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阅读

东北军区独立一团-盘点东北的10个军区之一锦热军区

发布时间:2018-04-25 所属栏目:东北军区汽车学校

一 : 盘点东北的10个军区之一锦热军区

锦热军区(东北人民自治军第3前线司令部)

1、成立时间

1945年9月成立东北人民自治军第三前线司令部(军区成立后称锦热军区),负责营口(不含)至叶柏寿(今辽宁建平)之线的部队。

2、部队成分

曾克林部出关后发展的新部队(含冀热辽16军分区第18团老部队);黄永胜从延安率领挺进东北的陕甘宁晋绥军教导第2旅第1团;文年生率领的陕甘宁晋绥军警备第1旅改编的八路军南下第3支队;吕正操部沙克率领的冀中军区第31团;延安炮校部分干部。

3、战斗序列

锦热军区下辖:第22旅、第27旅、第30旅、炮兵混成旅,1946年1月起,上述部队由热辽纵队指挥。

各部序列:

第22旅:由冀热辽新部队22旅与文年生警1旅旅机关和第1团合编,下辖第64团、第65团、第67团3个团。

第27旅:由冀热辽新部队特务1团、冀中沙克第31团,黄永胜教导第2旅第1团合编,下辖第31团、第70团、第71团3个团。

第30旅:由16军分区第30旅三个团及旅直机关7000人和警1旅第2团合编。下辖第66团、第68团、第69团3个团。

炮兵混成旅:由延安炮校分配的干部及16分区独立工兵营等部队为基础组建,下辖2个炮兵团和1个步兵团。下辖炮兵第1团、炮兵第2团,步兵团。

4、主官名单

军区:司令员兼政委李运昌;副司令员黄永胜、文年生、沙克;副政委雷经天;参谋长辛世修。

热辽纵队:司令员黄永胜,政委朱涤新,副司令员文年生,参谋长沙克,政治部主任黄惠良,副参谋长朱军。

第22旅:旅长欧致富,政委陈志彬,副旅长周家美,副政委吴宗鹏

第64团

团长陈克荣(1946年1月6日牺牲)

政委唐子培(1959年空军上校)

副团长张智魁(中国海洋打捞局首任局长)

第65团

团长周昌茂(东北解放时任401团团长)

政委谢家祥(1955年少将)

副团长董占林(1988年中将)

参谋长王向春(东北解放时任402团参谋长)

第67团

团长张晓冰(1964年少将)

政委宋一民(高射炮67师首任政委)

政治部主任兰亦农(1960年大校)

第27旅:旅长丁盛、政委韦祖珍,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李勃,参谋长陈运春

第31团

团长刘江亭(1955年大校)

政委吕炳安(1961年少将)

副团长黄清(后任南宁地委监委副书记)

第70团

团长吴瑞山(1955年少将)

政委王星(1955年大校)

第71团

团长白云峰(资料缺)

政委肖泽西(1960年大校)

第30旅:旅长张德发,政委谢镗忠,副旅长张甦,参谋长张乃斌,政治部主任曹德连。

第66团

团长邱会嵩(1955年大校)

政委任荣(1955年少将)

第68团

团长陈霖(赖邦)(缺资料)

政委李济宗(衡宝战役任403团团长)

副政委刘生春(后任辽宁省军区政治部副主任)

副团长张峻岚(1948年10月14日解放锦州牺牲)

参谋长韩风

第69团

团长宋映(1955年大校)

政委徐明(1961年少将)

炮兵混成旅:旅长王衍,政委李志明

第1团

团长杨云斋

政委谢瑛

第2团

团长朱家鼎

政委文击(1955年大校)

步兵团

(资料待査)

5、后期变革

1946年2月,锦热军区撤销,炮兵归东北民主联军总部直属,其余各部划归冀热辽军区。

1946年4月,热辽纵队撤销。

关于27旅,丁盛回忆:1946年4月,27旅在(辽宁)刀尔登与冀热辽军区辖下热河军区热东军分区合并,又叫第18军分区。11月后,直属冀热辽军区。司令员丁盛,政委王国权。31团压缩为4个连,与70团二营(2个连)合编为辽西支队;71团压缩为5个连,与原热东军分区独立营合编为军分区独立团。

