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阅读

高考作文经典素材-2009年高考经典作文素材汇编(3)

发布时间:2017-10-09 所属栏目:高考作文经典素材

一 : 2009年高考经典作文素材汇编(3)

树的故事

很久以前,有一棵大大的苹果树,一个小男孩每天都喜欢到这儿玩。他爬到苹果树上吃苹果,躲在树阴上打个盹儿……他爱那棵树,那棵树也爱跟他玩。

时光流逝,小男孩渐渐长大,不再来树下玩了。

一天男孩回到树旁,一脸的忧伤。树说:“和我一起玩吧!”男孩回答说:“我已经不是小孩子了,我不再爬树了。我想要玩具,我想要有钱来买玩具。”树说:“抱歉,我没有钱……但是你可以摘下我的苹果拿去卖,这样你就有钱了。”男孩手舞足蹈,把苹果摘了个精光,开心地离去了。男孩很久没回来。树很难过。

一天,男孩回来了,树喜出望外。树说:“和我一起玩吧!”“我没有时间玩。我要做工养家,我们要盖房子来住。你能帮我吗?”“抱歉,我没有房子,但是你可以砍下我的树枝来盖房子。”男孩把树枝砍了个精光,开心地离去了。

树心满意足地看着男孩的背影。然而,从那以后,男孩再也没有露面。树又陷入寂寞和难过。

一个夏天,男孩回来了,树雀跃万分。树说:“和我一起玩吧!”男孩说:“我很伤心,我想去划船,让自己悠闲一下。你能给我一条船吗“用我的树干造一条船吧。你可以开开心心地想划多远就多远。”男孩锯下树干,造了一条船。他划船而去,很久很久没有再露面。”

终于,多年以后,男孩又回来了。树说:“抱歉,我的孩子,可惜我现在什么也没法给你了,没有苹果给你吃……”男孩回答道:“我也没有牙去咬。”“没有树枝给你爬……”“我太老再也爬不了。”“我实在什么都给不了你了……我惟一留下的就是我的枯老的根了,我太累了。”男孩回答道:“好吧,老树根是歇脚的最好的地方了。”“来吧,坐在我身上歇歇脚。”男孩坐了下来,树开心得热泪盈眶……。

这是我们每个人的故事,树就是我们的父母。

当我们年少时,我们喜欢跟爸爸和妈妈玩;当我们长大后我们就离开他们;只有当我们有求于他们或遇到麻烦的时候,我们才回家。无论如何,父母总是一如既往,想方设法让你开心。

你可能觉得男孩对树太无情,然而想想我们又是怎样对待我们的父母的呢?

走出枯井

    一头驴子不小心掉到一口枯井里。它哀怜地叫喊求救,期待主人把它救出来去,驴子的主人召集了数位亲邻出谋献策,确实想不出好的办法搭救驴子,反正驴子已经老了,“人道毁灭”也不为过,况且这口枯井迟早也要填上去的。

    于是,人们拿起铲子,开始填井。当第一铲泥土落到枯井时,驴子叫得更恐怖了,它显然明白了主人的意图。

    又一铲泥土落到枯井中,驴子出人意料地安静了,人们发现,此后每一铲泥土打在它背上的时候,驴子都在做一件令人惊奇的事情:它努力抖搂背上的泥土,踩在脚下,把自己垫高一点。就这样,驴子慢慢地升到井口,在旁人惊奇的目光中,萧萧洒洒,溜溜达达地走出枯井。

    无论绝望与死亡如何惊天动地,走出枯井原来就这么简单。

   假如你现在就身处枯井中,求救的哀鸣也许换来的只是埋葬你的泥土。如果抖搂泥土,走出枯井,是一种求生的本能的话,那么,萧萧洒洒,溜溜达达便是走出枯井的境界,是现代人生活的一种值得探讨和推颂的理念。

“认命”是一种境界

     在人生的道路上,难免有许多事变幻莫测,和自己的想法大相径庭。中国有句俗话叫“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这个“天”显然包含客观环境的因素,甚至“运气”,是主观意志改变不了的。人们都希望好运降临,幸福到来,这无可非议,问题在于命运有时好像与人开玩笑,硬是不让你“如愿以偿”,甚至还给你制造些麻烦。譬如,参加公务员考试,好多人都被录取了,你却仅以一分之差被淘汰了;相恋多年的女友,马上就要步入婚姻的殿堂,她却投入别人的怀抱;人家偶而买一次彩票,便中了大奖,自己投入了几千甚至成万元,却一无所获;在商海的大潮中别人经营有方,如鱼得水,钞票像潮水般滚滚而来,而自己尽管也做了很大努力,却连连失利,甚至连老本也搭进去了……面对这些,该怎么办?还是学会承受,“认命”为好,只要自己努力了,奋斗了,就应当聊以自慰,不必把成败得失看得过于严重。

    现代社会竞争激烈,不顺心的,不满意的事时有发生。如果人们在不幸面前乐知天命,那就不会被不幸击倒,而且能一如即往地保持精神和身体的正常运做。所以说“认命”是一种境界,是一种自我解脱,是人们健康生存和事业发展所必备的素质。

    诚然,我们所谓“认命”并不是说对命运之神逆来顺受,任其摆布,而是说在无法改变的客观事实面前,应及时调整心态,“拿得起,放得下,想得开”,保持一份超然,理智和从容,从长计议,另谋生路……

给自己一个机会

公司的人事主管只有初中学历,他靠多年的工作经验赢得了公司上层的欣赏并委以重任。有一年,公司到南方某学院招聘三名机械专业的人才,整整一天过去了,公司所设的招聘席前冷冷清清,只有7位大学生投了自己的简历。第二天,人事主管按照公司的要求,从中挑选了4位大学生进行面试。

