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阅读

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前景-苏宁等农村电商发展迅猛 商务部赞利国利民

发布时间:2018-01-05 所属栏目:内需不足

一 : 苏宁等农村电商发展迅猛 商务部赞利国利民

  近日,商务部发布《改革激活新供给 创新引领新消费——2016年中国国内贸易发展回顾与展望》报告,报告点名称赞以苏宁等电商企业加快布局农村的行动,推动了县、乡、村三级电商及物流配送体系逐步完善。

  在苏宁云商新近披露的2017年上半年业绩快报中,苏宁易购直营店的数量已经达到了2079 家,今年还计划新开1000家,实现品质商品向田间地头的覆盖。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苏宁易购服务站直营店的效益逐步体现,可比店面销售收入同比增长33.51%。

  起底苏宁物流平台搭建

  早在2012年,苏宁就已成立独立的物流公司,业务涉及供应物流、仓配、揽件速递、冷链物流及跨境物流等,次日达、半日达等服务覆盖大部分的一二线城市,物流业务不容小觑。

  2016年11月,有亚洲第一之称的“苏宁云仓”智慧物流基地亮相,在仓储规模、自动化水平及日出货量等项目上均打破了亚洲物流行业的记录。不动则已,紧接着12月初,苏宁马不停蹄地宣布成立物流研究院和S实验室,重磅投资亿元用于研发物流“黑科技”。

  可以说,苏宁物流起步早,发展迅猛,势头完全不输同行业其他品牌。

  2016年12月30日,苏宁以雷霆之势收购了仅次于三通一达及顺丰的“天天快递”,下力度整合双方在仓储、干线、末端等方面的资源,至此苏宁物流平台的规模始现。

  开放物流资源 直击农村发展

  电商做物流,本质上还是为自家平台做服务。与京东封杀持竞争关系的快递企业的做法不同,苏宁以开放的姿态接入2000多家第三方企业和10万家平台商户,对外开放输出现有的供应链、仓储、金融、品牌、零售运营等核心能力。

  如此大动作的平台建设,苏宁到底想要做什么?此次商务部的点名赞扬可窥见一斑。

  图:苏宁云商集团与农业部签署战略合作

  2016年9月6日,农业部与苏宁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全面助推“互联网+现代农业”的发展。苏宁围绕农村市场的发展,制定一系列农村电商战略。

  随着2017年上半年苏宁财报披露,苏宁农村直营店建设情况呈现一片良好的趋势,苏宁易购服务站直营店的快速建设,覆盖大部分三四级市场;同时,苏宁直营店在农村的建设也吸引了大批外地务工人员的回潮。张近东在“两会”期间提出的“农村电商人才培训、农村物流体系建设”等事项都在有条不紊地飞速进行中。

  图:苏宁易购直营门店内,用户正在浏览商品信息

  目前,苏宁云商对农村市场的布局已呈网格状,正在向更细微的区域划分渗透。苏宁开展了的电商扶贫“双百示范行动”,截至2016年6月,在国家级贫困县已经建立247家“O2O特色馆”,精准扶贫到贫困村和贫困户的村级加盟服务站685个,同时协助贫困县政府培育更多农村电商人才,设乡村联络员岗位1030名。

  农村电商不仅仅要将电商下放至农村进行商品销售和服务,更重要的是将农产品、农副产品上行至城市,加快农副产品的销售,真正解决农家难题,便利农民的日常。

  换句话说,路边瓜农果农产品滞销、山里的蜜蜂没有销售渠道等新闻反映出的社会问题,将在不远的将来通过苏宁物流平台的持续建设得以解决。苏宁对服务站加盟店全程的管理和为消费者提供无差别的商品及服务,将会让农村的发展再上一个台阶,拉近城乡距离。

  “五当模式”落地农村 电商繁荣地方经济

  苏宁农村电商实行“五当”原则:销售当地、纳税当地、服务当地、就业当地额造福当地,极快推进地方经济的繁荣与发展。

  图:苏宁易购直营店为农村老人举办手机技能培训活动

  遍及城乡的门店网络将苏宁的产品和服务直达市场最底层,运用平台的力量一举推进地方经济的发展。在提高财政收入的同时,也在渐渐改变农村市场固有的服务印象。苏宁易购直营店因地制宜,以升级体验式服务深度挖掘农户需求,并在执行过程中大量培养农村电商人才,苏宁物流、苏宁售后、苏宁金融及各大产业链环节吸引了大量的青年回乡就业创业。

  从线上平台的规模化运营、物流再到农村直营店规划,苏宁的O2O布局为农村加入电商社会注入了强效的催化剂,下一个目标会是什么?不管是什么,从苏宁往常谦虚低调的执行作风来看,都将会是推动社会进步、不忘初心的利民事业。

