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 请问本科二级学院和一级学院有何区别?例如广州大学和广州大学城建学
请问本科二级学院和一级学院有何区别?
例如和广州大学城建学院毕业后文凭有没有区别?国家是否承认学历。
有区别
首先,二级学院只在教师资力上附属一级学院,二级学院是独立的法人,独立经营独立核算,在财务结算上和一级学院并无本质联系
其次,二级学院的学历国家是承认的,但是令人头疼的是有的单位不承认二级学院的学历,就好象自学考试在国家来讲是承认的,但是很多单位都不承认自学考试的学历
最后,在颁发的学位上,会表明某某大学二级学院,与一级学院颁发的学位有区别!
二 : 一本和二本的区别到底是什么?象湖南科技大学,今年在很多省分都是一
一本和二本的区别到底是什么?
象湖南,今年在很多省分都是一本A类,但在天津却是二本B类,同样的专业和学校,为什么会有如此的差别?
这和当地具体的招生政策有关,有的二本学校因为报的人很多,录取分远高于二本,就放在一本投档招生。 或者有的学校有一本有二本,但在某些省份只收二本 。 不过,湖南科技大学是二本学校,但在有的省份按一本投档招生。
三 : 好久没写伪科普了,写一下关于库丘林和迪卢姆多的本质区别吧
这里说的传说向上的区别。凯尔特战士的Geis可以是自己定下也可以是为了获取力量遵循别人定下的Geis,但是还有1种是身份高贵的人向比自己身份低下的人下的强制Geis——这种通常都含有强烈的诅咒意味。四 : 一线名校和普通本科学校有本质区别吗?
[大学和学院的区别]一线名校和普通本科学校有本质区别吗?网友蒙面大侠对[大学和学院的区别]一线名校和普通本科学校有本质区别吗?给出的答复:
感觉看到了自己的辛酸史有木有。普通大学和一线院校的区别,真的是屌丝和白富美的差距,这种差距体现在方方面面,无时无刻,但这不表明普通大学无优秀人才。
排名第一的答案说的很具体了,我用自己的例子来说说什么是差距。天津非985大学,北大,墨大加上自己校外实践的经历,希望能给高考学子们启发。。别走我的路。。。
我打小长在天津,人人流传了一句话说的对,天津学生在大学里永远是那个不学习的。高考也是马马虎虎对付过去,考上天津一非211非985的普通院校,当然在天津人眼里无所谓了,一开始我也以为挺好的,后来发现真的不是一个层面的。
师资普通院校的负责老师少之又少,上课对着PPT念,PPT丑的不能忍,考试范围水的不行,最后软件工程这门课给我印象太深了,不用怎么上80+轻轻松松。毕设做了iOS,整个计算机学院的老师都问不出来什么问题,水不是一天两天的。
而我南开的闺蜜告诉我,他们连考大学语文都要出灵活性问题,比如“这一点老师上课用的什么方法结构去讲的”,当时我就虎躯一震。而我最后去北大参与学院组织的暑期课程时,看到北大的老师讲课的方法和细致,为同学答疑解惑并且邀请高管做讲座,不仅懂计算机还特懂周易,说着用户体验聊到了周易那是怎样的情怀,当时我虎驱变成了震动档。到了墨大之后,上课请企业高管讲怎样完成IT流程,老师热心为你答疑解惑tutor跑到你身边看你做的对不对,教育体系非常完善。而布置的作业灵活性更是强了,找bug,做游戏,挑别人代码毛病,给别人出算法题,我虎驱已经不想动了。
学习氛围每个学校里都有学霸,抛开最高分(骨子里热爱学习)和最低分(课不上要退学)的情况,普通大学的学习氛围就是个渣。宿舍女生天天淘宝聚美,男生成群结队dota吃饭喝酒,上课不来家常便饭,几乎四年没怎么做过作业,说是去自习基本都是搞对象,图书馆借书率少之又少。想找个共同努力的人太难太难,基本大三大四我都是形影单只。。
后来发现,一等院校不是这样的。学生们天天有自己的规划,学习认真学,打代码毫不含糊,校外实践积极踊跃,图书馆周末也是满的。别说什么学习无用,大学里学不到知识,别给自己的懒惰找借口!!!
资源实践这个最为重点,也是我这几年感触最深的地方了。普通院校请不来优秀教授来做讲座,招聘会没有大企业,合作企业更是普普通通,想去埃塞克做志愿者?对不起学校没有。想看看联合利华什么时候宣讲会?对不起去南开天大吧。
大二的时候去花旗面试,千里迢迢跑到北京发现周围的人操着流利的英语穿着西服热情的打招呼,我的心里有一头草泥马轻轻拂过,北大人大算什么,还有海外学子。到了北大上课,全班只有我一个非985的。现在在墨大,浙大在猫本都有校友会。。你觉得呢。。
后来发现不仅是学校的差距,天津和北京都有巨大的差距。想做互联网在天津的院校根本没有好的实习机会,从大二开始混北京,来回城际票都不敢细算。而等我大三大四去互联网企业实习面试的时候,发现都快被北邮人占领了,这能比嘛。。
升学南开的闺蜜保研到清华,而我们学校保外名额还要自己跟升学学校争取。这是一个量级吗?
再说我的辛酸史,申澳洲时发现澳洲认985和211,双非学校平均分要求85,而985只要75。
这就是轮回,这就是债,高考落下的你得拼命补。你以为只差着工资和名气隔几年就能赚回来?事实上差的是见到优质资源的机会和自身的眼界啊!说了都是泪!都是泪!!!
网友匿名用户对[大学和学院的区别]一线名校和普通本科学校有本质区别吗?给出的答复:
本人是重点大学的学生,身边有埋头苦学的,也有终日沉溺于游戏的,我经常到图书馆自习,但是每次不会超过四个小时
看过自习超过8,9个小时的,但是我仔细观察了一下,这些人在一个题目上停留的时间总是过长,解决能力也偏弱,说实在的,我曾经也遇到过这种情况,发呆的时间总是大于集中思考的时间。
个人认为自习的时间不能代表一个人的努力,重点在于你的思路是否清晰,是否通过学习让自己生活问题的能力变得更强了,比如你发现原来你一直无法完成的问题现在通过新的思路很轻松的完成了,我觉得这就够了,长此以往,你绝对会变得非常睿智。
我觉得“学霸”一词就是对学习状态的侮辱,如何将附无飘渺的思绪转换为清晰地思路,如何更快的抓到重点,如何发现杂乱实物之间的规律,如何保证一天天的成长,这些才是更重要的。
你觉得生活一帆风顺的时候,危机已经到来,你觉得你很忙的时候,也不一定能得到成长。
你唯一可以确定的是只有不断的思考,不断地对你周围的实物提出更简洁深刻的见解,这些不会有错。
个人认为数学和算法是好东西,要享受智商被完爆的感觉,这才是成长。
网友SydneyCarton对[大学和学院的区别]一线名校和普通本科学校有本质区别吗?给出的答复:
艺术类:《致青春》
普通本科:《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女孩》
国内一线:《中国合伙人》
常青藤:《社交网络》
Got it?