面试到第二位时,人事主管问该生英语水平如何,那个大学生自信地说他已通过英语六级考试,并用英语流利地介绍了自己简历上的内容。人事主管听不懂,他如实说:“我的英语水平低,听不懂你所讲的。”那个大学生立刻站起来说:“你既然不懂英文,那你有什么资格在这里招聘?”这一顿抢白让在场的公司副总经理变了脸色,他刚要发作,却见人事主管笑着说:“这位同学,我的英语水平低,并不说明我们公司没有资格,按照你的条件,我们欢迎你到我们公司来!”大学生说了句:“那我考虑考虑。”便径直走了。

面试到第三位和第四位时,奇怪的事情发生了。招聘成了大学生不断提出问题让人事主管回答。很显然,他们和刚才那位大学生有了某种默契。人事主管对这两位大学生说,欢迎他俩加盟公司。但他们没有表态。人事主管回单位的前一天,把公司的电话号码留给了他们。

一个星期过去了,只有第一位面试的大学生到公司来报到了。因为公司人才少,他很快成为技术尖子,相继担任了技术处副处长、处长和副总经理等职。企业改制后,他成了公司的董事长。不久,当年抢白人事主管的那位大学生投奔他来了。凑巧的是,他被分在以前的人事主管、现任分公司经理的部门里。他为7年前的轻狂向现在的经理道歉。经理对之一笑,坦诚地对他说:“我在7年前就很欣赏你,现在也是,但如果你7年前来本公司,你早就是公司的栋梁之材了,现在肯定比我的职位要高。”

有时候,并不是别人放弃你,而是你自己放弃自己。许多机会都在你的手中,你只要谦逊些,少些书生傲气,成功就会扑面而来。

没有一个孩子未被赋予天资

爱,是人类特有的,最伟大的情感。如果说亲子之爱是基于血缘关系的本能的爱,那么老师的爱则更多的是博爱。因为教育是无选择性的,所有的孩子都有责任获得爱。但教师如何爱孩子,爱每一个孩子呢?读了《苏霍姆林斯基》,让我更深地了解了什么是老师对学生的爱。

    记得在《苏霍姆林斯基》第五卷中有这样一些事例:

  巴甫利克在学习上是一个被称作“思维迟钝的孩子”,同班同学已经能够把字母拼成音节并大声朗诵出来,他却连把一个字母与另一个字母区别开来还要费很大的力气。对他必须是教了一遍又一遍,比在别的孩子身上多两三倍。一道习题,甚至最简单的一个从属关系,他都要考虑半天。——按我们的叫法,巴甫利克是“后进生”。他升入五年级时,女教师甚至把这个孩子犯过的各种语法错误的一览表和一张需要经常复习的算术规则的清单,交给五年级的老师。但在五年级,情况发生了变化。由于增加了一些要动手的课,给巴甫利克带来了乐趣,其中的植物课他最有兴趣。教师发现:“他的智慧就在手指尖上。”他不但能够巧妙地给果树嫁接,还提出不通过嫁接就直接培育树苗的想法,并自己建造了一个温室,培育出树苗,总结出从树的哪部分取下的枝条能活,哪部分取下的枝条不能活的经验……这次实验以后,巴甫利克学习上恐惧的心理消失了,他回答问题不用回忆书本上哪个地方写什么,而是一边回答一边思考,从他的见闻和体会观察中总结出自己的结论。几年过去后,他培育出了一些抗寒的果树品种,后来考上了农学院。

  另一个叫米哈伊尔的孩子,一年级时参加了少年木工制作小组,对少年模型制作小组的活动有了兴趣,三年级时他制作汽轮机的工作模型,四年级时能独立地制作自己的机器,他制作的发电机模型,比火柴盒略微大一点。毕业前夕,他作了几个机器和设备的模型,都是带有自动装置和遥控装置的。他从帕夫雷什中学毕业后,考入一所综合技术学院,后成为一家专门为原子能装置生产仪器的工厂实验车间的工程师。

  这样的例子在苏霍姆林斯基的著作中有很多。苏霍姆林斯基说:“没有那样的人,他的身上未被赋予天资和可能性,以便于他在生活中、首先在创造性劳动中表出自己与众不同的、独特的美质和天才来。”

  他认为,只评价学习的最终成果,而忽视学生的勤奋、努力程度,这是不公正的。不能把评价变成威胁人的东西,任何时候评价都不可变为贬低个性的手段。“学习、上课、完成作业、经常得到分数——这一切绝不应当成为用来衡量、评价一个人的惟一的、概括一切的尺度……如果在教师看来,他只是一种头脑里被填塞知识的生物,他就不会成为全面发展的人。如果一个人不能宣告自己的存在,不能在人类心灵的某一领域成为主宰者……那么,所谓的人就是不可思议的。”

  杨振宁教授不止一次说过,在国外许多杰出的实验物理学学者,如果用目前国内的衡量标准,都会早就被淘汰掉。我们现在确定所谓的“差生”、“后进生”,衡量的标准是什么?就是作业和考试成绩。但这是标准的错,不是学生的错。用作业和考试成绩作惟一标准,是受条件限制而不得已的办法,是不公平的,它毁掉了多少人才!读苏霍姆林斯基的书,我们发现,现在许多素质教育的思想,他那里早就提出来了,甚至比现在更和谐更完美。

  因标准的错误导致被认为“差”、“后进”的学生,不是对这种不公平表示不满、反抗,就是对自己的一生丧失了自信。苏霍姆林斯基介绍说,有一个学生老是不明白植物是如何吸收养分、进行呼吸,幼芽是如何长成叶子的,教师经常说他:“你难道就不能理解这些简单的东西吗?”一次上课时,教师说:“过几天,栗子树就要发芽了,我们全班就要到栗子树的林阴道上去,那时如果阿廖沙还讲不出大家都懂的道理,那就无可救药了。”到了那一天,当全班都有来到栗子树林荫道时,发现所有的幼芽都被掐掉了。这个学生对不相信他的智力表示了抗议。

