼命商演,一个是各种游乐,反正都没有潜心于艺术,对于音乐都很不负责任,没有做到“名符其实”。当然这与他们的成长环境、受到的教育和社会环境不无关系,但是这样想要进步或者是要真正成为大师就很困难了。
总而言之,对于这俩人,选其诠释得好的作品来听就得了,音乐这种东西,重在感受,您爱谁谁,没必要比较。都不喜欢也可出门左转张昊辰、陈萨或是王羽佳。
网友蒙面大侠对[朗朗和李云迪]李云迪和郎朗钢琴水平到底孰高孰低?给出的答复:
不敢比较,只谈谈我所知道的李云迪和他的音乐
人们所追求的风格,只是泄露自身痕迹的一个瑕疵。这句话放在音乐演奏家的身上,在适合不过了。演奏家们一方面不能忽略作曲家的原意,另一方要理解作曲家的原意又必然会沾染上自己的痕迹,于是就有了风格。
所有伟大的东西都处在一种“未完成"的状态,音乐既是如此,不同演奏家的演奏,相同演奏家在不同场合中的演奏,都是一种“完成”和“未完成”的交织。而他们的风格,如果和作曲家的意图一致,则诠释的深刻,如果不一致,则流于表面。所以,每位演奏家都会有自己最擅长的风格,而大众又要求演奏家能演奏广泛的曲目,这样,要么像古尔德一样,把精力主要投在巴赫的作品上(他很鄙视柴可夫斯基谄媚的旋律),要么,则要求自己演奏不同风格的乐曲。一般的演奏家都会选择第二种途径上,因为如果自己不能够演奏广泛的曲目,有没有牛逼到把某一位作曲家演奏到巅峰(古尔德的巴赫,内田光子的莫扎特),则会被斥为“没有能力”,“技巧不够”,“不能理解乐曲”……
李云迪当不会傻到一辈子只弹肖邦,前有已被奉为圭臬鲁宾斯坦,波利尼(而且这两位又不止演奏肖邦,尤其是波利尼,现代派的《普罗科菲耶夫第七钢琴奏鸣曲》,《彼得鲁什卡》那是殿堂级的录音),同时代的“十项全能”郎朗同学,又凶残的想要弹遍天下钢琴曲(出过一张《肖邦》,《维也纳独奏》返场曲就是三首肖邦),当年和李云迪同一届肖邦钢琴比赛的陈萨(第四&最佳波罗乃兹)也大有录肖邦全集之势。
李云迪现在也开始扩充曲目了。不过先让我们谈一谈李云迪的肖邦到底怎么样。
肖赛主席安德列·雅辛斯基说“在上世纪初他(肖邦)的意图曾多少被一些大师干预式的有所夸张的诠释。”的确,听过上世纪大师们的诠释,再听李云迪的,总是感觉有点波澜不惊,这有时候甚至被贬损为“一个心不在焉的钢琴家在干一份全然让他提不起兴趣的工作”。若是先听李云迪的肖邦,再去听其科尔托一派的肖邦,则感觉有些刻意。向来有一大部分钢琴家刻意放缓速度来贯彻自以为是的浪漫,然而这却严重影响了乐曲的流动性,刻意的强弱变化在肖邦这里都显得有些机械。而李云迪之于肖邦,则是我上文所说的“与作曲家一致的风格”。李云迪的演奏,有一种疏离与宁静,透着一股病态的高贵与自恋,他的气场不像郎朗那么有侵略性,那么激情。这和肖邦的气质贴合得很完美,所以李云迪的《夜曲》,确实是我的最爱。然而,不能否认的是,过度的感性,莫名其妙的忧郁,以及阴柔的感情,只是一种诠释肖邦的方式,但我认为这可能是最贴近肖邦本身的诠释。
至此,我认为,李云迪的肖邦确实好,或者仅仅是我喜欢。
然而,肖邦的气质却成了演奏古典主义,或者有英雄气概作品的掣肘。
