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 什么叫化学疗法 什么叫物理疗法 有什么不同 针灸是物理疗法吗
什么叫化学疗法 什么叫物理疗法 有什么不同 针灸是物理疗法吗
化学疗法就是采用化学方法治疗疾病,物理疗法采用物理…针疚是物理疗法
二 : 色盲色弱治疗可以用针灸吗
概 述
您好,想问一下关于色盲色弱方面的问题。[www.61k.com]最近孩子学校有体检,孩子回来之后说今天体检其他的方面还行,就是测试色盲这类的时候好像有点问题,孩子自己说看别人看那些检测图是感觉都很轻松,一会儿就答出到底是什么东西了,可是等到他测试的时候感觉十分吃力,很模糊,不能准确判断到底是什么,然后检查的人说可能有色盲色弱方面的问题,所以想知道这个可以用针灸治疗好吗?
步骤/方法:
1首先要先去做检测,看有没有问题。其次,色盲色弱是两种不同的问题,不能混为一谈。要分开进行各自治疗。当然,这方面问题只要不太严重,也不必过度紧张,家长也要让孩子放松,不要紧张过度。
2我们要知道色盲是一种隐性的遗传病,家长不要认为自己没有色盲,孩子就肯定也不会有。其实色盲的发病率还是比较高的,并且男生几率大于女生。要知道色盲是指分不清颜色,色盲一般是无法治愈的,用针灸也是不可行的。
3色弱与色盲不同,色弱是指辨别颜色的能力低于常人,是一种人体染色体遗传病。患有色弱的人可以去正规的眼科进行治疗,还是有效的,当然采用针灸方法也是十分有用的一种办法。
注意事项:
色盲与色弱有本质上的不同点,不可混为一谈,要懂得区分对待。色盲在现代社会基本上是不可治愈的,当然患者不要过分悲伤,要平静对待。色弱则不同,可以采用针灸方法治疗,经过一段时间还是可以治愈的。
61阅读提醒您本文地址:
三 : 针灸治疗的作用
【辨证】
主症 精神抑郁善忧,情绪不宁或易怒易哭。
兼见胸胁胀满,脘闷嗳气,不思饮食,大便不调,脉弦,为肝气郁结;性情急躁易怒,口苦而干,或头痛、目赤、耳鸣,或嘈杂吐酸,大便秘结,舌红,苔黄,脉弦数,为气郁化火;咽中如有物梗塞,吞之不下,咯之不出,苔白腻,脉弦滑,为痰气郁结(梅核气);精神恍惚,心神不宁,多疑易惊,悲忧善哭,喜怒无常,或时时欠伸,或手舞足蹈等,舌淡,脉弦,为心神惑乱(脏躁);多思善疑,头晕神疲,心悸胆怯,失眠健忘,纳差,面色不华,舌淡,脉细,为心脾两虚;眩晕耳鸣,目干畏光,心悸不安,五心烦热,盗汗,口咽干燥,舌干少津,脉细数,为肝肾亏虚。
【治疗】
1.基本治疗
治法 调神理气,疏肝解郁。以督脉、手厥阴、手少阴和足厥阴经穴为主。
主穴 水沟 内关 神门 太冲
配穴 肝气郁结者,加曲泉、膻中、期门;气郁化火者,加行间、侠溪、外关;痰气郁结者,加丰隆、阴陵泉、天突、廉泉;心神惑乱者,加通里、心俞、三阴交、太溪;心脾两虚者,加心俞、脾俞、足三里、三阴交;肝肾亏虚者,加太溪、三阴交、肝俞、肾俞。
操作 水沟用雀啄泻法,以眼球湿润为佳;神门用平补平泻法;内关、太冲用泻法。
方义 脑为元神之府,督脉入络脑,水沟可醒脑调神;心藏神,神门为心经原穴,内关为心包经络穴,二穴可调理心神而安神定志;内关又可宽胸理气。太冲疏肝解郁。
2.其他治疗
(1)耳针法 选神门、心、交感、肝、脾。毫针刺,或揿针埋藏,或王不留行籽贴压。
(2)穴位注射法 选风池、心、内关。用丹参注射液,每穴每次0.3~0.5毫升,每日1次。
【按语】
1.针灸治疗郁证有良好的疗效。在治疗过程中,针对具体情况,解除情志致病的原因可大
19
针灸的作用 针灸治疗的作用
大提高针灸的疗效。(www.61k.com)
2.对患者应作好精神治疗的工作,使患者能正确对待疾病,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应鼓励患者做适度的体育锻炼。
痴呆
痴呆(dementia)又称呆病,是以呆傻愚笨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神志病。痴呆有从幼年起病者,多渐成白痴之证;也有因老年精气不足,发为呆痴之证;或由精神因素及外伤、中毒引起者。 先天性或精神病之后出现的痴呆或老年性痴呆,可参照本篇治疗。
【病因病机】
本病由禀赋不足、痰浊阻窍、肝肾亏虚等引起。自幼痴呆者多与先天禀赋不足有关,也有由于出生时产伤,损及脑髓,使瘀血阻滞清窍而成痴呆。中老年人多由于五脏皆虚,尤其是肝肾亏虚,精血不足,使髓海空虚,神明失用;或脾虚失运,痰浊内生,上蒙清窍;或脏气虚衰,运血无力,使瘀血阻滞脑络所致。本病病位在脑,涉及五脏,尤与肾、脾、心、肝有关,病变多见虚实夹杂证。
【辨证】
主症 轻者可见神情淡漠,寡言少语,善忘,迟钝等症;重者可表现为终日不语,或闭门独处,或口中喃喃,或言辞颠倒,举动不经,或忽哭忽笑,或不欲食,数日不知饥饿。此类患者多数不能自理生活,甚至不能抵御伤害。
兼见头晕耳鸣,怠惰思卧,智能下降,神情呆滞愚笨,记忆、判断力降低,或半身不遂,肢体不用,步履艰难,语言蹇涩,齿枯发落,骨软萎弱,舌瘦质淡红,脉沉细尺弱者,为肝肾不足,髓海空虚;表情呆滞,智力衰退,或哭笑无常,倦怠思卧,不思饮食,脘腹胀满,口多涎沫,头重如裹,舌淡苔白腻,脉濡滑者,为痰浊阻窍;神情呆滞,智力减退,语言颠倒,善忘易惊恐,思维异常,行为怪僻,口干不欲饮,或肢体麻木不遂,肌肤甲错,皮肤晦暗,舌质暗或有瘀点,脉细涩者,为瘀血阻络。
【治疗】
1. 基本治疗
治法 醒脑调神,活血通络。以督脉、足少阳、足少阴经穴为主。
主穴 印堂 四神聪透百会 神庭透上星 风池 太溪 悬钟 合谷 太冲
配穴 肝肾不足者,加肝俞、肾俞;痰浊上扰者,加丰隆、中脘、足三里;瘀血阻络者,加内关、膈俞。
操作 合谷、太冲用泻法,太溪、悬钟用补法,余穴用平补平泻法,头部穴位间歇捻转行针,或加用电针。
方义 督脉入络脑,百会、神庭、上星及印堂可醒脑调神。风池通调头部气血。太溪、悬钟可补益脑髓。合谷、太冲活血通络。四神聪为健脑益聪之效穴。
2.其他治疗
(1)穴位注射法 选风府、风池、肾俞、足三里、三阴交,用复方当归或丹参注射液,或用胞二磷胆碱,或用乙酰谷酰胺注射液,每穴注入药液0.5~1.0毫升,隔日1次。
(2)头针法 选顶中线、顶颞前斜线、顶颞后斜线,将2寸长毫针刺入帽状腱膜下,快速行针,使局部有热感,或用电针刺激,留针40分钟。
(3)耳针法 选皮质下、额、枕、颞、心、肝、肾、内分泌、神门,每次以2~4穴,毫针刺用轻刺激。或用耳穴压丸法。
【按语】
1. 针灸治疗痴呆有一定效果。本病症较为顽固,针灸疗程一般较长。
2. 应加强优生教育,分娩时防止可能造成不利于胎儿的有害因素,避免产伤。
3. 注意情志调节,防止头部外伤及中毒。
4. 轻症进行耐心训练和教育,合理安排生活和工作。
20
针灸的作用 针灸治疗的作用
5. 重症要注意生活护理,防止跌倒、迷路、褥疮及感染等异常情况发生。[www.61k.com)
心悸
心悸指患者自觉心中悸动,甚则不能自主的一类症状。本病证可见于多种疾病过程中,多与失眠、健忘、眩晕、耳鸣等并存,凡各种原因引起心脏频率、节律发生异常,均可导致心悸。
西医学中某些器质性或功能性疾病如冠心病、风湿性心脏病、高血压性心脏病、肺原性心脏病、各种心律失常,以及贫血、低血钾症、心神经官能症等,均可参照本篇治疗。
【病因病机】
本证的发生常与平素体质虚弱,情志所伤、劳倦、汗出受邪等有关。平素体质不强,心气怯弱,或久病心血不足,或忧思过度,劳伤心脾,使心神不能自主,发为心悸;或肾阴亏虚,水火不济,虚火妄动,上扰心神而致病;或脾肾阳虚,不能蒸化水液,停聚为饮,上犯于心,心阳被遏,心脉痹阻,而发本病。
【辨证】
主症 自觉心跳心慌,时作时息,并有善惊易恐,坐卧不安,甚则不能自主。
兼见气短神疲,惊悸不安,舌淡苔薄,脉细数,为心胆虚怯;头晕目眩,纳差乏力,失眠多梦,舌淡,脉细弱,为心脾两虚;心烦少寐,头晕目眩,耳鸣腰酸,遗精盗汗,舌红,脉细数,为阴虚火旺;胸闷气短,形寒肢冷,下肢浮肿,舌淡,脉沉细,为水气凌心;心痛时作,气短乏力,胸闷,咳痰,舌暗,脉沉细或结代,为心脉瘀阻。
【治疗】
1. 基本治疗
治法 调理心气,安神定悸。以手厥阴、手少阴经穴为主。
主穴 内关 郄门 神门 厥阴俞 巨阙
配穴 心胆虚怯者,加胆俞;心脾两虚者,加脾俞、足三里;阴虚火旺者,加肾俞、太溪;水气凌心者,加膻中、气海;心脉瘀阻者,加膻中、膈俞;善惊者,加大陵;多汗者,加膏肓;烦热者,加劳宫;耳鸣者,加中渚、太溪;浮肿者,加水分、中极。
操作 毫针平补平泻法。
方义 心包经内关及郄穴郄门可调理心气,疏导气血。心经原穴神门,宁心安神定悸。心包之背俞厥阴俞配心之募穴巨阙,可益心气、宁心神,调理气机。诸穴配合以收镇惊宁神之效。
2. 其他治疗
(1)穴位注射法 选穴参照基本治疗,用维生素B1或维生素B12注射液,每穴注射0.5毫升,隔日1次。
(2)耳针法 选交感、神门、心、脾、肝、胆、肾,毫针用轻刺激。亦可用揿针埋藏或用王不留行籽贴压。
【按语】
针灸治疗心悸效果较好。本病可发生于多种疾病,治疗必须明确诊断。
感冒
感冒(common cold),又称伤风、冒风,是风邪侵袭人体所致的常见外感疾病。临床表现以鼻塞、咳嗽、头痛、恶寒发热、全身不适为其特征。全年均可发病,尤以春季多见。由于感邪之不同、体质强弱不一,证候可表现为风寒、风热两大类,并有挟湿、挟暑的兼证,以及体虚感冒的差别。如果病情较重,在一个时期内广泛流行,称为"时行感冒"。
