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阅读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杜甫《春望》

发布时间:2017-08-04 所属栏目:读国破山河在有感

一 :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杜甫《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译文] 国都已经残破,山河依旧在目,人事却已全非。长安城里的春天,人烟稀少,草木丛生,一片荒凉。

[出典] 杜甫 《春望》

注:

1、《春望》杜甫

国破山河在, 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 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 浑欲不胜簪。

2、【注释】

①国破山河在:言山河依旧,而人事已非,国家残破。春到京城,而宫苑和民宅却荒芜不堪,杂草丛生。国:国都,即京城长安。破:(被)冲开;攻下。

这两句有两种解说:一说是诗人因感伤时事,牵挂亲人,所以见花开而落泪(或曰泪溅于花),闻鸟鸣也感到心惊。另说是以花鸟拟人,因感时伤乱,花也流泪,鸟也惊心。二说皆可通。感时:为国家的时局而感伤。

②恨别:悲恨离别。

③烽火:这里指战争。连三月:是说战争从去年直到现在,已经两个春天过去了。抵万金:家书可值万两黄金,极言家信之难得。抵:值。

④搔:用手指轻抓。浑:简直。欲:将要;就要。

⑤浑欲不胜簪:简直连簪子也插不上了。浑:简直。胜:能承受。簪:一种束发的首饰。

⑥白头:白发。

⑦城:指长安城。

⑧浑:简直。

3、【参考译文1】

国家已经破碎不堪,只有山河还在。长安城里又是春天了,但是经过叛军的烧杀抢掠,早已满目荒凉,到处长着又深又密的草木。虽然春花盛开,但看了不是使人愉快,而是让人流泪,觉得花好像也在流泪;虽然到处是春鸟和鸣,但心里由于和家人离别而忧伤,听了鸟鸣,不仅不高兴,还让人惊心。战乱持续了很长时间了,家里已久无音讯,一封家信可以抵得上一万两黄金那么宝贵。由于忧伤烦恼,头上的白发越来越稀少,简直连簪子也戴不了了。

【参考译文2】

故国沦亡,空留下山河依旧,春天来临,长安城中荒草深深。感叹时局,看到花开也不由得流下眼泪,怨恨别离,听到鸟鸣也禁不住心中惊悸。战火连绵,如今已是暮春三月,家书珍贵,足抵得上万两黄金。痛苦中我的白发越搔越短,简直要插不上头簪。

【韵译】:

长安沦陷国家破碎,只有山河依旧,

春天来了城空人稀,草木茂密深沉。

感伤国事面对繁花,难禁涕泪四溅,

亲人离散鸟鸣惊心,反觉增加离恨。

立春以来战火频连,已经蔓延三月,

家在鄜州音讯难得,一信抵值万金。

愁绪缠绕搔头思考,白发越搔越短,

头发脱落既短又少,简直不能插簪。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杜甫《春望》

4、安史之乱爆发后,唐玄宗不顾国家遭践踏、不顾人民受蹂躏,带着“倾国”佳人杨贵妃偷偷向四川逃去。公元756年7月3日,李亨在灵武受不满三十人的文武官员朝贺,即位称帝,这就是唐肃宗。具有浓厚忠君思想的杜甫,在听到这个消息后,便把李唐王朝中兴的希望寄托在李亨身上,正如他在《喜达行在所》(其三)诗中说的,“今朝汉社稷,新受中兴年!”于是只身投奔肃宗。在途中又被叛军捉住,送往沦陷的长安,因为官职较小,未被囚禁。757年3月,春天又来到长安城。对祖国有着无限深情的杜甫,多么希望自己的国家也出现一个春天的局面!然而,国家的春天一去不复返了。现实让他睹物神伤。诗人把他在长安城中的所见所感,高度凝炼地熔铸在四十个字里,这就是有名的《春望》诗。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杜甫《春望》

5、诗的首联写望中所见,是从总的方面、大的方面写环境。长安被叛军攻陷后,遭到了惊人的破坏。叛军焚烧宫室,杀戮人民和唐朝官员的家属,甚至连婴儿都不放过。人民朝不保夕,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另一方面,叛军兵将却洋洋自得,把抢掠来的珍宝材物,络绎不绝地用骆驼运往他们的老巢范阳,真是“昨夜东风吹血腥,东来骆驼满旧都!”(《哀王孙》)昔日繁华的都城,已经被糟蹋得满目疮痍,不成样子了!“国破破山河在”,只有山河依旧,而世事全非,真是万千感慨。然而这些山河已经换了主人!长安城的春天原是很明媚、很热闹的,“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丽人行》)真是车如流水马如龙,珠光与春色相辉映,如鲜花著锦。但是失陷后的长安,“城春草木深”,只剩下丛生的草木、满地的血污。大自然的春天像往常一样如期而至,然而景色迥异。两句诗写得极其概括,却极其沉痛。

诗的颌联是分写,通过花和鸟两种具体事物写春天。“感时花溅泪”,写花,写所见,是感伤,是国事,“感时”又承上面的“春”字;“恨别鸟惊心”,写鸟,写所闻,是怨恨,是家事,“恨别”又承上面的“国破”二字。

花香鸟语,本是美好的事物,应当使人高兴,为什么却引起了诗人相反的感情?我们知道,鲜花盛开,充满生机,是一种繁荣昌盛的象征。但这却只是自然界的春天,而国家的春天、国家繁荣昌盛的局面却已一去不复返了。诗人对李唐王朝的盛世是很留恋的。直到后来他到了成都,还一往情深地回忆:“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司仓廪俱丰实。九州道路无豺虎,远行不劳吉日出。齐纨鲁缟车班班,男耕女桑不相失。……百余年间未灾变,叔孙礼乐萧何律”(《忆昔》)。而安史之乱正是唐王朝由盛而衰的转折点,它把唐代社会划成了两个截然不同的时代。所以诗人睹物伤情,见到荆棘丛中自开自灭的鲜花,也禁不住流出了眼泪。春鸟和鸣,是说鸟儿还能团聚在一起,享受大自然的春光之美。而自己却家人离分,不能在战乱中患难与共。诗人目睹长安人民遭受的惨祸,怎能不为抛在鄜州的妻子儿女担忧呢?同年五、六月间,诗人在《述怀》诗里更明确、更充分地表露了这种担忧:“比闻同罹祸,杀戮到鸡狗。山中漏茅屋,谁复依户牖?……几人全性命,尽室岂相偶?……”所以听到鸟声,受到刺激,使人心惊。