肖邦也有提名为“英雄”的作品——《英雄波兰舞曲》,可是对比贝多芬的英雄气质,肖邦的英雄可能只限于穿着华丽的宫廷仪仗军,或者英雄出征前的盛大筵席,而贝多芬的英雄,则是炮火中奋战的英雄,两者的气魄还是不一样的。所以,在听李云迪新专辑《贝多芬三首奏鸣曲》的时候,古典主义的规整(虽然贝多芬已经指向浪漫主义时代,但是他还是古典乐派)好像一件过紧的衣服穿在李云迪身上,贝多芬的乐谱上写满了符号,渐强渐弱一大堆,而肖邦则节奏比较自由。《悲怆》本来就不难,第一乐章李云迪弹的还是比较流畅的,但是好像有种想表达什么却又说不出来的感觉(如果加上一些华丽的修饰音估计会比较好),第三乐章我听起来有些惶恐,铺垫后准备爆发的地方弱了,莫名其妙的又欢快起来。这种具体的就不多说了,会影响没有听过的人的自主判断。
李云迪的技巧没有太大问题,毕竟能把李斯特的《钟》弹得行云流水已经十分难得(刘大哥说《钟》恐怕不能算技术好的佐证。录音制作要考虑吧,据说他现场比录音室差很多。 说得对。)换一个佐证,02年李云迪和小泽征尔,柏林爱乐现场录制的《普二》,技巧性很强以至于这首协奏曲没有多少有价值的录音,小泽征尔的评价也很高:“他的手指无所不能,诗意和技巧通常难以兼备,但它两者都有。”插一句,李云迪的现场确实不怎么样,没有代入感,而且会有错音。不过如果他真正认真准备,并且要制作唱片发售的话,还是不错的,比如2010年的北京独奏音乐会(又全是肖邦)。
对于李云迪扩充新曲目的决心,我们还是应该加以肯定,传说中李云迪1999年中国国际钢琴比赛决赛演奏勃拉姆斯的《第二钢协》,一位外国评委这样说:“他弹得再好也不可能得第一名,很简单,世界上不会有谁相信一个十几岁的孩子能弹好勃拉姆斯。可是现在三十多了怎么不弹?郎朗同学以一次《柴一钢协》的代演一举成名,他也有个段子说他曾经背谱给别的音乐家们弹奏两年多未弹的《哥德堡变奏曲》,结果把大家都惊呆了,我其实特别期待能听到,但是还是没有(据大神说是有的,不过只有两段,不咋地)。他也是比较适合演奏俄罗斯乐派的作品,但是俄罗斯乐派的粗犷自由把郎朗带的有点野,看他演奏时就像在看话剧,郎朗也在改,如今更是把精力更多地放在德奥系的音乐中,他演奏的《热情》(维也纳独奏音乐会)则要好很多,至少激情是真的,顺便批评一下他一起演奏的《贝多芬第三刚钢琴鸣曲》,贝多芬早期的奏鸣曲还是古典主义占主导,这首更是题献给海顿的,用类似演奏海顿和莫扎特钢琴奏鸣曲的处理比较好。
写累了,不想写了。贝多芬的32首钢琴奏鸣曲,巴赫的平均律,分别被誉为钢琴的《新约》和《旧约》(我不太喜欢这样的称呼),没有演奏过贝多芬,就称不上钢琴家,而没有演奏过巴赫,则不能算是最顶尖的钢琴家。如今,郎朗李云迪都已经演奏过贝多芬,现在,就看他们怎样诠释巴赫了,不过估计要等到他们五六十岁了。不过也不排除他们像傅聪一样,永远完美的规避巴赫。
补一句,忧郁的激情是最空虚的感情,无语也可以怨东风,而逻辑性不强的煽动则最有激情,所以对郎朗李云迪“不深刻”的批评也源自于此。不过他们到底深不深刻,还是希望大家自己去评判。
Attention!
我不是一个专业的乐评人(如果我不承认,也总会有人帮我指出这一点的),我也庆幸我如此的不专业以至于我说的话大多数人都能听懂,如果不是具有建设性的批评意见,我不会接受。
网友Zhiyun Wang对[朗朗和李云迪]李云迪和郎朗钢琴水平到底孰高孰低?给出的答复:
不用看就知道会出现这样的乐迷:
李云迪演奏的肖邦怎么怎么样,李斯特怎么怎么样……(评价李云迪是用耳朵听的)
朗朗演奏时动作怎么怎么样,表情怎么样怎么样……(评价朗朗是用眼睛“听”的)
朗李二人水平孰高孰低,目前而言还是个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问题,但是“用眼睛评价音乐家”的乐迷实在是把我恶心到了!