二 : 电子商务在农村的发展前景浅析

电子商务在农村的发展前景浅析

一、农村消费面临的问题  
  目前,我国农村消费面临着选择范围小、受到购买数量限制、采购和运输等直接成本以及时间精力等间接成本均较高、购买的商品没有严格的质量保证等诸多发展障碍,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面临急需突破的瓶颈。据中国消费者协会的调查显示,“31.3%的农民认为购买生活资料不方便,37.2%的农民认为购买生产资料不方便,国内有1/3以上的农民要跑到县以上的市场去购买生产资料、消费资料”。

二、电子商务的新机遇

由于电子商务泛指一切通过电子方式开展的贸易活动,B2C代指企业与顾客之间的电子商务。近年来,借助于突飞猛进的信息技术,我国B2C电子商务使消费者的选择范围不断扩大。由于剔除了供应链上的中间环节,购买价格大大降低,买家还能享受到送货上门的服务而不受购买量的限制。相对于C2C而言,B2C有更好的信誉度和售后服务保证,能给买家带来更多的购物安全感。与上述障碍相对照,B2C商务成为绝佳的解决办法;同时,大多数商家缺乏对农村居民消费需求、消费结构和消费特征的研究和把握,难以在农村打开市场,这为电子商务企业通过有效整合供应链来打通农村市场提供了机遇。

  对于B2C电子商务而言,农村市场也是不可或缺的发展空间。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主要数据公报》显示,2005年全国总人口数为130628万人,居住在乡村的人口74471万人,占总人口的57.01%。随着国家新农村建设政策的出台和各项惠农政策的落实,农村市场愈发展现出其巨大的消费潜力。根据《中国经济景气月报》所公布的农村居民家庭现金支出情况,从2006年到2008年,农村居民家庭每年的现金支出从3931.8元/人上升至5257.9元/人,生活消费现金支出也从2415.5元/人上升至3159.4元/人。此外,2008年爆发的国际金融危机总体来说对我国农村市场的影响也不大,B2C开辟农村市场的阻力进1步减小。

由上可见,我国的农村消费与B2C电子商务之间存在历史性的双向选择关系,建立农村市场中的电子商务平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应用电子商务发展农业、推动农产品生产化和流通现代化,发展现代农业,改变城乡二元结构;建立电子购物的新模式势在必行。  

三、制约因素、2大难题及解决方案
    B2C进入农村市场成为彼此间的双向选择,由于我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仍比较落后,农民受教育水平偏低,农村开展电子商务面临着信息流和实物流2大主要难题,发达地区蓬勃发展的互联网购物难以在农村市场行得通。但是,在当前条件下这2大难题均存在可行的解决方案,电子化的贸易活动仍有打通农村市场的可能。

(一)制约因素

  1.尽管国家鼓励发展农村基础设施,但在较长一段时间内,我国农村的基础设施无论在数量、规模还是质量等方面,都远落后于其他发达国家。同时,我国农村经济发展也是不平衡的,在满足农村市场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交通运输基础建设不够完善。目前,我国农村交通还比较落后,虽然到2005年底,农村公路里程已达到146万km,占我国公路总里程的76%,但我国农村公路总体上仍处于以通为主的初级发展阶段,尚难以完全适应农村社会经济发展和农民提高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需要。农村公路通达深度不够,路网密度不高,技术等级低、路况较差,通畅问题还未解决;地区间发展不均衡,东、中、西部地区之间的发展差距日益扩大。

(2)供电、供水、供气等条件较差。水、电、气供应条件较差限制了农村市场对许多商品的需求和使用,例如供电条件就限制了对家用电器的需求,不利于电脑和互联网的使用。

  (3)IT基础设施落后。信息服务的“最后一公里”问题非常突出,受制于经济发展水平、自然条件和科学文化水平,农民对计算机的拥有率很低,利用互联网的机会更为缺乏。《2008-2009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调查报告》显示,目前农村网民规模为8464万人,互联网普及率仅11.7%,虽然在逐年增长,但仍以较大差距落后于城镇平均水平。东中西部地区之间农村网民的分布差异也很明显,超过50%的农村网民集中在东部农村地区。

2.农民受教育水平制约了电子商务进军农村市场的步伐。2008年4月25日农业部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农业部科技教育司副司长杨雄年表示,我国农民受教育的程度整体偏低,科技素质还不是很高,从整体上看,农民素质还不是很乐观。我国农民平均受教育的年限是7.8年,初中、小学文化程度占70%以上,高中文化的大概占16.8%,比例不是很高。农村劳动力文化程度偏低,不利于新知识、新技术的接受和学习,导致农村居民对电脑和互联网的学习、使用比率较低。

  综上,水、电、路、IT等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农民受教育水平的相对落后减缓了电子商务的农村发展历程,使其面临信息流和实物流流通不畅这2大难题。

