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阅读

小学美术教学论文-小学美术教学论文

发布时间:2018-03-21 所属栏目:小学美术教学论文

一 : 小学美术教学论文

1摘要: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在小学美术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应用也越来越多,这也为教学改革在技术上提供了一定的便利。(www.61k.com]常态化运用信息技术的关键就是有效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的整合,借助于其技术优势为现代化的学校教育服务。将美术课程教学与信息技术完美结合起来,是一种有效的课程教学模式,通过在教学实践中的有效整合实现二者的共同进步和发展。信息技术能够集形、声、光、色、动、静为一体的独特优势,可以有效突破传统课堂的时空约束,丰富有限的课堂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保证美术课堂教学能够顺利、完美地实现教学目标。在小学美术课程教学中引入信息技术,可以创设有趣、丰富、生动、和谐的课堂学习环境,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美术教学质量的提高。所以,教师应在实践中勇于尝试,大胆创新,积极探寻,合理、有效地实现信息技术与美术课程的完美结合,充实、完美现代化的小学美术教学,使学生更容易接受、更喜欢学习美术学科。

2信息技术在美术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信息技术为课堂增加了许多趣味性,提高了学生的兴趣,提升了教学质量与效率。在美术教学中使用信息技术设计图纸,可以对学生的作品进行分析,给予学生正确的引导,从而提升学生的审美水平。信息技术不仅可以增强教学效果,还在一定程度上对学生自身的发展产生影响。教学改革的必然要求课程改革的目的是培养出一批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素质教育占据了很大的比重,美术作为素质教育中的一项内容,其教育成果相当重要。信息技术为美术教学提供了便利,可以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从而发挥学生的创新能力。利于教学质量与效率的提高信息技术的使用极大程度上丰富了教师的教学手段,也为教师提供了充足的时间去了解每个学生,从而做到因人施教。美术课堂上有许多的设计图例或一些图样的步骤,传统教学中教师需要为学生详细讲解,并且不能保证每个学生都能理解。而现在多媒体教学只需要将绘画步骤用多媒体演示出来,便可以生动形象地为学生讲述其中的绘画技巧。信息技术的使用为教师节省了很多时间,将许多知识以多媒体的方式展现出来,节省了备课时间和讲解时间,可以为学生扩展更多的知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信息技术也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很多的资源,教师可以寻找事例在课堂中展示,使课堂更加生动形象。教师寻找一些设计过程加强学生的理解,也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对于学生来说,信息技术也大大方便了他们的学习,根据一些设计过程了解到美术中的一些技巧,便于美术知识的学习。在美术课堂上使用信息技术可以让学生对美术的了解更深刻,发现美术中的乐趣,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信息技术的使用使美术教学更加生动形象,方便学生的理解。美术本身就是一门抽象性比较强的学科,教师的简单讲解并不能达到一个很好的效果,所以只有将抽象的美术用信息技术展现出来,才能促进学生的理解,从而促进课堂质量与效率的提高。

3有效运用信息技术,改进美术教学手段

时代的进步,教学改革的开展,要求教学方法进行改变,教学方法对于教学质量有着很大的影响。教学改革之后,探究式教学方法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这种方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锻炼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教师在进行知识点讲解之后,为学生搜寻贴近生活的问题以供学生思考,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也可以加强学生的理解。小组讨论教学也是一个比较合适的方法,学生可以利用信息技术设计自己的问题,小组内部相互交流、讨论,在网络上搜寻相关的信息,加强对问题的分析。小组内进行分工研究,增强学生之间的协作能力,也可以激发出学生的灵感,在美术学习中,灵感是比较重要的,灵感的激发可以促进一幅完美作品的诞生。在信息技术发展下,一种新的教学方式应运而生,这便是交互式网络课堂。这种教学方法大大节省了学生与教师的时间,也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了便利。网络课堂可以为学生提供各种各样的课程,很大程度上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另外,学生与教师可以在课下交流,在网络平台上为学生提供指导,也可以在线提交作业,提高教学效率。总之,教学方法的改变结合着信息技术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教学效率与质量,促进了教学的进一步发展。

4有效运用信息技术,充分挖掘美术教材中的教学资源

美术教学中,教材是非常重要的。美术本身就是一门非常抽象的学科,只有依靠大量的图表来增强学生的理解。随着信息社会的发展,信息资源越来越丰富,对于信息资源的利用也可以促进教学改革的进步,提高教学质量与效率。比如讲述海底世界的情境,无论教师形容得多么形象,没有了解过海底的学生是无法理解其中的情境的。利用信息技术搜集一系列相关的图片设计成动画视频,以供学生观看,这样就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教师可以将教材中的知识用信息技术加以形象化,便于学生的理解。在网络上,有许多的名师讲解和一些具体绘画技巧的讲解,让学生学习其中的知识,促进学生的理解。教师要利用信息技术做好课件,在课件中体现出美术的特色,言传身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5有效运用信息技术,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师要树立正确的观念,将学生置于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教师要分析每个学生的特点,因人施教,激发出他们的创新能力。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教师起着引导作用,让学生自己去发现美术中的乐趣与技巧,从而增强他们学习的兴趣。在课堂上,为学生留出时间,让学生自己动手,利用信息技术进行设计,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比如说在讲述建筑设计时,让学生在电脑上进行设计,学生会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积极向教师请教,希望可以做出比较好的作品。这样可以提高课堂的效率,也可以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信息技术的使用为美术教学提供了一个不同的环境,缩小了学生之间的差距,增强了他们之间的情感和协作能力。

