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阅读

子不语怪力乱神-子不语:怪力乱神

发布时间:2018-01-24 所属栏目:大笑话

一 : 子不语:怪力乱神

子不语:怪力乱神

子不语:怪力乱神的参考答案

《论语·述而篇第七》

【原文】

7·21 子不语怪、力、乱、神.

【译文】

孔子不谈论怪异、暴力、变乱、鬼神.

这句话传统的解释大多是:孔子不谈论怪异、勇力、悖乱、鬼神之事.并结合(敬鬼神而远之)推导出孔子不信鬼神之事--即孔子是无神论者.理由如下:

传统的解释认为,此处“不语”带有对“怪力乱神”不以为然乃至否定的意思.朱子《论语集注》曰:怪异、勇力、悖乱之事,非理之正,固圣人所不语.鬼神,造化之迹,虽非不正,然非穷理之至,有未易明者,故亦不轻以语人也.谢氏曰:“圣人语常而不语怪,语德而不语力,语治而不语乱,语人而不语神.

传统的解释自认为是与孔子的一贯主张是一致的.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曰:‘敢问死.’曰:‘未知生,焉知死?’”(《论语先进》)“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雍也》)等.这些例子说明儒家“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实用为教,不欲言鬼神”(鲁迅《中国小说史略》).梁漱溟认为“不以宗教为中心的中国文化端赖孔子而开之”

传统的解释认为,孔子固然也谈及“天”、“天命”,但所指或自然、或义理、或道德、或本体,并非以迷信的态度神而化之.当然,对于民众的鬼神信仰他也不反对,而是视之为一种教化民众的手段,一种可以令“百众以畏,万民以服”的“善巧方便”,所以在祭祀仪式上也应持虔诚恭敬态度.《礼记檀弓》曰:“惟祭祀之礼,主人自尽焉耳,岂知神之所飨.”郭沫若云:“他肯定祭祀是求的祭祀者的心理的满足,并不是认定被祭祀者的鬼神之真正的存在.”

李泽厚在《论语今读》中解释曰:怪异、鬼神,难以明白,无可谈也,故不谈.暴力、战乱非正常好事,不足谈也,也不谈.其中前者几乎确定了儒学基本面目,不谈论、不信任各种神秘奇迹、超越魔力等等非理性东西.

二 : 怎么理解“子不语怪力乱神”?


网友匿名用户[子不语怪力乱神]怎么理解“子不语怪力乱神”?给出的答复:
不语怪、力、乱、神。

《論語章句》:「怪異、勇力、悖亂之事,非理之正,固聖人所不語。鬼神、造化之跡,雖非不正,然非窮理之至,有未易明者,固亦不輕以語人也。謝氏曰:『聖人語而不語怪,語而不語力,語而不語亂,語而不語神。』」


我们来看看,这里的重心,不是怪、力、乱、神,而是常、德、治、人。所谓非理之正的部分,很容易理解,这个问题的争论,在于夫子为何不语「神」,是他不信么?我说不是的,之所以不语,并非夫子不懂不信,而是出于思想导向,不去谈论。


为什么说夫子很懂呢而且信神呢?


《說文》中儒这个字的意思是:「柔也。術士之偁。从人需聲。人朱切。」胡适之先生有名的《说儒》指出,儒最初是专门负责办理丧葬事务的神职人员。这个说法争论很多,但是颇具文化人类学的视野。暂且不论这个结论坚实可信与否,我倒是在《礼记》里看到过一个很有意思的片段:


曾子问曰:「葬引至于堩,日有食之,则有变乎?且不乎?」孔子曰:「昔者吾从老聃助葬于巷党,及堩,日有食之,老聃曰:『丘!止柩,就道右,止哭以听变。』既明反而后行。曰:『礼也。』反葬,而丘问之曰:『夫柩不可以反者也,日有食之,不知其已之迟数,则岂如行哉?』老聃曰:『诸侯朝天子,见日而行,逮日而舍奠;大夫使,见日而行,逮日而舍。夫柩不早出,不暮宿。见星而行者,唯罪人与奔父母之丧者乎!日有食之,安知其不见星也?且君子行礼,不以人之亲痁患。』吾闻诸老聃云。」


这段说的是,孔子以前曾经从老子做助葬的事情,这些事情都是极度熟悉的,而先秦那个年月,懂丧葬而不信神,是不可能的。比较重要的一个旁证,在马王堆出土的《易传·要》中,夫子自道:「吾与史巫,同涂而殊归也。

这一句话,其实也就是这个题目的答案咯:吾与史巫,同涂而殊归也。

为什么说是同涂(途)?

东周之际,百家勃兴。这个学术昌盛的时代,并不是无缘无故的,而是在长期积累的基础上,由量变产生的质变。这个积累,即有人以来,关于宗教的所有思想、知识的积累。所以,百家争鸣的发轫,即对宗教文化的总结,细考诸家学说,都能看得出脱胎于宗教的痕迹。说回儒家,姑不论其本源是什么,但儒家的思想,是本于宗教的:

我们都知道,儒家的核心,其实是一个「礼」字,夫子述而作,是希望由礼制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而「礼」的存在,无疑是脱胎于宗教的。翻开三礼,历历可见,很多制度礼节的由来,都由法天敬神、祭祀祖宗等事来,所以夫子定然是自觉地去通丧葬礼仪。

而,为何是殊归呢?