西医学的上呼吸道感染属中医的"感冒"范畴。
21
针灸的作用 针灸治疗的作用
【病因病机】
感冒的发生主要由于体虚,抗病能力减弱,当气候剧变时,人体卫外功能不能适应,邪气乘虚由皮毛、口鼻而入,引起一系列肺卫症状。(www.61k.com]偏寒者,则致寒邪束表,肺气不宣,阳气郁阻,毛窍闭塞;偏热者,则热邪灼肺,腠理疏泄,肺失清肃。感冒虽以风邪多见,但随季节不同,多挟时气或非时之气,如挟湿、挟暑等。
【辨证】
主症 恶寒发热,头痛,鼻塞流涕,脉浮。
兼见恶寒重,发热轻或不发热,无汗,鼻痒喷嚏,鼻塞声重,咳痰液清稀,肢体酸楚,苔薄白,脉浮紧,为风寒感冒;微恶风寒,发热重,有汗,鼻塞浊涕,咳痰稠或黄,咽喉肿痛,口渴,苔薄黄,脉浮数,为风热感冒;挟湿则头痛如裹,胸闷纳呆;挟暑则汗出不解,心烦口渴。
【治疗】
1.基本治疗
治法 祛风解表。以手太阴、手阳明、督脉穴为主。
主穴 列缺 合谷 大椎 太阳 风池
配穴 风寒感冒者,加风门、肺俞;风热感冒者,加曲池、尺泽、鱼际;鼻塞者,加迎香;体虚感冒者,加足三里;咽喉疼痛者,加少商放血;全身酸楚者,加身柱;挟湿者,加阴陵泉;挟暑者,加委中放血。
操作 毫针泻法。风寒感冒,大椎行灸法;风热感冒,大椎行刺络拔罐。体虚者用平补平泻法。 方义 感冒为外邪侵犯肺卫所致,太阴、阳明互为表里,故取手太阴、手阳明经列缺、合谷以祛邪解表。督脉主一身之阳气,温灸大椎可通阳散寒,刺络出血可清泻热邪。风池为足少阳经与阳维脉的交会穴,"阳维为病苦寒热",故风池既可疏散风邪,又与太阳穴清利头目。
2.其他治疗
(1)拔火罐法 选大椎、身柱、大杼、肺俞,拔罐后留罐15分钟起罐,或用闪罐法。本法适用于风寒感冒。
(2)刺络拔罐法 选大椎、风门、身柱、肺俞,消毒后,用三棱针点刺,使其自然出血,待出血颜色转淡后,加火罐于穴位上,留罐10分钟后起罐,清洁局部并再次消毒针眼。本法适用于风热感冒。
(3)耳针法 选肺、内鼻、下屏尖、额,用中、强刺激。咽痛加咽喉、扁桃体,毫针刺。
【按语】
22
针灸的作用 针灸治疗的作用
1. 感冒与某些传染病早期症状相似,临床应加以鉴别。(www.61k.com)
2. 在感冒流行期,针灸足三里(双),每日1次,连续3天,有预防作用。
咳嗽
咳嗽(cough)是肺系疾病的主要症状。"咳"指有声无痰,"嗽"指有痰无声,临床一般声痰并见,故并称咳嗽。根据发病原因,可分为外感咳嗽和内伤咳嗽两大类。外感咳嗽是由外邪侵袭引起,内伤咳嗽则为脏腑功能失调所致。
咳嗽多见于上呼吸道感染、急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肺炎、肺结核等。
【病因病机】
咳嗽病因,临床分为外感、内伤两类。外感风寒、风热之邪,从口鼻皮毛而入。肺合皮毛,开窍于鼻,肺卫受邪,肺气壅塞不宣,清肃功能失常,影响肺气出入,而致咳嗽。内伤咳嗽,多因脏腑功能失调,如肺阴亏损,失于清润;或脾虚失运,聚湿生痰,上渍于肺,肺气不宣;或肝气郁结,气郁化火,火盛灼肺,阻碍清肃;肾虚而摄纳无权,肺气上逆,均可导致咳嗽。
咳嗽虽分内因、外因,但可互相影响为病,外邪迁延日久,可转为内伤咳嗽;肺虚卫外不固,则易受外邪引发咳嗽,故两者可互为因果。
【辨证】
1.外感咳嗽
主症 咳嗽病程较短,起病急骤,或兼有表证。
兼见咳嗽声重,咽喉作痒,咳痰色白、稀薄,头痛发热,鼻塞流涕,形寒无汗,肢体酸楚,苔薄白,脉浮紧者,为外感风寒;咳嗽,咯痰粘稠、色黄,身热头痛,汗出恶风,苔薄黄,脉浮数者,为外感风热。
2.内伤咳嗽
主症 咳嗽起病缓慢,病程较长,可兼脏腑功能失调症状。
兼见咳嗽痰多、色白、粘稠,胸脘痞闷,神疲纳差,苔白腻,脉濡滑者,为痰湿侵肺;气逆咳嗽,引胁作痛,痰少而粘,面赤咽干,苔黄少津,脉弦数者,为肝火灼肺;干咳,咳声短,以午后黄昏为剧,少痰,或痰中带血,潮热盗汗,形体消瘦,两颊红赤,神疲乏力,舌红少苔,脉细数者,为肺阴亏虚。
【治疗】
1.基本治疗
(1)外感咳嗽
23
针灸的作用 针灸治疗的作用
治法 疏风解表,宣肺止咳。[www.61k.com)以手太阴、手阳明经穴为主。
主穴 列缺 合谷 肺俞
配穴 风寒者,加风门;风热者,加大椎;咽喉痛者,加少商放血。
操作 针用泻法,风热可疾刺,风寒留针或针灸并用,或针后在背部腧穴拔火罐。
方义 肺主皮毛,司一身之表,列缺为肺之络穴,散风祛邪,宣肺解表。选合谷与列缺,原络相配,加强宣肺解表的作用。取肺之背俞穴使肺气通调,清肃有权。
(2)内伤咳嗽
治法 肃肺理气,止咳化痰。以手、足太阴经穴为主。
主穴 太渊 三阴交 肺俞
配穴 痰湿侵肺者,加丰隆、阴陵泉;肝火灼肺者,加行间;肺阴亏虚者,加膏肓;咯血者,加孔最。
操作 毫针平补平泻法,或加用灸法。
方义 内伤咳嗽,肺阴损耗,肺失清肃,取肺俞调理肺气,清肃之令自行。太渊为肺经原穴,本脏真气所注,取之肃理肺气。三阴交疏肝健脾,化痰止咳。
2.其他治疗
(1)穴位贴敷法 选肺俞、定喘、风门、膻中、丰隆,用白附子16%、洋金花48%、川椒33%、樟脑3%制成粉剂。将药粉少许臵穴位上,用胶布贴敷,每3-4日更换1次,最好在三伏天应用。亦可用白芥子、甘遂、细辛、丁香、苍术、川芎等量研成细粉,加入基质,调成糊状,制成直径1cm圆饼,贴在穴位上,用胶布固定,每3天更换1次,5次为1疗程。
(2)穴位注射法 选定喘、大杼、风门、肺俞,用维生素B1 100毫克注射液,或胎盘注射液,每次以1-2穴,每穴注入药液0〃5毫升 ,选穴由上而下依次轮换。隔日1次。本法用于慢性咳嗽
【按语】
1.咳嗽见于多种呼吸系统疾病,临证必须明确诊断,必要时配合药物治疗。
2.平时注意保暖、慎避风寒。嗜烟、酒者,应戒绝。
24
四 : 针灸治疗的作用
下篇 临床治疗
针灸治疗是针灸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在熟悉经络腧穴理论和刺灸方法的基础上,进一步阐述针灸治疗疾病的具体运用。本篇分治疗总论和治疗分论两部分,总论介绍针灸的治疗作用、治疗原则、临床常用的辨证方法、配穴处方及特定穴的应用等内容;治疗分论介绍常见病证的针灸治疗方法。
第六章 治疗总论
以中医基础理论为指导,运用针灸的方法,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辨证论治。在此基础上进行相应的配穴处方,依方施术,或针或灸,或补或泻,或补泻兼施,以通其经脉,调其血气,使阴阳归于平衡,从而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
第一节 针灸治疗的作用
一、 调和阴阳
针灸的调和阴阳(regulating Yin and Yang)作用就是指运用针灸等方法,通过经络、腧穴和针灸手法的作用,使阴阳之偏盛偏衰得以纠正。阴阳学说是中医基本理论的重要内容,对认识人体、认识疾病、辨证论治等均具有重要指导作用。疾病的发生机理是极其复杂的,但从总体上可归纳为阴阳失调。若因六淫七情等因素导致人体阴阳的偏盛偏衰,失去相对平衡,就会使脏腑经络功能活动失常,从而引起疾病的发生。"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针对人体疾病的这一主要病理变化,运用针灸方法调节阴阳的偏盛偏衰,可以使机体转归为“阴平阳秘"的状态,从而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
《灵枢》记载:“用针之要,在于知调阴阳,调阴与阳,精气乃充,合形与气,使神内藏。”阐述了针灸治病的关键在于调节阴阳的偏盛偏衰,使机体阴阳调和,精气充足,形气相合,神气内存。 针灸调和阴阳的作用,主要是通过经穴配伍和针刺手法完成的。例如:胃火炽盛引起的牙痛,属阳热偏盛,治宜清泻胃火,取足阳明胃经内庭,针用泻法。寒邪伤胃引起的胃痛,属阴邪偏盛,治宜温中散寒,取足阳明胃经穴中风后出现的足内翻,从经络辨证上可确定为阳(经)缓而阴(经)急,治疗时采用补阳经而泻阴经的针刺方法,平衡阴阳;阳气盛则失眠,阴气盛则多寐,根据阳蹻、阴蹻主眼睑开合的作用,取与阴蹻相通的照海和与阳蹻相通的申脉进行治疗,失眠应补阴蹻(照海)泻阳蹻(申脉),多寐则应补阳蹻(申脉)泻阴蹻(照海),使阴阳平衡。
二、疏通经络
针灸的疏通经络(dredging the meridian)作用就是可使瘀阻的经络通畅而发挥其正
常生理功能,是针灸最基本和最直接的治疗作用。经络"内属于府脏,外络于肢节",运行气血是其主要生理功能之一。经络功能正常时,气血运行通畅,脏腑器官、体表肌肤及四肢百骸得以濡养,均可发挥其正常的生理功能。若经络功能失常,气血运行受阻,则会影响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出现病理变化而引起疾病的发生。
经络不通,气血运行受阻,其临床症状常常表现为疼痛、麻木、肿胀、瘀斑等症状。针灸疏通经络主要是根据经络的循行,选择相应的腧穴和针刺手法及三棱针点刺出血、梅花针叩刺、拔罐等,使经络通畅,气血运行正常,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三、扶正祛邪
