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阅读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步骤-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一般解题步骤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发布时间:2018-03-28 所属栏目:简历资料

一 : 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一般解题步骤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一般解题步骤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填空题难度:偏易来源:不详

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一般解题步骤是
①设未知数,
②写出化学方程式,
③找出各物质间的质量比及已知量与要求量,
④列出比例式并求算结果,
⑤写答案.
故答案为:设未知数,写出化学方程式,找出各物质间的质量比及已知量与要求量,列出比例式并求算结果,写答案.


考点:

考点名称: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1. 理论依据:所有化学反应均遵循质量守恒定律,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理论依据是质量守恒定律。

2. 基本依据
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基本依据是化学方程式中各反应物、生成物之间的质量比为定值。而在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质量比在数值上等于各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与其化学计量数的乘积之比。例如:镁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2Mg+O22MgO,其中各物质的质量之比为,m(Mg):m (O2):n(MgO)=48:32:80=3:2:5。
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1. 含杂质的计算,在实际生产和实验中绝对纯净的物质是不存在的,因此解题时把不纯的反应物换算成纯净物后才能进行化学方程式的计算,而计算出的纯净物也要换算成实际生产和实验中的不纯物。这些辅助性计算可根据有关公式进行即可。

2. 代入化学方程式中进行计算的相关量(通常指质量;必须需纯净的(不包括未参加反应的质量)。若是气体体积需换算成质量,若为不纯物质或者溶液,应先换算成纯物质的质量或溶液中溶质的质量。
(1)气体密度(g/L)=
(2)纯度=×100%=×100%=1-杂质的质量分数
(3)纯净物的质量=混合物的质量×纯度

综合计算:
1. 综合计算题的常见类型
(1)将溶液的相关计算与化学方程式的相关计算结合在一起的综合计算。
(2)将图像、图表、表格、实验探究与化学方程式相结合的综合计算

2. 综合计算题的解题过程一般如下:


综合型计算题是初中化学计算题中的重点、难点。这种题类型复杂,知识点多,阅读信息量大,思维过程复杂,要求学生有较高的分析应用能力和较强的文字表达能力。它考查的不仅是有关化学式、化学方程式、溶解度、溶质质量分数的有关知识,也是考察基本概念、原理及元素化合物的有关知识。综合计算相对对准度较大,但只要较好地掌握基本类型的计算,再加以认真审题,理清头绪,把握关系,步步相扣,就能将问题顺利解决。
3.溶质质量分数与化学方程式相结合的综合计算
溶质质量分数与化学方程式相结合的综合计算题,问题情景比较复杂。解题时,应首先明确溶液中的溶质是什么,溶质的质量可通过化学方程式计算得出,其次应明确所求溶液的质量如何计算,最后运用公式汁算出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解题的关键是掌握生成溶液质量的计算方法:生成溶液的质量=反应前各物质的质量总和一难溶性杂质(反应的混有的且不参加反应的)的质量一生成物中非溶液(生成的沉淀或气体)的质量。
(1)固体与液体反应后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于固体与液体发生反应,求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首先要明确生成溶液中的溶质是什么,其次再通过化学反应计算溶质质量是多少(有时溶质质量由几个部分组成),最后分析各量间的关系,求出溶液总质量,再运用公式计算出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对于反应所得溶液的质量有两种求法:
①溶液组成法:溶液质节=溶质质量+溶剂质量,其中溶质一定是溶解的,溶剂水根据不同的题目通常有两种情况:原溶液中的水;化学反应生成的水。
②质量守恒法:溶液质量=进入液体的固体质量(包括由于反应进入和直接溶入的)+液体质量-生成不溶物的质量-生成气体的质量。

(2)对于液体与液体的反应,一般是酸碱、盐之间发生复分解反应,求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此类计算与固体和液体反应后的计算类似,自先应明确生成溶液中的溶质是什么,其次再通过化学应应计算溶质质量是多少(往往溶质质量由几个部分组成),最后分析各量间的关系、求出溶液总质量再运用公式计算出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此类反应发生后,溶液质量也有两种求法:
①溶液组成法(同上)。
②质量守恒法:溶液质量=所有液体质量之和-生成沉淀的质量-生成气体的质量。

4. 图像、表格、实验探究与化学方程式相结合的综合计算
在近几年中考题出现了以图像,表格为载体的化学计算题这类题的特点是利用数学方法将化学实验数据进行处理和表达,常常以坐标曲线、图像、表格等形式将解题信息呈现。解答此类题目时,受求学生能够对图像,表格进行科学分析从中获取有用信息并结合化学知识将有用信息,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
(1)图像与化学方程式结台的综合计算
图像型计算题是常见的题型是坐标曲线题,其特点是借助数学方法中的坐标图,把多个元素对体系变化的影响用曲线图直观表示出来。
坐标系中的曲线图不仅能表示化学反应,还能较好地反映化学变化的过程,读图时,要善于从曲线图中捕捉到“三点”,(起点,拐点,终点),并分析其含义。特别是要重点了解拐点表示对应两种物质一定恰好完全反应,这是此类题的关键。

(2)表格与化学方程式结合的综合计算
这类题往往给出一组或多组数据或条件,通过对表格中数据或条件的分析,对比,解答有关问题或进行计算。
策略:要通过仔细阅读,探究表格中各组数据之间内在的规律,努力从“变”中找“不变”,及时发现规律之中的矛盾点,从“不变”中找“变”,进而分析矛盾的根源,解决问题。

(3)实验探究与化学方程式相结合的综合计算
做实验探究的综合计算题时,学生应将化学计算与化学实验紧密结合,在对实验原理,实验数据进行分析理解的基础上,理出解题思路,在解题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实验数据与物质(或元素)质量间的关系,解题的关键是理清思路,找出正确有用数据,认真做好每一步计算。

5. 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天平平衡问题:
化学计算中有关天平平衡问题的计算一般指眨应前灭平已处于平衡状态,当托盘两边烧杯中加入物质后,引起烧杯内物质净增量的变化,从而确定天平能否仍处于平衡的状态。解此类题目必须理顺以下关系:烧杯内物质净增质量=加入物质质量一放出气体质量;当左边净增质量=右边净增质量时,天平仍处于平衡状念;当左边净增质量>右边净增质量时,天半指针向左偏转;当左边净增质量<右边净增质量时,天平指针向有偏转。

