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阅读

参赞天地之化育-参赞天地之化育。读《黄帝内经》 养生角 南怀瑾文网

发布时间:2018-01-09 所属栏目:包青天之化骨帝王

一 : 参赞天地之化育。读《黄帝内经》 养生角 南怀瑾文网

张尚德教授提出,请南师讲“养心莫善于寡欲……”一段)

孟子曰:“养心莫善于寡欲。其为人也寡欲,虽有不存焉者,寡矣。其为人也多欲,虽有存焉者,寡矣。”

这个问题很简单,最好你来替我讲一讲。不过,呵,……他要我讲。

这个寡欲的问题,是个严重的问题。刚才我们白天的时候提到,一切宗教总是禁欲的,我们提到“性”跟“情”两个问题。我常常跟年青同学们讲,讲爱情哲学,啊,我先说个笑话吧:

我在大学里头也同张教授一样,有时候担任讲哲学的课程。有一次,在辅仁大学讲,一位女同学送上一个条子提一个问题,“老师啊,请你不要讲人生哲学,讲爱情哲学吧”。我把这一个条子一看,就放在旁边。我说,下课再讲。后来下课我又忘记了。第二堂上课,这位女同学,呵,很厉害,死活不行,再提出来。

“噢”,我说,“有位同学问我讲爱情问题,到现在我不晓得什么叫爱情。什么叫爱情?据我了解呀,就是人最高的自私的境界。任何的爱情就是‘我’爱你,因为有‘我’,‘我’不爱你就不爱你,所有都是为了‘我’,不是为了爱。”

当年在大学里讲,现在我跟年青的人讲爱,我说你们懂爱吗?我看没有什么爱。爱情,男女关系,不管你偷情也好,做爱也好,怎么也好,我常常发现一个人,夫妻一辈子,生的儿女呢一大堆,我发现他们没有爱情哎。

即使懂了爱,也没有情。那么所有人是干什么?一个“欲”,男女“欲”,什么叫“欲”?一点荷尔蒙在作怪,内分泌。等到内分泌没有了,什么都没有了。

譬如说,有一句成语,两个男女啊,感情不好了,叫“同床异梦”,我说,乱扯!这是很好的哲学的话嘛,不管他爱情好不好,哪个人睡一床做同样的梦啊?不可能的嘛!同床一定异梦嘛!同床做一个梦,那是两个神经病刚好在一起了。没有这个事的!

那么,由此讲到这个“寡欲”。我常常告诉年青人,“情、爱、欲”,三个层次。一般人青年时的,都是“欲”,都是一点,拿儒家的观点,都是“气质之性”,身体情形的变化,荷尔蒙的变化,内分泌的变化,完全是“欲”。

所谓“我爱你不爱你”是听肉体上荷尔蒙的这点指挥,这个完全属于“欲”。“欲”是彼此的发泄,没有什么懂得爱。

“爱”,就真不容易了。“爱”跟“欲”就不一样了,那是“真爱”。当然你们在那里喜欢养小狗的,嗨哟,几万块钱买一条小狗,抱着又亲又吻。那个算不定还有一点点爱。那么这个爱很自私的噢,格老子愿意喜欢这条狗,我不喜欢还是把它炖去吃了。还是为我,呵。这个是爱。

“情”,这个就难了,那就很高了。“情”是已经离开了“欲”,离开了“爱”,再谈“情”。

孔子讲,人生三个步骤,少年人“戒之在色”,男女关系。有贼心,有贼胆,那个贼又不听话,只好去乱搞了。啊哈,少年“戒之在色”。

中年是“戒之在斗”,“斗争”。像你们诸位大老板一样,赚了一千万还要三千万,赚了三千万还要一亿,一路向上面“斗争”上去,爬上去。彼此还要斗争的,中年是“戒之在斗”。

晚年呢,最可怕了,“戒之在得”。最老了最抓得紧。所以,蒋介石老了也不肯放手,毛泽东老了也不肯放手,越搞越坏,越老越抓得紧。老年是“戒之在得”。要放手,不肯放,啊。

所以“欲”呢,是少年的事。这是讲狭义的啊,我刚才讲这个“欲”是狭义的。以现在你们讲的话是“微观”,不是“宏观”的。

宏观的“欲”就大了。譬如诸位老板,赚了一百亿还想到一千亿。我们有个朋友就想赚一千亿,如果他赚了一千亿,还想二千亿。“欲”是越来越大。所以,中国文化《礼记》上有几句话:“敖不可长,欲不可从,志不可满,乐不可极”啊。