一者由神→礼,一者由礼→人。礼的存在是一个交叉点。往前走,巫史之流,反溯至殷商,即巫鬼文明,而一演变至于周,则渐变神权为人权也,这个交关,即周公倡礼。

礼,在当时,从事神祭祖等宗教事务上来,拥有合法性,而抽象出一套制度,则可以渐渐摆脱神治,而变成靠礼来治理天下。所谓上下各安其位,各司其职,这一套东西,各位想必了解得很了,上次在博物馆看春秋时期的诸国盟书,很多放在现在人眼中无疑是令人发笑的,但是更可见礼在当时是多么重要。

这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很大的变革。夫子倡礼,把礼教抬到了很高的位置。所以夫子内心里,常、德、治、人,是比怪、力、乱、神更加重要的。所以他的不语,是一种态度,也是一种实践,是诸子在宗教学术化、政治化后刻意去宗教化的例证。


以上。


网友夜小紫[子不语怪力乱神]怎么理解“子不语怪力乱神”?给出的答复: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网友曾瑞泥[子不语怪力乱神]怎么理解“子不语怪力乱神”?给出的答复:

三 : “子不语怪力乱神”的两种解释

《论语·述而》有云:“子不语怪力乱神。”
  “子不语怪力乱神”这一句,历来都断为“子不语怪、力、乱、神。”而译为“孔子不谈论怪异、勇力、叛乱和鬼神。”这似乎已成定论。

  但这个传统的解释与上下文不能连贯。因为《论语》一书,并非杂乱无章。《述而》一章,重在记述孔子学而不厌的治学精神。让我们来共同看看“子不语怪力乱神”出自的原文: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子不语,怪力乱神。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译文应是:叶公向子路问孔子的为人,子路没有回答出来。孔子知道后说:“你为什么不说:他的为人,是用功学习时便忘记吃饭,以至于快乐得忘记了忧愁,不知道衰老即将到来。”夫子又说:“其实,我并不是生来就有知识的人,而是爱好古代文化,勤奋敏捷去求取知识的人。”说到这里,夫子停止不说了,好像是生怕分心用力影响了凝神思考。过了一会儿,夫子才说:“如果一行人中只有三个人,那么,其中必定有一个人可以做我的老师。我选择他的长处加以学习,我看到他的缺点也是我也有的,就加以改正。”

  从原文的前后看,“子不语怪力乱神”七字,应该是“子不语,怪力乱神。”亦即“孔子不说话了,惟恐用力分散影响集中精神。”如此解释,文通字顺,语意连贯,符合孔子之为人,也颇符合其时的语境。

孔子的年代离现在太久远了,由于文字含义在历史上的变化,导致他老人家说的话言简意赅但又颇为费解。李敖先生也曾对论语中的两处传统解释提出过异议:

《论语·乡党第十》: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这句话里“不问马”的“不”字,李敖解释为“后”,也就是“先问人,后问马”。许多读者以为,李敖的解释是对的,因为孔夫子如果光问人而不问马,怎么能体现出“爱人爱物”的圣人胸襟来?不能“爱物”,孔夫子又怎么能称为圣人?因而,“不”字应该被解释成“后”字。

《论语•子罕》:“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松柏是长青的,不存在前凋还是后凋。因此李敖说,这个“后”字,正是“不”的意思。

孰是?孰非?欲获其正确的答案,恐怕只有去问孔子他老人家了。(刘继兴)

刘继兴博文点击排行:

最早预见毛泽东成为领袖的是谁

55.1万

毛泽东认为最能打仗的帝王是谁

40.3万

金庸不熟悉科技史闹出六大笑话

27.2万

诸葛亮自叹不如的三国牛人是谁?

25.5万

出现频率最高的十大外国典故

23.8万

毛泽东最敬重的国民党大才子

23.6万

唯一被国共都开除党籍的牛人

22.6万

最荒淫无耻的民国军阀是谁?

22万

毛泽东写给女性的六首诗词

18.1万

毛泽东眼中最厉害的帝王师是谁

18.5万

林彪早年是如何脱颖而出的?

17.6万

敢对毛泽东蒋介石多次直谏的人

16.4万

古代有多少“连中三元”的奇才?

14.2万

美色当前的两将军

14.3万

毛泽东为何最推崇屈原?

14.1万

揭秘毛泽东最高领导地位确立

14.1万

史上打仗最厉害的竟是文弱书生

14.1万

《水浒》让毛泽东赢了蒋介石?

13.7万

毛泽东蒋介石晚年的默契合作

12.3万

毛泽东五评《金瓶梅》

13.6万

毛泽东唯一写文革的诗

12.8万

揭开毛泽东用兵如神之谜

12.7万

吴佩孚的幽默批示太有才了

11.9万

气吞山河毛泽东为何不藐视黄河

11.7万

毛泽东成人之美促成四桩婚姻

11.5万

杜月笙鲜为人知的四个侧面

10.9万

毛泽东为何否定诸葛亮军事才能

10.9万

鬼谷子:史上培养奇才最多的牛人

10.6万

令蒋介石戴笠杜月笙胆寒的杀手

10.5万

中年女人为何最怕被“提拔”?

10.5万

灭元军最少的朱元璋为何能登基

10.2万

毛泽东欣赏的“党内一支笔”

10.2万

毛泽东晚年为何说要去“卖年糕”

10.1万

拥有40位妻妾的民国风流将军

10.1万

毛泽东交往最多的老同学

10.1万

本文标题:子不语怪力乱神-子不语:怪力乱神
本文地址: http://www.61k.com/1143644.html

61阅读| 精彩专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苏ICP备130363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