针灸的扶正祛邪(strengthening the body resistance and eliminating pathogenic factors)作用就是可扶助机体正气及祛除病邪。疾病的发生、发展及其转归的过程,实质上是正邪相争的过
1
程。正胜邪退则病缓解,正不胜邪则病情加重。因此,扶正祛邪既是疾病向良性方向转归的基本保证,又是针灸治疗疾病的作用过程。
针灸治病,就在于能够发挥其扶正祛邪的作用。《素问〃刺法论》篇说:"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素问〃评热病论》说:"邪之所凑,其气必虚。"说明疾病的发生,是由于正气相对不足,邪气相对强盛所致。因此,治疗上必须坚持扶正祛邪的原则。在临床上扶正祛邪就是通过补虚泻实原则来实现的。补虚和泻实的具体方法在针灸治疗原则中已详述。
针灸治疗原则
针灸治疗原则是根据八纲的理论,结合疾病的病位、病性,确定的治疗大法。即用针法,还是用灸法,或是针灸并用;用补法,还是用泻法,或是补泻兼施。
针刺和艾灸虽然同属于外治法,但毕竟是两种不同形式的施治方法。不同的施治方法,
对机体产生的作用和效果也就不尽相同。例如,天枢穴用针刺的方法可以起到活血化瘀的作 用,适用于治疗胃肠瘀血、痛经、闭经;用艾灸的方法则能够发挥益气止血的作用,适用于治疗胃肠出血、月经过多、崩漏。再如,关元、肾俞、带脉、三防交四穴,针刺有清下焦、利湿热的 功能,用于治疗赤带;艾灸有温下焦、扶寒湿的作用,用于治疗白带。
补泻手法的不同,治疗效果也不相同。例如,补合谷、泻复溜可以发汗;反之,泻合谷、补 复抽则可以止汗。补照海、泻申脉治疗失眠;反之,泻照海、补申脉却治疗嗜睡。现将常用的治疗原则分述如下。
一、清热与温寒
热性病证用“清”法,即以寒治热;寒性病证用“温”法,即以热治寒,均属于正治法。《灵拒〃经脉》常说:“热则疾之,寒则留之。”这是针对热性病证和寒性病证制定的清热、温寒的治疗原则。
(一)热则疾之
《灵枢〃经脉》篇说:“热则疾之。”《灵枢〃九针十二原》篇进一步解释说:“刺诸热者,如以手探汤.”“疾”与“急”通,有快速针刺之义;“以手探汤”形象地描述了针刺手法的轻巧快速。指出了热性病证的治疗原则是浅刺疾出或点刺出血,手法直轻而快,可以不留针;且针用泻法,以清泻热毒。例如,风热感冒者,常取大椎、曲地、合谷、外关等穴浅刺疾出,即可达到清热解表的目的。若伴有咽喉肿痛者,可用三棱针在少商穴点刺出血,以加强泻热、消肿、止痛的作用。
二)寒则(温之)日之
二、补虚与泻实
补虚泻实即扶正祛邪。补虚就是扶助正气,泻实就是祛除病邪。《素问〃通评虚实论篇》说:“邪气盛刚实,精气夺则虚。”可见,“虚”指正气不足,“实”指邪气有余。
虚者直补,实者宜泻。《灵枢〃经脉》篇说:“盛则泻之,虚则补之……陷下则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灵枢〃九针十二原》篇说:“虚则实之,满则泄之,宛陈则除之,邪盛则虚之。”都是针对虚证、实证制定的补虚泻实的治疗原则。
(一)虚则补之
2
“虚则补之”、“虚则实之”,是指虚证的治疗原则是用补法,适用于治疗各种慢性虚弱性病证。对于各种气血虚弱者,诸如精神疲乏、肢软无力、气短、泄泻、遗尿、乳少以及身体素虚、大病久病后气血亏损、肌肉萎缩、肢体瘫痪失用等,常取关元、气海、命门、膏肓、足三里和有关脏腑经脉的背俞穴、原大,施行补法。达到振奋脏腑的功能,促进气血的化生、益气养血、强身健体的目的。
(二)陷下则灸之
(三)实则泻之
“盛刚泻之”、“满则泄之”、“邪盛则虚之”都是泻损邪气的意思。可统称为“实则泻之”。实证治疗原则是用泻法,或点刺出血。例如,对高热、中暑、昏迷、惊厥、痉挛以及各种原因引起的剧痛等实热病证,在正气未衰的情况下,取大椎、合谷、太冲、委中、水沟、十宣、十二井穴等,针用泻法,或点刺出血,即能达到清泻实热的目的。
若病属本虚而标实,正气已衰退,则应泻实与补虚兼顾,或者先行补虚,而后泻实。例如,对邪实正虚的吸胀病,一味泻实或单纯补虚都是片面的,唯有虚实同治、攻补兼施才是理想之策。
(四)宛陈则除之
“宛”同“瘀”,有瘀结、瘀滞之义。“陈”即“陈旧”,引伸为时间长久。“宛陈”泛指络脉瘀阻之类的病证。“除”即“清除”,指清除瘀血的刺血疗法。《素问〃针解篇》说:“宛陈则除之,是出恶血也。”王冰注云:“宛,积也;陈,久也;除,去也。言络脉之中血积而久者,针刺而除去之也。”指出由络脉瘀阻而引起的病证,应以三棱钟点刺出血,属于“实者泻之”的范畴。例如,由于闪挫扭伤、毒虫咬伤、丹毒等引起的肌肤红肿热痛、青紫肿胀,即可选用局部络脉或瘀血部位施行三棱针点刺出血法,以活血化瘀、消肿止痛。如病情较重者,可以施行点刺出血后加技火罐,这样可以排出更多的恶血,促使病愈。其他如键鞘囊肿、小儿疳疾的点刺放血治疗也属此类。
五)不盛不虚以经取之
“不盛不虚以经取之”,并非病狂本身无虚实可言,而是脏腑、经络的虚实表现不甚明显或虚实兼而有之。主要是由于病变脏腑、经脉本身一时性的气血紊乱,而不涉及其他脏腑、经脉,属本经自病。《灵枢〃禁眼》篇说:“不盛不虚,以经取之,名日经制。”《难经〃六十九难脱“不虚不实,以经取之者,是正经自生病,不中他邪也。当自取其经,故言以经取之。”治疗应按本经循经取穴,以原穴和五输穴最为适宜。当针下得气后,再行均匀地提插捻转(即“平补平泻”)手法,使本经气血调和,脏腑功能恢复正常。
补虚泻实既是针灸治疗原则,又是针灸治病的重要方法。《灵枢〃九针十二原》篇说:“无实(实),无虚(虚),损不足而益有余,是谓甚病,病益甚。”《类经》也说:“凡用针者,但可泻其多,不可泻其少,当详察血气,而为之补泻也。”都明确指出补泻不可误用,不可犯“虚虚实实”之戒。否则,就会造成“补泻反则病益笃”的不良后果。
三、局部与整体
(-)局部治疗
3
针灸治病,在病变的局部、邻近,或是脏腑在体表的投影处施治,是常用的方法之一。
如牙痛面瘫取地仓、颊车,胃痛、腹泻取中统、天枢,腰酸背痛取身柱、肾俞。手足疾病取月间损鹏等节调部治疗作用是所有偷穴共同具有的治疗作用,体现了“腧穴所在,主治所在的治疗特点。局部症状的解除,有助于全身性疾病的治疗。
(二)整体治疗
针灸治病,除了在局部施治外,还应施以整体性治疗。四肢肘膝关节以下的脆穴和俞募验《服困阳路办局部和邻近病变外,还能治疗头面、躯干、脏腑等全身的病变。部分助穴如春曾大姐冲、梁三里、三明交、大推、百会、气海、关元等,还可防治全身性疾病。
整体治疗还包括针对某一病证的病因治疗,如对肝阳上亢引起的头痛、眩晕,取太溪、太体研酒罐初融体涵木、育阴潜阳;外感发热、咳嗽,取合谷、外关、列缺以发汗解表、宣肺止咳。
(三)局部与整体同治
在多数情况下,需要局部与整体同时调治。如脾虚泄泻,局部取大横、天枢理肠止泄,整体取脾俞、足三里以健运脾胃;风火牙痛,局部取颊车、下关以疏调经络之气,远端取合谷、内庭以清降胃肠之火。如此将局部与整体有机地结合起来,既着眼于症状治疗,又注重病因病机治疗,能够明显提高治疗效果。
四、与治本
针灸治病要分标本主次、轻重缓急。治病分标本缓急,就是要抓主要矛盾。标本是一个相对的概念,表示事物的现象与本质、原因与结果以及病变过程中正邪矛盾双方的主次关系。以机体组织和部位而言,脏腑为本,头面、躯干为标。以机体和疾病而言,机体为本,疾病为标。正气为本,邪气为标。以疾病本身而言,病因为本,症状为标;先病为本,后病为标;旧病为本,新病为标,缓症为本,急症为标。《素问〃至真要大论篇》说:“病有盛衰,治有缓急。”对于任何一种病证,是先治标,还是先治本,还是标本同治,要根据病证的轻重缓急而定。一般情况下,本是主要矛盾,治病当先治本;若标急于本,当先治标。《素问〃标本病传论篇》说:“病有标本,刺有逆从奈何?……知标本者,万举万当,不知标本,是谓妄行。”说明如能灵活运用标本的理论指导针灸临床,就不会贻误病情。
(-)急则治标
在紧急情况下,标病急于本病时,应先治标病,后治本病。治标是在紧急情况下的一种权宜之计,可以为治本创造有利的条件。例如,无论什么原因引起的高热抽搐者,均应先以大椎、水沟、四关等穴退热止痉,然后再从本论治。肺结核咯血者,应取鱼际、孔最、中府、隔俞等穴以止血为先,血止后再以多方多法治其本。
(二)缓则治本治
(三)标本同治
4
五、同病异治与异病同治
中医临证治病,不是着眼于“病”的异同,而是注重“证”的区别,这就产生了同病异治、异病同治的法则。
( -)同病导治
(二)具病同治
不同的疾病,病因相同或在病程发展的某一阶段,出现了相同的病机变化,则采取相同的治法,谓之异病同治。例如,肝气犯胃引起的胃痛和肝胆气机郁滞引起的胁痛,都可取期门 章门、支沟、阳陵泉、太冲、中脘穴,以疏肝理气而止痛。久泄、久痢、脱肛、遗尿、崩漏、子宫脱垂。内脏下垂等,皆因中气不足、气虚下陷引起,均可取百会、中脘、脾俞、胃俞、气海、足三里等穴,针灸并用,重用灸法,以补益中气、升阳举陷。
针灸配穴处方的基本原则
临床上配穴处方应在辨证论治的原则下,做到有方有法,灵活多变。
1.局部取穴 每一腧穴都能治疗所在部位和邻近部位的病证,多用于治疗较局限的病变。
2.远部取穴 在病痛较远的部位取穴,即病在上者,取之下;病在下者,取之上;病在头者,取之足。
3.随证取穴 近取、远取有所不同,应针对全身性的某些证候,结合腧穴的功能及其主治所采用的一种取穴方法。 以上3法,可单独选取,也可互相配合应用。
.取穴原则