6结论

美术是一门综合性比较强的学科,美术课程的学习对于其他课程有着或多或少的影响。美术的学习可以提升学生的审美水平,促进艺术水平的提高,对素质教育的改革有着很大的影响。教师要不断增强自己的知识水平,充分利用教材与信息技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进教育的改革发展。信息技术在美术教学中的应用,为美术教学提供了一定的便利,使课堂更加生动形象,锻炼了学生的思考能力,提升了想象能力,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信息技术的应用技巧仍需要进一步的探究,但终究离不开教师教育观念的创新。教师要正确处理信息技术与教学的关系,探索出更高效的教学方法,促进美术教学的进一步发展。

二 : 小学美术教育论文范文两篇

篇一

【摘 要】中小学校美术教育目前在基础教育中仍然是一个最薄弱的环节,导致了中小学校综合素质和创造力的全面发展受到严重抑制。从而,在理论上、观念上、教学方法上等几方面进行切实有效地改革,显然是发挥美术教育作用的重要途径之一。

【关键词】中小学校美术教育 现状 分析 改革方法

20世纪晚期,讯息科技的突破发展,集成了数千万人类历史的精华。美术教育在中国美术教育历程中也受到冲击,但普通学校美术教育的诞生却是本世纪初的事。尽管它在中国存在已有近百年的历史,但真正出现突破性的发展却是改革开放以来的事。近些年来为了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培养适应二十一世纪现代化建设需要的社会主义新人,党中央、国务院于1999年6月13日作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学美术教育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不仅改变了它原来作为“调节课”的地位,而且成为素质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主要学科,从根本上说人们对美术教育自身的价值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这近几十年的教育改革实践,成绩是显著的,不仅加强了基础美术教育,培养了各级各类美术人才,并且有力地推动了我国美术教育向现代化和国际化发展,使我国艺术教育走上了稳步发展的新阶段,取得了显著的成绩。目前,学校美术课开课率大幅地提高,艺术教学体系逐步建立。随着教学改革不断深入,课堂教学质量明显提高,艺术教学科学研究有所发展。过去十年的学校艺术教育虽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和带有普遍指导作用的基本经验,但是我们也应看到,由于学校教育中提供给美术教育的体制不够健全、不够完善,我国美术教育还存在着(www.61k.com)诸多方而问题,艺术教育仍然是整个学校教育中的最薄弱环节之一。

从我国学校教育的实质来看,艺术教育的开展还是极其薄弱的。如何才能使美术教育顺应时代要求,如何为培养新时代人才作出自己独特的贡献,真正发挥其应有的功能是一个值得人们思考的大问题,也是美术教师面临的严肃课题。

当前,我国美术教育事业在理论上、观念上的缺陷,影响和剥弱了美术教育作用的发挥,“理论认识始终是教育领域中的一个大问题。”多年来,出于急近功利,满足于数字的提高和表面的繁荣,不仅在导向上出现了混乱,在教学行政、教师方面也无所适从。社会的浮躁和对美术教育的偏见,助长了人们的“实利主义”观念。

由于对美术教育缺乏正确和深层的认识,美术课被降至可有可无的副课,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因此,具体形象的运用和实际的技能操作少而不系统,在以考试为指挥棒的教育制度下,这种现象越演越烈,致使一些教育者断定“获得稳固和有用知识的唯一途径是理智途径,理智在其中得到训练和运用的唯一领域是文学和数学语言的领域。”学校教育中抽象的认识性的语言学习被放到优先地位,而感觉的身体的体验受到忽视,由于连续地在词语世界里生活,视觉意识的发展受到限制。

我国的美术教育是沿着“艺”和“技”两条脉络发展的,对应着美术教育效能的两个侧重面,但在美术教育效能的发挥上,仍以技术性为主,技术作为美术教育目的,在教学中被追求。如艺术的传统功能仅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让他们正确描绘对象,画出照相般画来。这些都导致了没有把美术技能与人的感受和主观意识加以联系,主体很少去发展和感受“对象中”那种有生命的形式,忽略了对感受力和特征的注意。在我国教学大纲中,也忽略了用跟以外的其它感觉体验,体验感受仅限在美的领域,没有强调他们的作品表达感性,他们的愿望、想象、恐惧,对同一个审美问题没有强调用不同的美术表达。