6. 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技巧与方法:
(1)差量法(差值法)
化学反应都必须遵循质量守恒定律,此定律是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的依据。但有的化学反应在遵循质量守恒定律的州时,会出现固体、液体、气体质量在化学反应前后有所改变的现象,根据该变化的差值与化学方程式中反应物、生成物的质量成正比,可求出化学反应中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这一方法叫差量法。此法解题的关键是分析物质变化的原因及规律,建立差量与所求量之间的对应关系。如:

2KMnO4K2MnO4+MnO2+O2
反应后固体质量减小,其差值为生成氧气的质量
②H2+金属氧化物金属+水,该变化中固体质量减少量为生成水中氧元素的质量(或金属氧化物中氧元素的质量)
③CO+金属氧化物金属+CO2,该变化中固体质量减少量为气体质量的增加量。
④C+金属氧化物金属+CO2,反应后固体质量减小,其差值为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
⑤2H2+O22H2O,反应后气体质量减小,其减小值为生成水的质量。
⑥金属+酸→盐+H2,该变化中金属质量减小,溶液质量增加,其增加值等于参加反应的金属质量与生成氢气质量的差值。
⑦金属+盐→盐+金属,该变化中金属质量若增加,溶液的质量则减小,否则相反。其差值等于参加反应的金属质量与生成的金属质量的差值。
⑧难溶性碱金属氧化物+水,该变化中固体质量减小,其差值为生成的水的质量
例:为了测定某些磁铁矿中四氧化三铁的质量,甲、乙两组同学根据磁铁矿与一氧化碳反应的原理,分别利用两种方法测定了磁铁矿中四氧化三铁的质量分数,已知磁铁矿与一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下:Fe3O4+4CO3Fe+4CO2
(1)甲组同学取该磁铁矿10g与足量的一氧化碳充分反应,并将产生的气体通入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溶液的质量增加了5.5g,请你根据甲组同学的实验数据,计算出磁铁矿样品中四氧化三铁的质量分数。
(2)乙组同学取该磁铁矿样品10g与足量的一氧化碳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后固体物质的质量为8g,请你根据乙组同学的实验数据,计算出磁铁矿样品中四氧化三铁的质量分数。
解析:(1)甲组同学的实验中被氢氧化钠溶液吸收的是CO还原Fe3O4生成的CO2,由5.5gCO2的质量作为已知条件,根据方程式可计算出Fe3O4的质量
(2)乙组同学的实验中10g样品被CO充分还原后剩余8g固体,减少的质量为Fe3O4中氧元素的质量,利用产生的差量即可求出Fe3O4的质量。也可以根据题中杂质不参加反应来建立等量关系,求出Fe3O4的质量。
答案:(1)Fe3O4+4CO3Fe+4CO2
232        176
x         5.5g
232/x=176/5.5g
解得x=7.25g
样品中Fe3O4的质量分数为7.25g/10g×100%=72.5%
答:样品中Fe3O4的质量分数为72.5%
(2)设样品中Fe3O4的质量分数为x
Fe3O4+4CO3Fe+4CO2 △m
232     168   232-168=64
x           10g-8g=2g
232:64=x:2g
x=7.25g
样品中Fe3O4的质量分数为7.25g/10g×100%=72.5%
答:样品中Fe3O4的质量分数为72.5%

(2)关系式法
关系式法就是根据化学式、化学方程式和溶质质量分数等概念所包含的各种比例关系,找出已知量与未知量之间的比例关系式直接列比例式进行计算的方法。关系式法有如下两种类型. (1)纵向关系式
经过多步的连续反应,即后一反应的反应物为前一反应的生成物,采用“加合”,将多步运算转化为一步计算
(2)横向关系式
①几种不同物质中含相同的量,根据该量将几种不同物质直接联系起来进行运算
②有多个平行的化学反应即多个反应的生成物有一种相同,根据这一相同的生成物,找出有关物质的关系式,依此关系式进行计算可建华运算过程。
关系式法抓住已知量与未知量之间的内在关系,建立关系式,化繁为简,减少计算误差,是化学计算常用方法之一。
例:碳酸氢钠(NaHCO3)俗称小苏打,是一种白色固体,是焙制糕点的发酵粉的主要成分之一,它能与稀硫酸等酸反应生成CO2,试回答:
(1)写出NaHCO3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如何用98%的硫酸(密度为1.84g/mL)配制980g18.4%的硫酸溶液?
(3)现将45gNaHCO3(混有KHCO3)固体粉末加入100mL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后是气体全部逸出,固体粉末的质量与产生CO2的体积的关系如图(该状况下,CO2的密度为2g/L)所示,计算:

①求100mL稀硫酸中硫酸的质量
②若稀硫酸为120mL时,加入固体粉末为58.5g,求产生CO2的体积。
解析:
(1)书写化学方程式时注意化学方程式的配平和“↑”的书写
(2)设配制980g18.4%的硫酸溶液需98%的硫酸(密度为t.84g/mL)的体积为x,则: x×1.84g/ml×98%=980g×18.4%,x=100mL,需水的质量为:980g-100ml×1.84g/mL=796g;配制过程中应注意一定要把浓硫酸沿烧杯内壁慢慢注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3)由图像可以看出,45g固体粉爪与100ml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生成CO211L, 11LCO2的质量为l1L×2g/L=22g,根据CO2的质量可计算出100mL稀硫酸中硫酸的质量:由100mL 稀硫酸能与45g固体粉末完全反应,可计算出120mL 稀硫酸能与54g固体粉未完全反应,而加入的固体粉末为58.5g,则固体粉末有剩余,稀硫酸完全反应生成CO2气体11L,则120mL稀硫酸与54g固体粉末完全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体积为:
答案:(1)2NaHCO3+H2SO4==Na2SO4+2CO2↑+2H2O
(2)将100ml98%的H2SO4沿着烧杯内壁慢慢倒入796ml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3)解:①45g固体完全反应时生成CO2的质量m(CO2)=11L×2g/L=22g
设硫酸溶液中H2SO4的质量为x
由(1)得H2SO4——2CO2
98    88
x     22g
x=(98×22g)/88=24.5g
②设与120mL稀H2SO4完全反应的固体粉末的质量为y
100mL/120mL=45g/y
y=54g<58.5g
所以固体粉末过量,以硫酸的量进行计算:
V(CO2)=(11L×120mL)/100mL=13.2L
答:100mL稀硫酸中硫酸的质量为24.5g,产生的CO2的体积为13.2L。