网友赵嘉琪对[朗朗和李云迪]李云迪和郎朗钢琴水平到底孰高孰低?给出的答复:
说实话...这两位和李赫特、肯普夫、霍洛瑞兹、齐穆尔曼等人相比...差远了...不提死人,现在还活着的,像是波利尼、阿什卡纳齐、基辛等等,水平远比这两人高...关注于外表、名气、炫技,关注于如何拉拢注意力,而不是音乐本身,是不可能走到最顶尖的水准的,只会自取其辱。不过楼主的问题是这两个人比较...那么单就这二人而言,可能李云迪的水平更高。以李斯特的《钟》,这样极其挑战技术水准的曲子为例,李云迪的演奏可能相对更好。朗朗的演奏不仅速度过慢,似乎刮键刮的也不咋地...而且关于与表情和肢体语言过多,以至于曲子本身的律动与情绪处理被忽略。但总而言之。。。这俩人真的都不是特别牛...
网友蒙面大侠对[朗朗和李云迪]李云迪和郎朗钢琴水平到底孰高孰低?给出的答复:
好吧,大家又都打起来了。
1、音乐是要达到一定专业水准的
这一点上两个人都达到了国际级别钢琴家的的水准,技术和艺术表达都过了及格线。
李云迪的手太小加上身体不好力量不足以及后期疏于训练,技术在08年以后真心不行了,但08年以前的他真心甩开朗朗几条街。而且肖邦金奖代表什么稍微了解一点古典音乐圈的就应该明白了,08年以前的李云迪技术和艺术表达都是国际一流水准。那时的李云迪弹的肖邦是我听过最好的。而且感觉不可以更好了。
朗朗胜在对曲目极其了解和手大技术好,但是真的只是技术层面的,对于很多曲目的艺术氛围把握的太糟糕,这一点他远输于其他国际级别钢琴家。而且感觉他可能演奏会和商业活动太多,根本没有时间去钻研这些。从某个角度来说朗朗是代表流行的,很多人会喜欢他的表达方式,但这种流行缺乏必要的深度广度,不知道百年之后人们会因为哪首曲子想起朗朗。即使他弹的浪漫派作品真的毫无意境,但他的拉二也确实是国际一流。
2、艺术欣赏是很个人的
其实古典乐演奏的欣赏空间已经很小了,对于演奏家来说能够很好的诠释作曲家的意境又能有自己的特色是一件极其困难的事。
就我个人而言,更喜欢李云迪吧,在我看来一个演奏家了解曲目的创作背景以及作曲家的人格是最基本的功课,在这门功课上,李云迪100分可以拿90分,即使技术和熟练度一般,很多时候我还是觉得可以原谅的。虽然李云迪的节奏感太差,但他的钢琴音色真心不错,也能让我立即喜欢他的版本。
网友李如春博士对[朗朗和李云迪]李云迪和郎朗钢琴水平到底孰高孰低?给出的答复:
自古文无第一、武无第二。水平要看从什么视角考量,只比速度或者准确性或许可行,但比演奏的艺术性或者说水平很难分高下,结论是没有高低,存在不同。
网友赵勋对[朗朗和李云迪]李云迪和郎朗钢琴水平到底孰高孰低?给出的答复:
个人不懂“钢琴水平”在大师级别演奏者中如何定义,因为我还没达到那个境界,就像一个武功平平的人看“降龙十八掌”和“六脉神剑”也比不出高低一样。只有内功深厚如虚竹者,才能在鸠摩智表演少林七十二绝技时,看出他里面用的其实不过是一种小无相功。
但是看了好多人说(其他问题中也存在,不一一链接了),“朗朗技术好,但缺少意境,但他的拉二是世界一流的”。我实在跟不上这样的逻辑:是拉二没有意境?还是朗朗只在弹拉二的时候有意境?还是各位人为的因为拉二的技术难度而降低了演奏者对意境的要求?