针灸治疗主要是通过对一定的腧穴进行针刺或艾灸来完成的,作为针灸临床治疗的实施方案,配穴处方的得当与否,直接关系到治疗效果的好坏。因此,配穴处方是辨证论治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选取适当的腧穴,采用正确的刺灸方法,是配穴处方的主要内容。本节着重介绍取穴原则、配穴方法。
一、取穴原则
选取适当的腧穴是配穴处方主要内容之一,人体有361个经穴和众多的经外奇穴,每个穴位都有一定的特性,其主治功能不尽相同。只有依据经络、腧穴理论,结合临床具体实践, 掌握取穴的一般原则,才能合理地选取适当的腧穴,为正确拟定针灸处方打下基础。针灸处方中腧穴的选取,以脏腑经络学说为指导,以循经取穴为主,并根据不同证候选取不同腧穴。因此,取穴原则主要包括近部取穴、远部取穴和随证取穴。
1.近部取穴 近部取穴是指选取病痛的所在部位或邻近部位的腧穴,这一取穴原则是根据腧穴普遍具有近治作用的特点提出来的。其应用非常广泛,大凡其症状在体表部位反映较为明显和较为局限的病证,均可按近部取穴原则选取腧穴,予以治疗。例如,鼻病取迎香,口喎取颊车、地仓,胃病取中脘、梁门,癃闭取关元、气海等,皆属于近部取穴。
2.远部取穴 远部取穴是指选取距离病痛较远处部位的腧穴,这一取穴原则是根据腧穴具有远治作用的特点提出来的。人体许多腧穴,尤其是四肢肘、膝关节以下的经穴,不仅能治疗局部病证,而且还可以治疗本经循行所及的远隔部位的病证。远部取穴临床上运用非常广泛,具体取穴时既可取所病脏腑经脉的本经腧穴,也可取表里经或其他相关经脉上的腧穴。例如,咳嗽、咳血属肺系病
5
证,可选取手太阴肺经的尺泽、鱼际;胃脘疼痛属胃的病证,可选取足阳明胃经的足三里,同时可选足太阴脾经的公孙(表里经),必要时还可加取内关(即其他相关经脉上的腑穴);面部疾患取合谷,目赤肿痛取行间,久痢脱肛取百会,急性腰痛取水沟等,均为远部取穴的具体应用。
3.随证取穴 随证取穴,亦名对证取穴,或称辨证取穴,是指针对某些全身症状或疾病的病因病机而选取腧穴,这一取穴原则是根据中医理论和腧穴主治功能而提出的。近部取穴和远部取穴适用于病痛部位明显或局限者,但临床上有许多疾病往往难以明确其病变部位,如发热、失眠、多梦、自汗、盗汗、虚脱、抽风、昏迷,对于这一类病证,可以按照随证取穴的原则选取适当腧穴。例如,治高热可选取大椎、陶道,治失眠多梦可选取神门、大陵,治盗汗可选取阴郄、后溪,治虚脱可选取气海、关元,治昏迷可选取素髎、水沟等,均属随证取穴的范畴。有些腧穴对某一方面的病证有特殊的治疗效果,在治疗中经常选用,如属气病的胸闷、气促等取膻中,属血病的血虚、慢性出血等取膈俞,属筋病的筋骨酸痛等取阳陵泉,这些也都属随证取穴的范畴。
上述取穴原则在临床上除可单独应用外,还常相互配合应用。例如,治疗哮喘实证、可选取膻中、中府、尺泽、列缺,取中府为近部取穴,取尺泽、列缺为远部取穴,取膻中为随证取穴。
7.4.2.配穴方法
配穴方法是在选穴原则的基础上,选取主治相同或相近,具有协同作用的腧穴加以配伍应用的方法。配穴是选穴原则的具体应用,配穴是否得当,直接影响治疗效果。因此,历代医家非常重视并总结出多种行之有效的配穴方法,主要包括本经配穴、表里经配穴、上下配穴、前后配穴和左右配穴等。配穴时要处理好主与次的关系,坚持少而精的原则,突出主要腧穴的作用,适当配伍次要腧穴。
1.本经配穴法 某一脏腑、经脉发生病变时,即选某一脏腑经脉的腧穴,配成处方。如肺病咳嗽,可取局部腧穴肺募中府,同时远取本经之尺泽、太渊。《灵枢?厥病》载:“厥头痛,项先痛,腰脊为应,先取天柱,后取足太阳”等,均属于本法的具体运用。 2.表里经配穴法 本法是以脏腑、经脉的阴阳表里配合关系、作为配穴依据。即某一脏腑经脉有病,取其表里经腧穴组成处方施治。在临床上常取相表里经的腧穴配合应用。《灵枢?五邪》载:“邪在肾,则病骨痛,阴痹……取之涌泉、昆仑,”这就是表里经配合应用。特定穴中的原络配穴法,也是本法在临床上的具体运用。
3.上下配穴法 是指将腰部以上腧穴和腰部以下腧穴配合应用的方法。上下配穴法在临床上应用广泛,如治疗胃病取内关、足三里,治疗咽喉痛、牙痛取合谷、内庭,治疗脱肛、子宫下垂取百会、长强。此外,八脉交会穴配合应用等,也属于本法的具体应用。
4.前后配穴法 前指胸腹,后指背腰。选取前后部位腧穴配合应用的方法称为前后配穴法,亦名腹背阴阳配穴法。《灵枢?官针》所指“偶刺”法和俞募配穴法,均属本法范畴。凡治脏腑疾患,均可采用此法。例如,胃痛前取中脘、梁门,后取胃俞、胃仓。
5.左右配穴法 本法是指选取肢体左右两侧腧穴配合应用的方法。临床应用时,一般左右穴同时取用,以加强协同作用,如心病取双侧心俞、内关,胃病取双侧胃俞、足三里等;风中经络出现面瘫、偏瘫、偏头痛、痹痛等,左右不同名腧穴也可同时并用,如左侧面瘫,取左侧颊车、地仓,并配合右侧合谷等;左侧头角痛,取左侧头维、曲鬓,并配合右侧阳陵泉、侠溪等。
[附] 针灸处方上常用符号
在针灸处方时,为简便起见,有些内容可不用文字说明,而以下列符号代之:
| : 针用平补平泻法
┬: 针用补法
┴: 针用泻法
6
↓:三棱针点刺出血 * :皮肤针
× :艾条灸 △ :艾炷灸 | N: 电针 | m: 水针 ○:拔罐
特定穴的内容和应用
一、五输穴的内容和应用
五输穴是十二经穴中井、荥、输、经、合五类腧穴的简称,这些腧穴均分布在四肢时、膝以下的部位,其分布特点是以四肢未端依次按井、荥、输、经、合的次序向时、膝部位排列。每经5穴,十二经共60穴。 五输穴是十二脉之气出入之所,具有治疗十二经脉、五脏六腑病变的作用。根据《灵枢〃邪气脏腑病形》所载,井穴运用于与脏有关的病证,荥、输及经穴适用于与经脉有关的病证,合穴适用于与腑有关的病症。
五输穴的五行属性与脏腑的五行属性相合,五行之间存在“生我”。“我生”,的母子关系。因而,《难经》提出了“虚者补其母,实者泻其子”的选取适当的五输穴治疗疾病的方法。这一取穴法亦称为子母补泻取穴法,它包括本经子母补泻和他经子母补泻两种取穴法。
二、俞募穴的内容和应用 俞穴是脏腑之气输注于背腰部的腧穴,又称“背俞穴”,五脏六腑各有一个背俞穴,位于足太阳膀胱经第一侧线上,其位臵大体与相关脏腑所在部位的上下排列相接近。
募穴是脏腑之气汇聚于胸腹部的腧穴,又称“腹募穴”。五脏六腑各有一个募穴,其位臵与其相关脏腑所在部位相接近。
反应脏腑疾病、诊断脏腑疾病、治疗脏腑疾病, 俞、募穴与脏腑的病变有密切关系,脏腑发生病变时,每在俞、募穴上出现反应,表现压 痛 7
或过敏等病理性反应。因此,某一脏腑有病,可以用其所属俞穴和募穴的特异变化帮助诊断,又可取相关俞募穴配合治疗。此外,俞穴和募穴主治作用各有一定特点。一般而言,脏病、虚证多取俞穴;腑病、实证多取募穴,五脏的背俞穴还可治疗相关的官窍病。
三、原络穴的内容和应用
原穴是脏腑原气输注经过留止的部位。每一脏腑各有一个原穴,故有“十二原”之称,其分布均位于腕、踝部附近。
络穴是络脉由经脉别出部位的腧穴,也是表里两经联络之处。十二经脉各有一个络穴,皆位于时、膝关节以下,还有任、督两脉的络穴和脾之大络,合计为十五络穴。
原穴治疗脏腑疾病,原穴与三焦有密切关系,三焦为原气的别使,三焦之气导源于肾间动气,输布全身,调和内外,宣导上下,关系着脏腑气化功能,而原穴就是其留止之处,故无论虚实均可取之。因此,对于脏腑之疾,可取相应的原穴治疗。
络穴主治表里两经病症,络穴和络脉有密切关系,络脉在表里经之间有相互联络的作用。因此,络穴的主治特点在于治疗表里两经的有关病证。 原穴和络穴在临床上既可单独应用,也可相互配合应用。本经原穴与其相表里经的络穴相互配合应用时,称为“原络配穴”。
四、八脉交会穴的内容和应用
八脉交会穴指奇经八脉与十二经之气相交会的八个腧穴,均分布于腕、踝部上下。
八脉交会穴具有主治奇经病证的作用,临床应用时,可以单独治疗各自相通的奇经病证;也可按一定的原则,上下两穴配伍,治疗两脉相合部位病证。
8
五、八会穴的内容和应用
八会穴是指人体脏、腑、气、血、筋、脉、骨、髓之精气所聚会的八个
腧穴,分布于人体的躯干和四肢部。
这八个穴虽分属于不同经脉,但均对各自相应的脏腑、组织等病证具有特殊治疗作用,临床应用时常作为治疗这些病证的主穴。
六、郄穴的内容和应用
郄穴是指经脉之气深聚部位的喻穴。十二经脉各有一个部穴,阴维脉、
阳维脉、阴蹻脉、 阳蹻脉也各有一个郄穴,共计有16个部穴。
临床上郄穴常用于治疗本经循行部位及其所属脏腑的急性病证。
阴经的郄穴具有治疗本经脏腑的出血性疾病。
七、下合穴的内容和应用
下合穴是指六腑合于下肢三阳经的六个腧穴,故又称“六腑下合穴”。
下合穴的应用,是根据《内经》“合治内腑”的原则,疾病属于哪一腑,
即取用该腑相应的下合穴治疗。
八、交会穴的内容和应用
交会穴是指两经或两条以上经脉相交、会合部位的腧穴。
治疗本经和交会经病证的作用,临床上常选用交会穴治疗多经病证。
第二节 内科病证
中风
中风(apoplexy)是以突然晕到,不省人事,伴口角喎斜,语言不利,半身不遂,或不经昏仆
9
仅以口喎、半身不遂为临床主症的疾病。因发病急骤,症见多端,病情变化迅速,与风之善行数变特点相似,故名中风、卒中。本病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常留有后遗症;近年来发病率不断 增高,发病年龄也趋向年轻化,因此,是威胁人类生命和生活质量的重大疾患。