在学校美术教育者方面,中小学美术教师的各种能力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先进教师和骨干教师从数量上和质量上都有发展。但目前的状况还不能尽如人意。首先,中小学美术教师业务水平整体上不高,个别优秀与整体不成比例。其次,教师本身对美术教育的价值的和功能认识模糊。

以上种种原因,致使我国中小学校美术教育虽然走过了大半个世纪的历程,但始终没有突破性进展,不少青少年走向社会生活以后,“再通过自己在适应社会的过程中取得的新的领悟,来冲刷教育给他留下的某些无用乃至有害的印记,从而为自己的发展寻找新的支撑点。”“美术教育的改革首先是教育观念的改革。因为对待美术教育方方面面问题的态度和处理方法取决于教育观念。”转变学校美术教育观念的目的,是保障中国学校美术教育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中国中小学美术教育教学的困惑、释然,改革保障和持续发展都有赖于教育观念的更新、确立、以及诸多智者实实在在的研究与实践。陈腐落后的教育观念制约着行动,导致了保守和安于现状。因此,应减少和消除学校美术教育观念变革、更新的阻力和障碍,营造美术文化生态,寻找建立促进美术文化于学生内化积淀与外化显现的教育机制与方法,给予美术教育学术研究的自由与保障,以及中小学校美术教育发展的可能性条件和美术教育者真正的教育教学自主权和学习的自主权。从目前学校美术教育教学实际来看应对创造性与情意学习予以重视,应克服美术教学中的几个误区,如失去学科教学的特征、价值取向的误区,以讹传讹以及“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误区。

我们的学校、家庭、社会美育不能继续满足于灌输“一技之长”,要更新观念而“由理入道”,重视以艺术理论培养审美能力这一重要环节。21世纪的美术目标不仅是整体性或全民性,而重要的是培养具有综合创作能力的通才或复合型人才。因此,加强学校美术教育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客观要求,只要我们行动起来,勇于实践,善于积累经验,就一定能克服中小学校美术教育中存在的弊端,让中小学校美术向着健康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张道一.中国普通高校艺术教育模式及推广对策研究[Z].北京:教科规办,1997.

[2]阿恩海姆.对美术教学的意见[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1993.

[3]阿恩海姆视觉思维[M].光明日报出版社.

[4]黄梅.德国美术教育[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0.

[5]钟以俊,焦凤君.教学美学导论[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1.

[6]程明太.美术教育学[M].哈尔滨:黑龙江美术出版社,2000.

篇二

摘 要:美术教学是高中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高中美术不仅仅能够增强学生的专业知识素养,还能够培养学生对艺术的欣赏。尤其是随着近年来新课改的实行,教育不仅加强了对学生知识掌握的要求,更是加强了对学生鉴赏能力等综合素质的要求。因此,高中美术教学显得更为突出和重要。

关键词:高中;美术教学;民间艺术

随着教育国际化的交融,人们往往越来越偏向于去研究和探索国外的美术作品,高中美术课本和课程鉴赏中也多引用国外的名家之作,往往忽视了将高中美术教学与民间美术进行融合。俗话说得好,美术在生活之上又源自于生活。这也就更说明了民间美术对高中美术教学的重要作用。本文根据目前高中美术教学的现状,对探索如何将高中美术教学融入民间艺术提出以下几点方法探讨。

一、纠正传统观念,正确认识民间美术

很多人会认为,传统意义上的民间艺术是俗气的、土气的,甚至有些人认为民间艺术就是农村的美术,不上档次的,而忽略了民间艺术的淳朴、自然,给人的生动和真实感。民间美术,并不是底层艺术,更不是乡下人的艺术,而是一种独特的美术形式,高中美术老师可以结合课本中的图片引出一些民间美术作品。让学生举一反三,更好地走近民间美术。比如,在学习高中美术课本"苏州园林"这课时,老师可以举一些其他的例子。如"丹寨的苗族蜡染"、剪纸美术、泥人、面人、雕塑等,这些都是很好的民间美术作品,且包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老师还可以将这些民间美术作品选择一些较为代表性的带到课堂上给学生参观。让学生看一看、摸一摸、捏一捏,这些都可以增强学生对民间美术作品的理解和认知。老师还可以给学生举例一些现代生活中的民间美术元素,比如说,香港凤凰卫视的台徽,就是借鉴了民间美术的"喜相逢"的图形,还有一些服装设计中碎花图形,几何拼接图形,来自于云南少数民族的特色,这些美术图案都是来自于平时真真切切的生活中,无论当今社会的流行趋势再怎样变幻莫测,我们都可以在其中多多少少找到民间美术的影子。老师也要试着让学生去寻找自己身边生活中民间美术存在于哪些地方,从而加深学生的理解和认知。