关于22旅、30旅,韩风回忆:1946年4月热辽纵队撤销后,将所属到达(内蒙)赤峰一带的部队的大部,整编为冀察热辽军区独立1旅。以27旅70团为基础,将纵队特务团编入该团组成独立1旅70团,团长吴瑞山、政委王星、副团长霍成忠、参谋长魏槐之。以30旅66团为基础,补入68团组成独立1旅66团,团长江礼洪、政委任荣、副团长张俊岚、参谋长韩风。以22旅65团为基础,补入67团一部,组成独立1旅65团,团长邹(www.61k.com)昌茂、政委谢家祥、副团长董占林、参谋长韩风、政治部主任兰亦农。

各部番号变更如下:

第64团:

冀热辽16军分区第18团、热辽纵队第22旅第64团、冀察热辽军区独立第17旅第50团、冀察热辽军区独立第1师第2团、东北野战军第11纵队为第31师第92团、第四野战军第48军第142师第425团。

第65团:

八路军总部特务团、八路军南下第3支队第2团、热辽纵队第22旅第65团、冀察热辽军区独立1旅65团、冀察热辽独立16旅48团、东北野战军第8纵队第23师第69团、第四野战军第45军第134师第402团。

第67团:

晋察冀军区陆军中学军教股长张小冰一行3人带朝北卫戊区新兵80人在辽宁北票组建,热辽纵队第22旅第67团、冀热辽军区第16旅第67团,第17旅第46团、东北野战军第8纵队第23师第67团、第四野战军第45军第134师第400团、1952年9月400团随133师调46军,53年10月400团番号撤消。

第31团:

冀中军区第31团、热辽纵队第27旅第31团,冀热辽军区辽西支队、冀热辽18分区独立1团、冀热辽军区第18旅第52团、东北野战军第8纵第24师第70团、第四野战军第45军第135师第403团。

第70团:

撤分为两部:

1、八路军陕甘宁晋绥联防军教导第2旅第1团、热辽纵队第27旅第70团、冀热辽军区独立第1旅第70团、冀热辽军区独立第16旅第46团、独立第17旅为49团、东北民主联军冀察热辽军区独立第1师第1团、东北野战军第11纵队为第31师第91团、第四野战军第48军第142师第424团。

2、热辽纵队第27旅第70团第2营的4、5两连为基础组建的冀热辽军区第18分区独3团、冀热辽军区第18旅第54团、东北野战军第8纵队第24师第72团、第四野战军第135师第405团。

第71团:

由冀热辽军区特务营进入沈阳发展的2个特务团之一的特务1团、热辽纵队第27旅第71团、冀热辽军区热东分区独立团、冀热辽军区18分区独立2团、冀热辽第18旅第53团东北野战军第8纵队第24师第71团、第四野战军第135师第404团。

第66团:

陕甘宁晋绥联防军警备第1旅第1团、八路军南下第3支队第1团、热辽纵队第30旅66团、冀热辽军区独立第1旅第66团、冀热辽军区独立第16旅第47团、东北野战军第8纵队第23师第68团、第四野战军第45军第134师第401团。

第68团:

编入第66团。

第69团:

大部改编为骑兵团,后划归冀热辽军区直属。

炮兵旅:

由东北民主联军总部直属,其中炮兵2团发展为第四野战军炮兵第1师第2团,抗美援朝时番号为中国人民志愿军炮兵第26团,《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该团5连指导员麻扶摇创作。

二 : 缅怀河北省军区独立师师长杨锦

缅怀河北省军区独立师师长杨锦

2012年的“八一”建军节到了。值此之际,我将酝酿很长时间的《缅怀河北省军区独立师师长杨锦》的文章发到博客上,以志我对杨锦师长的思念,以飨河北省军区独立师的首长和战友们,并向生活在祖国各地的原河北省军区独立师的首长和战友们致敬!