网友杨定鹏对[大学和学院的区别]一线名校和普通本科学校有本质区别吗?给出的答复:
看到各位答主要么是复旦,要么是211,最差都是个二本,让我这三本院校的无地自容啊,就也来说下自己的经历,能力有限各位看看就好。本人大四即将毕业某三本院校,以上诸位院校在我眼中,已经算是一线名校了,所能得到的教育资源,也是我羡慕不已的。我从小就很笨,听我妈说我5岁才会说话,高中时成绩很差,还从高一就沉迷游戏至今(但我还是很感谢EVE这个游戏将我这EQ、IQ不到50的人拉回了平均值),一度打算走上艺考生的路线,都已经学了一年的美术了,最后还是转回传统高考的路线,可想而知成绩有多差,磕磕碰碰的爬进了一所三本院校,除了风景极好以外也就没什么的学校。比较幸运的是当时分宿舍把我分到了一个学长所在的宿舍,里面住着一个艺术系第一和英语系第一(这也是感觉来了这学校比较幸运的一点)在两位学长的帮助下,顺利的渡过了刚入大学的迷茫期,努力的学习各种杂七杂八的东西,提升自己的技能水平,于是在大二也就是两位学长走的那一年,我成功的混到了本专业第一,顺带达到艺术系上等毕业生水平(注:这里是指本校水平,我知道与诸位最低腾讯保本那种水平差太多太多了,我想进腾讯人家一句211就足够把我打发回来了)
因为和我同宿舍的两个同届和我不是很对脾气,然后我换了宿舍,到了本班的一个宿舍(我们班是属于计算机系下的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这时候才真正体会到了三本学校普通学生的生活,大部分时间不会去上课,每天早上起来第一件事开电脑,晚上睡觉最后一件事关电脑,每天都在游戏中度过,问为什么选这个专业,答曰好打游戏,好找队友。自此,开始了我的苦逼生活,每天舍友起床,我也起床,人家LOL,我带着隔音耳机做设计,敲代码。(为什么不去图书馆?愚蠢的图书馆插座只有4个,破笔记本电量只顶1小时)但还是时不时会被缺少队友的舍友拉出来顶杠(自从被强拉进某网游然后虐暴3个舍友加隔壁宿舍4个之后- -#)索性苦逼的日子没有过太久,本校的教育资源开始向我倾斜了(很感谢学校给了能给的最好的)首先是可以随便逃课没人管了,然后开始安排老师开小灶,只不过我听课老打瞌睡,真不好意老师,这些我也会啊...接着又接手了省里给的一个项目,虽然也只是个落伍多年的项目(这年头还用ASP做网站你敢信),但怎么说,也开始拉团队了,这时候才发现,本校的学生,大多数都不知道自己想干什么,没有目标,没有动力,都想毕业考公务员然后混一辈子(这几天班群里一水全是公务员相关- -#)好容易拉了几个人折腾完项目了,最后剩下两个人加上我总共三个,搞了个工作室准备创业,开始跑单,赶工做海报,做网站各种,然后就开始发现想的太简单了,一腔热血逐渐变凉,撑了半年最后还是关了,此时已临近毕业,回首大学生活顿感迷茫,大学四年,泡过图书馆,打过网游,摆过地摊,干过兼职,做过项目,带过团队,却仍然不知道自己想要做什么,连自己毕业了能做什么工作都不知道。这时候才真正意识到了和牛人们最大的差距,眼界和思维方式上的差距,看看以上诸位答主的答案,条理清楚,一针见血的指出了关键,这种能力是我羡慕不已的,很感谢在我迷茫的时候发现了知乎,在知乎混的这一个多月里,我明白了自己将来想要努力的方向,感谢知乎,从此世上少了一个公务员,多了一个程序猿。
------------------------------------------------------
写完发现跑题极其严重,思维极度混乱,不过好歹还是敲了半个小时,就发出来了,大家将就看看就成。一个在三本院校不甘平凡的人的生活
网友付为祥对[大学和学院的区别]一线名校和普通本科学校有本质区别吗?给出的答复:
看了大家的答案,我想来说一下我自己的想法。
我是湖北一所二本一学校的金融学大二学生,这个学校比湖北工业大学差,但是比湖北二师好一些了。
我觉得大家只看到了名校和普通大学的表面差别。我认为根源在于名校和普通大学就业的方向是不同的。像我们学校,基本上就是在社会底层谋个小差事,有关系的也就混个体面点的职业,极少数的能创业,弄个几十万或者经理当当。
他们的就业决定了他们的世界观。底层社会所有的气息都能在这里体现。由于有一些人创业成功或者运气很好,赚了些钱,他们就总结出,学历不如能力。有些人凭借关系弄到了个好差事,于是他们就总结,能力比不上关系。这种底层社会的世界观透露出的那种绝望和无助,绝对是让很多正常人堕落的主要原因之一。
大家忽略了其实很多品质是有些人美莱大学就有的。我在经济与管理学院,大部分都是文科生。我认识三个男生:第一个他不会占你便宜,也愿意帮你的忙,但是有事儿都闷在心里。第二个他绝对不帮你的忙,你随几时有事绝对不想让他抬一下手。第三个你绝对要防他像防小偷。这些并不是大学教会他们的,而是大学之前就有,只是通过逆向选择就到这学校来了。但是这一批人虽然占了很大的份额,但我不认为是主流。二流学校的主流也占一批,他们生活是这样的:他们跟一本的同学没两样,他们不爱学习但是不挂科,家里一般比较殷实,他们对事一般般的认真,但也不是完全不做事。他们对人很好,有一些还很会搞关系。总之他们不是学渣,也不是学霸。
底层社会还有更多的特性。小气、日子靠混、有的男的喜欢乱搞关系、女的喜欢到处社交、抽烟、赌博、整天玩游戏、游手好闲、心机深小聪明多但是没有大的智慧、夸夸其谈但是没有真才实学、低俗猥琐yy能力强、辨别是非能力差、举止行为从不知道还有别人。
这是男生。
女生就不同了。女生我们金融的都很努力,但是都没什么方向。这是我认为和名校女生很大差别之一。我有高中同学在浙大厦大一系列好大学的,现在我也偶尔接触一些名校的女生。不得不说他们对自己的人生很有方向,知道怎么走。这是我们二本学生所不如的。
另外就是二本学生的视野太窄。我觉得这并不全是大学所决定的。这一步分是由于上二本的大多高中都不怎么好,直接导致到了大学只看得到周围的世界。就刚刚,一个在这个学校还算可以的男生用同一种崇拜的口气跟我介绍我比较熟悉的一位考上地质大学的学姐,我一瞬间觉得异常孤独。学姐跟我说考专业课的时候很松,大家随便一下就抄到了,并且题目也简单。我真心无语(不是说学姐很差,其实那个学姐很努力地,只是怕一次考不上所以没报其他的)。我认识的别的学长学姐,有一个考上了厦大的国际贸易,有一个考上了央财经济,前一届有个华科英语。感觉他们视野太窄了。我这样的人都叫学霸,你知道我同学在央财学电商还选修金融双学位,天天刷题吗?他们从来没见过题目出出来就有人做出来,从来就没见过每门都是接近满分,从来就没见过数学英语都超神的人。也没见过大年三十都在图书馆,拿到几所常青藤offer,被国内投行抢着要的人。因为他们的世界里,只有跟自己一样的人,只有游戏或者韩剧。
————————————————————————————————————————
一个好大学,给你的是全新的人生。这种好的定义,不是211,也不是普通985,而是一个能在你这个行业叫得出名的大学。北大经院、清华道口、上海高金、清华经管、上财、西财。
清华人和别的人有什么区别?那就是清华人你说他不行,他会证明自己行,但是有些人,你说他不行,他就真的不行了。
所有的差距最先来源于视野。当你看的高远,生命也就更有价值。普通大学和名校的区别根本上是视野的区别,根源是就业的底层局限性,表现就是人的价值观、谈吐、兴趣、能力的巨大差别。
答主准备考研,在这里也想认识一些朋友。欢迎骚扰哦!
网友李然对[大学和学院的区别]一线名校和普通本科学校有本质区别吗?给出的答复:
普通学校里的老师是讲教课书的人,一流名校的老师是写教科书的人,顶级名校的老师是教科书里的人。你说有没有质的区别?