  苏霍姆林斯基说,往往还有这样的情况,孩子一连得了几个2分之后,就似乎向自己的命运妥协了,觉得什么都无所谓,而且这种无所谓成了大家的笑柄。这是一个正在形成的人在精神生活中可能发生的最可怕的事。如果一个人从儿童时代起就缺乏自尊心,那对他还有什么指望呢?“某些儿童知道了自己在智力发展上能力有限,正是这一点成了他们不想学习的原因。一个人在童年时期就感到自己似乎是一个不够格的人,这种状况不应当出现。”

  实际上,不同人的智力才能表现在不同方面,有的擅长抽象思维,有的擅长动手试验……正好满足了社会需求的多样性。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远非每个人都能成为学者、作家、演员,远非每个人都能发明火药,但每个人应当成为自己行业上的能手——此乃全面发展的重要条件。”

  苏霍姆林斯基不只是把那种智力要求不公平的后果局限于智育,他还认为这引起德育的问题。他认为,对于孩子来说,来自教师方面最大的不公平是,他确实认为教师给他评不及格的分数是不公平的,而且还企图让家长为此而处罚他。孩子看到教师一定要把2分的事通知家长时,他就会变得冷酷无情,脑力劳动就会成为他所仇恨的事。孩子一旦感受到了别人对他漠不关心的态度,就失去了对善与恶的敏感性,产生对人的怀疑和不信任,这就是怨恨的最主要来源。

  苏霍姆林斯基说,曾经发生过这样的事,在听完一位苏联院士关于宇宙的一次讲演之后,有人问:“在我们的生活中如何实际运用诸如有关星星之类的知识呢?要知道,这类知识离我们的实际太遥远了……”院士在听众的暴风雨般的掌声中回答说:“人不同于猪,因为人能抬起头来观察群星。”苏霍姆林斯基说:“原来是‘观察群星!’深入钻研别国人民精神生活中的精华,撰写有关亚述人文字和古印度宗教的学术论文,全神贯注地阅读普希金和谢甫琴科、陀斯妥耶夫斯基和托尔斯泰、歌德和莎士比亚、肖洛霍夫……的作品等,这些都是‘观察群星’。”孩子不是简单的知识储藏器,学校不等同于知识组装场,老师不是知识部件安装工。“在我们这里,具有决定意义的是一个人应当成为什么样的人。”苏霍姆林斯基提出的这一目标,具有最深厚的人文性。

  在我读过和知道的教育理论和实践中,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理论和实践是最富人文性、最有人情味的。这是因为他的理论和实践植根于肥沃的民族文化和世界人类最美好感情、愿望、道德的土壤。苏联各民族是伟大的民族(尽管现在苏联解体了,这不妨碍他们是伟大的民族)、文化极为丰厚的民族,哺养了托尔斯泰、陀斯妥耶夫斯基、普希金等世界一流的文学家,出现过罗蒙诺索夫等著名科学家及乌申斯基、马卡连柯等著名的教育家。特别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遭受过巨大牺牲,依然热爱和平、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热爱自然、热爱和同情劳苦大众和弱者……人间一切最美好的情感和愿望在这个曾经饱受灾难的土地上无比炽热,形成了浓厚人文性、人道主义的教育特色。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理论和实践,无疑是这种人文思想和时代特色的集中代表。

  我注意到该书编者前言的一句话:“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理论与教育遗产……涉及到德育方面的某些观点带有某些历史的局限性,他本人不可能超越他所处的历史环境和社会条件……”是的,谁也不能超越历史!但是,如果不认为这是例行的套话,那么,这里的“历史局限性”是什么呢?联想一下现在的世界大势和潮流,大概不难猜测编者的意思。可是,不要以为,过去的或被击败的事物都有“时代局限性”。昨天的鲜花是美丽的,但时间一过就凋谢了。这是鲜花的“时代局限”呢,还是时间规律的“局限性”?

  读苏霍姆林斯基,感叹其教育美学的和谐、自然,联想到这个美学和与之密切相关的一个伟大理想的命运,不能不想这样的问题:

  历史和现实中,规律上主导社会发展潮流的,是精神,还是物质?对于人类,它应该是精神的,还是物质的?

  物质“成功”的社会就是理想的社会吗?获胜的一方就是真理所在的吗?

  东西之宝贵是因为它的难得。精神、理想、真理、正义,因为它们总是难以获得,所以才被奉为神圣!这就是人类的悲哀,也是人类的希望之所在。

  那么,“成功”者是代表物质的,它不一定代表理想,更不一定代表真理。——我感到宽慰。

  那么,人类以什么目标培养孩子,是物质,还是理想、真理?——我感到忧虑。

谦虚

央视10台《大家》栏目不久前做了一期周年特别节目,对一年来采访过的杰出老人作了一个回顾,特别摘取了主持人采访丁肇中、彭桓武、陈省身等大科学家时的情景。主持人问试验物理大师丁肇中:“有人说您是一个少见的天才,您自己怎么看?”丁肇中回答:“不是。”主持人又说:“您很有天分,对不对?”丁肇中说:“不,我只是刻苦而已。”主持人采访著名理论物理学家、核物理学家彭桓武,问他:“你觉得自己在两弹一星事业中,处于一个什么位置,起过怎样的作用?”这位曾获过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的老人说:“我只是其中的一员,中国的两弹一星就像一栋房子,我是大门前那两个石头狮子。”节目最后,是主持人采访数学大师陈省身。主持人问:“你觉得自己在哪些方面超越了您的老师、几何学大师嘉当。”陈省身回答:“我并没有超越他。他的数学能力绝对比我高。”

