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阅读

上海龙华烈士陵园-在烈士陵园落成仪式上的讲话

发布时间:2018-04-24 所属栏目:致辞致谢

一 : 在烈士陵园落成仪式上的讲话

    在县烈士陵园
    落成揭碑仪式上的讲话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首长、各位来宾、同志们:
    全县人民共同瞩目的新烈士陵园,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9集团军,驻松、驻扶部队,盛市民政部门、武装部门的亲切关怀下,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通过方方面面的努力,今天正式落成揭碑了!这是扶余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中的一件大事,也是军民团结、拥军爱民的一件盛事,值此之际,我代表中共扶余县委、县人民政府,向出席今天落成揭碑仪式的各位领导、各位首长、各位来宾、各位同志、各界朋友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向为烈士陵园建设付出辛勤劳动、做出贡献的民政系统广大干部职工及陵园建设者们表示亲切的慰问!
    扶余历史悠久,人杰地灵,在这片广袤富饶的土地上养育了一批批优秀儿女,特别是以梁士英为代表的革命烈士,更是扶余人民的骄傲和自豪。烈士们前赴后继,忘我牺牲的革命精神,舍己为人、爱国爱家的高风亮节,以及用生命和鲜血筑就的丰功伟绩,永远值得我们纪念。英雄梁士英,出生在我们县三岔河镇郊,生前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战士,在1948年著名的辽沈战役中,其所在部队担负着攻打锦州的重要任务,在决定这次战斗胜负的关键时刻,他舍身执行爆破敌人碉堡的任务,与敌人碉堡同归于尽,扫除了部队前进的障碍,赢得了锦州的解放,为辽沈战役的胜利乃至解放全中国立下了卓著功勋,赢得了全国各族人民特别是家乡人民的忠心爱戴和深切缅怀。
    扶余县原烈士陵园始建于1988年,座落于三岔河镇内,是我们县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基地,多年来,它激励着全县人民积极投身家乡建设,激励着广大青少年树立爱国主义伟大理想,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但是,1995年恢复县制后,由于三岔河变成了县城,烈士陵园在人群密集区,面积小,设施简陋,修善不便,因而县委、县政府决定陵园迁址,并扩大规模,提高建设标准。在资金十分紧张的情况下,经过多方争取,于去年正式启动了陵园工程建设。扶余烈士陵园建设者们,充分发扬了不怕吃苦、敢打硬仗的作风,克服了重重困难,精心组织,科学安排,保质保量地完成了建设任务。特别是39军、驻扶预备役部队、盛市民政部门,从陵园的立项选址、规划到设计施工,始终给予了热情的关心和无私的帮助。在此,我代表扶余76万人民,再次向你们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诚挚的谢意!
    扶余新烈士陵园的落成,为爱国主义教育提供了更好的教材,为深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它不仅对全县人民缅怀先烈,继承先烈遗志,弘扬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它也为加强军民团结提供了交流的平台,进一步密切了军民关系,军政关系,使拥军优属、拥政爱民得到了具体的体现。扶余烈士陵园,既是历史的见证,又是后人的遗产,对于发扬爱国主义革命传统,凝聚全县各族人民的精神和力量,加快经济社会建设步伐,促进县域经济跨越式发展都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各位领导、各位首长、同志们、朋友们,扶余的发展任重道远、前景广阔,孕育着巨大的商机和活力,我们坚信,勤劳而充满智慧的扶余人民,一定会在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发扬一切优良传统,发挥聪明才智,戮力同心,奋力拼搏,把富有光明革命传统的扶余建设得越来越美好。
    最后,我谨代表全县各级干部及广大人民群众,向长眠于地下的革命烈士致以崇高的敬意!
    谢谢大家。
    