网友王天宇对[大学和学院的区别]一线名校和普通本科学校有本质区别吗?给出的答复:
想起了以前寝室一哥们说的话:烟民的数量不一样。
网友Chris Xia对[大学和学院的区别]一线名校和普通本科学校有本质区别吗?给出的答复:
怎么说呢。
本科不是在内地上的,本来没什么发言权的。
但是吧……这事儿……你得这么看。
我初中大概是帝都top 20,当然以其“学风不正”而极为出名。初中很多同班同学,我在上小学的时候就面熟了,因为是一起打竞赛出身,北京市各个培训学校天天见。我们那个学校当时的高中班有传说中的全班保送级的全国理科实验班(现在好像取消了),实验班去top 2的光是保送和自主招生加一块儿两只手都数不过来,你要是说高考你去个人大都不好意思抬头。
那时候我们初中给我的印象就是:好的大学似乎应该是我们初中这样。老师上课照着大纲讲是没错,但是留给学生充分的发挥的空间。我们语文老师甚至鼓励我们写诗写小说,政治老师上课念完课本之后跟我们说冯友兰《中国哲学史》,英语老师直接推荐我们看原著;其实我们最下狠心的是数学,只不过我数学太烂加上跟老师关系不好,都选择性遗忘了,我们班当时数学竞赛搞得如火如荼,我就在旁边干看着然后写我的小说——没人说什么,写完了他们还管我要了看呢。
我大概初二的时候就跟着师兄们(没有师姐)一起练OI,他们用C我们用Pascal,一帮十四到十六岁的小孩跑到不是北大就是同济的POJ上刷题(因为年代太久远实在想不起来了),跟本科生比AC数量,高中组里AC数量超过本科生的都有。我初二初三两次过了NOIP的笔试,但是因为算法实在太坑爹所以上机太弱总是进不了北京市队。初二下学期的时候,几个好基友组了个团找老师来培训物理竞赛,每周五晚上两个小时的课,费用大家平摊。全都是实验班的同学,一个教室里二十多个人。后来到了初三冲刺的时候我和其他三个朋友一合计专门又找了另外一个老师来培训,最后我们四个人里面两个二等奖一个三等奖,我没拿奖,不要在意这些细节。
当然也是背景问题,我们班的很多同学除了是竞赛进来的以外,家里的背景也都跟大学有关,P大的教授中科院的工程院的研究员不在少数,除此之外,还有帝都其他院校的教授、某些高精尖研究院的研究员,甚至是外交部的工作人员。在别的学校有人连英语都鼓捣不清的时候,我们班已经有人已经开始往德语和日语进发了;新华书店当时满柜台摆的都是《那小子真帅》《梦里花落知多少》的时候,我们班的大众读物是《醒世恒言》《红楼梦》。高中时我离开那个学校了,但是和同学们定期聚会,也互相发最近的写作习作,我看着我的同学开始读海德格尔的《存在与时间》中译,开始打各式各样的竞赛,开始买大学课本准备熟悉专业,开始跟着家里进实验室参观,开始看莎士比亚的原著,开始慢慢背GRE,然后他们什么都不耽误,该高考的高考,该SAT的SAT。在他们看来,这些不是装逼,而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我高中是个“不以成绩出名”的重点学校;每年去top 2的两只手大概能数出来,各大学校保送和自主招生都不给我们学校名额,因为我们学校并不以成绩出名,没谁需要保送和自主招生的——甚至P大在我校开招生会的时候,我妈去替我问(我当时忙别的),结果被P大招办的人甩了一脸说“你家孩子什么成绩就想上北大”。别问我到底怎么考过去的,这是我人生的痛之一。我到高中之后,大概花了一个学期的时间去适应这个学校。当然,一开始除了万恶的食堂和午间不许出门规则以外,我还是没有什么特别不适应的。
老师自然很用心;如果说我们高中只能挑出来一项好处,那么就是老师的教学很清楚并且太尽职尽责了,他们把每个点掰开揉碎了,生怕你听不懂他们在讲什么。但是除此之外,除非你是优秀到让老师觉得“卧槽你真的太牛逼了我一定要把我会的全部教给你”的人,否则基本上什么都不会多讲,因为让学生们完全明白自己讲的什么并且在高考里能应用到已经让他们足够心力交瘁了。我高二第一学期才过了一个月,就跟我的生物老师说“我要去参加春季的生物会考”,他问我“这么早,你准备来得及吗”,我的回答是“我初二的时候这些东西就全会了,考出来不是优我吃桌子”。
但是老师好并没什么特别大的用处。入学之后,很快我就发现我的同学在下课的话题基本上是季节性波动的——夏天的时候是超女,冬天的时候是芒果台的电视剧,当时《又见一帘幽梦》播得火的时候,我感觉我们班是个人都在看,甚至有人不写作业的原因是“昨晚上追一帘幽梦来着”。当然,像初中一样,也会有人把闲书带到学校里来,我也依然默默看着我的法语教程,但是高二的一天我同桌(男,特地要说,男)突然跟我说,“夏,你看没看过《泡沫之夏》?我之前看过她的《会有天使替我爱你》,都感动哭了。”我当时忍住了没把我手上的词典拍他脑袋上去。上课的时候,打瞌睡的也有,偷偷玩手机的也有,下课了文科班女生打作一团骂作一团是常事,有些妹子贤德淡藤每天就想着放学后如何去对方的博客上骂街。在他们看来,这些不是浪费时间,也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当然我就不说他们到了高三是怎么后悔自己高二没听课的了。
我们那级出了我们高中有史以来第一个以NOIP保送的学生,以及几个理科奖的全国赛省区一等奖(够保送资格),外加一个奇形怪状爬着的我。我们老师当时说,“你们几个人简直可以在校史上浓墨重彩地记一笔功了”——但是当时我想的是,这在我的初中,可是家常便饭,真正的家常便饭。
这可还是中学。
这可还是帝都的中学。
这两个学校的录取分数线,也就差着当年帝都中考的20分,比高考的分差低多了。
更何况这还是老师要强制管着你学习的时代。
你放到大学里——没有老师管,你爱怎么玩怎么玩,每天泡图书馆扎实验室听公开课跟所有老师混脸熟抢交换名额去国外骗推荐信考GRE刷托福无所谓,随便翘课宅宿舍里打游戏去夜店找富二代混白天躲在宿舍里睡觉一周换一个男朋友达成百人斩也无所谓,没人逼着你,你想怎么过就怎么过——然后你跟我说没差距?
差距大了去了。
更何况,你在“一线名校”里,面对的是我的初中同学;在“一本普通院校”里,面对的是我的高中同学。你觉得就我刚才描述的那些环境,哪些人会更有社会目前认可的好的前途,哪些人会更让你有压力,哪些人会催得你也更想去拼个所谓好的前途?
别着急,用膝盖想。
就算是离开了高中,到了大学,甚至到了别的环境里,也都是一样的。
一线的环境里,是你不走整个洪流也会推着你走;普通的环境里,是你想走就得扒开你面前站着不动的人再走。
你都可以走,只是走的速度快慢,自己用的心思,还是有差别的。
————我是收尾的分割线————
本科的时候,因为个人原因,一直和P大很多人混得很近。其间偶尔能遇见几个奇葩,但也不乏像我初中同学那样让我眼睛一亮的人,以至于我的所有ex和男友都是P大的因为实在是太和他们的人谈得来了。我一直跟别的朋友说我的大学生活是两部分,一部分是在P大,另一部分是在我自己的大学;我自己的大学教会了我专业知识和如何在陌生环境里生存的技巧,而P大的朋友们教会了我如何理智地论辩、批判地看待事物,以及“想和你觉得聪明的人聊得来,你应该读什么书,做什么样的事”。
到了出国之后,再一次混杂到国内来的留学生的洪流里时,我又一次见证了世界之大无奇不有的说法。当某些同学在facebook上死缠烂打要我把回家考试答案发给她们的时候,当某211出来的同学竟然把一篇中文论文翻译成英文当成自己的paper交上去的时候,当某些同学前半天教训我“你申得上PhD吗”后半天哭丧着脸问我能不能帮她挑学校改PS的时候,当某些同学进门直接坐在你床上拿着你刚拧开的饮料对着嘴喝的时候,当某些同学因为迟到而让全班二十来号人一起等着她一个参加最后的期末考试时,我心里对某些国内“普通本科院校”的评价只能幻化成三个大字:
呵呵后。(请阅读者自行把它放大到72号字加粗)
连基本的社会化步骤都无法完成,也教不会学术知识和方法,这样的大学有和没有也没什么太大区别。
是的,在我看来,大学(以及泛意义上的高等教育)的目的是两件事情:其一,是给喜欢学术的人必要的学术知识和端正的学术态度,给需要技能的人实用的工作技能(如英语、基础计算机、统计数学),给两者同样的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其二,是让在相对封闭的环境里生长起来的高中毕业生可以初步社会化,适应多人的环境,分清需要独立工作的场合和合作工作的场合。
大学可以不教你吹牛逼泡妹子,可以不教你穿衣化妆,可以不教你想方设法找借口请假,可以不教你如何开五人黑打Dota,但是它应该教你如何组织、撰写论文,如何查资料,如何有理有据地说服别人而不至于把辩论变成骂街,如何与不太熟悉的人及熟悉的人在限定大小的环境里同吃同睡共用设施、在尊重别人的习惯和空间的同时维护自己的权益,教你至少要在小组工作里分担一定的任务而不是给别人拖后腿,教你至少独立完成自己的作业,不要等到到了ddl之前围追堵截其他同学。
我一个基友,和我同在一个本科一个系里,刚上大学的时候热爱抄作业,结果抄了第一次大论文就被老师抓住给了个D,从此学乖了,宁可自己写只有C+也不再问别人借一页抄。大学至少应该有这样的态度,要让学生认清抄袭和作弊是错误的(马哲等“无用课程”再议),敢于对自己学生下狠手制止他们学术不端的行为,否则你还不如不办。
我的那些同学,有些已经自认为是自己本科学校里的人精了(比如某位在facebook上要求我发答案的女生,她的说法是“我懒得和其他同学交流,因为他们都不如我”),却连这些都没有学会。那么那些所谓“不如他们”的同学,我不知道究竟是什么样子。
就算中国的高等教育再怎么整体性崩塌,起码P大还能教会一点东西呢。
p.s.我当年逃走的原因就是懒得学马哲,嗯。
p.p.s.我最后说的是出国留学深造,是出国留学深造,是出国留学深造。因为很重要所以说三遍。至于其他方面,平时聊聊兴趣爱好啊、一起爬个山钻个隧道什么的,我管你什么学校毕业的。我妈专升本都没过,那又如何,她还是我妈,她还是个牛逼的制图员,她敢在高速上开到110km/h,她炒的麻辣香锅就是比我自己做的好吃。
网友翻跟斗对[大学和学院的区别]一线名校和普通本科学校有本质区别吗?给出的答复:
不是211也不是985的一本,你们能想象毕业典礼校长演讲的题目是「你们这群屌丝需要逆袭吗」,然后内容就像网络用语汇成的春晚小品。那一刻,自己坐在掌声如雷的学生席里真是快哭了,哪怕只是讲讲真善美呢
网友岳豪对[大学和学院的区别]一线名校和普通本科学校有本质区别吗?给出的答复:
在你对学校失望的时候,一线名校的牌子让你不至于绝望。
网友匿名用户对[大学和学院的区别]一线名校和普通本科学校有本质区别吗?给出的答复:
(最后有不定时更新……这个回答会被我写成奋斗史么?囧)
半夜看到这个题目,深夜手机党从床上弹了起来,决定回答这个问题。
——————————
在《交大生存手册》开篇是这么写的:各位同学们,在本书的开始,我不得不遗憾地告诉大家一个消息。国内绝大多数的本科教学,不是濒临奔溃,而是早已崩溃,在此,我无意争论是否复旦、中科大、或者清华、北大是否比我们奔溃得更少一些——这种争论是没有意义的。我只是看奥了无数充满求知欲、激情、与年轻梦想的同学们,将要把自己的四年青春,充满希望与信任地交给大学来塑造,这使我心中非常不安。
这也是我在这段偏激片面的回答之外想要表达的。
是,大学最重要的目的当然是成为想成为的人,追求你的梦想,规划自己的将来。而不仅仅是学习。
——————————
所以,推荐看完这个回答的人去看看@Abigail Zhou 的答案。
说实话,她的回答在一定程度上给了我冲击。
确实是,在不同的坏境里,眼界和想法有差距。
确实是,大学不能只追求学术,而是要追求自己想要的东西。
并无孰是孰非之分,只是提供不同的角度和思路。
我只谈学术方面的区别,当然,前提是,不能以学术论英雄。
——————————
区别么?当然!!!
