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阅读

李玫瑾-李玫瑾我在等你接招!

发布时间:2017-10-15 所属栏目:议论文

一 : 李玫瑾我在等你接招!

二 : 为李玫瑾祛魅

  李玫瑾终于开始骂人了①,无论她自觉骂得多么体面与斯文,但终究是回骂了。

  在先前她还大概发了一两篇博文来应付了一下肖鹰教授,但后来由于在其博客上用脏话攻击的网友甚众,使她巧妙地抓住这一点给自己找到了耍死狗的机会。这下好了,她把一切对立面的声音都视为非理性的、暴躁的、恶意的攻击,除了用一些讽刺的话语还击外现在已经开始暗暗地骂了。

  李玫瑾是学者,她应当知道自己是不能骂人的,无论是斯文的骂还是暗暗的骂,这都与一个学者的核心价值相冲突,学者的核心价值是以理服人②,而李玫瑾在一些关键问题上却拿不出像样的“理”来。别人是早就知道她不可能拿出什么像样的“理”来服人的,因为在其先前的一些表达中就已经明显出现前言不搭后语甚至逻辑不清的问题来了。如把她的话逐字逐句前后结合起来分析,我们会发现她的所谓学术水平确实很成问题。如果她不服气,我们是可以给她“探讨”一下的。专家学者公开对外发表观点要负责任,不能敷衍,不能糊弄人,既然把话说出来,而且出现了问题,就不能怪人家较真。还是赵南元那句话:专家没有胡说权,专家发表观点如果别人反驳你就得回应,如果不能提出再反驳就得认栽。

  李玫瑾到底是真专家还是“号称”专家,她自己清楚,一些较真的人也清楚。我们不怀疑她的学历,但是已经有人怀疑她的学术水平。网上发布了许多网友通过检索系统检索到的他的论文发表情况,通过论文数量质量、发表的期刊、被引用的次数、及引文情况对李玫瑾做出了非常低的评价。我们大多数人对于李玫瑾的专业来说是个外行,很难由专业角度去分析她的论文。但是她的博客却给我们这些外行由另一个角度去剥她的洋葱的机会。

  由于其博客评论再次关闭,无法浏览其他网友的评论,所以我有机会把她的大部分博文浏览了一遍,说句心里话,李玫瑾的文字水平比我们这些普通人强不到哪里去,在这里我随便择了一篇出来,我不揣浅薄,对这篇文章做个粗略地分析,李玫瑾该篇博文的题目为《今日,我们需要信仰吗》(下称《今》/附文后)。应该说,这个题目很大,不是三言两语就能讨论清楚的,我们来看看李玫瑾是怎样胡诌的。

  李玫瑾以设问句的形式给出了“论题”--“今日,我们需要信仰吗?”

  通过艰难地阅读该文,勉强地总结出了她的一个中心论点与分论点:

    ●犯罪人都是没有敬畏心的人。

    ●一个人用一种捷径做成一件事情,他遇到麻烦时一定还会这么做。

    ●要“慎独”--越是独自的情况下越要谨慎。

    ●敬畏是一种信仰。

    ●现代社会中人的文明不仅需要科学发展,同样需要信仰的存在。

    ●真理需要验证,真理更需要敬畏。

  可以看得出,第五个论点--“现代社会中人的文明不仅需要科学发展,同样需要信仰的存在”--是她《今》文的中心论点,其他分论点应该是围绕中心论点提出的。

  先说第一个小论点“犯罪人都是没有敬畏心的人”。在这里她用了类比归纳法论证了这个论点(论据见该文第三小段)。但是,这些例证都是她本人主观臆测的,例如她分别通过例举了“富人”,“有知识的人”,“有地位的人”,“有修养的人”归纳出这个论点,我们发现,她在论述的时候,仅仅是在说犯罪的人是不分何种身份的,而没有实例及客观依据来告诉我们在这些形形色色的犯罪人中是如何没有敬畏之心的。我们也可以举例来反驳她的这个观点。例如沈阳小贩夏俊峰,他没有敬畏之心吗?仅仅凭他刺死了城管我们就可以说他没有敬畏之心显然是武断地。设身处地的想一想当我们面对城管的野蛮围殴时,当我们赖以生存的小生意面临失去的时候,我们会怎么办?你不让我活下去,我也不让你活下去!一个艰难维持生计的普通人,在他绝望的时候是不能苛求他理性维权的。如果照李玫瑾的说法,他没有敬畏之心,那他应该敬畏什么呢?敬畏城管?敬畏生命(实际上李玫瑾在整篇文章当中也没有交代出该敬畏什么来,下面我们会谈到这一点)?那夏俊峰的犯罪心理原因是什么呢?是没有敬畏之心吗?实际上要得出这样的结论,需要严谨的科学调查,这应该是李玫瑾份内的工作,而她却凭主观臆测总结出来这样一个伪命题。更滑稽的是在她的另一篇博文中却也对犯罪人的犯罪心理原因表现出了很大的困惑(③),她是用自己的矛刺自己的盾。“犯罪人都是没有敬畏心的人”这样一个伪命题根本不能由李玫瑾这样从事科学研究的专家嘴里说出来。犯罪心理的复杂与诡异是李玫瑾都承认的④,我们也可以举出若干例子及现象来说明她这个论点的主观性。比方在大多数信奉基督教的国家,多数人是有信仰的,他们对上帝充满了敬畏之心,但还是会有犯罪或者作出违背道德事情来。有的人是一边做坏事一边去神父那里告解,求得上帝的宽恕。

  她的第二个分论点--“一个人用一种捷径做成一件事情,他遇到麻烦时一定还会这么做”。这个论点对于她该文的中心论点纯粹是画蛇添足,十足的废话。她自己在该文中是用这个观点来说明“犯罪成瘾现象”的(见该文7-9小段)。对中心论点没有任何帮助。

  第三个分论点--“要‘慎独’--越是独自的情况下越要谨慎”。李玫瑾在这里用“慎独”来说明我们为什么要“敬畏”,她的解释是:因为我们的头上有神明!其实文章写到这里,她应当告诉我们什么是信仰,应该信仰什么,敬畏是怎样一种态度并敬畏什么。可是李玫瑾没有,她却来了个“我们的头上有神明”。作为一个专家,一个从事犯罪心理研究的学者,她应该以理性的态度告诉我们法律信仰及道德信仰才是我们现代社会一个公民最基本的信仰。而她却给出一个不知所谓的“我们的头上有神明”,这就是典型的如肖鹰教授所说的“自愚惑众”⑤。我们再看看她对“慎独”的理解,“要“慎独”——越是独自的情况下越要谨慎!那么,独自的情况下为何要谨慎呢?道理很简单!——因为我们的头上有神明”。真纳闷一个大学教授竟然把“慎独”解释成这个意思,希望李玫瑾教授读一读《中庸》、《大学》、《五行》这三本书,如果没耐心看,也可以翻翻《辞海》或者《辞源》查阅一下。子不语怪力乱神,儒家文化向来是敬鬼神而远之,儒家学者也一直坚持的是世俗的道德信仰。“慎独”是儒家文化中一种高境界的修养,即不论在独处时还是在大庭广众下,均要戒慎地保持内心的专一,保持内心的诚⑥。有人监督没人监督都要保持道德操守,独善其身。“君子慎独,不欺暗室”,并非是如李玫瑾所说的“因为我们的头上有神明”,如果一个人是因为惧怕“头上的神明”才不欺暗室的,那这个人的修养就会大打折扣,就不符合儒家精神的“慎独”。李玫瑾教授在这里对“慎独”这个概念来一个“别裁”,但她却在文中提示是“古人还告诉我们”,真是以己之昏昏,使人昭昭。