  丁肇中、彭桓武、陈省身这些人物都是具有世界影响的。丁肇中曾经发现了J粒子,刚40岁就荣获1976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彭桓武是中国两弹一星的技术负责人之一,为我国的军事工业作出了卓越的贡献,被称为两弹元勋;陈省身是20世纪世界最杰出的几何学家,他以对高斯·邦尼公式的证明、对纤维丛几何理论的贡献获得沃尔夫奖(被称为数学家的诺贝尔奖),在世界数学界享有盛誉……他们是如此的谦虚和平和。

  我们已习惯把一个人的谦虚当成美德。古往今来,歌颂谦虚的文字汗牛充栋,我们的学校教育也特别强调做人要谦虚谨慎。我们似乎没有想过一个问题:成功者的谦虚是出自做人方面的考虑,还是出于内心对自我的认知?

  在我看来,谦虚其实更多的是一种人生的自省。一个人越是知识渊博、才华出众、成就非凡,他的眼界往往越高,对世界无限、人生有限的认识越深刻,他想做的事与能做的事之间的冲突越尖锐,也越能感到自己做的那点事微不足道。因此,在人们看来已经是非常谦虚的行为,在当事者看来,他自己不过是说了真话。

在意想不到的地方出人头地

3300块香口胶

    英国一个即将毕业的美术学院的学生,和其他所有的同学一样,正为将要做毕业考试的作品而日思夜想,愁眉不展。

    他所能想到的别人都已做过了,似乎他只能创意平平,成绩平平地勉强应付了事。但他又心有不甘。

    他正在为戒烟而嚼香口胶,焦灼让他像以前疯狂抽烟一样疯狂地、一块接一块地嚼香口胶。而正是这些香口胶,让他突发奇想——做一件很有创意的毕业作品——香口胶雕塑。他决定用香口胶做一件300年前已在地球上绝迹了的大鸟的雕塑。

    他把嚼过的香口胶根据自己的设计模型一块块粘起来,以前为压制烟瘾而嚼香口胶的麻木变成了一种目标明确后的激动与急切,他从以前的一天几片到后来的一天几十片,甚至上百片地咀嚼香口胶,直嚼得下颚酸楚,牙齿出血,疼得眼泪直流,因为一块香口胶至少要嚼到一定程度才会有足够的柔韧与粘度,才能达到他想要得精确的造型。

    许多同学与朋友知道他的创意后,纷纷买来香口胶作为礼物送给他。

    三个月后,共用3300块呕心沥血、千咀百嚼的香口胶做成的雕塑如期完成,不仅为这位大学生赢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而且使他一举成为新锐艺术家。

1850次拒绝

    美国一位穷困潦倒的年轻人,即使当他身上全部的钱加起来都不够买一件像样的西服的时候,仍全心全意的坚持着自己心中的梦想,他想做演员,拍电影,当明星。

    当时,好莱坞共有500家电影公司,他再清楚不过了。他根据自己认真划定的路线与排列好的名单顺序,带着自己量身订做的剧本前去一一拜访。但第一遍下来,所有的500家电影公司没有一家愿意聘用他。

    面对百分之百的拒绝,这位年轻人没有灰心,从最后一家被拒绝的电影公司出来之后,他复又从第一家开始,继续他的第二轮拜访与自我推荐。

    在第二轮的拜访中,500家电影公司依然拒绝了他。

    第三轮的拜访结果仍与第二轮相同。这位年轻人咬牙开始他的第四轮拜访,当拜访完第349家后,第350家电影公司的老板破天荒地答应愿意让他留下剧本先看一看。

    几天后,年轻人获得通知,请他前去详细商谈。

    就在这次商谈中,这家公司决定投资开拍这部电影,并请这位年轻人担任自己所写剧本中的男主角。

    这部电影名叫《洛奇》。

    这位年轻人的名字就叫史泰龙。现在翻开电影史,这部叫《洛奇》的电影与这个日后红遍全世界的巨星皆榜上有名。

享受沐浴的青蛙

    日本一位一直找不到工作的失业青年,终于在朋友的介绍下进入一家汽车销售行做推销员。

    这位生性腼腆,言语木讷的小伙子,在被客户拒绝过好几次之后,似乎变得更加木讷甚至胆怯起来,最后在忍无可忍之际,他绝对定躲到乡下住两天,然后回来辞工。

    就在乡下的那两天,一次,他看见田边池埂上几个孩子正把水瓶中的温水朝着一只青蛙慢慢倒去。在他看来,这些顽皮的孩子的举动带有明显的对青蛙的无视与欺悔之意,但令人惊奇的是,那只青蛙不仅没有逃开,反而扬起头,微闭住眼睛,表现出一副非常享受的样子。

    这个小伙子大受触动,原来青蛙是冷血动物,当有温热的液体淋遍全身时,无异于人类的温泉之浴。联想倒自己眼前的处境,那些人的拒绝与冷眼不正像小孩子们淋下的水,被当作欺悔是一种心境,被当作温泉之浴又将会是另一种心境,境由心生,就看自己如何取舍。

    从乡间返回后,这个小伙子开始给自己订下一个计划——每天拜访100位客户。就在这个计划执行途中,他发现连平时抽烟的习惯都是在浪费时间,于是毅然戒烟。这个小伙子就是日后成功地成为日本第一位独立销售一万辆汽车的记录保持者,人称“汽车销售之神”的奥诚良治。

大度读人(一)