本人今年大一,也是一个曾经有名校情节的妹子,因为高考的挫败,虽然过了湖南一本线20多,但是因为想要理转文及来北京所以现就读于北京一所普通二本(具体是什么就不透露了,毕竟是我的学校)。来北京第一个去的是故宫,第二个北大,第三个清华……平时对各大学也比较关注,所以,我来深入浅出地谈谈我的想法好了。
1.浅层的区别:学风、环境。这也是我比较不待见自个儿学校的一点,周围的人,大部分都没有什么想法和追求,碌碌无为地混日子,男生们讨论游戏、妹子、吃穿等等。女孩子们讨论穿着、打扮、汉子、电视剧等等。平常朋友圈里的主流是各种秀美食,秀吃穿,秀去哪儿玩了。点赞数非常。(并没有说这样不好,只是只发这种就不对了嘛~)难以找到有共鸣的人,发个“你好哇,李银河”没人知道,分享各种学习资源也没有人看。而且最近学校要求早读,招来骂声一片,好吧,好歹实行了。结果每天早晨来的人稀稀拉拉的,最让人不爽的是,来的人往往是——左手拿着早餐,右手拿着手机,一边吃一边悠悠地看。早读没有任何声音,除了间或有微信的通知声或者振动声。……你们能想象吗?一个大学,早读,没有任何声音除了微信的提醒声或者手机的震动声……因为大家都不读书,真正想读的人只敢很小声的读,我每次也都是冒着被歧视的危险大声读,企图声援那些想读而不敢读的人......那真是我对自己的大学最绝望的场景。自习室里真正认真的人很少,很多人带着手机来这玩,或者带着电脑来这里看电影……来自习室只是为了图个心里安慰。前阵子举办英语单词竞赛,我高三基本130+英语底子尚可,题目挺难,看着题目,基本上百分之三十的词不认识,考完一阵发虚,毕竟此前从未被英语虐过,结果后来100分的题目考了60多居然还是二等奖。哎,竞争力何在啊。只能默默告诫自己不能跟学校的人比了。。。反观清华北大,一直有关注一个上北大的文科状元,微博上发图说,复习到很晚出自习室,发现对面的楼里全是人,想起了高三时光。〒_〒这才是好大学啊T_T,我眼泪流不干了……
2.人。其实这个点和环境有重叠部分。不过还是说说好了。我的同学基本不关心将来,无论是家里条件好的,还是家里条件差的,有的一天到晚只关心打扮各种淘宝化妆,有的可以天天不出门看各种剧,有的甚至可以在寝室睡一整天……我想用四年时间走遍北京,好好领略百年帝都的风华,于是计划每周花半天从北京任意一个地铁站下来,然后到处瞎逛,都没有人愿意陪我去(所以我只好自己去了)……她们宁愿在寝室半天觉=_=……清北的学生我就不说了……整体素质差别很明显啊……
(更新:这一点有人批评我judge我的同学,而不是伸出援助之手。我必须解释一下,我并没有看不起钻研学术以外的事业的人,学习真的不是唯一的路(但是是一条相对好走的路),而是我所在的这个环境,事实就是大部分人都没有什么追求,只是在混日子而已。所以当我在没有任何声音的早读只能稍微小声一点儿读英语的时候,当我想和别人讨论专业知识却没人愿意的时候,当我发个关于学习的资源却被人嗤之以鼻的时候……我的心情确实是很悲凉的。如果我的同学真的是找到了比好好学习更好的事业的话,我绝对会伸出援助之手的。现在我每次看到知乎上的好的资源都会分享到班群,也不管有没有人看。比如我还会把澜心关于化妆的回答分享给我的舍友。就是这样。有时候集体的活动我会很乐意参与,也玩得很开心,譬如大家陪我在寝室里过我的18岁生日,虽然没有家人在身边,但是还是觉得很开心。然而大部分时候我还是只能一个人背着书包在校园里穿穿行行。我也并没有抱怨环境的意思,而是实实在在地说本科之间的差别,最大的差别还是环境和人)
3.这个只是说学习这一单方面:学校学业要求程度及老师的客观水平。就这个而言,我们学校课很少,我大一,基本有三个下午没课,加一个早上不上1.2节,再加双休没课,作业也很少……真是闲到家了,(不过可能也跟专业有点关系),然后我同济土木系同学基础知识要学理化生英外加记混凝土类型和绘图bulabulabula……北邮的同学作业一堆,有时周末也要上课……北大就更不用说了,前阵子光华管理周六从早到晚连着上了13节数学课(不愧是北大-_-||)……
4.视野。这个是因为环境和人的差别所导致的最终后果。
这一点,@Unistar的回答显然说得比我更好。他的回答真是让我有“边哭边赞”的感受(心里流泪啊~)
一流学校和普通本科学生之间眼界的差距真的是太大了!
以上,就是实实在在的普通本科和清北的区别。
——————————
然而,以上所说的这样都不是一个大学最重要的东西。
私以为,最重要的是人,是你周围的同学,是教你的老师。
你的同学追求什么。你的老师教给你什么,他们对你的影响才是最重要的,也是一个大学的意义所在。
——————————
PS:其实很多普通本科都有牛人。我执意来这个学校就是知道有一个高我几届的学姐在这个学校就读,参加过哈佛尼森模拟联合国,参加过CCTV希望英语风采演讲大赛还获得了成功,大学参加游学计划申请到了最高奖学金去过了五大洲,大四以全额奖学金去瑞士交换,出来直接在跨国公司百万年薪。
再者,好的学校也有渣渣。
所以,大学的坏境对一个人的影响不可避免,但是无论如何还是要靠自己。
永远不要被“同化”,这真的是个很恐怖的词。
与诸君共勉之。
———————————
@孙雅君学姐评论里指出了我回答的一些问题。确实提得非常好,所以我现在就着学姐的问题来补充一下我的答案。谢谢学姐。也祝学姐平安夜快乐~一起努力哦~
第一,不该主观地从表面看来就认为别人不努力。
我的解释:嗯。术业有专攻。每个学生都有很棒的一面,有的人擅长主持,有的人唱歌进了全国级的比赛,有的人写小说发表在网上,有的人做兼职养活自己不哪父母一分钱……这些人,每个学校都会有。这些句子也是常见的励志文章里会出现的道理,当然懂。我所说的是普遍水平。
第二,不要抱怨学校。
我的解释:嗯,我还是发自内心爱我的学校的,毕竟它给了我栖身之所,也让我遇到了很多友好的同学和老师,给了我实现理想的平台。而且,我们学校的图书馆真的很棒啊~
回答问题的时候我确实挺喷,但是这是在一个客观的角度分析我们学校差的地方,事实就是如此啊
也请大家不要猜测我的学校,我会内疚的,总之是普通本科就对了
第三,大学的好坏和成就不是以成绩来衡量的。
我的解释:嗯。我在怎样让自己每天被考试上课玩电脑充斥的大学生活变得充满色彩和希望?这里是这么描述我的大学生活的:
大学生活真的可以很精彩啊。
以我为例,本人来自湖南,现在北京读大一。
我是过了湖南的一本线20多分但是读的是北京的二本,因为专业选择和一心想来北京。所以我的环境和你很像。早自习基本没人来,来的人也只是坐在座位上一边吃早餐一边看手机,基本上没有书声琅琅的时候。女生们关心的除了电视剧就是购物和美容。
而我在这样的环境里,一直在努力着不被“同化”,你知道“同化”么?一个极其恐怖的词。
我每天认真的学习专业课,立志拿一等奖学金。我加入了系和院学生会,经常有活动忙得不亦乐乎。我加入了勤工俭学项目,每周有固定的时间查宿。我参加了文化遗产保护协会,文学社,学生电视台心理社,话剧社(因为耽误的时间太多退掉了)。除此之外我喜欢文学和电影,每天都因为看书的时间太少而发愁,因为毕竟学习是第一位的,看电影更是奢侈的享受。
我还给自己订了一个瞎逛北京计划,每个周末花半天一个人瞎逛北京,希望四年把这个城市看遍,第一次出门就认了一个妹妹,第二次碰到了很不错的旧书摊等等……
我周六上午还有选修课,公关礼仪
除此之外我还订了《南方周末》和《文苑》
我还在想办法为了做交换生学好英语每天早起晨跑晨读
我还得抽出时间练字,写日记,看新闻,看微博知乎上空间……
我还想兼职什么的暂时没找→_→怕签了协议又没时间就惨了……
偶尔也参加玩的活动(参加过模联也参加“寻宝活动”,前者拿了最佳立场文件,后者拿了第一名收获一辆自行车),和室友出去吃自助,和室友半夜唠嗑……
我现在最大的感受就是——时间不够用!!
