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 抗日名将罗卓英事略
▲罗卓英将军骑马照,并自题警句以铭抗日之志 1940年5月摄于赣北▲罗卓英手题虎山公学校训▲罗卓英原籍故居“江东小筑”(本版图片由丘佳纳提供)▲1937年中秋节,罗卓英将军在淞沪会战罗店战地赋诗《战地中秋》赠战地记者。▲罗卓英将军戎装照二 : 抗日名将 罗卓英(图)
| ||
1922年6月罗卓英毕业回到广州,先后在大埔中学任教务主任,在湖山官学任校长,并倡办湖山中学1923年,罗卓英曾受邹鲁推荐,任湖梅军少校参谋,但旋即辞职1925年,东征军回师广州,进行大改编,罗卓英才正式参军,并参加了讨伐刘、杨之役第二次东征时,任第1师炮兵连连长,在惠州攻城战中炮兵准确地摧毁城楼,打开缺口,使持续两天、屡攻不下的惠州城得以迅速攻破,立了战功随后率部队由河婆入揭阳、黄岗,升炮兵副营长,参加了1926年10月歼灭孙传芳、周荫人部的战役接着随军由闽、浙入苏 1927年,升任第21师师长,罗卓英即归其麾下,任师参谋处长、参谋长1928年春,任陆海空总司令部警卫司令,罗被委任浙江警备师上校团长,但不久即为何应钦裁撤是年秋,蒋介石成立陆军第11师,任命为副师长,罗随之任参谋长1929年春,升师长,罗卓英被任命为第33旅旅长,旋即升副师长 1930年5月,中原大战爆发后,第11师经徐州、砀山、杞县进击,与冯玉祥部激战于归德7月奉令与蔡廷锴部共解曲阜之围,大败阎锡山的军队,并乘胜追击,占领了济南、郑州升任第18军军长兼第14师师长,罗卓英也升任第11师师长 罗卓英带兵很注重抓紧时间进行休整、训练,并对官兵灌输忠于蒋介石和的思想 1931年5月,第11师与第14师作为“围剿”红军的主力,从抚州、南城进犯中央苏区,企图找红军主力决战,却被红军声东击西的战术,弄得在黎川、南丰、广昌、宁都一带疲于奔命,士气低落在进攻中央苏区的同时,罗卓英秉承的意旨,乘机吞并杂牌军罗卓英因"整军经武,屡建殊勋",提升为第18军副军长此后,升第三路总兼18军军长,罗卓英则代该军 1933年2月,蒋介石发动对中央苏区的第四次“围剿”,罗卓英部作为第一纵队出宜黄,拟先攻乐安再犯广昌由于第18军下辖师太多,为方便,请准蒋介石,临时决定成立第5军,升罗为军长,下辖第52、59师2月28日至3月1日,第52师在行进中被红军围歼,师长李明受伤自杀第59师企图增援,途中又被红军包围全歼,师长陈时骥被生俘这样,第5军尚未正式成立便全军覆灭第四次“围剿”失败后,罗卓英仍回18军任副军长,代行的军长职权,有时的第三路军总部和18军部驻在一起,连总的权亦由罗代为执行1935年,罗卓英晋衔陆军中将 1936年,第18军驻粤汉铁路南段8月4日,蒋介石颁布平定桂军战斗序列,罗卓英被任为前敌总,率军南下,陈兵西江,迫桂军就范8月11日,蒋介石到广州设行营,任命罗卓英为行营办公厅厅长兼代参谋长、粤汉铁路警备司令次年,任国民党广东省党部特派员 1937年7月7日,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8月11日,罗卓英率第18军的11、14、67、98四个师驰援上海的抗日部队8月15日,罗部第98师赶到上海,其余各师亦陆续赶到,编入左翼军序列,参加宝山、罗店、浏河一带的防守8月23日凌晨,日军在小川沙、狮子林、炮台湾等地同时登陆,向宝山、罗店、浏河猛烈进犯,其中又以罗店、嘉定方向作为重点,企图切断京沪线,包围上海的国民党野战部队;8月25日,日军又从吴淞镇、蕴藻浜、张华浜开始登陆,重点仍是指向罗店由于该地濒临长江口,离大场、闸北不远,日舰的炮火可以直接命中陆上的目标,又有制空权,便于海陆空协同作战日军集中重兵,对这一带猛攻,其中罗店争夺战最为激烈罗军全部到达上海时,罗店已经失陷罗卓英即令第11师将其夺回,其后一个多月里,罗部队与日军反复争夺罗店、浏河一带白天,日军在飞机、坦克、大炮的配合下夺取阵地;夜晚,罗部将阵地夺回,战斗非常艰苦和激烈,官兵伤亡惨重 