诚恳希望各位首长和战友对本文提出宝贵意见。

河北省军区独立师是一支成立比较晚、撤得比较早的一支地方部队,又是一支非常有战斗力、非常出干部的很有影响的地方部队。

据我所知,河北省军区独立师是1966年组建的,组建地点在沧州市,开始叫做“河北省军区独立第一师”(第二师在天津)。

一位网友在我撰写的《独立师战友通信录前言》博客上留言道:这个师的基础很好。19667月总参下令由河北省军区独立第123456团和独立步兵连组建河北省军区独立步兵第1师。这六个独立步兵团在1964年年底开始组建,来源都是野战师的营、连,基础很好,如陆军第286374107187193194197师等。

1968年,河北省军区独立第二师移调山西省太原市,改称“山西省军区独立师”,至此,“河北省军区独立第一师”也便改称“河北省军区独立师”了。

我是19701123日被河北省军区独立师副师长辛长孝钦定后参军入伍到该师的,最初在该师步兵第一团度过了新兵连生活;197138日,新兵下连又被新兵营营长(实际为8连连长)杨庆锁钦点随他到三营八连(当时在河北保定从事军工生产任务);于当年427日被调到师司令部军务科打字室当打字员。那时,建师的第一任师长杨玉明刚升迁到河北省军区副司令员不久,45岁的杨锦由副师长晋升为师长。

杨锦师长是一个最具军人风范的军人,长得堂堂正正,腰板笔直,粗眉大眼,治军非常严格,也非常爱才。据说,凡是调到师机关的干部必须经过他的钦点,他看不上眼的不管你通过什么关系上来的也会被扒拉下去,哪怕是一个小车班司机也不例外。

我初次见到杨锦师长时,一下子将我给镇住了,因为只有在电影中才能见到这样的威严凶猛军人,比项堃在《南征北战》中扮演的国民党张军长还要厉害,用“威风凛凛,霸气十足”来形容一点也不过分。不仅机关干部、战士怕他,就连他的同事也惧他三分(当时我不理解这种霸气,但我后来当了领导以后,才感到这种霸气的必要和我身上的缺失以至渴望)。

杨师长治军非常有一套,真是有板有眼。

在他的治理下,独立师的各项工作总是创优争先。最有说服力的就是粉碎“四人帮”后,北京军区组织所辖部队进行军事训练考核,按理,有8个野战军在前,一些名不见经传的地方部队怎么也不会取得好名次。但恰恰是“河北省军区独立师”这个不起眼儿的地方部队,每年年底的考核成绩都名列前茅,不仅让一些野战军瞠目结舌,也让大军区的首长刮目相看。我手里至今还保存着当年《解放军报》刊登的河北省军区两位新闻干事和我一起采写的反映我师一团五连取得军事训练好成绩的报道(报道附后;值得一提的是,当时负责写这篇报道的范印华后来升为解放军报社社长,现任海军副政委、中将)。

独立师是一支非常出干部的部队,它不仅是省军区机关干部的来源之一,当这支部队1980年被改编成北京军区守备第七师移防到承德地区围场县受第24集团军代管时,军部司政后机关有8位处长都是由独立师生成的(按一般惯例讲,被代管部队一般都是视为非嫡系、受排斥的),说明这支部队的干部素质是非常高的。

用我的老科长张胜发2000年对我说的:“杨师长是位大军区首长的料儿。”但不知什么原因,他后来官运很不顺,在师长的位置干了十几年,到1985年离休。他培养起来的干部却非常提气,有很多后来都晋升为军和大军区的领导,像前面提到的被报道一团五连指导员黄建国现为北京军区副政委、中将;曾任湖北省军区政委石宝华少将,山西省军区副司令员张发少将、政治部主任黄献军少将等。其他晋升为师团干部的就数不胜数了。

杨师长在治军方面给我印象最深的有两件事:

第一件,1971年冬季我们野营拉练途中,在临近中午强行军时,部队由于多年没经过这样的训练出现了稀里哗啦现象。待部队集中后,杨师长对此进行讲评,将大家痛批了一顿,毫不留情。我至今还记得他当时戴着一副墨镜,显得威风凛凛,怒气冲天,训斥部队为“一群乌合之众”。部队肃立在寒风中鸦雀无声。我记得那天我脚上都长了水泡,晚上科里有经验的老参谋找了从马尾巴上的硬丝给我穿透,将里面的水放出去。第二天,我咬牙跟着部队前进,生怕掉队挨师长的批评。那时,我是个不足18周岁的未成年人。为了照顾我,科里的老同志先是让我减轻了背包的东西,后来有机会就让我坐车,使我亲身体验到部队这个大家庭的温暖。