所以人家问我,本来我们的科学很发达?为什么到了魏晋的时代,把科学停止,不准发展呢?我说,那个时候他们的思想是对的。中国文化道家的思想,认为物质文明越发达,人类的欲望越提高,就不可收拾了。物质文明发展到越高,人类的欲望跟着越提高,越乱。所以啊,中国避开了这个了。

到现在来说,是古人的“错”。古人没有错啊,哈,现在还正在讨论这个问题。我常常说,科学的发明,物质文明的发展,给人类带来了很多的方便,但是没有给人类带来幸福,更多的带来很多的痛苦!

所以刚才张教授提出来“养心莫善于寡欲”。天主教、佛教等等宗教是禁欲的。儒家同伊斯兰教是主张“寡欲”的,减少,尽量减少,省吃俭用一点,叫做寡欲。完全禁欲做不到,普通人只好来个“寡欲”。

孟子说一个人“寡欲”,就是广义的噢,宏观的讲“寡欲”,是少,把欲望啊,清净一点,少一点,节省一点用,啊,那就对了。那他这个人已经有相当的修养与道德。

孟子说能够做到“寡欲”的人,“虽有不存焉者”,虽然还没有达到很高的程度,那个“大而化之”的包容的境界,但是已经很好了。下面这个“寡矣”呢,就是他的欲望已经很少了。

“其为人也多欲,虽有存焉者,寡矣。”一个多欲的人,想走到道德的境界,他说也不可能,也很少。这里有个历史的证明:秦始皇做了皇帝以后,想修道,想长生不老,做神仙。你们最近看了一个戏——《汉武大帝》。汉武帝做了皇帝以后,也想求神仙。好,这个皇帝求神仙,也等于陈峰一样,一边拿念佛珠,做事业,一边可以骂人,一样,呵呵。他没有错,但是难做到。

汉武帝旁边有个大臣,叫汲黯,这个人讲话大舌头。汉武帝旁边有两个人,汉武帝最怕的一个是汲黯;最喜欢的是东方朔,滑稽,给他讲笑话。他经常发脾气,犯错误的时候啊,东方朔给他讲两句笑话,他就算了。汲黯可不同了,万事跟他直面地讲,所以他批评汉武帝怎么批评呢?他说,“陛下内多欲而外施仁义”,他说,你呀,下面内在什么都要,又想权力,又作皇帝,又要女人,什么都要,又要扩充境地,又要独霸天下,外面又要广施仁义,“柰何欲效唐虞之治乎!”想效法尧舜之治,做得到吗?不可能的。他说,你是矛盾的。

别人讲汉武帝这种话,当面批评,不杀你的头才怪!汲黯讲了他,他虽然气,当面却一声不响。你看《汉武大帝》这个道理没有演出来。汉武帝对任何臣子,你看卫青啊,霍去病啊,这些大功臣打天下,来见他的时候,汉武帝有时候在厕所里头就叫他进来报告,自己还坐在马桶上。你看多不礼貌啊。唯有一个人,下面太监一讲,汲黯来看你了。呦!等一等!叫他不要进来!马上穿上礼服,帽子戴好再见他。

当然,后来汲黯有一件事情犯错了,汉武帝有一度还是把他冷了,下放了。可是到汲黯晚年的时候,江西出了问题,汉武帝还是找他。汲黯来了,说,皇上,你还找我干什么?我现在也老了,又病了,你不要再找我办事。

汉武帝说,我非找你不可。

他说,为什么?

汉武帝说,江西出问题了。

汲黯说,哎呀,你不要找我,我老了,我跟你两个意见又相反,你找我干什么?

汉武帝说,拜托你,你尽管老了,我弄张床给你,你躺在床上去看江西好不好?(叫他躺着来管政治,呵!)

汲黯没办法,最后到了江西,临老死在江西了。叫“卧而治之”。不要叫你起来办公了,只要你的声望在江西,汉武帝说就行了。到这个程度。

我们听过一句话:“期期以为不可”,《汉书》上的,汲黯讲的话。后来我们写文章,都照写,不懂,什么意思?