“烽火连三月”,从正月到三月这三个月中,杀伐不断,如史思明、蔡希德等围攻太原,唐将李光弼进行抵御;唐将郭子仪从鄜州出击崔乾佑;叛军安守军等从长安向西出兵,进犯武功等等,战事是很紧张的。诗人的家眷正在鄜州,由于战事紧张,音讯隔绝,这更增加了诗人的担忧,使诗人更渴望得到家人的消息。“家书抵万金”,在那种兵荒马乱的岁月,一封普通的家信是多么难得、多么珍贵。

诗人在前面或借景写情、或情景结合,感情很沉痛。写到腹联(五、六两句),好象诗人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感情了,于是直接抒情,明写伤国和怀家两种感情。这两句也是承接前两句来的。战火不断,写国事,是“感时”的内容。家人的离别是由于国事的艰难,把恨别与感时联系在一起,更深化了忧国的感情。

诗的尾联总写忧国思家的感情,是整个诗篇的结束。作者在这里既不写景,又不抒情,却着意刻画了一个满头白发的诗人,因焦虑、忧愁而频频搔首的形象。搔首,是人烦急不安时的一种不自觉的动作,这种动作,正是诗人忧国思家的一种外在的形体表现,它形象地表现了诗人“乾坤含疮痍,忧虞何时毕”(《北征》)的爱国感情。

这首诗通过对诗人在陷落后的长安城中的所见所感的描写,抒发了诗人感时恨别、忧国思家的感情,充满了爱国热情。

这首诗写得一环紧口一环,前后照应,结构严谨、完美。

全篇围绕“望”字着笔,一、二句借景抒情,三、四句情景结合,五、六两句完全是抒情,七、八两句通过描写人的动作来写人的感情。忧国忧民的感情逐渐具体、逐渐深入、逐渐强烈。结尾既有强烈的感情色彩,又意味深长,是别具匠心的安排。

这首诗是以深沉凝炼、言简意多闻名的。遣词用字,精当准确,含蕴丰富。司马光说:“古人为诗贵于意在言外,使人思而得之,故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戒也。近世诗人惟杜子美最得诗人之体。如'国破破山河在’云云,'山河在’,明无余物矣,'草木深’,明无人矣;花鸟平时可娱之物,见之而泣,闻之而悲,则时可知矣。他皆类此,不可遍举。”。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杜甫《春望》

6、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大量伤今吊古的诗词里总结出了深刻的历史教训。在昔盛今衰的对比中给后人以借鉴。一个王朝兴盛时,繁华的城市、宏伟的宫殿、热闹的街市,还有皇帝或为装点太平盛世、或为自己享乐而兴建的建筑,这些都会成为这个朝代繁盛的一个标志。但几百年甚至才几十年后,这些象征繁华的建筑变成一堆废墟,甚至上面长满野草,人们会产生什么样的感情,发出什么样的感慨呢?另一方面,战争所带来的破坏是严重的,和平时期的苦心建设在兵火中可以毁于一旦。古代诗词中常用野草乱生这一荒凉景象,表现昔盛今衰的伤感。 《诗经-王风-黍离》:“彼黍离离,彼稷之苗。行迈靡靡,中心摇摇。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黍,是一种粮食作物。离离,是禾草茂盛的样子。行迈,就是远行。靡靡,迟缓的样子。中心摇摇,就是心烦不定的意思。旧说周平王东迁以后,周大夫经过西周故都,悲叹宫室宗庙毁坏,长满禾黍,就作了这首诗。因此,后来常用“禾黍”来表示对国家昔盛今衰的痛惜伤感之情。 杜甫《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此诗作于“安史之乱”时期。这两句写春望所见:国都沦陷,城池残破,虽然山河依旧,可是乱草遍地,林木苍苍,满目凄然。司马光《温公续诗话》:“山河在,明无余物矣;草木深,明无人矣。” 刘禹锡《台城》:“台城六代竞豪华,结绮临春事最奢。万户千门成野草,只缘一曲后庭花。”台城为古都金陵内六朝帝王起居临政的地方。六朝皇帝多奢侈荒淫,尤其是陈后主。他在台城营造了结绮、临春等楼阁以享乐。他自谱的《玉树后庭花》曲中有“玉树后庭花,花开不复久”的句子,被认为是亡国之音。此诗第三句写当年“万户千门”的繁华景象如今变成野草丛生的荒凉景象了,在这种巨大的变化中寄寓了沉痛的历史教训。刘禹锡《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乌衣巷口、朱雀桥边曾是晋代王、谢等大家族聚居地,繁华一时。而今却长出野草,荒凉里透出衰落。 唐许浑《凌歊台》:“行殿有基荒荠合,寝园无主野棠开。”凌歊台曾有南朝修建的行宫,如今已是荒草生于旧址之上,野花开于故宫之旁,盛衰巨变寓于其中。许浑另一首诗《登洛阳故城》是因新建洛阳城而旧的洛阳城废弃发出感慨,登临旧城,凭吊感怀所作。诗中写道:“禾黍离离半野蒿,昔人城此岂知劳。”当年耗费无数辛劳修建的故城,如今满目荒凉。 李商隐《隋宫》:“于今腐草无萤火,终古垂杨有暮鸦。”杨广开凿运河南游,运河两岸栽柳,绵延千里。曾征萤火虫,在江都放萤取乐,还修了个“放萤院”。这两句是涉及的就是这些旧事。昔日放萤的地方如今已成为废墟,只有腐草而已,南游盛况,早已销声匿迹,惟有暮鸦栖于古柳之上。在昔今对比中揭示出荒淫亡国的历史教训。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这个夕阳残照下的草树杂生的荒凉街道,就是当年叱咤风云的刘寄奴曾经居住过的地方。这里借此来表达对英雄后继无人的感叹。 姜夔《扬州慢》:“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昔日“春风十里”的扬州路,而今到处是荠麦丛生了。这首词通过扬州过去繁华与现在破败的对比,通过金人南侵给扬州造成的惨重破坏,抒发了深深的故国之思。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译文] 感伤时局看见花开反而落泪,怅恨别离听到鸟鸣不禁惊心。

[出典] 杜甫 《春望》

注:

1、

杜甫《春望》

国破山河在, 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 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 浑欲不胜簪。

2、【注释】  ①国破山河在:言山河依旧,而人事已非,国家残破。春到京城,而宫苑和民宅却荒芜不堪,杂草丛生。国:国都,即京城长安。破:(被)冲开;攻下。

这两句有两种解说:一说是诗人因感伤时事,牵挂亲人,所以见花开而落泪(或曰泪溅于花),闻鸟鸣也感到心惊。另说是以花鸟拟人,因感时伤乱,花也流泪,鸟也惊心。二说皆可通。感时:为国家的时局而感伤。