  第四个分论点--“敬畏是一种信仰”。信仰是什么?这个概念搜索一下就可以,我也曾专门写过一篇习作《信仰》。直白地说,信仰是一种精神寄托,敬畏是一种态度;信仰是心向往之,敬畏是敬而远之。我们的孔子早在两千多年前就已经用自己的行动与言论很好地诠释了信仰与敬畏这两个概念。孔子也敬畏天、神之类的东西,但是“敬而远之”且“不语”;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文化之信仰是世俗的道德信仰。孔子一生都坚持这种信仰而努力去实现自己心中的理想社会。我们的李大教授大概把功夫只用在了黑格尔及犯罪心理学上,而忽视了传统文化的学习。但是,你自己不明白,就不要装明白,也不要糊弄别人。一个经过哲学训练的专家学者,应该是思维缜密,逻辑严谨,但是我们由李玫瑾身上看不到这一点。在李玫瑾这篇文章中敬畏与信仰纠缠不清,简直是东扯葫芦西扯瓢。其实,敬畏与信仰完全可以同时出现在李玫瑾这篇文章之中的,但是李玫瑾没有搞明白怎样用信仰和敬畏阐述她的中心论点。不客气地说,她没有驾驭这个论题的能力。至少,我们怀疑她的这个能力。

  她《今》文的第5个论点--也是中心论点--“现代社会中人的文明不仅需要科学发展,同样需要信仰的存在”。这句话读起来给人的感觉疙疙瘩瘩的。乍看这句话,确实找不出什么毛病,至少在语法上没什么毛病,但是在逻辑及与她所要论证的观点上却有很大的问题。首先,李玫瑾在这篇文章中要说明的是信仰(敬畏)之于减少犯罪的问题,扯到“人的文明”是何意呢?再说现代社会“文明”的进步又与“信仰”有多大的瓜葛呢?仅仅信仰之于减少犯罪的重要性在李玫瑾的这篇文章中她自己都没有说清楚,却又提出这么一个假、大、空的命题。我们在李玫瑾的这篇文章中没有找到她是怎样论述这个中心论点的。她没有告诉我们什么是信仰,应该信仰什么。难道是让我们信仰她文中所说的“头上的神明”吗?还是信春哥、信凤姐?她在结束部分提出“真理还需要敬畏”,按照她的理解,“敬畏是一种信仰”,那表示“真理还需要‘信仰’”,这是什么狗屁逻辑!既然要信仰“真理”,那什么是真理?并且信仰什么真理呢?未来会刮风,这句话就是真理,难道我们要信仰这样的真理吗?又是一个假、大、空的命题。一个在司法领域从事犯罪心理研究的专家学者,应该非常清楚并认识到法律信仰的重要性,道德及法律信仰应该是现代社会每个公民首先应当坚守的最基本的信仰。而这个司法领域的专家却拿着莫名其妙的“头上的神明”与不知所谓的“真理”来装神弄鬼。

  她的第六个论点--“真理需要验证,真理更需要敬畏”。这是一句什么样的话呢?而且这句话与她的中心论点没有任何瓜葛,而且说得莫名其妙。这句话出现在文章中倒数第二段,而且在逻辑上前后没有关系,出现的很突兀,让人摸不着头脑,俨然是一个醉汉在说胡话。我之所以把她这句胡话提出来看做是她文章的分论点,是因为她着重强调了“敬畏”并且把这句话与她的中心论点并列在了一起。但是这句话后面接下来说的更是让人哭笑不得,看看她在倒数第二段说的什么:“敬畏,是一种信仰。现代社会中人的文明不仅需要科学发展,同样需要信仰的存在。真理需要验证,真理还需要敬畏,否则,等你验证之时就永无回头之日了!例如毒品,再如犯罪。”这段话说的真是让人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李大教授,你写文章的时候能不能不干别的,或者在头脑清楚的时候再写不行吗?这句话权且算是有点“模样”的话,那她接下来结尾的那句话就更让人崩溃了:“佛在庙中,佛更在心中。佛在敬供,佛更在敬畏!”她这里的佛如果是借指的话,那是借指她前面提到的“头上的神明”呢还是她所指的“真理”呢?而且她还把这句话用“粗体字”做了强调。即便是他这句话确实是在借指,用了隐喻的笔法,但是仍让人觉得她是在装神弄鬼。就像跳大神的巫婆,口口里念念有词,显得煞有架势又庄重严肃,实则是满嘴胡话,她自己也不知道说的什么。