西医学的急性脑血管病,如脑梗塞、脑出血、脑栓塞、蛛网膜下腔出血等属本病范畴。
【病因病机】
中风的发生是多种因素所导致的复杂的病理过程,风、火、痰、瘀是其主要的病因,脑府为其病位。肝肾阴虚,水不涵木,肝风妄动;五志过极,肝阳上亢,引动心火,风火相煽,气血上冲;饮食不节,恣食厚味,痰浊内生;气机失调,气滞而血运不畅,或气虚推动无力,日久血瘀;当风、火、痰浊、瘀血等病邪,上扰清窍,导致"窍闭神匿,神不导气"时,则发生中风。"窍"指脑窍、清窍;"闭"指闭阻、闭塞;"神"指脑神;"匿"为藏而不现;"导"指主导,引申为支配;"气"指脑神所主的功能活动,如语言、肢体运动、吞咽功能等。
【辨证】
1.中经络
主症 半身不遂,舌强语蹇,口角喎斜。
兼见面红目赤,眩晕头痛,心烦易怒,口苦咽干,便秘尿黄,舌红或绛,苔黄或燥,脉弦有力,为肝阳暴亢;肢体麻木或手足拘急,头晕目弦,苔白腻或黄腻,脉弦滑,为风痰阻络;口粘痰多,腹胀便秘,舌红,苔黄腻或灰黑,脉弦滑大,为痰热腑实;肢体软弱,偏身麻木,手足肿胀,面色淡白,气短乏力,心悸自汗,舌黯,苔白腻,脉细涩,为气虚血瘀;肢体麻木,心烦失眠,眩晕耳鸣,手足拘挛或蠕动,舌红,苔少,脉细数,为阴虚风动。
2.中脏腑
主症 神志恍惚,迷蒙,嗜睡,或昏睡,甚者昏迷,半身不遂。
兼见神昏,牙关紧闭,口噤不开,肢体强痉,为闭证;面色苍白,瞳神散大,手撒口开,二便失禁,气息短促,多汗腹凉,脉散或微,为脱证。
【治疗】
1.基本治疗
(1)中经络
治法 醒脑开窍,滋补肝肾,疏通经络。以手厥阴、督脉、足太阴经穴为主。
主穴 内关 水沟 三阴交 极泉 尺泽 委中
配穴 肝阳暴亢加太冲、太溪;风痰阻络加丰隆、合谷;痰热腑实加曲池、内庭、丰隆;气虚
10
血瘀加足三里、气海;阴虚风动加太溪、风池;口角喎斜加颊车、地仓;上肢不遂加肩髃、手三里、合谷;下肢不遂加环跳、阳陵泉、阴陵泉、风市;头晕加风池、完骨、天柱;足内翻加丘墟透照海;便秘加水道、归来、丰隆、支沟;复视加风池、天柱、睛明、球后;尿失禁、尿潴留加中极、曲骨、关元。
操作 内关用泻法;水沟用雀啄法,以眼球湿润为佳;刺三阴交时,沿胫骨内侧缘与皮肤成45度角,使针尖刺到三阴交穴,用补法;刺极泉时,在原穴位臵下2寸心经上取穴,避开腋毛,直刺进针,用提插泻法,以患者上肢有麻胀和抽动感为度;尺泽、委中直刺,使肢体有抽动感。 方义 心主血脉,内关为心包经络穴,可调理心气,疏通气血。脑为元神之府,督脉入络脑,水沟为督脉穴,可醒脑开窍,调神导气。三阴交为足三阴经交会穴,可滋补肝肾。极泉、尺泽、委中,疏通肢体经络。
(2)中脏腑
治法 醒脑开窍,启闭固脱。以手厥阴及督脉穴为主。
主穴 内关 水沟
配穴 闭证加十二井穴、太冲、合谷;脱证加关元、气海、神阙。
操作 内关、水沟同前。十二井穴用三棱针点刺出血;太冲、合谷用泻法,强刺激。关元、气海用大艾炷灸法,神阙用隔盐灸法,直至四肢转温为止。
方义 内关调心神,水沟醒脑开窍。十二井穴点刺出血,可接通十二经气,调和阴阳。配太冲、合谷,平肝熄风。关元为任脉与足三阴经交会穴,灸之可扶助元阳。神阙为生命之根蒂,真气所系,配合气海可益气固本,回阳固脱。
2.其他治疗
(1)头针法 选顶颞前斜线、顶旁1线及顶旁2线,毫针平刺入头皮下,快速捻转2~3分钟,每次留针30分钟,留针期间反复捻转2~3次。行针后鼓励患者活动肢体。
(2)电针法 在患侧上、下肢体各选两个穴位,针刺得气后留针,接通电针仪,以患者肌肉微颤为度,每次通电20分钟。
【按语】
1.针灸治疗中风疗效较满意,尤其对于神经功能的康复如肢体运动、语言、吞咽功能等有促进作用,针灸越早效果越好,治疗期间应配合功能锻炼。
2.中风急性期,出现高热、神昏、心衰、颅内压增高、上消化道出血等情况时,应采取综合治疗措施。
11
3.中风患者应注意防止褥疮,保证呼吸道通畅。
4.本病应重在预防,如年逾40,经常出现头晕头痛、肢体麻木、偶有发作性语言不利、肢体痿软无力者,多为中风先兆,应加强防治。
[附]假性延髓麻痹
假性延髓麻痹(pseudobulbar paralysis)又称假性球麻痹,是两侧皮质延髓束损害所产生的症候。其表现为延髓神经所支配的肌肉呈上运动神经元性瘫痪或不完全性瘫痪,出现软腭、咽喉、舌肌运动障碍,吞咽、发音、讲话困难,无舌肌萎缩及纤维性震颤,咽反射存在,下颌反射增强,常出现强哭强笑。检查体感诱发电位可有异常。本症常见于脑血管意外、肌萎缩性侧索硬化、梅毒性脑动脉炎等病中。本症主要表现为吞咽困难,在脑血管病中常并发,常需要插鼻饲管而保证入量,病人较为痛苦。
本病归属中医学的类噎膈、瘖痱等范畴。中医理论认为,心开窍于舌,舌为心之苗;脑为元神之府,舌窍机关为神所主;足太阴、足少阴经、手少阴络与舌本相连,足太阳之筋结于舌本;因此,心之机能失常或痰浊、瘀血等病邪阻滞脑络及上述经络,均可导致舌窍失灵,语言、吞咽等功能障碍。
【治疗】
治法 调神导气,通关利窍。以手厥阴、手少阴经及督脉穴为主。
主穴 内关、水沟、通里、风池、完骨、翳风、金津、玉液、咽后壁。内关、水沟、通里用泻法;风池、完骨、翳风针向喉结,震颤徐入 2~2,5寸,施小幅度高频率捻转补法,以咽喉麻胀为佳,应持续捻转1~3分钟;金津、玉液用三棱针点刺出血;用3寸以上长针点刺双侧咽后壁。
【按语】
1.针灸治疗本病效果较好,当应注意针刺的深度和手法刺激量。
2.导致皮质延髓束损伤的原发病稳定并逐渐恢复时,预后良好。原发病的加重和反复发作,预后不佳。
眩 晕
眩晕(vertigo)是自觉头晕眼花、视物旋转动摇的一种症状。有经常性与发作性的不同,病位主要在脑髓清窍。轻者发作短暂,平卧闭目片刻即安;重者如乘坐舟车,旋转起伏不定,以致难于站立,恶心呕吐;或时轻时重,兼见他证而迁延不愈,反复发作。
眩晕见于西医学的高血压、脑动脉硬化、贫血、神经衰弱、耳源性眩晕、晕动病等疾病。
【病因病机】
眩晕起因多与忧郁恼怒、恣食厚味、劳伤过度等有关。情志不舒,气郁化火,风阳升动,或急躁恼怒,肝阳暴亢,而致清窍被扰;恣食肥甘厚味,滞脾而痰湿中阻,清阳不升,浊阴上蒙清窍;素体薄弱,或病后体虚,气血不足,清窍失养;过度劳伤,肾精亏耗,脑髓不充;上述因素均可导
12
致眩晕。总之,眩晕的发生不越清窍被扰、被蒙和失养三条。
【辨证】
主症 头晕目眩,泛泛欲吐,甚则昏眩欲仆。
兼见急躁易怒,口苦,耳鸣,舌红,苔黄,脉弦,为肝阳上亢;头重如裹,胸闷恶心,神疲困倦,舌胖苔白腻,脉濡滑,为痰湿中阻;耳鸣,腰膝酸软,遗精,舌淡,脉沉细,为肾精亏损;神疲乏力,面色白光白,舌淡,脉细,为气血两虚。
【治疗】
1.基本治疗
(1)实证
治法 平肝化痰,定眩。以足少阳、督脉和手、足厥阴经穴为主。
主穴 风池 百会 内关 太冲
配穴 肝阳上亢者,加行间、侠溪、太溪;痰湿中阻者,加头维、丰隆、中脘、阴陵泉。 操作 毫针泻法。
方义 肝经为风木所寄,与胆经相表里,取胆经风池和肝经太冲,清泄肝胆,平抑肝阳。内关宽胸理气,和中化痰止呕。百会用泻法,可清利脑窍而定眩。
(2)虚证
治法 益气养血,定眩。以足少阳、督脉和背俞穴为主。
主穴 风池 百会 肝俞 肾俞 足三里
配穴 气血两虚者,加气海、脾俞、胃俞;肾精亏虚者,加太溪、悬钟、三阴交。
操作 风池用平补平泻法,肝俞、肾俞、足三里用补法。
方义 肝俞、肾俞滋补肝肾,养血益精、培元固本以治本。足三里补益气血。风池用平补平泻法,可疏调头部气血,百会用补法可升提气血,二穴配合以充养脑髓而缓急治标。
2.其他治疗
(1)头针法 选顶中线,沿头皮刺入,快速捻转,每日1次,每次留针30分钟。
(2)耳针法 选肾上腺、皮质下、额。肝阳上亢者,加肝、胆;痰湿中阻者,加脾;气血两虚者,加脾、胃;肾精亏虚者,加肾、脑。毫针刺或用王不留行籽贴压。
【按语】
1.针灸治疗本症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但应查明原因,明确诊断,注意原发病的治疗。
2.眩晕发作时,嘱患者闭目或平卧,保持安静,如伴呕吐应防呕吐物误入气管。
3.痰湿较重者,应少食肥腻之品。
面瘫
面瘫(facial paralysis)是以口眼向一侧歪斜为主症的病证,又称为口眼喎斜。本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无明显的季节性,多发病急速,以一侧面部发病多见。手、足阳经均上头面部,当病邪阻滞面部经络,尤其是手太阳和足阳明经筋功能失调,可导致面瘫的发生。
本病相当于西医学的周围性面神经麻痹(peripheral facial paralysis),最常见于贝尔麻痹(Bell palsy)。
【病因病机】
劳作过度,机体正气不足,脉络空虚,卫外不固,风寒或风热乘虚入中面部经络,致气血痹阻,经筋功能失调,筋肉失于约束,出现喎僻。正如《灵枢o经筋》云:"足之阳明,手之太阳筋急,则口目为僻,……"周围性面瘫包括眼部和口颊部筋肉症状,由于足太阳经筋为"目上冈",足阳明经筋为"目下冈",故眼睑不能闭合为足太阳和足阳明经筋功能失调所致;口颊部主要为手太阳和手、足阳明经筋所主,因此,口歪主要系该三条经筋功能失调所致。
【辨证】
主症 本病常急性发作,常在睡眠醒来时,发现一侧面部肌肉板滞、麻木、瘫痪,额纹消失,眼
13