②恨别:悲恨离别。

③烽火:这里指战争。连三月:是说战争从去年直到现在,已经两个春天过去了。抵万金:家书可值万两黄金,极言家信之难得。抵:值。

④搔:用手指轻抓。浑:简直。欲:将要;就要。

⑤浑欲不胜簪:简直连簪子也插不上了。浑:简直。胜:能承受。簪:一种束发的首饰。

⑥白头:白发。

⑦城:指长安城。

⑧浑:简直。

3、【参考译文1】

国家已经破碎不堪,只有山河还在。长安城里又是春天了,但是经过叛军的烧杀抢掠,早已满目荒凉,到处长着又深又密的草木。虽然春花盛开,但看了不是使人愉快,而是让人流泪,觉得花好像也在流泪;虽然到处是春鸟和鸣,但心里由于和家人离别而忧伤,听了鸟鸣,不仅不高兴,还让人惊心。战乱持续了很长时间了,家里已久无音讯,一封家信可以抵得上一万两黄金那么宝贵。由于忧伤烦恼,头上的白发越来越稀少,简直连簪子也戴不了了。

【参考译文2】

故国沦亡,空留下山河依旧,春天来临,长安城中荒草深深。感叹时局,看到花开也不由得流下眼泪,怨恨别离,听到鸟鸣也禁不住心中惊悸。战火连绵,如今已是暮春三月,家书珍贵,足抵得上万两黄金。痛苦中我的白发越搔越短,简直要插不上头簪。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杜甫《春望》

【韵译】:

长安沦陷国家破碎,只有山河依旧,

春天来了城空人稀,草木茂密深沉。

感伤国事面对繁花,难禁涕泪四溅,

亲人离散鸟鸣惊心,反觉增加离恨。

立春以来战火频连,已经蔓延三月,

家在鄜州音讯难得,一信抵值万金。

愁绪缠绕搔头思考,白发越搔越短,

头发脱落既短又少,简直不能插簪。

4、唐玄宗天宝十四年(755)冬,安史之乱爆发,第二年六月叛军攻陷长安,七月肃宗李亨在灵武即位,改元至德。此时,杜甫自鄜州羌村只身北上欲投奔肃宗,途中被安史叛军所俘,带到长安。至德二年(757)春,杜甫在长安眺望美好的春色又降临到满目残败的京城,伤时感乱,忧国思家,写下了这首五律名篇。

这首五言律诗,首联以工对的句式和概括的笔法,描写了春望所见国都残破荒凉的景象。一个“破”字写出了国都的沦陷,一个“深”字表现了景象的凄凉,并且景物的描写之中寄托了深沉的感慨,也奠定了全诗的基调。此联对仗工巧,“国破”对“城春”景象相反,而“国破”与“山河在”、“城春”和“草木深”也都是意思相背而出,巧用对比反衬,翻新出奇。颔联以拟人化的手法借物传情、移情于景,巧妙地传达出了春望的内心感受,手法别致而意蕴深厚。颈联写春望所感发的国忧家愁,上句紧扣“感时”写国忧,下句紧承“恨别”抒家愁。“烽火连三月”形象地概括了战乱不息的局势,“家书抵万金”又写出了盼望家人音讯的急迫心情。尾联以春望中诗人自我形象的描写而结尾,诗人直接传达出的是衰老的感叹,但何尝不是国破家愁所致?意脉不仅浑然贯通,而且增加了内心深处的愁苦与悲哀的抒写。

这首诗以“春”为背景,以“望”为线索,由景入情,情景交融。前四句主要是写春望之景,睹物伤怀。首联情寓景中,颔联移情于景。后四句主要是写春望之情,忧国思家。颈联借物言情,尾联以人传情。此诗结构巧妙,各联之间注意呼应勾连,层层相因,浑然一体。诗歌以国忧家愁为情感底蕴,风格沉郁悲凉,而又是以景、事、人的形象传达情感意蕴,因此又有意在言外、含蓄蕴藉的效果。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杜甫《春望》

5、诗的前四句写春城败象,饱含感叹;后四句写心念亲人境况,充溢离情。全诗沉着蕴藉,真挚自然。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开篇即写春望所见:国都沦陷,城池残破,虽然山河依旧,可是乱草遍地,林木苍苍。一个“破”字,使人怵目惊心,继而一个“深”字,令人满目凄然。司马光说:“‘山河在’,明无余物矣;‘草木深’,明无人矣。”(《温公续诗话》)诗人在此明为写景,实为抒感,寄情于物,托感于景,为全诗创造了气氛。此联对仗工巧,圆熟自然,诗意翻跌。“国破”对“城春”,两意相反。“国破”的颓垣残壁同富有生意的“城春”对举,对照强烈。“国破”之下继以“山河在”,意思相反,出人意表;“城春”原当为明媚之景,而后缀以“草木深”则叙荒芜之状,先后相悖,又是一翻。明代胡震亨极赞此联说:“对偶未尝不精,而纵横变幻,尽越陈规,浓淡浅深,动夺天巧。”(《唐音癸签》卷九)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两句一般解释是,对乱世别离的悲凉情景,花也为之落泪,鸟也为之惊心。作者触景生情,移情于物,正见好诗含蕴之丰富。并运用互文手法,可译为“感时恨别花溅泪,感时恨别鸟惊心”。

诗的这前四句,都统在“望”字中。诗人俯仰瞻视,视线由近而远,又由远而近,视野从城到山河,再由满城到花鸟。感情则由隐而显,由弱而强,步步推进。在景与情的变化中,仿佛可见诗人由翘首望景,逐步地转入了低头沉思,自然地过渡到后半部分——想望亲人。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自安史叛乱以来,“烽火苦教乡信断”,直到如今春深三月,战火仍连续不断。多么盼望家中亲人的消息,这时的一封家信真是胜过“万金”啊!“家书抵万金”,写出了消息隔绝久盼音讯不至时的迫切心情,这是人人心中所有的想法,很自然地使人共鸣,因而成了千古传诵的名句。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烽火遍地,家信不通,想念远方的惨戚之象,眼望面前的颓败之景,不觉于极无聊赖之际,搔首踌躇,顿觉稀疏短发,几不胜簪。“白发”为愁所致,“搔”为想要解愁的动作,“更短”可见愁的程度。这样,在国破家亡,离乱伤痛之外,又叹息衰老,则更增一层悲哀。