第二件,1979年初夏,我从理发室理发出来往办公楼去,理发员小邱是杨师长的老乡,杨师长平时对他态度挺好的,但那天当小邱与我同行并用胳膊搭在我的脖子上时,被正在大院转悠的杨师长从身后发现了,他厉声喝斥小邱:“把胳膀撂下来!简直没个军人样子!”我俩当时都被杨师长的严厉搞得很尴尬。我心想:杨师长管得也太严了点儿吧?后来看了美国故事片《巴顿将军》,我猛然领悟,杨师长就是我心目中的“巴顿将军”。

有两件事杨师长有恩于我:

第一件是1978年,我因为一起冤案被以“下连当兵”的名义于5月份下放到步兵第五团一营二连参加种稻田的生产劳动(这事我不知道杨师长是否了解真相),但他11月份到这个团考察工作时,随行的一位副科长向他说情想直接将我带回师机关,他当时点头同意了。当向政治部领导通告此事时,他们还以“部党委没研究”为理由拒绝我回去,可是因为有了杨师长的“上方宝剑”,他们不得不默许。当我乘坐副师长刘国桢的车回到师机关后,一位政治部副主任对我显得格外殷勤,又说给我提职,又说给我生活补助。言外之意,就是不要让我在杨师长面前说他们的坏话,可见他们对杨师长的惧怕。当时这两件事情确实落实了。附带一句:在我离开独立师政治部时,我要求当时的宣传科长(后转业到人民日报社任办公厅主任)向我出示被怀疑是我写的匿名告状信时,我将写此信的人同时写给我的信封、信瓤找出,一同向科长展示,两封信系同一字迹、同一墨水颜色,证明他们怀疑错了。

第二件是1979年,我由于要调回原籍,五团来师部办事的嘎斯车回去路过我的家乡,押车的老乡问我有没有顺便捎带的东西,我委托他们将我保存的15个纸箱子捎回去。当时机关因为发生了一起盗用支票诈骗案件没破,专案组要求“凡是从大院往外运东西都必须经过专案组批准”。也不知怎么那么巧,就在装车时杨师长突然出现在我宿舍西边的甬路上,他瞪直双眼,死死地盯视着我们。我见状马上跑过去,向他说明事情的真相。杨师长知道后发话放行,我又得到一把“上方宝剑”,免去了请示报告的程序,征得了这次代运的机会。

我是19799月离开河北省军区独立师的。我离开独立师有很多原因,首先是因为我的家乡遭到了空前的大地震,家里由此出现很多困难;其次是因为蒙受了不白之冤,觉得自己的人格受到损害,伤害了自己的感情;第三是因为我当时负责保管我们通过关系给杨师长订阅的新华社大参考(上午版和下午版),我看到上面刊登的王震将军在访问英国与英国皇家司令谈到中国军队改革时,准备将全国的地方部队撤销和改编为武装警察部队的信息。

离开河北省军区独立师后,我再也没见过像杨锦师长那样的有威严、有能力的首长。

我所庆幸的是,离开独立师以后,我有两次机会见到杨师长:

第一次是1987年夏天,我到北京军区办事,一天晚上在85楼招待所食堂吃饭时,意外地见到了杨师长,那是他离休后第一次到承德围场度假回来路经北京,还有他的夫人陈林宜。见到老首长,我真的分外高兴。过去很少见到他的笑脸,那天他笑容满面,谈笑风生,可能也是因为离休后见到老部下心情兴奋的缘故吧!