(3)平均值法
混合物中确定各组分的有关计算是初中化学计算中难度较大的一种题型.如混合物中各组分均能与某一物质反应且得到的产物中有同一种物质或混合物中各组成成分均含有同一种元素,要确定其成分的有天计算可用平均值法求解。解答此类题的关键是要先找出混合物中各成分的平均值(如平均二价相对原子质节、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平均质量、平均质量分数等),此平均值总是介于组分中对应值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间。利用这些平均值解题的方法叫做平均值法。下面分类进行讨论:
(1)平均二价相对原子质量法
由金属单质组成的混合物,要判断混合物的组成或计算某一成分的质量,利用平均二价相对原子质量法计算较为快捷、准确。解题时先设该混合物为一种纯净的二价金属,利用化学方程式或其他方法求出平均二价相对原子质量,混合物各组分中一种金属的二价相对原子质量小于半均二价相对原子质量,则另一种金属的二价相对原子质量必须大于平均二价相对原子子质量,据此求出正确答案。
二价相对原子质量=×2
如:Na的二价相对原子质量=×2=46
Mg的二价相对原子质量=×2=24
Al的二价相对原子质量=×2=18
设一种二价金属R的质量为m,其二价相对原子质量为M,与足量稀硫酸反应产生H2的质量为x
R+H2SO4==RSO4+H2
M 2
m x
解得:x=m/M×2
即金属与足量稀硫酸反应,生成H2的质量与该金属质量成正比,与该金属二价相对原子质量成反比,若像Cu等金属与稀硫酸不反应,即产生的H2的质量为零。
注意:①二价相对原子质量和相对原子质量有本质区别,前者为一假设值。
②Cu、Ag等不与稀硫酸或稀盐酸发生置换反应的金属产生H2质量为0。
⑧金属与足量稀硫酸或稀盐酸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为:
④制取一定量的氢气需要金属的质量为:
例:小明同学用6.5g不纯的锌与足量稀盐酸完全反应,收集到H2的质量为0.205g,已知其中含有另一种金属杂质,这种金属杂质不可能是()
A.铁B.铝C.铜D.镁
解析:由题意可知,两种金属混合物6.5g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生成了0.205g氢气,则混合物的二价相对原子质量为(6.5/0.205)×2=63.4,。已知Zn、Fe、Al、Cu、Mg五种金属的二价相对原子质量分别为65,56,18,∞(无穷大),24,混合物中含有Zn,则另一种金属的二价相对原子质量不能大于63.4,所以这种金属杂质不可能是Cu。

(2)相对分子质量平均值法
由化合物组成的混合物,要判断混合物中各物质是否存在或计算某成分的质量,可用相对分子质量平均值法解题。解题时根据化学方程式和其他方法求出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混合物中一种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如果大于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则另一种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必小于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据此可求出正确答案。

(3)质量平均值法
利用混合物中平均质量解题方法。

(4)质量分数平均值法
混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总是介于混合物中一种成分该元素的质量分数与另一种成分中该元素的质量分数之间,据此可确定混合物的组成。
4. 守恒法
化学变化中等量关系的简历,有一条很重要的定律——质量守恒定律,即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在实际应用中,上述定律演绎为:a化学反应前后,物质发生变化生成新物质,但组成物质的元素种类不变,质量不变;b化学反应前后,分子本身发生变化,而分子的数目虽然有的改变,但原子的种类,数目不变。该定律反映出化学反应中的一些等量关系,是解化学试题的思路之一。利用化学反应前后某些量之间的等量关系,推理得出正确答案的方法称为守恒法。仔细挖题目中隐含的等量关系是守恒法解题的关键。下面分类进行讨论:
(1)质量守恒法
①发宁前后反应物与生成物质量守恒
②溶液混合或稀释前后,溶质总质量守恒
③化学反应中某些元素的质量守恒

(2)电荷守恒法
溶液中阴、阳离子个数不一定相等,但正负电荷总数相等。

(3)比例守恒法
利用试题中潜在的某些量之间的比例恒定不变的原理来解题的一种方法。
例:某二价金属M的氧化物10g与90g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后,形成无色透明溶液,测得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30%,请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1)该金属M的相对原子质量和上述新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2)反应后溶液中氢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
解题:(1)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后溶液中溶质质量为100g×30%=30g
设金属M的相对原子质量为M,稀硫酸中H2SO4的质量为x
MO + H2SO4== MSO4 + H2O
M+16   98    M+96
10g    x     30g
M+16):(M+96)=10g:30g
解得M=24,可知M为镁元素
98:40=x:10g
x=24.5g
硫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4.5g/90g×100%=27.2%
(2)反应后溶液中MgSO4的质量为30g,则水的质量为70g,氢元素的质量即水中氢元素的质量,氧元素的质量是水与硫酸镁中氧元素的质量和
氢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70g×):(70g×+30g×)=35:352

5. 假设量法
在所给题目中缺少实例,无数据,仅有字母或仅有比值,在解答该类题设未知数之前,先假设一个题目中缺少的关键量为假设量,即一个已知量,补充解题的条件。然后,此假设量可参与整个化学计算,使计算过程简单,清晰。但该假设的已知量只帮助解题,不会影响最终结果,这种解题方法叫假设量法。具体有两种类型:
假设用具体的物质代替题目中抽象或不定的物质来解题。
②假设一具体数据代替题目中未知数据来解题。
a. 题目中给出化学反应前后某两种物质的等量关系(已知条件),求混合物中各组分间的质量比—找等量设为假设量。
b. 题目中给出某种物质的质量分数(已知条件),求另一种物质的质量分数—找条件中给出的质量分数所对应的物质质量为假设量
例:已知完全中和一定量的某盐酸,需100g80%的氢氧化钾溶液,若改用100g80%的氢氧化钠溶液,则反应后溶液的pH()
A.大于7B.小于7C.等于7D.无法确定
解析:设题目中盐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36.5g,需要NaOH、KOH的质量分别为x和y
NaOH+HCl==NaCl+H2O
40  36.5
x   36.5g
40/x=36.5/36.5g
x=40g
KOH+HCl==KCl+H2O
56 36.5
y  36.5
y=56g
若用含56gNaOH的溶液与含36.5gHCl的盐酸反应,则NaOH过量,溶液pH>7,选A。

6. 比较法
解题时对题目给定的已知条件或数据,结合有关知识进行全面,仔细地分析,比较,然后确定正确答案。此法解计算型选择题时可避免对各备选答案一一进行计算。运用该法解题时有如下情况:
(1)分类比较:按被选择对象的某些特点,先分类后比较选择