这首诗反映了诗人热爱国家、眷念家人的美好情操,意脉贯通而不平直,情景兼具而不游离,感情强烈而不浅露,内容丰富而不芜杂,格律严谨而不板滞,以仄起仄落的五律正格,写得铿然作响,气度浑灏,因而一千二百余年来一直脍炙人口,历久不衰。

春望一诗中的对偶句: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杜甫《春望》

6、《春望》全诗八句。前四句写目睹春城败象,饱含感叹;后四句写心想亲人愁苦,充溢离情。全诗写得字字含恨,句句怀痛,沉着蕴藉,自然深挚。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首联即触题,言明春望所见。国都(长安)沦陷,城池残破,而山河依旧。虽然江山未改,可是景象大异:乱草遍地,林木森森。诗的起句如飙风骤起,山洪暴发。一个“破”字,使人触目惊心,继而一个“深”字,叫人满怀凄然。宋代魏庆之编的《诗人玉屑》中说:“古人为诗,贵于意在言外,使人思而得之。……近世诗人,惟杜子美最得诗人之体。”“山河在,明无余物矣;草木深,明无人矣。”(《迂叟诗话》)这确是一种简言蕴意的写法,只写山河之上草木蔓生,可见劫后的荒凉萧索。长安原是豪华繁盛之都,如今只见草木了。往年“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只见她们“态浓意远淑且真,肌理细腻骨肉匀。绣罗衣裳照暮春,蹙金孔雀银麒麟”。(杜甫《丽人行》)现在,王公大臣、贵妃宠姬的冶游欢乐不见了,连市井庶民、耕夫樵子的辛勤劳作也不见了,再没有那游人如蚁、冠盖如云的盛况,再没有那人声如沸、货物如流的闹市,只见细柳新蒲依然绿,昔日宫殿锁千门。诗人将丰富的意思寓于一个“深”字中。草木深,不仅表明人迹罕见,而且说明抛荒已久。诗人在此明为写景,实为写感,寄情于物,托感于景。 “唐五言多对起”,此联对仗工巧,圆润自然,且耐人寻味。“国破”对“城春”,两意相反。“国破”,一般地说多见断壁残垣、碎砖乱瓦,可是以富有生意的“城春”与之对举,形成鲜明、强烈的对照。“国破”之下继以“山河在”,诗意翻跌,出人意表;“城春”之后缀以“草木深”,文意直顺,合于实情。可是“山河在”是实写实意,而“草木深”却是实写虚意。实意是说只剩下了山河依旧,虚意是草茂人稀,物是人非。而且“城春”的“城”就是“国破”的“国”,只是先用“国”点明了此城即国都长安,以“破”交代了历史背景,以“春”标明了节令。两句合而观之,便是说望见春天被攻破了的长安城,山河之上草木丛生,榛莽遍地。但是经诗人吟咏出来的诗句,辄能拨人心弦,引人遐想。因此明代胡震亨极赞此句说:“‘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对偶未尝不精,而纵横变幻,尽越陈规,浓淡浅深,动夺天巧。百代而下,当无复继。”(《唐音癸》卷九)此起句确为全诗冠冕,不愧为神来境诣之笔。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此为继“城春草木深”的具体描绘,由泛览满城草木,到收为花、鸟的特写镜头。对这两句的理解,过去诗评家就有分歧,焦点在于“溅泪”“惊心”的是花、鸟还是人。《迂叟诗话》:“花鸟平时可娱之物,见之而泣,闻之而恐,则时可知矣。”(《诗人玉屑》卷六)他认为这句是写诗人的泣和惊。清人施补华说:“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是律句中加一倍写法。”(《清诗话?岘佣说诗》)对此,今人周振甫解释说:“加一倍写法有强调作用。杜甫《春望》‘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是写对国事的悲痛。花鸟本是令人喜爱的,诗人对着花鸟还是悲痛,这就更突出悲痛的深切,是加一倍写法。”(《诗词例话》第126页)这一解释也是讲成诗人的泣与惊,实际上与《诗人玉屑》上的说法相同。 我们认为施补华的“加一倍写法”,是说花溅泪,鸟惊心,无情花鸟尚且如此,有情的人岂不更甚,这就加一倍表情了。说花鸟泣和惊,这是拟人化的手法。这在古代诗词中是屡见不鲜的。本来“草无忘忧之意,花无长乐之心”(庾信《小园赋》)现在却说花也溅泪鸟也惊心,就更为生动感人了。花何事而溅泪,鸟何情而惊心?诗人为之注明,是因了“感时”和“恨别”而动情。其实是诗人自己感时恨别,看到花上露珠晶莹,就好像花也泪凝眼角,听到飞鸟啭鸣,也好似鸟在惊啼。这是诗人以含情之眼视物,则物亦生情。以物之情写人之情,则委婉曲折,又深沉真挚。同时,这两句也是“互文见意”,花感时也恨别,鸟恨别也感时,都是两种感情兼而有之。 诗的这前四句内容,都统在“望”中。诗人视域由远而近,由大而小,从山河到草木,再到花鸟,视象也由整体到部分,由浑沌到清晰。借景抒情,由景见情,而不直书其情,其情由隐到显,由弱而强,步步推进,层层袒露。从景与情的变化,使人可以想见诗人由翘首远望,慢慢地转入了低头沉思,从而进入了诗的后半部分——想望亲人。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三个月来战乱不已,整个春季都在动乱之中。据史籍记载,这年一月,安庆绪将尹子奇寇睢阳,张巡败之;二月,李光弼与安庆绪战于太原,败之;郭子仪与安庆绪战于潼关,败之;三月,尹子奇又引兵寇睢阳,安守忠引兵寇河东。真是干戈不止,烽火不息。杜甫是前年八月为叛军所俘的,被困于长安一冬春,一直思念寄居在州的妻子儿女,因此说“家书抵万金”。杜甫在写《春望》的前一年(至德元年)秋,在长安就写有《月夜》:“今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表现了诗人对家人的眷眷之怀。在兵荒马乱之中得到一封家信,报告家小安全,诗人自然欣喜万分。家书的可贵,就在于它是载着深情冒着烽火而来的,由此也触动了诗人对家人的悬想。 诗人珍视“家书”,还包含有对北地消息的关心。他在长安常常盼望王师平定中原。如《悲陈陶》的结句是“都人回面向北啼,日夜更望官军至”,《哀江头》的结句为“黄昏胡骑尘满城,欲往城南望城北”,都写了向北遥望,如今春望之时,感时恨别,自然既盼家人也盼官军了。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尾联以诗人望后的情态作结,显示了诗人的愁苦之心。这两句的意思是:白发越搔越少,简直连簪子也要插不住了。古时男子束发,用簪来束发连冠,故有此说。杜甫写这首诗时是46岁。一般地说,还在壮年时期,不会白发。可是因为艰难愁苦的生活使诗人早衰,也可能是属于“有情知望乡,谁能不变。”(谢《晚登三山还望京邑》)因了思念而使浓密的黑发变白了,这叫做“白发镊不尽,只缘根在愁肠中”。杜甫这时确实白了头发,他在这一年秋天写的《北征》中也说“况我堕胡尘,及归尽华发”,头发完全花白了。他自己也感到衰老了,在《哀江头》中自叙“少陵野老吞声哭”,已自称为乡野老人了。白发本来就很短了,所以说“搔更短”,短到“浑欲不胜簪”的地步。“搔”首是愁苦难解时的动作,发短则是愁苦程度的标志。由此可见一位稀疏白发的诗人,站在残破的长安城头,面对遍地草木,心想远方亲人,老泪纵横,忧心忡忡,这怎不叫人怆然泪下! 这首诗的后四句,是前半部分触发而出,又进一步有所发展。由前面的景,写到自己的情,又描出自身的形。诗人眺望春景,想望家人,盼望官军,最后以望者的形象作结,将前面感时、恨别之情概括无遗,又给人以实感,这是杜甫擅长的表现方法。如大历二年秋写的《登高》,前面叙登高所见,最后也是以“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亭浊酒杯”的形象收束;大历三年冬写的《登岳阳楼》,前面述登楼所见,最后以“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压轴。这样由所望到望者,使景和情更为统一,主题得以深化。