网友孙丹对[朗朗和李云迪]李云迪和郎朗钢琴水平到底孰高孰低?给出的答复:
李云迪现在俨然就是炒作腐女话题 正常人都喜欢郎朗
网友Tassandar对[朗朗和李云迪]李云迪和郎朗钢琴水平到底孰高孰低?给出的答复:
我被李云迪的肖邦感动。
我被朗朗的表演吓到。
网友Spencer对[朗朗和李云迪]李云迪和郎朗钢琴水平到底孰高孰低?给出的答复:
看了这么多回答感觉大家的解答大多走偏,只少艺术性很低。
题目的问的是钢琴水平,而不是钢琴技巧。技巧是可以锻炼出来的玩意儿,水平更多的是对于音乐的理解力,诠释曲目的能力。
我个人觉得在这两人之间,毫无疑问李云迪更胜一筹。
很多人就会说了,难道钢琴家不需要熟练的演奏技巧吗?当然需要,而且我同意1楼那位的看法,08年后李云迪因为疏于练习,经常出现一些指法错误等;相比较大量练习,熟练程度和曲目量巨大朗朗来收,后者几乎很少出错。
但我仍然认为在钢琴水平,甚至艺术造诣上,我承认李云迪是一个钢琴家,而朗朗是一个熟练的钢琴演奏者。
为什么呢?
因为钢琴是艺术,这是她最本质的属性。艺术是很微妙,依靠悟性和灵敏的触觉。这个灵敏不是你视唱练耳能够准确的分辨出哪个音错了这种纯技术的东西,是发自内心的体味。
打个比方吧,你练体操,假如是鞍马吧,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十几年下来,你能够准确掌握每一个技术难点,你可以随随便便来一个正交叉转体90度经单环起倒立落下成骑撑,搞一个漂亮的李宁交叉,评委根据你的腿的角度,各个量化的指标,给出一个绝对高分。
这是技术。但这只是技术。你可以向我们中国体操队一样,通过一整套科学而严酷的训练方法,流水线版的生产出一系列冠军。同样,你也可以通过一整套科学而严酷的训练方法,流水线般的生产出钢琴冠军,但我不承认他是艺术家,更多情况下,他是熟练工罢了。哦也,我说的就是朗朗。
这样捧出来的人,大多不是用来专心搞艺术的,他本来就不是音乐家,所以接各种演出啊,广告啊,甚至在万人体育场弹钢琴(这点我之后会吐槽)。
我听过朗朗的一场演出,弹得是柴一协奏曲。当时听就觉得“这人火气怎么这么大”,感觉很干,不是能够抚慰内心触及灵魂的钢琴演奏,但是技术真是没话说,没听当任何错误,非常娴熟。当然咯,弹完掌声雷动,周围的家长开始教育孩子balabalabala...
你知道那种感觉吗?他的曲子是好听的,但没有内涵,没有理解,他就是照着谱子顺利的把她谈下来,附带他觉得钢琴大师应该用的夸张的动作。给人的感觉是这个认真的每天每天都有很认真地练琴,但他一坐下去就开始练,偶尔停下来钻研一下这块的技术难点,然后继续。
这中间是少了什么的。后果过就是,你听他的钢琴,闭上眼睛,什么都看不到,你只能听到悦耳的琴声,那有什么意思。
“这就是苦练的后果,是一种体操或者竞技意义上的苦练,缺少音乐性和钢琴性。”欧阳江河先生说。
我还看到过欧阳先生一段对朗朗的评述,他说
“他是摇滚意义上的钢琴家,就像现在哲学理论界最火的齐泽克,我们需要齐泽克普及哲学,也需要朗朗在体育场演奏钢琴。只是,你觉得钢琴能在体育场弹吗?钢琴和耳朵之间能隔着扩大的高音喇叭吗?
