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 再看经典现代京剧《沙家浜》有感
1月10日,北京京剧院来沈演出经典现代京剧《沙家浜》,仅一场。朋友老百的妻子、辽艺刘导以宝贵一票相赠,使我有幸再看经典现代京剧《沙家浜》。说“再”,其实是很不准确的用词。上世纪70年代,样板戏影片观看无数遍,先是黑白的舞台记录片,后又有彩色艺术片。至于真人演的舞台剧,当年能够看到近乎一票难求。但借助于爸爸的“实力”和自己的努力,“辽宁省革命样板戏学习班”进京学习后的汇报演出,几届辽宁省文艺汇报以及其它地方院团的来沈交流演出,剧场坐席上常出现我的身影。水平不等的京剧《沙家浜》,记忆中至少看过四五场(还不算其它剧种的移植)。约在1996年或1997年前后,北京京剧院来沈演出《沙家浜》,我曾带女儿到南湖剧场门口“黄牛党”手中购票观看,20元(女儿个儿矮不用票)看一场高水准的演出,觉得特值。舞台之下的一幕至今我仍历历在目:当演到第五场“坚持”时,5岁的女儿居然情不自禁、童言无忌、口无遮拦、旁若无人地跟随台上的演员哼唱起“那青松,逢灾受难,经磨历劫,伤痕累累,斑迹重重。更显得枝如铁,干如铜,蓬勃旺盛,倔强峥嵘……”,引来邻座观众惊艳的目光和前排观众的回头赞叹,让我这个做爸爸的感觉特自豪。于今大约15年过去了,女儿已无兴趣再陪同我去观看《沙家浜》,或许早年受我影响熟背的唱词脑海中已荡然无存。好在她爹依然故我,《沙家浜》历久弥新。
此次北京京剧院《沙家浜》剧组,搞不准已经是第N代,但演出仍然是原汁原味,演员的敬业精神不减当年,除演员的外形相貌与当年样板团有距离外(这个不可强求),连音色与当年班底都几乎不差分毫,阿庆嫂、郭建光、沙祖母的唱段倘若闭上眼睛静静欣赏几乎可以以“假”乱真。这是令人欣慰的,毕竟经典保留剧目在北京京剧院的后来人那里得到了很好的传承。用《红灯记》中的唱词赞一句,叫做“万里长江波浪翻,我家红灯有人传!”但小的瑕疵还是有的,比如全剧演下来演员将台词念错四处,其中三处出自阿庆嫂(王蓉蓉饰)之口,第四场的一处跑偏较远,幸亏饰演刁小三的演员机智,临时加上一句不太靠谱台词及时拐了回来。这是令人遗憾的,特别是发生在主角阿庆嫂身上。但好在到场的观众未喝倒彩,不知是素质高,还是觉察到的人绝无仅有。演员选择上,刁德一偏胖简直可以饰演金正恩了(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同样不可求全责备);刁小三在剧本中本来就有漫画化的倾向,与其他人物不够协调,在本次演出中演员从外形到化妆都给人以二人转演员的感觉,不够舒服。现在回头看,作为样板戏的《沙家浜》文戏的成就远胜于武戏,第四场“智斗”堪称经典中的经典,写得精彩之至。但结尾的处理却是[www.61k.com)相对草率的、粗糙的,使全剧有1种虎头蛇尾之感(尽管大团圆的结局使得故事本身很完整)。结尾的武戏既是政治上突出武装斗争的需要,也是京剧行当不可或缺的需求,但与文戏之间确实存在焊接之感。犹如一篇文章,前五分之四篇幅精描细写,后五分之一粗线条勾勒,风格不一且明显详略不当。这些缺点和毛病,在样板戏被定为至尊的年代,不是没人看见,可能是不使指出。
《沙家浜》让我再次领略红色经典荡气回肠的魅力。当舞台上郭建光唱道:“毛主席党中央指引着方向,鼓舞着我们奋战在水乡!”,当阿庆嫂唱道:“毛主席,有您的教导,有群众的智慧,我定能战胜顽敌渡难关!”台下观众爆发的掌声是自发的、由衷的、久违的!这些时代印记明显的唱词,换个场合可能会引起哄堂大笑,但在此时此刻,观众的内心定当感慨称良多!放眼看剧场之外,社会上和风习习与乱云飞渡并存,将毛泽东妖魔化的倾向和去毛泽东化的思潮大有市场且初见成效。前者如袁腾飞鼠辈姑且不论,就后者而言,近日同济大学某副教授将《念奴娇·昆仑》的作者译为“昆仑”颇有讽刺意味。精英的无知,即为“硕果”一例。
京剧艺术要想得到很好地继承和发扬,必须“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一手抓传统古装戏的传承,一手抓与当代生活同步的现代戏的创作。样板戏在京剧革命方面做出的成就是有目共睹、功不可没的,包括《沙家浜》在内的十几部样板戏和“准样板戏”剧目耸立起的高峰是至今无戏可以超越的。样板戏之后,京剧几无现代戏可言。而京剧不走现代戏的革新之路,被观众抛弃是指日可待的事。这是1个不争的事实,是目前谁人也无力改变的。现在的“两手”是“一手软,一手残”,乃至出现《人到四十》中贵妃去茶楼唱流行歌曲的奇观。由是观之,京剧的起死回生已近乎天方夜潭,即使是当下这个宣导“文化强国”的新时代也根本不具备这个条件、这个氛围。我们能够看到的也许是,十分狭小十分有限的京剧舞台(这个舞台的十分之九至今仍被帝王将相才子佳人所占据)一天天萎缩下去,与当代观众渐行渐远,直至某一天这门国粹成为仅存于音像资料馆供人凭吊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二 : 电影:《沙家浜》(现代京剧)
作者:蒙山可乐61阅读| 精彩专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苏ICP备130363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