《春望》全诗意脉贯通而不平直,感情强烈而不浅露,内容丰富而不芜杂,格律谨严而不板滞,将眼前景、胸中情融为一体,确为难得之佳作,无怪乎时隔一千二百余年仍然脍炙人口 .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杜甫《春望》

7、花本无泪,鸟本无心,然而在大诗人杜甫笔下却有“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样的句子,它将作者独特的生命体验和细腻的思想感情融注到客观的物象当中,使本无感情的物象在“我”的情感光照下具有了动人心扉的力量,这种“以已心观物,万物皆着我之色”、营造诗文有“我之境”的艺术手法就是移情。

8、岁末又将至,心里产生“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感慨。每每一天将尽,在黄昏灰色的古城背景下,熟悉的街道,身边的景色,还有远处的飞鸟,全都被夕阳的余晖笼罩的时候,日历又将揭去一页。时光荏苒,岁月如梭。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杜甫《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杜甫《春望》

感时花溅泪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杜甫《春望》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译文] 我满头白发越搔越稀少,稀少得简直插不上发簪。

[出典] 杜甫 《春望》

注:

1、 杜甫《春望》

国破山河在, 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 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 浑欲不胜簪。

2、①国破山河在:言山河依旧,而人事已非,国家残破。春到京城,而宫苑和民宅却荒芜不堪,杂草丛生。国:国都,即京城长安。破:(被)冲开;攻下。

②这两句有两种解说:一说是诗人因感伤时事,牵挂亲人,所以见花开而落泪(或曰泪溅于花),闻鸟鸣也感到心惊。另说是以花鸟拟人,因感时伤乱,花也流泪,鸟也惊心。二说皆可通。感时:为国家的时局而感伤。恨别:悲恨离别。

③连三月:是说战争从去年直到现在,已经两个春天过去了。抵万金:家书可值万两黄金,极言家信之难得。抵:值。

④浑:简直。欲:将要;就要。

⑤不胜簪:头发少得连发簪也插不住了。胜:承受

3、【参考译文1】

国家已经破碎不堪,只有山河还在。长安城里又是春天了,但是经过叛军的烧杀抢掠,早已满目荒凉,到处长着又深又密的草木。虽然春花盛开,但看了不是使人愉快,而是让人流泪,觉得花好像也在流泪;虽然到处是春鸟和鸣,但心里由于和家人离别而忧伤,听了鸟鸣,不仅不高兴,还让人惊心。战乱持续了很长时间了,家里已久无音讯,一封家信可以抵得上一万两黄金那么宝贵。由于忧伤烦恼,头上的白发越来越稀少,简直连簪子也戴不了了。

【参考译文2】

故国沦亡,空留下山河依旧,春天来临,长安城中荒草深深。感叹时局,看到花开也不由得流下眼泪,怨恨别离,听到鸟鸣也禁不住心中惊悸。战火连绵,如今已是暮春三月,家书珍贵,足抵得上万两黄金。痛苦中我的白发越搔越短,简直要插不上头簪。

4、【韵译】:

长安沦陷国家破碎,只有山河依旧,

春天来了城空人稀,草木茂密深沉。

感伤国事面对繁花,难禁涕泪四溅,

亲人离散鸟鸣惊心,反觉增加离恨。

立春以来战火频连,已经蔓延三月,

家在鄜州音讯难得,一信抵值万金。

愁绪缠绕搔头思考,白发越搔越短,

头发脱落既短又少,简直不能插簪。

5、公元755年11月,安禄山在范阳(今北京西南)发动兵变,次年6月就攻进长安。唐玄宗仓惶出逃西蜀。当时杜甫正护送家眷到乡下避难。当他听说太子李亨7月在灵武(今宁夏灵武)即位(庙号肃宗),立即从鄜州(今陕西富县)羌村动身投奔新朝廷。中途,被叛军俘获,解送沦陷的长安,直到757年4月才逃脱,到达凤翔(今陕西凤翔)的肃宗朝廷。这期间,他触景生情,感慨国事,写下了诸如《月夜》、《哀王孙》、《悲陈陶》、《悲青坂》、《塞芦子》、《哀江头》、《对雪》和《春望》等名篇。《春望》当写于757年1月,他逃离长安的前夕。诗篇集中抒发了诗人伤悼国家残破、眷念亲人离散生死不知,“感时”与“恨别”交织的满腔愁情.