在这次战役中,罗卓英先后升为第16军团长、第15集团军总司令,不久改归第19集团军(总司令,由薛岳代),罗为副司令9月6日,罗部奉命负责防守金家宅、罗店西南、南北的周宅、曹庄至朝王庙、双龙墩、沈家桥、浏河等地,与日军开展阵地战,大量歼灭日军,从而打破了敌人企图打通长江右岸,包围上海的计划11月5日,日军从设防空虚的曹泾镇、金丝娘桥一带登陆,攻陷松江,上海防线动摇,守军不得不全线撤退13日,罗部向吴县、福山一线转移15日,与日军激战于常熟、福山、兴隆桥,击沉日舰四艘19日,向锡(无锡)、澄(江阴)线撤退此时正值冬寒,阴雨连绵,道路泥泞,士气低落第19集团军退到江苏、浙江、安徽交界处,开始了游击战时期 11月19日,罗卓英被任命为南京卫戍副司令长官,协助唐生智守卫南京月底,南京即告失守,罗重回苏、皖、浙边区,接替薛岳为第19集团军总司令,归第三战区司令长官顾祝同 1938年6月至8月,罗部在彭湖战场上与日军激斗,于流澌桥一带歼灭了大批敌军,并多次挫败日军在湖口一带的登陆企图9月12日,罗卓英代替,任武汉卫戍总司令之职10月25日,武汉沦陷后,罗的第19集团军归第九战区司令长官(薛岳代),参加南昌会战,罗卓英任战区前敌总司令,负责直接 1939年3月,日军冈村宁次率四个师团的兵力进攻南昌,3月24日陷吴城镇,并强渡修水,与罗部激战于万家埠、安义一带27日,奉新、南昌相继沦陷罗卓英下令各部避开敌锋,逐渐建立起修水以南,赣江以北的抗日根据地,与日军第101、106师团对峙 4月下旬,罗负责全面部署并本集团、上官云相集团及高荫槐集团的一部,对南昌之日军反攻,试图夺回该市21日晚,罗统率三军,以分兵合击之势对南昌进击,由于未能切断南浔铁路,使日军得以增援,加之在反攻南昌的关键时刻,遭日军反击的第79师师长段朗如违令畏缩,至误良机,使第一次反攻只得暂停5月1日再次反攻时,日军借助其空炮火力支援,顽强扼守南昌外围阵地,并进行反击,罗部伤亡十分严重,无力攻坚5月9日,全线停止反攻反攻南昌城后,罗卓英集团放弃了对城市的争夺战,改为消耗敌人有生力量为主的游击战此后罗第19集团参加了1939年9月第一次会战、1939年冬季扫荡战、1940年夏季配合第五战区的扫荡战,歼灭了大批敌军有生力量 1940年2月,罗升第九战区副司令长官,仍兼19集团军总司令汪精卫投敌叛国后,他与薛岳、王陵基、杨森等联名通电讨汪 日军进攻受挫之后,深感必须首先消灭或赶走赣江、抚河流域一带的国民党野战军,扫清障碍,才能直捣右侧,打通粤汉铁路,便于1941年3月发动了鄱阳湖扫荡战由日寇33、34师团、池田混成旅团,及远藤少将的第三飞行团组成的扫荡部队,共出动了4万余人,飞机百余架,坦克40余辆,分三路合击第19集团军的中心上高罗卓英刘多荃的第49军、李觉的第79军、王耀武的第74军和赶来增援的72军李良基师,共6万余人,采取两翼牵制敌军,使其不能形成合围之势,并大胆集中重兵,转移外线,诱敌从中路深入,在上高一带歼灭敌人的战略是役,敌34师团几乎被全歼,该师团步兵官宕永少将因重伤至毙据当时战报说,日军毙伤24000余人,被俘72人罗卓英因此役而获青天白日勋章 12月中旬,罗卓英将该集团军司令部由上高迁到浏阳,肖之楚第26军、夏楚中第79军及郭礼伯第194师,参加第三次会战罗将此两军一师布置于浏阳、醴陵、株洲一带,与王陵基集团相配合,对近郊成百里侧击之势 