(2)计算比较:解题时先做简单计算,然后比较化学式,相对分子质量或分子中某一相同原子的个数,最后选择。

(3)转化问题比较:解题之前将所求问题转化为直观问题来比较选择答案。

(4)排列比较:将被选择答案按某种顺序排列后,再分析比较选择答案。
例:铅蓄电池中需要一定质量分数的硫酸溶液,现将50%的硫酸溶液(密度为d1g/ml)与10%的硫酸溶液(密度为d2g/ml)按体积比1:1混合,已知d1>d2,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
A.大于30%B.等于30%C.等于60%D.小于30%
解析:当两种同溶质的溶液混合时,以m1g a%的溶液和m2g b%的溶液混合为例,且a>b。
当m1>m2时,混合后溶质质量分数大于(a%+b%)/2
当m1=m2时,混合后溶质质量分数=(a%+b%)/2
当m1<m2时,混合后溶质质量分数<(a%+b%)/2
从题意分析知,由d1>d2,则等体积的两种溶液,50%的H2SO4溶液质量大,则混合后溶质质量分数>(50%+10%)/2=30%

要明确解题思路解题时的一般思路:
(1)先找出题中涉及的化学反应,并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2)找出题中所提供的数据与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直接或间接关系。
(3)确定哪些数据能直接代入化学方程式。如果所给数据与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关系仅仅是间接关系,那必须分析清楚该数据是通过什么“中介”与各物质产生联系的,然后再列出相应的比例式。

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步骤具体的计算步骤如下:
(1)设未知量,求什么设什么。
(2)正确完整地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
(3)根据化学方程式写出各物质的相对分子(或原子)质量总和,标在相应的化学式下面。把题中的已知条件和待求未知址写在相应物质的相对分子(或原子) 质量总和的下面。
(4)列比例式。
(5)求解。
(6)简明地写出答案。

应注意的问题:
(1)解题时首先要认真审题、理清思路、确定解题方法、严格按解题步骤求解。
(2)化学方程式所表示的反应物、生成物的质量关系是进行化学计算的基础,在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化学式一定要书写正确,一定要配平化学方程式或关系式中某元素原子的数目一定要相等,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一定要准确。
(3)化学方程式所表明的各物质均指纯净物,参加计算的各物质的质量也必须是纯净物的质量。如果求纯净物的质量需进行换算,换算方法:纯净物的质量= 物质总质量×该物质的质量分数(即纯度)。
(4)对题目中所给的“适最”“足量”“过量”“恰好反应”“完全反应”“充分反应”等词语,要认真对待,正确理解一般来说:“适量”—两种(或多种)反应物之间按一定量比恰好反应。 “足量”—一种反应物完全反应,无剩余;另一种反应物可能完全反应,也可能过量。 “过量”—完全反应后,有一种(或多种)反应物剩余。 “恰好反应”和“完全反应”—完全反应,反应物无剩余。 “充分反应”和“反应完全”—同“足量"。
(5)用化学方程式计算时解题格式要规范。

利用化学方程式计算的几种类型:

(1)已知某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求另一种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
(2)有关含杂质的物质质量间的计算。
(3)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的含有体积、密度与质量间换算的有关计算。
(4)关于过量问题的计算。
(5)多步反应的计算。
(6)其他类型的计算。

计算时常见的错误:

(1)不认真审题,答非所问;
(2)元素符号或化学式写错;
(3)化学方程式没有配平;
(4)相对分子质量计算错误;
(5)没有统一单位;
(6)把不纯物质当成纯净物质计算。

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几个误区:
(1)化学方程式不正确就计算,这是最严重的问题。
(2)把含杂质的质量直接应用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或把体积直接代入化学方程式。
(4)解题格式不规范,设的未知缺与求的量不同,相对分子质量计算错误,
(5)计算不准确,不按题目要求写化学方程式(方程式应用不当)。
(6)体积、质量、密度之间的关系问题及单位问题弄错等。

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三个三”:
在解题时要把握好“三个要领”、抓住“三个关键”、注意“三个事项”,即:
三个要领:(1)步骤要完整;(2)格式要规范; (3)结果要准确。
三个关键:(1)准确书写化学式;(2)化学方程式要配平;(3)计算质量比要准确。
三个事项:(1)单位统一;(2)用纯量进行计算; (3)若是体积要换算成质量。

二 : 撰写自荐书的格式及步骤

发布时间:2017-03-14

  自荐书是向学校管理机构或用人单位自荐谋求职位的书信,后者是踏入社会、寻求工作的第一块敲门石,也是求职者与用人单位的第一次短兵相接。如何让你的才能、潜力在有限的空间里耀出夺人的光彩,在瞬间吸引住用人单位挑剔的眼光,这封自荐书极其关键。一起看看撰写自荐书的格式及步骤是怎么样的吧!

  第一步:介绍消息来源

  介绍消息来源实际上是求职信的开篇交待句,它可使求职信显得自然、顺畅;而不介绍消息来源,会使收信人感到意外、突然,文章也缺乏过渡、照应,本文消息来源可作如下介绍:

  第二步:表明求职心愿

  介绍完消息来源后,应向收信人表明自己的求职心愿,即写信的目的,本文求职心愿可作如下介绍:

  第三步:介绍个人简历

  某单位需要新人,求职人也有求职心愿,但这并不意味着这项工作非你莫属。如果你没有干好这项工作的经历、实力,也是难以适应的。因此,介绍个人简历是必不可少的。本文个人简历可介绍如下:

  第四步:摆出求职优势

  仅有一定的工作经历而没有自身的优势和特长,也很难求得称心如意的工作。因此,求职时应表明自己除了具有一定的工作经历之外,还具有一定的优势和特长,这样才能稳操胜券。本文可通过如下方法摆出自己的优势:

  第五步:提出获职打算

  丰富的工作经验,一定的优势和特长,只能代表过去和现在的情况,如果获职后自以为心愿已了,从此高枕无忧,马虎从事,那也是得不到用人单位认可的。显然表明获职后努力工作的决心是感动用人单位的领导从而顺利谋得此项工作的重要一环。本文获职打算可作如下介绍:

  第六步:请求答复联系

  如果单位领导同意了你的求职要求,你必然要请他和你联系,以便你及时做好准备,到用人单位应聘或报到。为准确起见,请求答复联系时你还应当提供你的通讯地址、邮政编码、电话号码、电子信箱等。本文答复联系的内容可作如下介绍:

  第七步:表明感激之情

  无论你的请求是否能够得到满意的答复,你给用人单位写信就是给对方添了麻烦,因此你应向对方表明感激之情。本文可这样来表明感激之情。

三 : 填写下列表格(“混合物”栏目中括号内为杂质)混合物除去杂质的化学方程式主要操作步骤铜粉(Fe)___

填写下列表格(“混合物”栏目中括号内为杂质)
混合物除去杂质的化学方程式主要操作步骤
铜粉(Fe)____________
FeCl2溶液(CuCl2____________
题型:填空题难度:偏易来源:陈仓区模拟

(1)铁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铜不与稀盐酸反应,加入足量的稀盐酸再通过过滤得到铜粉;
(2)铁粉能与CuCl2发生置换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铜,加入足量的铁粉再通过过滤除去不溶物得到氯化亚铁溶液;
故答案为:
混合物除去杂质的化学方程式主要操作步骤
铜粉(Fe)Fe+2HCl=FeCl2+H2向混合物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充分反应后过滤
FeCl2溶液(CuCl2Fe+CuCl2=FeCl2+Cu向混合溶液中加入足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


考点:

考点名称:化学反应方程式的书写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原则遵循两个原则:
一是必须以客观事实为基础,绝不能凭空设想、主观臆造事实上不存在的物质和化学反应;

二是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方程式两边各种原子的种类和数目必须相等。
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具体步骤:
(1)写:根据实验事实写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反应物在左,生成物在右,中间用横线连接,如: H2+O2——H2O,H2O——H2+O2
(2)配:根据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的原则,在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前配上适当的化学计量数,使各种元素的原子个数在反应前后相等,然后将横线变成等号。配平后,化学式前的化学计量数之比应是最简整数比,如:2H2+O2=2H2O,2H2O= 2H2+O2
(3)注:注明反应条件【如点燃、加热(常用“△”表示)、光照、通电等〕和生成物的状态(气体用“↑”。沉淀用“↓”。)。如:2H2+O22H2O,2H2O2H2↑+O2↑。

化学计量数:

化学计量数指配平化学方程式后,化学式前面的数字。在化学方程式中,各化学式前的化学计量数之比应是最简整数比,计数量为1时,一般不写出。

书学化学方程式的常见错误:

常见错误违背规律
写错物质的化学式客观事实
臆造生成物或事实上不存在的化学反应
写错或漏泄反应条件
化学方程式没有配平质量守恒
漏标多标“↑”、“↓”符号——

书写化学方程式时条件和气体、沉淀符号的使用:
(1).“△”的使用
①“△”是表示加热的符号,它所表示的温度一般泛指用酒精灯加热的温度。
②如果一个反应在酒精灯加热的条件下能发生,书写化学方程式时就用“△”,如:2KMnO4K2MnO4+MnO2+O2↑。
③如果一个反应需要的温度高于用酒精灯加热的温度,一般用“高温”表示;如:CaCO3CaO+ CO2

(2)“↑”的使用
①“↑”表示生成物是气态,只能出现在等号的右边。
②当反应物为固体、液体,且生成的气体能从反应体系中逸出来,气体化学式后应该加“↑”。如Fe+ 2HCl==FeCl2+H2↑。
③当反应物是溶液时,生成的气体容易溶于水而不能从反应体系中逸出来,则不用“↑”,如:H2SO4+ BaCl2==FeCl2+2HCl
④只有生成物在该反应的温度下为气态,才能使用“↑”。
⑤若反应物中有气态物质,则生成的气体不用标 “↑”。如:C+O2CO2

(3)“↓”使用
①“↓”表示难溶性固体生成物,只能出现在等号的右边
②当反应在溶液中进行,有沉淀生成时,用 “↓”,如:AgNO3+HCl==AgCl↓+HNO3
③当反应不在溶液中进行,尽管生成物有不溶性固体,也不用标“↓”,如:2Cu+O22CuO
④反应在溶液中进行,若反应物中有难溶性物质,生成物中的难溶性物质后面也不用标“↓”。如:Fe +CuSO4==FeSO4+Cu.

化学方程式中“↑”和“↓”的应用:

①“↑”或“↓”是生成物状态符号,无论反应物是气体还是固体,都不能标“↑”或“↓”;
②若反应在溶液中进行且生成物中有沉淀,则使用“↓”;若不在溶液中进行,无论生成物中是否有固体或难溶物,都不使用“↓”;
③常温下,若反应物中无气体,生成物中有气体.
提取信息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方法:
书写信息型化学方程式是中考热点,题目涉及社会、生产、生活、科技等各个领域,充分体现了化学学科的重要性,并考查了同学们接受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解答这类题日的关键是掌握好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步骤,可按两步进行:首先正确书写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并注明反应条件及生成物状态;第二步就是化学方程式的配平。考点名称:文字表达式概念:用文字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

文字表达式的书写步骤:
(1)写:根据反应事实写出反应物和生成物
(2)注:注明反应条件:[点燃,加热,光照,通电等] 考点名称:物质的除杂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除杂)
1. 分离与提纯的基本原理
(1)分离:就是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将混合物巾的各组分分开,并将物质恢复到原状态。
(2)提纯和除杂: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把混合物中的杂质除去而得到纯物质。在提纯过程中,如果杂质发生了化学变化,不必恢复成原物质。二者的方法在很多情况下是相似的,但分离比提纯的步骤要多,因为各组分均要保留,绎过化学反应使混合物中各组分经转化而分离后还要复原为原来的组分物质提纯和除杂过程中经常用到分离操作,二者有时又密不可分。

2.分离和提纯应遵循的原则
(1)不能“玉石俱焚”:即试剂一般要求与杂质反应,不与要保留的物质反应。但在特殊情况下,所加试剂可和保留物质应应,但最终要转化成需要保留的物质如除去FeCl3,溶液中的NaCl,可加过量的NaOH溶液→过滤→洗涤→加适量稀盐酸。
(2)“不增““不减”:即不增加新的杂质,不减少要保留的物质如除去FeCl3中的少量Fe2(SO4)3应选用BaCl2而不应选用Ba(NO3)2,否则发生反应3Ba(NO3)2+Fe2(SO4)3==3BaSO4↓+2Fe(NO3)3溶液中又增加了Fe(NO3)3.
(3)易分离:反应后,物质的状态不同,便于分离。
(4)不污染环境:即耍求所选用的除杂方法不能产生可污染环境的物质。
(5)不能“旧貌变新颜”:即除杂结束前,要恢复保留物质的原有状态。