汉武帝不是废太子吗?跟太子闹翻了,听人家挑拨,把儿子逼的死了嘛,这一段是汉武帝最伤心的事。汉武帝要换太子,什么人都不敢讲话,只有叫汲黯来。不过汉武帝也想听听汲黯的意见。汲黯一来,在汉武帝前面,汉武帝问他,我要把太子废掉!

哗!他急得一头大汗,就跪下来,“臣期、期、期……以为不可!”他大舌头,大舌头一急起来,说不出话来,“期、期、期、期……不可”,就这么一个故事。所以,“期期以为不可”就是描写当时的声音,大舌头说不出来,急得啊,脸都红了。所以叫你们读古书呢,不读搞不明白。

刚才所提到,“法家拂士”,这一段也是补充“法家拂士”的道理。也就是他讲“寡欲”这个问题。

所以,修养,“寡欲”已经很难了,完全做到了四个字:佛家道家到了最高境界——离情弃欲,就是到了佛与神仙的境界了。这不是硬性的断绝。

什么叫“离情弃欲”呢?就是孟子刚才所讲的“大而化之之谓圣”,“圣而不可知之之谓神”,叫做“离情弃欲”了,是这个问题。

因为他(同学)在前面用灯光已经催我好几次了,到时间了,他们不让我讲了。我只好听命他们在那里“期期以为不可”,啊,呵呵。

好吧,对不起,对不起诸位啊,没有留时间给你们讨论,这个时间太短暂了,下一次有机会我们再谈啊。

——南怀瑾先生在海航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讲座

二 : 天地之罇(王化理)

天地之罇

□王化理

去夏,祁连山区连续下了几场小雨,绿洲里既湿润又惬意。虽然城里很舒适,住久了,还是想到山里去,呼吸点山中更加新鲜的空气。

在一个空闲的朗日,我出城沿村路向南走,穿行在村庄和田野间。一路上走走停停,中午时分,才到达祁连山下的嘉峪山。

这座山位于祁连山北麓,只有30多公里长。据说魏晋南北朝时,这里有300多个寺院,开凿了100多个佛教石窟,是河西走廊里一处佛教和道教圣地。元朝有个太子,叫喃哒失,曾率众到这里进香,并对五凉时期所建的年久失修的寺院佛窟之类的建筑物进行了重修,尤其对文殊殿钟爱有加,做了不少修缮。修缮后的文殊殿,焕发新机,据说殿中供奉的菩萨很灵验,善男信女莫不前去朝拜,一时也将这座叫着“嘉峪山”的山,叫成了“文殊山”。在中国,说起嘉峪关,妇孺皆知;在当地,要人们说出嘉峪山来,未必人人都知道。文殊山,嘉峪山,属同一山。

越过山下农民的大片田地,走过一段石头滩,顺着一条干河床,一拐弯,就进到文殊山中了。山口有一座牌楼,穿过牌楼,可看到山坡上庙宇遍布,街道两旁大树翠绿,整个镇子干净整洁,楼房沿街修建。肃南县祁丰乡政府就在此。( 文章阅读网:www.61k.com )

在开满农家帐篷饭馆的街道上来回走了走,就告别山中,向嘉峪关市区方向折返。返回时我决计直达嘉峪关市区,走酒嘉快速通道。

天,辽远澄清,锃亮深邃,好像永远望不穿,而北面的山,远且沉郁。祁连山银雪盖顶,冷艳迷人,不时送来凉爽的风。大漠由近及远呈赭红色、黄色和灰色的调子。细细的沙,就像绒毯。在薄薄的漠浪之上,嘉峪关城楼在正午强烈的阳光照射下,光芒炳耀,蔚为壮观,就像一组摆放在天地间的酒罇。细看起来,应该是三尊酒罇,巍峨如上苍所造,硕硕似巨山雕制,雍容华贵,器宇轩昂。

讨赖河,似天河之醴,从关西边奔涌而来,站在山下望去,河水似乎倾注到了这列巨罇之中。三尊酒罇,它们仰望着北方的天空。我突发奇想,在北方,不是有一支巨勺吗?那支分酒的长柄大北斗,或许日夜舀着酒罇中的美酒吧!它把酒是分送给了上天之神,还是浮世人间?

我回来立即查阅了资料。听听东方朔的文句吧:“西北荒中有玉馈之酒,酒泉注焉,广一丈,长深三丈,酒美如肉,澄清如镜,上有玉罇,一罇复生也,于天同休无干时。”这是多么博大的器宇啊!