裂变大,露睛流泪,鼻唇沟变浅,口角下垂歪向健侧,病侧不能皱眉、蹙额、闭目、露齿、鼓颊;部分患者初起时有耳后疼痛,还可出现患侧舌前2/3味觉减退或消失,听觉过敏等症。部分患者病程迁延日久,可因瘫痪肌肉出现挛缩,口角反牵向患侧,甚则出现面肌痉挛,形成"倒错"现象。 兼见面部有受凉史,舌淡苔薄白,为风寒证;继发于感冒发热,舌红,苔黄腻,为风热证。
【治疗】
1.基本治疗
治法 祛风通络,疏调经筋。治疗以手足阳明和手、足太阳经穴为主。
主穴 攒竹 鱼腰 阳白 四白 颧髎 颊车 地仓 合谷 昆仑
配穴 风寒证加风池;风热证加曲池;恢复期加足三里;人中沟歪斜加水沟;鼻唇沟浅加迎香。 操作 面部腧穴均行平补平泻法,恢复期可加灸法。在急性期,面部穴位手法不宜过重,肢体远端的腧穴行泻法且手法宜重;在恢复期,肢体远端的足三里施行补法,合谷、昆仑行平补平泻法。 方义 面部腧穴可疏调局部筋络气血,活血通络。合谷、昆仑为循经远端选穴,急性期用泻法可祛除阳明、太阳筋络之邪气,祛风通络。在恢复期,加足三里用补法,可补益气血,濡养经筋。
2.其他治疗
(1)皮肤针法 用梅花针叩刺阳白、颧髎、地仓、颊车,以局部潮红为度,每日或隔日1次,适用于恢复期。
(2)刺络拔罐法 用三棱针点刺阳白、颧髎、地仓、颊车,拔罐,每周2次,适用于恢复期。
(3)电针法 选太阳、阳白、地仓、颊车,接通电针仪,通电10~20分钟,强度以患者面部肌肉微见跳动而能耐受为度。如通电后,见牙齿咬嚼者,为针刺过深,刺中咬肌所致,应调整针刺的深度。适应于恢复期。
(4)穴位贴敷法 选太阳、阳白、颧髎、地仓、颊车,将马钱子锉成粉末约1~2分,撒于胶布上,然后贴于穴位处,5~7日换药1次。或用蓖麻仁捣烂加少许麝香,取绿豆粒大一团,贴敷穴位上,每隔3~5日更换1次。或用白附子研细末,加少许冰片作面饼,贴敷穴位,每日1次。
【按语】
1.针灸治疗面瘫具有卓效,是目前治疗本病安全有效的首选方法。
2.面部应避免风寒,必要时应戴口罩、眼罩;因眼睑闭合不全,灰尘容易侵入,每日点眼药水2~3次,以预防感染。
3.周围性面瘫的预后与面神经的损伤程度密切相关,一般而言由无菌性炎症导致的面瘫预后较好,而由病毒导致的面瘫(如亨特氏面瘫),预后较差。如三个月至半年内不能恢复,多留有后遗症。
痿证
痿证(flaccidity diseases)是指肢体筋脉弛缓,痿软无力,日久不能随意活动,或伴有肢体麻木、肌肉萎缩的一类病证。临床上以下肢痿弱无力较为多见,故又称"痿躄"。
西医学的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炎、多发性末梢神经炎、运动神经元病、重症肌无力、肌营养不良及周围神经损伤等引起的肢体瘫痪属于痿证范畴。
【病因病机】
病因有外邪侵袭(湿热毒邪)、饮食不节、久病体虚。外感湿热毒邪,或高热不退,或病后余热燔灼,伤津耗气,使肺热叶焦,不能输布津液;坐卧湿地或冒雨涉水,湿邪浸淫,郁而化热,湿热阻闭经络;饮食不节,脾胃虚弱,气血津液生化不足;或久病体虚,或劳伤过度,精血亏虚;上述因素均可使经络阻滞,筋脉功能失调,筋肉失于气血津液的濡养而成痿证。
【辨证】
主症 肢体软弱无力,筋脉弛缓,甚则肌肉萎缩或瘫痪。
兼见发热多汗,热退后突然出现肢体软弱无力,心烦口渴,小便短黄,舌红,苔黄,脉细数,为肺热伤津;肢体逐渐痿软无力,下肢为重,微肿而麻木不仁,或足胫热感,小便赤涩,舌红,苔黄腻,脉细数,为湿热浸淫;肢体痿软无力日久,食少纳呆,腹胀便溏,面浮不华,神疲乏力,为
14
脾胃虚弱;起病缓慢,下肢痿软无力,腰脊酸软,不能久立,或伴眩晕耳鸣,甚至步履全废,腿胫肌肉萎缩严重,舌红少苔,脉沉细数,为肝肾亏损。
【治疗】
1.基本治疗
治法 祛邪通络,濡养筋脉。以手、足阳明经穴和华佗夹脊穴为主。
主穴 上肢:肩髃 曲池 合谷 颈胸部夹脊穴
下肢:髀关 伏兔 足三里 阳陵泉 三阴交 腰部夹脊穴
配穴 肺热伤津加尺泽、肺俞、二间;湿热袭络加阴陵泉、大椎、内庭;脾胃虚弱加太白、中脘、关元;肝肾亏损加太溪、肾俞、肝俞。上肢肌肉萎缩加手阳明经排刺;下肢肌肉萎缩加足阳明经排刺。
操作 足三里、三阴交用补法,余穴用泻法或平补平泻法,夹脊穴用平补平泻法。
方义 阳明经多血多气,选上、下肢阳明经穴位,可疏通经络,调理气血。夹脊穴为督脉之旁络,又与膀胱经第一侧线的脏腑背俞相通,可调脏腑阴阳,行气血。
2.其他治疗
(1)皮肤针法 用皮肤针反复叩刺背部肺俞、脾俞、胃俞、膈俞和手、足阳明经线。隔日1次。
(2)电针法 在瘫痪肌肉处选取穴位,针刺后加脉冲电刺激,以患者能耐受为度,每次20分钟。
【按语】
1.针灸治疗本病有较好的疗效,对于久病关节畸形者应配合其它疗法。
2.卧床患者应保持四肢功能体位,以免造成足下垂或内翻,必要时可用护理架及夹板托扶;另外注意预防褥疮。
3.在治疗期间,应加强主动及被动的肢体功能锻炼,以助及早康复。
痫病
痫病(epilepsy)又称癫痫、痫证,俗称"羊痫疯",是一种发作性神志异常的疾病,本病具有突然性、短暂性、反复性发作的特点。以突然昏仆,口吐涎沫,两目上视,四肢抽搐,或有鸣声,醒后神志如常为特征的病证。多与先天因素有关,或有家族遗传史。
【病因病机】
多与先天因素、精神因素、脑部外伤及六淫之邪、饮食失调等有关。母孕受惊或高热、服药不慎,或胎儿头部受损;情志刺激,肝郁不舒,肝、脾、肾等脏气机失调,骤然阳升风动,痰气上壅;上述因素可导致机体气机逆乱,痰浊壅阻经络,扰乱清窍神明,神失所司,脉络失和,产生痫证。
【辨证】
主症(发作期) ①大发作:发作前常感头晕头痛,胸闷不舒,神疲乏力等预兆,旋即突然昏仆,不醒人事,面色苍白,两目上视,牙关紧闭,四肢抽搐,口吐白沫,甚则尖叫,二便失禁,脉弦滑。短暂即清醒,发作过后则觉头昏,精神恍惚,乏力欲寐。②小发作:动作突然中断,手中物件落地,或头突然向前倾下而后迅速抬起,或两目上吊多在数秒至数分钟即可恢复,而对上述症状发作全然不知。
间歇期兼见急噪易怒,心烦失眠,咯痰不爽,口苦咽干,目赤,舌红,苔黄腻,脉弦滑,为痰火扰神;发病前多有眩晕,胸闷,痰多,舌红,苔白腻,脉弦滑有力,为风痰闭阻;痫病日久,神疲乏力,面色苍白,体瘦,纳呆,大便溏薄,舌淡,苔白腻,脉沉弱,为心脾两虚;痫病日久,神志恍惚,面色晦暗,头晕目眩,两目干涩,健忘失眠,腰膝酸软,舌红,苔薄黄,脉细数,为肝肾阴虚;中风或脑外伤后出现痫病者,为瘀阻脑络。
【治疗】
1.基本治疗
(1)发作期
治法 醒脑开窍。以手厥阴、督脉及足少阴经穴为主。
15
主穴 内关 水沟 百会 后溪 涌泉
操作 毫针泻法。水沟用雀啄手法,以眼球充泪为度。
方义 内关为心包经络穴,可调理心神。水沟、百会为督脉穴,后溪通督脉,督脉入络脑,故针刺可醒脑开窍。涌泉为肾经井穴,可激发肾气,促进脑神的恢复。
(2)间歇期
治法 豁痰开窍,熄风定痫。以督脉、任脉和手、足厥阴经穴为主。
主穴 印堂 鸠尾 间使 太冲 丰隆
配穴 痰火扰神者,加曲池、神门、内庭;风痰闭阻者,加合谷、阴陵泉、风池;心脾两虚者,加心俞、脾俞、足三里;肝肾阴虚者,加肝俞、肾俞、太溪、三阴交;瘀阻脑络者,加膈俞、内关。 操作 毫针泻法。
方义 印堂可醒脑调神开窍。鸠尾为为任脉络穴,任脉为阴脉之海,可调理阴阳,平抑风阳。间使为心包经穴,可疏通心包经气血。太冲平熄肝风。丰隆为豁痰化浊的要穴。
2.其他治疗
穴位注射法 选间使、丰隆、太冲、鸠尾、大椎。 用维生素B1和B12注射液,每穴注射0.5~1.0毫升,每日1次。
【按语】
1.针灸治疗癫痫能改善症状,减少发作次数。
2.对于继发性癫痫须详细询问病史,专科检查,明确诊断,积极治疗原发病。
3.癫痫患者应做脑电图常规检查。
癫狂
癫狂(depressive and manic psychosis)是精神失常的病证,是癫证、狂证的总称。根据临床表现癫与狂有所区别,沉默静呆,表情淡漠,语无伦次者为癫证(depressive psychosis),属阴证;狂躁不安,甚则打人毁物者为狂证( manic psychosis),属阳证。二者在病因和病机方面有相似之处,又可以相互转化,故临床上常癫狂并称,本证多见于青壮年。癫狂与先天禀赋和心理素质有密切关系,与家族遗传亦有一定关系。
西医学的狂躁型及抑郁型精神分裂症、反应性精神病均属本证范畴。
【病因病机】
本证由七情内伤所致。癫证多由所愿不遂,思虑太过,脾虚肝郁,脾虚则痰浊内生,肝郁则气机失调,气滞痰结,蒙蔽心窍,神明失常;思虑过度,暗耗心血,心虚神耗,或脾虚而化源不足,心神失养;上述因素均可导致癫证。情志所伤,肝失条达,气郁化火,灼津成痰,痰热互结,或胃火亢盛,挟痰上扰,均可扰动心神,而发狂证。总之,癫狂的病理因素不离乎痰,癫因痰气,狂因痰火。
【辨证】
1.癫证
主症 精神抑郁,表情淡漠,沉默痴呆,语无伦次,静而少动,喃喃自语。
16
兼见善怒易哭,时时太息,胸胁胀满,舌淡,苔薄白,脉弦,为肝郁气滞;喜怒无常,秽洁不分,不思饮食,舌红,苔白腻,脉弦滑,为痰气郁结;神思恍惚,心悸易惊,善悲欲哭,体倦纳差,脉沉细无力,为心脾两虚。
2.狂证
主症 喧闹不宁,躁动妄言,叫骂不避亲疏,逾垣上屋,登高而歌,弃衣而走,甚者持物伤人。 兼见两目怒视,面红目赤,狂乱无知,气力逾常,不食不眠,舌红降,苔黄腻或黄燥,脉弦大滑数,为痰火扰神;狂病日久,其势较戢,呼之能止,时多言善惊,时烦躁不宁,形瘦面红而秽,舌红少苔,脉细数,为火盛伤阴;燥扰不安,恼怒多言,或妄闻妄见,面色暗滞,头痛心悸,舌紫黯有瘀斑,脉弦或细涩,为气血瘀滞。
【治疗】