第二次是200010月中旬,当时任保定市人大副主任的张胜发(我在独立师当打字员时的军务科长,后任张家口军分区副司令员,转业回保定后曾任常务副市长)给我打电话,说杨师长夫妻俩要从石家庄到保定来,邀请北京、石家庄等地几位在独立师工作过的老部下奉陪。我接到电话后心情非常激动,马上向上级请假,第二天就带车赶往保定,住在了保定军分区招待所(当时的保定军分区司令员李德兴也是独立师一团出去的)。这一次,我和杨师长有了亲密接触,陪他一起游览了直隶总督府和满城汉墓。乘坐缆车时,我陪同他同坐一车,就我两个人啊;我的女儿(当时在河北大学上学)陪杨师长的夫人同坐一车。我做梦也没想到我能和杨师长有这样的零距离接触。在宾馆,我还特意让他给我题写了“难忘河北独立师”的字,并和他一起合影留念。我一直将这张照片和题词视为珍宝,保存在我的身边。

杨锦 缅怀河北省军区独立师师长杨锦


20001014,博主和杨师长(左)在保定军分区招待所合影留念。

20066月夏天,我在参加一位战友孩子的婚礼时,听到杨锦师长病逝的消息。我不明白,当时怎么没通知我们这些老部下。后来得到解释是,因为河北省军区独立师的战友分布在全国各地,不便邀请,只请了石家庄和沧州的部分战友。

后来,我在网上搜到“风中百灵”的文章,才对杨师长从生病到逝世的过程有了初步了解。

杨师长走了,但他培育出来的干部还活着。我相信,凡是在他手下工作过的人,多数战友都会和我一样无比缅怀这位令人钦佩的老师长。河北省军区独立师因为有了杨锦如同锦上添花,后来花开祖国的四面八方。

如今,由于部队的几次精简整编,“河北省军区独立师”早已不复存在,杨锦师长也已离开了人间。但我们这些当年从河北省军区独立师生活和工作过的战友们永远忘不了“河北省军区独立师”,永远忘不了杨锦师长。

难忘河北省军区独立师,难忘杨锦师长。

附件一:

西陆首页->论坛-> 文学-> 综合->四十港[http://club.xilu.com/818y]

一位老战士走了

风中百灵

又快到周末了。想给住在医院里的老父亲,送些爱吃的东西。于是就给陪床的妈妈打了个电话,电话那头传来了妈妈低沉的声音“杨师长昨天走了”。当时我的心里咯噔一下,怎么会这么快?年前因为下肢肿胀才住的院,两个月都没有查出什么病。只是上个月听妈妈说杨师长得的是癌症,没想到怎么走的这么快。

杨师长是抗日战争参加革命的老军人。1966年河北省军区作为地方部队,要新组建一个独立师,编号为4787部队。从北京军区几个下属野战部队抽调了些干部。杨师长当年是从24军抽调过来任师参谋长的,我父亲是从21军抽调过来的。也因此我们全家从山西大同举迁到河北。那个时候我才有10岁。

我家和杨叔叔家是住在一排平房的邻居,所以我经常去他家玩。杨叔叔的老伴是个上海人,听妈妈讲她是个大学生。在我们那个大院里算最有文化的。我最欣赏阿姨家挂着她年轻时的艺术照片,彩色的非常漂亮。给我少年时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阿姨很爱唱歌,经常小声的唱给我听。不知道我现在喜欢唱歌,是不是受了她的影响。

小时候我对杨叔叔的印象只局限在外表。高高的个子,浓眉大眼,皮肤很白,应该算得上是美男子吧。那时的军人一般是不怎么回家的。很少能见到他们。对他的了解都是从大人的嘴里听到的。杨叔叔很会带兵,抓军事训练很有一套。对部下既关心又严厉,脾气暴躁,训起人来满嘴是“他妈的”。记得听说他有一次在操场上批评机关一个参谋,他前脚走后面那个参谋就晕倒了。因为杨叔叔特别呵护部下,与其他部门总搞不好关系。因此是喜欢他的人特别多,骂他的人也多。