过去,每当我从嘉峪关城楼下走过,心中总是肃然起敬,就如仰望浩渺星空一样,遐思无限。今天,我虽然茕茕孑立,独立在祁连山下,更加使我心中充满激情。

我顿悟,远古时期,我们的祖先为何不惜耗费贵重材质,选调大批能工巧匠,占用大量时间,冶金炼铜,苦心雕铸,以巨大的酒器、食器为国之重宝?远在虞时就制有虎、蜼等彝罇;夏代有鸡罇、黄罇、山罇;周自宗伯之下,有司尊彝之职,以至于现在存世的青铜酒器蔚为大观。而嘉峪关这样伟大的建筑,虽然比夏商周青铜器晚几千年,而且是作为关塞建设的夯土建筑,但呈现在西部的大漠里,固如铁,雄似山,设计建造这样伟大的建筑,真是古人对华夏文化的参悟啊。

鼎罇,是中华文化的集大成者。嘉峪关,安放在广至千里、万山共祝、远古绝域的华府要冲,是祁连山下国之重宝,是祈丰收、守和平、厚植隆盛的圣器啊!

三 : 自我超越:参天地之化育

自我超越:参天地之化育

晋芬

“参天地之化育”乃儒家最理想的精神境界,亦是沟通儒释道三家的精神桥梁。因而,是儒释道三家共识之道德精神理想境界。郑玄等汉儒认为“参天地之化育”这一境界,是对君王而言,朱熹等宋儒则认为是圣人之境。这种理想境界的确定,无疑对新儒家和朱熹的“气质之性“和“天地之性”的形而上理论构架有振聋发聩的先导意义。对常人而言,“参天地之化育”就是自勉修行提升的精神自我超越目标。

《中庸》有云“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这句话,有三个要点。其一,至诚的内心境界;其二,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其三,知行合一的实践观。

通俗地说,只有心怀至诚的人才能全面发展完善自身的人性;以此为条件,他们才能理解、影响和发展他人的人性和万物的物性。如果他们能达到这种境界,他们才能有助于促进天地化育宇宙一切的进程。唯有如此,他们才能共天地之道而成就天人合一的最高境界。

早在《洪范》所记录的发生于前1121的事件讨论中形成的金木水火土五行理论里,参天地之化育这种境界的形而上架构,得以具体化;同时,也深入到了道德、修养、社会、家庭、祸福等等社会实践领域。所以,在貌似神秘主义的超越方式里我们不难找到它宣扬普世价值的实践意义。

新儒家对以上这些方面多有涉及。周敦颐《太极图说》在新儒家形上学和宇宙论的纲领之上建立了天人合一的道德哲学。王阳明认为,心即理。大人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而且推其仁及于万物;致良知即发现至善与完成道德生活之道;内外为一、体用为一,知行合一。为协调抽象的共性与具体的特殊性,朱熹论《西铭》时谈及理一分殊:“以乾为父,以坤为母,有生之类,无物不然,此所谓理一也。。。。各亲其亲,各子其子,则其分亦安得而不殊哉。”由此看出,虽新儒家门派各异但天人合一基本原理统一;虽人与万事万物各有特性但相互关系统驭于一理之中。每个个人客观地存在于天地万物间,社会中,家庭里,同时,主观地存在于自我的内心世界里。从内心里努力改造达到理性与感性的完善统一和谐,就会实现一个智慧的纯粹的道德人性,即“天地之性”;然后,就能理解影响和促进完善他人他物、家庭、社会和天下。

这一说明很粗浅,画虎成猫。抛砖引玉。

言为心声。人最大的勇气就是战胜自己;要超越自己,最艰难,但最必须。人在做,天在看。

天,极简单地说,可以有两解。其一,客观的执掌道德大法的超自然物、道、天理、或人格神(古代中国上帝),扬善避恶,惩处不公,所以有天命不可违之说。人格神亦可理解为宗教信仰中的上帝、佛祖、太上老君、安拉等神明。他们令人敬畏而行善。其二,新儒家也把天内在为心的良知,因而致良知就是去认识天理,得到以道德知识为主的知识。

我们通常所说的良心,就是指一种内向的愤怒,自我谴责和惩罚的判断力;是人所具有的一种特殊的自我提升能力。

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就在于人有道德。

四 : 参赞天地之化育。读《黄帝内经》 养生角 南怀瑾文网

张尚德教授提出,请南师讲“养心莫善于寡欲……”一段)