二、走出课堂,体验民间美术

高中美术课堂不同于其他课程的学习,高中美术需要用心去感知。高中美术老师不能将学生对民间美术的感知仅仅局限在课堂内,而是应该引导学生多多走出课堂,到现实生活中去寻找民间美术。在鉴赏课本上的这幅美术作品后,老师可以尝试着让学生模仿课本中作者的绘画方法与技巧,尝试着画一幅生活中的民间生活美术作品。老师还可以试着带领学生走出课堂,让学生到课堂之外去走一走、看一看,感受民间气息,以便学生创作出更好的民间美术作品。

三、用传统文化推动民间美术作品的学习

民间美术作品与我国传统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这也就是说,高中美术老师在给学生进行美术课程的同时,要试着向学生普及和讲解一定的传统文化知识,让学生在了解一幅民间作品的创作背景和发展的基础上进行对民间美术的学习。比如,在学习瓷器的欣赏时,老师可以给学生讲解瓷器的发展以及我国古代、近代国家发展和瓷器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这些,都能够让学生由美术课本上的内容联系到民间美术,又由民间美术回归课本学习。

总而言之,高中美术教学与民间美术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作为高中美术教师,要善于找到课本内容与民间美术的共同点,让学生将课本学习和民间美术进行对比,老师还要试着给学生创造一定的条件,让学生走出课堂,到生活中去发现民间美术,这样才能更好地将高中美术教学与民间美术联系起来。

参考文献:

朱孟涛。浅谈民间美术与高中美术教育[J].东方教育,2013(8)。

三 : 小学美术教学论文

小学美术教学论文《为儿童创设开放的教学空间》

作者:刘春梅秦皇岛市海港区教师进修学校附属实验学校邮编:066000

正文摘要:

为儿童创造开放的教学空间,让学生在美术学习中寻找快乐、体验快乐、获得快乐;绘画是每个孩子抒发自己情感最直接的途径之一,美术课是孩子们感情交流的重要场所;让学生在美术课堂中感受快乐是培养孩子审美能力、想象能力、体验成功的关键。

关键词

开放教学情感交流 和谐愉快生动活泼 自由评价

正文

如何在现代教育理念指导下,开发课堂教学的生命潜力,创造充满活力的课堂教学实践?近年来,我们以“自主探究教学方式”的课题研究为突破口,走出封闭、单一的课堂,创设开放的充满活力的课堂,真正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使学生在课堂中个性发展。

一、开放的课堂为师生共同创造一种和谐愉快的的气氛

在我多年的教育实践中体会到,教师掌握人际关系的水平与学生的学习成绩、学习态度及在校行为等均有直接关系。教师必须能够以最大的热情和爱心对待所有从事的工作,才能在教学中关爱学生,理解学生。在儿童稚嫩的心里最看重教师对他的态度,教师的爱最具有吸引力,它能激发儿童的学习热情,儿童的学习动力常产生于对教师的眷恋。儿童常因喜欢老师愿意参加美术活动,因为喜欢老师而变得守纪律和听话,他们愿意积极配合教师进行教学活动。因此,情感交流在教学中占十分重要的地位。

教师与学生的接近度直接影响情感交流,教师与学生的距离的缩短,以及师生面对面机会的增多可以增进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机会。因此,教师应该经常置身于学生中间,利用自己和学生的空间接近度,促使学生的态度和行为表现更积极主动,因为教师的靠近会被学生看作是对他们的喜爱、赞同和友好。教师如果习惯走在学生中间讲课,与他们一起动手实践,以他们中的一员的身份参与活动之中,就会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增加和谐温暖的气氛,也会提高教师的作用和加深教师的影响。

在教学中,教师的姿势、动作受个人风格、气质的影响。反映在教学中,吸引学生的情况是教师的姿态亲切、谦和,对儿童的行为举止以手势、眼神来暗示,以面部表情来表示赞同和反对,这比严格的管理和申斥效果更加。一般来说,微笑可以造成一种融洽和谐的课堂气氛,能起到提高学生的活动积极性和学习成绩的作用。在自由活动的课堂上,教师的姿势和动作更不拘形式,在与学生的接触中,一对一的教学更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因此,儿童通常更喜欢接触,它胜于口头或目光交流。接触是课堂交流的一个自然部分。

教师上课时的着装和仪表应质朴大方、整洁素雅,避免慵懒或过于修饰。教师的外表举止若具有吸引力,就容易受学生欢迎和尊敬,便于与学生接近和交流。

开放性教育还十分注重尊重学生,尊重他们的艺术创作。能够尊重自己内在价值的教师也会十分尊重学生,对于儿童的创造给予保护和鼓励。儿童们年龄虽小也都有自尊,教学中只有了解学生,了解学生的想法和意图,才能恰当地提出建议和给予合适的帮助。教师应避免以个人的好恶进行作业评价,为此教师必须努力提高个人的专业素养,使自己眼界开阔、知识渊博,掌握多元文化艺术知识,只有这样,在教学中才能有更大的包容心,帮助各色各样的学生发展自己。