(二)2大难题

  1.信息流难题。对于电子商务而言,互联网是支撑其发展的最有力平台,它的最主要作用是利用各种IT技术,促进买卖双方的信息交换。而农村电子商务面临着互联网利用率低的困境,导致贸易活动的信息流流通不畅:一方面,我国地域辽阔,全国有286一个县,40000多个乡镇,农村分布广阔,居住地点零散,造成了农村消费市场网点的分散,致使城市货品信息无法有效地传递给农村消费者,不利于顾客比较、挑选自己需要的产品;另一方面,农村居民难以像城市居民那样,通过互联网向厂商方便快捷地下达购物订单,电子化购物方式尚未在我国农村普及,买卖双方的交易速度受到制约,农村顾客的消费地点仍集中于村店、供销社、县城零售店等,采用的是面对面的交易方式,消费成本较高。

  2.实物流难题。受制于相对落后的交通运输基础建设,城市生产的产品要进入农村市场面临着较严峻的物流形势。据资料显示,2009年重庆市农村商品配送的物流成本普遍比全市平均成本高30%左右。农村的物流成本一直居高不下,使得大多数民营物流企业和较小型的地方性物流企业难以将业务触角扩展到农村,从而“买难”和“卖难”问题仍然突出。受到物流难题的影响,农村小店的货品更新速度较慢,价格也没有优势。电子购物虽然拥有价格优势,但仍面临着物流渠道较落后、产品难以送达农村顾客手中等发展瓶颈。
  综合地看,买卖双方信息交换的困难阻碍了商品交易的达成,即信息流难题导致商流不畅;产品配送至农村的困难令厂商成本加剧,从而不得不减少或放弃对农村市场的产品提供,即实物流难题制约了商流的流通;而没有商流与物流,资金流也无从谈起,因此,我国农村市场的巨大潜力难以有效开发。


(三)解决方案

  根据上述分析可得出结论:信息流和实物流难题是B2C电子商务难以进入农村市场的主要原因。然而,在现有条件下,通过整合多方资源,2大难题能够得到解决。

  1.利用商品目录、通信平台解决信息流难题。通过分发商品目录来传递商品信息,让消费者了解他可以选择的商品种类及其功能、特征、价格等。这种商品目录须包含一套系统的“商品提供计划”,即寻找和发展农民所需要的、符合其质量和数量要求的、价格是他们付得起的特殊商品的货源;它是1种定期出版物,而不是1种不定期的特别推销的传单;商品目录须向农民提供实事求是的有关商品的描述,而不是用夸大宣传的词句来迫使农民购买。这份目录应该成为农民的“祈愿书”,其目的是使农民深信这份商品目录以及编制这目录的公司是可靠的,从而建立起一支稳定的顾客队伍。

  借助通信平台来代替互联网的订单下达职能。目前,农村的IT基础设施建设较落后,但电话普及率连年稳定上升,2007年我国农村的村村通电话普及率就已经达到99.2%;手机用户也不断增多,截至2008年11月,农村手机用户的覆盖率已经达到21%。虽然受到电脑和互联网在农村普及率较低的限制,农民难以使用电脑从上网购物,但农村居民可以利用固定电话或手机,通过拨打免费购物热线等电子化方式来代替电脑和互联网向厂家下订单,购买自己需要的产品。

  2.借助邮政解决物流难题。邮政集团公司能较好地解决农村物流网络的“最后一公里”问题,其“门到门”的服务特色、公共服务的特别属性以及覆盖全国各个角落的各级营业性邮政所为实现“村村通”的物流网络提供了较好的基础。从物流优势的角度看,中国邮政集团公司可以利用其强大的网络、仓储优势,实现物流“零成本”运输。首先,中国邮政集团公[www.61k.com]司拥有开展农村物流的资源优势:根据《中国物流百强案例》以及《中国邮政业发展研究报告》所显示的资料,截至2007年底,国家邮政网络拥有邮政局所、代办点合计6万处,其中电子化局所3.6万处。拥有一、二级邮区中心局7七个,区域物流集散中心8处,专用邮政运输飞机12架,各类邮政汽车5.7万辆;邮路总条数为2.1万条,长度363.8万公里;农村投递路线9.9万条,长度达363.8万公里,覆盖全国62.4万个行政村;此外,中国邮政集团公司还具备普通运输企业所没有的仓储优势,大型存储仓库带来的存储量优势让邮政部门开展物流配送如鱼得水。其次,通过利用邮车运送邮件的空闲空间来运输、配送商品,可以使商品的运输成本大大降低。据了解,只要商品运抵黑龙江省,邮政物流在省内都可以利用现有邮路和邮车实现“零成本”运输,这为增强商品的市场竞争力和让利于民创造了条件。
四、电子商务企业的不可替代性