全诗以“望”字贯穿始终。诗题“春望”,就是望春。作者面对大地回春的自然季节而触景生情,企盼恢复国家安定繁荣的局面。

6、首联承接题目,写春日远望所见的总印象。国都沦陷,山河依旧,人事全非。“城春”,承“山河在”,都城又迎来了一年一度的春天。“草木深”则接“国破”而言,人民逃难离散,草木任其疯长,一片荒凉。这两句都用了转折法,但上句是逆折,下句是顺折,章法显出变化。“国破”的断垣残壁与“城春”的生机蓬勃构成鲜明的对比。这一对比,突出勾画了长安城沦陷后的破败景象,寄寓了诗人感时忧国的深沉感慨。

7、颔联由远望收到眼前,把全景推向特写镜头。各注本对这两句的理解有分歧。焦点在于,究竟是谁“溅泪”,谁“惊心”。一种解释是诗人自己对花而溅泪,闻鸟而惊心。另一种解释则认为句中的主语是“花”,是“鸟”。花因“感时”在溅泪,鸟为“恨别”而惊心。这看似不合理,其实是用了移情法。花、鸟本是自然物,现在由于诗人的特殊心境,把自己的感受移加到它们身上,觉得它们也通人情。花朵含露,是感伤时局在落泪,鸟儿跳跃,是因为生死别离而心绪不宁。这样写,比直抒自己内心如何如何,意味更浓郁,效果更强烈。如同说“天地含愁,草木同悲”那样,写的就不仅仅是个人的感受,而是表现当时遭受战乱之苦的许多人的共同感受。不采用特殊的表现手法,就难以恰切形容。

8、颈联又因远观、近察,从翘首望转低头思,感情也自然地从伤悼国破过渡到思念亲人。表现手法上,也就从寓情于景,转为直抒胸臆了。“连三月”指战祸延续到三月,即写本诗的时间。有些注本,说是“指当年的正月、二月和三月”。或说指整个春季。事实上,安史叛乱是前年的十一月开始的,杜甫受困长安也有七八个月了。他说过:“去年潼关破,妻儿隔绝久”(《述怀》),“数州消息断,愁坐正书空”(《对雪》)。诗人身陷长安,妻儿、弟妹的生死不明,才发出“家书抵万金”的慨叹。解诗太实,往往曲解原意。

9、尾联堪称神来之笔。寥寥十字,使一位愁绪满怀的白发老人的形象兀立在读者眼前。作者望春,并没有得到到任何快慰,却为“感时”、“恨别”所困,终至烦躁不安,频频抓挠头发。尽管诗人这时才四十五岁,但因终日愁情熬煎,头发愈来愈少,简直连簪子也插不上了。从章法上看,这一联是把前面分别抒写的“感时”、“恨别”两种感情统一起来,收结全篇。作者选用搔发这一下意识动作把满腔的愁情变成了可见可感的生动形象,很自然地引导读者进入诗的意境,产生共鸣。

10、杜甫在诗中把家愁同国忧交织起来,深刻地表现了正直知识分子的个人命运与国家民族的命运休戚相关,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典型意义,正是“沉郁顿挫”的精神实质。

11、它表现的不是一个人、也不是一代人的家国之痛,而是概括了我国知识分子的忧患意识。那就是爱祖国、爱自己的民族,把个人的命运依附于国家民族的兴衰变革之中。因而古今无数有识之士曾为振兴中华、造福人民而忧而愤,直至献出一切。这正是《春望》成为千古传诵的名篇,具有“沉郁顿挫”艺术魅力的根本原因!

12、这首诗以“春”为背景,以“望”为线索,由景入情,情景交融。前四句主要是写春望之景,睹物伤怀。首联情寓景中,颔联移情于景。后四句主要是写春望之情,忧国思家。颈联借物言情,尾联以人传情。此诗结构巧妙,各联之间注意呼应勾连,层层相因,浑然一体。诗歌以国忧家愁为情感底蕴,风格沉郁悲凉,而又是以景、事、人的形象传达情感意蕴,因此又有意在言外、含蓄蕴藉的效果。

13、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是诗人杜甫的一种悲伤,杜甫生于盛唐时期,见证了唐朝最繁荣的一面,而他同时又经历了唐朝由盛转衰的过程,国仇家恨困扰着他。但是杜甫虽然想要改变这种局面,却无可奈何,因此表达了一种悲伤和无奈的忧愁。

14、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看到镜子里自己的头发染上秋霜,突然感觉到自己老了,多少青春的岁月都流逝了,儿子都已经要上小学4年级了,岁月如流水,时间如白驹过隙,弹指一挥间,三十七载春秋已过,蓦然回首,感慨生命之脆弱和无常。

二 : 对《春望》赏析有误的一项是[]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

三 : 春望-国破山河在

春望(唐)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题解
安禄山起兵反唐,由于唐玄宗宠妃杨贵妃,杨贵妃的哥哥杨国忠,误导玄宗,把守潼关的哥舒翰派到关外攻打叛军大本营,中途哥舒翰被俘。安禄山没有了劲敌,一下子就攻下长安。唐玄宗带领妃妾皇子,与大臣们逃往灵武。玄宗退位,太子李亨在灵武称帝。
唐肃宗至徳元年(756年)八月,杜甫从鄜州前往灵武投奔唐肃宗,途中为叛军所俘,后被困居住在长安。这首诗作于次年三月。
这是一首五言律诗,作于唐肃宗至(www.61k.com)德二年(757)。杜甫眼见山河依旧而国破家亡,春回大地却满城荒凉,在此身历逆境、思家情切之际,不禁触景伤情,发出深重的忧伤和感慨称。
注释
国:国都,即京城长安。
破:沦陷
恨别:悲恨离别。
烽火:这里指战争。
连三月:是说战争从去年直到现在,已经2个春天过去了。
抵万金:家书可值几万两黄金,极言家信之难得。
抵:值。
白头搔更短:白头发越抓越少了
白头:白头发
搔:用手指轻抓。
短:稀疏
欲:将要;就要。
浑欲不胜簪:简直连簪子也插不上了。
浑:简直。
不:禁不住
胜:能承受。
簪:1种束发的首饰。