二、开放的课堂为学生创设自由生动活泼的学习空间使学生自主发展

教学中,教师要不失时机有计划地巧妙设疑,置疑,创设问题情景,为学生创设自由生动活泼的学习空间,让学生进行交流,使学生不仅仅是学习者,欣赏者,模仿者,而且与教师共同面对问题情景,解决问题,成为讲授者,表演者,创造者.美术教学也必须在一种氛围中,一种文化中才可能进行.如果学生由头至尾都不能走进你的思路,那么美术教学就难以继续下去。

我在上《我们的田野》一课时,先是让同学们闭上眼睛聆听一首“我们的田野”歌曲,让学生感受那无边的田野、美丽的土地、蓝色的群山、飞翔的雄鹰等带来得美感。听完后,学生们都争着抢着说出自己的感受:老师我看到了金黄金黄的麦穗了;老师我闻到了花香;老师我看到我的爷爷正在田里干活(因为他的爷爷是在农村)……这时我在黑板上出示了一幅超大表现田野的背景图,告诉学生我们要把将刚才你听到的、想到的、感受到的景物和人物都画出来,然后用剪刀剪下粘贴到黑板上的田野中。这时的学生们早已按耐不住自己的愉悦心情急着想把自己的作品第一个贴在前面。毫无疑问,对教师来说,善于为学生营造宽松愉悦的学习氛围,甚至比渊博的学识更为重要。课堂效率的高低,直接决定着课业负担的轻重,决定着学生课外活动时间和空间的拓展。
《画纸转转转》一课中,采用了集体无主题的绘画方式:每组第一位学生在纸上画上自己喜欢的简单图形,到了规定时间后,无论完成与否,把自己的作品传给后一位同学,那到前一位作品的同学观察后,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想法,继续学完成作业;同样在规定时间里,在把作品传给后一位同学,如此循环,直到作业完成。学生对集体完成的形象和突出的色彩感到兴奋和愉悦。采用这种接力游戏不仅给学生创设了自由、活泼的创作空间,也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分享了学习成果的快乐,提高了学习效率。

《灵巧的手》一课,在进行手偶游戏时,在学生已按奈不住自己可以创造奇妙的手偶形象的激动心情时,我便让学生上台表演,有的学生做出了各种小动物的形象.如:穿裙子的小女孩,鸵鸟,蜗牛,长颈鹿,大灰狼……还有的学生积极思维,做出了各种“百花齐放”,真让人赞叹不已,我也及时地参与其中,教师的一句肯定话语,同时让学生们的创造力有了进一步地发挥,有理由相信,在以后的活动中,学生会逐渐学会自己运用创造的策略进行更高水平的创造。

三、开放的课堂为学生提供广泛的表现形式空间提高学生创作能力

时代的发展,新的课程观为21世纪的美术教育,在教材内容的选择、拓展和组织形式上提供广泛的空间和新的可能性,因此我在美术教学的表现形式上突出了选择性,使每个学生都能自由的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表现方式,都能突出自己的闪光点,都能获得成功。如在《小纸船的梦》的教学中,我把制作立体场景作为重点,因此为使学生对生活中很普遍的、合理存在的遮挡现象有初步的认识,促进学生有意识地注意观察和表现遮挡关系。我在导入上直接切入遮挡现象让学生观察,让学生说出自己直观的感受,老师点出这种现象在美术中叫遮挡关系。启发学生说出身边的遮挡现象。在制作中,我让学生说出可以用几种形式表现主题。学生说出可用绘画、纸工、泥工等形式去表现。学生准备了不同的材料,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表现形式,发挥自己的创作特长。使学生在选择中有了兴趣,在选择中有了自信,在选择中也就有了表现的欲望与冲动。从学生画出的、剪贴出的、泥捏出的合理有遮挡关系的景象,你就会发现学生对生活的创作热情,展示自我的激情,创作美好未来的豪情。因此,开放性、选择性的学习给每一个学生创设了成功的机会和希望。