  电子商务企业是这条供应链的核心,是动态商业生态系统的缔造者和协调者。它既是信息发布平台和交易支撑平台,又负责确定商品邮售邮购目录,接受和处理订单,还要协调生产商和运输企业的利益关系,促使生产厂商以惠农的价格和可靠的质量提供产品,使得物流商以更低的价格运送产品。作为供应链的核心,可以保障农村消费者的利益,又符合生态系统内各企业的利益,为企业创造巨大的营业收入,与淘宝密不可分的第三方支付平台也降低了交易风险,能够有力地保证交易的最终实现。因此,中国电信、中国邮政集团公司、生产企业和物流企业等都无法代替淘宝的供应链核心地位:中国电信和物流企业没有生产工厂,无法提供农民需要的产品;中国邮政集团公司凭借其强大的网络覆盖率和传统品牌优势,可以仿效西尔斯公司建立起邮购工厂,但这种跨行业扩张战略不同于中国邮政集团公司既往的发展路线和“主业突出”的发展目标,它也没有零售的经验,与供货商缺乏联系,在采购、售后服务等方面没有淘宝所具有的优势。此外,它也没有建立起买卖双方都放心的第三方支付平台,难以保证交易的最终完成。因此,这一商业生态系统将以淘宝为核心稳定运转,互利共生。
五、新购物模式的意义
(一)新模式的意义

  该模式符合农村市场特点,能有效降低农村消费的经济与社会成本,有助于拉动农村消费,改善内需不足的局面,从而提升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率;能确保整个供应链的所有参与者的价值增值,共同发展,进而增加就业,促进社会和谐稳定。1.符合农村市场的消费特点。目前,我国农村市场基本上还处于功能需求阶段,即比较强调产品的实际使用价值和物质利益,而不太注重产品的附加价值和精神享受。这种功能性特点对产品的要求主要表现在如下几方面:(1)价廉:在保障产品基本功能的前提下,价格越低越好;(2)实用:强调产品的使用功能,并适应农村的消费环境,而对产品形式要求不高;(3)简便:要求产品实现其基本功能,而且勿需过多的奢侈功能;(4)牢固:农村的消费环境是很复杂的,要求产品有很强的适应性和可靠性,同时要求产品有较长的使用寿命。

  农村市场消费特点与城市消费特点比较见表1[13]。由上可知,农村消费者注重产品的简单实用和耐久度,品牌观念淡薄,但对价格较敏感。笔者提出的模式很好地体现了农民的利益,符合农村市场的消费特点:由最大的电子商务企业和具有百年品牌的中国邮政集团公司联合担保推出的商品目录,其可靠性、说服力不言而喻,目录中的产品质量也是有信誉保障的;农民品牌意识不强正好为中小企业提供了机遇,也给依靠中小企业谋发展的淘宝带来了商机;电子商务剔除了供应链的中间环节,并通过淘宝的各方协调,能促使供货商和中国邮政集团分别让渡一部分利益给消费者,真正降低农民的购物成本。在此模式中,广大农村消费者能够享受到迅猛发展的IT技术和电子商务带来的福利和实惠,例如,以更低的价格购买自身需要的质量可靠的商品,获得送货上门服务从而避免进城购买的成本,得以购买种类丰富的生活资料和必不可少的生产资料,等等。总之,本模式符合农村市场特点,能有力改善农村消费现状,提高农民物质和精神生活水平,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2.有利于价值增值,和谐共生。对于生产企业而言,本模式是1个拉动式供应链系统,它们可以绕过各级零售商,将自己的产品通过这种模式直接销售到农村市场,并更好地监控和管理库存。制造商虽然以更低的价格销售商品,让渡了一部分利益给消费者,但由于我国农村人口众多,消费潜力巨大且尚未开发,通过这种模式进行销售,中小企业可以在农村市场站稳脚跟,不断发展,市场份额也有望连年扩大,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制高点。相比于其他竞争对手,更早地进入农村市场也可以获得先发优势,树立企业品牌和形象。对于中国邮政集团公司而言,它能更广泛地参与社会分工,更好地为民服务、改善民生,同时,分发商品目录、邮政储蓄账户与支付宝账户绑定、运送产品至乡村物资集散点等等,扩大了中国邮政集团公司的收入来源,能够有力地促进中国邮政自身发展战略的实施,更好地支持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于中国电信、印刷企业、农村信用合作社等生态系统的成员而言,它们是商业生态系统良性稳定发展的必要条件,能够从中不断获利,从而促进我国印刷行业、电信行业和农村金融的稳定发展。对于淘宝网而言,它是整个价值网络的核心、缔造者和协调者,是商业生态系统存在和发展的前提。随着本模式的不断成熟和推广,以至逐渐成为行业标准,淘宝将成为行业规则的制定者和秩序的监督者,同时,整个商业生态系统也会成为淘宝公司源源不断的聚宝盆。(待续)

三 : 在农村搞电商创业行不行?农村电商发展前景如何?