读人就像读一本奥秘无比的百科全书。读了19年的“人之书”,紧张好奇,又小心翼翼的某日,突然发现人与人之间萌生着既勾心斗角又温情可爱的竞争,勾心斗角之时,亲情、友情之类的家伙在一旁努力地承担起润滑剂的作用;当竞争露出温情可爱的小女人幸福样时,她们又零星地点缀着竞争的鲜亮、激越。因此——

当你和好友要同去参加什么什么竞赛时,忽然间雷声隆隆,一挂挂雨帘抽鞭赶来,你满心欣辛好友聪明的带了她爸爸的伞,幸福的挽住好友温热的胳膊,却无意间发现好友满面愁容地轻启小口:“哎呀,伞太小了,会淋坏我的复习材料的……”呆呆地目送好友远去;竞赛时,裤管的水滴“嘀嗒嘀嗒……”,引起你内心焦虑的共鸣……你总算没比你好友考得好。

——这时候,你可千万不要怨恨你的好友,你不能要求每个人都达到舍身为人的境界,果断的扼杀掉心中凄惨惨涌现的禅家妙语“先是见山是山,见水是水;再后来又是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的看清人心真面的慨叹;带着像在阳光下融化的草莓冰淇淋的笑容,真心实意地上前拍拍好友的肩膀,“你真棒!恭喜你啊!”不要讶异于好友的惊讶与歉疚……

亲情是竞争的底色,不要忽视在丽日当空之时那抹淡淡的湛蓝。不论是潇潇梅雨,还是浩浩秋风;亦不论是黄四娘家枝头上的莺啼鹂啭,还是浔阳江头的冰泉冷涩,永恒亘古的亲情自古以来就一派写意的林立在竞争无论是波峰还是波谷时的尽头。因此,“青鸟不传云外结,丁香空结雨中愁”是不必沉湎于竞争的失意,因为竞争的另一岸是你的兄弟。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原本便是很难做到的。幸好,标上亲情属性的竞争是抵得上一支从容的歌的。哼着小调读人与人之间友爱的竞争,是很可使歌声了无枝蔓,便引诗情到碧霄的;读过了许多的人和故事,最喜欢的还是亮在书面的温情可爱的竞争。她不致使人之书失去亮色,反而带上了一股野性的魅力。

我亦推崇有一种境界。什么呢?想起诗僧寒山与拾得的对话。

寒山问:世间谤我欺我辱我轻我萧我贱我恶我骗我如何处置?

拾得答:忍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理他,你且看他。

红尘如网,做到这般境界,无需担心如何处理竞争与人情的矛盾了。人之书便薄了。

大度读人(二)

  有的人在阳光明媚的日子里,递给你一把伞;而下雨的时候,他却打着伞悄悄地走了,留给你的是背影。

  你读他时,千万不要责备他。因为他也有不想被雨淋的时候,与其埋怨,不如自己常备一把伞。

  有的人,在你拥有某种权力时,围着你团团转,笑脸相迎;而当你的权力消失了,他却形同陌路,判若两人。

  你读他时,千万不要责备他。因为他需要的是你的这种权力带给他的某种东西;你的权力消失,他也就不必再为你吟唱赞美诗了。与其埋怨,不如擦亮自己的眼睛。

  有的人,在你面前说话像一条清亮的小河,语言甜美透彻;而人后却是一股潜藏的暗流。

  你读他时,不要生气。因为凡是带着虚伪的假面具做人的人,人前人后活得也挺辛苦的。说不定哪天他也会被同类的虚伪所欺骗。体谅他的这种生存方式,让他在往后的生活中获得人性的自醒。

  有的人,在你辛勤劳作的时候,袖手旁观,不肯洒下一滴汗水;而当你收获的时候,他却毫不犹豫地向你索取。

  你读他时,千万不要责备他。有人愿意分享你的劳动成果,总还是好的,是在肯定你的劳动价值。和他分享,慢慢地,让他学会自尊和自爱。

  有的人,穿着华丽,显出一种高贵;内心却胸无点墨。

  你读他时,千万不要鄙视他,因为他不知道,服饰的华丽,只是裁缝的杰作,而人的品格修养,并不是由这些东西所能显现。

  大度读人,读真实的同时也读诚实背后的狡诈;读美丽的同时也读美丽背后的丑恶;读世界的黑暗同时也读会世界的真、善、美……

倒读人生

都说人生是部书,是书就可以读,当然包括倒读。遗憾的是,真正倒读的人生只能是别人的人生,至于自己的人生永远不能真正倒读,即使给你这样的机会,你读起来也是“八戒吃人参果”。贾宝玉神游“太虚幻境”时曾有过这样的机会,要是他当时读懂了“玉带林中挂,金钗雪里埋”,也就不可能有后来悲剧了。

自己的人生不能倒读,这是人生的一大遗憾或一大魅力。也正因如此,善于倒读别人的“人生”,并从别人的“书”中吸取经验、借鉴教训,是一个聪明人的明智之举。毕竟,人生总有一些共通之处,倒读别人的人生,可用目前的时髦话作比喻:“风险是零,投资最小,收益最大”。

前不久,为查找资料,翻开了某报的连载《风雨刘庄》。因报纸是顺夹的,我也就懒惰地倒读起来。从主人翁刘学询的姨太太凄惨地死在直骨牌弄,无人无钱安葬读起;再读刘学询死后刘庄如何惨淡经营地维持苦撑,终于不得不转卖他人;再读到刘学询如何赚钱、如何挥金如土地建起了这座“江南名园”,轰动整个上流社会;再是他周旋于孙中山、洋人、李鸿章等人之间,如何投机冒险,如何差点成为“革命家”;再是他中进士,如何热心仕途。

倒读刘学询,使我悚然而惊,惕然而惧,有一个念头长绕我心:假如刘学询能倒读自己的人生,假如刘学询能在阴曹地府重读自己的人生,哪些他会觉得可圈可点?哪些他会痛心疾首,悔不当初呢?当然,这只能一个妄想,能从中获益的只能是我辈后人了。