希望能尽力度过有意义而开心的生活。现在觉得还好……所以,我真的无法理解你说的大学生活,无聊?
你看我即使没恋爱也还是过得很精彩啊……
生活这种事啊,乐趣多的是,要靠自己发觉。
有趣,也是一种本事。
————————————————
PSPS:大学对个人的坏境影响绝对是潜移默化的,这不可否认。
但怎么过,绝对靠个人。
就是这样,只要选择好一条路(可不仅仅是学习~),然后尽力走下去,活出自己的精彩就好了。
其实,我还觉得学校的好坏有利有弊,就像“宁做鸡头,不做凤尾”一样。即使是在一个不那么优秀的学校,一旦你出挑,就很有可能享受到这个学校最好的资源。而在强手如云的高校里,资源争夺就激烈多了。
所以这种事,还是看淡一点,随缘吧。
网友匿名用户对[大学和学院的区别]一线名校和普通本科学校有本质区别吗?给出的答复:
我爸经常说人家名牌大学毕业出来,人脉不一样,认识朋友都成次也不一样
网友YC Chen对[大学和学院的区别]一线名校和普通本科学校有本质区别吗?给出的答复:
随便写点。
高考的时候运气不错进入了一所不错的大学,也有挺多从北大清华过来的交换生。混着混着大家也都成了朋友。给我的感觉北大清华(但不限于,很多学校的学生我没长时间的接触过,也就不在这里讨论)非常的专业,也非常具有独立工作的能力。他们会在活动的时候全身心的投入,哪怕这件事情跟学分毫无关系,但他们也会迸发出极大的热情,然后靠最后的一段时间突击(并不是平时不学,而是平时学的不错,在最后总结的时候你会发现他们又会对题目有深的领悟)拿到一个A甚至A+,确实让人羡慕嫉妒恨啊。
书归正传,关于一流的大学,在我看来有两点非常值得羡慕
一是雄厚的资金和高水平的老师,在我看来好的导师更重要,因为本科生大部分还是以读书学知识为主,好的导师带来的不仅是最先进的知识,更重要的是研究的方法和对很多事情的领悟——起码是在科研上的领悟,对申请上的领悟,更深的是对人生的领悟,对事业的领悟。当然你不去跟导师长时间的交流是没有办法了解他们对事情的真实的想法,但最最起码你有这个资源,怎么利用就是自己的事情了。而且如果你能要到他们的推荐信(这不见得是一件容易的事,尤其是越负责的老师,他的推荐信不是那么好要的),对申请的帮助不可谓不大。当然,如果你的能力够优秀,大学出文章也是可能的事情,这时候资金等优势就会显现出来。
(我看题主写的是普通本科,而且我也没有研究生的经历,在这里科研的部分我就不做评论了)
二是同学之间的帮助。坦白说在接触他们之前我也有高分低能的偏见,但真正接触之后,我才发现这很可能是一些考不过人家的人的一些自我慰藉罢了。其实高分本就是高智商的体现,优秀的基因大概不会单选择卷子这一个方向闪光吧。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我克制力使得他们既能事半功倍,又有丰富的时间去保证学习的内容。这里我举两个例子,一个是我的一个朋友从清华来,早上图书馆开门背着就进去,晚上闭馆才出来。中间需要去上课,参加活动,到点就去,结束就回图书馆上自习。 我不觉得他的生活单调,实际上他参加了多个社团,但是学习效率非常高,而且每点时间都不放弃。玩就投入的玩,学就投入的学。而且跟他一起自习自己也学到了很多提高学习效率的方法,我觉得还挺受益匪浅的。
另一次是在中午吃饭之后闲聊,一群人就开始围着桌子在“深入的”(我是个听客,但感觉很深入的样子(笑))聊关于国际经济的发展趋势和地域的影响的话题。这些人一个读工程的,一个读经济的,一个读数学的,貌似还有一个读建筑还是土木的。讨论的热火朝天,而且是有数据支持的那种讨论,实在是让人佩服。
但是——(但是神马的我最喜欢了)。
但是我并不觉得这样的环境适合每一个人。原因很简单,中国有句古话,叫做宁做鸡头不作凤尾。我很难想象自己在一群这样的人周围如何生活下去——别人“随便”就考的比你高,活动比你强(简历丰富),申请的学校比你好,工作工资比你高,这得面对多大的压力。没有真实的数据我并不想点名,但是貌似中国跳楼最多的高校也就在最著名的那几所之间。更何况能考进去的学生在各地区(起码是以省为单位)都是佼佼者,但到这里发现自己的能力显不出来了,落差肯定是不小的。
我记得一清华的哥们跟我讲说,千万不要追清华的女生,因为无论你多优秀,你会发现总有一堆比你优秀的男生在追同一个人,于是这女生的要求一定很高的(原话,免责声明)。当然我觉得这跟在清华女生是稀缺资源有关系(笑),但也反映了在清华,竞争的残酷性和普遍性吧(笑)
============
坦白讲,关于教育的本质,我不知道具体应该指的什么。古人把“仁”作为最核心的价值观,如果教育的本质是为了这个目标,我觉得这是一辈子的事情,大学是个重要的阶段,但仅仅靠大学的教育远远不够。现在大家比较常提到的,我觉得似乎应该是成功吧。但成功的定义又该如何来下,怎样去下,由谁来下。这一系列的问题我并不觉得在大学就能找到对应的答案,更无从说很好的解决了。于是我只好列举一些我看到的情况,至于对问题的答案,只好凭各位看官自行取阅了。
12/27
网友黄明亮对[大学和学院的区别]一线名校和普通本科学校有本质区别吗?给出的答复:
在图书馆刷高数时,看到了这个问题,看了一些回答之后,就再也做不下去题了,马上回寝室,容我“大吐一番。”
本人为大一新生,高考Loser,只超了重本线十分,本想复读,可惜没那勇气,无奈只上了本市的一所二本大学。这学期马上要结束了,就让我谈一谈我心中一线名校与普通本科学校的差距吧。
此回答可能略长,请捡起耐心,谢谢。
首先,容我搬运一篇在人大经济学论坛看到的文章,普通学校与名校的学生差距(一个人的奋斗很孤独)足以表达我的一些看法。
普通学校与名校学生的差距
最近经常浏览网站,发现其中对二本考名校以及二本学生与名校学生差距的讨论较多。笔者来自广东一所二本学校,目前大三,专业计算机。高考生病以及亲人逝去,遭遇滑铁卢,从能上前十所名校到一个普通二本。这是很多人都不会相信的。
上大学以后,我很努力,希望用四年的时间实现未实现的梦想。但是一个人的奋斗真的很孤独。我们学校的男生很多整天都在看电影、dota,女生摆弄化妆品、逛街、上网、聊Q。我发现自己真的是个另类,在这个学校里的另类。anyway,我爱我的学校,毕竟这是我自己考上的。
凭心而论,普通学校的学生真的和名校有相当的差距,不论是在学习能力还是思想修养等等(我说的是平均水平,不能排除其中也有很多优秀的人)。
其一,普通学校的学生缺乏远见、志向以及放眼世界的胸怀。就拿我们计算机系来说,我们的教材用的很多是精简版本,因为我们的老师说我们是二本,学不懂的。我们上课讲的是最简单的,稍微难一点的就跳过不讲。期末考试,考的是平时的作业题,老师期末的时候给卷子给答案,划重点,考最容易的地方。最令人难以忍受的是,老师给分还丝毫不吝啬,一个系100个人,平均分八十好几,九十分以上占了近六成。同学考了九十几的就拿来相互炫耀,喜悦之情溢于言表。评了个奖学金就能高兴好几天。一拨人连番上台分享自己的学习经验,着实令人恶心。就我们那样的卷子,那样的考试方式,得了第一又能怎样,再回去高考,照样考个搓样。殊不知全国还有那么多好的学校,好学校里又有多少牛人,我们这些人不加紧步伐,严格要求,又算什么。不是每个人都上进,这就是差距,好学校的学生对自己应该是很严格的。勤奋努力,坚韧不拔是他们的标签。
其二,普通学校学生是比较缺乏灵性、悟性或者说是智商。我把它们与自己高中考上牛校的同学相比,发现有些人真的是很缺悟性,领悟能力很差。就拿学习来说,如果是牛校的学生,一定是在学习的反复实践中发现了规律,悟出了方法的。而普校学生就无法从当中吸取经验,发现规律,而是一味的按着老办法,这就缺乏了悟性,少了灵性。我有一个同学,我观察了他很久,他虽然也勤奋,但是读书却没有章法,记单词就是写,一直写,结果还是记不住。