在农村搞电商创业行不行?农村电商发展前景如何?_乡镇创业

自2014年下半年以来,农村电商的热潮逐渐蔓延开来,而且出现少有的天下共热现象,即上到总理,下到县乡长;大到商界巨头,小到普通创业青年;外有互联网企业跨界,内有涉农企业转型;大家都有参与农村电商的想法,这与过去常讲的“上热下凉”“下凉上热”“肠梗阻”等现象大不相同。

那么到了这个份上,农村电商是不是过热的担心也就出来了。我是从2013年下半年开始大声吆喝农村电商的,2014年更是不遗余力,但2015年也有些担心了,担心一些地方太急,不明就里,仓促上阵,热心办不好热事。恰在此时[www.61k.com),李昌平先生为农村电商泼冷水的文章出现,因为李昌平先生有着曾向总理上书的人物标记,他的文章迅速得到传播。

简单介绍一下李昌平何许人:李昌平,先后就读于湖北省机电学校,华中农业大学农经学院,中南财经大学,经济学硕士。先后四次担任乡镇党委书记、县农村工作部副部长等职,2000年3月,致信朱镕基总理,反映当地面临的突出问题。此信引起中央对三农问题的关注。10月,首次公开在国内媒体呼吁:给农民以同等国民待遇;12月当选《南方周末》2000年年度人物。后辞去职务,任《中国改革》、《改革内参》记者、编辑。2002年1月,其专著《我向总理说实话》一书由光明日报出版社出版。曾先后就职于乐施会、河北大学中国乡村建设研究中心等,2011年创建中国乡建院,任院长。

在看到李昌平的这篇文章的第一感受是,农村电商适当提醒提醒是对的,过热不是好事,过急容易坏事,县县都要搞电商平台,处处建电商园区,确实是有问题的;但看完以后又感觉也不是滋味,对新事物不能一棍子打死,还是要客观、冷静、宽容地看,不可从1个极端走向另1个极端,更不适合王顾左右而言他,把农村电商的讨论引入农村内生金融方向。

讨论农村电商行不行,我感觉要搞清楚什么是农村电商,为什么要搞农村电商,目前的农村电商发展怎么样,研判之后再说话。

在农村搞电商创业行不行?农村电商发展前景如何?_乡镇创业

1、深化对农村电商的认识, 这是一盘棋

什么是农村电商?现在相关概念太多,有喊农产品电商的,也有喊县域电商的,还有叫涉农电商的,还有叫农业电商的,稍微有些乱。而这些农村电商概念的背后,又连1个基本的常识性前提——什么是电商也没有搞清楚。

首先,电商的概念很大,广义的电商可以扩展到任何使用了电子化手段的商务活动;而即使我们今天讨论的狭义的电商,也可以将所有基于互联网发生的商务与服务活动算在内,它不是1种新产业,而是1种新路径、新方法,就是现在形容的新的“通用电力”,能带给经济社会发展新动力。如果把电商仅仅理解为网上买卖,绝对是肤浅的,或者说根本就没有读懂电商。

其次,农村电商也不单单是工业品下乡,或者农产品进城,至少包括以下4个部分:一是将农产品运用网上途径销售出去的农产品电商,有网上批发和网上零售等形式,而不是简单的开淘宝;二是在乡村聚集的以销售本地特色产品(包括工业品)为主要业务的乡村电商,像淘宝村、淘宝镇现象;三是将电商的物流、人才流、信息流、资金流聚集在县城周边,形成电商服务业、包装仓储物流相关产业和商品配套供应产业协同集群发展的县域电商;四是将农民需要的生活服务、农业生产资料和生活日用品通过电商终端的延伸,实现服务到村的农村电商,典型的就是阿里巴巴、京东现在搞的农村战略。李克强总理反复讲,电商的问题不简单。那么也可以同样讲,农村电商的事不简单,是1个大系统,应该深刻认识,全面认识。

2、农村电商是顺势而为,政府逼不出这么好的势头

为什么要搞农村电商?有什么意义,我看至少表现在5个方面。

1个是农民的现实需求。可以说,农村电商是1个民生工程。大家到农村转一转,农村人要缴个电话费有多难?要买一点有牌子的产品有多难?把每年“3.15”前后公布的农村市场上出现的奇葩型假冒伪劣产品看一看,就知道农村电商市场多有大潜力。农村消费市场起不来,有“买不起”的问题,更有“买不到”的问题。现在农村人收入慢慢上来了,客观上是需要1个消费升级的,电商切入的时机比较好。无论是麦肯锡的专业研究,还是阿里巴巴平台上的数据,都给了1个现实的回答,农村电商大有“钱”途。比如黑龙江明水县这样1个贫困县,全县去年网购超过2亿元,大姑娘小媳妇网购十分娴熟。这也是201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敢讲“挖掘农村消费市场”的底气所在。所以,到底是马云、刘强东他们是傻冒,还是我们的专家太聪明,大家可以思考。