而我眼里的杨叔叔,对孩子总是特别好脾气,经常和孩子打闹嬉笑。当时我特别羡慕叔叔家的孩子,能有这样一个和蔼的爸爸该有多好呀。有多少威风到外面去撒,回家就应该是慈父。(为此我总是和老爸顶撞)。
1970年我父亲调到河北省军区后,就离开了杨叔叔一家。后来,军事干部出身的杨叔叔,因为部队训练有方,在历次军事训练比赛中是战绩卓越,被北京军区任命为师长。
这世界说大也大说小也小,四十年过去了,如今我父母家,又重新和杨叔叔一家,做了一墙之隔的邻居。我又见到了杨叔叔和漂亮阿姨。原来威风凛凛的师长变成了步履蹒跚的老头,当年年轻漂亮阿姨,现在也是躬腰塌背。佛家说任何事情都讲个缘字,也许这也是我们两家的缘分吧。

如今的他们已经是年过80岁的老人了,当年的威风已不在。杨叔叔经常拄着他那带小凳子的拐杖在楼前遛弯。每次在路上见到我,都会笑着说回娘家来了?他的身影依然是那么矫健,腰板依然那么直,一口浓郁的江苏口音,依然那么洪亮。我时常能在做饭的时候,看见杨叔叔和几个老军人在楼前高谈国家大事。

听妈妈讲,当杨叔叔检查出来患了恶性淋巴癌时,医院的大夫都不敢告诉他,但是叔叔特别执拗的对大夫说,你们什么也不要瞒我,战争时期我们死都不怕,什么样的事情没有见过。大夫只好把实情告诉了叔叔。其实当查出来时,癌细胞已经扩散到全身。五一节我和父母是在和平医院度过的,那时听妈妈说杨叔叔已经吃不下饭了。

转眼杨叔叔就这样走完了他的戎马生涯。妈妈电话告诉我,杨叔叔两年前就给休干所留下了遗嘱,一,把遗体捐赠给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二、不搞遗体告别。三、把骨灰撒向大地。

在电话里听到这些时,我哽咽了,半晌我没有说出话来。

戎马一生的杨叔叔面对死亡,走的是那样的从容。此刻,杨叔叔的形象在我的眼前,更加高大伟岸了。他高尚的品质,以及对党对人民无限的忠诚和热爱,永远是我们前进道路上的榜样。杨叔叔您安息吧,我会永远记住您的。

妈妈说:“叔叔的遗嘱是实现不了了”。

我说:“为什么?”

妈妈说:“一是和平医院不接受捐赠,二是杨叔叔的许多老部下不答应,一定要和老人做最后的告别。三是漂亮阿姨不答应,阿姨还想百年之后和叔叔在一起。”

妈妈说明天上午在殡仪馆举行告别仪式。

我告诉妈妈,明天我一定要去。

要在我最崇敬的叔叔面前深深地鞠个躬。

(本帖地址:

附件二:

杨锦同志生平

1924-2006

杨锦同志192411月出生于安徽省寿县杨家庙镇,194011月入伍,1941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江苏省盐城县新四军抗大五分校第一期学员,江苏省盐城县淮海区党委淮建工作队队员,江苏省淮阴县五区乡政治指导员、区委会工作队兼三乡防主任兼政治指导员,江苏省淮海区淮阴县宋集乡大队政治指导员,江苏省淮海军分区淮阴独立营组织干事,江苏省淮海军分区一团政治处组织干事,华中1028团团直副政治教导员、2营副政治教导员,华东121031营政治教导员,30892652营营长,266团副参谋长、参谋长,20军教导团副教育长,志愿军2058173团参谋长,2058师战车团副团长,军委装甲兵第一坦克学校1营学员,63188师坦克自行火炮393团团长,188师副参谋长;河北独立一师参谋长、副师长、师长。北京军区守备第七师师长。1955年被授予少校军衔,19605月晋升中校军衔,19647月晋升上校军衔。19859月离休。

在漫长的革命生涯中,他曾荣获三级独立自由勋章、三级解放勋章。1988年被中央军委授予独立功勋荣誉章。20059月被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纪念章。