其三,普通学校学生对周围发生的事情没有自己的想法,也就是缺乏独立思考能力。这可能是全中国学生的通病,但可能普通学校更严重些。不管是做事情还是考虑事情总是停留在表面,片面而且肤浅。我周围很多的同学整天讨论的就是哪个同学的身材好,怎么追女生,去哪里玩,征友,甚至经常在学校论坛发一些讨论处女、非处女等等性的问题。我经常去一些好的学校的论坛逛,虽然有这样的现象,但还是比较少,大多讨论的还是学习考研等问题。这得益于我的舅舅,他总是叫我不要局限于自己学校,而是要看看好学校的学生他们在想些什么,在干些什么,这样视野才能开阔,眼光才更长远。
其四,普通学校的学生自信有点过头,即使不过头也找错了方向。我们的学校女生很多,有些自以为自己很漂亮的女生走路搔首弄姿,整个一走T台。穿着暴露,拼命的展示自以为不错的身材。我是农村的,我承认我老土、封建,但还是认为学生还是要有学生的样子,学校不是夜总会。有些垃圾一样的男人,自以为自己长得高,自以为帅,装出一副很拽的样子。身体,真的是资本吗?我认识的很多好学校的同学一般是很谦逊的,很务实的。
身处在这样的学校,只能怨我自己。但毕竟是母校,就像一句古话一样所说的那样:子不言母丑。今天打了一个小时的字,还得继续复习考研,就不写了。我承认差距,也尽量努力去缩小差距。一个人的奋斗很是孤独,希望实现梦想后能找到一些志同道合的同学,继续我的奋斗。以上纯属个人感受,望各抒己见。
说一说我的见闻。
1.从寝室文化说起。
在这里绝对没有看不起室友或者嘲笑的意思,而只是感到一种差异,与理想的一种差异。现在,就是现在,我寝室的两位兄弟正在大杀特杀,那边传来一个熟悉的声音,我的室友已超神。每天都是如此,我很好奇,为什么这个游戏有这么大的吸引力,能够让他们撸啊撸啊撸啊.......平时走在一起,一群人的话题也是撸啊撸啊撸啊撸啊撸啊......
而我,作为不撸者,仿佛很难融入他们,这让我感到蛋略疼。
我在想,难道大学四年之后,我们寝室的回忆就只有线上线下的“大杀特杀“吗?难道就是那几台电脑承载了大学这宝贵的四年青春吗?我对打游戏,没有多少异议,毕竟从初中开始就是那种跑黑网吧玩游戏那种人,但是如果生活单调得就只剩游戏了,这样是否有点对不起你今后的回忆。“当我们回首往事,撸啊撸啊撸啊撸......然后呢?没有了。”这样真的好吗?
我高中是在我们那小城一所不错的中学,我读的是最好的文科班。高中和大学的分流一样,好的高中班级把一群“优秀的人”聚集在了一起。其实也说不上优秀,只是真的感觉和许多普通学生的关注点不一样。我们高中寝室从没谈过和游戏相关的话题,我们的话题往往集中在女人、SEX、伦理、国际时事、敏感和谐话题、人生......我们谈经济,谈美国QE,谈格林斯潘、谈《货币战争》的阴谋论,谈一切可谈的话题。每天晚上睡前的交流,算是给今天的生活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突然,回忆起了高中的一些事,不禁慧心一笑,真是宝贵的回忆啊。与一群友人一起分享观点,畅谈人生,实在是一件很爽的事情啊。可是,现在很难找到这样的机会了,忧桑。
这就是我认为最大的差别,你所遇到的人不同。
分流,实现优秀人才的聚集,这也是高考最大的意义。这种分流会让优秀者更优秀,也会让名义上的不那么优秀者更不那么优秀,马太效应加剧。
正如上文那哥们讲的那样,普通学校学生对周围发生的事情没有自己的想法。或者说根本不担心外部发生的事情,大多数如此。即使关心了,也很多大看法,很容易被舆论引导。再则,我看到很多大学生都变成了犬儒主义者,不愿甚至害怕去讨论公共话题以及一些敏感话题。
我是重庆人,高三时相信大家都知道发生了事情。课前的五分钟演讲,我曾经霸占了半个多小时,大谈薄督(往事不堪回首啊,那时的我,真是too young too simple sometimes naive。那时,虽然我被公知恶心到了,以左派自居,但是却是反薄的,左派反薄,想着就有喜感),平日里也会因为政治观点不同与同学争得面红耳赤。到了,大学,我很少见到关于政治包括公共事务的讨论。或许,只是我不知道而已。
话题感的缺失
话题感的缺失,我认为是一件很要命的事情。整日找不到一个可以互相谈心,互相交流观点的人,你知道这有多孤独吗?
我是学经济的,可是很多人连四大会计事务所都不知道,连QE都不知道,也不愿意去额外学习。很多人都只是想大学毕业了就去银行,银行好啊。那你去了解钱荒没有?没有。有时觉得无力吐槽。
而大学四年的青春,如果没能遇上几个甚至一个志同道合的人,那这真是一个悲伤的故事。
2.从斯坦福监狱实验看大学学习。
斯坦福监狱实验斯坦福监狱实验
环境的影响会不自觉地改变一个人。
大学的学习真的是太考验我手机的电量了。一是,老师讲的内容特无聊。二是,自己的不自觉堕落,这里的堕落是指没有听课,也没有做什么有意义的事情。上课玩手机,看网页......等待下课铃。貌似很多人都是这样,我为何不可。别人的行为往往会不经意间影响我们,至少会影响我。
说不清楚到底是谁影响谁,有可能我也影响了别人。这是一个恶性循环,在大环境下,每一个人都是被害者,每一个人都是凶手。
还有到了大学,发生了一件让我特别意外的事情,在班上他们叫我“学霸”。对学霸的要求是有多低啊,我只是平日里喜欢去图书馆看小说,喜欢讲一下小知识,就被描述成学霸。这让我感到羞愧难当。高中学渣到了大学里变成了学霸,这说明什么我就不直说了吧。
大学的考试,精髓全在一个字”背“。背多分。
才考完政经,深有体会。但是,我不是那种特别自觉的人,郑重声明,我不是学霸。所以,估计考得不算很好。但是,总感觉,这种全靠死记硬背的考试的实际意义不大。那些考高分的,我还是比价佩服的,至少别人能够努力做到。
吐槽了一些,但是不能否认,在普通大学里也有许多厉害的人物。他们不甘平凡,仍然以学霸的姿态进击着。除去一些智力因素,知识因素,很多普通人也值得我学习。有的,善于交际;有的,好心肠;有的,特别有责任感.........总之,向一切值得学习的人学习。
救赎
我给自己的自救手册是
1.考研
2多进图书馆看书,学习俞敏洪,大学看400本书。
3.网易公开课 MOOC
4.多上知乎学习
作为一位装逼犯,我实在不敢说自己是优秀的,答案中的语气可能也让人讨厌。虽然我在这里吐槽,但是我也可能做不了普通学校的TOP Student。
可是我想,我应该也有吐槽的权利吧,不要资格。
嗯,有其他事情,以后再来补充。
网友Z Abigail对[大学和学院的区别]一线名校和普通本科学校有本质区别吗?给出的答复:
12/21/2014 现在再看一年半前写的东西,真是。。当时还是太年轻了,见到的人种类太少。如果带来了困扰,还在此道歉。把之前写答案的全部删掉了
----------------------------------------
我之前认为,顶尖大学和一般学校的区别在于最优秀大学鼓励学生追求自己的梦想,鼓励他们有自己的想法。很多留言中也提到这对他们不切实际。一年半前的我认为我是在“启发”别人 (i.e. there is a right way of doing things, and this people are simply making mistakes)
但在过去的一年半里,我慢慢意识到我错了。这个只是表象,更深层的原因是不同大学赋予学生不同对风险的耐受度(risk tolerance)——最好大学提供给毕业生的是一个安全网和一个助推器,因此这些毕业生可以追求更高风险,而因此更高expected payoff的活动。而普通大学的毕业生没有这两个东西,因此只能选择风险更小,也看起来更无聊的东西。
怎么说呢?为什么最顶尖的大学鼓励学生追求梦想,不管是创办startup还是成为总统?