四、开放的课堂为学生提供更多的现代化教学手段拓展学生的视野

由于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很快,在教学中我通过电脑网络、收集资料、参观访问等方式进行教学,使学生大量接触美术作品,拓展其艺术视野,吸收时代信息和多元美术的艺术观念,印发学生思维的活跃和思想的深度。在《欢腾的大西北》这一单元,我给学生布置了课前作业:发动同学收集有关青海、江南宁夏等地的资料--照片、图片、画册、邮票等。那天上课前,我刚跨进教室,孩子们哗地全围了过来,他们纷纷递过来找来的资料,有图片的、有文字的,他们有的相互交流,还有的学生迫不及待的向我讲起了青海的故事。看着他们那快乐的神情,我知道他们这一课有许多内容画了。通过网络、图书等手段,孩子们不仅找到了有关资料,也找到了学习的快乐,丰富了知识,激发了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都跃跃欲试的用不同的形式表现自己最感兴趣的画面。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不仅拓展学生的视,同时也激发了学生对祖国大西北的热情,增强了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的意识。
《邮票设计》、《贺卡设计》、《重复与组合》这几节设计课,我充分利用电脑网络的优势,使之成为学生美术欣赏、获得视觉资料的得力工具。由于学生占有资料充分,吸收了当代大量的崭新信息,拓展了艺术视野,学生的设计思路开拓、思维活跃,而且学生还能在电脑上进行创作。如在电脑上设计的邮票《奇妙世界》、《奥运会》,利用电脑的特殊功能设计的重复与组合的作品《乡村》、《美丽的白天鹅》等他们设计的作品都呈现出表现内容、手法、形势、风格的丰富与多样的效果。
五、开放的课堂为学生创设自由评价自我表现的舞台培养学生能力
激励性评价是教学中的艺术,教师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学生是有感情,需要的,从上第一堂课开始,他们就需要从教师那里得到尊重,友爱,温暖,情谊和教诲。当这种情感得到满足后,他们便会以更大的激情上好课.这是教师经常运用的教育手段之一。由于学生的个性差异,在知识的理解与表现上会有一定差异,我们不能用成人的眼光去看学生的美术作品,更不能用“画得像不像”来衡量学生的作品。在教学中,画得特别好的学生,最大期望莫过于得到教师恰如其分地评价和鼓励;某些技法差的,最害怕的莫过于受到教师的挖苦和冷落。遇到上述情况,正确的做法应是:该表扬时就实事求是地给予表扬,并提出新的期望,鼓励其向更高的目标迈进;画得差的要表现他的“闪光点”,表扬你“想法好”,“用色大胆”等等其它方面,去鼓励学生进行大胆地创作,从而激发其学习积极性。每个人的审美观点不同,对美术作品的评价结论也就不同。在每次下课前给孩子评价自我,可以相互借鉴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判断,审美等方面的能力,并且学生在互动中学会了宽容还能经常听到“他画的比以前进步了”,“他的颜色涂得好”,“我要学……

因此,只有创造开放的课堂,才能使学生获得个性发展的空间,课堂才会因此而多彩并充满活力。

参考文献: 美术教育

美术教学

美术课程标准解读

四 : 小学美术教育论文

跳出绘画学绘画

爱因斯坦说:丰富的想象力比渊博的知识更为重要。之所以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是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是无限的,其能够推动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是知识进化的源泉。 绘画对孩子来说,本身就是一种游戏,绘画需要很强的想象力和创造性.美术活动是孩子喜欢的活动,也是发展孩子想象力、创造力,促进孩子个性全面发展的有效手段.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美术课堂改变以往过分强调技能和美术造型等方面的教学,侧重于美术知识的应用及审美感受与艺术观念的表现,让学生在充满想象力艺术空间中,展示自己独特的审核能力和艺术素养。如何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如何使学生在美术课中大胆地想象、创新,进而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值得我们每一位美术老师去探讨。

一、深入生活、走进大自然。

法国教育家蒙门说:“自然和社会是我们最好和最伟大的教材。”学生的想象能力不是自然产生的,它与学生日常生活中经验的积累有着密切的联系,大部分想象总是以感性材料为基础,从而想象出自己从未感知过的实际不存在的事物的形象,构成这些形象的感知材料归根结底是来源于生活。在美术教学中,我特别强调学生在写生中要细致观察,并通过体验生活等方式来丰富他们的直观感受,让学生不断积累有关写实方面的知识,获取清晰和富有记忆的表象,

以增加想象的储备。另一方面主张让学生走进大自然,到大自然中去感受、体验和学习,通过大自然直接启发学生们的想象力,同时让他们去大自然中发现美,从而创造美。如果有条件的话,小学美术教师有必要经常组织学生走进大自然,去观察大自然中的动植物、四季变化等等,激发学生的创作兴趣,想象也会随之迸发。当然,想象是可以打破现实物象中的真实限制的。小学阶段学生的想象力与教师的正确引导是分不开的,因此,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通过提出疑问的方式让学生改变思路,同时肯定其想象力,以防止其形成僵化、固定不变的思维模式。 如在上《有趣的半圆》一课时,本课的教学目的是认识半圆,尝试把半圆形进行添加、组合,变化出各种不同的形象。认识半圆之后,再进一步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教室里、校园里,回想自己的卧室里等找出半圆的物体,丰富学生的想象力。

二、教师善于创设教学情境,开启学生的想象力

打破旧的教学理念,要适应素质教育的新思路,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想象能力。所以在教学中,我为学生创设“参与”的氛围。即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的教学中来,通过师生互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导能力,探究学生内在的潜能,本文由论文联盟收集整理激活想象思维能力,提高想象力。提出的问题可以有多种答案,一个观点可以用多种表现方法,只要学生的发言,不受传统思维约束,全方位打开学生思路让他们在思考中形成自己的想象空间。例如在《回家的路》这一课,先是问题讨论,增强学生的好奇心,提问:“同学们你们在回家的路上看会到什么?”而后我让学生自由说,并且