1942年1月1日,来势汹汹的日军渡过浏阳河,罗、王部静伏不动,待敌进入近郊,即全线出击罗令26军出永安市,杨枫坝向槊梨市,79军及194师出马经营黄花市亦攻槊梨市,急速进军,与杨森、王陵基集团密切配合,形成对敌包围圈经过四天血战,挫败日军的攻势随后,罗卓英任南方追击军总司令,率三军穷追猛赶,追至桃林忠场一带,与日军对峙与此同时,赣北之敌亦全线出动,进犯高安、修水地区,配合作战,罗卓英在浏阳遥控,粉碎了敌军的牵制计划 1942年4月2日,国民党最高军事委员会任罗卓英为远征军第一路司令长官,归史迪威和英军太平洋战区司令4月5日,罗与蒋介石乘飞机到达腊戌与史迪威部署曼德勒会战,打算将日军引到该线的有利地带歼灭计划定下后,正准备施行,但英军决定撤往印度,已全部集中西线,原有防地均放弃罗部接替防务,进行了皮尤河前哨战、同古战斗和斯瓦逐次抵抗战斗,掩护了英军的撤退4月18日,因东西两路告急,棠吉、瓦城动摇,史、罗只得放弃曼德勒会战,退守瓦城,重新计划瓦城会战,准备在瓦城附近与日军一决雌雄但他们未重视把守通往腊戌的要道东枝等地,而是以守株待兔的方式等待日军来攻瓦城 然而,日军却不采取正面强攻的战略,而是迂回出击,派一部佯攻瓦城,一部袭击东枝占领东枝后,得悉罗部集兵瓦城,便以机械化部队急攻腊戌当史、罗获悉腊戌危急时,已赴援不及28日,腊戌失陷瓦城处于被包围之中,史、罗这才如梦方醒30日,急令各部向伊洛瓦底江后撤,急援莫八、密支那,试图先固后方,再图进取可是一切已为时太晚,日军占腊戌后,继续沿东线急进,5月3日,占领中缅边境重镇畹町,飞兵莫八,全速抢占密支那5月8日,密支那失守9日,腾冲亦沦敌手至此,十万入缅军的归路被切断5月1日,史、罗下令放弃瓦城,开始了悲惨的大撤退全军被迫丢掉车辆辎重,突破日军封锁线,进入人迹罕至的野人山,穿越原始森林,一部分于8月初回到滇西罗卓英的长官司令部及新38师则经巴曼克、曼坎、荷马林、泰南进入印度入缅军十***损失五万余,其中三分之二死于撤退途中第200师师长戴安澜因重伤得不到治疗,而壮烈牺牲 罗卓英进入印度后,于6月11日率参谋长杨业孔及官兵40余人到新德里,14日参加联合国庆祝大会,23日返重庆述职10月,与史迪威、魏菲尔等会谈,决定将中国入印的第22、新38师在加尔各答西北设训练基地,取消中国远征军第一路长官司令部,成立中国驻印度总部,由史迪威和罗卓英分任正、副为了保持中国军队的独立性,另设副总部,由罗节制由于史迪威要求营以上的军官由美国人担任,因而与罗产生了矛盾蒋介石不同意史迪威的要求,为了解决纠纷,便以撤销副总部,调回罗卓英为条件与史迪威妥协是年冬,罗卓英离印返渝 1943年5月,罗出任军令部次长,不久即调军事委员会桂林干训团教育长,"与驻华美军合作,首用轮带式教育法,训练反攻部队" 1945年5月,罗卓英被选为国民党第六届中央执行委员、国民大会代表;8月底被任命为广东省政府***罗卓英任广东省政府***之初,曾鼓吹为乡梓建设尽力,提出建设广东的五大方针1947年初又提出广东建设的五年计划 同年8月底,接替熊式辉为东北行辕主任陈妄想创造奇迹,以挽救国民党在东北的败局,因而把罗卓英请到沈阳,任行辕副主任之职 罗卓英到东北后,协助整顿军队,裁并机关,控制金融等然而,人民解放军以摧枯拉朽之势向国民党军队反击,从而打破了他们的幻想1948年2月,在一片责骂声中离职,罗也随之南下,任东南军政副长官,协助经营台湾,改编整训败逃的国民党军队不久,长官公署撤销,罗卓英改任"总统府战略顾问"、"国防研究院副主任"等职旋即自请退为预备役养闲 罗卓英热心教育,曾先后在家乡与乡人倡办虎山中学,在江西赣州创办卓英学校、宜山小学罗卓英是颇有文学修养的儒将无论是从军期间,还是在炮火弭漫,战况紧张之际,也从不辍笔,曾著《呼江吸海楼诗集》二册、《正气歌注》一册及《从政言论集》、《抗战言论集》、《赣行吟草》等 1961年11月6日,罗卓英因糖尿病在台北去世,终年65岁 |