第二个是青年的回乡创业推动。我们年年喊,年轻人快回农村吧,不然明天谁来种地?可是喊破嗓子也没有回去几个。为什么?在农村不创造1个年轻人愿意干、收入不错、还比较体面的营生,哪个愿意回去?重新像老一辈农民那样再去种地,年轻人肯定不干。但农村电商这个事出来后,年轻人愿意回去干,而且也挺好干。一根网线、一台电脑、1个账号、几千块钱,也就起步了,创业门槛低,风险小,动动鼠标有收入。各地的淘宝村起来后,年轻人基本都回来了。看一下现在的数据,农村电商的经营主体95%左右是年轻人。有年轻人,就有希望,现在的电商不也是年轻人率先在网上购物推动的吗?

第3个是农业的转型要求。我们搞了多年农业,但有1个根本问题没有破解,那就是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农产品市场已经全球化了,而我们的农民还是一家一户的小生产,怎么能把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增产不增收的新闻整天报道,滞销倒掉的悲剧几乎天天上演。在小生产格局改变不了的情况下,只有以更加精准的信息化、市场化行为来破解,政府的推动有作用,但根本的力量在市场,电商就代表了市场的新力量。大家看看陇南的电商扶贫试点,贫困地区直接上网找市场,显然是1个便捷有效的路径。再看看京东在四川仁寿搞的“枇杷行”活动,确实通过预售化解了一部分销售的风险,这才仅仅是个小测试。再看看河南的杜千里、四川的赵海伶等青年网商在山区的实践,电商确实让人耳目一新,卖不动、收入低、就业难的问题都一并解决了。那么说到这里,我也顺便说一句,我是对李昌平先生讲的“数亿的高度分散的小农,年复一年的从事无序、恶性竞争的生产经营活动”的根本原因在组织和金融供给无效的推断无法苟同,中国农民目前的处境只是1个全球化时代小农经济的一般的无奈的命运,不唯中国,整个发展中国家的农民命运都这样,不从外部的大势找出路,“躺进小楼成一统”式的农村自救思路注定没有出路。而中国三农理论研究多年的最大成果是:三农问题本质上是工业化、城镇化带来的,三农问题的最终化解也要在工业化、城镇化的过程中解决,这就是现在的“四化同步”,下1步的“五化同步”。

第4个是县域经济的发展转型要求。这几年县域经济发展压力比较大,经济不景气,财政支出困难,招商引资的土地与环境约束越来越紧,是需要一些新的发展动力。从成功实践的县域来看,电商能够带来县域经济发展的新动力,带动了配套的生产、加工、储藏、物流和电商服务业的发展,增加了就业,激活了消费,提升了人气,让县域经济注入新活力。浙江这些年明确提出“电商换市”战略,一些县域在电商的发展中确实尝到了甜头,有经济,有民生,有政绩,还实现了绿色发展,县委书记、县长们何乐而不为?!

第5个是新常态下的城乡统筹要求。城乡统筹推进已经十年了,有成绩,也有不足。我看最重要的不足之一就是,在信息化的浪潮中,城乡之间的信息鸿沟却在形成。这个影响很严重,意味着农民在信息化的进程中又全面落后,当智慧城市、工业4.0扑面而来的时候,农村依然在传统农业转型的道路上挣脱。不推进农村的信息化,城乡的统筹就缺了桥梁,农业的现代化也就少了动力。而推进农村信息化,互联网+就是1个突破口,电商是重要体现。只有把分散的小农业,通过互联网+形成1个大数据,充分实现市场对接,让农民特别是农村的年轻人能在互联网上掌握发展的主动,才能从本质上破解小农经济的种种弊端。

3、农村电商发展才开始,多看看新事物的闪光点

目前的农村电商发展怎么样?我看还是宽容地看,成绩还是可喜的,前景依然是良好的。主要表现在5个方面:

一是以青年人为主体的农村电商创业自发兴起。大量回乡农民工、返乡大学生和部分大学生村官,开始运用电商这一便捷的平台,销售农村土特产品,还有新农人群体普遍在运用电商载体。根据阿里巴巴研究院的数据,2014年阿里巴巴零售平台上注册地址在乡镇的农村卖家达66万个,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在阿里零售平台上的新农人群体突破100万人。

二是农村电商要素开始在部分村镇聚集。出现“淘宝村”“淘宝镇”这样的新事物,大量网商聚集在农村,以淘宝为主要交易平台,形成电子商务的规模效应和协同效应。截止到2014年底,国内已经发现淘宝村2十一个,涵盖网店7万个,直接就业28万人,并带来物流快递、包装等服务业大量间接就业,形成电商兴、百业旺、农村活的喜人景象。