助推器:因为顶尖大学有很多出色的校友,在实现梦想的过程中(比如竞选州长拉捐款,或者找风投pitch),你们会发现自己的校友很多时候占据了很显要的位置,而他们也更容易帮忙
安全网:因为即使他们花了几年时间失败了,凭着他们毕业学校的名字老老实实去找工作,绝对不会饿死。
做个类比的话,而相对有资源人家的小孩可以更全面的发展,因为他们有安全网(不成功也不会饿死),和助推器(有时间和钱进行各种不会马上直接带来利益的活动)
对于普通大学的(优秀)毕业生来说(不是指考试考的好,在此强调),最困难的应该是刚开始的时候,因为你的学校名字基本不可能帮你打开多少门,也没有多少校友可以帮忙。但如果你真正优秀的话,工作几年后大家就会以你个人的成就来衡量你,而不是你的学校。
其实对于普通大学的学生,更可怕的是asymmetric information。以上的描述是假设顶尖大学学生和普通大学学生都了解怎么样提升自己,怎样实现自己的目标,但实际情况是普通大学的学生的劣势在于“不知道自己不知道”。当周围的女生都在说“只要嫁个好老公就好了”,当周围人毕业的工资除了自己花费什么都不剩,或者热衷于传播小道消息,有人就会认为“世界就是这样的”,而他们不知道自己还有完全另外的可能。与此同时,顶尖学校的学生可以经常听各色人的讲座,还有各种有意思的教授的课,他们知道这个世界很大,自己有无数的可能,而他们也相信自己能够改变世界。
这公平吗?我不知道,只是在描述一个世界,而没有说这个世界应该怎么样。
------------------------------------------
因此,在高考制度下,也就不难解释贫穷家里的孩子会更加发奋读书进入好学校,因为他们需要更多的确定性(安全网),为什么有人考上不好的学校宁愿去打工而不念大学了。
之前看过一个回答,说富人的思维是做scalable的创业,但个人认为,这是成为富人后才负担得起的思维,而不是可以让你成为富人的思维。
个人认为,创业最大的风险不是破产,而是花费了一部分自己生产力最高的时间而一事无成(getting nowhere)。在创业热潮的今天,我希望大家好好计算一下自己的margin of safety,看看自己能负担的起失去什么。
网友任易对[大学和学院的区别]一线名校和普通本科学校有本质区别吗?给出的答复:
根据我近两年来的面试和用人经验,我换个角度来回答:
人与人之间生来就有贤愚美丑的区别,就算不考虑家庭背景,单论个人素质(眼界、谈吐、基础知识、耐压能力、个人规划、聪明程度),根据我统计的200多个国内毕业的面试者的样本,我的结论是:
国内重点大学优于一本二本;一本二本优于三本大专;三本大专优于其他。
所以,重点大学和普通大学最本质的区别,就是通过高考分数,把不同级别的学生录取到不同等级的学校里。
1996年在册出生人口总数为15224282人,参考高考人数为939万,一共有120所一本,750所二本院校。(如果有人质疑算法,我们也可以统计1994-1996年的出生人口总数,以及高考人数总数,录取总数。我只希望说明趋势,而不是精确数据)
其中,公认的分数线最高的十几所名校,约录取5万人,占同龄人的3.3‰,占高考生的5.3‰。
985高校有38所,约录取15万人,占同龄人的1%,高考生的1.6%。
一本院校120所,约录取50万人,占同龄人的3.28%,高考生的5.32%。
二本院校750所,约录取300万人,占同龄人的20%,高考生的32%。
恩,大学本身没有本质的区别,区别在于高中时,通过考察学生的学习能力、记忆能力、理解能力;通过高考分数这个门槛把区分生源。这对分数接近门槛的考生并不公平(离名校、一本、二本只差一点),但是对于庞大的群体数量而言,这个门槛基本上体现出了能力上的差别。世界之大,总有人比你牛逼,但是只要你能跟上牛人的脚步,那么你在别人眼里也就是牛人。
所以,如果哪些同学不喜欢自己现在的生活状态,那么就需要拿出行动来,学习,锻炼,开拓眼界,心怀高远,执行有力;离开自己现在所处的浑浑噩噩的群体。
当然,我说了也不会有几个人去做,因为真正有毅力恒心的,已经是同龄人中1%的佼佼者了。但是,只要你努力了,你的未来就会比你不努力的时候强一点。
网友蒙面大侠对[大学和学院的区别]一线名校和普通本科学校有本质区别吗?给出的答复:
这个题目真是立马把我的思绪拉到去年11月份啊!
坐火车回家。软卧。和我一个车厢上来了两个中年男子,拿着公文包在讨论工作。一个男的说:我班上有个学生,最近老是不来上课。我昨天去他宿舍一看,他在睡觉。于是他们就开始讨论学生上课是否认真听讲,批改作业发现很多学生对知识理解不对之类的问题。期间他们穿插了一些物理知识,共振之类。因为高中学过,再加上当时毕设课题和物理有关,就默默的问了一句:你们是高中物理老师吗?然后旁边飘来一个声音:北大……
这给我的印象特别深刻。在我的大学里,上课不听课老师根本不会管的啊!更不会去你宿舍找你了!点名N次你没答到直接挂你科的啊!作业大部分都是助教改的啊!最最认真负责的老师莫过于教我们C语言的老师了。但那些许也是因为她是教学副院长,想把整个学校的教学质量给抓上去吧。
所以说,过分强调自身优劣,或是盲目看重一线名校都是不正确的做法。但我们必须承认,一线名校的整体教育氛围和教育质量,以及教授、老师对待教育的态度是普通本科高校没有办法比的。然后就如此以往良性循环下去。
网友罗东东对[大学和学院的区别]一线名校和普通本科学校有本质区别吗?给出的答复:
名校是学生看老师很牛逼,老师觉得学生很牛逼。普通学校是学生看老师很傻逼,老师觉得学生很傻逼。(非原创)
网友阅世书生对[大学和学院的区别]一线名校和普通本科学校有本质区别吗?给出的答复:
四年复旦路过。说点差别。有好有坏。
非常赞同“不是濒临崩溃,而是早已崩溃”一说。确实早已崩溃。52年院系调整是一次崩溃,80年代中兴后89又是一次崩溃,已经一蹶不振。新世纪大范围扩招生又一次崩溃。第一次是单纯的政治,第二次是经济引发落脚为政治,第三次是在经济大潮面前的崩溃。所以大学人文气息消磨殆尽。我这代人对大学最早的认知,来源于我父母想上大学而不可得,进而从文学作品中得。可说是怀着一场“绮梦”。但资本和物质对社会的侵蚀无孔不入,象牙塔无法幸免,所以89开始,五四以降的大学文人气息,土崩瓦解。有点像毛的中国革命。阶级一旦打破,带来的只是一时的兴奋,是荷尔蒙。高潮过后就是一地鸡毛。没有阶级的社会没有尊重,短暂的混乱过后,这个国家会自我修复,重建阶级。大学在经历的52和89的两次崩溃之后,迎来大规模扩招,综合性大学遍地开花,人人都能上大学,在满足了这么多人虚荣的高潮之后,不可避免地留下一地鸡毛。泥沙俱下。覆巢之下安有完卵。整体性的崩溃中,要说中国还有哪所大学和其他学校有什么“本质区别”,那要么是爱校荣校的痴人说梦,要么就是想得却不可得的羡慕傲娇。以名校或以学历自居的,大多是过得不太如意,或是心虚。因为名校与否,看起来实在没有差别。该混混该贪贪该睡睡该谁谁。不是人有多坏或世道有多黑,坏的是贪嗔痴,是权钱功名。人渺小得不值一提,千古以来坏的都是这些东西。这些东西在三本院校和在北大清华一样存在。无非权力斗争无非利益纠葛。干净的,未见得就是好人,兴许只是没有变坏的机会。败露的也未见得都是坏人,说不定只是权力斗争中偶输阵仗。既然不是当年的象牙塔了,既然象牙塔也淹没在滚滚红尘中了,名校与否,真的关系不大。想学的人,牛棚里照样读书,贪玩的人,书斋中亦能苟且。自古如是。这是说真正的学习。可惜这样真正为着知识或真理,为着学习的快乐的学习,已经太难得。象牙塔既已沦落风尘中,那若以风尘中的标准来衡量,大学的等次优劣还是很明显的。说起来虽然也是人骗人的把戏,可这把戏就是社会运转的法则,想混得好,还是要按规矩来。譬如找工作,大公司都爱名校,因为名校的人整体上素质还不错。不见得是名校教育得好,大半是名校生总体儒雅,生源素质已经不差。所以各种机会大都倾向名校。所以名校更开眼界,名家愿意来名校,也是彰显身份。所以名校之内就有机会仰慕名家。一次两次固然做不得数,你若天天和名家相见,日久天长耳濡目染,便近朱者赤了。年轻的时候,和什么人、什么东西天天厮磨子一起,也许是最重要的事。写着写着又长了。收了。你若是名校,挺好,起点已经高了,更要向高处去。天天向着高处看,未来就不会总以自己名校自居,亦不会心虚。你若不是名校,千万别自惭形秽。名校里的禽兽亦是禽兽,名校里的混蛋可能比混蛋还混蛋。所以该读书读书,该恋爱恋爱。仰慕大师,不要仰慕名校。追逐真知,不要追逐虚名。发愿立志,走窄门,走通自己的路,照样顶天立地。《一代宗师》开篇的台词说,“功夫两个字,一横一竖。错了,就躺下。站着的回来的,才是对的。”这话的潜台词是:真正的功夫,是不看门派的。只看对错。什么是对,什么是错?“输赢看对错”。