三 : 罗卓英上将抗战功劳述略
八年黽俛無雙將,百戰勳勤第一人
──羅卓英上將抗戰勳勞述略
前言
一九三七年七月,日冦全面侵華,民族危難,空前未有。[www.61k.com]當此亡國滅種,生死存亡之際,舉國上下,戮力同心,同禦外侮,歷經八年抗戰,終於蕩盡倭氛。其間事跡,可謂驚天動地,震古爍今,置諸中外史冊,亦足炳耀千秋。然而,由於抗戰之後,局勢陡變,國人墟燼未除,即蹈內戰苦海。民族功臣,反成逋客;抗戰史跡,轉致湮沒。將待緬懷紀念,竟至無跡可徵。如今時移勢異,持論漸平,凡有血性良知,僉思撥亂反正。當此抗戰勝利七十週年之際,重溫舊史,獲致真知,扶正驅邪,懲前毖後,於吾民族歷史及天道人心關係莫大。茲就筆者寓目所及,查考所得,略論國民革命軍抗戰名將羅卓英上將之勳勞表現,予以論述,或於抗戰史實研究不無小補云。
一. 抗戰履歷
1. 人物簡介
羅卓英,字尤青,號慈威,廣東大埔人。生於清光緒二十二年丙申(1896),民國陸軍中將加上將銜,抗戰中堅將領,國軍王牌土木系陳誠副帥,實為該系智囊及靈魂人物。眾所周知,國軍革命軍共分四十集團軍,共同抗戰。其中實以中央軍為主力,而與川桂粵湘魯冀晉等各地方部隊協同作戰。八年抗戰期間,羅卓英上將親率中央軍主力部隊,與悍敵周旋鏖戰於華東、華中、中南各大抗日戰場。凡遇硬仗,輒當其衝,於國民黨軍內素有“救火隊”之譽。的謂南征北戰,幾至無役不與。
2. 部隊派系
如眾所知,國民政府時期,軍閥混戰,派系林立。直至日冦全面侵華,民族危難,各方軍閥方始摒棄前嫌,一致救國,公推蔣介石為最高統帥,共同抗日。而蔣介石猜忌之心最重,用人親疏分明,其標準主要有三,所謂浙保黃,即江浙籍貫、保定或黃埔軍校畢業是也。諸將之中,陳誠(字辭修)為浙江青田人,保定八期畢業,後為黃埔教官,全部符合此三大標準,且對蔣氏極其忠誠,因而頗見器重。此外,陳尚奉蔣之命,改娶宋美齡義女譚祥為妻,關係更進一層,此在國軍諸將之中,獨一無二。其於蔣氏心目地位之重,不問可知。蔣氏於軍國大計,最為倚重陳誠,其口頭禪“中正不可一日無辭修”向為世人所習聞。而眾人亦呼陳誠為“小委員長”,可謂位高權重,一時無兩。故稱陳誠所部為國軍第一嫡系王牌,殆不為過。
3. 陳羅關係
陳誠與羅卓英為保定軍官學校第八期炮科同班同桌同學,之後義結金蘭,襄助扶持,終身追隨,親密無間。蔣介石以陳誠羅卓英所部為班底,擴充實力。自東征北伐,蔣桂戰爭,中原大戰,以至圍剿紅軍,皆以陳羅為主力,所向披靡,屢建殊勳,蔣氏軍事實力及政治地位由此奠定。期間陳誠所長十一師擴編為十八軍,陳誠任軍長,羅卓英繼任師長。十一為土,十八為木,故該軍師別稱土木系。是即國軍第一王牌部隊,亦為日後抗戰之主力中堅。而羅卓英則以“整軍經武,屢建殊勳”而升任第十八軍副軍長,代行軍長職責。此乃抗戰之前陳羅二將之大致履歷。
十八軍先後產生五名一級上將,四名參謀總長,兩任海軍總司令,一名空軍總司令,一名勤聯總司令,二十多名軍長,為各軍出產人才第一。雖由陳誠提攜所致,而羅卓英維持培育之功亦不可沒。通觀民國軍史,可謂“中正不可一日無辭修”,而“辭修則不可一日無尤青”也。嗣羅卓英在臺去世,陳誠祭文《哭尤兄》稱:“假令論及昔年報國,與其謂誠稍有貢獻,毋寧悉以屬之於兄。”情雖謙抑,譽非過實。稱羅為“土木系”靈魂人物,誰謂不宜?