  除了以上存在的问题,她文章中还有一些“胡话”,这些胡话也和她想要论述的观点没什么瓜葛。比如什么:“有敬畏之心者为智者,因为他懂得:这世上自然的智慧远远超出人的智慧!不要以小聪明去拷问大智慧......何为大自然的智慧?那就是事物的相关联系性,是事物的内在逻辑性”再比如:“当我们讲一句谎话时,我们需要在不同场合下用二句以上的谎话来圆谎,二句以上的谎话往往需要四句以上来圆谎;同样,做了一件坏事,要把自己撇清就需要再做很多的努力,一环套一环,结果是“洞”越来越大以至自己的躯体都无以填补。”“这世上自然的智慧远远超出人的智慧”这个理论是李教授由哪里学来的?说话也太随便了点吧!而且用了“黑体字”做了强调,你怎么说的这么理真气壮呢?而且什么叫“以小聪明去拷问大智慧”?这是哪跟哪呀!我的孩子要是跟着你读书,我说什么也得把她用绳子捆回来,跟着我去干小买卖也不能学你那些瞎包儿理论。

  看完她的这篇文章,给人的感觉就像是14个人(该文共14小段)合起伙来写的。堂堂的一个大学教授,竟然写不好一篇议论文,连议论文的三要素都不能很好地掌握,她是怎么指导学生写论文的呢?想想都害怕。

  总之,她没有给出为什么需要信仰,错误的论据是不可能得出正确的结论的。也没有给我们说明信仰什么,如果非得要说有的话,那只能勉强理解为“头上的神明”、“真理”、或者是“佛”这些云山雾罩的东西。郑板桥在给他的学生批文章的时候,如果遇到类似李教授这样的文章,他会留下这样一句评语:“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这个评语送给李玫瑾教授再合适不过了。两个黄鹂鸣翠柳--不知道说些什么,一行白鹭上青天--离题太远了。这就是一个学习过黑格尔并且从事犯罪心理学研究的专家教授写的文章。并且通过最近一段时间以来观察到的她的言论,我们可以很清楚地知道她是怎样一个水平。整个一学界的“张悟本”。现在,是把李玫瑾请下神坛的时候了。对她这样的教授,我们不必“敬供”,也不必“敬畏”!

①《看言语观人心-李玫瑾》()。
②《为何学者不可骂娘-赵南元》()。
③《犯罪动机的诡异性-李玫瑾》()
④同上。
⑤《专家不可自愚惑众-为李玫瑾教授画像-肖鹰》()。
⑥《郭涛:郭店竹简与“君子慎独”》,见《光明日报》2000年9月12日

附录:《今日,我们需要信仰吗?》()

       --李玫瑾

  近期上网,看到许多官员出事,在此写下这个话题。

  曾有一位主持人问我:你研究犯罪心理这么多年,能不能用一句话来说犯罪心理是什么问题?我的回答是:犯罪人都是没有敬畏之心的人。……

看看现实吧:若说“贫穷是导致犯罪的重要心理原因”,我可以给你找出大量不穷、甚至富有的人犯罪实例;如果说:“没有知识导致人犯罪?”我可以给你找出有知识、甚至有律师博士头衔的人犯罪实例;如果有人说“没有地位的人犯罪”,我可以找出有地位的人犯罪实例;如果有人说,没有修养的人才犯罪,我可以找出很有修养的人犯罪实例。贫穷、无知、无权无势、还有缺乏修养……这些都不是个人犯罪的真正心理原因。

纵观街上的小毛贼、再到那些位高权重的官员,若追究他们个人的犯罪心理问题,只用一个问题概括足矣:没有敬畏之心!因为他们只有在自认为“此事不会被人发现”时才敢做明知不对的事!是啊,没有人知道怎么会被发现?没有发现的可能怎么会被抓呢?这种事情不做白不做!……

但是,我想说告知的是,当一个人用一种违法手段轻易地达到自己的欲望或排除了某种障碍,那么,他一生中肯定还有欲望,他还会遇到新的障碍……到那时,他会选择无把握的新方法吗?选择不可能那么快见效的累人的方法吗?

事实上,这是规律:一个人用一种捷径做成一件事情,他遇到麻烦时一定还会再这么做的。就像生病,吃第一种药不太见效,吃第二药时很快见效,那么,只要再生此病,脑中首先想到的一定是第二种药,因为那个药有效!