孟子曰:“养心莫善于寡欲。其为人也寡欲,虽有不存焉者,寡矣。其为人也多欲,虽有存焉者,寡矣。”

这个问题很简单,最好你来替我讲一讲。不过,呵,……他要我讲。

这个寡欲的问题,是个严重的问题。刚才我们白天的时候提到,一切宗教总是禁欲的,我们提到“性”跟“情”两个问题。我常常跟年青同学们讲,讲爱情哲学,啊,我先说个笑话吧:

我在大学里头也同张教授一样,有时候担任讲哲学的课程。有一次,在辅仁大学讲,一位女同学送上一个条子提一个问题,“老师啊,请你不要讲人生哲学,讲爱情哲学吧”。我把这一个条子一看,就放在旁边。我说,下课再讲。后来下课我又忘记了。第二堂上课,这位女同学,呵,很厉害,死活不行,再提出来。

“噢”,我说,“有位同学问我讲爱情问题,到现在我不晓得什么叫爱情。什么叫爱情?据我了解呀,就是人最高的自私的境界。任何的爱情就是‘我’爱你,因为有‘我’,‘我’不爱你就不爱你,所有都是为了‘我’,不是为了爱。”

当年在大学里讲,现在我跟年青的人讲爱,我说你们懂爱吗?我看没有什么爱。爱情,男女关系,不管你偷情也好,做爱也好,怎么也好,我常常发现一个人,夫妻一辈子,生的儿女呢一大堆,我发现他们没有爱情哎。

即使懂了爱,也没有情。那么所有人是干什么?一个“欲”,男女“欲”,什么叫“欲”?一点荷尔蒙在作怪,内分泌。等到内分泌没有了,什么都没有了。

譬如说,有一句成语,两个男女啊,感情不好了,叫“同床异梦”,我说,乱扯!这是很好的哲学的话嘛,不管他爱情好不好,哪个人睡一床做同样的梦啊?不可能的嘛!同床一定异梦嘛!同床做一个梦,那是两个神经病刚好在一起了。没有这个事的!

那么,由此讲到这个“寡欲”。我常常告诉年青人,“情、爱、欲”,三个层次。一般人青年时的,都是“欲”,都是一点,拿儒家的观点,都是“气质之性”,身体情形的变化,荷尔蒙的变化,内分泌的变化,完全是“欲”。

所谓“我爱你不爱你”是听肉体上荷尔蒙的这点指挥,这个完全属于“欲”。“欲”是彼此的发泄,没有什么懂得爱。

“爱”,就真不容易了。“爱”跟“欲”就不一样了,那是“真爱”。当然你们在那里喜欢养小狗的,嗨哟,几万块钱买一条小狗,抱着又亲又吻。那个算不定还有一点点爱。那么这个爱很自私的噢,格老子愿意喜欢这条狗,我不喜欢还是把它炖去吃了。还是为我,呵。这个是爱。

“情”,这个就难了,那就很高了。“情”是已经离开了“欲”,离开了“爱”,再谈“情”。

孔子讲,人生三个步骤,少年人“戒之在色”,男女关系。有贼心,有贼胆,那个贼又不听话,只好去乱搞了。啊哈,少年“戒之在色”。

中年是“戒之在斗”,“斗争”。像你们诸位大老板一样,赚了一千万还要三千万,赚了三千万还要一亿,一路向上面“斗争”上去,爬上去。彼此还要斗争的,中年是“戒之在斗”。

晚年呢,最可怕了,“戒之在得”。最老了最抓得紧。所以,蒋介石老了也不肯放手,毛泽东老了也不肯放手,越搞越坏,越老越抓得紧。老年是“戒之在得”。要放手,不肯放,啊。

所以“欲”呢,是少年的事。这是讲狭义的啊,我刚才讲这个“欲”是狭义的。以现在你们讲的话是“微观”,不是“宏观”的。

宏观的“欲”就大了。譬如诸位老板,赚了一百亿还想到一千亿。我们有个朋友就想赚一千亿,如果他赚了一千亿,还想二千亿。“欲”是越来越大。所以,中国文化《礼记》上有几句话:“敖不可长,欲不可从,志不可满,乐不可极”啊。

所以人家问我,本来我们的科学很发达?为什么到了魏晋的时代,把科学停止,不准发展呢?我说,那个时候他们的思想是对的。中国文化道家的思想,认为物质文明越发达,人类的欲望越提高,就不可收拾了。物质文明发展到越高,人类的欲望跟着越提高,越乱。所以啊,中国避开了这个了。

到现在来说,是古人的“错”。古人没有错啊,哈,现在还正在讨论这个问题。我常常说,科学的发明,物质文明的发展,给人类带来了很多的方便,但是没有给人类带来幸福,更多的带来很多的痛苦!