韵译
故国沦亡,唯有山河依旧。春光寂寞,荒城草木丛生。
感伤时局,见花难禁涕泪。怅恨别离,鸟鸣每每惊心。
愁看烽火,早有阳春三月。一信万金,家中音讯难得。
愁绪缠绕,白发愈搔愈短。头发稀少,几乎不能插簪。
译文
国家已经破碎不堪,只有山河都还在。长安城里又是春天了,但是经过叛军的烧杀抢掠,早已满目荒凉,到处长着又深又密的草木。虽然春花盛开,但看了不是使人愉快,而是让人流泪,觉得花好像也在流泪;虽然到处是春鸟和鸣,但由于心里和家人离别而忧伤,听了鸟鸣,不仅不高兴,还让人惊心。战乱持续了很长时间了,家里已久无音讯,一封家信可以抵得上一万两黄金那么宝贵。由于忧伤烦恼,头上的白发越来越少,简直连簪子也别不住了。
赏析
全篇围绕“望”字展开,前四句借景抒情,情景结合。诗人以写长安城里草木丛生,人烟稀少来衬托国家残破。起首一“国破山河在”,触目惊心,有1种物是人非的历史沧桑感。“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两句以物拟人,将花鸟人格化,有感于国家的分裂、国事的艰难,长安的花鸟都为之落泪惊心。诗人由登高远望到焦点式的透视,由远及近,感情由弱到强,就在这感情和景色的交叉转换中含蓄地传达出诗人地感叹忧愤。国家动乱不安,战火经年不息,人民妻离子散,音书不通,这时候收到家书尤为难能可贵。诗人从侧面反映战争给人民带来的巨大痛苦和人民在动乱时期想知道亲人平安与否的迫切心情。同时也以家书的不易得来表现诗人对国家深深地忧虑。结尾两句,写诗人那愈来愈稀疏的白发,连簪子都插不住了,以动作来写诗人忧愤之深广。全篇诗情景交融,感情深沉,而又含蓄凝练,言简意多,充分体现了诗人“沉郁顿挫”的艺术风格。
全诗抒发了诗人忧国、伤时、悲己的情感,以及对亲人的思念之情。
全诗沉着蕴藉,真挚自然,反映了诗人热爱祖国,眷怀家人的感情。今人徐应佩、周溶泉等评此诗曰:“意脉贯通而不平直,情景兼备而不游离,感情强烈而不浅露,内容丰富而不芜杂,格律严谨而不板滞。”此论颇为妥帖。“家书抵万金”亦为流传千古之名言。
唐肃宗至德元载(756)六月,安史叛军攻下唐都长安。七月,杜甫听到唐肃宗在灵武即位的消息,便把家小安顿在鄜州的羌村,去投奔肃宗。途中为叛军俘获,带到长安。因他官卑职微,未被囚禁。《春望》写于次年三月。
诗人目睹沦陷后的长安之箫条零落,身历逆境思家情切,不免感慨称万端。诗的一、二两联,写春城败象,饱含感叹;三、四两联写心念亲人境况,充溢离情。
诗的前四句写春城败象,饱含感叹;后四句写心念亲人境况,充溢离情。全诗沉着蕴藉,真挚自然。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开篇即写春望所见:国都沦陷,城池残破,虽然山河依旧,可是乱草遍地,林木苍苍。1个“破”字,使人怵目惊心,继而1个“深”字,令人满目凄然。司马光说:“‘山河在’,明无余物矣;‘草木深’,明无人矣。”(《温公续诗话》)诗人在此明为写景,实为抒感,寄情于物,托感于景,为全诗创造了气氛。此联对仗工巧,圆熟自然,诗意翻跌。“国破”对“城春”,两意相反。“国破”的颓垣残壁同富有生意的“城春”对举,对照强烈。“国破”之下继以“山河在”,意思相反,出人意表;“城春”原当为明媚之景,而后缀以“草木深”则叙荒芜之状,先后相悖,又是一翻。明代胡震亨极赞此联说:“对偶未尝不精,而纵横变幻,尽越陈规,浓淡浅深,动夺天巧。”(《唐音癸签》卷九)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两句一般解释是,对乱世别离的悲凉情景,花也为之落泪,鸟也为之惊心。作者触景生情,移情于物,正见好诗含蕴之丰富。并运用互文手法,可译为“感时恨别花溅泪,感时恨别鸟惊心”。
诗的这前四句,都统在“望”字中。诗人俯仰瞻视,视线由近而远,又由远而近,视野从山河到城,再由满城到花鸟。感情则由隐而显,由弱而强,步步推进。在景与情的变化中,仿佛可见诗人由翘首望景,逐步地转入了低头沉思,自然地过渡到后半部分——想望亲人。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自安史叛乱以来,“烽火苦教乡信断”,直到如今春深三月,战火仍连续不断。多么盼望家中亲人的消息,这时的一封家信真是胜过“万金”啊!“家书抵万金”,写出了消息隔绝久盼音讯不至时的迫切心情,这是人人心中所有的想法,很自然地使人共鸣,因而成了千古传诵的名句。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烽火遍地,家信不通,想念远方的惨戚之象,眼望面前的颓败之景,不觉于极无聊赖之际,搔首踌躇,顿觉稀疏短发,几不胜簪。“白发”为愁所致,“搔”为想要解愁的动作,“更短”可见愁的程度。这样,在国破家亡,离乱伤痛之外,又叹息衰老,则更增一层悲哀。
这首诗反映了诗人热爱国家、眷念家人的美好情操,意脉贯通而不平直,情景兼具而不游离,感情强烈而不浅露,内容丰富而不芜杂,格律严谨而不板滞,以仄起仄落的五律正格,写得铿然作响,气度浑灏,因而一千二百余年来一直脍炙人口,历久不衰。