所以,犯罪一次确实不一定会被抓获,恰恰不被抓获意味着成功,为何不能再来一次?二次不被抓获意味着把握增大……,成瘾现象往往形成于人的各种有效行为中,存在于各种强化的有趣行为中。那么,让人经历了紧张刺激、又让人体味了成功、让人满足了欲望,又让人不禁回味的违法犯罪行为,如何可能不再重复?

古人早就告诉我们了: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古人还告诉我们:要“慎独”——越是独自的情况下越要谨慎!那么,独自的情况下为何要谨慎呢?道理很简单!——因为我们的头上有神明!

敬畏是在没有视线时的一种感知,是一种没有约束时的观察。有敬畏之心者为智者,因为他懂得:这世上自然的智慧远远超出人的智慧!不要以小聪明去拷问大智慧!

何为大自然的智慧?那就是事物的相关联系性,是事物的内在逻辑性。当我们讲一句谎话时,我们需要在不同场合下用二句以上的谎话来圆谎,二句以上的谎话往往需要四句以上来圆谎;同样,做了一件坏事,要把自己撇清就需要再做很多的努力,一环套一环,结果是“洞”越来越大以至自己的躯体都无以填补。

敬畏,是一种信仰。现代社会中人的文明不仅需要科学发展,同样需要信仰的存在。真理需要验证,真理还需要敬畏,否则,等你验证之时就永无回头之日了!例如毒品,再如犯罪。

佛在庙宇,佛更在心中。佛在敬供,佛更在敬畏!

三 : 李玫瑾,理性还是情感?

迎头碰面,熟识的人总会不无关切地提醒李玫瑾饬弄一下那头抢眼的灰白头发,但她决定不去刻意掩饰这来得突兀却又不失本真的生理绽露,苍华发色与世俗眼光虽不相称,去留有意,在她可是一种“生活信条”。(www.61k.com)

“我希望做我自己,我不是为了让大家喜欢而去做一个别人喜欢的人。”这份执拗在李玫瑾身上仿佛深入骨髓,哪怕在马家爵、邱兴华、药家鑫、谢业新等一系列案件中遭到连续抨击,压力空前,也不能叫她稍稍折腰改向。

生于1958年的李玫瑾现在是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犯罪心理学教授。她奉弗洛伊德为圭臬,笃信自己的专业技能,在中国社会近年来一个又一个引起舆论关切的犯罪事件中,屡次试图藉此去揭示当事个体的深层犯罪(暴力)动机,到最后,却总是与民意和舆论对立起来,使得她长久被敌视。

口水战

舆论即便鼎沸,李玫瑾也丝毫不认为自己有什么错,她将那些指责归为“第一不专业,第二太愤青”,且毫不掩饰自己的不屑。不过,她也为此付出代价。除了心理负担之外,药家鑫风波最凶的当口,公安大学推荐她参加北京市教育局举办的“教育先锋”优秀职称评选,李玫瑾至今还没得过一个省部级以上奖项,全校名额也只有一个,不啻天上掉馅饼。孰料在面试环节她就被狠狠地刷了下来,因有评委对她在药案中的言论表现抱有恶感,她当时在中央电视台发明了一个“弹钢琴强迫杀人说”,被认为是为药家鑫开脱,而遭到了无数谩骂。

药案的发酵,亦迫得一些事先敲定的讲座计划不得不取消,没有中断的也弄得有点儿偷偷摸摸。一次去杭州做讲座,接待方像是迎接“全民公敌”,提前与她说好,出于安全起见,接机时就不大张旗鼓地举出写有她名字的牌子了。

虽已届天命之年,但面对铺天盖地的批评,想做到完全平心静气还是有困难。她习惯以“心理问题很复杂”、“你们不懂专业”来回击那些批评者,虽更多是一种本能的自卫,但这种精英式的气焰凌人和攻击性往往会进一步激化冲突。他们嘲弄她是自诩专家,这样的话赶话加剧了她内心的痛苦,以致势要捋起袖子真刀真枪地和人对赌一局,“我自认为专家没有什么不对,有种的话我把我的案件给你,你要能解决我就把我这专家名誉给你。我已经上前线打过仗,现在有人跟我挑战说我不是士兵,能这样么?”