二. 百戰勳勤
抗戰事起,陳誠轉參蔣介石高級樞密,土木系一應軍務,悉委羅卓英代領。故羅於抗戰期間,實為土木系之具體操盤手。且蔣陳重大軍事決策,亦須交由心腹親信執行,始可確保實施無虞,而其人則非羅氏莫屬。羅亦不負所望,勇膺重任,忠勤報國。自淞滬會戰始即首當其衝,勇往直前,繼而轉戰常熟廣德,拱衛首都南京,指揮保衛武漢,組織反攻南昌,獲取上高大捷,乃至三次長沙會戰,一度緬甸遠征,直至最後勝利,可謂無役不予,功業彪炳。其歷年抗戰履程大致如下:
1937年,8月13日~11月12日,淞滬會戰,羅任第十八軍軍長,親臨前線,指揮震驚世界之羅店拉鋸戰,旋升第十六軍團司令。10月4日,時會戰方酣,第15集團軍正式組建,以中央軍嫡系十八軍為骨幹,陳誠任總司令,羅任副總司令。39日後會戰結束,羅於11月12日接替陳任總司令。11月19日,任首都南京衛戍副司令長官。11月19日~12月13日,南京保衛戰,羅任副總指揮。
1938年,1月26日,薛岳調任第1兵團總司令,羅卓英接任第19集團軍總司令,但乃以原第15集團軍第18軍為基礎。6月1 2日至10月27日,武漢會戰,9月12日,接替陳誠任武漢衛戍總司令。
1939年,3~4月,組織南昌會戰。9月,第一次長沙會戰副總指揮。10月25日,任第九戰區前敵總司令。年末配合薛岳發動冬季攻勢。
1940年,2月21日,任第九戰區副司令長官,司令長官為陳誠(薛岳代)。
1941年,3月15日~4月9日,上高會戰,任總指揮。9至10月,第二次長沙會戰副總指揮, 12月~1942年1月,第三次長沙會戰副總指揮。
1942年,4月2日,任中緬印戰區司令長官,歸史迪威和英軍太平洋戰區司令指揮。4月5日,指揮平滿納會戰。
1943年,3月19日,任第三戰區副司令長官。
1943年,5月,任國民黨最高軍事委員會軍令部次長。
1944年,任青年軍總監。
1945年,5月,任國民黨第六屆中央執行委員、國民大會代表。8月底,任廣東省國民政府主席。
三. 指標考校
抗戰軍興,同仇敵愾。中華兒女,殺身救國,死傷犧牲無數。據統計,1937至1945年,國軍發動大規模會戰22次,戰役1117次,普通戰斗28931次,321萬1419名官兵壯烈犧牲,273名將軍殉國。慘烈之狀,千古罕聞。而若論名將貢獻之大要,則可以十項重要指標為參考,對集團軍副總司令及授銜上將以上高級將領所作貢獻予以集中考量。所謂十項指數,即戰區司令長官(39頻次)、副司令長官(72頻次)、集團軍總司令(116頻次)、副總司令(216頻次)、二十二次會戰總指揮(22頻次)、副總指揮(22頻次)、單位集團軍參與會戰次數(189頻次)、殉國將領(273頻次)、授銜上將(143頻次)、青天白日勳章(191頻次)等,共得666人,1283頻次。
按將領計,前十位分列如下:羅卓英(21頻次)、孫連仲(19頻次)、薛岳、楊森、唐式遵、李品仙(以上各14頻次)、陳誠、王陵基(各13頻次)、王纘緒、孫震、湯恩伯(各12頻次)。
61阅读提醒您本文地址:
其中羅卓英以21頻次獨佔鰲頭,具體指標如下:戰區司令長官(1次)、副司令長官(2次)、集團軍總司令(2次)、副總司令(1次)、會戰總指揮(1次)、副總指揮(4次)、集團軍參與會戰次數(8次)、授銜上將(1次)、青天白日勳章(1次)。可謂勳勞卓著,忠勤第一。