1.基本治疗
(1)癫证
治法 理气豁痰,醒神开窍。以手厥阴经、督脉、足厥阴经、足阳明经穴为主。
主穴 内关 水沟 太冲 丰隆 后溪
配穴 肝郁气滞者,加行间、膻中;痰气郁结者,加中脘、阴陵泉;心脾两虚者,加心俞、脾俞;哭笑无常者,加间使、百会;纳呆者,加足三里、三阴交。
操作 毫针泻法。水沟穴用雀啄手法以眼球湿润或流泪为佳。
方义 心主血脉而藏神,内关为心包经络穴,可理气活血、调理心神。脑为元神之府,督脉入络脑,水沟为督脉穴,可醒脑开窍。后溪为八脉交会穴之一而通督脉,可调神定志。太冲疏肝理气,丰隆除湿化痰。
(2)狂证
治法 清心泻火,开窍安神。以手厥阴经、督脉、手少阴穴经为主。
主穴 内关 水沟 大陵 神门 中冲
配穴 痰火扰神者,加内庭、曲池、丰隆;火盛伤阴者,加行间、太溪、三阴交;气血瘀滞者,加血海、膈俞。
操作 主穴用泻法。水沟操作同上,中冲点刺出血。
方义 水沟醒脑开窍调神。内关、大陵、中冲,清泻心包经、心经之火。神门清心安神。
2.其他治疗
(1)耳针法 选神门、心、皮质下、肝。毫针刺。
17
(2)穴位注射法 选心俞、间使、足三里、三阴交。用氯丙嗪注射液25~50毫克,每日注射1次,每次选1~2穴,各穴交替使用。
(3)三棱针法 选孙真人十三鬼穴,每次用3~5个穴位,三棱针点刺出血1~3滴,隔日1次。
【按语】
1.针灸治疗本病有较好的疗效,在治疗过程中,要对患者进行严密监护,防止自杀及伤人毁物。
2.本病易复发,尤其在精神刺激及春季时更易复发,因此,病情缓解后应连续治疗,以巩固疗效。
不寐
不寐(insomnia)通常称为"失眠"、"不得卧"等,是以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或入睡困难,或睡眠时间不足,或睡眠不深,严重者彻夜不眠为特征的病证。
本病可见于西医学的神经衰弱(neurosism)。
【病因病机】
本证与饮食、情志、劳倦、体虚等因素有关。情志不遂,肝阳扰动;思虑劳倦,内伤心脾,生血之源不足;惊恐、房劳伤肾,肾水不能上济于心,心火独炽,心肾不交;体质虚弱,心胆气虚;饮食不节,宿食停滞,胃不和则卧不安;上述因素最终导致邪气扰动心神或心神失于濡养、温煦,心神不安,阴蹻脉、阳蹻脉功能失于平衡,而出现不寐。
【辨证】
主症 经常不易入睡,或寐而易醒,甚则彻夜不眠。
兼情志波动,急躁易怒,头晕头痛,胸胁胀满,舌红,脉弦,为肝阳上扰;心悸健忘,面色无华,易汗出,纳差倦怠,舌淡,脉细弱,为心脾亏虚;头晕耳鸣,腰膝酸软,五心烦热,遗精盗汗,舌红,脉细数,为心肾不交;心悸多梦,善惊恐,多疑善虑,舌淡,脉弦细,为心胆气虚;脘闷噫气,嗳腐吞酸,心烦口苦,苔厚腻,脉滑数,为脾胃不和。
【治疗】
1.基本治疗
治法 调理蹻脉,安神利眠。以手厥阴经、督脉穴和八脉交会穴为主。
主穴 照海 申脉 神门 印堂 四神聪
配穴 肝火扰心者,加行间、侠溪;痰热内扰者,加丰隆、内庭、曲池;心脾两虚者,加心俞、脾俞、足三里;心肾不交者,加太溪、水泉、心俞、脾俞;心胆气虚者,加丘墟、心俞、内关;脾胃不和者,加太白、公孙、内关、足三里。
操作 神门、印堂、四神聪,用平补平泻法;对于较重的不寐患者,四神聪可留针过夜;照海用补法,申脉用泻法。
方义 心藏神,神门为心经原穴;脑为元神之府,印堂分布在督脉上,督脉入络脑,两穴相配可安神利眠。四神聪镇静安神。照海、申脉为八脉交会穴,分别与阴蹻脉、阳蹻脉相通,阴、阳蹻脉主睡眠,若阳蹻脉功能亢盛则失眠,故补阴泻阳使阴、阳蹻脉功能协调,不眠自愈。
2.其他治疗
(1)耳针法 选皮质下、心、肾、肝、神门、垂前、耳背心。毫针刺,或揿针埋藏,或王不留行籽贴压。
(2)皮肤针法 自项至腰部督脉和足太阳经背部第1侧线,用梅花针自上而下叩刺,叩至皮肤
18
潮红为度,每日1次。
(3)电针法 选四神聪、太阳,接通电针仪,用较低频率,每次刺激30分钟。
(4)拔罐法 自项至腰部足太阳经背部侧线,用火罐自上而下行走罐,以背部潮红为度。
【按语】
1.针灸治疗不寐效果良好,尤其是在下午或晚上针灸治疗,效果更好。
2.由其他疾病引起不寐者,应同时治疗其原发病。
郁证
郁证(depression)是以心情抑郁、情绪不宁、胸部满闷、胁肋胀满,或易怒易哭,或咽中如有异物梗塞等为主症的一类病证。本病是内科常见的病证,近年来随着现代社会的竞争和精神压力的增大,发病率不断上升,多发于青中年女性。据统计,类属郁证的病例,约占综合性医院内科门诊人数的10%左右;有医院报道在内科住院病例中,有肝郁证表现者约占21%左右。郁有积、滞、蕴结等含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郁包括外邪、情志等因素所致的郁在内;狭义的郁,即单指情志不舒为病因的郁。明代以后及现代的郁证多单指情志之郁而言。
本病主要见于西医学的神经官能症、癔病及焦虑症等,也可见于更年期综合征等。
【病因病机】
主要与情志内伤和脏气素弱有关。情志不遂,肝失疏泄,气机不畅,肝气郁结,而成气郁;气郁日久化火,则肝火上炎,而成火郁;思虑过度,精神紧张,或肝郁横犯脾土,使脾失健运,水湿停聚,而成痰郁;情志过极,损伤心神,心神失守,而成精神惑乱;病变日久,损及肝肾心脾,使心脾两虚,或肝肾不足,心失所养;总之,当肝失疏泄,脾失健运,脏腑阴阳气血失调,而使心神失养或被扰,气机运行失畅,均可出现郁证。
【辨证】
主症 精神抑郁善忧,情绪不宁或易怒易哭。
兼见胸胁胀满,脘闷嗳气,不思饮食,大便不调,脉弦,为肝气郁结;性情急躁易怒,口苦而干,或头痛、目赤、耳鸣,或嘈杂吐酸,大便秘结,舌红,苔黄,脉弦数,为气郁化火;咽中如有物梗塞,吞之不下,咯之不出,苔白腻,脉弦滑,为痰气郁结(梅核气);精神恍惚,心神不宁,多疑易惊,悲忧善哭,喜怒无常,或时时欠伸,或手舞足蹈等,舌淡,脉弦,为心神惑乱(脏躁);多思善疑,头晕神疲,心悸胆怯,失眠健忘,纳差,面色不华,舌淡,脉细,为心脾两虚;眩晕耳鸣,目干畏光,心悸不安,五心烦热,盗汗,口咽干燥,舌干少津,脉细数,为肝肾亏虚。
【治疗】
1.基本治疗
治法 调神理气,疏肝解郁。以督脉、手厥阴、手少阴和足厥阴经穴为主。
主穴 水沟 内关 神门 太冲
配穴 肝气郁结者,加曲泉、膻中、期门;气郁化火者,加行间、侠溪、外关;痰气郁结者,加丰隆、阴陵泉、天突、廉泉;心神惑乱者,加通里、心俞、三阴交、太溪;心脾两虚者,加心俞、脾俞、足三里、三阴交;肝肾亏虚者,加太溪、三阴交、肝俞、肾俞。
操作 水沟用雀啄泻法,以眼球湿润为佳;神门用平补平泻法;内关、太冲用泻法。
方义 脑为元神之府,督脉入络脑,水沟可醒脑调神;心藏神,神门为心经原穴,内关为心包经络穴,二穴可调理心神而安神定志;内关又可宽胸理气。太冲疏肝解郁。
2.其他治疗
(1)耳针法 选神门、心、交感、肝、脾。毫针刺,或揿针埋藏,或王不留行籽贴压。
(2)穴位注射法 选风池、心、内关。用丹参注射液,每穴每次0.3~0.5毫升,每日1次。
【按语】
1.针灸治疗郁证有良好的疗效。在治疗过程中,针对具体情况,解除情志致病的原因可大
19
大提高针灸的疗效。
2.对患者应作好精神治疗的工作,使患者能正确对待疾病,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应鼓励患者做适度的体育锻炼。
痴呆
痴呆(dementia)又称呆病,是以呆傻愚笨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神志病。痴呆有从幼年起病者,多渐成白痴之证;也有因老年精气不足,发为呆痴之证;或由精神因素及外伤、中毒引起者。 先天性或精神病之后出现的痴呆或老年性痴呆,可参照本篇治疗。
【病因病机】
本病由禀赋不足、痰浊阻窍、肝肾亏虚等引起。自幼痴呆者多与先天禀赋不足有关,也有由于出生时产伤,损及脑髓,使瘀血阻滞清窍而成痴呆。中老年人多由于五脏皆虚,尤其是肝肾亏虚,精血不足,使髓海空虚,神明失用;或脾虚失运,痰浊内生,上蒙清窍;或脏气虚衰,运血无力,使瘀血阻滞脑络所致。本病病位在脑,涉及五脏,尤与肾、脾、心、肝有关,病变多见虚实夹杂证。
【辨证】
主症 轻者可见神情淡漠,寡言少语,善忘,迟钝等症;重者可表现为终日不语,或闭门独处,或口中喃喃,或言辞颠倒,举动不经,或忽哭忽笑,或不欲食,数日不知饥饿。此类患者多数不能自理生活,甚至不能抵御伤害。
兼见头晕耳鸣,怠惰思卧,智能下降,神情呆滞愚笨,记忆、判断力降低,或半身不遂,肢体不用,步履艰难,语言蹇涩,齿枯发落,骨软萎弱,舌瘦质淡红,脉沉细尺弱者,为肝肾不足,髓海空虚;表情呆滞,智力衰退,或哭笑无常,倦怠思卧,不思饮食,脘腹胀满,口多涎沫,头重如裹,舌淡苔白腻,脉濡滑者,为痰浊阻窍;神情呆滞,智力减退,语言颠倒,善忘易惊恐,思维异常,行为怪僻,口干不欲饮,或肢体麻木不遂,肌肤甲错,皮肤晦暗,舌质暗或有瘀点,脉细涩者,为瘀血阻络。
【治疗】
1. 基本治疗
治法 醒脑调神,活血通络。以督脉、足少阳、足少阴经穴为主。
主穴 印堂 四神聪透百会 神庭透上星 风池 太溪 悬钟 合谷 太冲
配穴 肝肾不足者,加肝俞、肾俞;痰浊上扰者,加丰隆、中脘、足三里;瘀血阻络者,加内关、膈俞。
操作 合谷、太冲用泻法,太溪、悬钟用补法,余穴用平补平泻法,头部穴位间歇捻转行针,或加用电针。