常见除杂的方法:
CO2(O2):将气体通过灼热的铜网
CO2(H2或CO):将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O2或CO2或H2(含H2O):将气体通过浓硫酸或氧化钙或氯化钙等干燥剂
O2或H2或CO(含CO2或SO2):将气体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
Cu(含Fe或Mg或Zn):加入足量的稀盐酸或稀硫酸,过滤
Fe(含Cu):用磁铁将铁粉吸引出来
Cu(含CuO),Fe(含Fe2O3):高温下与H2或CO反应
CuO(含Cu或C):在空气中灼烧
CaO(含CaCO3):高温煅烧(CaCO3分解成CaO和CO2)
CaCO3(含CaO):加足量水溶解,过滤,取滤渣
Ca(OH)2(含CaO)加足量水
FeSO4溶液(含H2SO4或CuSO4),FeCl2溶液(含盐酸或CuCl2):加过量铁粉,过滤,取滤液
NaCl溶液(含Na2CO3):加适量稀盐酸
Na2SO4溶液(含CuSO4):加适量 NaOH 溶液

酸、碱、盐溶液的除杂技巧:
1.被提纯物与杂质所含阳离子相同时,选取与杂质中的阴离子不共存的阳离子,再与被提纯物中的阴离子组合出除杂试剂。如除去Na2SO4溶液中的NaOH:可选用稀H2SO4溶液为除杂试剂(2NaOH+ H2SO4==Na2SO4+2H2O)、除去KCl溶液中的 K2SO4:可选用BaCl2溶液为除杂试制(K2SO4+BaCl2==2KCl+BaSO4↓,过滤除去)

2.被提纯物与杂质所含阴离子相同时,选取与杂质中阳离子不共存的阴离子,再与被提纯物中的阳离子组合出除杂试剂,如除去NaCl溶液中的BaCl2:可选用 Na2SO4溶液为除杂试剂(BaCl2+Na2SO4=BaSO4↓ +2NaCl,过滤除去).再如除去KNO3溶液中的AgNO3:可选用KCl溶液为除杂试剂(AgNO3+KCl=AgCl↓ +KNO3,过滤除去)。

3.被提纯物质与杂质所含阴离子、阳离子都不相同时,应选取与杂质中阴、阳离子都不共存的阳、阴离子组合出除杂试剂。如:除去NaCl溶液中的CuSO4:可选用Ba(OH)2溶液为除杂试剂[CuSO4+Ba(OH)2= BaSO4↓+Cu(OH)2↓,过滤除去]。
分离和提纯的方法:
物质的分离和提纯有两种主要的方法,即物理方法和化学方法。实际上在实验过程中往往需通过综合法来进行。
(1)物理方法主要包括过滤,蒸馏,结晶
方法适用范围举例注意事项
过滤分离不溶性固体和液体粗盐提纯①过滤时要“一贴、二低,三靠”;
②必要时要洗涤沉淀物
结晶利用混合物中各组分在某种溶剂中溶解度随温度变化不同的性质来分离提纯物质分离氯化钠和硝酸钾混合物①一般先配较高温度下的浓溶液,然后降温结晶:
②结晶后过滤,分离出晶体
蒸馏沸点不同的液体混合物石油的分馏①温度计水银球在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处;
②加沸石(或碎瓷片);
③冷凝管水流方向

(2)化学方法
除杂方法除杂原理应用实例
化气法与杂质反应生成气体而除去除Na2SO4中的NaCO3,可加适量稀盐酸
NaCO3+H2SO4==Na2SO4+CO2↑+H2O
沉淀法将杂质转化为沉淀过滤除去除去NaCl中的Na2SO4.可加适量的BaCl2
Na2SO4+BaCl2==BaSO4↓+2NaCl
置换法将杂质通过置换反应而除去c除去FeSO4中的CuSO4可加过量的铁粉
CuSO4+Fe==Cu+FeSO4
溶解法将杂质溶丁某种试剂而除去除C粉中的CuO粉末,可加适量稀盐酸,再过滤
CuO+H2SO4==CuSO4+H2O
加热法杂质受热易分解,通过加热将杂质除去除CaO中的CaCO3可加热
CaCO3CaO+CO2↑
转化法将杂质通过化学反应转化为主要成分除去CO2中的CO,可将气体通过灼热的CuO
CO+CuOCu+CO2

(3)综合法
在进行混合物的分离或提纯时,采用一种方法往往不能达到目的,而要采用几种方法才能完成,这就是综合法。综合法主要有三种:
①物理方法的综合:主要是溶解、过滤、蒸发、结晶等方法的结合:
②化学方法的综合:当某物质所含杂质不止一种时,通常需加入多种试剂除去(或分离)不同的物质。
③物理与化学方法的综合:当某物质所含杂质不止一种,且有能用物理方法除去(或分离)的杂质时,首先应考虑用物理方法除去一种或几种杂质,然后再用化学方法除去其余杂质。

(4)除杂方法的几个优化原则
①若同时有多种方法能除去杂质,要选择那些简单易行、除杂彻底的方法。
②应尽量选择既可除去杂质,又可增加保留物质的方法,即“一举两得”。
③先考虑物理方法,再用化学方法。

常见的混合物类型及分类与提纯的方法见下表:
混合物类型采用的方法物理方法化学方法
固—固混合可溶—可溶结晶把杂质变成沉淀、气体等除去
可溶—不溶过滤——
不溶—不溶把杂质变成可溶物除去
固—液混合过滤——
液—液混合——把杂质变成沉淀,气体或被提纯物
气—气混合——把杂质变成固体、溶液或被提纯物

四 : 填写下列表格(“混合物”栏目中括号内为杂质)混合物除去杂质的化学方程式主要操作步骤铜粉(Fe)___

填写下列表格(“混合物”栏目中括号内为杂质)
混合物除去杂质的化学方程式主要操作步骤
铜粉(Fe)____________
FeCl2溶液(CuCl2____________
题型:填空题难度:偏易来源:陈仓区模拟

(1)铁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铜不与稀盐酸反应,加入足量的稀盐酸再通过过滤得到铜粉;
(2)铁粉能与CuCl2发生置换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铜,加入足量的铁粉再通过过滤除去不溶物得到氯化亚铁溶液;
故答案为:
混合物除去杂质的化学方程式主要操作步骤
铜粉(Fe)Fe+2HCl=FeCl2+H2向混合物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充分反应后过滤
FeCl2溶液(CuCl2Fe+CuCl2=FeCl2+Cu向混合溶液中加入足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


考点:

考点名称:化学反应方程式的书写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原则遵循两个原则:
一是必须以客观事实为基础,绝不能凭空设想、主观臆造事实上不存在的物质和化学反应;