二 : 在烈士陵园落成仪式上的讲话


   在县烈士陵园
   落成揭碑仪式上的讲话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首长、各位来宾、同志们:
   全县人民共同瞩目的新烈士陵园,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9集团军,驻松、驻扶部队,省、市民政部门、武装部门的亲切关怀下,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通过方方面面的努力,今天正式落成揭碑了!这是扶余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中的一件大事,也是军民团结、拥军爱民的一件盛事,值此之际,我代表中共扶余县委、县人民政府,向出席今天落成揭碑仪式的各位领导、各位首长、各位来宾、各位同志、各界朋友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向为烈士陵园建设付出辛勤劳动、做出贡献的民政系统广大干部职工及陵园建设者们表示亲切的慰问!
   扶余历史悠久,人杰地灵,在这片广袤富饶的土地上养育了一批批优秀儿女,特别是以梁士英为代表的革命烈士,更是扶余人民的骄傲和自豪。烈士们前赴后继,忘我牺牲的革命精神,舍己为人、爱国爱家的高风亮节,以及用生命和鲜血筑就的丰功伟绩,永远值得我们纪念。英雄梁士英,出生在我们县三岔河镇郊,生前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战士,在1948年著名的辽沈战役中,其所在部队担负着攻打锦州的重要任务,在决定这次战斗胜负的关键时刻,他舍身执行爆破敌人碉堡的任务,与敌人碉堡同归于尽,扫除了部队前进的障碍,赢得了锦州的解放,为辽沈战役的胜利乃至解放全中国立下了卓著功勋,赢得了全国各族人民特别是家乡人民的忠心爱戴和深切缅怀。
   扶余县原烈士陵园始建于1988年,座落于三岔河镇内,是我们县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基地,多年来,它激励着全县人民积极投身家乡建设,激励着广大青少年树立爱国主义伟大理想,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但是,1995年恢复县制后,由于三岔河变成了县城,烈士陵园在人群密集区,面积小,设施简陋,修善不便,因而县委、县政府决定陵园迁址,并扩大规模,提高建设标准。在资金十分紧张的情况下,经过多方争取,于去年正式启动了陵园工程建设。扶余烈士陵园建设者们,充分发扬了不怕吃苦、敢打硬仗的作风,克服了重重困难,精心组织,科学安排,保质保量地完成了建设任务。特别是39军、驻扶预备役部队、省、市民政部门,从陵园的立项选址、规划到设计施工,始终给予了热情的关心和无私的帮助。在此,我代表扶余76万人民,再次向你们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诚挚的谢意!
   扶余新烈士陵园的落成,为爱国主义教育提供了更好的教材,为深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它不仅对全县人民缅怀先烈,继承先烈遗志,弘扬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它也为加强军民团结提供了交流的平台,进一步密切了军民关系,军政关系,使拥军优属、拥政爱民得到了具体的体现。扶余烈士陵园,既是历史的见证,又是后人的遗产,对于发扬爱国主义革命传统,凝聚全县各族人民的精神和力量,加快经济社会建设步伐,促进县域经济跨越式发展都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各位领导、各位首长、同志们、朋友们,扶余的发展任重道远、前景广阔,孕育着巨大的商机和活力,我们坚信,勤劳而充满智慧的扶余人民,一定会在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发扬一切优良传统,发挥聪明才智,戮力同心,奋力拼搏,把富有光明革命传统的扶余建设得越来越美好。
   最后,我谨代表全县各级干部及广大人民群众,向长眠于地下的革命烈士致以崇高的敬意!
   谢谢大家。
  
  

三 : 上海龙华烈士陵园“四.一二殉难者”纪念雕塑风景图片

上海龙华烈士陵园“四.一二殉难者”纪念雕塑图片

上海龙华烈士陵园“四.一二殉难者”纪念雕塑图片

上海龙华烈士陵园“四.一二殉难者”纪念雕塑图片

上海龙华烈士陵园“四.一二殉难者”纪念雕塑图片

上海龙华烈士陵园“四.一二殉难者”纪念雕塑图片

上海龙华烈士陵园“四.一二殉难者”纪念雕塑图片

上海龙华烈士陵园“四.一二殉难者”纪念雕塑图片

上海龙华烈士陵园“四.一二殉难者”纪念雕塑图片

上海龙华烈士陵园“四.一二殉难者”纪念雕塑图片

上海龙华烈士陵园“四.一二殉难者”纪念雕塑图片

上海龙华烈士陵园“四.一二殉难者”纪念雕塑图片

上海龙华烈士陵园“四.一二殉难者”纪念雕塑图片

提示:
1.本文提供上海龙华烈士陵园“四.一二殉难者”纪念雕塑旅游景点相关的风景图片及山水图片欣赏。
2.图片经过缩放处理,请点击图片在新窗口打开查看原图,或将图片存盘至电脑中查看。
3.本风景图片为网友推荐而来,版权归属原作者、原出处所有。在本站展示仅为网友借鉴、欣赏他人作品时提供方便。
4.图片上如有本站站名或网址字样,仅起标示作用,不代表本站版权所有,请勿用于任何商业用途。如有任何疑问,请与本站联系。