顺读刘学询,我的感觉上自己将是半个刘学询,为他而笑而忧而叹而怜;但倒读,使我成了一个冷静的旁观者、清醒的批判者。倒读,将最终结果清晰地横亘在我面前,其他一切的人生细节也就成了生动的注解,其启示力、其警示作用也就愈发明显。顺读人生,像读小说;倒读人生,如读论文。

当然,不可能有完全相同的人生。读别人的人生固然重要,虚拟着、想象着倒读自己的人生,可能更加重要。在位当权时,不妨猜测一下自己“下野”后会是怎样的处境,为以后自己过得好些,不妨修正一下目前的作为;委屈时,不妨想想云开日出的未来,也不致于彻底泄气而放弃努力;挥霍浪费时,不妨想一下以后可能“拜访”你的穷困日子,与其以后画饼充饥,不如现在省下几块饼来……每个人的两头都是平等的,“赤条条来,赤条条去”;每个人的一生,造化在设计时也考虑总体平衡的:富者养狼狗,装电网,还怕贼翻窗;贫者放倒便睡,夜不闭户,鼾声如雷到天亮。贵者常戚戚,唯恐有人算计使绊子;贱者坦荡荡,偶能果腹便可遨游终日。同是乌龟,曳尾于泥途者寿;祭祀于金盆者夭。人算固然要紧,更别忘了天算,举头三尺有神灵哪!百姓就是那神灵,人心就是那天意。

糊涂是福

    做一个糊涂人,真是老天的恩赐,修来的福啊!难怪板桥同志讲,难得糊涂呢!据我三十几年的人生经验看,世上最幸福的人就是糊涂人,生来糊涂,一生如此。当然,偶尔聪明一两回,倒也无妨大耐。次之才是聪明人,也是生来聪明,一生如此,明察秋毫,料事如神。只是聪明人好强争胜,且有抱负,常被委以重任,劳心伤神,即使不走聪明反被聪明误这条道,到头来也是劳累一生,难免折寿。最惨的是聪明一世糊涂一时之人,天天算计,智者千虑,却难免终有一失,聪明不是大聪明,糊涂不是大糊涂,两头不占,也只好自找难看。

    为什么说糊涂的人是最幸福的人呢?原因起码有三条:

    因为糊涂,不明事理,很多事情看不明白,便少了很多烦恼。没有烦恼便是幸福,此其一也。因为糊涂,有事不敢让你去做,反而乐得清闲。事做不好,因为你糊涂,大家也不认为你有意,偶尔做好,给人一个意外的惊喜,此其二也。因为糊涂,还可以衬托出别人的聪明,常使别人在你面前信心十足,多获褒奖。于是无人妒恨,少有暗箭,乐得逍遥,此其三也。

    但是,做一个糊涂人可不容易,板桥同志早就断言,聪明易,糊涂难,由聪明变糊涂更难。聪明变糊涂,那是装糊涂,装糊涂是一件很痛苦的事,痛苦的事能不难吗?看芸芸众生,有几个真正糊涂的?真糊涂是需要天分的,而装糊涂则需要悟性和胸怀,那只好做一个聪明人,也就无缘享受人生的真正幸福了。

永远不晚

日语学习班新一期开学报名时,来了一位老者。

  “给孩子报名?”登记小姐问。

  “不,自己。”老人回答。

小姐愕然。

老人解释:“儿子在日本找了个媳妇,他们每次回来,说话叽里咕噜,我听着急。我想听懂他们的话。”

“您今年高寿?”小姐问。

“68。”

“你想听懂他们的话,最少要学两年。可两年后,你都70了!”

老人笑吟吟地反问:“姑娘,你以为我如果不学,两年后就是66吗?”

事情往往如此:我们总要以为,开始得太晚,因此放弃。殊不知只要开始,就永远不晚。明年我们将增加一岁,无论我们走着还是躺着;明年我们同时增加一岁,可有人收获,有人依然空白——差别只是在于你是否开始。老人学与不学,两年后都是70,差别是:一个能开心地和儿媳交谈;一个依然像木偶一样在旁边呆立。

只要你打定主意做一件事,绝不会为时已晚。如果必须等待,那就等待好了。如果必须全力以赴,那就全力以赴好了。如果必须坚持不懈,那就坚持不懈好了。太老了吗?不,只要我们一息尚存,就永远不会太晚,永远有时间整顿生活,永远有更美好的明天。苏格拉底临终前,还跟他的弟弟若无其事地讨论问题。圣伊格拿修虽然已上了年纪,但还跟他的弟子们坐在一起,因为他需要而且希望学习。

    我们不可未经战斗就投降。今天我失败了,今天我浪费了光阴,今天我变成别人瞧不起的人。但我决不气馁。明天你瞧好了!可是,为什么要等到明天?我现在就做给你看!

    有时我们忘记一年需要四季才完成生命周期。在个人生命和大自然里,这个过程都是有规律的,不能催赶。顺应这真理的人明白冬天是生命的一部分。

茶杯与茶壶

一个满怀失望的年轻人千里迢迢来到法门寺对住持释圆和尚说:“我一心一意要学丹青但至今没有找到一个令我满意的老师,许多人都是徒有虚名有的画技还不如我。”

释圆听了,淡淡一笑说:“老僧虽然不懂丹青,但也颇爱收信一些名家精品。既然施主画技不比那些名家逊色,就烦请施主为老僧留下一幅墨宝吧。”

年轻人说:“画什么呢?”