所以刚才张教授提出来“养心莫善于寡欲”。天主教、佛教等等宗教是禁欲的。儒家同伊斯兰教是主张“寡欲”的,减少,尽量减少,省吃俭用一点,叫做寡欲。完全禁欲做不到,普通人只好来个“寡欲”。

孟子说一个人“寡欲”,就是广义的噢,宏观的讲“寡欲”,是少,把欲望啊,清净一点,少一点,节省一点用,啊,那就对了。那他这个人已经有相当的修养与道德。

孟子说能够做到“寡欲”的人,“虽有不存焉者”,虽然还没有达到很高的程度,那个“大而化之”的包容的境界,但是已经很好了。下面这个“寡矣”呢,就是他的欲望已经很少了。

“其为人也多欲,虽有存焉者,寡矣。”一个多欲的人,想走到道德的境界,他说也不可能,也很少。这里有个历史的证明:秦始皇做了皇帝以后,想修道,想长生不老,做神仙。你们最近看了一个戏——《汉武大帝》。汉武帝做了皇帝以后,也想求神仙。好,这个皇帝求神仙,也等于陈峰一样,一边拿念佛珠,做事业,一边可以骂人,一样,呵呵。他没有错,但是难做到。

汉武帝旁边有个大臣,叫汲黯,这个人讲话大舌头。汉武帝旁边有两个人,汉武帝最怕的一个是汲黯;最喜欢的是东方朔,滑稽,给他讲笑话。他经常发脾气,犯错误的时候啊,东方朔给他讲两句笑话,他就算了。汲黯可不同了,万事跟他直面地讲,所以他批评汉武帝怎么批评呢?他说,“陛下内多欲而外施仁义”,他说,你呀,下面内在什么都要,又想权力,又作皇帝,又要女人,什么都要,又要扩充境地,又要独霸天下,外面又要广施仁义,“柰何欲效唐虞之治乎!”想效法尧舜之治,做得到吗?不可能的。他说,你是矛盾的。

别人讲汉武帝这种话,当面批评,不杀你的头才怪!汲黯讲了他,他虽然气,当面却一声不响。你看《汉武大帝》这个道理没有演出来。汉武帝对任何臣子,你看卫青啊,霍去病啊,这些大功臣打天下,来见他的时候,汉武帝有时候在厕所里头就叫他进来报告,自己还坐在马桶上。你看多不礼貌啊。唯有一个人,下面太监一讲,汲黯来看你了。呦!等一等!叫他不要进来!马上穿上礼服,帽子戴好再见他。

当然,后来汲黯有一件事情犯错了,汉武帝有一度还是把他冷了,下放了。可是到汲黯晚年的时候,江西出了问题,汉武帝还是找他。汲黯来了,说,皇上,你还找我干什么?我现在也老了,又病了,你不要再找我办事。

汉武帝说,我非找你不可。

他说,为什么?

汉武帝说,江西出问题了。

汲黯说,哎呀,你不要找我,我老了,我跟你两个意见又相反,你找我干什么?

汉武帝说,拜托你,你尽管老了,我弄张床给你,你躺在床上去看江西好不好?(叫他躺着来管政治,呵!)

汲黯没办法,最后到了江西,临老死在江西了。叫“卧而治之”。不要叫你起来办公了,只要你的声望在江西,汉武帝说就行了。到这个程度。

我们听过一句话:“期期以为不可”,《汉书》上的,汲黯讲的话。后来我们写文章,都照写,不懂,什么意思?

汉武帝不是废太子吗?跟太子闹翻了,听人家挑拨,把儿子逼的死了嘛,这一段是汉武帝最伤心的事。汉武帝要换太子,什么人都不敢讲话,只有叫汲黯来。不过汉武帝也想听听汲黯的意见。汲黯一来,在汉武帝前面,汉武帝问他,我要把太子废掉!