针尖对麦芒的论战,让这场口水四溅的冲突,迟迟无法收场。 在李玫瑾的同行、中国政法大学教授马皑看来,李玫瑾的“因言得罪”皆因心理学作为一门微观研究,有其与生俱来的局限,不太符合人们感性上的认识与中国式的宏观思考方法。一个具体的犯罪,从民众角度看去,会有方方面面的追问指摘,比如官员的责任、社会道德等,但心理学的微观研究只关注个人的成长经历,不能面面俱到铺陈,故而无法使人感同身受地接纳。

再者说,李玫瑾当前所处的位置也于她不利。“她要穿警服,这本身就是一个符号。让老百姓以为你是代表公权力,你只要是警察我就觉得你可能不会站在老百姓立场说话。”她的另一位同事说,“她所有论点都比较站在警服的背景下,她没有表达当下犯罪和社会发展之间有什么关系。这就是为什么老百姓觉得她不解气。”

自从李玫瑾通过分析起而否定马加爵的犯罪动机是由于贫穷所致,乃因保护个人隐私而杀人灭口开始,她在公共舆论中的恶人形象就开始树立了,后面的邱兴华、药家鑫以及谢业新案件更是令她“恶名”昭著于世。

虽然一再强调“不媚众”,但李玫瑾说,她也反省过:究竟持有一种什么样的表达方式才可解除人们的对垒心态?结论通常是若能化专业语境为通俗解释,效果可能更好,然而她到底也没有实现不同语境的跨系统对接。

“当一个人认为自己是正确的时候,他能够做到坚持,也是一种责任,而我们要做的就是坚持自己,但同时也要做到宽容别人。”马皑说,“因为人与人是不同的,允许你有自己的观点,也要允许别人保留他的观点。”

女人当自强

强悍不落下风,李玫瑾表现出作为一个女人鲜见的强硬。此种性格,全系后天养成。她是独生女,厉害的母亲自小就拼尽全力把她当作男孩子训练,让她去野营拉练,去农村学游泳。小时候,哪怕哭上一鼻子,母亲也会特别生气,训斥她“怂”。渐渐地她就变得坚强了,周围人谁要敢欺负她,她就会拿出玩命的架式去应对。到上小学阶段,已经没有人敢招惹她了。

独立性训练,也促使她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一味向上拼。1982年分到公安大学,全校年轻人寥寥无几。到了新环境里,她还是天天捧着一本书,自己读自己的。有一次听报告,她竟也在现场看起书来,校长很严厉,让她回去看。书记回头也找她,告诉说不要老看书,要跟大家交流。可他们哪知道李玫瑾内心的虚空,“那些人岁数都很大,我跟他们没有共同语言。我是学哲学的,对那些俗不可耐的话不感兴趣。”

后来她发表文章,从专业角度探讨人的心理表现的几种形态,室领导“拜读”过后,专程找到家里去训诫她不要乱写。自认为论智慧论见识实不下于领导的李玫瑾,面对这有损尊严的教育当场就给他一个钉子,让人脸上挂不住。

2006年以前,李玫瑾一直都不顺。“后来我也反省,自己锋芒太露,在网上也是这样,这是我的一个缺点。”一直到最近几年,李玫瑾才算熬出头,可以显山露水了。没读过硕士、博士,没得过省部级以上大奖,她也破格当上了博士生导师、公安大学犯罪心理学研究生导师组组长、学科带头人。只因公安大学的犯罪心理专业是在她手上从无到有摸索出来,她心底也大有“舍我其谁”的气概。

作为一个公众人物,该有的光环如今都有了。可是得失相衔,虽已晋衔至二级警监,她却不在任何行政队列。体制之内的场合,又极注重职位排序,逢到一些公开活动,只要称谓是个带长的,都能排在她这个知名专家头前,令她大为不悦。

“有一次我们跟韩国方面学术交流,两个代表团,结果没有职务的就我一个,排在最后面。凭什么啊?因为很多都是我学生啊,哪有那么排的?在贵宾楼吃了一半儿,我就走了,一看那排序就很气愤。”精神上的骜放,终究具有压倒性优势,“我还是那句话,世界上的公爵有很多,但贝多芬只有一个,我宁肯做贝多芬,不愿做那公爵。”

摔打了10多年,风格秉性却无半点移易。在学生眼里,她太凶了,在女儿眼里,她又太狂了。有干物议,她自己心里也明白。但这是她之所以为她的特点,是烙印一样清除不了的。

理性还是情感?