方义 督脉入络脑,百会、神庭、上星及印堂可醒脑调神。风池通调头部气血。太溪、悬钟可补益脑髓。合谷、太冲活血通络。四神聪为健脑益聪之效穴。
2.其他治疗
(1)穴位注射法 选风府、风池、肾俞、足三里、三阴交,用复方当归或丹参注射液,或用胞二磷胆碱,或用乙酰谷酰胺注射液,每穴注入药液0.5~1.0毫升,隔日1次。
(2)头针法 选顶中线、顶颞前斜线、顶颞后斜线,将2寸长毫针刺入帽状腱膜下,快速行针,使局部有热感,或用电针刺激,留针40分钟。
(3)耳针法 选皮质下、额、枕、颞、心、肝、肾、内分泌、神门,每次以2~4穴,毫针刺用轻刺激。或用耳穴压丸法。
【按语】
1. 针灸治疗痴呆有一定效果。本病症较为顽固,针灸疗程一般较长。
2. 应加强优生教育,分娩时防止可能造成不利于胎儿的有害因素,避免产伤。
3. 注意情志调节,防止头部外伤及中毒。
4. 轻症进行耐心训练和教育,合理安排生活和工作。
20
5. 重症要注意生活护理,防止跌倒、迷路、褥疮及感染等异常情况发生。
心悸
心悸指患者自觉心中悸动,甚则不能自主的一类症状。本病证可见于多种疾病过程中,多与失眠、健忘、眩晕、耳鸣等并存,凡各种原因引起心脏频率、节律发生异常,均可导致心悸。
西医学中某些器质性或功能性疾病如冠心病、风湿性心脏病、高血压性心脏病、肺原性心脏病、各种心律失常,以及贫血、低血钾症、心神经官能症等,均可参照本篇治疗。
【病因病机】
本证的发生常与平素体质虚弱,情志所伤、劳倦、汗出受邪等有关。平素体质不强,心气怯弱,或久病心血不足,或忧思过度,劳伤心脾,使心神不能自主,发为心悸;或肾阴亏虚,水火不济,虚火妄动,上扰心神而致病;或脾肾阳虚,不能蒸化水液,停聚为饮,上犯于心,心阳被遏,心脉痹阻,而发本病。
【辨证】
主症 自觉心跳心慌,时作时息,并有善惊易恐,坐卧不安,甚则不能自主。
兼见气短神疲,惊悸不安,舌淡苔薄,脉细数,为心胆虚怯;头晕目眩,纳差乏力,失眠多梦,舌淡,脉细弱,为心脾两虚;心烦少寐,头晕目眩,耳鸣腰酸,遗精盗汗,舌红,脉细数,为阴虚火旺;胸闷气短,形寒肢冷,下肢浮肿,舌淡,脉沉细,为水气凌心;心痛时作,气短乏力,胸闷,咳痰,舌暗,脉沉细或结代,为心脉瘀阻。
【治疗】
1. 基本治疗
治法 调理心气,安神定悸。以手厥阴、手少阴经穴为主。
主穴 内关 郄门 神门 厥阴俞 巨阙
配穴 心胆虚怯者,加胆俞;心脾两虚者,加脾俞、足三里;阴虚火旺者,加肾俞、太溪;水气凌心者,加膻中、气海;心脉瘀阻者,加膻中、膈俞;善惊者,加大陵;多汗者,加膏肓;烦热者,加劳宫;耳鸣者,加中渚、太溪;浮肿者,加水分、中极。
操作 毫针平补平泻法。
方义 心包经内关及郄穴郄门可调理心气,疏导气血。心经原穴神门,宁心安神定悸。心包之背俞厥阴俞配心之募穴巨阙,可益心气、宁心神,调理气机。诸穴配合以收镇惊宁神之效。
2. 其他治疗
(1)穴位注射法 选穴参照基本治疗,用维生素B1或维生素B12注射液,每穴注射0.5毫升,隔日1次。
(2)耳针法 选交感、神门、心、脾、肝、胆、肾,毫针用轻刺激。亦可用揿针埋藏或用王不留行籽贴压。
【按语】
针灸治疗心悸效果较好。本病可发生于多种疾病,治疗必须明确诊断。
感冒
感冒(common cold),又称伤风、冒风,是风邪侵袭人体所致的常见外感疾病。临床表现以鼻塞、咳嗽、头痛、恶寒发热、全身不适为其特征。全年均可发病,尤以春季多见。由于感邪之不同、体质强弱不一,证候可表现为风寒、风热两大类,并有挟湿、挟暑的兼证,以及体虚感冒的差别。如果病情较重,在一个时期内广泛流行,称为"时行感冒"。
西医学的上呼吸道感染属中医的"感冒"范畴。
21
【病因病机】
感冒的发生主要由于体虚,抗病能力减弱,当气候剧变时,人体卫外功能不能适应,邪气乘虚由皮毛、口鼻而入,引起一系列肺卫症状。偏寒者,则致寒邪束表,肺气不宣,阳气郁阻,毛窍闭塞;偏热者,则热邪灼肺,腠理疏泄,肺失清肃。感冒虽以风邪多见,但随季节不同,多挟时气或非时之气,如挟湿、挟暑等。
【辨证】
主症 恶寒发热,头痛,鼻塞流涕,脉浮。
兼见恶寒重,发热轻或不发热,无汗,鼻痒喷嚏,鼻塞声重,咳痰液清稀,肢体酸楚,苔薄白,脉浮紧,为风寒感冒;微恶风寒,发热重,有汗,鼻塞浊涕,咳痰稠或黄,咽喉肿痛,口渴,苔薄黄,脉浮数,为风热感冒;挟湿则头痛如裹,胸闷纳呆;挟暑则汗出不解,心烦口渴。
【治疗】
1.基本治疗
治法 祛风解表。以手太阴、手阳明、督脉穴为主。
主穴 列缺 合谷 大椎 太阳 风池
配穴 风寒感冒者,加风门、肺俞;风热感冒者,加曲池、尺泽、鱼际;鼻塞者,加迎香;体虚感冒者,加足三里;咽喉疼痛者,加少商放血;全身酸楚者,加身柱;挟湿者,加阴陵泉;挟暑者,加委中放血。
操作 毫针泻法。风寒感冒,大椎行灸法;风热感冒,大椎行刺络拔罐。体虚者用平补平泻法。 方义 感冒为外邪侵犯肺卫所致,太阴、阳明互为表里,故取手太阴、手阳明经列缺、合谷以祛邪解表。督脉主一身之阳气,温灸大椎可通阳散寒,刺络出血可清泻热邪。风池为足少阳经与阳维脉的交会穴,"阳维为病苦寒热",故风池既可疏散风邪,又与太阳穴清利头目。
2.其他治疗
(1)拔火罐法 选大椎、身柱、大杼、肺俞,拔罐后留罐15分钟起罐,或用闪罐法。本法适用于风寒感冒。
(2)刺络拔罐法 选大椎、风门、身柱、肺俞,消毒后,用三棱针点刺,使其自然出血,待出血颜色转淡后,加火罐于穴位上,留罐10分钟后起罐,清洁局部并再次消毒针眼。本法适用于风热感冒。
(3)耳针法 选肺、内鼻、下屏尖、额,用中、强刺激。咽痛加咽喉、扁桃体,毫针刺。
【按语】
22
1. 感冒与某些传染病早期症状相似,临床应加以鉴别。
2. 在感冒流行期,针灸足三里(双),每日1次,连续3天,有预防作用。
咳嗽
咳嗽(cough)是肺系疾病的主要症状。"咳"指有声无痰,"嗽"指有痰无声,临床一般声痰并见,故并称咳嗽。根据发病原因,可分为外感咳嗽和内伤咳嗽两大类。外感咳嗽是由外邪侵袭引起,内伤咳嗽则为脏腑功能失调所致。
咳嗽多见于上呼吸道感染、急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肺炎、肺结核等。
【病因病机】
咳嗽病因,临床分为外感、内伤两类。外感风寒、风热之邪,从口鼻皮毛而入。肺合皮毛,开窍于鼻,肺卫受邪,肺气壅塞不宣,清肃功能失常,影响肺气出入,而致咳嗽。内伤咳嗽,多因脏腑功能失调,如肺阴亏损,失于清润;或脾虚失运,聚湿生痰,上渍于肺,肺气不宣;或肝气郁结,气郁化火,火盛灼肺,阻碍清肃;肾虚而摄纳无权,肺气上逆,均可导致咳嗽。
咳嗽虽分内因、外因,但可互相影响为病,外邪迁延日久,可转为内伤咳嗽;肺虚卫外不固,则易受外邪引发咳嗽,故两者可互为因果。
【辨证】
1.外感咳嗽
主症 咳嗽病程较短,起病急骤,或兼有表证。
兼见咳嗽声重,咽喉作痒,咳痰色白、稀薄,头痛发热,鼻塞流涕,形寒无汗,肢体酸楚,苔薄白,脉浮紧者,为外感风寒;咳嗽,咯痰粘稠、色黄,身热头痛,汗出恶风,苔薄黄,脉浮数者,为外感风热。
2.内伤咳嗽
主症 咳嗽起病缓慢,病程较长,可兼脏腑功能失调症状。
兼见咳嗽痰多、色白、粘稠,胸脘痞闷,神疲纳差,苔白腻,脉濡滑者,为痰湿侵肺;气逆咳嗽,引胁作痛,痰少而粘,面赤咽干,苔黄少津,脉弦数者,为肝火灼肺;干咳,咳声短,以午后黄昏为剧,少痰,或痰中带血,潮热盗汗,形体消瘦,两颊红赤,神疲乏力,舌红少苔,脉细数者,为肺阴亏虚。
【治疗】
1.基本治疗
(1)外感咳嗽
23
治法 疏风解表,宣肺止咳。以手太阴、手阳明经穴为主。
主穴 列缺 合谷 肺俞
配穴 风寒者,加风门;风热者,加大椎;咽喉痛者,加少商放血。
操作 针用泻法,风热可疾刺,风寒留针或针灸并用,或针后在背部腧穴拔火罐。
方义 肺主皮毛,司一身之表,列缺为肺之络穴,散风祛邪,宣肺解表。选合谷与列缺,原络相配,加强宣肺解表的作用。取肺之背俞穴使肺气通调,清肃有权。
(2)内伤咳嗽
治法 肃肺理气,止咳化痰。以手、足太阴经穴为主。
主穴 太渊 三阴交 肺俞
配穴 痰湿侵肺者,加丰隆、阴陵泉;肝火灼肺者,加行间;肺阴亏虚者,加膏肓;咯血者,加孔最。
操作 毫针平补平泻法,或加用灸法。
方义 内伤咳嗽,肺阴损耗,肺失清肃,取肺俞调理肺气,清肃之令自行。太渊为肺经原穴,本脏真气所注,取之肃理肺气。三阴交疏肝健脾,化痰止咳。
2.其他治疗
(1)穴位贴敷法 选肺俞、定喘、风门、膻中、丰隆,用白附子16%、洋金花48%、川椒33%、樟脑3%制成粉剂。将药粉少许臵穴位上,用胶布贴敷,每3-4日更换1次,最好在三伏天应用。亦可用白芥子、甘遂、细辛、丁香、苍术、川芎等量研成细粉,加入基质,调成糊状,制成直径1cm圆饼,贴在穴位上,用胶布固定,每3天更换1次,5次为1疗程。
(2)穴位注射法 选定喘、大杼、风门、肺俞,用维生素B1 100毫克注射液,或胎盘注射液,每次以1-2穴,每穴注入药液0〃5毫升 ,选穴由上而下依次轮换。隔日1次。本法用于慢性咳嗽
【按语】
1.咳嗽见于多种呼吸系统疾病,临证必须明确诊断,必要时配合药物治疗。
2.平时注意保暖、慎避风寒。嗜烟、酒者,应戒绝。
24
本文标题:电子针灸治疗仪有用吗-什么叫化学疗法 什么叫物理疗法 有什么不同 针灸是物理疗法吗61阅读| 精彩专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苏ICP备130363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