哗!他急得一头大汗,就跪下来,“臣期、期、期……以为不可!”他大舌头,大舌头一急起来,说不出话来,“期、期、期、期……不可”,就这么一个故事。所以,“期期以为不可”就是描写当时的声音,大舌头说不出来,急得啊,脸都红了。所以叫你们读古书呢,不读搞不明白。

刚才所提到,“法家拂士”,这一段也是补充“法家拂士”的道理。也就是他讲“寡欲”这个问题。

所以,修养,“寡欲”已经很难了,完全做到了四个字:佛家道家到了最高境界——离情弃欲,就是到了佛与神仙的境界了。这不是硬性的断绝。

什么叫“离情弃欲”呢?就是孟子刚才所讲的“大而化之之谓圣”,“圣而不可知之之谓神”,叫做“离情弃欲”了,是这个问题。

因为他(同学)在前面用灯光已经催我好几次了,到时间了,他们不让我讲了。我只好听命他们在那里“期期以为不可”,啊,呵呵。

好吧,对不起,对不起诸位啊,没有留时间给你们讨论,这个时间太短暂了,下一次有机会我们再谈啊。

——南怀瑾先生在海航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讲座

五 : 人生以人生为目的,参赞天地之化育

【起修安命集·结束语】人生以人生为目的,参赞天地之化育!

-------------------------------------------------

多一物,却添了太多危险

少一物,贪嗔痴会少一点

算天算地 算尽了 从前

算不出 生死 会在哪一天

起修安命集,自相信“三世因果论”(佛家三世即前世、今生、来世;儒家三世即爸爸、我、儿子)开始,欲知天文地理而卜人生前后五百年,借机获得一点人世生活的小小智慧。

读书真的不能套在书里,就像中国汉字也不过是一个符号,后人所赋予每个汉字无限深远的含义而已;所以我一直要求自己不要迷在其中,糊里糊涂的略知一二也就够了;人生说简单就简单,说复杂就复杂;没必要非得钻牛角尖。当然,术业有专攻,搞专业呀还是要有钻研的精神,这一点我一辈子也做不到了;因为我不求上进,不喜欢钻研,所图每天有口饭吃,有口水喝,能够乐以天地间已足矣!

易寒逢春,枯木生发;阴极必阳,阳极必阴;阴中有阳,阳中有阴;兹《易》天地人三极之道,不过如此而已,所以起修安命集也该收笔了!

怀着一颗感恩的心,我埋藏了多少得已回报的心愿,已是悟道之始行于初!若再将人生作何解释,那是永远也解释不完的话题,就如一个汉字一篇博士论文,所以也不就在其中绕了;人活在世间,不外乎是学会为人处事,但当首其“百善孝为先”,如果一个人不孝,其他的都不要谈了,没有意义!然后,就是有一种积极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如能达到空无一物的境界,那么就已无贪嗔痴了,自然也就放下分别执着了,何不逍遥于天地人的极乐世界之中?

世事无常,刚柔相摩,一切尽在变化之中;守住自己,不卑不亢;并能“吾一日三省其身”;这个时候,我所发现的是同样的智者,同样的快乐;偶尔心生羡慕和妒嫉,因为每个人都比我有智慧!

《起修安命集》让我略懂得了“0”“1”“2”这三个数字的意义,宇宙和人一样,都是一个圆圈,都是无心的圆圈,这让我想起“三十幅共一毂”(车轱辘是空心的,外面由三十根符条撑着)。我觉得,只要肯定去思考和总结,世世皆有同理,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0就是空无一物,万物可载;1就是自己;2就是一分为二,凡事都是相对立的!

我知识浅薄,但我坚持自己,不复制别人,不迷恋别人,做一名合格的“宇宙过客”!

最后,感谢我的妈妈和家人,感谢我的父老乡亲,感谢我的老师和同学,感谢我的兄弟姐妹们,感谢万物给了我生命,给了我生活,给了我坚强,给了我力量,给了我一个化育的人生!感谢我自己,感谢我所经历的那些苦难,感谢那些有书读的日子.....

---------------------------------------

关于宗教,我所持观点:

信与不信,人就在这里;

信者别迷,迷者离人;

不信勿远,远者离世。

人凡六界,天地人妖魔邪

皆在信与不信之间!

本文标题:参赞天地之化育-参赞天地之化育。读《黄帝内经》 养生角 南怀瑾文网
本文地址: http://www.61k.com/1131632.html

61阅读| 精彩专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苏ICP备130363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