二是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方程式两边各种原子的种类和数目必须相等。
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具体步骤:
(1)写:根据实验事实写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反应物在左,生成物在右,中间用横线连接,如: H2+O2——H2O,H2O——H2+O2
(2)配:根据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的原则,在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前配上适当的化学计量数,使各种元素的原子个数在反应前后相等,然后将横线变成等号。配平后,化学式前的化学计量数之比应是最简整数比,如:2H2+O2=2H2O,2H2O= 2H2+O2
(3)注:注明反应条件【如点燃、加热(常用“△”表示)、光照、通电等〕和生成物的状态(气体用“↑”。沉淀用“↓”。)。如:2H2+O22H2O,2H2O2H2↑+O2↑。

化学计量数:

化学计量数指配平化学方程式后,化学式前面的数字。在化学方程式中,各化学式前的化学计量数之比应是最简整数比,计数量为1时,一般不写出。

书学化学方程式的常见错误:

常见错误违背规律
写错物质的化学式客观事实
臆造生成物或事实上不存在的化学反应
写错或漏泄反应条件
化学方程式没有配平质量守恒
漏标多标“↑”、“↓”符号——

书写化学方程式时条件和气体、沉淀符号的使用:
(1).“△”的使用
①“△”是表示加热的符号,它所表示的温度一般泛指用酒精灯加热的温度。
②如果一个反应在酒精灯加热的条件下能发生,书写化学方程式时就用“△”,如:2KMnO4K2MnO4+MnO2+O2↑。
③如果一个反应需要的温度高于用酒精灯加热的温度,一般用“高温”表示;如:CaCO3CaO+ CO2

(2)“↑”的使用
①“↑”表示生成物是气态,只能出现在等号的右边。
②当反应物为固体、液体,且生成的气体能从反应体系中逸出来,气体化学式后应该加“↑”。如Fe+ 2HCl==FeCl2+H2↑。
③当反应物是溶液时,生成的气体容易溶于水而不能从反应体系中逸出来,则不用“↑”,如:H2SO4+ BaCl2==FeCl2+2HCl
④只有生成物在该反应的温度下为气态,才能使用“↑”。
⑤若反应物中有气态物质,则生成的气体不用标 “↑”。如:C+O2CO2

(3)“↓”使用
①“↓”表示难溶性固体生成物,只能出现在等号的右边
②当反应在溶液中进行,有沉淀生成时,用 “↓”,如:AgNO3+HCl==AgCl↓+HNO3
③当反应不在溶液中进行,尽管生成物有不溶性固体,也不用标“↓”,如:2Cu+O22CuO
④反应在溶液中进行,若反应物中有难溶性物质,生成物中的难溶性物质后面也不用标“↓”。如:Fe +CuSO4==FeSO4+Cu.

化学方程式中“↑”和“↓”的应用:

①“↑”或“↓”是生成物状态符号,无论反应物是气体还是固体,都不能标“↑”或“↓”;
②若反应在溶液中进行且生成物中有沉淀,则使用“↓”;若不在溶液中进行,无论生成物中是否有固体或难溶物,都不使用“↓”;
③常温下,若反应物中无气体,生成物中有气体.
提取信息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方法:
书写信息型化学方程式是中考热点,题目涉及社会、生产、生活、科技等各个领域,充分体现了化学学科的重要性,并考查了同学们接受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解答这类题日的关键是掌握好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步骤,可按两步进行:首先正确书写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并注明反应条件及生成物状态;第二步就是化学方程式的配平。考点名称:文字表达式概念:用文字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

文字表达式的书写步骤:
(1)写:根据反应事实写出反应物和生成物
(2)注:注明反应条件:[点燃,加热,光照,通电等] 考点名称:物质的除杂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除杂)
1. 分离与提纯的基本原理
(1)分离:就是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将混合物巾的各组分分开,并将物质恢复到原状态。
(2)提纯和除杂: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把混合物中的杂质除去而得到纯物质。在提纯过程中,如果杂质发生了化学变化,不必恢复成原物质。二者的方法在很多情况下是相似的,但分离比提纯的步骤要多,因为各组分均要保留,绎过化学反应使混合物中各组分经转化而分离后还要复原为原来的组分物质提纯和除杂过程中经常用到分离操作,二者有时又密不可分。

2.分离和提纯应遵循的原则
(1)不能“玉石俱焚”:即试剂一般要求与杂质反应,不与要保留的物质反应。但在特殊情况下,所加试剂可和保留物质应应,但最终要转化成需要保留的物质如除去FeCl3,溶液中的NaCl,可加过量的NaOH溶液→过滤→洗涤→加适量稀盐酸。
(2)“不增““不减”:即不增加新的杂质,不减少要保留的物质如除去FeCl3中的少量Fe2(SO4)3应选用BaCl2而不应选用Ba(NO3)2,否则发生反应3Ba(NO3)2+Fe2(SO4)3==3BaSO4↓+2Fe(NO3)3溶液中又增加了Fe(NO3)3.
(3)易分离:反应后,物质的状态不同,便于分离。
(4)不污染环境:即耍求所选用的除杂方法不能产生可污染环境的物质。
(5)不能“旧貌变新颜”:即除杂结束前,要恢复保留物质的原有状态。

常见除杂的方法:
CO2(O2):将气体通过灼热的铜网
CO2(H2或CO):将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O2或CO2或H2(含H2O):将气体通过浓硫酸或氧化钙或氯化钙等干燥剂
O2或H2或CO(含CO2或SO2):将气体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
Cu(含Fe或Mg或Zn):加入足量的稀盐酸或稀硫酸,过滤
Fe(含Cu):用磁铁将铁粉吸引出来
Cu(含CuO),Fe(含Fe2O3):高温下与H2或CO反应
CuO(含Cu或C):在空气中灼烧
CaO(含CaCO3):高温煅烧(CaCO3分解成CaO和CO2)
CaCO3(含CaO):加足量水溶解,过滤,取滤渣
Ca(OH)2(含CaO)加足量水
FeSO4溶液(含H2SO4或CuSO4),FeCl2溶液(含盐酸或CuCl2):加过量铁粉,过滤,取滤液
NaCl溶液(含Na2CO3):加适量稀盐酸
Na2SO4溶液(含CuSO4):加适量 NaOH 溶液