你要知道,钢琴中有非常细腻的,非常小的,像钨丝一样非常小,非常微弱的东西,只有在向大海一样黑暗的安静里,才能听到。”
李云迪就不说了,不管怎样,他对钢琴是有理解的,就冲这一点他就赢了。
当然我也想提醒他一下,平时多练点琴吧孩子。
三 : 郎朗和李云迪
朗朗与李云迪究竟谁更强一点,这个话题早就被那些爱好钢琴的人百度爆了。(www.61k.com]其实朗朗和李云迪是完全不同的,从演绎风格到个人性格都截然不同,请跟随康网小编来听听华尔街日报对李云迪与朗朗的报道 。
华尔街日报对李云迪与朗朗的报道
RT:下面是一篇关于两人的评论与朗朗的采访
李云迪遭解约的背后
今年11月12日,英国音乐评论家诺曼·莱布雷希特(Norman Lebrecht)透露,著名钢琴家李云迪(Yundi Li)已被他所在的唱片公司Deutsche Grammophon解约。对于音乐爱好者来说, 这个消息着实是一种悲哀。李云迪1982年出生于中国重庆市,相对于同样签约在Deutsche Grammophon门下的另一位中国钢琴家郎朗(Lang Lang)那种取悦大众、但却极为平庸粗糙、毫无艺术感可言的风格,李云迪的演奏一直都在维系一块宝贵的净土。
很明显,郎朗的事业如今可谓蒸蒸日上,在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的出现,更让他家喻户晓。穿着(美国钢琴家)Liberace那种式样的服装,郎朗在开幕式上演奏了一曲民谣,虽然艺术上浅薄鄙俗,但技巧还算娴熟。不过,在我看来,郎朗出版的自传《千里之行:我的故事》(Journey of a Thousand Miles: My Story)却是一场灾难。在自传中,这位艺术家表达了从小力争“第一名”的历程,然而他可能没有意识到的是,“第一名”只在体育竞技场上或者极权政府里才有意义。郎朗的父亲是一位军人,正是他逼迫郎朗无休无止的练习钢琴。有一次郎朗练琴迟到,还被父亲下令“要么跳楼、要么喝药”自杀。
在这本自传中,生活和艺术被描绘成由憎恨和自我驱动的权力争斗。郎朗憎恨他所有的钢琴老师,直到他获得费城科蒂斯音乐学院(Curtis Institute)的奖学金,师从钢琴大师加里·格拉夫曼(Gary Graffman)。但是,郎朗在自传中没有提到的是,格拉夫曼曾语带讥讽地表示,如果舒曼(Schumann)听到郎朗对他的音乐的诠释,他可能会突发心脏病,尽管“可能不至于致命”。
相反,李云迪关注对音乐作品内在精神的深入探求,而这正是唱片公司和音乐会赞助商所惧怕并鼓噪着要湮没的。李云迪以诠释浪漫派作曲家萧邦(Chopin)和李斯特(Liszt)的作品见长,他的演奏极富诗意。这从他为Deutsche Grammophon录制的倍受赞誉的唱片,还有他最近于10月11日在卡内基音乐厅(Carnegie Hall)的演出,都可见一斑。当晚,李云迪演奏了萧邦的《降E大调夜曲》(Nocturne in E-flat Major, Opus 9, No. 2)和《马祖卡舞曲》(Four Mazurkas, Opus 33)。在他的手下,琴键流淌的音符扣人心弦,使人联想到一个温馨和令人留恋的舞蹈世界。这种演奏所表达的情感,是郎朗那种技艺粗糙而装腔作势的钢琴家所不可企及的。难怪目光敏锐的纽约乐评家哈里斯·郭德史密斯(Harris Goldsmith)也对李云迪赞不绝口,称他的演奏表现出“贵族式的高雅”和“精湛的艺术造诣”,堪称“多年来甚至几十年来浮现的最伟大钢琴天才”。李云迪上个月在卡内基音乐厅原本打算演奏莫札特(Mozart)和贝多芬(Beethoven)的作品,以展示他对音乐本身和作曲家个性的内在诠释。然而,他却演奏了由李斯特改编自舒曼Widmung这一首歌的浮华乐曲以及中国民谣--后者可谓郎朗的“老几样”。李云迪演出的最长曲目--莫杰斯特·穆索尔斯基(Mussorgsky)的巨作钢琴套曲《图画展览会》(Pictures at an Exhibition) --也被人们过分强调和夸大了,似乎如果没有外力将穆索尔斯基的陈腐乐曲强加在他身上的话,李云迪会更喜欢演奏舒曼或者海顿(Haydn)那些他所熟悉的作品。