三是县域电商发展风生水起。2014年中国“电商百佳县”榜单表明,“互联网+”与县域经济相融合,拥有巨大的探索空间,县域电子商务快速、持续发展的过程,吸引了当地大量企业及上下游合作伙伴大规模参与、相互促进,电子商务正逐步与县域经济深入融合。比如位居“电商百佳县”之首的义乌,2014年电子商务交易额达1153亿元,当地网商在各大电子商务平台开通的账户总数超过24万个,远远超过实体商铺的数量。

四是农产品电商深入发展。《2014-2015中国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报告》显示,国内最大的电商平台上农产品的销售额从2010年的37亿元增加到2014年的超过800亿元,年均增速112.15%;2014年我国涉农类电商企业达到3.1万家,其中涉农交易类电商有4000家;2014年阿里巴巴零售平台上经营农产品的卖为75万个,较2013年增长61%,继续保持高速增长态势。

五是电商下乡加速推进。自2014年10月提出“千县万村”计划以来,阿里巴巴农村电商战略已经在全国铺开,到2015年3月底,根据媒体披露的数字,“村淘”已进驻全国10多个省区市,覆盖800多个村,推进速度相当快;京东农村战略推进同样神速,到2015年5月已经建成县级服务中心200个,在1.8万个乡村建立了乡村合作点,开设京东帮700多家;苏宁易购服务站规模达到1000家,今年将建成1500家。中国邮政也开始加速农村电商布局,遂昌赶街模式走出浙江在上千个村复制,村村乐、淘实惠等区域农村电商平台加速扩展。在一些地方可以看到,在经过初期的尝试后,农民的网购行为越来越大胆,由一般的服饰鞋帽、日用商品发展到采购大型家电、家具、健身器材等产品。虽然不能说目前电商下乡取得明显成效,但至少已经打开农村电商市场的缺口,农民的消费新习惯正在养成,后续的发展值得期待。

显然,从面上的观察可以看得出,农村电商方兴未艾,成绩不适合低估,未来不可悲观。

在农村搞电商创业行不行?农村电商发展前景如何?_乡镇创业

在农村搞电商创业行不行?农村电商发展前景如何?_乡镇创业

4、农村内生金融不可过度神话,电商与金融在并肩作战

那么在讨论农村电商的过程中,李昌平先生话锋一转,随即开始了农村内生金融的深度论述,认为:“内因是决定性的,外因是辅助性的。内置金融村社是内因,电商只是外因。在内因没有改善的情况下,外因所能起到的作用是有限的”。怎么看这一番论述呢?

首先,要承认,农村金融的问题,放到再怎么高的地位去论述也是合适的。2008年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作出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就指出,“农村金融是现代农村经济的核心”。而从一般经济理论来看,金融确实是经济发展的核心,也是所有产业资本的终极方向。

其次,要细分农村金融,内生金融只是农村金融的一小部分。农村金融的类别很多,既有商业银行的农村业务,也有(www.61k.com)农村政策性金融,还有以农村为主要阵地的三农金融,再就是农民的草根型内生金融。在目前农村的金融饥渴中,虽然商业银行提供的农村金融不乏雷声大雨点小的情况,但总体还是提供了大头,农民的草根金融只是毛毛雨。当然可以批评政策不给农民放开,但目前的农村金融现状至少是这样。

第三,是不是还给农民金融的权利,农村内生金融就会风风火火?我看未必。1个是农民现在缺少金融人才和管理能力,多少本意良好的农村合作金融最后变成了高息揽储再放高利贷的“异形”钱庄,一遇风险,跑路频频。最近的江浙一带,农村合作金融负责人跑路的新闻再次出现。有人指责监管不到位,监管的手哪里够得着农民?我在基层工作过,如果给农村的干部再讲大办农村金融,他们首先会跳出来反对,因为2000年农民合作基金会关闭后的“烂尾工程”至今有些地方还没有收拾完,新的再出问题怎么办?不是最后又成了基层政府的责任?还有人老给我讲,台湾那边农民金融搞得就不错,大陆这边怎么不行。后来我了解了一下,发现1个情况,那边的农民金融用的都是城里的金融人才,我们什么情况呀?能请得起吗?另1个根本的问题在于,目前农村金融的困境在于整个农村的衰败,1个连人都在大量撤离的农村根本不可能办起来欣欣向荣的农村金融来。我也到基层去看一些农村合作金融的试点,听到的情况是,一年就开两次门,一次是放贷的时候,政府的注资和配套的入股,一开门就被农民贷完,然后就关门了;再一次是收贷的时候,这个门可能要开很多天,因为过程慢,还得好好算账。这种状态下农村内生金融,发育的日子还长着呢。

第四,为什么李昌平先生举例的珠海农村金融就行呢?我看根本的原因是,珠海的农村不是一般的农村,这里的人没有向外大规模流动,这里的地正在等着坐地生财,这里的村还有大量外来的人流、物流、资金流等着注入。在这种状况下,整合村内的资源,自己办1个内部银行,通融通融,合伙发财,自然有动力。所以,珠海的内生金融不具备普遍性,珠海的例子恰恰让一般农村的内生金融看起来更悲观,很难推得开。