释圆说:“老僧最大的嗜好,就是爱品茗饮茶,尤其喜欢那些造型流畅古朴的茶具。施主可否为我画一个茶杯和茶壶?”年轻人听了,说:“这还不容易。”于是铺开宣纸寥寥数笔,就画成了一个倾斜的水壶正徐徐吐出一脉茶水来,注入到那茶杯中去,年轻人问:“这幅您满意吗?”

释圆微微一笑,摇了摇头,说:“你画得是不错,只是将茶壶和茶杯的位置放错了,应该是茶杯在上,茶壶在下啊。”年轻人听了,笑道:“大师为何如此糊涂哪有茶杯往茶壶里注水的?”

释圆听了,说:“原来你懂得这个道理啊!你渴望自己的杯子里能注入那些丹青高手的香茗,但你总是将自己的杯子放得比那些茶壶还要高,香茗怎么能注入你的杯子呢?涧谷把自己放低,才能得到一脉流水,人只有把自己放低,才能吸纳别人的智慧和经验。”

年轻人思忖良久,终于恍然大悟。

血泪选择

     有一个药材商来到一个村子,向村民采购灵芝,他出价十分高。但此时高山上正是冬季,温度已经降到了零下几十度。上山采药十分危险,许多村民都不敢轻易上山。

  有父子3人决定冒一次险,因为商贩出的价格实在太诱人了。在他们正准备下山的时候,山上起了暴风雪,气温骤降。年事已高的父亲被严重冻伤,无法行走。他倒在寒冷的冰雪上,经验告诉他,他无论如何也走不下山了。他当机立断对两个儿子说:“我不行了,你们快把我的衣服脱下来穿上,设法下山。”

  两个儿子不肯放弃父亲,不愿从父亲身上脱下大衣,而是坚持要背父亲下山。

  父亲不断斥责他们这种自杀般的行为,但却无法阻止他们,他渐渐昏迷过去了。

  儿子们泪流满面,一声声喊着“爸爸”。他们发现父亲还有气息,大儿子便脱下身上的大衣捂在父亲的身上,试图把父亲救回来。过了许久,父亲已经没有一丝儿气息了,这时哥哥也被冻伤了。他对弟弟说:“看来我要在这里陪父亲了,小弟,你把我的衣服脱下来穿上,设法走下山去,家里还有母亲,奶奶在等着我们。”

  弟弟被眼前的遭遇吓得不知所措。他摸摸父亲的身体已经僵硬了。再摸摸哥哥的身体还有一丝余热,他脱下自己的大衣,捂在了哥哥的身上,企图救活他。

  第2天,暴风雪过后,父子3人倒在一块。

  村人把他们抬下山来,边抬边流泪。他们说:“什么叫骨肉相连,他们父子3人就是。”

  但有人却惋惜地说:“应该有两人可以活下来,但他们错过了。”

购买上帝的男孩

一个小男孩捏着1美元的硬币,沿街一家一家商店地询问:“请问您这儿有上帝卖吗?”店主要么说没有,要么嫌他在捣乱,不由分说就把他撵出了店门。

天快黑时,第二十九家商店的店主热情地接待了男孩。老板是个六十多岁的老头,满头银发,慈眉善目。他笑眯眯地问男孩:“告诉我,孩子,你买上帝干吗?”男孩流着泪告诉老头,他叫邦迪,父母很早就去世了,他是被叔叔帕特鲁普抚养大的。叔叔是个建筑工人,前不久从脚手架上摔了下来,至今昏迷不醒。医生说,只有上帝才能救他。邦迪想,上帝一定是种非常奇妙的东西,我把上帝买回来,让叔叔吃了,伤就会好。

老头眼圈也湿润了,问:“你有多少钱?”“1美元。”“孩子,眼下上帝的价格正好是1美元。”老头接过硬币,从货架上拿了瓶“上帝之吻”牌饮料说:“拿去吧,孩子,你叔叔喝了这瓶上帝就没事了。”

邦迪喜出望外,将饮料抱在怀里,兴冲冲地回到了医院。一进病房,他就开心地叫嚷道:“叔叔,我把上帝买回来了,你很快就会好走来!”

几天后,一个由世界上顶尖医学专家组成的医疗小组来到医院,对帕特鲁普进行会诊。他们采用世界上最先进的医疗技术,终于治好了帕特鲁普的伤。

帕特鲁普出院时,看到医疗费账单上那个天文数字,差点吓昏过去。可院方告诉他,有个老头帮他付清了。那老头是个亿万富翁,从一家跨国公司董事长的位置上退下来后,隐居在本市,开了家杂货店打发时光。那个医疗小组就是老头花重金聘来的。

帕特鲁普激动不已,他立即和邦迪去感谢老头。可老头已经把杂货店卖掉,出国旅游去了。

后来,帕特鲁普接到一封信,是那老头写来的,信中说:年轻人,您能有邦迪这个侄儿,实在是太幸运了。为了救您,他拿一美元到处购买上帝……感谢上帝,是他挽救了您的生命。但您一定要永远记住,真正的上帝,是人们的爱心!

只是在经历黑暗

窗外跳跃着细细碎碎的阳光。打进编辑部的电话里是一种格外焦虑的声音:“……许多不应该发生的事情,似乎都发生了。我发现自特别渺小,对未来根本无法把握!”

  于是,我套用了几句安慰的话语递过去,却不能真正消减那个年轻声音的烦恼。

  谈话在艰涩中结束。听筒听听扣上的时候,我忽然对自己的不经意和轻描淡写感到内疚。显然,打算某种程度“获救”的那位青年,实际上从这次对话中所得到的少而又少。

  为什么如此多的青年,会在阳光灿烂中突然对生活感到那么无助?

  朋友林翔听了我的感慨后,稍稍沉默片刻,也吐出这么一句:“我也曾经如此,你没有过吗?”