酸、碱、盐溶液的除杂技巧:
1.被提纯物与杂质所含阳离子相同时,选取与杂质中的阴离子不共存的阳离子,再与被提纯物中的阴离子组合出除杂试剂。如除去Na2SO4溶液中的NaOH:可选用稀H2SO4溶液为除杂试剂(2NaOH+ H2SO4==Na2SO4+2H2O)、除去KCl溶液中的 K2SO4:可选用BaCl2溶液为除杂试制(K2SO4+BaCl2==2KCl+BaSO4↓,过滤除去)

2.被提纯物与杂质所含阴离子相同时,选取与杂质中阳离子不共存的阴离子,再与被提纯物中的阳离子组合出除杂试剂,如除去NaCl溶液中的BaCl2:可选用 Na2SO4溶液为除杂试剂(BaCl2+Na2SO4=BaSO4↓ +2NaCl,过滤除去).再如除去KNO3溶液中的AgNO3:可选用KCl溶液为除杂试剂(AgNO3+KCl=AgCl↓ +KNO3,过滤除去)。

3.被提纯物质与杂质所含阴离子、阳离子都不相同时,应选取与杂质中阴、阳离子都不共存的阳、阴离子组合出除杂试剂。如:除去NaCl溶液中的CuSO4:可选用Ba(OH)2溶液为除杂试剂[CuSO4+Ba(OH)2= BaSO4↓+Cu(OH)2↓,过滤除去]。
分离和提纯的方法:
物质的分离和提纯有两种主要的方法,即物理方法和化学方法。实际上在实验过程中往往需通过综合法来进行。
(1)物理方法主要包括过滤,蒸馏,结晶
方法适用范围举例注意事项
过滤分离不溶性固体和液体粗盐提纯①过滤时要“一贴、二低,三靠”;
②必要时要洗涤沉淀物
结晶利用混合物中各组分在某种溶剂中溶解度随温度变化不同的性质来分离提纯物质分离氯化钠和硝酸钾混合物①一般先配较高温度下的浓溶液,然后降温结晶:
②结晶后过滤,分离出晶体
蒸馏沸点不同的液体混合物石油的分馏①温度计水银球在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处;
②加沸石(或碎瓷片);
③冷凝管水流方向

(2)化学方法
除杂方法除杂原理应用实例
化气法与杂质反应生成气体而除去除Na2SO4中的NaCO3,可加适量稀盐酸
NaCO3+H2SO4==Na2SO4+CO2↑+H2O
沉淀法将杂质转化为沉淀过滤除去除去NaCl中的Na2SO4.可加适量的BaCl2
Na2SO4+BaCl2==BaSO4↓+2NaCl
置换法将杂质通过置换反应而除去c除去FeSO4中的CuSO4可加过量的铁粉
CuSO4+Fe==Cu+FeSO4
溶解法将杂质溶丁某种试剂而除去除C粉中的CuO粉末,可加适量稀盐酸,再过滤
CuO+H2SO4==CuSO4+H2O
加热法杂质受热易分解,通过加热将杂质除去除CaO中的CaCO3可加热
CaCO3CaO+CO2↑
转化法将杂质通过化学反应转化为主要成分除去CO2中的CO,可将气体通过灼热的CuO
CO+CuOCu+CO2

(3)综合法
在进行混合物的分离或提纯时,采用一种方法往往不能达到目的,而要采用几种方法才能完成,这就是综合法。综合法主要有三种:
①物理方法的综合:主要是溶解、过滤、蒸发、结晶等方法的结合:
②化学方法的综合:当某物质所含杂质不止一种时,通常需加入多种试剂除去(或分离)不同的物质。
③物理与化学方法的综合:当某物质所含杂质不止一种,且有能用物理方法除去(或分离)的杂质时,首先应考虑用物理方法除去一种或几种杂质,然后再用化学方法除去其余杂质。

(4)除杂方法的几个优化原则
①若同时有多种方法能除去杂质,要选择那些简单易行、除杂彻底的方法。
②应尽量选择既可除去杂质,又可增加保留物质的方法,即“一举两得”。
③先考虑物理方法,再用化学方法。

常见的混合物类型及分类与提纯的方法见下表:
混合物类型采用的方法物理方法化学方法
固—固混合可溶—可溶结晶把杂质变成沉淀、气体等除去
可溶—不溶过滤——
不溶—不溶把杂质变成可溶物除去
固—液混合过滤——
液—液混合——把杂质变成沉淀,气体或被提纯物
气—气混合——把杂质变成固体、溶液或被提纯物

五 : 推荐写论文的格式步骤

文末参考文献格式

1.著作

[序号] 作者.书名〔标识码〕.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

[1] 张志建.严复思想研究 [m] .桂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1989 .

[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1 卷) [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 1956 .

说明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毛选、邓选以及《鲁迅全集》、《朱光潜全集》等每一卷设一个序号。

2.译著

[序号] 国名或地区 (用圆括号) 原作者.书名[标识码].译者.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

[1] (英)霭理士. 性心理学[m].潘光旦译. 北京: 商务印务馆, 1997 .

3.古典文献

文史古籍类引文后加序号,再加圆括号,内加注书名、篇名或页码。例如:

文中 “……孔子独立郭东门。” [1] (《史记??孔子世家》)

4.论文集

[序号]编者. 书名[标识码]. 出版地: 出版社,出版年.

[1] 伍蠡甫.西方论文选(下册)[c].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

论文集中特别标出其中某一文献

[序号]其中某一文献的著者.某一文献题名[a]. 论文集编者.论文集题名[c].出版地: 出版单位,出版年.

[1] 别林斯基.论俄国中篇小说和果戈理君的中篇小说[a].伍蠡甫.西方文论选:下册[c].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

5.期刊文章

[序号]作者.篇名[标识码].刊名,年,(期).

[1] 叶朗.《红楼梦》的意蕴[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 (2).

6.报纸文章

[序号]作者. 篇名[标识码]. 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

[1] 谢希德.创造学习的新思路[n].人民日报,1998-12-25(10).

7.外文文献

要求外文文献所表达的信息和中文文献一样多 ,但文献类型标识码可以不标出。

[1] mansfeld,r.s.&busse. t.v.the psychology of creativity and discovery,

chinago: nelsonhall, 1981.

[2] setrnberg,r.t. the nature of creativity ,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8.

[3]yong,l.s. managing creative people . journal of create behavior,

1994,28(1).

说明 : 1.外文文献一定要用外文原文,切忌用中文叙述外文,如“牛津大学出版社,某某书,多少页”等等。

2.英文书名、杂志名用斜体,或画线标出。

来源:

本文标题: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步骤-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一般解题步骤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地址: http://www.61k.com/1119902.html

61阅读| 精彩专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苏ICP备130363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