李玫瑾搞的犯罪心理学研究偏应用,更多时候要与刑侦工作相结合。干他们这行的,经常在各种会议场合抛头露面,一屋子的男人中只有她一个女性,面对这情形她自己也会陷入一种惶惑:怎么就进入到这么个圈子里来了?

“我比较反对女强人这样一个词,因为强人一般是不要家的,我是要家的。再一个我在工作当中不是没有情感,我是有的。只不过在很多方面我的情感比较理性。”

2011年7月,李玫瑾当上了外婆,她特地请假两个月,推掉一切事务在家里照料。和同事们的交流中,也开始多出不少关于孩子的话题。这个琐碎生活中的犯罪心理学者,家庭观牢固,对于情感抚养,更是轻车熟路。就连正式场合,她也可以家长里短地把这类知识和心得向人端出,并不板着一个冰冷面孔。这里面,多少寄寓着一种能被理解的渴望。

“我希望把我的思维我的理性跟人分享。有时候遇到一个能懂你的人,你会很快乐。”她尝试着把这个愿望糅入工作当中,通过对具体犯罪事件的分析传达给社会,以企将心灵成长与养护的重要性广布予人,起到犯罪预防作用。可是往往适得其反。

舆论指责李玫瑾意图通过专业优势去漂白犯罪人,譬如对药家鑫的杀人行为作评价,她事后解释说,是要提醒大家勿对孩子施行压抑教育,“你强迫的话结果就变成了强迫症”,却是时机不对,惹下了大麻烦。不过,李玫瑾对药家的倾向,却是明显的,她一开始就不主张处死药家鑫。某次与一位警察谈及这个观点,对方立刻劝她千万收住嘴巴,不要惹出更大风波。

这种倾向有很大的情感因素,而非全是理性的专业分析。对于药家的独子处境,李玫瑾有着切身体味。她的头发之所以白成那样,大半因家庭压力过巨所致。1999年,母亲患上痴呆,父亲也一身老病。保姆不好找,家里一堆事情便压在她一人身上。养生送死无人分忧,顾影自怜之下,开始信了电脑上算命说的那句话,叫做“一生无依靠”。2005年,母亲不得不在老人院里走完最后一程,令她愧悔不能释怀。自己也累得患了子宫肌瘤,终至趴下。

推己及人,她就认为药家鑫若是判死,今后将涉及一批独子家庭的晚境问题。“独生子是国策,是你不让生的,你又没有健全社会保障,干嘛不给他父母留条后路?这不是一个简单的可恶不可恶的罪的问题,是个社会规则的问题。”

对于大多数用常识和朴素的情感来判断是非的局外人来说,这样的分析,毫无疑问是没有什么说服力的,因为人们天然会站在被害者的立场去考虑问题。“我这么讲你是不是觉得我太理性?我有时候担心自己变得冷血。”面对记者,陈述完自己的分析后,李玫瑾也会下意识地反问一句,很多时候,情感与理性还是会在她身上纠结,以致发生短暂的错乱。

虽则说到底是个理性主义者,但常年与各种各样的犯罪打交道,李玫瑾的内心也一直充满矛盾。近些年,她义务做青少年犯罪帮教,对一些少年犯进行心理评估与疏导。这些人发交到监狱之后,有的还与她保持着书信往来,得空她也给他们寄上学习材料,作些鼓励。

“有时候遇到一些大学生犯罪,会特别心痛。因为这些人本身有天赋之才,可以对社会作出贡献。可是心痛又怎么样?这些人不判死刑又怎么去抚慰被害者的家人?他们的孩子凭什么平白无故被杀死?像我们这种爱,很纠结。”(文/南风窗)

本文标题:李玫瑾-李玫瑾我在等你接招!
本文地址: http://www.61k.com/1107162.html

61阅读| 精彩专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苏ICP备130363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