网友马汉对[大学和学院的区别]一线名校和普通本科学校有本质区别吗?给出的答复:
【真·深夜】怒答
前面的同学们回答的大概都是题主说的普通学校的情况,我从P大的角度来澄清和进一步解释一下几个问题。。
note: 不管学校怎么样,个人肯定是主要因素,好学校里面也有学渣,比如我=L=普通学校里面也有懂得抓住一切机会并去努力的人,比如目前排名第一的长歌(同名人太多就不@了= =) 所以下面回答的尽量关注中等水平的情况
【学习氛围好】
这是必须的,但是没有上面提到的那么夸张。。
比如我是没听说过我们学校有早读,不过天气不冷的时候早上未名湖边上会有人朗读
自习的话平时图书馆还是比较满的,教室的人比较稀疏,但是期中期末不早点儿去会占不到座儿
具体自习的时候干的事情,这个真的因人而异。有人可能回去看书查资料啥的,大多数人还是一半时间学习一半时间刷人人微博,刷着刷着就吃饭/闭馆了_(:з」∠*)_
当然,还有一部分人去自习室专注秀恩爱/吃东西/抠脚等等...不过这些都是会受到谴责的
除了自习,还有一部分人在实验室搬砖→ →
学术与否的人大概也是一半一半,宅在宿舍的人一般都是看剧/看小说/玩游戏/睡觉,逛淘宝刷论坛也都会有的。而且不管是不是学霸也基本都会干这些事儿的,只不过是时间长短的区别
另外宿舍自习的话也会有,不过大多数人因为宿舍太小伸展不开(摆个电脑基本就放不了书了),看书查资料很不方便还是选择出去自习【这个问题隔壁学校就不会有T^T
总之,周围的同学比较学术的比例比较大,别人都学习自己不学到底会心慌,这就是所谓学习氛围的作用吧。。而且还有一部分原因是竞争压力相当大,尤其是想保研的同学,且不提四大疯人院,即使是四大养老院,要是想拼绩点拼排名还是会累成狗
PS除了学术,还有社团学工等等其他活动,像旅游摄影健身吃货神马的这些都会有=。=
PSS整天不学习或者干其他正事儿的话可能不会像普通学校的同学们那么大摇大摆名正言顺的,内心还是很鄙视自己这种行为的= =
【课时】
曾经高中的时候,我们天真的以为上了大学就可以轻松玩耍了,于是努力学习考上好大学,结果发现根本不是这么回事(╯‵□′)╯︵┻━┻
不算大四,在没有双学位的情况下,每人每学期大概会选每周25-30课时的课。一般来说每天都有课,但是不会每天都特别满,可能集中两天课特别多。
不过大多数人都会选个双学位或辅修,尤其是经济学双学位。如果你有(bu)幸选上了经双,那么一入经双深似海,从此双休是路人。基本一个礼拜就是30-45课时,多了的将近50的也能有。一个礼拜总有那么一两天从早上到晚(10:00-21:30),不算课间休息,长休息时间不超过俩小时。
总的来说属于比较忙碌,但是也有自己的时间干自己想干的事儿,差距主要就产生在自己安排的时间上
PS 翘不翘,上课干什么,看个人也看老师,也就是自己努不努力,老师讲的好不好,点不点名,问不问题。如果上述指标都比较平均的话,翘课,不听讲也挺普遍的,虽然没到令人发指的地步。
【课程和老师】
TOP2和普通学校最主要的区别大概就在这儿
授课老师的水平是顶尖的,教给学生们的也是最前沿最深刻的知识。
对于某些知识点,可能在普通学校只要求掌握或了解表面就可以了,但是在这里,老师会教给你深层次的解释,会要求学生不仅知道是什么,还要知道为什么,怎么做。做个类比的话,大概就是韩尚宫对长今的教育方法和崔尚宫对今英的教育方法的区别,学校之间训练的东西不一样。当然,有的学校可能是闵尚宫和阿昌的关系,他们根本不训练。。。。。。。。
对于某些知识点,老师会结合自身经历进行讲解,这一般就会扯出很多牛逼大了的段子,你会知道上层或专业领域是怎么处理相关事情的。
比如海闻或者林毅夫之流理解的知识举的例子必须甩普通学校老师好几条街。。
不过老师一般没有敬业到向上面提到的去宿舍里督促同学= =即使有,也应该非常非常少。。而且很多课的作业都是由助教来批的,老师要讲课要科研的好嘛,老师也是有自己生活的= =
P大最引以为豪的“综合大学”的背景,通过通选课或者双学位你可以获得各个领域的知识,并且这些知识都是由相当有经验和学术背景的老师传授的。尽管了解茶道花道埃及学或者国际政治可能对你将来的职业生涯没啥帮助,但是这种视野的开阔是无法替代的。
除了知识,老师(和同学)还传达了特有的“素养”。它可能是学术素养/人文素养/科学素养,也可能是行为素养/道德素养。它告诉我们如何对待知识,如何对待别人,如何对待这个世界。这可能是即使学渣,到了社会上也可以挺直腰杆告诉别人自己是北大人的原因。
嘛,这里也会有那种无聊的让人无法持续听课超过十分钟的老师,也有那种不学无术没有什么本事天天就知道乱嚷嚷败坏学校名声的邹恒甫夏业良之流。课程的话也有很多不留什么作业期末开卷考试甚至不考试或者净讲些有的没的的水课。
【设施】
教学设施应该是平均偏上水平吧,上课的大教学楼基本都是近几年新建的,但是也会出现教室天花板掉下来这种事情。还有些院系丧心病狂每年翻修一次自己的楼。。搬砖设施应该是高水平的,毕竟基本经费充足,而且需要满足高端科研的要求
生活设施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ノへ ̄、)
食堂也就那么回事,有的地方难吃的一比,也有的经典菜式同学们排很长的队买,总体来说比不过隔壁。。
学校的生活区很小宿舍很挤,今年暑假刚刚打摆脱隔壁长期的空调嘲讽,不过宿舍是没法超越了。。上床下桌神马的完全没法想,你们能想象有的宿舍坐在门口的同学在有人进出的时候必须要起立嘛。。总之物质上没有你们想象的那么好。。
这很不符合贵校建立世界一流大学的梦想好嘛!!!!!!!!!
怒结束。
原文答的有些偏题了=。=答这个题主要是为了澄清TOP2生活的现状【当然最主要的是终于碰到了我能回答的问题了!!
现在回过头来看看其他同学的答案,感觉有所启发,所以扣着题主的问题再来回答一下,清华之类的一线名校和普通本科的本质区别。
我认为本质区别是,普通本科打着大学的旗号在做着“职业教育”,而一线名校在尝试着进行“大学教育”或“精英教育”。也仅仅是这种教学理念不同而已,同学们的学习生活不会差别很大的。
另一方面,虽然题主要排除学校名声对找工作或者个人名誉的影响,但是其实外部评价对一个人的塑造影响也很大。虽然自认很挫比,自认学校很挫比:当假期回学校经过东南门,绕过排着回行大队的游客们,出示证件长驱直入还是会暗爽;当听到燕园派出所的警察叔叔晚上经常要接回夜袭圆明园被发现的熊孩子们的故事,还是会很温情很有归属感;当听到学校里的小保安或农民工给学生行方便,因为“他们是做学问的人”,还是会产生强烈的责任感。
对于名校学生来说,这人生中非常重要的四年,给他们留下了深深的属于这所学校的烙印,他们毕业以后走出校园,仍会带着这所学校赋予他们的荣誉感、责任感、方向感,他们坚信自己是优秀的人才,他们坚信自己会改变未来。这就是本质的区别。
61阅读| 精彩专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苏ICP备130363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