其中,僅以集團軍總司令身份而論,羅卓英於二十二次大型會戰中參戰八次,僅次於楊森(第二十七集團軍)、唐式遵(第二十三集團軍)與王陵基(第三十集團軍)三名川軍總司令(均參戰10次),與孫震(第二十二集團軍,川軍)、王纘緒(第二十九集團軍,川軍)及盧漢(第一集團軍,滇軍)在全部116任總司令中並列第四,優於孫連仲(7次)、李品仙(7次)、湯恩伯(6次)、陳誠、薛岳、顧祝同、朱德、王耀武(以上5人均爲2次)等無數名將。
四.羅卓英指揮著名戰役
1. 最慘烈之拉鋸戰—上海羅店爭奪戰。
1937年“八一三”凇滬會戰,羅店為雙方必爭之地。爭奪戰自8月23日清晨起,至9月18日止,歷時27日。戰至酣時,每小時傷亡上千人。日冦為之膽寒,稱之為“血肉磨坊”,“一寸山河一寸血”之說即由此得來。總指揮為羅卓英,時任第18軍軍長。據其部下王楚英少將回憶,羅不避矢石,親臨督戰,幾為日寇機槍擊中,幸被胡璉團長及時按倒始免於難。其後羅將軍回憶道:“我在羅店作戰,賴諸將士用命,大戰七天七夜,敵人進犯三次,三次都被我軍擊退。在第二次爭奪戰時,本軍旅長蔡炳炎、團長李維潘壯烈殉國。今以詩記其事:三來三往力爭持,十蕩十決掃蝦夷。凇滬風雲羅店血,大書蔡李是男兒。”
2. 開戰以來最漂亮之仗--上高大捷
總指揮羅卓英,消滅日軍2.4萬人。軍委會參謀總長何應欽高度評價,稱之為“抗戰以來最精彩的一戰”。
3. 最具國際影響之戰役--仁安羌大捷
時遠征軍司令長官羅卓英上將命令孫立人師長馳援仁安羌被困英軍,救出七倍於己之盟軍,轟動國際。時羅將軍賦詩一首,以謝絕國際記者宣傳其事:救人從井吾何惜,急難鴒原(喻兄弟》正此時。四海一家須共喻,乾坤大道不爲私。
結語
縱觀羅卓英上將八年抗戰表現,在戰場則由上海而常熟,而廣德,而南京,而武漢,而武昌,而上高,而長沙,而緬甸;在軍職則由軍長而副總司令,而總司令,而戰區副司令長官,而司令長官;在作戰則由戰役前線指揮而前敵總指揮,而會戰副總指揮,而總指揮;在會戰則以8次列116名總司令之第四;在軍銜則陸軍中將加上將銜;在授勳則青天白日勳章;在樞密則軍令部次長,在中央則執行委員;在評價則“整軍經武,屢建殊勳”;在旌銘則“忠貞爲國,殊堪旌揚”。無論前敵衝鋒,帷幄運籌,抑或調和左右,化合異同,乃至揚威異域,樹績疆圻,率能忍辱負重,許國忘身。可謂矢志精忠,始終如一。以其黽勉勳勤而論,確謂一時無兩。
附:
呼江吸海樓詩(自民國二十六年丁丑至民國三十五年丙戌)
羅卓英慈威
蘆溝曲(二十六年)
七月七日桑乾水,忽起驚濤訴不平。最後關頭今已到,戰塵掦處馬蹄輕。
今日蘆溝橋上血,東流入海湧狂濤。卌載深仇終一洗,中華兒女盡英豪。
元戎(八月六日奉召由廣州飛漢口轉赴盧山九日在海會參加中央訓練團畢業典禮)
五老峯頭振臂呼,元戎決策事征誅。雲龍風虎八方會,喜見神州起壯圖。
【延伸阅读】
抗日名将孙立人
61阅读提醒您本文地址:
本文标题:罗卓英将军-抗日名将罗卓英事略61阅读| 精彩专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苏ICP备130363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