不管他的前东家是否对此次演出节目的改变负有责任,Deutsche Grammophon显然在李云迪的市场行销方面遇到了麻烦。几年前,我在其纽约经纪人办公室采访过李云迪。那时候,他举止笨拙,身形瘦削,乱蓬蓬的头发上压着一顶棒球帽,他看上去就是原来的他 -- 一个土里土气的中国青年。后来,我惊讶地发现,Deutsche Grammophon很快把李云迪包装得面目全非。在他精湛演奏的萧邦和李斯特乐曲的唱片上,李云迪化着浓妆,摆着自我陶醉的姿势,还有一个强加给他的不男不女的造型。这种市场行销的错误恐怕会毁掉整个新一代亚洲和亚裔钢琴家。
这些新生代钢琴家包括出生在中国旅居纽约的Di Wu。Wu是一位敏捷的年轻女性,她那热情、有力、真挚的演奏应该很快会为她带来唱片合约,希望她将来签约的唱片公司不会试图把她包装成一个惹人爱怜、浓妆艳抹的玩偶。1987年出生于北京的王羽佳也是一位才华横溢的钢琴家,她刚刚与Deutsche Grammophon签约,虽然她的加盟还未正式宣布。Universal Music Classical的公关总监芮贝卡·大卫斯(Rebecca Davis)表示,王羽佳的首张唱片将于5月份发行。即便是对于年纪更小的天才, 例如神童钢琴演奏家、作曲家陶康雷和龚鹏鹏,唱片公司也应该推出更加成熟的市场策略,以免重蹈李云迪的覆辙。陶康雷出生在美国伊利诺伊州厄本那,而龚鹏鹏来自中国。这两位少年钢琴家目前均在朱丽娅音乐学院(Juilliard)预科班就读,他们的演奏要比多数成人钢琴家更加娴熟。
现在的问题是,难道古典音乐市场已经萎缩到只容一个郎朗或者一个李云迪生存的地步了吗?精湛的艺术能否和当前备受追捧的浮华、空洞表演共存?在好莱坞明星钢琴家何塞·伊图尔维(Jos口 Iturbi)(1895-1980)风靡的年代,观众仍然对鲁道夫·塞尔金(Rudolf Serkin)和莫伊塞维契 (Benno Moiseiwitsch)这些大师们严肃、 实无华的表演趋之若鹜,而且永远都不会把他们和流行音乐的演奏者混为一谈。
Deutsche Grammophon解约李云迪只是众多类似个案之一,它们传递出的讯息就是有音乐造诣不等于能签到唱片合约。大约10年前,Sony Classical与艺术造诣堪称炉火纯青的台湾小提琴家林昭亮(Cho-Liang Lin 1960- )解约。据林昭亮本人表示,··解约的原因是他不愿意或者不能录制让大提琴家马友友(Yo-Yo Ma)在流行音乐排行榜上居高不下的那种“跨界”的准流行音乐。也是在那个时候,我记得曾问过钢琴家梅里·佩拉希亚(Murray Perahia),他是否很快会随小甜甜(Britney Spears)一起出现在舒伯特(Schubert)声乐套曲《冬之旅》(Die Winterreise)的唱片封面上。佩拉希亚大笑着回答说,“如果我真那么做的话,我的孩子们肯定会喜欢得不得了。”对于全世界的钢琴爱好者来说,幸运的是,他们还有很多如日中天的钢琴大师,如梅里·佩拉希亚、理查·古德(Richard Goode)、安德拉斯·希夫(Andras Schiff)和彼得·塞尔金(Peter Serkin)等,他们尚未被唱片公司马戏团式的叫卖所腐化。我们只能希望,他们以及年轻的钢琴天才们能够得到更好的呵护,而不是象李云迪这样被选用、然后又很快被抛弃。
琴声“郎朗”
直立的发型、大胆的衣着以及华丽的表演,现年25岁的钢琴家郎朗有时候看上去不像一位古典音乐家,倒更像一位摇滚明星。自10年前首次亮相国际古典音乐舞台后,出生于中国的郎朗已经成为了跨界音乐明星。他是流派音乐中最受追捧的年轻艺术家之一,他甚至还与阿迪达斯(Adidas)就一个项目进行着合作。他的时间表更是满满当当:下月将在美国进行巡回演出,他的自传《千里之行:我的故事》(Journey of a Thousand Miles: My Story)也将于7月面市,此外他还将在8月的北京夏季奥运会上亮相。最近,他刚推出了新唱片《郎朗的魔力》(The Magic of Lang Lang)。近日他在洛杉矶接受了《华尔街日报》(Wall Street Journal)记者的采访。
《华尔街日报》(以下简称WSJ):一些人批评你技术不足、爱摆花架子。
郎朗:我知道我有很多不足。对于音乐家来说,最重要的就是技术;但技术也是为音乐服务的。从表演方面来说,如果你有个人风格,就应该保持,不论它是像戏剧那样跌荡起伏或是如诗歌般纾缓,那就是你自己。我想我不会改变这一点的。
WSJ:有哪些演奏家是你所钦佩的?