给他们讲和播放看路上的画面。让学生的脑和眼得到协调的发展,思维意识马上理性认识的转化,促进智力和想象力的发展。不断发现新的问题,解决问题,然后启发他们:我们在放学的路上可以看到这么多景物,同学们想一想,试一试,看谁能够动手这生动的画面画下来呢?通过我的鼓励、启发,让他们在宽松自由的氛围中,把原来的在脑海中一形成的形象,换成画面表现出来。趁着学生的兴致很高,又启发,你想到应该怎么画了吗?你在放学回家的路上遇到了什么,你就画什么好吗?”再一个,就是让学生猜谜语激趣,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学生的天性就是好奇心强,让学生在愉快中主动进入想象的氛围。这样的教学设计,让学生在生活中去捕捉画面积累表象,同时也启动了学生的想象力。

三、 通过欣赏激发想象

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要带领学生欣赏经典作品来激发他们的想象。纵观凡高、毕加索、米罗、莫奈等大师的绘画作品,无不充满个性、闪烁着永恒的人性光辉,这些经典作品很多都值得永远学习、借鉴和观摩。通过欣赏作品能够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因此,小学美术教师应该有目的地让学生欣赏名家作品,引导学生向名家学习,在欣赏优秀作品的基础上进行自己的想象和创造。还可以将学生的绘画作品进行集中展览,帮助学生养成乐于观赏的习惯,于潜移默化之中培养和提高其审美能力。

四、教师要善于增强学生自信心,激发想象力

自信心是创造性思维的力量源泉。任何学生的创造产物都具有

存在的价值。首先,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创造性潜能,并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增加创新的欲望和自信心。画家李可染说艺术表现“可贵者胆”,教师的鼓励与表扬会使学生的胆量与自信心得以增强,进而展开想像的翅膀进行积极的创新。一般说来,学生由于对自己信心不足而胆怯,存在着构思技法表现两大困难。针对学生创造时的胆怯心理,教师要采用多种教学手段,特别是通过多媒体手段的引入,通过对优秀作品的欣赏,开阔学生的视野,拓展其思维空间、增强学生创新的勇气。其次注重双基训练和教师的示范作用,为学生的艺术表现奠定基础。随着时代的进步与发展,美术教育不可替代性越来越被人们重视。当然要丰富学生的想象力,教师就必须拓展他们的思维,给他们营造一个轻松愉悦和想象的空间,让他们勤于思考,乐于表达,进而完善一个个栩栩如生又姿态各异的艺术造型。相信这些艺术造型也都会与他们的生活经验相联系并能表达他们心中的价值观和情感体验,也就是说学生最终会在美术课中感受到美术与生活、美术与文化、美术与科学以及美术与情感之间的紧密联系,进而会留心观察他们身边的艺术形象,提升自己的感悟水平。

艺术创作离不开生活,美术教学不能构想空中楼阁。教师要培养跨世纪的人才、培养有创新精神的人才就必须把学生从狭小的空间解放出来,要引导学生养成勤于观察、善于观察的好习惯,让他们展开想象的翅膀,给他们空间,尽情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动脑动手,直

接体验,从而培养他们的创造能力和创造思维,使其素质得到全面提高。

五 : 小学美术教育论文

跳出绘画学绘画

爱因斯坦说:丰富的想象力比渊博的知识更为重要。(www.61k.com]之所以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是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是无限的,其能够推动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是知识进化的源泉。 绘画对孩子来说,本身就是一种游戏,绘画需要很强的想象力和创造性.美术活动是孩子喜欢的活动,也是发展孩子想象力、创造力,促进孩子个性全面发展的有效手段.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美术课堂改变以往过分强调技能和美术造型等方面的教学,侧重于美术知识的应用及审美感受与艺术观念的表现,让学生在充满想象力艺术空间中,展示自己独特的审核能力和艺术素养。如何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如何使学生在美术课中大胆地想象、创新,进而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值得我们每一位美术老师去探讨。

一、深入生活、走进大自然。

法国教育家蒙门说:“自然和社会是我们最好和最伟大的教材。”学生的想象能力不是自然产生的,它与学生日常生活中经验的积累有着密切的联系,大部分想象总是以感性材料为基础,从而想象出自己从未感知过的实际不存在的事物的形象,构成这些形象的感知材料归根结底是来源于生活。在美术教学中,我特别强调学生在写生中要细致观察,并通过体验生活等方式来丰富他们的直观感受,让学生不断积累有关写实方面的知识,获取清晰和富有记忆的表象,