  他大学毕业的时候,被一场意外的疾病折腾了半年多,其间又遭逢官位显赫的父亲因受贿问题入狱,紧接着女友也决绝地弃他而去。

  “年轻的心一瞬间要承受如此多的事件,当然就无法感受到初夏阳光那种轻盈的关爱!”林经过多年的拼搏,已然在各个方面都成功突围,但回忆至此,也不禁神色黯然。

  爱情如何?事业又怎样?在每年临近毕业的六七月,这两大主题是令一些青年不得不去正视的问题。

  国外有位名叫杰克·韦尔奇的CEO这样说过:“没有什么细节因细小而不值得你去挥汗,也没有什么大事大到尽了力还不能办到。”

  既然许许多艰难注定了要经历,那么与其烦恼不堪,不如坚定地告诉自己:“黑暗不是我的人生色彩,我只是在经历黑暗。”

  我们可以没有让旁人惊羡的姿容,也可以在经济上忍受“缺金少银”的日子,甚至可以长时间渺小如蚂蚁一般,不为四周人关注——因为这些都还不是最可怕的事情。

  其实,人的一生只是一个“不断到达”的过程,所有我们想要的东西,都不会立刻如愿呈现。我们在生活中除了努力再努力,还必须学会制造、等待一些慢慢舒展开来的温柔。

  你只是在经历黑暗。不管境遇怎样,竭力不让曾经的理想搁浅和褪色,才是最值得我们去做的事情!

路曲心直

在一座寺中有一个小和尚,他从小就在这里出家了,每天清晨,他要去担水、扫地,做过早课后要去寺后的市镇上购买寺中一天所需的日常用品。回来后,还要干一些杂活,晚上还要读经到深夜。就这样,晨钟暮鼓中,十年过去了。

有一天,小和尚稍有闲暇,便和其他小和尚在一起聊天,发现别人过得都很清闲,只有他一人整天在忙忙碌碌。他发现,虽然别的小和尚偶尔也会被分派下山购物,但他们去的是山前的市镇,路途平坦距离也近,买的东西也大多是些比较轻便的。而十年来方丈一直让他去寺后的市镇,要翻越两座山,道路崎岖难行,回来时肩上自然还要多了很重的物品。于是,小和尚带着诸多不解去找方丈,问:“为什么别人都比我自在呢?没有人强迫他们干活读经,而我却要干个不停呢?”方丈只是低吟了一声佛号,微笑不语。

第二天中午,当小和尚扛着一袋小米从后山走来时,发现方丈正站在寺的后门旁等着他。方丈把他带到寺的前门,坐在那里闭目不语,小和尚不明所以,便侍立在一旁。日已偏西,前面山路上出现了几个小和尚的身影,当他们看到方丈时,一下愣住了。方丈睁开眼睛,问那几个小和尚:“我一大早让你们去买盐,路这么近,又这么平坦,怎么回来得这么晚呢?”

几个小和尚面面相觑,说:“方丈,我们说说笑笑,看看风景,就到这个时候了。十年了,每天都是这样的啊!”

方丈又问身旁侍立的小和尚:“寺后的市镇那么远,翻山越岭,山路崎岖,你又扛了那么重的东西,为什么回来得还要早些呢?”小和尚说:“我每天在路上都想着早去早回,由于肩上的东西重,我才更小心去走,所以反而走得稳走得快。十年了,我已养成了习惯,心里只有目标,没有道路了!”

方丈闻言大笑,说:“道路平坦了,心反而不在目标上了。只有在坎坷的路上行走,才能磨炼一个人的心志啊!”

几个月后,寺里忽然严格考核众僧,从体力到毅力,从经书到悟性,面面俱到。小和尚由于有了十年的磨炼,所以在众僧中脱颖而出,被选拔出来去完成一项特殊的使命。这个当年的小和尚就是后来著名的玄奘法师。在西去的途中,虽水阻山隔,艰险重重,他的心却一直闪耀着执著之光。

道路曲折坎坷并不是通向目标最大的障碍,一个人的心志才是成败的关键。只要心中的灯火不曾熄灭,即使道路再崎岖难行,前途也是一片光明!

二 : 高考作文经典素材:相信自己是第一

  理查·派迪是运动史上赢得奖金最多的赛车选手。当他第一次赛完车回来,向母亲报告结果时,那情景对他后来的成功有很大的影响。

  “妈!”他冲进家门,“有35辆车参加比赛,我跑了第二。”

  “你输了!”他母亲回答道。

  “但是,妈!”他抗议道,“您不认为我第一次就跑了个第二是很好的事情吗?”

  “理查!”母亲严厉道,“你用不着跑在别人后面!”

  接下来的20年中,理查·派迪一直称霸赛车界。他的许多项纪录到今天还保持着,没有被打破。

  分析:能正确地激励自己、对自己充满自信的人,往往就能获得成功的青睐。

  话题:“激励的价值”“成功与自信”

三 : 高考作文经典素材:中国人为什么不能干

  被外国人称为“能抵五个师”的钱学森博士,1950年冲破美国的种种阻挠,回到祖国,决心在“一穷二白”的土地上,创造中国的火箭、导弹事业。有人问他为什么归心似箭,他说:“因为我是一个中国人,我的事业在中国,我的归宿在中国。”有人问他,中国既无人才又无设备,搞火箭导弹能行吗?他的回答是:“外国人能干的,中国人为什么不能干!”钱学森的誓言最终实现了,中国卫星上天了,洲际导弹可以同外国“比武”了,载人航天事业也进入世界先进行列。

  分析:一个人如果没有一颗爱国心,是不可能成就伟大事业的。

  话题:“成功的因素”“爱国心”

本文标题:高考作文经典素材-2009年高考经典作文素材汇编(3)
本文地址: http://www.61k.com/1111867.html

61阅读| 精彩专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苏ICP备130363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