郎朗:弗拉基米尔•霍洛维茨(Vladimir Horowitz)和玛尔塔•阿格丽希(Martha Argerich)。我非常幸运,曾师从格拉夫曼(Gary Graffman),他是霍洛维茨的学生。我从他那里学到了不少很棒的俄罗斯音乐传统,学习了拉赫曼尼诺夫第三钢琴协奏曲(Rachmaninoff Third)以及第二协奏曲、斯克里亚宾(Scriabin)、普罗科菲耶夫(Prokofiev)以及肖斯塔科维奇(Shostakovich)。他还让我明白,我可以拥有自己的风格。阿格丽希:她的萧邦太棒了。在我看来阿格丽希拥有如此独特的个性,她总能让音乐充满乐趣、与众不同、而且充满新意。我喜欢这样的钢琴家:你一听,就知道谁在弹。
WSJ:在格莱美颁奖礼上,你演奏了格士温(Gershwin)的《蓝色狂想曲》 (Rhapsody in Blue)。你喜欢美国音乐吗?
郎朗:我喜爱格士温的作品。格士温是一位非常严肃的音乐家。我也喜欢科普兰(Copland)。我还听过很多艾灵顿(Duke Ellington)的作品。我真的很喜欢美国音乐。它采用了(与古典音乐)不同的表达方式,更加自然流畅。你可以有更多的节奏变化,演奏更加自由。而且乐曲通常也比较简单,没那么复杂。
WSJ:在新唱片中,你和歌手安德烈•波切利(Andrea Bocelli)合录了一个曲子。你还考虑与其他歌手进行合作、为他们伴奏吗?
郎朗:昨天我和芭芭拉•史翠珊(Barbra Streisand)见面。我想和她合作一次。我也特别喜欢诺拉•琼斯(Norah Jones)和艾莉西亚•凯斯(Alicia Keys)这样的歌手。我刚与普拉西多•多明戈(Placido Domingo)录制了歌曲,我们的唱片将在5月登陆美国。此后,我将和塞西丽亚•巴托莉(Cecilia Bartoli)进行合作。在我看来,她是全球最能给人带来灵感的女歌手。
WSJ:你在音乐会上演奏了一些20世纪的音乐。在20世纪的作曲家中,你最喜欢谁?
郎朗:最喜欢巴托克(Bartok)。我也喜欢德彪西(Debussy)、拉赫曼尼诺夫(Rachmaninoff)及拉威尔(Ravel)。当然还有温士格。李格提(Ligeti)我也喜欢,他的一些作品很酷,非常精致。还有梅西昂(Messiaen)。他写了一些真正美妙的作品。
WSJ:有没有中国作曲家有意为你谱曲?
郎朗:谭盾正在为我写一个钢琴协奏曲。今年4月,我们将在林肯中心(Lincoln Center)进行全球首演。
WSJ:说说新唱片吧。你从李斯特(Liszt)、拉赫曼尼诺夫一直弹到莫扎特、海顿(Haydn)。
郎朗:我想在这张唱片中为年轻一代做些事情,比如我演奏了莫扎特C大调奏鸣曲(Piano Sonata in C Major)。我认为在我所演奏的所有作曲家的作品中,莫扎特是最细致、最优雅的一位作曲家。他的个性令人难以置信。他可以在两小节中展现五种或六种不同的个性。就如同他的歌剧,他以一种非常微妙的方式展示了极具戏剧性的一面。但这并不容易把握,你需要非常仔细地聆听。
拓展阅读:李云迪的传记作品
传记作品新浪漫主义
传记作品封面(3张)李云迪自传式纪录片《新浪漫主义(The Young Romantic: A portrait of Yundi)》由加拿大导演Barbara Willis Sweete执导,投资200万美元,耗时三年制作,于2008年正式公映,并面向全球推出DVD。
摄制组拍下了李云迪在德国、日本、加拿大、美国以及中国各地演出、在大师班进修的实况,还记录了他与小泽征尔、柏林爱乐乐团合作录音的过程,也包括一些他的私人生活片断。纪录片时长88分钟。并附录李云迪参加拉罗克·昂迪荣国际钢琴音乐节的演奏实况。[15]
中国钢琴神话
《中国钢琴神话李云迪》于2007年底出版,书中纪录了许多过去从未披露的材料和图片,从音乐和励志的角度阐述了一个成功者的成长环境和个人之间的关系,这里没有急功近利的拔苗助长行为,有的只是正确的人生设计和打破定论的胆识。
本文标题:李云迪和郎朗-郎朗和李云迪有什么不同?61阅读| 精彩专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苏ICP备130363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