美术教育论文 小学美术教育论文

以增加想象的储备。(www.61k.com)另一方面主张让学生走进大自然,到大自然中去感受、体验和学习,通过大自然直接启发学生们的想象力,同时让他们去大自然中发现美,从而创造美。如果有条件的话,小学美术教师有必要经常组织学生走进大自然,去观察大自然中的动植物、四季变化等等,激发学生的创作兴趣,想象也会随之迸发。当然,想象是可以打破现实物象中的真实限制的。小学阶段学生的想象力与教师的正确引导是分不开的,因此,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通过提出疑问的方式让学生改变思路,同时肯定其想象力,以防止其形成僵化、固定不变的思维模式。 如在上《有趣的半圆》一课时,本课的教学目的是认识半圆,尝试把半圆形进行添加、组合,变化出各种不同的形象。认识半圆之后,再进一步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教室里、校园里,回想自己的卧室里等找出半圆的物体,丰富学生的想象力。

二、教师善于创设教学情境,开启学生的想象力

打破旧的教学理念,要适应素质教育的新思路,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想象能力。所以在教学中,我为学生创设“参与”的氛围。即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的教学中来,通过师生互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导能力,探究学生内在的潜能,本文由论文联盟收集整理激活想象思维能力,提高想象力。提出的问题可以有多种答案,一个观点可以用多种表现方法,只要学生的发言,不受传统思维约束,全方位打开学生思路让他们在思考中形成自己的想象空间。例如在《回家的路》这一课,先是问题讨论,增强学生的好奇心,提问:“同学们你们在回家的路上看会到什么?”而后我让学生自由说,并且

美术教育论文 小学美术教育论文

给他们讲和播放看路上的画面。[www.61k.com]让学生的脑和眼得到协调的发展,思维意识马上理性认识的转化,促进智力和想象力的发展。不断发现新的问题,解决问题,然后启发他们:我们在放学的路上可以看到这么多景物,同学们想一想,试一试,看谁能够动手这生动的画面画下来呢?通过我的鼓励、启发,让他们在宽松自由的氛围中,把原来的在脑海中一形成的形象,换成画面表现出来。趁着学生的兴致很高,又启发,你想到应该怎么画了吗?你在放学回家的路上遇到了什么,你就画什么好吗?”再一个,就是让学生猜谜语激趣,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学生的天性就是好奇心强,让学生在愉快中主动进入想象的氛围。这样的教学设计,让学生在生活中去捕捉画面积累表象,同时也启动了学生的想象力。

三、 通过欣赏激发想象

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要带领学生欣赏经典作品来激发他们的想象。纵观凡高、毕加索、米罗、莫奈等大师的绘画作品,无不充满个性、闪烁着永恒的人性光辉,这些经典作品很多都值得永远学习、借鉴和观摩。通过欣赏作品能够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因此,小学美术教师应该有目的地让学生欣赏名家作品,引导学生向名家学习,在欣赏优秀作品的基础上进行自己的想象和创造。还可以将学生的绘画作品进行集中展览,帮助学生养成乐于观赏的习惯,于潜移默化之中培养和提高其审美能力。

四、教师要善于增强学生自信心,激发想象力

自信心是创造性思维的力量源泉。任何学生的创造产物都具有

美术教育论文 小学美术教育论文

存在的价值。(www.61k.com]首先,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创造性潜能,并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增加创新的欲望和自信心。画家李可染说艺术表现“可贵者胆”,教师的鼓励与表扬会使学生的胆量与自信心得以增强,进而展开想像的翅膀进行积极的创新。一般说来,学生由于对自己信心不足而胆怯,存在着构思技法表现两大困难。针对学生创造时的胆怯心理,教师要采用多种教学手段,特别是通过多媒体手段的引入,通过对优秀作品的欣赏,开阔学生的视野,拓展其思维空间、增强学生创新的勇气。其次注重双基训练和教师的示范作用,为学生的艺术表现奠定基础。随着时代的进步与发展,美术教育不可替代性越来越被人们重视。当然要丰富学生的想象力,教师就必须拓展他们的思维,给他们营造一个轻松愉悦和想象的空间,让他们勤于思考,乐于表达,进而完善一个个栩栩如生又姿态各异的艺术造型。相信这些艺术造型也都会与他们的生活经验相联系并能表达他们心中的价值观和情感体验,也就是说学生最终会在美术课中感受到美术与生活、美术与文化、美术与科学以及美术与情感之间的紧密联系,进而会留心观察他们身边的艺术形象,提升自己的感悟水平。

艺术创作离不开生活,美术教学不能构想空中楼阁。教师要培养跨世纪的人才、培养有创新精神的人才就必须把学生从狭小的空间解放出来,要引导学生养成勤于观察、善于观察的好习惯,让他们展开想象的翅膀,给他们空间,尽情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动脑动手,直

美术教育论文 小学美术教育论文

接体验,从而培养他们的创造能力和创造思维,使其素质得到全面提高。[www.61k.com)

本文标题:小学美术教学论文-小学美术教学论文
本文地址: http://www.61k.com/1139897.html

61阅读| 精彩专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苏ICP备130363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