杨锦同志无论是在战争年代,还是在和平时期,都始终不懈地全身心为中国人民的革命事业奋斗奉献。在少年时期就参加了3次上海阜丰面粉厂工人罢工运动。随后,他积极参加革命队伍,经历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经受了生与死的考验,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做出了贡献。抗日战争时期,他指挥参加了淮阴周庄伏击站。解放战争时期,他随部队南征北战,参加了解放盐城战斗,第二次盐南战役、黄巷战斗、淮海战役、李庄战斗、参加了解放百龙港战斗、王家弯战斗和高桥战斗。在淮海战役中光荣负伤,在19495月在解放上海战役高桥战斗中担任营长,指挥部队较好的完成突破任务,打垮了敌陆海空坦克联合7次反扑,顽强地坚守师前沿阵地,被89师党委记三等功一次,建国后,他入朝参加抗美援朝,在抗美援朝期间,发挥我军政治优势,教育部队遵守纪律,爱护老百姓和人民军团结协作,为抗美援朝胜利贡献了自己的力量。赴朝归国后,他入校深造,他珍惜机会,虚心求教,成绩优良。和平时期,他工作深入踏实,作风雷厉风行,对部队大胆管理,积极带领部队圆满完成各项任务。特别是他担任河北军区独立师师长后,经常深入基层,了解情况,研究部队工作,总结经验,为推动部队建设做出了贡献。离休后,他仍然关心党和国家大事,关心部队建设,关心和教育下一代,坚持理论学校,积极参加党的组织生活,关心休干所建设,曾担任干休所党委、纪委委员,长期担任休干所党支部书记,在病重期间,以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病魔做斗争。

杨锦同志,对党的事业中心耿耿,光明磊落,他为人耿直,团结同志,严于律己,一身正气,他的生活俭朴,充分体现了一个共产党员的高风亮节,深受同志们的爱戴和尊敬。

杨锦同志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战斗的一生,奉献的一生,他的逝世是我党、我军的损失,使我们失去了一位好党员、好干部,更使我们失去了一位好战友、好同志,我们永远怀念他。

杨锦同志永垂不朽!

二○○六年五月十二日

杨锦 缅怀河北省军区独立师师长杨锦

1971年底(或1972年初),杨锦师长(右三)在独立师二楼中间北屋的小会议室内组织师党委中心组学习《哥达纲领的批判》。

(右二为到我校对我面试并决定接收我入伍的辛长孝副师长。)

杨锦 缅怀河北省军区独立师师长杨锦

1973年(?),杨锦师长(左一)在独立师二楼南面党委会议室内组织师党委中心组学习。

附件三:

杨锦 缅怀河北省军区独立师师长杨锦

1978年2月13日解放军报刊登的由范印华、郎岗锋主撰的河北省军区独立师一团五连军事训练的报道。

附件四:

安徽省天长市河北省军区70年入伍战友聚会邀请函

亲爱的战友:

您还记得1970年12月28日是个什么日子吗?这一天,我们751名天长籍同乡,带着亲人的叮嘱,带着对故土的眷恋,带着对未来的希冀,同乘专列飞驰北往。从此我们成了绿色军营的一个兵,成了河北省军区独立师的同乡战友。从那时起,我们的青春在军营燃烧,我们的友情在军营升华。

星移斗转,沧桑巨变,40年时光,弹指一挥间。往事难忘,温馨如昨,岁月在我们脸上刻下痕迹,思念在我们心头越发迫切。近年来,每当战友小聚,都会谈及召集老战友聚会的事。今年,是我们光荣入伍四十周年,我们几个战友再次商议,拟牵头召集河北省军区的老战友搞次聚会,目的就是回首当年·再叙友情,加强联络相互勉励。现在的你无论生活在乡村还是城市,无论你在天长还是在外地,我们都希望你参加拟定在2010年12月28日举行的战友聚会。

亲爱的战友,也许你已将久远的记忆封存,等待着我们四十年后共同开启,请你记住相聚的日子。这一天我们约定,去往事里走走,听听久违的声音,看看久违的面孔,说说久别的思绪,谈谈别后的旅程······。这是一次难得的聚会,别因为你的缺席使聚会留下遗憾。
“战友战友,亲如兄弟。”让我们高唱军营的老歌,期待聚会的美好时刻!!

河北省军区独立师70年天长籍战友聚会筹备组

2010年11月

本文标题:东北军区独立一团-盘点东北的10个军区之一锦热军区
本文地址: http://www.61k.com/1133270.html

61阅读| 精彩专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苏ICP备130363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