四 : 上海“龙华24烈士”史料查考


  1993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根据国务院批示,批准上海市烈士陵园迁入龙华烈士陵园一并建设,建成的上海市龙华烈士陵园为全国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依此批示,龙华烈士陵园建设工程于1994年5月27日开工,1995年4月5日完成土建工程,7月1日对社会开放,其纪念馆于1997年5月28日开馆。
  龙华烈士陵园以《丹心碧血为人民——上海革命烈士革命先驱英雄业绩展览》为主题的基本陈列,反映了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上海英烈的革命历程和英勇事迹。纪念馆陈展面积达5000平方米,展出人物235名,展出珍贵文物、文献和照片1000余件。陈列设计风格富有现代气息,辅助陈列品有全国名家精心创作的国画、油画、木刻、丝毯壁画和锻铜浮雕等。高技术展示的电子天空、幻影成像、影视模型、神幻玻璃和激光演示场景等等,多为国内首次使用。
  烈士主要有:235名陈列在龙华烈士纪念馆《丹心碧血为人民——上海革命烈士革命先驱英雄业绩展览》中的烈士;近600名骨灰安放在纪念堂中的烈士;近800名遗骸安葬在墓地中的烈士;271名集体安葬在无名烈士墓中的烈士,以及近100名有诗文作品的烈士。
  分8个陈列厅:
  (1)序厅 (2) 前言厅 (3)旧民主主义时期厅 (4)新民主主义时期第一厅 (5)新民主主义时期第二厅(6)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第三厅 (7)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第四厅 (8)社会主义革命时期厅。
  陵园设纪念瞻仰区、烈士墓区、遗址区、地下通道与就义地、碑林区、青少年教育活动区、干部骨灰存放区和游憩区8大功能区。11座大型雕塑与纪念广场坐落于南北主轴线上。这里安葬着顾正红、罗亦农、赵世炎、林育南、李求实等1600余名烈士,并建有申城第一碑林,占地20多亩,分南北两排,各长54米,遥相呼应。南壁碑碣,为鲁迅《为了忘却的纪念》全文,北壁碑收录了上海烈士的革命诗文。
  龙华烈士陵园占地285亩,建有纪念、瞻仰、碑苑、遗址、烈士墓、就义地及地下通道、青少年教育活动和游憩等区域。每一区域都由不同的建筑群构成。人们在瞻仰缅怀英烈的同时,又沉浸在文化和艺术的氛围中。
  龙华烈士陵园建筑的艺术特点是主题、主轴线、立体建筑的融合,以及“过去”、“现在”、“未来”的交替。红岩石、入口广场、园名牌楼、纪念桥、纪念广场、纪念碑、纪念馆、无名烈士陵等一系列建筑井然有序地坐落在陵园的南北主轴线上。入口处的红岩石,以其特定的思想意蕴点出了陵园的人文主题;纪念广场是陵园的中心地带;纪念馆以四层素色花岗石阶梯与金字塔型的蓝色玻璃幕墙和谐组合,于庄严凝重中透出明朗开阔的意境。这些建筑成功地营造出陵园独特的纪念氛围,并以其庄重大器、中西合璧、富有时代气息的建筑风格,使龙华烈士陵园成为上海标志性纪念建筑。
  陵园四季林木苍翠,入春桃花盛开,从农历三月初一到三月十五的半个月里去龙华瞻仰烈士,观桃花已成为上海人的习俗。现人们称上海龙华烈士陵园为上海的“南京雨花台”。
后记