春望一诗中的对偶句: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诗人这一年刚45岁,但“白头”是写实——半年后,他在《北征》中曾再次提到:“况我堕胡尘,及归尽华发。”“白头”而又稀疏到“不胜簪”的地步,其苍老之态可以想见。他苍老得这么快,完全是忧国、伤时、思家所致。
杜甫陷贼中8个月,大约写了二十来首诗,论深沉含蓄,当以此诗为最,句句都有言外之意,很值得品味。
作者简介
杜甫杜甫(公元712--770),字子美,祖籍襄阳(今湖北襄樊市),后迁居巩县(今河南巩县),世称杜工部、杜拾遗,自号少陵野老,是中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诗圣,世界文化名人,与同年代“诗仙”李白并称“李杜”。杜甫的远祖为晋代功名显赫的杜预,乃祖为初唐诗人杜审言,杜甫本人出生于河南巩县(今郑州巩义)。杜甫曾任左拾遗、检校工部员外郎,因此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其诗多涉笔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被誉为“诗史”。杜甫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被后世尊为“诗圣”。杜甫一生写诗一千四百多首,其中很多是传颂千古的名篇,比如“三吏”和“三别”,并有《杜工部集》传世;其中“三吏”为《石壕吏》《新安吏》和《潼关吏》,“三别”为《新婚别》《无家别》和《垂老别》。还有三首是给辛渐的。杜甫的诗对后世影响深远。
杜甫善于运用古典诗歌的许多体制,并加以创造性地发展。他是新乐府诗体的开路人。他的乐府诗,促成了中唐时期新乐府运动的发展。他的五七古长篇,亦诗亦史,展开铺叙,而又着力于全篇的回旋往复,标志着中国诗歌艺术的高度成就。杜甫在五七律上也表现出显著的创造性,积累了关于声律、对仗、炼字炼句等完整的艺术经验,使这一体裁达到完全成熟的阶段。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他热爱生活,热爱人民,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他嫉恶如仇,对朝廷的腐败、社会生活中的黑暗现象都给予批评和揭露。他同情人民,甚至幻想着为解救人民的苦难甘愿做自我[牺牲所以他的诗歌创作,始终贯穿着忧国忧民这条主线,以最普通的老百姓为主角,由此可见杜甫的伟大。他的诗具有丰富的社会内容、强烈的时代色彩和鲜明的政治倾向,真实深刻地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1个历史时代政治时事和广阔的社会生活画面,因而被称为一代“诗史”。杜诗风格,基本上是“沉郁顿挫”,语言和篇章结构又富于变化,讲求炼字炼句。同时,其诗兼备众体,除五古、七古、五律、七律外,还写了不少排律,拗体。艺术手法也多种多样,是唐诗思想艺术的集大成者。杜甫还继承了汉魏乐府“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精神,摆脱乐府古题的束缚,创作了不少“即事名篇,无复依傍”的新题乐府,如著名的“三吏”、“三别”等。死后受到樊晃、韩愈、元稹、白居易等人的大力揄扬。杜诗对元白的“新乐府运动”的文艺思想及李商隐的近体讽喻时事诗影响甚深。但杜诗受到广泛重视,是在宋以后王禹、王安石、苏轼、黄庭坚、陆游等人对杜甫推崇备至,文天祥则更以杜诗为坚守民族气节的精神力量。杜诗的影响,从古到今,早已超出文艺的范围。生平详见《旧唐书》卷一九〇。
“三吏”、“三别”是杜甫现实主义诗歌的杰作。它真实地描写了特定环境下的县吏、关吏、老妇、老翁、新娘、征夫等人的思想、感情、行动、语言,生动地反映了那个时期的社会现实和广大劳动人民深重的灾难和痛苦,展示给人们一幕幕凄惨的人生悲剧。在这些人生苦难的描述中,一方面,诗人对饱受苦难的人民寄予深深的同情,对官吏给于人民的奴役和迫害深恶痛绝;另一方面,他又拥护王朝的平乱战争,希望人民忍受苦难,与王朝合作平定叛乱。这种复杂、矛盾的思想是符合诗人忧国忧民的思想面貌的。
成都西郊浣花溪畔的杜甫草堂,是杜甫到成都后的住所。
杜甫一生创作了许多不朽的诗篇,流传至今一千五百余首。
唐大历四年(769年),杜甫由湖北入湘,登岳阳楼,游洞庭湖,溯湘江而上,至耒阳,次年四月病故。据《旧唐书.杜甫传》记载,杜甫在耒阳游岳庙,“大水遽至,涉旬不得食,县令馈送牛肉白酒,甫饮过多,一夕而卒”,葬于杜甫墓。

四 : 春望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

五 : 城春草木深——《双城记》有感

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

《双城记》创作于法国大革命后的19世纪,作家狄更斯借古讽今,用如火如荼的法国大革命,为当时腐朽官僚的英国贵族阶级敲响了警钟。双城,指的是伦敦和巴黎,人们在社会的变革中或恐慌,或惊讶,或喜悦,资产阶级与工人阶级的矛盾斗争成了那个时代的主旋律。小说中塑造了三类人物:一类是以艾弗勒蒙德侯爵兄弟为代表的贵族阶级,他们利用身份地位的优势将人性的恶发挥到极致,作为小说中一大反派势力出现;另一类是以德伐石夫妇为代表的革命人士,他们都曾拥有屈辱和不堪的过去,当忍耐到了极限,面对暴政,他们用暴力还以颜色,革命成功后,成为了新一代的嗜血狂魔;第三类人物,以主人公玛奈特,卡顿为代表,用奉献和牺牲来照亮黑暗的理想主义者,这些信念正是作者人道主义的本质体现。

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默然忍受命运的暴虐的毒箭,或是挺身反抗人世的无涯的苦难,通过斗争把它们扫清,这两种行为,哪一种更高贵? 在狄更斯看来,哪一种都并不高贵。佛语:种什么因,得什么果。菩萨畏因,众生畏果。“因”我们是可以把握的,而面对“果”,我们只能承受。当残忍暴虐的贵族阶级趾高气昂地剥削迫害平民,可曾想过终有一日会吃下自己所种下的恶果;浩浩荡荡的革命军团义旗所指,攻占巴士底狱,对贵族阶级进行末日审判,他们疯狂且变本加厉地报复往日的仇怨,又可曾想过自己也变成了往日贵族那般残忍和麻木,是否想过,今日以武力所获得的一切,终将会被更强大的武力所带走。

小说中,作者强烈地抨击贵族阶级剥削和压迫人民,也同样痛恶以暴力手段还击,他倾向的,是一种宽和,慈爱和隐忍。主人公玛奈特在被艾弗勒蒙德侯爵诬陷入狱十八年,当得知自己的女儿露茜的男友是艾弗勒蒙德侯爵的侄子代尔那,他选择了隐忍和宽容;深爱着露茜的律师卡顿得知露茜的丈夫将要被疯狂的革命人士处死时,他顶替代尔那用牺牲来换取露茜的幸福。用爱消灭恨,用仁爱宽恕替代阶级对抗,是《双城记》的核心思想,也是狄更斯所宣扬的圣诞精神。

在那个充满反动,牢狱和战火的年代,《双城记》中却处处充满着小清新,比如:“不要着急,最好的总会在最不经意的时候出现。”“纵使伤心,也不要愁眉不展,因为你不知道谁会爱上你的笑容。”“对于世界而言,你是一个人,而对于某个人,你是他的整个世界。”“爱你的人如果没有按你所希望的方式来爱你,那并不代表他们没有全心全意地爱你。” 这些话语让人如沐春风,在周遭黑暗与寒冷中还能感受到一丝希望与慰藉。

在历史浩瀚的烟尘中,我们的脚步,未曾停下。善与恶,美与丑,何去何从,我们的时代,也未曾给出过答案。诚如《双城记》开篇所言: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这是智慧的时代,也是愚蠢的时代;这是信任的年代,也是怀疑的年代;这是光明的季节,也是黑暗的季节;这是希望的春天,也是失望的冬天;我们前途无量,同时又感觉到希望渺茫,我们一齐奔向天堂,我们全都走向另一个方向。( 文章阅读网:www.61k.com )

本文标题: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杜甫《春望》
本文地址: http://www.61k.com/1102445.html

61阅读| 精彩专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苏ICP备13036349号-1