第五,要农村电商还是要农村金融?目前农村都需要。但要注意,金融是必要条件之一,不是完全条件,不是有了内生金融,农村就起来了;而是农村有人有产业了,加上内生金融,会发展得更好。至于农村电商,对金融的需求要比一般产业少,因为目前的模式都比较轻,周转也快。我在农村调查,农村传统产业需求最迫切的是资金,可谓“无银钱难倒英雄”;而农村电商需求最迫切的是培训,主要是不会干,钱倒在其次。

第六,电商的终极方向也是金融,电商与金融会融合。李昌平先生说,“内置金融村社是内因,电商只是外因”;“电商是硬件,内置金融村社组织体系是软件”。真的是这样吗?我看这样的“拉郎配”式比较本身在逻辑上就有问题。恕我孤陋寡闻,至今还没有听谁说电商是硬件的,反倒都在说农村电商需要硬件支撑。在我看来,电商和金融都是激活农村发展的重要动力,本身并不排斥,正在携手并肩前进,因为农村电商的发展过程,必然要连带推动农村金融发展。2015年元月汪洋副总理视察蚂蚁金服,我感觉有深意,即农村金融在内部破解无方的情况下,基于电商带来的互联网金融,能克服一般商业性农村金融的诸多缺点,如成本高、信息不对称、有效抵押不足等问题,而且效率高,十分便捷,发展迅猛。这恐怕是将来农村金融的重要方向之一。

行文至此,已有五千余言,啰嗦半天,归结起来就是1个意思:形势比人强,农村电商的事情应该坚持“风物长宜放眼量”的基本态度,只要有利于农村农民,就让农村电商的“子弹再飞一会”吧。

四 : 盲目行政帮扶,难成农村电商发展推力

近日,扶风县人大常委会为了响应该县与阿里巴巴达成“农村淘宝”电商协议,要求职工每人网购至少1000元金额物品的消息在网络盛传。随后,扶风县人大常委会办公室工作人员向媒体证实,确实发了此通知,但未做强制要求,县人大常委会29名工作人员大多网购消费100多元,总计9600元左右。 (人民网 9月28日)

2015年3月5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农村电商被誉为“最后一片蓝海”,各地各级政府都将农村电商作为当地经济发展的新亮点,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都想勇当农村电商的弄潮儿。扶风县就出台这样让人啼笑皆非的扶持当地电商企业的政策,在网上引发争论就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笔者认为,当地电商发展若仅仅依靠干部职工带头网购,而不是去深挖内部资源,强化特色产品质量和包装力度,这样的政策只会引发怨声载道,反而会给当地农村电商发展带来一系列负面效益,影响“农村淘宝”的长期发展。农村电商发展要遵循市场规律,才能健康有序的发展,政府不能依靠行政命令来解决“农村电商”发展初期面临的困难,政府要尊重市场规律,才是最大的推动和扶助。

那么,政府应当如何推进当地农村电商发展呢? 我认为,政府支持农村电商,起码要做到以下三点:一是不能单纯追求本地产品在淘宝等大型平台开设了网店的数量,而要让县域电子商务形成铺天盖地的网商小店与顶天立地大型网商有机并存的电子商务格局,最终实现本地网商普遍存在,特色产品均能上网外销,大部分网商都能依靠市场盈利长期健康生存。二是不能为单纯为了建设电商展示馆所、门面而发展电子商务工作。若政府出资在几个大型网商平台建设地方馆,虽集合一些地方特色产品销售,但按照农村电商健康发展的要求,也仅仅是做了农村电子商务的很小一部份,基础工作远未开展,农村群众未能真正实现因电商创业而脱贫致富,不免地方政府有追求政绩,华而不实之嫌。三是不能将电子商务工作交给一个企业承担或者交给一个部门承办。农村电子商务工作是一个巨大的系统工程,可以算是一个基础工程、民生工程、经济转型工程,一个企业是绝对不能胜任完成的,就是单一的商务或其他部门也无法完成,必须整体联动、政企结合、全民参与,才能有效推进,事半功倍。

农村电商能否健康发展,一方面需要各级政府部门负责人高度重视、及时成立相应组织机构,制定出台科学合理的扶持政策,落实各类配套资金项目。另一方面要结合本地实情,做好电商知识技能普及、电商紧缺人才储备、电商产业宣传动员工作,避免行政命令代替市场规律,政府要知有为,更要知无为,恪守行政伦理、尊重市场规律,才能对当地农村电商发展形成真实的推力和扶助。

作者:豫署君

本文标题: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前景-苏宁等农村电商发展迅猛 商务部赞利国利民
本文地址: http://www.61k.com/1126842.html

61阅读| 精彩专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苏ICP备130363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