我分别在“龙华24烈士”就义70周年和80周年专程去上海为先烈扫墓,第一次扫墓后在《常州日报》和互联网发表了《龙华二十四烈士中的两位常州人》,第二次写出了本文《上海“龙华24烈士”史料查考》。这两次扫墓和写两篇文章,对烈士们丹心碧血为人民、洒尽热血写春秋的高尚英雄气慨一次比一次更受感动,但我的心情也一次比一次更沉重。我在想:烈士们无私献出了青春、献出了生命,他们究竟是为了什么呀?我想,每个中华儿女都会在考虑这个问题。
  我在想:被几个人颂为“明君”的蒋介石,仅就在长江沿岸,就分别在重庆渣滓洞、南京雨花台、上海龙华杀害了多少不同政见者、革命志土。而且极大多数都是偷偷摸摸暗杀的,其行刑的残酷、屠杀手段的残忍世所罕见。除这3大知名刑场外,其它不是刑场的刑场遍布全国,仅就我的家乡(解放前称江苏省武进县西夏墅区),在1948年,仅1个夜晚,国民党就暗杀10多名进步农民,好几家被杀到了“断了香火”、绝了门户。但被某些人污蔑为“独裁”的毛主席,不仅把末代皇帝傅仪改造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而且把国民党代总统李宗仁和杀人如麻的国民党军统头子沈醉等改造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更有不少俘虏来的国民党将领和士兵,成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指战员……。想到这些,毛泽东时代这段历史究竟该怎么谱写?不值得某些当权者和文人思考吗!
  本文在文中介绍了蒋介绍对24烈士的迫害所用手段可以说是:机关算尽、黔驴技穷的地步。例如,把林育南用专机接到南京,陈立夫亲自登场审讯,林育南大义凛然舌战陈立夫,把国民党誊为理论知识“首屈一指”的陈立夫击得一败堕地无地自容,只得在当天晚上又用专机把林育南押回上海龙华监狱。又如,敌人对龙大道用酷刑进行审讯,龙大道慷慨陈词,训得敌人理屈词穷;“气得蒋介石暴跳如雷,直骂‘娘希匹’”。24烈士这些生动事例,教育了我们:世界上最强大的不是权力,而是掌握了马列主义真理。
  从我梳理岀的24烈士英雄事迹粗线条,认为24烈士的事迹,具有很髙的历史意义。因此,我建议有较高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理论水平的无产阶级作家、剧作家,把“龙华24烈士”的英雄事迹写成小说、搬上银幕,人们一定会称颂是一堂生动的共产主义阶级教育课。本人愿义务作一名参谋参与这项工程。
  最后一点说明:我所做的一点工作,仅是把许多分散的史料粘到一起了;这篇文章中,选用的一些材料,凡有原作者署名的,文中都注释了原作者姓名等,但有不少沒见署名的材料,望知情的同志告知,以便修改时补上。但由于本人水平受限,错、漏之处难免,望批评指正。更希望24烈士的亲友,如见到本文有错漏之处,给予更正和补充。我所见到的关于24烈士有关文献,目前本文可能是内容较全面而丰富的,愿这是我坐井观天。但不仅本文有些内容还需进1步核对、充实,而且仍有不少问题沒有弄清楚,如叛徒除唐虞外,还有谁?等等。我有信心把本文修改、补充,尽全力为抢救“龙华24烈士”至今尚未弄清的全部史实贡献一份力量。为此,为便于联系,把本人的电子邮箱介绍在此:yunrenxiang@sina.com。
  恽雨堂和李文两位烈士的亲侄女婿:
  恽仁祥 编著
  2011年12月26日

五 : 在珠海烈士陵园凭吊

午后,我来到了珠海烈士陵园,我要在这里凭吊27位年轻的军官。92年前,他们在一次兵变中壮烈牺牲,长眠于此。陵园位于珠海香洲闹市,在高楼大夏的包围之中,喧闹声不绝,但进入陵园,依然不失肃穆、宁静。

在陵园,我缓步拾级而上,脚步轻轻,生怕惊扰了英灵。台阶旁,木棉花静静地开着,殷红殷红,似被先烈的鲜血染红;山茶花呢,开得色白素雅,寄托着我的哀思。我来到墓碑最高处,上有六角亭,傍边立着叶剑英元帅1925年撰写的墓碑。读着碑文,92年前那罪恶的枪声似乎又在我耳边响起。

1924年6月,根据孙中山先生的建议,由廖仲恺先生具体指导,新型武装独立营在建国粤军第二师建立,叶剑英兼任营长,驻地香山。1925年3月,孙中山先生逝世。此时,叶剑英正随师长张民达东征。4月6日,师长在前线牺牲。驻石岐粤军团长古鼎华等反动分子闻讯,决定兵变并策反了司号员。4月26日晚12时,全体官兵在熟睡之中,叛匪司号员吹响号音,军官们闻号冲出营房,却遭叛匪的猛烈枪击,独立营的27位优秀军官壮烈牺牲。

我在风中缓步烈士墓前。风不断拂过陵园的树木,阵阵响声向我传来,是那样的低沉,似先烈们从墓穴中发出的声声叹息--为自己的早逝而叹息,为未能报效国家而叹息!天逐步阴暗,下起了稀疏稀疏的雨,打在我的脸上,冰凉冰凉,甚觉悲怆,是天在啜泣吗?风雨中的墓碑,是那样的庄严肃穆,墓碑前的我是何等的哀伤。

安息吧,为中华民族崛起而牺牲的烈士们!

本文标题:上海龙华烈士陵园-在烈士陵园落成仪式上的讲话
本文地址: http://www.61k.com/1129643.html

61阅读| 精彩专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苏ICP备130363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